我的几点学习心得

2024-09-15

我的几点学习心得(精选9篇)

我的几点学习心得 第1篇

我的几点伤寒心得

又混了几年的中医,这几年学用伤寒,觉的疗效还可以,所以献丑几点心得(/fanwenwang/xdth),以抛砖引玉。序言点出当时的各种环境,民众的身体营养、气候的恶劣状况。还有的是战乱后的饿殍,生命如草芥的漠视。相对现代的狂喝滥饮的饱死,华衣美服的过热或过露皆不可同论。但病不过阴阳,无论好坏美恶寒热,治病不过是泻有余补不足,并维护其“中气”正常的运转。此不变之理也,是活物皆适合。中气者,胃气也,土气也,纳食加吸收能力的总称。无此则有余不足皆不能治也。故土者,万病转截之地也,生死存亡之地也,不可不察也,不可不牢牢时时记住也。(转截即转化病情轻重,截断病程的意思) 本贴收到10朵鲜花太阳篇麻黄桂枝两汤其实道理都是差不多,有汗无汗不是鉴别点,身体的强弱,胃气的多寡才是鉴别点。身体强者,纳食正常麻黄(须注意煎药的方法)一汗可解,现在的退热药出汗可是比麻黄强多了,可替代。身体弱者强壮剂桂枝汤加养胃的粥,(当年的粥可是比这几味药还要贵的,现在改瘦肉粥也可,都吃肉惯了,没这还挺难下咽)。目前没有可替代的西药。大青龙、麻杏石甘汤用一方就好,即麻杏石甘汤,诊断点是病人身体较强,胃气善可。此方在现代可通用于初感。但如是久病,面白无华的和大部分女子,当询问日常胃纳情况,弱者不可服。改桂枝汤。(有部分胃气弱的病人服石膏很容易腹泻,须注意)退热西药并不意味着解表。很多退热药只是治标,不能单纯用退热与否来看治病预后,这应该是使用西药的基本知识。阿司匹林能退热,但若是病毒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感冒恐怕不是治疗主药,而是对症治疗--退烧而已,配合消炎杀菌药使用。而麻黄汤意在于散表寒,恢复毛孔的开,发汗是开毛孔散寒的过程,不是目的,退热是也不是目的,而是表寒散出,毛孔开合正常,无表证之郁闭热自退。感觉老兄好像是中西医结合或西学中出身的,虽用经方而实际不太明白中西处方思维的差异。本贴收到1朵鲜花麻黄汤同样是治疗标证得药物,同样是缓解各种病原导致的身体不适。因为胃气正常,身体能够自行纠正后续的病程变化。并不是中医的治疗方法都得治本。本者:胃气也,胃气不衰,何需治之。本贴收到1朵鲜花既然如此,那何不百病皆一方--四君子汤?李东垣、黄元御、彭子益皆重中气,但中气并非一切,否则也就不需要别的方子了。很多医家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经验,但不宜以此为一切,若如此简单,世上再无不治之症。你的那一套思维估计是彭子益本气自病的观点,我个人不认同,这也不符合实际,若如此,各种疾病只须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理中汤,其余只需等待患者自己恢复了。如果这样去包治百病,则是庸医一个。彭子益的学术观点与他的治疗经验并不一致。如同朱丹溪鼓吹滋阴,而仔细看一下他的各种书籍,依然是辨证论治,该用什么方还用什么方。莫非朱丹溪只用滋阴方、刘完素只用清热方、李东垣只懂得补中气、张景岳只会开温补药?我也曾看谁的书就跟着谁的思路走,后来经历多了,也就明白了,大多医家皆有不同程度的偏颇。尽信书不如无书,不少医家言过其实,这需要脑子清楚的读者才能明白。若无正见和清晰的思路,客观态度的思考,书读得再多也是徒增困扰。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月,方知天下无方可用。本贴收到10朵鲜花本人只写自己的观点,而且是来自临床总结的心得(/fanwenwang/xdth)。本人没有抄袭的习惯,也不会去抬举那些的一些的所谓医家。“邪见”我喜欢这个词,这证明我摆脱了一些导致中医衰败的“正统”。形成了自己的医学框架,亦是属于自己的道。我一向认为,只有形成和自己性格,行事风格一致的.医学形态。才能真正的掌控中医。其余的不过是拾人牙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曾经和同事探讨中医,其说:你的理论来自内经,内经却找不到相关的原文。你的处方源于伤寒,却找不到相关的用法说明。我大笑:“似是而非,非马而是马”。岂不妙哉,岂不快哉。谢谢楼上“正邪不两立”的高人指点。只是请别当所谓的“卫道者”。容不下不同观点的医学不是中医。中医的文化是包容性,兼容性。排斥异己是西医的文化特点。你的心在排斥的时候,你的中医也到头了。本贴收到10朵鲜花小青龙汤和桂枝汤一样是伤寒的圣神方。其实就是桂枝汤加出了高水平,但个人感觉桂枝汤止喘要比小青龙要好,而且没有副作用。可能我在南方吧,喘的病人体质多虚,强壮剂桂枝比泻邪的麻黄好用。我常用桂枝加淮山熟地治疗慢支类疾病效果比小青龙好。小青龙与上组方不同的是,其温下气分的药物较多。可能适合北方。我在南方,病人阴血分常不足。故直接用桂枝加阴分的药物。也许你说得有道理,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解释。历来伤寒注家众多,中西汇通流派也曾有过类似的解释,很多“创新”至今未见有何价值。本论坛中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当然,从言论自由的角度而言,各位爱怎么说都行,经方拿现代药理研究也可以有很多“方解”,实用度如何,我就不说了。不少中医不辨寒热,以石膏、知母“抗炎”,这也算是一种“方解”吧!说说未尝不可,反正也没人告诉患者合不合理。我们都只是小人物,言论不足以影响医界,至于谁的中医到头了,我就不下定论了。多言无益,时间能验证一切,对与错留给后来人自己去评价决定。至此,我们的辩论也差不多了。我不尚虚言,不喜标奇立异,更不喜欢盲目附和,只以符合临床实际为目的。是对是错,惟有将来各位临床工作者各自验证。我也在南方,麻黄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等等皆我治感冒常用,至今极少用桂枝汤治疗过外感,倒是觉得麻黄汤加减的需求量更多一点。不是南北差异,应该是见解差异。学习了,好激烈,就应该这样争论,大家都会学到很多东西。哦,两者都听听,自己再理解理解

我的几点学习心得 第2篇

陈宇健家长:胡晓凤

2008年5月9日

尊敬的王小清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被王小清老师推荐作为家长代表在这里发言,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学习,探讨教育小孩的心得体会。上周星期天收到王老师的短信后,回到家,拿给儿子看,问他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先是说“啊,妈妈,你要上台发言啊!”脸上一副很恐怖的表情,后来又很自豪地告诉我说“肯定是今天下午上课时,我表现好,老师表扬了我还有家长,所以老师才要你发言的。你当然要去啦。”可我的心理还是挺犹豫的,故一直没给王老师回信。觉得自己不够称职,因为儿子都说:“你又没怎么管我,我都是自己管自己。”静下心来一想,他这句话倒是给了我一些启发,想说来与大家分享。每位家长肯定都买过或读过很多教育书籍,但能真正用上的却很少,而通过自己经历和反思中所总结的却要深刻的多。我就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吧。希望各位批评指正。第一、我觉得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爱好,只要你稍加利用,都会有益于孩子的成长。我爱人外出挂职锻炼,我因为工作忙,现在带高三毕业班,晚上要上晚自习,常要到10点左右才能回到家,所以就要求孩子放学

1后回到家,一定要先完成作业,才能出去玩,睡觉前把作业本放在桌上等我回来后再签字,并把书包整理好。这样一来倒是训练了他的自理能力。其实刚开始时,他也挺不自觉,我还挺着急的,于是设法每周在我没有晚自习时把他带到教室去做作业,去了几次后,他觉得受约束,要去不到我的学校去,自己在家自觉完成。所以也是被逼出来的。还有我们俩喜欢打羽毛球,经常带他一块去,培养了他对运动的爱好。我和我家先生都喜欢睡觉前读书,也影响了孩子,让他也养成了睡觉前看书的习惯,他现在每天都自觉坚持。第二、尽量和孩子一起分享。就拿看电影来说,以往学校里发的电影优惠券,我可能以没有时间或反正可以在网上下载给孩子看为由,没有带孩子去看。但实际上在家里看,孩子很难集中精力去认真地看。现在我们几乎每周带他看一场,看完后再问他一些问题或让他复述电影故事情节。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兴趣挺浓的,而且还能了解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有就是背诵语文和英语课文(一般是中午背,因为他不午睡),我和他一起比赛背,激发他不甘服输的心态,调动了他的积极性。这次语文考试的进步我跟他说也与背诵课文的好处,他也就越发积极了。第三、他做错事时,家长自己一定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的先弄清情况,然后再用一些事例来帮他分析他的行为的错误,而不是纯粹地讲道理。

第四、考试前找个事由训他一顿,但你一定得有理。这样一来,考前的复习迎考会更自觉,更认真。

以下几点我认为也比较重要:

注重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少盯住分数。常言道:做人先立品,我们家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时常告诫孩子:做人必须诚实、谦让、富有爱心;同时做孩子的表率,要求他保持积极的态度,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一年级竞选班长的台词挺有意思的:我哥哥当班长,我姐姐也当班长,我妈妈也要我当班长,所以我想当班长。非常的诚实!

注重赏识教育,充分体现奖罚分明,少批评指责。平常我们规定孩子每周玩游戏半小时,如犯错误则扣除;进步突出就奖励吃西餐或买书、玩具等,违反规定则扣除。平常教育中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原则。当他取得成绩的时候,就及时的表扬,鼓励下次做得更好,有句俗话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注重引导教育,加大督促检查,少干预或包办。平常做作业时我们都是适当指点,并经常督促检查,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只要没有原则问题就不过多干涉他,否则会让孩子变得缩手缩脚,变得太谨慎而失去孩子的天真。

注重素质教育,创造家长双方教育观点的和谐,少争执。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时候我们参入一起,陪儿子玩。在教育孩子时我和我家先生一个充当红脸,一个充当白脸,保持在教育孩子时的观点一致。

初中语文的几点教学心得 第3篇

一、学好文言文

文言文学习语感是第一步。要想有良好的语感, 朗诵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都体现着朗诵对文章的理解记忆的重要性。可是, 我们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却忽视了朗诵这点, 只是一味地解词、翻译语句, 这是学生文言文语感差的直接原因, 也是学生对文章理解难的一方面原因。

二、突出人文性, 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 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 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 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 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 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 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教师认为,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 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 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 平时教学不重视了, 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 教学形式变化多样, 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 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 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 没有了必要的训练, 缺少了必要的积累, 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因此, 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 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三、联想自身

在教学九年级《范进中举》时, 我这样设计:中举在古代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要面临此问题, 虽说不上是关乎光耀门楣的, 但在自己的人生转折点上也是及其关键的。学生想不想先睹为快, 看一看文中的人物遇到问题时的临场表现啊?学生的兴致极其高涨, 心理上也对文本有一个心理需求, 也有想观察一下别人是怎样做的一种心理冲动, 这恰好是激起学生产生需要的最好的基点, 自然就达到了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我的几点学习体会 第4篇

在学海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我认为不外乎以下两点:

其一,要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谈到学习态度。大家可能听过许多“忠告”。在此,我只想强调一点:要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质疑,这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认识问题的本质,还可以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触类旁通,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另外,这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必要条件,需要着重提出的是,处理问题要及时,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中产生新的想法,然而,也总是在不经意中忘掉它们,这时,可以准备一个小记事本。将自己遇到的疑难或者问题的新思路记在上面,最好自己解决问题。实在不行再请教同学或老师,总之,不要把问题积压得太久。

其二,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套学习方法,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

1、提高课堂效率。老师毕竟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他们能准确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并总结了一套使学生快速、深刻理解知识的方法,课堂上选讲的习题大部分都具有代表性,掌握好它们后就不必再做太多的题目,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课前做好必要的预习,如阅读将要学习的章节,看看可能讲到的习题,并最好将这些题都思考一遍,记下自己的心得或者不懂的地方,这样,上课时就能有所侧重,还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与老师的相比较,弄清老师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进而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及其出题方法,这些都能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记笔记自然是必要的,但必须有针对性地记,绝大部分课堂时间还是要用来认真听讲的,做好这些环节以后,课后再花少量时间进行消化,这样学习的效果要比自己冥思苦想好很多。

2、要善于总结。每学完一章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每一个知识点,每次大型考试之后,都要审视和分析自己现阶段学习的不足。摸清楚哪一科目比较薄弱。更进一步,这科的哪一部分学得不够扎实,以便以后有针对性地巩固和加强,这样做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很有作用,不要把考试当做一种负担,它其实是完善自我的一个途径,如果利用得当,学习将会变得十分轻松。

另外,足够的自信心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天才只是极少数而已,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处于同一水平,所谓的尖子生只不过是多一点自信、多一些努力罢了,有了自信,才不会将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哲理性,将学习作为乐事确实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有一定的自信,以及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做一个“好之者”也未尝不可,在此,祝愿学弟学妹们能真正精于学、乐于学。

个人寄语:要注重对知识的掌握,而考试分数是掌握之后水到渠成的东西。

心得:关于英语学习的几点建议 第5篇

心得:关于英语学习的几点建议

车彤 香坊读书纪闻

车彤

荀子《劝学》中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英语学习也是如此。面对高一的学弟学妹们,我将就初高中英语区别、初高中英语衔接准备、高中英语学习方法三方面谈谈英语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初高中英语区别

1、词汇量不同:初中英语词汇量为1600左右,而高中考试大纲要求词汇量为3500-4500,而且要求掌握词汇在练习中、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所有意思、用法及搭配等。

2、语法不同:由零碎语法转向系统语法,初中阶段我们把基础的语法内容已经学习过了,而高中要学习的是更深、更高层次的语法,例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等,初中阶段都是皮毛,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比之前所学内容复杂得多。

3、考试题型不同:高中题型,听力(30分)、阅读理解(四篇15题,再加七选五,共40分)、完形填空(30分)、语法填空(15分)、短文改错(10分)、书面表达(25分)。阅读题不再是简单的从文中就能找到内容的事实题,而是更高要求的主观题,例如作者观点态度题,选择文章恰当标题,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等等。

二、初高中英语衔接准备

1、准备一本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或者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养成主动查词典的好习惯。

2、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学习英语的过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的

态度,把英语看成一种鲜活的语言,而不是压力和负担。学着喜爱英语英语这一科目及任课教师,这样就能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词汇方面:课本上的词汇应在课前就熟读并记忆,买一个3500单词,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合理安排时间,并采取浏览记忆,每天浏览不少于80,不多于200,并且在规定时间记忆单词,这样更能集中精力掌握单词。而且背单词不是一个单词的背诵,应该同时涉及这个单词词性、词形转换、相关的重要词组,特别是现在高中阶段“熟词生意”的考查。

4、时间安排:初进高中,九门课程一拥而上,不可抱着吃初中英语老本的态度、而忽视英语学科的学习,每天坚持给英语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集中精力做英语题,复习笔记。平时每天保持阅读量和写作量,这样无论考题如何变化,你都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5、课堂内容注意事项:提前将单元单词表单词熟记,课上积极思考,记好语法笔记,课下经常翻阅背诵。

6、为了熟悉高考题型,应尽快接触高考题。

7、练习英语书写即衡水体,坚持每天练习,避免手生,等到高三书写速度也会提升。

8、多读多听,避免哑巴英语,我选择《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营造身处英语的环境,更能对这门语言产生亲切感。

9、课外读物:英语阅读大多来源国外文章的节选,找一些原汁原味的国外文章,例如《疯狂英语阅读版》《21世纪英语报》多读即可提高语感。

三、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1、单词篇

准备单词小本,将平日里做题遇到的生词尽快记录下来,在下课、食堂排队等零散时间翻阅背诵。

2、阅读篇

我采取先读题后看文章,而且边读边画关键词,这样方便寻找答案,每个选项都要细致研读错误的选项抓住关键的错误点,且四篇阅读控制在25分钟之内完成。

3、完型篇

完型应读至少3遍,先浏览,再精读,后代入检验,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尽快抓住文章主旨,便于通篇理解,反复推敲填空处。

4、语法填空篇

做语法填空看空时不可局限,全句分析尽量翻译,提示词为动词应先注意填谓语还是非谓语,如果是谓语还要注意时态、语态、主谓一致,提示词为形容词或副词时,关注词型转换和比较级,无提示词时可填介词、连词、冠词、代词。

5、短文改错

大多“一添一删改八处”以句为单位,寻找错误。

6、作文

先打草稿,点要写全,复杂句简单句结合,用高级句式、高级词组,注意写作情景、人称、语态,可选择性地背范文、好句。

最后,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学习进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再多的技巧与学习方法,都是要建立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上的。最后,祝学弟学妹在英语这门学科都取得好成绩!

车彤,2018届高三(25)班考生,高考英语147分。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6篇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衷凤英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过程中,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教育心理学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它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嘉庚精神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7篇

选课名称:陈嘉庚精神

嘉庚精神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2012年的暑假,作为一个江苏省的应届考生,说实话对于集美大学我并没有多少认识。而让我最终报考本校的动力有二:一是对于厦门这个城市的喜爱,更重要的是父亲的支持。十年前父亲来厦门旅游,对于集美大学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集大美丽的风景,更是因为对集大创办者陈嘉庚先生的敬仰与信任。那个难忘的暑假里,无数的人问我考得什么大学,我说集美大学他也许并不清楚,但每当我提起陈嘉庚先生,总会得到一个会心的笑容,陈嘉庚先生早已深入了中国人的心中。

来到集美大学,我想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在课程安排中有这样一门特殊的课程:陈嘉庚精神。这门课是有机会来厦门的上学的学生所专属的一门课,设置这门课是为了纪念并学习陈嘉庚先生的精神与品质。通过这几周的学习,对于陈嘉庚先生我也有了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毛主席曾用这样的话语来评价陈嘉庚先生说先生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八个字是如此的沉重但又是如此的贴切先生的形象。

陈嘉庚先生又名甲庚,字科次,厦门集美人。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有无数的头衔,如果按照现代流行的方法来给先生贴上标签的话,陈嘉庚先生在我心中有如下几个身份:一,先生首先是个成功的商人;二,先生还是爱国侨胞的领袖;三,先生更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以及慈善家。

首先陈嘉庚先生是作为一名成功商人的存在,我个人认为他在此以后的一系列伟大的成就无不立足在他作为商人,特别是一个成功商人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经商的成功是陈嘉庚先生之后各方面成功的坚实的垫脚石。

作为一名工商管理学院并且学习工管类的学生,陈嘉庚先生无疑是一个在企业管理上最值得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一直觉得上集美大学,学工管类专业是最为正确的选择,因为集美大学的鼻祖陈嘉庚先生就是一个环绕于我们身边的最好的成功的企业管理者的例子。陈嘉庚先生自1890年南渡经商至1934年企业收盘,44年的商海博浪,艰苦奋斗,先生所留下的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届的神话,先生所带给我们的是一段值得学习和深究的艰辛的创业过程。先生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摸爬打滚,自己在商业场上的起起伏伏给我们做了一个鲜活的教育资料。

陈嘉庚先生的生意源于对其父亲陈杞柏的生意的继承。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陈杞柏先生在新加坡所办的“安”字号米业生产的“顺安”牌大米,和菠萝罐头厂等已在食品工业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陈杞柏还涉足房地产,在新加坡积累了一定的威望。当时新加陈姓华侨中,商贾巨富,社会地位显赫的不乏其人,因此有“陈天”之喻。

陈嘉庚先生受父亲的委托,来到了新加坡,他先在叔父身边帮忙并且学习经商之道,在其叔父回国后一手管理大业。按当代的说法,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但在他的身学号:201221087225 姓名:王珲

选课名称:陈嘉庚精神

上我们只看见了努力钻研的精神和认真工作的态度,而无一丝一毫的骄傲自大与自恃狂妄。我想这是当代所谓的富二代们所必须学习的,父母有资本其实是一件好事,父母的资本是给了孩子一个更好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而不是让孩子占着这个平台来挥霍青春或是目中无人。

“做人最要紧的是诚实与正义,要明是非,要为社会做事。再多的钱可以花光,但诚实、正义却永远受人尊敬„„有的人,伤天害理的事敢做,乌七八糟的钱敢挣,这样的富翁受人唾骂,遗臭万年。”

——陈嘉庚归国后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诲

1903年陈杞柏先生的公司破产倒闭,陈嘉庚先生从父亲那里接受的家业便是近20万的欠款,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以信誉为重的陈嘉庚虽然经济拮据,却宣布“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决代还清以免遗憾也”。再看现代社会,老板欠工人工资,企业偷税漏税„„ 陈嘉庚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商人,要摸着自己的良心赚钱。并且同样面对家道中落,有无数的人选则了自暴自弃,更有甚者选择一些过于极端的方法害人害己,但在陈嘉庚先生身上我们只有看到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斗志,我想这样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必须学会的。只有拥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战胜生活中得困难,勇敢前进!

陈嘉庚先生还是一个爱国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出生于华侨世家,其父辈皆在海外创业。1891年17岁的陈嘉庚度洋前往新加坡谋生,远离家乡与祖国开始了在外漂泊的日子。而提到陈嘉庚先生成为领袖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先生的人格魅力了。由于父亲破产欠了债,陈嘉庚先生主动找债主还债,并做下一定还清的承诺,并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于是先生的一诺千金在新加坡成为一道佳话,而先生作为中国人所坚守的:“公忠毅诚”的做人标准更是深受广华人华侨的尊敬和爱戴。当然,陈嘉庚先生在商业上的奇才也是其成为领袖类人物不可缺少的理由。

而陈嘉庚先生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作为华侨的领袖的他为所有的华侨华人做了一个很好的爱国榜样。陈嘉庚先生爱国主要的体现便是维护祖国的统一,早在建设鳌园的时期,陈嘉庚先生便把台湾刻在了中国的版图中。对待外来的侵略,陈嘉庚先生的态度十分明确:坚决抗日,坚决抵制侵略!先生更是在实际行动上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捐钱,捐资,出人力物力,陈嘉庚先生倾尽自己所能帮助国家度过难关,解决危机。而在国共战争的关键时刻,虽为资本家的陈嘉庚先生能冷静的从群众的角度出发,选择正确的党组织的领导,并且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

“祖宗的土地,尺寸不得让人,反之则为国贼也” “救国之目的,无非求领土之完整、主权之恢复”先生的话一句一句铿锵有力,似乎还在耳旁鸣响,令人动容。学号:201221087225 姓名:王珲

选课名称:陈嘉庚精神

再看当代。

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就在我们高中时期的班中就有好多的学生因为高考的压力太大而出国,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高级知识分子也不再少数。就我身边的人来看,大多数的人出国后都很少有回国的打算。大多是因为国外的好福利或国外城市的发达程度高而选择留在了国外,可是很少有人会考虑到,我们的祖国给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当我们看到国家的不足是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逃避,或是一味的职责却不想办法解决它。而应该想着如何吧国家建设的更好,如何去完善我们的不足。我想这才是国家教育的初衷。

而先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的存在。

“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已。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诸生青年志学,大都爱国男儿,尚其慎体鄙人兴学之意,志同道合,声应气求,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懿欤休哉,有厚望焉。”

——陈嘉庚“致集美学校诸生书”,录自《陈嘉庚先生纪念册》

其实早在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陈嘉庚先生就已经捐献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了著名的惕斋学塾。民国3年3月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高等和初等小学校,在此后又相继创办了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一系列学校,并逐步发展,陈嘉庚先生还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等设施。正是陈嘉庚先生的努力才让昔日偏僻的渔村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

黄炎培先生曾说过:“发了财的人很多,而肯全拿出来的,只有陈先生。”陈嘉庚先生是一位毕生热诚为国兴学育才的教育家。其实陈嘉庚先生事业达致顶峰时,他得字长也不过只是拥有一、二千万元左右,而事实上在当时的华人企业家中,陈嘉庚先生富有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但真如我们所看到的,能为了国家和民族兴学育才始终如一地慷慨输捐并且亲自亲临,但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却过的非常俭朴的,唯有陈嘉庚先生。

也正是得益于陈嘉庚先生对于教育的极大重视才有了现在我们在读的集美大学。反观现在,我们一直喊着国民道德滑坡,素质下降,还有教育资源不足,可是我们是否有反省过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是因为我们在教育上的投入还不够多,或者是我们对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相信如果我们的上级领导学号:201221087225 姓名:王珲

选课名称:陈嘉庚精神

或上上级领导们能拥有和陈嘉庚先生一般的对于教育的认识,以及拥有陈嘉庚先生一半对于教育方面的重视。那么将不会再出现有人倒下时没人扶的现象,也不会有人心越来越默然的说法,国民的素质不会再被称为低下,人民的道德也不会滑坡。毋庸置疑,时代在不停的进步,可看着我们的思想与陈嘉庚先生相比,我们是不是要反思难道我们的思想反而落后了吗?

于此同时陈嘉庚先生又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陈嘉庚先生的慈善离不开他所重视的教育问题。陈嘉庚先生重教乐捐,重义轻利。他不仅成立基金会来辅助慈善,并且还让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入学以此来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性,而在当时就有如此先进的思想不得不令人佩服。

而慈善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贫富差距大是社会不稳定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慈善恰恰是能弥补这一块的措施之一,然而现在人们并不是说我们不做慈善,而是我们似乎放了过多的精力在做慈善的方式上,和目的上,引起了很多什么诈捐门什么作秀啦层出不穷。个人觉得,这些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之嫌,其实真正的慈善无关乎形式,有很多的人不认同陈光标的慈善方式,觉得他不给穷人尊严,但至少他给了那些需要钱的人真正的有用的帮助不是吗?既然如此那些什么东西没有做的人又是有什么资格来指责陈光标呢?试想一下若是陈嘉庚先生生活在当下,像先生这样的大兴土木,斥巨资办学是不是也会被舆论称为是一种炒作呢?,是不也会有很多人站出来质疑他呢?

“凡事只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依归, 个人成败应在不计。”陈嘉庚先生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陈延童书记在给我们上陈嘉庚精神这门课是,经常强调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要弄懂了陈嘉庚就够了。还有就是毕业以后最有用的不是你的专业知识而是集美大学留给你的校训:“诚毅”二字。的确,陈嘉庚先生的一生完美的诠释了商人二字。就从商来说:在商业场上完美的投资目光,大胆的创业精神,以及最为重要的诚信的品格使陈嘉庚先生的生意一直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正是靠实力与人格魅力的完美结合,才让陈嘉庚公司成为一个神话般的存在。

这是商,而作为人,陈嘉庚先生更是所有炎黄子孙的榜样。就从我们集美大学的校训而言,诚毅:诚以待人,毅以处事。陈嘉庚先生所题写的这短短八个字就精辟的概括了我们待人处事因具有的基本原则,这八个字不仅仅是陈嘉庚先生用来鞭策我们的,这八个字也是陈嘉庚先生自己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在陈嘉庚先生身上,我们看不见自私自利的影子,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有“大家”二字。在面对任何一个问题时陈嘉庚先生所能想到的永远是国家利益第一。在陈嘉庚先生心中赚钱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国家的需要筹集资金,为了教育事业打下经济的基础,我相信就这一点已经可以让所有的商人甚至与所有的中国人反省与深思。

一直觉得是上天的眷恋让我来到了集美大学,美丽的风景,富有特色的嘉庚式建筑里“穿学号:201221087225 姓名:王珲

选课名称:陈嘉庚精神

西装戴斗笠”的建筑文化,以及其浓浓的学院气息无不令我为之着迷。来到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大学,并在这所大学中学习我们的校祖陈嘉庚先生,我想我是幸运的,一所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大学也是一样。很少有一所大学能和集美大学一样拥有这样一个灵魂的核心,而陈嘉庚先生的存在让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更加的形象化生动化。真的很感谢有这样一节课来了解我们的校祖,通过这几个星期对他的学习,我收益颇丰。在此借机小谈了几点对陈嘉庚先生的个人看法,我相信自我踏入集美大学的那一刻起,陈嘉庚先生的教诲将伴随我终身,使我永远收益。

引用及参考书目:

1,《陈嘉庚精神》林斯丰 厦门大学出版社

开展合作学习的几点体会 第8篇

可走进课堂仔细观察, 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幕:

1.老师一宣布讨论开始, 同学“唰”地把头聚在一起, 满教室都是“嗡嗡嗡”的声音, 四人小组里, 每个人都在张嘴, 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有的甚至因为分工不明确还没有进入正题。一两分钟后, 老师喊“停”, 学生立即安静下来。

2.发言的学生以“我认为……”、“我想……”类似的句子阐述自己观点, 并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 只是为了走形式。

3.老师“一言堂”现象己基本消失, 随之又出现了优生“一言堂”的不良现象。小组学习都围绕着优生转, 优生唱主角, 其余学生演配角, 而那些后进生们更成了旁听者。

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使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一、组建合作小组是基础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 进行合理的分组尤其重要。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每个组都应有好、中、差学生, 实力要相当。然后根据不同特点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 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 体现优势互补。如小组讨论时的组织者、记录者、总结者、发言者等, 但这一切都不是绝对的, 在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 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 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 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意说话或是不敢说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 保证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杜绝“搭便车”现象, 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这样有效的分组才是合作学习。

二、激发合作欲望是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兴趣是促学的动力, 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 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 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 共同学习。

1. 巧妙设计合作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 让学生感受合作是解疑排难的内心需要, 教师巧设悬念, 精心设疑, 创设“愤”“绯”情境, 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 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 急需和别人交流, 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 这样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 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

如在讲《长方体的认识》时, 学习完“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后, 我出示这样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长方体的框架图, 想一想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经过独立思考后, 有的同学面露难色, 教师趁势说:小组同学可以讨论讨论, 大家一起想一想。同学们一听, 立刻活跃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各自的看法。此时, 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 讨论交流非常活跃。

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时适宜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小数的性质”时, 通过人民币单位的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等例子, 老师在黑板上板演三个算式:0.3=0.30=0.300, 0.7=0.70=0.700、2.8=2.80=2.800。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 你也能写出几个和它们相类似的算式吗?在小组里说说这几个数之间为什么可以画等号? (2) 你能写出多少个这样的算式?为什么? (3) 你能用语言把你的发现描述出来吗?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开展小组评比, 激励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但如果组织不当, 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 学习好的始终唱主角, 差的总等待别人的帮助。所以开展小组评比活动, 给每个小组打分是激发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的好办法。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 应该帮助别人;学困生也有集体荣誉感, 他们会觉得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 应该主动学习。这样, 小组内很容易产生互帮互助的好作风, 也给了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是保证

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讨论, 互相启发, 达到优势互补, 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学生的任何讨论交流、探究思考, 必须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 而个人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思考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合作交流, 才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 才可能有想法的正面交锋, 因此,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 教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 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时间,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形成“统一”意见后, 再到全班进行交流, 形成“统一”意见的过程, 这也正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积极体验情感的过程。

我的几点学习心得 第9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做了如下努力:

一、点燃心灵火花,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学期第一堂语文课,我先让学生默写从壹到拾和“百”“千”共12个数字的大写。不少学生脑海里根本没有“大写”的概念。几经提示——大家都熟悉的钱币上和银行的服务窗口上有这些字的大写。他们如梦初醒。学了五年语文,竟然连十二个数字的大写都不能全写对,这是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个大大的问号。然后,我问:“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它?”学生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样回答。经过几分钟冷场,终于语文课代表替我解围,她迟疑地说学习语文就是学说话、写作文。最后,我按中等稍慢的记录速度给学生朗读小学阶段听、说、读、写的要求,让学生听记,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能完整记下来,而且书写极其潦草。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大问号。两个平常的大问号触动了学生稚嫩、好奇的心。那些自认为平时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这时也感到一脸茫然,开始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重新认识。我先后问了几个调皮学生,你们为什么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玩电脑游戏能兴致勃勃,能忘计时间和劳累,水平提高那么快,最后达到无师自通;女同学跳皮筋,跳得满头大汗也不愿歇一会儿,花样还常常百变翻新,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发自内心喜欢这些活动,就不觉得苦和累。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请你们牢记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用它来指导咱们今后的语文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缺乏教学艺术的课堂,根本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活动,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方法如果得当,既可节省教学时间,又使学生不再感到上课是负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建立高效课堂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活泼多样,以读代讲,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他们体会到做课堂主人公的快乐,为一个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为找到问题的答案兴奋得两眼放光,为自己学习小组获胜击掌欢呼。课间他们还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和老师、同学争论不休。试想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能不受学生欢迎吗?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觉调动学习积极性,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反之,如果沿用陈旧的授课方法,满堂灌,必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变“讲”为“导”,培养自读自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永远学不完。不管是谁,都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的奥秘,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一篇课文,学生通过自读已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如果教师对学生已理解的部分不厌其烦地讲下去,势必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倦怠情绪。在语文课堂上,我始终把引导学生自读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让学生明确自读的重要性。我经常用中外自学成才的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读”的自觉性。然后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学习圈、点、勾、画、写批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要求班里每个学生准备字典或词典,做到工具书天天带,常常用。遇到问题就打开,请教这些“沉默的老师”。我对学生自读的具体要求是:一篇课文,不读三遍不算读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什么强调读“三遍”呢?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借助字典、词典,读准字音,掌握字的形、音、义;理解词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理清课文基本层次。三读课文,精思问题,试做课后练习。自学中,有些问题自己难以解决,留待课堂上和同学或老师一起研讨。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等待灌输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变“讲”为“导”,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钻研教材,借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等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无道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不能忽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做了如下努力:

一、点燃心灵火花,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这学期第一堂语文课,我先让学生默写从壹到拾和“百”“千”共12个数字的大写。不少学生脑海里根本没有“大写”的概念。几经提示——大家都熟悉的钱币上和银行的服务窗口上有这些字的大写。他们如梦初醒。学了五年语文,竟然连十二个数字的大写都不能全写对,这是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个大大的问号。然后,我问:“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它?”学生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样回答。经过几分钟冷场,终于语文课代表替我解围,她迟疑地说学习语文就是学说话、写作文。最后,我按中等稍慢的记录速度给学生朗读小学阶段听、说、读、写的要求,让学生听记,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能完整记下来,而且书写极其潦草。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个大问号。两个平常的大问号触动了学生稚嫩、好奇的心。那些自认为平时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这时也感到一脸茫然,开始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重新认识。我先后问了几个调皮学生,你们为什么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玩电脑游戏能兴致勃勃,能忘计时间和劳累,水平提高那么快,最后达到无师自通;女同学跳皮筋,跳得满头大汗也不愿歇一会儿,花样还常常百变翻新,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他们的回答惊人一致:发自内心喜欢这些活动,就不觉得苦和累。于是我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请你们牢记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用它来指导咱们今后的语文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缺乏教学艺术的课堂,根本不可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活动,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方法如果得当,既可节省教学时间,又使学生不再感到上课是负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建立高效课堂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语文课堂活泼多样,以读代讲,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他们体会到做课堂主人公的快乐,为一个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为找到问题的答案兴奋得两眼放光,为自己学习小组获胜击掌欢呼。课间他们还沉浸在精彩的课堂中,和老师、同学争论不休。试想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能不受学生欢迎吗?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觉调动学习积极性,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很快。反之,如果沿用陈旧的授课方法,满堂灌,必将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变“讲”为“导”,培养自读自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永远学不完。不管是谁,都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的奥秘,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一篇课文,学生通过自读已掌握了百分之七、八十。如果教师对学生已理解的部分不厌其烦地讲下去,势必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倦怠情绪。在语文课堂上,我始终把引导学生自读放在重要地位。首先,让学生明确自读的重要性。我经常用中外自学成才的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读”的自觉性。然后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学习圈、点、勾、画、写批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要求班里每个学生准备字典或词典,做到工具书天天带,常常用。遇到问题就打开,请教这些“沉默的老师”。我对学生自读的具体要求是:一篇课文,不读三遍不算读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什么强调读“三遍”呢?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首先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借助字典、词典,读准字音,掌握字的形、音、义;理解词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理清课文基本层次。三读课文,精思问题,试做课后练习。自学中,有些问题自己难以解决,留待课堂上和同学或老师一起研讨。课堂上,学生不是被动等待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质疑答难,主动探索新知的小主人。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堂”,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讲堂”。学生动脑动手又动口,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不知不觉之中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这学期,我们学习语文课文《草船借箭》时,因为是篇文言文,我大胆先请同学试读,她读得流利顺畅,停顿恰当,出色把握故事中角色和感情。学生读得这么好,我自然高兴。和家长联系后,才得知她课前预习时,把课文认真读了十遍。“真棒啊!你在自读方面为大家做出表率,是大家学习的楷模。”我大力表扬她认真自学的精神。通过典型引路,同学们探索未知的欲望和兴趣大大提高了。

为了培养学生熟读、精读的好习惯,我常常有意识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自读。例如:学习课文《南丁格尔》时,《导学案》练习题上的“不堪忍受”误印为“不湛忍受”,我引而不发,让学生比比谁读得仔细,纠正学生读书时走马观花、粗心大意的毛病。再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我让学生带着从哪些语段可以看出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疑问去阅读,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课文的每一句,终于领悟出雪地捕鸟、月下看瓜刺猹、看跳鱼这些语段体现了他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读,不单纯为了扫除生字、生词的障碍,更要引导他们领悟重点语句含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中心,更好掌握学习内容。有学生课前自读《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时,提出为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而不是鹅先知?”问题虽带几分稚气,但同时也说明这个学生动了脑筋。作为教师,如果把全班几十台大脑机器都发动起来,这是求之不得的境界。我经常勉励学生:“不要怕出错,就怕不思索”。敢于猜测,大胆发问是绝对的好事情,创新就是建立在大胆猜想、发问之上的。你说我讲才是精彩课堂;课堂就是学生展示才艺的最佳舞台。试想如果课堂上学生都闭口不言,“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可悲课堂情景是多么可怕的局面啊。

2.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教师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倡学生自读,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在备课时,总要寻找每篇教材的关节——设疑点,以此启迪学生的智慧,使他们的大脑动起来,活起来,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海豚救人》一文时,我引导学生从标题上寻找答案。本文是按时间顺序说明,还是按空间顺序说明?还是逻辑顺序说明?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和提示迅速判断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再如:学习《塞下曲》时,我针对“林暗草惊风”的诗句,引导学生思考:飞将军出营巡视在什么时间?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依据“林暗”“平明”等词悟出将军巡营时是夜晚,边塞的晚风把草吹得东倒西歪。教师通过备课,钻研教材,巧设疑点,实际上也是为学生做出示范,引导学生学会钻研课文。古人云:“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由此可见,教师设疑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做意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从而养成“多思”的好习惯,他们的智力自然也得到了很好开发。

3.拔高教材,拓展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求知欲旺盛,他们正处于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在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教材,适当补充有关内容,以求拓宽知识领域。例如:学了《体育课》之后,我发动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通过阅读名著,让学生体会到名著的魅力,学会同学间如何友爱相处,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4.借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今的名言警句是千锤百炼的语言精华。它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我不敢说这些名言警句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会起到多么了不起的作用,至少说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我便举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春风又绿江南岸”“推敲”等名句、典故激励他们。有的学生字写得潦草。我就用王羲之等练书法,“馍沾墨食”和其子王献之“临池学书”的故事开导他们.还用唐朝僧人怀素练习书法的佳话激励他们。有的学生对待学习缺乏刻苦的精神。我就举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句劝导他们。有的学生志向不明确,我就举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列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等名人名言教育他们。

5.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培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按照惯例,学生作文,老师评改成了不容置疑的程序。我以为这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方法之一,如果一直沿袭这种办法不加以改变,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从效果考虑,若一味这样做,是劳而无功或者劳而少功。怎样才能减少无效劳动?我想还是发动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会修改文章的办法才好。有时是四人小组共同批改一篇文章,有时全班集体批改一篇文章。有时是学生互改文章,甲改乙的文章,乙改丙的文章,丙改丁的文章。再一次顺序倒过来改。不断交换着评改,每一次都有新鲜感。只有坚持训练,才能激发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文表我情”的情感;才能达到“自我作文,生生互改”的目的。如果还像过去老传统做法那样,写些空泛的批语,不能触动学生心灵,学生看了发回的作文本,除敬佩老师确实认真批改、关注分数之外,就提高作文的技能来说,实际上没有得到什么益处。

我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做法是:讲清评改的意义,指导评改的方法,规定评改的符号。具体要求是:①评改的态度要认真,虚心学习他人之长。②按规定的符号批改。⑧肯定优点要充分,指出缺点要中肯。④写出参考意见并署名(即写出评语,写上评改人的姓名)。下面是评改的一例;题目是《记一次乒乓球比赛》“只见他拿起球,往天上一抛,用球板塑胶面对准球用力一削,小球就飞速地旋了过来。他站在左上角,我便想打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将会收获颇丰,而如果这种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养成,那收获将会是终生的。

(一)保证读书时间

早上来到学校坐在自己的座位可以安安静静地读书,课间休息可以拿出书来看一看,读书课更可以有大块的时间徜徉在书海之中。“总之,每天在校期间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还是有很多的,就看你是如何抓住的。”这是我总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曾经我与学生一起计算过读书时间,每天早上读书至少10分钟,课间扣除课间操上厕所加在一起每天至少15分钟,这样加起来每天在校期间读书最少近半小时,如碰上读书课时间会更多。放学回家再读至少30分钟左右,那每天的读书时间最少近一个小时。当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会逐渐提高,时间多少会依个人情况而定。但无论多少,如果每天都要能保证读书时间,都能挤出时间读书,那结果就会如水滴石穿一般。正如鲁迅所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有时间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福气、一种收获!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光用眼睛看,还要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或摘抄书中好词佳句,积累语言;或边读边做批注式的阅读,这种“批注式的阅读方式”在平日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已进行过指导。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正在初步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事物已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独特的感受,所以边读边感悟这样的批注式阅读非常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标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正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个性行为。

(三)定期去书店、图书馆感受读书氛围

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不用买书就可以看到电子书籍,足不出户在网上也可以买到书,但我觉得去书店买书不是一件麻烦事,也是一种享受。还记得林海音在《窃读记》这篇文章中写到因买不起书而到书店怕被老板发现而偷偷地读书的滋味,虽然很惧怕,但林海音在文中也写道:“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现在的书店不会因为你不买只看服务员给你脸色或把你请出去。从早上开门一直看到晚上闭店,一本也不买也没关系,就是天天如此,也无所谓。但就是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很多人也不懂得享用。周末或假期带着孩子走进书店,让孩子自由挑选几本喜爱的书,这个快乐的过程我想是任何形式的网上阅读或购买无法代替的。也可以办一张借阅证,领着孩子到图书馆借几本书来读,不是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嘛。氛围的感染,环境的熏陶,这是一种无痕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于经典阅读,学生一旦爱上了阅读,感悟到了经典的力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你是春天散文下一篇:家庭灭鼠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