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2024-05-29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精选6篇)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1篇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20×3= 12×4=

200×3= 120×4=

×3= 340×2=

指名学生口算,教师写出得数。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

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归纳: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二、探索新授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1、教学例11。

(1)出示例11,350×3=

(2)提问: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全班同学都做并指人板演。

3 5 0

×1 1 3

1 0 5 0

(3)告诉学生,像这样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教师边说边板书:

3 5 0 写竖式时,把第二个因数对着 × 3 第一个因数末尾第一个不是0的数。

(4)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末尾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再按照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最后将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就可以得到350×3的积。

(5)指一名学生将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6)出示想一想:2500×3怎样写简便?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简便算法。

让学生试做,指名板演:并要求说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7)及时练习:

课本第21页的做一做

做后订正提问:为什么第2、4两题积的末尾的0比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多一个?

三、全课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今天所学的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样,它也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特殊情况,计算法则是一致的。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计算时,第二个因数要写在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的前面一位的下面,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注意既不能漏写0,也不能多写0。

四、课堂巩固:

做练习六 第1~5题。

1、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竖式简写的否正确,订正时,特别注意第2小题积末尾的0的个数。 2、练习第2题:

独立口算,订正时指名学生说出口算步骤。

开火车,来回答。

3、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理解“各是多少”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可启发学生从18的.4倍是72推出180的4倍是720,1800的4倍是7200。

4、练习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练习,集体讲评,这道题目属于什么应用题?

五、课外作业:

1、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注意第1小题的积的末尾的0不能少写。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得0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得0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试算体会算理。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2篇

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3篇

一、在运算思维形成过程中,知其然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在思维形成过程中,学生如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那么对知识的应用就得心应手了。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小数乘法可以用整数乘法算?这也是笔算时末尾对齐的依据。

1.图形结合,更明理

老师用亲切的语气和生动的图片出示义卖活动情境,板书小数乘整数。学生把过程简单地写下来,老师展示其中三种方法:

1小数的意义:0.2+0.2+0.2+0.2=0.8

2单位换算:整数乘法0.2元=2角2×4=8角=0.8元

师:怎么想的?(先算2×4然后再加小数点。)

师:第三种方法也用到了整数乘法。先算2×4,那道理何在呢?教师出示课件。

师:0.2就是2个0.1,那4个0.2呢?就是2个0.1×4=8个0.1,用到了整数乘法2×4。师:那0.25×3呢?

生:25个0.01×3=75个0.01用到整数乘法25×3。

师:那 3.5×3 呢?

生:想到就是35×3=105个0.1。

师:3.5怎么变成35?

(教师板书竖式过程。)积为什么要除以10?

师:好眼熟,积的变化规律把3.5看成了整数35。

思考:教师通过图形的结合,结合小数意义的教学为笔算时末尾对齐作铺垫。

2.直击错误,免弯路

师:有一个算式与众不同。(如左)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们想整数乘法35×3就可以了,把3写到末尾。

师:有没有信心挑战难一点的?0.35×13用竖式算。教师展示(如下)。

师:哪个更合理?说说你的想法。(先算整数乘法35×13,板书35×13竖式过程,再处理积的结果。)

师:这个整数乘法在小数乘法竖式中有没有应用?

学生完整快速地再写一次。用自己的方法说说计算的方法。

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整数乘法。这是转化思想。

思考: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寻找学生的错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仍会出现数位对齐、计算过程中加小数点的现象,教师直接出示错误,在讨论中生得出末尾对齐的方法,这是学生自我认识改正的过程,免走了弯路。

二、在运算能力训练过程中,熟其法

1.培养良好习惯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好习惯,在利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得出运算的过程。当然,字迹要清晰,否则会导致题目抄错;计算细心,反复检查,培养通过验算检查正确与否的好习惯;思路清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进位是几,通过这些常规训练来提高运算能力。

2.加强估算意识

新课标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进行简单地估算。加强估算意识,有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老师出示错例3.16×15=4.740,学生先把0去掉,再来添小数点,在处理积的结果时,把小数点点错了,所以,及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对运算结果快速检验,既方便又省时。

3.转化形式练习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4篇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内容。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5×0=5,或者把积的书写位置对错,或者丢了末尾的0。所以本小节教材将这部分内容专门作为一段,安排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以便学生集中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

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处理好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难度不算大,但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并在计算时心细。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3个层次,①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情境,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②让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和掌握算法。③加强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2.初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西游记》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中的蟠桃会,去学习一些笔算乘法的知识。

师:《西游记》中,玉帝为了降服孙悟空,让它去看管蟠桃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

二、探究新知

(一)例5

1.孙悟空不仅偷吃蟠桃,还把蟠桃树也给毁了。这时,七仙女奉王母娘娘之命来摘蟠桃,结果怎么样呢?(多媒体展示。)

师:同学们,七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蟠桃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板书:0+0+0+0+0+0+0=00×7=0)

2.0×7=0你是怎么想的呢?

0×8= 0×2= 0×59= 0×1000=

师: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能说完吗?

师:你发现了什么?0乘任何数都等于0。

3.7×0等于多少呢?(板书:7×0=0)你是怎么想的?

8×0= 15×0= 361×0= 0×0=

师: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算式吗?能说完吗?

师:看看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任何数乘0都等于0。)

4.能把我们刚才的发现用一句话来概括说说吗?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5.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P83做一做:在书上独立完成。小组开火车汇报。)

(分类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那个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等于那个数本身。)

完成练习十九第4题

(二)例6

1.借助七仙女摘桃子,我们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各路神仙都赶来参加蟠桃会,老寿星也来了,大家都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老寿星说:“长寿的秘诀有很多,运动就是其中之一。”

师:那老寿星每天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幅图中你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

2.指名列式,进行估算。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板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4.学生试着独立计算,指名板演,交流算法。

探究为什么因数中间有0,积的十位却不是0。

三、巩固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老寿星每天是怎样运动的,还学会了如何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蟠桃会却被孙悟空搅得乱七八糟,玉帝要派兵捉拿孙悟空,到底派谁去呢?玉帝决定出题考考大家,这可难坏了天上的大将军,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1.基础练习

计算207×8603×4305×9

2.应用练习

(1)等边三角形每条边401米,周长是多少?

(2)一头牛的体重是605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这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呢?

(3)改错:703×4=2852

208×3=604

904×2=188

四、拓展小结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天兵天将终于可以出发了,之后又演绎出了更多精彩的故事。

师: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敢应战吗?

7□□×3=21□6

师:同学们,这里既有我们以前学过的笔算乘法,还有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末尾有0的乘法。

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上我实活并重,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从教学实施上主要有以下优点和不足。

1.在情境的创设上,我尊重了儿童的年龄特点,由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变静为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出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使学生直观、清晰地知道了0×7=0。

2.教学方式上我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不仅使学生从图中得出0×7=0,还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的联系,通过加法得出0×7=0。而7×0=0完全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得出。我鼓励学生从做题到出题,在大量算式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中“相乘”的含义揭示到位。

我能够巧妙利用书上的资源,在处理“做一做”的内容时,不仅让学生“做一做”,还加入了“分一分”、“想一想”的环节,既巩固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又得出了“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那个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那个数本身”,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系统、更完整。

在竖式计算中,我有效、灵活地追问:“因数中间有0,积的十位却没有0,0跑到哪去了呢?”使学生既理解了算理,又明确了算法。

3.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有梯度、目的明确、层层递进,很好地巩固了本课的重、难点。特别是最后一道开放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沟通了学生已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

当然,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本节课我对学生的关注有所欠缺,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课堂没有预想的活跃。练习题中的改错一题,在多媒体的设计上如果一题一屏,更有利于澄清问题的所在。练习中的最后一题,在问题的设计上针对性不够强。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马家沟小学)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第5篇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复习铺垫。设计了6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的是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二、是探究部分,重点是第二种算法的探究,呼应了铺垫部分的口算方法,学生对第一种算法是没有困难的,预设能有个别学生有第二种算法的想法,如果没有,就借助口算方法迁移过来,让学生讲口算方法运用到笔算中去。三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我安排了几个层次:先是基本练习,再是运用练习,最后是安排了一道拓展题,本堂课的所学的重点知识有个大概的总结,还能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让学生说出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还不够强化口算的方法。引出例题280×3,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你能用竖式笔算吗?这个问题问得不好,笔算两个字,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的生成很少,没有一个学生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应该这样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80×3的正确的积吗?这样一问,学生的生成可能会有好多,笔算的简便算法可能也会有的,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这样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效果会好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竖式的书写格式,就是一位数的对位问题,如2800×3,2800×5,不能熟练的将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对齐;所以在讨论题中特别强化了对位问题,注重了书写格式。另一种情况是,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已经有0,如2800×5,这里的28×5是140.已经有1个0.再在末尾添2个0,一共是3个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第6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简便算法,能进行简算.

2.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运用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在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简算.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笔算: 360×4 2600×3

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一个因数末尾都有0.)

师:我们在第五册学过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同时进行口算练习.

2.口算:

9×50 13×30 23×20 23×30 24×3

8×6019×40 42×10 130×5 17×4

2×5011×60 22×40 120×8 360×2

订正时,学生讲述简算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如:360×2看做36乘以2,得72,在后面加一个0就是72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5:360×24

(1)板书算式.观察:例5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

上一篇:浅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下一篇:威严词语的含义及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