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

2024-07-22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精选7篇)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 第1篇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

一切文学皆人学,着力于对人文的挖掘和探讨,而 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教师要掌握其规律,抓住其特征,调整其思路,把握其法则,更新其观念,使师生双方活动更加和谐、自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文性、工具性,使语文教法的研讨精彩纷呈,百花齐放。除弊更新,用教材教,课堂上实实在在的导,实实在在的讲,实实在在的练,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才能体现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目标的要求。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谨提出“语文教学的四实四虚”。

何谓“实”?实: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课堂上的轴心,新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及归宿,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是综合性、整体性的体现。

一、传授基础知识要牢实

1.字、音、义是语文基础的基础:口头语、作文、欣赏无所不涉及,而中考、高考也均要作为考查要求,教学中通过查字典、朗读、作业,随意性记忆加以把握。

2.文学常识也是文章内容理解重要一环,读名篇,讲故事,述背景,融课文,轻松记住作家、作品、风格特色。如: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就联想到四大短篇小说家泰戈尔、莫泊桑、契诃夫。《宝玉挨打》节选《红楼梦》,推及四大古典小说。

3.文言文知识理解,如:四种句式,通假字,准确翻译。

4.修辞常见比喻、排比、夸张、对偶不可忽视。这些基础,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训练,以语境为土壤,以经验为先导,以判断为切入口,加以巩固、夯实,扫清语文教学中的基本障碍,切不可列于形式,走过场,停于表面,要让学生构成扎实的知识基础,成为语文素养延伸的起点。

二、把握教材体系要务实

中学语文课程都有一套严密、科学、容量大、范畴广的教材体系,反映了一个或几个阶段的知识编排,包含着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碎块到整合,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教师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匆匆扫一眼大纲,看看教材说明,待到教哪一册,教案就务到哪一册,无心顾及前后衔接,使知识悬在半空中,成为一个“够不着吃的苹果”,那样学生接受的东西就显得脱节而零乱,不能融会贯通,发散延伸,前呼后应。落入了各自为阵,孤立、片面、静止的小圈子教学、封闭式教学。如:诗歌的教学,初中教学要求是:分析、揣摩、诵读。高中阶段,则是要求进行再创造,将诗“泡”出来,挖掘内涵,领略意境,品味语言等,很明显,高中要求更高。再如:阅读理解,整个高中包含着接受阅读——欣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以期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研究能力逐层递进,这样训练阶段、训练重点才会使教者有个大范围的计划,统筹安排,大而不乱。故教师要深钻课程标准,掌握教学目标,了解各册之间的过渡及重难点要求,各学段中的具体安排,构建一个知识网络。教者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环环相扣,井然传承。形成一种大教学的良性循环模式。

三、培养语感要现实。

语感是进入语文殿堂的钥匙,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种较为直接、迅速感受语言的能力。语感的培养要以现实语境为依托。以书面语言为载体,名篇佳作为准则,促使语言思维得到发展,使语言表述更加清晰,层次更加缜密。如:配乐的课文朗读,尤其是普通话运用,显得意味悠长,声情并茂,更具有魅力;中外名篇用词考究,内涵颇深,逻辑缜密,博大精深,令人赏心悦目,收获非浅。

如:作文训练,通过书面与口头结合,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有意识训练,铸造语言的清晰、流利、纯美,熟记名言、格言,领会其哲理思想,听评书、快板、相声,掌握通俗、真切的口语。教学中联系实际,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学习严谨的语言表达,看看轻松的文娱节目,感悟其风趣、幽默、得体的妙语。课前开设三分钟说话训练,题材不限,或庄或谐,古今中外均可畅谈。课外举行辩论、演讲等,建立和谐而严谨的语言环境,促使语言修养潜移默化的提高。总之,语感的培养不能建成空中楼阁,要贴近生活,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情感教育要真实。

情感教育是维系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作品主人公之间最好的纽带,是课堂气氛的调节剂,也是培养人格、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教师声情并茂,读优美的文字,述感人的场面:文中那柔弱的呼唤,不平的怒斥,激昂的呐喊,忧郁的哭诉,使你或以之悲,或以之乐,或以之敬,或以之恶,浓浓心绪,股股激情,师生与主人公同欢共忧,同惜共叹。以情感的熏陶,美感的潜移,达到忘我之境,铸就爱憎分明、情感丰富的多彩性格,如:鲁迅散文《滕野先生》中,那不平的待遇,麻木的国人,能激起爱国主义情感。李白诗《望天门山》中那磅礴的气势不由对大自然的神奇赞叹不已。余光中诗《乡愁》中仅片言只语,就展示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愁,叫人为之喟然啜泣。散文《小麻雀》中那脆弱的挣扎,让人感悟出生命的内涵。而闻一多的脍炙人口的《最后一次演讲》中,那慷慨的痛斥,使人对志士的凛然气节肃然起敬。当然教师也不能脱离课本,乱抒一通,无病呻吟。仅是夸张的表情只能叫学生感到滑稽和无聊罢了,达不到效果,建立不起与之协调的美感,使情感教育列于形式,成为课堂的装饰罢了。

何谓虚?虚:显示语文教学中的活力,能遵从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转变语文学习方式为契机,对教学艺术外延进行扩展,是个性化、特色化的体现。

一、教学过程要体现虚。

教学过程像一帧展开的画卷,层层铺开:由朦胧到清晰,由碎片到整体,隐含着无数点的衔接及过渡,构成动态的波浪式的知识流程,因此教学中不能囿于格式、规矩,缩头缩尾,瞻前顾后,徘徊不前,在摒弃传统的“旧复新巩”的基础上,参照行家理手的教学。如:阅读教学五环节,通读(信息接受),自析(信息放大),制图(信息编码),检测(信息辐射),巩固(信息强化),六环节教学法:诱导激发,自学质疑,释疑答难,教读课文,综合训练,归纳总结。结合个人的教学特色及不同文体,实施不同过程的传授。如:散文可通过读(朗读),导(引导),议(讨论),讲(精讲),品(语言)教学;小说可通过(介绍背景),(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欣赏(片断)教学;诗可通过读(试读),体(体情),悟(意境),读(范读),记(背诵)。也可先做作业,后析课文;也可先背后讲,也可从面到点。故篇篇文章,节节新课,均会有不同的过程,不同的导、演,呈现形散而神不散的态势,使整个过程虚得有章可循,充满生机和动感。

二、教学方法要突出虚。

“教无定法”,教者皆知。一些专家针对语文科目,提出来许多教法。如:和谐教学法,网状教学法,阶梯教学法,协调教学法等各有千秋、各有所重。但作为语文教师的个体,视一法为定则,刻意摹仿、迷信,甚至克隆下来,提问、板书完全照搬,似乎这样方能跟上新的教学形势,才是教学的前沿者,殊不知,这样必然抑制教者个性发挥,不能形成独特风格。优势、特长没入其中,教学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走进死胡同,枯竭了教学源泉,冻结了活跃思维,掐灭了智慧的火花,套住了教改的步子。唯有遵循“教师为先导,学生为主体”原则,诱发积极因素,挖掘情商、智商潜力,以广博的知识,动态的展示,媒体的运用,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唱、跳、说、笑、读、练、作、思,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获在其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45分钟高潮迭起,激情不减,美妙绝伦,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融入其中体现精湛的教学艺术。如: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社会实践课、双语课、讲析课,不同形式,灵活运用;比较式教学,不同文章,体现谋篇布局、确立主旨的相似或不同。自然课文以读书笔记的方法或讨论方式实施教学。当然教学要虚得恰到好处,虚中见旨,不能成为脱缰之马,漫无目的,任意狂奔,那样便是一堂游戏课,吹牛课,小孩子的玩家家了。

三、布置作业要着眼虚。

作业是学习情况真实、有形的信息反馈手段。作业训练、巩固、强化知识,这是每门科的要求,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但作业的布置掌握在老师手中,因此教师要看重这个问题,合理把握,科学实际安排,因人、因班、因重点而异,将此项工作备写在教案之中,决不能随心所欲,或情绪化。一味因作业而作业,要么随便地抄抄写写,要么无痛无痒做几个课外题,要么拔苗助长地题海训练。语文学科可供训练的内容多,如基础知识、文段理解、语言品味、句式分析、想像推理、阅读欣赏、作文训练、社会实践、记忆背诵等,因而决定作业方式多样化:

1.集体讨论作业,鼓励创新,各抒已见,培养发散思维。2.调查报告、游记抒写,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背诵、欣赏提高记忆能力,培养审美观,生生之间相互布置作业,巩固基础知识,无形的进行多次复习,增强学生兴趣。

完成时间可当堂完成,如背诵、欣赏;可课后完成,如书面作业,可几天完成,如作文(快速作文除外),可一个月完成,如:社会调查;可天天完成,如:日记,每日一诗。

作业评改方式:先练后讲,先讲后练,边讲边练,交叉评改,集体会诊,抽查评改。构建一个完整的、灵活的作业体系,改变布置作业——做作业——改作业的传统流程,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作业,视之为任务的观念,消除作业恐惧症的心理障碍,提高作业质量,使之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及时强化、巩固。

四、给予答案要酌情虚。

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纷繁复杂,延伸面较多(如:历史、哲学、政治),语境、人文观的差异,思考角度及素养层次的不同,很可能使答案标准不同,评判结果不同,不像理科答案,是A非B,法则可推,定理可用,规律可循,不能模棱、含混。如:分层理意、复句辨别、含义理解、文章主旨、人物分析等。可能各持一说,甚至出乎意料。因此辨别答案不宜框得过死,解释过精。要留给学生想像甄别的空间,允许引章据典,据理力争,见解有别。如:《宋定伯捉鬼》,有人提出:此文主旨在批评那些刁钻、狡猾、自私、忘恩,而不是课文所说的对人以智慧战胜鬼的赞扬。两种观点均有道理,符合情理。这样看来,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答案中挑刺,在解问题中辟蹊径,在辩论中显真理,对培养“三创”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扩大知识深度,将起积极的影响,使语文教学成为最灵活、最开放的传授。

总之,虚与实是语文教学中动与静、教材与生活、经验与实践、过程与结果的完美糅合相生的艺术,使其呈现多元化,立体化良性发展,它将语文教法落于课堂运用,落于能力培养,落于人文塑造,适应现代化教学,推动教学教改的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 第2篇

关键词:虚实相生;水墨意境;平面设计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发展与继承,水墨画以其独特的意境美受到了越来越多现代平面设计者的青睐,纷纷将其融入自身的作品设计中,从而促进作品视觉效果的传达以及神韵的表现[1]。

1水墨画与平面设计的共性

“气韵生动”是现代水墨画追求的意境,在绘画时除了极为注重物体外在形态以外,还要把形态与神韵有机结合,达到以形写神,这样作者的主观情感色彩才能得到最大发挥,中平、圆等笔法以及浓、淡等墨色是笔墨神韵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作为国画的一种,水墨画具备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在创作过程中,绘画者对眼前所见实物的勾勒被称为实,而画面中能够使人们自由想象的留白则被称为虚。通常情况下,创作者为了追求“神似”,实现“像与不像的效果”,所创作的画面会神似并充满生命力,欣赏者在欣赏水墨画的时候即可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尽管水、墨的用色只有黑白,但调整墨色的明暗度,也能够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是水墨画的基本要素,墨是其主导,通过浓淡的变化使色度以及层次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此外,墨色、白地的调和对比使得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平面设计是艺术在应用设计上的表现,虚实有序、实中有虚、虚中有实,都是进行现代平面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平面设计的作品中,当画面太虚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空旷、无主题、无趣味的感觉,而画面太实的时候,则会给人一种沉闷、无活力的感觉,所以要想最终塑造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就需要把虚实有效结合起来[3]。对于具有“虚实相生”水墨意境的典型平面设计十分多,例如靳棣强的《名古屋》,切实应用了墨色的不同虚实关系,使得画面的空间感更强,其中实像突出作品主题,虚像衬托主题。

2虚实相生水墨意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与传统水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就创作手法与艺术特点角度而言,两者存在相同的地方。平面设计的作品主要借助线条、形状、颜色予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对于传统水墨画来说,使观赏者通过画面的欣赏,了解作者所赋予的思想感情,它们的基本构成元素相同,即都是点、线、面等[4]。“虚实相生”水墨意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实际上是有效应用虚、实,可以从神、行的角度探讨“虚实相生”水墨意境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1神方面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追求“气韵生动”,能给人一种传神的感觉,通常画家会将这一境界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并将其视为评价作品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笔墨是气韵表现的重要形式和创作国画的重要条件,灵活处理会给欣赏带来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所以在平面设计时,必须正确运用气韵,从而使得平面设计作品拥有韵律和生气[5]。

2.1.1气方面

气是水墨画整体特质的重要表现和灵魂,拥有气支撑的水墨画才能具有生命力。气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整幅水墨画,在平面设计师的设计下,原本虚的气转变为实,这样虚实相生的水墨意境就会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平面设计作品与气的结合会促使平面设计作品的整体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都大大增强。虽然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形式,然而要想切实展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水墨画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形式;除了与它在意境氛围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之外,也离不开现代人审美视角转变的影响,人们不会只从表面判断平面设计作品的好坏,还会追求其所蕴含的信息[6]。

2.1.2韵方面

韵对水墨画的艺术价值也有着决定作用。欣赏者在对水墨画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收获的感悟或体验都可以成为韵。由于水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效融入了气、韵。

2.2形方面

点、线、面等是水墨画作品形的重要载体,在平面设计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并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才可以保障所设计作品的质量。传统绘画中,由于用墨技巧的差异以及墨色变化的制约(水墨共五种颜色),只要对墨色的浓度进行调节就会形成不同的颜色,所以这种独特的色彩运用方式可以有效地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此外,重视虚无是水墨画区别于其他绘画作品的重要体现,可因我国古代对虚无的事物拥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认为其可以给欣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水墨画都拥有留白处理。简约是我国传统水墨化的重要特点,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进行简约处理的方式较多,如变化构图比例、控制背景色与主色的总和,罗列不同时空的事物等。除此之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为了达到“虚实相生”的水墨意境,有效运用了图底互换,即图形、背景互为存在的前提,这样背景、图形的差异将达到最小,创作出来的画面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虚实相生”水墨意境在平面设计中的构建策略

3.1“神”与“形”结合生搬硬套水墨意境形式符号,是不可取的,应该注重形式对所表达主题的服务,这样才能将水墨意境的独特精神气韵展现出来。所以,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时候,要按照“虚实相生”水墨意境的思想理念、创作方式等促进设计作品的神形结合。

3.2形式服务与内容

“虚实相生”水墨意境有助于平面设计作品质量的增强,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运用“虚实相生”水墨意境。然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常常没有严格遵守设计的主题,忽略应用的合理性,总是利用固有的模式进行呆板的创作,最后设计出的作品不伦不类[7]。由此证明,水墨意境并不适应于所有平面设计,这是因为水墨属于绘画艺术,主要目的在于使人了解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此相反,平面设计目的在于按照市场的需求,把某种信息传递出去。

4结论

平面设计与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分属不同艺术类别,但是它们又都属于艺术范畴。我国传统的水墨画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所形成的独特创作方式值得当前的平面设计所借鉴,因此,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能给人一种视觉享受,“气”、“韵”是水墨画的灵魂和精神,在平面设计中,只有将这两者有效地表现出来,才能让欣赏者真切地体会到作品的独特韵味。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虚实相生的艺术 第3篇

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 运用“留白”艺术, 发掘学生的主体意识, 引导他们对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形象等进行再创造, 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从而获得文字之外的审美体验呢?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 浅谈一些体会。

一、备课中的“留白”———把解读文本的权利交给学生

在一次市教研活动中, 一位老教师在教学交流时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多年以来, 我的备课笔记都十分简单, 我并没有详细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流程, 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和我自己的一些教学设想。很多时候, 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位老教师的一席话对我启发很大, 这些年来, 我们都过于重视教案的设计, 有时甚至设计得“密不透风”, 现在想来, 这样的备课是多么的程式化, 教师把所有的步骤都详细规划好了, 学生只是在完成这些学习程序, 根本没有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更不用谈创造性地学习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探索语文教学中更多未知的领域, 我们应该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 要充分地把课堂“留白”还给学生, 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的学生, 从备课开始就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留出一定的课堂空间, 让学生自主品析, 体味文外之意, 从而丰满我们的语文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还学生思维的空间

1. 读中“留白”, 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学生披文入情, 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 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也积累了语感。而且, 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引人入胜的美文和诗词, 更是只有反复阅读方可一解其中滋味。当然, 教师也不能随意留白, 而要认真推敲和处理, 如何读, 以何种方式读, 要因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留给学生一片朗读的空间, 还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的是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田田的叶子、点缀着的白花、缕缕的清香、淡淡的月色等等。在学习这篇文章时, 学生可通过教师范读、自读、默读等步骤进入情境, 开掘自身的情感内涵, 产生精神上畅达无阻的往复交流, 从而真正理解文章的涵义。

2. 情节中“留白”, 放飞想象, 彰显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发掘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着力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努力点燃学生的激情, 使学生在想象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空白点,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为学生打造善于感悟的心灵空间, 彰显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领会文学作品与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 从而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如《祝福》中对鲁四老爷房间的布置是借以刻画鲁四老爷这一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我先提出问题:“这副已经脱落的对联的内容, 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 最终取得了一致意见:这副对联宣扬的是理学家的自我修养标准, 在鲁四老爷的心目中, 理学家的修养只是一个幌子。他对祥林嫂的寡妇身份, 不是皱眉, 就是满口的“可恶”, 对祥林嫂的离家出逃更是深恶痛绝, 甚至骂祝福时分惨死街头的祥林嫂为“谬种”。这副不全的对联正是对鲁四老爷的辛辣讽刺……

在教学中, 我利用文学作品情节中的“留白”, 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思考, 并引导学生架设与作品进行情感沟通的桥梁, 使学生从自身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中获得了情感的共鸣以及审美的享受。

3. 分享多元的理解和观念———留给学生争辩、质疑的时间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讲究提问的艺术, 在“问”中培养学生自主理解、鉴赏、品析的能力, 切忌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统一学生的思维, 同化学生的理解, 束缚学生的自主性, 以致阻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在提问中, 教师可适当留出结果的空白, 不需要对问题的结果作一些预设的答案, 而应让学生自主地表达, 充分表露他们的个性和见解。此外,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地争辩、质疑, 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到收获, 因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布卢姆) 。

例如, 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 我让学生谈谈对项羽的认识。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积极性非常高, 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的学生认为项羽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伟丈夫;有的学生认为项羽是一个光明磊落的英雄, 是自我精神王国的国王;也有的学生认为项羽是忠厚豁达的男子汉。当然, 也有学生认为项羽是性格悲剧的典型代表。在这个过程中, 我没有用正确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而是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思考和观念,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获得了新的体验, 也培养了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怀疑精神。

三、重视评价的“留白”———让学生平等参与

在教学中, 教师很习惯把自己当做教学的主导者, 对学生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从而弱化了学生互学互评的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留出评价的空白, 有些教学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如朗读效果的评价、作文技法的评析、提问答案的分析等, 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充分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还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 当教师帮助学生建立了一定的评价标准之后, 教师就可以从“抓”到“扶”再到“放”, 把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环节的评价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不断被激发, 同时, 被他人赞赏的自豪感和赞赏他人的使命感也在不断内化和深化。

四、作业设计中的“留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 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讲究“留白”的同时, 也要在作业设计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尝试在作业中“留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其实, 现在教材中很多课后的习题都体现了发挥学生自主性,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这一特点。例如, 《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就有“仿照课文写家乡的特产或水果”的练习题。针对这种练习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网上搜集资料, 或让学生通过平时的日常观察, 选择写作对象, 进行小练笔,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又使学生对课文的篇章结构、写作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 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正是这种“主体艺术”的具体显现。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留白”艺术, 才能保证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掘,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因此, 教师应科学、适当地运用“留白”艺术, 从而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

[2]吉春亚.吉春亚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山西教育出版社.

《赤壁赋》的虚实相生艺术 第4篇

拘泥、呆板是散文写作的大忌,轻灵、洒脱实大家高格。作为游记,虚实结合就是在移步观景的同时,全方面发散审美主体的感官系统,启动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机制,在纵横捭阖的笔触中写景状物,体貌传神,以创造气韵流转的意境张力空间。

苏轼就是一位擅长将虚与实这一对美学范畴的写作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一代文学大家,下面我们不妨屏息细品,赏鉴其虚实结合衍生的张力美。

一、实景造境,为虚写情意张本。

《赤壁赋》开篇就丹青着墨,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以秋水、明月、清风为实象的秋江月夜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自露横江,水光接天”,……诗人以实景素描的眼光,运用夸张的手法,赋之想象,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夜景。月圆之日,与客人一起泛舟江上,赏月、饮酒、诵诗,陶醉在羽化成仙般的超然之乐中。上有明月当空,下有浩瀚长江,中有清风拂面,视野宽广,当真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秋江无月明”!这里,诗人画山绣水,以景造境,构境创意,为下面虚写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情感作铺垫。

清代方苞读到《赤壁赋》时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作者处在建功立业的壮年时期,却蛰居黄州这座江北小城,且年近半百,望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长江,“乱石穿空”的赤壁,“折戟沉沙”的古战场,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处在生命低潮之中的苏轼排遣愁绪于赤壁美景,在赤壁泛舟中,以宏大的景境空间跨越时空局限,表达内心的哀与乐,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

二、虚景描绘,拓宽意境空间。

《赤壁赋》中除了相机式所摄之实景外,还有大量已逝之景、想象之景,甚至虚幻之景。我们看,“渺渺兮予怀”,诗人的思维再一次发散,视域又一次拓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寄蜉蝣于天地”……鱼虾,麋鹿、飞仙的想象描摹,甚至文中吹洞箫的“客”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客人”吹起了忧伤的洞箫,作者听见了“如怨如慕,如诉如泣”的洞箫声,感受到幽壑潜蚊、孤舟嫠妇那深深的哀伤,这是时空之外的哀伤。所以,作者就和“客”(其实是作者另一个心态的载体)展开了一场伟大的人生价值大讨论。“客”由眼前的江山胜景,跨越遥远的时间,想起曾经在此“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今灰飞烟灭的曹操,虚拟了无限的景物空间,拓宽了意境。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刘勰),这些都不是眼前的客观实景。却也被浓墨描绘,从游记的角度和接受心理学看,这是虚景描绘,它在更大的空间上对客观实景作了有效补充,塑造了更阔大的意境。展现出苏轼“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的写作胸襟!我们也惟有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和把握文中文字符号所描摹的想象无垠的艺术画面!

三、虚写情感,升华全文。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赤壁赋》宏大的景境之后,依附着苏轼喷涌的情思哲理,它不仅画龙点睛,升华了全文,为这篇千古美文注入思维的灵魂,更在情思与哲理的虚写中,铸造了全文洒脱飘逸张合无限的艺术境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借助于主客的对答,水、月的类比,诗人在一次记游中向我们阐释了变与不变的道理。针对“客”的观点,作者放飞思想,驰骋古今宇宙,从长江流水的“逝”与“往”,月亮的“盈”与“虚”的辩证关系中,归纳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原理,坦露了他人生短促的叹息,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最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且“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也就是说。在穿越古今、漫游天地之后,作者抛弃了失意的哀伤。只留下豁达与超然,当真应了林语堂对苏轼的那个有趣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这场跨越时空的哀乐哲理讨论,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热爱生命的人们。

虚实相生水墨意境的平面设计论文 第5篇

2.1神方面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追求“气韵生动”,能给人一种传神的感觉,通常画家会将这一境界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并将其视为评价作品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笔墨是气韵表现的重要形式和创作国画的重要条件,灵活处理会给欣赏带来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所以在平面设计时,必须正确运用气韵,从而使得平面设计作品拥有韵律和生气[5]。

2.1.1气方面

气是水墨画整体特质的重要表现和灵魂,拥有气支撑的水墨画才能具有生命力。气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整幅水墨画,在平面设计师的设计下,原本虚的气转变为实,这样虚实相生的水墨意境就会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平面设计作品与气的结合会促使平面设计作品的整体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都大大增强。虽然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形式,然而要想切实展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水墨画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形式;除了与它在意境氛围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之外,也离不开现代人审美视角转变的影响,人们不会只从表面判断平面设计作品的好坏,还会追求其所蕴含的信息[6]。

2.1.2韵方面

韵对水墨画的艺术价值也有着决定作用。欣赏者在对水墨画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收获的感悟或体验都可以成为韵。由于水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效融入了气、韵。

2.2形方面

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教案 第6篇

诗歌赏胜析之虚实

嵩阳高中 李光辉

2014年2月

诗歌赏析之虚实

学习目标: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学习重点:结合作品分析实写和虚写的内容及其作用。学习难点:掌握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答案。

导入

请大家看一幅画,齐白石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中只有蝌蚪,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符合,因为随着泉水的流淌,时间的流逝,小蝌蚪会变成青蛙,到时候就可以听到十里外泉水里的蛙声了)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看到的蝌蚪是实景,而蛙声确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是虚的。在鉴赏这幅画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的确,在音乐和美术作品中,我们往往会使用虚实相生的技法。同样,我们中国古典的诗词也经常用到这种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

一、讲解概念

(一)诗歌中的“虚”与“实” 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 诗歌中的“实”是指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学过使用了虚实相生手法的诗词。举例:(先集体背诵,再讨论分析,最后总结)

1、《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想像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分析:这首诗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自己在过节之时一个人远在异乡犹为思念家乡的亲人;后两句是虚写,写了诗人想像自己的兄弟们现在也一定在想念并谈论着远在异乡的自己。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唐)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分析:《梦游天姥吟留别》整个第二部分都是虚写,写了诗人想像中的仙境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愤懑和不满,并借以表达自己不畏权贵的高尚品质。

4、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分析:这首词里“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虚写,词人拿周瑜年轻时就已建功立业对比衬托自己的老大无为,表达了词人被贬的感慨。

(二)小结:

按照我们的分析,诗词里的虚可以分以下四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所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这种写法与前一种似同实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对方进行设想,不同之处在于后一种设想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的,所以有人称之为对写法。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一、点拨答题方法——点击高考

考查点:手法鉴赏 出题模式:分析技巧型

请对诗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做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主要是:使„„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营构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当然这几点不一定面面俱到,涉及到哪点说哪点就行)。

二、相关练习

1、雨霖铃 柳永(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问题:分析词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答案:上阙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2、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中的“实”是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虚”是诗人想象家人夜深不眠,想念“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来表达深切的思家情怀。

3、凉州词(其一)张籍(唐)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

问题: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前两句实写目见的近景,后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由实而虚,虚中有实。表达了诗人因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的辛酸沉痛的感情!

三、课后作业

江城子 苏轼(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问题:分析词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五、板书设计

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

诗词里的虚: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词里的实:

2、已逝之景之境。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

4、从对方的角度写为虚。

六、总结: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实事、实境,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

典诗歌历来追求“虚”与“实”的完美结合。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可见虚实结合得好可以使诗意蕴藉含蓄,有“飞动之趣”。又可以大大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为欣赏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使其获得充盈的审美趣味。

虚实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就方法而言,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写景为实,抒情为虚;当前为实,追忆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己方为实,对方为虚;客观为实,想象为虚等等。本文拟就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作初步的探讨。

1.详写为实,简略为虚

详写可以细致入微,如在目前,略写则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诗中,实写作者与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却省略掉了,采用虚写。隐者是什么样子,采药去了哪里,多久 4

回来都没有介绍。但山峰高峻,云海茫茫,童子天真纯朴,隐者仙风道骨,诗人寻访隐者时平和的心情与闲雅的态度,则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的。诗歌通过虚写给我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读诗时我们通过补充(即想象)能得到美妙的审美愉悦和享受。

2、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抽象的情况大致可分为哲理和志向二端。①、哲理为虚

在诗歌中,抽象的哲理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表现出来。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中,作者登楼所见的具体形象为实,抽象的说理为虚。前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之广阔景象,使人视界为之一开,精神为之一振,是实写。后二句突出变化,表现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得更高的生活哲理,是虚写。实中存虚,虚实结合,读来意趣盎然。

又如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是实景;诗人在绘景叙事中又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这哲理便是虚。把抽象的人生哲理寓于具体的写景、叙事之中,虚实巧妙地结合起来,可谓天衣无缝。

②、言志为虚

“诗言志”被认为是我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领。但是志向是抽象的,也需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比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诗中,诗人实写梅花凌寒独自开放,暗香悠远的景象,间接地表达了对梅花高洁精神的赞美,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再如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诗中描写了雄伟壮观而最终历尽坎坷奔向大海的瀑布形象,这是客观的景物,是实。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自己决不满足于现状,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思想,这是言志,是虚。用虚写言志,达到实中存虚,虚实结合的效果。

3、写景为实,抒情为虚。我国古典诗歌讲求“含蓄蕴藉”,情感通常不直接表达,诗人们往往用“化景物为情思”(语出宋代范文《对床夜语》)的写法,间接地表现出来。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后二句字面上看字字写景,实际上饱含着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实有的景物来表现虚化的情感,是虚实结合的常见形式之一。

又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用具体的事物--绵绵不绝的江水,来比喻亡国之恨的深长。贺铸在《青玉案》中借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极言愁苦的多、长、大,写出了心中的无限伤感和难以排遣的苦闷。景物是实,抒情是虚,化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读来极具感染力。

4、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正面描绘景物的特征即可,但有时景物的特征难以正面表达,或诗人着意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美时,他们会采取侧面描写的方法,进行烘托或暗示。这种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其实也是虚实结合。

汉乐府诗《陌上桑》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人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失常反应来烘托罗敷的美貌。在这里,诸人的反映为实写,罗敷的美貌为虚写。

《琵琶行》中诗人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但描写月亮的目的却是为了烘托诗人的感情。“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诗人分别之时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5

烘托出琵琶声美妙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绕船月明江水寒”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而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

5、当前为实,追忆为虚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的,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来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是虚景,写昔日扬州城的繁荣景象;而“尽荠麦青青”是实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写的赤壁之景与自身状况为实写,追忆周瑜当年赤壁之战的英姿是虚写,虚实对比中表达了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怀古伤今诗多是通过追忆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如今昔生活的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处境对比、曾经的繁华与今景的萧条的对比,以虚衬实,虚实结合,突显出今时今世的浓重悲哀,表达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6、当前为实,未来为虚 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再比如柳永《雨霖铃》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是虚写。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7、己方为实,对方为虚 这种写法,古代诗词中经常运用,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至今读来,犹为其艺术魅力所陶醉。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本是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偏说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这种写法比单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来得委婉,但却达到情感双面交代的效果。因而感情更加深沉,更加真挚动人,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再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末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自己望月思念亲人,却说妻子望月独自思念自己,小儿女不懂得思念自己。“香雾”一联,刻画妻子望月时间之长,愈见盼夫早归情深。结尾想象会面团聚情景,相对无语,月照两人直到泪痕干。全诗都从对方写来,皆为设想之词,全用虚笔,构思巧妙,如有神助,令人叹为观止。己方为实,对方为虚,虚实结合,情感真挚细腻,手法高妙自然。思乡怀人诗中多有此种写法,比如李白《春思》、高适《除夜》、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欧阳修《踏莎行》、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周邦彦《苏幕遮》(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等等。

8、客观为实,想象为虚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来突出中心的。实写显得具体、明朗、真切,虚写显得空灵、飘逸、含蓄。二者结合运用,虚实相生,作品就结实而空灵,具体而含蓄,富有艺术魅力。

其中虚写方面大致又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梦境为虚 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上下片各分为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是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是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是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虚实结合,把对亡妻的思念写得凄切动人,感人至深。再如辛弃疾《破阵子》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②、仙境为虚 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作者用瑰丽的诗句详细描写了天界的

神秘与美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屈志节,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也是这样。③、愿望为虚 比如汉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人设想了五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景象,是虚写。女主人公把这些作为“与君绝”的条件,突出表现了誓死不与君绝的坚定信念。用虚写的手法有力的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民歌体的爱情诗多是如此。比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上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上述可见,诗词的虚实结合,写法变化多端,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必然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描写到抽象描写,从实景到虚景,从浅而入深。诗词中所构创的意象既可以化虚为实,以虚显实,把抽象感情与哲理赋予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也可以化实为虚,由实入虚,化景物为情思,从而达到或虚中见实,或实在虚中的妙境。虚与实二者之间还可以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诚如金圣叹在《水浒》批语中所说:“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可以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具体而言,诗歌中“虚”包括以下三类:

汤显祖这位戏剧家也深谙虚景之妙,称诗“以若有若无为美”,这位戏剧家也深谙虚景之妙。姜夔言诗词:“语贵含蓄。”东坡言“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彭轲论诗道:“盖诗之所以为诗者,其神在象外,其象在言外,其言在意外。”中国古代文论家虽然具体说法各有差异,但却毫无例外地都看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虚实相生这一重要特征,对之赋予了极大注意,留下了一系列十分深刻的见解。中国古代诗词惯以虚实结合,经唐代诗歌高度发达的创作实践,读者日益进入作者的创作视野,因而在艺术形式的发展中,空白才越来越多地作为艺术的重要性质、重要手段和技巧而进入审美活动。司空图、严羽作为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概括了那个时代的文学现象,才有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综合和概括。实有所绘,而虚则有意。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该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愤恨。以渔翁这一实景写出诗人内心世界这一虚景。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前者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后者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好处是,①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片除“念、阔”外,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实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 7

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③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④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虚实相生”艺术手法解析 第7篇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 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应注意“虚”“实”的不同内涵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联系具体作品来理解。

什么是诗歌中的“虚”?

诗歌的“虚”, 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光怪陆离的画面。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 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 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 词人酒醒梦回, 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 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什么是诗歌中的“实”?

诗歌中,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等。

虚与实是相辅相 成的 , 既然二者能相生, 则表明虚也是一种存在, 虚绝不是无。这种存在, 是靠实生发出来的, 是在实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 以达到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的境界, 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 开拓诗的意境, 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一、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要表现“竹林桥外锁酒家”的诗意, 画家只需画“旌幌”;要表现“深山藏古寺”的画意, 只需画打水的“和尚”。在这里, “旌幌”、“和尚” 是实 , “酒家”、“古寺”为虚 。在虚与 实之间有一座桥梁, 那就是欣赏者的想象。刘禹锡有一首《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野 草”、“夕阳”、“ 燕”等是 实景 , 而六朝古都 的繁华是虚景。可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 如今野草遍地, 荒凉无比, 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二、景物为实, 情感为虚

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 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也是诗歌鉴赏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因文识象, 由象悟道。比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等诗句都是化情思为景物的例子。我们在欣赏时就要从意象出发, 抓住景物特征, 融入所营造的气氛, 体会其情感。

三、形象为实, 抽象为虚

上面谈到的景物和情思的关系, 也是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但抽象的东西不只有情感, 一切难写之景、之事均为抽象。宋祁人称“红杏尚书”, 因为他有一首《玉楼春·春景》, 其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诗人能将春意“浓”之虚感, 化为红杏盛开, 枝头蜂蝶云集, 熙熙攘攘, 齐来闹春, 春意盎然之实象, 但句中并没有说起蜂蝶来, 这就是“闹”的作用。我们设想, 如果把“闹”字换成其他字眼, 如“好”、“满”、“浓”等等, 都没有“闹”字来得生动有活力。

四、有限为实, 无限为虚

无限之境是在有限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诗人梅尧臣说“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乃是作诗功夫之至。“不尽之意”则为无限。白居易的“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里面包含了多少复杂难言的感情, 那就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了。

五、侧面为实, 正面为虚

书法上讲究疏密, 园林上讲究掩映。处处实则板滞, 处处虚则空无。侧面描写就能化实为虚, 往往虚写想要表现的实的东西, 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 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便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 看似写天门山, 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 看似写水, 实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 李白是水, 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 巍然屹立、坚强不屈。常言“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然而白居易有一首《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诗人表现雪大之实, 并非亲眼所见, 处处从虚处落笔, 尤其是末句写声, 雪大雪厚的景象如在目前。

总之, 实境是一种真境, 虚境乃是在此基础上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 虚可生实, 实可生虚, 想象则是其桥梁, 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 才使诗歌更为饱满, 充满灵气, 充满诗情画意。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 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又是相辅相成, 形成渲染烘托, 从而突出中心的。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有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 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 , 故虚实常 宜相济也。”诗词篇幅十分短小, 容量有限, 诗人谋求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趣味、诗韵俱存, 使其内涵丰富, 外延无边。

学习虚实的关系离不开诗词的主题, 碰到类似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的问题时, 只答虚实相生是不够的, 必须和主题或作者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常用的表述方式是:

1.虚景与实景 相对照 , 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表达了诗人某种感慨。

上一篇:庆祝十一国庆节祝福句子下一篇:最新公司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