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2024-05-23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精选11篇)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1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南宁市良庆区检察院深入良庆区活动联系点调研帮扶

作者:黄雪雄

来源:《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2013年7月10日上午,南宁市良庆区检察院曾祥桐代检察长一行6人来到“美丽良庆·清洁乡村”活动联系点——良庆区那陈镇那徐村进行调研,并对该村推进“清洁乡村”工作进行指导和帮扶。

曾祥桐代检察长一行在那陈镇党委书记杨荣团、包村干部和村干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那徐村的环卫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道路清扫卫生等情况,并与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了座谈。在听取那陈镇及那徐村经济、综治等基本情况特别是 “美丽良庆·清洁乡村”活动推进情况的介绍后,曾祥桐代检察长充分肯定了那徐村的“清洁乡村”活动,认为工作措施有力、宣传到位,村干们充分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全面调动了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初现成效。同时对下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高度重视“清洁乡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扎实、有序推进;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意识,使“清洁乡村”工作深入人心;第三,镇、村两级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清洁乡村”工作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村民深切体会到清洁乡村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座谈会后,曾祥桐代检察长将良庆区检察院帮扶那徐村 “清洁乡村”活动的12000元郑重交到村支书手中,并强调必须将帮扶款每一分都用到实处,深入村坡搞好清洁卫生,共创良庆美丽家园。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2篇

一、结对帮扶对象

以村(社区)为单位的困难群众家庭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结对帮扶目标和原则

从四个方面做好结对帮扶,即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党员干部上门看望贫困户每半年一次,每年给贫困户家庭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干部为每个贫困户家庭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家庭结对帮扶活动。

三、结对帮扶内容

1、认真学习、宣传、遵守、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响应政府号召。

2、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等形式,帮助其增强“造血”功能;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切实改善生活水平。

3、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贫困户家庭,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河东乡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四、结对帮扶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一个党员干部联系一户。主要适用于党员干部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党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助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2、几个党员联系一户。主要用于帮扶那些子女无法完成学业、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户。这些特困户,靠一个党员帮扶比较困难,必须由几个党员共同帮助,而且要考虑到党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还要确定主要责任和起主要作用的党员。

五、结对帮扶要求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3篇

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1.1 核算基础不同

事业单位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采用责权发生制核算,具体由财政部在会计制度中进行具体规定,而企业会计则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责权发生制进行核算。核算基础的不同使事业单位与企业反映收支的内容也存在差别,以收入为例,事业单位反映收入是一个会计年度中实际收到的各种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与其他收入等;而企业反映收入的内容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实现条件所确认的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内容,如销售商品收入、利息收入、劳动收入等。

1.2 会计平衡公式不同

事业单位年度中间平衡公式为:资产 + 支出 = 负债 + 净资产 + 收入;年末平衡为: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以上公式反映的是事业单位在业务运营过程中收支结余资产的增值情况,为了更严格地监督事业单位各项支出的耗费情况,以上公式为动态等式,且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制定也以此为依据。企业会计则不论年度中间和年末,均采用以下会计平衡公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与事业单位不同的是,以上公式为静态平衡,此公式反映出企业与其所有者各自独立的原则,该公式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理论依据。

1.3 财务成果计算方法不同

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财务成果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不同。事业单位净收入的计算公式为:事业收入 - 事业支出 = 事业结余;经营收入 - 经营支出 = 经营结余。事业单位经营成果的计算方法为:每年年末进行转结,经营结余与事业结余转入“非财政补助节余分配”,按照年度计算财务成果;企业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 + 其他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支出 + 营业外支出 - 营业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所得税 = 净利润。企业经营成果的计算,按每月进行转结,每期分别累加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按照年度进行从财务成果的计算。

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联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会计核算账户趋于一致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事业单位资产类账户中的“现金”转变为“库存现金”,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转变为“长期投资”,同时还开设了“存货”账户,事业单位对材料与成品的财务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此外,为了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核算,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增了“在建工程”与“累计折旧”等会计科目,这种做法一方面使会计核算可以更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资产价值的实际消耗情况,另一方面也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预算。以上两项变化,均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核算账户趋于一致。

2.2 会计核算目标趋于统一

企业会计核算的目标在于明确委托人和被委托人之间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以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这一原则的体现并不明确,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第一次较为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目标——明确委托人和被委托人之间的责任得到更好的体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的目标具有了一致性。

2.3 账务报告示例内容趋于一致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后,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与企业会计报表的格式一致,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其内部业绩评价工作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可靠的数据与资料。

2.4 核算制度趋同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出台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在核算制度上进一步趋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许多业务的处理以及财务管理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上的相似性进一步增强。例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引入了责权发生制,虽然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与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完全相同,但引入责权发生原则,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结果更有效地反映事业单位当期收入与支出的真实情况,此外,对收付实现制和责权发生制适用情况的说明,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方面能够客观反映其资产与负债情况,另一方面也遵循了费用配比的原则。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财务核算业务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和财政体系改革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体现出一些区别与联系,本文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4篇

关键词:浅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7-0035-02

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是企业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也是对企业自身基础管理的考验。科学牢固的基础管理是增强企业经济实力的坚强后盾和不竭源泉。本文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必要性、创新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和简单的阐述,与读者共探讨。

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涵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针对内部的事和员工的行为作出的一种激励或约束,并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行为规范。现阶段我国企业制度的创新目标是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现代公司制度。现代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现代企业制度是由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三个部分构成。

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基础,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企业财产权利的安排,因而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

制度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管理制度创新能够持续为企业科技创新、积蓄人才智力、科学发展搭建创新平台,是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的坚强支撑。

2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决定了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市场疲软、经济下滑、各行各业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企业前行步履艰难,制度管理缺陷显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完善市场机制的需要

在当前市场机制下,仍有部分企业遗存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粗放、以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脱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发展轨道,需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集约型、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还有的企业存在着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粗放型管理等现象,这就要求通过企业制度创新,来实现集约利用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2.2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国内市场将渐融为一体,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占领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研发新技术、扩展产品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产品销售,与之不适应的企业组织机构、职能部门、工作流程、管理模式等都需要进行随着市场的需要进行不断地变革与创新。

2.3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激励企业员工积极性的 需要

随着企业的做强做大、员工思想的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管理制度将会约束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禁锢企业发展,影响与员工、客户关系的发展,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的落后需要创新,需要变革。

2.4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具有凝聚力的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相辅相成、彼此补充、融为一体的。只有企业文化才能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5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与国际化接轨的需要

企业要发展、要做强做大,就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照国际市场惯例,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市场需求,开展贸易交往。这就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规范管理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支撑

3.1 切合企业实际

只有实用管理制度的,才能是有效的、长期坚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需要,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与员工的发展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才是最有效的创新。

3.2 便于操作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开展活动的依据与准则,因此在企业的管理制度制定之初就应当考虑全面,尽可能做到规范合理、科学全面、便于操作,只有规范的、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才能是企业发展需要的,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3 规范执行

管理制度的制定最终在于实施。要建立一套确保管理制度实施的管理考核规则,保证制度的执行者(企业员工)不折不扣的落实执行,同时,要及时检验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做到超前整改,与时俱进,提高时效性和实用性。

4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途径

4.1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市场相衔接

新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制度管理创新必须立足自身,并不断的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市场意识,为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与市场有效接轨,在建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科技开发管理等方面制度时,一定要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尊重市场的约束和制衡机制。

将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与市场对口接轨,使内部结构功能和运转方式适应市场竞争,做到用市场来统一企业管理行为。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有服务市场意识,各工序之间、各环节之间相互服务、科学衔接,要以质高价廉多品种产品和优质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要根据市场变化而适时创新,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的适应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

4.2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产权制度建设相联系

企业产权制度与管理制度是紧密相联的,创新产权制度是创新管理制度前提。产权制度问题是目前制约国企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一股独占或一股独大问题,不能很好地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管理跟不上,利益主体不明确,出现制度不清晰、管理脱节、管理“空白”等现场,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产权问题。

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借助产权制度改革,让外资、民资、管理层等各类资本参与到国企管理和发展中来,将国企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相互制衡的多元投资主体,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在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驱动下,企业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4.3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组织制度相统一

有什么样的组织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组织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既能够如实反映企业内部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种经营决策与管理权在机构中集中的程度,同时还能够对于企业生产配置的效率与合理性起到决定的作用。有的国有大型企业中,由于各种组织机构众多,人员相对冗杂,很容易出现职员权责划分不够明确科学,专业管理人员地位不高的弊端,很多事情也还是由高层管理者进行决策,管理者主观判断的“人治”的现象,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阻碍企业的科学有序发展。一套依托合理的组织机构建立起来的科学企业管理制度将会指导企业科学快速发展。

4.4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企业文化是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具有凝聚力的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行为、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

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是创造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和支撑着企业科学发展精神源泉,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制度是文化的载体。有形的企业制度以责任制、规章、规范、程序、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无形的企业文化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需要通过有形的事件、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创新的过程就是将有形的制度中渗透着文化,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来充分表现。

制度与文化不能互相替代。制度再周密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员工个体与企业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也会行不通。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4.5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目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制度创新与人本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保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需要有人来执行、来落实,体现管理制度的生命。制度的权威源自员工的内心拥护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不能与人本管理科学的融合在一起,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也将会断送制度的生命。人本管理重视的是“人”,制度管理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企业管理制度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将会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限制创新意识,阻碍企业创新发展。人本管理的实施将会促进制度管理,更好地实现管理的目的。

制度管理创新是将企业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找到最佳契合点,将传统管理的人管人上升到制度管人,并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和拥护。管理制度创新要遵循围绕企业实际,遵循市场规律,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的原则,充分激发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本管理发挥到极致,为企业科学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第5篇

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方法,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广大机关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使贫困农户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结对帮扶对象

以单位党建扶贫点(村)的贫困户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结对帮扶目标和原则

结对帮扶要切实做到“四个一”,即每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党员结对帮扶,党员上门看望贫困户每半年一次,党员每年给贫困户送温暖至少一次,党员为每个贫困户在“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等方面至少解决1个实际问题。要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式多样地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

三、结对帮扶内容

1、宣传党在农村方面的路线、方针和惠农政策。

2、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资金扶持、技能扶持等形式,帮助其增强“造血”功能;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切实改善生活水平。

3、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四、结对帮扶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一个党员联系一户。主要适用于党员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扶贫帮困。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党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助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2、几个党员联系一户。主要用于帮扶那些子女无法完成学业、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户。这些特困户,靠一个党员帮扶比较困难,必须由几个党员共同帮助,而且要考虑到党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工作能力,还要确定主要责任和起主要作用的党员。

五、结对帮扶要求

党员和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第6篇

一、每名党员干部至少联系一名困难群众,原则要求每月至少与困难群众联系一次,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帮扶活动可以根据自身和群众实际,因情施策,可以提供物资帮扶,可以提供技术帮扶,可以提供点子帮扶,也可以项目帮扶。总的原则是有利于困难群众解困。

三、要做好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活动记录,认真填写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记录表。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7篇

为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真正解决好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切实把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着眼点放在关心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上,局党委特制定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

一、联系范围

局系统党员领导干部,每人确定一个联系点,联系一户贫困户。鼓励各单位、各部门扩大联系点和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范围。

二、联系目的

1、通过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使联系点成为局系统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的示范点,推动全局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工作深入开展。

2、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联系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他们及早脱贫致富。

3、通过结对帮扶让干部受到生动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全局各项工作发展。

三、联系方法

1、联系点要结合本单位结对帮扶点确定,具体要落实到村民小组、居民小组,然后从中选定结对帮扶贫困户。

2、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联系点,帮助查找差距,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3、要帮助贫困户确立一项切实可行的致富项目,并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予以帮助,争取当年扶持,当年脱贫。

附:领导帮扶困难户一览表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8篇

1做法

1.1帮扶方式

天津市卫生局统一安排8所市级三级综合医院为帮扶牵头单位,以签订责任书形式,与8所涉农县(区)二级医院结对子。18所三级专科医院作为加强和补充,免费举办临床专科专病技能培训,协助综合医院为被帮扶医院培养特色专科技术人才。同时鼓励帮扶医院、被帮扶医院及其属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形成紧密、长期、互动关系的医疗联合体,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

1.2帮扶内容

1.2.1医院管理帮扶1定期举办管理培训班。针对涉农县(区)二级医院管理共性问题举办培训班。天津市卫生局组织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家,三级医院院长、科主任、护士长等管理专家,以医院管理、科室管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防控等为授课内容,每季度安排两次集中讲座,提升涉农县(区)二级医院院、科两级管理团队素质和能力。2选派三级医院管理人员挂职。三级医院选派中层以上干部到涉农县(区)二级医院挂职担任副院长,并派一名骨干护士长到二级医院挂职担任护理部副主任,每期任职时间为一年。3选送涉农县(区)二级医院管理骨干进修。二级医院选派有培养潜力的后备干部到三级医院担任院长助理、护理主任助理,每期半年,发现并培养适应未来医院发展的涉农县(区)院长等管理人才。

1.2.2学科建设帮扶1按照涉农县(区)二级医院需求,由三级医院选派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赴二级医院,每所医院每期派出8个专业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帮扶学科建设,每期一年,通过出门诊、手术示范、培训讲座、带教查房等方式开展指导工作。2发挥三级医院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原单位没有延聘的医护人员可优先安排到二级医院工作,继续发挥传帮带作用。

1.2.3人才培养帮扶1专科医院为涉农二级医院每年度安排20种临床专科技能培训班,以集中授课和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涉农县(区)二级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的专科技能达到独立完成专病手术的水平。2由涉农县(区)二级医院派出医、护、技人员到帮扶三级医院免 费进修,每所医院 每期派出10人,每期一年。

1.3实施步骤

采取分步实施、逐年落实工作目标方式。1第一年(2011年):完善涉农县(区)二级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签订帮扶协议,提出工作目标和技术项目帮扶要求,明确双方职责与义务,创立相关临床学科,遴选重点发展科室,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2第二年(2012年):全面提升涉农县 (区)二级医院 管理水平,重点学科基本达到三级医院一般学科水平,通过进修、带教方式,涉农县(区)二级医院主要业务骨干基本能够胜任本职工作,辖区内较大疾病患者外出就诊率显著降低。3第三年(2013年):涉农县(区)二级医院管理水平基本达到三级医院标准,临床学科水平普遍提高,重点学科部分达到三级医院重点科室水平,临床业务骨干独立承担相应工作,较好地为辖区患者健康服务,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4第四年(2014年):涉农县(区)二级医院人才建设梯队基本合理,半数以上临床学科基本达到三级医院标准,成为当地龙头医院,当地人民群众对医院有普遍认同感,转诊、转院率控制在20%以内。5第五年(2015年):对对口帮扶工作实施考核、验收。

1.4保障措施

1.4.1明确职责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对口帮扶人员的管理制度,组织定期巡查、年度考核和帮扶效果的验收。涉农县(区)卫生局明确一名副局长分管此项工作,指定职能科室具体负责,协助市卫生局对对口帮扶人员在职在岗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三级综合医院负责下乡帮扶人员的选派工作,保证下乡帮扶人员全职投入帮扶工作;三级专科医院组织好参加专科专病培训人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安排,做好参加培训人员的日常管理、期末考核、培训合格证的核发工作。同时,三级专科医院服从市卫生局统筹协调,三级专科医院派医师支援下乡帮扶,作为三级综合医院的补充。涉农县(区)二级医院负责及时申报需要帮扶的学科、进修人员、参加专科专病培训人员名单,负责将帮扶人员医师出诊时间、专业技术特长等内容在医院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负责对帮扶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德、能、勤、绩方面的考核。

1.4.2监管与考核对口帮扶工作纳入市卫生局对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项目,与医院评审评价、优质医院创建工作挂钩,与帮扶工作补助经费拨付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医疗机构给予年度表彰。对下乡帮扶人员的考核纳入医师定期考核内容,并与职称晋升和职称聘任挂钩。对帮扶人员擅自脱岗、离岗、请假超时,或涉农县(区)对帮扶工作不满意的,市、县(区)卫生局和帮扶医院将视为其考核不合格,在职称晋升和聘任中实行一票否决,不予晋升或低聘。

1.4.3经费保 障在保 证三级医 院帮扶人 员在涉农县(区)二级医院服务期间,工资、奖金等各项福利待遇与原单位原科室同职务人员等同对待的同时,市财政局拨专款,设立专项 基金,每月向帮 扶人员发放一定的生 活补贴和 奖金,调动帮扶 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成效

一是业务量逐年增长。8所医院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数、手术例次与帮扶前的2010年相比,每年的增幅均在10%以上,病床使用率在2010年的50%左右,增至目前的80%以上,2所医院能够达到95% 以上。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抓住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重点,借助三级医院的业务技术优势,以及病员广、病种多、临床实践机会丰富等便利条件,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重点解决知识的更新和技术水平的再提高等问题,使涉农县(区)二级医院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疑难手术为例,过去二级医院能够独立开展的四级手术占全年住院患者的手术比例不足4%,目前已经提高至10%。三是搭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平台。通过培训、讲座、进修、手术示范等,积极培育二级医院的学科领军人才,初步建立起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为医院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下、业务强”的医护团队。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帮扶,使部分二级医院的市级科研立项实现了零的突破。1所医院成为了天津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四是医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注重技术、科研等方面帮扶的同时,积极引导二级医院加强医院管理,使医院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合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有2所医院通过专家评审,被市卫生局批准为三级医院,2014年还将有1~2所医院跻身三级医院行列。

3体会

3.1充分认识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涉农县(区)医院是加强农村医疗工作,缩小城乡差别,保证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促进整个卫生工作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住院难,促进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政府和社会都呼吁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对医院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1]。作为大型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义务,更是使命,医院及医务人员只有提高对医院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才能重视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对口支援不仅是新一轮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举措,我们不能将帮扶工作当作负担,应该认识到对口帮扶对改善和加强党群关系,促进城乡卫生技术人员交流,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都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3]。

3.2加强管理,完善监管考核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层级负责制,明确卫生行政部门、帮扶医院和二级医院的职责;明确部门、专人管理日常工作,分解责任目标,实施精细化管理。帮扶医院要充分调研,从受援地区农村居民医疗需求和被帮扶医院工作需要出发,在与二级医院共同研究基础上,签定帮扶协议,提出切实可行工作目标。落实评价考核及奖惩措施制度,将帮扶工作的实施及成效作为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领导的绩效考核、医院等级复核、评价评审及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等工作的重要依据[4]。

3.3结合实际,抓重点,增强二级医院发展后劲

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不一定必须面面俱到,而是应该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更是对口支援工作的重点[5]。在对口帮扶过程中,要把提高二级医院诊疗技术水平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培养人才、发展适宜医疗技术作为帮扶的重点,兼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6]。另外,要注重帮扶工作与二级医院的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本着什么缺、帮什么;什么弱、帮什么的原则,突出重点帮扶内容,转变帮扶思路,变“输血”为“造血”的对口帮扶[7],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3.4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对口帮扶的工作质量

为保证帮扶人员工作质量,对帮扶人员在下派期间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与本人原单位原科室同职务人员等同对待,并根据有关规定落实补助;年终评优合格对口帮扶人员优先评选。对帮扶人员而言,通过利用自身的劳务和技术价值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了患者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带动受援医院所在科室诊疗水平的提高,发挥“传、帮、带”的模范作用,是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8]。

3.5探索帮扶新模式,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对口帮扶的成果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9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如何建立;职工群众;制度体系

1 主要做法

秦港股份杂货公司是集杂货运输、仓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港务公司,杂货公司党委立足企业发展实际,主动探索,重心下移,坚持突出“杂货特色”,以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为抓手,逐步建立健全成以“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机关政工干部”三个主体为重点的多层级联系基层工作制度体系,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在领导人员中开展“走访做”活动,建立公司两级领导人员定点联系基层工作制度。“走”,就是走基层,建立联系点制度。要求各级领导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确定1-2个单位为联系点,经常性地深入生产、维修及服务现场,全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定期参与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指导联系点开展工作,领导人员带班日为接访日随时接访,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实施领导人员结对帮扶,使联系点成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示范点。“访”,就是访职工,倾听职工呼声。采取“听、看、问、研”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一线访民情,深入厂队、班组接地气、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真诚问情问计问需于职工。“做”,就是做实事,惠及职工见成效。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坚持立行立改,认真加以解决,切实让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创建贴心支部活动,建立党委委员、支部委员“五必访”工作制度。以开展“贴心支部”活动为载体,坚持做到“三贴近、四主动、五必访”,即以“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职工”为立足点,以“主动讲、主动听、主动做、主动改”为核心内容,在职工生病、退休、出现困难、产生矛盾纠纷和遇到大事特情时,按照分级负责的方法,公司党委委员、支部委员及时到家中慰访(五必访),及时为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建立支部《困难职工档案》,定期深入班组,全面掌握困难职工家庭基本情况,做到家庭情况清、思想状况清、致困原因清、求助需求清这“四清”。每逢重大节假日,党委委员、支部委员对重点特难职工进行家访,积极做好特困和单亲职工慰问工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基层,送到职工群众之中。

三是在政工干部中开展政工干部联系基层班组活动,建立政工干部联系基层班组工作制度。政工干部通过定期深入基层班组,搭建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平台,积极完成“访、谈、帮、促”四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政工干部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指导群众的能力,进一步重心下移接地气,服务职工促发展。访,即定期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通过参加班组活动、与班组职工沟通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班组管理、党小组建设及职工思想状况,了解公司党委和公司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谈,即协助两级党组织,发挥好一线党群工作室的阵地作用,广泛开展谈心和宣讲活动,围绕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宣传公司党委有关制度及上级政策法规精神,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帮,即关注职工利益诉求,帮助职工解决困难,以为民务实的工作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协调力度,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一线党组织持续加强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党支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能力。促,即坚持深入一线班组,联系职工群众,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通过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力促进公司经营管理再上新水平、新台阶。

2 主要效果

一是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在联系职工群众中,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着力解决职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通过联系职工群众把党组织的关怀带到基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及时了解基层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及诉求,听取意见和建议,问需问计于民,加强沟通,及时反馈,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排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入在基层,协助妥善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职工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区帮扶联系企业制度 第10篇

新华社昆明11月25日电(记者颜牛、伍晓阳)记者从25日开幕的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了解到,云南省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着力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云南各地在密切干群关系,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方面进行了探索。

5年来,云南每年选派1万余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帮扶。这些从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的干部,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帮助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加深了与当地群众的感情,赢得广泛好评。

今年以来,昭通市开展“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至少走访一批群众、结对一家“亲戚”、办好一件实事、解决一批问题,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入农村、社区和联系点走访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确保全市绝大多数群众家中都有党员干部走访。

在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宁边村,村民曹良明兴奋地从口袋里掏出“进农家帮扶联系卡”向记者展示。这张卡上写着与他结对的党员“亲戚”、乡畜牧站工作人员杨云跃的手机号码。曹良明说:“我们跟兄弟一样,有事随时打他的电话。他经常住在村上,天天往我家跑。”

昭通市大关县吉利镇营底村74岁的老党员邓永福说:“有段时间一些党员干部工作有偏差,群众不满意。但这次来的干部作风很踏实,真为我们干事,办完事连茶都不喝一口,他们说话村民都愿意听了。”

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县委大力推行“干部在一线服务,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情感在一线培养,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实际困难,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针对当前少数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漠、不会做群众工作、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云南将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组织实施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三深入”活动。

区教育局干部联系学校制度 第11篇

区教育局干部联系学校制度

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能”机关,促进教育又好又快,特建立机关干部联系学校制度。

一、联系学校职责:

⒈联系一所学校。坚持经常深入学校,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的确定,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每学期到学校作理论讲座或报告不少于一次,切实帮助学校增强管理素质,促进办学水平的提高。

⒉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制订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规划,指导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加强沟通联系,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使成为教学骨干。

⒊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建立资助学生基本情况档案,热情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保持良好的互动,每学期为学生解决杂费、课本费以及必要的学习用品,让学生顺利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二、工作要求:

⒈狠抓落实。机关干部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具体落实有关任务。

⒉明确要求。学校发展规划、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规划、资助学生基本情况档案和联系学校工作总结,要求在每年12月底上交教育局办公室。

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规定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廉政建设,树立教育系统新形象,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现作出如下规定:

一、实行校务公开。各校领导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继续开展以“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巩固“警示教育”成果,不断强化学校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学校集体议事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进一步抓好学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持校长离任和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行校务公开,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范收费行为,规范财务管理,按规定严格控制学校接待费支出。区教育局将利用网络媒体,向社会公示工作职责,公开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和责任部门。

二、优化服务态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育创新”的要求统揽全局工作,进一步强化教育系统全体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接待来访或接听电话,语言举止文明,态度热情礼貌,答疑耐心细致。对来区教育局办事人员,实行首问负责制。认真负责地处理来信来访、政府热线反映的问题,要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属于区教育局审批、审核、核准事项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对群众来信来访,按管理权限及时处理。建立会议限日制度,凡周一至周五实行无会日,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时间相近、内容能够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凡涉及全区性的会议必须由教育局办公室统一协调。

三、公平公正招生。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政策公开,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坚决杜绝违规招生行为。

四、规范教育收费。坚持不懈地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并严格按公示项目、标准收费,并严格坚持登记卡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各种名义利用编班另行收费,严禁其他各种形式的乱收费行为。

五、加强师德建设。坚持关爱每一个学生,开展“争当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活动,积极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形成“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的育人环境。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八要八不”规定:要注意公众形象,言行举止文明、衣着仪表整洁,以身示教,不发生参与赌博、酒后上班、校内抽游烟等违背社会公德行为;要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以礼相待,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以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与学生广泛接触,互相交谈,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要加强学习,开拓创新,不要不思进取,因循守旧;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评价学生,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要廉洁从教,不搞有偿家教以及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吃;要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不随意缺课、调课和违规补课;要坚持家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不指责、训斥学生家长。各校应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管理,坚决查处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六、依法廉洁行政。实行大宗物品集中招标采购,严肃查处违纪案件。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事业单位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严禁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上一篇:四年级英语教学分析下一篇:河科大农学院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