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博览 借鉴 创新

2024-05-17

[中学语文]博览 借鉴 创新(精选3篇)

[中学语文]博览 借鉴 创新 第1篇

博览 借鉴 创新

――“三、二、一”式作文教学实验

一、实施的由来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基本尺度。因此,进行系统的科学的作文教学和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在表达时,往往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1)只重作文方法的指导,忽视思想、知识、语言的积累;(2)专一练“写”,忽视“听”、“说”、“读”的训练;(3)只重谋篇布局,忽视语言训练等。正因为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使得作文教学几乎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认为,要改革作文教学,突破口就在:拓宽“源头”,引进“活水”。而开源引流的关键又在“博览、勤记”。只有“博览”,才有“源”可取;只有“勤记”,才能由“博”到“活”。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尽一切可能安排好时间,创设好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去读社会、去读生活、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报刊、名篇名著、精品时文等。学生的头脑一旦充实了,材料的积累厚重了,感性的东西丰富了,表达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实验的目标定位

通过“三、二、一”式教改实验,重新理顺读写之间的矛盾,探索出一条符合读写规律的路子。开源是为了畅流。依靠多角度、全方位的“读”,不仅以增加写作材料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鉴赏、品味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较好地完成初中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争取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高层次要求。具体应达到:

(1)通过阅读与写作,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解、使用语言的能力和素养,以及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独立自学自悟语文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主动写作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兴趣,消除过去不思不辨不言的惰性行为,使问题的解决贯穿于全体学生不停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博览、勤记、善思、好说、乐写的良好习惯。

三、“三、二、一”的含义及运作

1.含义:

“三”指三读。一读教材,二读课外书刊,三读社会生活;“二”指二说。一课前说,二课中说;“一”指一写,即快速作文。

读教材,就是让学生熟读教材,精读牢记多篇佳作。通过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

读课外书刊,通过广泛阅览,让学生搜集大量有生命力的语句,开拓视野,增强积累。

读社会生活,让学生把社会上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喜怒哀乐的事情,苦辣酸甜的经历,以及人们产生的许许多多的念头,及时记录下来,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课前说,指课前5分钟的说话训练。有“自由说”和“定向说”之分。“自由说”由学生自定说的内容和顺序。比如播报新闻、述说趣闻轶事等。“定向说”即教师规定说的内容和顺序。比如:讲成语故事,述评“焦点访谈”等。

课中说,指的是口头作文课。又可分“一题全员式”和“多题多人式”。“一题全员式”是指老师出示一个题目,学生围绕这一题目,在四人小组中,人人都说,并推荐一个到全班说;“多题多人式”是指老师出示多个题目,学生择其一在四人小组中说,再推荐某题到全班交流。

“一写”指快速作文课。这种训练由教师命题,学生在四人小组上快速议题,教师作点归纳小结(约五分钟)。在此基础上,限时25分钟完成写作。再四人组相互观摩,推荐优秀作品到全班交流,并在“小作家擂台”栏中展示。

2.运作

一是以“读”为突破口,通过思维,使读、说、写进入良性循环,符合语文信息流的规律。

“读”是吸收,来源于生活;“说”、“写”是表达服务于生活;思维是语文信息流畅的枢纽,起中转作用,至关重要,是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转换站。转换站的力量加强了,转换的速度相应也快了,转换质量相应也提高了。这样,学生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二是由于把读、说、写三者和生活、课文、作文三者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位一体,全方位思维训练。学生觉得读的有用,读的实惠,它能迅速激活说、写时的思维定势,增强了说、写的质量。高质量的说、写反过来又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效率。

三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与写作态度,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逻辑的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源”广“流”畅之目的。

积累借鉴创新——与中学生谈写作 第2篇

关键词:写作,积累,借鉴,创新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 我看过不少的学生作文, 其内容空洞、思路紊乱、语言乏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更不用说有什么创新。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 我认为, 还是应该根据实际, 从基础的东西学起, 多一点积累, 多一些借鉴。只有这样, 才能在立意上、技巧上、语言上有所创新。

一、积累——是创新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积累, 不仅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1]学生的每一篇作文, 其实就是综合体现着他的知识、语言、思想、技巧等方面的积累。在这一点上, 我们应学古人今人的一些做法, 养成熟《读成诵》的好习惯。古时的学生从《三字经》到《百家姓》, 从《四书》《五经》到《古文观止》以至《唐诗三百首》, 无不诵读如流。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到八十岁时, 实现了他的读书目标——把整部《红楼梦》都背了下来。巴金也十分强调积累, 他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 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 但有那么多具体的东西, 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的‘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名人大家之所以“下笔如有神”, 而且句句有神韵, 处处皆风骨, 就是因为他们积累了一笔丰富的语言财富。因此学习写作的人, 要对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择其善者而诵之、背之、悟之、记之。如果能做到这样, 就能受到其情感的滋润、思想的熏陶、智慧的启迪, 说话、作文时便能“使其言若出吾之口, 使其意若出吾之心”。

写文章, 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材料, 而且要有生动的生活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使是炉火纯青的文学巨匠, 倘若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 写出来的文章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朱熹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3]杜甫的诗之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史”, 是因为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写出了人民疾苦;鲁迅之所以能写出“投枪”“匕首”式的杂文, 也是因为他对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西游记》中孙悟空机智勇敢的形象和叛逆精神, 正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化身……

要想从生活中截取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素材, 就应该身入生活, 心入生活, 对生活中的人、事、物都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把握整体, 洞悉细微,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即使在极其平凡的事物中, 也会发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现在的学生, 既有校园生活的亲身经历, 又有家庭、社会的生活体验, 只要善于观察, 勤于积累, 就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借鉴——是创新的必经阶段

如果说“积累”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那么, “借鉴”则是在明确“怎样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写出立意深刻、结构巧妙、语言优美的文章来。对于初学写作的人, 只有借鉴范文, 仿其立意、仿其谋篇、仿其表达方式, 反复训练, 持之以恒, 才能娴熟地掌握每一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当然, 借鉴不是生搬硬套, 更不是机械抄袭, 而是在充分领悟范文的前提下, 灵活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 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恰当的篇章结构, 用语言文字加工转换成自己的信息。如李清照的“唯恐双溪蚱蜢舟, 载不动许多愁”在表达思维上就是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演绎。李煜把静止的愁经过想象传递给动态的东流水, 同时把抽象的愁还原为一种具体的春水。李清照与李煜写作中内在的表达逻辑模式刚好相反, 她把具体的事物经过想象传递给抽象的愁。又如《滕王阁序》的作者更是借鉴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 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当然, 如果老是跟着名家名篇亦步亦趋, 一味重复别人的模式, 势必使你的文章成为某篇范文的“克隆”。因此, 只有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 把思维引向新的事物、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创新。

三、创新——是积累、借鉴的归宿

经过一定阶段的仿写训练之后, 习作者必然懂得文章的基本要素, 明确各类文体的行文规范。但这不是目的, 只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经阶段。因为借鉴摹仿的文章往往是模式化的, 缺乏生气, 缺乏灵性, 缺乏体现自我个性的创意。因此, 写作必须在明确“怎样写”的基础上, 突破“模式”再创新。这是“写得好”的关键。

好的文章, 要求立意要新, 手法要新, 语言要新。一句话, 就是文章要体现自己独到的情感与见解。刘心武曾对文学青年说:“倘若仅仅是生活, 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思考, 从而形成对生活某一方面独到的深刻的见解, 那么, 写出来的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深度。”[4]刘心武说的“思考”就是思维。而独到的深刻的见解, 涉及的就是思维的创新。有些同学写的文章之所以平淡无味, 究其根本原因, 就是缺乏思维的创新。因此, 思维的创新对作文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在文章生成的过程中, 自始至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 直接决定着文章主题的创新、内容的创新、语言的创新。

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 天天是创造之时, 处处是创造之地。”[5]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素质。对中学生而言, 对某一事物, 只要有一点新的发现, 一个新的见解, 或者能够对他人已有的成果做出一些创造性运用, 就是创新的体现, 其文章也就富有新意。在这一方面, 名家手笔为我们提供了典范的例子。古文《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 词作《沁园春·长沙》是中学生读过的精品, 诗文中都曾写过“水”, 参照物都是“鱼”, 但是, 因为三位作者对“水”的感悟不同, 所以他们笔下的“水”也各领风骚。

吴均笔下的富春江和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 二文所写之“水”, 虽然都具有清澈透明的特点, 但所见之石, 前者是水底的“细石”, 后者是“全石以为底”;所见之鱼, 吴均仅以“游鱼”二字概述其动态, 柳宗元则工笔细描, 把鱼写得活灵活现。较之吴文, 柳文似有借鉴之影, 但因表达方式不同, 所以不仅没有机械模仿之感, 而且使人耳目一新。毛泽东写湘江之水, 水上“百舸争流”, 水中“鱼翔浅底”, 不再是吴、柳笔下那种缥碧、清冽、恬淡而又远离现实之水, 而是千帆竞发、充满朝气、催人奋进的江河景象。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看, 毛泽东以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巧妙地化用了吴均的“游鱼”和柳宗元的“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描写, 简洁生动地用上了一个“翔”字, 给人以不同凡响的感受, 这不能不说是前无古人的创新。

青少年学生, 虽然阅历浅, 但思想活跃, 敢想、敢说、敢做, 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只要善于积累, 勤于练笔, 就一定能够用创新思维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高秀敏.写东西要靠平时的积累[J].山东教育, 1998 (21) .

[2]刘国芬.古诗文积累的途径与方法[J].文学教育 (下) , 2007 (03) .

[3]朱熹.观书有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王先波, 王丽.学生作文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湖北教育 (教育教学) , 2012 (04) .

博览 借鉴 创新 第3篇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基本尺度。因此,进行系统科学的作文教学和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在表达时,往往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1)只重作文方法的指导,忽视思想、知识、语言的积累;(2)专一练“写”,忽视“听”、“说”、“读”的训练;(3)只重谋篇布局,忽视语言训练等。正因为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使得作文教学几乎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要改革作文教学,突破口就在:拓宽“源头”,引进“活水”。而开源引流的关键又在“博览、勤记”。只有“博览”,才有“源”可取;只有“勤记”,才能由“博”到“活”。所以,教师首先必须尽一切可能安排好时间,创设好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去读社会、读生活、读课本以外的书籍、报刊、名篇名著、精品时文等。学生的头脑充实了,材料的积累厚重了,感性的东西丰富了,表达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实验的目标定位

通过“三、二、一”式教改实验,重新理顺读写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读写规律的路子。开源是为了畅流。依靠多角度、全方位的“读”,不仅可以增加写作材料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鉴赏、品味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较好地完成初中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争取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高层次要求。具体应达到:

(1)通过阅读与写作,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较高层次的理解、使用语言的能力和素养,以及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独立自学自悟语文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主动写作的良好心理素质,激发兴趣,消除过去不思不辨不言的惰性行为,使问题的解决贯穿于全体学生不停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博览、勤记、善思、好说、乐写的良好习惯。

三、“三、二、一”的含义及运作

1.含义:

“三”指三读,一读教材,二读课外书刊,三读社会生活;“二”指二说,一课前说,二课中说;“一”指一写,即快速作文。

读教材,就是让学生熟读教材,精读牢记多篇佳作。通过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

读课外书刊,即通过广泛阅览,让学生搜集大量有生命力的语句,开拓视野,增强积累。

读社会生活,让学生把社会上发生的各式各样的喜怒哀乐的事情,酸甜苦辣的经历,以及人们产生的许许多多的念头,及时记录下来,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课前说,指课前5分钟的说话训练。有“自由说”和“定向说”之分。“自由说”由学生自定说的内容和顺序。比如播报新闻、述说趣闻轶事等。“定向说”即教师规定说的内容和顺序。比如:讲成语故事,述评“焦点访谈”等。

课中说,指的是口头作文课。又可分“一题全员式”和“多题多人式”。“一题全员式”是指老师出示一个题目,学生围绕这一题目,在四人小组中,人人都说,并推荐一个到全班说;“多题多人式”是指老师出示多个题目,学生择其一在四人小组中说,再推荐某人到全班交流。

“一写”指快速作文课。这种训练由教师命题,学生在四人小组上快速议题,教师作点归纳小结(约五分钟)。在此基础上,限时25分钟完成写作。再四人组相互观摩,推荐优秀作品到全班交流,并在“小作家擂台”栏中展示。

2.运作

一是以“读”为突破口,通过思维训练,使读、说、写进入良性循环,符合语文信息流的规律。

“读”是吸收,来源于生活;“说”、“写”是表达,服务于生活;思维是语文信息流畅的枢纽,起中转作用,至关重要,是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转换站。转换站的力量加强了,转换的速度会相应加快,转换质量也会相应提高。这样,学生既学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二是把读、说、写三者和生活、课文、作文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位一体,全方位思维训练。学生觉得读的有用,读得实惠,才能迅速激活说、写时的思维定势,增强了说、写的质量。高质量的说、写反过来又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效率。

三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与写作态度,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逻辑的思维能力,真正体现读、写的有机结合,实现“源”广、“流”畅之目的。

上一篇:19黄粉虫养殖技术下一篇:清华大学文艺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