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2024-09-20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精选6篇)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第1篇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1、总则

1.1 为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加强各公司隐患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职工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运营,特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所称事故隐患,是指各级单位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1.3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各子公司。

1.4 做好事故隐患检查、整改是每个单位和个人应尽的义务。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妨碍事故隐患检查、整改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公司相关部门投诉。

2、事故隐患管理

2.1 事故隐患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由各公司实施管理。2.2 各公司实施事故隐患管理,应当做到:

(1)实行领导负责的逐级事故隐患管理责任制,公司燃气总监及子公司执行总经理全面负责本单位的事故隐患管理工作,其他领导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管理工作;(2)明确事故隐患管理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负责日常事故隐患管理工作;(3)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健全事故隐患管理规章制度;(4)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教育;

(5)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事故隐患。2.3 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公司应成立事故隐患管理小组。事故隐患管理小组由公司分管领导及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

2.4 事故隐患管理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1)掌握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2)制定应急计划,并报当地劳动行政等部门备案;

(3)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4)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5)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2.5公司事业部和各子公司安全科应指导和督促各公司对事故隐患的管理,并负责在本系统内协调、组织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2.6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在集团公司领导下,组织、协调各公司做好事故隐患管理工作。2.7 公司能源事业部负责对集团公司范围内内事故隐患管理实施监察,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经集团公司批准后,签发《重大事故隐患停产、停业整改通知书》。

2.8行政部等部门,应当将事故隐患管理宣传工作列入计划,面向集团公司宣传事故隐患治理和防范知识。

3、事故隐患检查、报告、评估

3.1 各公司应教育职工熟悉、掌握本公司生产状况、工艺过程、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危险部位,教育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提高预防危险意识,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种事故隐患。

3.2 各公司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同时应用各种危险分析方法,如预先危险分析、故障危险分析、事故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认真查找各类事故隐患。

3.3 各公司应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制度。重大事故隐患应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逐级上报。

3.4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隐患部位;(2)隐患类别;(3)隐患基本情况;

(4)主要危害(包括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估计损失等);(5)整改措施;

(6)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以及临时防范措施。

3.5 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三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3.6 事故隐患由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会同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分级和组织评估。3.7 经过评估和分级,一般事故隐患由本公司负责管理和组织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由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负责管理和组织整改,对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按国家劳动部相关法规执行。4 事故隐患整改

4.1 事故隐患整改实行公司负责的原则。各公司发现事故隐患要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本单位、本部门能解决的不得推给上一级解决。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难以立即整改的,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并制定计划逐步加以解决。4.2 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负责对各公司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特重大事故隐患检查及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力的公司应及时下达《特重大事故隐患监察指令书》,督促公司限期整改。

4.3 各公司接到《特重大事故隐患监察指令书》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

4.4 各公司因技术、财力、物力所限,对特重大事故隐患确实无力解决的,应将实际情况报告给发出《特重大事故隐患监察指令书》的部门,由发出监察指令的部门核实情况后,报集团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4.5 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各公司自行筹集,必要时可报请主管部门给予支持。5 奖励与处罚

5.1 对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并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公司和个人,由公司安全部核实后报请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5.2 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的公司,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上报;对违反劳动保护规定、无视劳动保护监察指令,对事故隐患拖延不改、敷衍塞责,由集团公司能源事业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和100-2000元的经济处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应从重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 附则

6.1 本规定由公司负责解释。6.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责任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开展“知责、履责、问责”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管理和安全监管为工作重点,以网络化监管为主要形式的引深“三责”教育开展安全管理网格化监管专项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二级网格本区域采取每日一报、定期报告和立即报告三种方式。

2、要求二级网络每日一报,指每天下午5:00之前各社区将当日安全生产情况报告街道办事处安委办,根据现实情况实行“0”报告制度。

3、二级网格定期报告,指按每周一次的方式,将安全生产每周排查情况报到办事处安委办。

4、二级网格立即报告指一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报有关部门负责人。

5、办事处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按管理权限和职责,上报有关部门,并责令有关单位进行整改。

6、凡发现、查出重特大事故隐患社区要按本制度及时上报,不得拖延、瞒报;对掌握重大安全隐患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按照市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触犯刑律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第3篇

蒸压釜是我国上世纪60年代末引入原西德技术设计制造的, 产品质量受特殊年代影响和当时技术水平限制, 初期投入运行的蒸压釜在设计、选材、制造、安装、检验几个重要环节都存有许多缺陷。自1982年北京某烟灰砖厂发生蒸压釜爆裂事故, 造成六死八伤的惨痛教训后, 那时期制造的蒸压釜安全隐患问题浮出水面, 严重威胁相关企业生产和人身的安全。当时, 引起了劳动人事部和国家建材局的重视, 立即召开了全国性蒸压釜专题会议, 并特意聘请西德专家作详尽专业技术课培训。组织力量对各地企业在运行近千台蒸压釜进行全面排查, 并视情况对在用蒸压釜作出停用、维修、降压使用、监视运行和更换淘汰等决定。经过多年努力, 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完成蒸压釜的全面更新。此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墙体材料的改革深入, 新型建筑材料需求急速增长, 蒸压釜使用数量亦快速递增。如今, 许多企业的蒸压釜使用期已经达到10~20年, 按正常20年设计使用寿命, 已到或逼近报废期。但据了解, 到期及时更新蒸压釜的企业并不多, 甚至20世纪80年代设备至今仍在使用, 这样不可避免留下了很多安全隐患。近年上海、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河南等地都发生过蒸压釜爆炸事故, 造成群死群伤。因此, 本文着重介绍蒸压釜的安全装置、运行注意要点, 以及由于蒸压釜安装遗留和长期使用积累造成的事故隐患, 借鉴过往蒸压釜在使用时曾发生的事故教训, 说明蒸压釜安全生产问题不容忽视。

2 蒸压釜设备与主要部件

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分类划归为一、二类压力容器;使用压力常有1.0、1.3和1.6Mpa, 直径为1.6、2.0和2.85m, 长度通常为21m或订造;分单、双釜盖两种和侧开、上开釜盖形式。设备主要由釜筒体、釜端法兰、釜盖、摆动装置、手摇减速器、安全联锁装置、固定和活动支座、进、排汽管道、阀门仪表等组成, 附设部份一般包括排冷凝水装置及压力、温度指示采集和记录报警等电控装置。

3 蒸压釜安全装置和运行重点巡查部位

⑴蒸压釜安全装置由压力表、安全阀、温度压力指示记录仪表、釜盖开/关安全联锁装置等组成, 以下重点介绍压力表、安全阀、安全联锁装置:

(1) 压力表:选用必须按量程、表面直径、精度、介质等要求, 使用时应在工作压力极限指示位置划上红线作为标记, 宜设置压力表存水弯管、三通冲洗考克, 以便经常冲洗压力表并检查指针是否正常, 每半年必须强检一次。过去蒸压釜许多事故, 因压力表损坏而误判釜内压力, 特别是误认釜无余汽而进行开盖等操作时, 经常会造成被釜盖撞伤和蒸汽烫伤事故。

(2) 安全阀:一般选用弹簧式或重锤式, 每年必须校验一次, 打上标牌及铅封, 使用中应常作排汽试验以保持启动灵活, 切记不能随意拆除和自行进行调节。曾有厂家擅自将蒸压釜两端的安全阀一个拆除并封死, 另一个用重物压紧杠杆 (重锤式) , 结果造成蒸压釜筒体超压爆炸, 厂房全毁, 损失惨重。

(3) 安全联锁装置:其设计依据釜盖开/关的动力来源 (手动、电动、液压、气压) 不同而设计成构造有所差异。从历次蒸压釜事故原因说明:该装置安全作用地位尤为重要, 设计目的是防止釜盖开/关时出现人员疏忽或误操作。最常用的是手动开/关釜盖形式, 它主要由手柄、联锁板、支座、联接杆及排汽阀 (旋塞或球阀) 组成的安全联锁装置。釜盖关闭时手柄转向水平 (用联接杆与手柄联接的排汽阀随之关闭) , 联锁板锁死釜盖不能旋转开启;釜盖开启时手柄转向垂直 (用联接杆与手柄联接的排汽阀随之打开) , 联锁板解锁釜盖能旋转开启, 釜内汽体会通过排汽阀排出;让操作者通过排汽情况判断釜内余汽是否排尽, 能否旋动手摇减速器安全开启釜盖, 以防误操作发生。据国内多起事故现场调查和蒸压釜爆炸事故报导, 发生爆炸原因大多数是釜盖关闭时釜盖旋转不到位, 釜盖齿与釜端法兰齿咬合不全, 从而大大削弱齿合强度, 造成在升压过程中断裂而发生爆炸飞出釜盖。如果安全联锁装置有效, 当釜盖关闭旋转不到位时, 联锁板限制操作者根本无法将手柄转向水平, 即排汽阀仍然打开, 釜内无法升压, 则事故也就不可能发生。安全联锁装置是最原始和有效防止误操作的设计, 但有些企业对此不够重视, 甚至对它的作用一无所知, 现有不少企业都存有安全联锁装置失效或功能不全情况, 甚至把安全联锁装置和手摇减速器都拆除, 任由操作工人用千斤顶或撬杠代替手摇减速器开/关釜盖。更有操作工人竟有意在釜内残存余压情况下, 利用余压推开 (节省人手拖带力量) 釜盖, 导致被余汽烫伤和釜盖撞伤, 甚至连釜盖吊柄都被余压推至扭曲, 可见有些企业对蒸压釜安全运行已到了麻木的地步。

⑵蒸压釜运行中重点巡查部位:

(1) 压力、温度指示记录是否正常;釜盖关闭必须处于正常状态;安全联锁装置是否有效。

(2) 筒体、釜盖、釜端法兰、阀门、管道部件有否出现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异常现象。

(3) 排冷凝水装置工作情况;筒体活动支座有无跑偏;釜两端伸缩是否自由灵活。

4 常见蒸压釜现场布置、安装遗留问题

在北京某烟灰砖厂发生蒸压釜爆裂事故的惨痛教训后, 20世纪80年代蒸压釜设计已走向规范化, 制造质量也有了保障, 在设计与制造上出现大问题机率已经较小。但是, 由于产品出厂后使用工艺布置无统一标准、各地安装队伍素质和监管力度不同, 致使许多蒸压釜在现场布置安装方面仍遗留下许多隐患, 简要问题如下:

⑴蒸压釜筒体与釜座弧面、釜座平面与基础面接触不良, 导致支承力局部不均;个别釜座与筒体脱离接触、活动釜座底部支棍滾动不灵活等。所有这些都会引起筒体弯曲变形和阻碍筒体热胀冷缩运动, 导致筒体在复杂应力之下运行而缩短使用寿命。

⑵蒸压釜盖的摆动装置未能安装在正确位置, 釜端法兰与釜盖吊柄距离不适和齿合时不在同一轴线上, 造成了开/关盖时难以齿合, 強行用力旋转釜盖会使齿面剧烈磨损甚至局部撕脫而产生永久损伤。另外, 摆动装置位置不正致使釜在开盖移离摆动时难以停稳 (侧开盖釜) , 经常与筒体端部或相邻釜碰撞, 把相邻釜安全联锁装置戓手摇减速器碰伤, 埋下安全隠患。

⑶安装时蒸压釜工作走道、操作平台、走梯、管道支撑及临时焊上遗留未割除的吊耳拉筋板等附属物直接焊接联结在筒体上, 从而限制了筒体轴线伸缩自由, 焊逢联结处亦因产生应力集中, 极易岀现疲劳裂纹, 额外增加了安全隐患。

⑷蒸压釜供汽总管道没有安装减压阀 (当供汽大于釜工作压力时) , 会留下超压使用隐患;供汽总管道没有设疏导冷凝水装罝, 在供汽时不注意暖管排汽操作, 极易造成水冲击而损伤阀门管道, 危及操作人安全, 同时亦会导致釜內进汽处附近产品损坏甚至倒塌, 阻碍冷凝水排放和坯车进出釜。另外, 供、排汽管走向和倾斜度不合理;缺少管道伸缩膨胀节、弧形段;管道固定点不足、固定结构形式不合理等现象都会成为日后供、排汽操作安全隐患。

⑸蒸圧釜之间相互布置距离太近, 造成釜开启盖后摆动移走时 (侧开盖釜) , 极易碰上另一台釜的安全联锁装置戓手摇减速器, 造成损伤或变形失效, 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⑹蒸压釜未预留安装排冷凝水装罝地坑, 无法选用较有效和体积较大的排冷凝水罐排放方式, 增加选用排放冷凝水设备难度;若蒸压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时, 且基础地坑排水功能又不足, 则下雨时管道积水严重, 难以将蒸圧釜水汽安全及时排放。有操作工曾在落雨积水倒灌排汽管情况下快速排气, 使管道产生水冲击, 结果造成管道固定点松脱, 弯曲变形, 蒸汽水出口乱喷, 幸无伤人。

5 蒸压釜长期积存隐患和蒸压釜爆炸原因

5.1 蒸压釜长期积存的隐患

⑴蒸压过程冷凝水在釜內下部积聚, 如不及时排出, 不但造成蒸压釜上下出现很大温差 (通常达到40℃以上) , 还会引起筒体纵向受拉伸应力过大而加速釜底部钢板腐蚀, 危及蒸压釜结构运行安全, 积存隐患。另积聚冷凝水在开釜盖时亦会瞬间涌出, 导致操作者下肢被烫伤。所以要及时清理釜内污物 (生产砖类产品尤需注意, 污物亦会加速筒体腐蚀) , 确保排放渠道通畅。冷凝水现在多数由人工定时开阀排出 (冷凝水大量产生主要在升温和恒温初期) , 也有使用全自动或较简易排水装置。 (蒸压釜排冷凝水装置示意图)

⑵机械损伤也是需重视的隐患。现进出釜操作大都使用钢绳戓铁链作牵引物, 用最尾车一端挂钩引至卷扬机拖带, 牵引物经常性与釜内壁下部摩擦接触, 久而久之会出现筒体表面损伤成纵向坑槽, 减薄筒体钢板厚度, 亦造成局部应力腐蚀, 要设法避免。可借助专用穿绳工具从车轴上方过绳拖带坯车或在釜内壁适当位置设档板是解决机械损伤的方法之一。

⑶蒸压釜使用时温度呈周期性变化, 筒体会以中部为基点向两端自由伸缩, 釜座滚动支辊內若存有不规则杂物, 滚动时会随着使用次数逐渐增多, 导致釜的纵向轴线跑偏, 造成坯车出入釜对接偏离, 以致易出轨, 以及与筒体连结的管、阀亦将受到过大附加应力而遭受破坏, 所以要及时纠正支辊的偏斜、除杂物, 确保筒体伸缩活动正常。

⑷在停用蒸压釜较长时, 若没有釆用封存和防腐措施保养, 任由它在大气中加速锈蚀, 会造成大面积片状腐蚀, 减薄钢板厚度, 埋下重新启用后的祸根。

⑸由于蒸压釜设备在安装和使用阶段存在各种复杂原因, 启用时间较长后釜端法兰变形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釜盖开/关对接齿合功能, 同时亦埋下安全隐患, 需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评估后釆用合适方法维修矫正。

5.2 近年绝大多数蒸压釜爆炸原因

⑴直接原因是蒸压釜盖的安全联锁装置失效后, 由于蒸压釜操作工操作不当, 在釜盖未关合到位的情况下通气加压所导致。

⑵蒸压釜操作工未经系统专业培训, 安全意识淡薄;相关蒸压釜的检查、维修制度不健全;没有实施蒸压釜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也是事故发生的根源。

⑶特別強调:目前情况下, 不管使用任何开盖方式和安全联锁保护装置, 开/关釜盖情况是否安全都离不开操作人员现场确认, 而不可釆用其它形式代替。例如:广东佛山某水泥制品厂, 釜盖爆作飞出, 事后也确认YTK-Ⅱ零压控制装置失效, 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6 结束语

浅析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及安全隐患 第4篇

关键词:事故黑点;安全隐患;预防

中图分类号:U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27-02

交通事故黑点,又称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老百姓俗称的“鬼路”,事故多发地。事故黑点,可以是道路上的某些特征点,这个“点”一般不超过500米,在这个小区段上集中了超多数量的事故,如交叉口、桥梁或道路平曲面的特征点,也可以是一段超长路段通常1-5公里,且集中了超常数量的事故,还可以是交通网、城市路网的事故多发区域,通常面积不超过5平方公里,且这个区域有一定的功能特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第一步是交通事故黑点认定。

一、如何确定事故黑点的评价标准

可以根据本地交通安全具体情况来设定,即找事故相对集中的点段来确定其空间分布,并针对每一处事故多发点段确定其时间分布、类型分布、成因分布,以便确定治理措施和管理重点。

(一)事故多发点段的空间分布。

在电子地图上标出每起事故,一般只标交通死亡事故或一般程序报警事故,不标轻微事故或简易程序及自行协商处理的事故的具体位置,注意一定要标注在顺行方向即路的右侧。标注地点要准确,每年标注一张,根据各路口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疏密程度来确定事故黑点位置。各年份事故黑点分布图可以迭加生成数年的事故黑点分布图,也可以从单张分布图中观察事故黑点的逐年变化情况,以便和每年的路况图、警力分布图、设施分布图对比查看。

标注黑点时要注意,把路网中的路口、路段分别编号,以便对黑点进行统计。路口要标明设施及控制方式,如车道渠化、信号灯等;路段要标明车道数及相关设施如隔离护拦、绿化带等。每一处事故黑点放大后应能看出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以及和设施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可将现场图设置进去,便于进行统计分析。但要注意应把路口黑点与路段黑点区别开来研究,不能一概而论。

(二)事故黑点的时间分布。

对于路网上事故黑点时间分布的研究,可以确定重点管理时间和时段。而对于事故多发点段黑点时间分布的研究,不仅要确定重点管理时段,而且要确定黑点治理措施。

事故黑点时间分布规律如下:

1.年份分布,就是若干年交通事故变化趋势,交通事故年份分布用来和机动车保有量年份分布对比观察其变化情况,查找机动车保有量与交通事故、交通死亡人数的相对关系

2.月份分布即一年中每个月的交通事故情况,月份分布是用来观察交通规律或运输规律安全特点的,如夏季事故、冬季事故等与生产生活规律紧密相关的特点。

3.周日分布即一年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交通事故分布情况,周日分布是用来查找工作日与休息日交通事故规律特点的。

4.时段分布即一年中一天24小时各时段交通事故分布情况,而时段分布是用来查找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白天、黑夜事故规律特点的。

交通事故黑点的时间分布通常以交通事故时间分布统计表来表示。该表既可反映出交通事故的月份分布规律,又可以反映出交通事故的时段分布规律。同时还可以用来区分白天事故和夜间事故。具有相关性强、直观明了的统计特点。摸清了事故多发点段交通事故的时间变化规律,便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因事来确定管理重点和事故防范措施了。

(三)事故黑点的类型分布。

对每一处确定下来的事故黑点,按照时间分布规律来确定其事故类型的分布规律,如机动车撞机动车、机动车撞非机动车、机动车撞行人、机动车撞固定物、机动车自身(如侧翻等)事故。

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由一方违法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多方违法引起的,甚至可能是存在道路安全隐患或车辆安全隐患引起的。在同一地点反复发生同类事故,一般都是该地点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引起的。而在同一地点事故类型不同,但各类事故比例接近,则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或设施不到位造成的。

(四)事故黑点的成因分布。

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中,事故成因分析绝大多数是违法行为造成的。由于交通警察处理事故的需要,在进行事故现场勘察时仅注重当事各方违法行为证据的收取,一般不太关心路况条件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单因素事故,如喝醉了、睡着了或一方违法等和多因素事故即违法行为加安全隐患两种。特别是多因素事故,往往是违法行为恰好发生在事故隐患地点,如在道路安全视距不足、路面光滑、道路线形差的地点超载超速、闯红灯,则交通事故是无法避免的。此时要么加强管理消除违法行为,要么完善设施消除事故隐患。只要解决其中一个事故形成因素,交通事故大多可以避免。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黑点成因分布规律来判定黑点处是否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以此作为黑点治理的一项内容。

二、按照事故黑点成因分布规律判定事故隐患

按照事故黑点成因分布规律判定事故隐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查找交叉冲突点或合流冲突点的发生位置,在冲突点处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注意,这里所指的交叉冲突点与合流冲突点包括机动车对机动车、机动车对非机动车、机动车对行人等各类冲突形式;

(二)查看冲突点处设施是否完善、路权是否明确、安全视距是否满足要求、有无机动车抢行或快速通过的条件,若有其中一项,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三)锐角交叉路口的锐角交叉方向是否有信号控制或降速设施,若都没有则为道路安全隐患;

(四)道路上的中心隔离或机非隔离护栏、绿化隔离带高度是否超过1.2米,若超过时即为道路安全隐患。此时可以开小客车(驾驶眼高最低,约1.2米)沿隔离带一侧的车道行驶,看能否清楚或及时地发现护栏、隔离带的开口或端头,若不能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五)连续弯道转弯后50米内有路口或隔离带开口,且转弯前未设置标志进行提示时,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六)遇下坡道在坡顶处将车速降至每小时40公里,并将挡位改挂在四挡上(满载时改挂在三挡上),松油门后向下滑行,若车速增加说明坡度超过百分之四,此时若连续下坡距离超过700米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七)在车辆能够快速转向的弯道处路面存在内高外低的现象,即向左转弯时路面为左高右低、向右转弯时路面为右高左低,即为弯道反超高。此时路侧未设防护设施,路面未设降速设施并进行提示时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八)双向行驶的多车道机动车专用道路,路中缺少中心隔离或中心硬隔离为40厘米高的隔离墩,在路段机动车道进口处无加速车道,出口处无减速车道的即为道路安全隐患;

(九)水泥路面光滑平整缺少横向拉槽沟纹,沥青路面表面发亮的,均为路面摩阻系数不足,车速快时则为道路安全隐患;

(十)路侧种有花、树丛且遮挡路口视距或路口建筑物距路口过近遮挡路口视距且未设交通信号灯的地点,均为道路安全隐患。

三、如何提前发现道路安全隐患

所谓道路安全隐患是潜在的交通事故黑点,一般是由道路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或与绿化、建筑设计发生矛盾造成的。当各种交通流的流量较小时,在安全隐患处发生交叉冲突或合流冲突的机会很少,故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很小。但随着各种交通流的流量增加,在安全隐患处发生冲突的机会增多,安全隐患就会以事故黑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交通出现饱和状态,在道路安全隐患处交通事故的次数会增加,交通死亡事故的发生次数将有所减少。但是在交通上总是存在交通高峰、平峰、低峰,道路安全隐患处交通高峰较少发生交通死亡事故,在交通平峰、低峰时也存在交通死亡事故的发生条件,关键要看交通流的速度与密度关系。密度大易发生事故,速度快易发生死亡事故。只有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在交通流量增加时,道路安全隐患才不会转化成事故黑点。故学会查找事故黑点的形成条件并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就可以事先发现道路上的安全隐患。通过调整交通组织及完善交通设施的方法来消除安全隐患,就可以将事后的黑点治理转变成事前的事故预防。

参考文献:

[1]揭强.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安全改善决策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张程. 京石高速公路事故黑点分析与预防改进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寇立明. 基于分形理论与GIS的交通事故黑点预判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安全事故及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第5篇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生产安全顺利的进行,按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企业应组织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特别是节假日前后,雨季及特殊情况出现后应加强检查力度。

第二条 各工区、车间每月应组织两次以上安全检查。第三条 班组每天上班前应检查员工是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否违章上岗,有违章的必须坚决制止。

第四条 班组每天班前、班中、班后对各作业岗位进行检查,对违章作业及时制止,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第五条 对查出的隐患必须有记录,重大隐患必须及时上报,有整改方案,做到“三定”,即定时、定人、定措施进行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督办人,必须有整改回复书、验收记录签字;对一时不能整改的及时进行监控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报上级处理,情况危急时应立即撤出现场人员。

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6篇

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落实公司安全检查,监督工作,使安全工作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来抓,制定本制度。

1、公司成立安全小组,对公司的安全工作实行定期检查。每季度组织一次专业安全生产检查、要害岗位检查;各部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2、各部门除坚持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外,还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包括专业检查、防洪、防汛等季节性安全检查以及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检查。、3、加强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领导,在安全检查中,各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全程参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安全生产检查组应由各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等组成,按检查项目认真进行检查。

5、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包括: 1)、查思想:主要检查各级领导和职工是否认真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

2)、查安全管理:主要检查各级领导及职能人员是否真正落实了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3)、查规章制度:主要检查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并贯彻执行 4)、查事故隐患:主要检查物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6、安全生产检查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对查出的隐患要由检查小组负责人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事故隐患所属单位要认真进行整改,一时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和重大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7、检查部门按限期对整改项目验收,隐患整改不力,或无故拖延整改时间的责任部门,公司按责任大小予以处罚。

8、运行班组应做好班前、班后和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或及时上报,解决后方可开始作业。要害岗位要定人、定职责每天检查,检查结果要记录。下班后要对现场进行清理,不得留有事故隐患。

9、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检查过程中,有权对违章人员进行制止、纠正和处罚,根据隐患情况采取责令整改直至停工等应急措施,对不服从管理的人员、部门或单位,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2、定期排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生产管理部门要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定期对本单位各个环节,重点部位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隐患排查,各部门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

3、认真登记: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各生产管理部门要建立重大 隐患登记制度,对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可能造成的后果,整改措施要详细登记,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4、及时报告:各部门要将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或站领导报告,重大隐患要逐级上报.5、限期整改:检查小组要将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向责任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各部门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认真组织人员进行整改.。

上一篇:买社保流程下一篇:关于医院外科党支部开展社区义诊活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