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每一篇读后感

2024-05-17

朝花夕拾每一篇读后感(精选3篇)

朝花夕拾每一篇读后感 第1篇

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除了结合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或结合习作例文教学学习写作外,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因素,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读写结合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那要怎样结合呢?“纸上谈兵”很有作用,也就是说在“纸上”读来的再写回到“纸上”去。

读和写是新课程学生学习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方式,读和写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策略。不仅语文需要读、写,科学、音乐、美术、语文、数学„„几乎所有的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将应用到读写这个基本的策略。

一,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我总结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策略的基本模式:整体读文,了解大意→找准重点,读写联系→读写迁移,提高能力→课外拓展,扩大视野。具体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对事物获得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第二环节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

第三环节,以写作为手段,在作文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

第四环节,紧扣读写联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这两种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导读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课文。如,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调动学生的思维,课中,让学生读课文后圈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间寻求解答,再在班上汇报。让学生在大量阅读提问解疑中发现和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在师生关系上,注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做到学生会的就不讲,不会的就引导他去学,注意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学会的愉悦体验。这样,学生慢慢地学会了提问,解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读是写的基础,是认的延伸与巩固。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认读写三结合”实验的宗旨。我们从一年级起把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上。由刚开始家长读、学生听到学生与家长同读到最后的学生独立阅读。同时在课堂上针对低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把每一篇课文作为一个读书的范例,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在书海中遨游。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其次,我们规定每位学生在阅读中用好一个本:词语积累本,用来积累学到的新词新句,要求学生每天至少保证20分钟的课外阅读,读后进行摘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求不可过高,只要求其每天摘抄两个词并能真正理解,词语摘抄的好坏也要视个人而定)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又促进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在第二学期的实验中,由摘抄词语变为摘抄后写句训练。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地由积累过渡到运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多使用激励手段,使学生以读书为乐,以多读书为荣。

三、识字阅读与写话训练相结合除了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写话的训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在读写结合上下功夫,灵活地进行小练笔,特别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低年级以写话训练为主,教材中并没有规定习作练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增加写话练习,注重让学生有感而发,学写心里话。如学完《胖乎乎的小手》一课,可让学生说说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并让学生写写,这样每课安排一次写话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写作。

督促学生写好周记。一年级要求每周写一篇日记,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即可,每周都要检查并举行优秀日记展览。

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朝花夕拾每一篇读后感 第2篇

一、通过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体现实践性

依据目标要求, 怎么推想和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才能更好地体现实践性呢?在《穷人》一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 教师紧紧抓住“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 又黑又冷”几个词语进行了教学。

师:边读边想, 读了这三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生:从这三个词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桑娜一家生活的地方。

生:从这三个词语中, 可以看出夜深、风大、浪急, 当时的天气很恶劣。

师:这就是桑娜家小屋外的环境, 是环境描写。从这些环境描写中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天这么冷, 浪这么大, 桑娜在补破帆, 桑娜家的生活太穷啊!从这些环境描写中看出桑娜生活的艰辛。

生:按说生活艰辛, 桑娜应该很沮丧, 但桑娜却不是那样做的, 虽然生活贫穷, 但她非常热爱生活, 把家收拾得很干净, 对比描写中衬托出了她的勤劳。

生:是, 这样的环境描写也为后面描写她的善良做了铺垫。

师:对, 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思考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用了哪些词语来写, 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 教师让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语展开想像, 描述脑海中的情景, 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感受环境的恶劣, 明白这里环境的描写, 是与作者写作的中心有着密切联系的, 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弄清楚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二、通过感受句子表达的准确生动体现实践性

写文章时合适句式的选用、表述顺序的选择, 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慈母情深》一课中“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学习这三句话时, 可安排如下教学环节。

出示两段话:

(1)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2) 我的母亲,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同学们, 读读这两段话, 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两段话, 都是写母亲听到我的喊声站起来扭身看我的场景。

生:我发现这两段话中, 句子的语序变换了一下顺序。

师:同学们, 再读一读, 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改变句序后, 读起来, 作者对母亲的崇敬、热爱之情表达得很平淡。

生:把动作放前面, 读起来, 我们面前就仿佛出现一组慢镜头, 母亲为生计忙碌的身影跃然纸上, 深深地撞击着作者的心, 也震撼着我的心。

师:是呀, 作者为了表达对母亲强烈的热爱之情, 把动作放在前, 把“我的母亲”放在后, 感情非常强烈。只是把句子中的语序换个位置, 表达的效果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遣词造句多么准确贴切啊!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这种表达方式。

这个教学片断, 教师充分利用文本特有的内容情景, 把句子中的语序调换位置让学生进行对比感悟, 这样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有层次、有深度, 学生不仅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情感的强烈, 在看似简单的句子中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恰切和精妙, 积累了语言, 积淀了语感, 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通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现实践性

在《索溪峪的野》的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围绕“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表现它的‘野’的?”这两个话题展开阅读, 圈、画、批、注, 交流讨论。

生:索溪峪的“野”体现在山、水、人、动物。

生:作者在写它的山、水、人、动物的时候展开了丰富的想像, 如在写山的时候, 采用了比喻的写法, 写出了山的与众不同。

生:在写水的时候, 采用了拟人的写法, 把索溪这条小溪写成了野孩子, 一会儿奔跑, 一会儿撅屁股, 使文章充满童趣、生动活泼。

生:对, 从“山路哥哥”、“石头弟弟”的昵称中也能看出作者的这种写法。

师: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写法展开丰富的想像, 表达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作者在写山时, 先概括写山“野”, 接着从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它的“野”。

生:水也是这样写的。

生:人、动物也都是这样写的。

师:同学们, 你再读读全文, 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全文也是先概括写, 然后从四个方面具体来写。

师:今后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写文章, 先概括后具体。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写个片段, 描写一处景物, 使我们的文章条理清楚、生动传神。

这个教学片断始终凸显语言文字的实践性学习, 读中学, 学中评, 评中用, 既明白了文章写了什么, 更体会到了文章是怎么写的, 学生理解更深刻, 感受更全面, 提高了欣赏和评价能力, 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每一篇献词背后都不止有一只手 第3篇

遍览《人民日报》的新年献词,《迎接伟大的70年代》是值得一提的名篇。即使发表于“文革”语言盛行的1970年,这篇别具一格的社论至今仍让许多人记忆犹新。

2012年12月,一个叫“常定居士钟怀京6”的网友在微博上回忆41年前那篇社论中的名句:“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王冠落地,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安定的绿洲了……”

台湾作家马世芳能背诵更多内容:“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英雄的越南人民的铁拳,把美帝国主义打得焦头烂额……旧世界风雨飘摇,一座座火山爆发,一顶顶王冠落地……”2010年他在微博发问:“这篇灿烂夺目的经典,执笔者谁?每次读都有种看雷芬斯坦《意志的胜利》式的GuiltyPleasure(罪恶的快感)。”

更有意思的是,那篇社论也影响了《人民日报》后继的新年献词作者。

1970年,天津一中的一间教室,一名叫米博华的学生站在讲台上高声朗读新一年的元旦献词《迎接伟大的70年代》。当时谁也不会想到,30年后,他成了2001年元旦献词的执笔者。

米博华现为《人民日报》副总编,曾任评论部主任的他,谈到新年献词的构思所要考虑的要素:一是新年祝福,二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三是对新一年形势的展望,四是新一年应该做些什么,五是激励人心的话语。

发表在传媒刊物的文章中,他写道:“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社论排开来一看,整个国家的发展轨迹非常清晰。在国家平稳发展时期,你可能看不出它的重要,但一旦到了关键时刻,《人民日报》社论的作用和影响是别的报纸所不能比拟的。”

米博华的同事,现任《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卢新宁,2012年11月在复旦大学的讲座也提及:“1970年的元旦献词《迎接伟大的70年代》气势磅礴,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为报人和读者深深铭记。这篇同时刊登在《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的社论作为国家意志的表述……已经远远超越了文本范畴。”

当天,卢新宇关于《人民日报》评论的演讲,前半场的主题就叫“政治晴雨表,时代风向标”。

毛泽东胡乔木共同完成的新年献词

任何一本谈论现代中国的历史书都不会否认1949年是个特殊年份。而这一年的日程是由《人民日报》第一篇新年献词掀开的。献词题目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听起来像是最后一战的召唤。彼时,淮海战役胜利在即,渡江战役正待筹谋。

因为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篇社论通常被认为是毛泽东亲自操刀。其实,据参加该卷编辑工作的人员说,文章是胡乔木起草的,毛泽东作了重要的修改并定稿。这一篇可以说是毛泽东与胡乔木共同完成的。

在《人民日报》众多幕后社论作者尤其是新年献词作者中,胡乔木无疑是最知名的。与《将革命进行到底》同年的国庆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也由他撰稿。他在1941年到1966年的25年间担任毛泽东秘书,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起草过《共同纲领》等多个重要文件。

1950年,胡乔木开始担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后又兼任新华通讯社及《人民日报》社社长,当然,这期间他仍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因此,他撰写的社论直接受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胡乔木许多手稿上都留有毛泽东细致修改的笔迹。

1953年底,胡乔木开始参与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而早在年初,他在撰新年献词时就把这项任务写了进去。当然起草宪法这样重大的计划,不可能来自一个社论作者的构想。这篇名为《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新年献词,是根据中央和全国政协常委的决定所写。但这个年初公布的计划后来几次被搁置。直到年底的12月24日下午,胡乔木才跟随毛泽东的专列前往杭州,在西湖边开始了这项奠定新中国法制基础的事业。而这时,离下一年新年献词刊发的时间只剩下7天。

新年献词的毛泽东印记

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人民日报》的新年献词都带有浓厚的毛泽东印记。这位喜欢激扬文字、擅长写时评的领袖早在1948年就为《人民日报》题写过报告。他对新年献词尤其重视。

1957年底,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柯庆施在会议上做了题为《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这份报告很快呈送给住在西湖畔的毛泽东,一看标题,他大为赞赏:“乘风破浪,好!”他还动笔做了一些修改。

数天后,《人民日报》1958年新年献词闻弦歌知雅意,题为《乘风破浪》。

当月15日南宁会议上,毛泽东同样表扬了那篇社论。毛掐断一支烟,一段放在桌上,另一段放进嘴里点上火,情绪很好:“社论写得好,题目用《乘风破浪》也很醒目。南北朝宋人宗悫就说过‘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我们现在是乘东风压倒西风,15年赶上英国。你们办报的不但要会写文章,而且要选好题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闻也得有醒目的标题。”

1967年新年献词与毛泽东生日宴讲话

1967年的新年献词,则是直接根据1966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生日宴上的讲话所写。那天的夜宴邀请了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江青自然也在,但没有林彪和周恩来。在场的还有《红旗》杂志的王力和关锋。据关锋回忆,毛主席祝酒时讲“为开展全国全面的内战干杯”,“我听到后都怔住了,觉得不好理解,在起草《红旗》杂志元旦献词时把‘全面内战’改成了‘全面阶级斗争’。”

关锋的说法有时任上海市委写作班书记徐景贤的回忆佐证。他的《十年一梦》记录,1966年12月27日姚文元给他电话:“昨天晚上我们‘中央文革’的几个人都到毛主席那里去了,祝贺主席生日……主席和我们碰杯的时候说‘祝全国全面内战开始!’这一期《红旗》杂志将要根据主席的指示发表元旦献词,你们要很好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1967年新年献词最后由王力、关锋合写,《人民日报》和《红旗》同发,次年开始又增加了《解放军报》,即当时的中央“两报一刊”共同发表。

那篇社论传达了毛的思想,提出“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并发出号召:“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工人阶级同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者联合起来,一切劳动者同革命学生、革命知识分子、革命干部联合起来,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展开全国全面的阶级斗争,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在毛泽东之后,邓小平也很重视《人民日报》的社论,甚至曾为元旦献词动怒。

1975年12月30日,他接到当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电话,请他过目元旦献词的清样。邓小平在电话中发火:“谁搞的?前几天的政治局讨论过政治,为什么不用?政治局还要不要?”当汪东兴说“主席已圈阅”后,邓小平默然,连续两天不言不语,吃完饭要么就回办公室,要么就去医院看望周恩来。

新时期只有《人民日报》延续献词传统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红旗》杂志停办和《解放军报》的退出,“两报一刊”只有《人民日报》延续新年献词的传统。

最早运用关键词计量分析法研究《人民日报》新年献词的日本学者村田忠禧,在《从<人民日报>元旦献词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一文中写道:“《人民日报》社论必须经过当时各时期中共分管宣传工作的最高领导层审查才能发表,但执笔者未必都是中央委员一级的人物。”

村田忠禧所说并不难证实。除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也曾亲自审阅、修改新年献词。2004年,《人民日报》发表《邓小平与<人民日报>》一文,透露邓小平曾亲自修改过106篇《人民日报》社论。

而关于新年献词的送审流程,据《人民日报》评论部介绍,一般来说,节庆社论由评论部起草,初稿交某人写就后,讨论和修改以及层层审定,最后交总编辑定稿,必要时再送中央负责同志定稿……由于《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其社论都不可能由哪一个人一“笔”定音。

上一篇:sap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下一篇:物业服务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