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陆教学反思

2024-06-09

望大陆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望大陆教学反思 第1篇

《望大陆》是小学语文11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是台湾诗人于右任的代表作。从诗文的字里行间渲染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以及对台湾回归大陆的深切期 盼。本节课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从读中悟”、“个人学习与他人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诵读中去体会、感受诗文的情感。这一节课下来,自己细细反 思,发觉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1、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诗的写法。即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首诗写得 比较浅显,却能够打动人心,流传至今?通过对比体悟“兮”与“啊”字在这首诗中的不同表达效果,理解“兮”字在诗中那种古朴、厚重、伤感的韵味;在诗句中 去掉“我”字,对比体会作者在诗中强烈的情感,即大陆是我的故乡,是我真正的祖国;学习“葬我于高山上兮”的这种反复的写法,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回家无 望,只有寄希望于来世的那种深切的伤痛。学生对几处写法体会得较为深刻,也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

2、能抓住重点教学。为体会诗文所散发 的浓郁的思乡爱国情,以教师朗诵来渲染诗的意境,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自然入情。接着又让学生自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诗情,接着又在 学生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播放课件范读诗文,通过读把学生带入到诗人所渲染的意境、情感中去,使学生的情感体会有了一个升华的过程。

3、注重 对诗文的整合。这课是一篇略读课,是现代诗。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比较紧张。我注意诗文的整合教学。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到诗 内容,表达情感的风格。也为诗歌的理解节约了时间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4、本节课关注了学情,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设计本节课,层层渲染,步步为营,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诗人心中的痛苦及愿望,没有很强的说教意味。

二、问题所在

1、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准确,整节课有点前松后紧。

2、课备得不够细致,不够熟练,中间有一处播放课件出现小差错,这是不应该的,以后要注意精备课,让课堂的每一处细节都了然于心。

望大陆教学反思 第2篇

《望大陆》是小学语文11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是台湾诗人于右任的代表作。从诗文的字里行间渲染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以及对台湾回归大陆的深切期盼。

本节课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从读中悟”、“个人学习与他人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诵读中去体会、感受诗文的情感。这一节课下来,自己细细反思,发觉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地方。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如:初读诗文后,由学生在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讨论前置作业:1、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2、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2、注重对诗文的整合。这课是一篇略读课,是现代诗。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比较紧张。我注意诗文的整合教学。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注意联系学习连接即于右任先生的简介,使学生在了解古诗背景及对比学习中体会到诗内容,表达情感的风格。也为诗歌的理解节约了时间,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诵读感悟。因为这是一首白话文般的诗,在课堂上,我通过录音读、范读、小组读、自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能够当堂有感情的背诵全诗,更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感悟。

4、当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后,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及感情便会水到渠成的脱口而出。

但是,备课前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准。按照自己事先的安排,诗文学完后还有“拓展练习”这一项。让学生欣赏同为台湾的女作家席慕容的《乡愁》,来感悟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乡愁。然后让学生练写一句话“乡愁是------”或让学生诵读一首爱国的诗文,使文本的学习与学生的自身体验整合。可惜时间安排不好,下课了,没能完成这一项。

现在自己细细想来,教学确实是一项精深的艺术,只要静下心来研读、探究,就会发现许多适用的教学教法。

中国大陆电影审查制度反思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大陆,审查制度,分级制度,改革

一.电影审查的必要性

电影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种类——“第七艺术”,已经成为影响范围广、受众数量多、信息含量丰富的复合型综合艺术形式。不仅如此,电影也成为唯一一种需要为其专门立法的艺术门类,且相关立法程序出现之早、范围涉及之广更是史无前例,电影之所以能够如此的特殊,我们不得不将电影与复杂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电影的社会地位由工具化到自由化的转变,我们不难了解其中的缘由。

1. 电影的社会组成

电影不是文学创作,不是音乐创作,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人所能够完成的。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需要团队合作通过一定时间所完成的庞大的艺术作品。在电影的生产与放映的整个过程中,财产的转移、增值、分配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并拖动着整个与电影相关市场的政治、经济体系。并且电影的生产者也会不断向电影这种艺术产品注入知识、技术,以及创新等无形的成果,接着将这些无形的知识产品评判、估价,并通过一定形式将他们物化,从而成为真正质量合格、明码标价的产物投放到市场并最终走上荧幕。显然,电影的产业链已经形成,那当然就必须有规则的组织起来进行生产活动。所以必须有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协调其中的关系,让其能够顺利的将每一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结合起来。这样以来,有关电影的法律法规便相继在世界各地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了。

2. 电影的社会影响力

电影的影响要大大超过其他艺术门类,这种影响最主要表现在政治与道德上。电影在政治中的工具性早已被历史所证明,电影的政治影响力决定了其审查的必然性。美国人詹姆斯.莫纳科在他的《怎样看电影》一书中更是直接独创了电影政治学来阐述这一观点:“由于电影是如此广泛流行的事物,所以它在现代文化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性角色,又由于它所提供的是如此强有力和使人信服的表现现实的艺术作品,所以它还给观众留下了意义深远的心理政治影响。”1在我国“文革”时期,电影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被严密的控制。大量原本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电影题材被贬得一文不值,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革命样板戏,中华儿女不爱红装爱武装,全国上下一片火热的阶级斗争气象。像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不胜枚举。

电影作为一种复杂的综合艺术形式而存在,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法制、法规、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影审查机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 历史上的电影审查制度

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电影审查法规《海斯法典》。在当时的美国,要求审查的不是政府组织也不是宗教势力,反倒是电影行业为了保障自己的产业与发展,由电影行业中自发产生的一部自律公约性的法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电影生产商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惜打道德擦边球,加入了许多隐私、偷窥、暴力的镜头,激起宗教界与许多道德人士的强烈不满。1907年《芝加哥论坛报》就发编文章抨击当年的“五分钱镍币影院”正在促成“儿童的低级情感”。到了1909年,纽约市市长更是在市民的强大压力下采取了临时关闭市内所有镍币影院措施2。由此开始,法律开始真正意义上介入电影行业。

到了30年代,美国进入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业却因银色梦幻而景气起来,银幕上频频出现邪恶、恐怖、谋杀、性挑逗的镜头,再次引起了宗教界的强烈抗议。电影杂志家,马丁.奎格利发起并成立了“正风会”,号召大家一起来抵抗电影中的低俗镜头。“正风会”是由宗教牵头,民众参与形式的民间电影审查机构。美国电影人意识到与“正风会”合作才是唯一能够改变现状的出路,紧接着便与“正风会”协商并拟定了一部新的电影法规《布林法典》。这部法典的诞生,是电影审查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开启了电影分级制的融通之路。依据法典,“正风会”将影片粗略的分为三级:

直到1968年,修订实行的新电影法规出台后,美国生产的每部电影都根据自愿的原则,影片出场后将自动划分到新法规中所规定的等级里去,并向不同人群分级放映。此项规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做了许多细部的修改并延用至今。

三. 中国大陆电影的审查制度

1. 中国电影审查历史

中国电影审查的提出,是在电影传入中国后不久的满清末年。1911年6月,满清政府出台《取缔影戏条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类似于电影检查的条例,可以说《取缔影戏条例》是中国电影检查制度的雏形。二十世纪国民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也相应出台了许多相关法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科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已与电影产业化进程不相适应。

2. 中国大陆电影审查的现状

形象的来说,如果把其他国家申报审查内容比做送去医院测测心跳、量量脉搏,那么中国电影审查就是一次全方位的大体检,所谓全方位,更深层次的讲就是指电影不能够对任何一个有一定地位的机构、群体构成道德压力或者是他们认为如此。每一部影片想要正常发行放映都必须送审由各行各业的代表一起观看,只要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么这部影片就很可能永远跟观众说“再见”,而且制片方所投入的所有前期拍摄的人力、财力、知识产权将全部变得一文不值,这让许多制片方对电影的生产都抱着恐惧的心里,将投资的风险推到了极限,也使电影本身的艺术含量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

中国的电影人们也因此长期处在这样一种“牢笼式”的创作环境中,对于电影艺术的创作多少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处处担忧审查不过,这样改那样改为迎合审查机构,虽然说这样的现象不仅仅中国电影市场才有,但也绝对没有哪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能全面的“普及”并容忍这样的创作方式。国产的影片更是要要求老少皆宜,给创作者带来诸多限制。张艺谋就曾反映过:“我拍一部电影要考虑从8岁到80岁都能看,挺难得。有时为考虑到15岁的人听了会有什么反应,一句台词都会删改”。3

近几年,观众连连反应中国的电影越来越样板化,套路化。从《英雄》、《夜宴》、《无极》、《墨攻》、《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一直到今天的《赤壁》,国产史诗科幻巨作清一色的古装武打等现象,电影院在中国观众的心里已渐渐成为一种只能满足视听享受的地方,而观众将自己的心理上需求大部分都寄托到了互联网和盗版DVD上;又如《那山那人那狗》由于国内观众长期的文化意识板块空缺,在国内几乎没有票房收入,但影片被日本人花6万美元买断后,仅用5个月就创下中国电影在日本放映的最高纪录3.5亿日元(合2000万人民币)4,无可厚非,这些例子都与“牢笼式”创作有着必然的连系。电影的审查制度的存在不仅仅是外在的,对于电影形式的形成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什么国外电影审查最终推动并形成的是类型电影的广阔市场,而在我国,审查制度就没能很好的促成电影产业的发达呢?正是由于意识形态、文化氛围等种种复杂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电影缺乏本应具备的相应的分级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影片的受众定位。当然也就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这也使得我国电影制片业客观上在题材创新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类型电影的发展更是停滞不前。全国电影观众从1979年的293亿人次下降到1994年的3亿,只及1979年的一个零头。国内许多电影题材的板块出现了真空的状态,这不得不又给国外电影和盗版电影进入中国市场制造了机会。1995年以来,在没有任何保护性措施的情况下,进口分账大片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亡命天涯》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公映,在极短的时间内在全国就拿下400多万的票房,居当年票房首位。此后《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纷纷接踵而至,不仅让观众们大开眼界,也让中国电影人看清了差距到底有多大。就北美电影本身而言,“1995年全球前100部电影票房总收入为91.5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收入为49.9亿美元(54.8%)。在国内市场适度增长的同时,国际市场票房膨胀了16.5%”5。而1995年也正是北美电影第一次进入中国的一年,很明显这16.5%的增长,中国电影市场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口大片的冲击所带来的观众大量流失更是对本来就不怎么景气的中国电影产业雪上加霜,据美国电影协会统计,在中国大约122000人拥有一块银幕,而美国大约是8600人拥有一块银幕。在美国,一部广泛发行的影片大约需要3000个拷贝,而在中国,像《英雄》这样的大片也仅仅需要300个拷贝。62004年,美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已经是中国的50多倍。

如此严峻的形势唤起了中国电影知耻而后勇的革新信念,但国内与国外电影审查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电影审查虽然也意识到求新思变,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改革电影管理制度,电影市场的政策风险就很难降低,艺术家的创造性也会受到严重的约束。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审查制度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和透明度,教条色彩比较浓重。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也没有规范化。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进程,也导致相当一部分电影创作者追求政治无过而不求艺术创新。

四.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改革之我见

电影的检查由普遍的审查到逐等分级转变,这是电影艺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一个结果。作为依法律形式确立下来的电影观看、放映、制度的电影分级制,是现代电影产业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电影市场,规范电影行业体制的必要措施。纵观中美电影审查制度,特别是通过对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历史和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电影的审查向分级制度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电影审查实行分级制更适合在中国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更新电影管理理念,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支配行动,解放思想是电影管理特别是电影审查制度改革的先导。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问题,广泛考察其他国家先进的电影管理机制,取长补短,学以致用。

2.坚持以电影为中心制定更加健全更加规范的法律法规作为改革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导向。在致力于改革电影审查的同时,加强院线整体化管理,促进电影的产业化整体进程,为电影分级制在中国的全面实行打下坚实基础。

3.在电影审查制度向分级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规划具体目标,注意审查程序明确化、操作的高效化,确保中国电影市场在改革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发展性。

4.进一步明确审查机构和相应法律担当舆论导向的责任性,在严格执行分级制度的同时,切实做到为广大观众服务,为电影产业化进程服务,最终达到为中国电影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审查制度改革,“电影分级”的话题已被政协委员以提案的方式在200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网上公众调查也表明九成以上的观众支持中国电影走分级制道路。

五. 结语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电影分级制只是电影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接下来许多由改革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如何将大陆电影分级制度建设成符合国家原则、配套产业基础从而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分级制度成为非常急迫的课题。正如美国电影市场管理上的成功,美国不单有分级制,还有极为严格的版权保护和院线管理。要使分级制发挥出其“药到病除”的作用,就必须有一个综合的,完善的法律机制和监督机制来进行宏观调控。并且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分级制都是产业化成熟的产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对于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电影来说,电影分级制是必要的,但仅仅只有分级也是不够的。

毋庸置疑,中国人的理性务实的电影观正在一点一点的回归,电影行业抑郁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是所有门类艺术事业进步的前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都是在不断变革中走向成熟,中国的电影事业也不会例外。我们并不指责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还有很多的不合理,并不埋怨许多我们想看的影片没有能最终走上荧幕,作为有着千年璀璨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我们更应该进一步解放自身思想,制定出合理、明确的审查制度和标准,用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为电影业发展创造健康良性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莫纳科:《怎样看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219-220页

[2]李稚田:《电影电电视制片管理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4页

[3]新浪观察2003-11-1913:43:18。

[4]王强:《文化原创力是文化产业的使命》,见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影视产业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第79-88页

[5][美]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宇、肖洁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望天门山》教学片段与反思 第4篇

生:老师,“望”就是看的意思,能把诗的题目说成《看天门山》吗?

师:(很惊诧地望着孩子,然后面向全体同学。)敢向大诗人李白挑战!有勇气,请大家开动脑筋,看看有哪些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给这位同学一个满意的答案。

生:我想查查字典,看看字典里是怎么解释“望”的。

生:我想再读一读诗,看看能不能在诗中找到答案。

师:那就请你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吧!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生:我们小组查字典搞明白了,“望”是“看,往远处看”。

生:诗的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往远处看到的景象,所以用“望”比用“看”好。

师:说得很好。请大家再读一读,议一议,看看还能从诗中的哪些字词中看出用“望”字更贴切。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生:我们小组觉得,“出”字也能说明用“望”字好。

师:(惊喜地)快说说你们的意见。

生:我们认为“出”字让人感觉到山是跑的,是一闪而过的,不是静止不动的。

师:(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真是独到的见解啊!一个“出”字让我们体会到诗人没有感觉到船在行,而是山在跑,它惟妙惟肖地把望山的感觉和盘托出。请你们再用心找找,也许你们会发现题目中的“望”真是用得太妙了。

生:(欣喜地)我认为,诗的第3句是写诗人在船上从远处向上观望,而其他几句是站在船上向远处眺望。

师:你怎么看出诗人是站在船上向远处眺望呢?

生:我是从“两岸青山相对出”看出来的。

生:只有站在行驶的船上才能感觉到高大的山峰迎面而来,仿佛向你压过来似的。

师:(慨叹地说)真没想到,题目中的一个“望”字,竟然与诗中这么多的词句相呼应啊!李白写诗,真是反复斟酌,字字锤炼啊!

反思:

1.质疑,课堂之花绽开的前提。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的过程中,这种个性化的行为必然会产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阅读过程伴随着生疑和释疑,让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一个质疑的空间,不断然打断学生看似不起眼的一次质疑活动,学生的创造之花就不会被掐灭,教师从而也就抓住了一次教育的契机,营造出一个教学的高潮。

2.释疑,给学生一个表达的空间。

如果把质疑活动看做是“抛绣球”的话,那么接住“绣球”的同学应该如何释疑?我想应该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理解的机会和自由倾吐的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理解方式,让他们在再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化体会,让他们在小组的交流中扩大信息的含金量,让他们联系生活谈出自己的体会。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他们才能积极深思,细细推敲,才能找到释疑的敲门之砖。

3.赏析,一个可以触及的话题。

古诗词的赏析,一般显得高深莫测,也是教师和学生不敢或不愿触及的话题。而这个教学片段,恰恰是扣住了一个“望”字,由一字入手,让学生放开手脚,从诗中找出相呼应的词语,品味出用词的巧妙之处,让学生感到意外的惊喜,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作者单位:宁安市兰岗镇学校)

望大陆教学设计 第5篇

年级

第 二 单元

第2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兮”“殇”;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望我故乡”“望我大陆”的情感;

3、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介绍诗人平生以及写作本诗的背景,初步体会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老人,在他身患重病之时,写了一首诗来表达对故乡,对大陆的思乡之情。这首诗是这样的: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之殇

这首千苦绝唱是谁写的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中举人后,因效法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披头散发,脱却上衣,光着膀子,右手握刀,请友人拍照留念,表明自己反对满清统治的决心。在日本见到了渴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并加入了同盟会。1907年创办反清的《神州日报》,以后又先后创办了《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民众中赢得了“先生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的美誉。在国民政府中,于右任曾先后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后又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

于右任1949年被裹挟到台湾孤岛,晚年备感孤寂,十分思念大陆与故乡。《望大陆》写于1962年1月24日,即于右任逝世前两年,这是一篇以思念故乡渴望祖国统一为主题的杰作。《望大陆》原本是一首无题诗歌,生前并非发表。1964年于右任先生辞世后,是他的秘书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的日记中发现了这首诗。这首诗一经披露,就不胫而走,为人们争相传颂,于是有人将这首无题的心灵悲歌或命名为《望大陆》,或称它为《国殇》。

(板书课题:望大陆,齐读课题)

三、学习诗歌

1、自读课文,小组内相互学习生字新词,师再检查。之后再次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指名检查学生对课文是否读通顺,指正。

3、体会诗歌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什嘱咐?(死后葬于高上之上,可以望大陆)

(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因为诗人的故乡在中国大陆,要他有生之年却没办法回到中国大陆)(3)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那如何读出来呢?

(学生自读,点名读,指导读,全班读,读出深切的思念,读出不能回去的悲伤)

(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什么?(见到“天”“地”望不到边,给人视野宽大,心胸开阔感觉)

(5)指导学生看文中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盼望统一)

(6)理解“山之上,国有殇”(强烈期望两岸统一,而有生之年又看不到而失望,及未能见到亲人痛楚)

(7)如何读出那种感情呢?指导学生练读。

三、阅读“学习链接”

1、学生自主独立读“学习链接”,再次感受于先生的浓浓爱国情。

2、感情升华: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首震撼中华民族的歌词吧!练习作业设计

1、练习背诵。

2、自学余光中的《乡愁》。板书设计

大陆

山之上,有国殇--------(爱国思乡)

故乡

相关知识链接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望大陆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兮”“殇”2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望我故乡”“望我大陆”的浓浓爱国思乡之情。3.指导朗读,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整首诗。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望我故乡”“望我大陆”的浓浓爱国思乡之情。教学难点:

指导朗读,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整首诗。教学准备:

收集于右任老先生的资料及写《望大陆》的背景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诗人 1.由余光中《乡愁》引入

说起思乡的诗歌,不禁让我想起余光中的《乡愁》。ppt展示,看视频。

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首诗和《乡愁》有着同样的意境,它就是《望大陆》ppt,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们国家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于右任老先生。

2.于右任何许人也,我们一起来了解,先看ppt上展示的内容,再看学习链接第一段。(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链接第一自然段更进一步了解于右任写《望大陆》的背景)。(设计意图:学生课前搜集了于右任的相关资料,再结合学习链接介绍,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写《望大陆》的背景,为下面学习诗歌作好铺垫。)

二、初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Ppt点到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一)初读诗歌

1.听张老师范读,请你注意把握准字音,揣摩好节奏。

注 意“兮”“殇”的发音。

2.分小组读。要求把诗读通顺,读流利。

3.个别读。教师相机范读、点拨,引导学生读准诗歌节奏。4.全班齐读。(设计意图:采用多样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读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

(二)理解诗歌大意

1.学生默读,初步理解诗意,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2.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点拨。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殇:书面语。死难者。“国殇”就是为国家而死的人。(于右任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全献给了祖国,当他离开大陆不得回归时,他以“国殇”自况)(设计意图:理解诗意为体会情感奠基。)

3,简单翻译,ppt展示,分组比赛读诗句和翻译,达到理解的地步!

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1.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葬我于高山之上兮)葬在山巅,目的何在? 2.说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因为诗人的故乡是中国大陆,他深深怀念大陆,思念故乡和亲友,可是在他有生之年却回不到中国大陆,所以他嘱咐在他死后将他葬在高山之上,使他能“望我故乡”“望我大陆”)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浓浓的怀乡思国之情)

3.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浓烈的思乡思国之情?

生1: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虽然诗人看不到故乡,但故乡在他的心里,他永远不会忘。

生2:山之上,国有殇!这一句可以体会得到。生3: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4.除了强烈的,痛彻骨髓的思念之情,你还读出了什么?(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赤子之情。)同学说出之后教师ppt 这一情怀在诗歌的最后一节更是得到了升华,进一步表达了我对故乡大陆的的思念和我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浓浓深情。展示ppt 最后一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研读文本,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对话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呼喊。5闭上眼睛,听内容!

假如你就是于右任,请你带着他的痛彻骨髓的思念,带着他那渴望统一的内心再来听听他饱含激情的呐喊。闭上眼睛,听内容!ppt听视频。

师:这是一段千古的绝唱,唱出了多少台湾游子的心声。这更是一首催人奋进的哀歌,它不仅仅是于佑任老先生渴望落叶归根、渴望祖国统一的眷眷深情,它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祖国的统一需要我们去尽一份责任,听,同胞们的吟诵声在海峡两岸回荡。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再一次的感受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师生有感情地朗诵。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思乡的诗句2.做练习册第7课。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七、板书设计: 故乡

故乡 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 思乡爱国渴望祖国统一

大陆 痛苦

望大陆 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望大陆》这首诗,感受诗歌的抒情韵味。通过简单介绍诗人平生以及写作本诗的背景,初步体会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2、认识“兮”“殇”两个生字,知道这首诗歌的特点(楚辞体),感受诗人“望我故乡”“望我大陆”终又不相见的悲痛之情。

3、通过对作者平生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在情景中诵读,感受作者人在台湾,心系故乡的思乡之苦,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准备:课前收集诗人平生及写作背景,背景音乐。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近诗人(激发学生兴趣,引起相同体验)

课前调查,家长在外打工同学,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打工在外的亲人,一般都会做哪些事情?(打电话问候,回家过节,回家过年)--导出,中国人浓浓的乡情。

简要讲,冯骥才这篇文章。

①如今,报知春节迫近的已经不再是腊八粥的香味,而是媒体上充满压力的热火朝天的春运了。每入腊月,春运有如飓风来临,很快就势头变猛,愈演愈烈;及至腊月底那几天,春运可谓排山倒海,不可阻遏。每每此时我都会想,世界上哪个国家有这种一年一度上亿人风风火火赶着回家过年的景象?

/ 5

②我们一直把春运当作一种客运交通的非常时期,并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千千万万农民进城打工带来的特殊的交通狂潮,春运的任务只是想方设法完成这种举世罕见的客运重负。可是,如果换一双文化的眼睛,就会发现,春运真正所做的是把千千万万在外工作的人千里迢迢送回他们各自的家乡,去完成中国人数千年来的人间梦想:团圆。

③前些年在火车站碰到的一个情景使我至今难忘。大约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吧,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子赶火车回家。火车马上要开,车门已经关上。这男子急了,大概他怕大年夜赶不回去,就爬车窗。按常规,月台上的值勤人员怕他出事,一定要拉他下来,车上的人一准也要把他往外推。但此刻忽然反过来,车上的人一起往窗里拉他,月台上值勤人员则用力把他推进车窗。那一刻,车上车下的人连同那中年男子都开心地笑,列车就载着这些笑脸轰隆隆开走了。为什么?因为人们有着共同的情怀——回家过年。

④为此,每每望着春运期间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吗?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

应该说,那些虽然历经千辛万苦而能赶回家的人是幸运的,因为,总算可以到家,可以和家人团聚,但是还有很多人是无法一时回到家,与亲人团聚的,他们,只能望长空,空悲切,用明月,千里寄相思。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与乡愁有关的,人生漂泊,四海为家,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浪迹天涯的游子,便心起归航,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举头„„,低头„„);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又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 2 / 5 的春风;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是,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长相思;而到了现代,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眼中,乡愁便是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那么在于右任老先生那里,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望大陆》这首诗。

2、学生自由朗读学习链接,了解于右任写《望大陆》的背景。

3、通过学习链接中“羁留“一词,了解于先生的苦衷,从而理解只能“望故乡,望大陆”有家不能回的思乡之苦,和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也许有学生会想到以身殉国的问题,可用司马迁的话来解答。人固有一死,或重天泰山;或轻于鸿毛)

(板书课题:望大陆,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读课文,小组内相互学习生字新词,师再检查。之后再次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2、指名检查学生对课文是否读通顺,指正。通过认识“兮”,了解本文采用的是楚辞体的写作方式;通过对“殇”的字形拆解,记住“殇”的读音与写法,从而了解“国殇”的含义。

3、学习体会诗歌1小节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死后葬于高上之上,可以望我故乡)(2)指名学生读1小节,评价

(3)师生交流得出要带着舒缓、悲伤、绵绵的思念、低沉等语调读这篇课文。

引出古诗:

/ 5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眼,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简要解读这首诗,用古诗解读望故乡的深情。古诗句1: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古诗句2: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简要解读这以上诗句意思,鸟兽尚能如此思乡,何况是人呢?

4、学习体会第2小节情感。

(1)简要介绍(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于先生的家人都在大陆,终没有能团聚)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希望祖国统一,好让更多的人能家人团聚。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位大诗人,在自己弥留之际,也作出了一首千古名诗,希望国家能够统一,引出古诗: 《示儿》陆游 诵读余光中《乡愁》

(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1、诗人为什么要死后葬于高上之上?

2、他为什么不回故乡,或是故乡的亲人与他团聚?

3、诗人远望故乡时的所想——在背景音乐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说一说,诗人在望故乡时,会想象自己亲人的哪些事)

5、学习齐读第三小节(1)男生读第三小节诗词

想:诗人都望到什么?(见到“天”“地”望不到边,给人视野宽大,心胸开阔感觉)(2)让学生明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盼望统一(3)齐读最后一句诗词。

理解“山之上,国有殇”的意思(强烈期望两岸统一,而有生之年又看不到而失 4 / 5 望,及未能见到亲人痛楚心理)

(4)如何读出那种感情呢?指导学生练读。

(5)指导结合板书“山之上,国有殇”,在全诗词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爱国思乡)

三、拓展升华

在音乐声中,让学生想象余先生望故乡时,他的家在在做什么? 交流

四、教师范读。全课结束。

教学中的“望、闻、问、切” 第8篇

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学会观望,要目视学生,要看到学生在听到问题后的表情变化,是疑惑,是欣赏,还是吃惊、瞠目等。要看学生在台上板演过程疏密错落是否得当,清楚明白。要看学生在课堂上书写作业精气神是否集中,是否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是否能工整规范地书写作业。要看学生在课堂上举手投足的表现。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探究的热情等。要看到学生一丝丝、一点点的进步等。看到变化,记住整理分析,应对学生变化。

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学会倾听。要听清学生回答问题时每一字的读音。要听出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底气。要听出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达是否流畅自如。要听出学生表述是否完整、通顺,是否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学会听,从学生的说话中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听出学生的困惑,听出学生的需要,听懂学生的心声。

问,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学会善问。任课教师的提问,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基础知识、阅历范围、活动情感等,有方向、有目的地提问。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辐射面,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思考、交流、分析、总结。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先易后难,层层遞进,逐步上升提问难度,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提问要有深刻性,提有质量的问题,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答。

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学会诊脉,切中要点。哪部分学生有进步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帮助,放手就可以独自学习知识。哪部分学生有进步,但需要教师的辅助,与教师合作可以获得知识。就一个问题而言,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反应、应答等。就一个学生而言,教师想到不同的问题在同一学生身上的不同回答。教师要把准脉,心中有数,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望、闻、问、切”是教师关注学生,心中有学生,倾听学生心声,灵机选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步骤,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新兴学校)

望大陆教学反思 第9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2.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过程与方法:重点品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认识诗人。简介诗人生平及写作本诗的背景。

二、新授

(一)自学生字,品析诗歌

1.注意字的音和形。(学生自学后教师针对个别字再详细讲解。)

“兮”“殇”都是一声;“殇”是翘舌音。2.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

3.体会诗歌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

(等诗人死后,要把他埋葬在高山之上,他可以随时望大陆。)(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因为诗人的故乡是中国大陆,他深深怀念大陆,思念故乡和亲友,可是在他有生之年却回不到中国大陆。)

(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

(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5)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6)理解:“山之上,国有殇”

(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7)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二)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链接”

体会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体会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

(三)指导朗读、背诵 1.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首诗

2.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朗读,然后比一比谁先背下来。

三、练习

(一)解释下划线的字

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2.山之上,国有殇()!(二)选择正确的解释

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希望;④名望 1.重阳节那天,爷爷带我登山望远。()2.今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3.那位抗日英雄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4.每个星期天,我都要去看望奶奶。()

故:①缘故、原因;②原来的、旧的;③事故;④死亡

5.故地重游,他感到格外亲切。()

6.李爷爷今年8月病故,终年八十九岁。()7.雾太大,为防止事故,高速公路暂时关闭。()8.会议准时举行,无故缺席者将通报批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从文中得知于右任先生具有浓浓的爱国情感,学习课文后,我们也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课后习题 《望大陆》习题

一、基础题 给加点的字注音:

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2.山之上,国有殇()!

二、综合题 选择正确的解释 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希望;④名望 1.重阳节那天,爷爷带我登山望远。()2.今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3.那位抗日英雄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4.每个星期天,我都要去看望奶奶。()故:①缘故、原因;②原来的、旧的;③事故;④死亡

1.故地重游,他感到格外亲切。()

2.李爷爷今年8月病故,终年八十九岁。()3.雾太大,为防止事故,高速公路暂时关闭。()4.会议准时举行,无故缺席者将通报批评。()

三、提高题

读诗歌,回答问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1.诗人有什么嘱咐?

2.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3.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4.你是怎样理解:“山之上,国有殇”的?

5.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xī 2.shāng

二、综合题

②②

三、提高题

1.等诗人死后,要把他埋葬在高山之上,他可以随时望大陆。

2.因为诗人的故乡是中国大陆,他深深怀念大陆,思念故乡和亲友,可是在他有生之年却回不到中国大陆。

3.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4.诗人愿以身许国,表达了作者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5.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还有他浓浓的爱国之情。

板书 望大陆 望故乡

山之上,国有殇

(爱国)

望大陆教学反思 第10篇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现代诗朗诵的基本方法。2.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思国之情。[教学设想] 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中包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通过揣摩品味,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本课拟用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作者

曾有这样一位老人,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流淌。落叶归根,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她出生的地方(狐死首丘),草木尚能如此,动物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能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呢!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望大陆》(配乐《江河水》,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诵):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他是谁?他就是于右任先生。

于右任简介: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记者,诗人,书法家,政治家。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后时时关注复旦,曾三度援手救助复旦于危厄之中,有“复旦的孝子”之称。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曾在上海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有《标准草书》一册行世,被誉为“当代草圣”。1964年病逝于台湾。

板书:望大陆 于右任

二、诵读中感知

1.配曲《春江花月夜》,教师美读(语调缓慢、深情,期望中凸显深沉)。

问1:你从中听出了什么? 可能有以下说法:内容方面:思乡、惆怅;

形式方面:整齐。

2.再读:让学生自由诵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3.三读:指名两位同学诵读并要求他们说说如此处理的原因。

教师明确: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作者抒写的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千千万万的游子对亲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情怀。4.归纳并投影朗读的方法:

·划分朗读的节奏 每节诗之间停顿二拍,句与句间为一拍,句间停顿要长一些。·确定朗读的重音 抓住关键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把握感情基调 感情:深挚 绵长的思念

语调:低沉略带哀伤 语速:舒缓

5.配乐,全班齐读。

三、研读中感悟

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名家于右任的《望大陆》可谓悲怆深沉,饱含飘零海外游子之思国怀乡之挚情。诗作在1964年公开发表后,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谈及台湾问题时曾动情吟诵此诗,并称其为“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此后,诗作在海内外传诵更广。它究竟好在哪里呢?我想听一下同学们的意见。

小组合作讨论并作圈点批注,可出示问题提示学生思考:两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与两句“不可见兮”,何者更能表现悲怆深沉、爱国情挚、思乡意切的情感,为什么?

提问明确:“不可见兮”句表现力强一些。因为这两句直抒胸臆,分别诉说思国、怀乡不得的不能承受之痛,其言朴实,其情真挚。“只有痛哭”与“永不能忘”互文见意,使得思国、怀乡之情悠远、绵长。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句更有表现力。理由是,这两句可以说是关乎身后事的遗言,流露出的是难遣之情、未了之愿――思念祖国、家乡、亲人,渴望两岸尽快统一。可惜诗人已经走近人生的终点,却又看不到两岸统一的一线曙光,可谓有死不瞑目之万千感慨凝聚于心,遂诉诸于文。“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放翁之《示儿》为最好佐证。陆游一生空怀收复失地、中兴宋室之志,可惜夙愿难成,以至抱憾终身,惟有冀望于九泉之下听闻一统中原之喜讯。先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四句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地从“生前”与“死后”两个角度表述了刻骨铭心的思念与无可奈何的伤痛之情。人为把他们划分为两个“对立面”,阻隔了情感,破坏了诗歌整体的和谐„„

四、拓展迁移

1.阅读余光中《乡愁》,试品味两首乡愁诗的异同。

乡愁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位诗人经历相似,都用诗歌阐述了一种浓浓的乡愁,都表达了一种叫做“爱国”的哲学。不同点:余诗把自己富于力度的情感倾注于新奇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之中,蕴藉含蓄;于诗则直抒胸臆。《乡愁》语言简练,虽运用口语,但意味深长,各个诗节形式整齐,全诗结构匀称,节奏明快。尤其叠词的反复运用,造成一种徐缓、悠远而又沉郁的情调。《望大陆》各句“顿数”较少,诗句短促,具有急骤、昂奋、“慨而慷”的激愤。

附录: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2.探究中国文人的乡愁情结。

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含有“乡愁”的诗词句。可能有以下诗句,如:

(1)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教师点拨:在诗人的生花妙笔下,“愁”有了重量,可以搬上船;“愁”有了动感,如同汹涌澎湃而绵绵不绝的春水;“愁”如影随形,漫空飞舞。“愁”无处不在,有多少游子,就有多少离愁----3.说说“我”对乡愁的感悟。在刚才的品味中,诗人、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让“愁”更可感。请学生们选取一物象抓住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乡愁是„„”这一句式表达,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音乐响起,充满乡思的秋夜画面出现——)

教师举例:乡愁是绵绵的长城,岁月绵绵,情也绵绵。参考示例:

乡愁是一弯如钩的残月,乡愁是故乡的小溪,永远流淌在心头。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辛辣而醇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乡愁是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也漫漫,情也漫漫。„„

(说明:学生只要能用恰当的物象表示乡愁即可,长短不拘。可以在全班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将这些句子优化,连缀成篇)

五、小结:余光中与于右任先生相比,他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1992年,余光中终于跨过这湾海峡,重返阔别43年的大陆。在此后十多年中,余光中20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2003年当他与到机场迎接的侄儿颤抖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候,一向健谈的余光中哽咽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唯有两行热泪自腮边滚滚而下,砸在机场的土地上。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谒祖。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年。离乡时还是翩翩少年,再次归来时已是垂垂老人。“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同学们,海峡两岸20世纪的国之乡愁,我们必须在21世纪解决,再也不能让这种历史的国愁延续下去!这需要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啊!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的吟诵这两首诗,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海峡那一岸的同胞们,也让我们共同企盼台湾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课件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乡愁》姊妹篇,师生齐唱中结束本课。

上一篇:《我的青春 我的梦想》抒情散文下一篇:村官考试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