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2知识点概括

2024-06-06

政治必修2知识点概括(精选6篇)

政治必修2知识点概括 第1篇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作矛盾”。对这一含义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立”与“统一”作为矛盾的基本属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第二,“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统一”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对立”与“统一”始终不可分割:第一,“统一”离不开“对立”。无论是“依存”还是“转化”,都以对立面的存在为条件,是与对立面的“依存”,是向对立面的“转化”。第二,“对立”离不开“统一”。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排斥”的倾向。“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是谈不上“排斥”的。

(2)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存在于“事物自身”。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两点:第一,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主观强加于客观事物的。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问题上的区别所在。第二,“事物自身”既指事物内部,又反映事物之间。存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叫事物的内部矛盾,或内因;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叫事物之间的矛盾,或外因。

(3)哲学上讲的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是违背“同一律”的表现;而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将二者混淆。

(4)此外,不能将“统一”与“对立”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因此,“对立”与“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

2、矛盾概念与联系概念的关系

(1)矛盾概念指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来它只是指某个特定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联系概念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地说它主要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矛盾概念的内涵强调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而联系概念的内涵则是强调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多元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联系网络,它们是相互作用,带动着整体事物构成的整体共同发展。

(2)联系与矛盾都是揭示事物间的关系。其中联系的实质就是矛盾的联系(因为联系是由各个具体的事物形成关系网络,而每一个事物又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所以联系的实质就是矛盾的联系),因而联系与矛盾紧密相联,联系当中有矛盾,矛盾当中有联系。

3、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2)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个方面: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所谓“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们的思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

所谓“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指每一事物从它产生到死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事物在开始萌芽的时候有矛盾,在发展壮大的时候有矛盾,在将要消亡的时候也有矛盾。尽管有些矛盾一开始比较缓和,后来才逐渐激化起来,但这只是矛盾的差别性问题,而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

(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注意划清几个界限。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成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无条件地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②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具体矛盾作出科学解释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就不存在了。③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就不存在了。一般说来,处于动态中的、比较激化的矛盾,人们往往易于觉察,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的矛盾,需要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

4、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条件

(1)我们在观察和分析矛盾的时候,必须把对立面看作是生动的、可变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东西,而不能把它们当作凝固的、僵化的东西。

(2)矛盾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根本原因在于对立的双方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所以,就有了转化的可能。若构不成矛盾的双方,“桥”就搭不起来,也就谈不上转化。

(3)但是,要把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所谓条件,广义地说,是指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

政治必修2知识点概括 第2篇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2.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④文化塑造人生。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①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5.文化与综合国力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6.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7.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8.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③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①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②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①传媒发展历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7.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①传统文化的含义:P39

②传统文化的特点: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

8.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教育活动。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1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

①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14.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P53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1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①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②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A.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

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6.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②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A.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B.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作用。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A.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满足文化需要,充实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A.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的名义,迎合低级趣味;C.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③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作品。

②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落后文化:A.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B.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C.措施: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腐朽文化:A.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B.危害: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C.措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③存在的原因: A.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B.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D.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②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3)

A.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C.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D.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与重要性(为什么)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B.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

C.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和谐社会.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A.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7.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求:①见主要内容。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明辨“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10.为什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 19

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11.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1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①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

②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统一关系。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C.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13.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改造主观世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政治必修2知识点概括 第3篇

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1.基于 “点”的培养:明确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会学生抓住知识点。

地理知识点可以是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 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地理事件和地理现象, 所以在教学中要明确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规律, 教会学生抓住基本知识点。

例如:本节有下列主要知识点: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气压中心、季风、气候类型等。 通过绘图、演示、讲解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原理。

2.基于 “线”的培养: 解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间的联系, 教会学生链接知识点。

把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找出来, 形成知识链条, 实现简单的知识迁移。其实在基本原理的探索中, 这种迁移已经实现, 在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时就是在运用知识迁移。

例如,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是“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分析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移动? 怎样移动的? ”从而激起学生记忆, 联系地球公转。

新知识的形成, 是对旧知识的综合与深入, 这个过程要不断地对旧知识进行迁移, 所以几乎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渗透知识的迁移。 如果教师有意地教会学生理解什么叫知识迁移, 并将迁移方式传授给学生,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对“知识迁移”有具体的了解, 迁移能力自然得到培养, 在实际运用中更自如。

3.基于“面”的培养:理清因果关系, 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就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呈现可迁移的知识。 例如本节的知识网络 (图1) :

图1由多项简单的知识联系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知识网络, 既列出了本节知识的前因后果, 又将前面知识内容迁移进来, 承上启下, 构建了章节间的联系。知识联系的不断补充和延伸, 将使网络越来越壮大, 一直可以壮大到一本教材、一套教材、一门学科、相关学科……这个网络本身就存在, 但是学生并非一开始就有, 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构建起来, 而这个构建的过程就要运用知识迁移。如果学生能学会迁移知识, 那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的完善将大有裨益。

从知识点, 到知识点的链接, 到知识网络, 即点→线→面, 体现了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层次的梯级上升, 呈现了教学内容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最后又变成了清晰的知识网络, 这有利于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 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逐渐形成地理思维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能力。

二、在练习中运用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习题训练既是考查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 要巧妙借助习题教学, 有意识地进行迁移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三圈环流的考查为例。

1.基础知识迁移

基础知识迁移是指难度相对低, 用所学的知识点直接可以解出题目。

例一:读图2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回答:

(1) 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B_____带 C_______带 D_______带

(2) 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其特点是夏季_____, 冬季______。

(3) 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

解题分析:本题需要的知识基础就是三圈环流的成因、分布理论、模式图。

第 (1) 题:只要参考教材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 就能填出B为东北信风带, 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为西风带。对迁移的要求是很低的, 就是对知识点的识记。

第 (2) 题:把题干转换成具体条件即可。 “大陆西岸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西风带) 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靠识记的知识点可解出为地中海气候。

第 (3) 题:用到的是§2.1中的“大气的水平运动”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掌握风向的画法”。 B是↙, C是↗。

2.图表变式迁移

图表变式迁移就是指题目中的图表较教材原有图表有了表现形式上的变化, 需要在读懂变式图表的基础上才能解题。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高, 知识点较多。

例二:图3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 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解题分析: 本题组结合气压带风带图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教材提供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是赤道上空侧视图, 本图是极地上空俯视图, 图形的变式是一个难点 (图4) , 正确判读出南或北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 从风向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离方向可以看出, 风向向左偏, 故图示的半球为南半球。

第 (1) 题:具体考查风带的纬度分布及风向, 南半球中纬度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 选B。

第 (2) 题:具体考查根据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识记能力, 所以需要区域定位知识的迁入。 根据b点经纬度 (135°W, 23°26′S) 可知, 该地地处澳大利亚中部, 为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选A。

政治必修2知识点概括 第4篇

2013年第五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相对于第四版而言,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仍需要从让教材更严谨、规范,让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事实,让教材更便于学生学习,让教材更具有说服力等方面继续修订和完善。

关键词

《政治生活》 修订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五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对第四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认为书中仍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建议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一、让教材更严谨、规范

1.概述应完整

以我国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职位为例。教材P17页的“相关链接”意在让学生明确各种选举方式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但内容概括却不够完整,遗漏了不少重要岗位。该“相关链接”指出,“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这样的表达固然不错,却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映象,即只有这些职位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事实上,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人员、地方国家司法机关领导人员是由同一级人民大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除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大根据国家主席提名进行表决后任命)以外,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这些选举都属于间接选举。因此,建议将教材中的相关表述改为:“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领导人员、各级国家司法机关领导人员、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由间接选举产生。”

2.表达应规范

以教材照片说明中的领导人身份介绍为例。教材对领导人身份介绍存在着格式不统一的情况,如P88的一幅图片说明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早餐会”,P93的一幅图片说明是“习近平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P104则是“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会议”。这种不统一,会给人留下随意的感觉。

课本照片说明中的领导人称谓还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如“1972年,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P107),这一照片说明,由于没有规范标注毛泽东的职务,加上书中其他照片说明中的“主席”一般是指“国家主席”,就使不少学生认为毛泽东是当时的国家主席。其实,由于历史原因,从1966年开始我国的国家主席一职是缺位的,1975年宪法还一度取消了国家主席职位,直至1982年宪法才重新设立这一职位。由此可见,当时的毛泽东不是国家主席,而是中共中央主席,所以建议课本将这句说明改为:“1972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针对上述现象,建议课本依据照片所反映的事件对照片中领导人的身份作出格式统一的说明。如果在课本编写或使用时,领导人已经卸任,可以考虑标注领导人任职的时间,如“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2013)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会议”;也可以在照片说明中写明事件或活动的具体时间,如“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P106)。

当然,也可以统一取消照片中人物的身份说明,这样既可以减少标注的不规范,还可以使说明文字更加简洁。

3.行文应严谨

我国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着许多不同。教材在这些方面应加强行文的严谨性,以减少学生的疑惑甚至误解。建议编者在课本引言“致同学们”中通过恰当的文字对此加以说明,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与事实。

二、让教材更贴近生活、符合事实

1.能准确呈现事实

以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历程”为例。教材P23用图示的形式,展现了从1981年广西合寨村成立“村民委员会”,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再到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的“基层民主自治历程”,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产生和发展轨迹。但该图示以1981年作为起始时间,却会使教师和学生产生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基层民主自治的误解。事实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12月就制定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该条例在第一条中即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的居民组织。”

尽管广西合寨村是我国的村民自治“第一村”,但“基层民主自治”包含了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两个方面,因此广西合寨村并非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第一村”,故而建议教材在上述图示中,将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历程从1981年前推至1954年。

2.能有效解读生活

以教材对“立法权”的界定为例。教材P56在介绍“立法权”时指出:“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应该说,这一界定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其与现实政治生活存在着不符之处,或者说这一界定不能有效解读现实政治生活。

2014年广东省高考文综卷的第30题之所以引起全国高中政治教师的热议,原因就在于,题中所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根据教材的界定,难以判断其属于行使“立法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这两个决定草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作说明时指出:“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可见,从现实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一行为属于立法行为,这一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可以说,正是这道高考题,才使许多教师知道了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立法权还包括制定法律以外的其他情形。

因此,为了使教材更准确地反映和解读现实政治生活,减少师生的困惑,建议教材将“立法权”界定为:“主要是指制定法律的权力,同时也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以及以立法形式作出重大决定的权力。”同时,设置“相关链接”,用实例加以说明。

三、让教材更便于学生学习

1.充实重难点内容

以“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这部分内容为例。无论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的角度,都对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四个具体表现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感到不好理解。问题主要有两个:既然是“社会”管理,为什么将它归之于经济建设职能?既然政府职能中还有与“经济建设职能”并列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经济建设职能中为什么还有“公共服务”这一内容,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处理办法一般就是向学生强调,经济建设职能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是面向经济生活的。这样解释尽管正确,但还是难以帮助学生把握其具体表现。因此,建议课本能够对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也包括“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主要表现作出简要的归纳。

同时建议教材在此强调政府要正确地发挥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经济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政府与市场构成了一对矛盾。怎样恰如其分地发挥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认识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建议课本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加上如下文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而政府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时,要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理顺知识间关系

以“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一框为例。该框的第一目是情境导入;第二目讲述了依法行政的含义、必要性、意义和具体要求;第三目首先明确了“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然后讲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具体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向我提出如下问题:“依法行政”与“政府权力行使”是什么关系——两者是一回事,即政府权力行使的环节就是依法行政的环节?还是“依法行政”仅是指政府权力行使中的“执行”这一环节?

两种理解似乎都说得通。通过查阅百度百科中“行政”的定义——行政主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特定手段发生作用的活动。我觉得“行政”与“政府行使权力”可视为基本相同的概念。同时,将该框标题(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与该框主题(依法行政)结合起来看,“政府行使权力”与“行政”应是两个基本一致的概念,“依法”则是对“行使权力”或“行政”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为更好地明晰两者关系,建议将这一框的标题改为——政府权力的行使:依法行政,并按照三个环节的逻辑顺序,对其结构作如下调整:

第一目不变。第二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内容包括依法行政的含义、主要环节、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需要正确决策”,内容主要是“决策”环节的有关内容。第四目的标题建议改为“依法行政重在执行”,内容主要包括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在这一目的结束处,可以通过过渡语,自然引出下一框内容——“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即政府权力行使的“监督”环节。这样调整,就使政府权力行使(依法行政)的三个主要环节理顺且完整了。

四、让教材更有说服力

以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为例。这一探究活动乃至整个《政治生活》,都运用了较大的篇幅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但据不少教师反映,在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看似理直气壮,学生未必心服口服。究其原因,也与课本相关内容的空洞无味有一定关系。

因而笔者建议教材在“综合探究”中,从三个方面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对中国发展进步的保障作用。一是通过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巨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同时还可用事实说明西方政治制度的缺陷以及当今部分中东国家推行西方政治制度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呈现的数据和事实要准确、生动、精炼,有冲击力和说服力,要注意纵向和横向数据和事实的对比。二是列举中外政治家、学者和媒体对我国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优越性的评价、报道及研究成果。呈现的观点要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三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现行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中的不足,介绍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措施和成果,呈现的内容要客观、有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N].北京日报(第一版),2014-02-26.

[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C].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 第5篇

4、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5、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6、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政治必修2知识点概括 第6篇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适用于被统治阶级。(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经写入宪法。(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义务的内容:(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怎样结合?

原因: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要求:(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2)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内容?要求?

本质: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如何行使选举权: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意义:1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决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其他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1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意义:(1)有利于消除腐败,克服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2)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3)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4)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如何:(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敢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同,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18、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9、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原则:对人民负责

2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1)工作态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工作方法: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 22.什么是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 2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25、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意义:(1)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3)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26、政府为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

(1)从根本上说,是有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志,捍卫人民的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2)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说,自觉接收人民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27、“阳光工程”意义

(1)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2)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28、政府权威表现、怎样树立(最根本的三点)

体现:(1)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声望。(3)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4)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要求: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职权?

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0、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 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1、人民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人民代表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注意: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是间接行使者。一方面,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的权力。另一方面,人民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2、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3、政体与国体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有重大作用。同时,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34、民主集中制体现?

(1)在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8“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P63

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意义:(1)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

4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4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含义、原因、具体要求及三者的关系)

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关系:依法执政是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工作。※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4、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核心、本质)(1)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典范。(2)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3)本质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核心、精髓是什么?

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核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47、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8、我国的政党制度优越性?(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49、我国的政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绝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的原因? 实质: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后果: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5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51、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5※

52、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 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5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4.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由宪法予以确认,也是我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体会到的感受到的。我们应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5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

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和其他自治权。※※5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

57、我国的宗教政策如何?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4)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8、弘扬科学精神的原因?怎样弘扬科学精神? 原因:(1)我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2)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怎样:(1)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2)不断提高科学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人生。

5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含义、原因、要求、根本特点?

含义: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原因:(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越发展。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要求:(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

6设等方面,是一个广泛的系统工程。(2)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60.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6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生命和灵魂)。※※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62、国际组织的活动依据、分类和作用? 活动依据: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活动依据

※分类:按主体构成分:政府间和非政府的;按活动的区域范围分:区域性和世界性的。

※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6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觉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3)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4)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作用:

(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6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65、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决定因素和重要因素)

决定因素:国家利益——(1)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某些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 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3)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

影响因素:国家力量-----(1)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3)是衡量一个国家杂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66、为何要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际礼仪,并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6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的表现?(和平问题的影响因素)主题:和平与发展。

7当今世界很不安宁的表现: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2)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2)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4)贫困、毒品问题更加突出。68、发展问题的主要问题表现是什么?

(1)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地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4)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69、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效途径:

(1)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70、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1)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71、世界为何会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2、国际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73、国际竞争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内容: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

※※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74、各国应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关心的问题。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75、中国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

我们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利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76、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77、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8、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了什么?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79、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8(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上一篇:医保控费管理系统下一篇:秋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