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范文

2024-08-27

用发展的观点范文(精选6篇)

用发展的观点 第1篇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3、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二)能力目标:1、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树立现代科技意识,提高对科技作用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过程】 

“孙权劝学”的故事,说的是吴国大将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常常闹出笑话。后在吴主孙权的劝导下,他发愤读书,进步很快。鲁肃当上都督以后,仍认为吕蒙不过是一介武夫,有点瞧不起他。不料在一次讨论战略问题时,吕蒙却能问一知三,对答如流,鲁肃大为惊喜的说:“我以为你只有武略,今天才知道你学识渊博,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幽默地说:“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意思是说人们三天不见,便要另眼相看,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在《回乡隅书》中写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提问)

这些都说明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今天我们来学习辩证法的第二个特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板书)

可以说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这是我们所学的第一个问题。

一、             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

这里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阔的发展前途,不能依据事物:(1)时间上出现的先后(2)形式是否新奇和具有新特点(3)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下列诸事物中属于新事物的.有(A、B、E、F)

A、  马列主义  B、生物进化中出现的新物体  C、科学算命  D、东欧演变、苏联解体

E、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   F、机器人抢险  G比较完备的、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而发展是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就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计算机(1946年 美国):重30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1.8万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功率150千瓦、5000次、每5―8――运算速度提高10位――体积缩小10倍、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化

第二,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而事物在每个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又是不同,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所处的发展阶段。

例如:拉磨的马:

从前,有个实力不是很强的国家,国王派人驯养了许多匹良马。敌对的邻国一直伺机要攻打他们,终因了解到他们有很多好马可以作战而退却了。于是国王便想:“先前我养这些良马是为了防范敌国,如今敌兵都退散了,养这些马还有什么用呢?不如让这些马去帮助人们劳作,这样既不损伤马,又对百姓有益,何乐而不为呢?国王很快就将他的想法付诸实施。就这样,本来要作战马的良马大都被人们牵走拉磨去了。

后来,邻国又一次兴兵前来进犯,国王立即下令招回这些良马来参加战斗,可是这些马常年用于拉磨,早已没有了奔跑的能力,只会围着磨盘转圈圈了。所以,号令一下,这些马不是往前奔跑,而是就地慢慢的转圈,无论士兵怎样狠命的鞭打它们,依然不能令它们向前驰骋,结果邻国毫不费力便拿下了这个国家。

第三,  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    。

一位商界奇才,在讲他的成功之道时,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去,也有人说游过去,但有一人却含笑不语,很久他道: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始营运?

“干他人不想干的,做他人不曾想的”这就是成功之道。我们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就要有创新精神,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去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例子:机会――学习――宰掉他:作家冯骥才曾写过一篇《富人区》的短文,大意是:

在洛杉矶,一位美国朋友陪他去看富人区。他问:“你们看到富人们住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会不会嫉妒?”他这位美国朋友惊讶地看着他,说:“嫉妒他们?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好机会,我会比他们做得还好!”

后来在日本,一位日本朋友陪他去看富人区。他又拿来同样的问题问日本朋友:“你们看到富人们住着这么漂亮的房子,会嫉妒吗?”这个日本朋友稍微想了想,摇摇头说:“不会的。”继而他解释道:“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别人比自己强,通常会主动接近那个人,和他交朋友,向他学习,把他的长处学到手,再设法超过他。”

前不久,一位南方朋友来看他,他无意中再次想到问过美国朋友和日本朋友的那个问题,就问他:“去富人区参观,会不会嫉妒?”“嫉妒?”他眉毛一扬,笑道:“何止嫉妒,恨不得把那小子宰了!”

    小结:略……

用发展的观点 第2篇

课程标准

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看到前途光明——充满信心,又要看到道路曲折——接受考验。

运用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观点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理解 量变、质变的含义。

运用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考纲解读 掌握发展的实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分析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学会坚持适度原则 课

标拆析及教目

标 ①能按标准辨别新、旧事物。②会描述新事物极其具有优越性的原因。会描述旧事物及其结果。②会描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能联系我国社会发展或者个人发展的实际事例说明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表现及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和方法。③能描述并列举事例说明什么是量变和质变。④正确描述质量互变原理及对应的3条方法论要求。⑤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⑥用事实说明,坚持适度原则、注重量的积累及抓住机遇促成飞跃的重要性。⑦举例说明用发展的心态面对人生挫折和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曲折。

学情分

析 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较大的兴趣。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又出现变化”的问题难以理解。

设计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再回归的教材思路,教学中贯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握时代性,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实际的学生生活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感知哲理,从而亲近哲学,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充满哲学,“生活处处皆哲学”。

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在课堂上创造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方

法 应用情境引入讨论教学法、问题探讨法、比较分析讲授法、合作、探究、互助法、联系实际法等。 教

重点难

点 教学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导入:时政引入,紧扣热点。

播放视频:上海世博会的概况。

各位同学,世界博览正在上海举行,请同学用四个词语形容你们感知本届世博会的心情?

你们可曾知道我们的温总理怎样评价?

给出了同样四个词:(盛会、盛会、盛会、盛会)

其实,早在159年前的伦敦,中国也参加了第一届世博会暨万国工业博览会,我们来看看当时世界各国在博览会上拿出的宝贝:英国(织布机、收获机、火枪……)、美国(连发手枪……)、日本(……),中国(瓷器、茶叶、椅子、蜜饯……)

如果时光真能倒转,当我们站在1851年的水晶宫时,你们脑海中会有怎样的词语?

一个半世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有了这样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在这过程之中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所以需要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咱们这堂课就来聊一聊“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新课讲授:

带着题目中的两个问题阅读P64第一段然后回答问题

老师问:那么新事物是不是以时间出现先后?

老师反问:坐在前排的是否是新事物,坐在后排的是否是旧事物?

老师再问:或是否以一时流行与否来判断?或是否以一时力量强弱来判断?

老师反问:流行感冒挺流行吧,可谓来势汹汹,力量强大,将很坚强得人都能击垮,那它就是新事物吗?

那么究竟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师生一起总结:新旧事物是什么,判断标准与根本区别又是什么: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旧事物违背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那么新事物的发展是不是一帆风顺呢?

师生总结: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遇到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又引导同学们阅读课本P65“活动探究”和课本P65两段量变和质变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们讨论,质疑“探究问题”。分析量变与质量的区别?

归纳出量变与质量的区别: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的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渐不显著

性质没有变,事物仍是该事物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老师总结:因此,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对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我们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 所呈现的状态。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那么量变怎样才能引起质变?

是否量的变化一定会引起质的变化?量变比质变更重要吗?

老师总结: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要求我们就重视量的积累,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切不可优柔寡断或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在这一关系上既要反对“激变论”,又要反对“庸俗进化论。”

我又问:我们大家有没有不如意的时候,你如何看待生活或学习上的不如意?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材分析 第3篇

本框题是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二框, 课程标准关于本框题的规定如下图:

仔细研读第二框的内容标准可分析出, 该框题对教材编者提出了三个要求, 即内容要求、 目标要求和教学方法要求。

1.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目标中的“整体”、“部分”、“系统优化”等关键名词, 确定以下教学内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方法论、系统的含义与基本特征、系统优化的三个方面、综合的思维方法。

2.教学目标:根据内容目标中“解析”、“安排”这两个不同程度的动词, 可确定该框题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教学方法:根据“提示与建议”中的“策划一个项目”这一词语,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可确定教材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和讨论法。

二、本框的内容结构及地位分析

(一) 本框的宏观结构及地位分析

1.从单元的角度分析

《生活与哲学》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 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共设有四个单元, 四个单元环环相扣, 一脉相承。第一单元侧重于探讨何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单元侧重于探讨世界的本质, 从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的角度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本单元 (第三单元) 是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探讨世界是怎样的, 从动态的方法论的角度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 使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实质与核心,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为第四单元“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2.从课的角度分析

本单元主要有四课, 分别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实质与核心以及创新意识与进步。本课位居四课之首,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本课知识点的学习为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矛盾分析法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从框的角度分析

第七课主要有两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本框题的“联系观”是世界观之一, 同时又是第一框的方法论, 是第一框的延续和补充。

(二) 本框的微观结构及地位分析

此框设有两目, 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其教材呈现的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区别———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其教材呈现的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为: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论———综合的思维方法。本框题的学习为本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观点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地位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 本框题在教材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承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下启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使学生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同时, 进一步明确事物是在发展的。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 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的思维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为学生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三、与本框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

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我们了解世界的联系图景, 不仅是要认识世界, 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 就必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 人类活动范围和活动深度的迅速扩展, 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防止重大疾病与灾害问题等, 都是前人未曾料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是“一盘棋”,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共同进步。时代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运用联系的、全面的、综合的辩证思维去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同时, 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 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思维, 对于高中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期的时政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笔者选取了两个热点:

热点一:国家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础上, 重点推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形成平衡的发展结构, 实现社会内部各个要素在发展过程中的齐头并进, 避免出现相互制约的短板情况, 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发展的成果人人共享的愿望。”

热点分析:

协调发展是国家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 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分析, 学生可明确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达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水平, 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热点二:中高考优势、弱势学科之间的处理方法

2015年10月26日, 新闻上出现了《100名学霸总结的高考复习经验》。在各种经验的总结中, 学霸们都谈到了这样一条中高考都是“团体赛”, 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顾此失彼。复习的策略就是:着眼于整体, 将各科综合加以考虑。扬强扶弱, 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 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 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 从而达到强科更强, 弱科不弱。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热点分析:

中考是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 高考也是学生终将面对的人生关键转折点。从学霸们总结的经验中, 学生可以分析出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即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从而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准确认识。

四、本框题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上述课标和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本课的重难点、依据和具体分析如下。

(一) 重点及依据

重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确定依据:1.课标: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的依据, 基于课标“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确定其为此框题的重点。2.该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价值: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首先就要正确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是该框题知识点的理论基础, “系统和要素”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而系统优化、综合的思维方法更是根据前两者知识点提出的方法论。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突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一基础知识点的学习, 才能够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马克思主义抽象方法论的学习。3.该知识点在学生生活中的价值:掌握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整体出发, 在联系中把握整体、统筹考虑, 最终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培养合作精神, 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

(二) 难点及依据

难点: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区别、综合的思维方法

确定依据:1. 课标:基于课标明确提出的 “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将“系统优化的方法”确定为该框题的难点。2.该知识点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价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但是学生尚未涉足社会, 实践经验缺乏, 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 尚未形成整体意识、全局观和综合的思维, 因而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重难点的具体分析

1.重点的分析:艾思奇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到:“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哲学上所说的整体是相对于部分而言的, 主要是指若干个对象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部分则是指相对于整体来说的个别对象。这说明整体与部分确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至于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般这样理解:整体和部分是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基本理论, 而系统与要素是现代科学的产物。我们一般所说的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事物相对静止条件下的关系, 而系统和要素则是事物动态过程中的关系, 因构成系统的要素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因而更加强调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缺一不可。 比如高铁系统, 缺少任何一个相关铁路系统, 高铁的系统将处于崩溃状态。并且目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处理好城乡区域发展问题, 实现全国地区的协调统一发展, 更好地阐明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2.难点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将“综合”解释为“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 再组合成整体的思维活动, 但综合绝对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要素机械地拼凑或装配在一起, 而是在思维中把各个对象的本质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统一的整体。”早在2008年胡锦涛同志就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内容中特别强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并且按照五个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且就今日的社会建设来看, 效果很好, 足见综合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由于缺少生活经验、综合的思维方法, 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 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而整体意识和全局观的树立, 有利于学生形成某一事物完整的和准确的认识, 正确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具有合作精神, 更好地融入集体。

五、本框的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的评析

在本框的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中, 教材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一:故事导入, 问题探究———黄筌改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作为本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 教材向我们呈现了黄筌改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的故事, 将抽象的知识点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起来,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且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 使其在问题探究的驱动下, 初步领会整体与部分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此部分的材料有不足之处, 即材料与正文的匹配度不高, 在材料的适切性方面有所欠缺。此故事的导入与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而此材料下面的知识点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因此, 只能作为导入, 对于具体知识点的讲解, 需要教师另外取材。

探究二:材料呈现, 问题探究———亚里士多德和恩格斯的话

作为第一目的第二个知识点: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此探究活动呈现了亚里士多德和恩格斯的两句话, 重点探讨的是部分离开整体是无意义的。设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名人的话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不足之处在于作为本框题的重点之一, 仅由两句名人的话语作为突破口, 材料过于单薄, 抽象度较高, 违背了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遵从“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 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知识观点的学习与内化。

在本框的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中, 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 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一:经典插画呈现, 问题探究———木桶和短板的对话。

教材选取了一幅经典的“木桶与短板的争论”图画, 这幅插图生动形象地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 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 复习上一目所学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作铺垫。第二个问题设置得较好,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列举身边的事例说明事物内部要素的不可或缺性,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困惑。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 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探究二:图文结合, 问题探究———韩愈和苏东坡的读书法

此部分图文并茂, 问题的设计层层推进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了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和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具有较好的典型性。两个问题的设计合情合理, 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 从中分析两位名家的读书法中所包含的系统优化的方法。第二个问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进一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较好地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原理实化为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事情, 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决学习、生活中诸如如何处理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等类似的困扰。另一方面, 配以一幅“中国女排”的图片, 意在引导学生明确要想达到系统优化最佳的效果, 还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三个方面, 从而为学生安排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探究三:故事结尾, 问题探究———冯湛制造多桨船

教材的编写, 做到了首尾呼应。通过冯湛造多桨船的故事, 意在使学生在明确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方面后, 进一步掌握系统论的方法论要求, 即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本探究活动共设有两问, 第一个问题主要是承接了本目的前两个探究活动, 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而第二问一连串环环相扣的三个小问题, 在于引导学生明确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即我们需要着眼于整体,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统筹安排, 优化组合, 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六、教材的不足与处理建议

本框教材的编写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体现在:

1.呈现方式上:本框题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 主要以故事和名人事迹为主, 对于高中生来讲, 故事的呈现方式无法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 在增加教材趣味性的同时, 无法确保教材的科学性, 学生的三维目标无法全面地达成。建议:使用多种呈现方式, 充分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运用。除了故事外, 还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相关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体验达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2.内容的选择上:内容的选择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内容杂而乱, 教材中有五个探究活动, 可进行精简和整合。例如,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个知识点可以只选择一个既包含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又包含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区别的案例。其次, 内容的选择仅限于古代故事的呈现, 缺少充满现代气息的科学性、社会性的素材, 没能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眼界、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 生活情景的创设还不够, 没能着眼于学生的真正发展需求,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 生活经验。建议:教材可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的建设发展、科技技术的发展来精选案例。例如, 社会建设方面可选择“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 科学技术方面可精选“中国高铁业的发展离不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协调与配合”的相关内容, 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可以选择“学校运动会上全班同学排兵布阵报选体育项目”的相关内容。

摘要:从该框题的课标内容目标, 结构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与本框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重点和难点、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的评析、教材的不足与处理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加深教师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教材分析,联系,课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谢树平.思想品德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4篇

一、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正确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的观点内容丰富,其中联系的客观性在学习中略有难度,特作分析说明。

①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② 人为事物的联系并没有否定联系的客观性。因为这种联系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而建立的新的具体联系。一方面,它并没有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相反,它是基于事物的固有联系才能建立起来。另一方面,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07年6月25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贯通,就体现了这个道理。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既不能任意割断事物的联系,也不能主观创造事物的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例如买手机“吉祥号”、买房忌讳4楼等,都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2. 用联系的观点理解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注重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依靠人的劳动和聪明才智,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又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要依靠一定的资源。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去认识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受到惩罚。因此,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发展问题。

二、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用发展的观点理解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要用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从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到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升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是我国在空间科学技术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三、 学习中应走出的几个误区。

1. 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个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尽管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条件,事物之间才会发生联系,否则就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或诡辩论。

2. 整体的功能都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式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状态及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这时整体功能只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 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第一,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的。第三,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但绝非任何变化都属于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才属于发展。总之,变化的外延大于发展,变化包含发展。第四,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在开始时总是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5. 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但是,并非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才会发生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这就是说,一定范围和限度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另外,量变的总和不是质变;并非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又包含新的量变。

综合能力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袁隆平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丈夫、科学家、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 联系的随意性

B. 联系的客观性

C. 联系的多样性

D. 联系的普遍性

2. 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联系观的是 ()

① 围魏救赵;② 沧海桑田;③ 唇齿相依;④ 画饼充饥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开幕。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句话主要的哲学依据是()

A. 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 人们能够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C.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4.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七大的一些新提法、新表述说明()

A. 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B.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C.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二、 综合探究题

5. 材料一 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第一期绕月工程将在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第二期工程时间定为2007至2010年,目标是研制和发射航天器,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进行探测。第三期工程时间定在2011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此段工程的结束将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材料二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绕月探测作为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对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以下问题:

(1) 若让你办一期关于中国登月工程的黑板报,应该通过哪些渠道、搜集哪些资料?

(2) 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参考答案

1. C 2. A 3. D 4. B

5. (1) 渠道:① 互联网。② 查阅相关报纸、新闻。③ 查阅图书馆相关资料等。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第5篇

件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也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运用:运用发展的观点,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能力方面

掌握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方法,增强应用这个方法去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怎样认识社会制度的进步、个人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暂时挫折等。

觉悟方面

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习,树立战略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树立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思想。在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在实践中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教学难点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求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教学方法

讲、读、议结合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导入新课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发展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方法论。它对指导学生运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意义重大。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次,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再次,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述的。当我们运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特别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把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具体地、灵活地加以运用。

教师提问:在《孙权劝学》故事里,吕蒙讲:“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分别了一段时间,再见面时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人和事。这句话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我们只有如实地反映、正确对待这种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才能做出正确决策。

.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要了解事物的“来龙”,以深刻理解事物的现状;要看到事物的“去脉”,以正确把握当前的行动。

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照片内容,说明为什么不了解过去,也就不能理解现在?

图片中的浮雕表示昨天的历史,母亲表示今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表示明天。

因为客观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都有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我国今天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过去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结果。不了解中国的过去,特别是中国的近现代史,就不知道今天是怎样发展而来的,也就不会理解现在。所以,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不能割断其发展的历史过程。

提问:今天,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事物是过程,过程意味着时间。正确认识时间,对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事业、我们年轻人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现在,世界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快。慢走一步,差之千里;耽误一时,落后多年。时不我与,时不我待,时不再来,“过时没商量”。我国必须抓住机遇,提高综合国力;个人也要把握有利时机,发展自我。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提问:为什么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分三步走?

由于事物在每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状况不同,所以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事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学会照应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立足今天,面向未来,确定发展目标。我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确定正是正确地把握了发展的观点,从我国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出发,既注意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又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即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的这种发展既坚持了不断上新台阶,又是一步一步攀登;既坚持未来的发展,又是立足今天的基础。这种经济发展的方案会使我国的经济沿着健康道路发展。

不仅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我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在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如何确立适应当代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新的发展观,首先要看到今天存在的“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是昨天的发展带给今天的不利方面,因此,要重新审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为明天的发展记取教训;其次还要看到,今天的发展一定要寻求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以不断地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以上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的方面说明: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讨论: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和地位?你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多媒体显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讲话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陶行知《创造宣言》

提问:什么是创新精神?为什么要勇于创新?怎样才能培养创新精神?中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谈一谈你应该向他们学些什么?

教师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可再补充举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创新的人物首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看录像《邓小平》,向学生介绍邓小平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的伟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

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 937年,抗日战争初期的 邓小平,时年16岁。

邓小平,时年33岁

左上图:1958年12月,邓小平在武汉钢铁公司视察。

右上图:1974年底,毛泽东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1975年1月,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住院,邓小平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

左下图: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是邓小平在会议上。

右下图:1981年6月,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后,提出必须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队。图为邓小平在华北某地观看北京部队和空军部队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检阅陆海空军部队。

左上图: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蛇口工业区,鼓励干部勇于开拓进取。

右上图:1984年1月,邓小平乘炮艇到珠海经济特区视察,受到热烈欢迎。

左上图: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批准了邓小平的退休申请,邓小平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这是邓小平同江泽民亲切握手。

右上图:1987年10月,邓小平出席中共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左下图:1992年2月7日,邓小平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陪同下,考察上海杨浦东工地,听取指挥部负责人的情况汇报。

右下图: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与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体代表亲切见面。

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

我国的改革事业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就要积极的拥护改革、关心改革,对改革的新的进展、新的突破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投身到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去。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性的阶段。从认识到实践,都应当有一个新的突破。唯有新的突破,才能巩固、完善既有的改革成果,才能在新体制的建立中有更大的进展,有更大的作为。突破,还要坚持大胆创新,大力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所谓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我们应该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一切有利于公有制发展壮大、一切能够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目前正在探索的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能够聚集社会分散的资金。新近兴起的股份合作制,则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兼有股份制特点,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这些都可以大胆尝试。计划与市场,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具体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私有制可以用,公有制也可以用。不少地方“放小”放得很成功,奥秘也就在这里。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既定目标,任务很重,时间很紧。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这是我们应有的改革意识。

美国鲑鱼市场上,红鲑鱼与粉红鲑鱼竞争十分激烈,多年不分胜负,但两方销售商的广告都说自己的略胜一筹。其实,初期的赢家是销售粉红鲑鱼的销售商,知名度和利润都要比对手高,红色鲑鱼的销售商立即开会,总经理声色俱厉地训斥推销人员:给你们90天时间,缩短这个距离,否则我让你们摔个全身粉红。销售人员苦苦思索,终于想了一条妙计,只在罐头上多设计了一条标签。3个月后,红色鲑鱼的销售量大大回升。开始以为是偶然现象,又过了3个月,仍然直线上升。总经理十分高兴,召见了推销人员。人们向他汇报,全是那条标签上的字起的作用。原来,那标签上写的是:“正宗挪威红鲑鱼,保证不会变成粉红。”这句广告语不仅暗示自己的正宗,而“保证”一句既贬低了对方,又不使对方抓到把柄。这个有趣的例子可以告诉学生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日常的学习、工作,创新精神对于取得成功都是十分必要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确了要正确地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有一组题为“可持续发展”四幅漫画,分别道出了被定为“某开发区”的经历,狩

猎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蕊苑和沙漠公署我。这组温画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

A.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

c.违背客观规律就必须遭到惩罚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人民日报》发表指出:“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生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新陈代谢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代替

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3.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一观点反映了如下哲学道理

()

A.事物的变化就是进步

B.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实现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人的推动

D.只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4.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我们所以说资本主义是旧事物,这是因为

()

A.又产生了比它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

B.它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

c.它已经暴露出许多缺陷

D.它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

5.恩格斯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一论述说明

()

A.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相同

B.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变成别的社会制度

c.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的 二.辨析题

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参考答案

.c

2.B

3.B

4.D

5.c

6.①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坏到好、由好到坏,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所以,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题中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正确的,但误以为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又是不科学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及其基本含义。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1)运用相关的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2)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方向、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处理理想与挫折、目标与过程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也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时机地抵住机遇,促进质变。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地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学难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支架式教学法:通过情境展示和问题设置,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教师负责引导。

2、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法: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每当我们学校星期或放假的时候,学校门口就会挤满了汽车,这个星期五,应该也是这样的,这些车里有接你的吗?那你们家现在有买车的计划吗?要想买车,我们得了解一下车市吧!这个月20日到29日在广州有一个大型的国际车展,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展示视频。

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李云飞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十年前,哪个汽车生产商生产出新能源汽车,就会被别的汽车生产商当笑话看,十年后的今天,哪个汽车生产商没有生产出新能源汽车反而会被当笑话看。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从开始时被嘲笑,到现在大家都重视起来。这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讲授新课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师:在这次车展上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就是它单独开设了一个电动汽车展馆,展台面积近1万平米,除了国际知名品牌,我国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奇瑞、长安等车企也都带来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

车展正在进行中,我们当然过不去了,但是广州的小娟一家参观了这次车展,他们想在这次车展中买一辆车,在车展上他们家相中了两辆车,一辆是比亚迪秦,一辆是比亚迪G5,爸爸想买比亚迪秦,妈妈想买比亚迪G5。你是支持爸爸,还是支持妈妈?并说明理由。

在说理由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两辆车。(多媒体展示这两辆车的性能)你支持爸爸还是支持妈妈,同桌讨论一下吧。首先,支持爸爸买比亚迪秦的同学来说一下你的理由。生:略。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同学有补充的。生:略。

师:比亚迪秦属于新能源汽车,它节能、环保、国家支持,也可以说它是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我们称之为新事物。

而比亚迪G5属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是旧事物,新能源汽车会代替传统燃油汽车,新事物必然会代替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会代替旧事物呢?请大家结合课本64页第一段来回答这个问题。

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生:略。

师:回答得非常完善。

师:刚才我们说了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而旧事物则不符合客观规律,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旧事物含义相反,是否意味着新旧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了呢?不是,刚才大家说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并且在社会历史领域,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优于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所以我们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虽然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是支持妈妈的观点买比亚迪G5的。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理由吧,谁能站起来说一下。生:略

师:简介传统燃油汽车的优点。这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什么新事物在代替旧事物的时候不是一帆风顺呢?

请结合课本65页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生:略

师:回答的不错,他是从三个角度来说的。新事物在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人们对它的认可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所以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总结:总的来说,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也可以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那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图示来表示一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呢?大家思考一下,然后我请同学来画。生:略。

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一帆风顺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如何去面对呢?

请大家结合课本65页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来分析比亚迪销售总经理的理念?(多媒体展示材料)

这就是我们第一部分要学习的内容,事物发展的途径。

刚才我们说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的经营理念不对,那它应该怎么做呢? 生:大力生产新能源汽车

师: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企业要想成成功功首先得制定正确的经营理念,接下来他需要进行技术研发,对于新能源汽车要想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光先靠企业不行,国家还得加大财政补贴、减免汽车购置税,完善配套设施、推广电动出租车等等。那这些举措就是量变,最终占领市场主流是质变,事物的发展总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那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请大家结合课本65页第3、4自然段找出这两个内容,并和同桌讨论分析大屏幕上的内容是量变还是质变。请同学说一下量变、质变的含义。生:略。

师:再请这位同学来辨别一下。生:略。

师:你为什么这样判断,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生:略。

师:前面我们学过发展,发展是质变吗?质变是发展吗?

知道了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

那量变与质变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请结合这个内容来回答。

汽车的发展绝不是一开始就有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最早的汽车蒸汽机三轮汽车、内燃机四轮汽车、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从蒸汽机三轮汽车到内燃机四轮汽车是质变,质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量变的开始,我们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从而达到新的质变。汽车发展到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意味着汽车发展的终结呢。不是,在这次车展上,很多汽车生产商还带来了他的概念车,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那对于比亚迪团队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课本66页第2段回答。生:略。

五、板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

①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方法论: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成 ②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做好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2)只有质变才能促进事物发展,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方法论: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发展。(3)同时坚持适度原则

六、课堂练习:

1、下列事物中发展新事物的是(a)

①克隆技术和纳米技术 ②包装豪华的商品 ③“3g”手机 ④人类的反祖现象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2、我国的改革开放,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说明新事物的成长(d)

a、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b、在其初期就完全具备并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 c、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艰难险阻

d、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一代一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这表明了(a)a、事物的质变需要量的积累 b、事物的发展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c、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4、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副对联表明的哲理是(c)①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下列名言名句体现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是(d)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牵牛要牵牛鼻子

③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为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六、教学反思

上一篇:写扫地的日记下一篇:商业银行经营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