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2024-07-19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精选9篇)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第1篇

加强社区建设 打造精品社区

XXX街道XXX社区居委会(2010年11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莅临XXX社区指导工作,为加快我社区基础设施改造、推进社区物业化管理进程、创建“两型社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此,我代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向各位领导表示深深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我社区地处二环线以东、南临恒达路、北接荷花路、东抵德政路,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居民户1428户,常住人口5718人。社区现有两苑(恒业雅苑、宏华花苑)四区(维力花园小区、XXX小区、油料公司小区、出租车公司小区)四宿舍(保险公司宿舍、环卫局宿舍、质监站宿舍、雨花区财政局宿舍)。

今年我社区作为全区基础设施改造试点单位之一,按照上级的安排,我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按照“社区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人为本,整合资源,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改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来年文明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作如下汇报:

一、投资环境更优化,招牌变成“招财牌”

为了给辖区内的经营户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投资环境,在区、街领导的支持下,2009年我们将辖区内恒达路、恒业巷、维力巷等93个门面不规范招牌(1600㎡)进行拆除,并按有关标准重新制作,目前辖区内的招牌不但美观大方,而且整齐划一,此次工程是区委区政府建设人民满意城区的又一富民举措,极大的提质了区域市容市貌及整洁有序的经营投资环境,在硬件上吸引了个体商户长期稳定创业,改造后的门面成为了打造“精品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居民安全得保障,防盗有“电子将军”

为了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50万元将辖区内XXX小区、出租车公司宿舍、市财政局宿舍、环卫局宿舍等无物业管理小区都安装了防盗对讲门,使小区的社会治安状况比以前有了极大改善,入室盗窃发案率大大降低。居民们说:“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有了这“电子将军”把门看家,我们出门放心多了,睡觉也踏实多了。”电子防盗门,有效提高了社区的安全系数,为居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三、社区建设抓“两型”,节能减排变名片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树立社区成员“两型”意识,年初我们将辖区内所有坏死和缺种的绿化全部进行了修补栽种,小区内一派生机盎然。通过与企业多次协商,我们引进一批新型高效节能灯,它的特点是集声、光开关于一体,越黑越亮,价格实惠 而且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一年了还完好无损,经过多次测试,达到60瓦的亮度只有2瓦的费用,真正达到了高效节能,此举赢得了居民们一致称赞,减少了电耗,减轻了社区负担,一年来小区因亮化不到位而引发的各种不安全隐患都基本消除,也成为了小区居民向来访客人推介的一张节能名片,强有力地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便民举措有力度,居民添了幸福感

由于小区开发较早,各项基础设施都不齐全也很陈旧,早已不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求,我们从细微处着想,从便民利民出发,将XXX小区及维力花园内的单车棚全部进行了更换,制作成不锈钢单车棚,并安装了电源插座,方便居民电动车充电,配专人看守,杜绝了车辆乱停乱放及被盗现象。

为了防止乱挂乱贴现象,我们在每栋楼安装了集公示栏于一体的不锈钢报箱、信箱,广告有了去处,楼道顽固“皮肤病”也得到了彻底治疗,保持了楼栋干净整洁,同时小区各类便民信息发布也得到了统一规范,增强了居民之间凝聚力。有了这个“信息之窗”,更减少了铲“牛皮癣”的经费开支。

在优化综合环境上,我们在各小区安装了环保垃圾筒,并请专人从事清扫保洁工作,在居民楼前安装了不锈钢晾衣架,有效地防止了乱拉乱搭乱晒现象,小区变漂亮了,环境变整洁了,居民心里也更亮敞了。

“风潮汹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 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归根到底都要通过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形象来体现,最终都具体到社区建设上。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优质服务社区居民,争创人民满意社区”,通过两型社会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衷共济,进一步推动社区工作持续、跨越式发展,始终如一地把服务社区居民、为居民排忧解难、创建人民满意社区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用实际行动拓展精品社区的内涵。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第2篇

发展中的东红庙社区

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春霞

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居委会,属于济宁市主城区中心位置,位于高新区新世纪广场以西,仙营绿地以东,洸河路以北,金宇路以南,占地约0.4平方公里,社区共有单位11个(中国银行、济宁市邮政局、济宁市邮政银行、济宁市任城区地税局、任城区财政局、任城区建设局、任城电视台、济宁市任城区武装部、济宁市消防支队、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洸河路小学),大型购物中心两个(赛宝量贩购物中心、爱客多购物中心),商业网点280多个,各大银行网点都有分布,辖区内有置城公园公寓、绿景苑小区、邮电小区、新世纪花园小区、都市春天小区、新天地小区、轴承厂宿舍区、开关厂宿舍区等,拥有常驻居民8900人和外来商务人员租住的混合开放型社区,社区内共有业主委员会七个,家委会两个,居民小组代表五十五人,社区现有党员109名,下设两个党支部,东红庙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一名,委员四名,居委会居委主任一名,委员四名,社区工作人员共有21名,为全辖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社区积极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途径,全面开展“社区党建精品工程创建”活动,有效推动了东红庙社区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10年全年,东红庙社区先后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山东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济宁市任城区政府“2010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仙营街道办事处“2010年底税收贡献先进单位”、“2010综合考评一等奖”、“2010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主题创意

东红庙社区党支部把创建精品社区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通过建机制、活形式、搭平台,积极探索出一条“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的精品社区创建之路,构建了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注重规范运行,完善精品社区创建机制

一是夯实社区基础,实现基础设施规范化。健全精品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邀请驻区单位党组织召开共建会议,积极发挥共驻共建单位支援社区建设的作用,采取捐款捐物的方式,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上半年,社区居委会帮助社区居民进行了自来水的改造工程,下半年又实施了供电的改造,切实解决了因为物业逐户收取水电费的难题,由居民直接到供水、供电部门按实际发生额缴纳水电费。2010年的主要工作是小区内环境绿化整治和改造。社区居委会2010年投入五十多万元,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小区绿化改造,更新小区健身广场设施,重新改造小区绿化带和停车位,改造新的小区大门和安全设施,新装路灯二十六盏,重新布局垃圾回收站。经过一年的治理,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东红庙社区是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路面整洁、花草铺设到位,居民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社区的范围,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健全网络管理,实现组织体系网络化。改变原有条块分割的旧模式,不断创新组织设置, 开展功能型党组织建设,推行社区建党总支、楼院建党支部、楼栋建党小组、在有条件的党员家中建党员家庭活动点的“四建”组织体系,将社区党组织建设向“两新”组织、社区产业链、楼宇、流动党员集中地延伸。截止2010年,新世纪花园小区中已建立“功能型”楼宇党支部1个,进一步扩大了社区党组织覆盖面,提高了群众的受益面。

三是狠抓职责落实,实现目标任务责任化。与街道党委签订社区党建工作责任书,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社区党建共驻共建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精品社区创建任务,切实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同时,制定精品社区创建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季度考核、半年督查、年终总评的方式,分基础性、督查性、总评性三类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旗直共建单位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为共建精品社区提供强有力保障。

创新工作载体,搭建精品社区创建平台

一是搭建奉献平台,实现活动载体系列化。以党员奉献为核心,以活动载体为动力,搭建精品社区创建平台。在职党员通过“亮身份、树形象”、“党员一日捐献”、“党员一日保洁”、“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实现立足岗位敬业争优,形成奉献长效机制。

二是拓展服务领域,实现服务功能标准化。积极推行和深化“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一条龙”等有效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服务领域。解决民生民难,拓展服务领域。同时,开展“社区先锋党组织”创建活动,对社区党组织实行“星级”管理,实现服务功能标准化。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社区环境人文化。以“三联三帮四促进”、“五建五联五提高”、“城乡社区手拉手”等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和谐“六型社区”。依托党建、警务、卫生、科普、法律、计生、文体、环保、精神文明、劳动保障、双拥、进社区活动,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实现社区环境人文化。每年对社区的贫困户进行帮扶,共帮扶困难群众十五户,100多人;社区通过手拉手为其他家委会、新建小区,定期围绕党建、文化、就业、服务等方面开展互帮互助活动10多次。

四是社区集体经济和税收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2010年全年,东红庙社区全年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00万,社区居委会全年完成税收530万,圆满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主要成效

东红庙社区自开展“社区党建精品工程创建”活动以来,充分调动了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创建热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四个提升。

一是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在城镇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承载力。通过精品社区创建活动,切实解决了城市化步伐加快带来的难以满足党员活动和社区服务的问题。

二是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战斗力。把那些真正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优秀党员选进社区党组织班子,不断改善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健全社区干部管理、考核、保障等制度,增强社区干部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社区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战斗力。

三是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在城镇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感召力。在深入开展“双承诺”、“党员一日保洁”、“党员一日捐献”等各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适合各类党员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驻区单位和党员共同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形成。同时,采取志愿联建的方式,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少先队志愿者等队伍,开展治安巡逻、绿化护景、义务家教、法律咨询、敬老助残、医疗保健等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社区家庭和群众之中,使社区党建活动形式不断丰富,为广大党员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更多的载体,进一步提升社区党组织在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感召力。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第3篇

(一)教学队伍整体分析。

承担本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比较完整,始终坚持老中青结合的原则,以老带新。本课程组共14位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0人,讲师3人;硕士学位的9人,学士学位5人。14名教师全部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年龄结构形成梯队,有利于以老带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意识较强,已经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参加教材、译著和讲义的编写17本,教改和科研立项18项。50~60岁3人,40~50岁8人,30~40岁3人。

(二)青年教师培养。

为使该课程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我们吸纳了几名讲课效果好的青年教师进入本课程组,为此特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方案,要求新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新教师要先进行试讲,课程组教师对其做出评价,认为合格方可担任本课程教学。担任本课程教学的第一年开始,给每一位青年教师指派了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作为导师,全方位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

(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本课程组大部分教师属于新组建的教学团队,多数教师担任不同课程的首席教师,每位教师的专业方向各有不同。《英语精读》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综合了英语语言教学的听、说、读、写、译的各项训练,每位教师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本门课程的建设大有帮助。课程组教师团结协作,经常集体备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并且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有记录。

坚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定期走出去听课或课程学习、观摩、访学,结合本院实际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如:清华大学访学(1人),北京师范大学访学(3人),辽宁师范大学学习(1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观摩(6人次)、沈阳师范大学观摩(9人次)、温州师范大学观摩(1人次)、南京大学观摩(1人次)。经常组织学习网络利用知识、课件制作技巧等,不断提升丰富自己的教学能力,为本课程的网络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与研究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研究。

我们选用了《现代大学英语》作为本课程的主讲教材,由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选文精细,内容丰富多彩,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文化修养都大有帮助。在教材基础上,我们为学生选定了与教材相关的多种教学参考书,增加了各种体裁和题材的文章阅读,文章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人文价值。增加有关文化背景知识、作家生平、作品欣赏、热点话题、社会习俗、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国家概况等方面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写出读书报告和科研小论文,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与专业4级和8级考试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增加了有关过级考试的材料,也增加了大量与考试相关的习题,为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依据培养目标,结合《英语精读》课程的特点以及该课程的改革方向,对构建适合本学院特点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1.课堂教学的改革。

(1)“4R—2D”和“3P”外语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将本课程开设成一门综合性、创新性、动口能力强的课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经过实践和总结,形成了“4R—2D”和“3P”外语课堂实践教学模式:4R即Reciting, Retelling, Rewriting and Role-play,2D即Discussion and Debate; 3P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以此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教学效果很好,尤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互动交流式、引导式、小组讨论式、结对子式以及“Presentation”(课堂展示)等灵活教学方式,强调以交际能力为目标,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课堂教学的延伸尝试。

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经常布置学生把课文编成短剧进行表演或把课堂搬到户外进行民俗课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启动“语音月”和“读书工程”,帮助学生规范语音语调,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2.实践教学的改革。

(1)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从全人教育的理念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多手段、多途径地建构学生学习能力体系。目的是配合英语精读课教学,让学生从多方位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扩展视野,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主要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通过具有视觉和听觉效果的课件、电影、声像资料等向学生全方位展示与英语精读相关的知识,每学期4~5次。内容包括学术报告、读书工程、讲座、国际交流、模仿大赛、外语综艺节目汇演、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电影配音比赛、英语辩论赛等。

(2)开辟第三课堂。

已经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和商务实训基地,师范方向的学生经常深入教学实践基地听课、上课、见习班主任工作等;商务方向的学生深入商务实训基地,见习课本学过的商务知识的真实操作过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商务知识,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多媒体课件已经制作完毕,每位教师都有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教案、课件已经全部上网,作业也可以上网,教师可以在网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和进行作业点评。积极进行考试改革,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而终结性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

三、英语精读课程特色

(一)“4R—2D”和“4P”外语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这样的模式使英语精读课成为一门综合性、创新性、动口能力强的课程,教学效果很好,尤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改“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启发式、互动交流式、引导式、小组讨论式、结对子式、以及“Presentation”(课堂展示)等灵活教学方式,强调以交际能力为目标,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课堂教学的延伸尝试。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语音语调进步很快,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4P与4R教学模式。

4P:Preview/Prepare→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4R:Review→Read→Retell→Recite。

1. Preview/Prepare(预习与准备)。

教师备课中注重教法和学法,每课前对全班学生和小组学生进行任务的分配,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效地自主、独立或合作完成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

2. Presentation(呈现)。

包括知识背景、作者背景、术语解释、词汇用法、修辞方法、语法等。

(1)知识呈现。

知识呈现的过程是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呈现过程。学生走向讲台,以教师的角色来展现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所习得的语言知识进行深加工而获得的学习成果。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课外学习成果在课堂上的展现,是任务型教学成果的展现。

(2)问题呈现。

问题呈现是学生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呈现到课堂上来,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探究,对学习内容进行正确理解和分析鉴别,消灭难题,来实现课堂教学目的。

(3)能力呈现。

能力呈现是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相得益彰,是教学最终结果的展示。学生通过口、笔头或表演等方式展现他们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3.Practice(训练)。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大量的口、笔头操练,包括课文理解、遣词造句、语法知识等。

4.Production(产出)。

语言的习得必须通过交际过程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在教学活动的产出过程中。因此教师备课中为学生设计活用语言的话题,话题力求与学生个人相关,贴近生活,聚焦热点,体现时代性与人文性。尽量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视角看问题,在丰富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活用语言能力。

(五)学生学习能力体系——自主与合作。

自主学习方法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新理念,真正的知识是经过个体主观建构的,而不是由外部输入的。自主学习方式采用自主预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参考书籍、词典等查找相关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尝试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带着不能解决的问题走进课堂,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教师的精讲多练做好准备和铺垫,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能采用研究性的学习策略,使他们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互相合作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强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和有效的学习习惯。

(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而终结性评价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覆盖的内容多,有助于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均衡发展。而且,形成性评价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调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全面分析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对课堂教学能够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四、结语

加强七大建设 打造精品期刊 第4篇

关键词:精品期刊 创新 竞争力

作为创办30多年历史的专业期刊,《现代农业》杂志立足内蒙古,以打造专业精良的农业科普杂志为宗旨,以新闻出版业的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在品牌、内容、队伍、创新观念、专业程度和农业化平台建设上同时发力,形成了独特的期刊文化。作为在其中工作20年的编辑,笔者结合编辑部自身的发展改革经验予以总结,以飨读者。

一、立足实际 找准定位

如何能在全国1300多家农业期刊中胜出,如何能在近万家期刊中成为10%,也就是进入双效期刊方阵,首先就要立足实际,找准定位,利用好自身优势。一是我们是省级农科院主办的期刊,也是自治区农牧业厅主管的期刊。二是我们的杂志历史悠久,编辑队伍有经验,办公场所设备比较完备。三是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积累了作者队伍和读者群,在全国各省市农牧业系统直到基层农技站都有一定认知度。四是我们和农牧业系统各单位都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有借助他们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立足实际情况,完善刊物。根据创新发展的思路,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纲要,加强精品力作的生产,提高实力,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推进转型和升级,推动杂志走向全国,实现核心期刊和双效期刊的目标。

二、加强七大建设 推进精品期刊进程

(一)品牌核心竞争力建设

《现代农业》是有20年历史的老牌农业杂志,在发展过程中树立了自己在内蒙古地区的权威地位,同时它又将视角转向全国,形成了通俗易懂、视角独特、连接产业和科研的独特定位。有了明确的品牌定位后,《现代农业》用大量精力来打造品牌影响力,包括选用优秀的撰稿人撰写农业杂志,打造精品栏目,积极深入农间地头,获得第一手实用资讯等。

(二)刊物质量建设

内容永远是期刊的主道,是生存发展的基石和根本。首先要有大局意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动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办刊出现政治问题必须一票否决,宗教、民族、国家、导向等大问题绝不能出问题。其次要把握宗旨,紧紧围绕现代化农牧业做文章。第三要选题准确。

(三)内部管理建设

一是建立标准化的管理系统。通过ACCRSS系统,我们建立了稿件管理、征订发行、期刊管理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满足对本社从作者投稿到稿件录用、刊出全过程的追踪查询,也可对录用稿件进行查新、聚类分析等,提高出版效率。二是严格执行编辑出版流程;三是严把复审、终审签发关;四是坚持编后会制度,不断总结完善。

(四)专业化程度建设

相对于电子媒体,杂志拥有平面媒体的共同优势:阅读时间自由、地点自由、反复阅读、深度和解释报道、公信力和权威性等等。相比报纸,杂志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深入的分析、图片的精美和直观等等。作为杂志,我们努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报道角度、分析和包装方面力求精益求精,同时不断开拓研发新的选题。作为专业的农业杂志,我们积极研究国内外最新动态,将国外最新的农业发展观念和方法介绍给读者;选登了大量具有科研学术价值的文章,从源头解决农业发展问题;认真了解读者需求,栏目和选题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细致到良种、机械种植、测土施肥、农牧业产业化以及观光农业等方方面面。

(五)创新观念建设

一是思想观念创新。理念创新是指革除旧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进而用于指导新的实践过程。打破旧有模式,改变高高在上闭门造车的办刊思路,积极了解读者需求,强化发行渠道,完善读者服务。二是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的绩效激励、出版人制,编辑负责制。三是内容形式、栏目的创新。在保留传统的《特色农业》《作物栽培》《植保土肥》等农业技术科普栏目外,也不断探索农牧业理论的研究,在整体上提升了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四是出品的创新和延伸。通过组织论坛、活动、展览和刊发论文集的形式进一步扩展了作者资源,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编辑理论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杂志编辑学。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牧业杂志社)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第5篇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县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按照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桂林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开展“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深化开展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和“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围绕县委提出的创建“三大名城”目标,紧紧抓住“三大会战”的有利时机,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投入为保证,以党建网格化、区域化为支撑,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全体党员、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不

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目标要求

从2012年起,以开展“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为载体,在“三有一化”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设置、强化覆盖、提升队伍、完善制度、创新服务、落实保障”等六大工程,实现“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六联”区域化党建格局,构建“组织和谐、秩序和谐、环境和谐、生活和谐、文化和谐、风貌和谐”等六个方面的和谐社区。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党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着力解决群众反响最强烈、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出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特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结合社区特点,精心设计载体,形成一楼栋一特色、一街道一品牌、一片区一景象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三)加强联动。要把活动与**山水名城、工业名城、创业名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农村公路、水利建设和电网升级改造三大会战结合起来,加强与社区单位和职能部门的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推进“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工作。

— 2 —

(四)分层推进。认真分析各个社区的不同情况,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建设时序,分步实施、分类指导。

四、建设内容

在“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全面推动“优化设置、强化覆盖、提升队伍、完善制度、创新服务、落实保障”等六大工程,以六大工程带动社区基层党建的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

(一)实施“六大工程”:

1.“优化设置工程”。按照区域化党建的要求,推进社区党组织的网格化设置、扁平化管理、规范化运行,不断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体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据科学规范、相对统一的原则,可以吸纳辖区内单位党组织代表、居民党员代表进入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整合区域内各种组织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形成全方位的区域性社区管理格局。

2.“强化覆盖工程”。创新社区内党组织组建形式,重点关注社区内“两新”组织,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新建小区、村改社区、新兴产业园区、个体工商户集散市场。按照有利于党员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推动社区内跨行业、跨体制、跨单位的党组织联合,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对不具备党组

织组建条件的,派出党建指导员,先期抓好工青妇等组织的建设,实现党的工作的全覆盖。

3.“提升队伍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坚持强化教育培训,加强日常管理,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指导员三支队伍。一是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要把服务居民意识强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的同志放到这些岗位上,保持这支队伍的相对稳定。二是抓好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确保社区有抓党建的专门力量。三是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指导员队伍可以通过委派、聘请、兼任等多种形式组建,要保证能够发挥作用、履行职责。

4.“完善制度工程”。出台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让机制有效运行,实现用制度保障党建工作。推行党建联席会制度,社区党组织必须建立和完善与辖区单位之间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确定好会议规章和议事规则。完善党员双重管理制度,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必须到居住地社区报到,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一次社区公益活动,社区定期反馈党员在社区表现情况,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管理机制。健全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发挥好党员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服务中心,全面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和组织好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每个社区都建立起两支以上长期发挥作用的志愿者队伍。

— 4 —

5.“创新服务工程”。要创新服务理念,切实提高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在服务平台架构上,建立健全党员服务中心,以党员服务中心牵头,建立“县城—乡镇—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网络,强化各类社区服务点的建设和使用。在服务机制上,学习武汉“百步亭工作法”,建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物业服务、低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宣传方针政策、关心爱护党员、传递致富信息、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传播科普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深化平安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在服务方式上,除了传统领域,还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服务群众,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网上服务平台和网上工作站。

6.“强化保障工程”。抓好投入保障和待遇保障,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社区自筹为补充的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提高社区干部的待遇,参考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以社区基础工作为基础,以各项中心工作及创建指标的完成实绩为依据,建立社区党务工作者工资定期增长机制和工作奖励机制。畅通上升渠道,注重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党务工作者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给社区党务工作者提供成长空间。

(二)建设“六大和谐”社区:

通过实施精品党建“六大工程”,构建“组织和谐、秩序和谐、环境和谐、生活和谐、文化和谐、风貌和谐”等六个方面的和谐社区。

1.“组织和谐”。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鲜明,整合力量得力,覆盖面广,社区内各单位各组织参与程度高,形成齐抓共管、共驻共建的立体化、网格化党建体系。

2.“秩序和谐”。社区各项制度完备,运行机制规范,社区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齐备。社区自治程度高,民意反映渠道通畅,重大事项居民集体决策,社区内各组织能够自我规范和协同活动。

3.“环境和谐”。社区干净整洁,各类公共设施布局合理、管理有序,无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情况。社区综合服务站和服务网点标识醒目,外观装修相对统一。社区主要活动场所和人员聚集地建有公共宣传栏,内容经常更新。

4.“生活和谐”。有完善的公共服务,社区内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服务机制齐全,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5.“文化和谐”。积极开展文明楼幢、文明家庭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社区实际,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楼幢、学习型家庭活动。依托社区学校、市民学校平台,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 6 —

动,如青少年校外教育、下岗职工培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科普知识教育等。有群众性文化娱乐组织,定期组织社区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

6.“风貌和谐”。居民精神面貌好,有朝气。居民遵纪守法,邻里之间关系和谐,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居民对社区归属感强,对党建活动认同感高。

五、实施步骤

“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是“十二五”期间我县社区党建工作的总思路、总载体、总抓手,按照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加强联动、分层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到2012年底)

结合分类定级工作,对各个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底数,找准不足。各乡镇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和每一个社区的建设规划。建立起费随事转的经费机制和财政兜底的保障体制,确保各乡镇社区(居委会)年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全县范围内打造1到2个各具特色的示范社区,作为和谐社区的标杆。

第二阶段(到2013年底)

以“和谐社区”示范点为标杆,创建活动由点向面拓展,各乡镇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到2013年底实现50%的社区达标。

第三阶段(到2015年底)

按照活动要求,全县所有社区基本实现“六大和谐”标准,“打造党建精品,建设和谐社区”的体系初步形成。

六、工作要求

开展“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把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作为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效载体,把工作精力向创建活动重点倾斜。要立足实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方案,落实责任主体,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强化督促检查

要把活动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万名干部入乡住村”和“解放思想、赶超跨越”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创建活动中,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创建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创建工作的有关问题,并针对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工作对策。

(三)营造宣传氛围

要切实加强宣传和引导工作,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 8 —

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打造精品党建,建设和谐社区”活动的良好氛围。

附件:1.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协调议事制度

2.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附件1

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协调议事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密切社区辖区各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探索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特制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协调议事制度。

第二条

党建工作联席会协调议事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要求,以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增进党建工作的合力为目标,把条块单位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参与联席会议的各成员单位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第三条

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宗旨是交流、协调、评议、创优、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

第二章

成员单位

第四条

参加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为:

(一)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委、总支或支部);

(二)辖区单位;

(三)社区居民代表;

(四)社区社会组织。

第五条 党建工作联席会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每个成员单位选派一名负责人参加联席会议,人员相对固定。如原参加人员— 10 —

有变动,可由会员单位党组织决定另派人员参加。

第六条

成员单位的义务:

(一)成员应遵守联席会议的规章制度,积极完成联席会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认真执行联席会议达成的决议或意见。

(二)成员之间应互助互利,及时提供本单位的工作经验和信息,相互学习,平等交流,尽可能做到社区资源共享。

(三)在协商的基础上,帮助解决其他成员单位提出的协作要求。

第七条

成员单位的权利:

(一)向党建协调委员会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质询的权利。

(二)向党建协调委员会提出协作要求的权利。

第三章

职责任务

第八条

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通报和交流成员单位党建工作情况以及其他重大事项,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专项(专题)走访、学习等活动。

(二)对党建工作和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协调各方的行动。

(三)讨论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组织开展党建活动,一定时期内开展评选表彰活动。

(五)协调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共同解决社区居民提出的普遍性问题,做好在职党员入社区接受二次管理和服务工作。

(六)增强社区凝聚力,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社区公益性活动。

(六)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的综合评议。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成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协调委员会主任;设委员若干,由社区内主要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第十条

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职责是组织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确定会议议题,具体实施会议决议,协调各方行动。

第十一条 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通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开展工作,所作的重大决议决定必须经过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协调委员会每个月组织召开一次党建工作联席会议。

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十二条

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会议签到、会议记录、会议决议、请假等制度。

第十三条

联席会议决定问题,采取平等协商、民主讨论、集思广益的办法,充分尊重每一个成员单位的意见。对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不写入会议决议。

第十四条

每次会议后及时起草形成会议纪要,并印发各与会单位。下一次会议,各单位应报告本单位执行会议纪要的情况。

— 12 —

附件2

社区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桂林市城镇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制定党员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党员志愿者是指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工作站)登记、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和预备党员。

第三条

社区党员志愿服务者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工作站)及其下属的党员志愿者服务点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条

党员志愿者的条件:

(一)年龄为六十周岁以下的党员、预备党员(特殊情况可放宽到70周岁);

(二)身体健康;

(三)自愿从事志愿服务,并有相应的服务技能;

(四)组织关系、户口或者工作单位在社区内。

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向所在地社区党组织提出申请,登记成为党员志愿者。

第五条

党员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参加党员志愿者组织的各种活动,接受有关教育、培

训;

(二)请求党员志愿者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对党员志愿者组织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进行监督;

(四)退出党员志愿者组织;

(五)有困难时优先得到志愿服务。

第六条

党员志愿者应当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完成党员志愿者组织安排的服务工作,维护党员志愿者组织的声誉和形象。

第七条

党员志愿者组织、党员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第八条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根据志愿者的专长、特长,把志愿者分为若干支服务队。开展宣传方针政策、关心爱护党员、传递致富信息、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传播科普知识、丰富业余生活、深化平安建设等方面的服务。

第九条

党员志愿者根据服务对象的申请或者实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党员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要佩戴党徽,应时时处处注意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和志愿者社会形象。

第十条

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要维护集体荣誉,顾全大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第十一条

要重视志愿服务活动和工作内容的记载及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要撰写民情日记,并建立档案。

— 14 —

第十二条

对志愿者的各项活动和服务情况要及时向志愿者所在单位及相关部门反馈,予以鉴定,进行必要的宣传、鼓励。

中共**县委组织部办公室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打造和谐社区 第6篇

近年来,xx社区居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加强社区民主法治,营造了社区文明祥和、民主和谐的新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党的生活和管理制度,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xx社区党组织是社区民主建设的领导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可以为社区民主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保证。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建设。通过组织社区党组织成员尤其是党支部主要负责人联系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素质,做好社区群众思想工作,着重抓好就业和再就业、救助困难群众;办好“爱心超市”,举办普法讲座;注重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注重社区综合管理、注重矛盾纠纷调处等。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加强社区党组织内部民主建设。以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为契机,促进社区党组织内部管理和决策民主化,有助于凝聚社区党员力量,在社区民主建设中发挥整体优势,推动社区民主建设。三是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员的构成比较复杂,通过“党群联系箱”和发放“党群联系卡”将他们组织起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帮助社区居民明确社区民主建设的政治导向,保证社区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社区民主机制,强化社区联动

建立健全社区民主机制,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会和社区居委会的有效联动。社区党组织根据权限,积极地配合社区协商议事会和社区居委会处理日常工作,并加强思想政治领导;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适时召开,听取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述职并进行评议;社区协商议事会定期听取社区居委会成员报告工作,加强与社区党组织的联系,作好议事、监督和日常决策工作;社区居委会要定期向社区协商议事会报告工作,适时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述职,并接受居民代表和居民的评议,居民会议也可以依法撤换不称职的居委会成员。

三.完善社区民主实践形式,促进社区民主与法制建设

我们注重加强社区民主建设,着力推进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我们充分体现居民代表意愿,放手发动他们选出新的一届班子和民主协商议事委员会。

民主决策是社区居民自治的直接体现,我们应充分发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的作用,实行走访居民制度、临时扩大会议制度及居民报名列席旁听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广开吸纳民意、积聚民智的渠道,使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制度变革建立一种对话机制,避免了剧烈社会矛盾,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居民下岗失业、子女上学、廉租住房、就业、就医以及弱势群体等方面的问题。

民主管理是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内容。我们依靠社区居民,在管理机制上将行政调控机制和居民自治机制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参

与意识,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机制,使社区居民能够与社区民主管理的主要机构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实现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促进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民主监督机制是保证社区民主自治良性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加大居务公开和民主评议的力度,将居务公开的内容扩充到社区政策执行、社区居委会办事程序、财务收支状况、流动人口管理、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作目标及工资待遇等,在社区居委会开设民主评议栏,加强居民的随时评议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上的专门评议,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议事协商会尤其是社区居民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通过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居民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为开创和谐社区,打造平安新xx奠定坚实的基础。

xx社区居委会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第7篇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小区是栖身之所。物业管理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做好物业管理工作,是解决群众现实问题、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市大多数小区的业主普遍对物业管理不满意,小区内卫生脏乱差、道路堵行车难、电梯常坏、房屋漏水、安全没有保障等等一系列的物业问题。可从物业公司管理角度而言,它们同样有苦难言,业主不理解不配合,物业费收缴难、资金匮乏、人员不足、经营亏损。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多年以来造成群众反响强烈,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十分突出。

根据我们了解,小区中的物业管理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引发矛盾。部分物业公司行为不规范,过度追求利益,不按合同规定提供相应服务,如人员配臵不足,经常失窃等,又如电梯、通讯设施、污水管道、卫生设施、房屋漏水等故障维修不及时,或多次维修带来不便,以及乱停车造成行车难、停车难等损害了业主合法权益,造成业主不满意。

(二)物业公司受制于房地产商。部分物业公司是从房地产商派生出来,由于其“血缘”关系,受制于房地产商,许多项目在施工阶段遗留下来的问题,不敢监督,等到居民

入住后才暴露出来,引发业主不满,如房屋面积缩水、原买房时承诺项目没有到位或改变等原因,难以找房产商交涉而直接归咎于物业公司。

(三)小区的自治功能没有很好发挥。业主和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社区居委会三者关系没有理顺,没有形成合力,关系不够融洽,缺少沟通,缺少相互尊重,一旦发生问题没有换位思考,各执己见,造成矛盾激化,业主就以拒缴物业费为由,物业公司就以减少人员降低服务标准,陷入恶性循环。

(四)小区造血功能差。据行业内统计,全市160多家物业公司,微利的仅占15%左右、亏损的多达60%,主要原因是物业管理费偏低,收缴率仅在70%--80%之间,造成入不敷出,加上新小区入住率仅在60%--70%之间,更是雪上加霜难以为继。

(五)物业维修基金申请难。房主新购房屋时,按造价缴纳5%的专项物业维修基金,俗称房子的“养老钱”。房屋漏水、承重墙开裂、电梯维修、更新监控设备等这些都是使用范围,可是申请这笔资金手续繁琐,甚至一拖就是1—2年。

(六)个人利益影响小区整体利益。由于部分业主个人利益驱使,擅自违章建筑、违法装修、破坏房屋结构、违法改变物业用途、毁坏小区绿化环境、侵害公共利益等行为,造成大多数业主不满意,但物业公司只能向有关职能部门反映,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归咎于物业公司管理不力。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区内各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小区是群众性的自治组织,小区的业主大会和由其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是小区的管理主体,它有权决定本小区内的一切重大事项,包括聘用物业管理,而小区的物业管理应该是有偿为小区所有业主提供物业方面管理的服务机构,而不是小区的管理机构,他与小区的所有业主是完全按照合约办事的平等主体。物业管理应该由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按照一定的程序选聘产生,而目前我市的许多小区的物业管理大多是由开发商聘请而来。这些应该是小区交付使用前期的临时性机构。但就是这样的临时性机构却一直代替着业主委员会行使着业主大会的权力,这些结果,直接导致业主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业主与物业管理之间的矛盾激化。

为此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业委会组织建设,实行小区自治管理。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物业公司既不是凌驾于业主之上的“管理者”,也不是逆来顺受的“受气包”,二者之间协作是“鱼与水关系”,缺一不可。业主不但要主动参与小区管理建设,还要支持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建立起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提高管理水平。街道、社区居委会要帮助小区加强业主委员会组织建设,完善业主公约、财务管理,完善物业服务管理合同,帮助解决一些矛盾纠纷,特别是要确保执行力度到位,共建和谐小区。

(二)物业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物业公司,规范物业公司的管理行为,接受业主和业委会的公开监督,实行人性化管理,逐步树立物业公司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三)建立规范的物业收费管理制度。根据目前存在收费偏低、入不敷出的实际,适当提高收费标准,提倡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的收费标准,要对拒缴物业费的业主有一个完善的制约措施。每年年终由业主代表大会、居委会、物业公司等代表共同评议当年工作成绩,根据合同服务项目的优劣给予奖励和处罚。

(四)简化维修基金的申请手续。维修基金是业主的钱,由城建部门代管,若需要应由物业公司向业委会申请同意,经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签名,报城建审核,要做到积极拨付,确保项目及时完成。

(五)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设规划、城管、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支持小区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破坏房屋结构、违章搭建、违法装修、违法改变物业用途或破坏小区环境,侵害业主公共利益等违法行为及时介

入,依法予以处理。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第8篇

街道工委经过反复调研后决定,通过开展“一区一品”邻里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社区。该活动的主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和谐文化,引导不同群体的居民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守望相助,途径是开展“一区一品”特色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使和谐价值理念融入居民生活中,增强社区凝聚力。

开展“一区一品”邻里文化活动的主要做法,一是完善文化设施,提供活动保障。工委根据各社区开展“一区一品”活动的需求,积极解决文化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协调辖区妇儿中心等单位为4支文艺团队长期提供活动场地;对两个小区3处场地进行文化活动空间改造,还投入40万元对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进行升级改造。为社区配备演出服装、音响乐器等643件套,图书1000册,聘请专业老师对社区7支团队开展培训100余场。

二是深入动员,吸引居民广泛参与。以往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多是歌曲、舞蹈,形式单一,参加的人员也仅限于少数社区文艺骨干。在“一区一品”活动中,为了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委鼓励每个社区结合居民文化需求和特点开展活动。有的社区老干部多,成立了诗词社,交流创作心得,开展作品赏析;有的社区老教师多,开展书画活动成为特色,不仅定期举办书画展,邻里之间还互赠书画作品增进感情;还有的社区灯谜爱好者聚在了一起,成立了灯谜社,创作谜题,举办灯谜猜射大赛。几年来,“一区一品”邻里文化活动在各社区广泛开展,内容丰富,色彩纷呈。

三是提升层次,打造品牌。各社区的文化活动在积累了经验之后,逐步升级为街道文化活动,街道搭平台,与某一社区共同主办,其他社区积极参与,形成了街道辖区邻里文化交流、感情交融的氛围。近两年,端午诗会、“廉政文化进社区”灯谜大赛、太极拳展示、书画展示交流,舞蹈汇演、“邻里百家宴”等十二项社区文化活动,成为林校路街道的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

四是注重四个结合,助力和谐社区建设。这四个结合就是,注重与拉近居民关系相结合,通过低门槛、生活化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参与拉近邻里距离;注重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为业主与社区居委会、施工改造方搭建情感沟通的桥梁;注重与社区养老工作相结合,营造尊老敬老氛围;注重与提高居民幸福感相结合,理顺居民情绪,引导发挥正能量。

“一区一品”邻里文化活动开展以来,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一是涌现出一批“以文化人”、共筑和谐邻里关系的模范社区,这其中有“温馨邻里情,魅力新家园”的罗奇营一区、“传统文化寻不变情怀,和谐邻里创美好社区”的罗奇营二区、“书香溢社区,共筑邻里情”的永华北里社区、“展缤纷才艺,圆幸福梦想”的铁路社区、“赞十年邻里情,做幸福义东人”的义和庄东里社区、“十年共叙邻里情,携手同圆社区梦”的车站南里社区和“睦邻里文化,展家风家训”的兴政中里社区。二是社区氛围更加和谐。通过“一区一品”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自豪感,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守望相助形成风气,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在职党员王宏蕊自家装修完之后,又粉刷楼道,整修树木护栏;“刘生记面馆”负责人长年资助社区的一名贫困学生,直至高中学业;居民李俊民常年照顾邻居张桂英夫妇;宋薛宣、宋丙洋义务为居民修锁、开锁、修脚;居民们更加主动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绿化美化、治安维护、环境治理和物业服务等工作,促进了共建共享。

林校路街道“一区一品”文化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多家媒体予以报道。街道先后荣获“全国二十三城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第十二届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和首都文明示范单位等称号。

街道工委认为,在新形势下,“一区一品”邻里文化建设还应当完善和发展。首先,要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体制机制,由管理型体制向服务型体制转变,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力度,适度增加资金投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拓展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开办网上邻里文化活动,增强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其三,建立专家库,聘请专家开展培训和咨询,提高社区人员文化素养,提升社区文化活动品牌效应。

加强社区建设,打造精品社区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现场监理;监理工作;有效监理

在建筑领域,不仅要进行质量把关,而且要深入到施工人员、环境、施工合同等各方面,以实现现场监理的有效性。由此可见, 施工现场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应该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管

1.1 加强材料监理。

1.1.1 加强材料监管,使建筑用材适应于建筑要求。很多建筑商出于经济利益的实现,往往选用质量低劣的材料,这就直接造成质量危机,以次材料投入使用,必定造成建筑事故,所以在建筑材料质量监管上,一定要从建筑材料根源下手,采用技术性检测,来实现建筑质量合格。同时,根据建筑用材实际进行材料构成、型号、成分等选择,保证材料的实用性。

1.1.2 严格控制材料结合点。对选择好的材料,在实际应用时,要严格控制好建筑各部分结合点,如建筑材料型号与建筑层次的关系、建筑结构用材标准、各个材料间的组合标准等,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同时,以各种材料的结合效能,来实现建筑的整体性质量。

1.1.3 加强材料见证检测。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时间长、规模大,而建筑材料多,品种复杂,不同厂家的同一种材料质量相差较大,所以在进行材料监理中,一定要强化材料质量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全过程管理,坚持见证取样制度,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实现。

1.2 施工阶段,监理人员要严格把控每一个子项目的质量关。他们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观察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偷工减料,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要对施工队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监管,预防施工人员擅自将要求的建筑材料更换成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在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时,要及时向工程师提出来,并确保这些问题得到重视与改正。有时候,出于实际的施工环境,施工组要更换建筑材料,监理人员在不清楚问题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向设计师、工程师询问相关方面的知识,确保这样的更换是更符合建筑环境和业主利益的。

1.3 在施工完成后,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都要进行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检查验收。

一个工程的分工十分细致,一个人或者一组人完成整个工程的检查是十分困难的。为了配合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监理人员也应该由不同的人负责监管不同项目的施工质量。针对监理人员自身的专长,安排与之相对应的工作。在所有的监理人员都完成质量检查,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并且记录数据,确认各部分的质量都过关以后,再由总监理工程师分别报告业主和公司。但是,在当下工程监理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监理人员不注重沟通,导致业主的要求没能很好地传达给施工队,没有具体了解问题的情况下,与施工人员和设计师发生冲突、口角等;监理人员的责任性不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质量检查也不认真、不仔细;监理企业行业竞争无规则等。应当要注重培养监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提高监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责任性,并且积极致力于建立合理、合法、有序监理行业规则与制度等。但如果在一个工程中,只有专门的工程监理企业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理,那么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往往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也并不见得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好事情。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应全面进行安全管理

当前安全监理的责任范围逐步扩大,由单纯的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到“三控、二管、一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全阶段、全过程、全方位的“四控、二管、一协调”,职责也越来越明确。要扭转工程建设项目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必须把安全监理作为工程建设监理的一项单独监控项目来抓,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2.1 明确安全监理的任务。安全监理的任务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组织施工,消除施工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杜绝各类不安全隐患,控制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2.2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安全监理具体工作及有关程序;编制好监理大纲、规划。在编制监理大纲、监理规划时,应明确安全监理目标、措施、计划和安全监理程序,根据工程规模、各个分项建设项目和各分包的施工队伍,并建立相关的程序文件.

2.3 督促检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施工单位是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施工单位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监理重点是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措施和资金投入监控。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前进行施工安全风险分析,掌握施工潜在的危险,预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次数以及规模,运用假设分析法判断危险实际发生时,对工程造成的最大损失和影响,以确定合理的安全风险控制点,加强对特殊工种人员的上岗操作证件的检查。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监督管理工作制度。监理部应制定如下工作制度:日常跟踪检查制度。现场监理人员应结合旁站、巡视工作,认真做好安全监理记录,并按监理规范规定做好安全监理资料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制度。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应该把握成本与资金动态

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资金的监理,不仅要对其静态资本进行各方面的预算、控制,而且要深入到建筑工程各过程,形成动态资本控制。

3.1 进行工程静态资本监理的工作。在采购材料、设备等方面,进行市场控价,合理估算建筑工程所用的材料、设备数量,通过多方市场途径,进行价格对比和定位,尽量选择具有质量保证的生产供应商,以合作性关系,形成价格优势,促进低价位高价值的实现,这就起到了节约成本的效果,实现对静态资本的监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严格进行动态资本控制,实现工程资金保障。一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范围。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计划的情况较多,如因设计不合理,变动设计,因材料标准不合格而进行材料调整等,而这一切都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支出,这就为工程造价留下可变因素,因此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时,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把关,将建筑规模、用材标准、设备购置等尽量控制在设计之内,若出现变动,则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核定,并进行现场决策后,才能进行相关变更,这就要求建筑单位正确掌握造价市场,依据市场变化进行实际调整。同时,落实文件,做好造价变化的各项记录,以保证结算时有凭有据;另一方面,坚持节约与充分利用,优化资源,实现过程性、方位性控制。以有效的投资方式,将建筑工程的技术、设备、经济、合同等,进行价值定位后,进行过程性控制,尤其是在技术方面,要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从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施工价格、决算等环节进行监理,促使工程造价的最大价值化实现。

4.结束语

总之,当前建筑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建筑工程现场工作的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的实现,这就要求面向建筑质量、安全实行全方位的监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城乡清洁工程考核办法下一篇:陕西国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