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考试题

2024-08-04

六年级下册音乐考试题(精选6篇)

六年级下册音乐考试题 第1篇

六年级下册音乐基础知识试题

年级姓名

一、填空(20分,每空4分)。

1、贝多芬是______国作曲家,作品有___________。

2、《一二三四歌》是反映___________生活歌曲。

3、印度歌曲__________是电影 《两亩地》 中的插曲。印度电影你还知道________。

二、选择填空(40分,每空4分)。

()

1、歌曲《踏雪寻梅》A冼星海()

2、歌 曲《渴望春天》B莫扎特()

3、二胡曲《良宵》C 贝多芬()

4、大合唱《黄河大合唱》D黄 自()

5、舞剧音乐《天鹅湖》E刘天华()

6、钢琴曲《致爱丽丝》F柴可夫斯基()

7、《小放驴 》G山东民歌()

8、《大起板》H 陕西民歌()

9、《南泥湾》I 河北民歌()

10、《沂蒙山小调》J 河南民歌

三、判断(40分,每题4分)。

1、《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聂耳 作曲,田汉作词的,这首歌曲被定为我国的 国 歌。()

2、贝多芬是美国著名音乐家,写下了好多部音乐作品。本学期我们还学习由他创作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

3、右边带有小圆点的音符叫附 点。它表示把原来单纯音符的时值再增加一半。()

4、4/4拍子的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

5、秧歌是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一般用十字步子表演。()

6、蒙古歌曲《小黄鹂鸟》是首短调 体裁的民歌,其特点是 旋律优美抒情,起伏较大,表现感情细腻,音乐结构工整。()

7、中国的民歌按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歌剧。()

8、《红河谷》 是一首流行于中国黄河一带的民歌。()

9、《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久远,流行地区很广,遍及我国南北的小调民歌。()

10、《军民大生产》是一首号子体裁的民歌,主要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特点。()

六年级下册音乐考试题 第2篇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2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学的重点难点:

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2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

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学内容: 听:〈〈将军令〉〉、〈〈滚核桃〉〉。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 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3、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

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见书)

4、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

5、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6、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7、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8、分组进行歌表演。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

唱:巩固歌曲演唱 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 教学的重点难点:

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

3、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4、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5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

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 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

第二单元 溯流探源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2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学内容: 听:北风吹 唱:小白菜

动:听一听,比一比 教学的重点、难点

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 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 4复习民歌的特点:。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5学唱河北民歌《小白菜》

听:先感知歌曲《小白菜》、《北风吹》《青羊传》的旋律特点,再找出歌剧作品中的相似旋律。唱一唱

再听歌曲《北风吹》,学生轻声跟唱。

再听歌曲《小白菜》,感受旋律的忧伤、凄凉的。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

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6,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2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教学内容 听:《向阳花》

唱:《李玉莲调》《夜歌》 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旋律的特点来判断是哪个地域的民歌,了解三种不同的变换拍子,以整体艇长发学唱歌曲让学生喝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

4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让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5听唱歌曲《夜歌》

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

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分组巩固练唱。6听《向阳花》——钢琴独奏

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

2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3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教学内容

听:《梁山伯与祝英台》 唱:苏格兰的蓝铃花〉 教学的重点、难点

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3巩固上节课歌曲

4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从远古始终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

在聆听主题时,学生可轻声哼唱,着重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

哼唱主题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委婉、清丽的特色,相像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动人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

听范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重点练唱一音多字的演唱。

6、分组练唱,互相点评。

第三单元 滔滔多瑙河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教学内容

听:瑞士山歌、孤独的木羊人 唱:幽静的山谷 教学的重点、难点 唱准弱起节拍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

3听:瑞士山歌——在瑞士山区,牧人们常常用号角或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递各种信息。久而九之,他们竟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惊叹的真假声交替的约德尔法。要求: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这种唱法的特点是: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突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了奇特的效果。

再听:孤独的牧羊人——叙述了一个人牧羊人与老山羊、小山羊的对话,曲调生动活泼。歌曲的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

要求:说说歌曲中有哪些角色?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句? 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 4学唱《幽静的山谷》

听范唱,歌曲中平稳的旋律使你感受到什么?歌曲中起伏较大的旋律表现出什么?

再听,学生可哼唱旋律,再唱歌谱

轻声学唱歌词,注意一音多字的演唱,听唱结合唱准歌曲 分组巩固歌曲的演唱。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教学内容: 听:爱尔兰风笛 唱:我和小提琴 动:采集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八三拍的韵律感,唱准弱起节拍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3听:爱尔兰风笛——是一种民族乐器的名称。是凯尔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尔兰风笛的皮囊的另一端连着一根细管,这根细管是像笛子一样有出气孔的,双手通过控制那根细管上的气孔改变音高。

要求: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相关文化,再听赏曲例音响,交流听赏的感受,教师加以归纳总结,再补充听赏其他用爱尔兰风笛演奏的作品。

4学唱:《我和小提琴》

听范唱,感受歌曲运用附点节奏带来的情绪变化。再听,学生哼唱旋律,再唱谱

学唱歌词,分段练唱,注意唱准弱起节拍 分三组进行表演唱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欣赏《爱尔兰风笛》《水上音乐》、《戏谑曲》《小提琴协奏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2能用简单的乐器和着《水上音乐》伴奏。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分、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教学内容

听:戏虐曲,水上音乐 唱:土拨鼠 教学的重点、难点 唱准弱起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3复习歌曲

听;戏谑曲——选自巴赫《管弦乐组曲》第二首第七曲。巴赫一生的作品浩如烟海,他本人比较喜欢这首《戏谑曲》。

初听,要求学生说出主奏乐器的名称。再听乐曲,要求学生说出弦乐器在哪一音区演奏,乐曲采用了怎样的速度。

水上音乐——又称《水乐》《船乐》,是一部管弦乐组曲,据说是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要求:学生在老师提示下听赏乐曲,对不同的片段,作出不同的情绪反应,然后再交流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可跟着音乐踏步,感受节奏和速度的变化。4学唱:《土拨鼠》

听:学生一面熟悉歌曲,一面跟着音乐拍一拍。再听,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并说说共分几句 学生唱谱,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旋律。

看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分组练唱。

加上力度记号,如何来表现歌曲,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不同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评价。

第四单元 动感拉丁舞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

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试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3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箫、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内容

听:美丽的塞林托 唱:拉库卡拉查 东:完成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墨西哥民间乐曲,八六拍,具有摇曳之动感。并能演唱热情奔放的墨西哥歌曲。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歌曲

3听:美丽的塞林托——这首民间乐曲,八六拍,具有摇曳之动感,表现了明朗愉快的心情。切分节奏贯穿全曲,给人以活泼、俏皮、幽默之感。旋律进行多为级进式,乐句间的连接均为大跳音程,热烈而奔放。

要求:听听、唱唱乐曲主旋律,体验乐曲的情绪,引导学生听出乐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借助歌词进一步了解器乐作品在塑造形象时常用的手法。4学唱歌曲:卡拉库拉查

听范唱,使学生感受歌曲情绪活跃、欢快。具有舞蹈之动感。再听,学生可跟音乐律动,自由表演。轻声哼唱旋律,在哼唱歌谱

学唱歌词,注意反复跨越记号的运用。分组练唱 完成旋律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

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试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3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箫、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内容

听:安第斯排箫,钢鼓音乐 唱:鸟儿多美丽 教学的重点,难点

乐曲听赏重点是聆听乐器音色 掌握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3听:安第斯排箫——排箫是高原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演奏手法多样:有时用来演奏旋律,有时像低声吟唱,有时又像在模仿风声。

听:钢鼓音乐——钢鼓是一种具有独特音色的打击乐器,它由与西方音价相同的十二个音所构成。然后它与一般乐器不同的是,它并非以音价顺次排列,而是依据音响原理而排列。

要求:先听赏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然后再了解乐器的历史及其风格。

4学唱:鸟儿多美丽

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韵律感,并可进行律动表演 再听,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唱歌曲两边

学唱高声部,分组练唱,再唱低声部,分组练唱

有条件的班级进行二声部合唱,结合录音范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设计多种表演方案,在交流中相互评价。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

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试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3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箫、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内容 听:感受拉丁舞 唱:第一天去上学 教学的重点、难点

强拍弱位置演唱,一音多字,大跳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3复习歌曲

4感受拉丁舞;探戈舞曲,夏夜桑巴舞曲欣赏 5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 听,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再听,让学生找出难的乐句,或自己最喜欢的乐句进行练唱

采用分句教 唱和整体教唱相结合的方式学唱歌曲,对歌曲中较难把握的节奏重点练唱

分组进行练唱歌曲

再引导学生通过视唱歌谱,学习分析旋律的构成,为我的创造练习中的创编旋律作铺垫和技法指导。

第五单元 灿烂阳光下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教学内容

听;在灿烂阳光下 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教学的重点、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顿音记号,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3听歌曲:金色童年是一首歌,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快乐的气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在童年的歌声中,我们漫漫张大了。那你们还记得自己小时侯的样子吗?请你说说小时侯的一件趣事。

童年的回忆是美好的,童年是最富诗意的,童年的门梦是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歌声愉快、悦耳。童年,就像一阵风儿轻轻地吹过,金色的童年就像那首永远唱不完的快乐歌。再听歌曲,这是一首欢快、活泼、高兴的。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加上歌词学唱,分组练唱

加上跳音记号以后的效果,使歌曲更加活泼、欢快。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巩固演唱,男女生接口唱或独唱,想表演的可以加人动作进行表演。4欣赏《在灿烂阳光下》

听,歌中唱了些什么,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

边说边和同学示范拍手游戏,让我们一边听一边做这个游戏吧。

学生们可选择小时侯玩的游戏选一个进行表演,分成两组,边玩边唱歌。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有思考地聆听本单元的曲目,分辨作品在表现形式、情绪、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2自信地参与本单元“我的创造”“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以增强旋律创编和随乐演唱的自信心与表现力。教学内容

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唱:花季雨季 教学的重点,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唱准大跳音程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3复习前面学过的歌曲

4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是一首叙事性强,旋律优美,对比鲜明,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热爱。

第一部分描写新社会农村的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听妈妈讲故事。

第二部分叙述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曲调起伏较大表现了一种悲愤控诉的情绪。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音乐把人们又带回了现在,夜晚还是那么宁静,但妈妈讲的过去的事情却让孩子们深思。

5、学唱歌曲:花季雨季 听范唱,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轻快、活泼

再听学生带着欢快的心情哼唱旋律,唱准大跳音程的音准 分段学唱歌词,分组练唱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学生展现青春光彩的美好愿望。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有思考地聆听本单元的曲目,分辨作品在表现形式、情绪、风格等方面存在的差

2自信地参与本单元“我的创造”“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以增强旋律创编和随乐演唱的自信心与表现力。教学内容 听:初升的太阳

唱:七色光之歌,歌声与微笑 教学的重点、难点

唱出波音记号的效果,唱准二声部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3听:初升的太阳——草原上的人们渴望美好生活就像渴望出身初升的太阳一样,它歌颂自由、阳光,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乐曲。马头琴独奏

要求:学生听辩乐曲的段落结构,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不同音乐段落的内心感受。

了解马头琴的知识。4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充分展现了少先队员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思想感情。

再听,学生轻唱第一声部歌曲,分组练唱,再唱第二声部歌曲。有条件的班级二声部合起来,完整地演唱全曲

5、听唱:歌声与微笑

让学生欣赏感受,通过画面,语言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心中产生幸福感,从而更好地领会歌曲的内涵。

可采用请个别学生表演、小组演唱、领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巩固练习。

第六单元 同一首歌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

2能分别用欢快、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

3积极参与“我的评说”、“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内容

听:让世界充满爱 唱:幸福快车 教学重点、难点

节奏明快,旋律起伏较大,不易唱准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歌曲 3听:让世界充满和平

听童声合唱,让学生感受多声部的和声效果,及歌曲主题的内涵。可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主题音乐,然后展开讨论 学生可跟着一起歌唱 4学唱歌曲《幸福快车》

听,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富有动感

再听,学生律动,表现歌曲的情绪,可做“开幸福快车”的游戏。学唱歌词,分段练唱,分组练习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

2能分别用欢快、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

3积极参与“我的评说”、“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内容 听:梦幻之风 唱:真善美的小世界 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声部音色的和谐同意 准确把握乐曲的弱起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3听:梦幻之风——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在给学生介绍班得瑞乐团。再听,并跟着音响哼唱主旋律,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我的创造”活动

4学唱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用啦模唱歌曲的旋律,教师以手提示弱起。

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分组练唱歌曲,连续的大跳使歌曲富有动感,充满勃勃生机。

咐点音符的多处运用,重点练唱

有条件的班级学唱二声部,感受和声的效果。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

2能分别用欢快、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

3积极参与“我的评说”、“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教学的重点、难点

四四拍可以照二二拍演唱,以取得宽广流畅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幸福快车,真善美的小世界

3六年级的小学生活令人难忘,我们将要告别校园,告别同学,告别亲爱的老师。让我们高唱《同一首歌》,重温有友情,共享欢乐。听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情,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再听,注意旋律中的变化音,重点练唱。高潮部分的大跳音程的不易唱准,重点练唱

学生自己设计演唱形式进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得最好。

有条件的班级可进行二声部的练唱,结合范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采集与分享:

收集有关“和平与友谊”主题的歌曲在毕业典礼上与同学们分享。5音乐糊

六年级下册音乐考试题 第3篇

(一) 教材简析。

《青花》是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以青花为业, 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 赞美了青花瓷艺人的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 那就是从古至今都有像文中父子俩那样的瓷艺人在为中国青花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二)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本单元“抓住文章特点, 并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 理解文章的内容, 加深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认识”的训练重点, 联系学情, 我从四方面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 积累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透过人物的刻画来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 体会青花瓷艺人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 从中领悟作者对他们热烈的赞颂之情。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 我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运用合作、探究、反馈等方法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圈点批注来披文入情,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说教学过程

我安排两个课时来完成本篇课文的教学。

第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让学生欣赏歌曲《青花瓷》, 同时欣赏一些青花瓷的图片, 引出课题。再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青花瓷的资料。

我之所以这样导入, 是因为青花瓷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和图片, 交流青花瓷的资料, 拉近了学生和青花瓷的距离。这样,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了解青花的兴趣。

这节课我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的层次, 让学生对中国的青花瓷艺有初步的了解,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要“我”寻找残缺青花, “我”苦苦寻觅, 终于得到祖传配方。

第二课时的教学, 我依据教材特点, 设计了一条线四个点的教学模式:一条线是围绕“苦苦寻觅”这条线展开教学, 四个点是赏“苦苦寻觅”的词语, 找“苦苦寻觅”的原因, 品“苦苦寻觅”的过程, 思“苦苦寻觅”的结果。

(一) 赏词语, 复习导入。

一上课, 我先让学生把课后积累的优美词语读出来, 然后课件显示词语。 (如饥似渴 锲而不舍 纷至沓来 灵光一闪 茅塞顿开 迫不及待) 我让学生边读词语边想意思, 并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这样的导入既引导学生调动积累优美词语的积极性, 又能抓住重点词语在理解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既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又为下面的学习活动理出教学框架。

(二) 找起因, 引起下文。

我提出问题:“‘我’为什么要‘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配方呢?”设计这个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 在读中感悟, 又可以很好地引起下文。

(三) 品过程, 悟出真情。

我直接提问:“我”苦苦寻觅的过程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了第一课时学生对文章层次的把握, 学生不难说出:修复、复制、超越。 (同步板书) “苦苦寻觅”这一部分, 我优化教材处理, 简化教学思路, 精心设计了一个学习要求, 贯穿着“修复青花”、“复制和超越青花”这两个环节。

1.修复青花

这一环节我用课件出示了一个学习要求: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5—16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画出“我”是怎样修复、复制和超越青花的?父亲的神态有怎样的变化? (2) 抓住重点语句深入体会。 (3) 写上批注, 体会作者的情感。

然后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归纳总结出阅读方法:读文找句, 抓词披文, 批注悟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 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在古窑的废墟上, 在千年的烟火里, 我锲而不舍地翻寻着历史的遗迹。”和“我小心地粘合着青花, 并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父亲。然而, 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这两句话。第一句话我是这样处理的, 先引导学生抓住“锲而不舍”和“历史的遗迹”来理解意思, 写上批注, 体会作者的情感。再让学生从两个“在”中体会深刻含义, 最后指导感情朗读。第二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出父亲不满意。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给学生明确学习要求, 归纳总结阅读方法,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我先引导学生体会一两句重点句,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汇报, 我相机出示重点句, 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指导感情朗读。

2.复制和超越青花

因为有了前面的学习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我复制和超越青花的内容。

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应是参与者, 而且应是组织和引导者,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 适时、适度地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 当学生汇报交流时, 教师应相机引导, 及时点拨。

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三句话: (1) 复制的青花, 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 却仍然遭到了父亲的冷眼。 (2) 终于, 我茅塞顿开。在这片绚烂的青花中, 我找到了自己的青花! (3) 于是, 我迫不及待地在残缺的瓷瓶上贴上自己制作的青花瓷片, 完全吻合!第一句话我先让学生理解“瑕疵”的意思, 再引导学生说说修复和复制的区别, 通过对比, 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第二句话我引导学生从“茅塞顿开”和一个感叹号中体会情感。第三句话我引导学生抓住“迫不及待”和“完全吻合”来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所以在“复制和超越青花”这一环节的处理上, 我让学生自学, 主动探究。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抓住三个重点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指导学生朗读。这样的设计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突出了重点。

(四) 思结果, 升华主题。

最后, 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扮演小记者进行采访的活动:“‘我’苦苦寻觅的结果怎么样?”通过互动,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 完美的青花, 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这句话的含义。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这样的设计, 既达到了总结全文, 升华了主题的目的, 又突破了难点。

四、说板书

板书是课文主要内容的高度凝炼, 构建出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 如同将散落的珍珠串在一起, 在学习中让教师、学生和作者犹如共乘一舟, 抵达批文入情、挥幽揽胜的境界, 达到了文路、教路、学路的和谐统一。

五、说效果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第4篇

2.40= 8400=3.5+5.3=7-2.7=

5=18++=1-+=

二、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解方程

0.8x- 0.4= 1.2x-= =

四、填空

1.在直线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9个亿和900个万组成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3.去年2月,张叔叔把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4.14%。到期时应得利息()元,缴纳5%的利息税后,实得利息()元。

4. 3∶4=()∶12= =()%

5.下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照这样计算,5.5小时行驶()千米。

6.在○ 里填上“>”或“<”。

0.444 ○○7.9580 ○ 320

7.把下图所示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深2分米的圆柱形铁桶的侧面,铁桶的底面直径大约是()分米,加上底面后,铁桶的容积是()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8.3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公顷=( )平方米

45秒=( )分 1.8吨=()千克

9.下图中轮船在灯塔的( )偏( )( )€胺较颍?)千米处。

10.右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度,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

1.10个百分之一是多少?

千分之一 □百分之一 □

十分之一 □

2.把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成相等的6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 □

3.有男、女生各3人,任选1人去浇花,选到男生的结果怎么样?

一定选到男生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比女生小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和女生相等 □

4.从右面看虚线左边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5.红旗面数是黄旗的,红旗面数和两种彩旗总数的比是几比几?

5 : 4 □ 5 : 9 □9 : 5 □

6.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40% □ 25% □12.5% □

六、画图

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按边长2∶1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

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

2.一套衣服56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3.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2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每立方厘米铁块重7.8克,这个零件重多少克?

5.下面是某旅游景点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根据图中的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2)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3)最多时一个季度接待游客的人数比最少时多百分之几?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5篇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3)复听。(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3、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3、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其中穿插朗读歌词,并注意第一段歌词中的四个排比句。

(3)先随录音、后随琴声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注意“啊”的时值(应是6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间”处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对比示范,防止学生混淆。(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6)连起来唱几遍,可分别有几位学生来领唱和指挥。

2、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教科书中的四幅照片简略的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让学生仔细换看图片好阅读说明文字。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4)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5)复听。

3、器乐演奏

(1)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主旋律。(2)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旋律。(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指挥。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爱的奉献》,初步了解了“乐圣”贝多芬。有关贝多芬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请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响,举办一次“走近贝多芬”的主题欣赏会。【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3、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集体舞

(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3)各小组汇报表演。

(4)教师将各组最优秀的动作集中起来,加以组合或略加改编,组成集体舞的基本动作。(5)随《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同学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6)部分舞蹈好的学生,随音乐完整地跳集体舞的基本动作。(7)全体学生一起跳集体舞。

3、小结

我们在自己的乐队伴奏下,演唱了《欢乐颂》,还创编了集体舞《歌声与微笑》,可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尽兴,我们可以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内再次纵情的歌舞,集体舞能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可以增进班级的团结,希望不太善于歌舞的同学也能大胆的参与,增强阳光少年的活力。【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教学过程】

1、导入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2)听录音。(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教学过程】

1、欣赏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1)我们先来欣赏苏州弹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听完后说一说这四个段落在音乐上的不同表现。放录音两遍。

学生述说四个段落音乐的不同表现,第一段第一句表现了作者巨大的巨大的悲痛,第二句表现了“杨”“柳”升天的景象。第二段是叙事性的,第三段是舞蹈性的,第四段是戏剧性的,也是全去的高潮所在。(2)我们再来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b学生评说。

(3)下面我们来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a教师简单介绍其内容后放录音两遍。b学生评论,谈感受。

c随录音学唱前四句,并做课本上的练习。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这一唱段情绪跌宕起伏,音域也较宽,学生是难以演唱的之所让学生演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感受京韵大鼓讲究咬字吐字的特点并感受其特有的韵味,因此只要求跟着录音轻轻哼唱,不必离开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说演弹唱曲艺 【教学目标】

1、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

1、由两位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说、演、弹、唱曲艺,同学们可以边说边演或边谈边唱,或只说只唱只弹只演,甚至也可以只唱一两句,但都应是曲艺,可以是一个人表演或两三个人共同表演,也可以是小组共同表演。老师准备一付竹板、一只小鼓,同学们可以在表演中运用。

2、学生分别表演节目,其间教室也可唱一曲片断。

3、在齐唱《说演弹唱》的歌声中结束。【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教学目标】

1、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

2、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3.问:同学们,听了知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

二、欣赏埙曲《阳关三叠》

1、介绍歌曲背景。

2、让学生背诵《送元二使安西》,体会歌词内涵。

这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首差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前两句,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初春的早晨,一场细雨使尘埃落定,空气变得湿润清凉;从渭城的客舍放眼看去,到处是青青的柳色,一片生机盎然。诗中柳色的“柳”与留恋的“留”谐音,更表达出诗人对好友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写在送别的酒席上,诗人劝他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悉的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遥远的安西呢?这两句,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着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诗中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初听感受音乐,请学生回答全曲意境。

4、分段欣赏、分析,感受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完美艺术效果。

5、音乐知识:认识吹奏乐器--埙

埙是我国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

传统的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等多种,样式美观,工艺精细。

三、唱歌

1.先听歌曲范唱或录音《阳关三叠》。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四、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筝曲《渔舟唱晚》,认记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和音色;想象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丰收的渔民满怀喜悦,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复习。

我们以前欣赏了哪些民族乐曲?

请同学说说,它们各用了哪些乐器,表现了什么内容。

4、介绍民族乐器--筝

古筝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音色优美、旋律流畅,似天上的行云、地上的流水。

用筝弹奏的曲目很多。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首经典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是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三十年代改编的娄树华先生根据乐曲的意境引用了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佳句作为乐曲的标题。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有两个问题带给大家:

1、这首乐曲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乐曲大体可分为几乐段?

二、欣赏筝独奏 〈渔舟唱晚〉

1、初次欣赏。

2、请同学们对照图片,指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小结:《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3、复听:看书中的三幅图,边听边看,听听谈谈乐曲中描绘的内容,可分为几部分?

4、分段细听:

第一部分: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部分: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5、完整欣赏(配上一首古诗),回答课后问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2、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华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知识:

1、认识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出示图片)

2、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三、欣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以乐曲第七段的部分曲调为例:

这段曲调在节奏的变化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旋律大起大落,弹奏上采用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雪交加的意境,更突出地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同时,将全曲推向了高潮。乐曲的尾声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进行,音调平稳,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重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5、完整欣赏全曲。

6、用此曲作为音乐背景的衬托,朗诵一首歌颂梅花的诗词。

7、小结。【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教学目标】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

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

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

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

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

四、表演歌曲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教学目标】

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教学过程】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欣赏

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

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在演奏这首乐曲时,这种独特的音色使我们感到音乐更有草原的气息,更加苍劲、悲壮。(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并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谢谢同学们!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欣赏《爱我中华》

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

3、跟琴学唱

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

三、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2、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教学过程】

1、抢答比赛

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现在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每说对一个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花。开展抢答比赛。

师:好,紧张激烈的比赛就进行到这里。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回答出了这么多民族的名称,真了不起呀!下面我们在来进行一个更加有趣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

2、听音乐选画面

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各民族歌舞的图片,还有几段各民族的音乐,请你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看看哪副图片应该配合哪段音乐,全部听完了以后,请同学们来回答。(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3、拓展

(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2、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3、学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介绍。

师:你们在课前查找的歌剧《党的女儿》的资料,可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老师补充。

2、欣赏歌曲(1)初次听赏歌曲。(2)听完后老师提出问题。

师:歌剧中唱到的“闪亮的星”“小花”“青松”分别指的是什么?(3)复听歌曲

3、欣赏第五场和第六场的同名歌曲

4、分析总结歌曲在不同的场次出现时,为什么演唱形式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有什么帮助?

5、学唱《杜鹃花》(1)欣赏歌曲《杜鹃花》(2)学生看谱在心里默唱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是5/4拍。(4)随录音小声哼唱。

(5)全体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杜鹃花》。【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歌剧《卡门》的剧情介绍。

2、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1)教师出示主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主部主题。(2)教师出示第一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并随录音演唱第一插部的主题。(3)教师出示第二插部主题并引导学生欣赏:

(4)完整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5)为乐曲划分段落。

3、欣赏歌剧中的其他选曲《斗牛士之歌》(1)教师简介歌曲背景。(2)欣赏这首歌曲的视频资料。

4、再次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街头少年》 【教学目标】

1、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2、了解作曲家比才。【教学过程】

1、导入

可由学生简介歌曲背景。

2、欣赏歌曲《街头少年》(1)出自完整听赏。(2)欣赏并学唱主题A。(3)欣赏并学唱主题B。(4)完整欣赏歌曲。

3、简介作曲家比才

4、复习比才创作的其他乐曲(1)复习、欣赏《间奏曲》(2)复习欣赏《小步舞曲》

5、再次完整欣赏《街头少年》 【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体会和表现音乐作品中积极健康的音乐风格,运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音乐--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谈谈你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2)再听:歌曲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3、学唱歌曲

(1)根据学生情况,或小组学习、或教师教唱、或学生试唱歌谱、或利用课堂乐器演奏旋律等等。

(2)教师应注意把握歌曲的几个重点:切分音的准确、休止符的掌握。歌曲的高潮部分最后,注意演唱方法,不要喊唱,注意保护学生在变声期的用嗓卫生。

4、分析、处理歌曲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完成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高潮部分,音区处在高音区,旋律的起伏比较大,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感激之情。

5、作业

复习歌曲,收集有关感谢老师的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爱米兰》《老师在绿荫中走》)。【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老友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老友进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2、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3、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教学过程】

1、导入

欣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或者教师播放学生集会、发奖、下操时常用的进行曲风格的乐曲)。师:乐曲的曲名?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完整初听《老友进行曲》 师:乐曲的速度、节拍?

生:速度不快不慢,适合行进;四四拍的节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是由德国作曲家卡尔·泰克根据自己儿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创作的管弦乐曲。音乐欢快、活泼,表现了与朋友在一起时欢快的心情。

4、分段欣赏(1)第一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 再听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出示谱例,随音乐哼唱主题的第一旋律。提问:主题的第一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2)第二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情绪上又怎样的变化? 教师出示谱例,了解音乐要素(音型、音区)对音乐的影响。(3)第三部分

初听提问:乐曲的第三部分与哪一部分相同?(4)总结曲式结构 三段体:ABA

5、补充欣赏

欣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或者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录像,8000少先队员组成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背景音乐由1200名军乐团队员吹奏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提问: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感受?(骄傲自豪、振奋人心)欣赏电影片段《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歌》。学生讨论观看后的感受。

教师播放建国50周年庆典阅兵式录像,解放军海陆空仪仗队、各兵种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画面,背景音乐是军乐团吹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教师总结:这些乐曲都具有进行曲的特点,适合队伍在行进间演奏。还有一类进行曲适合在音乐会上欣赏,除了具有进行曲雄壮的特点外,还具有活泼、轻快、舞蹈性的特征。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巡逻兵进行曲》等。

6、小组合作,为乐曲创编图形谱。可根据学生情况为某一段落创编图形谱。

可以哼唱主题与打击乐伴奏相结合,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的第一乐段伴奏;可以运用吹奏乐器演奏主题的第一旋律或哼唱主题,用打击乐器为第二乐段伴奏等等。【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记忆哼唱主题部分。了解、认识著名的音乐剧女王莎拉·布莱曼以及她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过程】

课前要求教师收集许多相关音像资料,组织学生分为四个组:“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等不同主题收集有关资料。

1、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1)播放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独唱。提问: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个部分?(2)分析歌曲的结构。

第一部分音乐旋律低回婉转,节奏有张有弛,似乎是在低声地诉说,表达了留恋之情。第二部分音乐旋律高亢、明亮,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2、莎拉·布莱曼与《告别时刻》

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即将告别拳坛。为此,他特别邀请他最喜爱的女歌手莎拉·布莱曼在告别会上演唱歌曲。莎拉·布莱曼接受这个光荣的委托之后,再有她挑选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定与原唱者波切利合唱。然而,在这场1996年11月举行的拳赛中,亨利竟意外地落败。当他登台谢幕,《Time To Say Goodbye》动人的旋律同时响起,令巅峰不再、黯然落败的拳王潸然泪下,闻者莫不动容。

此曲又名《永相随》,被BBC选为为戴安娜王妃葬礼上主题音乐的歌曲,由莎拉·布莱曼独唱,震撼了全世界。

3、了解“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生平以及成名作品

莎拉·布莱曼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3岁开始学跳芭蕾舞,18岁时加入舞团并已由她担任主唱。莎拉·布莱曼21岁的时候,首度参加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演出,崭露头角。欣赏《猫》中片段--回忆。

4、韦伯与莎拉·布莱曼--音乐剧

1981年,莎拉·布莱曼首度参加了韦伯的音乐剧《猫》的演出,不过,韦伯第一次注意到她那缥缈细致的女高音音色,是在史卓斯的作品《夜莺》里。其间,莎拉·布莱曼成功诠释了《安魂曲》中的女高音,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提名。1986年,伦敦的“女王陛下剧院”推出了堪称本世纪最著名音乐剧之一的作品《歌剧魅影》,莎拉·布莱曼主演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女主角克莉丝汀,这个演出将她的演艺生涯推上了第一个高峰,被Drama Desk大奖提名为最佳女演员,奠定了其世界级著名音乐家的地位。

欣赏《歌剧魅影》中片段--《愿你再次出现》。

5、莎拉·布莱曼与世界著名男高音的合作

(1)莎拉·布莱曼与歌王卡雷拉斯:1996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莎拉·布莱曼受邀与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拉雷拉斯同台演唱闭幕主题曲《永远的朋友》。欣赏《永远的朋友》。

(2)莎拉·布莱曼与多明戈:1985年,她担任韦伯古典音乐《安魂曲》的首演及录音,与她一同担纲的男主唱则是当今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她同时因为这个演出获得葛来美奖“最佳古典新艺人”的提名。欣赏《安魂曲》。

(3)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告别拳坛,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合唱歌曲《告别时刻》。欣赏歌曲《告别时刻》--莎拉·布莱曼与波切利的二重唱。

6、随音乐哼唱歌曲的主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同一首歌》

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你听过哪位歌唱家演唱这首歌曲?

2、学习歌曲合唱部分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利用课堂乐器分声部完成旋律。

3、完整演唱歌曲

背唱歌曲,加入领唱、排成演出队形。

4、讨论运用什么形式完成“毕业晚会”

5、分组准备

主持、导演、化妆、录像、邀请老师、照毕业照等等。【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毕业晚会” 【教学目标】

由学生组织一台“毕业晚会”,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教学过程】

1、合唱:《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2、毕业典礼

(1)校长的讲话,颁发毕业证。(2)舞蹈:街舞《青春的脚步》。(3)学生代表讲话。

(4)学生留给学校的礼物:一幅巨画《我们美丽的校园》。(5)家长代表讲话。

(6)表演唱:《感恩的心》--演唱加手语表演。(7)老师的临别寄语。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6篇

课题:红土地的歌的(第一单元)第 1 课时总序第 1个教案

教学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教学重点: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教学难点:学会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浏阳河》。教学准备:课件、相关音像资料、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导入(欣赏《浏阳河》)

二、复习

(一)回忆旋律

老师范唱全曲。学生找一找歌词出现了几问几答,内容是什么?

(二)歌曲风格的把握

1、欣赏张也演唱的《浏阳河》。

思考:与我们唱的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这样演唱有什么特色?

2、找出方言并朗诵,体验民歌的旋律和方言相结合的特点。

三、歌曲的艺术处理

(一)结合湘土文化、歌词特点与速度变化处理作品

1、歌词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对唱)用怎样的情绪来问?怎样的情绪来答?

2、请大家听好老师的伴奏。

1)思考:两遍的情绪是否一样?为什么? 2)音乐知识:快—慢—快

(二)、创作

1、铺垫:

1)听录音——思考:跟我们唱的相比多了些什么?

2)分辨录音中的二声部旋律:前奏中、长音处、同音重复

3)教师介绍为歌曲创作二声部的方法

4)思考: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5)老师同学生一起合作演唱。

2、分组练习

四、学生展示

请其他组的同学仔细欣赏,看看他们用了哪些形式和方法来表现歌曲。

五、评价小结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红土地的歌第 2 课时总序第 2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湖南民歌《放风筝》和江西民歌《斑鸠调》,感受“红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湘赣两地民间小调的特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

2、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并从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教学难点:了解湘赣地区的音乐文化及相关背景。教学准备:课件、相关音像资料、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民歌大会萃

1、听赏湖南民歌《放风筝》(媒体播放《放风筝》)(课件出示:姐妹们和她们的风筝)

2、复习歌曲《浏阳河》(老师弹琴,学生歌唱《浏阳河》)a、全班齐唱 b、男女对唱

师:湘江边有个什么县?(湘潭县)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啊?(毛主席)

3、听赏《洞庭鱼米乡》(课件出示:伴随音乐《洞庭鱼米乡》,画面展现洞庭湖上的优美风光)

4、听赏《斑鸠调》(课件出示:音乐播放江西民歌《斑鸠调》)

三、歌曲学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播放《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这首歌体现了什么呢?(毛委员和江西人深厚的军民之情)

1、随琴划拍默唱曲谱

2、解决难点

3、齐唱歌谱

4、歌曲表现及处理(声音的强弱、速度变化等等)分组讨论、排练、表现。

三、课堂总结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春之声第 1 课时总序第3 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使者》,感受小鸟活泼轻快的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的勃勃生机。

2、在听赏《春之声圆舞曲》的过程中,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

教学重点:能用亲切、热情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春天的使者》。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于音乐情绪的把握。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1)导入(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教材上的一段小诗,感受春天里小鸟展翅飞翔的情景)。

(2)听音乐主题,感受音乐形象(让学生抓住小鸟的音乐得音乐形象,如小鸟盘旋飞翔的样子和清脆婉转的叫声)(3)听赏全曲,感受音乐特征.A、感受音乐的旋律美《春之声圆舞曲》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员工舞曲体裁,它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B、感受音乐的特征感受圆舞曲3/4节拍的节奏,音乐的速度。

(4)复听,感受音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主题一共在全曲中出现几次,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是: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个不同的“插断”交替出现)。(5)介绍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

三、学唱歌曲《春天的信使》

(1)学生听赏《春天的信使》说感受。

(2)视唱歌谱要求学生把握音准与节奏(学生采用随琴模唱).(3)学唱歌曲与歌曲的处理

A、了解歌曲的内容,随琴唱歌词。

B、处理歌曲歌曲的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小鸟快乐、活泼的飞来了,要注意唱得轻巧、跳跃;后半部分是歌颂小鸟,要制衣厂的连贯舒展,以此尽情抒发人们对小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小结本节课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幸福快车第 1 课时总序第 4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听赏歌曲《幸福快车》的同时,能用充满活力的舞姿随着欢快的节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2、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并在学唱活动中,认识、掌握下滑音符号和升音记号的意义和唱法。教学重点: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学难点:明白开心的真正内涵。教学准备

CAI、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

1、作品分析:《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曲的语言简洁,直率恧寓意深刻,含蓄。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使主产生共鸣。

2、范唱,总体感觉作品的艺术性.3、教唱新歌

4、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5、艺术处理

四、聆听《祝你快乐》

1、聆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五、结束课业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世纪之约第 1 课时总序第 5个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活动中,能认识、了解两位著名音乐家——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和我国指挥家李德伦,体会两位老音乐家的敬业精神。

2、在听《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活动中,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激发对莫扎特音乐的兴趣。

3、在听赏音乐和模拟演奏中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协奏曲和音乐家莫扎特。教学重点:通过故事体会两位老音乐家对音乐事业的执著追求的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看画面)

课件播放:两位音乐家1979年音乐会的演出画面片段,随乐播放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二、世纪之约的故事

画面上的两位音乐家是谁?他们演奏的乐曲是什么?

1、说一说 教师说出故事1)、2)

2、听一听(课件播放首次演出场景并继续播放音乐)。

3、唱一唱

4、猜一猜音乐会还能继续举行吗?

5、编一编

师:如果你认为李德伦老人能如期出现在音乐会上,请你把故事情境发展下去,告诉大家好吗?

6、演一演

(1)模仿演奏场景

(2)了解协奏曲的含义,认识莫扎特。

(3)模仿演奏音乐主题。

三、“世纪之约”的实现

1、看一看(播放课件看一看故事最后是怎样的?)

2、听一听(播放——听赏全曲)

四、我们来约定

1、我们的约定

小组讨论,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约定

2、师生来约定

同学们跟老师约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五、结束课业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能学会唱《龙格里龙》这首歌,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体现在表演中。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师用戏曲语言向学生问好。

2、同学们,刚才老师是用什么语言向你们问好的?看过戏吗?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戏曲种类。

(1)放京剧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剧种。你们能听出是属于哪个剧种吗?

3、师简介国粹京剧。

二、走进京剧(一)发声: 早上到了,演员们都早早的起来跟着老师准备练声呢!在戏曲的练声中常用的有两个音——闭口音“噫”和开口音“啊”。今天我们学习用大嗓子来练习这两个音。要求:节奏准确,气息到位。

(二)基本功练习: 下面我们就来学两招。

1、站姿:女生手放腰前,双脚并拢。男生手握拳放在后背,脚呈丁字步。

2、做功:带学生拉膀。

(三)了解京剧的行当: 介绍京剧的行当: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

“净行”指“大花脸”,分为正净和付净。“丑行”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介绍完四大行当,想不想自己来演一演“生、旦、净、丑”?请出四位同学,根据老师讲的四个行当的特点分别挑选出四个行当的脸谱,模仿一下图片上的动作。

《说唱脸谱》当中是这样描绘的

2、从歌曲当中我们听出人物的善恶、美丑、忠奸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学生讨论后答:颜色。)

3、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脸谱,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样 的人物性格。(小组讨论整理答案,组长发言)

蓝色:表示刚强、粗犷,桀傲不驯;红色:作为主色,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黄脸:象征骠悍、凶残、阴险,工于心计等性格;白脸:象征阴险、狡诈等性格,如曹操;黑色:象征刚烈、勇猛、粗率、鲁莽,如包拯、张飞。

4、全班戴脸谱随音乐(说唱脸谱)表演。

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京剧的大舞台,你们精彩的表演让我拍手叫好。

三、唱京歌《龙里格龙》

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京剧应该有更深的了解了。那你们想不想当一次小演员呢?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具有京韵的歌,和大家一同分享。播放《龙格里龙》)1.听赏与交流

歌曲《龙里格龙》是利用传统京剧音乐素材,采用现代歌曲创作手法创作的一首“京歌”。演唱它将给大家带来一种愉快而又别具一格的京剧音乐体验。

2.再听《龙里格龙》

①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分男女声演唱的二声部歌曲。歌词只有“龙里格龙(咚)”,没有实际意义,是京剧音乐中的一种传统习惯用词。曲调的特点:

3.唱曲谱

京剧的行当中“旦角”代表女性,“生角”代表男性。咱们今天就请左边的扮演“旦角”——高声部;右边的扮演“生角”——低声部,来唱唱各自的旋律。

①分旦角、生角演唱曲谱(即分声部唱)。

②合唱曲谱。4.唱歌词

(l)念歌词“龙里格龙(咚)”

①对比两种念词方式:a.不带儿化音。b.带儿化音。

思考:哪种韵味更好?为什么?

②学生念词:“龙里格龙(咚)”。

(2)分旦角、生角唱词

(学生自主练习。)

(3)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

四、总结,延伸 1.谈感想

今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一点喜欢京剧了?有什么感想?请你说说。

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有责任将京剧继承发展,使之发扬光大,繁荣我国的戏曲文化。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关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多学唱一些戏曲好吗?

批注

课时教案

课题:第六单元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积极自信的参与音乐活动“碰碰对”,提高与他人合唱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表现撒尼少年欢快喜悦、充满幸福的情感。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难点:与他人合作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教学准备:课件、旋律歌单 教学过程 情境铺垫。

1、课件播放《撒尼少年跳月来》,展示篝火晚会场面。

2、交流模仿。

二、情境中学习。

(一)合唱部分的学习。(1)、学习“阿黑哥”的演唱。

1、听一听。(课件播放由男声演唱的合唱部分第二声部歌曲。)2/4 乐句① 1 1 3| 5 5 | 6 1 3| 5 5| 塞罗哩塞罗塞罗哩塞罗

乐句② 3 5 1| 6 6 | 5 1 5| 3 3|„„ 塞罗哩塞罗塞罗哩塞罗

2、说一说。

说说旋律中节奏的特点,那后面的旋律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又应该怎样唱呢? ①分析大切分节奏(课件演示: X X X X = X X X)②分析后面八小节与前面八小节的区别。

3、唱一唱。(男同学演唱低声部歌曲)(2)、学习“阿诗玛”的演唱。

1、听一听。(课件播放由女声演唱的合唱部分第一声部歌曲。)2/4 5 — | 5 3 5 | 1 3 | 3 — | 1 5 1 | 3 5 | 塞罗哩塞罗塞罗哩塞罗

2、比一比。“阿诗玛”的演唱“阿黑哥”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体会出旋律的柔和、连贯)

3、唱一唱。(女同学齐唱高声部歌词)

(二)、齐唱部分的学习。

1、师生合作演唱。

2、唱一唱。(齐唱歌曲第一段)

3、跳一跳。

三、情境的升华。(全体学生边唱边表演)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第七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学会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竖笛吹奏其旋律。

2、能认真听赏广东音乐《旱天雷》,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随与跟唱(或读谱视唱)音乐主题。教学重点:有感情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学难点:能用方言有感情的演唱广东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初步了解广东(粤)广西(桂)

地处我国的南部沿海的广东、广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音乐也有不同的特色与文化

三、演唱《落水天》

1、初步感受歌曲(学生听赏歌曲并用客家方言读一读)

2、学习歌曲

3、学生视唱歌谱

学生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方言有表情表现歌曲一唱一叹的悲凉感情。

三、听赏《旱天雷》

1、了解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民间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广州市区,风格明快活泼,音色清脆明亮,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清晰而富于变化,南方民间情调突出。代表作有:《雨打芭蕉》、《旱天雷》、《步步高》、《赛龙夺锦》等。

2、听赏音乐的主题,并初听全曲,学生感受交流音乐的基本风格和情绪。情绪(欢欣喜悦)、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

3、听赏第一乐段,认真倾听并尝试记住它的旋律。交流音乐的表现的情绪活泼欢快的

4、听赏第二乐段,注意与第一乐段的异同:音乐表情的变化优美流畅,相同的结束

5、最后完整听赏,学生可随乐哼唱,参与表演

四、小结与延伸

学生说一说对广东音乐的基本了解。布置学生回家了解广东音乐与广西音乐得特点。

批注

教学后记:

课时教案

课题:第七单元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对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2、能认真听赏而不合唱《槟榔树下摇网床》,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能分声部随乐轻声跟唱。

教学重点:能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 教学难点:感受广西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歌剧《刘三姐》

三、歌曲学习

1、学生听赏《什么结子高又高》 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形式,歌曲表现的内容

2、学生视唱歌曲(注意音准与节奏)

3、学生学唱歌曲

4、学生按书上要求进行演唱

5、活动

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即兴唱出新歌词。形式:分组对歌。每组选出领唱1人,齐唱部分分全组唱,演唱时注意保留原歌词中的衬词。规则:轮流作问方与答方,如那组唱不出新词,那组就败下阵来。

四、听赏与跟唱《槟榔树下遥网床》

A、初听《槟榔树下遥网床》

学生说一说歌曲的特点音乐的情绪音乐的表现内容

B、学生唱一唱低声部体会音乐的节奏与音乐的形象

C、学生唱一唱高声部的主旋律,然后两个声部一起来合唱

D、学生再次听赏音乐并随琴唱一唱前面部分。

五、听赏《壮乡春早》

学生欣赏,边听边用线条展示一下你所划的线条。乐曲个你怎样的感觉?

描绘了壮乡春天美丽的早晨,学生可以听一听音色,同时说一说音乐描绘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

六、小结本单元学习的音乐内容。

批注

上一篇:元认知策略对商务秘书下作的启示下一篇:给清洁工的一封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