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党课范文

2024-05-31

寻根溯源党课范文(精选7篇)

寻根溯源党课 第1篇

寻根溯源

——《乡土中国》读后感

壶关局 宋超

《乡土中国》是一本剖析四十年代的中国乡土社会生态现象的研究著作。横跨半个世纪,本书中的观点放在我出生的九十年代乡村的风土人情同样适合不过。乡村,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城市,也因着上学的缘故辗转生活过,所以我对于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生态现象的明显差异深有体会,也能感受到二者血脉相连的关系。在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里,两种社会生态并没有所谓好坏之分,只是寻根论理,特别是对“乡土社会”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进行的合理诠释。

全书共有十四个章节,深入浅出地把乡土社会学晦涩难懂的定义请下了神坛,整本书平易近人而耐人寻味。在这里,我们可以思考到如何更好地提高乡村文化教育水平;探寻我国自古而来“己”为核心辐射的差序格局如何在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何中国社会的男女有别是仅次于等级森严的第二个社会壁垒;如何权衡情礼法,更和谐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文字下乡看教育。近三十年来,小学教育五年制变为六年制,文理两科分分合合,教育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迷茫停滞的阶段。而在乡村,从村村有小学,镇镇有中学到现在尽数荒废,如今农村家庭需要举全家之力送孩子去县区读书。费老在文字下乡章节中谈到乡村教育,最后总结说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而如今,知识改变命运理念深入乡村,然而求学远、成本高、回报难三座大山高高屹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实现教育脱贫,值得深思。

差序格局看公私。在读到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里说道国民劣根性之一自私的特点时,我深刻的感受到作者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然而,何为“自”如何“私”的根在本书中篇论述的我国社会结构“差序格局”可见一斑。差序格局即以“已”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层层水纹般的社会结构,并且大小不一,伸缩变幻。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群己的界限是相对的,方向一变,则公和私也随着变化,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的人和事屡见不鲜。

男女有别看两性。有人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因为男和女在认知上千差万别,其实,永远划分着男女界线的是生理差别。本书中写到,在乡土社会的发展中,中国的家庭是以“父”系扩大的,已结婚的女儿和女婿都是外家人,所以,在家庭这个传承性的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之间,夫妇成为了配轴,夫妇之间感情故而随之淡漠。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向去发展,“男”“女”成为最敏感最忌讳的话题。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男女俩性心理差异、男女相处之道的书籍和节目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夫妇逐渐成为了主轴,譬如在外事访问和重大国际活动上我们的领袖及其夫人均是共同出面,而这便是中国男女关系走向黄金时代的好现象。

无讼礼治看法治。乡土社会既非人治,也非法治,可以说最确切是礼治。礼是地方传统规矩,是祖祖代代逢事首要选择的方式,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所以十里八乡的纠纷,乡里百姓首先会选择德高望重的长者进行明辨,而讼师则是最不讨喜的人。因为依着现行法去判决,时常与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当前,《小郭跑腿》、《金牌调解》等节目在百姓中很受欢迎,因为老百姓始终觉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是否合乎法并不太紧要。“法”对于普通人仍是很高冷。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乡土社会”主要在于情感和伦理,“现代社会”主要体现自由和规则,这也是未来的潮流趋势。我国的“现代社会”有独特的成长背景,有自己特有的“土气”。希望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寻根溯源、标本兼顾、科学健康、和谐发展。

——后记:木宝在写读后感时倍感艰难,《乡土中国》博大精深,自己但得一二便庆幸万分,又将与书友分享便十分惶恐见笑于大方,故而推荐书友们阅读原书,方能体会到原汁原味,希望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感悟,共同学习。

寻根溯源党课 第2篇

2015年7月22日,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 避免过度明星化, 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 纠正节目单纯依靠明星的倾向, 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限娱令下达的原因是当前国内各大卫视争相火热播出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同质化严重, 节目中缺乏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体现, 同时真人秀节目在买到国外的版权后, 没有认真地对节目进行本土化的改编, 有些卫视的真人秀节目以拼明星和炫富的为背景, 出现在公众面前。

《咱们穿越吧》之所以能够顺利开播, 没有被广电总局最新的政策限制住, 就是因为这档节目符合广电总局的要求, 在节目中不仅具有娱乐性, 同时还具有深厚的知识内涵。《咱们穿越吧》以韩国《时间探险队》为蓝本, 对节目进行了充分的本土化改造。节目所承载的内容, 将中国本土文化与电视真人秀节目很好地融为一体, 充分将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中华美学融会贯通。这几方面与“限真令”中“要树立文化自信, 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的依赖心理”和“要充分利用中华文化元素、中华美学精神对引进节目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 坚持以我为主、开拓创新”的鼓励条款不谋而合。

在《咱们穿越吧》第一期节目中, 观众们可以发现这是一档历史体验类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在张国立总导演的带领下, 8位明星一起穿越到了史前年代, 同时根据历史的发展脉络, 将原始人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跟新石器时代。张涵予、沈腾、黄小蕾、杨旭文穿越到了旧石器时代, 宋小宝、金圣柱、于小彤、海陆则穿越到了新石器时代, 同时让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碰撞到一起, 体验原始人类的生活, 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远古体验。

大家都知道, 远古时期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母系氏族制的社会制度, 旧石器时代的首领是蒋诗萌扮演的女酋长, 新石器时代有一个霸道的首领张国立。两队明星在各自领导人的带领下开始自己的生活。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跟随首领采集食物到哪就在哪居住, 这就决定了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 而旧石器时代最大的困难不是打造工具, 而是要上路寻找他们居住的山洞, 赤脚走山路, 这是一次艰辛的真人秀体验。而宋小宝等人比较幸运, 穿越到一个有草鞋穿的新石器时代, 但比张涵予等人进化了的宋小宝等人日子也不太好过。原始人类不会保存火种, 只能使用钻木取火的方式来拥有火种, 节目中的宋小宝费了很大的力气取火却一直成不了功, 那满脸委屈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而在晚上吃饭的时候, 为了真实再现旧石器时代没有火的情节, 节目组真的给嘉宾们准备的完全是生肉, 嘉宾们惊讶、惶恐的表情, 也让观众开怀大笑。

《咱们穿越吧》虽然是穿越题材的电视娱乐节目, 但是节目组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 聘请了近50位历史专家作为节目组的顾问, 节目中所涉及的道具和历史细节都是经过历史考证的, 节目嘉宾也被要求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真实的历史体验, 其中就包括古人的饮食。这个节目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南宋书院的场景, 为了让嘉宾们体验南宋时代学子们的生活, 节目组在书院严格按照古代学子们的生活习惯对明星嘉宾进行考验, 就连学子的书童们日常的买菜做饭都用到了当时的钱币, 即铜钱。在节目中严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有时会让嘉宾受不了, 当然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并不会觉得这样的情节很假, 而会认为节目组为了严格遵照历史习惯才会很严格地要求嘉宾, 这样才不会误导观众。而南宋的学子是很注重尊师重道的, 这也符合节目宣传的严格按照历史来体验历史的节目宗旨。宋朝时期兴盛的书院, 打破了官学的垄断局面, 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流动, 分为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 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往往隐于山林、古朴优雅。束脩六礼, 即除腊肉之外, 很多寓意吉祥的物品, 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也被纳入其中, 形成束脩六礼。当书童们在集市寻找六礼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宋代集市热闹、繁华的景象。手工业作坊众多, 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 人来车往, 十分热闹。这也是历史的真实再现。相信大家都知道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状况的画卷,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汴京商业的繁华。看到这样的画面, 仿佛我们也被带到千年前的汴京城感受那个车嚣马喧的商品社会的繁荣与发达。

《咱们穿越吧》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其充满想象力的形态和对中国历史的独特展示,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二十余位大、中学老师和历史研究学者对这个节目都表达了一致的好评。知名主讲人纪连海说:“我一口气看了三集《咱们穿越吧》, 它区别于戏剧形式的穿越, 不戏说, 重考证, 可谓是一部兼具历史教育性和趣味性的中国历史教育大片。观众都希望在电视、电影节目中能更多地看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子, 同时寄希望于中国的电影、电视人将传统文化与优秀的影片结合, 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中国, 影视文化被深深地贴上了明星的标签, 明星是所有票房的保证, 即使作品口碑再差, 有了明星的参与, 也就有了稳定的票房保证, 真人秀节目也不例外。从年初的《我是歌手3》到随后的《奔跑吧兄弟》, 之后的《极限挑战》再到后来的《偶像来了》无不是超豪华的全明星阵容。现在打开电视, 综艺节目中, 满屏都是明星脸。同时, 由于真人秀节目的带动, 有时候同一个明星参加了好几档的同类型的节目, 使得观众 (下转第161页) (上接第162页) 在换不同的台时总能看到相同的明星的身影。千篇一律的节目设置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观众喜欢看的, 广告商就追着投资, 在高收视率和高广告冠名费的吸引下, 明星超高的薪酬也就由卫视砸钱买单, 综艺制作费用迅速飙高, 一线卫视的真人秀制作节目投资过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咱们穿越吧》跟这些动辄上亿一期的真人秀节目相比, 无疑差了很多, 但是节目对中国历史的严谨态度以及对观众的教育意义是其他明星真人秀节目所无法比拟的。看完节目能够给观众以思考, 这才是节目的终极目的, 而不只是在看的过程中博观众一笑。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 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 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 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并不是说在影视作品中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影视剧没人看, 恰恰相反, 就连好莱坞也利用中国的故事来开展影片的拍摄, 如《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有利用中国的传统元素。由此可见, 中国的影视剧并不是缺乏好的题材, 而是缺乏好的创新性的讲故事的方式。

《咱们穿越吧》的知识性与文化性都比较强。片子中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如唐代驿站、南宋书院等都是严格按照历史来表现的, 在传播历史知识与历史文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用真实的历史作背景, 用幽默的方式、真人体验的角度来体验祖先的生活方式, 这与现在大多数明星真人秀节目以搞笑、逗趣、刺激与取乐为目的截然相反。《咱们穿越吧》融合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 开创了综艺节目的新模式, 为真人秀节目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可能。我国的电视媒体可以从这档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吸取好的经验, 争取将以后的真人秀节目开展得既充满欢乐又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融于节目之中, 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摘要:中国明星真人秀节目在短短几年间风靡全国, 迅速成为主流节目种类。中国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由最初的简单的复制模仿到现在的不断创新。例如, 安徽卫视的《咱们穿越吧》的版权虽然来自韩国的《时间探险队》, 但是在节目中增加了许多有趣的项目, 同时又寓教于乐地让观众学习中国悠久历史文化, 达到一举双赢的目的, 开创了历史体验与游戏相结合的新模式。《咱们穿越吧》融合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 开创了综艺节目的新模式, 为真人秀节目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新的可能。

关键词:明星,真人秀,穿越,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悦悦.“限真令”下真人秀节目的转型与创新以——《咱们穿越吧》为例[J].广播影视评论, 2015 (11) :87-88.

[2]15代, 168条家规, 173个清官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里的郑义门[N].南方周末报, 2015-12-13.

“寻根”溯源 第3篇

位于赣州市区东140多公里处的瑞金,是绿色的,更是红色的。绿色是树木,茵茵绿草。红色是历史,素有“红色故都”之称。

瑞金,以“红色首都”美誉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辉煌一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瞿秋白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瑞金工作过,战斗过。党和国家的喉舌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以下简称“红中社”)就诞生在这里。如今,瑞金已成为缅怀历史,坚定信念的革命圣地,也是红色旅游的好去处。

我与新华社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她既是我工作的起点,又是我工作的终点,我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新华社事业。赣南,这块神奇的土地,是我诞生的地方,又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新华社诞生的地方。它既是我生命的故乡,也是我事业的“故乡”。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直萦绕在我心间,而且变得越来越清晰。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瑞金沙洲坝红井旁石碑上镌刻着的这1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经常在我脑海里闪现。从我踏进新华社的大门开始,我更加想念新华社的故乡----瑞金。在职时,我没去过瑞金,总想去看看,总想去喝一口甘甜的红井水,可是因为工作忙,这个美好愿望一直没能实现。退休了,时间宽裕了。2002年金秋,我终于来到瑞金“寻根问祖”。今年红五月,我在赣州朋友许伟同志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瑞金寻访70多年前老一辈“新华人”在此留下的足迹。

走进瑞金叶坪,令人景仰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展现在眼前。一幢幢革命旧址,外墙漆成浅红色,屋内陈设并不奢华,见证着当年老新华人生活和工作的艰难困苦。当年栽种的樟树、榕树、桂花等,如今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它们仿佛用顽强的生命力纪念着老新华人的不朽业绩。我们来到这里,只感到一股清新之气,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沁入心脾。红中社旧址离毛泽东同志旧居不远。踏进红中社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天井。天井旁,陈列着一台简易的通讯设备。文字介绍牌写明:红中社成立后,利用历次反“围剿”中缴获的通讯设备,依靠红军自己培养和从国民党军俘虏过来的无线电技术人员,设立了“红色中华新闻台”。该台以简易的手摇发电机、发报机等通讯设备播发有关国内外新闻稿件。同时,搜集与破译国民党军队电台播发的各种信息。

走过天井,就进入红中社编委会会议室。会议室简朴整洁,并不大。会议桌是实木的,四周长条板凳也是实木的。正面墙上挂着马克思、列宁像。侧面墙上挂着两顶斗笠。会议桌上,放置着几张泛黄的《红色中华》报、一盏旧马灯,还有毛笔、砚台等文房四宝。会议室有一排长长的书架,各种报纸和书籍依然静静地放着,时刻准备着为读者服务。望着简朴的会议室,我仿佛依稀看见了当年编委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报道业务的身影。

从编委会会议室出来,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踏上木板楼梯,来到二楼。这里当年是办公室、发报间、工作人员住房等,现辟为“新华社社史”展览。据介绍,红中社是我党在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关,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一苏大会”期间。成立之初,设新闻台,对外播发新闻的呼号为C·S·R(“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英文缩写)。这个呼号一直被新华社沿用至1956年9月改用汉字模写广播为止。1931年12月11日,红中社开始编印发行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并组成《红色中华》报编委会,担负起播发新闻通讯和编辑报纸等全部工作。日常业务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新闻台抄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的国内外新闻;二是将新闻台抄收的主要消息编成“每日电讯”,油印几十份送中央领导参阅;三是编辑出版《红色中华》报,铅印,初为周刊,后改为三日刊,从第149期起改为双日刊。1934年,红中社播发了题为《毛泽东同志关于日本声明书的谈话》。中央苏区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项英等,经常为《红色中华》报撰写社论或文章。社史展览分四个部分:一、诞生于瑞金的红中社;二、延安时期的新华社;三、跟随党中央转战;四、今日新华社。第四部分又分通讯技术、社办报刊、信息事业、发展用户、音像事业、网络事业等专题。展览前言和一件件文物、一篇篇手稿、一幅幅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华社的光辉历程。70多年来,新华社从瑞金到延安,从太行山到北京,一步步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逐步发展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历史,是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成长的历史,是新华社几代人为党和新闻事业艰苦奋斗的历史。

在展览中,“深切缅怀为新华社事业献身的烈士们”16个大字,赫然醒目。周以栗、瞿秋白等150多位烈士为新华社事业献身。我在烈士的英名前颔首伫立良久,思绪仿佛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他们披荆斩棘,奋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多少人连姓名都无从知晓。我们应当铭记着烈士的英名,更应当向无名英烈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为建设更加强大的世界性通讯社而努力奋斗。

红中社创办初期的几位负责人各有千秋。红中社和后来创建的《红色中华》报,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红色中华》报的第一任主笔,由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委任内务人民委员周以栗同志担任。周以栗,字子慎(1897·10—1934·11),虽然他担任《红色中华》报的主笔时间仅一个月多一点,但他是有贡献的。在他主编的头几期《红色中华》报,有社论、要闻、专电、时评、红区建设、党的生活、工农通讯等,栏目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活泼,对《红色中华》报的发展壮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他主持下,红中社初期的电讯,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宣传我党主张和红军战况,也取得了成绩。后因周以栗同志因病休养,《红色中华》报的主编由王观澜同志接任。王观澜(1906·2—1982·1)是红中社早期的实际负责人,是新华社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他在瑞金革命根据地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怀着火一般的热情,为创建红中社,开辟党的通讯社事业,作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作为《红色中华》的主编,王观澜同志既抓报纸,又抓通讯社的工作,还亲自撰写消息和社论。他撰写的社论比较重要的有:《纪念“三一八”与庆祝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1932年3月16日)、《纪念“五一”与拥护中央政府对日宣战》等。瞿秋白(1899—1935),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江苏常州人。1934年,他到中央苏区,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兼任红中社社长,主编《红色中华》报。他克服重重困难,为红中社的事业发展壮大,呕心沥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要求报道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他发展了一大批工农兵通讯员。同时,他还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社论和文章,例如:短论《节约每一粒谷子来帮助战争》、社论《努力开展我们的春耕运动》,还以“维嘉”为名发表连载文章。《中国能否抗日?》以有力的证据,透彻的分析,指出中国只要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勇敢战斗精神,是一定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他侵略者的。1935年2月,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逮捕,同年6月,在福建长汀牺牲,年仅36岁。他以英勇的大无畏气概在新华社的历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共产主义英雄壮歌。任质斌,山东即墨人。1933年夏,调任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编辑。当时社里的工作人员很少,编辑部的专职人员只有谢然之和任质斌。编辑部的负责人是沙可夫,但他主要是在苏区中央宣传部工作。1934年2月,任质斌担任红中社和《红色中华》报秘书长,协助社长瞿秋白主持社里的日常工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担任《红色中华》报主编,主持该报复刊工作,为发展我党刚刚萌芽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了贡献。

从二楼下来,我们来到工作人员住房参观。只见木床、木凳、立柜等家具虽然陈旧,但都整洁朴素,十分珍贵。我们专心地听着导游的介绍,想起了老新华人艰苦奋斗的业绩,胸中涌起了无限敬意。从住房出来,我和许伟同志在挂有“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铜牌旁摄影,留下了难忘的瞬间定格。

据了解,红中社旧址原是谢氏私宅,建于1924年。红中社在此办公两年多,1934年4月,随临时政府迁到瑞金沙洲坝。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色中华》报坚持在中央苏区出版到1935年1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红中社”改为“新华社”。1995年,新华社拨出专款对红中社旧址进行了维修和复原,并将其命名为“新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寻根溯源党课 第4篇

1. 以读背辅导材料代替名著阅读

这类辅导材料大多来源于校外营利机构, 如《名著助读》《中考语文进阶》等。《格列佛游记》由于篇幅较短、情节不长、人物不多、语言浅显, 编者将其浓缩为薄薄几页, 还基本上能保留原著的枝干和脉络。而《水浒》这样的大部头就差强人意了, 其主要情节一般只概括到宋江被推为寨主, 主要人物分析只涉及宋江等15人, 这样的“腰斩”, 能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2. 以影视剧情代替原著情节

学生乐于以影视剧情代替原著情节, 却不知道其严重背离原著。2011年鞠觉亮版《水浒》里“林冲气死” (原著是林冲在讨平方腊后大军驻扎杭州时得病, 留在六和寺半年后病重身亡) 。这种背离原著的“假”情节, 严重干扰了学生的答题。

3. 以删改版或简缩版代替原著

这些版本删减情节、篡改人物语言, 严重伤害了名著的结构和神韵, 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原著的学习。

4. 囫囵吞枣式地阅读原著

学生往往只挑趣味性强的人物与情节来阅读, 那些交代背景、说明人物关系的语句及起铺陈渲染作用的诗词曲赋则一概跳过。这种囫囵吞枣式的阅读, 既不能学到名著的精髓, 也无法考出优秀的成绩。

二、初中名著“真”考查方向

《2013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有别于2012年考试说明。

(1) 改“了解情节”为“识记主要情节”。要识记主要情节, 必先得明白哪些是主要情节, 这就得通读全篇。那种腰斩式的读名著、走马观花式的“看名著”与“背诵老师整理好的几个故事情节”的方法再也无法应对新的考查了。

(2) 改“评价人物”为“了解主要人物”。“评价”着力于分析人物特点, 而“了解”则着力于人物事迹, 强调的还是具体事件, 具体情节。

(3) 改“把握主题, 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初步具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评价不作考查要求”。这个改变, 意味着不再考查名著的主旨和艺术特点。

三、初中名著“真”试题

对比以下考题:

考题一 (2012年泉州中考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有关《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情节的叙述, 按要求作答。

a.鲁滨孙舍弃安逸的生活, 多次航海冒险。b.有一次, 由于遭遇土耳其海盗的劫持, 他历尽艰险逃了出来。c.不料, 当船航行到大海上时, 遇上大风暴, 巨浪将船打翻, 唯他幸存。d.他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时光。

(1) 情节有误的是第____句。原著的情节是________ (概述) 。

(2) 在荒岛上, 鲁滨孙靠什么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请概括说明。

考题二 (2013年泉州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选段, 完成后面问题。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 甫能等得一个人来, 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 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 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 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水浒传》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

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怎样?

绰号:____________。

那汉子: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

具体分析:________________。

考题一考情节错误, 选取的是《鲁滨孙漂流记》中最核心的情节 (即流落荒岛) , 学生只要熟读《名著助读》类教辅, 即可轻松得分。

考题二考情节中的细节, 即“原因是什么, 结果怎样?”这有悖于人们一提到林冲就想到“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的心理。

新的考题提醒教师们脚踏实地, 勿走应试捷径。

四、初中名著阅读“真”功夫

笔者认为, 要保证名著阅读的“真”与“细”, 以下措施是不可少的。

1. 化整为零读原著

所谓的“化整为零”, 就是将大部头的名著按章节分解到每个小的时间段。可以将每部名著的阅读分解到每一天。如要求学生周中每天阅读《水浒》一回, 周末每天阅读两回。这样, 用13周的时间, 学生就可以将120回《水浒》看完。

所谓的“读原著”, 先得保证每人必有一本原著。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先去附近书店精选一本最适合的版本, 再向学生推荐。

2. 抽丝剥茧讲原著

可让学生在课前五分钟概述刚看完的那一回的情节。然后, 老师可补充时代背景, 可解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也可与前面的情节呼应勾连, 来帮助学生理解小说。

所谓的“抽丝剥茧”是在学生看完整部名著后的讲解。以《水浒》为例, 老师可先讲大的框架:聚义———造反———招安———征讨———结局, 再抽出每个人物涉及的回目, 以此介绍主要人物的经历, 如以3~9、17、59、99、119这几回介绍鲁智深的整个人生, 然后比较他们被“逼”上梁山的不同原因, 如犯事后被逼、受迫害而被逼、被梁山“赚”上山、被宋江道义感化而上山等。用这样的多次讲解, 为学生编织一张《水浒》的知识网。

3. 激发兴趣促阅读

寻根溯源读语文 第5篇

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一方面又是我国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而越是历史悠久,其传统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就越多越深。在教学中,我们应追寻阅读的源头活水,注重对生活、情感的根源探寻,追寻文化之根和精神之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反思精神,努力塑造学生的人格,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

一、追寻文本深厚内涵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文本中每一朵花都是整个世界的一种表达。它可能是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表达,对人生和生命的领悟。

丹麦作家约翰尼斯·延森的《安恩和奶牛》记叙的是老夫人安恩牵牛到交易市场,却不是为了卖牛,而是怕牛孤单,让它和同类相聚散心的故事。安恩老太太把尊重生命做到了极致,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憾。阅读教学后,应该引导学生叩问自身,读懂孤独,唤醒自身的悲悯情怀。读出人要与动物、与生命的平等,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

指导学生阅读作品时,不应局限于浅层次的语言技术层面,还要挖掘作品背后体现的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内涵,触及灵魂,给人以信仰。

二、追寻作者思想背景

叶圣陶先生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站着读者,那边站着作者。通过阅读的桥梁,读者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传诵千古,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走过文字这座桥梁,我们能否追寻作者的思想背景,解读出作者复杂的情怀?也许,一声“闲人”有夜赏月景的悠闲自适,有贬谪黄州有职无实的无奈自嘲,有对世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几多嘲讽与鄙视……

一声“闲人”中流淌着苏轼的人生态度,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追溯求源,将作品架构于作者思想的背景下,用作者的文化视野去审视,“知人论世”解读文本,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追寻师生生活经历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刘国正先生也曾说过一句切中时弊的话:“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是解读不到位,而解读是需要有自己观点的,是需要反复琢磨的。”个体文化差异,社会时代背景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对作品原初寻绎理解的差异,有差异才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见解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阅读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解读“独特”在什么地方,透过这种“独特”的解读,去感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进行有效指导,而不是牵强地附和。

贾平凹的《月迹》是孩子们一次寻美的历程,也是一次心灵净化的过程,我们现在的学生是否有过赏月、寻月、追月的经历?宋学孟《柳叶儿》中“一番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学生何曾品尝过?那饥饿时,看到太阳像“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学生又是否体会过?

阅读教学时应通过教师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来感染学生,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生活经历的交流、碰撞,逐本溯源,追寻学生自身的感受,引导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对作品加以认同,产生心灵的共鸣,更真切地深入文本,体会情感。

“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追寻阅读教学之根源

“书为陈迹”,每代人在新的环境中接受和批判着这些陈迹。读过去的书,不单是为了继承传统,更为了在新的历史中发展和创新。阅读教学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凯歌。它是多种认识能力、多种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要求教师拓广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大胆的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从而激发创造的灵感。

阅读完《木兰诗》后,有的学生提出疑问:“木兰为什么要辞官还乡呢?凭她的聪明才智,做官不是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吗?”还有的学生问:“木兰女扮男装十二年,怎么可能没被人发现呢?”这些问题与众不同,表面看来似乎荒唐、离谱,但其中也许包含着独辟蹊径的思路,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四方对话”,不仅唤醒师生情感,享受审美的乐趣,又挖掘出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叩问心灵。真正有效的阅读会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思索自己的人生经历,重塑自身价值。

我们应该牢记凯勒的一句话:“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但如果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那是远远不够的。”

引领学生追寻文本深厚内涵,追寻作者思想背景、师生生活经历的根源,追寻语文阅读的源头活水。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肖远骑.教育的天空[M].新华出版社,2012.

[4]于漪.语文是进行素质教育最有效的一门学科[J].学科教育,1999.

寻根溯源话汽车(二) 第6篇

陈林黄郑,溯源寻根 第7篇

陈姓寻根

陈姓的得姓始祖,是长眠于河南淮阳的陈胡公。陈氏子孙一般都将淮阳作为陈姓的起源地。可是,陈胡公原来并不姓陈,而是姓妫。陈胡公原名妫满,“胡公”是他的封号,因此,陈胡公又称“胡公满”。他是周文王的女婿。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将妫满封到宛丘(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公元前478年,陈国复为楚国所灭。陈胡公的后裔流亡各地,以国名为姓氏,是为陈氏。

那么,如果再往上追溯,陈胡公(媯满)是何人之后呢?妫满的父亲遏父(也称阏父)生活于商朝末年,在周国担任陶正。周文王十分赞赏他的制陶技术,将女儿嫁给遏父之子妫满为妻。遏父是商均的32代孙。商均是舜的儿子。舜去世后,商均受封于虞(今河南虞城县北),建立虞国。关于妫姓的来源,《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说文解字》也云:“妫,虞舜居妫汭,因以为姓。”可见,妫姓是舜的后代。

然而,舜原来并不姓妫,而是姓姚,也就是说,妫姓出自姚姓。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帝舜,即有虞氏,姚姓也。”《史记·五帝本纪》中《正义》引《孝经援神契》云:“舜生于姚墟。”姚墟所在何地?说法不一,但有一说比较确切,这就是《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姚墟在濮州雷泽县东十三里。”雷泽故城,在濮县东南。雷泽县即成阳县,在山东省鄄城县境内;濮县旧址在濮阳市范县境内。古时的鄄城县、范县均属于濮阳郡(亦称东郡或濮州)。这样看来,雷泽县的姚墟,就在濮阳地区。濮阳是颛顼建都的地方。《史记·五帝本纪》中《集解》引皇甫谧曰:颛顼“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

居住在姚墟的姚姓部族,是颛顼后代的一个分支。舜之所以姓姚,也是因为他出生在姚墟的缘故。那么,生于姚墟的舜,与颛顼的血缘关系如何呢?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写得十分清楚:“帝舜,即有虞氏,姚姓也。其先出自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有子日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有子日蠕牛。蠕牛生瞽瞍。瞍妻日握登。陶唐之世,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故姓姚氏。”这就是说,舜是颛顼的七世孙。从陈姓得姓始祖陈胡公(妫满)上溯,可以追寻到舜和颛顼。因此,可以认为颛顼是陈姓的远祖。

林姓寻根

林姓的得姓始祖,是比干的儿子林坚。比干墓在汲县即今河南省卫辉市。这里早已修祠建庙,成为海内外林氏子孙的祭祖地。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而被杀。传说比干死后,他的夫人逃到“长林石室”产下遗腹子,取名泉。周武王灭商后,为表彰比干忠烈,因其子泉生于长林石室,故赐姓林氏,并改名为坚。于是,林坚成为林氏的始祖。

林坚之父比干并不姓林,他是商王宗室,姓子。可见,林姓来源于子姓,是子姓的后裔。那么,子姓从何而来呢?子姓的始祖名契。契因帮助禹治水有功,先是被任命为司徒,后来又受封于商,并赐姓子。契是商族的始祖,称为“玄王”。《国语》云:“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就是说,从商族的始祖契开始,经历了十四代,才建立了商王朝。从封于商的契到建立商朝的成汤,其间的血缘关系十分清楚。从成汤到纣王,商朝共经历了十七代三十一个王。由上可见,林姓始祖林坚及其父比干,其血缘关系可以追溯到子姓的始祖契。

契是帝喾之子。原来,帝喾纳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弃,次妃简狄生契,三妃庆都生尧,四妃常仪生挚。简狄系有娥氏之女。传说她是吞下一枚燕卵之后怀孕的,后来便生下了契。燕子亦称玄鸟,这大概就是契为何称“玄王”的缘故吧。既然帝喾与契是父子关系,那么林姓的远祖也就找到了。从帝喾到契,再到成汤,再到林坚,形成了一条清楚的林姓源流。

但是,除了这一支源于子姓的林姓,还存在着另一个林姓来源。这个来源是否与帝喾有关,值得探讨。

据另一说,林姓始祖是林开,林姓来源于姬姓。《通志·氏族略》云:“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以为氏。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

有的学者对此表示怀疑。笔者认为,即使这一支林姓的始祖是出自姬姓的林开,也并非与帝喾没有关系。林开之父姬宜臼,即周朝东迁建都于河南洛阳的周平王。周朝是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的。周族的始祖后稷名弃,姓姬氏,是帝喾元妃有邰氏之女姜嫄所生,在尧舜时做过司农。如前所述,弃和契是同父异母兄弟;无论是子姓始祖契,或者是姬姓始祖后稷(弃),都是帝喾之子。这样看来,源于姬姓的林氏后代,其远祖也是帝喾。

黄姓寻根

黄氏之得姓,始于黄国。黄国是周初归附的一个小诸侯国,也称黄子国,位于今河南省潢川县境内。公元前650年,黄国被楚国灭掉,其子孙以国名为氏,此即黄姓来源。那么,谁是黄姓的始祖呢?有不同的说法。

一说黄姓是伯益的后代。伯益又作伯翳、柏翳。传说在舜时,因他善于畜牧,被赐姓赢。后来,他又助禹治水,立下功劳。其后裔有14人被分封,合称“赢姓十四氏”。其中之一的黄氏,建立了黄国。这就是说,伯益是黄姓的始祖。

一说黄姓是陆终的后代。《通志·氏族略》云:“黄氏,赢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又云:黄氏“亦赢姓十四氏之一也”。这就是说,黄姓的始祖是陆终。

这两种说法可以统一起来。伯益为赢姓,陆终也为赢姓,说明他们的祖源相同。建立黄国的黄氏,既是伯益的后代,也是陆终的后代。那么,伯益和陆终是什么关系呢?据《史记·秦本纪》载:伯益(伯翳)即大费,大费为大业所生,大业为女修所生,而女修是颛顼的孙子。又据《史记·楚世家》载:陆终是吴回之子,吴回是卷章之子,卷章是称之子,而称为颛顼所生。由此可见,伯益与陆终辈分相同,都是颛顼的玄孙。既然伯益和陆终均为颛顼后裔,那么,得姓于黄国的黄姓始祖也就十分清楚了。

然而,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关于黄姓的起源还有第三种说法,认为黄姓是少昊的后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黄,出自赢姓。少昊金天氏裔子日昧,为水官,号玄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有功。颛(顼)帝嘉之,封诸汾川,其后为沈、姒、蓐、黄四国,以国为姓。”据说,这一支封到山西汾水地区建立黄国(已于春秋早期为晋国所灭)的黄姓人氏,其先祖应为少昊。笔者认为,这段文字首先表明,黄姓出自赢姓。也就是说,这支在山西汾水地区建立黄国的黄姓人氏,与前述在河南潢川建立黄国的黄姓人氏同源,其祖先均为赢姓。山西汾水地區的黄氏为何姓赢?因为他们的先祖少昊也是赢姓。《说文解字》云:“赢,少昊氏之姓。”那么,少昊与颛顼是什么关系呢?《帝王世纪》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据《史记·五帝本纪》,青阳即玄嚣,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之长子,其次子为昌意,昌意就是颛顼之父。因此,少昊(即青阳、玄嚣)为颛顼的伯父,颛顼为少昊的侄子。这样看来,说法虽然不一,但是都能与颛顼联系起来。可见,说颛顼是这一支黄姓人氏的远祖,也不为错。

郑姓寻根

郑氏的得姓始祖,是建立郑国的郑桓公姬友(桓是姬友去世后的谥号)。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建立郑国。周幽王时,因感到内忧外患,桓公将家眷财产东迁到虢、郐二国。公元前771年,发生“犬戎之乱”。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在周平王东迁后,先后攻灭郐、虢,建立新的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郑国宗室子孙迁居陈(今淮阳)宋(今商丘)之间,以国为姓。这就是郑氏的起源。从郑国的历史来说,今日的河南荥阳、新郑和新密均可视为郑氏祖地。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郑氏祖源在开封”。

郑氏的祖先郑桓公姓姬。因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郑氏出自姬姓。”姬姓是周朝王室的姓氏,始于后稷。后稷名弃,为帝喾的元妃姜嫄所生,他是周族的始祖。后稷最初的封地在邰(今陕西武功西南)。舜时,他曾任司农。后稷的子孙曾由邰迁幽(今陕西旬邑西南)。经过若干世代,传到古公亶父,又将都城迁至周原(今陕西岐山东北)。至此,才正式称国号为周。后来,周文王(姬昌)又徙都丰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姬发)又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可见,建立周朝的周武王及其父周文王、其弟周公旦,都是后稷的裔孙。

后稷是帝喾之子。郑姓源于姬姓,姬姓始于后稷。这样看来,郑氏的祖地虽然在河南的荥阳、新密和新郑,但是追根溯源,帝喾乃是郑氏子孙的远祖。

郑姓人氏是帝喾的后代。如果再往上溯,也同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黄帝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姬友同黄帝一脉相承。再从黄帝与帝喾的关系来说,帝喾是黄帝的曾孙,也说明郑姓人氏的祖根是黄帝。郑氏不仅是黄帝的后代,也可以说是炎帝的后代。因为,郑姓源于姬姓而姬姓始于后稷。如前所述,后稷(弃)是帝喾元妃姜嫄所生。姜嫄乃有邰氏之女。《说文解字》云:“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炎帝本姓姜。帝喾属黄帝族,姜嫄属炎帝族。因此,帝喾与姜嫄的结合,实际上象征着炎、黄两族的结合。《国语·晋语》云:“昔少典氏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就是说,炎黄二帝乃是兄弟。因此,不仅郑姓人氏是炎黄子孙,陈氏、林氏、黄氏以及本文没有论及的其他很多姓氏,皆为炎黄子孙。

上一篇:《马云管理日志》之1月23日:梦想必须是奇特的下一篇:《美丽中国》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