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基础证明

2024-08-21

平行四边形基础证明(精选11篇)

平行四边形基础证明 第1篇

1、已知,如图,EF//BC,AD,AOB70,1C150,求B的度数.

解:

EFBC,AD(已知)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OE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OBCOE70(对顶角相等)



118070110(等式的性质)

1C150(已知)



C150-11040(等式的性质)



C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40(等量代换)

2、已知:如图,AC//BD,AD,求证:EF.证明:

ACBD(已知)



ABDBAC180,BOCAC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AO(已知)

ABDACD(等式的性质)

1AE180

2DF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EF(等式的性质)

练习:

1、如右图,AB //CD ,AD // BE ,试说明∠ABE=∠D.∵ AB∥CD(已知)

∴ ∠ABE=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D∥BE(已知)

∴ ∠D=_________()∴∠ABE=∠D(等量代换)

2、已知:如图,AB∥CD,EF为直线,∠1=67°,∠2=23°,求证:EF⊥CD.证明:因为AB∥CD(),所以∠1=∠3=67°().又因为∠2=23°(),所以∠2+∠3=90°

故EF⊥CD(垂直的定义).

3、已知:如图,AB∥CD,∠1=∠2,求证:EF∥CD.证明:因为AB∥CD(),所以∠A=∠).又因为∠1=∠A(),所以∠1=∠FCD().

故EF∥CD().

E

A

B

2C

3DF

.cn

E

O

F

D

.cn

A

1、如图,(1)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要EF∥AC,只要∠=∠,或者∠=∠;

(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由∠4=∠,可得 EF∥;由∠4=∠,可得ED∥;

(3)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由∠4+∠=1800,可得EF∥; 由∠4+∠=1800,可得ED∥;

 例

2、如图所示,由下列条件,,,可以判定那两条直线平行,BEDB180AAODACBF

并说明判定的依据。

解:()AAOD

//()()ACBF

//()()ACBF

//()

()BEDB180

AD

//()例

3、如图,已知:∠1=∠2,∠A=760,求∠ABC的度数.解:∵∠1=∠

2()

AD∥

BC()∠ABC=1800-∠A()∵∠A=76()

∠ABC=_______-______=_______度.例

3、如图,已知:AB∥CD.说明∠2=∠B-∠D的理由.解:过点E画EF∥CD.∵ AB∥

CD()

AB∥

EF()∠BEF=∠B,∠1=∠

D.()∠BEF-∠1=∠B-∠D.()即 ∠___=∠B-∠D.例

4、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互为余角,求这个角。

0A),外角为(180A)A,则它的余角为(9解:设这个角为

D

CA

A

B

C

D

E

F

1

由题意得:(解得 90A)(180A)90A60

5、已知如下图,若∠BED=∠B+∠D,则直线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解:过点E作EF∥AB.

所以∠BEF=∠B(),又因为∠BED=∠B+∠D(),∠BED=∠BEF+∠DEF,所以∠B+∠D=∠BEF+∠DEF(),所以∠D=∠DEF()所以EF∥CD()所以AB∥CD()

6、如图所示,已知AB//CD,BAE40,ECD62,EF平分,求AECAEF的度数。

解:过E作EG//AB

D

AB//CD(已知)

EG//CD()



()AEGBAE40CEGECD60 AECAEGCEG406210

2(已知)AECEF平分

AEF

AEC51(角平分线定义)2

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AB//CD, 12AB//CD(),1______()(),122_____()BD是的________.ABC2、如图所示,已知, AFCD()AF

AC//DF()

DC

AB

DEF

ABC

D______()CD()

1C()

BD//CE()

作业:1.如图,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如图,AB∥CD,P为AB、CD之间的一点,已知∠1=∠2=250,求∠BPC的度数?

析解:由于此图不是“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

过点P作射线PN∥CD,因为AB∥CD(),所以PN∥AB(),所以∠1=∠3=250

()。

由PN∥CD(已作),所以∠2=∠4=250

()。所以∠BPC=∠3+∠4=500。

说明: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图形,使图形满足某些性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3.如图,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l=∠2.试说明:∠AGD=∠ACB.

析解:要说明两个角相等,其方法很多,但由于∠AGD=∠ACB是同位角,这样问题转化为说明GD∥CB。

因为CD⊥AB,EF⊥AB,所以CD∥。

所以∠3=∠2(),而∠l=∠2(已知),所以∠3=∠l(),所以GD∥CB(),所以∠AGD=∠ACB()。4.如图,已知:DE∥AC,EF∥CD.说明∠1=∠2的理由.解: A DF

BC

A

5.如图,已知:AC∥DE,DC∥EF, ∠1=∠2.说明∠3=∠4的理由.解:

F

B

E

A

B

6.如图, 已知∠1=∠2, BE∥CF, 说明

BA∥CD的理由.EFC

D

平行四边形基础证明 第2篇

第82课时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问题

考点解说

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判定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用向量方法处理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一、基础自测

1.已知向量a(2,4,5),b(3,x,y)分别是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若l1∥l2,则xy2.已知m(8,3,a),n(2b,6,5),若m//n ,则ab.3.已知a,b,c分别为直线a,b,c的方向向量且ab(0),bc0,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4.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是分别是AB、AD上的点,且AE:EB=AF:FD=1:4,又H,G分别是BC、CD的中点,则EFGH是形.5.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边长AB=1,且AB1BC1,则侧棱AA1的长为.06.已知平行六面体ABCDA1BC11D1底面为菱形,C1CB60,BDCA1,则C1CD的大小为.7.正方体ABCDA1BC11D1中,M、N、P分别是棱CC1、BC、CD的中点,则直线A1P与平面MND所成角为.8.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BCAD,则AC与BD的位置关系为.二、例题讲解

例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AC和BD的交点,M是CC1的中点,求证:A1O⊥平面

MBD.例2.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求证:平面AED⊥平面A1FD

1.大家网,全球第一学习门户!

例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E,F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求证:平面AMN∥平面

EFBD.例4.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棱BC的中点,点F是棱CD上的动点,试确定点F的位置,使得D1E平面AB1

F.板书设计

教后感

三、课后作业

1.在直二面角MN中,AB,CD,ABMN,CDMN,B、C为垂足,AD2,BC1,求AD与BC所成的角.2.已知M为长方体AC1的棱BC的中点,则点P在长方体AC1的面CC1D1D内,且PM//面BB1D1D,则点P的位置应落在003.直三棱柱ABCA,AA1B1C1中,ACB90,BAC30,BC11M是CC

1的中点,则AB1与A1M所成的角为4.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M,N分别是正方体六个面得中心,则平面EFGB与平面平行.AED与面.5.正方体ABCDA1BC1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则面6.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若A(4,1,3),B(2,-5,1),C(3, 7,-5),则顶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7.已知a(8,1,4),b(2,2,1),则以a,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8.过三棱柱 ABC-A1B1C1 的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ABB1A1平行的直线共 有条.9.若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法向量分别为(1,2,z),(x,2,4),(1,y,3),则xyz

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与AC、C1D都垂直,试确定P在AC,Q在C1D上的位置

.12.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中,AB=OC,M为BC的中点,N为AC的中点,P为OA的中点,Q为OB的中点,求证:PM

QN.13.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AB=2AD,点E是线段C1D1的中点,求证:DE面EBC.14.(选做题)如图甲,在直角梯形PBCD中,PB//CD,CDBC,BCPB2CD,A

是PB的中点.现沿AD把平面PAD折起,使得PAAB(如图乙所示),E、F分别为BC、AB边的中点.(1)求证PA平面ABCD;(2)求证平面PAE平面PDE;(3)在PA上找一点G,使得FG//平面PDE.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线面平行证明中的辅助线作法 第3篇

在证明线面平行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将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的问题, 从而也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如此, 在平面中找到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便成了解题的关键。教学过程中, 发现很多同学凭感觉去找那条直线。当然, 有时候数学的直觉对于解题好比是一把金钥匙, 它可以引导你顺利的解题。然而, 这种数学的直觉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能不能借助什么方法去找到那条关键直线而不是凭灵光一现呢?

一、理论依据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 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 那么这条线和交线平行。方法:找和已知直线、已知平面都相交的第三条直线, 则它和已知直线确定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就是平面内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如图1)

二、例题示范

如图2, 已知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点D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1B//平面AC1D。看完这个题目, 直觉就是想连接侧面AC1的另一条对角线A1C, 设对角线的交点为E, 连接DE, 这恰好是三角形A1BC的中位线, 从而实现了线段A1B的平移。为什么会想到这么作辅助线呢?除了这一种辅助线作法以外, 还有没有其他作辅助线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采用上面叙述的方法来做一做。在这个三棱柱中, 和线段A1B、平面AC1D都相交的线段有BC、A1C1、AB、A1A。其中, 每一条线段都可以和已知线段A1B构成一个新的平面, 通过找新平面和平面AC1D的交线, 从而实现线段A1B的平移。

方法一:确定线段BC, 它和线段A1B构成平面A1BC, 从而自然连接线段A1C。如图3所示, 连接A1C, 交AC1于点E, 连接DE (平面AC1D与A1BC的交线) , 则在三角形A1BC中, DE为其中位线, 有DE//A1B, 又因为A1B埭平面AC1D, DE奂平面AC1D, 所以A1B//平面AC1D。

方法二:确定线段A1C1, 它和线段A1B构成平面A1BC1, 过点B作BG//AC, 交AD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C1G (平面AC1D与A1BC1的交线) 。实际上, 此时可将三棱柱补全为一平行六面体, 如图4所示。则有C1G//A1B, 因为A1B埭平面AC1D, C1G奂平A面AC1D, 所以A1B//平面AC1D。

方法三:确定线段AB或A1A, 它和线段A1B构成平面A1B, 恰为三棱柱的侧面。延长B1B, C1D交于点J, 连接AJ (平面AC1D与A1B的交线) 。实际上, 此时可将三棱柱纵向拉升为原来的两个, 如图5所示。在JB1C1中, BD//1/2B1C1, 则BJ=BB1=AA1, 又BB1//AA1, 所以BJ//AA1, 即四边形AA1BJ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J//A1B, 因为A1B埭平面AC1D, AJ奂平面AC1D, 所以A1B//平面AC1D。

三、小结

“三法”证明线面平行 第4篇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责任编辑钟伟芳)endprint

平行关系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其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三种类型.其中线面平行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既与线线平行相关,又与面面平行有一定的联系,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一半的试卷涉及线面平行的证明,下面以题为例研究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寻找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责任编辑钟伟芳)endprint

平行关系是几何中一种常见的位置关系,其包括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三种类型.其中线面平行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高中数学的必修内容,它既与线线平行相关,又与面面平行有一定的联系,是三种平行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在2013年的高考中,有一半的试卷涉及线面平行的证明,下面以题为例研究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寻找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一、由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证明线面平行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证平面外的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此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此直线平行,即证线线平行,经常应用到的结论有:(1)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2)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的两直线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5)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点评:本题中要证BE∥面PAD,可考虑在平面PAD中寻找一条直线与BE平行,根据条件中的线段关系考虑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

二、由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时,若根据判断定理不容易证明,可考虑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达到证明线面平行的目的.

点评:要证明BM∥平面AEF,在平面AEF中不容易找到一条直线与BM平行,但根据条件易证明PM∥平面AEF,PB∥平面AEF.从而得到面面平行,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易得线面平行.

三、法向量法

由平面的法向量可知,如果直线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且直线在平面外,则直线与平面平行,当题目中的条件有利于建立直角坐标系,且用以上两种方法不易证明时,可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所以PQ∥平面BMN.

点评:本题具备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条件,且点的坐标易求,故考虑利用法向量证明线面平行,应注意最后必须写明PQ平面BMN.

证明平行四边形 第5篇

证明平行四边形

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结DF。

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设BC=a,则依题意可得:AB=2a,AC=√3a,

等边△ABE ,EF⊥AB=>AF=1/2AB=a,AE=2a,EF=√3a

∵∠DAF=∠DAC+∠CAB=60°+30°=90°,AD=AC=√3a,∴ DF=√(AD+AF)=2a

∴AE=DF=2a,EF=AD=√3a =>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1.画个圆,里面画个矩形2.假设圆里面的是平行四边形3.因为对边平行,所以4个角相等4.平行四边四个角之和等于360,5.360除以4等于906.所以圆内平行四边形为矩形..

3判定(前提:在同一平面内)(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注:仅以上五条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非所有真命题都为判定定理,希望各位读者不要随意更改。) (第五条对,如果对角相等,那么邻角之和的二倍等于360°,那么邻角之和等与180°,那么对边平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编辑本段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 (4)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可视为矩形) (6)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图形。 (7)对称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

证明平行四边形 第6篇

(三)平行四边形导纲

一、引入: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A

平行四边形定义的应用:B⑴∵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⑵∵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二、自主探究:

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已知: □ABCD(如图)

求证:AB=CD,BC=DA;∠B=∠D,∠BAD=∠DCB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

AB

D

三、性质应用:.在□ABCD中,已知∠A =32。,求其余三个角的度数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

2.已知在□ ABCD中AB=6cm,BC=4cm,求□ ABCD 的周长。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连结AC,已知□ABCD的周长等于20 cm,AC=7 cm,求△ABC的周长。

C

B

A

四、小组合作探究:

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五.总结性质:

A D

D

B

C

六、巩固练习:

1.已知O是□ ABCD的对角线交点,AC=10cm,BD=18cm,AD=•12cm,则△BOC•的周长是_______

2.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且AB≠BC,过O点作OE⊥AC,交BC于E,如果△ABE的周长为b,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A.b B.1.5bC.2bD.3b

AD

BEC

七、学以致用:

证明: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八、巩固练习:

1、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E,F是直线BD上的两点,且∠E= ∠F。求证:AE=CFC2、已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与AD,BC分别相交

于点E,F.D 求证:OE=OF.B

F

九、自我检测:

1.在□ABCD中,∠A= 50 ,则∠°

2.如果□ABCD中,∠A+∠C=240°,则∠°

3.如果□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那么,cm,cm,.

3、已知:如图,AC,BD是□ABCD的两条对角线,且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求证:AE=CF.B

十、能力提高:

4、已知: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F=CE.D

线段BE与DF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A

平行四边形证明题 第7篇

我这一化解,楼主应该明白了吧!~

希望楼主采纳,谢谢~!不懂再问!!

此题关键就是对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熟不!~!~·

已知:F,G是△CDA的中点,所以FG是△CDA的中位线,所以FG平行DA

同理HE是△BAD的中位线,所以HE平行DA,所以FG平行HE

同理可得:FH平行GE!~

即四边形FGEH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E,F,G,H分别是AB,CD,AC,BD的中点

∴FG//AD,HE//AD,FH//BC,EG//BC

∴FG//HE,FH//EG

∴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

3.理由:连接一条对角线,AC吧。

∵AD平行BC,AB平行DC(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DAC=∠ACB,∠BAC=∠DCA

在△ABC和△DAC中,∠DAC=∠ACB

AC=CA

∠BAC=∠DCA

所以,△ABC全等于△DAC(A.S.A)

所以,AB=DA,AD=BC

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DC‖AB;

∴∠EAF=∠DEA

∵AE,CF,分别是∠DAB、∠BCD的平分线;

∴∠DAE=∠EAF;∠ECF=∠BCF;

∴∠EAF=∠CFB;

∴AE‖CF;

∵EC‖A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41.画个圆,里面画个矩形2.假设圆里面的是平行四边形3.因为对边平行,所以4个角相等4.平行四边四个角之和等于360,5.360除以4等于906.所以圆内平行四边形为矩形..3判定(前提:在同一平面内)(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注:仅以上五条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非所有真命题都为判定定理,希望各位读者不要随意更改。)(第五条对,如果对角相等,那么邻角之和的二倍等于360°,那么邻角之和等与180°,那么对边平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编辑本段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两邻角互补。(4)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推论)(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高的积。(可视为矩形)(6)过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图形。(7)对称中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

性质9(8)矩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9)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图)E为AB的中点,则AC和DE互相三等分,一般地,若E为AB上靠近A的n等分点,则AC和DE互相(n+1)等分。*注:正方形,矩形以及菱形也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0)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则各四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1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分成四等分。(1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13)平行四边形中,两条在不同对边上的高所组成的夹角,较小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小的角,较大的角等于平行四边形中较大的角。(14)平行四边形中,一个角的顶点向他对角的两边所做的高,与这个角的两边组成的夹角相等。编辑本段平行四边形中常用辅助线的添法

一、连接对角线或平移对角线。

两道有关平行线的证明经典题例 第8篇

这个几何事实常常被忽视, 其实大有用处, 有时运用起来妙不可言.下面例举两道经典题供大家欣赏.

例1如图2, 在五边形A1A2A3A4A5中, B1是A1对边A3A4的中点, 连接A1B1, 我们称A1B1是这个五边形的一条中对线.如果五边形的每条中对线都将五边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求证:五边形的每条边都有一条对角线和它平行.

证明:如图3, 取A1A5中点B3, 连接A3B3、A1A3、A1A4、A3A5.

因为A3B1=B1A4,

所以S△A1A2A3=S△A1B1A4.

又因为四边形A1A2A3B1与四边形A1B1A4B5的面积相等,

所以S△A1A2A3=S△A1A4A5.

同理S△A1A2A3=S△A3A4A5,

所以S△A1A4A5=S△A3A4A5.

所以△A3A4A5与△A1A4A5边A4A5上的高相等,

所以A1A3∥A4A5.

同理可证A1A2∥A3A5, A2A3∥A1A4, A3A4∥A2A5, A5A1∥A2A4.

例2如图4, △ABC的面积是10, 点D、E、F (与A、B、C不同的点) 分别位于AB、BC、CA各边上, 而且AD=2, DB=3.如果△ABE的面积和四边形DBEF的面积相等, 求这个相等的面积值.

与四边形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第9篇

■平行四边形

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考题重点涉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需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 (2011四川凉山)如图1,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点,CE=AF,请你猜想:线段BE与线段DF有怎样的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摇猜想:BE∥DF,且BE=DF.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B=AD,CB∥AD. 所以∠BCE=∠DAF. 在△BCE和△DAF中,CB=AD,∠BCE=∠DAF,CE=AF,所以△BCE≌△DAF. 所以BE=DF,∠BEC=∠DFA. 所以BE∥DF. 所以BE∥DF,且BE=DF.

■矩形

与矩形有关的考题通常为矩形折叠问题和矩形的判定,解决折叠问题,需要把折叠的特征、勾股定理及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解决矩形的判定问题应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并能根据所给的条件灵活选用.

■ (2011黑龙江大庆)如图2,ABCD是一张边AB长为2、边AD长为1的矩形纸片,沿过点B的折痕将∠A翻折,使得点A落在边CD上的点A1处,折痕交边AD于点E.

(1)求∠DA1E的大小.

(2)求△A1BE的面积.

■?摇(1)由Rt△ABE≌Rt△A1BE知A1B=AB=2,又BC=1,所以∠BA■C=30°. 因为∠BA1E=∠BAE=90°,所以∠DA1E=60°.

(2)在Rt△A1BC中,A1B=2,BC=1,所以A1C=■. 所以A1D=2-■. 设AE=x(x>0),则ED=1-x,A1E=x.?摇 在Rt△A1DE中,A1D2+DE2=A1E2,即(2-■)2+(1-x)2=x2,解得x=4-2■. 在Rt△A1BE中,A1E=4-2■,A1B=AB=2,所以S△A1BE=■×2×(4-2■)=4-2■.

■菱形

与菱形有关的考题重点考查菱形的判定,常以解答题或探索题的形式出现,解决有关的计算题需要将菱形与勾股定理相结合;解决有关的判定题,需从边、对角线两个方面进行判定.

■ (2011福建福州)已知,在矩形ABCD中,AB=4 cm,BC=8 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 如图3,连结AF,CE,求证四边形AFCE为菱形.

证明三平行四边形 第10篇

(三)3.1平行四边形(2)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论证的能力。

2.能运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3.感悟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思路。

教法及学法指导:本科采取讲练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进行探索、猜测、合作、交流、质疑等基本的数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充分显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尺规、课件

学具:教材、尺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梯形的相关性质,谁能来说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性质?

生: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由定义得)

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定理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师:那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有4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那有没有同学能够从命题的角度指出到这四条判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生:这4个命题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逆命题。

生:他们都是真命题。

生:我们特别关注第一条,它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又

包含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它与其它3条不同的地方。

师:大家刚才的发言都非常好,我补充一点第一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不需要证

明的。其它三条的正确性是需要我们证明的。

生:原来数学这么严密、只会用是不行的,还必须知道为什么。师:很好的体会,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团队的力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找到解决问题路上的“坎儿”。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己已经构建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提出符合其个人认知层次的问题,从而为本节课找到了较为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良好的切入点。二 合作探究

师: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由“条件”“结论”两部分构成,比如下面这个命

题: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生:“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是它的条件,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就是结 师:虽然能够找到“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它不象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

图形。没有图形对我们解决问题有影响吗?

生:那一组平行且相等的边没有标记,会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写

过程,就算我们根据题意自己构造了下面这个四边形,哪一组

对边是命题里说的那一组?你知道吗?难道能随便选择一组对边就可以?

师:看来上一组同学的问题(找不到已知条件)已经解决了。对于这一小组同学的问题那些同学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我们也不确定......

师:那好,每一组同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选择AB,CD为“平行且相等的对

边”另一组同学选择BC,DA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看看我们能不能完成对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个命题的证明。

生:我们选择“AB,CD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

这样命题就变成了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且AB=C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已知,求证和证明)证明:连接BD

∵AB//CD

∴ ∠ ABD=∠CDB

又∵AB=CD,BD=BD∴△ADB≌△CBD∴∠ADB=∠CBD∴CB//A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生:老师他们的这个题目连接AC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

师:很好,我们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同学们的思路也很开阔,能从不同的角度

对这个问题加以验证。那选择“选择BC,DA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的同学得到结论了吗?

生:我们选择“BC,DA为“平行且相等的对边”” 这样命题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

已知:“四边形ABCD中,BC//DA且BC=DA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学生模仿上面的自己写找一个同学到黑

板上板书证明)证明:连接BD∵BC//DA∴ ∠ CBD=∠ADB

又∵BC=DA,BD=BD∴△CDB≌△ABD∴∠ABD=∠CDB

∴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我们也可以连接AC再证明。

三 精讲点拨 师:我们一块来看一下黑板上的同学做的对不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道证明题都是通过做什么来完成的? 生:辅助线

师:很好,做完辅助线会构造三角形然后你会想到什么? 生:证明三角形全等。师:大家太棒了。下面我们大家自主来完成这一个判别方法的证明做完后同位之间互相检查。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BC=AD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接BD

∵AB=CD,BC=AD又∵BD=BD∴△ADB≌△CBD∴∠ABD=∠CDB∠ADB=∠CBD∴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同理我们也可以连接AC来证明。

师:这位同学对于基本的证明命题的思路已经掌握得比较好。那还有没有不同的思路?

生:老师我们也可以连接AC来证明

师:当然可以,大家在观察一下这个证明与证明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思路有什么相似之处么?

生:只要将刚才的思路稍加改动就可以得到另外一种思路

师:我们已经证明了两个定理,根据大家掌握的方法快速把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定理在练习本上证明一下

【设计意图】将已证明的定理可以拿来使用来证明其他命题.由于前面对于证明的完成度较高,内容讲授较为丰富,所以对最后一条判定定理,教师在黑板给出

图例,学生口述完成即可.四 应用提高,深化体会

师:下面我们来处理一些具体问题 已知:如图

求证:四边形MNOP是平行四边形生1展示其证明过程: 证明:

(x-3)—(x—5)=4x=8 MN=5=PO PM=3=ON

∴四边形MNOP是平行四边形.师:还有不同的思路吗? 生2展示其证明过程: 证明:

(x-3)2—(x—5)2=42 x=8 PM=11-8=3 PM2+MO2=PO2 PMO=90 PM//ON 且ON=8-5=

3四边形MNOP是平行四边形.分析证明过程:

我们还可以在得知x=8以后,证明△MPO≌△ONM,从而得到内错角

相等,利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得证。

【设计意图】这是课本做一做的一道题目,本题综合运用勾股定理、方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计算推理.在做本题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完成速度较快和完成度较高的同学尝试用多种做法.五 课堂小结:

师:刚才大家的分析都非常好。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课

生:学习了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同时也学会了应用 师:那么大家一块来检测一下自己 六 达标检测

(1)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B.AB=CD,AB∥CDC.AB=CD,AD∥BCD.AB∥CD,AD∥BC

(2)如图5,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两点,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则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D

图6

(3)已知:如图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F=DE.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七 课堂作业

基础作业:P88,习题3.2:12

八 板书设计

九 教学反思:

证明(三)平行四边形 第11篇

课 题3.1平行四边形(2)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主要辅助线是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全等问题,通过平移梯形一腰把梯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三、展示交流 点拨提高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

定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已知:画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相关结论。难点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明确目标

1.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我们是如何证明的;

2.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二、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

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首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像,写出已知、求证。已知:。

求证:画图

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2:

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求证:画图

求证:

四、师生互动 拓展延伸

已知:如图所示,求证:四边形MNOP是平行四边形。

五、达标测试 巩固提高课本P87 随堂练习:1,2、3题。

1.证明: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N

山丹育才中学讲学稿

2、已知:如图,在ABCD中,BF=DE.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且与AD、BC分别相交于E、F。你认为OE与OF有怎样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3、已知:如图,如图,B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延长BD至E,是的DE=BD,链接AE,CE.求证:∠BAE=∠BCE

◆ 作业布置

1.已知:如图,在ABCD中,∠ABC的角平分线与AD相交于点求证:PD+CD=BC

A

3.已知:如图,ABCD中,E、F为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上一篇:有关新版早安问候语语录39条下一篇:等闲之辈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