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研究生课程

2024-06-10

哈工程研究生课程(精选6篇)

哈工程研究生课程 第1篇

中国画论

1、意境的概念

意境是指在艺术中(诗词、绘画、园林)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使审美主体的身心超越感情具体,物我贯通,当下进入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中国古典美学常以意境的有无来衡量艺术品的成败。意境具有历史性,内涵多层次,其深层次乃“境生于象外”,所展示的是整幅浩瀚无垠的宇宙生命图景,所奏鸣的是整首永恒无限的宇宙生命交响曲。富于意境的艺术作品早就存在,如《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就创造了精妙的已经。但是,作为艺术理论的范畴,最早形成于唐代。据传王昌龄所作的《诗格》把诗分为三种境界:物镜、情境、意境。此后,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的美学范畴,已经关注到已经的主要元素:情、竟、虚、实。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象之诞生》中对已经的生成、内涵、形态和美学特征作了明确的阐释,使意境最终成为一个现代艺术理论范畴。已经是一种美学创造,是人与自然的精神遇合孕育的心灵之花。宗白华诗意地描述了意境生成的动人场景: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的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情,同时也投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为景,因为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

对于意境,与情景交融一样重要的美学特征是虚实相生。宗白华认为,虚空是艺术境界的要素。虚空来自于道,而中国画里的空白则是这一美学思想的集中呈现。虚实如何相生?虚是神,实是提,实者逼肖,虚者自出,以实表现虚,这是中国艺术的虚实相生之道。综上所述,已经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境界。它与典型一样,是艺术意蕴的最高层次。是艺术作品追求的目标。

2、怎样理解“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创作过程?

“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艺术创作就是把现实生活转化为艺术。现实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唯一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都是写实的。但是艺术并非机械地复制现实生活,艺术表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就是整个创作过程而言,“化景物为情思”并不是创作过程的完成。只有将创作主体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感受化为艺术作品将“化景物为情思”的意象借助于笔墨线条转化为艺术形象,才能产生审美效果。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说,也就是“化实为虚”和“化虚为实”的过程。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认为,道是虚与实的统一。正因为道是虚与实的统一,天地万物也是虚与实的统一,所以表现天地万物生机活力的艺术也应试虚与实的统一。以实带虚,以虚明实。

所谓“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实就是意境的创造。虚实转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化实为虚,二是化虚为实。宗白华认为,虚空是艺术意境的要素,虚空来自于道,而中国画里的空白则是这一美学思想的集中呈现。中国山水画上常常是大片空白,山水之中设一空亭——这是“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元代画家王蒙往往喜欢在山水之间置一空庭。虚实神,实是体,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意识表现虚,这是中国艺术虚实相生之道。

3、怎样理解“气”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

“气”即包括人物的本体生命“风姿神貌”也包括艺术家的生命力、创造力,还包括宇宙的本体生命。“气”就是道。因此,宋代郭若虚和明代董其昌提出“气韵非师”必在“生知”的观点。说明了画面是否达到了“气韵生动”的高妙境界。与画家与生俱来的生命精神特点有直接联系。所以,从生命的精神特点来看,不能模仿他人。“非学所及”而是“自然天授”的。“气”与艺术家的精神个性生命本质有关。“气韵”的气包括宇宙自然的气。“气”也指画面的元气。“气韵 ”也就是在笔墨的吞、吐、撒、放,墨的浓、淡、干、湿、枯、润之间了。由于画家的禀赋、气质有所不同,有的强调画面的“静气”“纵横气”,齐白石的“融合之气”,黄宾虹自然界的“元气”等。

“气”也指气力之气。谢赫凭夏瞻“气力不足”,气中元气最好主体的“气”不单指气力之气,也与画家的情感气质相结合固有喜气、怒气、静气、燥气之说。

4、怎样理解“气韵生动”?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气韵生动的命题,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美学家对“气韵生动”命题探讨深入,“气韵生动”内涵与外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指画面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旺盛生机、勃勃生气与淋漓元气。清邹一桂《小山画语》云:愚谓即六法言,亦当以经营位置为第一,用笔次之,傅彩又次之,传模应不在画内。而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笔即谋气韵,从何着手?以气韵为第一者,乃鉴赏家言,非作家法也。

其二:指绘画创作中审美客体(天地万物)的生机活力。

其三:指绘画创作中审美主体(画家)的人品、学养、气质精神。

其四:指画家手中有韵律变化的笔墨线条,如明朝唐志契《绘事微言》云: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世人妄指烟润为生动,殊为可笑。盖“气”者有笔气,有墨气,有色气,而又有势,有气度,有生机,此间即所谓‘韵’;而生动则又非韵之可代矣。“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

5、怎样以神写形?

中国古典美学将审美对象区分为“形”即形体形质,“神”即精神世界内在生命运动变化的内因。石鲁提出:“要把世界观化为情感,把情感化为艺术”和“个人主观越是敏感,感情越是丰富,也愈能鲜明地体会形象的意义”这些主张。也就是“自我的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石鲁以为“中国画人物在造型上与西洋不同,中国画造型规律是‘以神写形,以简胜繁,骨法用笔,以神变形”。1960年前后,石鲁在思想上已经形成“以神写形”艺术观了。认识主观的神和表达客观的神去指导变形。作品人格化、主体化。“梅兰竹菊”就是以神写形,神与形式辩证的、统一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鲁对“形”“神”概念的理解:“形即有可观的,也有主观的;神既有客观的,也有我主观的。”将“客观神”与“主观神”统一就视为“全神”。石鲁的思想近似乎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

6、怎样理解不似之似?

以神、形为中心的形似、神似、意似都是指绘画对象的客体而言。中国画的创作至晚在宋代的写意里,已经做到不似之似,然而当时尚未见到理论上阐明。入明,元人所留下来的不求形似问题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展开,那时求形似与不求形似及与此相联的笔墨的简与繁问题已经普遍存在。明初以画竹文明的王绂发表议论:“今人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叠层,动曰不求形似,岂知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王绂谢世二百年后,徐青藤登上画坛,他作画形更简了。齐白石画的蟹,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徐青藤相比今人超过古人。齐白石说“作画秒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黄宾虹说:画有三,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他超越前人的见解,进一步回答了不似之似的根据是什么。综上所述,不似之似是一种艺术家在创作时需掌握的高超的创作技法。既艺术家在描绘外在物象时,应投入自己的感情,将客观事物赋予感情、生命地表达出来,并具有外在物象的形体或结构,才是真正做到了不似之似。

7、怎样理解“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发,乃为至法”? 这句话为清代的“四僧”之一的石涛提出。“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发,乃为至法”可理解为高人“无法”并不是真的无法,而是从不拘泥于古人、今人乃至画家本人的既成之法,且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和自身的特点出发,这才是真正的好的方法。石涛是最忠实研究理法的,他的自成体系的画论,集中了理法的精奥,但他又是最不拘泥理法的。这句话反映了石涛本人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提出了绘画中理法的重要性。理法是一个大范畴,在绘画中的许多方面都被涉及到。其中包含绘画表现对象的理和绘画创作的理。创作过程中,前者是对表现对象的认识,后者是对艺术规律的认识。绘画表现对象的理,如宗炳云:“应目会心为理”,是他在观察自然景物、酝酿立意时所获得的对象之理。苏轼论画以常理,其含义之一是穷尽事物的规律。绘画创作的理,是关于艺术规律的揭示。以苏轼只见,掌握了绘画规律,什么样的画都可以画,只有擅长画什么的区别,而无能画这不能画那的道理。理法从何而生?石涛认为生于绘画创作之始的“出笔混沌生”,即随着绘画的实践,理法就产生了。同时,理与发也是相生互依的关系。理法自春秋战国起便开始逐渐形成,是我国绘画美学中摧残闪光的思想结晶,诚如黄宾虹所说“学者须深悟之”。

8、“师造化”与“师古人”的关系是什么? 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讲的是绘画的形与色来自客体世界。谢赫之后,姚最将绘画反应生活概括为“立万象于胸怀”,提出“心师造化”的范畴。“心师造化”不仅表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也表明绘画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晚唐张璪进一步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心师造化”的完善发展。“心师造化”,是画家从客观万物汲取创作材料,以反映现实生活,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仅仅这一个方面是不够的。画家还必须将他从客观事物中获得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审美判断,进行分析研究,在自己的思想情感的熔炉中加工改造,这就是“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正确完整的理论形态。黄宾虹和齐白石十分重视师造化。他们在绘画创作上的接触成就,密切联系着生活这个唯一的艺术源泉。中国画论称师造化,中国文论称江山之助,生活对创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艺术的源泉,而且祖国大地能使文艺家的精神、气质发生变化,这是唐宋许多艺术家的共同体验。师造化之外,师古人也是很重要,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往往成为创造派和摹古派的分歧点。黄宾虹认为:“名画大师,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面目中写出性灵,不落寻常蹊径,是为极品。”师造化之所以要摆在头等地位,是因为要从真山水面目中写出性灵,所谓性灵,既是自然景物的神,又是画家的情,艺术创作归根到底不外乎写客观对象的神,抒主体作者的情。摹古派的暮光盯住了前人的作品不放,尽毕生精力以赴之,画古人胸中的丘壑,不画自己胸中的丘壑,复古人的灵性,不抒自己的灵性,颠倒了艺术的源流关系,所得结果只能如此。黄宾虹谈师古人与师造化的问题,有一句话说得极为精辟:有师古人而不知师造化者,未有师造化而不知师古人者也。试想古今创造性有成就的画家,哪个是只知道面向生活而不知道继承优秀遗产呢?绝对找不到。这没有别的原因,道理只有一条,艺术创作除拥有生活之外,还必须有表现技巧,否则就不能完美地将生活变为艺术。师古人的必要性就在于此。综上所述,师古人与师造化的关系即为相辅相成,唯有继承传统并跟随时代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创造出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

9、请你谈谈“师造化”的方式。

中国美学心师造化“师”的方式也不同于“模仿”,这与“造化”的性质即为有关。中国文化主要体现在自然山水里。“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山,近看如此,数远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郭熙《林泉高致》)“师”的方式必然不同于模仿的方式。西方画家必须对景作画,写生是一大基本功。对景作画,最能准确地反映出比例、色彩和意蕴,也最能典型地反映西方宇宙的本质。但中国的宇宙不是实体的、形式的,因而用焦点透视,偏于一隅的形色是不行的。当然心师造化必须对景,但不是对景写生,而是对景观察。中国画家讲究“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郭熙,《林泉高致》)大家都有游历山水的精力。石涛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这草稿是打在心理的。为了掌握山水精神,画家必须游历山水。为了表现山水之精神,他却不能对景写生,因为写生的方式和所能写之景都离中国山水精神太远。中国画家以散点透视和以大观小的方式来表现山水。散点透视正是画家“饱游饫看”时“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的概括。以大观小即画家所经历众多,所览纯熟,所养扩充,名山胜水“历历罗列于胸中”,站在宇宙的高度作画,这样所画出的东西都能显出和中国宇宙精神相一致的山水精神。老子认为,对天地万物的观照不能从主观出发,而要从客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在观照中将天地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统摄。换句话说,就是不能从客观出发,而偏执于事物的一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角度,从而将天地万物作为一种孤立、分离的对象加以对待。有关“师造化”的方式,后来宋代哲学家邵雍继承老子思想提出“以物观物”的命题。目前来看“师造化”的最高境界是“不知我之为草虫,草虫之为我”、“身与竹化”的物我两忘,与大化同流的状态。这些便是中国美学中“师造化”的方式。

10、怎样理解中国画的雅与俗? 雅与俗是作品的格调问题,是从作品的价值的两极高低、雅俗来把握作品的不同属性的范畴,雅与俗是一对矛盾,历来画论都主张雅,而反对俗。出于“雅人墨士”之手的绘画作品与出于“俗人之手”的作品构成了绘画上的雅与俗的对立。雅与俗之说有以下几种含义: ①作品风格雅正、雅致与鄙俗、淫俗、浅俗、艳俗相区别。②指绘画作品的高雅与流俗关键在于笔。

作品雅俗在与人的雅俗,在于人的趣味的雅俗,在于人的修养的高低,去俗就雅,依然是摆在画家面前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个雅俗共赏、大俗大雅的问题。元代黄公望提出了在绘画中存在“邪、甜、俗、赖”的问题。其中甜俗问题,北宋已经有人注意了。黄山谷强调艺术表现要自然,如虫蚀木,反对人工气,能这样便是巧,脱了俗。宋代韩拙首次在山水画理论中提出俗的问题,并认为“唯俗病最大”。王履与韩拙有共同之间,认为笔墨粗不等于俗,笔墨细也不等于俗,真正的俗是媚态。而其后的王绂也是把忽视传神,追求华丽色彩效果视为甜、俗的表现特征。实际上,绘画的色彩鲜艳并不等同于甜俗。董其昌说过,赵令穰、伯驹、赵孟頫三家合并,虽艳而不甜。意为甜病是由于画家只在色彩悦目上下功夫,而在传神上无能为力。清代沈宗塞认为,去甜俗,不是废除颜色文彩,是要去掉笔墨间媚气。黄宾虹认为“甜是无内美”,把甜看做是艺术上的浅薄现象。对于宋元以来的这些评画观点,今天怎样看待呢?这要作具体分析。有的要抛弃,有的可以批判的继承,取其合理成分。比如邪与俗,文人观点有片面性,他们认为的邪,不一定就是邪,他们认为的俗也不一定就是俗,明显的例子就是米芾说赵昌画俗,陈洪绶说马原、夏珪是败群。而赵昌、马原和夏氏在今日的我们看来,都是古代极其优秀的画家。所以,雅俗、邪甜等都是审美趣味的问题,在阶级的社会里,趣味都有所倾向,因而何为雅俗的问题,是具有相对性的。

11、怎样理解“意在笔先,笔出意外”?

意在笔先是指,写字、画画先构思,再下笔。而笔出意外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随机性”的一些特殊情况,是非理性的。说到“意在笔先”,就不得不讨论到创作钱的立意和布局等问题。立意中,意识多义性的范畴,这里所讲的立意,是表达中国画创作构思的范畴。意,是有多义性内涵的。在中国画论,尤其是宋代的画论中,经常出现意这个词。意,有时当做画的见解主张讲;有时当写意讲;有时当意境讲;有时与神的概念想通。最早涉及绘画立意的是东晋的顾恺之。他为“写神”提出的“迁想妙得”和“悟对通神”,是讲画家与他所表现的对象之间的主客体交流活动,而其目的则在于酝酿立意。立意最出色的是宋代文同从画竹实践中总结出的“成竹于胸”。苏轼阐发其义云“故画竹必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所谓“成竹于胸”,指立意已经成熟,画家的脑际映现出“其所欲画者”。为什么已经映现的形象“如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这并非说历历在胸的形象会逃遁无影,而是绝妙的构思难得。一瞬间情境的闪现,对写诗画画都为重要,它是作者“了然于心”的结果,能否捕捉住,除与艺术技巧有关外,还有灵感问题。立意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美感评价。宋元以来,谈绘画创作必以胸有丘壑为前提、黄庭坚云:“一丘一壑,自须其人胸次有之。”所谓胸中丘壑,已非客观物原貌在画家头脑中的映像,而是经过画家的情感和他的审美网捕获来的意象。所以董其昌有“丘壑内营”一说。郑板桥将创作分为三个进城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立意的物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象的组织安排,今人称作构图。古人称作经营位置,或称章法、布局。经营位置是将腹稿变为画图,将胸中之竹变为手中之竹。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经营位置”这个后世通行的范畴。构图、布局在绘画创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什么样的构图才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黄庭坚赏画重韵,设机构图也论韵;李衎认为,由于作者的审美习尚和才能高低等差异,章法无一定准则;明朝唐志契谈经营位置,注重景物的藏于露的关系;董其昌谈构图,以“取势”为主;吴昌硕认为构图应包括诗书画三者的相互配合;黄宾虹论章法,有剪裁、层次、疏密、气脉四观点;齐白石谈经营位置在重气方面与黄宾虹看法一致;潘天寿谈经营位置观点有四:取舍、气势、轻重均衡、画内之景与画外之景;宗炳论画的文章中对山水画必须解决的空间透视问题,做了初步的原理论述;郭熙有三远法......古代书画家对立意与构图的种种论述,足以证明立意与构图在创作进行时,是十分重要的步骤。而“意在笔先”即表达了在落笔之前,艺术家应充分地明确自己的立意,完善自己的构图,这样才能创作出更为精美的艺术作品。“笔出意外”在这里强调了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随机性实践,这些情况是很难被画家预想到的,是出“意”之外的。“笔出意外”是笔墨之内的东西,会在落笔时在笔、墨、水的调和见产生,所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笔墨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说立意是一副中国画的灵魂,构图是一副中国画的骨架,那么笔墨就是中国画的皮肉。通过笔墨直接反映了整幅画的精神面貌和立意、构图、意境。也只有笔墨能够勾勒出可为人视觉感知的种种形状,向观者诉说艺术家想表达的心意。在绘画创作中,画家通过熟练地掌控笔与墨的运用来创作艺术作品。但在熟练之中,也会遇到因意外而产生的不在预想之中的画面效果。如果这种“意外”被巧妙地安排在画面中加以运用,那么画面将比预先考虑到的效果更为精巧。所以将“意在笔先、笔出意外”牢记于心,在绘画前做到“意在笔先”并能充分地结合“笔出意外”是每一位画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画面效果提高的重要保障。

12、为什么说布局是画之总要?

布局就是构图、章法,即古人所云的“经营位置”。此说是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之一。“经营”二字含义十分丰富,它包括思考、分析、研究、推敲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位置”也不仅是画面上物象安置的处所,它还包括整个画面的结构、布局等。可见构图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法。简而言之,构图就是将被描绘的对象在画面上合理的组织与安排,使人看后感到有重点、有秩序、有节奏、有环境、有空间、有虚实、有气韵。从而使绘画产生艺术效果,有感人启示人的力量。这些布局所拥有的属性,注定了布局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而中国画艺术家又通常十分重视构图,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构图。山水、花鸟、人物,均不例外。唐朝张彦远曾提出“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的说法,清朝鄒一贵曾提出“以六法言,亦当以经营为第一”,足以证明构图布局早在中国古代就已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宋朝郭熙又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的构图方法,并流传久远,一直沿用。由此可见研究构图、布局的经营方式早已成为每一位画家的必修课。通过古代书画家对布局重要性的强调和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布局确实为“画之总要”。作为新时期的艺术家,更应该掌握好构图布局的规律,妥善经营自己的画面。

13、怎样理解书画同法?

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书画同源包括两方面的涵义:①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汉字起源之初的象形特点本身就具有绘画性。在初期的象形字中,古人用线条把物体的外形图案化。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②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及审美标准。经过上千年发展,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源远流长,互相影响,交相辉映,构成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脱离中国书法的审美趣味、谈中国绘画的艺术性,几乎是不可能的。书与画在用笔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其中最主要的一致性表现在对骨法用笔、笔精墨妙的推崇上。而骨法用笔,笔精墨妙,不仅需要下苦功联系,更需要坚守内心操守,体会“生死刚正谓之骨”的精神境界。中国书法成为非常优雅抽象的艺术,与中国文字的象形特点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字起源之初,往往以线条概括物体之外形,并慢慢从具象到抽象,内容越来越丰富,其后经过不断的演变,书法成为主要研究线条美的一门艺术,而绘画则既重视线条的美感,又重视笔墨的精妙。线条是中国画的基础,故学画者必先学书。作画而不通书道,则其画无笔;作书而不通画理,则其书无韵。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地超过了西方绘画对线条塑造形体的要求,中国画,讲究笔墨的书写性,写是笔行纸上,有疾有徐,有轻有重,有气有势,有韵律有节奏,笔下千变万化,却追求无一笔无来历的境界,因此,中国画家在作画时,常称之为写画而不说画画。

有关书法同法的问题,唐朝张彦远是首论者。他从汉代张芝草书一笔而成,到东晋王献之的一笔书,到陆探微的一笔画;从张僧繇用笔依卫夫人《笔阵图》点画,从吴道子授笔法于张旭等实例,论断书画用笔相同。张彦远发现书画用比同法,对中国画的笔墨研究有积极的贡献。

由此可见,书画同源不仅是中国画中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也是优秀绘画作品的精到之处。作为新时代的书画家,更应该把握好书画同源的道理,进一步推进研究书画同源的法则,将艺术创作发挥至极。

14、怎样解决笔墨和造型的关系? 笔墨与造型的关系问题,是中国画语言上的重要课题。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处理直接影响着绘画作品创作实践和品评标准。在中国画的创作历史上,也交替出现了重笔墨与重造型的现象,笔墨与造型的磨合兼容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有关解决两者的关系问题的争论更是从上千年前的“像物必在于形似”、“作画第一论笔墨”持续至今。解决笔墨与造型的矛盾在山水、花鸟画那里是造型做出了相应的让步,相当程度上笔墨获得更大的表现力。然而,具体到水墨人物上,“笔墨作为塑造人物的最基本绘画语汇,不论是写实、写意水墨,还是抽象水墨,似与不似,存形、离形,其变化关系都应该建立在人物结构形态上,作品无论笔墨有多么精到,也离不开寄附的形象存在。”这里的造型强调的是有利于笔墨的表现的规律的,是借鉴了西画素描的精确和厚实,引进速写率直与生动,融入色彩的逸趣与流韵。那么,笔墨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解决呢?笔墨是不应该也不能抛弃造型,当然,要做到笔墨与造型的绝妙融合还需建立在精神的造型能力的基础上,没有精准的造型能力,作画时有可能因为对于结构生疏之境而受到造型能力的种种局限,被结构形体束缚,“碍手碍脚”,心手不能相应,无法用笔直取、挥洒自如,难以达到作为精神性的媒介手段。由此可见,在中国画中,解决笔墨与造型关系的本质在于绘画手法的纯属度,也就是造型能力与对作画工具的掌控能力。在绘画手段高明的艺术家笔下,笔墨与造型的矛盾可以被和谐地融合为衣服优美的画卷,所谓“熟能生巧”,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笔墨可以表现造型,但又不被造型所拘;造型也可以规笔墨,但又不被笔墨所打乱。用笔墨描绘造型,用造型反应笔墨。除手法纯属度外,想解决笔墨与造型的关系,还应从艺术家自身的思想入手。在画家开始展开创作思路时,应广集素材,认真研究各时期各风格各艺术家的各类艺术作品,积极思考、摄取当中的优秀成分,归纳、总结、学习成为自己思维里的一部分。在进行创作时也要时刻注意通过画面来反应人的思想,深切表现艺术作品的主题。这样才能做到笔墨不被造型所束,造型不因笔墨而乱,从而创作出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

15、怎样理解“笔墨程式”?

“笔墨程式”是指画物象时所用的笔法、墨法的各种方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如描法、写法、皴法等方法与不断推陈出新的笔墨用法都可以称为“笔墨程式”。对待笔墨程式,我们应该“套上去”,再“画过来”。所谓“套上去”的意思就是学习中国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师古人”。即将古人的笔墨程式通过临摹、研究、实践等方式吸收成为自己的创作方法。所谓“画过来”即打破古人陈规,“师造化”与“笔墨当随时代”。在绘画作品中创造“心师造化”,感受自然,在笔墨程式的运用中反应自己所在的时代的特色,反应自我内心的精神世界。但是一种笔墨程式的形成,通常需要上百年或更久的时间,并且中国画初学时重临摹,所以想改造或打破一种笔墨程式并没有说的那样容易。中国画的程式自唐代的仕女图到吴带当风再到宋元的丘壑等等已演变了上千年。不能说陈旧的笔墨程式就是不好的,就是“糟粕”,就应舍弃;也不应该说所有行程的笔墨程式都是艺术创作中对艺术家推陈出新的束缚。对待笔墨程式,我们应当接纳,也应当将自己的创作经验“投放”到整个中国画笔墨程式的“大洪流”中,要在“洪流”中做一块突出的磐石,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人们创造出更美好更新奇的艺术世界。要做到“套上去”、“画出来”。

16、怎样理解“笔墨当随时代”?

“笔墨当随时代”是中国清代著名画家石涛一句名言。意为精神生活在变化,物质生活也在变化。而笔墨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随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石涛认为,看待笔墨不应用孤立的观点。他以为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笔墨,都与当时代的历史背景,也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关。比如说与石涛同为四僧的八大山人在绘画中的用笔与构图和那种“白眼朝天”的讽刺感就突出地反映了那个时期“遗民”的思想感受。同时,石涛也谈到了笔墨的个性受时代艺术共性的影响与制约。举一个文学上的例子,鲁迅只有一个。在我们当今时期,即使是具备了鲁迅的学识与眼界,也不可能写出鲁迅写出的那种文章,文风可以被模仿,被吸纳,但鲁迅的精神是模仿不来的。鲁迅的精神思想是那个特殊的时代的特殊的产物,当代人的思想也是被当代的社会背景所局限,就想当代人不会写出鲁迅的文章一样,鲁迅也绝不会写出当代人可以写出的文章。这就是时代艺术共性对笔墨与艺术创作的制约。石涛提出这一思想,意旨反对以为描摹古人,而抛弃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思想在当今艺术界仍是艺术思想的主流,也被艺术家们广泛地推崇着。

17、“气韵非师,必在生知”怎样理解? “气韵”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天生就有的,经后天环境的培养而逐渐形成的。古人以“生知”这个概念表示天赋极高。绘画大家的艺术作品的构图、境界、笔墨等都带着自己的灵气和气韵。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温韵婉约,有的崇山峻岭,有的烟雾溟蒙。题目中的这句话也说明了画面是否达到“气韵生动”的高妙境界是与画家与生俱来的生命精神与性格特点有着直接的联系的。所以,从性格秉性特点来看,模仿他人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这“非学所及”,而是“自然天授”。清代的素祖永说:“画家气韵有别,大家魄力雄浑,骨骼劲逸,气韵从沉着中透出。名家蹊跷幽秀,姿态生动...”作为艺术与美学的研习者,应将“气韵非师,必在生知”这句话牢记于心。在艺术创作中,反复体会它的意义与妙用。努力创作出具有自我个性的、反应自我内心的大自然的艺术作品。

18、请解释“作画需解衣盘礴,旁若无人,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将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

这句话为清代恽寿平所说。译为作画时,须要有旁若无人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然后将大自然生长的奥秘和规律掌握在手,使形象的生命力活跃在头脑里,不为先匠(指古代的艺术大师们)的理法所拘泥,下笔时能够自如的去操纵技法,于法度之外取得精妙的艺术效果。恽寿平的这段话,较为确切的概括了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创作过程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是作者精神上情绪上的准备;接着是立意构思兴城鲜明而独特的意象;然后不拘成法,放笔直扫,不为程式法度所左右,“游刃有余”的追出胸中之意向,(当然,还有“临池变法”的问题),于是纸上活跃着的形象才具有画外之意、耐人寻味、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19、请解释“有一种画,初入眼时,粗服乱头,不守绳墨。细视之,则气韵神功,寻味无穷,是为非常之法。惟其天姿高迈,学力精到,乃能变化至此。”

这句话为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提出。译为有一种画,初次观赏时,感到杂乱无章,不修边幅,没有理法,不守规矩;可是仔细审视,会感到该画气韵犹如云雾游离于山水之间般在画面中浮动,所绘形体生动鲜活,可以追寻的味道无穷无尽,这边是无法之法。石涛曾说,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而只有那些天资高迈,学历精到的画家,才能变化到这一步。王昱的这句话主要针对文人画中的写意画所说。该论词生动地表现了文人写意画给人的心理感受,并赞扬了文人写意画画家的修养全面、技法精到,同时,也为其他艺术家与观众打开了通往文人写意画世界的大门。

哈工程研究生课程 第2篇

您好!

我是XXX中学高三X班的学生XXX。我希望通过贵校此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的大学梦想,同时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信!

我性格开朗大方,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喜欢足球和唱歌。虽然没有很突出的特长,但这些爱好让我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性活动,在学校外也多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在寒假中曾经跟随同学清理公园中的果皮纸屑等杂物,为城市的美容美化建设倾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之所以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因为我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心甘情愿地为别人付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就一定能收获别人的理解与微笑,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爱。

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我的成绩就一直名列班级乃至年级前茅,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以及“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进入高中后,我秉承了自己勤于思考,刻苦钻研,不耻下问的优秀作风,成绩一直稳中有升。虽然高中阶段没有获得太多的荣誉,虽然在平时的考试中时常遭遇挫折,但我是个乐观自信的中学生,即使身处逆境,也毫不气馁,也会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坚信,我的努力终究会让我抵达成功的彼岸!

哈工程作为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工科高校,其雄厚的工科实力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是她“三海一核”—— 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以及核能应用等方面的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军人,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进入这所曾经的军工院校学习,而我自己对某些工科专业也是觊觎已久。虽然工科课程难度大,环境有时也很艰苦,但为了贵校的荣誉和国家工业的前程,我也甘愿付出自己半分之百的努力,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我既希望将来能够来到这座北国冰城欣赏其旖旎风光,更希望能够早日成为哈工程的一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二年的寒窗苦读,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内敛、稳重大气。如今,我站在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而我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踏入哈工程的校门,为自己的理想迈出坚实而有力的一步!即使这次失败了,我也不会灰心丧气,因为哈工程的大门始终会都向我敞开。我在此恳请贵校领导接纳我的申请,实现我梦寐以求的理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浅谈哈大客运专线工程桩基施工 第3篇

运粮河特大桥是哈大铁路 (哈尔滨至大连) 客运专线的一个特大型桥梁, 结构形式为

连续箱梁+39-32m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 里程范围为:DK885+889.43~DK914+705.52, 正线全长28.8161km。运粮河特大桥管段下步结构基础全部采用φ1.0m钻孔灌注桩, 共5253根, 桩长46米~52米不等。

2 工程特点及施工组织

1) 地质描述。工点区地层较简单, 上部为更新统冲积黏质黄土, 下部为上更新统冲积的粉质粘土, 细砂 (间夹粉质粘土, 粉砂, 中砂, 粗砂及砾砂) 等。2) 工程特点。a.季节施工 (如雨季、冬季冻土) 对施工作业影响较大。b.中间有一层软塑粉质粘土, 极易出现塌孔和缩颈危险。c.钻孔灌注桩施工数量多, 占地范围广, 且环境污染因素多, 控制措施繁琐。d.地下水丰富, 钻孔施工中孔内水头压力保持困难。

3 施工方案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测量放样→泥浆制备→护筒埋设→钻机钻进→钢筋笼加工及安装→检验验收→混凝土浇注→桩基检测。

3.1 泥浆池布置

泥浆池布置在墩位的另一侧中间, 保证在桥位红线范围内, 两个墩共用1个泥浆池, 泥浆池尺寸为20m×5m×2m。

3.2 测量放样的要求

对桩位周围的施工场地清除杂物, 更换软土、平整并进行夯实处理, 保证旋挖钻机底座场地平整、夯实, 避免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产生沉陷现象。

3.3 钢护筒埋设

根据本段的地层地质情况, 钢护筒选用6~8mm厚钢板加工制作, 钢护筒长度确定以确保钻孔时不塌孔为原则, 钢护筒长度一般为2~3米, 护筒内径比桩径大30cm。护筒埋置深度一般为2m~2.8m,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底端埋置深度可加长, 周围用素土回填夯实。

3.4 泥浆配置和使用

泥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孔质量, 使用不分散、低固相、高粘度的PHP泥浆进行护壁。本段桩基采用膨润土、纯碱等配制泥浆。

3.5 钻孔施工技术

1)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固定后, 调整钻杆垂直度, 启动泥浆泵, 注入调制好的泥浆, 待泥浆输进护筒中一定数量后, 钻头对准中心放入护筒内进行钻孔。在护筒内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旋挖钻机钻孔出的土方由自卸运输车运到指定的弃土场。2) 钻孔过程中开孔孔位必须准确, 开钻时慢速钻进, 待钻头进入护筒底口1m后, 方可以正常速度钻进。3) 成孔检查及清孔:当钻孔达到设计终孔标高后, 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确定成孔。如沉渣厚度大于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不大于10cm) 时, 需要进行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

3.6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 根据本管段钻孔桩根数分布及钻机施工安排情况, 由便道附近每3KM布置一个钢筋加工区, 用于钻孔桩钢筋笼的加工。2) 钢筋笼安装:a.吊架加工。为了防止钢筋笼下放吊装中钢丝绳成夹角发生变形, 加工一吊架与钢筋笼直径一致, 保持钢丝绳受力时成平行状态。b.首节钢筋笼吊安。钢筋笼运到施工现场后, 用吊车通过吊架吊起首节钢筋笼, 另一端采用装载机等起吊设备进行抬吊 (穿两根横担φ75钢管) 搁在护筒上, 或者采用4个手拉葫芦悬吊钢筋笼重量。c.钢筋笼接长。吊起接长节钢筋笼, 主筋对准前节钢筋笼主筋, 上下节主筋用直螺纹套筒连接。对于少数由于起吊钢筋笼变形引起的错位, 可以用小型 (1~3吨) 手动葫芦牵引就位。对于极少数错位严重的, 无法进行丝扣对接, 则可采用双面邦条焊的焊接方法解决, 双面邦条焊要求焊缝平整密实, 焊缝长度符合规范规定, 确保焊接强度质量与主筋等强度。d.声测管接长。对于50m及以上桩基采用声测管。每根桩安装三根Φ57×3的检测管, 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检测管每8米一节, 并要求不漏水。检测管高出桩基顶面30cm (考虑破除桩头50cm) , 浇注砼前将检测管注满水, 并用塞子堵死以免杂物进入检测管。检测管连接采用Φ70×6×80套管并焊接。e.钢筋笼下放、就位。f.保护层控制。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为6cm, 为了保证保护层厚度, 确保主筋受力要求, 我们采用环形塑料垫块。在钢筋笼下放时, 在箍筋上安装垫块。每层三个, 钢筋长度方向每3~4m一层, 错开布设。

3.7 水下砼施工

桩基混凝土采用C30,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1) 水泥:亚泰哈水P.042.5级。2) 细骨料:拉林河中砂。3) 粗骨料:玉泉石场5~20m m级配。4) 掺合料:哈热电厂Ⅰ级粉煤灰。5) 水:可饮用井水。6) 外加剂:HT-HP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0%。7) 水胶比:0.35, 坍落度:180~220m m。

3.8 桩基质量检测

本标段桩基质量检测分为两种方法, 小于50桩长的采用低应变检测, 大于等于50米桩长采用预埋钢管超声波检测, 具体如下:1) 除超声波检测外, 钻孔桩桩身混凝土质量均应进行低应变动测法检测。2) 桩长超过50m的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声波无破损法检测检测。3) 每根桩作混凝土检查试件不少于二组。4) 桩基检测未完成前不得进行承台施工。

4 总结

本工程施工的桩基检测Ⅰ类桩达到98.5%以上, 没有Ⅲ类及不合格的桩。为哈大客专的圆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运粮河特大桥线下工程桩基旋挖钻施工技术情况。

哈工程:向上生长的力量 第4篇

以忠诚为核心的军工文化——红色,以服务船舶工业、海洋开发、海军装备为核心的船海文化——蓝色,以纯粹的科学精神、纯净的学术环境、纯朴的学术道德为追求目标的学术文化——白色,构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鲜明的文化色彩。

红色,源于对使命的担当与责任的肩负,早在这所大学的前身——哈军工在祖国的需要中诞生时,她的创建者们就已将红色忠诚的种子深埋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蓝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理念,是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对学科优势和国家现实需求的综合分析,对学校主体服务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定位。白色,代表着纯净、没有污点,是学校对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这一大学核心价值的直接体现……

它们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风貌,更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是哈工程大学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

正上大二的石振强曾无数次想象过中国航母试航的情景。“瓦良格”号的每一个变化都让这个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船迷和军迷兴奋不已。早在中国航母平台正式海试前,他就已按捺不住好奇,专程跑到大连海达南街的宜家商场,在三楼摆放床上用品的货架旁,透过安全门的玻璃,正好可以看到几公里外停着的“瓦良格”号。

像石振强一样的“船海粉丝”,在哈工程不胜枚举,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家住内地,远离海洋,甚至在大学实习前没有亲见大海。进入大学后,与其说这些“粉丝”们对船海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如说是浸润在哈工程大学的校园文化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自觉。他们自发筹建了全国高校首个航母爱好者类的学生社团,并制作了有关航母文化的图片展。让石振强颇感自豪的是他和伙伴们创造的“国内第一”的纪录——历时两个月,制作出长达两米的“瓦良格”号模型。从CAD图的制作、数控雕刻机的精雕细刻到手糊玻璃钢、反复四遍修外表面、刮原子灰,这些小伙子为了赶进度,曾三天三夜没有离开实验室,支撑他们的是对船海的激情和热爱。当国防科普委员会陈有元少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李杰大校、校长刘志刚为这艘在哈工程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学生航母创新设计大赛”的“献礼”揭幕时,全场为之振奋欢腾。

提到对航母的设想,石振强的看法充满期待又不失冷静:“‘瓦良格’号还只是试验舰和训练舰的性质,使海军熟悉、会用航母。中国海军还会再造自己的新航母,那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期待的,也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方向。”这心声传达出的使命感得益于哈工程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组织的众多体现学校特色的活动,更得益于在历史传统和时代环境中经由历届师生共同积淀、建构、创新而形成的精神资源和财富。

一所学校传承一种血脉。哈军工在哈尔滨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荣耀,它几乎凝聚了一个时代关于国家军事现代化的全部光荣和梦想。哈军工人身上闪烁的终生不渝的报国精神,志存高远的拼搏精神,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作为哈工程大学的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继承积淀,哈工程大学逐步形成了在“忠诚”的旗帜下,“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大学精神。

多年的办学实践使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哈工程深刻认识到特色品牌的战略意义:无论管理体制如何变化,只要有了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就有了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在办学历史的积淀、国家战略的需求、服务行业的使命和学校发展的定位四者的统一下,“三海一核” 即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的办学特色应运而生并显现了强大生命力。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品牌优势。这一特色办学方略的凝练为这所大学半个世纪的信仰追求找到了最佳落脚点。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在忠诚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在工程大学特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很多毕业生树立了服务国防、献身海防的理想信念,积极主动选择到国防工业系统就业,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2006年以来,到国防系统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超过40%和 45%。目前,学校有超过300名毕业生在我国船舶工业系统的140多家单位担任领导职务,部门领导和技术骨干近1000名,仅在中物院、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中就有毕业生近100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被称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可靠顶用之才。”

校长刘志刚曾深情地说:“漫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校园,你听到最多、体会最深的有两个词:忠诚和‘三海一核’,忠诚源于一种精神自觉,‘三海一核’是理性的选择。”

至真至善的精神追求

哈工程大学作为哈军工的后继者之一,在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主席为哈军工题写的报名“工学”二字为关键字,凝练构造出了“大学至真,大工至善”的校训,事理在于求善,学理在于求真。其含义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追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高境界”。在黑龙江,坊间流传着“学在工程”的说法。哈工程良好的校风学风、严格的教学管理、对至真至善的不懈追求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品牌。

在中国机器人公开赛中“水下机器人”的项目获得三连冠后,王天和他的队友将目光投向了国际挑战赛的舞台。在不久前的第14届国际无人水下机器人竞赛中,哈工程“国际水下机器人项目组”代表中国首次出战这一国际水下机器人最高级别赛事。在28支代表队中,获得第12名的成绩,创亚洲最好成绩排名,领跑日本、印度。

在比赛中,我国的机器人备受关注,因为它95%的元件都是手工制作、组装。这让国外队员惊叹不已,一位美国队员专程拉来朋友向他们介绍:“知道吗?这是他们纯手工制作的!难以相信!”面对这个集成度高,体积质量小的“小家伙”,最让王天和队友们自豪的,还是它的稳定性。看着它自主完成过门、巡线、撞球、射门、抓取目标物、水声定位等任务,王天为它的“可靠顶用”而倍感自豪。这背后来自学校的支持、师生的付出自不待言。

nlc202309032214

作为在哈工程学习近十年、本硕博连读的“老学生”,王天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学校在科创方面投入很大,给我们提供了太多便利条件,从资金到场地,没有学校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参加赛事筹备的54人来自各年级,各专业,这些水下机器人的爱好者从船舶学院、航建学院、动能学院、自动化学院等10个学院集结而成,分为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下设机械组、软件组、电器组等小组,各设组长自主管理,形成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管理模式,在承担比赛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指导低年级学生科创活动的任务。

家住山东农村的朱明章在大学四年里,没向父母要过一分钱,他的生活来源除了奖学金外,更主要来自科研活动。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他获得了16万元的科研立项经费。“我喜欢这样的环境,只要你有想法、想法有创新性,学校就会给你机会去实现!”如今,被评为“科创之星”的朱明章被保送清华大学核学院攻读直博。群星闪耀,得益于品牌培育,更得益于构建良好的育人文化环境。

“以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梦想”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最具特色、最见实效的“招数”之一。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赛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满足于课堂理论知识,积极自主学习,作为终生财富而享用不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竞争激烈的未来依然备受欢迎。

实施“个性化保研”以来,学校已有200余名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校还建立了创新奖励、创新学分等一系列“学生科技创新支持机制”,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鼓励他们个性化发展,全校上下不遗余力,为学生科技创新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支撑体系。

学校党委书记谷焕民强调:“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在历史传统和时代环境中经由历届师生共同沉淀、建构、创新而形成的精神资源和财富。创新人才培养要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紧紧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坚持‘工学’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全方位营造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和氛围。”近年来,学校对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总投入金额超过500万元。随着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在学校层面大力支持的同时,各院系也从政策与资金上进行配套支持。其中,各院系配备兼职指导教师每年600余人次,提供学生专用创新实验室平均每年80余间,平均每年支持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近百次,组织“大学生科创沙龙”等各项科技创新类培训每月平均26场次。目前共有25个开放的展厅,面积达17757平方米……正如一所名校需要长期积淀一样,哈工程的创新之路也是点滴积累中伸向远方。

在哈工程几乎没有学生会因为考试作弊而铤而走险。因为学校的“自主考试”制度早已破除了“一试定终身”的现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反复多次地参加考试。无论成绩是多少,只要学生不满意,就可以申请重考,成绩以最高记载,从而解开了作弊的症结。这样,学生不存在“一试定终身”的压力;他们反复参加考试,促进了课后自学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同一标准的题库出题,避免了考试之间的不公平;调动了学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取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考试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等功能。如今,全校近30门基础课的考试采取这种制度,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赏。诚信既是浸润在军工文化中的工程学子的自觉选择,也是学校以校风学风为核心,强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结果。

中国航空工业某集团公司对哈工程毕业生的评价是:“哈工程大学的毕业生能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在岗位上工作,能很快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上,学生朴实的精神是学校坚持学风建设的结果,显然学校做了很多扎扎实实、行之有效的工作。”凡是从这个学校走出的学生都会领会一所大学作为坚强后盾所给予他们的力量,而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会在精神上有一个深刻的烙印,它是哈工程的标志,上面写着“精英人才,可靠顶用”!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深刻地指出:“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必须具有一个很高的文化品位,充满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求善的人文精神,充满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滋育着优秀人才的成长。”大学文化品位能够把独特的精神品格熔铸进师生的心理品质。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以大学精神为灵魂构建校园精神文化,以学生工作为基础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以学风校风为核心强化校园行为文化,以校容校貌为标志展现校园物质文化,利用既有文化资源,系统构建特色文化育人环境,有想法,有套路,也有打法。她向世人昭告着:工程大学人将永不放弃高远的追求与辉煌的理想,始终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精神境界作为最高追求,在自身的使命定位与为祖国忠诚服务的结合中,向着撒满阳光的远方坚定前行……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工程各院系介绍 第5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是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进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历来有重视科研工作的传统,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

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

“十一五”以来,学校坚持以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凝炼前沿科学研究方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产业和产学研合作蓬勃发展。2011年科技经费到款6.3亿多元,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

当前,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内涵建设与内涵式发展,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机遇,强化特色,继承创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正在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船舶工程学院简介:

船舶工程学院,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时期创办的海军工程系船舶设计专业,自1953年建立以来,一直是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和海洋开发方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未招生)4个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设计、制造、管理等领域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学院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设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国家级重点学科、智能水下机器人国防重点实验室、多体船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在岗教职工13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6人。

实验教学中心:

1、船舶设计实践教学基地

依托学院下属的黑龙江水运规划设计院作为开放的实践教学基地,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和轮机工程专业大三以上学生,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工程设计,使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够真正接触、参与实际课题,从而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已经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工作经验的科技工作者。设计院根据多年的积累,建设了本科生毕业设计题库,目前共有完整的船型资料300余项,港口与码头工程资料近百项,每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数量占船舶工程学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现有两台激光雕刻机和两台机械切割机,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并制订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心由20余位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兼职指导教师队伍,涉及船舶设计、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新能源开发、深海工程、水下机器人、水利水电和港口航道等专业,确保有想法的学生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指导教师。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以大学生“启航杯”、“五四杯”、“ 船舶结构物及水利设计竞赛”等创新竞赛活动为主导,开展本科生的自主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活动、制作竞赛类活动、以普及科技知识和营造学术氛围为目的的非竞赛类活动等。

2007年,举办了首届新船型设计大赛,该比赛是我院“一院一品”特色活动开展的探索项目,2008年10月开展了首届“太平洋造船杯”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竞赛,全校88人次参与了本次比赛。2010年11月开展了“熔盛杯”第二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及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此次比赛吸引了8个院系近40组130余人次参与。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办学最悠久的院系之一,于1971年成立。它的前身是由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战术导弹部分组成的航天工程系,1978年正式招收四个专业的本科生,即导弹结构设计专业、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飞行器自动控制专业和导弹制导专业。

现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及“质量与可靠性工程”7个本科专业。学院每年承担面向全校的4门公共基础课,其中“材料力学”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理论力学”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工程力学”每年24个班,1100名学生,“材料力学实验”每年34个班,1360名学生。

近三年来,学院始终立足于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承担了多项国防及地方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共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项目20余项,军品纵向横向课题,民品横向课题118项,其中一半以上为“三海一核”领域的科研项目。支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2项;获省专利6项。

船舶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舰船轻量化/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舰船轻量化/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师资技术力量雄厚,实验设备丰富。团队带头人邹广平教授,目前任全国复合材料设计应用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有影响的学术兼职。团队目前有荣誉教授及技术顾问2人、教授3人、博导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博士生硕士生15人,是一支团结合作、充满朝气活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技术研究团队。目前致力于普及舰船轻量化概念,并在舰船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基础理论、应用服役条件下环境模拟、材料与结构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轻量化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轻量化材料与结构性能表征与优化设计、舰船抗爆抗冲击材料与结构设计及模拟等方向开展研究。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国内外同行建立广泛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舰船轻量化的发展。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源于“哈军工”海军工程系船舶动力装置专业,是学校“三海一核”领域的主体院系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成为我国舰船动力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2个本科专业,两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具有“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轮机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轮机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国防及省重点专业。拥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和1个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院科研成果丰硕,为推动我国舰船动力的技术改良和舰船动力教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8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3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项;出版教材、学术专著20余部;年科研经费到款额突破7000万元。

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973计划”及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等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动力学院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在完善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改良科研环境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近几年,学院获得建设经费超过3亿元,建成了一大批舰船柴油机、燃气轮机、蒸汽动力及减振降噪等研发和试验平台;购置了PDA、PIV、PLF、振动噪声测量分析仪、内燃机排放测量装置、燃烧分析仪等一批国际先进的测试分析仪器;购买了PRO/E、UG、STAR-CD、FULENT、ANSYS、ANSOFT、GSE、NASTRAN、TG-SUIT等一批专用设计、分析软件;从事舰船动力技术研究、试验、测试和分析的软、硬件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2008年,在工信部动力专项基金的支持下,学院投资1.2亿元建设的3.5万平方米动力楼、动力试验楼群已交付使用,学院的科研、教学及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可为学生的学习、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优良条件。

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起源于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造船科舰船装置动力专业的“蒸汽动力装置实验室”、“内燃机动力装置实验室”和“传热学实验室”,首任负责人是曾留学德国的国内动力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当时352动力教授会主任张稼益教授,国内工程热物理领域知名学者孔祥谦教授是“哈军工”“传热学实验室”创始人。

1972年至1996年,增加了“内燃机陈列室”、“燃气轮机陈列室”、“燃气轮机结构与强度实验室”和“轮机工程实验室”等;2002年,热工基础实验改为热工流体实验,单独设课;2000年9月,成立“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包括“热工基础实验室”、“轮机工程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和“燃气轮机实验室”等在内的3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1个学生创新实验室和19个综合实验室。2004年到2006年本科教学评估期间和“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过程中,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机构调整和功能重组,初步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三大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兴趣激发平台、科学素质培养平台和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将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2006年6月,动力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了国家“十五”“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验收;2007年,中心依托的轮机工程学科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别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特色专业行列;中心是黑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自动化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是在原“哈军工”时期海军工程系的“海道测量”、“船舶电器自动化”、“武备自动化”和“导弹发射装置”四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8年7月由原自动控制系、航天工程系导弹控制专业和系统工程研究室组建成立自动化学院,是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的学院。自动化学院位于“军工”大院雄伟壮观的31#教学楼,现有计算机控制、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电气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舰船组合导航、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11个教研室,自动控制教学实验中心、惯性技术与导航、船舶控制工程、电气工程、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舰船组合导航、深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8个实验室,惯性导航与测控技术、船舶减摇与控制技术、导航技术与设备、自动化工程、北飒海洋装置设备等5个研究所。学院科研、实验用地七千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5000万元,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学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科研特色。近三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0项,科研经费到款近2亿元。获国家级科技奖12项、省部级奖100余项,其中舰船减摇控制技术、舰船组合导航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几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

水声工程学院

水声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是在原有水声工程系、水声研究所和水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组建而成。拥有国内水声技术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最优质资源,号称“五星级学院”。拥有国家最早的水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最早的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第一个水声工程院士。

学院历史悠久,是由始建于1953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声纳专业历经五十多年发展而来。学院拥有两个本科专业,七个硕士专业和三个博士专业,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33人。

学院为水声行业及其相关电子、信息、环保、海洋科技等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学院已培养本科生2437人,研究生850余人,现有在校本科生678人,硕士研究生319人,博士研究生83人,博士后研究人员2人。水声行业的60%以上水声专业技术人员和70%以上的水声专家毕业于我们学院。学院在水声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学院装备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在许多方向引领国内水声技术的发展。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居国内高校领先水平。

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水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水声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国家水声发展的人才库、专家库和水声技术基础研究中心。

科研概况:

水声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早在三十年前,水声工程学院的前身,水声工程系和水声研究所就是系所合一,以科研为主。当时的科研编制为六十多人、教学编制为三十多人。改革开放之后,因为科研水平高,第一批博士点、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如期而至。

水声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国家水声的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等领域中的重大基础问题和技术问题开展,涉及水下声波的产生与接收;海洋声场特性认识;水下探测、定位、导航、通信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及新技术集成演示系统。学院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也是以基础研究为主。主要承担各类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领域探索项目、目标导向项目、重点项目;也承担企业委托的技术攻关和研发项目;部分国防基础研究课题、水声计量和测量方法研究课题。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水声技术作为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主要探测、监测手段必将大有用武之地。海洋水声监测技术和海洋水下作业所涉及到的水下探测、定位、导航和通信技术将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方向,为我国海洋探测与监测设备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水声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以敢于啃硬骨头而著称,有一只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有国际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有着良好和谐的内外部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和谐发展;军用与民用和谐发展;水声工程学院科研工作每年上台阶,逐渐成为我国水声技术创新的源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科技领域之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推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本科专业,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历年来承担过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等各类基金项目、国防指令性项目、省部级攻关项目以及众多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项目。学院科研成果斐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重大成果奖4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0余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29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40余部。

学院重视教育研究和学风建设,学院教学工作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多项,由我院承担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成绩斐然,全校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全省前茅,学院学生工作也连续多年获省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科研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瞄准国家“两化融合”需求,兼顾军民两用原则,走和谐特色发展之路。目前成立了12个科研研究室,分别为:嵌入式系统研究室、可信计算技术研究室、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室、RFID研究中心、数据库与知识工程研究室、软件支撑技术研究室、信息化建模与仿真研究室、分布式计算与仿真研究室、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研究室、计算机视觉与听觉研究室、机器智能与机器感知研究室、信息安全研究中心。主要科研方向有: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数据库和知识工程、嵌入式系统、分布式与可信计算、智能机器人与智能控制、认知网络、计算机听觉及语音信号处理等。

学院科研经费和承担国家项目情况稳步增长,学院共承担与参加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973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委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委托或国际合作的研发项目4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种奖励4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委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30余项,“十一五”期间科研到款年均千万元以上,近五年发表论文1300多篇,SCI/EI/ISTP收录900余篇次,举办国际会议10余次,与美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进行多项国际交流合作,申请专利百余项,其中近1/3项获得授权,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余部。部分成果被转化为产品,产生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学院的科研工作队伍中,分别有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等,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团体及编委会任委员以上职务的30余人次,多人出任过各类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和各类基金项目的评审专家。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是我校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设计”两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一级硕士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设计艺术学”5个二级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一级博士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4个二级博士授权点和“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学院还拥有“机械工程”工程硕士领域授权点和“机械设计及理论”高校教师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为部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省级重点本科专业。机电工程学院具有配套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其中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是国家CAD培训网络的培训基地。在学校“211工程”建设中,有两个学科方向得到了国家重点建设的支持。

学院共有12个实验室,总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总金额3000余万元,其中,CIMS研究中心是省现代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加工技术实验室为部级重点实验室、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配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1979年6月,由电工基础、无线电基础和电子线路三个教研室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八系)。2001年12月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院下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信息工程技术研究所、电子科学技术研究所、电磁工程与无线技术研究所、电工电子教学中心6个基层学术组织,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省部级重点学科,舰船电磁兼容国防特色学科。

学院建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于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3月申报成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以“集中建设、统一管理、提高效率、全面开放、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大平台,该平台下设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验教学、科技创新实验教学三个子平台,由电路基础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通信实验室、电子工程实验室、控制模型实验室、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等23个实验室组成。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首批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源自1984年的管理工程系。二十五年来,学院的每一步成长都凝结了一代代经管人的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1985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8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5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1996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取得MBA试办权,2001年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取得MBA正式举办权,2003年招收第一届工程硕士,2005年取得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获得MPA举办权,2009年获得EMBA举办权。二十五年岁月峥嵘,二十五年风雨兼程。几代学人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经济管理学院已从蹒跚学步的孩子成长起来,在全国先进经济管理学院中占有一席之地。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学科发展特色、师资力量蓄力深厚、科学研究喜报频传的经济管理学院,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学院之一。

学院现已建成比较完备的“管理学”门类和“经济学”门类学科体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系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系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近1400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近700人。

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势头强劲,现已拥有了经管类全部专业硕士学位点(EMBA、MBA、MPA、ME),设有专业学位教育与培训中心负责专门管理,逐渐形成了哈尔滨工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品牌形象,知名度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也不断扩大。

经管学院研究所:

经济管理学院设有船舶工业管理研究室、船舶工业经济研究室等特色研究室。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院源于1978年成立的金属材料热处理教研室和1979年成立的化学教研室。2006年,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由原化工学院和机电学院材料系整合组建新的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建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创新平台。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创新团队与创新平台: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水下电源研究中心、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结构功能一体化创新团队和海洋先进材料研究院。

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约8186m2,拥有设备资产约6000余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3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ICP、ICP-Ms等,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29项,科技部“863”项目4项,国防基础科研2项,军品预研1项,国防技术基础1项,国防“973”项目2项,科技部支撑计划2项,工业和信息化部攻关计划1项,博士点基金8项,省市项目61项,累计科研到款6600余万元;发表文章千余篇,其中SCI 收录400余篇;申请专利230余项,授权专利120项;获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2010年学院在科研立项、科研奖励、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立项11项,居全校第二位;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均位居全校第一;军品专项基金2项(其中1个项目合同金额2980万);市科技攻关2项;中俄政府间合作项目1项;“十二五” 国防基础研究项目立项1项;军、民品横向项目20余项,科研到款3431.72万元。全院发表SCI论文161篇(全校313,连续四年位居全校第一);申请专利88项,授权56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研奖2项。

理学院

理学院实验中心包含: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光纤传感器实验室、创新实验室

外语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教务部外语教研室,历经哈尔滨工程学院基础课部外语教研室(1966-1970年),于1987年在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基础课部外语第一、第二教研室基础上组建外语系。

外语系教师积极从事学术及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师出版专著3部,编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93部;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共发表论文277篇,其中CSSCI期刊源杂志上发表论文24篇;教育部立项10项,省级立项32项。外语系的《综合英语》、《第二外国语》(日语)、《俄罗斯当代社会与文化》和《英汉口译》等课程已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为省级精品课程。

外语系教学水平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2004年,我校被列入教育部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大学外语(英、俄、日)统考及英语专业四级、八级统考中,我校学生通过率及优秀率连续数年居全国重点院校领先水平。英语专业本科生多年来保持近100%的就业率,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英语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外语系教学条件一流,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多媒体语言实验中心(共912)、多媒体教师备课中心(48座)、学术报告厅(192座)、外语电台、CAI工作室及图书资料室等条件设施,为我校外语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在“哈军工”时期马列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社科部和90年代的社科系发展时期,2001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0年,根据学校党委关于成立思政教研部的文件精神,新人文学院正式组建。人文学院现有法学系、社会学系和应用心理学系,设有船舶与海洋法律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心理咨询师培训基地和信息资料中心。

人文学院现有教师45名,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博士学位15名。“十一五”期间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现有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国家级多媒体课件奖励2项。

“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国家软科学课题1项,博士后科研基金6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教育部课题10项,省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7篇(CSSCI期刊70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12日,是国内重点高校设立的第一个“核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也是国内最早设置核专业的高校之一。1959年“哈军工”成立了核动力装置专业,专业任务为我国培养核动力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的专门人才。

学院现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5个本科专业,拥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核反应堆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是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学院拥有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等,实验室总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学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34项。目前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国防基础和国防预研等高水平研究课题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亿元。

学院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学至真、大工至善”的校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按照“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要求,努力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105人, 硕士研究生209人,博士研究生54人,留学生7人。学院已培养毕业生2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毕业生中80%以上在我国核能开发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和管理工作,许多人已是我国核科技发展的骨干,为我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对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哈工程研究生课程 第6篇

(读书报告)

学号:

专业: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

2012年5月

读《乡土中国》之我思

韩寒的一句著名的语录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我看到这句话的不仅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时另我们自己都感到费解。确实,每个国家都有着一套自己独有的文化体系,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中国的人情社会,即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世方式让注重平等的西方人感到困惑。而西方人的一视同仁也让中国人觉得有些缺乏人情味。作为中国人,我对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感到熟悉,但有时也会心生疑惑,为何中国人会有这些特点?于是,我读了《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描绘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清楚所谓的乡土社会,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乡土中国》里的《无诉》一文令我印象深刻。因为一直以来抱有法律信仰,所以相信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好规范。然而,在读《无诉》一文时,文章的第一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诉师’,大家就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便令我意外。一直把法律的发展看做是社会进步的发展,却不知传统社会中自有一套约束人们行为的“礼”。不同于今天的掌握法律需要专门的训练,乡土社会中的“礼”是每个人都熟习的一种道德。克己复礼,人们靠内在的良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法律依靠的更多的是国家强制力。由此看来,“礼”在乡土社会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虽然乡土社会的“礼”具有合理性,但它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是不适合的。法制相比于礼治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礼治中充满变数,而法制则不容易改变其标准。礼治社会中的理想常常寄托于明君圣主的德行,但人的品性是充满变数的,即便是一个再正直的君主也可能做错误的判断而造成对社会的危害,因为他的权力得不到制约,行为标准完全控制在道德层面上。况且,自古以来,贤君圣主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数专制君主骄奢淫逸,鱼肉百姓。而此时,受道德约束的百姓暧于君臣的观念,也受到社会礼治的限制,不到忍无可忍不会反抗。这更加助长了统治者的专横。所以礼治社会的统治者缺乏自省的机制,一旦人民反抗,往往造成王朝被颠覆。可以说礼治社会对民众的压抑和统治阶级的放纵是一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除此之外,礼治由于其标准缺乏精确,难以向法律一样保证一般公正。

现代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将接触各种不同的人,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于是乡土社会的“礼”起着越来越小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复杂的法律。打官司如今是很常见的事情。法律是适应这个时代发展产物。在我看来,当今社会的普通人一般很难做到像乡土社会的人们信仰“礼”一样信仰法律。因为“礼”在乡土社会的人们看来是被实践检验过的适合社会的规则,也是时代相传的人们理应熟记的规则。而在当今中国,法治的发展历史还太过短暂,法律暂时还不能做到像“礼”一样深入人心,为人所信仰。但我也相信,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全,法治取得良好成果并获得人们的认同时,法律的基本原则不断为人所认知时,法律信仰将在社会树立,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有序。

有人评论的好:“这本书虽然是社会学入门级读物,却有着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上乡土浓浓的气息,没有了让人忘而却步的拗口难懂的理论术语,读后却有万条万缕了然在胸的豁然开朗感。”恐怕已经很难有哪本书能够像《乡土中国》一样,将中国底层的乡土社会进行如此细致而又深刻却又通俗易懂的描绘与分析了。虽然此书写于几十年前,但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乡土中国》中所描绘的现象依然能在我们心中找到共鸣。

虽然对于这本书,我还有许多不太理解的地方。90后的我没有经历中国传统社会,对于中国的一些独特现象往往熟悉却不知其因。《乡土中国》帮助我了解到一些未曾体验过的传统,总的来说让我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内在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而且自己内心很多长期的困惑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答。但新的问题又逐渐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建立在乡土之上的社会,一个绵续了几千年的文明,究竟是什么让它长久以来维持实质和形式上的稳定和循环?当代人应该怎样去看待历史传统,又应该做些什么去改善我们的社会现状?问题是无穷尽的,解答是无穷尽的,探索也是无穷尽的。我们所需要做的,是秉持前人先哲的伟大精神,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网络.《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2]网络.《乡土中国》读后感

[EB/OL].http:///group/topic/4488518/.[3]网络.乡土中国——我们共同的过去

上一篇:诸城政府下一篇:小学常见病句类型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