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教学方法谈

2024-06-29

古诗欣赏教学方法谈(精选6篇)

古诗欣赏教学方法谈 第1篇

谁解其中味―一谈古诗教学与欣赏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古诗教学与欣赏的关键在于要品出和传达出 诗的韵味来。为此,就要:知人论世,博学多闻;不炒现饭,立足于新;紧扣诗眼,咀嚼生味;进入角色,引 起共鸣。

关键词 韵味 诗眼 共鸣

* *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痴,可解释为:无知,傻;疯癫;入迷。如果解释 为入迷的话,则对任何诗人都是适合的。任何诗人都要进入如醉如痴的.境界,才能写好诗。作为鉴赏者来说, 都要深“解其中味”,才能读好诗,讲好诗。

据说目前有些中小学老师讲古诗,只停留在释词译句的阶段,有的则在后面附加一条政治思想教育的尾巴 ,语言枯燥,令人生厌。

怎样欣赏诗歌?怎样从事诗歌教学?关键在于品出诗的韵味来。要品出诗的韵味,就要做到(一)知人论 世,博学多闻;(二)不炒现饭,立足于新;(三)紧扣诗眼,咀嚼生味;(四)进入角色,引起共鸣。

(一)知人论世,博学多闻

教与学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老师积累的学识,必须大大超过讲课的内容,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因此不能满足于教学参考资料。平时要勤学苦练,多读一些典籍及文艺作品,还要懂点历史,懂点美学,提 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进而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等,这样才能 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只是简单地注译一下,就是:一根折断的戟埋在沙里,铁还没有完全锈蚀,我亲自拿起它来磨洗一番 ,认出是前朝赤壁的遗物。如果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孙刘联军就会失败,连二位乔夫人都会被曹操掳去,关 在铜雀台上,供其淫乐。这样枯燥的翻译,还有什么味道呢?要讲得生动有趣,就要这样讲析:

赤壁有六,(黄冈、汉阳、汉川、武昌、嘉鱼、蒲圻)历代文人习惯于将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一度贬 为黄州刺史的苏东坡说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朱日浚曰:“赤壁何须问出 处,东坡自是借山川”。也曾做过黄州刺史的杜牧也是借三国赤壁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而已。

发生在公元208年10月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了曹军。诗人从反面着笔:假如这次东风不给周郎 以方便的话,那么大乔小乔就必然被俘。孔明利用曹植《铜雀台赋》的“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将高楼间的两座桥(即复道)曲解为大乔和小乔。(桥通假为乔。此事见《三国演义》第44回。)《许彦周 诗话》曰:“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顾,只怕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许彦周)讥杜牧《赤壁》诗,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孙策妇,小乔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 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变其词耳”。诗人必须用形象思维反映生活,才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耐人寻味 。

赵翼还批评此诗“不度时审势,徒作异论,以炫人耳”(《瓯北诗话》)。这种说法只是就史论史,而没 有联系杜牧其人,探讨其异论之所由发。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而终生寄人篱下,为人幕僚或远守僻郡,“一 肚皮不合时宜”,所以特别强调东风的作用,乃暗喻自己知兵,而生不逢时,借史实以吐其胸中不平之气,即 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发出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样的感叹,自负不凡,风格俊爽,体现了“雄姿英 发”的气概。

由上可见:这首诗只有二十八字,却涉及到天文(天气预报有东南风,而不是借东风),地理(身在黄冈 赤壁,而借三国赤壁以抒怀),历史、军事(赤壁之战),训诂学(桥通假为乔)和文学知识(包括三曹的文 坛掌故、小说《三国演义》,文艺理论中关于塑造人物形象不必坐实地名、史实,形象思维要以小见大,才

[1] [2] [3] [4] [5]

古诗欣赏教学方法谈 第2篇

第一讲

绪论

一、中学古典诗词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积累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初中必诵诗词分别是70首、35首

2.高中必修教材也学了22首

(二)考试的动力和压力

1.08年北京卷背诵7分(古诗5分),古诗鉴赏10分 2.07年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

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

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叹息一种恬淡的做人态度。

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3.作文中引用古诗词并给予恰当地解读,往往被视为有文化品位而获加分。

(三)古典诗词教学的困境 1.只会死背

2.课堂上听老师赏析诗词,觉得太难,无法迁移到自己独立读诗上 3.用考纲考点抽象教学 4.以高考题组织诗歌教学

5.不同版本的诗歌赏析的基本范畴有出入,同一首诗不同人赏析的角度、理解的程度有差异

结论:学生没有构建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图式

第二讲 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图式

第一、诗歌的形式(体裁、语言)

一、诗体有别

中国古典诗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诗体。体裁形式对诗歌的艺术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甚至不仅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因为诗人在面对或处理不同的体裁时,他们的创作心态也是不一样的。

钱思公(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欧阳修《归田录》)

小词即宋词,可见最初的词因其风格轻艳,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读者如此对待不同诗体,作者亦复如是,欧阳修和李清照都是既写诗又写词的,但每人所作的诗与词都风味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体裁分类很复杂,这里只择其要者讲三点:诗词有别、词曲有别、各种体裁的内部差别。1.诗词之别

诗多言志,故庄;词多缘情,故媚。

试举李清照为例,作为著名的婉约词人,她在《论词》中说:“词别是一家。”她的诗词风格完全不同。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2.词曲之别

词生于歌楼酒肆,故媚;曲则本于里巷歌谣,故俗。词形成后有明显的文人化与豪放化倾向。而曲则基本上坚持了以俗为雅的风格,善噱。

《拨不断·长毛小狗》王和卿

丑如驴,小如猪,《山海经》检遍了无寻处。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个成精物,咬人的笤帚。3.同一体裁的内部差别

以上是比较宏观地谈几种诗体的差别,事实上古代的诗体远不止这几种,而每一种体裁内部的差别也非常值得关注。因涉及过细,不在这里展开,略示几点,以资启发。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歌行之畅,必由才气;近体之攻,务先法律;绝句之构,独主风神。(胡应麟《诗薮》)

这是讲不同诗体的区别。事实上对词来说,也有相同的情况。比如长调慢词近赋体,善铺排叙事;小令近绝句,只言片语,独主风神。

二、了解古代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诗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有人称为“诗家语”。鉴赏古代诗歌,首先是理解诗意,如果对诗歌的基本意思不甚了了,何谈鉴赏?因此,读诗的第一步应是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含义。这就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主要有:(1)倒置。

由于受格律和平仄押韵等限制,或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或某些词语,诗歌常把句子的语序予以倒置。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颔联)要正确理解这首诗,就必须还原倒置的词序: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明乎此,在理解诗句时,如果按诗句现有的句序难以读通,就要考虑是否有语序倒置的现象存在。(2)省略。

诗歌的语言凝练、集中,因此常常会有成分的省略。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奈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这首诗写对故居的依恋难舍之情。第四句为省略句,完整的理解为:(在我)欲别(时),(黄莺)频啼四五声。(3)列锦。

被称为诗中的“蒙太奇”。指不用实词和虚词,仅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排列组合构成诗句,如影片中的一组组画面的组接(即“蒙太奇”)。它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创作。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鸡声”、“茅店”、“人迹”、“板桥”等名词性短语和“月”“霜”等名词组合而成。

列锦这种修辞格,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它意象繁密,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纵深感。由于省略了起关联作用的词语,使诗句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艺术空白和想象空间,丰富了诗歌的内涵。(4)互文。

即互文见义,本是两个词要合在一起说,但由于受字数、音节的限制,便在上下句分开说。理解时,要把两个词合在一起解释。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句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前面省略了“汉”,后面省略了“秦”,说成“秦时明月汉时关”,而理解时要合在一起,理解成“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可以加强情感的深度,避免平直之嫌。(5)叠音。

具有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对所描写的内容起突出强调的作用。2007年高考天津卷就明代诗人高启的《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提问:“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解答这道题,就要明确叠音词的作用。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第二、诗歌的形象

一、诗歌的意象(略)

杨柳、长亭、月亮、大雁、梧桐秋雨、雨打芭蕉、斜阳、杜鹃、鹧鸪、蟋蟀、啼猿、乌鸦、蝉、菊、梅、松柏、竹、莲、琴瑟、羌笛、关山、登楼、寒砧、后庭花、霓裳羽衣曲、黍离、„„

二、诗人形象 细节、人称

三、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讲解这类诗要关注意象的色彩,注意画面的冷暖、色彩、疏密、动静,这些景物特征与人物的心情有潜在的对应关系。

1.是疏阔还是细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是明朗还是阴暗: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是静还是动: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4.是视觉还是听觉、嗅觉、触觉:

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晚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的意境: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温暖的色调近距离 亲切 微微的欣喜 有着落)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清冷的色调 远距离 寂寞 声音的缭绕 无着落)

第三、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主旨、情趣、理趣: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官》: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纪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 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像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因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样《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拭《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

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

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四)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笑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爱《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宫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川·明月别枝惊鹊》

二、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一)送别诗

关于送别诗的做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例: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解说: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尾点出全诗的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

(二)山水田园诗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用白描手法,或托物言志;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沈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说: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山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竹林哗哗,是院女归来了。莲花摇动,是渔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淡,这优美的山景可以让人们留下欣赏。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

(三)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例: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到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四)怀古咏史诗

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诗人自己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则而惋惜:“江东弟子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第二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第三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一首借古讽今的杰作。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六奇已出陈平计,王饵曾闻贾谊言。敢借妄自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的统治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五)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这类诗往往闲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例如同是怀乡思亲: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因此引发的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

(六)边塞征战诗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区别。

(七)思乡诗

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子团聚,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八)闺怨诗

闺怨诗有两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第四、表达技巧

一、关于形象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1.渲染烘托。在鉴赏诗歌时,渲染与烘托常常并提,两者都是加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技巧,但是,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着眼于侧面。

渲染——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在文学创作中指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严妆”的描写,作者不惜笔墨,精雕细绘,由足至头、至腰、至指、至口、至步态,渲染了刘兰芝被遣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了刘兰芝的“精妙世无双”,这是对刘兰芝的赞美,也是对封建礼教的谴责。又如《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诸句,通过对木兰行色匆匆的描绘,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木兰返回故乡之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护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可谓极尽渲染,全家老少喜不自胜、其乐融融的景象如在眼前;“开我东阁门”以下一段通过渲染,使木兰“重著女儿装”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在古体诗中,诸如《春江花月夜》、《长很歌》、《琵琶行》、《兵车行》;《葬花吟》等,由于大量的渲染笔法的使用,读来每每给人一种笔酣墨畅、淋漓尽致之快。这就是渲染的艺术效果。

烘托——画家画画,如果孤零零地画出一个月亮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在月亮的周围画上几缕彩云,月亮就显得格外有神,这种供云托月的手法就是烘托。如李白《听蜀僧弹琴》的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句,就是通过对美的对象给人造成的强烈心理感受的描写来烘托美的主体。再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俏头;耕者忘其犁,耘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些诗句尽管没正面写罗敷的长相,但这种侧面烘托却把罗敷的美写到了极致。

2.对比衬托。对比也即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突出事物特征或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法。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将军和兵士之间的尖锐矛盾。又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山中却灼灼桃花绽春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衬托是古典诗歌重要的艺术技巧。在诗歌创造中,为了使主要事物的特色更突出,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叫做衬托(也叫做“映衬”、“陪衬”、“铺垫”等),也就是绿叶衬红花。

衬托又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即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主体的陪衬,从而使主体更为突出的一种技巧,也叫陪衬。诸如以丑衬丑、以美衬美、以乐衬乐、以苦衬苦等。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写杨贵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始终用皇宫中所有的美女作为陪衬来衬托杨贵纪的吴。这是以美衬美的正衬手法。

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衬托。诸如以美衬丑、以丑衬美、以乐衬苦、以苦衬乐等。如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鸟语花香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可是地特定的情景下,竟然让诗人溅泪、惊心,更显得诗人心中的乱离之苦的深重。这是以乐衬苦的反衬手法。其他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王维的《渭城曲》,也是以乐衬苦的反衬手法。

3.动与静。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它可以是动静相衬,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蝉的鸣噪与鸟的啼唱来衬托山谷的幽静;也可以是化静为动,如李白《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与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出”一“送”,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这是化静为动;还可以是动静结合,如社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声。”两句诗中,视觉之动与听觉之动巧妙地融为一体。4.虚与实。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去写它的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去写它的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体部分用奇特的想象来“虚写”梦境中的天姥山,从而创造了一种奇妙的意境。杜甫《月夜》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借推想异地亲人的景况来虚写自己的思念,手法巧妙,历来为人所称道;林逋《山园小梅》中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当然也是虚写的妙笔。如果在诗歌创作中将虚实巧妙地兼用,虚与实就可以互相补充映村,相得益彰,也就是“虚实相生

5.象征。所谓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法。简言之,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事理叫做象征。如火炬象征光明,乌云象征黑暗,松相象征高洁,雄鹰象征勇敢等等。然而,由于诗人的思想情趣及经历遭遇有所不同,同一象征物也可能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同是咏蝉,我们从骆宾王那里看到的是悲愤,从虞世南那里看到的是清高,从李商隐那里看到的是抱怨。又如,同是咏梅,我们从陆游那里看到的是“更著风和雨”,从毛泽东那里看到的是“她在丛中笑”,从瞿秋白那里看到的是“正我逍遥处”。即使是同一诗人咏同一事物,也会因为时过境迁致使象征意义前后迥乎不同,如黄巢的两首《题菊》,前一首人们看到的是一种怀才不遇之愤,后一首则如同义军揭竿而起的宣言了。

6.用典。在诗词中用典,一是便于以极俭省的文字表达复杂而深厚的感情;二是有暗示、启发作用,便于表达不便明说的内容和情感,使作品含蓄蕴藉。诗词中用典的方法有明用,有暗用,有直用也有反用。谢枋得的《庆庵寺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是明用桃花源的典故表达自己“避元”的隐衷;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是暗用典故,表面写梅花,实际指乐曲《梅花落》。另外,诗人用典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在阅读诗词时,遇到用典,首先应弄清典故内容,才能正确理解作者借以宛转传达的感情。如苏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典目的在于抒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则是寄托忧国之思。

7.赋、比、兴。“赋比兴”手法诞生于《诗经》,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敷陈,包括铺叙和陈述,都是指叙事而言;直言,就照直说的意思。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绅的《悯农诗二首》,梅尧臣的《陶者》,张俞的《蚕妇》等。赋还包括人物的内心独白,如《木兰诗》中“昨夜见军帖„„从此替爷征”诸句。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通常的比喻。朱庆余与张籍的酬唱赠答以及朱熹的《观书有感》都是因“比”中寓理而脍炙人口。

二、关于情感的表达技巧(抒情方式)从抒情方式角度考虑,一般可将诗歌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称之为“直抒胸臆”,如李白的《将近酒》、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绅的《悯农诗二首》等。

间接抒情通常有三种情形,一是“借景抒情”,一是“怀古抒情”,三使“托物言志”。

三、修辞手法可突出形象,可用于抒情

从修辞手法对古诗语言的积极作用来看,一般说来,比喻、比拟有助于形象性,夸张、移就有助于生动性,对偶、排比有助于整齐性,借代、诘问有助于变化性,反复、对比有助于抒情性,双关、反语有助于含蓄性,摹拟、叠词有助于音乐性„„

第三讲 《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教学策略

一、知人论世法

如:李白、杜甫其人其事其文,或苏轼、李清照其人其事其文 下面以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例说明知人论世的具体要求。主要讲三点,关注诗人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关注诗人的相关作品,关注时人与后人的评价。(张学军提供)1关注诗人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关于诗人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可以参考史书与传记的记载。如今网络资讯发达,这一点非常容易做到。比如对于王昌龄,就可以参考《旧唐书》《唐才子传》《中国文学简史》甚至《王晶龄年谱》这样的资料。下面是我排列出来的王昌龄生平大事记:

武则天圣历元年戊戌(698)王昌龄生,一岁

开元十二年甲子(724)二十七岁

约在是年前后,赴河陇,出玉门。其著名之边塞诗,大约作于此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开元二十四年丙子(736)三十九岁 “旗亭画壁”当在是年前后。

唐薛用弱《集异记》: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讌。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曵,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辞多者,可以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妓讴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半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一乐府。”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众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中紫衣貌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诸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与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开元二十八年庚辰(740)四十三岁 北至襄阳访孟浩然,浩然旋卒。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癒。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年五十二。”

天宝七载戊子(748)五十一岁

《新唐书·王昌龄传》所云“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当在此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肃宗至德二载丁酉(757)六十岁。

去年冬与今年十月之间,道出亳州,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后张镐杖杀晓。

„„后以不护细行,贬龙标尉。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愆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惭沮。(《唐才子传》)以上是“知人”。这样一来,王昌龄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诗人名,而是一个可以立起来的活生生的人。它与孟浩然、李白的交往,更可以展示诗词教学的“漫延”功能。当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这些都讲给学生,但老师了解的越多,越能左右逢源,随机生发。事实上学生对这些东西非常感兴趣,仅凭无意识记忆就可以完成文学史知识的积累。

再说论世。

关于唐代边塞诗的情况,老师一定要讲给学生。比如盛唐王朝的开边政策,强大的边防和高度的自信;文人普遍投笔入幕,去边地求功,因而边塞诗发达,成为流派。但不妨再延伸一下,宋代边关多事,边塞诗反而不发达。为什么呢?因为宋王朝比较“文弱”,失败的情绪弥漫于朝野。同时也因为文人待遇的提高,不必远赴边关求取功名。试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王昌龄诗中云:“不教胡马度阴山”,为什么要提到阴山呢?我们看阴山的位置和重要性:

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翦伯赞《内蒙访古》)

如果胡马度过阴山是什么景象呢?再看鲜卑人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如果我们能对每一首诗都能下一番这样的知人论世的功夫,走上讲台就会有一种“有底”的感觉,就不会担心无话可说了。2关注诗人的其它作品

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之间可以相互取证,丰富我们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王是龄是以边塞诗著称的,他的好多诗都可以为本诗作注,这叫“以诗证诗”。我们看下面一首:.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我们很容易发现,最后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即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境。

边关战士报国的豪情与乡土之思缠在一起,如果我们延伸一下,关注一下王昌龄的另一类闺情诗,就更能丰富我们对于唐代边塞诗境的认识,当然,我们对于王昌龄的了解也就更加丰富而全面:

闺情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3关注时人与后人的评价

每一首名诗都有它的接受史,前人赏析评价可以作为我们鉴赏的参考。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理论相当发达,其中有不少关于诗歌品鉴的诗话如《历代诗话》,可以查阅一下。如果有“王昌龄研究资料汇编”之类的书,那就更方便了。试就举二例:

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为去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王世贞《艺苑巵言》)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类。储光羲、崔国辅其次者。至若“秦时明月汉时关”,句非不炼,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诗起句。施之小诗,未免有头重之病。(王夫之《姜斋诗话》)虽然王世贞与王夫之对本诗的理解与评价已有分歧,但他们的意见无疑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可以作为我们赏析诗歌的向导。

二、对比阅读法

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对比,同一作家不同的时期作品对比,同一题材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对比。以下是王学军老师提供。

对比阅读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也可以作为教学方式。如能合理运用,既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加深其对诗歌个性特征的理解。但要有主有次,不可做成对比专题,使课堂结构分裂。有时只言片语的提及就有拨云见日的效果。(1)不同作家的同题作品

作品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即使是同一题目,不同的作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贾至、杜甫、王维、岑参《早朝大明宫》;岑参、杜甫、高适《登慈恩寺浮图》;李白《凤凰台》与崔颢《黄鹤楼》;(2)同一作家风格的变化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李煜前后期诗词;庾信前后期诗词对比;王维前后期诗风变化;甚至现代作家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对比

(3)不同流派风格的同题作品

同是秋天,刘禹锡之豪放与李清照之婉约不同;同是写爱情,南北朝乐府相差极大;同是写战争,古代文人和今日革命派亦不同。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毛泽东:“战地黄花分外香。” 例:《红楼梦》海棠诗对比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蘅芜君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潇湘妃子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怡红公子

三、体验教学法

1.从语言品味入手,写赏析片段

品味语言——形象——情感 2.从范例入手,归纳一类作品特点 个例——类——特点

3.从故事(个人际遇)入手,作个性化鉴赏

特定情境——作品分析——联系读者的体验 4.从经典题解析入手,形成基本鉴赏能力

浅谈古诗词欣赏 第3篇

一、赏诗中之画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 (摩诘) 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画外意, 待诗来传, 才能圆满, 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 才能形象化、具体化, 不至于太抽象。如骆宾王的《咏鹅》, 就是一幅白鹅戏水而歌的图画;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是夏日小池即景;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是一幅柔媚的垂柳图;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又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暮江图。构成图画最主要的元素是线条和颜色, 因此, 古诗赏析的第一步就是感受诗中的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中, “黄、翠、白、青”等四种颜色的对比, 就表露出明朗、纯洁、活泼、轻盈、淡泊的色彩意境;“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枫林中那大片大片铺天盖地的红, 不禁让人感觉到暖意融融;“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红绿蓝三种高调色彩对比, 给人一种色彩强烈、刺激、冲突的视觉感受。类似的诗句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自古以来红色配绿色是中国人极为喜爱的色彩, 这也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流露。如果说, 艳阳高照下的美景是油画般的浓墨重彩, 那么风风雨雨却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 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水墨一样的山水画意。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苏轼的“山色空蒙雨亦奇”, 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即便是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也因为这“斜风细雨”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水意。值得注意的是,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子, 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 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 就是一幅画。“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 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 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教学中, 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 从诗中纷繁变幻的景物中摄取最生动、最鲜明的画面, 再现古诗词的绘画美, 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理解古诗词的寓意,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感诗中之情

古语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没有情感的诗不成诗歌。中国的诗歌中包容有各式各样的情感:壮志难筹是“拔剑倚柱心茫然”, 建功立业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忧国之恨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古诗词中一大部分是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是对友情的期待与共勉;《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是对友人的恋恋不舍;《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对友人的安慰与赞赏。在欣赏这些诗词时,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对亲情、友情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醇浓与珍贵, 感悟诗中之情。

另外, 思乡情也是古诗词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代的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王安石在《泊船瓜洲》时忍不住吟诵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等。抒情诗中最突出的是展现爱国之情的诗, 如陆游的《示儿》。仓央嘉措说,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不是等闲事”, 可见诗人陆游连死都看得破、放得下, 却放不下“王师北定中原日”, 通过这样的对比, 就不难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 则是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放歌纵酒”来表现诗人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古诗词中与爱国情紧紧相连的是悯农之情, 如李绅在《锄禾》中由衷地劝告那些“朱门酒肉臭”的子弟要知道“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因此, 教师教学这类古诗词时, 要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理解诗句, 背诵诗句, 让学生透过诗句了解诗人的心与诗人的情, 感悟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三、悟诗中之理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汉乐府“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 这些诗句阐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引人思考。教师教学这类诗词时, 可以参照说理性文章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品味诗中富含哲理的句子, 通过反复诵读, 结合相关的故事和自己的理解来验证诗中的哲理, 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品诗中之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精选了古诗词中5首儿童诗, 如李白的《古朗月行》、高鼎的《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袁枚的《所见》、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等。这些儿童诗, 作者或是选取儿童天真的语言, 或是突出儿童率真的行为, 或是展现儿童顽皮淘气的天性, 要读懂这些诗词, 就必须懂得童趣。《古朗月行》的童趣在于孩子给月亮大胆地起个名字叫白玉盘, 给月亮一个烂漫的想象———是飞在云端的镜子;《村居》的童趣在于把儿童能把快乐伴着纸鸢趁着东风飞上天;《池上》的童趣在于偷采白莲的快乐, 在于不解藏踪迹的心思单纯;《所见》中的牧童之趣在于忽而“歌声振林樾”, 却能为“捕鸣蝉”而“忽然闭口立”的率真;《小儿垂钓》的童趣在于“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貌似少年老成的一本正经。教学这类诗词, 教师要在童趣的主题背景下来引导学生品读诗词, 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 以学生生活中的童心童言和经历体会来品味诗词中的童趣所在, 从而理解古诗词丰富、深邃的意境。

五、立诗中之志

苏教版小学语文精选了古诗词中的很多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如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名篇。教学这类诗歌,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表露诗人心志的关键句子, 读懂诗人的情操和抱负。如教学王安石的《梅花》时, 要通过品“凌寒独自开”和“为有暗香来”来读懂诗人的不畏严寒、高尚纯洁的坚强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读郑燮的《竹石》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咬定青山”“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 读懂诗人的高风亮节、不畏权贵、不怕打压的正直倔强, 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读于谦的《石灰吟》时要引领学生抓住“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 读懂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与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教育学生树立磊落的襟怀和建构崇高的人格。

六、现诗中意境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 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 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 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 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 情具象而为景, 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 崭新的意象, 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 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这是我的所谓“意境”。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中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如宗白华所说:“我们的宇宙是时间率领着空间, 因而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体。”教学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与“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时, 要启发学生结合诗句想象诗中的意境:山与天相连, 河与海相接, 海与天相融, 何其壮美!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诗中的意境, 让学生理解五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在作者的眼里不过是个白银盘, 君山再小巧, 也不可能只是青螺, 这诗句里蕴含着的是作者气吞山河的宇宙意识;教学“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时, 要让学生从“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再现诗中的意境:杜甫当时坐在窗口, 沿着白鹭飞翔的线路, 追踪到了青天, 再由青天往下, 就看到了西岭山上的千秋雪。但, 西岭果真只有雪吗?不, 杜甫在春天回到浣花溪时, 西岭山上应该看得见树木。可为何只写雪不写别的呢?雪, 洁白无瑕, 代表着高洁的品质。杜甫正是要借雪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境界。“千秋”这个字眼, 与死亡紧紧地连在一起。杜甫来到浣花溪的时候, 已经54岁了, 他开始思考死亡了。对于诗人来说, 死亡也许是回归大地白茫茫一片, 真干净吧?二是要引导学生透过古诗词欣赏作者孤寂清高的意境。国家不幸诗家幸, 诗人不幸诗歌幸。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打头四字, 连起来即为“千万孤独”, “绝”“灭”“孤”“独”不正是一种寂寞而骄傲的存在吗?与《江雪》异曲同工的还有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驿外断桥边”暗示诗人被人排挤打击, 寂寞开无主, 也暗示孤芳自赏, 无人欣赏;“黄昏”在古诗的意象中代表着心情苦闷, “风和雨”表示有一层打击来到。“苦争春”“群芳妒”则暗示着作者被当权者嫉贤妒能。“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则表明作者的气节, 即使孤独寂寞, 也要保持自己清高的气节。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想象与多媒体再现古诗词的意境, 不但能让学生理解古诗词, 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 学习作者高风亮节、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 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浅谈古诗词欣赏 第4篇

一、赏诗中之画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致于太抽象。如骆宾王的《咏鹅》,就是一幅白鹅戏水而歌的图画;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是夏日小池即景;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一幅柔媚的垂柳图;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又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暮江图。构成图画最主要的要素是线条和颜色,因此,古诗赏析的第一步就是感受诗中的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中,“黄、翠、白、青”等四种颜色的对比,就表露出明朗、纯洁、活泼、轻盈、淡泊的色彩意境;“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中枫林中那大片大片铺天盖地的红,不禁让人感觉到暖意融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蓝三种高调色彩对比,给人一种色彩强烈、刺激、冲突的视觉感受。类似的诗句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自古以来红色配绿色是中国人极为喜爱的色彩,这也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流露。如果说,艳阳高照下的美景是油画般的浓墨重彩,那么风风雨雨却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水墨一样的山水画意。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的“山色空蒙雨亦奇”,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即便是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也因为这“斜风细雨”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水意。值得注意的是,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从诗中纷繁变幻的景物中摄取最生动、最鲜明的画面,再现古诗词的绘画美,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理解古诗词的寓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感诗中之情

古语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没有情感的诗不成诗歌。中国的诗歌中包容有各式各样的情感:壮志难筹是“拔剑倚柱心茫然”,建功立业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忧国之恨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古诗词中一大部分是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期待与共勉;《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对友人的恋恋不舍;《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友人的安慰与赞赏。在欣赏这些诗词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对亲情、友情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醇浓与珍贵,感悟诗中之情。

另外,思乡情也是古诗词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代的诗人常借月亮的意象来涵咏思乡,如李白在《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在《泊船瓜洲》时忍不住吟诵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抒情诗中最突出的是展现爱国之情的诗,如陆游的《示儿》。仓央嘉措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等闲事”,可见诗人陆游连死都看得破、放得下,却放不下“王师北定中原日”,通过这样的对比,就不难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则是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放歌纵酒”来表现诗人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古诗词中与爱国情紧紧相连的是悯农之情,如李绅在《锄禾》中由衷地劝告那些“朱门酒肉臭”的子弟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类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诗句,理解诗句,背诵诗句,让学生透过诗句了解诗人的心与诗人的情,感悟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三、悟诗中之理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这些诗句阐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引人思考。教师教学这类诗词时,可以参照说理性文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诗中富含哲理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结合相关的故事和自己的理解来验证诗中的哲理,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品诗中之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精选了古诗词中5首儿童诗,如李白的《古朗月行》、高鼎的《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袁枚的《所见》、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等。这些儿童诗,作者或是选取儿童天真的语言,或是突出儿童率真的行为,或是展现儿童顽皮淘气的天性,要读懂这些诗词,就必须懂得童趣。《古朗月行》的童趣在于孩子给月亮大胆地起个名字叫白玉盘,给月亮一个烂漫的想象——是飞在云端的镜子;《村居》的童趣在于把儿童能把快乐伴着纸鸢趁着东风飞上天;《池上》的童趣在于偷采白莲的快乐,在于不解藏踪迹的心思单纯;《所见》中的牧童之趣在于忽而“歌声振林樾”,却能为“捕鸣蝉”而“忽然闭口立”的率真;《小儿垂钓》的童趣在于“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貌似少年老成的一本正经。教学这类诗词,教师要在童趣的主题背景下来引导学生品读诗词,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中的童心童言和经历体会来品味诗词中的童趣所在,从而理解古诗词丰富、深邃的意境。

五、立诗中之志

苏教版小学语文精选了古诗词中的很多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如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名篇。教学这类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表露诗人心志的关键句子,读懂诗人的情操和抱负。如教学王安石的《梅花》时,要通过品“凌寒独自开”和“为有暗香来”来读懂诗人的不畏严寒、高尚纯洁的坚强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读郑燮的《竹石》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咬定青山”“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读懂诗人的高风亮节、不畏权贵、不怕打压的正直倔强,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读于谦的《石灰吟》时要引领学生抓住“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读懂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与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教育学生树立磊落的襟怀和建构崇高的人格。

六、现诗中意境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这是我的所谓“意境”。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欣赏古诗中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如宗白华所说:“我们的宇宙是时间率领着空间,因而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体”。教学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时,要启发学生结合诗句想象诗中的意境:山与天相连,河与海相接,海与天相融,何其壮美!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再现诗中的意境,让学生理解五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在作者的眼里不过是个白银盘,君山再小巧,也不可能只是青螺,这诗句里蕴含着的是作者气吞山河的宇宙意识;教学“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要让学生从“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再现诗中的意境:杜甫当时坐在窗口,沿着白鹭飞翔的线路,追踪到了青天,再由青天往下,就看到了西岭山上的千秋雪。但,西岭果真只有雪吗?不,杜甫在春天回到浣花溪时,西岭山上应该看得见树木。可为何只写雪不写别的呢?雪,洁白无瑕,代表着高洁的品质。杜甫正是要借雪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境界。“千秋”这个字眼,与死亡紧紧地连在一起。杜甫来到浣花溪的时候,已经54岁了,他开始思考死亡了。对于诗人来说,死亡也许是回归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吧?二是要引导学生透过古诗词欣赏作者孤寂清高的意境。国家不幸诗家幸,诗人不幸诗歌幸。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打头四字,连起来即为“千万孤独”,“绝”“灭”“孤”“独”不正是一种寂寞而骄傲的存在吗?与《江雪》异曲同工的还有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驿外断桥边”暗示诗人被人排挤打击,寂寞开无主,也暗示孤芳自赏,无人欣赏;“黄昏”在古诗的意象中代表着心情苦闷,“风和雨”表示有一层打击来到。“苦争春”“群芳妒”则暗示着作者被当权者嫉贤妒能。“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表明作者的气节,即使孤独寂寞,也要保持自己清高的气节。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想象与多媒体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不但能让学生理解古诗词,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学习作者高风亮节、忧国忧民的民族气节,从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古诗词,就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激发学生与古诗词对话的兴趣、欲望,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格、诗韵中受到熏陶,在理解感悟中让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成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古诗欣赏教学方法谈 第5篇

赏复习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诗词更是文学艺术的魁宝。好的诗词意境深远,幽香怡人,阅读古诗词让我们体会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用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的能力和文化修养。《语文课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也是近年来古代诗词鉴赏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以不同形式纷纷出现,并奉行不衰的原因。古诗词赏析是个极其广泛的话题,中考诗词复习第二课应该依据各地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类型确定为景物描绘、意境体验、作者情感三个方面,以景物描绘作为重点,以意境体验作为难点,采用以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进行。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情”和“景”的关系,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表达,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并且初中阶段所选89首课内外古诗词绝大部分选取自然景物,借以寄托作者的情思。因此,复习重点放在了“景物的描绘与概括”上,也尝试通过景物的分析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诗歌鉴赏之路,以“景物分析”为重点带动难点——“意境体验”的突破。在整节复习课的过程中依照的宗旨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强调共性。

以“如何欣赏一幅画”带动学生欣赏古诗词。学生第一遍阅读诗词,很少去直接的感受诗中具体景物特征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却可以直接感受到诗人用文字描绘的景物的冷暖色调。因此,复习中把冷暖两色调作为大背景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这也是简化诗歌鉴赏的第一步。

冷暖色调的界定取决于诗人所选取的借以抒发情怀的景物及其特征,也是我们鉴赏古诗的重要环节。带领学生由初步感知进入诗中更深一步。其中,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景物画面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其分值与20xx年热点题型“给定语句自选角度欣赏”分值相当。复习中,列举到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范例,意在让学生抓个体景物掌握形容词在描绘画面中的使用,列举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意在让学生在描绘画面时注意季节词,色彩词及填加动态词的适用,再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巩固训练。

中考试题中除对景物描绘的考查外,还涉及到画面特点的概括能力的考查,这一环节的训练仍建立在冷暖色调前提下进行规律性的归纳,尤其让学生注意的是群体景物组成的画面特点。例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特点概括: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就是格外醒目,因此称之为“孤烟”,它写出了景物的单调,而一个“直”又体现出它的劲拔和坚毅之美。“落日”给人以伤感,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苍茫的感受。整个画面给人雄伟之感,诗中景物画面特点即可概括为“雄浑壮阔的大漠黄昏落日图”。教师给学生分析后,尤其让学生注意的是概括画面特点的语句的构成特点,辅之以其他诗词的训练,争取让学生充分掌握这种结构的语句概括形式。

按照常规训练,景物及其特征分析结束后应为作者情感的分析,借于上一复习环节中群体景物特征的概括与意境的体验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学生在冷暖色调的分析中已有揣摩作者情感的潜在意识在感受着画面,所以在设想中将“意境体验”作为第三个复习环节。意境是诗歌赏析中最难以把握的,在以往中,往往将诗词作以内容上的细致划分之后,再给学生传授分析意境的方法,意境体验上花费的时间多,学生对此理解却如同雾里看花。在本节复习中,此环节仍是难点,但不作为详细部分,只需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即画面概括的群体景物特征即可作为意境去理解,等于给学生体验意境的一个清晰的框架、概括的程式,加之以具体的诗词作口头练习即可。

古诗欣赏教学方法谈 第6篇

首》教学案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行路难》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

2:体会李白诗风,感悟诗意。

正课:

一、朗读《行路难》。

二、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了解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四、赏析。

(1)前四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不能食”“心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如此呢?(联系背景)

(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如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3)这四句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

(4)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肯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5).学生再读这首诗歌,背诵。

五、小结: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的描写,象征的运用,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全诗基调是昂扬激越、乐观向上的。

六、板书设计

行路难

停杯、不食、拔剑、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应题“行路难”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昂扬激越豪迈乐观)

课后作业

背诵诗歌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游山西村》

一、教学目标:、知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背诵此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作者及背景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2、“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课前作业设计:

背诵这首诗。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饮酒》

一、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2: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

3:体会诗意。新课标第一网

二、重点、难点:

: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创作背景的介绍;

诗人的整体评价。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中国的传统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诗歌和散文更是两股清泉,我们应不断地汲取,让它们永久地留在血液里,终生受益。以前我们学过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一洗都市的喧嚣、尘世的铅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画圈。展示了山村优美的风光,恬静的生活,老友间的情谊,透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的情趣。大家还能知道哪些诗人也是田园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写冬去春回的神助之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渊,杂英满芳甸。”)请大家把课本打开,今天我们来共同研讨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上品《饮酒》来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净世界。

(二)、解题:本篇为《饮酒》组诗的第五首,此组词共二十首,为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

在古代酒与人关系甚密,可解忧可增兴。

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陶亦自云: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俗语:酒后吐真言,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真言。

(三)正课:、一读: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意义,体会文意。

2、逐步读——析——赏。

教师范读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点明“而”转折——矛盾人境无车马喧。

自问自答实——虚意味深长。

学生齐读(注意问句升调,答句的意味深长)

归纳: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板书心远——骨心静——境自静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说出亲切感人.中国禅宗六祖能一日诵经,风吹幡动,一曰:“旗动”二曰:“风动”慧能曰:“心动”亦点明此意。

学生齐读,体会诗意。

3:接着诗人顺势而下写出无限的意趣。

教师范读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初句点明:妙在“悠然”——无意看山。

“见”不是“望”“看”——景已入心。

触景生情,与自然化为一体,进入更高的境界。

这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作者追求的飘逸之梦。王维诗中亦云其悠闲“倚杖紫门外,临风听暮蝉”。

至于“菊”字,我们可从苏东坡《冬景》中可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一个“傲”字尽现其意。

周敦颐《爱莲说》中曾云“晋陶渊明独爱菊”物芳可明志洁足见其节操高尚,淡泊名利。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可见此句有两意:)、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这是一种真情的召唤。在自然的感召下,诗人的心更宁静了,他悟得了真意:鸟日出而出,日归而返,那么我要像飞鸟一样,纵身大自然之中,以尽百年,不也欣然自得吗。正如《挽歌》中云“死去何足惜,托体同山阿”这接近于老庄的自然无为,返朴归真。但诗人悟得有没有说出?——引出末句。

归纳:此句展现无比广阔无比自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正是陶渊明毕生追求的世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是很多人能懂得,足见其诗“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

此时景情意合而为一,实乃诗之完美境界。

体味、讨论、齐读。

课前作业设计:

文学常识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在其自传性散文中称“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课后作业设计:

评:、陶自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宋陈师道评“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3、金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轻松一刻: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闲()花落,夜静春山空。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始盛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6、人面不知何处去,()依旧笑春风。

7、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沾衣欲湿()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来。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12、()()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来日绮窗前,()著花未?

4、停车坐爱()晚,()红于二月花。

上一篇:haccp管理评审报告下一篇:聚丙烯常用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