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2024-09-01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1篇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指导教师:执教教师:

2012年11

月日

《奥运五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奥运五环代表的意义。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奥运五环代表的意思。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奥运知识。

2、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孩子们,请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是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大家一齐说出这个图案的名字吧。(生:奥运五环)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运动会,它把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健儿们都聚集在了一起,一起比赛,一起拼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奥运五环。(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带着问题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生字词

1、先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遇到生字圈出来,读完课文后,别忘了把生字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好吗?(1)抽个别学生读,齐读。

(2)同学们,你觉得有没有特别容易读错的字词,想为大伙儿提个醒?(3)接下来,请大家看看会写的字。有没有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想提醒大家呢?

(4)教师范写“表”字。学生书空,描写,教师巡视。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抽生读全文。

大家生字学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阳阳小朋友早就等在电视机前想看奥运比赛,他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奥运五环)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一自然段,把写奥运五环的句子勾出来。

(2)抽生读,齐读。

(3)阳阳看到奥运五环,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早、等、看哪)

(4)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一句,想想怎样才能把阳阳激动、兴奋的感情读出来。

(5)抽三、四名学生读,齐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阳阳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看到奥运五环时问妈妈:“妈妈,这五个圆环是什么意思呢?”

(1)请同学们一齐回答。读妈妈说的话,可相机指导学生读长句子要换气。(2)你们能读好阳阳和妈妈的对话吗?请一位同学当阳阳,一位同学当妈

妈,看谁的语气读得好。

(3)抽生对读。

(4)抽学生评价读问句时的语气,可随机请一学生读。(5)大家明白妈妈的话了吗?

展示世界地图。边看地图,边请学生接着教师说。

教师:五个圆环代表——,蓝色代表——;黑色代表——;红色代表——;黄色代表——;绿色代表——。(再点击)五个圆环连在一起,意思是——。

(板书:友好相处)

教师:奥运会已在全世界人民中间播撒了团结、友谊、和平的种子。

4、看五环图,你想到了什么?

5、阳阳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什么?梦美吗?抽一名学生读。

6、想一想,通过今天学习,你都懂了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喜欢的题做一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制作一面奥运五环旗。

3、抄写生字词。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2篇

1、认识五环旗的特征,知道五环旗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五个圈组成。

2、初步学习画同心圆的技能,能均匀的.布置五个环。

活动准备:

五环旗图片、纸、水彩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五环旗”图片,这是什么旗?你见过吗?它叫什么名字?让幼儿边观察边认识。

2、观看电视听奥运风采介绍。

3、小结:五环旗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五个圈组成,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黑,分别代表五大洲。红色是美洲,黄色是亚洲,蓝色是欧洲,绿色是澳洲,黑色是非洲。

二、学习儿歌《五环美》

红黄蓝绿黑,五环美又美。奥运旗帜飘,北京来相会。

更快又更高,更强又更美。五洲手拉手,推着地球飞。

三、画一画

1. 你能把五环旗画下来吗?幼儿作画。

2.教师提醒幼儿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环排列。教育幼儿保持画面整洁。

3.展评作品

四、拓展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奥运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教学中巧用奥运五环图 第3篇

一、利用奥运五环图形进行运球练习

在操场上以5米为半径画5个圆, 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奥运五环图形。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5个组, 各组分散站到教师指定的圆环线上, 每人一球。练习开始后, 教师喊“1”时, 各组的学生在本组的圆环线上进行运球练习, 在两圆环的交叉点上, 运用后转身或变向运球避免两人相撞。当教师喊“2”时, 各组学生打乱组的形式, 运球到各圆环上走一遍, 在圆环的交叉点上, 运用后转身或变向运球避免两人相撞。当教师喊“1”时, 所有的学生必须马上运球返回到本组的圆环上。

二、利用五环图形开发奔跑游戏

1. 追逐游戏

在操场上以5米为半径画5个圆, 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奥运五环图形。让全班学生分散站在五环图形的圆环线上, 教师指定一名追的学生, 教师喊游戏开始, 所有的学生必须在五环线上跑, 不让追的学生碰到自己, 如果碰到则互换角色, 而追的学生要在五环线上追其他学生, 尽量碰到他们使角色互换。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激烈度, 追的学生可增加到两人或三人。

2. 勇闯奥运五环

在操场上以4米为半径画5个圆, 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奥运五环图形, 在奥运五环图形上下相距8米处画两条平行线 (如图1) 。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 由组长猜拳决定, 赢的组先闯, 输的组则打。游戏开始后, 闯组学生由五环入口快速经过五环 (必须在所有的五环线上走一遍) , 到达五环出口, 在跑的过程中还要躲避排球的击打, 如果被打到则被淘汰。闯组学生中当第一名学生跑完第一个圆环后, 第二名学生才能出发。打组则站在标志线后, 用排球打闯奥运五环的学生, 闯组学生都完成后, 两组互换, 最后看哪组闯过奥运五环的学生多, 多的组则胜。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和精彩可适当增加排球的数量, 也可把出口定为折返点, 往回再闯。

3. 反应游戏

在操场上以4米为半径画5个圆, 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奥运五环图形。让全班学生分散站到五个圆环内, 教师向学生说明哪个环代表亚洲、哪个代珍非洲、哪个代表欧洲等。游戏开始后, 当教师喊亚洲, 所有的学生都要快速跑到代表亚洲的圆环内, 当教师喊英国时, 所有的学生都要跑到英国所在的洲, 代表欧洲的圆环内, 教师可以喊任何一个国家让学生练习, 如果选择错了要给大家表演节目。为了增加难度, 教师可以说一些各大洲的显著特点让学生来猜。

三、利用奥运五环培养学生投掷能力

在操场上以1米为直径画5个圆, 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奥运五环图形, 在五环下方相距离10米处画一平行线为投掷线 (如图2) 。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组, 每人一个沙袋 (也可用其他投掷物替代) , 每组学生到标志线后向五环内投掷沙袋, 投到相应的分数范围得到相应的分数, 把本组学生得分加起来, 看哪组累计的分多, 哪组获胜。 (第一排两个圆环为1分, 第二排左右两圆环各为2分, 中间圆环为3分, 各圆环交叉椭圆内为4分)

四、利用奥运五环培养学生跳跃能力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4篇

关键词:“三课五环” 英语 听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一堂听力课成功与否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关系。三课五环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犹如黑暗中的明灯为我们的高考听力带来了希望,指明了方向。下面是我在听力课上运用三课五环教学模式的一些尝试。

一、自主探究---嫩芽萌发

在引起学生兴趣后,我会下发当天要听的听力材料,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又来了解一下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国外的风土人情。首先学生用3分钟时间看听力材料(特别是前5个题),根据我讲的听力技巧和方法完成听力准备。然后老师放听力,学生完成听力练习,并以组为单位交换听力答案。

二、小组讨论---绿叶共生

此時学生很想知道他们的听力的得分,我给出正确答案并让他们统好分数,给获得满分的学生加8分,获得24分以上加5分,听力差些的同学如及格也加5分,当然逐级递增。同时,24分以上学生最多的组每人加2分。统计结果的展示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希望自己的组更加优秀,因此经验的交流和方法的探索显得迫不及待。学生们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听力前应该做哪些工作;2,听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3,听后要做些什么工作?

三、展示交流---百花齐放

所谓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在“三课五环”的教学模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老师千万别低估了学生们的能力,他们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就要给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尽情的展示自己,帮自己也是帮别人。根据小组发言归纳的点数和方法的新颖性进行相应的加分。每归纳一条给1分,看法独到给3分;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能归纳出方法给2分,看法独到给6分。下面是学生归纳的方法和技巧:

1. 听力前应该做哪些工作

1)读题干,勾划关键词,做到目的明确。如:疑问词、人物的词、地点的词、时间的词。

例如:How did the man feel about the movie?(勾划how, the man)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this weekend? (勾划where,this weekend)

2)浏览选项,做到对选项的意思和读音都有熟悉的感觉。

例如:Why did the man study law?

A .He enjoys learning it. B. His father wanted him to. C. He preferred short schoolings.

学生读了选项就知道要选的是男士学法律的原因,而答案只有A、她喜欢法律 B、他的父亲要他学 C、他喜欢短的学习,这三个答案大大的缩小了学生听的范围,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为选对正确的答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通过题干和选项,推断该题的类型。

a.细节类题属于听力原文有的内容,只要仔细听,是能容易得到答案的。一般以Wh—开头的题干多半是细节题。

What (干什么事)、Who(谁)、What time\When (什么时间)、Where (什么地点)、Why (什么原因)、 How(什么方式)、How many\How much(多少)等,一旦出现这些词,学生们在心里犹然有了自信,因为这种题对他们来说是很简单且一定能拿分的,在心理上占了绝对优势。

例如:What did the man do last night?

How does the man go to the museum?

How many people died on the M6 motorway?

Who has gone on strike?

How often does the magazine come out now?

b.主旨类题属于从原文内容得不到原答案的,必须通过对话的开头和结尾的意思推断出的,所以除了听听力材料,还要把该题的选项的意思翻译好,做到心中有数。如:

What are they discussing?

What is the best topic of this conversation?

What is their dialogue mainly about?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以上形式的题干都属于主旨类题,题干并没有给出较多的信息,因此只有通过对选项的理解和翻译才能对听力材料进行猜测,而且要明白主旨题关键在于听主题句,它以出现在段首句和尾句居多,有时也出现首位呼应的情况。

例如: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A truck B. An accident c. A strange tree

c.推断类题属于听力原文中找不到答案,除了要理解题干,翻译选项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听力本生就比较快,如果连选项的意思都不清楚如,何能又快又准确的得出答案?同时还要通过听说话人称呼、语气、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才能得出答案。当然此类型题较难,需要学生较高的能力,在平时的中要多练习。这种题都有相似的设问方式。如:endprint

What does the man\woman mean ?

What does the man\woman imply?

What can we conclude from the talk?

What is the attitude to sth.\ sb.?...

例如: What does the man mean ? (C)

A.He will keep the chairs.

B. He doesnt like the woman anymore.

C. They should get rid of the chairs.

材料:W:Mark,weve had this chairs since we got married. They are very comfortable.

M:That doesnt mean weve got to have them for the rest of ours lives. Anyway, theyre falling apart.

2. 聽力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1).保持注意力的过度集中,不能走神。

2). 听力要注意模糊,把重点放在所需回答的题上,而不是希望把每句话、每个单词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没必要的。

3). 学会记笔记。在听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记下特定的信息,用简记的方式以避免遗忘。

四、精讲提升---枝繁叶茂

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全面,而且都是根据他们的实际经验得出的结论,在听力的考试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非常好。老师还想在听力的技巧上做些补充。

1),学生除了要用好你们归纳的技巧外,要注意听听力前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要紧张。如果实在紧张,就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减缓它。

2),要做好听力,学生必修掌握高考英语听力必备场景词汇。比如:天气、购物、餐馆、酒店、邮局、银行、医院、电话、租房、交通、职业和旅游等常用词和句。

3),通过大量阅读,朗诵和背诵,注重积累 。英语听力题材多样,内容广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知识进行积累,知识积累的最佳方法是大量的阅读和朗诵,因为阅读是外语学习中重要的输入过程,也是积累过程,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有丰富的词汇及背景知识。

4),利用现代化手段,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英语对话谈论的话题十分广泛,如问路、购物、旅游、约会等,涉及到英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5)每次听了听力材料后还要认真地阅读和分析。

五:目标达成-------硕果累累

在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了听力的技能、技巧后,我将用高考模拟试题让学生们再次听,强调用刚才讨论的方法和技能来做听力,检测一下这些方法是否能用、是否好用。看学生能否在听力的分数上有所提高,同时看还能否得出新的方法和绝招。

当然,提高听力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涉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三课五环这一教学模式恰好能训练学生的这些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索听力的方法和技巧,自己找学习的内容,查漏补缺。教师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听力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和互助的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展示,尽情发挥,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奥运五环》教学反思 第5篇

吃过美味的早点,随着清脆的铃鼓声,孩子们欢蹦乱跳地来到操场,哈哈,精彩的文化课后,是他们更喜欢的活动课啦!天公作美,久违的阳光照耀在孩子们的小脸上。本次活动课主题是《奥运五环》,同样的教具,我设计了多种玩法。不同颜色的小球上贴了不同国家的国旗,相同颜色的小球代表同一个大洲的国家,请小朋友们把每种颜色的小球投掷到相同颜色的篮筐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了奥运精神以及五大洲的各种国家、国旗。

教学教具是DIY出来的,五环可以灵活拆卸,进行各种投篮、捕捞游戏。随后的“小鱼小鱼水里游”,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而且这个游戏的活动量比较大,适合大班的孩子。最后的是亲子互动环节,是家长们与孩子们互相拿篮筐投篮。

半日开放活动,不仅是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课堂,同时也希望给家长们和孩子们专门创造一段美妙的特殊时光,让家长放下工作、放下手机,专注地好好陪孩子一下。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6篇

设计理念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坚持大语文教育观;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要求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奥运五环的意义。

3、在课外了解更多的奥运知识,有主动搜集信息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了解奥运,知道奥运五环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奥运五环剪纸、歌曲《北京欢迎你》、五洲卡片。

学生:搜集奥运知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

第 1 页

2、教师引言

3、齐读课题

4、过渡:哎呀,差点忘了,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汉字宝宝,他们可等不及了,我们还是先认识认识他们吧。

二、复习旧知

1、画智慧树。

2、贴智慧果

3、师引言:智慧树上智慧果,比比看谁摘的多。(读准字音:播、洲;组词造句:表、员;说识记方法:今、运)

4、过渡:们都认识了这些汉字宝宝,那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思考:你听明白了什么?(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

3、总结:同学们听明白了这么多内容,那课文是怎么具体来写的呢?我们齐读课文第一段。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思考:五环有哪几种颜色?请用笔把有关词语画出来。

3、师贴五环(板书)

4、师引言:面对五环,你想知道什么?

第 2 页

5、生反馈

6、总结过渡:阳阳小朋友这有一个问题,和刚才其中一位同学的一样,想知道是什么吗?谁愿意读第二段)

(二)学习二段

1、指名读

2、过渡: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谁愿意领着大家来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领读

2、思考:五环各代表什么?

3、生反馈

4、齐读

5、出示填空题

五个圆环代表()。蓝色代表(),黑色代表(),红色代表(),黄色代表(),绿色代表()。

6、指名读

7、师生合作读

8、贴卡片(板书)

9、思考: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五个圆环连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呢?

10、生反馈

11、师板书:友好相处

第 3 页

12、男女同学赛读这句话

13、总结:通过妈妈的介绍,阳阳明白了奥运五环的含义,到了晚上,他做了个什么样的梦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读最后一段。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师生齐读

2、思考:阳阳做了个什么样的梦?他的梦美吗?说说理由。

3、指导朗读

(五)对照板书总结

五、拓展延伸

有关奥运的知识很多,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吧,能说的说,能唱的唱,会画的画。我们来个才艺展示,比一比谁表现的好。

六、课后小练笔

写一写自己的奥运梦

25、奥运五环 板书设计: 友好相处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7篇

课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备课形式:集体备课 主 备 人:韩

间:

****年**月**日 地

点:高二楼历史办公室

参 加 者:李凯(蹲点领导)韩勇

张远军

骆科堂

刘梦

张再学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说出夏商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的名称。(2)归纳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认识分封制对西周产生的影响。(3)归纳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探究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课前学生先学先行,自主学习,进行知识记忆与理解。

(2)课堂学生合作学习,进行问题探究与展示。师生合作,点拨释疑。(3)课后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古代人的智慧,进一步感受中国这一文明古国的风采。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2、难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普遍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原因在于一是初中历史课就是“背”课,没有吸引力;二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因为历史在他们眼里是豆芽科,与高考无关;三是学生历史知识储备欠缺,对历史的理解肤浅。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基本上也局限于历史故事。针对这些情况,在课改的课堂上,也只有抓住学生有可能感兴趣的点进行精心设计,才有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方法:五环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教材、导学案、固学案、PPT

六、计划课时: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分封制

一、先学先行环节

课前要求学生预学教材P 4-6 “夏商的政治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两个目录的内容,并完成第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导学案中第1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部分中的“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和“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的预学及其检测

二、课堂问题反馈环节

1、导入:PPT展示图片“钺”,设问引入。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探知的欲望。

2、学习目标展示:PPT展示

3、课堂检测问题反馈

三、课上互动研讨

互动探究一:主题: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与影响 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教材P5)

问题1:结合预学知识,你们能否从图中提取历史信息?(1)分封的主体:王族

(2)主体所居的地理位置:富裕地区和战略要地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问题2:请结合你对分封制的了解,想一想,周王的这种做法会给他的统治带来什么影响? 诸侯:义务 诸侯: 权力

秦朝:废分封,行县制 西汉:郡国并行制

互动探究一:主题: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二:

请仔细观察,你们能从图片中获取分封制的哪些特点?

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宗族统治色彩浓厚

3、重在解决贵族集团内部权力的分配问题

四、课内训练巩固:

(一)选择题

1.在分封制下,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第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3、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

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二)安排下节先学先学任务

预学教材P6 “西周的宗法制”和目录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中第1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部分中的“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和“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预学及其检测

五、课后拓展提升:学习体验分享

第2课时:宗法制

一、先学先行环节

课前要求学生预学教材P6 “西周的宗法制”和目录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中第1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部分中的“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和“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预学及其检测

二、课堂问题反馈环节

1、导入:利用“西周分封制”的图片,设问:你能说一说图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吗?导入

2、学习目标展示:PPT展示

3、课堂检测问题反馈

三、课上互动研讨环节

互动探究一:主题:西周宗法制的特点以及与分封制的关系 材料一;PPT展示图片“西周分封制”

问题一:从图中人物的关系中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后,教师视学生展示情况或补充、或引导释疑)

1、宗法制是用血缘亲疏来维系统治的政治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重在解决贵族集团内部权力的继承问题。

3、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互动探究二:主题:西周宗法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PPT展示“传统节日图片”

1、以上传统节日里,基本上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从历史渊源看,它们与什么有关系?你还能列举出几个例子吗?

2、通过例子,你能谈谈宗法制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吗?

(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后,教师视学生展示情况或补充、或引导释疑)归纳总结:宗法制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如尊长爱幼,尊敬祖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等。

第页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课时

(2)使中国人办事用人讲究地方血缘家族和裙带关系,不利于对有才德的人提拔;如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

课堂小结:运用知识体系图完成:夏商周知识体系

四、课内训练巩固环节:

1、完成导学案第3层级:技能运用与拓展。选择学生错误率高的习题进行讲评

2、PPT出示第2课先学先行任务

五、课后拓展提升环节:完成固学案

六、教学反思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8篇

一、“五环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操作

1. 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1) 编写格式设置:容量要求:八开纸正反两面;页眉设置:科目、编写者、审核等;页脚设置:章节名称、页码、名言警句。

(2) 编写的基本内容和环节:学习目标: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 全面、综合、深刻。学习重点、难点:根据班级学生水平预设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过程:设置情境引入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教 (学) 后反思:作为教学评价的改进和提升。

2.“五环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五环”是指教学流程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总结”和“巩固练习”五个环节, “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在五个环节中相应的交流与探究活动。通过优化教学流程来实现三维目标。

(1) 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学习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 熟记识记内容。

(2) 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完成“合作探究”题, 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探究。

(3) 展示交流:各小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教师引导组外学生发表评价意见, 对展示内容提问、质疑、点评、讲解。

(4) 点拨总结:教师首先点评前三个环节的学生的学习状况, 再对课堂中生成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进行讲解。

(5) 巩固练习: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学生做巩固练习题, 分为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或计算题, 检查“教”与“学”的效果。

3.“五环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学习小组建设

(1) 目标:坚持生本理念, 回归教育本源, 激发师生潜能, 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管理权还给学生, 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 分组原则与方法:组内搭配合理。把班级学生分成六至八个小组, 每组六至八人, 合面而坐。根据学生各科文化成绩和表达能力, 把学生相对平均地分到各学习小组中去。每组学生分A、B、C三层次 (A层次为最好) , 由学生选出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负责制定本组学习目标, 服务和管理本小组同学。在课堂上, A层次学生主要负责点评、质疑、讲解, B、C层次学生主要负责本组学习成果的展示。

(3) 学习小组的评价与管理。课堂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 结合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状态、作业等评分, 各班根据学校方案制定实施细则。课外评价:各学习小组在课堂外的各项活动均纳入评价。评价的管理:印制学习小组评价表, 班级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次总结, 评选优秀学习小组附材料送学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五环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现了教学和管理的高效率

1. 教学流程, 教师实现如下转变, 达到课堂高效

(1) 由“要学生学”向“学生要学”转变。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放在“学生要学”上, 学习热情成为课堂的基本动力, 而教师充当的是激励者和答疑者。

(2) 由“因材施教”向“因需施教”转变。在生本教育理念下, 我们很难预知学生不断增长的求知欲, 也无法通过预设得知学生将来到底是什么人才, 因材施教, 就显得无能为力。在新课程背景下, 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我们从出发点尊重学生需求, 使教师成了真正的服务者, 完成了由“因材施教”向“因需施教”的转变。

(3) 由“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转变。“谁提问, 谁受益”, 并不仅仅意味着“会叫的孩子多吃奶”, 而在于“叫唤”本身具有无穷的意义。采取“五环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 在“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和“点拨总结”环节,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实现由“教师提问”向“学生提问”的转变。

(4) 由“标准化总结”向“开放思维”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一节课结束。“五环互动”教学模式课堂, 在第二至第四个环节中学生的讨论、展示、质疑、讲解, 对同一问题有多方面的思考, 教师的点评作客观分析, 没有作正确与错误的评价, 在总结时留出新的疑问, 引发学生继续探讨, 以此尝试由“标准化总结”向“开放思维”拓展转变。

2. 导学案编写和教学流程, 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围绕学习目标而生成, 是预设指导下的生成。“五环互动”教学模式导学案的编写, 预设“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和“学习过程”, 在教学流程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又会生成新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的第二至第四个环节,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看法, 学生的讨论和发言往往超出预设, 课堂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学中既考虑到“三维”, 又重视“生成性”, 于是, 把教学看成是一个活的、流动的进程, 一个充满着人的情感, 有着审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预料之中”的探险过程。

3. 学习小组建设, 实现了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习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小组是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乐园,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班级管理中, 强化小组团体激励,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五环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学习小组建设, 实行课堂评价、课外评价的管理, 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校园生活的一切活动都纳入了学习小组的评价内容,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培养团队意识, 凝聚人心, 增进认识与理解, 加强学生与别人合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综上所述, “五环互动”教学模式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就农村普通高中教学现状而言,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湖南省双峰县第四中学总结出了适合农村普通高中课改的教学模式, 即“五环互动”教学模式,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彰显课堂教学高效的特色。

关键词:五环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小山, 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五环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构与实践 第9篇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得头头是道,学生对此却充耳不闻;教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数学习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可能是谬误百出;教师再三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认为数学是毫无意义的符号游戏,等等。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教师所安排的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某种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去构建一个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通过几年的教改尝试,创设了五环式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激活内需界面——搭建认知平台——铺设思维通道——整合内存空间——创立评价体系五个环节。

激活內需界面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学生学习是有指导的和学习对象的间接性。对于学习前人已经发现和创造的知识与经验,学生必须要经历一个“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自觉参与,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激活内需界面是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做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2推导到公式5。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狄拉克的这一著名回答,揭示了问题这一概念的本质。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所以,课堂教学从问题出发,激活内需界面,使学生自主产生认知动力的关键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法”时,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2+2+2=2×3,2×3就是3个2相加,接着提出问题:2×(-3)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负3个2相加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于是产生疑问,教师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考,逐步诱导。前面已学过可用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学有理数加法时是在数轴上进行的,那么,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需和动力。通过构建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问题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走进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愉悦地参与教学活动。

搭建认知平台

为学生搭建认知平台就是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类比、联想或发现、归纳、推演、议论和探究等等。所谓的尝试活动一是有教师的指导,二是有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导向。所以它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活动,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自己通过究其原因、试其难易,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认识能力的活动。

如:在讲授“平方差公式”时,首先呈现给学生的不是平方差公式,而是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正方形纸片(边长15cm),问:需要在正方形纸片上挖去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学生会把小正方形画在任意一个位置,也有学生画在大正方形的角落。通过小组内讨论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把剩下的部分分割成几个矩形来计算。讨论后得到152-32=(15+3)×(15-3)。接下来看谁算得快:①(x+2)(x-2) ②(1+3a)(1-3a)③(x+5y)(x-5y)④(-m+n)(-m-n)。老师说,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再想想看,把题目换成:“在一块边长为A cm的正方形纸板上挖去一块边长为B cm的小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有多少?怎样用代数式来表示?这些看似静态的数学知识,实际已经给出了平方差公式产生的背景。在这样的尝试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归纳总结,使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

只有为学生搭建认知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这样,从演示到试验,从静态到动态,教师讲的少,只在关键时给与点拨、引导,把学生的思维真正激活了,讨论中大家都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铺设思维通道

“变式训练”的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的,以求诱发学生通过探索、求异的思维活动,发展能力。实践证明:“变”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欲望和最佳思维定向。变式训练,是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关键。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变式,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不受现有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假设,求新求导,自主开拓创造性思维。变式训练的方法很多,如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一题多变(训练创造思维),多题一法(训练收敛思维)等。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时,课本上的例题是求证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系列变式。

变式一: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二:连接矩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变式三:连接菱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四:连接正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变式五:连接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六: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七: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变式八:连接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通过这一题组的训练,学生能够逐层递进式地真正清楚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应用。我们可以变换题目的条件,变换题目的结论或条件和结论同时作些变化,编成题组进行训练,从而使“死”题变活,“呆”题变趣,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变通性和独创性,增强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学生不仅学的轻松,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而且能有重大收获:解题的秘密在于万变不离其宗。

实践证明,运用“变式”的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对某些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可以逐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性思维。

整合内存空间

这个环节主要是归纳总结,对已经得到的一般性结论予以进一步明确与强化,即结合必要的讲解,指导学生对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适时地归纳出带有一般性的结论,将其纳入各自原有的知识系统,或对原有知识系统进行改造,使之包容它们。由此构建完整的、合理的知识系统对数学教学起着如下积极作用:首先是促进学习,这样的结构能使新知识与某些有关的旧知识及时建立起合理的、实质的联系,这种联系正是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基础;其次是便于记忆,结构化的知识以基本概念和原理作支撑,重点突出、体系简约,容易被领会和记住;再次是利于应用,解决问题要通过联想,使问题的背景、条件、结论及所呈示的形式等与知识结构中的相关部分产生联系,合理的知识结构能为联想提供丰富的渠道。

创立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

一是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变式训练、整合知识结构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领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10篇

五环旗的诞生

196月,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召开第十六届全会。全会闭幕的日子――6月23日,正好是顾拜旦在巴黎索邦第一次召集奥林匹克会议建议振兴古代奥运会的20周年纪念日。在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喜庆之际,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男爵向与会的委员们献上了自己的杰作――国际奥委会会旗,它由洁白的底色和蓝、黄、黑、绿、红的五色圆环组成的五环旗.

顾拜旦阐述了这面会旗的象征意义:“蓝、黄、黑、绿、红五环代表以奥林匹克精神参赛的五大洲。此外,这6种颜色(包括白的底色)毫无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国旗颜色。黄色和蓝色代表瑞典,黑色、蓝色和白色代表希腊、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的三色尽在其中;黄色和红色代表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的颜色也包括在其中。它显然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志。”全会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会者对这面会旗的形式、颜色和所蕴涵的意义赞叹不已,欣喜不已。

后来又将5 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奥运五环

25奥运五环教案 第11篇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教师:(课件2: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孩子们,请看大屏幕。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运动会,它把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健儿们都聚集在了一起,一起比赛,一起拼搏。这个图案的名字叫什么?(生:奥运五环)每隔四年,奥运五环旗就会在世界上空升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奥运五环。(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带着问题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生字

教师:想读读课文?在读之前,老师有3个要求(课件3)。1.我会读:(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圈出戴红帽子的生字娃娃,跟同桌一起读读你圈出的生字娃娃。(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识记生字

大屏幕认字(课件4)

师:生字娃娃跑到大屏幕上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一起来认一认吧。生一起拼读

师:同学们,你觉得有没有容易读错的字词,想提醒大家注意的? 去拼音认读(课件5)

生字娃娃摘掉头上的帽子,你们还能认出他们吗?

学生举手抢读,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谁读得更棒,读得很准确,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掌声送给自己。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吗?

能给他们找找朋友吗?选择其中两个词说一句话。玩游戏(摘智慧果)抢读词语(课件6)

师:摘过智慧果吗?想摘吗?谁最先叫它的名字,这个智慧果就是你摘下的,比比谁最先摘到,准备好了吗?大屏幕出示学生抢读再一齐读词语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

教师:你们很能干,生字词学得很好,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了,你们试试吧。(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1.教师:今天,电视台要直播奥运会的比赛实况,还没开始,阳阳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了。(课件7)自由地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一个“早”,一个“等”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阳阳此时的心情怎样?(对奥运会的关心与期待,感受到了阳阳的激动与兴奋。)让我们也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读一读这句话:今天,电视台要直播奥运会比赛的实况,阳阳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等着了。.教师:阳阳小朋友早就等在电视机前等待想看奥运比赛,他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奥运五环)五环分别是哪五种颜色?它代表什么意思呢?咱们分小组合作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课件8)小组合作学习:

(1)、组长带领组员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2).五环分别是哪五种颜色?请用○圈出有关的词语。

(3)、五个圆环分别代表什么,它们连在一起的意思是什么?请用——线勾出有关的句子。3.指名汇报刚才的问题

(1)教师:哪个小组能勇敢的上来交流?(赠送小五环旗)小组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五环分别是哪五种颜色?(“蓝色、黑色、红色、黄色、绿色”)找到了吗?五个圆环分别代表什么,它们连在一起的意思是什么?用——勾出来。(2)教师:你们很聪明,找到了五环的颜色。再来看看奥运五环旗,(教师贴五环旗)“你看,五个连在一起的圆环,有蓝色的、黑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绿色的。奥运五环美吗?能读好它吗?一起来读读。(课件9)

教师:阳阳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看到奥运五环疑惑的问妈妈:“妈妈,这五个圆环是什么意思呢?”(课件10)(1)一齐读妈妈说的话。

(2)你们能读好阳阳和妈妈的对话吗?请一位同学当阳阳,一位同学当妈妈,看谁的语气读得好。(赠送小五环旗)抽生对读。(赠送小五环旗)你们想读吗?一起读读他们的对话。

(5)你们明白阳阳妈妈的话了吗?(明白)哪五个同学来把五大洲送回到各自的圆环内,选五个学生上场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洲贴在相应的圆环内,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帖?

教师:五个圆环代表——,蓝色代表——;黑色代表——;红色代表——;黄色代表——我们就生活在亚洲,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亚洲人;绿色代表——。五个圆环连在一起,意思是——。(板书:友好相处)就是五大洲的运动员在一起公平的比赛,共同的生活,奥运会已在全世界人民中间播撒了团结、友谊、和平的种子。4.教师:奥运五环不是普通的圆环,它代表着深刻的含义,看了五环图,你想到了什么?(五个小朋友跳舞)

5.教师:听了妈妈的话,晚上阳阳做了一个梦,瞧,阳阳在梦中笑得多甜,他梦见了什么?(课件11)请到第四自然段找找。(课件)抽一名学生读。欣赏五大洲的小朋友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快乐的图片.(课件12)你们带着快乐的语气读读吧.(课件13)

6.教师:阳阳的梦美吗?美在哪里?(课件14)抽生回答。教师:五种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代表全世界的人们,他的梦是希望全世界和平幸福,没有歧视、战争,只有和平,这不仅仅他的梦,也是我们全世界人民的梦。

四、拓展延伸

教师: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奥运会,去欣赏奥运健儿的风采吧!(课件15-17)

教师口述:中国双人皮艇划船500米夺金,中国女排边扳三局艰难拿下奥运冠军,体操冠军刘旋、奥运篮球明星姚明、跳水健将郭晶晶、张怡宁女子乒乓单打多次夺冠,男子游泳打破世界记录的是孙扬。取得这么多的奖牌容易吗?他们是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刻苦的练习,尝试了很多次的失败才走向成功。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你打算在学习上怎样做?(课件18)

五、作业超市(课件19)请选择你喜欢的题做一做: 1.读一读:流利地朗读课文。2.画一画:制作一面奥运五环旗。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总结

你想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吗?(想),希望你们学好文化知识,锻炼好身体,在今后的奥运赛场上能看到你们的身影,为祖国尽心尽力,争添光采。七.板书 25.奥运五环

奥运五环作文 第12篇

何谓美?是精致无暇的网红脸,还是无可挑剔的东方妆容?是“白瘦幼”的畸形标准还是精心修饰的穿戴搭配?这些“美”,或许完美无瑕,但又千篇 一律,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毫无灵魂的玻璃娃娃。“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种声音”。李文亮医生的话同样也适用于“美”的领域,像本届奥运会中的中华健儿们一样,被“狠狠修正了审美”的我们应该明白:美,并不是完美,而是从心灵深处焕发出的另一种惊艳。

五环之美,美在气场。杨倩的小黄鸭发卡和可爱的比心是让多少人心里为之一动并会心一笑的美;孙一文打破击剑冠军被欧洲垄断预言后的举剑振臂一呼,飒爽英姿的凌厉之美;孙颖莎以“让人想捏的脸”和“奶凶奶凶”的博弈时的表情又俘获了多少人对“美”的循环怪圈……而他们的美,并不是镜头前的美颜,而是关掉滤镜后面对世界的沉静、可爱、认真……他们的美不需要滤镜,我们也不会通过“十级美颜”来逼正他们,因为有风格,所以被接纳,因为有气场,所以能看见光。

五环之美,美在拼搏。外国社交网站上有海外网友留言,说发现中国运动员的微表情越来越生动美好,不再是以前那副“苦大仇深”的面孔,而我们也发现,这届奥运会,那些戾气的“唯金牌论”被踢向深渊,而缓缓升起的,是人们看到的奖牌背后的拼搏之美。从芦玉斐哭着面对镜头而网友宽慰“小枣不哭,你的眼泪是珍珠”的温柔理解,究其之本,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运动健儿们某一瞬间咬着牙的坚持不懈,忍着疼痛的顽强,那些拼搏之美本身,就理应得到最热烈的掌声和最滚烫的泪水。

五环之美,美在理解与爱,团结与信仰。今年的奥运标语从原来的“更高更快更强”改为“更高更快更团结”,而“团结”,可以是我们探究美的另一种目光,因为团结与爱,所以我们才会看见他们多元之美的深邃,所以我们才会不断更新原有的见解,让整个中华家庭能拥抱得更加紧密。

《奥运五环》教学实践课教学设计 第13篇

心理过程指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完成的过程, 其中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认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阅读的内潜性暗示阅读过程有着复杂的心智背景, 包含感知、思维、联想、想象、情感、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根据中外脑科学和阅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笔者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白杨》一文的教学为例, 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小学语文“五环”阅读教学模式。

一、感知———阅读的起点

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是先感知语言形式, 后理解思想内容。“披文”即表明阅读的发生是从感知书面语言符号系统开始的, 是阅读过程的正式开端。“阅读中所感知的材料, 不是一个个的单字, 而是一系列连续的字句、句段组成的篇章。”因此, 这一认读阶段, 经历认字、解词、析句、理章的连续扩展过程, 逐级获取字、词、句、段的表层语义。为此, 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这一认读阶段:

1. 根据识字要求掌握生字

要让学生有效地感知书面语言符号, 教师必须根据识字要求教学生字。学生初读课文后, 教师即可从读音、书写、字义、组词、造句等方面使学生掌握“伞”“疆”“晰”“抚”“绍”“陷”等生字。如根据象形字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伞”字, 根据形声字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疆”“晰”“抚”“绍”“陷”等字。

2. 利用语言环境理解词句

字是构词单位, 理解字义必须与理解词语联系起来;而孤立的字词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作为“言语”, 才具有叙事状物、传情达意的交际功能, 才具有生命的活力。因此, “以词识字、依句学词、据段析句、随文理解”是指导学生掌握词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学生根据“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 都是浑黄一体”一句理解“清晰”的词义:清楚明晰。

3. 通过理解句子弄懂段落

以理解词语为基础,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 进而弄懂段落。如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以理解“茫茫”“戈壁”“清晰”和“浑黄一体”这四个词语为基础, 指导学生理解一、二句, 进而弄懂这一段是描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交代了白杨性格形成的原因, 充分表现了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性格。

阅读教学只有从局部到整体, 帮助学生越过语言这道“门槛”, 把握读物形式的有组织的意义, 才能通过感知语言形式这个“纽带”, 在理解、欣赏和评价等阶段中建立起读者和读物之间的现实关系, 进行读者与作者的跨时空的思想交流, 实现书面语言向内部言语的转化。

二、理解———阅读的中心

理解是在感知语言形式的基础上, 进入到对整个篇章思想内容和结构层次的把握, 从语表层深入到意蕴层。这一解读阶段, 经历“把握情感、划分段落、理解词句、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形成语感”这样一个过程。为此, 教师根据“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顺序,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这一解读阶段:

1.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以理解自然段为基础, 指导学生阅读全文,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指导学生划分结构层次的基础和前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什么”。如本文教学应让学生理解: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把子女带到新疆读书, 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 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2. 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

在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 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 学习课文的章法技巧。教师要教给学生划分课文结构层次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篇课文结构严谨, 教师可根据游记体裁的特点指导学生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第十三至第十五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第十六自然段为第四部分。

3. 进行概括和归纳训练

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应教给学生概括段意和归纳中心的方法。而不少教师却把进行概括和归纳训练视为应试教育的产物, 忘却了这些训练。本文教学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第一自然段概括第一部分的大意, 根据第十二自然段概括第二部分的大意, 根据第十三自然段概括第三部分的大意, 根据第十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概括第四部分的大意。

以上三个方面, 既体现了课文的阅读特点和教学顺序, 又遵循了理解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发展规律。

三、欣赏———阅读的深化

欣赏是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深入到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审美观照, 进行情感体验, 获得美的享受。而透过语言形式理解思想内容, 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态, 认识作者的内心世界, 把握课文人物的思想情感, 则是指导学生欣赏课文的关键。因此, 这一赏读阶段, 要求学生站在作者这一角度思考问题, 驱遣想象, 思考作者写作时的动机、心情、神态或目的, 沉浸在课文里面, 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与作者进行交流, 并与作者产生共鸣。这表现为阅读时空与写作时空的某种重合, 是一个反复涵咏的品味、入迷的过程。为此, 教师必须通过指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和结构, 来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1. 欣赏语言

欣赏课文的语言特点,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让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如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词语描写:“茫茫”一词写出了大戈壁大, 大得无边无际;三个“没有”, 以排比句式表现了大戈壁的荒凉;“浑黄一体”一词写大戈壁的沙石是黄色的, 风沙一起, 天地一片黄色, 分不出哪里是地, 哪里是天。如此情景, 简直令人望而生畏。白杨树居然能在大戈壁这样的不毛之地茁壮成长, 充分表现了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性格。

2. 欣赏结构

欣赏课文的结构特点,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章法技能, 让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技巧。如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第十二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表达含蓄, 概括性强, 尤其是“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一句, 概括地表现了白杨在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屈的性格。

四、评价———阅读的升华

评价是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升高到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进行是非、优劣、美丑的理智判断。这一评读阶段, 要求学生跳出课文之外, 与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与历史和现实建立一定的联系。其阅读过程必须从课文与作者、课文与社会、课文与读者的内外比较鉴别中, 客观公正地对课文作出是否真、善、美的科学评价。因此, 这一评读阶段的教学重在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评价:

1. 作者的写作目的

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旨在从“课文与作者”这个方面, 让学生知道作者“为何写”, 并让学生懂得:作者的写作大都是“有感而发”, 并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本文教学, 应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写白杨在四种自然灾害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屈的性格, 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2. 课文的现实意义

认识课文的现实意义, 旨在从“课文与社会”这个方面, 让学生知道语言的社会性质, 懂得作为教材的课文所具有的教育功能, 深化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本文教学, 应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写白杨坚强不屈的性格, 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教育读者学好本领, 将来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

3. 自己的阅读心得

让学生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 旨在从“课文与读者”这个方面, 让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和心得, 为阅读的迁移阶段作好准备。本文教学,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白杨的坚强性格、作者支援边疆建设的情怀、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和心得。

应该说, 评价阶段是一个比欣赏阶段更艰难的、出入课文内外的反复对照、权衡的过程。如果说欣赏阶段重在通过指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和结构, 来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的话, 那么评价阶段则是把这种欣赏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的高度。

五、迁移———阅读的活化

迁移是在理解、欣赏和评价的基础上, 跨越到对阅读心得的灵活应用。这一迁移阶段, 要求学生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凭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看法、情感体验, 用已得的阅读知识、技能和情思去解决新的阅读情境中的新问题, 完成课文阅读向社会实践的过渡, 架设由“意”及“物”的桥梁。为此, 可以进行以下三种训练:

1. 情感目标的内化

语文教学要体现德育渗透、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师一定要将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因此, 我们一要选准课文的情感点;二要把握课文的情感变为学生情感的内化点。为此, 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 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反复感受、领悟课文中的情感点, 从中受到教育, 产生新的情感体验。作为学生, 我们应努力学习, 学好本领, 将来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

2. 阅读能力的深化

要深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此, 课文教学结束前, 教师可以根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和要求这一原则, 引进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并让学生根据课文所学, 自行完成课外读物的阅读过程。教学本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欣赏《小白杨》这首歌, 领会歌中边防战士的情怀, 进一步加深对白杨和借物喻人的认识。

3. 写作能力的强化

为体现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 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补写、续写、扩写、缩写等写作训练。课文第十二自然段“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不软弱, 也不动摇。”这句话表达含蓄, 概括性强, 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扩句训练。如提供一种句式, 即:白杨树在……面前, 像……一样, 怎么样?让学生对它进行扩展。笔者所教的学生曾作过如下回答:

白杨树在风沙面前, 像城墙一样, 坚不可摧;在雨雪面前, 像宝塔一样, 傲然挺立;在干旱面前, 像骆驼一样, 忍饥耐渴;在洪水面前, 像磐石一样, 纹丝不动。

奥运五环旗 第14篇

The Olympic flag measures 2.06 m long, 60 cm high and is completely white with five circles in the center. The top three circles, from left to right, are blue, black and red. The bottom two circles, from left to right, are yellow and green. The white background symbolizes(v. 象征)peace and truth. The five rings represent the five continents of the world:

Blue representing Europe

Black representing Africa

Red representing America

Yellow representing Asia

Green representing Australia (Oceania)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incorporate(v. 混合) the Parade of Flags (各国国旗的环场展示).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each team parades into the stadium behind their flag. The first flag to enter the stadium is the flag of Greece, the birthplace of the Olympics. The rest follow in alphabetical order(字母顺序) according to the language of the host country(主办国). The flag and team of the host country close the parade.

At the end of each Olympic Games, the mayor of the host city presents(v. 赠送) the Olympic flag to the mayor of the next host city. It then rests in the town hall for four years until the next opening ceremony.

The original Olympic flag, created by Pierre de Coubertin and presented to the mayor of Antwerp in 1920, traveled from Olympic city to Olympic city for 68 years. Finally, in 1988, it found its resting place in Lausanne, Switzerland, where it holds a place of honor in the Olympic museum.

Culture Salon

1.Pierre de Coubertin, the father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rings:“The Olympic Rings represent the union of the five continents and the meeting of athletes from throughout the world at the Olympic Games. (Olympic Charter)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如此解释五环的含义:“奥运五环代表着五大洲的联合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聚会。” (《奥林匹克宪章》)

2.Pierre de Coubertin, the father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flag:“The Olympic flag has a white background, with five interlaced rings in the centre: blue, yellow, black, green and red. This design is symbolic: it represents the five continents of the world, united by Olympism. While the six colors are those that appear on all the national flags of the world at the present time.” (1931)

皮埃尔·德·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如此解释五环旗的含义:“奥林匹克旗以白色为底,中心有五个相互交错的环,分别是蓝色,黄色,黑色,绿色和红色。这种设计具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团结在奥林匹克精神下的五大洲。并且这六种颜色还是出现在目前所有国家国旗上的颜色。”(1931)

3.Eight people carry the Olympic flag during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Five people represent the five continents: Africa, America, Asia, Oceania and Europe. Three people represent the three Olympic ideals: sport,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有八位旗手护送着奥林匹克旗。其中的五人代表着非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另三人代表着奥运理想:运动、环境、文化。

4.At Barcelona in 1992, athletes from Yugoslavia participated as independent athletes under the Olympic flag. They did not march in the parade of flags, but the Olympic flag was raised on their behalf during award ceremonies for them. In the 2000 Games at Sydney, four athletes from East Timor were allowed to compete under the Olympic flag because East Timor did not have international status a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at the time.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南斯拉夫的运动员以独立运动员的身份在奥林匹克旗下参赛。他们没参加五环旗的环场展示,但当他们获奖时,五环旗会为他们而升起。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因为东帝汶当时还没在国际上获得独立国家的身份,所以4名来自于东帝汶的运动员被允许打着五环旗参赛。

5.The rings were first shown on Olympic medals for the 1928 Winter Olympics, and they’ve appeared on all Winter Olympic medals since then. However, they didn’t show up on Summer Olympic medals until the 1956 equestrian competitions. Since 1976, they have also appeared on the medals at all Summer Olympics.

上一篇:美好的早晨作文500字下一篇:经典搞笑整人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