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2024-05-24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精选10篇)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1篇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关于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高中生发型问题人员介绍:指导老师王焱(英语老师)组长车兴光组员侯臣普聂企嵘陈鹏马龙任龙庞涛刘柏成课题高中生发型问题目的:中学生的发型问题一直是中学生一个严重的问题。有些学校,对中学生的发型不加以规范,以至于染发、烫发的学生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校园内的学习环境。然而,某些学校虽然规范了中学生的发型,却带给了女学生很大的困扰。一些女学生不习惯留长发,以至于某些同学无视学校关于发型的规定,公然违反校纪校规。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进步了,同学们更加进步了,知道什么叫促进消费,对于自己的外在也下了大把大把的精力。衣服,杂牌的不要,要就要名牌,那名牌穿身上那叫一个帅气,话说的好“头可断,发型不可乱”,一个个将自己打扮的一个比一个靓,那头发在阳光下还反光呢~他们将金钱投入到那里面,那叫一个爽快,没有一个好的内涵,再靓的外表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同学们认识到一个事实,外表(如发型)并不是很重要。不需要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其中意义:要同学们知道对于头发这样的事情不需要太过注重。学校应加强对染发烫发的管理,适当放宽对于女生发型长度的限制。希望国家有统一的制度和规定来约束中学生的发型问题目标:1,让同学对于发型的认识又进一步的了解;2,让同学们有一个正确的对待发型的态度;3,通过这次的活动,可以提高本小组的协作能力,为以后的研究积累一定的经验。方法: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同学们心中的是怎么样来看待发型问题的;交谈法:通过与同学面对面的调查,直接的获取他们对待发型的态度;上网调查:通过网络来调查,这样可以很大限度的提高调查范围。人员安排:王焱(英语老师)--综合指导车兴光--论文的.写拟和一系列的周边工作马龙--设计调查问卷庞涛--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刘柏成--资料的查阅聂企嵘--资料的打印侯臣普--对一些问题的统计陈鹏--照像时间安排和活动的步骤:时间2,3周阶段任务完成开题报告资料的查阅问卷调查访谈结题阶段目标按时,具体,详尽开题报告争取早点开题了解情况取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能够圆满的结束本次研究研究方法资料查阅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完成负责人车兴光侯臣普可行性分析:人员:我们每个组员对这一话题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有信心将这个任务完成出色。时间:我们又大量的时间去做各项的研究工作,争取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物质:我们又足够的物质基础,可以很方便的去查阅资料。预期成果: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有一个正确的对待发型的心态,改变他们的一些过去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是他们明白发型并不是一个值得花费同学大部分精力的事情~心得:有的同学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我们学校的标准我觉得学校实在太过分了,被逼要我们剪成这样子,我们的头发也不是很长,又没有染发什么的,只是长一点点就让你停课去剪发,不改的就要家长接回家,非要我们剪个平头不可我想说,如果是我们发型太古灵精怪和长的话,那我没什么怨言,但也只是长一点点,你就搞成这样,我没话可说我也不知道自己说什么了,只是有点厌倦这些学校的传统规矩罢了说我们头发长不干净``不爱惜自己`不清洁好自己自身``但你们可尝没有过?.就持着老师的职位去威胁学生威逼学生做哪样做哪样的.你就以为我们不会自觉去剪发吗``你以为我们是非主流吗```学校的强制行为`我们学生实在受不了`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自寻短见``不就是感情就是你们老师逼出来的.剪个短发为了学校影象``但我们学生呢.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学生的心理是怎样的?.剪一个见不到人的发.常常想着头发快点长回来.外出也要带帽子.你们说`我们学生哪里有时间去学习``不要跟我说封建道理``不要跟我说清爽好`精神点``不要跟我说这些``不要说我们90后的思想是脑残``我是在维护自身的自尊权``剪个发`给同学笑``心理始终不平衡``不要跟我说别理别人怎么说`做好自己就好``在90后世纪``你有可能一点自尊都不理会吗?.难道剪个短发`成绩就可以提高?.长发就不行?.给个理由我们学生`好吗.看外国的小孩?.除天生金发外``一些染发的`长发的``不是自己弄的``是父母帮他们弄的.你看外国多开放?.在学习上多了这点头发问题.学生始终不安心.没心情学习.一到检查仪表就躲啊躲啊``想尽办法``捉到后``老师就做老大了``叫你怎么剪就怎么剪``剪到上面似的``完全不理被剪学生的心情和自尊```老师``你有理会学生们的感受吗```你说了算.我们不能不做``把怨气放在心里``时间久了`会怨出病``老师们``你们是间接性杀人.我上学都高一了`没有一次在学校不提心吊胆``没有一次在学校开开心心的过完整个高中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我们的身心健康,只要我们是在健康、阳光的状态下成长,不该一些人为地东西去破坏我们内心的成长。我们本身是爱美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现在老师在这个校园的圈里,把这些我们都给拘束住了。我们都是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不是些动物,把我们圈起来了。我们要把他放开让他成长。研究“高中生发型问题”心得身体发肤,正随着时代的潮流发生变化,各色各样的发型和五颜六色的发色填充世界的各个角落。经过我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对高中生发型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高中时代的同学追求时尚,展现个性,同学们在自己发型上的时间和费用增多,一个高二女生在短短的半年中改换了三个发型,费用超过1000人民币。在我们看来,这无疑太过奢侈,但在她本人看来,宁可少吃饭也要有美丽的发型。这给我们无疑是个震撼,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环境,合理的用时间和父母来之不易的财产。经过这个研究,我们积累了一些心得,会在我我们这环境起到积极作用。车兴光关于高中学生发型问题的研究学校的仪容仪表检查中包括男生头发的检查,要求男生的头发不要太长。所以男生都已乖乖的学生头示人。以至于那些追求时尚的男生认为自己很“秀逗”,通过调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以自己的爱好来打点自己的头发。都以时下流行发型为主。大家认为发型是展现个性的地方。应随心所欲,但是身在校园的学生应该知道,作为一个学生,要注重形象,不能因为追求自身形象,不能应为追求个性而破坏校园的纪律。不然这还是校园吗?中学生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定,按学校的要求来打点头发,待长大后再去发展自己的个性。聂企嵘研究性学习心得第三次参加小组研究性学习,较前2次已经有点轻车熟路。我想,我已经慢慢陶醉在研究的过程中了。每次都会体验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心得。本次我们的研究主题是“关于中学生的发型问题”。是就学校实行全校仪表整顿的措施进行探讨研究。所以调查过程操作起来也较简单。在研究过程中也让自己了解了相关观点,对此问题有新的看法和见解,认识到怎样做才最适合我们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最重要的是又一次感受到了同学们见团结的氛围,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并在此之中得到共同的结论的喜悦。我通过研究性学习慢慢成长,慢慢懂事,找寻到了一点青春不同的滋味。陈鹏关于高中生发型问题的研究心得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就高中生的发型问题而言,我觉得发型问题虽然不是大事,但也深深地影响着高中生的形象。有些同学过分地追求个性,有个性固然好,可是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而且,很多同学每次去理发店都高达六七十元,更有甚者,随意地烫发,染发。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拥有适合自己,同时又不失大方自然的发型。不需要刻意去追求高消费的发型。但是对于学校里规定的发型,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并不是每种发型都适合于任何一个人的,学校不应该强制性地规定要理什么发型,让每个人都有张扬个性的空间。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更加明白,高中生的发型要在简单大方的基础上适当地张扬个性。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2篇

课题题目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指导教师 朱兆才 课题组成员 韩福丽,毕玲鸽、党俊薇、郑隆贞、崔岩、毕晓玲、王化琳、张文杰、冯振勇、张浩、新君实。 相关课程 化学与生活 研究方法 调查 课题提出背景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多。这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严重的安全驾驶问题和尾气排放。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了解汽车驾驶的各种交通规则,了解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任务分工: 韩福丽,毕玲鸽,党俊薇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和整理,陈述报告。郑隆贞,崔岩负责上网及上图书馆查资料、撰写报告。毕晓玲、王化琳、张文杰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冯振勇、张浩、新君实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第一阶段:3月20日-3月29日:上网、上图书馆查找有关安全驾驶与环保的资料。 第二阶段:3月30日-4月8日:访问老师。了解汽车排放尾气的成分及其危害。 第三阶段:4月9日-4月18日:实地考察,了解周围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交通事故及污染现象。 第四阶段:5月: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6月:撰写专题报告。 研究内容:汽车安全驾驶与尾气排放的危害。 可行性分析:图书资料、各类科学书籍、相关报刊、实验室(设备)。 交通工具:公交车 其他:电脑网络 预期成果:调查报告 呈现形式: 文字图片 指导老师意见:同学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认真、仔细,态度认真,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方法恰当,思路正确。 签名: 朱兆才 3月 25日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3篇

本分析的重点放在开题报告演示的内容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利用网络资源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所做的比较分析。从所收集的这些开题报告来看,总共八篇。其中四篇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一篇是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外加一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作者自评。

1 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分析

依据Moore(2000)的相关理论,撰写的研究计划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目的。硕博论文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获得导师的认可=>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目的,开题报告结构安排的侧重点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变化而采用不同的结构,让导师清楚你要做什么及为什么那样做。但基本的结构可适用于各种目的。

我们首先来看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博士刘群(2005)的开题报告。从整体来看,仅仅一个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而且是幻灯演示版,竟然浩浩荡荡长达104页,笔者觉得无论哪个参加答辩的成员都会感到头疼。即使博士论文的开题有字数的要求,哪怕是要求写一万字,在开题答辩时的演示也不应该超过30页,笔者认为20页左右较妥。因为演示的目的就是把他想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给别人看,20-30页还不能说清楚问题就显得啰嗦,反而使答辩委员对他的研究能力产生怀疑。而且他所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纵观整个报告结构,显得冗长、杂乱无章、没有侧重点、没有逻辑顺序。而且演示中多次出现了诸如“目录,引言,总结”等画面,笔者却找不到归属于哪个步骤和内容,真令人费解。从其选题来说,应该是计算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其实是比较好的选题,不过也嫌过大过宽。因为机器翻译几十年来都无突破性进展,这同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其自身的发展瓶颈,一篇博士论文就想实现机器翻译恐怕让人觉得野心太大了。再有,演示中使人分不清哪是绪论,哪是文献综述,哪是目标,哪是方法。总之就是一个“乱”字了得。

我们再来看一下“胡诗文(Shiwen Hu,2003)”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她的演示与刘群博士的比较而言显得短小多了,可是也有50多个页面,还是嫌多。其实她的报告结构思路还是清楚的。演示中列出了报告的结构安排,有研究目标、理论框架、方法等。只是绪论部分太少,好像没有文献综述之感。另外,第7页和第14,18,27页重复列出提纲,不知为何原因。如果是从第14页才正式开始的话,那前面十多页都是术语解释等,不免使人觉得半天没进入主题。她的正文内容只到30页便结束,即便把“参考文献”部分算入正文内,也只到37页。而后面约20页的内容却都是附录,让人觉得不知作者的重心在哪。笔者认为,如果简化首尾两头过多的附加内容,重点放在中间的内容介绍,刚好差不多20多页的阐述就比较成功了。

再看看两篇美国的博士论文。不是笔者崇洋媚外,第一感觉就觉得比前面提到的几篇国内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好很多。两篇开题报告总页数分别是14页和19页,都没超过20页(虽然与幻灯演示版不可相提并论),真的是结构安排清晰明了,语言简洁精炼啊。尤其是俄勒冈大学计算机系Douglas R.Dechow(2002)的开题,第一页封面便有一个简短摘要,告诉读者其研究的大致内容。第二页整洁的内容目录简介更是令读者深感作者的思路清楚明晰,研究时间进度都详细列出了,还列出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而整个篇幅只用了仅仅14页!另外加利佛尼亞州地理学系James Mc Carthy(1997)的开题也相当不错。虽然在结构安排上没有Douglas的明了,但对研究背景、理论框架、研究问题假设、方法、时间进度等都有阐述。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自己的研究计划在四年之后做了跟踪反馈的分析。这是他在完成了博士论文的写作,并且做完了相关的研究之后,对当初做研究计划时所做工作的一个对比回顾和总结。从中他得出了自己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原计划的预期目标,哪些尚未成功,并依此分析了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研究基本按计划报告中的要求进行了,但与具体研究进程还是出现一些脱节现象,这除了不可预测的客观原因外,同自己当初做的研究计划不足和欠周密有一定关系。这说明了做好研究计划是多么的重要。但计划归计划,现实归现实,他做的这些总结也是事后才“诸葛亮”。不过对我们怎样写好研究计划有很多的启示。他是从开题报告的语言表述、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及其理论框架等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总结的,从研究结束后的角度来总结当初做计划时所存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并进行了自我评价。具体详情可参见所附文章。

还有一篇是加利佛尼亞州人类学系的Nancy Grey Postero(1998)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注:在美国,博士论文一般称dissertation,此报告没特别注明,又较短,故笔者自判断其为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这篇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只是文献综述和绪论的阐述没有分得很清楚,有点混在一起了。

2 社会科研课题研究计划或开题报告的分析

最后要看的就是三篇社会科研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了。这类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顺序该是:作为研究框架=>为了申请资金=>展现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不同目的,其结构安排的侧重点应该把自己或机构的雄厚实力和光辉历史放在计划的最前面,也可先讲研究的结果会带来怎样好的影响,研究计划的结尾应包括费用情况。详细列出资金运作的流程,详细的资金运作计划,越详细越好,态度要诚恳。以取得资金机构的信任,获取足够的研究资金(Moore,2000)。

但这三篇总体来看,如果按上述要求则都有欠缺,同时关于“网络教学”的这篇其“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在内容方面有些重叠之嫌。后两篇作为演示版总页数也稍嫌庞大,都缺少研究费用、资金运作计划等的介绍。特别是市教育局杨锦兴(2004)的这篇开头空话、套话连篇,满股“官僚”机关作风味,又没研究时间进程安排等。不过比较而言,谢璞(2002)的这篇较好些,除了正标题被“开题报告”几字喧宾夺主和前述欠缺外,有时间进度安排,其他内容安排也较合理,算是比较成功的开题。

3 结束语

以上是对利用网络所获取的一些开题报告或研究计划所做的比较分析,分析的案例材料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但因篇幅问题,本文只重点讨论了开题报告的结构安排及演示内容等问题,其它许多方面尚未能深入探讨。然而,开题报告的优劣与否事关下一步研究的关键,且实践当中产生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些。在此,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以期有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开题报告是论文写作或研究能否按计划实施和开展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教师在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和教学中及时发现论文开题报告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该文通过网络收集数篇硕博开题报告和其他研究人员的开题报告进行了详尽地比较分析,指出开题报告在撰写内容及演示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必须注意的方面,也为其他科研工作人员在科研计划的撰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教学,分析

参考文献

[1]Dechow R D.An Aspect-Oriented Infrastructure for a Typed,Stack-based,Intermediate Assembly Language[D].Depnce:Sci eOregon State University,2002.

[2]Moore N.How to Do Research[M].3rd Edition.London:Library Association,2000.

[3]McCarthy J.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The Political Econ omy of the Wise Use Movement[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 fornia,1997.

[4]Postero G N.Manufacturing Identities in Lowland Bolivia:Na tional,Ethnic,and Individual[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1998.

[5]Shiwen,Hu.Optimizing Adapt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via Binary Translation Systems[D].Texas:University of Texas,2003.

[6]刘群.基于模板的统计——翻译模型研究及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实现论文开题报告[D].北京: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2005.

[7]谢璞.新课程观下理科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南京:南京市教育局,2002.

[8]谢幼如,李克东.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开题报告[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2.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4篇

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性的人才。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我们对当前的学生状态做了较普遍的调查:本校是一所民汉双语学校,少数民族占53.32%,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障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创新的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具有盲从性,习惯于听从别人的意见,跟着别人走,对问题不了解无从下手更没有独特的见解,缺乏一种学习的“灵气”,学生的思维不够积极和不够自信。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问题意识,才能进行创新。

由此可见,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学校的发展,提高双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形成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實际情景问题,发展提出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方法、注重数学运用的创造数学的能力,并形成坚定、自信的意志品质。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

3.通过课题研究,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双语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提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和追求知识能力。

4.通过课题研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一个平台。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够把握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巧妙地、具有创新性地组织教学。

5.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能把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能有意识地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把实验经验提升为理论,并能推广应用。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2.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汉语教师进入双语课堂进行授课,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双语学生学习的困惑和不足进行取样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整改和研究。包括调查表、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2.案例研究法:根据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事例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进行总结分析,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的总结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的实施课题的研究

五、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摸底调查了解班级学生,根据任教班级的特点,进行摸底,并提出教学上的一些困惑,让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制定研究的计划。

2.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4年5月)

模仿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准则,而进行的训练。如当某位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明确的评价“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创意”,为其他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和启示。成型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在进行了模仿训练后,提升出来的阶段。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所产生顿悟和灵感,经过大脑深思熟虑,提炼出新的观点和看法。深化阶段:在新的观点和看法产生后,学生能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必要的验证和深化的思维进行再次加工,对结论进行系统化。

3.总结阶段(2014年6月)

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案例分析、撰写实验论文,汇报研讨课。

六、课题保证

1.学术保证:课题负责人韩为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研究,曾荣获新疆教育学会小学数学学科研究会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并一直担任伊犁教研室课改成员。

2.组织保证:成立以韩为民为组长课题组,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网络,努力为实验者提供学习机会。

3.时间保证:其他成员绝大多数均为学校一线实验教师,正从事教科研和教学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贾玉芬、帕孜拉、王晓道等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学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第5篇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指导教师

徐元江

课题组成员

李莎莎,迟晓彤,栾军政,张宁,孙祥杰,滕钊,

相关课程

人与自然 研究方法 调查实验

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世界范围嫩的毒品危害着人类,高中生是长身体的时期,一旦染上毒品将荒废学业,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认识毒品的种类,了解毒品的危害,构造筑起拒绝毒品的防线,让学生健康成长。

任务分工:

李莎莎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的整理、陈述报告;迟晓彤负责上网及图书馆查资料、写报告;张宁孙祥杰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滕钊等其他同学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

一、上网收索毒品的种类、

二、调查毒品的危害种类,

三、参观戒毒所,了解毒品的危害。

研究内容:

塑料垃圾的合理处理。

可行性分析:

图书资料、各类科学书籍、相关报刊、实验室设备。

预期成果:

调查报告

呈现形式:

文字、数据、图片

指导老师意见:

签名:徐元江 10月19 日

可能存在的问题:

进戒毒所考察有难度。

1.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2.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3.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模板

4.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5.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格式

6.2016关于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7.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8.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模板

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第6篇

课题题目

东方市近5年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调研

指导教师

李佳蓬

课题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主导课程

数学必修(i)

相关课程

统计学与信息技术

课题提出背景说明

自从1993年高考中增加考查数学应用能力的应用题以来,应用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正在逐步受到重视,关于应用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学数学的热点问题,历年来已升学或就业的大量学生都暴露出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下的弊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不容乐观无论是思想意识、数学教材,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都远没有达到大纲的要求,这也充分说明应用题教学还没有真正到位,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充分拓展教材的内容,加强应用题的趣味性和应用性。

2、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还其数学的本源——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科学实验的实际,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好“实习作业”、“研究性学习”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材

任务分工:

组长负责组织好学生并确定个小组的任务

第一小组在 的带领下区社会上抽样调查居民近5年的消费水平的变化.第二小组在 的带领下上网了解东方市的居民近5年的消费水平的变化.第三小组在 的带领下整理前良小组收集的资料与数据

第四、五小组在 分析整理数据

然后集体对数据用数学函数的观点来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

活动步骤:

在XX年9月----XX年12月各小组按自己的任务分工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

在XX年1月-----XX年2月分析数据并用现代技术对数据进行整理

在XX年3月----XX年5月集体对数据用数学函数的观点来分析数据,并总结结论

预期成果:

(1).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通过调查学生在应用图表、阅读能力以及学习其它学科与数学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原因,并探索提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7篇

组员:

陈** 冯** 万** 万** 李** 吴** 吴** 施** 赵**

校内外指点老师:

子曰先生

成员所在班级及分工:

高一奥赛班

小组分工

姓 名 主要负责事项

吴** 冯** 赵** 统计资料

万** 陈** 吴** 上网查资料及课外访问

燕** 李** 万** 总结研究报告及写论文

使用的工具: 课题研究所需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场地、器材学校、校园、电脑、问卷等

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范围:

1、 校内外的老师及老师的意见

2、 校内外的中学生

课题由来:

校园恋情是一个既古老又敏感的话题,尤其是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情感和自身定位的“漂泊期”,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心灵的律动,构建健康而温馨的精神家园,成为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随着人们人生观、世界观等各种理念的交汇、碰撞,我们或许应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来审视中学生恋爱现象,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好自己,把握好未来,给忧心忡忡的家长,老师们一个较为冷静、客观的视角。

课题背景:

当今社会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好多学校,好多老师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好多家长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还有好多研究的人都说中学生早恋不行.那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每个中学生都赞成早恋那到底早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不是真的只有坏处呢会有好处吗 ?

课题研究的目的:

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的`黄金时段,不应该早恋。那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对于中学生,他们自己赞成早恋吗?那么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为此我们决定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通过这份研究报告希望可以使中学生和广大家长老师对早恋有一个更深的认识,知道早恋到底有那些好处或那些坏处。让中学生知道当早恋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早恋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有的人认为它对中学生是有害的会影响学习和发展,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和对待它就不会有什么危害.那么早恋在中学生心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中学生为什么要早恋呢他们对早恋持有怎样的态度呢早恋对中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广大中学生知道了解为什么家长和学校再三反对早恋吗还有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早恋呢

课题研究的期限:-9-1至2007-5-30

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和过程: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9月 查阅资料、选择课题 阅读

月初 撰写开题报告 填表格

2007年10月中----11月 上网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研究

2007年12月 总结资料,撰写中期报告 讨论总结

1月 ---2月 问卷调查、校内问卷 调查研讨

203月---5月 撰写终期报告,答辩 讨论总结

预期的成果:所研究的课题得到资料查阅 顺利进行完成报告

课题研究拟使用的方法:

1.上网查阅

2.查阅资料

3 学校内考查

4、 访问老师和一些家长

5、 问卷调查

6、 论文总结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写出调查报告或撰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开题时间:2007年9月1日

参加人员:小组成员

结论: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8篇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探究性阅读 教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选题的背景或意义:

(一)选题背景:

语文教学,“读”占螯头。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与此相适应,自2008年起江苏省在《考试大纲》中新增了“探究能力”的考查。

在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课堂逐步走向开放、自由、多元,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遗憾的是,当前一些阅读教学课处于低效状态,文本阅读仅仅停留在文本表面,未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层,缺乏深入的挖掘,尤其缺乏对文化背景及文化内涵的发掘,有的甚至出现脱离文本、逃逸文本的阅读教学偏向。有的课堂看似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繁,课堂气氛热烈,但是过度关注阅读的“温度”,而忽视了应有的“深度”,只见场面的热闹,不见问题的有效解决。甚至出现对文本作过度诠释,多元解读滥化,其中不乏无意义解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课堂单方面追求“标准答案”,将阅读异化为“一元解讀”,无法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阅读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还表现在教学评价的“虚化”上。课堂上还出现了教师的评价泛滥、评价程式化现象,把“尊重”等同于“迁就”,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加匡正,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偏离了正常的价值取向。

为求主体性而迷失了教学目标,为求探究性而游离了文本原形,为求多元性而忽视了价值取向,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阅读,技术层面上的解读,只是把探究性阅读当作一种课堂时尚去演绎,无法达成阅读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也产生不出有价值的探究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期待的消失,失去了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

针对当前阅读教学实际问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特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研究。

(二)选题意义:

本课题吸收关于探究性阅读研究的新成果,试图从理论层面研究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教学策略和教学规律,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实验。

本课题切合学生对阅读的期待。诚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高中生渴望在文本阅读中触及深层次内容,渴望在文本解读中实现个性化的鉴赏,渴望在深度体验中获得成功的愉悦。高中阅读教学应当在深层阅读的研究上下功夫,深度阅读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本课题顺应课程改革的方向趋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探究性阅读教学具有与传统的受话式教学全然不同的特点,学生由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地位被拉回到中心地位,学生是探究性阅读的主体。

本课题符合当今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特性。新课标提倡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本课题鼓励学生从自己已有的阅读积淀和情感积蓄出发,让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超越旧我成见,不断产生新知,从而获得深度情感体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让学生在文本探究和阅读实践中逐步成长。

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广泛的适切性。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探究性阅读

概括地说,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指教师以现行语文教材为内容,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探究活动的一种阅读形式。换言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感知、理解、体悟,最终建构文本意义和自身意义,达到自我优化和自我完善的阅读过程。这一阅读形式或过程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向交流。

▲ 教学形态

所谓教学形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组合在一起所呈现出来的动态特征,也可以称之为“教学态势”。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渐次变化的教学形式组成的系统形式群,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不断提升阅读思维品质、丰富语言和情感体验。

▲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当今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上的浅化、形式上的虚化现象而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广度上感受文本的文化意味,在阅读理解的深度上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色(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作“深度对话”,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学习方式),形成深度阅读、自主探究的思维倾向,完成对文本意义创造性的建构,进而获得深度情感体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学习效能)。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当前各国的课程改革中,母语课程与教学都渗透了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正如潘涌在他的《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一书中所说的:“20世纪后期以来,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战略行动中,各国纷纷对母语课程与教学作出新的调整或改革。从学科中心或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再到新近的能力中心或探究中心,这是母语教育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阅读教学势必要向三个方向延伸: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其目的是使学生做到学力因素、人格因素和智能因素三者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弥足珍贵。对此研究,既有教学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也有理论工作者的阐述。较典型的有:由维梓在他的《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中提出的“材料感知--问题讨论--新知探求--归纳迁移”教学形态;印贤文在他的《语文研究性主体阅读的实践策略》中提出的“主动参与--独立探究--自主发现模式”;林润之在《以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提出的“‘三步五环节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其模式分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合作探究三个步骤,各步骤又由五个环节构成,如第一步独立探究中的五个环节:自读感知、提出问题、假设策略、尝试解答、整理答案及问题。它们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教学参照,但有的做法较单一、平面,忽视了探究的“深度”;有的模式理论性太强、不便于操作。endprint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求索读文思维规律,推进阅读教学改革,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与此同时,探究阅读教学形态,把握阅读教学规律,形成阅读教学策略,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旨在唤起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意识,建立多向互动的探究平台,形成多向度多维度的对话关系,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文本探究和阅读实践中逐步成长。

(二)研究内容:

1、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研究

2、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3、探究性阅读教学规律研究

(三)研究重点:

上述三项研究内容中,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研究是重点。

自主研读是探究性阅读的前提条件。思考发现是探究性阅读的开始,是研读到一定深度时的智力与心理的必然反映。探究性阅读一方面需要自我思索,另一方面,需要阅读主体(学生)、阅读导体(教师)、阅读客体(文本)多边互动、融合。合作交流是探究性阅读进入活跃状态的重要保证。深度解读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如此才能感知文本的厚重,才能体现思维与精神的深度。存疑留问又为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学生正是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思维活动中逐步成长。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以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阅读学等理论为指导,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当代语文教育家的教学理论,包括有校本理论特色的“原形阅读理论”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探索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途径,建构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和教学策略,把握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2013年9月-10月,立项阶段。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申请课题立项,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2013年11月-2014年6月,开题阶段。写好开题报告,进行开题论证。

3、2014年7月-2016年6月,实施阶段。

根据课题论证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开展有针对性、创造性的研究。实施过程中,写出典型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上好本课题研究公开课,提交本课题相关的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收集整理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相关研究成果结集汇编。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组织一次中期评估。

4、2016年7月-10月,收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接受结题评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中外相关文献资料中学习探究性阅读教学理论,借鉴探究性阅读教学经验。

(2)实证研究法。依托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来求索读文思维规律,探究阅读教学形态,形成阅读教学策略,指导阅读教学实践。

(3)行为研究法。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依靠一线教师的参与,在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提炼,及时调整,逐步完善。

(4)个案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总结提炼出组织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规律。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反思实验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收集、整理实践所获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有价值的报告。

六、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是针对当今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上的浅化、形式上的虚化现象而提出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的构建立足于深度学习:一是深思,要精读深思,激发阅读自觉;二是深悟,要学深悟透,升华阅读体验;三是深识,要深识鉴奥,拓展阅读思维。做到通其理得其法,人之深出之浅。

针对课文原形,鼓励个性化、多元化的文本解读,可以“纵容”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鼓励学生敢于形成并提出自己的全新见解。但是探究性阅读应该拒绝浮躁和肤浅,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应充分反映语文学科的性质,阅读教学要有语文味、美学味。在深度对话中对生成性资源要加以选择、整合和提炼,演绎出未曾预约的精彩。在课堂评价中应注重对解答的集合导向,帮助学生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

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究性阅读教学形态,内容应具有丰富性,思维应具有发散性,解读应具有深刻性,效能应具有创造性,评价应具有导向性。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2]金元浦 《文学解释学》

[3]曾祥芹 《语文教育学别论》

[4]由维梓 《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5]印贤文 《语文研究性主体阅读的实践策略》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5期

[6]林润之 《以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

[7]潘涌 《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8]魏南江 《语文教学散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9]黄正瑶 《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制订的哲学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8期

[10]邵子华 《文学文本多元解读的精神坐标》 《名作欣賞》2008年 第8期

[11]杨仕威 《体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可以这样行进》 《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10期

[12]徐忠宪 《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13]刘方 《文本解读“四重奏”漫谈》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年第9期

[14]李爽 《语文探究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9篇

曾集小学刘凤芝

一.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课标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它不仅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一场涉及课堂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学会学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目前,国内外对“兴趣”教学的研究都有一定进展,但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教师过分看重分数。一切学习的目标都围绕着分数转,学生本身的一些兴趣被忽视和抑制,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而非主动探索问题,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无法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输入式的单向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产生认知障碍。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无意中把自己放在知识拥有者的地位,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差异多大,每天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必须全部掌握,所灌输知识量的大小及灌输方式都必须接受,而极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天长日久,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就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障碍,影响下一步的继续学习,即产生认知障碍,继而对数学失去兴趣。

再次,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情绪障碍。在数学学习中,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情感的投入,把讲授知识和考试作为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教师对学生缺少信任,缺少爱的表示。在课堂上,总会看到学生由于回答不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受到严厉批评的场面。长此下去使学生由不喜欢数学发展到对数学学科淡漠。为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此实验研究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课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学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可是从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的现象。有的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能表现积极,思维活跃,但课后却懒于写作业或作业马虎应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而学习兴趣的强弱又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更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能主动探求世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

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只有情感因素在最佳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对所接受的事物进行理解、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和总结,取得最佳成果,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轻松、愉快、有趣,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并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高了自身素质和能力。实践意义:

查阅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料,关于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零散论述较为丰富,但能够指导本地教学实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较为系统的论著还未发现,本课题试图完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这一环节,以提高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学习是快乐的,不是痛苦的。

2.让学生知道学习兴趣的大敌是挫折感,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3.从自我肯定中找到快乐,及时自我鼓励和表扬。4.找到学习方法和规律,增长学习能力。5.学会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6.继续做下去,把学习和快乐联系到一起,形成习惯。意义:

让学生因为有兴趣而去努力学习,并且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刺激学生能更加主动的自觉的学习。在学习上要让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而非老师和家长每天的叮咛嘱咐。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知识产生渴望,从而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容易,更牢固的被学生吸收。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六、.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在各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研究,揭示课题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

3、对所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测验。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计划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目标制定方案组建研究队伍全体成员学习提高认识;实验研究阶段个体开展研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研究,解决是实验存在的问题,撰写课题工作总结;总结验收阶段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结合自己的实验报告和搜集的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撰写科研论文。

八.课题研究需要的资源

学校电脑,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为课题研究所提供的必要帮助与支持。

九、主要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观察比较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反应和取得的教学效果,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调查研究法。向学生调查情趣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的作用。

(三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

(四)个案研究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在不同阶段有计划的运用不同观察方法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五)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推广性。

十、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课题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和学校领导做好沟通,引起校领导对英语教学和课题研究的重视,争取他们对课题研究的支持。其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使自己拥有教育最前沿的理念。最后,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与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做好准备。

(二)研究实施阶段。这个阶段是实验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全面开展英语情景教学法的研究,把研究的一些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并不断的总结经验,适时地调整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三)研究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形成文字,撰写结题报告。整理相关资料,成果。为课题研究的全面验收做好准备。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型学习开题报告中学生的发型问题 第10篇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古至今,大家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物都会提起百分之百的精力去探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说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又何谈教学成绩呢?所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应在教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积极创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跟上改革浪潮变学生不想学为乐学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正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但如此,苏联现代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看来,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心理条件。其实,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本课题将采用分析研究,揭示课题因果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对所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测验。

二、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的本质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它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育家赫尔巴特把发展广泛的兴趣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主要是兴趣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杜威也是兴趣问题最有影响的理论家之一,1913年出版了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他认为,唤起儿童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发现和儿童目前能力有联系的事物和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

5、《建构主义学说》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效率。

3、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研究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我打算尝试运用以下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因此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让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言,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二、巧设疑问、引起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疑问,时时使所讲授的内容增加些神秘色彩,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不衰,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满意的收获。

三、合作交流、增强兴趣

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应是不同等次学生合理搭配,针对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每组得选出一名组长,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适时鼓励、保持兴趣

兴趣来自鼓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我从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是在表扬的基础上加以鼓励,让孩子学习有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设置悬念、提升兴趣

在学生心中设置一个悬念,使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回去以后能够自觉地进行预习,从而为更好地完成下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个铺垫。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主要研究方法有:

1、实践法。在查阅资料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级中实施。然后在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总结多角度注重学生在英语活动过程的体验,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总结出一套具有实际的可操作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谈话等形式,在实验前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是否喜爱,对于平时的课程学习是否期待。

3、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内容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4、实验研究法。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这是最基本的最实用的研究方法。

5、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适合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

研究的措施

1、成立课题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整合各个层面的力量,完善科研管理组织,形成由教务处——课题组——教研组——教师个人的层级管理系统,确保课题研究规范有序。

2、组织开展各种提升兴趣的学习活动

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活动,做到不缺席,学习后进行交流、反思。

经常性的进行网上学习,学习先进的理念,实现资源共享。

利用外出学习的机会,为自己充电,回校与要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二次培训,交流心得体会。

坚持每月一次的课例学习,进行课例分析总结前一阶段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建立课题组研究制度,以体备课为主,通过备课、听课、课后研讨等,共同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撰写研究性的文章,积极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

及时进行课题相关材料的积累。

六、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开题报告、制定计划、收集信息。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尝试实践(2013年12月-2014年10月)

1、学生学习活动现状的分析研讨并总结。(2013年12月-2014年1月)

2、分科进行学生兴趣培养的方式方法研究并总结。(2014年1月-2014年10月)

3、学生各学科学习兴趣活动效果分析研讨并总结。(2014年12月)

第三阶段:改进、丰富、完善计划、积累材料(2013年11月-2014年9月)

形成论文集、教学设计。

第四阶段:写结题报告,推广经验。(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分析

第一,课题负责人具备研究本课题的条件。第一课题负责人,42岁,大本学历、小学高级教师。近26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小学教育经验。丰宁县数学骨干教师,多次获县级奖励,现任教于北头营小学,多年教学成绩均为优秀。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二,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有其自身无法比拟的优势。课题成员县英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一些各学科骨干一线教师。因此,参与课题成员整体素质较高,他们大多人有相关的研究经验,所撰写论文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其中:多名教师获不同等级的县级奖励。

第三,时间和物质保障。本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数字化校园已基本的构成,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和网络化教学。因特网、远程教育网、校园网,三网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方便研究和管理,便于进行资料查询、文字处理、数据分析以及电子档案整理存储。除网络资源外,为了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阅览室每年购置大量图书,其中教育科研、教育教学研究书籍占25%。校本教研制度规定每年教师自费和公费订刊,订阅所有与小学各学

科教育相关的报刊杂志。这些杂志是进行课题研究最前沿,最有价值的文献材料。总之,本课题负责人及成员不论从资历、能力、研究基础还是硬件保障等方面都具备了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的条件。我们认为可以很好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长:贺名言主持课题的全面工作

课题组成员:王航超、张秋芳、李勍、黄明、陈立新、张志妙、李响

(就个人学科进行分类整理)

九、课题成果呈现形式

1.各学科的教学设计。

2.教学案例(光盘)。

3.观察记录。

4、教学论文。

十、参考文献

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杨灿洪:小学英语学习方法探讨,《新课程(中)》,2011年第七期

何克抗:《语觉论》200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炜 《英语课程教学的活动本质论》 山东师范大学 2005.04

徐浩 文旭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与学生风格的适配原则》 首都师范大学

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洪善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3期 王惠;;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5期

刘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张炳意;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冯叶芹;;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1年13期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上一篇:青花瓷下一篇:想起那一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