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

2024-07-08

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精选8篇)

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1篇

高水平大学的学风校风建设

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具有特别的约束力。

校风对一所高水平大学、对师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1)校风对一所学校而言,是其整体形象的综合反映。

校风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后,作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各自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它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方向和精神风貌。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状况如何,校风就是最好的集中体现。校风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说惯性。因为作为一种文化环境,校风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必然受其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个体的行为和作风从“无序”逐渐变为“有序”,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校风的要求,又反过来促进或推动校风的巩固。所以说,校风一旦形成,极难改变,无论是良好的或是不好的概莫能外。校风体现了一所学校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内涵。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其育人环境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相一致,其校风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内涵也要体现其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就这一点而言,高等学校因为特殊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个性更加鲜明。例如,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牛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它们虽然都近在咫尺,但却有截然不同的校风,这就是由他们各自办学特色、办学方向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而我们反观现实中的一些所谓“薄弱”学校,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形成“独特”的不良校风,积重难返、不易逆转所致。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风不仅是学校的形象,甚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生命,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对良好校风的培育自当给予极大的关注。

(2)校风对于教师而言,是其成就事业的关键校风是学校成员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行为倾向和精神风貌。

它既是群体行为的总凝练和总概括,又反过来给校园个体人格的社会化提供

模式和参照系,并为这些行为模式的实施提供群体鉴别与评价的道德标准和环境标准。因此,校风特别是教风必然对本校教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对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无形中形成相应的要求和影响,这就是具有优良校风的名校往往都拥有一个名师群体,容易造就名师的原因。名校造名师、名师促名校。

(3)校风对学生而言,对其提高全面素质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校风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对学生无疑具有很强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用。学生在校风尤其是优良校风的影响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学习、实践生活过程中,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思维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这样养成的良好素质,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将会终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其次,校风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能以潜移默化的方里互一尽式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第三,校风作为一种“文化效应场”对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影响较之对教师的影响更大,校风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对学生个体起着熏陶和渗透作用。学生在这一“文化效应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群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进而促进校风尤其是学风的进一步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4)优良校风对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熏陶、趋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校风作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风尚,通常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对全校师生员工产生巨大的教育影响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这种作用是在成员本人不知不觉之中渐渐发生的,因此往往也是最难抵御和防范的,日积月累,最后呈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为什么一届又一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毕业生,都从本校的校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身受益,铭志不忘呢?这是因为校风和学风的作用,有其内在的规律。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学校的校风形成了该群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而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 着类似现象,无论理想抱负、价值观念,还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各人都受到群体互动和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学校中的多数人的一致态度,能引导学校成员在良好的气氛中趋向群体认同,促使成员注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克服不良习气和散漫作风。良好的校风,对先进的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对后进的是一种感召和鞭策。

第二,感召、促进作用。优良的校风是前人创建,后人继承和不断发展的。教师的带头作用,优秀分子的模范作用和前辈学长的榜样作用,通过学校群体内部的感染作用,将会汇成一股巨大而持久的感染力,引人向上,催人奋进。风气的力量,古人早有称道:“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足见良好风气的教化作用。当代青年学生有上进心,有荣誉感,只要注意引导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就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形成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校园里将会出现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风气,为大学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这个环境中,正气占绝对优势,不正之风受到谴责和抵制,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荣誉感,对大学生成长将会起到无形的促进作 用。同时学校风气的好坏又会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调节、约束作用。优良的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一旦形成,好像“模范”一样,为人们所共同遵守,自觉维护,约束自己的言行;少数沾染不良风气的学生,将会受到正确舆论的谴责。校风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强化集体意识。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中,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作用受到校风的深刻影响。同时,要求个体接受校纪的规范,融化于校风之中,同化为行为,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2)良好校风有利于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人们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要经常评价监督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校风要求与规范,变他律为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良好的校风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小事做起。良好的校风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小中见大。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等。坚决杜绝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严重败坏学风的现象。因此,优良的校风,反过来又塑造了良好的学校群体形象。总之,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巨大而长效的,这也是为什么从同一所学校尤其是校风优良的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某些明显的共同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风及其作用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概言之,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具体说来,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体现,包括了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益、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学风有很多载体,这些载体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一定影响和作用。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安全状况等,同时也包括教师的风范,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不良校园氛围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后天的成长,《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居”,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学风,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学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引导实践、形成氛围、明确方向、鉴别真伪等。对学风的诸多功能加以归纳和概括,其最主要的功能应当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导向,二是辐射。

1.学风的导向功能。导向就是引导方向、指明方向。学风具有导向功能,是因为学风会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褒贬倾向并由此形成一种无形力量,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实践朝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去关注、去努力。学风的这种导向功能,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一,从个人来讲,当他确认并坚信某种学风是正确的、有效的之后,这种学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求,就转化为他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比较牢固的行为定势,他就会自觉自愿地以此种学风的原则和要求去规范行为并付诸实践。在这里,学风起到了导向作用。其二,从社会环境氛围来看,当一种学风为社会所倡导和赞颂并形成为浓重的舆论氛围时,这种学风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就会起到一种指引作用,它在客观上就会向人们提出应当这样做、不应当那么做的要求。应当这样做,是提倡和鼓励;不应当那么做,是束缚和制约。无论是提倡、鼓励,还是束缚、制约,都是一种引导。

2.学风的辐射功能。除了导向功能之外,学风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它的辐射功能。所谓辐射,就是向周围传播开来、播撒开去。学风的辐射功能,是指学风以“对知识和理论的态度”为主导内容,对周围相关方面发生作用,对与之相联的一些事物产生影响。因为学风不仅仅是如何看待知识和理论的问题,不仅仅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是以此为基点,广泛地作用于党风、军风、民风、精神文明建设等,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行为、实践活动。要体现和发挥好学风的辐射功能,必须把学风建设与其他一些方面的工作联系起来一并考虑和安排。首先,在分析学风状况时,要同时考虑到党风、民风、文风、社会风气等。在党风、民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实际状况中,反映着学风的基本情况,映现着学风的优劣。其次,在抓党风、民风、文风、社会风气的转变工作时,务必抓好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搞好了,学风的辐射功能就会从正面得以充分体现;反之,如果学风建设搞不好,它对其他方面就会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也是学风辐射功能的体现。

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2篇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依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省教育厅财政厅《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和《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安徽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办学实力、办学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煤炭行业和安徽省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煤炭行业科技进步、高教强省和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到2020年实现如下预期目标: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造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建设师德高尚、结构优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和引进3-6名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3-5个高水平创新团队,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1-2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构建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管医文经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个学科进入ESI前1%或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1/3,1-2个学科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个本科专业具有国际水平和影响力;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响与贡献的科研标志

五项重点任务:

(一)完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深化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加强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理念的研究与实践。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牵引,构建和完善包括身心素质提升系统、品德素质提升系统、能力强化系统、知识优化系统和创新支撑平台的“四系统一平台”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矿业工程”、“机械与电气”和“化工与材料”三个本科教学改革实验班为载体,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多样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强化学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环节,积极探索产业参与、合作培养的产学合作培养长效机制,研究建立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创新教学模式,推进以问题为导向,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推进复合式考试方式的改革,逐步从考核“学习成绩”为主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推进专业、教材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初步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2.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以高水平学科为依托,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行以科研绩效为依据配置生源,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强化研究生课程设置中的学科交叉类、通识类、人文类、演讲写作类课程内容,积极推进形式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一流大学优秀的研究生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研究生实验教学环节的培养,鼓励研究生进行开放性、自主性的实验,启迪创新思维和创新智慧;深化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全日制专业

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与学科建设发展相衔接,使高层次人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重点抓好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实施“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制定实施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加大创新团队培育的力度,重点加强特色优势学科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引进3-6名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培育3-5个创新团队。

2.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并逐步提高质量标准,探索符合教师工作和学术研究规律的学术评价方式。创新评价的模式和方法,逐步加大校内外同行评议的力度,建立对各学院(部)及学科高水平代表性成果的评价机制,深入探索和加强团队绩效考核方式的改革,促进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团队。提高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分类绩效评价办法和动态考核评价制度,引导教师积极主动规划学术方向、各展所长和多渠道发展,形成教师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机制。

3.加强师德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通过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注重学风和学术规范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诚信严谨的学术氛围。

(三)强化地矿、安全特色优势学科群

以煤矿深部开采动力响应及灾害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山机电装备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矿综合利用安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为抓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重点建设地矿学科群、安全学科群,其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ESI前1%或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1/3,矿业工程领域煤矿深部开采理论与技术、煤与瓦斯共采理

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共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实施,结合学校整体学科发展布局的战略需要,大力推进科技平台建设,重点建设煤矿深部开采动力响应及灾害防控实验室。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平台和新机制。获批立项建设煤矿深部开采动力响应及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实施国际化战略

1.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构筑定位清晰、互赢共利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以学院为主体,教师为主角,聚焦学术前沿,瞄准国际一流,每年与1-2所国际知名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扩大校际合作平台。瞄准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学者合作平台。每年举办1-2次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积极策划申报国际组织、国家间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特别是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2.加强智力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积极引进高层次国际智力资源,每年聘请著名学者10名以上和外籍专家20名以上到校讲学、工作,完成国家外专引智项目1-2项。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重点,采用多种模式招聘有建树的国外学者。通过校际交流、政府间合作项目及设立学校专项资金等渠道,每年选派30名左右硕士毕业生作为师资培养,送到国外(境)进修、攻读博士学位。

3.加大国际教育合作力度。创建国际学院,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国际教育的平台,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完成2~3个研究生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和2~3个本科层次的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三)优化资源配置

1.拓展办学经费的渠道。积极拓展办学资源,创新思路和办法,积极争取增加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拨款,提高科研经费、教育事业等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收支规模协调增长,收入与事业发展协调增长,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建立并拓展多元化的社会筹资渠道,积极扩大社会募集资金的渠道和规模,加大校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作用;提升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2.规范各类资源的管理。增强资源成本意识,提高资金和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保持发展规划与财务的协调,加强学校各类发展规划的可行性论证,健全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使其更加符合学校发展战略要求,完善宏观统筹学校各类资源的配置管理机构,实行人财物资源使用和配置机制改革。

3.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大型仪器的管理,完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强化学校运行经费的成本效益管理,提升院(部)级单位在财务运作上的相对自主权,提高资金和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加强科研经费和“提升计划”、“振兴计划”等专项经费的成本效益管理。

(四)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围绕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和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以及师生员工的文化需求,着力推进校园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建设。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规划建造一批高质量的特色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把无形的文化理念寓于有形的校园环境之中。加强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校园宣传媒体、学生社团、网络文化等在内的各种文化阵地建设,统筹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学术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的价值认同,构建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的校

五、经费投入

日本、韩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启示 第3篇

日本、韩国的大学注重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坚持,对大学文化的宣传很到位。其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多媒体资料充分体现了大学理念、特色和文化。

2. 重视并规范大学的评估机制。

日本、韩国的大学评估比较规范、客观,由国家授权给社会中介机构组织评估,普遍实行社会中介性评估机构对大学进行评价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公信度。

3. 办学目标突出国际化和人才培养突出国际视野。

日本、韩国各大学的人才培养都凸显了国际化和国际视野两个特点。他们不仅明确提出办学的国际化目标,而且都有很具体的措施和指标。

4. 用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和良性的

竞争机制来促进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日本、韩国各大学效仿欧美一流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和学校实际情况,普遍建立了符合现代大学要求的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

5. 构建“官、产、学”系统,加强产学研合作。

多年以来,日本提倡组建由政府、企业(社会界)和高等学校组成的、紧密联系的系统,强调政府、企业(社会)、高校共同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育发挥作用。

6.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

养人才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应对国际竞争形势,日本、韩国各大学普遍强调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立足高新起点培养人才,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与实务能力、自然与人文底蕴方面进行有效地规划并推出新举措。另一方面,紧随国际科技、人才竞争需求调整、更新学科专业设置。

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4篇

9月13日,由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办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座谈会”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举行。省教科文卫工会主席陈昭庆与省内七所高校工会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畅谈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经验和思路。参会的七所高校均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高水平大学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工会的建设。” 座谈会上,陈昭庆表示,高水平大学要思考如何率先引领高校工会的发展,给基层工会起到榜样作用。七所高校工会相关负责人先后进行发言,就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困惑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思考和措施等进行交流。他们纷纷提到,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工会的作用,比如推进校园民主制度建设,设立工会科研项目基金、建立教工俱乐部助力教师职业发展,同时为高水平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做好服务工作等。

最后,陈昭庆总结道,高水平大学工会建设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他还强调,高水平大学工会工作要以六个“心”作为追求目标:向社会显示爱心、在单位表现热心、对职工服务贴心、让干部感到舒心、让政府觉得宽心、让党委可以放心。

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5篇

王晓真 肖磊 济南大学 250022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高水平大学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凝聚这学校的校风、学分、作风的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中极其重要。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品性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引导大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完善高善人格,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问题;对策

个人总结

大学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承担着传承、发展、创造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

校园文化的特点:先导性、开放性、包容性、超越性、创新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一种校园文化是课堂知识教授之外的一些添加剂和调味料的片面认识;狭隘的、表面化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水平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校园文化是一个丰富、系统的体系,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环境文化是基础,学术文化是重点,行为文化是方式,形象文化是载体。他们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又相互作用

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6篇

施办法(修订)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与我校继续开展“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根据我校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协议,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资助我校部分名额研究生出国留学。为做好项目实施工作,保证选派人员的质量,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选派原则

选派工作应面向学校需要,服务学校发展,按照“选拔一流的学生,派往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原则,重点支持我校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团队、创新基地和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

二、选派类别及要求

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包括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赴国外从

事课题研究)两类。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留学及资助期限为36-48个月,具体以拟留学院校或单位学制为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及资助期限为6-24个月。

留学人员应派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或具有一流学科专业的机构,国外导师应为在某一领域的知名或有较大影响的学者。鼓励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外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协议派出,也可通过我校、学院或个人自行联系国外留学单位派出。

三、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规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专业和部分国家急需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可提供学费资助,具体按照《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费资助办法(试行)》执行。

四、申请条件及评审标准

(一)申请人应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岁(以申请截止时间为准),外语水平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外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专业语种应与留学目的国使用语种一致)。

2、近十年内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8-12个月)或连续工作一年(含)以上。

3、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

4、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相关语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其他语种为中级班)。

5、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6.5分,托福95分,德、法、意、西语达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日语达到二级(N2),韩语达到TOPIK4级。

6、通过考试或面试达到拟留学单位的外语水平要求。

(二)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还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人事档案已转入我校管理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包括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以及我校正式工作人员。

2、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科研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工作业绩突出,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3、申请时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攻读博士学位入学通知书(邀请信)、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申请通过国家留学基

金委与国外有关教育、科研机构合作协议派出者,还需满足协议要求的其他条件。

申请学费资助者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并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核心课程应在优良以上;(拟)留学单位应为世界一流;国外导师应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系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

(三)对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还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人事档案已转入我校管理的全日制在校博士生,且拟出国留学前已完成博士期间主干课程学习并已确定研究方向,以一、二年级博士生为主。

2、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科研能力和交流能力,综合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3、申请时已获拟留学单位出具的正式邀请信及国内外导师共同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

(四)申请范围不包括:已获得博士学位人员;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且留学资格尚在有效期内的人员;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的违约人员;已获得国外全额奖学金资助的人员;已取得国外永久居留权的人员。

(五)已进入博士学习阶段第二学年或以上的博士生不得申请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在本科、硕士期间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 4

资助出国留学的博士生仍可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尚未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人员不得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五、申请及选拔程序

本项目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自2013年起,每年3月份集中受理一次,由研究生院发布工作通知,负责组织申报及研究生评审工作,具体程序如下。本科生、我校正式工作人员的申报工作分别由本科生院、人事部负责。

(一)各单位根据学校工作通知要求,布置遴选、推荐工作。

(二)符合条件的研究生经导师推荐,向所在学位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及学校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三)各学位分委员会对申请人的资格、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出国留学的必要性、学习计划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确定推荐人员名单并出具单位推荐意见,连同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统一报研究生院。

(四)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对各单位推荐人员材料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评选,评选结果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报主管校长批准。

(五)学校最终确定的推荐人员按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准备书面材料。

(六)评选结果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留学基金委负责最终的审核与录取工作。

六、公派留学人员派出与管理

(一)留学人员原则上应于申请当年派出;当年未派出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应由所在学院说明原因,并及时提交研究生院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对留学人员的管理实行“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具体按照现行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执行。

(二)留学人员出国前须在国内签订并公证《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交存保证金、办理《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分别到研究生院、本科生院、人事部和国际事务部办理相关手续,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派出手续。凭《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报到证明》到留学目的国驻外使(领)馆报到后方可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三)公派留学研究生在国外留学期间,应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的有关规定及《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有关约定,自觉接受驻外使(领)馆的管理,定期向国内导师汇报学习和科研情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

(四)公派留学研究生完成留学任务回国后,应向导师汇报留学情况,并到所在学院、研究生院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办理相关报到手续。

(五)在研究生本人自愿的基础上,经培养单位推荐由学校人事部与派出研究生签定毕业后优先安排作为本校师资的协议书。学校将优先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推荐与我校签定优先安排作为本校师资协议的人选。各培养单位负责该部分研究生的追踪考察。

(六)公派留学研究生在外留学期间表现突出者,可以申请学校的各种奖学金或由学院邀请回校作研究进展报告,学校承担差旅费用。对在外留学期间表现较差者,学校将根据情况进行处理直至提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取消其留学资格、停发所有费用。

(七)公派留学研究生在外留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得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均应体现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公派留学研究生应真正起到纽带作用,积极促进国内外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为后续的公派研究生做好联系工作。

(八)在国家规定的留学期限内各学院为在校公派留学研究生保存档案和户籍。超过留学期限未归者,其档案和户籍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

(九)派出前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正式工作人员的公派留学人员,其有关派出及管理工作分别由本科生院、人事部负责。

七、实施要求与管理

(一)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有关职能部门 7

负责人组成的山东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山东大学研究生海外经历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专门负责研究生海外经历的日常事务。

(二)各单位选派工作应坚持计划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科发展与师资培养的需要,重在建立学校与国外高校间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关系和人才培养交流平台,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及我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储备人才。

怎样建设高水平大学 第7篇

关键词:桥头堡;高水平大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227-01

一 “桥头堡”战略的内涵与进展

“桥头堡”是陆桥经济研究中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重要概念。港口的性质、运输线路的便捷和政府部门的定位是确定桥头堡的主要依据;融国际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国际商贸中心,是桥头堡的主要功能定位。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从调整完善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作出了“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大部署。这是国家对云南发展的定位,不仅关系云南省的开放,而且是涉及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问题。

云南“桥头堡”战略的目的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建通道,建设我国经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二是建平台,通过构建一些官方和民间的合作制度,把云南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平台,提升西部大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带动西部发展;三是建基地,优化产业布局,把云南建成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为边疆地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建窗口,成为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增进国际友谊的窗口。“桥头堡”战略的具体内容还涉及交通运输电力网络、金融支撑体系、基层组织和民族团结等方面。

二、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

1、要求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模式

云南省内普通高校经管类大学的区域性特色不明显,对外开放的各类人才中,对东南亚南亚的经济贸易及商务知识的积累需要加强;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基本状况,政治法律、经济贸易与投资、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进行系统的了解,适应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2、要求大学的课程建设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云南省各高校在区域性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上,同样是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强的地方有:对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加强对东南亚、南亚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区域合作等东南亚、南亚课程体系;教师专业背景集中于理论研究,需要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从事经济与贸易的实践经验,驾驭相关课程。

3、要求大学开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东南亚、南亚”课程

开设体现区域性特色的东南亚、南亚系列微型课程和语言课程,以“东南亚、南亚商务环境概论”为核心课程,开设: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与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东南亚国家联盟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印关系与区域合作等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东南亚、南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作打下基础。

三、“桥头堡”战略对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的作用

“桥头堡”战略对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背景

桥头堡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迅速发展,贸易快速增长,投资日益活跃,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平均增长率高达27%,年贸易额突破了20130亿美元;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为63.2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25.7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也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市场。“桥头堡”战略对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培养人才的作用

(1)“桥头堡”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力资源的建设,“桥头堡”建设过程就是人才战略实施过程,而人才战略的实施从根本上讲离不开大学的人才培养。因此,“桥头堡”建设教育必须先行,“桥头堡”对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培养人才的推动作用明显。

(2)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桥头堡”战略对云南高等教育实现新的历史跨越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等学校的教育只有与国际化接轨才可能加快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及学校自身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步伐,从这个角度上讲,要实现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在桥头堡建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然要推进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3、东盟国家的经济较快速度增长对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作用

(1)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中,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高技能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韩国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 第8篇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到儒家重视教育思想的影响, 韩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通常把经济称为第一经济, 而把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称为第二经济。近年来, 韩国大学升学率一度高达82%, 在数量上居世界最高水平。然而, 相对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整体国家实力增长速度而言, 韩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却始终徘徊不前, 大学竞争力整体低下[1] , 办学国际化程度和教育教学质量水准低, 广大学生家长把目光纷纷转向为子女出国留学做准备的各种课外辅导培训机构, 对于国家政府和学生家长而言, 带来了巨大的教育逆差和沉重的经济负担[2] 。因此, 韩国政府决心把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当作首要课题来抓[2] 。

为了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局面, 在1999~2005年间的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时期曾经实施了旨在建设世界一流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的BK21 (Brain Korea 21) 计划一期和二期, 是韩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积极尝试和主要措施[4] 。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国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提高韩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李明博政府上台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革新措施, 其中, 《世界级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建设计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韩国政府和教育科学技术部从2007年底开始到2008年5月, 对《建设世界级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World Class University) 》进行了反复论证, 召开了包括各方代表在内的多场听证会。于2008年6月20日发表了《世界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建设计划》 (以下简称为《WCU计划》) 的具体实施方案[5] 。该项目计划作为李明博政府实施的教育振兴工程, 韩国政府和教育部对入选《WCU计划》方案的重点高校学科, 于2008年内投资韩币1, 650亿元 (合1.65亿美元) , 今后5年内共投资8, 250亿韩元 (合8.25亿美元) , 使之截止到2012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 。目的在于通过聘用海外高层次权威学者, 集中发展一批关于国家未来发展、具备广阔发展前景并需要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技术和新专业, 以加快培育世界级高水平优秀大学, 大力提高国内高校的教育研究质量水平, 增强韩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5] 。

二、《WCU 计划》的政策框架与其具体实施步骤

《WCU 计划》方案具体支持的方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开设新学科:通过借助于补助招聘有关专业和学科点的海外学者专家教授等领军级人物, 聘任其担任全日制教授 (Full-Time, 包括专职教师、基金资助教授、特聘教授、研究教授等多种形态) , 与国内教授合作设立交叉复合型新学科, 开设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学位课程, 开辟新的学科研究领域, 近而成立新的学科院系。类型二是为现有学科引进海外学者。聘请海外1-2名学者为全职教授, 负责教学或科研合作等工作, 与国内教授组成学术团队进行共同研究, 推动本学科学术研究发展速度和质量。类型三是邀请海外学术大师, 通过聘请包括诺贝尔奖获奖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以及其他国家顶尖学者等世界最高水平的学术大师成为全职教授, 与韩国教授共同研究, 或者讲授学科基础前沿课程及做某一领域特别专题学术讲座[5] 。

《WCU 计划》方案重点支持创造新成长动力的新技术开发及学科交叉融合领域。

《WCU 计划》实施方案规定, 所有申报课题都需经过量化初审、复审和国际专家评审三个阶段的严格筛选。初审主要由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 对于申报的项目和课题进行量化初审。“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根据所申报的课题计划、研究成果和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审查标准分别进行严格的量化评分, 初审阶段的评价得分占到最终结果得分的60%。复审阶段, “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将优先重点选拔那些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改善、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以及社会综合效益高能够大幅推动学术创新的课题与项目。特别是对于课题“类型一”“新设学科”的要求更为严格, 一旦所申报的课题与项目所归属的大的学科领域对于促进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 以及学科创新程度不明显或者缺乏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依据的话, 很难通过“项目课题审查委员会”的初审。

课题“类型一”“新设学科”的评价分成定量评价 (12个) 和定性评价 (8个) 两个环节共计20个评价模块指标体系。课题“类型二”“为现有学科引进海外学者”将定量和定性评价两个环节合并一起, 细分为14个下位评价模块指标体系。对于“类型三”“邀请海外学术大师”的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申请人的国际学术界声望, 由国际专家同行评审来决定[5] 。

在国际同行复审阶段, 由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协同韩国大学协会共同组织国外82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国际同行评审。国际同行评审阶段主要审查特聘海外学者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和研究计划, 该项评分将占到最终结果得分的30%。最后, 综合审查修正阶段, 将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综合评定研究课题的发展前景和预期效果, 评分占到最终结果得分的10%。为保证审查结果的均衡合理性, 教科部规定了每个评审阶段的及格分数线, 当课题的某个单项评分未达到及格分数时, 不管最终成绩如何优秀都将被一票否决[5] 。

《WCU 计划》自2008年6月20日公布招标以后的3个月中, 共收到了包括66所高校在内的477个项目课题申请, 平均竞争率是4∶1;项目课题申请金额为4, 833亿韩币[11] 。所有提交的项目课题申请自10月1日起, 经专业委员会审查、国际同行审议论证 (International Peer Review) 及综合审查程序后, 于2008年11月底最终确定并公布了各校获得资助的课题数量和经费情况。共聘请到284名外国学者到韩国大学工作, 其中全日制教授203名。161名外国知名学者受聘担任全日制教授在13所大学内新设26个交叉复合型专业学科, 新设学科全部为研究生课程, 于2009年第二学期开始授课[11] 。

通过韩国科学财团的层层筛选, 最终有18所大学 (包括4所地方大学) 的52个项目课题获得批准, 在2008年12月、2010年3月陆续发布了第二期、第三期招标公告。第二期招标的主要侧重点为支援可以进行技术开发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生长动力领域的研究和人力资源培养。第三期招标把原子能能源系统和IT (SW:software) 设定为主要选题领域, 目的是为了促进未来国家发展的核心领域和培养学术接班人。

《WCU 计划》方案自推出实施以来为了衡量评估各大学、事业团的教育及研究成果, 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政府采用了年度评估、阶段评估、最终评估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评价。根据韩国科学财团2010年2月12日发表的第一年度评估报告, 参与评估的36所大学、154个事业团中, 研究成果比较优异的32个事业团获得下一年度提高10%经费的激励性奖励支援, 而成绩较差的22个事业团则被减免下一年度10%的经费。还有研究成果没有达到标准的事业团 (类型三中3个) 取消了对其下一年度的项目支援。从2010年10月22日到12月1实施的阶段性中间评价主要把侧重点放在各个大学新设学科的招生及管理情况和海外学者学术研究的实质性研究发展。本次的评审结果引起了韩国社会的高度关注, 共有12个事业团被撤销资格, 被淘汰的事业团都是采用了相对评价的课题“类型二”和“类型三” (分别为5个和7个) 。对每一类型排名最后10%的事业团消减了下一年度经费的15%, 对获得优秀事业团荣誉称号的15个事业团给予了下一年度经费15%的激励奖金。

三、《WCU 计划》的成果及社会各界反响

《WCU 计划》按照原来规划的5年, 2012年该项目已经接近第一轮周期的尾声, 从起初公布《WCU 计划》招标计划以来就引起了韩国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批评。我们可以从三个资助类型为基准点来看《WCU 计划》的主要成果。

首先, 通过“类型一”新学科的开设, 基本构成了交叉融合型人才教育的基本建设[13] 。从2009年第二学期开始新设了32个新型交叉融合性学科, 为培养学科间多维度思考有创意的融合性高级人才提供了学术研究基地。对应学校引进斯坦福大学实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D School1 跨学科教育课程, 并实施指导教授共同指导制, 实验室互换教育交流等逐渐形成了新型交叉融合性教育体系[13] 。根据韩国效率协会对“类型一”的362名学生进行的调查, 82%的学生对新型交叉融合性学科给予了积极的认可, 特别是对教师和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也分别得到了88%和85%较高的满意度。

其次, 通过引进海外学者, 为现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原有教授和聘请来的海外学者融合到一起共同积极努力合作, 营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科研氛围。在科研成果方面, 不仅海外学者创造出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而且带动了国内的教授及硕士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促使国内研究人员积极活跃参与国际性科研活动, 使得科研成果有了显著增加。在教育成果方面, 自从2009年下半学期起, 受邀海外学者就正式开始在各高校进行教学和研究, 和《WCU 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度相比, 第二年度实行的交叉融合性学科教学、海外学者授课数、全英外语授课数增加了近一倍[13] 。海外学者讲授的课程 (56.3%) 还会通过网络向其他大学学生和一般大众公开。

再次, 积极吸引诺贝尔获奖者、国家级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等世界学术大师, 吸取借鉴其带领时代进步前沿的丰富研究经验, 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其中2009年邀请的288名学术大师 (包括10名诺贝尔获奖者) 中, 有32名完全从国外的研究机构转移到韩国国内大学担任全职教授进行教学及研究。这些应邀的海外学术大师会在校内外召开特别专题学术讲座, 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他们还积极为政府和企业做专家咨询, 参与国策产业的选拔评价活动。

《WCU 计划》方案和其他的国家支援项目相比, 虽然从实施开始到现在只不过4年时间, 但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在SCI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达到2, 924篇, 39% (1, 132篇) 为SCI级别名列前10%的期刊, 其中4% (41篇) 的论文刊登在SCI上位1%的顶尖期刊上。在自然科学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期刊NSC (Nature, Science, Cell) 上发表研究论文11篇。

最近, 英国的大学评价机关QS (Quacquarelli Symonds) 发布了“2012-2013年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排入前100名的韩国大学分别为国立首尔大学、KIAST、POSTECH大学。国立首尔大学由2011年的42位上升到37位, 上升了5个级别, 这是参与评价以来排名最高的一次, KIAST比2011年提升27位达到63名[16] 。这说明, 韩国政府大力支援的《WCU 计划》在一定水平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 从《WCU 计划》开始招标以来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有人对引进海外诺贝尔获奖者表示了肯定的态度, 比如国立首尔大学于友哲教授 (WCU协会会长) 指出, 通过本次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 使得在海外的认知度也有所提高。也有一部分人指责这只会起到表面装饰的作用, 无法实质性提高韩国高等教育质量, 虽然在SCI级别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有所增加, 但是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办学国际化程度水平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 在现实社会中依旧存在着高层次人力资源外流情况。

本次《WCU 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吸引海外世界顶尖学术专家带领国内学者共同创造新价值, 进而提高韩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教育质量及研究水平。所以, 从预算的整体分配就可以看出, 预算总额的三分之二都支出在吸引诺贝尔获奖者、海外权威专家学者大师及其相关辅助工作上。因此, 有部分舆论指出国家现行的政策太倾向于对海外学者的重视, 缺乏对培养国内高层次新进研究人员和研究队伍的大力支援。要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能单纯靠引进海外学者, 最根本的还是要逐渐建设本国自己有发展前景的研究队伍。

四、《WCU 计划》对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启示

在近五年的运作过程中, 无论是政府、教育部、研究财团还是各高校的教授及研究学者都竭尽全力, 为建设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生长动力领域, 培养引领时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做出了成就。但是, 任何一个新的项目出台都不会十全十美。我们借鉴韩国《WCU 计划》方案实施中的成功经验, 分析反思问题的原因及以后改进方案, 可为我国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启示。

第一, 韩国政府对首尔地方区域性、学科之间分配支援比例不均衡。韩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 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首尔与地方区域性不均衡问题, 在该《WCU 计划》方案的项目投标选拔及财政支援中又一次出现了这一现象。在第一期项目申报及评审中, 地方大学提交的项目课题申请达到了102个, 可是最终获得批准的只有7个, 而国立首尔大学一所学校入围的课题就有15个[17] 。虽然政府在第二期招标过程中考虑到提高对地方大学的重视程度, 但是最终结果并不是特别乐观。《WCU 计划》是要交叉融合不同学科建设出新概念的创新专业, 但是在招标的过程中, 有些学科并没有纳入被选拔的范围, 比如, 土木工程、建筑、计算机等专业[17] 。而且, 首批接受财政支援的52个项目课题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项目,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只有3个。为了今后更好地实施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 韩国政府在实施任何一项方案时都要有意识地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建设力度, 尽量减少首尔与地方区域性不均衡差距。以建设世界性高水平大学为目标, 不仅要重视业绩明显的理工学科, 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第二, 整体评选标准及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由于对项目课题的选拔评审指标、引进海外学者的标准及对其研究成果的定性定量化的评价管理体系并不健全, 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审查研究论文统计错误, 论文重复刊载等种种现象[19] 。对于不同性质的学科领域要采用适合于本身特性的评价体系, 比如人文社会科学及理工学科领域分开进行评定, 按照课题类型分开评价等方法。在《WCU 计划》中被邀海外学者及诺贝尔获奖者、海外权威学术大师的作用是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尤其是课题“类型三”主要是通过维持诺贝尔获奖者及海外学术大师等权威专家在韩国参与科研的时间及成果来进行评价, 所以, 为确保海外学术大师在韩国境内进行教育与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在组织结构上要构建出一支团队或者组织单位积极协助配合。

第三, 加大并扩展对国内教授及研究队伍的支援与重视程度, 本质性提高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人翁意识。虽然从表面上看, 《WCU 计划》方案的主体为海外学者, 但是,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起到实质性主导作用的还是国内大学的教授及研究团队[19] 。国家在促进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过程中要高瞻远瞩地看待这一问题, 为了今后高等教育的实质性发展, 要积极激励国内研究团队, 提高其主人翁意识。

通过剖析韩国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 对改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一, 在人才吸引和引进方面, 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 吸引世界顶尖级的专家学者来参与到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中来, 可以采取包括“建设新的交叉融合学科专业、开设基础学科专业课程、联合申报建设实验室、组建研究团队、联合或单独培养研究生、加强入选团队及个人的‘一条龙’全方位跟踪服务、加强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新生学术骨干的培养资助力度”等多种形式, 切实形成国内高校“人才高地”,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 结合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譬如“农业农村科技创新、重点产业技术升级、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民生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等重点领域以及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 重点培养一批可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新技术、新学科和新人才, 以及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和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 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链的系统部署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 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 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性强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新成长动力, 提高大学的国际化竞争力和教育研究水平。

第三, 通过有效改善国内的教学研究环境, 结合国家推出的“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等海外引智政策, 大量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早日实现由人才流出国向人才流入国转变的国家发展战略, 将有力解决大批理工类特别是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流失海外的现象。

第四, 各项目以及人选的评选过程中采用的国际同行评审 (International Peer Review) 制度不仅可大大提高评选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在适应国际标准改善行政工作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建设以及“重点学科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措施,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路子还很长, 没有固定模式可遵循,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经验,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客观实际, 尊重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以及人才成长、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摸索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道路。

摘要:韩国李明博政府实施的《世界高水平研究中心型大学 (WCU) 建设计划》已经接近一个周期。文章通过《WCU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政策重点及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 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最后, 结合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实际, 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韩国,WCU计划,世界高水平大学,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艾宏歌, 张雷生, 等.当代韩国教育政策与改革动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0.

[2][3]张雷生, 王笑天.韩国最新教育政策改革调研报告[R].驻韩使馆教育处调研资料集, 2009, (2) .

[4]周岳峰, 张雷生.韩国高等教育亟需结构性调整[N].中国教育报, 2012-01-31.

[5][6][7][8][9][10].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世界水平研究中心大学 (World Class University:WCU) 事业”计划最终评价结果公告[R].2008.12.02.

[11][12]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世界水平研究中心大学 (WorldClass University:WCU) 事业”计划中期评价结果公告[R].2008.11.10.

[13][14][15]为何我们国家一直不能出现诺贝尔科学奖[N].教授新闻 (首尔) , 2009-10-29.

[16]柳芳岚.韩国高校在世界排名中取得好成绩[N].首尔:京乡新闻, 2010-12-11.

[17][18]韩国研究财团.关于“世界水平研究中心大学 (WCU) 事业”成果指标的开发和发展改善政策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系列领域为中心[R].韩国研究财团, 2009-12-31.

上一篇:我与你的故事下一篇:物流管理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