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家庭教育比较

2024-07-01

中外家庭教育比较(精选6篇)

中外家庭教育比较 第1篇

中外教育的比较

中国教育是一个雷区。傻子也知道,中国的孩子真苦,中国的教师真累,中国的教育真危险。与国际潮流相比,中国教育呈现出三个阴错阳差,让人心灰意冷,无力挣扎。

一、时光颠倒:童年为升学战斗,升学后回到童年

中国的孩子,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胎教。孩子出世以后,更是层层加码。我们有一句千古名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太造孽了。)于是乎,从起跑线开始,从孩子刚刚睁开眼睛开始,这一场战斗已经打响。

金色的童年,变成了灰色的童年,灰色的童年又变成了黑色的童年!这些可怜的孩子,哪里有什么童年?我们的孩子简直就是童工!他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课、下课、补课、作业、订正、辅导,小小年纪就被升学压弯了腰,就算是兴趣小组的兴趣,几乎也都是家长们的兴趣。

这是一场比抗日战争还要悲壮的一段历程,从幼儿园到高中,整整十五年,孩子们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生不如死的日子。不说那些被淘汰的倒霉蛋,就算是竞争中的佼佼者,也对这段经历不堪回首。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对于这个世界,他们有耳朵,却不能谛听;有眼睛,却不能观看;有嘴巴,却不会说话,他们是一群木偶人,麻木、自私、狭隘、偏激,就是缺少自由、勇气、爱、光明、勇敢、真诚、善良……这是一群被我们集体谋杀的“死魂灵”。而且找不到凶手,所有的人都在爱他们,都在牺牲自己帮助他们。等到这样一群孩子终于离开中学,翻身农奴得解放,这些孩子们撕书、毁书、烧书,就差把天掀起来。

这些年来亏大了,一旦踏入大学之门,第一件事,当然要把失去的找回来。把睡觉时间补回来,高校里不乏嗜睡大王;把打牌时间捞回来,高校里从来不缺“赌王”;把初恋的时间挽回来,把失恋的滋味也要补起来,高校里有的是鸳鸯,晚上,在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个旮旯里扔一砖头,至少要砸到三对情侣。这还是保守数字。高校的“女生宿舍,男生莫入”,普遍被诠释成“女生宿舍,男生摸入”。还有,更要把游戏的时间抢回来,高校里也绝对不缺《传奇》人物。

高校里真正缺少的是读书人,文化人。

由于中国大学的宽进宽出,因此,在中国大学很少有读书的学生。大学就是实质的养老院,很多学生知道毕业即失业,不如早一天享受,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明日忧。少部分读书的人,是要被另类化的,甚至是要被孤立的。他们是校园里的孤独的一群,形单影只,边缘化得惊人。

反观西方教育,孩子们的童年是完整的,彩色的,任性的。让国人骄傲不已的是,欧美的基础教育不如我们扎实,他们的孩子考不过我们,只是,人家根本不在乎什么考试,他们只在乎孩子会不会玩,会不会交朋友,是否懂得礼仪,是否合群,是否阳光康健。至于成绩,鬼才管他呢!他们的孩子们就这样与自然接触,与社会相连,与整个世界在一起,无忧无虑,无法无天,一天天健康快乐长大。他们磨练了成功学中占80%的情商,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乎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追求。他们都能独立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为了这样的理想,他们自然要精心选择心仪的学校。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的,孩子们进了学校以后,他们身体健康,心态阳光,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更何况一不小心就不能毕业,这是最重要的。因此,美国的孩子到了大学之后,才开始勤奋学习,而且这种勤奋完全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很多学生为了将来,甚至修了好多学分,给自己增加砝码。他们全都是积极心理学,都是良性动机,都是心智成熟之后的有自主方向的学习。这才是真的教育,而我们的教育颠倒黑白,简直就是一个怪胎。

本应该是天真快乐,充满朝气的少年,却被作业、补课、升学,压得抬不起头来,喘不过气来,活不过神来。本应该是努力钻研科学,满怀理想人文的大学生活,却早已经厌倦了学习,根本不和我们玩了,一味地吃喝玩乐,等毕业之后做啃老族。

就象上帝看不到中国足球的希望一样,我也看不到中国教育的希望,中国教育落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至少20年。

二、脑体倒挂:百般呵护身体,漠视精神成长

中国人的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充满着身体崇拜,但对决定着我们生活质量和心灵品位的精神,却很少去关注。这一点正好和西方形成巨大反差。

在美国有一个常识,那就是小孩子跌倒了,一定不要去扶他,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痛不痛都不去管它,这是身体上的受伤,没关系。这种伤,多经历一些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一旦孩子精神上受伤,家长一定要多方安慰,和孩子站在一起,支持他们,给他们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治疗创伤,给他们勇气和爱。

中国人常常不明白,反而指责美国人,美国人说:“你看错了,你只看了一半,人倒地分肉体和精神,肉体倒地上了可以自己站起来,精神倒地了就需要扶一下,你们不但不扶,还刀口撒盐。”这句话可谓振聋发聩,可以让90%的中国父母脸红。当我们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同时,当我们把孩子的有形的身体照顾得妥妥贴贴的时候,有谁关注给孩子的心灵?在社会、家庭、学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的孩子,他们的精神创伤,他们的焦灼和恐惧。谁在意过?尤其是在孩子考砸的时候,有多少家长不是火上浇油,伤口撒盐,急火攻心,甚至竹笋炒肉丝,棍棒相加的。

要知道,小孩已经吓坏胆了,这个时候叫天不灵,叫地不应,孤立无援,我们就别再刀口撒盐了。他要是不知道害怕得让他害怕,他一旦害怕,就别让他再害怕。他爬不起来了,我们还得鼓励他。

袁伟民当年执教女排有一条做得真好,“胜利了要低着头走路,失败了要昂着头走路。”成功了,胜利了,需要冷静,需要戒浮躁,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低着头走路。如果输掉了,本来就已经很低沉了,这个时候再低着头走路,灰溜溜的,那就更加抬不起头了。

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人,是无法自立的。一个抬不起头的队伍,更是没有战斗力的。因此,在残奥会上,有那么多的健儿奋力拼搏,春晚上盲人杨光演唱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歌曲。设想一下,生活中精神垮塌的人,还能这样笑对世界和面对人生吗?

三、学习错位:忽视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解答试题能力

据我所知,当前我国制造博士的速度,已经赶超美国了。资料显示,“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而美国只有253所。”

中国有资格培养博士的大学和年度授予博士的人数,从2008年起,将至少在以后的100个世纪内,永远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创造这个奇迹的选手们,有一半人是中国的官员们。《东方早报》指出:“大家正在损失尊重博士的理由。” 一个用脚也能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博士赶不上人家的硕士,甚至连人家的学士也比不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是“去问题化”教学,人家是“生问题化”教学。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并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问题枯竭了,课堂也就死去了。

正如干国祥所说:“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重温,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延续。而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一切的热闹都将是浅薄而不值一提的。”

以语文来说,阅读不仅在于作者写出了多少,更在于读者悟出了多少;教育也不在于教师讲出多少,更在于学生悟出多少。教师讲得再多,也还是教师的,学生就算是理解了,但这种被动的理解,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而学生哪怕“悟”得再少,但也是自己的,是自己成功的体验和收获。

这里的“悟”,应该是情景中的内化和建构,任何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这个生成过程。唯有这样的生成过程,才是教育的本意所在,也是人的成长所在,拔节所在,升华所在。

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曾经这样说过,“中国教育注重解决问题,教育是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以没有问题为旨归。而西方教育注重提出问题,教育是看学生能够提出多少问题,以产生问题为高效。因此,中国教育越往后去,问题越大。”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如果诺贝尔奖不是评选出来的,而是考出来的。中国说不定要囊括的。因为我们没有创新,我们提不出问题,但是我们会解决问题。对不起,我说错了,我们也不是会解决问题,而是我们会解答试题!而且只会解答试题!

中外家庭教育比较 第2篇

中外职业技术教育比较

本文介绍了国外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重要经验,并且比照国外成人职业教育,提出了加快中国成人职业教育的思路与方法,同时探讨了解决成人职业教育难题的闯关对策与措施.

作 者:谢南斗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410081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2007“”(21)分类号:G72关键词:框架理论 工艺教育 二二制模式

中外继续教育比较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美英德

教育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一样成为构建社会体系的组成部分, 继续教育又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院校教育系统整合构成终生教育体系, 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与否、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该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弱。搞好继续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美英德三国在继续教育体系创建与发展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继续教育的楷模, 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继续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情况同美英德三国继续教育发展相比较, 从中找出差距与不足, 提出改革我国继续教育的思路与措施。

一、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立法, 为继续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美国历届政府十分重视终身教育, 通过立法来干预和保证继续教育的开展。1976年颁布了《终身学习法》, 1996年通过了 《成人教育法》, 该法案系统规定了美国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师资培训、管理体制及经费筹措等要求, 1997年, 美国教育部制定了 《1998-2002年教育发展的战略计划》, 提出今后五年教育部的四项主要目标①;英国于2000年颁布了《学习与技能法》②;德国1970年制定了《教育制度结构计划》,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了德国各类企业应承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任务和责任, 同样, 联邦政府促进法以及各州的相关法规也对企业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进行了界定与明确③。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从业人员的实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使继续教育能在法律规范下正常运行。

与美英德三国相比, 我国的继续教育立法工作显得较为薄弱。目前, 虽有几个省市、自治区有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立法, 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没有专门的继续教育法律。由于缺乏继续教育基本法, 影响了地方性继续教育法规的法律效力, 致使许多关于继续教育的规定流于形式, 也使继续教育行政工作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为了完善继续教育体制, 加强继续教育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严肃性, 我们应当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立法, 变人治为法治, 以法治教, 以法保教, 规范继续教育的行为;保证对继续教育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使办学规模、经费、编制等适应继续教育发展的需求;建立继续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的法规, 创造条件保证继续教育。

淡化学历化倾向, 以就业能力为核心, 树立“顾客导向”意识, 培养受训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建立专业化的继续教育体系。

淡化成人教育的学历化倾向。在我国, 学历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求职、立脚的“敲门砖”, 高学历, 高待遇;低学历, 低待遇, 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致使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历教育, 而忽视了或者说无暇顾及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如成人教育, 主要还是一种学历教育, 获得更高一级文凭更大意义上代表着获得被聘、晋级、升职、涨工资的资本, 这使得很多人接受成人教育并非出于自愿, 而是外力所逼、诱惑所使, 学习动机的不端正和学习主体性的忽视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

英国继续教育的经济使命, 是以关注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和劳动技能等级为主要任务, 其中根据个体、雇主、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技能培训和技能认证则是核心部分④。

美国的继续教育是“买方”即委托单位的市场, 形成了紧密结合实际、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委托单位需要的继续教育模式。当前我国的继续教育还沿袭着传统的普通教育的形式, 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往往不考虑委托单位和学员的需要, 而根据自己的师资、设备等条件拟订培训计划, 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委托单位和学员只好按培训单位的预定计划接受培训, 这种针对性差、学而无用的培训, 挫伤了参加继续教育人员的积极性。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将培训机构推向市场, 参与竞争;培训机构要树立以委托单位和学员为主的“顾客导向”意识, 改变传统的坐等学生上门的思想。要深入到委托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委托单位的生产、工作实际, 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为委托单位开展继续教育。要坚持“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 补什么;需要什么, 更新什么”的原则, 学用结合, 提高受训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使其学以致用, 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⑤。

德国的继续教育也更多地与个人兴趣、个人自愿和个人需求联系起来。因而我国要淡化成人教育的学历化倾向就必须在人事制度上实行根本性改革, 即破除学历—— 职务——工资体制, 建立健全能力——职务——工资体制。在人事任用、工资奖金分配等方面不以学历文凭为唯一标准, 而应以能力为核心标准来确定。这样, 成人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从为了文凭转向为了知识、为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上来。

二、广开学路, 多渠道办学

在国际上, 德国是继续教育十分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继续教育庞大的规模必然要求其承办机构数量的充足和结构的完善合理。在德国的继续教育众多的承办者中, 企业、继续教育学院和私人培训机构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美国的继续教育大学、企业、社会团体、私人四个系统一起办, 广开学路, 不仅意味着多系统办学, 而且课程的种类、深度、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 适合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⑥。

我国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单一, 主要是各种各类的高等院校, 且多为有偿服务, 高额的学费限制了一部分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学习内容比较单一, 多为学术性的, 实用性不够;服务对象也不够广泛, 对特殊群体, 如残障群体、学习困难群体和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重视不够。因此, 我们必须广泛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 充分发挥、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 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服务。既要注重正规教育, 也要注重非正规、非正式教育;既要注重学历教育, 也要注重非学历教育;既要注重学术性教育, 也要注重实用性教育;既要注重知识、技能教育, 也要注重闲暇教育。总之, 各种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都应参与继续教育, 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提供有特色的教育服务。

三、政府经费投入、专项资金计划, 继续教育的强大经济后盾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内, 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企业支出的经费部分下降了10个百分点, 而国家的支出经费部分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继续教育接受者支出的经费一直保持在70%左右。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的变化彰显出政府对继续教育的重视⑦。

英国则建立一个功能全面的专项资金计划, 以支持继续教育朝着白皮书所规定的预定方向发展, 该资金计划将以优先发展领域为目标并且紧跟学习者和雇佣者的需要。针对年轻人群体, 将采取全额资助。对于成人, 则提高资助金额, 逐步建立各种资金分配计划⑧。例如“学习者账户”和“培训即获利”等形式的资金分配计划, 都是以市场需要和消费者的选择作为指导的。

我国在继续教育领域的经费支出还仅停留在高等院校的经费上。由于继续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继续教育上政府的投入还是较少的。因此建立现代化的继续教育体系, 达到教育社会化、国际化、网络化的目的, 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绝对不行的, 政府应该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亚于院校教育, 在教育经费上, 要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资力度, 政府当拨出专款, 用于基础和公用设施建设。同时, 还要制订自己的继续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计划, 做到专款专用。

无论是美英德三国继续教育的发展, 还是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 他们都是经历这样一个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不系统到完善规范的历史演进过程。因此我国的继续教育也应适应现实需求, 构建成多方参与、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承办体系, 汲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让我国的继续教育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注释

1张译文.美国继续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2韦立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提高公民技能水平——英国继续教育白皮书述评[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 .

中外家庭教育比较的研究 第4篇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郑重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②]在这四个“学会”中,前三个“学会”都是手段,都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条件,而“学会生存”才是目的。是啊,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永远依赖大人,他们终将依靠自己独立生存。卢勤曾说过“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是代替不了孩子成长,我们不能满足孩子准备好一切去迎接孩子,而应该让孩子准备好一切去迎接未来。” [③]然而,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家庭的家教仍未走出误区,过度保护溺爱,屡见不鲜。本文就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的育儿观、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结果作一粗浅比较。

一、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要从小就形成自立的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而独立生活能力来自从小的锻炼。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的锻炼等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在德国法律就有这样的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亲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到商店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 [④]在美国,美国父母教育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写出若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各自的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而孩子的适应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并不是家长最关心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则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调查显示我国孩子的劳动时间明显少于其他国家的孩子。据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中国才0.2小时。” [⑤]中国的家长只考虑不让孩子干家务,怕累了孩子,怕占了孩子学习的时间,家长们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中国有句漂亮的口号“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最美好的东西即物质的东西,如最好的教学设施,最好的食品,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图书等等。一句话,为了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由此看出,中国家长的育儿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

二、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导致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完全不同。

第一、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即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放任孩子,让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他们。他们普遍的做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10岁的男孩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浇花,打扫院庭,12岁的女孩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心,8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 [⑥]这显然是从小锻炼的结果,在中国家长看来,这似乎不可思议,可在西方国家并非个别现象。至于西方国家的中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枚不胜举。据英国报纸推销站联合会统计,全英约有50万送报童。 [⑦]英国人认为孩子打工挣钱是干好事,所以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

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在平时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的能力。西方国家的家长认为在很多小事的细节上,父母的做法决定了孩子一生。例如,父母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有意识地教他们识别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以及父母的姓名和单位等。通过日常的培养,孩子走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家庭中通常都存有一定数量的药品备急。父母会把一些常用药品拿出来教孩子辨认,使其逐渐了解药品名称,用途及用法,这样既让孩子增长了知识,又降低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另外在带孩子去医院看病的时候,还顺便教孩子认识医院,以便消除孩子对医生的恐惧感,学会配合治病或在发生意外时能自己到医院求助。认识常用小工具及安全使用方法。父母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会顺便告诉孩子这些工具的名称及安全使用的方法。还会给孩子提供一些比较安全的小工具,诸如餐刀,不带尖的剪刀,小型的锤子,钳子等。让孩子边玩边学,既熟悉了各种工具的种类和功能,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了孩子的动作技巧。让小孩子动刀这也许是很多中国家长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孩子万一出什么事情,那可怎么办啊!”这是多数中国家长的想法,所以中国的孩子总给人感觉长不大,他们像个刚出生的小鸟离不开父母的羽翼,更谈不上独立地在天空翱翔。

西方国家的家长还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欧美等国的儿童,少年,从小就从事送报,打工等劳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他们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在瑞士,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的人,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等孩子大一些了,就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会谋生之道。如美国的一个家庭,家住城里,有5个孩子,生活条件优越,为了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学习各种劳动技能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每年夏季母亲都要带5个孩子去山里。过山里人的生活,喂牛、坎柴、挖水渠,给牛建围栏,给马洗澡等。在那里母亲除了生活上给他们照顾外,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及责任感,有意给每个孩子分派不同的工作,并要求各负其责。让小一点的孩子照顾比他更小的孩子,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学会并懂得如何去战胜困难。

送报,当“佣人”,去山里生活,这对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是难以接受的甚至可能有人认为这是“残酷”的。现在中国不少家长把孩子看作是未来和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万般苦,也不让孩子受一点累。中国孩子从小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独立性和吃苦精神差。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比什么都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理能力、自强精神自然会具备,也有的家长认为将来家务劳动社会化、电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孩子不会劳动也没关系。其实,这些都是中国家教的误区,更可怕的是中国家长在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的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以“包办代替”包揽孩子衣食住行,怕孩子脏着、累着而不让他们沾家务劳动的边。总之,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一名外国教育家评价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是大包大揽的。想一想也确实是这样,在我们国家,父母对孩子过度照顾的现象很普遍,无论是贫穷的家庭,还是富裕的家庭,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父母就是忠实的奴仆。孩子的事除了上学外一概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吃水果、父母给削;孩子吃鱼,父母给剔刺;孩子上学,父母给收拾书包;孩子写作业,父母给削铅笔、吸钢笔水;孩子入少先队,父母给系红领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调查显示,“52.5%的家长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26.5%的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日记或通信。37.1%的家长总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订铺或收拾书包等,34.6%的家长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 [⑧]据天津对1500名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 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⑨]父母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他们认为孩子小,不舍得让他们干。孩子只要把学习学好了就行,父母累点没关系。可是人们想过没有,这样周到的服务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专家鞠青认为,在父母们如此“周到”的服务,如此“严密”的保护中,孩子的自主行为大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起“拐杖”作用,孩子一旦离开“拐杖”便寸步难行。“有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带的午饭都有一个鸡蛋,这个鸡蛋是由妈妈剥好蛋壳后装进饭盒的。有一次妈妈来不及剥蛋壳,吃饭时这个孩子竟然犯了难,不知怎么对付这个鸡蛋,后来只好把鸡蛋带回了家,交给妈妈来。” [⑩]中国的不少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不知中国的家长你们想过没有,要亲自把孩子“从脚跟武装到牙齿”真的是为他们好吗?我曾听有人说过“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这样孩子可以快些长大,可以快些适应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苦难离儿童越来越远。正因如此,我们的家长和社会就更有责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吃苦精神,以确保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成长。平时在家适当地分担家庭劳务,如做饭、洗衣物、刷碗、打扫卫生、倒垃圾、浇花等,只要孩子能干的都可以尽量让他去干。

第二、 西方国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如德国的家长给孩子零用钱的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孩子需预支某些“必需品”用钱时,家长会断然拒绝,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而且,零用钱绝不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懂得,他们努力学习完全是为了自己将来成为有用之材。对孩子的零用钱,美国家长更为“苛刻”。据调查发现,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用钱,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拿到零用钱,约有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 [11]

但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且不说经济宽裕的家庭,就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腰带,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随要随给。孩子上街一、两站也要乘车,甚至发展到一些中、小学生上下学“打的”,花钱雇人值日、做作业。也许有人会迁就孩子说:“现在条件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孩子该花点钱就花点吧。”这话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不完全正确。要说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事实,可我们都知道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比我们要高得多,可人家还教育孩子从小就学会当家理财,学会计划开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我们中国的孩子有的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一点呢?关键是我们中国的孩子从小都置身于父母的羽翼之下,享受着父母给他们安排好的一切。他们根本没有饱尝到劳动的艰辛,因而也就不会真正体会到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是怎样的来之不易。所以他们用着、花着也就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心疼,不知道节省,更不晓得勤俭过日子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赶紧加强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不赶紧给他们补上这一课的话,那么等到孩子大手大脚惯了,坏毛病已经形成了再想起来教育,那就为时已晚了。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养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例如:一个4岁的美国儿童,弯腰费力地系鞋带,一个中国学者看见想去帮助他,却遭到拒绝。这孩子身上体现的自主意识在美国是很普遍的,而且他们18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家庭,即使在读的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就是很富裕的家庭,在读的孩子打工的也不少。(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西方国家一些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 “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英国一住在约克郡的兄弟俩(12岁,14岁),在其父亲职业的影响下,独立地成立了“洗车公司”。哥俩干活认真,收费低廉。宁可多走路也去价格较低的商店买工具、车蜡、洗涤剂等,以便低成本,赢得顾客。在西方国家像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很早便掌握了挣钱的技巧,将来到社会上也有很强的生存能力。(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辛磨练,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少年,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的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认为父母给他们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很少能体会到父母的爱,也想不到对爱付出任何回报。

综上不难看出,两种不同的育儿观和不同的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一个是留给孩子一次次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干,敢冒险,敢表现自己,一个是除了知识的学习以外,不给孩子这种机会,孩子变得胆小,懦弱,男孩也像女孩一样,阳刚不足。前者让孩子从小学会生存,具有强健的体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泰然自若地走向人生;后者在貌似无微不至地关心下,使孩子从小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在风浪面前变得束手无策,一旦失去帮助就会怨天尤人,从而陷入更大的困境。

四、结语

我们中国的父母整天围着家中的“小皇帝”转,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在父母这样做,有没有想过,你的“小皇帝”总是要离开家的,总有一天是要走向社会的,到了社会谁还认为你是个“皇帝”呀?到那时你的孩子将如何生活,如何面对竞争?卢梭有句话说得好“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天雪地或马尔岛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14]

其实,人们都承认中国的家长是爱孩子的。可是爱是一把双刃剑,在爱他的同时,也在害他。爱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需要理性的成分。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指出“父母必须明白爱小孩的方法。”他认为“作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是爱的方法很容易弄错。” [15]溺爱是盲目的,不清醒的爱,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孩子,无条件地为孩子付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让孩子读好书,父母承包了家里的一切劳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天只需读“圣贤书”。父母倾其所能为的是孩子的任何要求与需要,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不管是合理,不合理的,都是有求必应。可是父母过多的呵护和照顾,什么都给孩子想好,准备好,只会束缚孩子自主自立的发展,养成孩子依赖和懦弱的心理。要知道,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以后的生活孩子必须自己独立面对。

所以说作为父母,如果真的爱你的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好为孩子将来独自闯荡社会打下基础。

中外家庭教育比较 第5篇

【摘 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近30年来中外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的一个教学课题。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大众化,这就会引来质量与数量的问题,对此,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高等教育保障制度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文章主要是就外国(以英国为例)的高等教育保障体制与中国的相比较,得到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中外教育;高等教育保障制度;重要性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目的

(一)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保持和提高。随着接收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加,高等学校的层次性也在不断增加,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保障体系就是将各种教学、管理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保障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的一个统一的系统。有了高等教育保障系统才能保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与教育质量的双方面的问题。

(二)增加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对大学生的稀缺感已经不复存在,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致使许多人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了怀疑。高等院校之所以建立高等教育保障体系,也是为了能够向政府、雇主、学生以及家长提供质量证明,证明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英国是构建高等教育保障体系比较早的国家,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英国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点是从内外两部分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和保障。

(一)外部监督。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QAA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主要负责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各方面的事宜,提供一些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合理化改革以及对高等教育质量公开的、公平的、客观的评定方式。以便教育相关者能够直接的、明确的得出高等教育质量的结论。2. 专门的课程认证机构。与中国不同,英国的课程认证是由专门的机构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评估,例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毕业的时候他们会接受医学总会对其进行的专门的鉴定,以便在毕业的时候可以比较公平的得到毕业生能够胜任的工作。需要强调的是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大学及其课程进行鉴定。

(二)内部保障制度。1. 高校内部的部门。由于英国政府对各个高校的财政支持的大幅度的缩减,为保证财政的正常运作,学校采取了增加学费的措施,进而学校也将再度提高对教学质量的重视。QAA和高等教育界进行合作,制定一系列有关教育标准和教育质量的文件,高校的各个部门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履行文件规定的义务。2. 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机构的监督只是一时的,并没有深入到每节课,而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着授课的质量以及对学生的负责程度。英国教育部门对老师的职业道德约束是很高的。3. 学生及学生雇主评议。由于学费的大幅度上涨,学生和学生雇主的权益意识越来越强,以此在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定的时候,会充分的考虑学生及学生雇主的意见。

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一)内部质量保障体系。1. 生源质量。生源质量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高考的成绩,这就进一步的强化了高考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决定生源质量的因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同时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双方面的考虑才能决定生源的质量。2. 师资队伍及教师素质。现在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本科学校对教师的最低要求是“双211”毕业的老师,主要的专业课任课老师则要是博士毕业生来担任。不过尽管入校授课的门槛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水平还是参差不齐,由此看来,各高校的教师整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3. 师生比。师生比是决定一个学校的部分教学质量,一般规定1:14是优秀,1:16是良好,1:18是合格。

(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表现在高校教育质量的评估方面,评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的比较权威的评估,另外一种是民间非政府机构对大学的排名。

四、英国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加强宏观监控。政府是外部监管单位中权力最大的一方,政府应该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管工作上更加注意细节,在宏观上更加具体的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管。例如,出台一些监管细则或者建立专门专项的监管机构等。

(二)质量保障部门的密切关注。目前我国的一些省份已经建立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成为教学质量的外部评估单位正在发挥着他们的作用。在督促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同时也维护了学生的权益。

(三)高校内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年的积累,因此,学校内部实施全面的质量监督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有教师评估制度,但是这项制度的准确性不高,一方面评估形式太过单一,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增加评估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重视教育。

(四)建立毕业生反馈制度。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家长学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毕业生的水平,这将成为评估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因素。同时也会督促学校多加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

五、结语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是为了高等教育高质量的向前发展,而且还可以增强教育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信心。就英国的高等教育保障制度来看,外部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会以及专门的课程保障机构,内部同样也实施了各种各样的完善的制度和措施。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保障制度过于简单,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各种漏洞,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长处,来服务与我们的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钰.多方统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教育探索,(11).

[2] 刘智运.对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

[3] 高桂娟,李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文化力量[J].江苏高教,(6).

中外家庭教育比较 第6篇

摘要:特殊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比较法和文献法,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若干方面,以期解决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既要借鉴和吸取国外的长处、优势,还要在此基础上依据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之路。关键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外比较

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且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我们通常指的特殊教育,狭义的是指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也称身心障碍儿童或残疾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觉障碍、肢体障碍、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交际障碍等)。特殊儿童教育就是对身心发展有残疾和有异常的儿童实施的教育,国际上比较认同的是以在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即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情绪情感障碍、言语障碍、行为困扰、品行问题、交往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身体病弱等)的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言语或沟通交流能力上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的儿童,除了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之外,还包括超常儿童。[1] 陈鹤琴先生就曾说过:“愿全国盲哑及其它残废儿童都能享受到特殊教育,尽量地发展他们的天赋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分子,同时使他们本身能够享受到人类应有的幸福”,尽早地由“特殊教育支流”回归到“正常教育主流”。

一、职业性关键能力的培训

在师资培训目标上,国外重点集中在对各种重要能力、理论内化后的技能的培训上。瑞士特教师资培训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职业性的培训与各种关键能力的培训。比如与不同需求、异常的人打交道、与障碍学生家长的合作、社会的合作、团队合作的能力、参与学校发展的能力等。与此同时, 瑞士还将未来特教师资培训的重点,集中在特教教师学习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上。1995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制定了知识和技能标准,强调培养“以教育对象为中心,以理论为先导,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学校为纽带,以促进学生发展、与社会融合为目的”的特殊教育师资。[2]而英国则要求经过培训的特教教师要具备“鉴别课堂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能力,并具有能够给予他们特殊教育的能力。掌握针对能力、行为、社会背景不同的学生各科教学所需要的技能和方法。”进行个别化教育和因材施教,做到使普通师资培养特殊化,特殊师资培养普通化。可以看出,他们在强调专业理论指导的同时,更强调理论内化后的各种能力、技能的培养。

在职业性关键能力的培训上,我国比较落后,更注重学历,而事实上爱心和能力比学历对特教更重要。我国更强调学历,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发《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力争到2002年左右使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度,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培养若干名特殊教育专[3]家。针对此情况,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不能仅仅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教师教学技能和能力的提升和培养。使其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工作和临床实践中可以更快更好的操作和运用。此外,师资结构上,协调发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等各类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学前特教教师、专职康复教师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衔接,本科、硕士、博士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适应特殊教育发展需要,有效地促进特教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职前职后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国外的师资培训模式主要从职前、职后两方面来进行,注重对师资的继续教育,采用定向和非定向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且对教师资格、教学技能要求较严格。瑞士主要是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机构,招收持有小学、幼儿园任教证书及手工业或家政任教资格的教师以及高中毕业生,通过学习和培训获得特殊学校和小班或全纳性学校任教资格证书或从事语言矫正、精神疗法领域的工作。侧重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能使学生较快进入临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长于设计并完成单课课堂教学,具有学科教学能力。[4]瑞士的一些大学也设置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专业为特殊教育培养师资,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理论知识的师资,弥补中等特殊教育的不足。美国特教师资培养主要由大学负责,在美国,要成为

特教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后,经特殊教育课程培训,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资格的人,才能担任特教教师。资料记载:早在1949年,美国就有77所大学提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暑期课程,1976年,这个数字已增至600多所。在一些很普通的中小学,都能见到由手语老师、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特殊教育小组。[5]目前俄罗斯有35所国立大学设特殊教育系,许多民办学校也设置特殊教育系或专业。特殊教育系学制五年,设置盲教育、聋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6]言语矫正、发展异常儿童学前教育五个专业,每个专业都有辅修专业。特殊教育系的教学既重视传授理论知识,又重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教育实习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不间断,在总学时中占有较大比重。目前,全俄罗斯特殊教育教师有25%的人接受过特殊师范教育,75%以上的人具有高等教育水平。澳大利亚强调教师资格和相关特殊教育实践经验,其特教师资大多由相应的特殊教育协会进行培训考核、选拔,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培训的加强,聋哑教师一般是到聋哑学校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儿童语言缺陷纠正技术员必须到儿童医院语言诊断所参加实践锻炼。[7]美国和英国的师资培训采用的均是短期的非学历培训。英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主要是特殊学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除了采用短期的非学历培训,还有长期培训(正规学历培训),其主要培训课程目标是提高技能和拓展专业知识。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规定:特殊教育教师每年最少要参加25小时的有关其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以对知识进行周期性的更新。[8]而我国的师资培训多集中在职前培训、理论知识学习这块,对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要求较少,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国职前培训模式则以“高中毕业生——师范大学生——特教教师”定向性的培养模式为主,具体是通过中等师范学校的特殊教育班(部)、中等特殊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承担。总体而言,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严重脱节。造成了理论是一块,应用是一块的现象。(2)职后培训缺乏连续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性和专业性等,缺少对教师教学能力、技能方面的提升。(3)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还缺乏对各专业的明晰划分,所授内容多为综合的、通用型的,较为笼统,仅在中等师范中培养盲、聋、智力落后三个专业的学生,而一般的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也只是开设一些特殊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4)培训方式单一。我国采用的培训方式,大多是派个别教师参加培训班的学习、聘请有关专家讲座等。(5)缺乏对特殊教育师资资格的统一规定。除部分教师来自中等特殊师范学校或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之外,大部分来自普通教育系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理论训练。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模式。(1)将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网络培训、特殊教育学校与大学的合作培训以及自我培训等模式纳入我国的培训模式中。(2)开展校本培训。所谓校本培训:“校本”即以校为本,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需要在学校中开展的继续教育工作。它是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教师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估找出不足,然后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计划,在实际工作中一步一步地努力探索提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再制订新的计划,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提高。[9]其核心是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增加其实践能力,成长为专家型教师。(3)健全实习制度。我国大学生在校学习时其实践机会甚少,所学基本上皆是理论知识,如果不进行职前培训他们很难适应工作。尤其是对于特殊教育来说,那些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教师面临的困难更大,一方面缺乏教育教学实际经验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面对的是与正常儿童有很大差别的特殊儿童,刚开始的时候往往在工作面前一筹莫展。因此要结合特殊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岗前培训,完善实习制度。让准备上岗的青年教师先跟着学校里比较优秀的教师实习一个月左右,在实践中熟悉特殊学校的基本情况,培养一定的工作能力。(4)发展非定向性培训模式。我国现有的模式大致是“高中毕业生——师范大学生——特教教师”这样的定向性的培养模式,针对其弊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师资培训的模式,可将其改造为“普通大学生——教师(准教师)——特教资格生——研究型教师”的非定向性培养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入学时是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或有了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或师范毕业生,在进行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的同时,就可以更好的开展专业训练,提高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而且也为有意向将来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学生提供了就学机会,也为那些有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需要的教师提供了机会。(5)健全教师资格制度。在未来教师任职资格制度中,可以根据教师所达到的学历层次及能力水平授以不同档次的教师资格证书,从而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参加进修与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队伍的素质得以提高,教师队伍能够比较稳定。

三、开设弹性的素质课程

随着特教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特教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单一的教学知识向诊断、评估鉴定、设计方案、教育和研究等综合性知识结构发展。专业技术水平是否达标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首要条件,特教教师不仅要掌握特殊儿童发展与特殊儿童教育的知识(包括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儿童教育学、特殊儿童社会学、特殊儿童生理学、特殊儿童治疗知识等),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能。一是对正常儿童教育时的方法和技能;二是对特殊儿童教育时的方法和技能;三是组织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共同活动时的方法和技能。从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而言,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般包括康复教育、基础文化课教育、劳动职业技术教育三大部分。

国外的课程越来越注重培养特教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其课程设置弹性越来越大、综合性和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越来越强。俄罗斯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师范类课程+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并在很多大学里建立矫正教育学系后特殊教育系,分设有盲、聋、智力落后儿童、言语矫正和发展异常儿童学前教育五个专业,并重视对未来教师的理论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澳大利亚的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劳动职业技术教育上。其课程设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除了一般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及特殊教育相关理论外,更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如一些康复训练、治疗方法等。与之相比,我国小学特教教师在中等特殊师范学校培养中,其课程内容主要是从盲、聋、弱智教育三个不同专业来设置,培训内容除了中师的文化基础课和劳动教育外,还有相对应的某类残疾儿童基本知识、特教概论、盲文、手语及各科教学法等。而高师的特殊教育则没有划分各类残疾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内容是综合的、通用型的、概括性高,但过于笼统,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因此,借鉴国外的做法,我国要根据教学实践情况设置一些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四、法制先行关注特殊教育培训

国外在特殊教育方面设置的法律法规相当完备,不仅全面且可操作性极强,每一条原则规则下都有其具体要求和实施的程序规定。而且还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思想纳入了法律法规中。美国的特殊教育有着一系列完备的法律法规来支撑,1995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制定了《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作为成为特殊教育教师和获得专业资格的标准,对特教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供了法律保障。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联邦政府1975年的《身心障碍儿童教育法案》(又称PL94—142),1990年的《障碍者教育法案》(即IDEA ,又称PL101—476)以及该法的1997年、1999年修正案。美国作为一个地方分权的国家,根据宪法“保留条款”,联邦政府无权实施和管理教育事业,对教育改革起决定作用的是州教育委员会,而一般州教育委员只会从本州实际出发,不会从国家宏观角度安排教育改革事宜,但是对于特殊儿童,美国联邦政府予以了政策上的倾斜。美国1975年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和2001年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是对残疾儿童影响较大的有两部法律。这两部法律改变了美国每一个州的大多数公立学校的日常运行,为那些所有有着智力障碍或者身体伤残的美国孩子打开公立学校的大门,并且保证每一个残障儿童都能接受对他们有益的教育。这些法律将先进的特教理念化为贯穿特殊教育实践全过程的六条基本原则:零拒绝、非歧视评估、免费且适当的教育、最少限制的环境、法律保障程序以及父母与学生共同参与。进而保证了特殊教育的基本质量和公平。此外,美国特殊教育安置模式,是在1975年国会通过94——142号公法之后建构而成的。日本在1947年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保证6—14岁的特殊儿童少年实现义务教育。战后日本又规划了新的残疾人福利体系,并制定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如《残疾人对策基本法》、《残疾人教育法》、《残疾人福利法》、《残疾人雇佣促进法》、《残疾人职业训练法》、《特殊儿童抚养补贴法》、《残疾人福利协会法》、《精神卫生法》、《教师执照法》等十几个法律。除《宪法》、《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学校教育法施行令》、《学校教育法实行细则》等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规定之外,直接与残疾人有关的法律还包括《障碍者基本法》、《儿童福利法》、《障碍者福利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涉及残疾人的生活、工作、教育、健康等一系列问题,为残疾人提供了很好的保障。[10] 反观我国的做法,我国在1982年首次把发展特殊教育载入《宪法》,其第4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把特殊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的轨道, 1989年国务院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特殊教育要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 1994年8月国务院

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残疾人教育的专项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更进一步为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还首次规定“特殊教育班”安置形式和提出了“全纳教育思想”。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进修培训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其第十八至二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均要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积极承担教师的职前培训和进修。《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了有近十年的时间,特教教师持有的却仍然只是普通学校统一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这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可信度,也影响了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及相关事务的开展。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特殊教育与康复论坛》,会议就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特殊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教学、特殊儿童康复等四个论题进行研讨,代表们普遍认为,维护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权利,尤其需要借助法律的力量。可以看出我国已有的法律条款多用词空泛,原则性表述多,可操作性不强,甚至一些条款有“号召”之嫌,而无“强制”之意,有些条文的规定只是对将来形势的设想,而并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导致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维护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权利的法律法规。

因此,当前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特殊教育振兴法》或《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权利促进法》是我国的重中之重。特教师资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的发展,得于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基于我国存在的不足,应做到重视立法、明确法律责任、完备鉴别、评估和审核立法。首先,必须加快制定与颁布《特殊教育法》的进程。其次,要修订并完善现有的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加强特殊教育的执法力度。第三,加强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执行中的监督力度和完善其反馈机制。

五、充足的经费投入

美国充足的经费保障,强大的技术支支持,造就了一支高质量的特教师资以及能够提供相关服务的专业队伍。如1998—1999学年,全美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有387284人,其中获完全资格认证的就有347818人(39466人未获完全资格认证)。另有获得完全资格认证的学校社会工作者15105人,获完全资格认证的职业疗法专家9578人,且美国特教师资学历均很高,硕士、博士学位者甚多。美国各地方学区特殊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的补助款、州政府的补助款、地方学区征收的财产税以及一些捐款。后两项占特殊教育经费总预算的80-90%,联邦政府特殊教育补助款占特殊教育经费总预算的10%左右。[11]此外,在教育经费充足的基础上,美国特殊教育还有强大的技术系统支持。每一所学校都有为特殊需要的学生定制辅具,如为脑瘫儿童提供满足其坐、立、走等不同需求的几种辅助工具,为智障儿童专门研制的学习软件等等。与美国相比,我国在特殊教育上的投入可谓相当吝啬了,虽然根据《教育法》相关规定,我国实施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体制。但是事实证明我国与美国在特殊教育投入上的差距远甚于两国综合国力的差距。资料显示:中美综合国力的相对差距为3倍(未来20年内将缩小到2倍以内),但特殊教育投入上的差距远大于此。如2000-2001学年美国政府为明尼苏达州的11万特殊教育对象投人特殊教育专项经费近l亿美元。而我国在1989-2000年的11年时间里下达的特殊教育专项补助款仅为2亿元人民币。美国2006教育经费预算包括:支出111亿美元,用于各州特殊教育拨款,该经费额度比2005增加五千零八百万美元,比2001年以来用于资助残障学生的款项增加了75%。据《中国统计年鉴》近6年的统计数据,近6年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0.38%,而在普通教育中仅普通小学在该项目上的比例就达33%,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近100倍。除了美国之外,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经费投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日本特殊教育人均教育经费195万日元(而普通教育小学人均经费86万日元,初中96万日元);以色列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预算为55亿美元,其中特殊教育的经费预算为5.5亿美元。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我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增加特殊教育投入。此外,还要加强社会投入和个人捐赠机制,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尤其是在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未达到4%的情况下,而其中特殊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微小的一部分。经费投入的增加,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是最大的社会问题,何去何从令人担忧。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曾经这样说:“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心理正在发展。”特殊教育尤是这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必须积极借鉴国外较好的特教师资培训做法,做到以立足国情,博采众长。

参考文献:

[1]王静明:《让迟开的花朵绽放的更加美丽——谈学前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沧州师范专科 学校学报 [N] 2008年12月第24卷第4期

[2][3]丁勇 王辉:《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 [J] 2003年 第4期(总第40期)[4]张文京:《高师特教通识师资的养成性教育》.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 2002年10月。

[5]王岚:《美国特教印象及思考》.中国特殊教育代表团访美报告 [R]2003年4月 [6]石学云:《俄罗斯特殊教育与中国特殊教育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J]1998 年第3期(总第19期)

[7]赵斌 邵燕楠:《澳大利亚特殊教育师资与中国特殊教育师资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J]2000年第1期(总第25期)]

[8]顾定倩:《美国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的介绍及对我们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 [J] 1999年第4期 [9]郑俏华:《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策略》.中国特殊教育 [J] 2005年第8期(总第62期)[10]金野:《中日两国残疾儿童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长春大学学报 [N] 2006年5月摘第16卷第3期

[11]汪海萍:《美国特教印象及其思考》.中国特殊教育 [J]2004年第1期(总第43期)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外比较及启示

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9级教育班

上一篇:学校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下一篇:酒店餐饮促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