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别人的言论左右你

2024-08-02

不要让别人的言论左右你(精选8篇)

不要让别人的言论左右你 第1篇

自考很难,在我自考还未开始以前,别人就这样警告过我,比如通过率特别低,一百个人只有一个才考得出来,说出题要多偏有多偏,说有时候就算你把课本倒背如流,也不一定能考过,当时她们说的好可怕,自考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有好多人还未报名就这样放弃了,好在当时我冲过了这一关,把书买了回来,犹豫不安的报上了名。

第一次报了三科过了二科,自己信心大增,我明白了自考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自考也没有她们说的那样难,只要自己努力,肯定会过,在以后的学习中才渐渐明白自考的不易,这不易不说放弃玩的时 间来学习,不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艰辛,仅周围人对你的打击就足以使你的学习动力在潜移默化中消磨的一干二净,直至放弃。一直以来,我觉得自考生最缺的就是同路人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昨晚和同屋的女孩聊天,女孩对我说:我如果早一天认识你就好了,我如果早一天认识你,我的自考本科就决不会半路放弃,并且现在早已经考出来了。接着她谈起了她的经历,她在自考的过程中,没有听到半句鼓励的话,周围的人都在劝她放弃,因为她们早已经放弃了,所以她们也在努力地劝女孩放弃,相信大多数人遇到过此种情况,我也不例外,自考以后,别人对自己善意的劝说,也曾几度使自己彷徨,在坚持与放弃之间徘徊,好在现在我已经刀枪不入了。

记得以前在海淀桥那边租房子时,隔壁的几个朋友三返五次的给我洗脑,我知道她们是为了我好,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人各有志,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放弃,要在各种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要让别人的言论左右你,她们说的某些好的方面可以吸收,打击的话就不要放在心上,自己给自己鼓励, 比如说老是学习学的呆头呆脑的,这些平日就应该在学习和朋友玩的中间找平衡,毕竟除了学习,我们还要工作,还要维持人际关系,还要学习自考以外的好多东西,自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找好平衡点特别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胜出,我们才能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受别人言论的影响,这很难,因为我们不可能闭门造车,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只要有人就有受影响的可能,不过影响是相互的,好多方面自己可以制造气氛,不让别人影响你,比如你要让你周围的朋友知道你在自考,时 间对于你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样你的朋友无聊的时候不会来找你聊天逛街出去玩等,比如有朋友约你打扑克,你第一次推辞了,第二次推辞了,第三次她就不会再会找你了,顶多说你几句平日经常听到的洗脑的话罢了,自己摇头笑一笑这样过去了,这样这方面的诱惑你已经就抵制住了,记得有段时 间我没有抵制住,玩了一次后,第二次她们人不够还会叫你,本来玩就比看书有诱惑力,一开始是她们连说带劝的诱惑你玩,后来不用她们说你已经就上瘾了,不用她们叫你自己就跑去玩了,等自己发现时已经浪费了许多时 间了,最后没办法为了学习,就搬家了,搬到一个认识人不多的地方,每天晚上看书学习,把以前玩的时 间补回来,不过效果也很大,十月份的考试也考得很理想,四科都在七十分以上,有科竟考了八十多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其实有时候想想,自考只要你抵住了诱惑,不受别人言论的影响,你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了,加上平日自己的努力和好的学习方法,自考不过那是不可能的。

最后希望每一个自考生都能够坚持的考下去,不会受别人言论的影响而半路放弃。

不要让别人的言论左右你 第2篇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朋友回答说:“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

“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如此客气?”哈理斯不解地问。

朋友反问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显然,哈理斯的朋友是一位情绪管理高手,他的言行也证明情绪是可以管理的,情绪管理的精髓就是“不要让别人决定你的行为”——一个善于管理情绪的人会将快乐的钥匙握在自己手里,能将快乐和幸福带给他人。在繁忙的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们的情绪更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左右,所以工作越忙越应该记住“控制局面,而不是被局面控制”。

与故事里哈理斯的朋友相比,我们管理情绪的水平如何呢?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让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于是,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

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信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

不要让别人的言论左右你 第3篇

关键词:胡同文化,多元质疑,写作课例

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说:“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至理句名言对语文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那就是不要让学生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个启示的形成, 还缘于《胡同文化》的教学实践。

2009年, 笔者申报特级教师, 要向重庆市教委提交一张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光盘, 供专家考核评审, 于是借重庆市渝北中学高中2011级11班执教人教版教材中的《胡同文化》。当时学生已进入高二年级, 他们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学过这篇课文, 笔者只能另辟蹊径, 在该班原任课教师实施阅读欣赏教学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 要求尝试运用多元创新思维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评价《胡同文化》的观点。

1 地理环境考察法

环境决定论认为文化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法国史学家兼艺术批评家的丹纳认为, 要研究一种精神文化, “必须考察种族生存于其中的环境, 因为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 自然界环绕着他。[1]”在丹纳看来, 如果说种族的遗传特征是形成一种文化的内在动力的话, 那么环境则起着重要的外力着用, 因此, 精神文化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 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精神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由此使不同城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北京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地理单元——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接点上, “东西贡道, 来万国以朝宗”, 成为沟通三大地理单元的中间站, 也是几千年来中原农耕文明与欧亚草原文明碰撞、融合的最前沿。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原农耕民族与蒙古草原民族以及东北民族的冲突与交流、统一与融合的文化特征。这种开放的地理环境使北京人面临风沙侵袭的困扰, 于是居住在胡同的居民建筑四合院以应对。从外观看, 诚如汪曾祺先生所说,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封闭保守;但从本质上分析, 胡同中的四合院以合围形态抵御风沙的同时, 又彰显出外方内阔、象天法地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内蕴特征。因此,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说:“北京对我们证明了我们的民族在适应自然、控制自然, 改变自然的实践中有着多么光辉的成就。”[2]以此为思维路径的参照, 学生对《胡同文化》的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北京开放的地理环境, 多民族的胡同地名文化, 昭示胡同文化的主流并非封闭保守, 而是开放多元。

2 历史思维审视法

苏联学者莱纳认为:“历史思维是运用已成为个人认识方法和历史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去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素养。历史思维不完全是针对过去历史的, 它还用历史的观点反映现代生活、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生活的各种具体表现, 亦从特定联系的体系中考察他们发生和发展。”[3]北京地区的历史遗存无比丰富, 从北京猿人, 到新洞人、山顶洞人, 再王府井人、东胡林人, 以及代表新石器时代的上宅文化、镇江营一期文化、雪山一期文化, 绵延不绝, 贯穿了从远古到近代的文化遗存层面。938年, 契丹 (辽) 升幽州为南京, 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1151年, 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并更名为中都, 不仅是北京建都之始, 而且客观上适应了经略中原和民族融合的需要。十三世纪中叶, 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改中都为大都。从此, 大都城就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闻名于世。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 (1421年) 正式迁都北京。从此, 中国的中央王朝数百年来定都于此, 北京的都城文化日益走向成熟与繁荣。满族入主中原, 建立起空前大一统的专制帝国, 北京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中心, 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中心。胡同和四合院记录了不同时期多民族共同创造北京城市文明的历史, 胡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以历史文化为凭借, 鉴古知今, 可以预知胡同文化未来命运。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指出:“我们承继了这份宝贵的遗产, 的确要仔细地了解它——它的发展历史、过去的任务同今天的价值”, 从而“掌握它原有的精神来作更辉煌的发展, 为今天和明天服务”[2]。以此为方法论原理, 学生对《胡同文化》的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胡同和胡同文化虽经历历史沧桑, 但仍传承至今, 生生不息, 称雄于世, 这表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大潮中未必一定会消亡。

3 时代背景剖析法

时代背景剖析法, 是指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和时代精神分析方法。中国的知人论世方法源远流长。所谓知人, 就是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倾向;所谓论世, 就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状况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依此二者求得对作品的充分认识。此说源于孟子, “颂 (诵) 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4]。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 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5]这是对知人论世法的现代解说。在西方, 类似的方法叫“时代精神”分析法。法国史学家兼艺术批评家的丹纳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6]丹纳所说的“时代精神”, 是指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理念, 并认为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乃是作品产生的“精神气候”环境。1992年春,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 敲响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丧钟, 开启了市场经济新纪元, 为方兴未艾的改革开放大潮注入了强劲动力。正是在这一特定的“精神气候”背景下, 汪曾祺先生于1993年3月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下了题为《胡同文化》的序言。当时, 北京掀起了拆除胡同和四合院以扩马路、建高楼的“现代化”高潮, 引发了文学界、文化界、学术界的争议以及市民的反对。然而, 汪曾祺先生则认为, 胡同和四合院已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封闭保守,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亡的。”面对这种判断, 学生提出质疑, 认为胡同文化不是商品经济的包袱, 更不是市场经济历史进程的障碍, 而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商品经济的驱动力量, 必将与商品经济相伴相生, 共存共荣。

4 城市个性辩护法

孙家正指出:“拒绝和防止趋同, 保护和彰显个性, 是当代城市建设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7]人有个性, 城市亦是如此。城市个性是城市社会生活长期形成的人文特色, 是一座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由此表明, 城市个性与城市的文化内涵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城市个性以城市的文化内涵为自身的核心灵魂, 而城市的文化内涵则以城市个性为根本表征。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彰显与其它城市不相同的人文特色。然而, 在经济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的浪潮中, 一些城市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 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位置, 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 人文特色的记忆愈来愈模糊, 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 “千城一面”的趋同现象日趋严重。北京的情况正是如此。胡同和四合院虽然“大都很旧了”“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 但它们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遗存基因。大量的胡同和四合院被拆除, 使北京人赖以生存的城市家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记忆消失、面貌趋同,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虽然不断地满足并刺激着人们的物质需求, 但精神上、心理上的慰藉和憧憬却在不同程度地失落。从维护城市个性化特征的角度出发, 学生对《胡同文化》的观点提出质疑, 明确主张:面对城市国际化对城市特色的挑战, 应保护胡同和四合院等古民居建筑, 坚守北京城市文化个性, 应对城市趋同化的危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该是思考的王国。”这个“思考的王国”应如何建造?周济在一篇文章中既介绍了美国的做法, 又分析了我国的问题, 可资借鉴。他指出: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 自托儿所开始, 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 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 或者跟别人辩论。其二, 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 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 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 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然而, 在国内, 许多博士甚至一些专业的研究员, 从他们研究、思考问题和写论文的方式上看, 都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本质[8]。基础教育的现状更是如此。面对汪曾祺先生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特征的误解, 对胡同文化命运的误判,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直无人提出不同见解。无论是高中版语文教材, 还是初中版语文教材, 亦或是中职版语文教材, 都对作者的权威观点呈现出“集体失语”的思维状态。作者怎么说, 教学参考书就怎么说;教学参考书怎么说, 教师就怎么说;教师怎么说, 学生就怎么说。结果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面对中国教育严重忽视独立思辨能力培养的倾向,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中肯建议:中国需要创建一种课程及教学法, 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及独立的思维能力。笔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胡同文化》发表评论, 尽管观点不一定完全被认可, 方法也不一定完全可取, 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云亦云的弊端, 在引导学生掌握多元思辨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 朝着把学校的语文教学课堂打造成“思考的王国”的方向, 做出了探索和尝试。为了兑现当年许下的择优推荐学生的习作予以发表的承诺, 笔者将他们的作品纳入搁置了几年的课例整理出来, 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参考文献

[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2]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J].新观察, 1951.

[3]N.R.来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M].白月桥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

[4]杨伯峻.孟子, 译注.万章章句下[M].中华书局, 1960.

[5]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6]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7]孙家正.建设形神兼备的城市家园: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J].城市发展研究, 2007.

不要让别人抢走你的时间 第4篇

有的时候,你被浪费时间完全是因为意外。例如为了配合项目,花了大量精力认真完成的工作,在向领导汇报时,却被告知因为情况变化不需要了。当头被泼一盆冷水的感觉大概也就是这样了。这时你多半会心生抱怨、怒火中烧,恨不能找老天爷给评个理。虽然工作中类似的情况不多,但这几乎是最冤的无效劳动,遇到一次就终身难忘。

这种事谁都难以预料,当然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时可以看到大致的结果,所以才会去做计划,但是和计划配套的是对意外要有心理准备。因为生活中到处都可能遇到意外,大家对此心存恐惧,所以很多来做职业规划的人想要个保险的、确定的职业发展计划,但是很遗憾,没有。越害怕意外 就越想控制,过多控制带来紧张和不信任,常常让事情变得更糟。

不愿浪费时间是件好事情,说明你想成就自己。借吉利根的话来说,成就自己的训练是在所有的工作生活中,包括“被浪费”的时间。所以无论现在的状况怎样,你都可以利用工作中给你的所有,并且学会选择如何利用,你被浪费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握在你手里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多。

不要让别人的言论左右你 第5篇

常言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人的一生是肯定会有多多少少的谣言,而你所做的,就是静静的听着,不用去管他,也不要去辩解,按照自己的生活作息来,别让谣言搅乱自己的生活。有位女演员,从出道起就负面新闻缠身,但她从未辩解过,反倒大声地告诉所有人:“我经得起多大诋毁,就担得多少赞美’这段话是从饶雪漫老师的书中摘抄来的,她说:“流言算什么,弄不死你,你就赢了。”

谣言就像地雷,一踩一个炸,你会怕,怕谣言漫天飞,怕地雷满地炸。不要怕,大胆的走过去,也没什么。坦然的面对现实,不要让别人的谣言击败你,是处理谣言的办法。

不要让别人轻易打开你的拉链 第6篇

小编一向认为,接吻是检验爱情的重要标准。如果他不爱你,但是他可以要你的性,只是一般不会吻你;如果他很爱你,偶尔接吻也可以满足他澎湃的情欲,给他一点阳光就会灿烂;如果他吻你的次数少了,就要小心,他是不是心不在焉了;如果他的唇有些冷、舌头有些僵,就要检讨你们的爱情是不是走到了尽头?接吻不是为了解渴,而是因为爱。

小编的三号表妹说,一个男人是不是健康,通过接吻就可以知道。健康的男人口气清新,舌头灵活有力,唇是温柔的,舌最好有些霸道。她是恋爱中人,最准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就是把体温计放进口腔,嘴里的感觉可以最清楚地显出爱情的温度,甚至是深度。

小编的九号表姐,则另辟蹊径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嘴巴比阴道更挑剔。一个女人如果拒绝一个男人的吻,一定说明她的爱已经日薄西山,但是,她此刻却还可以忍受对方对自己下体的“恭维”。比如,她在离婚前夕,爱情已经死了,但是她仍然宽容地配合前夫的性需求。只不过,她会下意识地躲避他的吻……唇是高贵的,因为它闪烁着爱情的光芒;舌是敏感的,因为它交集着无数爱的神经末梢。

要判断以“性”鸣锣开道的男人,还比较简单,因为他是用下半身思考,智商不高,我们一眼就可以看穿他的脑髓里爬满精虫;比较棘手的是另外一种男人,他用上半身欺骗,而用下半身满足。他知道上半身对女人而言意味着什么,所以投其所好,标志性的举动是:吻得天晕地转,直到女人心尖发颤、不辨东西,最后水到渠成地成了他的性俘虏,而不是爱情的女王。

(小结)唇舌之吻是会下移的,男人爱一个女人的时候,是身心相连、血肉模糊的。如果她只肯给他上半身,为了她下半“生”的幸福,好男人会宁愿自己的下半“身”受一点煎熬。然而,一个男人决定离开一个女人,那是上半身的事……

卧室里的男人味:领教卧室里的原生态男人

男人在客厅里是绅士,在卧室里则可以露出“狰狞面目”,率“性”做一匹披着人皮的狼。

粗野:这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在日常生活里,男人的粗野是讨人嫌,甚至是不文明的表现,但是卧室里的粗野,是性感的,仿佛化腐朽为神奇,把男人很“糙”的一面演绎得富有野性与煽动性。比如“搂”是温柔的,“拽”则是粗野的,两者散发出来的性意味是不同的,温柔是容易的,但是粗野更率真。粗野不是社交场合的好品行,但是,在做爱的床上,它有自己独到的一“席”之地。

冲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冷静、不需要内敛,只需尽情展示自己狂野的一面。女性不会反对你不可抑制的冲动,反而会觉得你冲动是因为自己的魅力无法阻挡。你不冲动,女方就没有机会忸怩作态地欲拒还迎,也没有机会点着你的额头嗔骂你“讨厌”。血红的眼睛、贪婪的激吻、发抖的肢体、滚烫的体温……这都是你冲动的语言,谁也无法让你悬崖勒马,只好任你驰骋,然后做千钧一发的瀑布,在跌落中升腾。

坚决:有些不讲道理,强势,女性喜欢会拿主意的男人,特别是这一刻。是的,女性喜欢扮演“无辜的角色”,因为你的果决你的“强迫”,使她可以秀出“不得不缴械投降”的姿态,这对她而言是种很享受的“不必承担责任的快乐”!所以,你不必商量,这里没有商量,只有征服,你说了算,她会无力反对的。记得,最傻的“室内剧”男主角的台词是:我可以抱你吗?我能吻你了吗?我可以上了吗?局面是男人掌控的,你的爱人只能选择——情不自禁。

使坏:可以恶作剧,可以坏一些,比如像流氓调戏良家妇女。看过一段很有意思的东南亚风情的群舞——一对对男女在虚拟一些调情的动作,这时,女的齐刷刷挥手在男的脸上“打”一巴掌,后来则是男的齐刷刷伸手在女的屁股上“打”一巴掌……一位女观众说,后面男人的“还击”真是画龙点睛,如果没有那坏坏的一“打”,整个舞蹈就会逊色许多。同样,在爱人的温柔乡里,要记得顽皮,记得那坏坏的“一打”:捏她的鼻子、赖在她怀里、干扰她洗澡、挠她的痒……

狠劲:一气呵成的冲锋陷阵是女性所喜欢的,铺垫是必要的。但是一旦上路,就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持久性”,而应该是激情澎湃,水到渠成。不要犹豫,不要心太软,这时的“缠绵”是没有用的啰嗦,也是最没有力量的。表现出你的霸气,比如接吻,要有风卷残云的气势与说服力。不容置疑,舍我其谁!展示你流畅的力量,“爱”在这个时候就是一连串灼人的动词,让她喘不过气来,让她折服,力气才是“硬道理”。

不要让情绪左右你的课堂 第7篇

关键词:情绪;教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54-01

从教十几多年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千万不能把生活、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因为老师的情绪会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教学效果。

听一位老师的语文课,两次的效果却大不相同。第一堂课,课堂中这位老师总是满面春风,当学生回答的问题出彩时,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学生也跟着笑,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教学效果也很好。第二堂课,还是这位老师,可能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课堂上她始终绷着脸,言语中带着严厉,学生答错了也失去了讨论纠正的耐心。学生大多都不敢说话,只有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沉闷,几个学生还趴在了桌子上。整堂课师生在压抑中度过,在教室听课的老师都感到很难熬。

同一位老师的课,截然不同的效果,原因不是因为老师的课堂准备、课堂活动安排,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差异,而是截然不同的情绪态度。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调控者,显然,教师的情绪对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以良好的情绪走上讲台,有助于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语言表达准确,教学方式灵活新颖,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并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敏锐的思维,良好的记忆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一切活动都被一种抑郁的心境所笼罩,带来相反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教育者,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也是难以避免的,忧虑,恼怒,悲伤,怨恨将伴随而至。但是当你走上讲台时,你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将自己的情绪转移,不强加给孩子呢?我认为可以用以下方法加以调整:

一、克服职业倦怠感

教师这一职业注定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地接触同样的人、做着同样的事,单调而繁琐,不如外界的新鲜、刺激,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倦、乏味。只要我们意识到肩负着培养民族未来的神圣使命,以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操守武装自己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在工作上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不断突破自我,必能克服职业倦怠感。

二、课前需成竹在胸

只有认真、务实地备好课,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地施教。除了钻教材、查阅课外资料外,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备学生这一环节。备课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学生的学情,照图索骥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案。只有这样,课堂上教师才会信心满满,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心情舒畅、处乱不惊、游刃有余,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为师生互动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学生探求新知的过程中,教师需给予热情地支持与鼓励,让他们在心理上有安全感,从而敢于大胆尝试,勤奋思考,享受成功的喜悦。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了平等和睦的关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和灵动活跃的思维才能被激发出来,从而全身心投入学习。

四、环境调节

尽可能的变化生活环境。 环境对于人而言,不能直接地将人引入积极的情绪状态,它对人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心境,这种好的心境是积极情绪发生的必要场所。 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布置环境来达到创设良好心境的目的。有的人改变居室的布置,有的人放音乐,有的人养花种草,这些都是改变环境的有效措施,能够对于情绪的调节有一定的帮助。或者美化自己的外表,暗示自己很有魅力,获得别人的表扬。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取悦自己。比如,穿最漂亮的衣服,当别人投来欣赏的目光的时候,心情自然就好多了,走进教室,学生新奇的目光或赞美的话语也能使自己忘掉烦恼。

五、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自身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师尤为重要。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而没有配偶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教师很难在工作之外获得情感上的舒缓和心理上的安慰,因而很容易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不利于心理健康,也不利于有效教學。

当我们走上讲台,站在学生面前的应该是一个充满自信、知识渊博的老师,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给学生广阔天地和思维空间的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心胸宽广、关爱学生成长的长者。所以走进课堂,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用积极的情绪去面对学生,用温暖的笑容去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取得良好的沟通,从而实现情感交流的目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应当相信自己的能力,去做情绪的主人,不应因不良情绪困扰自己而影响学生的求知欲。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真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我们积极努力,争取做的更好,成为学生心中的一束温暖阳光。

参考文献:

[1] 尹弘飚.教师情绪:课程改革中亟待正视的一个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06).

[2] 朱朕红,罗生全.教师情绪智力及其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4年01期.

[3] 张海燕.教师情绪自我管理的控制点[J].思想·理论·教育,2004(04).

不要让别人看出你是干部子弟 第8篇

父亲虽已去世42年,但每当我看到他老人家的照片,与家人谈起关于他的往事,心里仍久久难以平静。

“不要让别人看出你是干部子弟”

1968年春,我在北京灯市口中学上学,因为视力不合格,参军没有被选上。我与几个同学商量后,决定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报名去内蒙古牧区插队当知青放羊。学校发来登记表,我填完后请父亲审阅,他在家长意见栏内写下“完全同意、坚决支持”。我写信告诉在部队工作的几个哥哥,他们一致支持我的想法。

那段时间,我整日忙于准备行装,父亲将他打仗缴获的日本军毯让我带上,以抵御边疆冬季的寒冷。父亲对母亲说:“孩子现在离开我们是早了点,但不能因为舍不得就永远把孩子拴在自己身边。他们响应号召去建设边疆,我们应该支持。当年我们参加革命也是这个年龄嘛。”父亲语重心长地嘱咐我:“到了边疆,要团结当地人民群众,多向少数民族同志学习,不要老想家啊。”

向内蒙古大草原进发的日子终于到了。父亲、母亲,还有哥哥们,都去永定门火车站为我送行。

怕孩子们舍不得家长,影响火车开动,车站规定不让送行的家长进站,只能在进站口告别。曾担任铁道部部长、时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父亲和时任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的母亲,也被挡在车站外面,焦急地站在混乱的人群中不知所措。家长们急切地向车站负责人交涉,经过协商,家长们最后才得以进入车站,与奔赴边疆插队的子女们话别。我站在父亲面前,再次向他表示决心。我是他最小的儿子,又是第一次离开他,父亲很不放心。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不让眼泪流出……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插队的日子里,父母亲经常来信,勉励我在草原上扎根,经受锻炼。父亲在信中教育我:“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不要让别人看出你是干部子弟,要在艰苦朴素上成为标兵。”我也经常给家里写信,汇报我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父母看后非常高兴。

“不能伸手向组织要照顾”

1970年,我来到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我和战友们日复一日地开山洞、铺铁轨、架桥梁,为祖国的三线建设贡献力量。

参军不久,一次因工作需要,首长让我去北京密云出差。阔别多时的北京令我魂牵梦萦,但我更思念家中的亲人。回到家里一看,只有几位工作人员在,父母因为林彪的“一号命令”,服从战备需要已疏散到广东。在京工作的老同学听说我回来了,跑来与我叙旧,吃了顿饭。临返部队前,我在莫斯科餐厅回请了他们。吃饭的开销比较大,借了出差公款60元钱。我在信中无意间将此事告诉了在广东从化的父亲,他非常生气,写信批评我说:“干部子弟应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吃苦耐劳的习惯。这不是一般生活作风问题,而是思想觉悟问题,甚至是政治水平高低的问题。”

不就是吃一顿饭嘛,何必这样上纲上线!接到信后,我思想转不过弯来。父母除了写信帮助我提高认识外,还告诉了几位哥哥,也写信告诉了部队的领导,大家一起帮助我认识讲排场、摆阔气的坏处。父亲寄来60元钱让我把公家的钱还上。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学习《雷锋日记》,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对这件事有了初步认识,还写了思想汇报寄给在广东的父母。他们看后都很高兴,母亲来信说:“……你爸爸阅后在信上批了一个很大的‘好’字,希望你以更大的进步迎接19岁的生日。”

1973年6月,因北京修建地下铁路,我所在的部队整编后,将我从湖北郧阳调回北京。部队首长知道父亲身体不好,身边没有孩子,我又是最小的儿子,给我几天假回家看看。那天回到家,父亲见到我特别高兴,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望着父亲清瘦的面庞,心情难以平静。他老人家的头发白了,精神不像以前那样好了。父亲问我什么时候去新单位报到,我说:“部队首长给了几天假,在家休息两天就去报到。”父亲不同意,说:“不能伸手向组织要照顾,也不要休什么假,一天也不要,半天都不要!你要听我的话。”第二天我就去新单位报到了。

一个星期六,我正在班里和战友们学习,通信员叫我去连部一下。一进连部,只见父亲的警卫秘书杨新国正在和部队指导员谈话。我感到很惊奇,问什么事情。杨秘书笑着说:“首长想你了,来工地看看你。”“在哪儿呢?”我问。“就在外面车子里。”杨秘书说。我向指导员请了假,回到宿舍换了军装,赶到院子外边,老远就看见父亲坐的红旗牌轿车停在院墙外,司机和警卫员站在车外。我钻进轿车见到父亲,忙说:“爸爸,您怎么来啦?”父亲也很激动地说:“你妈妈又出差啦,我想你啊!”“走吧,我和您回家。”父亲说:“向连队请假了吗?”我说:“放心吧,我请假了。”

坐在车上,我心里很难受。父亲69岁了,身边除了母亲,就是工作人员。母亲在铁路局工作很忙,经常出差。父亲一定感到寂寞,才做出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回到家,他详细地询问我的学习和工作情况,部队的教育和施工情况,干部战士的思想情况。我把自己知道的向他全部道出,父亲听了很满意。第二天早饭后,他郑重地对我说:“你回去吧,好好工作。”我虽然感到不理解,也不情愿,但父亲的话必须照办。

我因私自用父亲的车而挨批

对于我犯的错误,父亲并非每次都能原谅,有时他发起脾气来会让我紧张半天。

1973年9月,中共十大刚结束,父亲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我在离北京市区约30公里远的昌平参加铁道兵教导队集训。因为训练紧张,很久没有回家了。星期六的下午,我请假坐了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回到城里,见到父亲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一晃就到了星期日下午。按照规定,我必须在周日晚饭点名前归队,否则就违反了军纪。我向卜站稳秘书求助,想用父亲的汽车送我一趟。工作人员知道我的难处,请司机李开志送我归队。为了不让父亲知道,汽车停在大门外面。

nlc202309081420

我头一次因私事使用父亲的专车,还是让父亲知道了,他严厉地批评了工作人员。我再次回家时,父亲把我单独叫到一边,口气相当严厉:“你胆子真不小,竟敢坐我的车!”他还说,“干部子弟不允许有优越感,你把我的话全忘了吗?”望着父亲严肃的面孔,我紧张得手心直出冷汗。我知道自己错了,赶忙向他承认了错误。“你给我听清楚,以后不许坐我的车!”父亲以这句话结束了批评。

几个哥哥从部队回家探亲,都是自己乘公共汽车回家。有时东西带多了,也是我骑自行车去车站接他们,从未因私事用过父亲的汽车。

国庆节回家还是吃窝窝头

工作之余,我喜欢翻看以前的日记。1974年9月29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该吃早饭了,我兴致勃勃地坐到餐桌旁。快到国庆节啦,看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可是父亲却夹给我一个小窝头,真有些扫兴。在连队经常吃窝头,好不容易回趟家,总该改善一下,怎么还吃窝头?我向父亲摇摇头,母亲也在一边劝我不要吃了。可是父亲不答应,坚持让我吃。没有办法,我只好勉强吃了下去。”

记得那天早饭后天气很好,我乘车陪父亲去紫竹院公园散步,闲聊不一会儿就谈到了早上吃饭的事。父亲语重心长地说:“现在的条件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衣食住行都与从前大不一样了。但是,怎么能忘记过去呢?在抗日战争中,太行山根据地的军民连树皮都扒下来吃。你们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孩子,可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啊!”父亲的教导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父亲不仅对我要求严格,自己也是以身作则。他衣着简朴,除了为出国访问置办的几套像样的衣服外,上班就穿铁路制服,平时在家穿粗布衣服。衬衣、睡衣破了,不愿买新的,让母亲补一下再穿。他平时的伙食很简单,炒胡萝卜丝和辣子豆腐是他的最爱。他喜欢吃粗粮,每天一个小窝头。父亲不抽烟,很少喝酒,他要求我们不吸烟,家里几个孩子都是男孩,至今没有一个吸烟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家住在东城区煤渣胡同的一个院子里,旁边紧挨着汽车修理厂,时常听到工厂的噪声。房屋破旧了,有关部门多次提出维修,父亲始终不同意,一直住到病逝。父亲身患重病后,购买的进补药品都是自己出钱,从不让公家报销。我深深感到,父亲身上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严格的家风,更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他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全家起了很大作用,几位哥嫂都继承了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好作风。

病危时还想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74年11月中旬,父亲患肺炎病重住进了位于东单的北京医院。尽管进行了积极的治疗,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父亲以顽强的意志与疾病抗争。为了让我在部队安心工作,他坚持不让身边工作人员将住院的消息告诉我。几个哥哥都不在身边,我一个人从湖北调回北京一年多时间,部队承担着北京地下铁路施工的繁重任务,平时也很少回家看他。

后来,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还是把父亲生病住院的消息告诉了我,我意识到父亲身边不能没有亲人的照顾,便向部队首长请了假,急忙赶到北京医院。

我推开病房的门,父亲坐在沙发上。我上前一步,立正,向他敬了一个军礼,他略显惊奇地望着我,头慢慢地摇。我端详着他憔悴的面容,脸色略显苍白,眼睛都不能完全睁开了,说话吐字不清晰,语言表达也很困难。见到父亲被疾病折磨成这个样子,我呆呆地站在那里,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在医院治疗期间,父亲经常让我陪他在走廊里散步。他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紧紧地抓住我的胳膊。看着70岁的老父亲心力交瘁的样子,我的心就像针扎一样难受。可他自己全然不顾,经常听广播、看电视,文件一送来就让我读给他听,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发生的事情。只要有空,父亲就叫我去帮助医护人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经常帮助医护人员做事,例如从电梯里装卸氧气瓶,刷洗厕所和浴盆,擦地板,收拾被褥,帮助护士粘药袋、搓棉签,还有煎中药、打开水、退送餐具等。看到有事要做,父亲只要用拐杖一指,我就马上去帮忙。后来慢慢习惯了,不用他的拐杖指,我也能主动找活干。父亲看到后,十分高兴。

1974年11月30日,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那天下午,父亲与前来看望他的老同志宋一平(1917-2005,历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兴奋地谈了两个多小时,茶几上的白纸写满了铅笔字,有人名,还有地名,我在旁边听着也入了神。

晚上下班后,母亲来医院看望父亲。父亲的情绪仍很激动,大概还在讲着下午的事情,可惜我们无法听懂他的意思。他拿起铅笔在纸上反复写着什么,我们也看不懂。母亲劝他不要着急,慢慢写。铅笔尖折断了,我换了铅笔,重新拿来一张纸,请他把字写大一些。父亲好像听懂了我的意思,不再着急了。铅笔下的字我们看清楚了,原来是“服务”两个字。

我明白了,这正是父亲对我们的一贯要求和希望!父亲是在嘱咐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向父亲认真地点点头,轻声对他说:“我们会这样做的,你放心吧!”父亲也点点头,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抬起头用眼睛看着我。老人家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目光又一次被泪水挡住了。

12月1日9时15分,父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70岁。父亲离开了我们,走得这样坦然又这样匆忙。

上一篇:考研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复习答疑下一篇:项目部管理制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