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2024-09-04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精选12篇)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第1篇

小学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五种小学生作文开头法

文章的开头,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文章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古今中外历代的写作者都特别重视文章的开头,称之为“凤头”或“爆竹骤响”。开头写得好,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把教给学生如何开头作为一个重头戏。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写好文章的开头呢?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因此,我认为它的开头应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第一,文章开头要尽快入题,少绕弯子,切忌拖沓冗长有的学生在写作时,为了凑字数,开头写得特别长。

比如,在写命题作文《校园一角》时,有的学生先介绍了学生学校的位置,又写了“我”家与学校的距离,接着写了学校的老师与同学,最后才写出“我”喜欢的校园的某一角落,这样的开头实属“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开头入题不能太慢,但也不能太急。同样写《校园一角》,有的学生的开头写成“校园一角在操场的西边,那儿有„„”这样的开头似是开门见山,却缺少必要的铺垫,写到下边就无话可说了。因此,一定要选一个恰到好处的入题点,既能开门见山,直接或间接入题,又不能入题过急,给人一种形式紧迫的感觉。

第二,开头要新颖,引人入胜,切忌千篇一律在小学阶段,记叙文主要是从反映对象来说的,即写人、叙事、描景、状物。过去,许多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往往套用一定的格式来开头。比如:写人时,他们会写“我认识的人有很多,但最值得我难忘(敬佩、喜爱等)的人只有××ׄ„”;写事时,他们会写“在我的童年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但只有这件事使我难忘(后悔、痛苦等)„„”;描景、状物也套用这样的开头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因此,文章的开头切忌搬死套子,要根据作文不同的题目、风格、内容来确定开头的形式。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总结出几种开头的方法,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

第一种,叙述式开头。这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开头方法,平平淡淡,却自然入题,使读者也自然地去阅读以下的内容究竟写的是什么。这种开头方法,有按时间顺序自然开头的,主要是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如此来开头的;有从事情的结尾或事情发展的经过开头的,这叫倒叙。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首先写了1927年4月28日是被难日,自己永远忘不了那一天,这样读者急切地想知道具体的情况,造成悬念,然后再回忆那时的情景,顺理成章,毫无牵强之处。

第二种,描写式开头。这种开头的运用,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要写的人、事、景、物得到烘托。写人时,我们可以一入手就描写要写的人的形象,或是这个人的背影或是其它有特点的地方;写事时,可以先描述事情发展过程的一个场景或几个人物;写景状物时,可以在开头描写出要写景物的主要特点或样子。这种开头方法类似于看图写作的开头,使人读来犹如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画卷,引起读者欲览全篇的兴趣。

第三种,引用式开头。这种方法就是引用别人的语言或观点来开头。在我们小学阶段,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神话、寓言、诗词、歌谣、谚语等来开头的。如小语第二册《桂林山水》的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七册《观潮》的“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俗语或说法,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之有一睹为快的欲望。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语言丰富,无论你要写什么样的文章,都会有相应的美妙的语言来供你引用。如写家庭纠纷,我们可以用“清官难断家务事”来开头;写邻里关系,我们可以引用“远亲不如近邻”来开头„„这样的材料太多了,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读书、多看报,不愁你找不到合适的引用式开头。

第四种,借物式开头。这种开头与以上几种的区分不是很明显,也可以归入以上的类型,但由于这种开头写起来形式多样,容易找出恰当的入题口,所以把它单列开来介绍。它主要有借物和借声两种类作文教学型。

所谓借物,就是借用一种物品,这种物品是事情发生、发展的线索或终结。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习作例文《小木船》就属于这样的开头;还可以借用照片或画像来开头,如在写人的作文中,我们可以一开始描写照片上的人的样子或画像上的内容,然后指出要写的是谁或照片、画像等的来历,自然引入回忆式的叙述,娓娓道来,顺利入题记叙。

所谓借声,就是借用一种声音,这种声音不局限于人的声音,可以是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树摇的“沙沙”声,鸟叫的“啾啾”声等;可以是猫狗的叫声;可以是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也可以是美妙的音乐或歌声等。具体来说,在写人或事时,可以以你所写人的那种熟悉的声音开头,可以是他爽朗的笑声,可以是她温柔甜美的歌声„„这就需要在写具体的人事时具体来运用,并不是非要用这样的声音不可。

5.开门见山法。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

6.提示中心法。

这种方法是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看看下面的开头。“生活在集体中间是幸福的,两年前,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是《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一文的开头,文章记叙了同学们帮洗鼻血这样一件事,从而揭示了同学们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生活在集体中多么幸福。这一中心。

7.描写引入法。

描写人物和景物来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来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必要的描写,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8.设置悬念法。

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的方法叫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如《智斗奸商》一文的开头写到的:放暑假的第二天旱上,我和表姐一块儿去买菜。走到菜场的北口,我就看前面很多人。我和表姐紧走几步,也围了过去„„

9.对比法。

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回忆联想法。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11.对话开头法。

以人物的对话开头。这种开头起笔自然,往往给人以新鲜的感觉。采用对话的形式开头,一定要把对话写得精彩有意义,紧扣中心。

而作文开头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引用法,叙事法,故事引入法,提出问题法等等,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要行选用不同的开头方法,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开头方法。你看,同样一篇文章就有不同的开篇方法。因此,一篇文章怎样开头,采用哪种方法,一定要从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出发,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做到新颖明快,言简意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只要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联系实际,勤于练习,就能写好开头,为写好全文打下基础。小学作文结尾的指导

文章的结尾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第一种,表示叙述事情的完结;第二种,需要对全文作一个总结,使人更清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三种,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让读者去思考,去体昧。

1、篇末点题法。这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点明题意或者能够引发读者丰富想象力。例如《井》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这就是我们村的井。”这个结尾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既简洁明快,又有点题的作用。再如《故乡的榕树》的结尾:“我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更爱故乡的大榕树。”这句点明了题意,也对自己热爱家乡,喜爱榕树的情感作了一个总结。《小镇的早晨》结尾“小镇的早晨多美呀!”是对“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三段的一个总结。

2、点明中心法。有些文章,还常紧扣中心来结尾。比如《第一次拖地》一文的结尾看着干净的地面,我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不仅学会了拖地,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前虚心请教,掌握要颔,学会做事就不难了。

3、水到渠成法。许多人写事、写景、的文章,在叙述事件,介绍人物或描写景物后,文章也就自然结束了,这种结尾的方法就叫“水到渠成法”。像《恩来练字》这篇文章,写的是“恩来练字”的事,结尾写道:“恩来又拿起毛笔,把那两个字认真地重写一遍。”这种结尾,自然,朴实,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

4、直抒胸臆法。我们知道,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是不能打动读者的,这情感是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尤其到了结尾,作者的感情已达到高潮,往往要直接抒发出来,我们称它为“直抒胸臆”。如《在九仙山上看日出》的结尾:“啊,整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这景色感染了我,激发了我,我仿佛已经融入到朝阳的光辉中。

5、首尾呼应法。有的文章首尾呼应,给人结构完整、严谨;上下连贯,逻辑性强;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印象深刻,弥久不忘等效果。如《九寨沟》中“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是对第三段的总结,“异兽珍禽”是对第四段的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是对全文的总结,又和“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呼应。《白鹭》“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与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相照应,且变化中又强调。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第2篇

一、“凤头” 1.开门见山式。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

2、对比总起式。

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

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写菊花,这样开头:有人喜爱艳丽多姿的桃花,有人喜爱娇艳富贵的牡丹,我却喜爱傲霜斗雪的菊花。

3、歌词、名句总起式。

例如写小草,开头就可以这样写:“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仿佛就看到了那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小草。又如写黄山时,开头可以这样写:“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金秋十月,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黄山。

4、设置悬念式。

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 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如写《着迷彩票的爸爸》:我们全家正在吃晚饭,我爸爸一边吃一边看电视。他突然站起来,发疯似的大叫:“中了,中了。”原来他中了500万的彩票。全家人跳啊,笑啊,大家高兴得手脚不知往哪儿放好。我爸爸对彩票的痴迷要从十年前说起„„。如在写梧桐树时,这样开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特别喜爱梧桐树吗?

二、“豹尾”

1、篇末点题式。这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点明题意或者能够引 发读者丰富想象力。如《小镇的早晨》结尾“小镇的早晨多美呀!” 是对“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小镇的 早晨是紧张的”三段的一个总结。

2、点明中心式。有些文章,还常紧扣中心来结尾。比如《夹竹 桃》一文的结尾: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 了夹竹桃。

3、歌词、诗句式。:看着这山这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出污泥而不染,全身奉献,一丝无悔。啊!„„”荷花的这种品格引起了多少人的赞赏。

4、直抒胸臆式。”。如写雪花,最后可以这样写:啊,雪花,你带给人们洁白素雅的美。雪花啊!我愿所有的人品格如你冰清玉洁。

关于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第3篇

“星期天, 我和××同学去泉城广场。”

“暑假里,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泰山。”

“我老家山庄后有一座又美丽又有历史的山叫鹊山。”

“趵突泉是济南有名的景点。”

……

景物名字多种多样, 却称不上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因为全班同学只有两种模式:

(1) 什么时间我和什么人去什么地方。

(2) 某地是个很××的地方。

除此以外, 几乎没有其他格式。这明显有仿写的痕迹, 或是教师亲自指导、手把手教出来的结果。

第二部分是对景物的描绘, 常见的无非是“美丽、好看、漂亮、奇特、名不虚传、引人入胜”等词语, 可见学生的词汇积累不是很丰富, 这是初学作文的小学生的通病。

第三部分一般只有一句话, 全班只有一种句式, 就是感叹句。如:

“千佛山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啊!”

“我多么想再去一次青岛啊!”

“这次旅游真是太让我难忘了!”

“同学们, 在泰山上玩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啊!真美啊!这就是美丽的九寨沟!”

“我们游览了月亮湾后, 吃完饭就回家了!”

“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

任何人拿到这摞作文, 我想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个班的学生写的!”是啊, 如果不是同一个教师教的同一个班的学生, 作文怎么会如出一辙!但是, 反过来说, 即使是同一个教师教的同一个班的学生, 就必须得有完全相同的面目吗?学生为什么写不出有个性的文章?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写景文章比起写人记事的文章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写的内容少、文字短也都可以理解。但是, 透过文字我们所能看到的却是关于习作教学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表达含糊、语言贫乏以及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等重要缺陷。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怎样才能实现作文的个性化?简单地说, 就是学生能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文文相异, 各不相同, “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古人有诗云:“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有新意, 要与他人不同, 即我们所说的个性。人们常说“文如其人”, 人“各如其面”, 文自然也千差万别,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共性, 忽视、压抑、扼杀学生的个性, 这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吕叔湘曾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像农业而绝不类似工业, 工业是用一定的原料在一定的模子里造出预先设计好的产品, 而农业则是把生命的种子播在土壤中, 给它合适的条件, 加以管理、照顾, 让它在自由的天地里茁壮成长, 结出丰硕的果实。”思想感情不同, 文章立意不同, 篇章结构不同, 语言风格不同, 表达习惯不同……总之, 个性化作文重在强调求异, 尽量避免趋同。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对写作的内容和方法要求限制得过于死板, 使得作文教学成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机械的训练。教师以自己的方式方法训练学生, 以自己的责任和高高在上的权威压抑学生的主体性, 强迫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标准去写作, 学生只能奉命而作, 依样画瓢, 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以往, 学生思维受定势束缚, 个性受限制, 作文了无生气, 更有甚者, 成为“人形鹦鹉”“虎皮鹦鹉”或“活书橱”。 写作文犹如工人盖房子, 要注重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知识的积累。具体训练中将读与写有机结合, 以读为基础, 以读仿写, 由写促读, 日积月累,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自然而然就不同了, 这也是避免千篇一律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第4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很重要。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勝。古人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就是这个意思。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掌握的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如《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清凉山上望下去,见有不少的人,顺山下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我们《解放日报》的同志,早得了消息,见博古、定一同志相约下山,便也纷纷跟了下来,加入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飞机场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如《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又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如《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2.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如《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如《逝去的岁月》一文中写到:“当我突然静下来好好想想时,我发现我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五个春秋了。我不曾觉得时间流逝的如此之快,同样,也感悟到:时间是那么经不起我们‘折腾’的。谈论此话题时,我的心情是如此复杂……。”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如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如《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如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中,有时并不是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二、结 尾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有不少写好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受到启发,从而开拓结尾的思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概括全文

如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

2.交代结果

如小学语文课文《找骆驼》的结尾:“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

3.写出感受,总结全文。

如小学语文课文《马》,作者在记叙了他和弟弟一起赶着一匹拉了重载的马,在雨夜泥泞中赶走夜路的经过后,在结尾时写道:“我现在看到拉货车的马,还打心眼里感到亲切。真的,再也没有像马这样忠实的动物了。”最后一句,写出了感受,总结了全文。

4.篇末点题

如小学语文课文《心愿》,作者叙述他在巴黎的街道公园与一个法国小姑娘及他的爸爸、妈妈相遇的经过后,用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天真的孩子,他们的心愿多么美好,多么纯真!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最后一句就是篇末点题。

5.表达感情和愿望

如小学语文课文《关怀》的结尾:“窗外阳光灿烂,菜花的香气一阵阵扑进教室来,春天这样美好,周总理这样关怀我们,我们感到又温暖,又幸福。”

6.首尾呼应

这种结尾方法有多种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应,如作文《各就各位,预备——》,用“各就各位,预备——”开头,记叙了参加体育测试,联想到学习和要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准备,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预备——”结束全文。还有一种是开头设问,结尾回应开头的设问。如小学语文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是“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7.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最常见的是结尾用省略号。用省略号结尾,可以促使读者去思考、回味,但使用时必须注意,文章本身要有可以给人深思、回味的内容,不能结尾时没话可写就随便来个省略号。

除以上这些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结尾方法。对小学生来说,这些结尾方法在写事的时候可以灵活选用。不过,不可生搬硬套。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第5篇

文笔从不是文笔本身造就的。行文如登山。来到山腰,仰首山巅;风光无限,依稀可见;回首来路:蜿蜒崎岖、历历在目;向前走;石滑风大,险峻交加;退回去;则前功尽弃、永失良机。想有突破,就要推陈出新,新概念作文,给你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然后才是新的作文。从各种文体入手,精选好词、好句、好段、好文,在好玩中、好奇中,在潜移默化中,这些精彩的词、句、段已成为你胸中的“材料”,它会在你写作中“灵光乍现”,被你随心所欲地应用。

好词,淋漓表达各种物态情境的林林总总;好句,精彩诠释大千世界的万象纷繁;好段,尽情探洒作者的才情智慧;好文,更是一种情致、一种表达、一种超脱。词、句、段、文,环环相扣,是写好作文的四位一体。

文章开头常用的方法有:

一、开门见山法;二、总起点题法;三、引用诗文法;四、平铺直叙法;

五、倒叙开头法;

六、外貌描写法;

七、环境描写法;

八、对话描写法;

九、提出问题法;

十、讲述说明法;

十一、对照比较法;

十二、设置悬念法;

十三、因果联系法……

怎么结尾呢?

解疑关键:多掌握一些结尾的规律方法,瞻前顾后,灵活运用。

同学们,咱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作文的开头方法,有了“龙头”,现在就要解决文章的结尾“凤尾”的问题了。要知道,文章的结尾也不是固定的不变的,它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内容以及开头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结尾。

一、记事记叙文的结尾

1、自然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很容易,事情记叙完了,结果也出来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自然式结尾。如:《游笔架山》的结尾:

太阳偏西了,我们也有点累了,便一起乘车,带着在笔架山游玩的快乐,踏入归途……

2、总结式结尾

事情记叙完了,总结一下收获,常用递进关系的复句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感受。比如:《记一次有趣的蛋壳实验》的结尾:

这次蛋壳实验真是太有趣了!不但锻炼了动手的能力,而且还从中明白了“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道理,收获太大了!所以我喜欢这样的实验!

3、启发式结尾(也称“明理式”)

这种结尾是把通过某件事之后所得到的启示、明白的道理写出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比如:《一件小事》的结尾: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我却铭记不忘。事情虽然小,但它给我的启发却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认识到错了,而且敢于承认,勇于改正,那就一定有新的开始,一定会进步的。

4、疑问式结尾(也称“反问式”)

事情结束了,作者为了强调自己明白的道理或启示,故意用问句或反问句收尾,既表白了自己的意愿,又激发读者的思考,起到强化中心的作用。比如:《真正的友谊》的结尾:

我们终于和好了,而且通过这件事,更让我们明白了以诚相待,宽容谅解才是友谊的基础。朋友,您说是不是这样啊?

尾句也可以这样说:“朋友,难道您不这样认为吗?”

5、梦幻式结尾

这种结尾属于想象、寄托型。也就是不直接写事情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有可能不是一种情况,就用“做梦”的方式,来表现寄托意愿或结果。这种梦幻式很有意思,引人暇想。比如:《找妈妈》一文的结尾:

这天晚上,男孩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小女孩找到了妈妈,正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呢!小鸟呀,也飞回自己的小巢,正和鸟妈妈一起快乐地歌唱呢!

6、引歌引言式结尾

有“引歌引言式”开头,也有“引歌引言式”结尾。根据事情的内容与中心,选择恰当的名言古语或一两句歌词,做为文章的结尾,富有鞭策、指引、激励的作用。如《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一文的结尾:

只有珍惜时光的分分秒秒,才能不虚度光荫,做应该做的事,这是经历了这件事之后给我最大的启示。朋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二、写人记叙文的结尾

写人记叙文的结尾也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1、总结式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对所写人物的表现、品格进行总结。比如,《我的榜样》的结尾:

这就是王小平,我学习的榜样。他就是这样勤奋向上,乐于助人,现在,他已经成了同学心中的偶像啦!

2、赞扬式结尾

在结尾,用歌颂的语句来赞扬人物的品格,突出和点明中心。比如:《我的老师》一文结尾:

王老师就是这样热爱自己的学生,忠诚于崇高的教育事业,她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地传道授业解惑,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无愧于“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3、抒情式结尾

在结尾,反悔自己对人物的赞扬、歌颂、敬佩之情。比如:《我的老师》一文的结尾:

啊,敬爱的王老师,您就是这样,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呵护着我们;像一位辛勤的园丁,无怨无悔地哺育我们成长;您对事业的忠诚与执着,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为有您这样的好老师而骄傲、而自豪!

用议论的语句来阐述自己对所写人物的看法、观点,强化文章的中心。比如:《无私奉献的人》一文结尾:

这就是我的老师,一个无私奉献的人。难道她没有亲人儿女吗?难道她就不知道辛苦劳累吗?难道她就不需要享受点安逸生活吗?不,她都懂,都知道,然而,她把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做为自己的第一生命,把无私奉献当做最大的快乐。这样的老师,我们怎能不热爱、不敬佩呢?

5、篇末扣题式结尾

这类结尾同总结式结尾一样,是最常见、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所题目或有关题目中的“题眼”写进结尾里。比如:《值得我学习的人》一文的结尾:

这就是王小刚,一个值得我学习的人。他的谦虚、他的诚实、他的热情待人,都为我树立了前进的榜样,让我佩服不已。

以上,老师从记事、写人这两种类型体裁的开头和结尾进行了指导,这些只是供同学们学习和借鉴。更多的还有待于在今后作文训练过程中,你们自己进一步去尝试和摸索。这里,老师只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怎样写好作文

如今,作文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个工具,但怎样写好作文呢?

一、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等于是一篇好作文的开端,题目要新颖,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

二、开头、结尾

文章的开头是龙头,结尾则是凤尾。开头多种多样,一旦想出好开头,笔头的文思就会源源流出。常见开头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

2、提问引人关注。

3、概括揭示。

4、描写环境。

5、倒叙,制造悬念。这样,才会制造一个好开头,才是一篇好文章的开端。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结尾也是其文章精华之处,有的结尾发人深思,有的结尾自然收笔,有的结尾刁钻古怪,耐人回味,还有的结尾,要挑选一种比较与文章相配的结尾来写,收笔也美观大方。

三、用词妥当,修辞正确

用词妥当,会使文章显得更丰满、具体。一篇文章,平淡无奇,加上几个修饰词,才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同时要注意库存,把好词好句印在脑子里,才会活学活用,还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条理清楚,合乎逻辑

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注意条理,文章不能文不对题,杂乱无章,最好的办法就是列提纲,脑子里有这么一个轮廓,再细细描绘。描绘过程中,要现实,不能写什么“公鸡下蛋”之类的,否则会闹笑话。还要注意标点,不能乱点,标点也有标点的规律,该停顿就停顿,该省略就省略。

五、巧设布局,详略得当

一篇文章到手,就得定个布局,这怎么写,那怎么写。这个布局好比一个猪肚,很多很大,但也有详略,如果没有详略,文章就显得干巴巴的,只有一个骨架,像流水帐,因此,不能犯这个毛病。

这就是作文的五点,我概栝了一下,我想作文做到这五点,就没什么大难了。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阅读的重要位置,因此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就会使文章出现“亮点”,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提高自己作文的分数。

一、撰写一段精彩的开头,一见钟情。

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贴切,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一种必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

(一)设计题记,新人耳目

如有篇《朋友,我要说声谢谢你》,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缘,让我与你相识在桂花烂漫的九月;梦,又让我与你分别在烈日吐炎的六月。朋友,在与你相处的四个春去秋来的日子里,友情让我加倍珍惜。是你让我惨淡的日子也变得精彩,是你让我发现了生活的美丽,是你让我骄傲的心得以让谦虚驾驭。一切的一切,让我追寻与你共同走过的脚印。

在这篇文章中,考生别具匠心地在正文前面设置了一个题记,既渲染了浓浓的氛围,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同时又含蓄地交代了“我要说声谢谢你”的原因,巧妙地诠释了文题。而且句式整齐,富有文采,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言彼意此,曲径通幽

如中考满分作文《美丽人生》的开头:

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条路,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杯酒,有的人信号把人生比作一团麻。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

在铺陈了他人对人生的种种理解后,小作者话锋一转,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由此进入的主体部分,可谓言此意彼,欲擒故纵,曲径通幽,韵味悠长。

(三)铺陈排比,蓄势待发

有一篇题为《门》的,是这样开头的:

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

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

果实推开了秋天的门

瑞雪推开了冬天的门

书籍推开了知识的门

智慧推开了理想的门

理想推开了成功的门

听,到处都是开门的声音……

开篇,作者连续用了8个结构相同、含义隽永的句子,从不同角度赋予了“门”独特的寓意,既揭示了“门”的丰富意蕴,又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不可遏止的雄浑气势,自然引出了下文“推开人生之门”的主题。

(四)托物起兴,暗渡陈仓

曾见过一篇优美的习作,题为

《关爱永远》,开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作伴;春花绽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在鸣唱,蟋蟀为它伴奏……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爱的故事。

文中,作者从自然现象入手,托物起兴,铺叙了自然界中许多事物之间都充满了浓浓的“关爱”,并且运用拟人手法,使这些事物具有人情味。接下来不用看就知道,肯定要过渡到“人与人之间也应存在关爱”的相关主题,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二)提出问题,引人深思

有一篇中学生优秀作文《简单与不简单》,在列举了种种“简单与不简单”的现象、分

析了“简单与不简单”的辩证关系之后,文章结尾时,作者写道: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有着简单和不简单,问题是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

朋友,你说呢?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第6篇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同样,好的开头,对于中考作文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可考虑选用如下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式。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背景渐入式。如《孔己已》开头:“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可以随时温酒”。《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

3.设问置疑式。先倒叙事情的结果,设置悬念,或先设问破题,引起说明或议论。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方法,其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

4.名言警句式。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如《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了程颐的话:“学者先要会疑”等。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5.精辟设喻式。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以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既然是“设喻”,就得注意所言之“他物”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作文开头和结尾写法 第7篇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5)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6)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7)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8)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结尾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例析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打磨 第8篇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些学生作文立意还算准确,但在形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直白的语言不讲任何技巧,显贫血; 议论文的分析不能紧扣论点,显游离。甚至连阅卷老师必看的开头和结尾处语言也不使用任何技巧,结构上也不能做到首尾呼应,严重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

《江苏考试说明》作文部分的要求:结构完整要求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段落安排得当;语言通顺要求语言规范、准确,语意通畅,没有语病。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要用心打磨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以南通市2013届二模作文题为例,介绍笔者开头结尾的打磨过程和方法。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淡无光吗?”

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自主列提纲,然后笔者收齐筛选,利用投影设备在全班展示交流。

当看到朱益鑫同学的提纲时笔者眼前一亮,他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这样写的:

雄鹰搏击蓝天,是因为它有一双强健的翅膀,倘若野兔也能借来一双翅膀,恐怕它们的关系就要改变了吧。蒲公英随风飘摇,接风之力,在大地上散漫后代。物犹如此,可见我们也应该借他人之力助己飞翔。(《借一双翅膀飞翔》)

“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就连伟大的牛顿也如是说。任何成功都难以离开他人的帮助。篮球场上那些精彩的进球是不可能缺少他人精彩的助攻的。可见,只有借一双翅膀才能飞得更高。

显然,开始三句语言明显不通顺,扣题不紧,缺乏条理,但朱同学难能可贵的采用比兴方式提出观点,值得称道。结尾处虽未与开头比兴处有明显照应,但能有意识的引用论证并重申观点,也算结构完整了。

但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很难“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层次, 把思想构成一个连贯体,一个连续不断的链条”(布封语)。笔者将朱同学的开头和结尾尝试修改并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揣摩笔者的修改意图。开头和结尾分别是:

雄鹰搏击于蓝天是因为它凭借有一双强健的翅膀,野兔飞奔凭借它有强劲的后腿,蒲公英能播种远方在于它懂得凭借风力。物犹如此,我们何尝不也应该借他人之力助己飞翔!

“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就连牛顿也如是说。可见任何成功都难以离开借助于他人,就像雄鹰凭借翅膀翱翔蓝天,野兔遇险凭借后肢脱困,蒲公英巧借风力播种远方。因而只有借助外力方能让自己飞得更高、走得更快、传得更远!

学生经过交流基本形成共识:开头继续使用比兴,但调整后又构成排比;结尾依然引用论证,但去掉原来的篮球场助攻的事例,而是巧借开头的比兴事例既构成排比,增强语势,又得出结论,拓展“借”的意义,还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

至此,在学生心中至少应该已经有了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标准,尽管一篇作文的好的开头与结尾方法不止一种,但这不影响此种方法的运用。而且,笔者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还经常使用同题反复做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熟练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还是这道题,在第二次训练时笔者发现沙安宇同学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这样写的:

是鱼儿就不要模仿鸟儿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模仿鱼儿迷恋大海。只有坚信一个自我,认识自己,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所以,找准位置,认识自我,寻求成功。(《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 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认识自己的光源、声音,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能把自己变成最好的。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第9篇

关键词 学生;写作文;指导

一、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且恰当的开头,能使语言文字妙笔生花增添文字魅力,给文章整体增加光彩,使读者产生喜爱之情。

(1)开头四要素阐述。在开头时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2)开门见山表述法。即文章开头时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直截了当简明概括,引入正文,并将作者的所表述的观点,所点明的文章中心思想表达出来。

(3)景物开头描写法。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烘托感情,使读者在景物中触景生情,为文章下文描写做铺垫。

(4)开头问题提出法。即文章开头时提出问题让读者进行思考,引起读者的兴趣,为文章增添吸引力。

(5)开头倒叙方法阐述。即文章开头时将故事的结果说明,随后把事情的原因和经历告诉大家,使文章以一种悬疑色彩呈现在读者面前。

(6)感情抒发开头表达法。即文章开头时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及思想感情抒发表达出来。

(7)中心揭示开头法。即在文章开头时将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内容直接概述表达。

二、如何写好文章的结尾

(1)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

(2)点题结尾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文章结尾法,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何提炼文章中心和总结文章的中心,尤为重要,内容表达时尤其注意文章基本内容切记充分,或重复开头等。

(3)结尾发问法。即文章结尾时采用发问的形式阐述法。这种结尾法适合于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学生写作文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文中提出设问,反问的方法,进行真情实感的抒发,表达时切记不要牵强附会。

(4)感情抒发结尾法。即结尾时作者对描述的事物抒发真情实感,饱含赞美之情。写作时要注意真实感情有情有抒,切记表达抒情时的娇柔做作不且实际。

(5)启发式结尾法。即结尾时以某种教育或启发的形式表达,恰当的表达使读者产生回味和思考,这种结尾法一般适用于写人、记事、写景类的文章,同学们写作时要注意突出中心思想为主,一定切忌毫无目的描写或为了描写而描写。

英文求职信开头和结尾写法 第10篇

范文:

12、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read my resume . I will appreciate if you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part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 I am looking forword the anticipation speaks in detail with you !

13、I would appreciate the privilege of an interview. I may be reached at the address given above, or by telephone at 19811001.

14、I would be glad to have a personal interview,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s if needed.

15、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16、I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to further discuss my qualifications and your needs.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

17、I have enclosed a resume as well as a brief sample of my writing for your review. I look forward to meeting with you to discuss further how I could contribute to your organization.

18、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I look forward to speaking with you.

19、The enclosed resume describes my qualif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personally discuss my qualifications with you at your convenience.

20、I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for a personal interview with you at your convenience.

21、I feel confident that given the opportunity, I can make an immediate contribution to Any Corporation. I would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with you to discuss your requirements. I will call your office on Friday, to schedule an appointment.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22、I look forward to speaking with you .

附:

为提高成功率,许多大学生的求职信越来越具有针对性:选中一个公司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公司状况,找到自己与公司的契合点,并以此进行自荐。

近日,记者在华中科大校内广东移动招聘现场发现,新闻学院一位男生把自荐书上的“贵单位”改成公司实名,简历中一些内容也 针对应聘的职位来写,比如为移动通信公司做的形象策划等。

据悉,这种“贴身式”求职信在今年大四学生中比较盛行。武大电信专业一位大四学生说,这种简历需要事先了解公司所需职位的知识背景和业务技能,针对性越强面试的机会越大。

总结的开头,结尾,写法 第11篇

工作总结开头:时间如梭,光阴似箭,这一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

工作总结结尾:我将怀揣着这颗热情的心,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今后工作中,为石油工作尽一份努力。

1。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在公司领导的全面支持、关心下,本着一切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围绕优化服

务、拓展xxx和xxx的宣传和信息的功能,从客户的利益角度服务、业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利益

最大化,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2006年的工作。

2。回顾这半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主要反映于xx及xxx的风

格、定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尤其是网上的公司产品库充分体现我们xxxxx和我们这个平台能为客户提

供良好的商机和快捷方便的信息、导航的功能发挥。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各项工作更

上一个新台阶。

3。光阴如梭,一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2006年即将过去,2007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

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一定努力打开一个工作新局面。在2007年,更

好地完成工作,扬长避短,现总结如下:

自2006年工作以来,我认真完成工作,努力学习,积极思考,个人能力逐步提高。伴随着公司的发展,我所工作的xx作为公司的一个设计部门尤为重要。所以,我在实际工作中,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

小慎微。

此外,火车跑的快还靠车头带,由于刚参加工作不久,无论从业务能力,还是从思想上都存在许多的不

足。在这些方面我都得到了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的正确引导。

4。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今年7

月,我来到xx工作,近6个月以来,在公司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回

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在行业学习上远远不足,要想做精做好必须得深入业务中去,体会客户的心

理和行业的动态。在技术上还有待提高学习。

【工作总结写法】

范例一:

在繁忙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又迎来了新的一年,2009年这一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历程,作为XXXXXXXX企业的一名员工,我深深感到*****企业之蓬勃发

展的热气,*****人之拼搏的精神。

过去的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工作取得成绩:„„„„„„„„„„„„„„„„„„„

2.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3.新一年的展望„„„„„„„„„„„„„„„„

2010年,是全新的一年,也是自我挑战的一年,我将努力改正过去一年工作中的不足,把新一年的工作做好,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力。

范例二:

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09年已接近尾声,过去的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工

作总结如下:

„„„„„„„„„„„„„„„„

„„„„„„„„„„„„„„„„

„„„„„„„„„„„„„„„„

2010年,是全新的一年,也是自我挑战的一年,我将努力改正过去一年工作中的不足,把新一年的工作做好,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力。

【工作总结模板】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2010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09年也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公司领导与

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下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主要工作:

1、×××

2、×××

3、×××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

2、×××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获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我还是清楚的意识到,我的某

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2、×××

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第12篇

材料作文拟题技巧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位花农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在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花农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花农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花农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反而是满园春色。

请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和抄袭。【写作导引】

该材料有两个主要形象,一个是花农,一个是学童。花农种了很多花,学童爱花,想摘园中的花占为己有,花农因势利导,学童明白,爱花,就应该将花留在园中。学童接受花农的建议,将花留下——学童留下“一朵花”就是留下了“一座花园”。所以考生可采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构思立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学童”的角度:①爱要讲究方式,②把爱留下,会有更美的风景„„

2.从“花农”的角度:①教育的艺术在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②没有“随风潜入夜”的教育,很难收获一片芳香,③只有善于教育的人,花才会开得越发灿烂„„

3.从“花农”和“学童”关系的角度:①爱是感情共鸣的基础、沟通的桥梁,②没有爱的共鸣,也就没有满园的春色„„ 判断下列题目是否恰当?

失误

1、“审材”失误,拟出的题目与原材料背道而驰,离“材”万里。《请把美好留下来》:此类题目明显是考生从“花”的角度拟写的,但对于该材料,“花”根本就不是主要形象,因而也就不是写作的角度。看到此类题目,阅卷教师会毫不犹豫地将此文判为跑题作文。

失误

2、拟出的题目切入角度太大,属于典型的“大”而“空”《学会变通》、《智慧的力量》、《人生要有智慧》花农“教育方式的转变”虽属于“变通”“智慧”的范畴,但这两个概念绝对不能等同。所以此类题目不能说跑题,但会被阅卷教师轻易地判为偏离题文。

失误

3、如:《换位思考》(“换位”是交换位置,而材料体现的是换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故“换位”与“换种方式”二者不能等同)

《放弃就是拥有》(“放弃”是不再拥有,而材料体现的是“放手”,“放手”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拥有,故“放弃”与“放手”二者不能等同,“放弃”属典型的偏题作文甚至跑题作文)

《分享》(“花”是花农的财产,花农的目的是既不伤害学童又不失去“花”。同时对于学童而言,花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财产,何谈“分享”呢?)《爱的奉献》(材料是谈“爱的方式”,非倡导“奉献”爱,属典型偏题作文)失误四: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

如:《留着总比摘掉好》《选择一种存在的方式》《美的风景》„„

此类题目拖沓冗长,故弄玄虚,把材料的结果,即一个现象作为题目,让阅卷教师不知考生到底想说什么。

失误五: 题目平淡苍白,毫无文学色彩和美感

如:《生活要有爱》《爱不好会伤害》《舍了就是得》《要想进必须退》„„此类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苍白,毫无新意,所以虽不偏题、跑题,但是也很难获得高分。

二、【材料作文拟题常用方法】

下面以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的题目为例,浅谈一下材料作文的拟题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保守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法一般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中明显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及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具体操作如下: 1.用扩展或改造后的话题作题目(适用于带有材料的话题作文)

如2009年天津卷以“我说90后”为话题的材料作文: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方法:将话题做如下变形:《90后,想说爱你不容易》、《90后,让我欢喜让我忧》„„ 2.直接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当成题目的一部分(适用于带有观点句或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如2011年大纲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方法:提取出关键词“诚信”,就此考生拟出以下题目:《为人格涂上诚信的色彩》《诚信的背囊岂能丢?》《回来吧,诚信》《利益诚可贵、诚信不可抛》„„

3.题目要明确地告诉阅卷教师自己的写作角度(适用于写作角度特别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如2012年课程标准卷“修船工与船主的故事”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船主请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涂刷油漆。修船工涂刷完油漆后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把洞给补上了。过了几天,船主拿了一个大红包来找修船工。“这是我给你的感谢”“修船的工资不是给过了吗?”“这是感谢你把我船上的洞给补上了” 修船工说:“这只是我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说:“前几天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等他们走后我才想起船底的洞。我想这下坏了,他们再也回不来了。可最后他们平安回来了。我要感谢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明显有两个角度可写,故考生可拟出以下题目。修船工的角度:《举手之劳,公德回归》、《勿以善小而不为》„„ 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生活更加和谐》、《懂得感恩,人格将更加高尚》„„

以上三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死板,新意不强,但它绝不会偏题,更不会跑题,因为这样的拟题方法直接扣住了材料立意的核心词语,并且在题目上准确地告诉了阅卷教师,几乎等同于把论点当作了标题。

(二)创新拟题法

创新拟题法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修辞、引用、化用、反弹琵琶等手法来拟题,具体操作如下。1.拟题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比喻就是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方抽象的事物。用熟知的事物来比方陌生的事物。运用它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如:(2012年北京卷)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拟题:《坚守,生命中最美的容貌》 2.标题运用比拟,情感细腻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方式。简单地说,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写;而拟物,就是说将人当成物来写。如:以“诚信”为立意核心的词语(2011年大纲卷)《与诚信同行,你我更和谐》《诚信不会孤独》、......3.标题运用对偶,整齐明了

对偶就是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词句来表达一个内容相对称的意思。使用对偶可使题目一目了然,且富有节奏感。

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2012年课程标准卷)如《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正对式标题。(2008河南)(2015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拟题:《仰观宇宙,俯察万物》——.反对式标题。《远近结合,感受自然》——承接式标题。

(2012广东卷)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固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活在当下,静待花开》——承接式标题。

(2012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

要求:(1)必须符合问题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拟题:《生命的速度,人生的旅程》

《有限的生命,无限的征程》(2012年福建卷)4.标题运用反问,发人深思

在标题中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运用一个反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往往能激起读者探求内容的欲望。此方法一般适用于时评类或漫画类材料作文。

(1)以“英雄与平凡”为立意核心词语(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拟题:《不做英雄又何妨?》

5.标题运用典故,成语或者诗句内涵丰富

在拟写标题时,可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诗词、成语、流行歌曲、广告语、书籍名等来增添文章的诗意、哲理。这样标题不仅新颖、独特,还让文章充满丰富的内涵。如:

(1)引用古诗文。《失信猛于虎》、《生命“诚”可贵》(2011年大纲卷)(2)引用歌词。如“想让你陪我到地老天荒”(3)引用成语。如“一叶知秋”

高质量的作文标题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拟题的基本原则是:标题与中心相关联;标题要简洁、概括、醒目、新颖;标题要切合具体文体特点。

作文开头

一、考生中下等作文开头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不必要的释题;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比一比下面几段开头?

选择如同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边是诚信,另一边是自己的私欲。《左手诚信,右手私欲》

中华的传统美德有很多,诚信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诚信的人往往都会有着其他的美德,但有着其他美德的人不一定有诚信方面的美德,可以说,诚信可以做为人的评价之一,是对人了解的途径。

二、高考高分作文开头的要求:

“满纸荒唐言,一1.要向主题靠拢(扣题): 梁启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动人。”

《三国演义》开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历史的概括性就非常强。2.要短小精悍:

茅盾《海南杂忆》开头:“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12个字便交代清楚了所游地点,为下文由所见所闻引起对历史的追忆开路。“清晨,大雾。”陈国凯《雾》开头仅四字白描,见解深刻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又暗示故事结局,含义深刻隽永。3.要有文采:运用修辞手法。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 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以诗开头,生动含蓄。

期待是血与泪浇灌的红霞,是风与浪拍打的港湾;期待是苦与乐飞翔的翅膀,是忧与喜编织的童话。(2011四川高考作文《总有一种期待》

三、好的高考作文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法:

就是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点明写作主题的开头方法,这样的开头讲究要言不烦,片言明旨,寥寥数语即能概括全文内容,明中心,摄魂魄。其效果是紧扣标题,内容明白、中心突出。例1: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人也一样,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潜在的、无声的激励,是一种可贵如金的品质。(2009年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这也是一种激励》)2.巧用修辞法:最常见的是比喻和排比

开篇使用修辞(拟人、排比、对比、比喻、设问、反问、反复等),生动形象,易把读者带入文章境界中,以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或观点的兴趣,使文章开端新颖,极富吸引力。

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充沛,极富感染力;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设问句,则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兴趣。总之,运用修辞法设置文章的开头,能使读者开篇即能体味到飞扬的文采。如此精彩的开头犹如美女的眼睛,立即能摄人魂魄。例4:2011年全国卷《“赌”一把诚信》的开头:

“灯红酒绿的赌场,我们嗅到了什么?金钱、欺诈、贪婪„沉浮莫测的人生,我们追寻着什么?名利、虚荣、安逸„”

运用设问手法,给人以思考,发人深醒。3.引用名言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生在文章开头,巧妙地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词、歌词、名言、警句、谚语等内容,能使文章显得自然灵动、含蓄隽永,同时又能体现思想的厚度,彰显文化底蕴,增添文采。

例1:《世界因多彩而精彩》开头语段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所以,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4.故事开头:文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用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简短故事或名人典故开头,很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沿着作者的思路思考,且使文章内容生动、真切,说服力强。但是,用故事或典故开头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用在开头的故事或典故要精心选择,既要有利于观点的阐发、紧扣文章主旨,又要力避让读者从中提出与文章主旨相悖的观点。

(2)语言要简洁明了,故事要引人入胜。因为它只是一个引子,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不求内容完整,只求生动传神。

例1:《传递》开头语段(2007广东卷)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蔓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点评:以故事开头,能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含蓄地表达了“传递”这一话题,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5.情景开头法: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通过环境、景物描写,展现出一幅画面,创造一种艺术境界,抒发某种情感的方法。

例2:2011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的开头:

“垂柳树下,难掩泪面,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汴京城外,挥手离别,仍念执手,眷念香衾绣被。”

6.疑问开头法:

即在作文开头,以富有力度的语言设疑:一是设问;二是反问寓答于问;三是设疑,留下悬念。例2:《当生活遭遇困境》

“当你遇上泥泞,你会怎么办?或许,你会选择逃避,找个避风的港湾;或许,你会选择哭泣,用泪水清洗伤心欲绝的心灵„„”

7.题记开头法:第一行标题,第二行空两格写题记的内容,第三行靠右写“——题记”。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

题记(牵引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主旨;交代写作缘起;沉浸意境氛围)或生动形象,或富含哲理;为文章锦上添花。例2:

2012课标全国卷《一粒沙中的天堂》题记

你若愿把一粒沙子放在别人手里,他定会还给你一个天堂。

——题记

新材料作文引述材料存在的问题及抢分策略

一、引述材料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抢分策略

在引述材料的过程中,不少同学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问题频率最高的有以下几种:无重点、无侧重地全盘照搬材料;材料叙述太过简略,难以分析得出观点;对材料作过多拓展和解读;如果是多则材料,则每则材料都详细引述,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侧重。

(一)全盘照抄材料

无重点、无侧重地全盘照搬材料是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同学经常犯的错误。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区分议论文写作和记叙文写作的区别,以记叙文的写作方式来写议论文;更重要的是没有从审题立意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取舍,同时又不知道对材料进行概括。其结果是引述材料过多,分析论述的力度被削弱。

原材料:

某乡村小学生的上学路上有一条河沟,春天涨水时,身材高大的男校长总是到河边接送学生,背他们淌水过河。为此,他得到普遍的好评,不久,被提拔到高一级学校任职。接替他的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女校长,她只能站在河边,指挥学生强帮弱,大帮小。此外,她不断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了拨款,在河沟修建了小桥。不过她从未得到过表彰奖励。

下面我们结合两位同学在引用材料的文段进行分析。甲同学: 身材高大的男校长背着学生们淌水过河,人们看见了他脖子上淌着的汗水,他湿漉漉的裤腿,看见了他每走一步中夹杂着的热诚与真挚,爱心与奉献,这让他受到了民众的赞美,最终得到领导 的赏识,提拔到高一级的学校做校长。然而身材矮小的女校长,由于身体孱弱,不能背孩子过河,但她一直向上级部分反映情况,争取到资金,在河上建了一座桥,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可她却没有受到任何表彰。

乙同学:

身材高大的男校长背学生淌水过河,受到提拔。身材矮小的女校长争取到了资金,在河上建了座桥,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却没有受到任何表彰。可见,评价一个人不能只是看表面,而应客观公正地评价。

从引述材料的角度看,很明显,乙同学做得很好,引述非常简洁,只用了不到70个字就将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而第一位同学基本上是对材料的照抄。两相对照,高下立判。

初学写作的同学可能都会像第一位同学那样照抄原材料。而照抄材料的结果是,引述材料无重点。然而材料中可进行论述的点非常多,无方向、无重点地引述会导致论述没有方向。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引述材料时经常出现的无重点、全盘照抄的毛病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根据观点去选择材料进行引述

如乙同学的观点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很显然她是整体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去立意的,因而在选择引述材料的部分时,小作者侧重在他们做了什么事后,人们对他们的评价的差别上。其他的内容通通的都略去不引述。

其次,用最简洁的语言将与自己观点相关的文字概述出来

这则材料中对小河沟的介绍,对女校长站在河边,指挥学生如何过河等文字的叙述,与作者的立意没有多大的联系,因而乙同学在在引述的时候,通通的都省去了。这样引述材料就显得非常干练、干净。相反,甲同学在引述材料时,不仅非常繁琐,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想象,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运用了描述的手段,这些都是议论文写作非常忌讳的。

注意:材料叙述不能太过简略、不要对材料做不同的假设也不要过多的解释原因。上面的文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对材料进行过度的解读。小作者的问题有二:

1.对材料中不同人的做法分别进行假设,并设定其后果,而这些假设与自己论述的中心——学会选择,联系不是很紧密。

2.表达方式的选择有问题。在引述材料的时候,不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而是详细地假设我有什么样的行为,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知道议论文应运用简洁的语言来引述材料,在分析和得出结论的时候同样是以简洁的语言,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得出结论等。

那么新材料作文写作中,该如何引述材料? 我们认为应当先去审题,然后根据自己确定的的立意去有选择性地引述材料。

新材料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角度的多样性,从材料出发,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观点。但在行文中,我们只要也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侧面,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也因此在引述材料时,要根据自己所确定的论点,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我们先看下面一段材料: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陈作兵的父亲半年前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无法手术。陈作兵一度束手无策,最后他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放弃治疗。在他的安排下,父亲回到诸暨老家,不再服药、打针,还亲自下地种菜,只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家人也不再提父亲的病情,直到父亲去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很满足。

陈作兵的行为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他父亲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在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中,我们知道如果作文材料涉及到几个主要人物(一般是两个或两方),那么我们可以分别从这几个主要人物出发去审题立意。就这则材料来看,主要涉及陈作兵和他父亲两个人物。

那么从陈作兵的角度出发

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医生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更重要的是尊重父亲的选择,让癌症晚期的父亲最后的日子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而,可以有两种立意:理性的放弃也是一种孝道;有一种孝道叫尊重。

以后一种立意为例,如果要引述材料,应该以陈作兵为叙述的主体去引述。如: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医生陈作兵,在父亲癌症晚期,无法手术的情况下,尊重父亲的选择,放弃治疗,送父亲回到老家,让父亲安详地度过了余生。

对他的做法,人们褒贬不一,但我认为陈作兵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无法手术的情况下,强迫父亲进行手术,只能是增加父亲的痛苦。相反,尊重父亲的选择,让父亲平静、满足地离去,正是他应该做的,因为,尊重父亲的选择也是一种孝道。

因为我们是从陈作兵的角度去立意的,因此在引述的时候,也应当以他为核心去概述。

从父亲的角度出发

当他知道自己已经是癌症晚期,他没有刻意治疗,而是选择放弃,回到老家,种种菜,与大自然亲近,吃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安然离去。尊重生命、尊重科学,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因而,可立意为:尊重生命,活出人生的精彩。

从这个立意出发,我们可以这样去引述和分析。

陈作兵的父亲得知自己已经患癌症,到了晚期,他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躺着医院里接受治疗,苟延残喘地延续生命,而是毅然决定放弃治疗,回到老家,种菜、吃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后平静、满足地离去。

可以说陈作兵的父亲是一个智者,他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懂得尊重生命,不去苟延残喘地延续生命,而是利用有限的生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尊严、有意义地活出人生最后的精彩。

试想如果陈作兵的父亲没有选择放弃治疗,而是整天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无数根管子来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痛苦?而相反,他选择了回到老家,与大自然亲近,拥抱自己的出生地,怀想自己的童年生活,体会一种别样的亲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享受?面对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病痛,他安然接受,有意义、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活出了最后的精彩。

这里的文字,我们就是从父亲的角度去概述的。后面两段是结合材料进行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而这些分析论证都是建立在材料的引述之上的。因而显得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除此上文提到的从材料中的主要人物出发进行审题立意外,我们还应当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去分析。

从材料整体出发

面对癌症晚期这个事实,陈作兵和他父亲是有共性的,即都客观理性地分析、选择,在此基础上决定放弃治疗,可以立意为:客观理性地做出抉择。针对这样的立意,我们可以这样引述和分析。

陈作兵的父亲在得知自己患癌症,已是晚期,无法手术,毅然决定放弃治疗,回老家安享晚年。而作为医生的儿子,从医学的角度出发,尊重父亲的选择。

可以说,无论是陈作兵还是他的父亲都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然后,客观理性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陈作兵从医生的角度出发,非常清楚父亲的病是难以治好的,作为儿子的他从情感上肯定是希望能治好父亲的病,即使是能延长几天都行,但他经过客观理性地分析,知道即使是治疗,也只能是增加父亲身体和精神上的苦痛,因而理性地尊重了父亲的选择。

“好死不如赖活着”,在生死抉择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生”,无论这样的“生”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但陈作兵的父亲没有赖活着,他清楚治疗只能是增加他身心的痛苦,他毅然放弃治疗,这是经过怎样的思想斗争?又是一种怎样地勇气来面对生死?可以说没有客观理性的选择,陈作兵的父亲不可能那么安详地、不留遗憾地离去。

从上面三段文字来看,引述材料时,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取舍,而取舍的标准就是你的中心论点。看你侧重的是哪方面,再从你侧重的方面进行选择。

那么在引述材料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切入呢?我们认为可以这样去概述:谁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样的效果或结果,有怎样的启示。

如第一段文字是从陈作兵的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因而侧重陈作兵在得知父亲癌症晚期,无法治疗的情况下,尊重父亲的选择,放弃治疗,并送父亲回老家;(谁,做了什么事)父亲安详地度过余生,平静、满足地离去;(效果/结果如何);因此,尊重父亲的选择也是一种孝道(启示)。

结尾

一、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法

议论文在结尾处如果能巧妙照应开头,一呼一应,首尾圆恰,文章读来便能气韵流畅,既能体现视觉上的和谐对称,又能体现思维上的起承转合、严密周全。如以高考佳作《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为例:

开篇写道:有人曾指出,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生过得越来越索然无味。人们纷纷怀念起黑白胶片的时代,以为它能收藏人生值得珍惜的瞬间。然而,愚以为,数码时代的技术,更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结尾写道:数码技术的时代,同样能够唤起人们永不褪色的记忆。让我们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点滴。

文章起笔有铺垫,落笔有照应,浑然一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二、引用名言,深化中心法

名人名言、经典语句,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思想、情感与语言合一的精粹,善于在结尾处引

经据典,既能有力佐证自己的观点,又能借精彩助阵,达成文章自身的精彩,让人眼前一亮。如2014年浙江高考佳作《愿赤心长留》的结尾:

童心之贵,贵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长会失去许多,却不应失去最本身最纯净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说的:“我们不是要一下子拯救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触手可及的部分。”我愿这赤子之心,可长存你我周围,更长存于你我心间。

三、反诘设问,引人反思法

这种结尾方式采用诘问句式,或设问,自问自答;或反问,发人思考。其优势是提醒读者对文章论及的问题做进一步关注,启发人心,在变换表达方式的同时,有效地延展了思想的长度。如2014年江苏高考高分作文《推开门,走下去》,文章开头即化用诗句,用抒情的笔调表达自己追求大学的愿望。中间部分通过引用名人事例,论述了“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的观点。最后,文章这样作结:

谁说只有哈佛才有凌晨四点半的灯火通明?我们有无数推开门走下去的人,所以才有梁思成、林徽因,有金岳霖、汪曾祺。而我们这一代人,也必将走出更杰出的大师,这一扇门,挡不住千万人的脚步。

这个结尾段,以众多知名学者为例,同时适当联系当代,指出只有像他们那样,才能为大学增加更多“大师”的道理。反诘问句起到了很好的强调和肯定的作用,这种结尾具有启发性、感染性,给人留下了感情真挚、论证有力的印象。

四、呼吁号召,激励读者法

好的议论文不仅对现实问题有关注有思考,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强烈咏叹,或呼吁号召,以促使人们自我超越,战胜困境。以这样的文字结尾,能唤起读者共鸣,给人以激励和鼓舞,彰显文章的现实意义。如2014年海南高考高分作文《授之以渔摆脱依赖》,作者从材料中的野生动物丧失觅食能力这个角度立意,从中提炼出“授之以渔摆脱依赖”的观点,符合题意且颇有新意。行文最后,作者这样作结:

授之以渔,为后辈指示一条明路。放手任其经受风雨的洗礼吧,摆脱依赖,独自行走。让一路的经验累积成看破红尘的睿智,一路艰辛铸就成风雨不惊的平稳。最后,当他站在路的尽头,即使没有轰轰烈烈,也能笑对命运,不留遗憾。

文章结尾处发出了强有力的号召,无疑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既有以理服人的一面,也有以情感人的效果。

文章结尾的方法也不止以上几种,还有诸如“巧妙留白,余韵绕梁”“回应标题,点题点旨”等,上面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考场作文开头、结尾常见错误与规避

考场作文,匆匆阅卷,一般来说,开头、结尾是阅卷老师最为关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头、结尾的质量,决定了文章 的品位与分数。而如果开头、结尾出现常见错误,文章就容易被判低分。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

开头篇

错误1:绕题

表现:文章起笔,不是直接进入中心,而是绕笔兜圈,飘云显雾,阅卷老师看了几段,还看不出文章主题,看不出文章与标题、材料的联系。

●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要想实现自 己的梦想,就要看清目标而朝之前进。在前进的路途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它在阻止我们。我们要怎样对待困难与挫折,怎样去实现自己梦想呢?(《成功的背后》)

题目是“成功的背后”,阅卷老师一开始就想知道我们“成功的背后是什么”,从而明晰文章的思想,明晰标题所指。但开头一段话,不见“成功”两字,不见“背后”两字,更不见标题的具体之意。绕题,入题太慢,阅卷老师心存疑惑而难有好感。建议修改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看清目标而朝之前进。在前进的路途中,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它在阻止我们。所以,梦想成功的背后,不只是目标的清晰,更是我们乐观积极的心态。

●示 例: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不是失败越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你的成功。(《成功的因素》)

标题是“成功的因素”,应该一开头就告诉读者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但选段只是告诉我们诸多因素影响成功。阅卷老师读完还是一脸困惑,不如修改为:

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并不是失败越多,成功 的几率就越大,因为,诸多因素影响你的成功,比如面对失败、面对生活的心态。

错误2:失体 表现:开头语言诗化,不具有议论文平实严谨的语言特点,让人感觉文章不像议论文,而是“诗歌”或“散文”。

●示例:带着梦想上路,就能踏出一路风光。小草因为有了梦想,才能不畏严寒冲破厚厚的土层,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水滴因为有了梦想,才能流向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使生命永不干涸而成其博大。

这是散 文的语言,而非议论文的语言。因为对小草有梦、水滴有梦的品读,是诗化的,而将此话放在议论文中,是 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议论文的语言讲究讲究可信有理。可修改为:

带着梦想上路,就能“踏出一路风光”。诗 人的诗意诠释了梦想的真谛:“小草因为有了梦想,才能不畏严寒冲破厚厚的土层,将生命的绿意伸向蓝天。水滴因为有了梦想,才能流向小溪奔向江河汇入大海,使生命永不干涸而成其博大。”

如此,在第一句“踏出一路风光”加上引号,表示为语词的引用,而非“有意”散文化。而在诗意的句子上写上“诗人的诗 意诠释

”,以示引用诗人的话语作佐证。如此,语句也就有议论文语言与论证的特点了。

【他山之石】

哲人维斯特根坦说:“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①当袁隆平先生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时,他将这卑微的职业看得高贵与 神圣。②

其实,生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灵魂的支撑点永远在于自己。因为心安,袁老与田间融为一体;因为安心,袁老于田间寻到了自己的“稻香”,享受生活的甘露。

亮点破解:①美点一,引用经典,展现底蕴的厚重。②美点二,分 析材料,告诉读者文摘与材料的密切关系。

结尾篇

错误1:诗话、空洞

●示例:我看到了一方净土,看到了袁隆平在这块净土上乘凉,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守护》)

撇开其是 散文的语言这一点不说,就是看到“乘凉,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等语句,阅卷老师还是无法领悟作者的解读、作者的 意思。作文结尾如此 “ 玩深沉”,会直接影响老师的阅读情绪。可修改为:

以自己脱俗的灵魂守护一方心灵的净土,我们就会像袁隆平那样怀揣乐观的心境,就是田间的“艰辛”也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就是日晒的“严酷”也还心揣理想 的美好。

错误2:中心不明

● 示例:成功的秘诀,是树立远大目 标,是磨炼坚韧意志,是坚持不懈的奋斗,是怀揣一个平常心的心态。(《成功的秘诀》)

该结尾看似全面,实则不妥。此结尾的中心似有多个,文中有面面俱“道”、空洞乏力之嫌。如果最后一句“是”前面加上“更”字,文章中心、重点就能凸显了。

错误3:空话废话 ●示例:快乐到底 是什么?你已经寻找到了吗?还是你仍然在迷茫中寻找呢?请停 驻下来吧,看看周围看看自己,赶快行动吧。(《寻找快乐》)

读此结尾,难免让人心生困惑:“请停驻下来吧,看看周围看看自己”是什么意思?语言空洞而不实在,可谓空话废话。而“快乐到底是什么?你已经寻找到了吗?还是你仍然在迷茫中寻找呢?”则让人感觉作者说理没有底气没有自信。若这样就可以了:

快乐到底是什么?你应不会在迷茫中寻找了吧。生活可以如此美好而充满快乐。请停下匆忙的脚步,请减 却内心的浮躁,看看周围看看自己,在生活中、在梦想的追求中寻找到生命的快乐。

【他山之石】

宋代张载曾说,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①我们今天期待一位位如袁隆平般的大师级人物,能让中国的精神文化复兴不再无从谈起。②(《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师》)

亮点破解:①美点一,引经据典,厚重而展示广阔视野;②美点二,回扣标题,展示文章思路的清晰与一致;同时,将大师与文化复兴联系起来,拓宽了意境,也深化了主题。

一、要掌握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

模式:主题句+支撑句1、2、3、4„„

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例如:

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证法。由四个句子组成。“主题句”是①,②③④是支撑句。第2句和第3句是转折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是承接关系。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主题句即观点句。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例如:

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义。(观点句)一般人通常喜欢相信天命,在他们的意识里,任何事物都归于上天的安排(过渡句):生命从上天获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饮食靠上天赏赐,利益有上天赠与。(概括叙述现象)过分地相信上天,结果把自己的主权毫无条件地送给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分析现象的危害)只有自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黑暗的可以变成光明,悲伤的可以化为幸福,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铺成平坦光明的坦途。(阐释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自己争取,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的支配不是更加实惠吗?(揭示普遍道理)

【分析】观点要靠事实说话,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公式便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要知道,再典型的事例也只是个案,现象的背后都可能包含普遍的道理,但需要科学的归纳,理性的提炼。这个归纳和提炼的过程就是从感觉中提升感悟的过程。//这种思路通常的组织形式是:①段首观点句,②引用具体的事例(可以是单个经历,也可以是多则事件;可以是百态列举,也可以是世象组合。引用事例要把握一个尺度,如果是引用单个经历可以适当详细些,如果是多则事件就要采用排比或者定语扩展的方式记述,千万不能逐一展开详细的描述),③对事件作分析评价,④揭示出普遍的社会属性或人生道理。

例如:《还有一个苹果》

坚定的信念是摆脱困境的制胜法宝。(段首观点句)//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个穿越沙漠的独行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干粮和水包不幸被风暴卷走。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酸苹果。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苹果让他找到了求生的信念。他走过了不知多远的路程,摔了不知多个跟头,嘴唇干裂了无数道口子,衣服经历了无数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反复折腾。他的心中一直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例)//沙漠独行侠的经历让我们悟出了一个人生的命题:只要你信念的旗帜不倒,你就又走出困境的可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败,会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测的打击,这时,不要轻易地放弃。其实,只要心存不灭的信念,努力寻找,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糟糕。(对事件作分析评价)//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你一定能够找到摆脱危险,渡过难关的“苹果”,握紧她,就没有穿越不了的沙漠。(揭示普遍的规律)

【解析】观点+事例+分析探究原因、目的等+阐述意义与价值等/重要意义、危害、严重后果(正反)

二、要掌握常规的展开方式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

1、假设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事例后+假设推理)

【示例】《耐住寂寞》

德国康德是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远离尘嚣,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吹捧,没有参加过什么名流聚会,没有什么领导接见的风光,他在寂寞中领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不断地在寂寞下延伸。(事例)//(假设)//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热闹上,他的一生可能会“丰富”些,但是,他能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宗师吗?

【示例】

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例)//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评论)//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假设推理)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例后评论+例后假设推理

【方法点拨】(假言分析法)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2、正反对比法。就是在写完事例论据后引进比较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关注细节》:

列文虎克在关注细节中发现了细胞学说,齐白石在关注细节中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画法,鲁迅在关注细节中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时代。(事例)//相反,我们周围的一些人,对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对细节处毫不在意,最后一事无成。//两相比较,答案不是很明显吗?关注细节,收获精彩的人生;忽视细节,空留无穷的遗憾。(事例后+反例+比较分析)

【示例】

俗话说:勤能补拙。(观点)//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总结)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总结 【示例】

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观点)//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举一反例与一正例)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抓信矛盾点,设问,因果探究)

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图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果分析法)//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总结,观点)

【点评】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放在一起,接下来要对这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分析,突出“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的观点。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一反例与一正例)+例后(设问+因果分析)+总结观点

3、因果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进行论据推导,得出结论。

例如话题《爱心》:

《园丁之歌》中那个陶力,当初是那么的贪玩顽皮,使每一个教他的老师都感到头痛,叫苦不迭。(事例)//但是为什么他的班主任于老师能够使他走上正路,认真学习呢?(设问)//(揭示

原因)//原因是于老师采取了适当的方法,使陶力有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于老师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对学生有一颗爱心。(事例后+设问+揭示原因)

为加强论证的深度,还可以使用“因果链”的形式。例如:

因为有了诚信,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和谐;关系更为和谐,就能大大提高办事的效率;效率提高了,整个社会就能不断地进步。//可见,诚信是社会进步的明灯,是历史前进的灯塔。

【示例5】

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观点)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事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设问+因果分析)//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分析总结)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例后(设问+因果分析)+分析总结

【方法点拨】(探因分析法)作者在列举受因斯坦和华罗庚之例后,运用探因分析法,一层深一层地提示了他们冲破“埋没”的原因:不甘被埋没,坚信能冲破埋没,努力拼搏奋斗。从而使事例很好地论证了论点。

【示例】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准确的认识,才不会被别人的评价所蒙蔽。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地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被假象迷惑。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邹忌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使他没有迷醉在虚假的光环之下,并借此发掘出了治国安邦的道理。由此可见,自知之明多么重要。

4、引用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再引用名言、诗句等,然后结合对名言、诗句的阐释发挥和事例论据一同进行分析。

例如,话题《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明代历史学家谈迁花费二十年心血,收集大量资料,历尽许多艰难,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国榷》。但是刚完成时,被小偷偷走了。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残忍的了。面对此打击,谈迁在痛苦中毅然决定:重写《国榷》!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一部更高水平的《国榷》展现在世人面前。(事例)//读书至此,我想到了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过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引用名人名言)//我们要从过去中吸取经验教训,而不要让过去成为负担,换句话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事例后+名人名言+围绕观点进行阐述分析)

5、类比分析。就是使用类比的方法,在话题之外引用一个类比物,通过对二者相似点的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论述“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遍淡洌,第二遍沉香,为什么第三遍才最爽口宜人?因为前两遍冲去了茶叶上的蜡质和灰尘,第三遍才泡出了茶叶的真纯之味。(类比物)//我们探知也是如此,(话题)//在对事物的认知上,越过感情布下的迷雾,抛过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分析二者相似点推理得出结论)

(类比物+话题+分析二者相似点推理得出结论)

6、同类归纳法。所举之例应为同类例子,并且在分析论述时要紧扣论点找出相同点。【示例三】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观点)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事例)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同类归纳评论)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后+同类归纳评论 【示例】

乐观是成功的保证。(观点)牛顿发明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费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人反对他;贝尔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初用苦功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事例)

但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后世所称道。也正因有了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获得了成功。(同类归纳评论)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后+同类归纳评论

7、叙议交融法:叙述交融法即叙中有议,议在叙中的一种分析方法。【示例】

人才到处都有,问题在于是否有人去发现他们。(观点)//追溯历史,要是萧何不与韩信几天几夜地谈话,他哪里知道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才呢?要是左光斗不在大雪之夜微服出访巧遇苦读的史可法,他怎会发现史可法是可造之才呢?要是没有伯乐深入马群调查研究,人们又怎么能鉴别出日行千里的良马呢?//(叙中有议,议在叙中)

【方法点拨】在论证过程中,将论据的叙述融于排比兼反问的说理之中,一箭双雕。做到语言简洁有力,信息含量丰富,逻辑性强。

8、运用基本的哲学思维。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是对自然和社会一切知识的提炼和概括。哲学观点有紧急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些基本思想派生出一些子目,如: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外因与内因、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主观与客观等。如论述“近墨者未必黑”:

我们知道,事物的变化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哲学观点)//所谓“近墨者黑”,正是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内因而过分突出外因。//屈原身为楚国大夫时整个官场腐化堕落,私己而误国,周遭一片墨黑。唯独屈原忠心耿耿,众人皆醉而他独醒,即使被小人陷害也不改其救国之志。宁可“赴常流葬乎江鱼腹中”,也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包拯坐镇开封府时,权贵大臣贪污受贿成风,皇亲国戚徇私枉法为盛。而包拯却独保清廉,铁面无私。(事例)//可见,近墨者变黑与否,关键还在于近墨者本人,在于他的人格、意志、判断力等。近墨者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能“出污泥而不染”,自始至终不被周围不良事物所左右。(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哲学观点+事例+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详例与概例

▲看看下列两个语段,看看它们在证明语段论点时用例有何不同。【例1】

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即可东山再起。//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转身”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例2】

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难以将希望之火点燃;自负像个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难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强,才能扬起生活的风帆。//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他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负,始终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考场优秀作文《自卑?自负?自强》)

【分析】证明语段论点时,例1在举例论证时仅用了一个事例,而且较详细,我们称之为“详例”;例2在举例论证时则用了三个事例,叙述简约,而且句式上排比,我们称之为“概例”。

▲▲1.以详例证明观点

所谓详例,即用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语段论点,叙例文字较多,即通常所说的“摆事实”“例证法”。由于这种方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观点的,因此,选例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事实必须注意应该真实、典型。详例看似简单,但最易出问题,我们看以下病例:

【例3】

欧洲有位化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一种新物质,可是他没有把这种新物质提炼出来,就放弃了这个实验。后来另一位化学家也做了这样的实验,由于他坚持不懈,另一种新元素终于被他发现了。

【分析】事例语焉不详,甚至虚假。提到的两位化学家,没有写出他们的姓名,做什么实验,发现一种什么新物质,模糊不清,因此降低了论据的说服力。

【例4】

法国的托尔斯泰为写《战争与和平》深入采访,光笔记就写了40万字,最后终于用6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分析】事例不准确,出现硬伤。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哪个不知道?“用了60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与事实不符。事实上,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一共用了7年时间。论据不真实,失去可信度,同样就没有说服力了。

【例5】

做事必须要有恒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坛上颇负盛名,但他从不满足,从不松懈,经常深入民间把自己的新诗念给村妇老农们听,问他们听懂听不懂,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加以修改。所以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分析】事例与观点若即若离,打擦边球。用这个事例论证“做事要有恒心”显然是不妥的,虽然其中也有“不松懈”、“经常”等字样,却不能用来论证“有恒”。如果用它来论证“作家应该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则是很切题的。

【例6】

“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遵父命写史书,遍访天下古迹,花费二十年进行资料搜寻蓄备。正当他潜心著书时,一场灾难降临了他的头上。因为他为李陵辩护而惹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遭受宫刑。这一打击使他痛不欲生,几欲绝命于世。正是著写史书的大志支撑着他,使他忍辱苟活,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用例冗长,以叙代议。这是初学议论文的同学最易犯的毛病。司马迁的事迹众所周知,无须详细介绍。这样不仅拉长篇幅,成为赘语,而且冲淡了论点。)

▲▲2.以概例证明观点

所谓概例,即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例子排比并举的形式证明语段观点,叙例的文字简约,句式整齐,点到为止。巧用概例,能使材料丰富,文采斐然。

运用概例排比构段需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关性,这是运用概例排比的基础,如果事例间缺乏这种相关性的,就不能集中运用;

二是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例7】

如果没有钟子期的知音之声,也许伯牙的《高山流水》只能埋葬于荒山野林间。如果没有那位老教授的欣赏,也许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能长眠于街市深巷间。如果没有能人善士的指点迷津,那么没有哪一位君主可以成就千秋霸业,名垂千古!

【分析】运用了假设句来形成概例,如果„也许只能„ 【例8】

勤学苦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方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张海迪“当代保尔”的称号,也才有了“通五经、贯六艺”的这位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也曾积数十年辛勤耕耘慨而叹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能补拙是良训”吗?//由此可见,碌碌无为与大有作为之间差的不就是一个“勤”吗?勤,有如一架彩桥,把人们从无知引向有知,从有知引向有才,从有才引向有为。

【分析】运用了条件句来形成概例,有了„才有了„,也才有了„ 【例9】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量、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铭的意见得到采纳,精兵简政,人民拥护;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

【分析】运用了对称句来形成概例,两两对偶,句式整饬,画线句前后两组例句式不一样。【例10】

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人类的史册告诉我们: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不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毕生、祖冲之之所以永远为人民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享用不尽的发明创造。//谁建树了对人类有益的事业,谁就筑起了一座人生的纪念碑。

【分析】运用因果句形成概例,„„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 【例11】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有一副郎平的“铁榔头”,却怠于无数次的扣杀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分析】运用转折句来形成概例,想„„,可是却„„ ●●对比例与例对比(论据上正反对比)▲1.不同事例间的正反对比(对比例)【例1】

俗话说:勤能补拙。//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正面事例)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

▲语段结构:观点+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例2】

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正面事例,得出观点)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例前导语,反面事例)

▲语段结构:正面事例+观点+反面事例。这是变式。▲▲2.同一事例不同阶段的对比(例对比)【例3】

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种子说到:“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寓言型事例,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呆在自已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困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

▲▲3.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例4】

人才最根本的是要有爱心,有爱心才能称之为人才;有爱心,才能使自己的专长真正转化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文段有观点)

希特勒、墨索里尼也许会有不少的崇拜者,但我所相信他们所崇拜的只是这二位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指挥能力,绝不会欣赏他们带来的战争给人类留下的伤害。//希特勒、墨索里尼至多也只能以“有政治抱负的野心家”的身份载入史册,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鄙弃与否定。//他们没有爱心,没有爱使他们的才能偏离了前进的轨道,自己的野心竟然用世界人民的心血来实现,他们的理想之路,竟然用人肉之躯来铺砌。野蛮!残忍!(反面举例并分析评点)

当肆虐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大地及其生命,如此无忌,如此放纵,是那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怀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终于收敛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爱的包容下变得温柔了。没有这些可爱的人,我们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他们可以躲回家乡,任那洪水翻腾,他们没有;他们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农的生命,他们没有。这些,只因为他们有爱。

当肆虐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大地及其生命,如此无忌,如此放纵,是那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怀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终于收敛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爱的包容下变得温柔了。没有这些可爱的人,我们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他们可以躲回家乡,任那洪水翻腾,他们没有;他们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农的生命,他们没有。这些,只因为他们有爱。(正面举例并分析评点)

▲语段结构:观点+反面举例并分析评点+正面举例并分析评点 【例5】宽容是一种美德。(语段观点)

在日常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得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应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共话。(从正面举例并分析)

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能不遭世人唾骂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子。这样的人,典型的“鸡肠小肚”,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从反面举例并分析)

【分析例5】先提出观点:人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然后列举唐太宗善待魏征、秦始皇听信李斯的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论点;列举慈禧太后和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刻薄”待人的事例,从反面证明论点。

上一篇:关于放牛的优秀作文400字:第一次放牛下一篇:美在我们身边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