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漫画想到作文

2024-06-22

由漫画想到作文(精选15篇)

由漫画想到作文 第1篇

由漫画想到的作文

这是一幅有趣的漫画:一个孩子夏令营回来见到家人,第一句话竟然是:“妈,我学会了洗衣服、洗碗、剥鸡蛋,还学会了自己睡觉!”

看了这幅漫画,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伤,父母如此的溺爱孩子,孩子连睡觉都不会,这不是很可笑吗?

含在口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飞了,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爱的写照。现在孩子都是学习,不是学数学,就是学英语,其它事情都是大人包了,甚至孩子有时候心血来潮想帮大人做事,大人也会骂他:“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学习去!”孩子没有自己动手的.能力,就什么都依赖父母,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儿风吹雨淋。

据说,有些孩子因为老是依赖父母,出国之后没有父母照顾,竟得了出国恐惧症!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

还有的学生竟然在军训时死亡,就是因为父母让他只顾学习,不自己劳动,过度学习导致体力下降,所以才会因为参加军训而过度劳动而死,这是多么可悲呀!

我想说的是:如果学生只会学习,不能劳动,一切都由父母来做,这种小皇帝、小公主越变越多,我们的国家以后怎么办,这个世界怎么办?爸爸妈妈们,爱有许多种方式,要学会正确地“爱”孩子啊!

由漫画想到作文 第2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由一则漫画想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一个年轻人,他在地上画了个圈。他想到圈里种树。他画了个圈,他又画了个圈,他画了很多很多的圈,从年轻画到年老。他想在每个圈里种棵树。然而他只是想,却不动手。他老了,他没有一课树,只有地上的圈,密密麻麻的,就如同他一个接一个的雄心壮志。

另一个年轻人,他带来了一株树苗,他把树苗种在土里,给树苗浇水、施肥,他什么也没说,只管默默得干活。树苗长高了,一寸两寸;叶子变多了,一片两片树苗长成大树,年轻人也变成了老人。老人坐在树下,享受着树的绿荫,享受着自己年轻时的劳动果实。

这则漫画用了对比的手法,讽刺了那些只知道空想、却没有实际行动的人。这是一则漫画,这又不仅仅是一则漫画。这则漫画描绘的是种树,又影射了我们的生活,空想误事,实干圆梦,个人成功、社会发展、国家兴旺都是如此。

记得,有记者问鲁迅他是否是天才,鲁迅回答:“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由此可知,争分夺秒的行动才是成功的保证。生活中呢,有多少人人在年初的时候定下了雄心壮志的目标,现在20xx的四分之一已经过去,目标有完成了多少?就像网上的戏言:我20xx的目标是搞定20xx年那些原定于20xx年完成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我20xx年时要完成20xx年计划的诺言。这虽然只是调侃,但还是说出了很多人的状况,空有满心的豪情壮志,却不付诸行动,于是,时光流逝,梦想依然只是梦想、空想。其实,目标这种东西,不是写在纸上的空话,要把它记在心里,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

屠呦呦,诺贝尔奖得主,她的研究,从四十多年前就开始,一百九十次的失败以后,她提取出了效果极好的青蒿素,这些成就,是她和同事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的奋斗换来的,她和漫画中的第一个人不一样,那个人只空想,不做实事,最后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只有碎了一地的幻想。她就像第二个植树人一样,种下希望、呵护成长,最终硕果累累。

由高校自主招生联考的作文想到的 第3篇

作为国内知名高校的自主招考, 在命题上一定是有独到的见解的, 是智囊团共同努力的结晶。联考的作文命题虽然不能代表所有高考习作命题的方向, 但作为一个“流派”, 作为一种“强者的声音”, 只要是有新闻敏感的语文教师, 看到这样的新闻, 就一定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有所思考。不管你是从事基础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语文工作者, 都能从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当我看到这样的作文题时, 我“条件反射”似的拷问自己:“面对这样的一道作文命题, 要是让你来写, 你会怎么写?假如要你来指导学生写作, 你要如何来指导呢?”

面对这样一道由名言联想的作文题, 我认为其凸显了命题者的三大匠心。

首先是必须要深刻吃透名言, 这是在考查考生审题是否审慎。鲁迅的这一名言, 直指一个关键, 即“本我”, “远方”、“人们”都是跟“本我”相关联的, 也许一时半会儿还感受不到这种关联, 但在一个偶发或突发或不经意间邂逅的事件中, 这三个词语就“粘连”在一起了, 成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连体。关注了核心词汇, 对于附加词语也同样“一语不容忽视”。“无穷”“无数”虽然没有实指, 但这两个修饰语又在时空与数量上对核心词有了左右, 在题意的把握上, 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如何。

其次, 本命题考查的是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等的情况。鲁迅的名言仅是一句“引言”, “引言”指向了话题的方向, 但同样一句话, 在不同的时间中, 随着人们视野、阅历等的丰富, 对着同样一句话的理解也必定会有所不同。比如, 汶川地震, 虽然“我”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汶川似乎与“我”无关, 但“四海一家, 同舟共济”的博爱之心又把“我”和远方无数不知名的受灾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比如, 美国的次债危机, 似乎与“我”相距遥远, “我”没有生活在美国, “次债”总不会“栽”到“我”头上吧, 但偏偏全球化的进程迅猛, 美国债波及全球, 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 物价上涨难以避免, 这危机也毫不例外地波及到“我”与家人。再比如, 你的一次义务献血, 也许是在履行一份义务, 可曾想到, 自己的血有一天会流进一位、几位与自己素昧平生的需要血的病人身上, 虽然你们彼此没有见过面, 但流淌的热血又将你与他 (她) 很自然地联系了起来……不管是“爱”、“涨”还是“血”, 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个体, 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在一个密闭的真空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们就是社会人了, 我们不仅与亲人、朋友有了纽带关系, 我们还要与众多的与自己没有任何亲情、血缘关系的人群联系, 构成了一张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图……以这样的解读来看, 这样的命题, 不怕学生写不出联想, 关键是如何抓住“冰点”“热点”“焦点”“盲点”等素材, 切合题意地写出有新颖性的作文来。学生不会“扼腕叹息”, 但要想写出佳作也不是容易之事, 必须要有相当丰盈的素材占有量。这又是命题者的第二个匠心。

第三, 该命题不露声色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放飞程度。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选拔的苗子本身就应该具有创新的因子。这道题虽然明示考生要由鲁迅名言引发联想, 但联想的方式、联想的深度、联想的张力等等, 都需要考生聚平时的“百般修炼”来呈现。正如联想电脑的广告语说的那样——世界失去“联想”, 后果会怎么样?假如考生能大胆放飞想象的羽翼, 以拟人的物象展开与“我”之间的心灵对白, 将对名言的阐释融化在心灵的对话中;抑或是采用相声剧的形式呈现对名言的今日诠释等等, 表达方式、习作体裁等, 本题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 给考生以一定的宽松度, 期待着有现场佳构诞生, 不束缚考生想象的翅膀, 不凝固考生的思维, 让考生在命题的方向上自由翱翔。这是该命题的第三处匠心。

剖析了命题者的独运匠心后,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又进一步地追问——透过这样的一道作文命题, 对小学习作教学又有怎样的启示价值呢?于是, 我又循着这个问题往下思索着。

1.习作指导应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从事语文教学以来, 我一直持一种观点——语文教学不能与时代脱轨。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时事。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有广阔视野的人, 是一个个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人。脱离社会, 脱离现实, 脱离环境, 对今天的教育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 语文教师不能只将自己的教学视角固定在所教授的教科书上, 要引导学生将关心时事, 关心身边发生的大事当做每天的“第四餐”一样, 主动且自愿地获取各类信息, 让学生把收看新闻, 翻阅报刊杂志, 上网浏览即时事件等要成为一种“每日必需”, 三言两语摘要新闻事件, 并能针对某时间以“微博”的形式摘记在自己的随身小本子上, 培养学生边关注边思考的习惯。

课前三分钟或是每天下午放学前, 组织学生按座号轮流上台进行《新闻谍报大家谈》, 让学生听、说、议新闻, 让学生始终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始终以一个热情的社会人的角色融入每天的生活与学习。

2.习作指导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不一定非得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写虚的想象作文来实现。联想属于想象的范畴, 但联想的品质更重要。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为此,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 语文教师从第一学段开始就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联想的方式、方法很多,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用螺旋上升的方法加以训练。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赏析教材中的精彩联想语段, 感受联想的精妙所在, 并能以教材为“蓝本”,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在仿造中追求联想能力的新提升。迁移、加工、二度创造后, 学生的每一次智力劳动, 语文教师都要珍惜, 对于学生在联想方面有新意、有特色、有亮点等的句段, 教师应适时予以品析, 让有效、合理、合度的联想成为学生良性竞争的一种手段与策略。

由作文教学所想到的 第4篇

怎样培养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用心感受生活”。因为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所以要获得真感情,根本的经验就是实感生活。因为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无生活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也一样,写作不能离开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写作。

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和感染力了。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走向创作的广阔天地,让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去审视生活,体验生活的滋味,去抒发自己的感情。

除感知生活之外,还要深入地思考生活,使生活理性化、情感化。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感之不切,那么作文时,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同样的,如果对生活感受不深,那么文章也无法感动人,要么冷漠对之,要么拼命造假,非说成是,无说成有,假说成真。

二、开设情景作文课,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面对实情实景,师生共同在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触发情感。如站在风中,或雨中,或雪中,或月下,或花间,或霞光里,写一景致;如凭窗远眺,写远山或是远水,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境界,何愁写不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如开展写作活动课、报告、讲座、交流、讨论、辩论、竞赛、实验、展览等,变单一为多样,变静写为动写,变死写为活写。这样何愁学生的思维不活、感情不丰、文章不好呢?如果要寻求写作境界的话,那么让学生在情景中触发情绪,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在一种亢奋中抒情作文,才是写作的最佳境界。

三、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人们说,在生活中,一见钟情的人很多,然而靠一见钟情的婚姻却不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传真”的,这事理用在作文活动中很有借鉴意义。若要作文,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感动作者自己,更不可能感动读者大家。反过来说,要深层的思考,要深刻的认识,要升华了的情感。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浅层次低层次的情绪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

写作应当是一种心灵的释放而绝不是外来压力下的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要引发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真实地表现出来,思想感情发自肺腑,就会给人以感染,就会引发共鸣。因此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是非常重要的。

由漫画想到的作文 第5篇

看了这幅漫画,我们笑罢之余,更感到的是可悲。到底“虫”在木头里呢?还是在这个人的脑袋里?我们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得知,森林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破坏森林,对树木滥砍滥伐,使可再生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这样长此以往,必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灾难。这样的生态灾难难道还少吗?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难道不是我们随意毁坏森林资源的后果吗?难道这个脑袋里有“虫”的人真是不懂珍爱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吗?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像这个脑袋里有“虫”,不爱惜自然资源,不懂得保护环境的现象难道还少吗?随意地去开采矿物资产,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乱扔垃圾毁坏水资源等等,这都是破坏环境、毁坏自然资源的明显表现。不要忘记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人类将在劫难逃,因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只有地球。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善待地球上的每一种自然资源,要像善待兄弟、善待自己一样善待它们,保护他们,珍爱它们,这样才能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使人类长期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由啄木鸟漫画想到的作文 第6篇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内容是:一位头戴安全帽,身穿牛仔上衣和牛仔裤的伐木工人,为了建房子,于是用它那粗糙的手紧握着一把锋利的斧头向一棵参天大树砍去,这时,一只身上带有美丽花纹的啄木鸟飞到他的肩膀上,心想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于是用尖尖的喙向伐木工人的脑袋啄去。

这个漫画讽刺了那些为了利益就磨灭了良知的人们,告诉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去破坏树林,砍伐树木。如果非要砍树就应该有计划的砍伐。例如一片树林,砍了一小部分树后,应再种上一部分树,保证树木随时保护我们的家园,为我们抵挡风沙等。

我们应尽量减少乱砍滥伐,反之,要多植树造林,这样做可以减少地质灾害,例如沙尘暴、泥石流雾霾等。

事实上,人们为了自身利益,经常做那些与漫画中人相似的事,例如人们为了让果树增产,加入增产药剂。为了偷懒,还要大面积使用除草剂,杀虫剂。

并且人们为了冰箱空调制冷制暖,于是加入大量的氟利昂,就连天天上学的学生们都不知道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他们把刚用过几页的笔记本扔掉,吃过的食品包装袋随手乱扔,水龙头就那么哗哗的流着,却无人理会!

由漫画想到的 第7篇

我在语文课本上看过这样一则漫画:一个长着“榆木脑袋”的人到森林你去砍树,他头戴一顶鸭舌帽,嘴里吸着一支烟,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斧头,在他的精挑细选下,终于找到了一棵有粗又壮的大树,嘴上高兴地说着:“今天真走运,白捡了这样的一棵好树。”说着,就举起斧子用力地砍。这时,一只啄木鸟飞落到他的肩上,用尖锐的嘴啄着他的头,并愤怒地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既然啄木鸟都能够为保护大自然尽一份力,我们又何尝不能比这些动物做得更好呢?

有些人说:“什么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说得那么好听,又有几个人去保护地球啊,只要自己玩的开心就行了。”你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你们脑子里全都是自私、贪婪。你们自私地想着怎样让自己过着丰衣足食,不受人约束的生活,而大量的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无止境的开采矿产资源……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假如世界上没有了树木,我们该怎么办?到那时候,沙尘暴将肆虐地侵入我们的地盘,危害我们,世界将没有绿色,留下来的只是被沙漠覆盖的地球,那将会多么可怕啊!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保卫地球的决心,拯救地球的毅力,那该多好啊!我们回顾一下语文课本上第15课中,有这样一句话:降临到大地身上的事终究将会降临到人类身上。我们还学习过这样的两句名言: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只有我们爱护环境,地球才会成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由漫画想到作文 第8篇

作文教学需要改革, 需要与时俱进。新时期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开放的、综合与创新的。摄影艺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崛起, 嬗变。根据小学作文教学的新特点、新要求, 根据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 笔者尝试着将摄影的有关内容引入作文课堂, 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功能, 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 开发他们的大脑潜能, 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一组组的镜头、画面记录下学生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 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连起来, 就是一篇篇真实、动人的作文。

二、摄影艺术要素与作文教学的关系述略

下面说说摄影艺术有哪些要素, 同时简要勾联一下它与作文教学的相通之处。

1. 摄影艺术对典型环境的选择与小学作文教学

在摄影中, 摄影者须接触到环境, 如田野村落, 街头巷尾、山川河流、工厂车间等,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 环境往往对摄影作品起到烘托主题的重要作用。如果环境处理不好, 就会直接影响作品的分量和力度。

作文, 特别是写人记事绘景类作文, 同样需要典型环境的选择, 以衬托人物性格,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能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有意识地为人物的出场, 事件的发生及情感的萌生设置一个典型的环境, 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同理,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 引入摄影知识, 能让学生自觉地在阅读过程中, 深刻体悟环境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及对作品背景的交代作用。

2. 摄影艺术对典型人物的塑造与小学作文教学

摄影作品, 特别是人物摄影作品, 能否正确把握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神态的瞬间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中人物的神态, 尤其强调的是手势和眼神, 它们是照片中无声的语言, 会起到传神和动感的艺术效果。

如从 (图1) 这张家喻户晓的摄影作品中, 我们能轻易地从孩子的眼神中读出了“我要读书”的渴望, 而 (图2) 中, 我们从小女孩稚气未脱的脸庞上那种惊恐的神情中可以揣摩到她内心的恐惧, 从而体会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作文中也非常讲究细节描写, 一个传神的细节描写往往让人物栩栩如生。我们的写作其实也是把握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这一瞬间靠我们敏锐的观察力去捕捉。摄影的瞬间艺术就告诉学生如何去把握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

3. 摄影艺术对构图的要求与小学作文教学

摄影艺术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摄影的艺术构图。一件成功的摄影作品绝不是对生活的简单记录, 好的照相机和熟练的技巧并不是摄影创作的全部, 在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越来越走近人们的生活的同时, 仅仅对生活进行“复印”式的照片已经不再为人们所需要。当你举起相机时, 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感受, 这里就涉及到摄影构图的问题。摄影构图就是把要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幅画面里, 使其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 通过它将摄影者的意图和观念表达出来。

与构图相关的是摄影角度的变化。摄影的角度影响到画面主体与陪衬, 前景与后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 不同的摄影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拍摄的角度包括三个方面:方向、高度、距离。

摄影构图中角度的选择与作文中观察角度的变化相类似。平时在上作文课时, 教师经常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却往往忽视指导学生如何观察, 摄影构图中角度的选择就给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借鉴。方向、高度、距离的变化都会造成观察点不同的效果。

4. 摄影艺术对作品主题的要求与小学作文教学

我们知道, 景物或人物主体是一幅画面中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者, 是画面结构的趣味中心, 在一幅画面中, 主体只能有一个, 它既可以是一个人, 也可以是一件东西或者是一组人、一组事物。在摄影构图中, 怎样把注意力集中到主体上来, 最好地表现拍摄者要表达的主题, 是摄影创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如:通过合理布局突出主题, 通过相关景物的尺寸比例突出主体、强化主题;利用虚与实的变化突出主体。

如 (图3) 《白求恩大夫》是吴印咸的名作, 其中就有不少与写文章相同的道理。镜头中一共有4个人, 怎样突出主体人物白求恩大夫呢?4个人中, 白求恩处于右侧面, 本不是最显著的位置, 而另两个却处在正面中间, 是镜头的中心。但摄影家通过用光让这二人处在了阴影中, 而白求恩却处在明亮处, 这样, 白求恩自然就被突出来了。明亮处还有一个人, 本来也处在和白求恩一样显著的左侧面位置, 但他背对镜头, 而且摄影家选择了他弯腰的瞬间。这样4人相比, 白求恩还是最突出的。这和写文章突出主题、突出主体是同一道理, 只不过作家是用语言文字、用笔, 摄影家是用光线和角度、用相机罢了。

5. 摄影艺术对艺术手法的要求与小学作文教学

(图3) 这幅摄影作品还运用了环境烘托的方法。手术台是用马鞍子临时搭成的, 手术室是破庙, 破庙的前檐清清楚楚, 背后的神像依稀可辨。这样的环境, 一看就知道是在战场附近, 烘托白求恩大夫冒着危险抢救伤员的精神。在这和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起烘托的作用是相同的。当然, 写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渗透到以后的教学中, 让学生逐步掌握。

6. 摄影艺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与小学作文教学

摄影的瞬间艺术和摄影的艺术构图只是摄影的两种手段。对于摄影师来说, 更为重要的是, 在摄影创作中用“摄影者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对于我们阅读和写作来说更为重要的也莫过于此。总之, 摄影艺术与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有很多相通之处, 很值得借鉴。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相信我们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手段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之树常青!

摘要:摄影艺术与作文教学有很多相通之处:摄影艺术需要对典型环境进行选择, 作文, 特别是写人记事绘景类作文, 同样需要典型环境的选择, 以衬托人物性格;摄影艺术的一个关键点是摄影的艺术构图, 需要通过一定的角度表现主题, 作文也需要确定一个角度, 进行立意;摄影要表现主题, 要通过一定的手法实现主题的愿望, 要通过观察去捕捉值得表现的内容等等。总之, 摄影艺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联系摄影艺术, 应该是一个创新之举。

关键词:摄影艺术,小学作文教学,思考,实践

参考文献

[1]杨身源, 张弘昕著.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6.

[2]何政广主编.世界名画家全集——米勒.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由学生作文抄袭想到的 第9篇

【摘要】在学生作文过程中,常会出现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对于这些犯错误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合理引导学生,促其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潜能。

【关键词】学生 作文 教育教学 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好多事情常常让我想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关键时刻给个梯子,让孩子从尴尬、恐惧中下来,其语文感悟能力和语文素养反而会提高!

孟霏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作文写得特别棒。一次,我布置了一个关于亲情的作文题,这孩子写了一篇《我的“笨”妈妈》,文章构思精巧,立意新颖,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满满三页,非常真实生动。我想都没想,就给了她一个鲜红的“优”字。并且,在作文讲评时当作范文来介绍。没想到在孩子们练习写作时,另外一个孩子把一本作文书塞到我的手里。原来,那“优秀”作文是抄来的。我犯错误了,但更让我吃惊的是,平常一个这么认真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去抄袭作文呢?我该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情呢?这可是个自尊心特强的女孩子呀。沉思一会后,我把手中的作文书悄悄地放在那女孩子的桌上,那女孩子看到作文书后,脸一下就红了,我什么话也没说,又悄悄地把作文书拿走了。

课后,女孩子偷偷地给我递了一张纸条,记得上面有这样一句话:“……老师,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你,没有当场让我难堪,我会永远记住这件事,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孩子递来的纸条,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只是用书做了一个“梯子”,让孩子主动地改正了错误。事实上,有时简单的批评甚至训斥远远比不上搭个梯子的效果好。我也回了一张纸条告诉她:“抄袭人家写的好的文章,虽然美,却没有生命力;自己用心思索写成的文章,它像鲜花一样,带着朝露,娇美无比,充满活力。”在接下来的几次作文中,孟霏都是自己用心写的,且作文水平逐步提高。

几天以后,她写了一篇作文,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我听到同学指出这篇作文是抄袭的以后,我的头脑“轰”地一下,我立即陷入极度的后悔之中。我的脸“腾”一下子烧了起来,火辣辣地难受。我想,这下全完了,我把人丢尽了。当时的我,恨不能从地上找个缝儿钻进去。后来,老师并没有批评我。我的天哪!老师救了我一命,替我挽回了面子。当时,我不知该怎么感谢老师。我将永远记住这次教训。这篇“感受”写得很生动,表达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我在她的作文评语中这样写道:“孟霏,老师因为你的说到做到而开心,谢谢你!你的作文展示的都是你自己的东西,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每次看着她,从她的神情中我总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对我的信任和默契。

当发现学生的作文是“抄袭”时,我努力避免出现类似以下的三种做法:

(1)很生气地批评学生,甚至当众批评,然后处罚他让他重写等等,以求杀鸡骇猴。

(2)很随意打个“不及格”,写上一句措辞严厉的评语“你的作文是抄袭,这就像偷别人的东西一样!”作为标签,以示警戒。

(3)单独地对学生进行摆事实讲道理,通过苦口婆心地讲解,让学生明辨是非,改过自新。

(1)和(2)行为下的学生或许也能告别“抄袭”,但它是以强制和打击下的伤害为代价的,学生的情绪(心理)是羞愧的、压抑的、焦虑的,即便学生有所改变,也容易是消极的,其结果,不但使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而且还会和教师形成对抗,有些甚至会产生“以暴制暴”与“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时候,教师的这种处理方式表面上是“压住”了学生,实际上往往是把“矛盾”给激化了。

(3)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最常用的方法,但又常常陷入说教的形式,成了教师的一厢情愿。感觉教师是用心良苦用情深入,可学生所谓的“受到教育“却是被动的、受灌输的。因为学生对教师所讲的那些“道理”是缺乏实际的体验的,是肤浅的,不深刻的。所以,学生的“抄袭”等行为很容易又会出现反复,久而久之,有些教师难免就会给这些学生戴上了“屡教不改”的帽子。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孩子呢?把“教育”融会乃至隐匿在学生的体验之中,让她真切地感受到“抄袭作文”这一不良行为给自身带来的难堪和自我价值的贬低,从而让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变成了自主自觉的自我教育。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出我直接的、正面的对学生的批评和教导,但是经我有意安排而形成的事情本身的自然发展状态,却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实地受到心灵的“震动”,而这种“震动”既能顾及学生的自尊,又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由“内”而“外”,由“思”到“行”。从事情的结果可看出,学生的情绪是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至始至终是融洽的,不存在冲突性的矛盾。因此,更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

爱学生,不是挂在口头上的,而是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林重德教授也曾经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与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爱生如子”的崇高思想境界是分不开的。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感染学生,自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如何倾注对孩子的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的行为思想理解、尊重。热爱是转变学生的关键,理解是添给学生的原油,尊重是点燃学生自信心的火种。一个好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带路人,是学生的精神导师。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文化知识有些也许很快便会忘记,有些也许在社会上根本就用不上。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引导,将永远使学生牢记在心,终生受用——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由漫画想到作文 第10篇

一、什么是漫画

1、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2、(走进漫画)小组交流讨论: 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 他要揭露什么?讽刺什么?

二、美文欣赏

看漫画有感

今天,我打开语文书,开了一则漫画,让我感慨万千。

一只普通的啄木鸟,跟森林里所有的啄木鸟一样,每天替生了虫的树木看病。这可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如果虫子蛀了树,树会枯死,树都枯死了,就没了森林,没了森林,就没了我的家。今天啄木鸟也像往常一样,它在林子里低低的飞着,“轰隆”这是什么声音?啄木鸟突然发现有一棵树倒了下去!奇怪,明明没有打雷!它赶紧飞过去,一看,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伐木工人。他正熟练地挥舞着斧头砍伐树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棵棵粗壮的大树,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叠厚厚的钞票。啄木鸟站在伐木工人的肩上,气愤地啄着伐木工人那木头似的脑瓜,边啄边喃喃自语道:“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这是一幅漫画中的故事情节。看完了这幅漫画,我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的话语引起了我的深思。人的脑袋里难道真会有虫?不,这个虫只是一种思想上的虫,是贪婪虫、是无知虫、是自私虫……金钱创造了贪婪,磨灭了人们心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知;对财富的过度迷恋同样也萌发了自私的幼芽。这幅漫画从啄木鸟的角度揭露了人类对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漠视。同样也告诫人们,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对大自然的每一点伤害,终究也会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与漫画中的光头李类似的人我们常常会见到。他们表面上打扮得漂漂亮亮、光鲜得体,脑子里却钻满了“小虫”,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非“破坏环境”虫莫属。在学校走廊上、操场里、小径旁、花园中,我们常常都能见到揉成一团的纸团。有些纸上甚至没有写过一个字,却被人丢弃,被无数只脚无情地践踏。一个完好的本子,被人撕裂后,塞满了排水道。这些都是一些不懂得节约的同学的杰作,他们写错字以后不用钢笔擦擦掉重写,而是很干脆地撕下整页纸,这样反复几次后,一个完好的本子自然就所剩无几了。路经校园后花园的我也曾发现,有个同学竟然将食品包装袋随手丢入了清澈的湖水中,水面上橡皮筋、网状物、食品袋等更是随处可见。此情此景,不由使我想起了《海洋·死亡》这本书上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鲜血染红的天空,成群成片的各种鱼的尸体铺满水面……想到这一切,一阵心痛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我决定过去给他们补上一回环保课,可未等我开口,自知理亏的小同学们就一哄而散了。

这仅仅是一幅好笑的漫画吗?不,它在警告我们: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让我们加入到热爱地球,关爱自然的行列中来吧。让我们手挽手为地球铸起一道绿色环保大堤。

三、习作指导:

1、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

2、写好漫画分三步走:仔细观察,理解图意,(悟意);第二,展开联想,站在画家的角度领会作者的用意(选点);第三,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发)。

四、范文引路

这段木头有虫

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幅漫画,感受颇为深刻:一个人嘴里叼着一根烟,拿着一把斧头,向大树砍去,这时,一只啄木鸟落在了那人的肩膀上,仔细地观察着那人木头一样的脑袋,并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 在这一幅漫画里,啄木鸟说砍树的人的脑袋是一段木头,里边还长着虫子,而砍树人的脑袋不正是如此吗?他的脑袋里装满的不是知识,不是美德,而是一条条的金钱虫、名利虫、地位虫等等许多的损人利己的事,这些虫子冲昏了砍树人的头脑,使他干出了许多不理智、不道德的事情,所以,砍树人的脑袋完全就是一段没有健全的思想,只有恶毒的欲望的朽木!

由一幅漫画想到作文 第11篇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

在一片茂盛的大森林里,里面十分寂静,可是不久,发生了这样的事:一位伐木工来到了这片森林,她正用斧头向一棵参天大树挥去,一边心想:砍了这些树,子孙后代就不用愁了。另外,一只啄木鸟愤怒地在他那榆木似的.脑袋上,一边想着:这块木头里一定有虫!

看过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感受,这幅漫画不仅表达了那只啄木鸟的愤怒,还讽刺了现在社会上那些贪婪的心的人,大树不仅给我们提供新鲜的空气,还可以抵挡自然灾害呢!而那些类似漫画里的伐木工一样,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如果大叔砍光了,不但我们人类都会灭绝,而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会灭绝,想一想我们那些好不容易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小猫小狗,还有鸡,猪,羊,东北虎,短尾猴等等。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好好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有节制地开采矿物资源,减少伐木的行为。

由一幅漫画想到的作文 第12篇

仔细一看,这位父亲帮儿子背着沉重的画夹,一手拎着一只颜料合,而另一只手举着一把伞,当然,这把伞不是为他自己举,而是为心爱的儿子遮阳。可是,看着他儿子那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好象浑然不知他爸爸为他做的一切,只是手捧一本漫画书,在前面一路小跑,还不时回过头去催爸爸快一点,根本不顾他父亲已经满头大汗。

这只是一幅漫画,一幅引人深思的漫画。看了这幅漫画,你不觉得中国的孩子从小都在父母的娇惯中长大吗?

是的,现在中国大多数都是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害怕自己孩子受苦受累,对孩子百一百顺,能替孩子做的都大包大揽。可是,对自己孩子再爱,也不能这般溺爱呀!这样,只能让孩子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在家长的溺爱中长的孩子,普遍没有自立能力。

由一道题想到的 第13篇

分析:对于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4张贺卡编号为A、B、C、D后排成一排,要求A不在第一位,B不在第二位,C不在第三位,D不在第四位。依题意可列树形图如下:

由树形图可知:共有9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观察题目特点,我们可以逆转思路。让四个人去拿贺卡,分下列两步进行:第一步:让第一个人首先去拿,有3种方法。第二步:第一个人选中的贺卡是谁的就让他接着选择贺卡,有3种方法,剩下的两个人的拿法只有1种。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有3×3=9种不同的方法。

变形引申:(1) 我们改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得如下问题: 将标有1、2、3号的小球放到有1、2、3标号的盒子中,要求每个盒子放1个球,并且球的编号和盒子的编号不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放方法?

分析:由前面的问题可知:方法有2种。

(2)将(1)中球和盒子的个数增加到5个,有多少种不同的投放方法?

分析:此题若采用树形图的话,数量关系比较大,不易得出答案,所以我们采用计数原理解决。

从整体上分两步:第一步:先放1号球,有4种不同的方法。第二步:假设第一步中1号球放入了5号盒,则我们第2次选择放置5号球。在此我们放置5号球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若5号球放入1号盒,则剩下的3个球的放法有2种。第二类:若5号球不放入1号盒,则我们可知有3种放法,则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剩下的球有3种方法。

综合一、二两步可知有:4×(2+3×3)=44种放法。

总结:在上面的三道题中,我们充分利用了两个计数原理, 那么我们以后在解决类似问题时不妨将这三个结果当成结论应用到解决类似问题中。

练习:设有编号为1、2、3、4、5、6、7的7个球和编号为1、2、3、4、5、6、7的7个盒子,要求每个盒子中放入1个球,并且要求恰有两个球的编号与盒子的编号相同,则这样的投放方法有多少种?

分析:由题可知分两步:①选出编号相同的两个球有21种选法;②剩下的5个球的编号与盒子的编号各不相同,由前面的结论可知有44种不同的方法。

所以,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有21×44=924种方法。

由“诗庄词媚”想到中学生作文 第14篇

如果要问读者朋友更喜欢哪一个欧阳修,我想那肯定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保不准还有不少人人前人后会表现出两种大相径庭的态度来)。事实上,也只有这两方面相加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欧阳修——既是具有雄才大略忧国忧民的政治奇才,又是一腔柔肠蜜意情感细腻的多情男子。其实,人往往都是这样一个复合体,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倘若人世间的男儿女子仅剩下“庄”或“媚”中的一面,这人生又将是何等滋味!

同样,当我们畅游于文学的海洋时,尽管各人的喜好各异,但大概没有人会从一而终固守一种口味。成天到晚“先天下之忧而忧”、“苟利国家生死以”终有索然寡味的时候。有时你也需要调节调节,读点柳永,读点李煜,读点温庭筠,用一种舒缓而柔曼的旋律去轻抚你也许已有些张弛失度的神经。就像当年曾经一度流行的那句广告语——“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所言,这世间哪一位不需要一种心灵的抚慰?文学的功用其实也就在这里。

本人栖身教育界,对文学殿堂只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闲暇时偶尔读上一点诗文小说,权当一种精神上的艳遇,也可算作是一种自我装潢——免得在粗糙的生活中落下黄山谷所谓的“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毛病。平素虽说与文学聚首的时候不多,但因为职业的原因和文字相会的机会还是满多的——作为语文老师每日里总要接触到大量的学生作文。可在读遍这些至多可以称作“文学坯子”的学生作文后发现,原来这些年纪轻轻的后生们竟然已深得“诗庄词媚”之三味,将“应制”与“言情”拿捏得极有分寸!

谁都明白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没有培养作家的义务,甚至连要求学生做到“抒写性灵”、“我手写我心”都会是一种奢侈的行为。训练写作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便是为了日后的“应试”。虽说“应试”不完全等同于昔日的“应制”,但在应付老师、考官的“法眼”、弘扬“主旋律”这方面似乎又如出一辙。因此,只要打开学子们的作文簿、考试卷,一个个强者、哲人、好公仆、好教师、无私奉献的仁人、舍己为人的志士形象便会扑面而来,如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他们的应试之作中,展示出的差不多都是花团锦簇莺歌燕舞歌舞升平一派盛世胜景。他们会自觉地回避敏感话题,避开阴暗面,多栽花少(甚至不)栽刺,和着《好日子》、《走进新时代》的旋律吟唱起一曲曲优美的颂歌。偏偏这些文章里又几乎找不到一点欧阳修当年的铮铮风骨一腔正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的只是矫揉造作和虚情假意。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悲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学生性灵的一种有意无意的扭曲。更为可悲的是,这种状况偏偏又不是身为中学教师的我和我的同行们所能左右得了的。我们常常自嘲这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可到底是谁给师生们强加上了这样一副手铐脚镣?

我所能做的,便是在“言志”的作文簿之外又让学生自备了一本用以“言情”的“周记簿”,好让他们在作文之余每周也能写上一点可以自由表达真情实感的东西(当然我不知道一旦成了需要上交的“作业”,这周记簿上所表达的是否仍是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方式不拘嬉笑怒骂,内容何妨爱恨情仇,凡有所感皆可人文。结果,我算是探到了一片精神的富矿——在这里我发现了多少孩子的灵气,我了解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看到了他们更为丰富而真实的一面,我理解了他们许多为成人所难于接受的言行……而这大多又是语文教学、写作教学之外的收获。一本周记,让我看清了我原先难以看透的孩子们的三维人生。

由一幅漫画想到的作文 第15篇

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是:一天小牧从学校走出来,觉得肚子在”打鼓“,就跑到他爸爸的烧烤摊,心平气和地说:”爸爸,我肚子饿了,想吃你烤得肉串。“可是,他的爸爸用”河东狮吼“骂了一句:”这里卖给别人的东西,不能吃!“

刚读到这里,我就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的父母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怎么能舍得让自己的孩子饿肚子呢?小牧一定像遭到了晴天霹雳肯定伤心欲绝极了吧!这时,我真为小牧打抱不平,我的心中怒火中烧,这个爸爸真正是一个如陌生人般的坏蛋!

之后,我又认真仔细地读了几遍,觉得我的初步理解一定大错特错了。幸好,虎毒不食子呀!不给他的儿子吃“三五”食品。可是,漫画中的父亲给三五成群的顾客吃的一定是那些腐烂的,变质的肉。他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竟全然不顾他人的身心健康,实在太没道德素质了呀。那些顾客还被蒙在鼓里,如果再吃,健康一定会与他失之交臂,我恨不得把他关进警察局,把那些可恶的人绳之以法。可以为民除害,让人永远的快乐生活!

很多人也像小牧的父亲这样如法炮制,我举个事例吧,臭豆腐,别看它臭味但可口,可是它的毒素可以赛过重感冒!他由老鼠、蟑螂一起浸泡过的,再用破烂不堪的东西扔进去,用勺旋转一下,再用捧扎进去,扔在大便池里“熬”上一两个小时,拿出来,加上几个色素,就完成了可怕的“杰作”。有些人吃了,可变了真的“木头人”了,所以,我们要像躲着天敌一样,避着恶心食物,连一点点都不能尝呀!

上一篇:心理测验的五要素下一篇:职场老好人如何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