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

2024-08-03

杜甫《石壕吏》(精选12篇)

杜甫《石壕吏》 第1篇

1,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答: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杜甫石壕吏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杜甫石壕吏字词解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杜甫石壕吏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杜甫《石壕吏》 第2篇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课前自学

1、了解背景 阅读课本181页注释①,并圈点勾画。

2、大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①注音 逾墙( ) 邺城戍( ) ( ) 老妪( ) 泣幽咽( )

②解释 A、暮投石壕村 ;B、老翁逾墙走 ;

C、吏呼一何怒 ; D、三男邺城戍 ;E、存者且偷生 ;

F、死者长已矣 ; G、老妪 ;H、犹得备晨炊 ;

I、急应河阳役 ;

三、课文研讨与交流

1、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事件:

2、妇人的“致词”是文章主体部分,老妇“致词”可分为哪几层?分层并加以概括。

3、依照示例,品味语言。

示例 句子:老翁逾墙走。

理解:一“逾”一“走”形象写出了老翁知道官吏来捉人时的紧张和害怕,反衬出官

吏的.凶残蛮横。

①句子

理解

②句子

理解

四、自测自评

1、本文作者 ,字 ,自号 , (朝代)大诗人,世称“ ”,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与 被合称为“大李杜”,他写的诗歌又被称作“ ”。

“三吏”:《 》《 》《 》

“三别”:《 》《 》《 》

2、背诵课文,并按要求默写句子:

(1)诗中描写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2)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3)差役与老妇情态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

(4)表明老妇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3、这是一首 诗(体裁),以 为顺序,事件是

,这首诗抒发诗人 的思想感情。

4、翻译句子

①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杜甫《石壕吏》 第3篇

一、理解背诵

理解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在学习之前,了解大意,可以为背诵奠定基础。如果学生对要背诵的文章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好关键词语、句子和课文大意,理清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随作者的思路而活动,从而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的程度。要让学生背诵,首先当然得让学生理解内容。要记住一首诗,就先要弄懂诗中每一句的含意。笔者先让学生结合注释对诗句的意思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学生弄不清楚的地方,笔者再加以引导、点拨和讲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背诵,效果就好多了。如第一节“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交代了事件(捉人)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暮、夜)、地点(石壕村)、与之相关的人物(吏、老翁、老妇)。在师生的共同作用下,笔者先让学生明白诗句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进行背诵,学生也就很快地背下了这四句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效果的确非常好。

二、分解背诵

《石壕吏》的篇幅相对较长,为了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增强学生的背诵信心,从而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笔者根据诗歌的结构层次,把《石壕吏》按内容或形式特点进行了分解,讲几句之后就让学生背几句,逐次诵记,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以第三节为例,笔者根据诗文内容,设置了官差一再逼问的三个问题:“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抓不到男丁,我们回去怎么交差?”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每讲解一个内容,笔者就让学生背诵一部分跟问题相关的诗句。几分钟后,笔者提问,学生则背诵相应的诗句来进行回答。尽管本节诗句较多,但学生还是很快就能够背诵了。

三、首字提示

学生背诵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已能背诵的诗文,来到老师面前背诵时往往在某一句(段)的开头就卡住了,这时,如果提示一下开头的第一个字,学生就能很快地往下背。这说明首字有诱发思维、帮助记忆的作用。例如,让学生背诵《石壕吏》的最后一节时,笔者把每句的首字“夜”“如”“天”“独”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诗句读上两遍后,开始试背,一旦“卡脖”了,就让他们看看黑板上的提示。这样经过几次反复,最后学生不看这些字也能顺畅地背出诗句来。

四、限时背诵

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培根也说过:“读书费时过多易惰。”因此,限时就成了提高学生背诵效率的手段。限时背诵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必须背下一定的内容,其目的就是看谁在一定的时间内背得又快又准确。限时背诵加强了学生对记忆的时间意识,增强了紧迫感和学生的竞争意识,迫使具有惰性的大脑全面紧张起来,使识记效果大大提高。每次让学生背诵的时候,笔者都限定了时间,长则两分钟,短则三十秒,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学生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一番,所以背诵的效率很高,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已经能够把要求的内容完整地背下来。

浅析《石壕吏》中杜甫的矛盾心理 第4篇

笔者以为,杜甫的矛盾心理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儒家思想带来的局限性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饱读四书五经的杜甫当然深受影响。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他儒家思想意识的体现。这一思想意识决定了杜甫对于统治阶级的尊崇和遵从。因而在他的诗中,虽然有对朝廷腐败、社会生活中黑暗现象的批评和揭露,但这种批评和揭露又有其局限性。

入仕的理想带来的局限性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文人的要求,可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而仕”,于是乎“自古没有考场外的举人”(《范进中举》)。入仕成为众多胸怀抱负者的追求,无数文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在众多的古代文人中,杜甫属于比较体恤百姓疾苦、心存同情者,但他也心存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至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一直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才子到京师就选,颇有些诗名的杜甫兴冲冲地前往应试。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宰相李林甫主持考试,他不但不录取一人,还向玄宗贺喜说:“他们的才能都很平常,可见野无遗贤。”应试失败后,杜甫感叹无法实现平生抱负,恨恨地写道:“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而就在此时,杜甫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的父亲杜闲去世,断绝了其生活来源,迫于生计,他不得不沿街卖药,或寄食于朋友处。这时的杜甫依然舍不得放弃对仕途的追求,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

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借机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受到赞许,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后经宰相考试文辞,杜甫被提拔为河西尉,但他没有接受任职,后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在此期间,杜甫曾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推赞自己,并且说:“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求官之切溢于言表。

后遇安史之乱,长安陷落,闻肃宗于灵武称帝,杜甫又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以求官职。但半路被俘,约半年后才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授左拾遗。《石壕吏》正是写他投奔唐肃宗途中所见。

不久,杜甫因房琯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他才回京任原职。乾元元年(公元758年)5月,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

自此,半生坎坷的杜甫才真正对做官心灰意冷。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定居成都,为生计所迫,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公元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居无定所。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时年59岁。

“君国之心”带来的局限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对君、国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著。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杜甫曾这样表明自己心迹:“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忠君爱国之念已经融进了诗人的骨髓。

写作《石壕吏》时期,杜甫北上投奔唐肃宗,虽仍有求仕之心,但更重要的是,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他忧国忧民的禀性。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也关注生活,热爱人民,深情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也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这也足以见出杜甫这位“诗圣”的伟大。

总之,一方面,杜甫有着辅佐君王“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另一方面也有着怜爱同情人民的情怀。在《石壕吏》中,作者以朴实之笔写出了自己亲眼目睹的抓丁一幕,于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的这一矛盾心理。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漕河镇中心中学)

《石壕吏》杜甫唐诗鉴赏 第5篇

【原文】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译文】

《石壕吏》杜甫古诗赏析 第6篇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杜甫《石壕吏》教学设计 第7篇

一、介绍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这番痛苦的经历凝集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这是一首古体叙事诗,用了白描手法,诗人对故事作了客观描述,看似没有主观感情参与,但在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读者会感到处处有诗人在,叙事带有明显的抒情色彩。两个“一何”是诗人感受到的差役的凶暴、老妪的.悲苦;“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是诗人听说了一家人已为国家作出了多大的牺牲,“出入无完裙”食不裹腹、衣不蔽体是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如闻泣幽咽”“独与老翁别”诗人亲身感受到这一家的悲惨遭遇。

本诗通过一家人在安史之乱时期的悲惨遭遇,真实的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二、范读课文

1、正音:逾墙走( ) 邺城戍( ) 老妪( ) 泣幽咽( )

2、学生读课文。

三、参看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重点诗语的解释

四、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给课文分段

五、分析

1、这首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2、叙事的线索是什么?

3、说说本文的写作方法。

⑴ 围绕主题组织材料。全诗紧扣吏促人、妇诉苦,与这两者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情一概不写。

⑵ 明写和暗写相结合。

⑶ 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六、作业

改写成记叙文。

改写要求:

1、人称:第一、第三都可。

2、变换表达方式:将直接叙述改为人物对话。

3、人物不变。

4、顺序不变。

5、主题不变。

杜甫《石壕吏》 第8篇

关键词:杜甫;《石壕吏》;老翁;人物形象

《石壕吏》是杜甫名师名篇中三吏、三别中的名诗,也是三吏、三别中的重要代表,许多文学研究学者在对诗的思想评价时都会以《石壕吏》作为例举对象,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人们对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却了解过少,忽略了原本的历史和真实形象,也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反应,忽略了其根本意义。因此要弄清老翁和石壕吏的形象,我们就要从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去探究。

一、从历史背景去分析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

《石壕吏》诗讲述的是唐代实行府兵制时的情景,唐朝在执行府兵制时仍然对兵的要求没有改变,成丁就为兵,而我们所说的“丁”就是指的二十一岁以上为丁,而且唐朝实行的府兵制对兵的年龄规定就是,只要达到了二十一岁以上就是兵,而且从开始到老,这里的“老”就是指六十岁年纪。如遇非常时期,缺少壮丁和兵时,他们就会从中男选择,“中男”就是十八岁以上的人,甚至会选到老妇和老翁,这就出现了《石壕吏》中的老翁,以表达出唐朝时期军事紧急而急需要丁兵等人。而另一则《兵志》上又说到这种府兵制的优点就是,没有战事和军事时,就可以在家劳作或耕耘为农。《石壕吏》中的老翁正是一个兵,诗中描述老翁与老妇长子初得子,正当哺乳时期,从而得知长子年纪在三十左右,从而推断老翁与老妇年纪应该是在五十左右的,就还算是兵,所以就应当要服兵役的义务,而他却在官兵点兵时逃避兵役,《石壕吏》中以逾墙走来描写老翁,从而揭示老翁对国家的社稷并无责任心。关于石壕吏这个人物,他正是官府中人,也正是去捉拿老翁的官兵,他也是收到了符契才去捉老翁为兵,而上述中我们也得知老翁确实是在征兵行列中,石壕吏只是完成公务,是一名执行者。杜甫写这首诗时的背景正是郭子仪退败被迫逃到洛阳,此时的洛阳已然快成了空城,国家危难之时,急需大量的兵力和人力,当时的杜甫也正赶往洛阳的路上,因此才有了《石壕吏》等反应征兵的诗,而之后也有《新安吏》和《新婚别》等,都是反映征兵的情况,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男都成为了兵,那还未成老丁的老者入兵也不是不可行,并不能单单怪罪到石壕吏的身上。诗中描述到石壕吏为了完成人物而夜里捉人,这也体现出了许多人在国家危难之时纷纷逃避,使得石壕吏等只能在夜里等待,搞突然袭击,他们只侧面看到石壕吏“毒辣”的一面,没有结合历史背景和了解实际情况等。

二、杜甫当时的思想与心态去分析

杜甫写作时正赶上投奔唐肃宗,他关注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象也嫉恶如仇,他的诗歌主旨总是以忧国忧民为主,从而才有了“圣人”杜甫这称谓,他辅助国君,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同情贫困人民的宽大情怀。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诗中老翁和石壕吏的人物形象,就要对作者写作时的思想和心态有个全面的认知,此时的唐王朝正面临危难,以国家社稷为主,就不得不广招丁兵,以石壕吏为代表的捉人之兵,虽然在态度上不和气,但是却从名单上照命行使,如果没有按照符契上的名单“收集”完整,那石壕吏也就没有办法交待,而老翁家中也十分令人同情的,儿子战死于战乱中,还有哺乳期的孙子要抚养,如果老翁被抓去为兵,那剩下的老妇和媳妇如何抚养好孙儿呢?从而才有了“逾墙走”的老翁,也博得了作者杜甫的同情,也表达出了杜甫一方面同意石壕吏捉人为国家,这是爱国的体现,一方面同情老翁为家人的精神,这是爱民的体现。这两者既融合又矛盾,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思想,使诗本身的主观思想不强烈,以客观的现实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写照,“国”与“民”都不能偏向,形成了杜甫寓主观而于客观的写作手法,诗中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他心中的无奈和矛盾,亲眼目睹被抓之人,也为了国家社稷而不得不放手置之不管的心理,这种情怀不是对民的同情而是爱民的思想,不是对吏的憎恶而是爱国的体现。

三、总结

不少文学研究者这样评价,说老翁是一个对国家毫无关系,对社稷没有责任心的逃兵,又说石壕吏是一名连老人都不放过的狗官兵,这些都是对杜甫思想的偏激和片面,我们从历史背景和法律上来分析人物形象并不矛盾,正是体现出杜甫爱国爱民的诗人,只是利用这两个方面的矛盾心理来用客观的形式表达,在《石壕吏》中高度集中体现出了杜甫的主观思想和态度,也具有典型的意义,如能真正理解诗中的主旨思想,就能轻松对“三吏”与“三别”诗作的评论和主旨,能深入了解到作者的主观思想。

参考文献:

[1].张一平,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J].《杜甫<石壕吏>中的老翁和石壕吏》辩讹,2004,4,14,125.

[2].迟乃鹏,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J].杜甫研究学刊2004年第一期,总第79期.

杜甫《石壕吏》译文及赏析 第9篇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杜甫《石壕吏》 第10篇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第11篇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二首诗《望岳》《春望》

二、杜甫简介展示《唐之韵》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介绍略,留待以后介绍。

三、师生共同研讨《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教师提问: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4.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提问: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

1、2句虚写,3、4句实写,5、6句实写,7、8句虚句,虚实交错,意韵悠长。6.学生齐背《望岳》。

四、师生共同研讨《春望》 写作背景: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1)提问: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提问: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提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石壕吏》的主旨解读 第12篇

【关键词】杜甫 《石壕吏》 主旨

人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收录杜甫叙事诗《石壕吏》,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石壕吏》的思想倾向解读,认为反映了杜甫当时思想上的矛盾,歌颂了老妇勇于承担苦难,表明了作者希望唐王朝的平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同时又写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而感到悲痛。此书在对《石壕吏》的构思艺术论述时,认为诗中明写老妇,暗写差役,是作者认为大敌当前时刻,人民应当为此做出牺牲,故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该书还引用霍松林先生《<石壕吏>赏析》中的论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剧气氛。”据此,笔者认为《石壕吏》的主旨应被归结为作者对老妇一家的同情,对石壕吏差役的批判。

《石壕吏》全诗内容更多的是表现对老妇一家不幸的同情。在实际教学中,有教师侧重从诗中各位人物的“苦”字去引导他们对主旨的理解,老妇一家各人的“苦”能在老妇的叙述中以及杜甫与老翁独别中得到呈现。学生能感知到杜甫对他们的同情,而从差役对老妇的态度“吏呼一何怒”,学生能感知作者对差役的批判。笔者认为从“苦”字提炼全诗篇主旨是教师对学生恰当的引导,并且能使学生体会、理解诗人在诗中所体现的矛盾心理。然而笔者检索系列关于《石壕吏》作为中学教材的论文,发现涉及其主旨的有些观点令人无法认同。

魏振华老师在文章《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下去,请舍生取义上来——浅析让<石壕吏>走出初中教材》中认为杜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格有问题,应该把《石壕吏》从初中教材中撤出去。笔者细看此论文,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觉得有以下问题值得商榷。

首先,魏振华老师认为杜甫在老妇遭受石壕吏逼问的时候,他没有拔刀相助,没有主持公道,不去管差役的乱抓人,乱摊派,杜甫没有仗义执法,不管老百姓死活,这使他的人格魅力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完全不理解杜甫对待“安史之乱”的态度。杜甫支持唐军的平叛战争,在国难当头,为保住社稷江山,石壕吏的捉人从军乃不得已而为之,并且此举实属合法行为。唐朝的府兵制对“兵”的定义在《通典·食货七》中有云:“大唐武德七年定令,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神龙元年,韦皇后求媚于人,上表请天下百姓年二十二成丁,五十八免役,制从之。韦庶人诛后,复旧。天宝三载十二月制,自今以后,百姓宜以十八以上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记载云:“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迟乃鹏教授从以上证据着手,并根据老翁的年龄推断,在其论文《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中的论述认为,老翁是一个兵,闲居时是农民。由此差役捉人就有了他的合理性,且当时唐军急需补充兵力,认为他们“乱抓人”是不对的,指责杜甫人格有问题这样的观点无法成立。杜甫从对平叛战争的支持立场和差役征兵合理的前提下未对老妇一家进行袒护,是合乎唐军平叛大局需要,是他“忧国”情怀的体现。

其次,魏振华老师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出发,加之前文的论述认为杜甫对石壕吏捉人一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而得出结论——《石壕吏》不应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此观点毋庸置疑是作者臆语。当时作为官吏身份的杜甫没有出面阻止差役捉人,是他爱国思想的表现,国家需要更多人从军。《石壕吏》中各处所见老妇一家人的“苦”更是他同情百姓爱民思想的体现。然而此两种情怀不可兼得,是一种对朝廷危在旦夕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相矛盾的心理。其中更看出杜甫的痛苦,对老妇从军充满敬意和同情,对国家怀有大爱,杜甫这样的情怀更加散发出令人崇敬的魅力。因此,笔者认为,《石壕吏》所蕴含的感情魅力对中学生是一种引领,他们能理解杜甫的矛盾和无奈之处,能触动他们对高尚情怀的向往和尊敬,对他们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是大有裨益的。持论“《石壕吏》该撤出中学语文教材”,无法令人赞同。

笔者认为,《石壕吏》中,杜甫对待唐王朝的忧虑体现在对差役捉人“吏呼一何怒”的批判上。当时发生的“安史之乱”是民众不堪忍受的灾难,因此百姓平叛热情高涨,唐朝的统治者却没有充分地调动和爱护这种民心民力。朝廷政治昏庸导致军事指挥失误,唐军在处于绝对优势时还打败仗。百姓为平叛付出了极大代价,他们痛恨战乱,对无能的朝廷也必然感到失望。仇兆鳌先生在《杜少陵集详注》中云:“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在如此危殆情况下,军队的将领及差役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取胜需要百姓的积极支持拥护,不懂体恤,反而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在苦难的老妇面前,仍然是“怒”颜相对。诗人把老妇之“苦”与对差役之“怒”并列写出,对差役做何感想?虽然杜甫没有明言态度,但针砭批判意寓其中。

唐军的屡屡失败令杜甫痛心,此次的邺城之败使得兵员严重不足,原因除了不可避免的伤亡之外,主要是主帅主观指挥错误而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征兵之时如石壕吏暴怒对待百姓,路上拉人从军如驱鸡犬,军中用兵如视草芥,这显露出唐军治军残酷的弊病。杜甫的揭露与讽刺,正是针对此而作。而平叛战争的必要性和治军残酷性的交织,使得诗人在写法上存在支持鼓励百姓从军与对唐军的揭露讽刺并存。但仅仅就杜诗名篇“三吏”“三别”而言,这种支持与讽刺的写法不都是统一存在每一篇之中,其中的《新安吏》是鼓励与揭露兼备,而《潼关吏》和《石壕吏》例外,《潼关吏》看不到揭露讽刺的诗句,而《石壕吏》则有对石壕吏的揭露,无鼓励老妇及老翁从军的内容。

综上所论,《石壕吏》反映了诗人杜甫对老妇一家的同情,对石壕吏的批判。杜甫对官吏、百姓角色的矛盾心理,统一于他希望社会安定,朝廷平定“安史之乱”的忧国忧民情怀中。作为中学语文教材,语文老师对《石壕吏》主旨的理解、把握,直接影响到中学生对它的理解、接受。因此,对《石壕吏》主旨的准确、透彻解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霍松林.杜诗赏析——《石壕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0).

[3]魏振华.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下去,请舍生取义上来——浅析让《石壕吏》走出初中教材[J].普洱学院学报,2013,29(06):130-132.

[4]朱明伦.谈《石壕吏》中的人物形象[J].辽宁师院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2).

[5]迟乃鹏.还《石壕吏》中老翁和石壕吏两个人物的历史本来面目[J].杜甫研究学刊,2004(01).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升旗仪式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外科技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