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对话范文

2024-08-19

与苏轼对话范文(精选11篇)

与苏轼对话 第1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余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余有疑,遂问之。苏子不以余愚而拒余,一一告知。

余问苏公:人生数十载,碌碌无为者,何其多也!此何为?

苏公曰“皆因其未寻路而行之无道矣。”

余疑未减,何为路,路何方也?寻何路?

曰:路,物也,引人成功,去未来之物也,路乃方向,而汝路,自在汝心。至于汝问寻何路……

苏子顿而未言,而后乃一手指左,一手右。吾视之,左为一林荫小道,众人行之,故而草稀,雨落则泥泞满身;右为一草绿之地,无人踏之,因而花繁,雨润则草色青青,风过而舞。

见余有所思,苏公继而语余,汝寻路,须乃汝之路也,而非随他者行之,如流水逐之。汝左道,宽也,然泥泞也;汝右径,虽小寂而胜景也。

余望苏公,其颜悦然,其色怡然,虽老矣,而无颓态,思及苏公之坎坷,余喟然而叹曰:公曰须行吾路,然何为吾正路耶?小生斗胆,还望公莫责之,公一生守志,终莫能识之,且得罪之人不知其数也,安乃公之路乎?

苏子闻言,叹之,未语,而后乃曰:余亦如小子今日这般问余,余亦尝彷徨惆怅终日,亦尝怒余而愿世事不公。今乃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此一因;然余少时恃才而不知敛,刚甚而不知屈,此二因,是故罪人也。汝等后生谨记之,人贵在自知,自知者明,傲物者多为人所嫉。毋论聪慧与否,为人须谦且韧,此为善道。由吾之际遇,可以知之也。

余有感,公所言甚是,然何为行路之道也?余学于师,师甚善,凡有惑,必细教之,导之,然余愚笨,学业不成,师之期,家人之望,余有愧。

苏公宽慰余曰:汝尚年幼,须知已往虽不谏,而来者可追,勿丧也。师长之望,非负也,乃汝前行之力也,汝若为草木,其望必为壤也。余欲以五言而告汝,少时须立志,老时乃有成,志存高远,此一言也;少壮不努力,老来伤悲晚矣,春耕秋实,业精于勤,此二言也;为人处世,切不可凭己意而行,戒骄戒躁,此三言也;路曼曼兮,非坚忍者不可至,此四言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此五言也。如此五言,乃吾忠告,个中理趣,唯君图之。语毕,苏公遂就舟而去矣。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余伫立良久,思苏公箴言,似有所悟,立吾志,行吾路,勤谦韧,有自知,携此数言而行,料成功之日必不久远矣。

与苏轼对话 第2篇

你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为唐宋八大家;你与欧阳修合称为“欧苏”;你又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你有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等人并称“宋四家”。我真的很崇拜你的。你既是伟大的诗人又是才华横溢的书法家,文学家等。你在我的心中地位如此的高。

我读过你的诗,也欣赏过你的书画。每一首诗都让我慢慢读懂你的人生。我在想:西湖旁应该回荡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庐山上还刻录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南的春天应该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吧!汹涌的江水也应该拍打着赤壁,击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诗,词,文,书都成就了一个独特的你,却……

我真的觉得你好傻,你可以过上低调的生活,完全不受官场的污气。如果你不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与他针锋相对,反对推行新法,如果你自私一点,你就能换取一生的快乐与安定,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你是一个爱国之人。我不知道,我该跟你说什么。我想正因为你有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正因为是这种气节,这种正直不阿的.气节支撑着你吧!我懂了。

对了,那“乌台诗案”这件事情,我知道你被人陷害,以“文字狱”被坐牢,有杀头的危险,最后你还是一贬再贬。我想,你一定很伤心难过吧!

但我错了,你依然是你,一个始终关心国家命运的你,一个乐观向上的你,一个有气节的你。从《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我读出来你的积极乐观的情绪。从《江城子 密州出猎》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我独处你人老心不老的豪情。

苏轼爷爷,你真的是一位满腹经纶,热情 高涨的爱国之人。

苏轼与古琴的不解之缘 第3篇

一、苏轼———文学家的音乐爱好

苏轼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 所参与的音乐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对各种音乐艺术的欣赏;二是重视民间音乐的演奏形式, 三是进行词曲音乐方面的创作。在苏轼的《醉翁操》词序中曰:“翁虽为作歌, 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 好事者亦依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 而琴声为词所绳约, 非天成也。”[1]有音乐理论家认为苏轼的《醉翁操》不仅描述了歌词与琴声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同时也提出了歌词与乐曲之间“天成”观点。认为音乐中词与曲应当相互协调,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这种关系, 不然就容易陷入到陈规窠臼中。苏轼认为在词曲所表达的琴声音中, “琴”和“词”之间不能互相制约, 而应当互相配合。从苏轼关于音乐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音乐活动中他对人性的自由追求, 提出了音乐活动应当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现, 这对于我们当今的音乐创作仍然具有采纳和借鉴的意义。

苏轼关于琴诗的著作《题沈君琴》有:“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大意和佛教《楞严经》:“譬如琴瑟、箜篌、琵琶, 虽有妙音, 若无妙指, 终不能发。汝与众生, 亦复如是”的含义是大体相同的。《楞严经》中的说法是说如果众生要想得到修行上的圆满, 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 而且还需要得到大师的指导, 只有把各个方面的因缘充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醒悟的结果。在《题沈君琴》中苏轼先是摆出了佛家中的“虽有妙音, 若无妙指, 终不能发”的思想, 但是如果只有手指而没有演奏的乐器也是不能欣赏到乐声的。苏轼在这里强调就是如果要想听到优美的琴声, 那么琴与人都不可以缺少, 这是苏轼和古琴之间关系的清晰写照, 那就是琴很重要。在苏轼的《法云寺钟铭》中表达了和《题沈君琴》相同的思想:“有钟谁为撞?有撞谁撞之?三合而后鸣, 闻所闻为立。阙一不可得, 汝则安能闻?汝闻竟安在?耳视目可听。当知所闻者, 鸣寂寂时鸣。”[2]26从这两篇文章所表达的含义来看, 苏轼认为如果要想听到优美的音乐, 不仅需要具体的乐器, 而且也需要人和乐器之间的配合。

如果没有奏乐的乐器, 那么美妙的乐声又从哪里来的?所以需要客观和主观之间的配合, 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因素, 都不可能产生美妙的音乐。《山琴况》有:“弦与指合, 指与音合, 音与意合”, 它刻画了弦、指、音、意之间的关系, 只有弦、音、意和指的配合才能散发出音律的味道, 同时表现出演奏者内心的情感。从苏轼《题沈君琴》、《法云寺钟鸣》中的对比可以看到, 在论述乐器、演奏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演奏者之间的关系上和《山琴况》中的论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3]98。

二、苏轼对古琴的热爱历程

苏轼的家庭不仅是文学世家, 例如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都是苏轼的亲人, 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道路。除此之外, 苏轼的家庭也是一个音乐世家, 例如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对古琴保持着独特的爱好, 而且对琴艺非常得精通。苏轼自幼就受到了音乐的熏陶, 当他年轻的时候, 就已经对七弦音乐有了深刻的认识。1059年苏轼和父亲苏洵一家夜泊戒州即四川宜宾时, 他根据父亲所弹奏的琴曲, 写了《舟中听大人弹琴》:弹琴江浦夜漏永, 敛袵窍听独激昂。风松瀑布已清绝, 更爱玉佩声琅珰。自从郑卫乱雅乐, 古器残缺世已忘。千家寥落独琴在, 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世人不容独反古, 强以新曲求铿锵。微音淡弄忽变转, 数声浮脆如笙簧。无情枯木今尚尔, 何况古意堕渺茫。江空月出人响绝, 夜阑更请弹文王。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古琴的喜爱, 同时也对古琴的创作等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和当时士大夫在音乐创作方面刻意地追求的复古思想相比, 苏轼认为一些传统的曲子才是古代音乐的代表。

苏轼虽然在政治上一再受到政敌的排斥和打击, 人生也因为个人的仕途而饱受沧桑, 但是他仍然在人生的沉浮中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在《超然台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 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 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 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4]78苏轼认为一个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 而人的欲望是难以全部满足和实现的, 但是如果能够平静地接受自己所拥有的, 仍然能够得到了人生的快乐, 苏轼把这种观点也应用在了古琴之间的关系上。在苏轼的《杂书琴事》第六“戴安道不及阮千”中有:“阮千里善弹琴, 人闻其能, 多往求听, 不问贵贱长幼, 皆为弹之, 神气冲和, 不知何人所在。内兄潘岳每命鼓琴, 终日达夜, 无忤色。识者叹其恬淡, 不可荣辱。戴安道亦善鼓琴, 武陵王晞使人召之, 安道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余以为安道之介不如千里之达。”不管弹琴的人在为谁弹琴, 如果能够听到那优美的音乐, 那么仍然可以感受到弹琴所带来的快乐, 没有必要计较是弹给谁听的, 苏轼的这种自得其乐的态度, 也延伸到了古琴上。

苏轼一生都和古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游山玩水的间隙也离不开古琴, 例如在《游桓山记》中就比较详细地记载了相关的细节;在会客的时候也离不开古琴的陪伴, 例如在他的诗《题赠田辨之琴姬》中就记录了现场的情况, 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更要听琴———见《杂书琴事》, 甚至在自己的梦中也在听琴———见《书仲殊琴梦》[5]224。古琴成了苏轼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去世的前一段时间里, 苏轼仍然在和古琴艺术家谈论古琴。在苏轼关于古琴的文学著作中, 主要有《上韵子由弹琴》、《听武道士弹贺若》、《减字木兰花·琴》《听僧昭素琴》、《听贤师琴》等。苏轼还曾经专门写了一本关于古琴方面的著作———《杂事琴事》, 书中包含了《家藏雷琴》、《戴安道不及阮千里》等内容, 《家藏雷琴》记载有一种古琴“其岳不容指而弦不收……其背微隆如薤叶, 然声欲出而隘, 徘徊不去, 乃有余韵”等特点[6]54。所以后人在评价苏轼的时候认为他在音乐方面具有独到的造诣, 特别是指出了古琴具有民间性, 拉近了古琴和普通人民之间的距离。苏轼一生都对民间艺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爱好, 记录了不少民间舞蹈和音乐方面的内容, 同时这些音乐活动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苏轼也非常热爱琵琶, 在他的家中就有善于演奏弹琵琶的音乐人。苏轼在琵琶乐曲中的技术细节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今琵琶有独弹, 不合胡部诸调, 曰某宫多不晓……其声本宫调……贞元初, 乐工康昆仑寓其声于琵琶, 奏于玉宸殿, 因号玉宸宫调。予尝闻琵琶中所称《轹弦薄媚》者, 乃云是玉宸宫调也。”苏轼和宋叔达曾经一起欣赏过琵琶的演奏, 在听完《郁轮袍》、《玉连锁》及其他乐曲的演奏后, 用诗来记述此事:“数弦已品龙香拨, 半面犹遮凤尾槽。新曲从翻《玉连锁》, 旧声终爱《郁轮袍》。梦回只记归舟字, 赋罢双垂紫锦绦。何异乌孙送公主, 碧天无际雁行高。”章质夫也是音乐爱好者, 常常让苏轼给他家里的乐工写琵琶歌词, 所作的《水调歌头》就是一例[7]96。关于琵琶苏轼还专门写了有《古缠头曲》、《减字木兰花·赠小鬟琵琶》、《虞美人》、《采桑子》、《诉衷情·琵琶女》等词, 这些诗词对琵琶演奏方面的情况进行多重描述。除了这些之外, 苏轼还写了不少和其他器乐艺术相关的诗词, 如《武昌山闻黄州鼓角》、《浣溪少·方响》、《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等。

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 他在音乐方面的影响也随着他的文学艺术成就而影响着社会。他在乐府领域发动了改革的旗帜, 对音乐的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苏轼的音乐活动除了上面所介绍的内容外, 还对器乐进行了关注和研究, 这些内容可以在《杨次公家浮磬铭》、《书金□制》中看到[8]109。除此之外还有对历史上音乐事实的评论, 在《唐制乐律》、《陈隋好乐》中都可以看到。他不仅非常热爱古琴, 他与乐工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亲密, 经常为乐工作画题辞等。

苏轼本人爱好广泛, 不仅善于作词、作曲, 而且对欣赏音乐的艺术也非常的高超, 在音乐艺术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造诣, 特别是对于古琴的热爱。苏轼动荡的生活、坎坷的一生和形形色色的生活, 为苏轼的音乐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 而苏轼对诗词文章与琴棋书画等都十分的精通, 这进一步拓展了他在音乐领域的活动空间。

摘要:苏轼, 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画家、诗人, 他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流失, 为探究其音乐活动的事迹, 遍览相关文献, 得见其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其文学之路、音乐之路开拓了活动空间。

关键词:苏轼,古琴,不解之缘

参考文献

[1]邱黎.苏轼的音乐美学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郝美娟.此心安处是吾乡[J].山西大学学报, 2012, 35 (4) .

[3]程刚.苏轼对于“思无邪”的独特阐释[J].暨南学报, 2012, 34 (3) .

[4]邓乔彬.唐宋词乐的发展变化与柳永苏轼词[J].东南大学学报, 2007, 9 (4) .

[5]李虹.浅谈苏轼的音乐美学思想[J].时代文学, 2011 (10) .

[6]张海沙.曹溪一滴水:苏轼在岭南及其心灵的安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2) .

[7]陈四海.论苏轼与古琴艺术[J].文艺研究, 2002 (2) .

苏轼与《寒食帖》 第4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文豪。其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在中国历史上是鲜见的全才。其中,书法列“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

黄州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苏轼的创作激情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这才有了《寒食帖》。

赤壁之饮

黄州,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注定是一个千古留名之地。这里,有赤壁,有无数的文人骚客,更有苏东坡。

1080年,苏轼因为当时的文字狱事件——“乌台诗案”入狱。在关押四个多月后,苏轼于除夕之夜被释放出狱。次日,他就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只身从陆路赶往黄州,而其家眷则随苏辙前往九江赴任。

死里逃生,对他来说足够惊心动魄。他在别弟诗里说,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几个月的牢狱生活让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当时,黄州之于达官贵人们来说也许是僻远肮脏的小镇,生活清苦,只有被贬谪的人会去。

但是,苏轼豁达的性格让他享受了黄州的静谧与孤独之美。无限的闲暇、美好的风景、诗人敏感的想象、对月夜的倾心、对美酒的迷恋——这些合而为一,便强而有力,将诗人因官场失意的心和日子填充起来。在庄稼已然种上,无金钱财务的烦心,他开始享受每一个日子给他的快乐。在这里,苏轼可以望长江对岸武昌的山色之美,“梦中了了醉中醒”。他有时竹杖芒鞋而出,雇一小舟,与渔樵为伍,消磨一日的时光。

因言获罪,辗转尘泥,一般人恐怕要效老庄之出世了。但是,苏轼从庙堂之高转身入江湖之远,虽然是以一种激烈的方式完成的,但他以儒家入世之精神,合佛道清旷达观之襟怀,超世而入世,在赤壁之畔感受壁立千仞、凝视了千年刀兵的沧桑山峰,迎迓挟雄狮呼啸之势而来的江风,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黄州是苏轼人生遭际的主要一站,其间的经历、思想的蜕变以及灵魂的挣扎和煎熬可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在这种情况下,苏轼不但没有自甘潦倒,而是写出了更多的千年传颂的诗词。这些诗、这些文、这些字,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寒食帖》落笔时,是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三年的谪守生活,苏轼觉得悠然之外倍感郁闷,一腔报国热情被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寒食前后,黄州江水高涨,阴雨绵绵。此时的苏轼在空荡的厨房里伤感不已,报国无门,故乡又远在千里之外,“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于是,苏轼用凝重、沉稳的行书写下这样的诗句: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两篇诗文在苏轼的诗词中独树一帜,看似与他素来旷达雄健、清风皓月的文豪形象格格不入,但正是这种特色让苏轼的诗词水准在世人心中上了一个台阶。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朴素的言语,运笔随性而变,表达出最深处的情怀:尽管“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但仍然惦记着“君门深九重”。在近乎绝望的处境中,苏轼游走在希望的边缘。

诗出本心,其文亦然。书成后,苏轼本人自豪地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记忆的叠压

今天的《寒食帖》经过了朝代更迭、战火洗礼,除了差点藏身火海留下的烧焦印记,寒食帖更有众多的“粉丝”为之疯狂过。他们盖上印章,写下跋记。

苏轼1082年写下《寒食帖》,19年后辞世。其好友黄庭坚首先题下跋尾称道此帖:“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也。它日东坡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也许有恭维的成分在里面,但看《寒食帖》日后受推崇的程度,黄庭坚倒算中肯。

靖康之变后,北宋亡国,《寒食帖》流出,南宋张演题家族收藏了一段时间。随后元代文宗皇帝在左上角留下一方“天历之宝”的押角印。元亡明兴,书画霸王董其昌几乎操纵了同时代的书画市场。尽管他本人觉得苏轼的字过于浓烈、旷达,但董认为这是他生平见过最好的东坡真迹。帖上因此也留下了他的跋文:“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以摹刻戏鸿堂帖中。董其昌观并题。”随后,明代的韩逢禧、韩世能父子也都收藏过,并且留有印记。

清军入关,崇祯自杀。《寒食帖》再次易主。这次的主人是清初大诗人、忧郁王子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在《寒食帖》上留下了好几方印记,如“成子容若”、“楞伽” 、“成德”、“楞伽真赏”。这位被王国维推崇为清代最好的诗词大家,因在苏轼面前过于谦逊而不肯留下任何的文字题记。

乾隆对《寒食帖》的收藏不能不提。乾隆这样评价此帖:“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以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已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者。”乾隆七十岁之后的晚年,最喜欢摩挲这幅《寒食帖》,并不断在上面题字,仿佛怕人看不到他曾经是这幅字画的主人一般。如今这帖上密密麻麻地盖满了乾隆诸如“古希天子”、“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的印章。

经过几百年的朝代兴亡,《寒食帖》的劫难似乎并没有结束。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随后便流落民间。经冯展云、盛伯羲、颜韵伯,1922年,《寒食帖》流入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手中。一年后,东京大地震,菊池惺堂冒死将《寒食帖》从烈火中抢救出来。后美军轰炸东京,《寒食帖》幸而无恙。

1945年抗战结束后,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先生不断到日本寻找,终于在1949年将之找到并重金买下,至今仍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959年,王世杰在这幅字画上写下了最后一个题记:

“东坡先生此帖,曾罹咸丰八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之厄。尔后,流入日本,复遇东京空前震火之劫。二次世界战争期间,东京都区,大半为我盟邦空军所毁,此帖依然无恙。战事甫结,予嘱友人踪迹得之,乃购回中土,并记于此。后之人,当必益加珍护也。”

和苏轼对话高中作文 第5篇

一盏清茶,一室月光,一卷诗。案前寂寞的我,诗中寂寞的苏轼。

还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寂寞让苏轼如此辉煌,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可是透过诗文,看着他寂寞的眼睛,我的心,为什么会痛呢?

淡淡油墨香气氤氲,一个个方块字变幻着拼凑出最神奇的咒语,身边景物变幻,刹那间,已越千年。

耳畔滑过流水的轻吟,清风微凉,犹带着美酒与月色的气息。睁开眼,猝不及防的撞进了苏轼的微笑里,我俩坐在舟中,小舟顺着清风缓缓飘荡,月色和江面的水汽缠绕,连同两岸隐隐的青山一齐湮没在苍茫的夜色里。

他替我把酒杯斟满:“在想什么?”美酒与瓷杯相撞,流水抚过船舷,他的声音如同飞鸟的翅膀,掠过我心湖的水面。

我把眼睛从他的指尖上移开去:“我在想,举杯邀明月,在想露从今夜白,还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怎样?”他举杯,酒杯里闪着月亮清冽的光。

“李白使我洒脱,杜甫使我沉郁。”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呢?”他注视着我的眼睛。

“你么?”我避开他的注视:“你让我心疼。”他斟酒的动作一滞,随即笑起来,不小心把酒倾在了桌上。

“李白有不羁的豪情,杜甫有心系天下的胸襟。而你,你的字和句,是用了风雨和苦难发酵,里面加了寂寞做引子。”

他似乎在听,又似乎没有。他的眼神越过我,投向远处的江面。

“你可曾怨恨过历史的选择么?或者说,你所遭受的苦痛和坎坷,你,恨过吗?”

他轻笑了一声,啜了一口酒:“历史选择了什么吗?它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做出选择的人是我。”

他抬起头,看着月亮:“从古至今,月亮照着每一个人,可是写下‘举杯邀明月’的,只有一个。当然,写下‘千里共婵娟’的`,也只有一个。”他带着些小小的得意的神色。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月光很亮,耀得我的眼底有些酸涩:“我情愿你做个普通人。”

他示意我饮尽杯中酒:“无数个日子里,无数个普通人和你擦肩而过,他们都不是苏轼。你,不曾记住过他们。”

我轻晃着酒杯,瞧里头迷离的月影:“后人说得不错,是寂寞成就了你。”

“错了!你也寂寞,他也寂寞,有谁知道?人先记住了我苏东坡,才看得见我的寂寞。原是我成就了寂寞呀!”

他的笑声惊动了栖在小洲上的白鹭,擦着船舷飞去了,洁白的翅羽闪着温柔的光泽。我不由看得痴了。

“又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浪淘尽风流人物,在想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他带了三分醉意朗声大笑,眼神却似澄江月明。

我们又说了许多话,喝干了坛中的酒,长啸放歌,直至醉倒在舟中。

再睁开眼,已回到了案前。香茶已凉,我轻轻合上《东坡乐府集》。

诗词与苏轼 第6篇

苏轼诗:《狱中寄子由》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的苏轼,苏轼狱中写了这首诀别诗!

这首诀别诗有太多的`感动和伤感。写兄弟情深,这首为之最,据说苏轼把这首诗交由狱卒转给其弟苏辙,苏辙看后十分难过,伏案而泣,随后又交还狱卒,几经周转竟传到皇帝手中,神宗皇帝读后也十分感动。或许正因如此,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皇帝还是给与了罪行减免,使苏东坡免遭一劫,诀别诗也并没有成为苏东坡的绝唱。

苏辙上书皇帝愿用自己的官职赎兄,兄弟之情深让人感叹!苏轼终于免了死刑被贬黄州,出狱那天见到了弟弟苏辙,苏辙把手捂在嘴上,苏轼会意,三缄其口!苏轼苏辙兄弟情深弥足珍贵诉不尽千古佳话!(自由即苏辙)

苏轼词:《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这首词明写梅花,其实是写追随苏轼二十三年之久的妾朝云苏轼不仅写得缠绵凄切、空灵超脱,还把他对朝云的感情升华,认为朝云是超凡脱俗,非世俗之人可比的。“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即是用神仙形容朝云。“倒挂绿毛幺凤。”是说朝云超凡脱俗,素面不施脂粉就已洁白,洗状后仿佛唇红不下,其实唇的本色就是红的,梅花的高洁情操随云成空梦到的梨花与云是不同的!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

苏轼词《定**》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人生感悟,渊源于苏轼的禅宗悟道和旷达情怀。涉足官场多年,苏轼经历了人生的几番政治风雨,历经荣辱,饱经风霜。人生如果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

苏轼精通禅理,诗词豪放多样,在文学上综合才能独步古今!苏轼的人格魅力,兄弟情,夫妻情,知己情!都是让我钦佩的!苏轼心胸宽广客观面对人生的态度又是我学习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无喜无悲乐观平和的心态禅学上的造诣,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与苏轼相遇作文 第7篇

我最崇拜的诗人就是苏轼了,苏洵,苏轼,苏辙,苏家两代人,一门三学士,光辉璀璨的“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一下就占了仨,看来苏轼的满腹才华是继承了父亲苏洵呀。苏轼的官运起伏得离奇,他这一生共在14个州担任过职务,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运气好的时候,他担任过皇帝的日常生活秘书,中央政府的秘书长。运气差时,曾被一路贬为县级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或直接贬去海南,在天边的某个蛮荒小岛上当个八品小官。官场过山车,惊险又刺激。我觉得他的官场生涯和他的个性有关。他不会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为国为民,他与时俱进,不怕得罪人,不退缩。唐宋诗人有才华的那么多,我唯独喜欢苏轼就是因为他的为人品性。苏轼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美食鉴赏家。他爱吃,会吃,懂吃,写吃。也能创造吃。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东坡肉”了。研究了他的经历,我发现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轼都能吃出别样的滋味来。

在他的作品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大气磅礴的气势,豪迈的英雄气概,面对官场失意,没有颓废,而是潇洒面对人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抒发了他渴望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简朴中见深意和旷达的胸襟,寄寓着超凡的人生理想。“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坦然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临危不惧,永远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略论儒释道思想与苏轼的创作 第8篇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 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 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 62岁时贬至儋州, 前后在贬六年。对于文学家的苏轼来说, 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 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他对社会的看法和人生的思考都体现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苏轼前后的诗文创作以贬谪黄州为限, 风格显然是不一致的。早期的多才多艺和时代的鼓舞, 使得苏轼积极要求上进, 建功立业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这个时期的诗作大多数意气澎湃, 豪气冲天。入仕后一些意想到和意想不到的政治上的打击、遭际, 使其黯然思退, 感伤颓废, 甚至“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但苏轼终究未曾正式挂冠归隐。元丰三年 (公元1080年) , 苏轼贬官谪往黄州。谪居生活引起了苏轼思想情感上最激烈最复杂的变化。对于当时掌权派统治集团所加给自己的打击, 苏轼内心十分的愤懑, 十分的不平。这种愤懑与不平, 有时比较隐晦, 有时比较明显, 有时采取自嘲、自讽、自咒, 有时采取托物赋情与比方。一般来说, 苏轼是一个比较乐观, 比较倔强的人, 但对于“乌台诗案”与谪居这样的沉重打击, 像他这样的士大夫知识分子, 在思想感情以及观点上原来就有的软弱消极的一面, 就不能完全抵抗得住, 所以苏轼在愤懑与不平之余, 时时流露出伤感与颓废, 深深为自己的命运悲哀。苏轼思想感情上这种复杂的色彩, 在他初到黄州时的一系列诗作中就反映的特别鲜明。如“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初到黄州》) “明朝酒醒还独来, 雪落纷纷那忍触。” (《寓居定惠院之东》) “畏人默坐成痴钝, 问旧惊呼半生死。” (《侄安节起来, 夜坐》) 在黄州, 与苏轼来往最多的朋友是隐居山林的方仙子。苏轼经常向其请教老庄养生之术以及养气炼丹之术, 并自创一方 (即苏氏养生益智功) , 记载与《苏沈良方》之中。苏轼还深有感触地说:“欲命诗语妙, 无厌空与静。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而且, 苏轼这时许多奔放倾注、左右逢源的诗作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突发灵感而成的。

当现实的挫折与打击使苏轼难以抵抗时, 苏轼及时调节自己的人生坐标, 于是很自然的也就移情于山水了。他的写景咏物诗很能体现旷达乐观的性情, “朝见吴山横, 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 转折为君容。”《容斋随笔》载:“朱载上, 为黄州教授, 有诗云:‘官闲无一事, 蝴蝶飞上阶’。东坡公见之, 称赏再三, 遂为知己。”这是因为苏东坡的思想是于儒、释、道、法, 甚至纵横家无所不包。特别是在他政治上受到打击而贬到黄州之时, 更以庄周思想以示解脱。苏轼贬谪黄州写出了借题发挥的千古绝唱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辉煌词作, 为什么谪居黄州而能山水自适?就因为其有“不以物伤性”之心, 禀此而超然于物外, 长葆天性之真, 独得天人之和, 超逸于山水。山水显然被苏轼看成了涤垢疗伤, 恢复心理平衡的灵丹妙药。那么, 超脱世俗之后的人生价值又是什么?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唯江上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正是宋代神仙佛学创作, 隐逸乐道者们的共同认识。在他仕途受挫时, 也是在深受儒家思想主导的同时, 能深谙佛道真谛, 忘情世俗, 超然物外, 以旷达襟怀, 阅历人生, 化险恶政治风浪的冲击于物我两忘之境, 才能历经忧患, 把雄浑浩然之气融入诗词歌赋之间, 蔚成一代词宗。此时苏轼思想中“外儒内道, 外儒内佛”的统一融合已经趋向成熟, 成为了一种自觉的意识, 而且苏轼"旷达、缥缈、超逸"的文风也达到了创作的颠峰。

由此观之, 苏轼具有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 他可以不因宦海沉浮而自暴自弃, 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在顺境中的淡泊, 在逆境中的从容, 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 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 又使他淡泊名利, 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 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 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 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 还是身处逆境, 都是如此。他的人生态度也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 宠辱不惊。他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主要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 所以他能处变不惊, 无往而不可。他的这种范式更适合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 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 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同时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苏轼的诗文创作也无疑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参考文献

(1) 《唐宋词史论》王兆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苏轼诗研究》谢桃坊著巴蜀出版社1987年版

(3)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苏轼年谱》孔凡礼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

苏轼与赤壁 第9篇

关键词:苏轼 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赋》 比较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在他的流放生涯中似乎与赤壁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他的诗词还是赋,他对赤壁总是一往情深。因而,赤壁记载了苏轼的不幸,赤壁也沉淀了苏轼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轼的豪迈与不朽,赤壁,只属于苏轼。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籍。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这两篇作品同为苏子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之作,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缅怀了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如周瑜、曹操等;但两相比较,描写的角度有所变化,表达的心境与思想感情也就有所不同。那么,苏轼在两篇作品中究竟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呢?

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与失意文人的作品显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概括了进来,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景仰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最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暂不展开写,接着就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巷起千堆雪。”面对如此江山,他想到了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然而江山依旧,英雄已故,多少豪杰已成过去,作者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禁不住内心激荡,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词中的豪壮之情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称,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表明了词人对他的敬仰;到下片再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英雄的形象变得鲜明。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此:一是说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周瑜与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闲雅从容、懦将雅态,谈笑之间,一把火大败曹操。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豪放中略见苍凉。

同为“赤壁”之作,在《赤壁赋》中,作者又表现了一种超脱、乐观的思想感情。这种“超然”之然是由眼前美景引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段秋江月景的描述,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与客人诵诗对饮,尽情欣赏那“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明月,油然而产生了一种“羽化”和“遗世”的情怀。这种情怀,这种主观感受的产生,与作者政治上的遭遇、宦海中的沉浮是密切相关的。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党争激烈起伏之时,政局动荡不安,他不赞成变法派的激进措施,也不像保守派那样顽固保守,所以政治上始终不得意,屡遭排挤打击。宦海的沉浮和人生现实的悲哀使得苏轼的思想极为复杂:一方面,他是一个想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渴望像周瑜、曹操一样建功立业,但在现实中又不容于新旧两党,难以施展政治才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当身处逆境时,常以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慰籍自己,随缘自适。今天来看,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的思想,对现实世界当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于人生而言,苏轼的这种面对挫折而不失乐观豁达的个性又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与苏轼相遇作文 第10篇

在那被狂暴的海风卷起千层雪、波澜壮阔的赤壁陡岩上。是谁?在为那周瑜也为自己而鸣不平?

在那被黑暗笼罩的、冰冷寺庙蒲团上。是谁?接着那一豆烛光,借笔墨向他人将自己的无奈渲染?

在那夜深人静、空际孤独的林深处。是谁?迷迷糊糊却不肯入睡,想着当朝世外的繁华似锦?

夜不寐,前尘恍惚如隔世,悄然谢幕。情难绝,泪眸问花花不语,独对空闺,花残无人叹。孤枕邀落寞之怨,彼岸是谁频频呼唤,令我难眠。

沧桑的岁月,魂无处归,离人泪,不忘黯然。炊烟升腾,撩起难言的心事。痴情如此,无情亦如此,谁怜他?

桥上的花再一次开了。

而我,终于遇见了你———苏轼。

只看见,青青的竹枝,绿绿的芒鞋,以及被雨淋湿的衣裳。你的笑容从容洒脱,幽然超俗,你的眼神,更是令人心动,秋风碧水泛清波。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常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也归他所有。

真想问你一句:“难道你不埋怨世俗吗?难道你甘心被贬吗?”

久久不言,如一夜春风带来满地伤寒,轻颤指尖。夜漫长,愁肠心间,眼帘低垂,雨中潮湿了伤痕。点点忧伤,乱了心绪,过眼烟云,尘埃飞扬,呓语断续,不堪回首,相思淡淡亦浓浓,眉梢情字陷沉思。十指相扣,愁绪同落花。我早已猜到他的答案,他早已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罢了。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见他在灯火阑珊处。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倩影迷离,皓月当空,朝朝暮暮,一笔一字总关爱恨情愁。祭暗香,葬笑颜,掬泪花,漫遐思,听雨声声,篇篇哀字。梦如蝶舞之艳美,奢华的帷幕,寂寥寥,倦叶悲哀,潇潇冷月。流星滑过,许个愿。岸边,花儿静默。他永不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切做一回闲人,跟随你的足迹。

折一枝早春的寒梅,为你放入素瓶内;泡一杯温暖的龙井,替你装进紫砂壶。

坐在你对面的蒲团,对你浅浅笑……

赤壁,记载了苏轼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轼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轼的豪迈。

赤壁,只因苏轼光芒四射。

与苏轼相遇作文 第11篇

前些日听一个从京城来的官人说,今年有位叫苏轼的,连欧阳先生都欣赏他。再过几日,时常能听到传来的诗篇,张丰那厮倒是和几个船夫天天谈论什么“杜撰”、“皋陶”。我是不愿和他人掺和在一起的,恰有人要进京,便先行一步,免得和他们起争执。

一共五人,却见一个人颧骨突出,一身交领长袍,隐约可见的白衣杏黄色的内衫,一双大袖走起来摇曳生风,反而显得另四人不大起眼了,不过这五人应是富人家,衣着考究得很,特别是那双绣花小鞋,妞儿怕是也从未穿过的。

一路上看得父子三人热情洋溢的脸,听得两岸崇山间的鸟鸣,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无事,听三人谈话,子瞻,你……“心下一惊,这高颧骨的年轻就是苏轼!”早闻得苏大学士中举,却没料得自己有幸载得三苏泛舟啊!“少年意气风发,满是底气道:“入了京,我可要大显身手,去拜访欧阳大考官……”,这时一位留着云鬓的女子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却是父亲开了口:“这三峡可是聚天地的宝地,可真是“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我忽地想起那个尚有书墨香的童年,几次赶考没中,也厌了学,只道当船夫能赚钱,若能像他们一样,多么风光!

一说一答,四个人也谈的融洽,我说到我年轻时登山的奇遇,谈的三峡的“圣母泉”,我乐于极尽全力显现自己高超的弄潮能力,去展示儿时学来的文墨,却也喜欢从三人上学来更多的知识,去体会他们的人格。

时间却像三峡的水,流的那样急,连岩石也阻碍不了它前进的步伐。船之江陵,是分别的时候,我却不愿再回到船夫之间,只愿自己能在他心中留下一个浅浅的痕迹。

不久却听得“乌台诗案”,又听得他被贬黄州,传来的诗也是一场大变,我这孤寡的老头子,听他与子由的通诗趣闻,听佛印的琴操,听写予王弗小姐的情诗,自己来时便是去担心他的命运,生活也不只是三峡的山和水。

人的寿命终是短的,逝前也知那所栖的是“幻鸟般灵魂,梦游于星宿间”,却不知道他的未来,不知黄州待他如何?

罢了,罢了,随风去罢。

那是一场梦,我忽地发现独在病榻上的自己却在船上,正在西陵峡,我这船头,他在船尾,低头,我却看见一双女子的手,他仍是那高颧骨,一身交领长袍,仍是青年模样。

“你可曾记得我。”

“我不记得你,但你一定不是恶人。

”天下无恶人啊!大宋也能如我的热病一般能医好啊!“

“但愿如此,可大宋终是覆灭了啊!”

我看见他惊骇的表情,湍急的江水卷携着碎片涌上来,他迅速地苍老下去,隐隐可见远处大坝的一角。

水流到了尽头,时间也流尽了。我能看到你,可你却看不到我。阳光刺破黎明,也带走了幻梦。

上一篇:棉花被子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五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计划2013—2014第二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