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之心得

2024-06-30

绿色建筑之心得(精选10篇)

绿色建筑之心得 第1篇

绿色建筑之心得

学习绿色建筑有些时日了,不仅仅局限于关于绿色建筑的知识,还有包括对于整体性的重要的了解。在能源缺乏的当今世界,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当是首当其冲。当前世界,人口剧增、土地严重沙化、自然灾害频发、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运行、拆除/再利用)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形象代名词,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绿色建筑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清楚的明白绿色建筑,本人还特别了查阅下国内外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资料: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

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 Soleri)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V·Ol-gyay)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McHarg)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正式确立。

70年代石油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建筑节能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在掩土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

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日趋完善,并在英、德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

90年代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规。阿莫里·B·洛温斯在文章《东西方的融合: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中指出:“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的是物质上的创造而且还包括经济文化交流和精神等方面。”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放眼历史,原生的绿色建筑曾伴随着人类一起诞生和成长,世界各地的原始住居及其发展所形成的体系已延续数千年,度过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人类部分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人类住区渐为灰色所吞噬。绿色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文中的“巢”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对附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繁荣、经济增长,但是却助长了某些无知而又贪欲的人。无休止膨胀的欲望,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生存环境恶化。

20世纪60年代,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从而引发了一场绿色运动。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护生态环境,那么人类发展的负效应行为将毁灭人类本身。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993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至此,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等的研究与实践达到了高潮。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建筑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其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已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我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土和木。土取自于大地,当建筑结束寿命时又回归于大地;木材则是可再生资源。我国传统建筑材料的本质在于“源于自然,融于自然”。一直以来中华文化里就有一股天人合一的气质,但是又有多少文人志士明白个中道理。

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已对其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至此,传统的高物耗的发展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境,它已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行新的、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即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势在必行。是该进行先进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的时候了,这需要我们每个公民也有良好的意识,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不乱丢垃圾,理性消费,低碳出行。珍惜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一片蓝天。

绿色建筑之心得 第2篇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绿色环保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学习《绿色建筑技术》,我们认识到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涵盖了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对于建筑设计行业来说,绿色建筑设计将是全新的挑战,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技术成为我们日后工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简要谈谈我学习了绿色建筑技术的看法和认识。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2014年住建部对绿色建筑作出全新的解释,即“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减小污染,给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物质基础可以是本地建筑材料、可利用材料和可循环材料,秉承更加经济、环保、健康和安全的原则,在绿色建筑中尽可能的使用这些材料。在绿色建筑中我们要把握“因地制宜、整体设计、实效品质、成本合理”,体现了信息化、集成化、生态化、适宜化。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是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而建筑在这两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既是资源消耗的大户,又是温室气体的最大制造者,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的迫切要求,符合我国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政策要求。

学习了绿色建筑技术,了解和认识智能化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中大力发展,发展绿色建筑。建筑智能化技术是指建筑物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及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使建筑物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一门新的、交叉行的、多学科的应用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非常广泛,当今各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和利用智能化技术用于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及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改善生态换进、提高舒适性,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率等。总结起来,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智能化技术众多,作为最为基本的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如今,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实现水、电、煤气费的缴纳,利用磁卡充值,在刷卡机上一刷就可获得水电,实现了物业信息的电子化,是通信 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现如今,各个家庭机会都安装宽带、WiFi等,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工具,满足了人身体与精神上的需求,是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广泛应用的重要体现。

以“绿色”为目的、以“智能”为手段,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建筑的现代化建设,延续了绿色生态的理念,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社会战略贯彻到底,既有利于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达到双赢的效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波折,当然在推广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信息不畅通,进而导致人们对于这一技术认识不全。所以我们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这一方面。

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轨 第3篇

“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 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 充分利用阳光, 节省能源, 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 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中国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1992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 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4年9月

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005年3月

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召开。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 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6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3月

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 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

2007年8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试行)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08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2008年3月

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 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

2009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 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

2009年8月27日

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2009年11月底

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 中国政府做出决定, 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

2009年、2010年

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2011年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 绿色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截至到2011年底, 中国取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达353项, 2647栋建筑, 3488万平方米, 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30项, 建筑面积为3272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23项, 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 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是241项, 1950栋建筑, 建筑面积2504万平方米;

2012年5月

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3年1月

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 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 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

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之浅见 第4篇

关键词:高效节能;绿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1.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的涵义及其意义

高效节能绿色建筑设计的涵义:综合地域特点及使用者的需求,通过制定科学、合理、高效、节能的设计方案,使建筑本身具有高效的绿色性能,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且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设计。

高效节能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其充分考虑了自然、人、建筑三大因素,并使三者和谐统一,同时节约能源与资源,为人们提供绿色、健康、节能、降耗的建筑空间,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2.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素

2.1注意地域特性

地域具有独特性,因气候、光照、地形不同而使得不同地区的设计大相径庭。因此,建筑设计师不应照搬其他地域的设计方案,而应根据该地域的气候特点、光照特点、地形特点设计出合适的建筑方案。比如:在太阳能充足的西北地区,应结合太阳能技术进行设计;在北方寒冷地区,要从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入手减小能耗;在南方炎热地区则要考虑遮阳的方式来防止太阳辐射。所以,充分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域性和气候特点,并以此为设计前提,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节能、绿色健康。

2.2注意环境影响

在注意地域特性的前提下,还应将环境因素考虑到各设计环节中。从方案策划阶段开始,建筑设计师就应着手建筑物周边环境的资料调查整理,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方面的资料,以便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避免建筑物本身及建筑施工对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造成污染,还应注意建筑物对周边生物产生影响,要在尽量不破坏其他生物的生活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整个设计过程都应以注意环境协调,提高建筑材料、能源、资源的利用率为准则,为人类营造舒适、健康、绿色、节能的环境,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使建筑、人类、大自然三者和谐相处。

2.3 整体化设计

建筑并非独立个体,而是与诸多因素紧密相连,并需要各因素间彼此契合才能达到高效、节能的整体效果。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应从整体着眼,结合气候、地理、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运用合理的绿色技术及适宜的建造方式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同时还要从投资者角度审视开发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绿色性能。例如有些内部发热量大的建筑,可以充分利用其热量较多的优势,减少对保温材料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4 科学的室内环境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是提高使用者的健康舒适度,因此优质的室内环境设计成为设计的必要内容。建筑设计师应通过对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及室内空气品质的合理把握,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并具有优质室内环境的绿色建筑。科学的室内设计要注意以下六点:第一,采用建筑最佳朝向,提供合理自然采光;第二,合理设置进风口和必需的出风口,有效组织气流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第三,室内热环境的可控性,满足不同个体对热舒适的要求;第四,合理选用建筑结构围护构件,采用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保证噪声级和隔声性能;第五,建筑材料的环保性,选用低毒无毒材料;第六,注意室内色彩运用,减少视觉污染创造优质视线环境。

3.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

3.1 做好前期策划

前期策划可分为经济策划与方案策划。经济策划是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经济综合效率,即“用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成果,用较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得具有更大使用价值的建筑”;方案策划要综合考虑人文因素,合理统筹规划,并引入公众参与式的对话机制,即建筑师、使用者、建筑行为参与者的共同对话,使方案经过多方论证并吸取意见及时修改设计方向,确保方案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及社会需求。

3.2 充分考虑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节地设计,即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建筑容积率和降低建筑密度,并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第二,建筑整体及环境设计。整体设计主要体现合理的总平面规划,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对原有景观及生态的影响;根据风向及日照选择合适的建筑朝向及排列方式;环境设计则体现在周围环境绿化、立体绿化;第三,建筑单体设计,体现在建筑体形系数的合理控制;提高建筑的适用性、可变性;对室内热环境的合理设计;优秀节能设计和智能建筑设计。

3.3 适宜的绿色技术

绿色建筑呈现日益高技术化倾向,体现在材料,设备,新技术等领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选择合适的建筑技术,以使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更佳。在材料上,可通过选择良好性能的玻璃、外围护结构;在设备上,可采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设备,如太阳能采暖、节水型厨卫设施;在技术方面,如装配式结构体系,可减少施工垃圾和环境污染。

3.4 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为设计标准,规范建筑设计,贯彻国家政策,保护环境,使建筑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创造适合人们生活、工作场所的同时,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筑设计师应该注意把握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五大要素,贯彻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果,马帅.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问题分析[J].中华民居, 2014,(9):50-50.

[2]谭广军.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探讨[J].低碳世界,2014, (10):188-18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第5篇

通过2019年9月17、18两天时间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宣贯培训班的学习,深深体会到了绿色建筑是一门跨科学、跨行业、综合性和营运性很强的技术。

学习了绿色建筑技术,了解和认识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将来大力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国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实践当中,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贡献力量,要充实专业知识,学习绿色建筑理念,顺势更新自我。

绿色建筑之心得 第6篇

1、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树立品牌发展战略。做企业必须要有企业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做专做强,成为企业的一张有力名片,才能树立起企业的品牌,品牌效益才能带来市场效益、市场做大做强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2、面对目前市场环境,劳务人员日趋短缺,人工工资上涨速度带来施工成本的加大,对施工企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实行工业化生产、培养产业工人成为目前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3、在人才培养方面,将招聘的高学历人才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了解其工作需求及方向,明确培养的目标,同时将大专类技能人才与科技型人才相结合取长补短。所有新入职员工必须进行6个月的设计岗位锻炼,在施工一线进行培养,亲历实践,逐渐培养成为“一岗多专、一专多能”的复合人才。

4、现场管理方面,通过实行项目的“三统一”管理、全控管理,实现项目成本的管理、现场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项目的利润最大化。

5、对重点项目、高、大、难、特项目的组织实施,必须要做好前期的设计、组织、施工措施的准备,充分的做好施工技术方面的前期策划尤为重要,同时对过程质量的把控方面必须要做到一次验收合格,否则会造成后期维修难度以及维修费用的巨额增加。

6、装饰行业的发展对材料的储备以及供应链的把控尤为重要,材料是否充足、及时直接关系着项目进度及质量的实现,提前做好充足的材料计划及储备工作对时间资源的节约、资金的统筹协调、质量的过程监管的控制可避免后期因质量问题带来的困扰的解决。

装饰行业归根到底技术管理占据主导地位,通过技术方面一系列的精细化、设计先行等措施才能将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吕强

建筑材料心得体会之混凝土 第7篇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土木工程”间的桥梁。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施工中所需要懂得的具体问题及要求,这为我们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作了良好的准备。

在这一学期建筑材料的学习中,我对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质、分类及用途有了一定的掌握,同时也了解了土木工程材料应用于不同行业是所应遵守的基本规律和标准。

在学习中教员还给我们讲解了几位建筑大师对于建筑材料的不同理解与应用,同样是一种建筑材料,但在他们手中就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建筑材料,而是七彩的颜料,他们用画笔赋予他们不一样的色彩和韵味。

于是课后我又查阅了不少资料,尤其勒柯布西耶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非常出人入化,引人入胜。钢筋,混凝土,玻璃,柯布可是这些材料的忠实拥护者。而混凝土的可塑性,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无限可能。

而另外一位运用混凝土的大师便是日本的安藤忠雄,他被誉为是清水混凝土诗人,对混凝土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运用。

下面就将这二位大师关于混凝土的使用做一个小小的比较。

一、勒柯布西耶

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几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

朗乡教堂:雪铁龙承重体系,造型奇特,墙体弯曲。主要空间的 周围有三个小龛,每一个的上部都是 向上拔起的 “塔”。伸出于屋顶之外。各个立面的差别很大。以地中海民宅为思想来源,内部空间关系与万神庙内大厅和周边空间处理相似。

二、安藤忠雄

安藤的建筑,多半是禅意扑面,与一杯苦茶的滋味一致。寒素枯涩的美,安藤以裸露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为压倒性的建筑语言要素,也许东方人会嫌它造成了不容分说的生硬气氛,但他那种如老僧入定般的纯粹素净,西方人又极感陌生。正是这种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的综合体,他将西方建筑的豁达与东方的婉约如此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产生出神奇的建筑设计效果。

安藤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关注建筑传统,尤其是日本的传统住宅,并深受其谦逊与淡泊的品质的感染。但他的建筑给人的印象并不是传统的,而是异常地现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喜用的混凝土材料。在20世纪,很少有人像安藤这样把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是安藤建筑的显著外表。安藤的建筑一般全部或局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作为室外或室内墙面,这种墙面不加任何装饰,墙面上的圆孔是残留的模板螺栓。清水混凝土演奏一曲光与影的旋律。安藤在材料中搀进了日本的传统手艺,利用现代的外墙修补技术,将水泥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他将混凝土运用到了高度精炼的层次。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建筑之间并不矛盾,高超的木模制造工艺、优质的混凝土铸造以及严格的工程管理,共同造就了“安氏混凝土美学”。

在安藤的作品中,把原本厚重、表面粗糙的清水混凝土,转化成一种细腻精致的纹理, 以一种绵密、近乎均质的质感来呈现,对于他精确筑造的混凝土结构,只能用“纤柔若丝”来形容。这种精准、纯粹的特质,正符合日本人的审美特性。安藤把混凝土表现得如此细腻,会让你感受到混凝土“母性”的一面。

总而言之,柯布西耶运用混凝土的风格是质朴,豪放;而安腾运用清水混凝土的风格是精致,细腻。

浅谈生态建筑之绿色屋顶 第8篇

关键词:绿色屋顶,生态建筑,应用,效益,建造技术

最早的屋顶绿化规章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是由德国波恩景观与景观发展研究协会制定的FLL测试与德国标准“绿色屋顶实地规划、建造与养护准则”。该准则包括:绿色屋顶的类型、各种植被类型、建造技术要求、屋顶绿化相关步骤以及绿色屋顶的养护与维修。现如今, 各种绿色屋顶随处可见, 对生态环境等都有着不小的作用。

1 绿色屋顶的效益

1.1 首先来说的就是个人效益

(1) 对屋顶寿命的延长。一般来说, 普通屋顶的寿命只有15到25年。而绿色屋顶则不同, 其植被层对不用季节的温度落差对屋顶的破坏有着保护的作用。[1]同时, 绿色屋顶的植被层还能对屋顶的防水层进行保护, 能有效的避免雨雪、大风、人为因素对屋顶的损伤。

(2) 降低噪声的影响。绿色屋顶能有效的减少3分贝的噪音, 并能够帮助隔音层减少8分贝以内的噪音。这对于居住在嘈杂环境的居民有着不小的作用。

(3) 保温隔热。绿色屋顶的植被层还可以看做是一种隔热层。德国建设工程学院制定的热变电阻价值证实了绿色屋顶建筑在隔热方面的价值作用。通过绿色屋顶的建造可以对原本依赖于原始隔热材料的屋顶进行改善。

(4) 空间的延伸和利用。绿色屋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空间, 其中就包括:昆虫与绿色植被的自然场所、屋顶休闲花园、和运动区等。取消建筑的技术和建造要求的限制, 绿色屋顶的景观设计将更多式多样。另外对于建筑屋顶空间的有效利用将对建筑空间的利用率有着质的提升。[1]

1.2 其次就是公众效益

(1) 天然的栖息地。人类的建筑相对自然的景观的替代对生态系统有着一定的破坏, 在土地面积被人工建筑大范围覆盖的城市中心尤其突出。而绿色屋顶的实施可以弥补城市化中流失的绿色空间。在钢铁森林的城市中, 绿色屋顶营造了清新活力的的绿色空间。同时, 低成本维护的绿色屋顶更加能体现其独特的实用价值。

(2)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全球性气候变暖, 城市和郊区之间的温差都是由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的, 而绿色屋顶则有效的缓解了这一个问题。对于住宅建筑、工业和交通散发出来的热量, 有着“自然空调”之称的包括绿色屋顶的城市绿地能有效的吸收其中的80%。通过绿色植被的蒸腾和湿润空气的作用, 绿色屋顶能给附近的建筑、公寓、交通等提供良好的环境。[2]

(3) 改善空气的质量。许多研究都表明城市空气中的一些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柴油燃烧废气等都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危害。而绿色植被不仅能吸收这些有害物质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烟尘颗粒等。同时这些绿色植被的生长媒介还能降低空气和降水中产生的硝酸盐等。

(4) 城市景观。绿色屋顶还可以在视觉上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生长旺盛的绿色屋顶仿佛岛屿一般为单调的灰色城市展现了别样的景致。而绿色屋顶不仅仅适用于城市中, 在城市的郊区和一些农业区也同样有着不小的作用。

2 绿色屋顶的类型

常见的绿色屋顶包括适用于一些承重能力较弱的建筑的自然绿色屋顶。这种屋顶建造费用较少, 但其矿物质的培养层也相对其他类型屋顶较少, 因此仅适用于一些对养分要求较低的植物群落类型。另一种则是半人工绿色屋顶, 这类屋顶的要求介于自然和人工屋顶系统之间。相对于自然绿色屋顶其建造费用较高, 同时对建筑的附加重量也更多, 但由于其更深的培养层, 这类屋顶能为绿色屋顶建筑景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植被类型和景观样式是这类屋顶的优点。最后一种是人工绿色屋顶, 一些类似于长廊、长凳等设施并不能完全的安置在普通的绿色屋顶上, 但是对于一些人工绿色屋顶, 这些不可能便变为了可能, 有些甚至于一些小型池塘都可以附加在建筑屋顶之上。这种类型的绿色屋顶对于设计和个性方面的展示都没有更多的限制, 设计起来相对更灵活。

3 特殊的绿色屋顶构造

(1) 倾斜式绿色屋顶系统。倾斜式绿色屋顶建筑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对于倾斜度超多10°的屋顶, 应对其坡度的缓和与防侵蚀措施。同时建造这种类型的绿色屋顶时, 植物根部的防水剂是必须的。但若是在屋顶上安装一个额外的植被根部保护装置势必就对屋顶产生更多的压力。因此, 建筑屋檐部分必须安装支柱, 方便将倾斜式绿色屋顶建设中的坡度剪切力和额外的雨雪承载力传导到屋面构造中。

另外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景观植物的选择, 这是倾斜式绿色屋顶设计成败的关键。生长快速且覆盖广的植被是首选。与此同时, 屋顶常年的曝晒、建筑的地理位置以及屋顶的倾斜度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景天属植物在内的多年生植物和草类植物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同时由于倾斜式屋顶的雨水排流量要高于普通的平面屋顶, 因此一个额外的灌溉系统也是必须的。

(2) 对旧屋顶进行绿色屋顶的改造。绿色屋顶不仅仅适用新的建筑, 同样也能对已有建筑进行改造。由于需要翻新建设的屋顶都是多年前建成的, 众所周知, 多年前的建筑对能源消耗的控制等并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因此, 对这类屋顶的改造要考虑的现有的隔热系统标准。通过对旧的隔热系统正常运行和植物的根部防水系统的安装的计算, 一个既定型的绿色屋顶就应运而生。

(3) 绿色屋顶的走道等特色构件。目前来说一些平面屋顶都被建筑师进行的全面的实用规划, 一些设计的露台、运动场所等应运而生, 但与此同时, 作为交通关键的走道也必须考虑进去。建筑屋顶的走道等不仅仅需求来自屋顶自身的承载能力, 更需要建筑系统本身的总体承载能力。建造这样一种建筑系统时首先应考虑到的是建筑屋顶的用途以及其最大荷载, 根据计算来建造合适的屋顶系统。

(4) 绿色屋顶系统的排水及利用。对于绿色屋顶系统的建造, 首先需要的是一个优质的防水保护层, 同时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进行配合。便于绿色屋顶的排水, 以及免受自然霜冻等灾害的影响。而排出的雨水的利用也同样是绿色屋顶节能方面的一个体现, 绿色屋顶不仅能有效的囤积大量的雨水还能大幅度的减少对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负荷。绿色屋顶收集排出的废水属于可回收利用的水源可用来灌溉等等。而对于绿色屋顶的防水层来说适当的均匀砾石屋顶底层等是不错的选择。[3]

(5) 绿色屋顶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也同样是绿色屋顶节能的另一体现, 然而对于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屋顶上, 只适合种植一些稀疏生长的植被, 同时太阳能电池板必须安置在绿色屋顶植被系统的上方, 有助于对于太阳能更多的利用。[4]

(6) 对于绿色屋顶花园灌溉系统的控制。对于屋顶花园的灌溉来说, 其系统的安装有以下几点要求:平面屋顶、置于屋顶出水口上方的控制器和一个高度合适的屋顶排水层。对于屋顶灌溉系统来说, 在梅雨季节自动储存雨水到干旱季节再使用就显得更加恰当。这样来讲技能满足建筑植物对水的需求也能避免过多的水资源浪费。同时若能在建筑周围安装蓄水池, 对于雨水的利用就能更加全面。绿色屋顶系统并不能储存过多的雨水, 而恰当的蓄水池则可以更好的利用过的的水资源。

4 绿色屋顶植被的种植

对于绿色屋顶植被的种植来说需要考虑几点:植被根部隔离层、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生长媒介等等。

而对于种植的植物来讲,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 以及最适合当地生长媒介的植被能有效的降低屋顶造价等。而多种多样的屋顶植物的种植方式也并不相同, 如:景天类植物应用扦插式、球根类植物应预先铺设栽培植被。[5]

总的来说, 绿色屋顶的利用时保护当今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 而在不同地域建造绿色屋顶的技术等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建筑结构、屋顶构造及屋顶构件、种植媒介、植被类型等都是应当着重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崔岩.屋顶绿化浅谈, 现代园艺, 2013 (2) .

[2]和晓艳.屋顶绿化设计探讨, 山西建筑, 2012年 (25) .

[3]冯间开.屋顶绿化防排水设计, 给水排水, 2007年.

[4]惠小囡.种植屋面的节能作用及其构造做法, 城市建设, 2013 (17) .

房屋建筑绿色施工技术之我见 第9篇

郑州建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随之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的建筑业同样积极响应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进入了产业结构转型期。传统的建筑业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多,建筑业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所以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业就要在建筑中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绿色施工技术。

关键词:绿色施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施工技术

1.1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本着不占用耕地,不占用绿地,不占用居民用地。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运输费用;对建筑面积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设施布置要满足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满足对防火,环境保护的要求。尽量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施工临建设施的建造费用。

1.2 减少对施工场地的占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2.1 对需要进行专业加工的钢筋送到专业的加工公司进行加工,这样可以优化工艺流程,节省用地,减少钢筋堆放时产生的损耗。钢筋原料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一定的加工工艺程序,之后再投入使用。

1.2.2 预拌混凝土加工与泵送技术。使用预拌混凝土,减少制作混凝土所需要的器械,人员,以及场地。节约人力,不仅减少开支,提高生产率,更是对环境的保护。混凝土泵送技术可减少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备和水平运输设备,加快施工进度,降低能源消耗与材料损耗。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垂直运输的配备主要为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的模式,其特点是可一次性连续完成垂直和水平运输,还可以配备布料杆,将混凝土定点、定位、定量输送到位。

1.2.3 绿色施工中运用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核心内容依旧是优化工艺流程,将客户要求的设计方案在工厂内制作成型,然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作业。虽然不在同一场所会增加管理费用,但是在施工面积上节约的成本完全可以弥补。使用起重机械将结构件吊装就位,利用高强螺栓连接固定的施工方法。这种技术在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建设中已经普遍采用。

2 施工准备中的绿色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重复利用技术

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块,混凝土重复利用技术是将施工场地内废弃的混凝土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与级配混合形成再生混凝土骨料,部分或全部替代砂石等天热骨料配置而成的新混凝土。这种技术可使废物利用,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2.2 新型的钢筋强度施工技术

根据近几年来对我国钢筋材料使用情况的统计,国内的高强度钢材的总体发展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高强度钢材使用量仍然不足,如果弥补这个不足,国内的结构用钢量可节约20~30%。

根据2010年国家颁布了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制定了400MPa级钢筋的优先使用的规定,并把500MPa级钢筋放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其中关键一点是取消了235MPa级钢筋,限制、淘汰335MPa级钢筋。但是335MPa级钢筋仍是我国建筑用刚才的主要材料。

2.3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我国2010年颁布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将强度等级超过C80的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综合优势,较先前的混凝土它的强度大幅度提高,这样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减少结构的尺寸,增大房屋的内部空间,同样也减少了成本。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高弹模、高耐久的特点,这样对于长远来向又能够节省一大笔成本,同时又是对我国目前建筑更新过快的一个限制。

2.4 绿色墙体材料施工技术

在这一方面我国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推广粘土空心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明令禁止采用粘土实心砖,因为传统的粘土实心砖对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且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但是又由于材料性能专一,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目的。工人的劳动强度依旧很大,所以在优化材料的同时还要加大科研力度,研制出更加理想,更加环保的材料,这样才能在效益和环保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

3 施工运行中的绿色施工技术

3.1 生产、生活用水回收利用技术

生活,生产中会产生很多废水,但是这些废水是能够循环利用的。生活废水有的能过重新在生产中利用。或者引进水处理技术,对废水进行沉淀、过滤处理,这些水虽然不能重新用于生产,但是可以用做卫生间冲洗厕所,浇灌绿地等的用水。

3.2 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技术

目前在国内的高层、超高层建设项目中广泛采用的附着升降脚手架是对竹木脚手架、钢管扣件脚手架的一次重大革命。它需搭设4~5层的脚手架,即可满足项目的施工需要,这样可以节省生产流程,减少原料,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架体系统、附墙系统、爬升系统三部分组成。

3.3 自流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特殊的施工场地,例如高层建筑,由于地处高地,受环境的限制,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施工,同时高层建筑一般结构都很复杂,更加增加了施工难度,与此同时对施工要求更加高,对安全要求更加高,种种因素都给这样的工程增加了很大的困难。自流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采用,可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具有流动性好,免振捣,结构强度高的优点。自流密实混凝土对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极高,施工中严禁出现漏浆现象。

3.4 钢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一般约占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造价的25%,工期占到50~60%,其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又较大的影响。传统的房屋建筑,利用竹木模板,韧度小,使用周期短,需要大量的森林资源来支持,这不可避免地增大了工程建设成本。在特殊的环境,高层、超高层项目中,要对施工部件进行标准化,这利于推广与更换,减少成本。钢模板采用工厂化生产制作,具有加工尺寸精度高、不易变形、施工安拆快捷、混凝土成型效果好、使用周转次数多的优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4 绿色施工中的节能管理

加强员工节能意识的教育,这虽然看起来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在一个大型的施工场地,整体的节能意识提升上去后便能产生巨大的作用。例如:避免机具闲置,空转;更新换代施工机具,采用结合先进的節能技术的机具。加强器具的维护与保养,保证不会让机具产生额外的资源损耗。精细化管理细则,把机具的使用流程进行细分,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安装空调的办公用房,应规定空调开启时的天气温度、空调工作时的设置温度。空调开启时,应关闭门窗。工作人员离开时,应关闭空调。

5 结束语

绿色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符合我国要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低,资源浪费大大减少。在我国长期存在的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让我国的建筑业在国际上不能得到和我国总体实力一样的地位。因此,我国应该借助经济飞速发展的东风,迅速普及绿色施工技术。让我国跟上世界建筑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郑义.房屋建筑外墙渗水成因与防治[J].科技资讯,2012,(35).

[2] 李爽.浅谈我国房屋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10).

[3] 李爱生.房屋渗水的原因分析及施工措施[J].科技资讯,2013,(23).

[4] 李武.浅谈建筑节能设计要点[J].科学之友,2011,(14).

[5] 朱燕,牛志平.建设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后评价研究.建筑经济,2012,(01).

绿色建筑之心得 第10篇

--图层的设置

上次,我们探讨了autocad软件使用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清晰”、“准确”、“高效”。可能大家觉得有点虚,从这一次开始,我们就开始来实战了。

接到一个任务,准备开始画图了,不知各位第一步做什么。可能有很多人,直接就开始画图,但这不正确。应该是进行各种设置,包括图层、线形、字体、标注等等。进行各方面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各项设置合理了,才为我们接下来的绘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可能使接下来“清晰”、“准确”、“高效”。

首先来谈谈图层。可以说,图层的定义,是整个 autocad软件最为关键的设置,而我发现,我们公司的员工图层设置清晰条例的并不多。有时候打开某些同事的dwg图纸,一看,几十个图层,再一看,大部分图元都是在0层上,不禁哭笑不得。至于应该在不同的图层上的在一个图层上了,应该在一个图层上的又不在一个图层上,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

图层的设置有哪些原则呢?

第一, 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

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的图纸,图纸上所有的图元可以用一定的规律来组织整理。比如说,建筑专业的图纸,就平面图而言,可以分为: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标注、门窗看线、家具等。也就是说,建筑专业的平面图,就按照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汉字、门窗看线、家具等来定义图层,然后,在画图的时候,分别应该在哪个类别的,就把该图元放到相应得图层中去。

只要图纸中所有的图元都能有适当的归类办法了,那么图层设置的基础就搭建好了。但是,图元分类是不是越细越好呢?不对。比如说,建筑平面图上,有门和窗,还有很多台阶、楼梯等的看线,那是不是就分成门层、窗层、台阶层、楼梯层呢?不对。图层太多的话,会给我们接下来在绘制过程中反而造成不便。就像门、窗、台阶、楼梯,虽然不是同一类的东西,但又都属于看线,那么就可以用同一个图层来管理。

因此,图层设置的第一原则是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两层含义,1、够用;2、精简。每个专业的情况不一样,大家可以自己琢磨,怎么样是相对最合理的。

第二, 0层的使用。

很多同事喜欢在0层上画图,因为0层是默认层,白色是0层的默认色,因此,有时候看上去,显示屏上白花花一片。这样做,绝对不可取。0层上是不可以用来画图的,那0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是用来定义块的。定义块时,先将所有图元均设置为0层(有特殊时除外),然后再定义块,这样,在插入块时,插入时是哪个层,块就是那个层了。

第三, 图层颜色的定义。

图层的设置有很多属性,除了图名外,还有颜色、线形、线宽等。我们在设置图层时,就要定义好相应的颜色、线形、线宽。

现在很多同事在定义图层的颜色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喜欢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这样做并不合理。

图层的颜色定义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同的图层一般来说要用不同的颜色。这样做,我们在画图时,才能够在颜色上就很明显的进行区分。如果两个层是同一个颜色,那么在显示时,就很难判断正在操作的图元是在哪一个层上。

图层颜色定义的第二点是,颜色的选择应该根据打印时线宽的粗细来选择。打印时,线形设置越宽的,该图层就应该选用越亮的颜色;反之,如果打印时,该线的宽度仅为0.09mm,那么该图层的颜色就应该选用8号或类似的颜色。 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可以在屏幕上就直观的反映出线形的粗细。举个例子,大家看附图。柱子层(zu)和墙层(wa)打印出来是最粗的,那么一个用黄色,一个用青色,这两个颜色在autocad中是比较亮的。填充层(h)和家具层(fur)在打印时线宽定义为0.13mm,那么,在选择颜色时,也用较暗的8号和83号色。这样做的好处,大家在使用中,慢慢体会。

另外,白色是属于0层和defpoints层的,我们不要让其它层使用白色。

第四, 线形和线宽的设置。

在图层的线形设置前,先提到ltscale这个命令。一般来说,ltscale的设置值均应设为1,这样在进行图纸交流时,才不会乱套。常用的线形有三种,一是continous连续线,二是acad_is002w100点划线,三是acad_is004w100虚线。象以前14版cad时用到的hidden、dot等,不建议大家使用。

线宽的设置又有讲究了。一张图纸是否好看、是否清晰,其中重要的一条因素之一,就是是否层次分明。一张图里,有 0.13的细线,有0.25的中等宽度线,有0.35的粗线,这样就丰富了。打印出来的图纸,一眼看上去,也就能够根据线的粗细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图元,什么地方是墙,什么地方是门窗,什么地方是标注。

因此,我们在线宽设置时,一定要将粗细明确。如果一张图,全是一种线宽还能够用马马虎虎看得过去来形容的话,门窗线比墙线还粗就可以说是错误了。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现在我们打图有两种规格,一是按照比例打印,这时候,我们的线宽可以用0.13�.25�.4这种粗细规格。如果我们是不按照比例打印a3规格,这时候线宽设置要比按比例的小一号0.09�.15�.3,这样才能使小图看上去清晰分明。

上一篇:xx年国庆节征文1000字下一篇:医院社会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