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

2024-08-30

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精选8篇)

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 第1篇

2014学年---2015学王家墩九年制学校

劳技(科技)室管理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研室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王家墩九年制学校科技室本学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科技教育为特色、、以开展科普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我校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我校科技教育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1、明确职责,健全队伍。在充分发掘全体科技辅导员聪明才智的基础上,明确每一位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职责。

2、开拓资源,营造氛围。

3、联系实际,求实创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探究科技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4、加强本室卫生。做到一周一清扫、擦洗,经常通风。

5、热情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充分调动教师使用劳技,科技室的积极性。

三、主要措施

坚持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创造性地参与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1、理顺机制、明确职责。

在充分认识加强我校科技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紧抓落实。

2、积极开展系列科技教育活动,努力创新科技教育手段。

组织开展系列科技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化科技教育内涵。结合所学科学课程,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掘和开拓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内容,拓宽科技教育渠道。

开展以科技宣传栏、科技兴趣小组、科技创新成果项目辅导等形式;倡导学生自主完成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

3、积极做好卫生及整理工作,管理人员做到及时打扫卫生,及时整理相关物件。

4、如碰到学生在劳技(科技)室的不良习惯(如带零食吃;劳技完毕后不善于整理器材等),立即与任课教师及时沟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王家墩九年制学校劳技(科技)室

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

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注重学法、面向全体”为切入点,以打造“三化课堂”和实施“三个结合”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劳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突出劳技课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三、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大多数同学 爱劳动,个别学生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要进一步帮助端正。

四、教材分析

这本养殖技术教材是经辽宁省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各个专题入手,编排适当、合理,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特种动物养殖、水产养殖,这些内容符合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劳动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

2、提高学生对生活、对劳动的积极态度。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爱学校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4、感受到劳动的美,形成“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备好每一节课。

2、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4、经常引导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 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劳动实践,野外活动。

6、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

8、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9、挖掘劳动技术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

八年级劳技课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目 内容 第一周第一单元

猪舍与配套技术

第二周 第一单元

猪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病的防治 第三周第一单元

肉牛的饲养管理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期末总结 期末总结 期末总结

奶牛的饲养管理 羊舍与配套技术

肉羊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

雏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的饲养管理 肉鸡的饲养技术 柞蚕的饲养技术 认识林蛙 林蛙养殖

兔的饲养管理技术 淡水鱼的立体放养 鲫鱼的养殖 稻田养殖蟹苗 池塘养殖成蟹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2017-2018上七年级劳技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

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注重学法、面向全体”为切入点,以打造“三化课堂”和实施“三个结合”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通过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劳动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学情分析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深受父母及长辈宠爱,不但生活自理能力不强,而且不太会干家务。通过学习,注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帮父母分担家务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孝心,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

四、教材分析

这本特种种植是经辽宁省中小学教材编写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学用书。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分为各个专题。内容包括:五彩杂粮、鲜嫩蔬菜、干鲜果品、四季花卉、药用植物。编写和内容适当合理,适用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劳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2、在动手动脑的劳技课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

3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活劳动能力不断增强,更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4、寓教于乐,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爱学校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5、通过劳技课的学习, 促进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促进提高学习积极性。

六、主要措施

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劳动技术家,劳动技术史,介绍相应的思考题和劳动技术趣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劳动实践,野外活动。

6、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

8、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9、挖掘劳动技术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

七年级劳技课教学进度表

周次 章目 内容 第一周第一单元

优质特用玉米 第二周第一单元

粮饲兼用甜高粱 第三周第一单元

地膜覆盖花生 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期末总结 期末总结 期末总结

规范栽培水稻 樱桃番茄 温室黄瓜

彩色辣椒

稚嫩平菇

梨中之冠—南国梨 鲜酿兼用—葡萄

“铁杆庄稼”—大扁杏当年还钱—大枣 清新淡雅—百合 婀娜多姿—蝴蝶兰

风情万种—菊花

温文尔雅—君子兰 桔梗和甘草栽培技术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劳技教学工作计划

北 三 家 中 学

李 梅 芝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八年级劳技教学工作计划

北 三 家 中 学

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 第3篇

2010年太原市围绕三大基地和八大功能区的建设, 大力开展以促进结构调整、成果惠及民生和创新能力建设三大科技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年”活动。知识创新、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科技项目, 解决了一批制约和影响转型跨越发展的技术难题, 在培育绿色百强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建设科技创新法制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太原市科技进步指数和进步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当前太原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 这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 为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加强组织协调, 争做自主创新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者。

太原市建设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程, 涉及各个行业领域, 需要各部门和全社会各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因此, 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合作、优化绩效考核、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 营造自主创新良好的发展环境, 把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实践中来, 切实把科技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勇于探索, 先行先试, 争做全省的科技创新与跨越发展的先行者。

科技狂人的殖民火星计划(上) 第4篇

“该死的地球!”埃隆·马斯克笑着对我说,“谁会去关心地球呢?”说这话时,我们就坐在他位于洛杉矶市SpaceX公司(主要研究太空探索技术)总部的大型开放式办公室前面一角的小卧室内。那天是星期四,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马斯克每周有3天会在SpaceX公司办公,星期四就是其中一天。马斯克之所以笑着说,是因为他说的是玩笑话:他极其关心地球。

当我到达的时候,马斯克正在他的电脑上办公,精神抖擞地回复着一行行电子邮件。我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然后环顾四周,打量了一下他的工作空间:一个黑色的皮沙发和一张硕大的办公桌,还有一些酒瓶和奖杯,除此之外,房间里空空如也。从窗户向外看去,是一个沐浴在阳光中的停车场。整个办公室的氛围让人感觉平常、实用,甚至有些单调乏味。几分钟过去,我开始担心马斯克已经把我给忘了,但就在这时,有点儿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他突然转过身,一把推开身后的转椅,向我伸出了手。“我是埃隆。”他说。

他的姿态很优美。在人类纪元进入2016年时,埃隆·马斯克已经无须再做过多的自我介绍了。能够抓住文化想象力的技术专家,史蒂夫·乔布斯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马斯克是第二位。

他的童年在南非度过,12岁时就发明了一款视频游戏,并成功地把它推销了出去。20世纪90年代中期,马斯克移民美国,开始了他的快速崛起。28岁那年,马斯克将他的软件公司Zip2以3亿美元的价格售出,3年后,他又以15亿美元的价格将PayPal卖给了eBay,然后创办了两家非同寻常的公司—— 特斯拉汽车公司和SpaceX公司,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投了进去。前者致力实现他用电动汽车取代全世界汽车的梦想,后者致力实现人类殖民火星的梦想。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都是成熟产业,而且在过去都被一些巨头把持。他们在所有的国会选区都设有工厂,能够通过游说议会获得大笔额外预算。对马斯克来说,这都不是问题。他将同时颠覆这两个行业。

马斯克宣布他的这些宏伟蓝图时,适逢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不久,当时很多像他这样的科技新贵都被看作中了彩票的暴发户。人们私底下称他是“半瓶醋”。而到了2010年,他已经带领特斯拉汽车公司公开上市,又一次成功跻身亿万富豪之列。SpaceX公司现在依然是一家私人公司,市值达到数十亿美元,马斯克拥有其全部股权的2/3。SpaceX公司的业务是小卫星发射和将货运飞船运送至空间站,因为报价很便宜,所以其火箭发射业务已经被预订到了几年后。现在,该公司已经向载人航天业务领域扩展。2015年9月,SpaceX公司和波音公司一起被美国航空航天局选中,成为将宇航员运送至国际空间站的第一批私人公司。但是他并未止步,在每一次访谈中,他都有新的稀奇古怪的声明发表。这些声明看上去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他却给这些愿望定好了具体的实施日期。他总是给你新的理由,让你对他充满质疑。

我想和马斯克谈一谈他对太空探索的未来的展望,就用一个老问题开始了这次访谈:在地球上生活都充满难题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将如此多的钱花在太空探索上?

把这个问题抛给他似乎并不公正。马斯克只是个私营企业主,不是公立航天机构的负责人。但他最大的客户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而且更重要的是,马斯克是一个声称想要影响人类未来的人。马斯克会告诉你他的看法,他不会因为这个命题的宏大而畏首畏尾。马斯克喜欢赚钱,他似乎很享受亿万富翁的生活方式,但他不仅仅是一个资本家,他已经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押在了解决人类关心的最根本的问题上。因此,我想知道,为什么他会选择太空这个领域。

马斯克并没有说那些老生常谈的原因,比如我们需要开发空间技术以激励人类。他没说太空是一个研发实验室;没有从技术研发的额外用途,如宇航员食品和行军毯等方面解释;也没有说太空是人类智慧的终极试验场。相反,他说,将人类送达火星和让数十亿人摆脱贫困或消除致命疾病同样紧迫。

“我认为,人们对让人类在多个行星上生活存在激烈的人道主义争论。”他说,“开展外星殖民计划,是为了在某些灾难发生的情况下,维护人类的生存。这些灾难与贫穷或疾病毫不相干,它可能导致人类灭绝。最终的结局可能是这样的:贫穷和疾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人类已经不存在了。”

为了防止人类灭绝,马斯克为殖民火星确定了实现时间——从现在开始10年左右,而且不能推迟。“听起来很有趣是吧?”他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人类。有些人似乎认为人类是地球表面上蒙着的一层阴影。他们会说:‘大自然是如此奇妙,在四周无人的乡下,一切事物总是更美好。’其实是在暗示,人类和文明虽好,但没有它们更好。我和这些人不是一派的。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他的‘洞穴喻’开始,人们一直将意识比作光,因为意识就像光一样,也能照亮世界。是意识让整个世界呈现在人类面前,用伟大的卡尔·萨根的话说,那就是宇宙有‘自知’。但是这个隐喻还不够完美,光子可以渗透到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人类的意识似乎在我们的宇宙中极为罕见。人类层级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一点孤零零的烛光,在一片广阔无垠而又通风良好的虚空中,微弱地摇曳闪烁。我们有责任保护意识的光芒,确保它继续走向未来。

“我经常思考,为什么在可观测宇宙中智慧生命不可思议地毫无踪迹?当然,迄今人类还没有对地球外智慧生命进行过详尽搜寻。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相较于随意地在天空中乱看一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50多年来,我们已经将射电望远镜对准了附近的恒星,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电磁信号,一个穿越这无底深渊的灯塔。为了寻找地外智慧生命,我们释放了探测器,已经在太阳系中寻找过了,也检查了与我们处于同一太空区域的恒星。不久以后,我们将对那些与我们相距甚远的行星的大气层展开调查,以寻找合成污染物以及缺失了某些金属的小行星带。这些迹象有可能表明采矿活动的存在。

“这些搜索行动的失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人类智慧在宇宙中不应该有什么特别之处。从哥白尼的时代开始,我们就被告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均质的宇宙,一个延伸达数百亿光年的网状结构。宇宙中每一个布满了璀璨群星的、圆盘状星系的‘枝丫’,都和我们的世界一样,有大量由同样物质组成的行星和卫星。如果大自然的任何一处都遵循相同的法则,那么,毫无疑问,这大量的‘枝丫’肯定包含许多‘大锅炉’。在这些‘大锅炉’中,能量与水和岩石搅在一起,直到这三者如魔法般混合在一起,形成生命。而且,其中有些地方肯定可以培育出第一批脆弱的细胞,并最终进化出智慧生命,从而形成具有远见和持久发展能力、足以制造出宇宙飞船的文明。

“就能力而言,以我们目前技术发展的速度,人类正走在一条成为神的道路上。”马斯克说,“你可以骑自行车,用几十万年的时间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从进化的时间尺度来看,几十万年根本不算什么。如果有那么一个先进的文明,在过去138亿年内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在银河系中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存在过,为什么它们就不能扩散到银河系的各处呢?即使它们在宇宙中的扩散速度很慢,让它们扩散到无处不在也只需要花宇宙年龄的大约0.01%。那么,为什么事实并非如此呢?”

在距今10亿年前,地球冷却了下来,之后,只用了不到5亿年的时间,地球的早期生命就出现了。这表明,无论是在哪里,只要行星能够身处与地球类似的环境,微生物就会出现。但即使每一颗岩质行星都布满滑溜溜的单细胞黏液,也并不意味着智慧生命就可以无处不在了。进化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但似乎一直在摸索前进中,都奔着某些特定的特征去了,比如翅膀和眼睛,生命树的多个树枝都独立进化出了翅膀和眼睛。但是到目前为止,生命树中只有一个树枝发出了技术智慧之芽。也许是因为在一波又一波物种进化的大潮中,我们是第一个制造工具和使用语言的物种。但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智力并非自然选择的优选模块之一。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巅峰之作,是进化的必然终点,因而像我们这样的生命可能太过稀少,以至于很难彼此相遇。或者,还有可能因为我们是这个宇宙的终极局外人,一群孤独的灵魂。

马斯克有一个更黑暗的理论。他说:“宇宙中的这种无任何明显生命迹象的缺失现象,可能成为支持以下说法的一个论据,那就是,我们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数字模拟仿真实验。这就像是你在玩冒险类游戏,你可以看到背景上的星星,但永远也不可能到达那里。如果这不是一个数字模拟仿真实验,那么我们也许是在一个实验室中,而某些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出于好奇,正在观察着我们,看我们是如何发展的,就像我们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观察培养在皮氏培养皿中的霉菌一样。”

关于人类为什么至今也没有找到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可能,每一种都比之前的更让人感到后背发凉。马斯克为所有这些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入点。“看看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你就会发现,有一些奇怪的事情必然发生了。我的意思是,这些必然发生的奇怪的事情,都是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的。”马斯克说,“而事实很可能是,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已经死去的、仅仅局限于一个行星上的文明。如果文明仅仅局限于一个星球上,那么,在这个宇宙中就没有文明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有关恒星演化的科学十分复杂,但我们知道,留住地球并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提供能源的、我们伟大的恒星——太阳,将来终有一天会膨胀,大到其外层大气烧焦地球,并且杀死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甚至可能将地球完全吞没。一般来说,在距今50亿年至100亿年以后,这一事件必定发生。而这几乎就标志着,地球将成为世俗的末世论中善恶大决战的最终战场——‘哈米吉多顿’(哈米吉多顿位于以色列北部米吉多古城,是《圣经》描述的世界末日之时善恶对决的最终战场,是神和人最终面对面的地点——译者注)。到了那时,我们的生物圈能够幸存下来的机会微乎其微。

“50亿年后,太阳将膨胀到足以将地球上的生物圈化为一片焦炭。到那时,地球上的大陆将会熔成一整块。太阳将越来越多的辐射倾泻到地球大气层中,使得地球一天内的温差越来越大。这一整块大陆将遭受越来越猛烈的膨胀和收缩,地球上的岩石将变得脆弱不堪,其硅酸盐将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侵蚀,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沉到海底,沉入地壳深处。最终,大气层将变得无比贫碳,以至于植物无法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森林将被毁去,但少数植物会英勇地坚持站到最后一刻,直到耀眼的太阳将它们全部杀死。跟着遭殃的,是所有依靠植物生存的动物,也就是说地球上所有的动物。

“在100亿年内,所有的海洋将会被完全烧干,地球上只剩下空空的沟渠,其深度要比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高。地球将变成一个新的‘金星’,一个即使是最顽强的微生物也无法生存的温室行星。而这还是比较乐观的场景,因为在它的假定中,我们的生物圈最终将因为衰老而死,而不是中风或更为突然地死去。毕竟,100亿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长到足以为各种灾难的发生留出足够的概率空间。这些灾难包括那些在人类记忆中从来没有过先例的各种灾难。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自然灾害中,洪水是最严重的,人类有关全球性大洪水的传说,都是受到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冰河时期结束时冰川融化的启发而产生的。还有很少的一些故事,对宇宙灾难有那么一点点描述,例如太阳神赫利俄斯之子法厄同的故事。法厄同未能驾好父亲狂暴的太阳战车,使之撞到了地球上,把地球的表面烧成了一片焦土。

“这是人类古老智慧中引人注目的一页,但是总体来说,人类文明出现的时间太短,还不足以记录下我们在地质记录中找到的更让人感到可怕的东西。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故事讲述过直径以千米计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或者超级火山爆发,以及时不时地将我们的蓝色星球变为白色星球的极度冰封的故事。地球上的生物圈在经历过以上种种灾难的冲击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卷土重来,但是在这些灾难中牺牲的物种,数量大到令人发指,而它们再也看不到重生的那一天了。虽然地球具有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可以恢复生命适宜温度的复原能力,但即使如此,对经历过这一切的地球来说,未来又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历程。

“在这100亿年里,我们在银河系中的运行轨道将经历四次变化,其中的任何一次变化,都可能将我们带入与另一个恒星系碰撞的险境,或遭遇超新星爆发的冲击,以及被伽马射线爆烧成灰。我们还有可能被荡出太阳系,走上一条流浪行星的道路,成为银河系数十亿颗流浪行星中的一员,在银河系中两眼一抹黑地漫游。这些流浪行星就像是宇宙中的破碎球,随时可能撞上其他天体。地球如果能够异常幸运地运行下去,它最终也会从现在的位置向太阳慢慢靠拢。

“无论这些灾难是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还是确定无疑要发生的,如果人类想在这些灾难中存活下来,都只能为了生存而迁徙,这也是生命一直以来都在做的。我们需要发展出新的能力,就像我们的水生祖先曾经做过的那样:进化出可以吞吐空气的肺,以及可以进行原始运动的骨质的鳍,然后艰难地爬上陆地,开辟出一条新的生路。我们需要秉持人类经过艰难跋涉最终到达新大陆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离我们最近的祖先才得以在穿越整个大洋之前,如涓涓细流般,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从一个群岛到另一个群岛,直至到达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需要动身前往新的行星,并最终到达新的恒星。但是,我们是不是需要抓紧点呢?”

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宣称,研究载人航天在短期内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人类的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要知道,人类学会用火到现在也不过100万年。从人类燃起第一堆篝火,到将燃料注入火箭中推动我们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我们取得的进步是神速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坐在火箭上的人都能够安全地回来。为了在另一颗行星上播下殖民的种子,我们需要将航天员队伍扩大。或许,现在我们应该暂停载人航天任务,而是通过无人驾驶宇宙飞船上的仪器继续探索太空,比如最近脱离了太阳系的“旅行者”号行星际探测器,让它们向我们发送对星际空间的探测结果。我们可以等到将目前这个科技时代的全部成果收入囊中后,到21世纪末,或者下个世纪再重启载人航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可能即将在能源、人工智能以及材料科学领域迎来大的变革。以上这些领域中的任何一个取得突破,都会让载人航天成为一件更容易的事情。

“在航空圈里,你会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我说,“近期将重点放在载人太空旅行上,完全是放错了地方……”

“什么重点?根本就没有一个重点!”马斯克打断了我的话。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你目前正在倡导这种载人航天。”我说,“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除非我们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否则最好还是发送探测器,因为哪怕只有一个人出现在航天器上,也会使工程的难度成倍增加。”

“我们也正在发送探测器!”马斯克说,“而且,顺便说一句,它们都非常昂贵。探测器也不完全都是便宜货。我们最近发送到火星上的一个遥控火星车,花费就超过30亿美元。火星真是一个机器人的地狱。有了这些钱,我们本应该能够将很多人发送到火星上去的。”

马斯克很喜欢给人讲有关SpaceX公司创始神话的一个故事,就是他如何熬了一个通宵,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网站上查询有关载人火星任务的信息。那是2001年的事情了,当时航天飞机还在飞行。航天飞机发射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稳定轰鸣的画面,正好足以使漫不经心的观察家相信,载人航天技术并未出现大幅度下滑。而在今天,要想维持这种错觉是不可能的了。

自从有了神话开始,人类终有一天将冒险进入太空的想法就已经产生了,但是直到科学革命以后,当望远镜使天空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时,这一想法才开始变得似乎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1610年,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在一封给伽利略的信中写道:“假设我们创造出能够航行于苍穹之上的船和帆,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面对空虚荒芜的太空毫无惧色。同时,为了这些勇敢的太空旅客,我们应当准备好天体地图。”

在热气球和飞机被发明出来以后,就有少数有远见的人开始规划太空移民了。但是,直到太空竞赛的出现,人们对宇宙宿命的清晰认识才成为主流。太空竞赛从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升空开始,到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月结束。它激发了整个文化圈和亚文化群,使得关于人类未来的故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世俗故事之一。但现实远远没有跟上。

“美国航空航天局,这个世界上资金最充足的航天机构,上一次将一个人送入轨道已经是6年前了。现在,想要飞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人必须乘坐俄罗斯的火箭,从哈萨克斯坦发射升空,这还得俄罗斯总统普京乐意才行。即便这样的旅行(用他们的方式来理解是成功的)也足以证明,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实际上是在走下坡路的,因为空间站与地球的距离只有月球到地球距离的1/1000。看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到访国际空间站,简直就和看到哥伦布航行到了伊维萨岛一样让人振奋。”(此处是讽刺。)

这样也好,因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可以得到一段休整时间。他们的下一代火箭要到2018年才能就位,而其第一级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几乎可以打败“土星5”号那个为“阿波罗”任务提供动力的烟火巨兽。现在的美国总统偶尔也会像肯尼迪当年那样大胆放言,宣称要将人类运送到火星上去。但是,正如马斯克在10多年前发现的那样,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什么真正有计划的太空任务。就算是最乐观的说法,最早的太空任务也得等到2030年。

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劳动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

二、教材分析

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本学情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教育三者的统一。

本学期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确定了精湛的剪纸工艺、美丽的彩球、精美的宫灯、平面图和九巧板、三视图和八卦锁和建筑物的设计和模型制作6大项目。这些内容的门类比较杂,之间有共通的艺术要素,同时在技法上有所区别,材料上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在教材内容定位上,它既不不同于高级精美的工艺美术精品,又不同于一般性的手工制作,选择的教学内容,兼于二者之间,是以常见的、可得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就能完成的工艺制品。

二、目标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技能的学习态度。

4、经常引导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有利因素

初中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此外,随着学生生活、学习中自理能力的增强,在动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做指导,因此,学生对于劳动技术课有较高的兴趣。

(二)不利因素:

初中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及劳动实践不足,对于一些劳动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不够。另外,部分同学不重视劳技,从内心放弃劳动技术的学习。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个人的教学业务水平。

2、思想教育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品德教育与劳动技能相结合。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技能训练。

4、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的知识。

5、充分利用教具挂图、实物进行直观教学,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五、教学进度

七年级

八年级

第一节

民间剪纸工艺

图样的魅力 第二节

美丽的窗花

九巧板平面图 第三节

刻纸的魅力

制作钢丝锯 第四节

剪纸作品制作1

九巧板的制作1 第五节

剪纸作品制作2

九巧板的制作2 第六节

剪纸作品制作3

九巧板的制作3 第七节

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

立体图与展开图 第八节

动物纸雕1

三视图与八卦锁 第九节

动物纸雕2

八卦锁的制作1 第十节

美丽的彩球1

八卦锁的制作2 第十一节

美丽的彩球2

八卦锁的制作3 第十二节 第十三节 第十四节 第十五节 第十六节 第十七节 第十八节

美丽的彩球3

精美的宫灯1

精美的宫灯2

精美的宫灯3

别有情趣的纸贴画

可爱的布贴画

栩栩如生的叶贴画

八卦锁的制作4 制作飞板1 制作飞板2

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 第6篇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当今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明确指出: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很多,通过训练创造性思维来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实践中用得最多的方法。

一、消除心理定势,培养创造性思维。

首先在课堂上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尽量减少教学中太多的规定,多鼓励他们提问、辩论,多引导他们动脑、动手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在课上敢想、敢问、敢动,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其次要让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对生活的体验,扩大视眼,从而使学生不受教材范围、教师思维的约束,积极地动脑,勇敢地探索。

如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我每次都让他们自由组合,5~6人一个小组,每次我先把操作要点作简要介绍,然后请学生讨论操作,其间随时可以争论、提出疑问,还可以介绍自己认为更简单、更方便的操作,我们老师则和他们一起活动,仅在适当时给点暗示或点拨、引导,使学生的争论“柳暗花明”。当然,也让他们别忘了这是在课堂。

在评估学生的作品时,我会这样评价:你听听老师的意见怎么样?你看看老师的这套方案可行吗?让他们敢想、敢动手去做。

二、引导质疑,启迪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质疑是创造发明的思维基础,有“疑”有“思”才会有探索。劳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劳动的基本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很多人(包括有些教师及学生)都认为劳技课就是简单的手工制作课。为此,我调整了上课模式,让他们从课中认识到其实劳技并非是简单的手工制作,我的模式是:

趣―授―练―评

趣:在课上创设富有鼓动性、竞争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从而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劳动再实践。巩固形成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则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授:传授新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个步骤中,教师把劳动基础知识、技术要求、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讲解、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传输给学生。

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造出自己所设想的物品,在练习中加入“新思路”、“新观念”,在“操作”中运用“新方法”。这一过程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设计出自己想做的东西。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将自己创作的物品付之于实践,生产出自己的作品。

评:在“评价”中采用“新方式”,得出“新结论”,让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思维更加开阔。

三、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单纯局限于课堂,而在于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课内外同时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在发展创造思维中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劳技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技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让学生明白知识来自于生活,让他们把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发现和充实,让他们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四、鼓励大胆联想,培养创新精神。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伟大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做出伟大的发现。

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技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技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上劳技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出示一些图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幼儿园小朋友玩玩具的情景。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种玩具。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有关录像,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激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的事情,因此也成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涂片等照原样印在纸上的机器。

巩固理解

观看录像: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

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小组玩一玩,并讲讲玩的技术。

三、布置作业

1.每个小组合作出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 钉纽扣(学习穿针、打结)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教学难点: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 看看说说

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

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

(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 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3.小组评价。

4.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第三课 缝沙包(学习基本针法)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3.发扬合作探究精神,运用缝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教学难点: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形状的沙包若干个,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黄沙。学生准备:长16厘米,宽8厘米的较结实,耐用的不快,棉线,缝衣针,剪刀。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请两位学生上台作丢沙包游戏。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两位学生在做什么游戏?猜一猜这种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过吗?揭题:缝沙包 出示范作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沙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做沙包的兴趣。指导缝制

用实物投影仪逐步演示缝制沙包的过程,并讲清操作要领。请学生回忆沙包的缝制过程。

板书: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在缝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剪——大小一致;(2)折——对叠成形;(3)缝——又密又匀;(4)封——完全缝严。操作练习

手缝的几种基本针法,教师演示 攻针(平针(2))回针(倒扎针)(3)缲针。探究学习

运用基本针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颜色缝制一致沙包。你觉得缝合时用哪种针法比较好?用攻针行不行?为什么?封口用哪种针法比较好?为什么? 评优鼓励

将缝制过程以及注意点与同桌说一说。

自评,互评相结合,比比谁的沙包外形美观,严实耐用,在书上空格处打上钩。将评出的最佳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向同学们展示。

第四课.缝鞋套

教学目标: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

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画样裁减的技能技巧以及选择合适的装饰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不同的布料以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各样的鞋套。

学生准备:可缝制鞋套的不料一块,棉线、缝衣针、剪刀、装饰品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种色彩鲜艳的大大小小的鞋套。

2、你们还见过或用过什么样的鞋套?

(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购买,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缝制过程:(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

(2)教师示范

3、请学生说一说布鞋套的缝制过程。(1)量出鞋长(2)量出鞋高(3)画样(4)裁剪

(5)缝鞋头、鞋跟(6)缝穿带“管”

4学生动手缝制.教师个别辅导,及时纠正.(三)评优鼓励(四)课外拓展

第五课我喜爱的蔬果

教学目标:

1.掌握手捏蔬果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教学准备: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蔬果成品。教学过程:

一、互查课前准备

本课课前准备:自然泥,泥刀,水。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手捏蔬果成品图片或实物。引语:你能做出这么漂亮的蔬果吗?你准备怎么做?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捏泥苹果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苹果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搓泥团(2)上下捏凹;(3)削平;(4)修光,完成;

四、教学捏泥蒜头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蒜头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搓泥团(2)拉出“蒜薹”;(3)分瓣;(4)削平修光,完成;

五、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可配上一段音乐。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如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可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六、拓展思维,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其他水果图片或实物。问学生:你知道这样的蔬果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制作。

七、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第六课 捏泥碗

教学目标:

1.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初步具有技术的感知,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教学准备: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荷叶纹小碗图片。教学过程:

一、互查课前准备

本课课前准备:自然泥,泥刀,水。教师可组织学生互查课前准备,如工具不齐全,可要求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教师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图片或实物。引语:你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泥碗吗?你准备怎么做?让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捏泥碗的方法和步骤。

可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完后,让几位同学说一说捏泥碗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搓泥团(2)压扁,捏凹成碗形;(3)修齐边口;(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5)把碗底圈处刮麻并涂泥浆;(6)装底圈(7)用手蘸水磨光碗的表面。

四、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依照指示,动手操作。可配上一段音乐。

教师巡视,如个别学生有困难,可引导同组互助合作,如有困难的学生较多,可请一两名学生演示制作过程。

五、拓展思维,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荷叶纹小碗图片或实物。问学生:你知道这样的泥碗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思考,相互交流。教师提示:是用泥片贴碗的方法做出来的。让学生看书上相应部分内容,并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制作。

六、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第七课 泥条盘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2.使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教学准备: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泥条盘笔筒成品。教学过程:

一、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出示范作,你看,这就是老师做的一个泥条盘笔筒),你觉得怎么样呢?同学们想来做一做吗?那该怎么来做这一个笔筒呢?

二、教学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步骤。

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看完后,让几名学生说一说泥条盘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适时板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滚压圆泥片;

(2)用瓶盖子切下泥片做筒底;(3)在底片上刮痕并涂泥浆;(4)滚压大泥片;

(5)将泥片切成泥条;(6)把泥条搓圆;

(7)在涂泥浆处用泥条盘贴成圈;

(8)逐层刮痕、涂泥浆、盘贴泥条到需要的高度;(9)如需筒内光滑,可用刮刀刮,抹。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同桌两人互助合作,依照图示,完成一件作品。

2.教师巡视,如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相机进行指导。或发现做时遇到一样的困难,教师做集体辅导。或把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普及好方法:

如:请先做的好的(或差的)小组把笔筒拿到事物投影仪前,进行自评和互评。1.先让做的同学自己说说成功在哪?失误在哪? 2.再请其他同学说说优点和不足之处。

3.商量并说说该如何改进自己的作品,使之更美观。4.各小组针对自己作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美化。

四、学习评价。

把做好的笔筒一一展示在桌子上。先在小组内自评,再进行互评,小组派代表把你们小组认为制作的最好的笔筒头上一票,在笔筒上贴上小苹果。比一比,哪组得到的苹果最多,哪组就被评为泥塑小能手。

五、延伸拓展。

师:泥条盘笔筒,我们已经做好了,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的笔筒表面变得更好看呢?(如;刻花,着色等)

师:同学们,你们这些设想很好,下节课,我们就带着已经干了的笔筒,请同学们带上水粉来美化它,使它变得更好看,好吗?

第八课 纸工制作:房子相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示意图制作房子相框,巩固掌握纸工制作的划、折等技法。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培养劳动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劳动态度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看懂制作示意图并制作房子相框。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动手设计相框外形。教师准备:已做好的房子相框。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双面胶,一张照片,一个自己喜爱的相框。教学过程:

1.让学生各自展示带来的相框,并说说这个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为什么你喜欢它?然后教师出世纸制相框成品,告诉学生用纸也可以作出漂亮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制作愿望。

2.让学生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相框作品。3.根据“助学提示”,利用教学媒体,展示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图形的相框,激发学生的创作意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己准备设计一个相框并画出设计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4.将学生设计制作的相框展示出来,以每小组为一个专柜,选出代表介绍本小组的相框,最后评出“优秀作品”。

5.教师可根据评价内容,先让一个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为其它小组进行评价作出示范。

第九课 储蓄罐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储蓄罐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3.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个部件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2.学生准备制作纸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垫板、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制作了小鱼缸,今天我们还要来制作一个也是由半圆柱体改变而来的纸工作品。出示范作。

二、自学储蓄罐制作方法及过程、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解储蓄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2.交流制作过程和方法,相机板书: 剪切——刻痕——折叠——粘贴

(1)剪切:使用剪刀时要注意什么?剪下的边角料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的剪没什么问题,那像这样的带有齿的部件该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学生说后,投影仪演示一下。

(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贴面上用刻刀刻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美观,便于折叠)

(3)粘贴:在进行粘贴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双面胶粘在粘贴面上。但像这样带有齿的粘贴面,我们是否也这样粘呢?为什么?那该怎样粘?(把双面胶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位置上。)出示粘贴部件。(4)师演示明胶片的插法。3.看了老师做,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两点小建议:(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动手动脑,可以小声讨论。(2)你们可以模仿书上做,也可以有创新。

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观,我们还要评一评呢,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赶紧动手做吧!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视。1.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特别是齿的剪法)2.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性错误,及时纠正。3.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四、作品评价。

以投影评价要求予以评价。1.小组内自评.2.组间互评.3.评出最佳小组,用鼓掌予以表扬。

第十课 纸工制作:动物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动物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创新精神。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笔筒。学生准备:纸工制作工具和相关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教师谈话导入:笔筒有什么用途笔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笔筒。教师最后出示已完成的动物笔筒,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个造型精美,名字又好听的笔筒。

二、指导制作

先让学生自己观看动物笔筒制作示意图: 1.剪下各部件,将笔筒的一侧折叠粘贴好。2.粘贴笔筒的另一侧。

3.插上数支铅笔,动物笔筒完成了。

三、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劳技科技室工作计划上 第8篇

一“十一五”广播影视事业发展和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国广播影视持续快速发展,事业建设和科技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国广电系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显著成绩。到2010年底,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78%,比“十五”末增长2.43%,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62%,比“十五”末增长1.89%。广播电视节目制播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国开办了3985套广播电视节目、178套付费广播电视节目,开播16套高清电视节目,全年广播节目制作672万小时、电视节目制作265万小时,分别比“十五”末增长9.45%和3.92%,广播、电视年播出总量分别达1227万小时和1578万小时,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9.13%和25.34%。无线广播电视覆盖全面提高,全国有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3万多座,广播电视发射总功率11.8万千瓦,中一电视和中一广播的无线人口覆盖率都提高到了85%以上,分别比“十五”末提高了54%和33%。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得到长足发展,光缆干线网333万公里,比“十五”末增加100多万公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达1.87亿户,比“五”末增长45.53%,有线电视数字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电视用户达到8799万户。卫星广播电视传输能力不断增强,卫星上行站36座,通过8颗卫星、58个转发器传输352套电视节目、263套广播节目,卫星节目传输套数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78.4%、108.7%。新媒体发展迅速,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已覆盖全国331个地市,地级以上城市城区信号覆盖率达到了98.22%,建立起全国体系的运营支撑系统。批准开办了10家网络广播电视台、IP电视、手机电视特别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全国电影放映银幕数比“十五”末增长2倍,电影数字发行放映进程明显加快,全国城市和农村数字银幕总数近5万块。国际传播能力跨越式发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已覆盖141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台对外宣传广播语言规模达61种,比“十五”末增长了27.08%,广播境外整频率落地从零迅速发展到51家。

“十一五”期间,我国广播影视在安全播出、公共服务、数字化等方面成绩显著,广播影视内容生产、服务方式、传输手段和安全播出保障等发生重大转变。全国广播影视技术系统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了广播影视的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概括起来有十个方面的变化:

1.安全播出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改变

“十一五”期间,安全播出保障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一方面,全面加强了技术手段,实施了安全播出工程,全国卫星广播电视节目都通过我国专用卫星传输,各级播出机构更新改造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安全防范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扭转了安全播出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强化了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基本建成了贯通中央、省、地市、县四级的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和预警发布系统,颁布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总局62号令)和7个专业的实施细则,安全播出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全面迈进。在全国广电系统的共同努力下,确保了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播出,成功应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拉萨3.14事件、新疆7.5事件、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给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带来的严峻挑战。

2.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上了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完成了从部门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从工程建设上升为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进入了一个技术先进、服务便捷、管理有效、良性发展的新阶段。一是通过西新工程四期建设,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电影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能力和覆盖水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开办了藏语、维语广播节目,共新增了332部调频和中波发射机,实现了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藏区和新疆每个地市县的覆盖。加强了广西、云南等边境地区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四川电视台新开办了康巴藏语卫星频道。藏区和新疆的市、县两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加强了新闻和专题节目译制制作能力。在全国10个省区建立了少数民族电影译制中心,更好地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不仅听到看到,而且听懂看懂广播电视节目、看好电影的需求。二是通过实施无线覆盖工程,从根本上扭转了无线覆盖滑坡的局面。在全国2800座发射台共更新改造6776部发射设备,有效提高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覆盖能力。北京、河北、吉林、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宁夏等9省(区、市)已完成省级节目无线覆盖任务。内蒙古、吉林、安徽、福建、湖北、海南、云南、甘肃、新疆等省(区)以及一些地市组织实施了本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更新改造了4000多部发射设备,大大提高了本地节目的覆盖能力。同时,国家还调整了多年来的无线覆盖无偿转播政策,明确由中央和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对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投入,建立了长效机制,增强了广播电视的公共服务能力。三是运用直播卫星开展村村通服务,大大提高了村村通覆盖和管理水平。新一轮村村通工程把直播卫星作为“盲村”村村通的主要覆盖手段,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直播卫星服务平台和用户管理系统,通过我国专用直播卫星传输标准和加密传输措施,实现了对村村通用户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十一五”期间,解决了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目前,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完成了第二批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任务,用户数已超过1350多万户。四是通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数字电影在农村全面普及。“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服务监管平台、农村数字电影的供片体系和覆盖全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2010年农村电影放映已达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公益目标。农村地区基本完成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过渡。

3.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明显加快,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基本完成了制播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改造,部分省级台和地市台完成了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建设,再造了节目制播工艺流程,大大提高了节目制播效率和媒体资产管理水平,为电台、电视台从单一传统业务模式向为多种终端提供多种业务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清晰度电视开始大规模发展,中央电视台和9个省(市)的卫视节目播出了高清频道,北京市除卫视节目外,文艺频道也实现了高标清同播。目前,全国共播出11套高标清同播频道和5套高清频道,高标清同播频道的高清播出率和高标清同播率都接近70%。同时,各级电台电视台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不断拓展新领域,开展网络视音频业务,参与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中国网络电视台、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相继开播。

4.有线电视数字化取得重大突破

“十一五”期间,有线电视数字化进入大规模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已有280多个城市进行了数字化整体转换,180个城市完成了转换,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8799万户,双向网络覆盖用户数接近5000万户。宁夏自治区虽地处西部,却第一个实现了全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北京歌华有线网络的高清交互用户数量已达130万户。各地大力开发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电子政务、生活资讯、电视商务、游戏娱乐等多种新业务和本地化服务,浙江华数的新业态、新业务开发与应用走在了行业前列。有线电视数字化不仅提升了广电网络自身的功能和水平,而且为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推进三网融合创造了条件。总局与科技部签订了NGB合作发展战略协议,成立了NGB工作组,目前,上海在完成市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基础上,完成100万户NGB示范网建设,安装了近11万台NGB高清机顶盒,其中有9万用户开通了NGB宽带业务。

5.地面数字电视开始推广应用

“十一五”期间,地面数字电视取得重大进展。组织全国广电系统制订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颁布了11项配套标准,开展了单频网测试与试验。北京奥运会期间,率先在全国8个大中城市开展了试验播出。目前,全国已有308个地市安装了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系统,具备了为广大用户提供多套高清和标清电视节目的能力。通过数字化,无线电视公共服务的节目数量、技术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

6.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迅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技术,建立了标准体系,建设了播出传输系统,形成了端到端的产业链,填补了我国广播电视对移动人群的服务空白。目前,在全国331个地市安装了CMMB发射机,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运营体系,发展用户近1000万户。开发了政府应急广播、公共信息服务、互动电视、富媒体广播等多种新业务。CMMB还以其先进成熟的技术产业优势走向海外,在塔吉克斯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7.电影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影数字化迅猛发展,建成了

世界先进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数字技术已在影片拍摄、制作中得以广泛应用,2010年利用数字技术摄制的电影数量已占年总产量的66.7%以上。建立完善了数字电影放映标准体系,构建了适应城乡不同需求、多层次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技术格局,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逐渐成为主流,2K高档数字银幕数超过4200块,其中具有立体电影播放功能的有2400块,1.3K中档数字银幕数超过600块,0.8K流动放映系统超过4.2万套,数字技术在电影产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8.监测监管手段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全国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不断完善,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广播电视监测网。在中央、地方和海外统筹建设了无线、有线、卫星广播电视监测网,包括中央数据处理中心和用户投诉中心,15个监测台、452个遥控监测站、302个采集点、87个海外遥控监测站以及337个地级市监测前端。另外,还建立了节目收听收看、境外卫视、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系统。各省也建设了覆盖本省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监测监管范围不断扩展,为确保安全播出、维护网络传播秩序、保证政府有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针对各种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为实现监测监管信息的资源共享,研究制定了全国广播电视统一监测监管平台方案。

9.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广播影视科研工作已从过去单纯的跟踪研究,向自主创新和应用服务相结合转变,从过去各单位分散研究,向围绕广播影视中心工作、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每年总局立项的科研和标准项目近100项,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技术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标准、直播卫星传输专用技术标准以及地面数字电视配套标准,去年又研制了500千瓦大功率短波发射机和转动天线、NGB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用于列车接收直播卫星信号的动中通系统、直播卫星机顶盒定位接收系统等一批事关广播影视发展全局的科研成果。总局无线局积极开展应用创新和技术革新,绝大多数在用发射设备的备品备件都能做到自主开发和研制生产。广西率先在全省10多个调频发射台实现自动化播出控制。各级广电部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十一五”期间,广电系统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取得了零的突破,共有4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44个项目获得总局科技创新奖,720个广播节目、680个电视节目获得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2人获得亚广联工程业界杰出贡献奖,1人获得亚广联最佳技术论文奖。

10.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十一五”期间,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三网融合试点方案》,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试点城市(地区)名单,批准在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总局组织有关单位和试点城市(地区)制定了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平台的技术方案以及系统建设方案,制定了全国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和互联互通技术方案。各试点地区按要求上报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继续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扩容和双向化改造,大力发展新业务,为开展试点工作、开拓新的服务领域进行了积极准备。

“十一五”期间的五年,是广播影视事业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五年,是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数字化、网络化全面推进的五年,是科技和事业建设队伍经受住严峻考验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拼搏、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有效发挥科技的支撑、保障、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建立广播影视现代传播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践证明,全国广播影视科技队伍是一支攻坚克难、敢打硬仗、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在此,我代表总局和王太华同志向在座各位同志,并通过大家向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二认清面临形势和存在的不足,正确把握“十二五”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的不足:

一是面对科技迅猛发展的势头,我国数字化进程还有很大差距。当前,世界广播电视正处于模拟向数字转换的关键时期,许多发达国家的主要电视频道都转为高清播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都实现了双向化。美国等近10个国家已经关闭了地面模拟电视,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将在2012年前关闭模拟电视播出,预计到2012年全世界的数字电视用户将超过模拟电视用户数。科技进步推动广播影视向数字化、高清化、双向化、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广电数字化起步晚、进程慢。在全国1.87亿有线电视用户中,数字用户只有8799万户,占总用户数的47%,而且大多数还是单向网络,双向网络覆盖用户不到5000万,覆盖率不到27%。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低于20%的有江西、河南、四川、西藏4个省区,其中江西只有9.42%。地面数字电视转换刚刚起步,声音广播数字化还没有开始。直播卫星也还没有开展推广服务,广大农村地区数字电视覆盖还处于空白状态。同时,面对技术变革,我们的技术体制、技术政策还不适应,对高新技术最新发展的跟踪还不够紧密,对一些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还不够完备,全国广电系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国际广播影视技术发展的影响力还需要提高。

二是面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广播影视的服务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已经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发展主题,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更趋多元、多变和多样化,对广播影视节目品质、内容形式、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播影视作为主流媒体,虽然拥有庞大的节目内容资源和信息网络资源,但目前绝大多数播出机构还是以传统的单向广播电视频道业务为主,新业务开发滞后,节目内容有待丰富,业务种类亟待增加,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受众人群被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分流严重,广播电视对用户的吸引力在降低,存在被淡化、被边缘化的危险。

三是面对三网融合的新变化,广播影视的竞争实力和管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三网融合带来传播方式的变化,会产生新的需求、新的服务、新的模式,会催生出多种传输手段、多种接收终端、多种业务形态,将打破广播影视传统的层级分割和分散格局,给广播影视的传播理念、生产方式、业务形态、服务方式以及体制机制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三网融合对广电系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而我们对此准备不足。在体制方面,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还处于主体多元、分散经营的局面,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实力的竞争主体,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在服务方面,普遍存在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方法简单、服务队伍匮乏、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营业网点缺乏,收费方式单一,群众有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服务,不能适应三网融合的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在管理方面,还不能适应各种新媒体、各种应用层出不穷的新趋势,对新媒体技术政策和标准研究制定工作滞后,监管能力和监管方式还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个别地方广电部门还存在擅自占用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严重扰乱无线广播电视发展秩序的违规行为。

我们要充分认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认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广播影视繁荣发展。总局已经颁布了“十二五”广播影视科技规划,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行业实现战略转型: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国应急广播系统、全国统一监测监管系统;基本实现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全国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大中城市基本实现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基本实现直播卫星对“盲区”和农村地区的覆盖服务,具备播出100套电视节目、40套高清频道的能力;基本实现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在大中城市播出地面数字声音广播;基本实现电台电视台制播系统数字化网络化、主要频道高清化,全国具备提供100个高清晰度电视、10个立体电视频道的能力;基本实现电影制作、放映数字化,全国城市高档数字电影银幕达到1.2万块,农村数字电影流动银幕达5万块。

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必须针对广播影视的现实状况,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用力方向,王太华部长在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六个重大转变”:加快以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变,加快农村广播影视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加快内容生产由以数量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加快广播电视网由传输覆盖向全功能、全业务转变,加快管理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的转变,加快由以国内发展为主向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的转变。未来的五年,将是我国广播影视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各级广播影视科技部门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把握发展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广播影视实现战略转型。推动战略转型要做到“三个适应”:适应党和国家对未来媒体发展的要求,对舆论宣传的要求,确保广播影视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人民群众更趋多元、多变、多样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适应全球技术发展趋势和潮流,用全球的视野、战略的高度谋划广播影视科技的未来发展。要抓住发展机遇,创新传播方式、创新服务业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加快战略转型,推动广播影视进入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真正做到与时代同进、与世界同步、与人民同行。

三做好今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更是打基础的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于保障“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的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发展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抓紧建设完善安全播出和应急广播体系,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确保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技术部门的根本任务。今年适逢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以及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3周年,要扎实做好安全播出运行保障各项工作,确保重大活动和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今年下半年组织一次全国安全播出和总局62号令落实情况大检查,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杜绝安全隐患。要抓好总局62号令和相关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根据全国6000多个播出单位自评估的结果,各项目基本达标的单位只占15%,有70%的单位达标率为50%~90%,还有15%的单位超过一多半的项目都不达标。各播出单位对未达标项目要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优化管理流程,今年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以及卫星地球站要基本达到实施细则要求,省级以上无线发射转播台站、光缆干线网、有线电视网、干线微波传输电路的关键环节要达到实施细则要求;其他播出单位要力争在现有达标率基础上提高10%~20%,平均项目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未经总局验收的地球站要尽快按要求完善并通过技术验收。要针对新技术、新媒体给安全播出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研究制定总局62号令关于手机电视、IPTV、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领域的实施细则。要加快推进信息安全和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颁布《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级保护定级与防护》、《安全播出质量考评体系办法》等管理规定,对重要播出单位逐步开展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检查。

中央已经批准利用现有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急广播体系,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广电部门,工作任务十分重要、十分急迫。要按照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抓紧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多部门联动的国家应急广播技术系统,构建包括应急广播信息制作播发平台和应急广播调度控制平台在内的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充分利用中短波和调频模拟广播网、数字有线电视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直播卫星覆盖网和数字音频广播网等广播电视现有传输网络资源,构建国家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做好与国家应急体系和地方应急系统的衔接,努力做到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平时服务、战时应急。今年要重点组织相关单位着手制定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技术方案和分阶段建设方案,抓紧研究应急广播关键技术,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开发相关系统设备。先期搭建中心系统试验平台,开展中波、调频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应急广播试点,进行火车、轮船应急广播接收试验,并开展应急广播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研究。各地方要按照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要求,积极建立相应的地方应急广播平台,并研究与国家应急广播系统衔接。

2.抓紧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加快广播电视网升级改造和产业发展步伐

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广播影视的工作重点。目前,第一批12个城市(地区)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按照计划,第二批试点今年就要开始,2012年底试点工作结束后,三网融合要在全国全面推开。因此,除了试点地区承担着重大责任,要立即动员、抓紧进行试点外,其它地区也要未雨绸缪、抓紧准备。

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广电系统的主要任务非常明确,首先要加快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推动网络互联互通、升级换代,推广高清交互、在线支付、可视互动和多功能服务等各种新业务。到今年底,全国大中城市城区要力争基本完成双向网络覆盖。要按照“稳定存量、发展增量、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配合国家有线网络公司组建,着手建设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集成、分发和监控平台,包括一个全国内容分发交换中心和内容监控、运营支撑结算、骨干网传输交换三个系统,以及广播电视节目、文化资源内容、数字电视出版物、数字电视互动教育、综合资讯服务、数字电视互联网等六大类内容集成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建设,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要不断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服务,改变广电传统的单一业务形态,提升广电网络的服务品质,与电信运营商实行差异化发展,通过广电网络提供跨区域、跨网络、跨平台、跨系统点播服务,使用户可以共享全国各级电台、电视台内容库的海量节目资源,在确保广播电视基本服务的同时,跨部门、跨地域集成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服务,迅速给各地网络带来增量,实现全媒体、全业务、全功能。要把有线网络建设成为以视频服务为主、提供多种综合服务、可管可控的信息化网络,真正成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传播先进文化主渠道,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中央领导同志已经同意全国有线网络发展的思路,总局正在组织制定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今年首先要在12个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实现有线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统一结算、统一管理跨网业务,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同步开展下一代广电网示范区建设。

需要强调的是,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维护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各试点地区广电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配合三网融合试点进度,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的要求,抓紧建设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系统。

3.抓紧开展直播卫星服务试点工作,建立直播卫星服务体系

中央已经批准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开展直播卫星服务,这项举措对于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广播电视服务均等化和发展文化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满足农村群众需求的直播卫星运营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系统。今年要扎实做好直播卫星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抓紧制定直播卫星服务区域划片办法,建立服务区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制定接收设施安装和代理服务管理办法,研发机顶盒定位管理技术规范。中央电视台要抓紧扩建直播卫星加密播出平台,完善业务支撑与用户管理系统,抓紧开通基本服务,播出56套电视节目,适时开通高清电视、付费电视、应急广播和信息服务等业务,并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提供推送点播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同时,要与地方协商合作,充分调动发挥各级广电部门的积极性,建立中央与地方相结合、分层次分地域的运行维护机制,对直播卫星用户实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今年,根据制定收费政策的需要,首先在中西部地区选择部分省(区、市)进行试点、探索规律,建立直播卫星运营服务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今年还要抓紧研究提出第一批非加密型机顶盒向加密型平稳过渡的解决方案,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确保平稳过渡。力争今年底关闭直播卫星清流平台,从根本上解决直播卫星传输安全问题。

4.抓紧推进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提升无线覆盖能力和水平

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既要承担公共服务的职能,又要满足固定接收、移动接收等不同需求。要明确发展定位:地面数字电视要坚持公共服务的原则,主要面向固定接收,不加密播出,重点发展高清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要遵循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面向移动人群,重点发展多媒体服务。今年一方面,要抓紧出台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规划,重点做好模拟向标清高清过渡的安排,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高清发展,同时,重点做好县级行政区域地面数字电视的覆盖规划工作,扩大地面数字电视覆盖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快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网络的建设,增加覆盖频点,满足应急广播、多媒体新业务等不断增长的需求,采用单频网方式从地市延伸到县级覆盖,并加强重要场所和室内的深度覆盖,不断提高移动多媒体广播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要加强新技术新业务开发应用,着力加强节目建设和业务内容集成,丰富业务种类和节目内容,重点推动应急广播、富媒体广播、电子报纸、互动业务等应用推广和用户发展,提升服务水平,继续满足移动人群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的需求。同时,要加快研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声音广播技术标准,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试验工作,积极推动调频和中波广播的数字化,总结经验后在全国推广。

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不仅是从模拟向数字的技术转换,也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整合全国无线覆盖网络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全国无线传输一张网的格局,实现全程全网、全国漫游、互联互通,是无线传输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管理体制的大调整和大变革,全国广电系统一定要统一思想,共同解决好无线发展和覆盖这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在推动无线数字化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模拟和数字同步播出的关系,处理好地面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声音广播的关系,处理好公共服务和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关系,既要始终坚持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大高清电视节目覆盖,满足固定接收用户高质量的收视需求,还要大力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满足移动用户接收广播电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

5.抓紧推动电台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进一步提升节目制播能力

广播电视要想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继续作为优质内容资源提供者,占领主流媒体阵地,掌握宣传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在加大广播电视内容生产量的同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和生产效率。一是要进一步加快高清晰度电视制播能力建设,直辖市电视台要力争做到播出2~3套高清同播频道,东中部地区省级电视台要力争做到播出1~2套高清同播频道,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有条件的地级城市电视台要力争做到播出1套高清同播频道。高标清同播频道的高清播出率和高标清同播率争取达到100%。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卫视高清同播频道上星传输,加快推进标清向高清过渡。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要积极开展立体电视采、编、播、存等环节的技术测试和试验,试验播出立体电视节目。二是要加快构建面向多个播出平台、多种用户终端的综合制播系统,通过广电网络提供跨网络、跨平台、跨系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努力使电台电视台成为节目点播平台、点播门户,探索转变以广告为主的单一盈利模式,进一步盘活全国各台内容库和各网络前端存储的海量节目资源,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内容优势。三是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趋势,扩展服务领域,鼓励各级电台电视台开展网络视音频节目播出,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台电视台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中国电影网等要发挥龙头骨干作用,做大做强。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广播影视节目内容版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广播影视电子认证中心,从IPTV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入手,建立完善与多种播出平台相对应的广播影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加强广播影视版权和知识产权管理。五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快建设国际采编播网络和相关技术平台,丰富国际传播手段、扩大国际传播范围、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努力成为国际传播主力。

6.抓紧建设统一监管平台,加快提升广播影视监测监管水平

在技术突飞猛进、新媒体新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把传统媒体管理和新兴媒体管理结合起来,推进对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统一监管,构建广播影视统一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监测和内容监管的基础设施,不断强化监测监管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广播影视监测监管能力。今年要按照“有机整合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监管平台,更好服务广播电视管理”的理念,配合总局监管大楼的工程进度,研究制定统一监管平台总体技术方案和工程实施方案,制定统一监管平台各环节的技术工艺流程,组织协调原来各技术领域监测监管系统向统一监管平台的转换,做好技术、设备方面的衔接工作,着手建立覆盖广泛、快捷高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全国广播影视技术和内容统一监管平台,实现对有线、无线、卫星、新媒体等不同播出形态的广播电视内容传播、机构运营、传输效果进行全方位、全功能、全面有效地监测监管,为政府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各省广电局要按照总局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完善本地区的监测监管系统,建立与总局统一监管平台的对接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视听节目的技术监管,加强对网络等新媒体、新业态的监管技术研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视听新媒体技术监管体系。要加强海外广播电视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广播影视监管技术水平和监管效能。

7.抓紧建立数字电影服务和管理体系,提升电影市场综合服务能力

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农村流动数字放映电影服务平台,为电影版权方、发行方、流动院线和基层放映队提供影片集成、交易、结算、分发、选片等方面服务。二要加快城市影院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建立面向社会、开放透明、公平合理、高效便捷的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和影院监管系统,使之成为规范市场、有序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政府对影院放映市场实施有效监管的技术途径。三要进一步提高电影数字化制作的技术水平,组织引导中影国家数字制作基地、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等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应用先进的制作工艺与技术,加快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电影制作产业链,不断缩小我国电影数字化制作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国产电影具备世界一流的制作水准和市场竞争力。四要继续加紧电影档案影片修护工程实施步伐,加快电影数字母版多层次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今年要完成1000部电影数字母版的入库工作。

8.抓紧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要针对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三网融合带来的新变化,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协调发展的广播影视技术政策和技术体制。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基础领域和重点领域的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研究。加强跟踪研究新技术,重点跟踪3D、云计算、高效压缩编码、跨屏转移、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等新技术,抓紧开发数字内容版权保护、无线宽带接入、多业务分发交换、中间件、新媒体监管、网络互联互通以及协同覆盖组网等重大关键技术,抓紧制定高清晰度电视、立体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广播、卫星直播、网络广播电视、三网融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同时,要在全国广电系统积极推动应用创新和技术革新,重点在高标清同步播出、发射台站自动化、全国统一电子节目指南、有线网络电子支付、直播卫星推送点播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今年,NGB工作组要紧紧围绕下一代广电网的建设,抓紧开展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产业化推广工作,建立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标准体系。要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广泛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总局准备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以及研究机构,合作建立广播影视技术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形成系统内外开放合作、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开展技术研发,进行相关技术试验和应用示范,促进关键设备国产化,努力在广播影视技术标准领域的国内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主导权,为广播影视未来发展开辟新领域,拓展新空间。

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规律,拓展业务面和知识面。要结合今年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广播影视高新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高清数字电视技术、电影数字技术、广播影视信息化技术等科技培训班,做好全系统科技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广播影视队伍的科技素质。总局直属各单位和各省广播影视局技术负责人、科技处处长,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技术负责人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科技培训班。要注重加强科技队伍作风建设,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西新精神,求真务实、刻苦钻研、脚踏实地、清正廉洁,努力建设一支与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快速发展相适应,政治意识强、思想观念新、技术能力高、业务素质精的技术人才队伍。

上一篇: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下一篇:教师节抖音最火祝福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