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本体会范文

2024-06-08

学习生本体会范文(精选11篇)

学习生本体会 第1篇

做一名幸福的小学语文教师

——参加小学语文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研讨活动体会

淄川区北关小学孙霞

2010年9月4日上午,淄博市生本教育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会在金茵小学拉开帷幕,我们观摩了由金茵小学的老师执教的两节生本研讨课,专家组的张老师提供了一节示范课。专家组于老师和欧老师对研讨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并对生本语文的理念、生本教育的实施方案与策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与指导,一天的学习使我大开了眼界,什么是生本教育,怎样进行生本教育课堂,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所展示的课例都得以充分体现。因为有效地落实了这一理念,所以我感觉生本教育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老师是幸福的。这次学习让我对于低年级的生本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简单谈一下自己以后的教学设想:

1、将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小朋友们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下掌握认字。常见的游戏有“与生字宝宝交朋友”、“抽大奖”、“听音找字”、“打字卡牌”等,家长在家里也可以通过这些游戏复习认字,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自创新游戏,注意在生活中识字,有意识地让孩子认生活中看到的字,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量。

2、注重教给孩子一定的记字方法。常见的记字方法有:顺口溜、猜字谜、编简短的故事等等,如在记“里”字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编“田里面有土”;记“尘”—“小土就是尘”;记“背”字,小朋友编的是“月亮背着北”,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常常能帮助他们记忆难字。

3.每天和孩子玩15分钟的字卡,目的是帮助巩固生字。每天晚上预习课文后让孩子认读生字卡片,并对以前学过的字卡进行复习。识字没有困难的孩子建议并在认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组词,积累词语。字卡要每张写上学号,以防丢失。每天只带要学的那一课字卡。

4.督促孩子每天坚持读课文(签名)、听录音。做到课课预习、复习。完成识字银行存折,请四人小组中识字最多的孩子当识字银行的行长。每天早上要来“银行行长”处过第三关,比一比哪个同学存入的字数多。如果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是正常的,不必焦虑,不要过分苛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肯定,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

5、培养爱看书的习惯。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件事虽不能一时显现出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生本教育非常重视阅读。每天要坚持看书,可以选择带拼音、汉字、图画相结合的经典名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每天的阅读量也应该相应增加。请家长帮忙登记《阅读统计表》,待孩子们能力强一些,可以自己登记,周末统计一周的总字数,并在班里评选出阅读量多的阅读大王。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们更加认为,生本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积极行动,转变观念,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变原来的“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新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如果我们都扎实进行生本教育,何愁我们的学生不快乐,老师不幸福?

学习生本体会 第2篇

中国石油铁人希望小学

丁彩霞

通过学习生本教育的资料,听我校组织的生本观摩课,我了解到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师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本教育提倡要有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老师引导点拨等过程,在教学中怎样体现“生本”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收获很大。

刚刚在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发现孩子们非常兴奋,可能以前没有用这种方式上课,学生感到新奇,也可能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所以才会显得特别兴奋吧。看生本观摩课,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以前总认为孩子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合作,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小组合作是耽误时间。但经过这几天的实验,发现孩子们在小组中非常认真地去读书,交流问题,虽然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去做,但是他们很高兴,因为每个人都得到了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不多,但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在小组合作中我看到了孩子的笑脸。这是我的梦想——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目前小组合作的内容,还停留在纠正字音,认读生字和解释词语方面,对于交流资料和课文内容方面对学生还没有好的方法进行指导,但我想只要准备充分,逐步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自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生本教育提倡学生要有预习或前置性作业,所以我们几个老师也商量着给孩子准备了一些预习内容,作为作业布置了下去,但是发现做得效果并不理想。预习作业中,每一个内容的完成都需要学生读一遍书,总共是3遍,事先对学生能否认真读3遍书就有存有疑虑,结果学生认真读的很少。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以前这样的做法少,学生不适应;第二,很多学生认为写的才是作业,读的不是作业,所以为了完成写的内容,读一遍书随便写了几个字就当完成任务了;第三,就是老师的要求不到位,检查不到位,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预习无所谓;第四,老师如何看待预习作业对学生以后完成预习作业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预习作业,怎样检查,如何对待是我们目前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否则后面的工作很难进行。预习做好了,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去读更多的书。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找到好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完成前置性作业,为小组合作打好基础。

学习生本体会 第3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效率,有效提问,指导学法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 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有效备课, 给生本课堂的每个环节设置完成的时间,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有的时候, 就算我们备了课, 也不见得会上好这节课, 但是如果说我们因为这样而不备课, 那想要上好课, 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 要有效备课, 不光是抄写教材上的内容, 而是应当精确地定位每一个环节, 严格把握每一个问题, 从而确保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在备课之前,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 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 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 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 构思备课。

要想上课的效果好, 教师的每一句话就都要精心推敲, 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 再到课后的总结语, 都要进行精心设计, 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 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 要少而精, 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 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 每次备课, 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 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 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 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有效提问, 准确把握课堂的开放程度,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 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 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所以在课上我们设置的问题要巧妙, 既要切合学生自身情况、学识范围和接受能力, 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不宜太难, 让学生心生畏惧, 丧失自信, 也不宜太易, 让学生骄傲自满, 思维也得不到拓展。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效果呢?

提问内容要适度, 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兴趣, 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 只有适度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提问问题要有启发性, 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 用最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述;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

三、指导学法,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生本课堂的各个环节如何处理, 如何进行, 我认为只要是行之有效, 就不一定要拘于形式。“授人以鱼, 不若授人以渔”,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 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 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 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预习和教师备课其实道理差不多, 如果学生每天只是等待教师讲解, 从不主动学习, 那么他们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 自身潜在的能力根本得不到发挥。所以, 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方法, 引导和教会学生科学地进行预习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课上为下一课留下疑问, 让学生自觉预习, 并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

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的多少。相反, 如果没听好课, 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而且费力, 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 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

根据艾滨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 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 它富有情, 意味深长, 其作用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 提高思维的质量。教师只有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无声的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及时反思, 注重实效不拘形式,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每堂课后, 要及时认真地进行课堂反思, 总结得失, 这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所以, 教师应该时常进行教学的反思, 分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失败和成功的因素, 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 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看似教无定法, 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 只要深究新课改的理念, 不断探索与研究, 不断反思与总结, 总能寻觅到适合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各式各样, 但我认为, 其中课堂教学反思毫无疑问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手段。我依旧会像往常一样, 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努力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使之成为我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不二砝码。

生本课堂的体会 第4篇

课堂教学改革强调以生为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在教材上下功夫

教材是教育教学专家和名特优教师的集体智慧结晶,教材中知识点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内容的编排方式都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往往是集知识性、教育性、人文性于一体。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从内容、顺序上吃透编者的教学意图和教育意图。要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材,做好学生和编者的牵线人,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清楚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知识脉络,把握好各章节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才能收放自如,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在课堂中下功夫

(一)心中有目标

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上好课的前提。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过程的把握过程中,注意明确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有效地克服一刀切的弊端,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活动有情境

学习情境应该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并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有其实在的意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趣。构建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他们个人来说是真实的挑战,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科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因此,构建有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时代性的情境,才是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

(三)引导有方法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我们的课堂势必会发生一些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要变成“畅所欲言”,学生的“纹丝不动”要变成“自由活动”。“师说生听”要变成“自主探索”,那么在这些的背后,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使自己的课堂失去效力,要组织有效的活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积极参与是指心理上、情感上对参与的体验,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消极、被动、应付地参与。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自始至终体现出了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不是少部分人参与,而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与认知的深度,思维的品质相关。那种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课堂活动的,只能称作浅层次或低效的参与;有效参与是涉及内在思维和复杂活动方式的一种深层次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离开学生的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与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

(四)作业有创新

灵活而多样的作业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保证。尤其是前置性作业练习,是对学生课前所学知识的检测。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设计内容生活化、活动主体化、形式多样性、过程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做问题的探索者。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实践的成功者。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題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为此作业设计中,我们应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有效的教学应建立在对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之上,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作业、开放作业、自主作业形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延伸与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生本教育下的生本课堂。

(五)教后有反思

课后的有效反思是生本课堂的助推剂。新课程标准下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和案例分析,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教师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第5篇

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三间房小学 董承龙

暑假期间,我们学校领导组织教师个人进行了生本学习,在学习中,我学习到了关于生本的一些知识,也有许多感受。

我想不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理想的,都在追求理想的教育境界和理想的生活境界,那就是快乐而积极,从容而富有激情的工作和生活。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已经七年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是参加生本教育学习后,我觉得是一方面在我们的教学中还过多的去研究了教师如何去教,对学生的学研究的不够,可以说还很欠缺。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观念落实不到位,学变成了服从和接受。二是教学成果的短视行为还比较严重,为了一节目标迅速达成经常给孩子吃“压缩饼干”。结果造成学生的创造力丧失和对学习冷漠。

三、忽视了孩子情感世界的构建,在分数与排名评比中,让孩子感受不到成长的快乐,成功的自信、期待的温暖。我们在观念转的还不够彻底,对新的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在行动的落实上也不够扎实。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再完美的教育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两样东西是一样的。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因材施教,事实上再高明的教育者也无法洞悉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教育者将无所作为。如果我们能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环境,那么我们的学生获取适合自己发展方式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走近生本教育,走进生本课堂,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的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等,无一不在体现这方面的努力。通过学习我把自己新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

认识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己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应该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沉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认识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最美的画。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欲望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认识三: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德育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本能,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孩子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孩子的生命中充满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生本教育回答并在实践者这一理念。生本的课堂上的学生的方式,都是在前置学习的基础上以先以小组内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全班交流,老师对学生的观点也是照单全收,学生处处感受到成功和自信、对学生不采取短期的评价考试而是采取评研保证学生整体地学习。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的,孩子们的成长就像果树成长一样,只有等到他们的花期到来,才是有花可看的,你太急着要看,就会破坏他本身的成长节奏。即使看到了花开,也不是最具有生命活力、最本原的花。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那种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迷茫,但是沿着这个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也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独在丛中笑”幸福与成功感了。

虽然自己也拜读了一些郭教授的教育论著,但因为学习时间较短,理论水平不够,有些认识如有不当之处 请给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生本学习心得体会 第6篇

陈利萍

在2014年10月25-30日,在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2人有幸去广州参加“生本教育”培训。期间,我们听了生本理念创始人郭思乐教授、优秀生本名师荆自强老师等人的报告,并观摩了五堂精彩的生本示范课,并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英语组的研讨会,使我深刻的感受到生本教育的魅力!让我受益匪浅,我们都特别的感激郭校长和其他校领导给我们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培训越进行到后面就越觉得值得,越觉的没有白来。下面我就说说这次学习的所得和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生本教育主张高度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尽量不要打骂或者批评学生。

在听荆自强老师报告的时候,我发现他是真的做到了高度尊重学生,师生关系特别好,学生都叫他“强哥”,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比如说他班上有个女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性格比较内向,成绩不好,荆自强老师就经常跟大家说他最喜欢这个学生,觉得她就像自己女儿一样。有学生家长送鸡汤给他自己的小孩喝,荆老师就出面向学生家长要了一碗鸡汤端给那个单亲的学生喝。让那个学生特别的感动,几次之后。那个单亲的学生还对荆老师说可不可以叫他一声爸爸。你看,他关爱学生到了这种程度,可想而知这个学生就算拼了命也会把他的数学学好。

另外,他还特别的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他说:好学生都是忽悠出来的。他有个学生有自闭症,成绩特别差,刚开始数学才20多分,作业一题也不会做,就写一个公式X的平方等于0。我就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做?我觉得我可能会写“重做”两个字,或者当时心情好我会写上“重做好吗”四个字,但是荆老师却把这个学生的作业用实物展示台投影给全班同学看,还大喊道同学们快来看啊!这个某某同学他写对一个公式啦!他进步啦!大家掌声鼓励啊!然后第二天,这个同学写对了两个公式,荆老师又大声的表扬他,慢慢的这个学生越来越有成就感,也就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后来他居然能考七八十分了。

所以说,生本主张的高度尊重学生,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让生本更加的具有生命力。

二、小组建设是生本教育的关键,并且一定要跟激励评价制度相结合。

刚刚我们说到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尽量不要批评学生,可是我们结合实际想想,光有爱心和表扬是不够的,特别是班级管理方面的事情太多了,生本教育的做法是:把班级管理细化到小组,并分管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管理者,从而做到人人都有事做,事事都有人做,而且设立不同的分管部门,月末评比的时候,部门内部有竞争,部门之间也有竞争。但是,每个学生都可以给他一个奖项,成绩最差的也可以给他最具有潜力奖,实在没什么好奖的还可以评他为“阳光少年”、“微笑天使”,总之人人都得奖,人人都开心,这样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就会更强烈,学生之间有他们自己的相处之道,学生管学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从而达到无位而有为的效果,小组合作还特别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13班,上个星期开始,我在13班也开始用小组合作的方法,13班是普通版,每个小组里都有两三个要么不会读、要么根本不想读的学生,上课还特别喜欢聊天、以前对这些学生,我刚开始好好根他们讲道理,没效果,然后罚站,一点都不怕,罚他们只会让他们更加的叛逆,上他们班的课就感觉特别的累,弄了小组之后,我不罚谁了,但是小组想上台读单词或者课文,就必须小组成员全部举手才可以,所以,这些学生都不用我去批评了,如果谁不认真参与,周围的同学都朝他翻白眼,扣了分的更惨,下了课他的组员自然不会放过他,我就拼命的鼓励他们就好了,这样一个星期下来,确实有变化,有几个之前我经常罚的学生,以前路上看到我马上把脸转180度,现在居然也会说老师好了,连张亿、郑宇、他们也会上台读课文了,现在在13班上课也不会像以前那么累了。

所以说,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小组合作,只有真相信、真实践了,我们才会有收获。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比如我就发现,他们是更会读课文,更会对话了,但是一做题目,他们又打回原形了,我拼命的想这要怎么来解决,上次请教了钟朝辉主任,他说让学生读和背之前一定要让他们先掌握意思和用法,要理清考点、知识点,这样才有效果,我觉得特别有道理,课堂交给学生,但总体还是要老师来把握,重要的考点知识点一定要加入到学生的活动中,还有就是星期三郭校长说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就是他解释的“生本模式下的高效课堂,就是说把生本模式中符合我们学情的措施,比如前性研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和高效课堂中提倡的练习巩固,比如当堂检测、周练巩固相结合。总之我觉得今后要落实好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和检查,并落实好当堂检测和周练等练习的巩固。

第三、不管哪套教材,他都不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所以我们要多研究教材,然后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并设计出符合我们学生的有效的学习情境。

第四、教无定法、学情不同,方法不同,我们要根据我们学生的情况,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比如我觉得针对我们的学生,课后适量的练习是不能少的,还比如说他们生本专家说的抢分制度,可以让小组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对重点班来说还是很好的。但是普通班的话,我觉得他们愿意上台就值得鼓励了,所以只要上台了,都可以加分。

第五、就是少抱怨,虽然我也很担心不知道以后他们考下来会怎样,但是我觉得如果我把所有环节都落实好了,所有要注意的都注意了,他们还是考不好的话,我也不会抱怨什么,因为至少师生关系更好了,我教的更开心,他们学得更开心,这也值得了。

生本教育学习体会 第7篇

物理组:王清

2009年我第一次接触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我校也陆续派教师前往广州、南京等地学习,看着他们学成而归,如火如荼的开展起生本课堂,我特别羡慕,也期待着我的生本之路,在2013年4月26---28日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学校派我们12名老师参加了在沈阳市第20中学举行的第111期“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班”,经过三天的听课、学习和交流,使我对“生本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我以前认为“生本”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老师解放出来,这样老师的负担就小了,但现在我明白了不是这样的,想上好一堂生本课,老师的重担就更大了,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随便说,而是要引导学生往当堂课的重点、难点中靠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很多准备工作,大量查资料、设计课堂思路、编辑学案并印刷下发给学生、把学生分组、选出组长、布置各组任务等,可见平时一堂课提前两天准备就行了,而要上生本课需要提前一个礼拜准备。那生本课堂的成绩怎么样呢?在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分别由东北中山中学的校长、第20中学的校长、和平一小的校长、浑南一小的校长和外省市一些参加生本课堂的老师做了报告,他们也展示了生本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可以说学生成绩的进步是很大的,通过他们的报告,使我更加坚定了要搞生本课堂的决心,我期待着我的成功。

五一假期过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在我的班级里开展起来了生本,我首先在班级里选出了8个组长,这8个组长又选出了自己的组员,每组5—6个人不等,第一节课讲的是《圆周远动》的复习课,在头一天我把经过我精心设计的学案发了下去,每组安排了不同的分工,同学们也都很兴奋,准备一展身手。上课时,先由第一组同学进行了基本知识点的总结,说的很精彩,总结的很全。第二组同学总结的是重点题型,最后在第4组同学的补充下才把题型找全,这时就下课了。第二堂课安排的任务是让每组学生自己找出比较好的题与大家一起分享,前两个组选择的题还不错,可是第3组选择的题有些偏难,在讲解时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这堂课只讲了4道题。下课之后我认真反思了一下这两节课。优点是: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每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都不沉默了,并且暴露出了学生中在做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使老师能及时更正,还能使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课前预习,对教学内容了解的更深刻。不足还是比较多的:最大的问题是时间问题,这两节课本应该一堂就完成,可是却上了两堂课,如果长期下去,教学进度就完不成了;还有就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偏离这堂课的主题,这样就很不好往回收。经过思考我决定在下面的课堂上加以改正,如果让学生找题,那我就要在课前先看看题目,如果觉得不行,就要换掉再找再看;还要设立奖励机制,由一名同学负责计分,加大竞争力度,增强学生积极性。

学习生本体会 第8篇

焦虑的是, 关于生本教学所知并不多。虽然有全国生本先锋荆志强数学课教学的模范和引领, 但毕竟学科不同。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生本教学于今, 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供套用。语文课又是一个开放性极强, 充满人文色彩的学科。有很多时候, 感性的交流和感悟远远大于理论的归纳与思考。所以, 想效仿数学生本课, 完全由教鞭、投影仪和学生讲解来施教, 显然不能够达到语文课最佳的效果。

苦于用何种形式上课, 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真正有所得, 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很焦躁。

我觉得:一节以生为本的课, 它不一定非要用一定的模式去套作。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角度看, 这也许算不得是一节好课, 因为它没有内容的分析, 也没有诗人情感和思想的归纳等。但用心感受, 这节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语文素养, 却不能不令人感叹。一、广泛的涉猎、宽广的知识面。语文学习的真正源头是广泛的阅读积累。刘勰认为“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是非常有道理的, 语文课学生的阅读量不够, 感性认识不足, 很难有质的飞跃。这一节课, 学生们为了解读这一首诗, 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 引经据典, 相互交流了很多古典诗歌以及诗歌的常见手法、不同诗人的风格, 用已知带动未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生平时有着大量的阅读积累, 而这位老师也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要这样, 在课堂上, 学生才能在老师适时的启发下, 对诗歌有着独到的理解, 对解读诗歌有自己的角度, 从而体现出对诗歌赏析的浓厚的兴趣, 而不是我们常见课堂教读诗歌时教师一言堂, 学生默不作声, 让他们回答, 也仅仅是“很好”、“挺有意境”这么干瘪的语言, 结果一节课下来, 非但对诗歌没了兴趣, 反而产生了畏难情绪, 有些同学甚至讨厌起诗歌。这着实违背了语文课接受、体悟传统文化精神的初衷。二、高声的诵读、丰富的情感。传统的语文课堂因应试教育的约束, 大多是讲解式的, 对于诗歌老师们更多集中于内容的分析, 让学生生硬、刻板的翻译, 然后把背景告知学生, 让他们由此推知诗人的情感, 明确诗歌的表达特色。三、充分的历练、流利的表达。生本教育更多的让学生接触语言、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这节课45分钟, 师生交流表达总长度6200字, 其中学生表达5000字。充足的表达空间为学生发展和整理思维、表达思想、锤炼语言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有人说, 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这是不无道理的。试想, 如果老师整天在分析课文、讲方法, 哪来的学生精彩的表达和透彻的理解呀。

由此看来, 走进生本, 就会走进语文教学的新世界。只要你在课堂上, 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质疑, 最后有所得, 那这节课的主人就是学生了。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是导演, 不是演员;是教练不是运动员。

刚好那一阶段, 我们也在进行诗歌的教读。于是, 在课堂中, 我也尽量让学生质疑, 让学生讨论释疑。自己只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提示, 不再用自己的想法牵引学生, 也不用现成的答案套讲了。我发现, 这样一来, 学生反而对诗歌更感兴趣了。连我自己也觉得诗歌不能教了。并且我也从学生的问题中, 找到了讲解诗歌的突破口。有时候, 我觉得, 学生的问题, 会让我上课时, 出现很多的灵光。被学生的问题牵引后, 我反而觉得我授课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了。我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很多的相关诗歌和诗句, 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诵读, 跟他们共同走进诗的意境。我慢慢发现:学生的问题, 就像藤蔓一样, 教师只有顺着这根藤蔓攀援, 授课才更有依靠和力度。其实, 当你以学生的问题为触点去思考、去讲解时, 问题的解决就不再是你一个人的思维, 而是变成全班的思维了。于是, 当这个问题有了答案时, 高兴的、满足的就是很多人了。这远远胜过“曲高和寡”与“独乐乐”了。现在觉得, 原来教师被学生牵引, 也是一种快乐。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了一句话:当鞋合脚时, 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把它用在生本教学上, 就是说当教育方法适合学生时, 学生就忘记了自己, 忘我地学习了。这时候许多所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也就淡化了, 正所谓“无招胜有招”, 而学生的生命本能却被这种教育79激活并激扬了。

摘要:“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 而是要激扬生命, 教要皈依学, 让生命自己行动。”这是郭思乐教授在《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对生本教育的诠释。事实也告诉我们, 只要明确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的发展, 教育实现的主体是学生自身, 我们就可以通过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或生命的投入使教育获得生命。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摸索和尝试, 大家都试图通过实践能总结出生本课堂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方法。但是, 观摩了很多课堂, 也阅读了很多生本教育的书籍, 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少之又少。作为语文教师, 就更加困惑了。以生本为理念的语文课堂, 都是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的确把过去所醉心的“语文分析”转化为“语文实践”, 让人在语文之海中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语文本能和学习天性的涵育下充分而美好地生长着。这种生长是最丰富、最和谐、最卓越、最灿烂的。这令所有的语文老师激动而又羡慕。但这样的课堂, 却像上乘的“武功”, 让人无招可寻, 无法可试。这不由让人想起老子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本来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来源于生命与自然, 那么“道法自然”就应该是生本教育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

学习生本教育 感悟生本课堂 第9篇

我们看到录像上,孩子是在快乐的状态下去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充满活力,充满灵动的。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40分钟的课堂上,或合作学习,或观点交锋,或书写,发言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向上,他们有时讲述自己的做法,有时纠正别人的错误……。而老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做个指引者、服务者。特别是课堂中的小组学习活动真正起到了小组学习的目的,实效性特别强。充分体现出了生本课堂就是“自主学习、自信汇报、快乐成长”的课堂。为什么在原來的课堂有那么多学困生打瞌睡,而现在竟然变成完全不同的一种自信、竞技的状态呢,一下子变得那么有激情呢?

回想自己的课堂,为了激发学困生的激情,把最基础的留给他们,他们会很自信地展示已经学会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自己有自信有成就感了,老师也更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生本的理念下慢慢树立起自信心,而且他们的自信心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释放出无法估量的学习能量。

通过生本的实施,自己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一是感到生本给学生带来了自信、勇气,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兴趣。信心是最好的动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是感到生本中互相讨论,互相研究,互相鼓励,互相指正、互相监督的活动给师生、生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师生,生生之间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三是生本给老师带来了课堂上的轻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展示,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老师不再一味的在课堂上讲授,而是真正的起到导演的角色了,实在是轻松。

刚开始时,凭着自己去听的几节示范课,感觉生本不过如此:教师布置前置作业——学生讨论——学生展示——吸收知识。后来,我发现情况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开始的时候,我按部就班提问题,要求学生举手回答,举手到讲台前展示。但连续几节课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参与活动,而且音量很小。老师不断的强调学生声音大一点,不断重复学生的话,不断的鼓励。最终一节课下来,内容没有完成,效果又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根本没有一点生本的气息,这种情况使得自己一下子心情也开始烦恼了。课后问学生,他们都有完成作业,都有进行讨论,那为什么学生不能按自己的要求做到呢?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做法有点急进。要想小组成员能积极的参与,声音响亮的回答问题,先要设置一个让他们感到充满信心的环境。于是我就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展示前先进行3分钟的讨论,然后四人分工,四人参与,这种做法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举手争答的同学很多,效果明显。

“生本教育”学习体会 第10篇

涉县三中 赵云平

2012年4月22日——4月28日我参观学习了濮阳市实验小学、漯河二中、陈郢中学。这三所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明显,是我校的榜样,尤其是陈郢中学生本课堂让我震撼。经过听课、听校长介绍,我明白了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更加适合新课改的需要,对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生本教育的课堂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学生

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2、突出学习

生本教育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与座位上聆听、质疑、探究、评价;(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比如他们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做法作出相应的评价„„

3、突出合作

生本教育是强调学生小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评价总结出最佳答案,整个过程中,小组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小认识、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在动笔、动手,阅读、积累是学生的每天必修课,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则退居一旁,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

新课改的背景下让教育走向了生本,我深切感受到生本教育倡导的高度尊重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以学定教、小组和班级中的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的引领带来的巨大改变,无一不在体现着关注人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

学习生本教育之体会 第11篇

二0一0年十月二十五日

学习生本教育之体会

上个月去广州学习了生本教育,虽然以前也或多或少的对此有多认识,但是通过这次的学习,理论上实践上都更进了一层,发人深思呀!

其中广州市怀荫中学的卢老师作的报告让我印象深刻,她开始讲到的自己以前教学中的困惑,我觉得就像是在说我,每天无休止的讲解,无休止的批评学生,感觉自己很少能上一节好课,越来越不喜欢孩子。而她说到自己现在课堂给他带来的惊喜让我好生羡慕。当然也可能是她正好也是英语老师,感觉短短的半小时让我感触颇深,她说的简单做法我都记得很清楚。

郭思乐教授讲到了学生是大自然的精灵,拥有大自然亿万年积累的精彩,我想了好多,确实孩子们有好多东西是超乎大人的,比如想象力、模仿能力、甚至记忆力。他还说到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自身的提升,那学生的提升最终和基本上是依靠学生自己,的确学生自身的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郭教授的升本教育观点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生本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小组合作团结就是力量。互相竞争共同进步,那天高中八个学生的表现确实不同凡响,就是老师上去也不见得说的那么好,学生

很自信,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绝非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我好生佩服。所以让学生表现自己,全面依靠学生,势在必行。

听了一节高二英语课,我懵了,毫不夸张的说学生说的比我好,老师的快节奏,学生标准口语,让我很担心自己过两年会不会被辞退,我一回来,从电脑上调出《走遍美国》,开始练习口语,再不练估计过两年去当服务生都没地儿。生本课堂上的学生这么棒,生本我们不得不学习。

当然,说了一堆子对升本的认同,就该想想回来该怎么做了,最头疼的就是前置性作业了,简单了太形势,难了又全是空白。看来学生也得好好适应,让翻译课文,有人干脆拿来了翻译书,好难的。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自学新单词,还不错我总算是不用再领读的喉咙疼了,居然有不少人能很标准的教读了,窃喜呀!

还有头疼之一,组间竞争记分数,个人评价有差别,竟然还有孩子气哭了,唉!乱糟糟!还有问题是记分好浪费时间呀!心疼!

上一篇:浅谈安全与风险管理下一篇:虹桥中学班主任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