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发项目建议书

2024-07-25

国开发项目建议书(精选8篇)

国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1篇

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的 通 知

国农办[2011]1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充分征求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供销总社和地方农业综合开发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对2005年3月11日印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国农办[2005]30号)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反馈。

附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以下简称部门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等规定,结合部门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部门项目是指为了发挥部门行业技术优势,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提供示范、服务、保障作用,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批准,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供销总社(以下简称中央农口部门)组织实施、地方农业综合开发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未设在财政部门的,为农发机构和财政部门,下同)参与管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第三条

部门项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遵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地方项目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第四条

部门项目分为两类:

(一)土地治理类项目,主要是为提高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实施的项目,包括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土地复垦,水利部组织实施的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水土保持,农业部组织实施的良种繁育,林业局组织实施的林业生态示范。

(二)产业化经营类项目,包括农业部组织实施的优势特色示范,林业局组织实施的名优经济林等示范,供销总社组织实施的新型合作示范。

第五条

部门项目应坚持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效益;择优选项,奖优罚劣,激励竞争;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并实行自下而上联合申报项目。

土地治理类项目应突出公益性、基础性、保障性。产业化经营类项目应体现公平性、示范性、引导性。

第六条

地方各级农口部门应与同级农发机构建立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合作机制,共同做好部门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农口部门以组织项目实施为主,应与农发机构主动沟通协调;农发机构以资金管理为主,应把部门项目管理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组成部分,主动配合和参与。

第二章

扶持重点

第七条

部门项目主要扶持农业主产区,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水资源短缺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根据各类项目的特点,确定各自的重点扶持区域。项目原则上安排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旗、国有农牧团场)或事先确定的范围。

第八条

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通过对灌溉面积五万至三十万亩的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进行配套完善和节水改造,为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条件。基 3

本立项条件是:灌区骨干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当地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土保持、林业生态示范和土地复垦项目:分别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林草植被和防治土地荒漠化,复垦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生态保障。基本立项条件是: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联系紧密,治理区面积相对集中连片,具有一定开发治理条件,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效果;单个项目治理面积水土保持、林业生态示范分别在三千亩以上,土地复垦一千亩以上。

良种繁育项目:通过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良种。基本立项条件是:能在较大范围内增产且改善农产品品质效果明显,名优新品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良好的市场前景;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拥有拟繁育推广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或生产经营权,有相应的新品种开发潜力或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能力,有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的经营机制;良种繁育推广的主要农作物、牧草等新品种,应经国家级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引进品种应经相关部门审批通过。

第九条

优势特色示范项目:重点扶持秸秆养畜示范基地、水产及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重点扶持油茶、核桃等名特优新经济林和花卉品种引进、繁育和示范推广。基本立项条件是: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发的产品应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形成

区域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建设单位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承建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机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新型合作示范项目:通过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探索完善产销对接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基本立项条件是: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发的产品应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有利于形成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建设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有较强的技术力量、承建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机制。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十条

用于部门项目的资金由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自筹资金和其它资金构成。

第十一条

中央财政资金根据财力可能和客观需要确定,并与各部门和地区项目管理工作绩效挂钩,向工作成效好的部门和地区倾斜。

用于部门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全部无偿投入。

第十二条

部门项目应按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一定比例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比例,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比例执行。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将财政配套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足额落实。

第十三条

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使用范围:

(一)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干支渠(沟)道开挖疏浚;干支渠道衬砌防渗;干支渠(沟)系建筑物(农桥、涵洞、水闸、渡槽、倒虹吸管、隧洞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输水管道、暗渠建设及节水设备购置;水源及渠首工程改建、维修及加固;泵站(总装机容量五千千瓦以内)及配套输变电工程(电压等级三十五千伏以内)新建、改造;工程管护设施及量水设施、施工临时工程设施等。

(二)水土保持:坡地及沟道整治、土壤改良、保土耕作、封禁治理及田间道路、拦引蓄灌排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机械施工补助及技工工资;营造水土保持林草、经济林所需的种子、苗木、整地、定植及幼林管护费;科技推广、技术培训、效益监测及小型仪器设备购置费用等。

(三)土地复垦: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和污染土地修复;修建排灌蓄水工程等所需的材料、设备、机械施工费用及技工工资;营造农田防护林和经济林所需的苗木、整地、定植;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小型仪器设备购置和农用机械及其配套机具购置补助等费用。

(四)林业生态示范: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所需的种子、苗木、整地、定植、封育、低效林改造;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及小型仪器设备购置等费用。

(五)良种繁育:种植业良种扩繁、加工、贮藏、检验、育种必备的仓库、晒场、温(网)室大棚、处理车间、厂房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及相关仪器设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道路、机井、蓄水积肥池、灌排设施设备;输变电设备及线路、场区道路、地中衡、土

建工程等生产性辅助设备、农业机具等;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原种及原原种提纯和扩繁补助、新品种引进补助等费用。

第十四条

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使用范围:

种植业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温室大棚、工作室、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及十千伏以内输变电设施、田间道路,种苗补助、检验检测设备等;养殖业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购置,包括养殖与孵化设施、秸秆处理设施设备、厂房、畜禽棚舍、运动场、库房、鱼池、工作室、场区道路、围墙、输变电设备及线路、排灌设施、粪污处理、品种改良、质量检测及防疫设施等;加工类项目所需的生产车间、加工设备及配套的供水、供电、道路设施,质量检验设施,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施,卫生防疫及动植物检疫设施等;流通类项目所需的市场信息平台设施,交易场所、仓储、保鲜冷藏设施,产品质量检测设施,卫生防疫与动植物检疫设施,废弃物配套处理设施等。

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补助等费用。第十五条

土地治理类项目所需的项目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管护费等支出,产业化经营类项目所需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环境评估等支出,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执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列支的相关费用另行规定。

第十六条

部门项目财政资金应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财务、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执行县级报账制的有关规定,实行专人管理、7

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及时足额支付,按规定范围使用,严禁挤占挪用。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十七条

中央农口部门应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和行业发展规划,编制部门项目建设规划。

地方农口部门和农发机构应根据部门项目建设规划,在对项目申报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评估、筛选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八条

中央农口部门应于每年5月底前,与国家农发办联合制定下一分类项目申报指南,明确相关政策和要求,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一)部门项目的申报单位或扶持对象主要为基层农口部门和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合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承担良种繁育、科技推广的国有农(林)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

(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数30户以上。对联合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良种繁育、推广及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污染物处理的项目。

(三)根据需要与可能,合理确定单个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额度。原则上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单次立项不低于一千万元(分两年实施),水土保持、林业生态示范、土地复垦、良种繁育项

目分别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一百五十万元、一百二十万元。

优势特色示范、名优经济林等示范、新型合作示范等产业化类项目,应逐年确定单个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额度的上下限标准。同时,应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自筹资金能力和实施项目能力等,分别确定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额度。

(四)对于申报产业化类项目的同一项目单位,要限制连续申报,杜绝多头申报。当年已申报农业综合开发地方项目和其他财政资金扶持的,不得同时申报部门项目。

已上市企业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不得申报部门项目。

(五)项目申报单位应提交项目申报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并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部门项目申报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提交的财务审计报告应由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户数,以工商部门注册或审计结果为准。

第十九条

中央农口部门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部门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指标,综合考虑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下简称省)基础资源因素和工作质量因素等,初步拟定分省分类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指导性指标和申报方案,报国家农发办同意后,由国家农发办下达中央财政资金指导性指标,由中央农口部门下达项目申报方案。

第二十条

部门项目由省级农口部门会同同级农发机构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中央财政资金指导性指标和项目申报方案等,联合下发部门项目申报通知,并由基层农口部门会同同级农发机构从项目库中择优选项,自下而上逐级联合上报至省级农口部门和农发机构。

第二十一条

省级农口部门和农发机构组织专家对逐级申报的项目进行初步评估,择优选项,按规定的时间和申报规模等,联合行文上报中央农口部门和国家农发办。

报送中央农口部门的材料主要包括:申报文件(含初步评估意见,地方财政、有关单位配套资金承诺意见,项目基本情况表,下同)、项目申报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报送国家农发办的材料为申报文件。

省级农口部门和农发机构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负有最终责任。

第二十二条

部门项目的评审采取由中央农口部门组织评审、国家农发办进行抽查,或由中央农口部门与国家农发办联合评审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三条

国家农发办在评审确认的基础上,下达部门项目备案通知(明确拟立项扶持项目数量、资金规模和相关要求),并与中央农口部门联合下发编报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

第二十四条

已确定扶持项目的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由省级农口部门会同同级农发机构审定。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实施计划经逐级编报,由省级农口部门会同同级农发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联合行文上报中央农口部门。中央农口部门对项目实施计划审核、汇总后,与国家农发办联合批复。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实施计划一经批复,应严格执行。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涉及财政资金一百万元以上及项目变更和终止的,由中央农口部门批准,报国家农发办备案;不满一百万元的,由省级农口部门与农发机构批准,报中央农口部门和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二十七条

部门项目应按有关规定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

第二十八条

中央农口部门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上项目实施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第二十九条

已竣工的部门项目由中央农口部门组织验收或委托省级农口部门、农发机构组织验收。

第三十条

土地治理类项目竣工验收后,应明确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管护主体应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各级农口部门和地方各级农发机构要加强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日常检查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同时,应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和其他机构开展的监督检查,并按要求认真整改。

第三十二条

国家农发办每年对竣工的部门项目进行综合检查。中央农口部门应向国家农发办提交验收总结报告。国家农发办按一定比例随机确定综合检查项目的数量和名单,并采取直接组织或委托的方式进行检查,作出综合评价。

第三十三条

国家农发办对综合检查情况及审计情况予以通报,对查出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相应扣减相关省农口部门和农发机构中央财政资金指标,并要求限期整改。涉及虚报项目套取资金、挤占挪用资金,以及未及时、足额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等问题,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中央农口部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部门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2005年3月11日印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国农办[2005]30号)同时废止。

国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2篇

2012-02-24 来源:银川新闻网 时政要闻

开发区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集聚企业、承载项目、吸引投资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也是项目建设的主阵地。2月2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徐广国,深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对项目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久彬陪同参加了调研。

“风机齿轮箱项目是引进先进的风电增速机制造技术,为风机整机制造商提供风电增速机配套,今年计划生产各类型风电增速机400MW以上。”徐广国走进银星能源公司基地,详细察看了解了光伏组件、风机塔筒制造和齿轮箱制造等项目建设,以及技术路径、光能转化率等情况,鼓励企业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夯实基础,加快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和产业的升级发展。

宁夏隆基宁光仪表是我国第一块电子式电能表的诞生基地,也曾填补了西部企业在国家电网招标中的空白,特别是近年来在开发区这片沃土上发展取得了骄人成绩。在该企业,徐广国走进车间,察看了生产管理、工艺技术,详细了解项目达产、市场、经营和职工收入等情况,并嘱咐企业继续发挥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银川制造业作出更大贡献。

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公司是西北第一家独立开发和制造智能机器人的专业公司,也是我市重点培养的高科技精密机械制造企业。徐广国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制造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国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3篇

濮阳开发区1992年成立以来, 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自2011年濮阳市持续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2012年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2013年三项重点工作集中攻坚行动实施以来, 项目建设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无论在项目数量、投资规模、社会效益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1.1 近三年来重点项目量增质优

2011年以前, 开发区没有省重点项目, 2012年数量为3个, 2013年第一批就有9个省重点, 据悉2014年17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大盘子。2011年26个重点项目概算投资89.45亿元, 2012年34个重点项目概算投资251.80亿元, 2013年35个重点项目概算投资252.25亿元, 呈现量增质优态势。

1.2 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截至2013年11月底, 35个重点项目中, 7个建成投产 (通车) , 24个在建, 4个进行前期工作。其中, 投资10.5亿元的精细化工产业园项目15万吨糠醇联产5万吨甲酸钠项目、投资2.2亿元的惠成电子扩建及研发中心项目、投资1亿元的公路养护设备生产项目、投资1.2亿元的濮水路南延升级改造等项目均已投产 (通车) ;投资12亿元的25万吨C4综合利用项目、投资10亿元的单晶铜项目、投资5.3亿元的装备制造集群项目、投资70亿元的亿丰时代广场等项目在建;投资12亿元的班得路萜烯树脂聚合加氢树脂项目、投资11亿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后加工项目、投资6亿元的福煤机械等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

开发区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截至目前, 开发区形成了以联鑫化工、惠成电子、宏业化工、迈奇科技、颖泰化工等代表的化工产业;以贝英数控、双发实业、海华石油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昶森电子、濮耐功能、汇森电子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亿丰时代广场、建业壹号城邦、中原商品交易中心、路港国际综合物流园等代表的商贸物流产业。

1.3 筑巢引凤, 优化软硬环境, 再掀项目建设热潮

开发区充分发挥“1+6”七个金字招牌的效应, 把“软实力”转化为生产力。“1”, 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 包括5个已创建成功的: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化工产业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正在创建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项目的落地、建设、达产, 需要软环境做基础, 更离不开硬环境做支撑。开发区铁丘路项目协调会的召开, 拉开了新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本着“高标准是节约, 低标准是浪费”的理念, 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1.4 成立机构, 健全制度,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全区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为副组长, 县级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分包重点项目的领导小组。开发区循环化改造领导小组, 开发区项目准入评估领导小组, 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周调度会制、转办单制、早餐例会制、定期督查通报制、一线推动制、五个倒逼制, 一如既往地为项目提供全方位、零干扰、无缝隙、保姆式服务, 全力支持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

(1) 落实“项目经理”制, 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2013年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 党工委书记管永国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指出, 签约项目落地后, 除县级分包领导外, 具体明确一名责任人作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 从手续办理、台账管理、存在问题、观摩考评等一系列方面全权负责项目推进工作。

(2) 落实“周调度会”制, 为项目建设“把脉问诊”。2013年以来, 每周六上午八点半召开项目周调度会, 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主持, 项目分包领导、责任单位负责人、项目方负责人、发改、财政、国土、规划、住建、环保、安监、城管、统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 集体会诊、对症下药, 为项目建设扫除一切障碍。截止12月12日, 共召开周调度会36次, 为项目推进解决问题200余个。

(3) 落实“项目准入评估”制, 严把落地项目质量关。根据实际, 成立“化工局”、“装备制造局”、“新材料局”三个领域的产业专家小组, 在招商引资与签约落地方面进行项目进区论证, 确保落地项目能高标准建设, 竣工达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4) 落实“台账管理、督查通报”制, 确保投资进度、工程形象进度进展顺利。每月25日前, 对照年初制定的时间节点, 经济发展局上报省重点项目月报表、市控重点项目月报表、集中开工项目月报表、集中攻坚项目月报表, 督查局每半月出“督查通知”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给全区通报项目形象进度、完成投资、问题解决完成情况, 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督导重点项目建设。

(5) 推行“五个倒逼机制”, 步步攻坚。在项目建设中, 全面推行“目标倒逼进度, 时间倒逼程序, 社会倒逼部门, 下级倒逼上级, 督查倒逼落实”五个倒逼机制。明确攻坚目标, 盯死攻坚节点、完善运行程序, 部门协作联动, 督查跟进, 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2 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

进展快的项目, 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进展慢的项目无法顺利推进。截止12月中旬, 亿丰一期建成运营, 联鑫化工联动试车, 宏业化工、盛旺机械建成投产, 迈奇二期、惠成三期、华强、豫粮建设如火如荼, 班得璐、贝尔汽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腾飞、博得等23个明年2月份集中开工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但由于资金困难、土地置换、图纸设计缓慢、手续瓶颈等问题, 造成了斛盛、昶森、雪汇、惠商、三源电气等项目的进展停滞不前, 甚至无法启动。

2.2 虽有成效, 但项目协调难度大

产业集聚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缺少系统规划。开发区虽与市供电公司就产业集聚区用电规划达成了框架协议, 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但就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条件的水、电、气 (汽) 、暖等“七通一平”与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市自来水公司、市通讯公司、市热力公司、石油管道局、国防光缆等单位的协调, 还不是十分方便。

2.3 新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资金困难

开发区新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已经获批, 我区将快速推进3纵5横30公里主干道、8纵7横39公里次干道路网建设, 但我区为濮阳新区路网、市里安排的重点项目和区内大项目垫付大量资金, 财政不堪重负, 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资金困难。

2.4 项目前期准备不足, 手续办理慢

部分项目业主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 加之手续办理时前置条件较多, 立项、规划、建设、国土、环评、安评等工作报批进展缓慢, 影响项目开工、投资建设的推进。

3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项目建设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项目谋划质量, 提高项目推进的积极性, 应该建立奖惩机制。每半年评出一批“先进项目”、“服务项目先进单位”、“先进建设者”, 在全区予以通报表彰。年终评出一批“优秀重点建设项目”、“服务项目建设优秀单位”、“项目建设标兵”、“项目建设优秀个人”, 在全市予以通报表彰, 给予重奖。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绩效考核, 确保考出方向、评出压力、比出动力、奖出积极性, 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3.2 建立重点项目风险评估机制

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 将征地拆迁、工程资金使用、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等廉政风险易发环节作为防范重点, 结合项目质量、安全、稽查工作, 通过项目实施前的风险评估和有效干预, 防止侵害群众利益、“半拉子”工程、建成之日就是赔钱之时的现象发生。

3.3 做好“腾龙换鸟”、企业上市、银企对接工作

加快企业的破产工作, 解决好拆迁问题, 整合资源, 为好项目腾出建设用地。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的大盘子, 用地指标由省重点建设专项指标解决。

做好企业上市、银企对接工作, 助推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做好惠成电子、颖泰化工、贝英数控、迈奇科技4家企业上市工作, 发展10家上市后备企业。组织区内规模以上企业与天津股权交易所、河南金汇安投资公司、广发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进行银企对接, 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

参考文献

国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4篇

产品开发有效对接终端市场

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流行色协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目前已成为中国纺织行业面料开发与设计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赛事,本届比赛共吸引到了来自300余家企业的3000多块春夏面料参评其中,产品涵盖了棉、毛、丝、麻、化纤、针织等众多品种,应用方向也涉及男正装、时尚女装、休闲装、运动装、衬衫、牛仔、内衣等品类。

评审举办多年,现如今每年送评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递增。这一方面反映了入围评审活动一直备受企业认可,也是企业对自身产品创新水平的自信,希望通过公正、公平的平台来证明企业的产品开发实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纺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愈发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水平提升及自身实力的修炼。

本届入围评审对面料进行市场细分,划分了男正装、时尚女装、休闲装、运动装、衬衫、牛仔、内衣等品类应用方向,这样可以让面料生产企业按终端申报面料品类,也可以引导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更具有市场针对性,可以看出,今年的评审会非常注重产品开发与终端市场应用领域的有效对接。

可以说,入围评审在为引领中国流行面料和推动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利用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发挥积极的商贸价值和推广效应。

自2012年起,面料设计大赛就与“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正式全面结合,这已经是双方合作的第三年,在展会推广以及大赛联动都有了成熟的合作模式,参赛的展商企业也在每年成倍的递增。据主办方介绍,目前,大赛已经成为了展会的一项重要专业活动,所有参赛的展商产品,将在展会的各大趋势发布区进行吊牌式的集中展示,届时也必将会吸引到广大海内外观众前往关注与合作。而凭借极高的人气,以及风格鲜明、应用方向明确的展示以及现场配套的指引、查询等精细化服务,短短三日的展会期间,获奖产品以及获奖展商企业的品牌形象、美誉度以及知名度的迅速提升毋庸置疑。

专业赛事 不断成长

为确保赛事的专业、权威,本届活动评审团沿袭了一贯的豪华阵容。主任评委由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担任,评审委员会成员有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首席设计艺术总监付奎、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服装发展部采购经理刘锐、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商品企划总监刘勇、江苏波司登服装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刘修为、原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穆爱勤、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瞿创、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针织系教授宋广礼、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中心首席研究员王旭、《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 执行主编王晴颖、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吴非、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总监谢青、EACHWAY(艺之卉)时尚集团首席设计师赵卉洲、厦门凤飞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曾凤飞、上海Devil Nut 设计总监赵一龙,可谓汇聚了来自纺织品开发技术、色彩和流行趋势研究、服装品牌设计、国际采购等领域的纺织业界精英。本届入围评审由评委之一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产品事业部主任陈宝建主持。

在奖项设置方面,本季入围评审共设综合奖6名,其中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设单项奖共9名,其中最佳色彩应用奖1名、最佳材料应用奖1名、最佳纹样创意奖1名、最佳科技创新奖1名、最佳市场应用奖5名。

评审会持续了整整一天,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依据评审标准,从各自的专业角度,结合2015春夏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结合行业市场方向,就面料在产品开发、技术运用、设计创意、理念体现、市场价值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严格的评判。在活动接近尾声进行的产品PK环节中,评委们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点评产品设计的长与短,争论产品水平的高与低,场面堪称“人声鼎沸”,各种疑义在最终投票中得到“平息”,各个奖项也在公正、开放的评选中尘埃落定。

亮点纷呈 闪耀会场

3000多块参评面料,评审会现场俨然已经成为一片面料的海洋。从此次评审的整体情况来看,参评面料精彩纷呈,颇具匠心,在原料应用,织物风格,新工艺及新技术上都有所突破,新产品的创新体现在追求时尚和艺术的结合,从而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创新。不同工艺的跨界融合,传统面料搭配新的流行元素,环保材料及环保工艺的使用,说明了我国纺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同时体现了对生态的关注和对社会、环境的责任。而这其中呈现出的四大亮点,也令人印象深刻。

亮点之一,原料应用丰富。无氨纶三维卷曲弹性纤维(改性涤纶的一种)的使用,织物具有四面弹,回弹性好,提高了织物附加值;改性化纤与常规化纤混纺面料(如改性涤纶与常规涤纶,改性锦纶与常规锦纶)实现了一浴双色,甚至一浴多色,赋予面料多彩或是仿色织的效果;天丝仿麻面料,因天丝的优良特性,穿着舒适,具有麻织物外观风格,拓展了的天丝的使用范围;

亮点之二,织物风格差异化。不同工艺的跨界融合仍是本季的亮点。梭织仿针织面料,运用特定组织结构和弹力纱线,形成仿针织效果;粗纺精做,毛粗纺面料与蜈蚣纱的搭配,一改粗毛纺面料的粗犷感,具有时尚精致感;隐约精致的小提花衬衫面料,配色和谐,给人温馨舒适感;时尚女装大提花纹样在牛仔面料中的应用,在保持牛仔面料风格的前提下,为牛仔面料设计注入了新的血液,提升了面料的时尚感;时尚与科技相融合,高收缩丝和氨纶包覆纱收缩形成的泡感与精致细腻大提花交相辉映,赋予布面多层次立体风格,集潮流时尚与弹性为一体;蕾丝风格除了在原复合蕾丝、仿蕾丝印花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工艺的叠加应用,如复合蕾丝上进行隐约的印花是本季蕾丝的一个开发方向点;

亮点之三,技术应用全面。一方面是通过加工工艺提升织物的功能性、科技性和品质感,如通过工艺及在染浴中添加特殊物质,实现了气流染色染深色而不花,厚重织物不会产生划痕。另一方面是通过后整理工艺赋予织物特殊的风格,提升织物的服用性能和外观效果,如盐缩整理,使面料骨感增强,增加面料的抗褶皱性能,使面料获得柔性和弹性;

国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5篇

1.1开发意义 5

1.2项目开发格局分析 5

1.3开发策略 6

1.4出租方式的开发策略 7

2功能规划建议 8

2.1总体功能分区图 8

2.2交通规划图 8

2.2交通规划图 9

2.3游线及游客密度分析图 10

2.4明代文化区 11

2.5民国文化区 16 2

.6时尚运动区 21

2.7生态度假区 22

2.8生态商务花园 22

3规划设计概念提示 23

4项目开发模式建议 31

4.1生态保护与土地开发 31

4.2生态与商业 31

4.3开发模式 31

5项目建设规模估算 32

5.1项目建设规模 32

5.2项目开发时序 34

6投资成本估算 35

6.1投资估算依据 35

6.2项目投资估算 35

7收益预测 36

7.1测算说明 36

7.2经济效益预测 36

7.3间接经济效益 37 7

.4生态环境效益 37

7.5社会效益 37

8财务指标分析及收益回报评价 38

8.1财务指标 38

8.2不确定性分析 38

8.3风险与对策 39

重钙深度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6篇

你咸丰县XXX镇人民政府二00五年八月十八日

XXX重钙深度开发项目

建 议 书

一、XXX方解石资源情况

XXX方解石资源丰富。经地质部门勘测,E级以上储量650万吨,按项目设计规模,可加工200年以上;经化学分析,矿石的碳酸钙含量达96%以上,Fe2O3仅为0.04%,白度95%以上,硬度

3.6,硬度3.6,密度2.8吨/立方米,熔点1400-1700℃,有“中华一绝,天下最白”美誉,其储量、品位全国少有。

二、XXX方解石生产情况

XXX方解石开采加工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以加工水磨石为主,90年代开始投资生产80-400目重钙粉,走上了机械加工精细加工之路。目前,全镇共有方解石开采企业9家,精加工企业5家,320-400目重钙加工企业4家,涂料加工企业1家,年开采原矿12万吨,粗加工产品9万吨,精加工产品3万吨,矿产生产总值达1500万元。其产品在重庆、四川、湖南、湖北等省供不应求,由本镇科研人员研制开发的钢化涂料获国家专利,产品开发前景看好。

三、重质碳酸钙

重质碳酸钙是高分子材料加工应用三大改性技术使用最广泛的填充母料,具有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热性、弹性、稳定性及无毒、色纯、易加工、流动性好等特性,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涂

料、造纸、化纤、玻璃化工等工业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重钙在造纸、橡胶、塑料等领域的比重逐渐增大,市场开发前景看好。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资源角度看,矿产为不可再生资源,XXX方解石虽有可观的藏量,但每年以12万吨递减,开采混乱且加工粗放,掠夺式开采,廉价销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是发展经济的需要。无工不富,工业兴镇是全民共识,XXX经济发展最大潜力在工业,工业最大潜力在矿业,实施矿产深度加工,组建矿业龙头企业,提高新产品附加值,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矿产资源,而且能提高工业经济规模、水平,促进全镇经济快速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良好条件

1、XXX方解石量多质优,是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

2、XXX矿产开发30余年,培养了大批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人才。

3、州、县、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政策优惠,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4、重钙用途广泛,需求量大,市场前景看好。

5、XXX交通、电力、通讯、供水、集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五、主要项目简介

(一)1250目重质碳酸钙加工项目

项目名称:1250目重质碳酸钙加工

项目建设方式:新建或在现有加工企业基础上改建

项目投资规模:500万元

项目生产规模:年产4500吨

项目效益:年产值560万元,利润150万元,税金40万元,投资利税率44%,投资回收期3.5年。

(二)重质碳酸钙超细微粉加工项目

项目名称:年产6万吨重质碳酸钙超微粉加工

市场预测:国内按期重钙需求总量在400万吨左右,其中超细及超微细重钙用量在150万吨左右,塑料、橡胶行业需求量100万吨左右,造纸行业需求量20万吨,涂料需求量30万吨,并以年10%左右需求速度递增。

投资规模:投资估算为7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629万元,流动资金1271万元。

投资效益:年产6万吨,均价1416元/吨,年销售收入8500万元,利润总额为2390万元,税后利润为1601万元,5年可收回成本。

(三)铝塑复合管项目

项目名称:铝塑复合项目

项目概况:铝塑复合管是八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管材,其特别之处是其内外均为聚乙烯塑料,中间则是

铝合金,集金属与塑料管的优点于一身,同时避开两种管材不足,具有极强的通用性和替代性。1994年,我国从德国UNICORG公司引进了3条生产线,其生产的管子取得了ECS证书,其配套件也已取得ECS证书,建设部1998年下发005号文件,即《关于推广应用住宅建设新技术、新产品的公告》中明文提出推荐替代产品中就有铝塑复合管材。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建设优势:铝塑复合原料大部分为聚乙烯塑料,而我镇的主要矿藏资源方解石是生产聚乙烯的主要原料。蕴藏量在650万吨以上,矿质好。加之优惠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也为实施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项目投资及效益:项目投资总额520万元。按年产250万吨计产值1250万元,年利润455万元,利润率36.4%,投资回收期8个月。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投资概算:总投资8920万元,其中1250目重钙加工500万元,超微细重钙粉加7900万元,铝塑复合管项目520万元。

资金筹措:申请专项资金、招商引资、民间融资。

七、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投资1250目重钙加工年利润150万元,重钙超微细粉加工利润2390万元,铝塑复合管年利润455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社会效益:实施重钙深度加工不仅实现矿业兴镇战略,促进

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能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生态效益:可有效遏制矿产掠夺式开采,产品廉价销售,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八、结论与建议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7篇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2007-02-10 16:47:08

××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乌加河镇油房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乌加河镇油房村。

3、项目建设单位:××旗乌加河镇人民政府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项目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8

年12月完工。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拟通过乌加河镇人民政府自筹与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自筹资金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16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乌加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7、《乌加河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加河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9、《乌加河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10、《乌加河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

文件、资料

12、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旗乌加河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北纬41,镇政府所在地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旗山前的一个标准的农业大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3人,占总人口的83%。

2、建设单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乌加河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花葵、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二狼山山羊绒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2005年,全镇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饲草料7690万公斤,大小牲畜存栏万头(只),完成国民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值万元,第二产值万元,第三产值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长%。

3、油房村项目基本情况

油房村位于河套灌区乌加河镇镇西58公里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优势条件。全村总户数242户,总人口946人,辖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4566亩,户均亩,大小牲畜存栏6460头(只),2005年该村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4万元,人均纯收入1214元,较全镇人均收入差3274元,属于乌加河镇贫困村之一。

4、形成贫困原因

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现到严重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该村通过土地规划,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结合兴井废黄、灌排配套,使得该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化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但全村60%的农户生活水平仍维持在贫困线以下,耕种土地取得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的

支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基本为零。因此,拟通过国家投资和镇政府自筹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有效途径,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畜牧业及第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

3、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井、渠、路、林、田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本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项目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开发可用于农业生产。

2、水文地质: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形成于侏罗记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度达120--160米,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气候: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温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4、土壤: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

积的影响,土体构多为粘土与壤土(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二、自然资源

1、光热资源: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积温:大于00c,35220c

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

2、水资源:项目区供水量由三部分组成,大气降水,引黄河水和地下水。因该项目区已弃黄,现在可以唯一利用的地下水,经分析计算,完全可以满足发展井灌的需求。

3、生物资源,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4、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02人,人均土地面积亩。其中人均耕地亩,2005年人均收入1214元。

5、基础设施状况,本项目区南测有旧乌加河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

固查线靠近该项目区,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由于过去土壤盐渍化、沙化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形成规模化林网建设。电力骨干设施基础已初具规模,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第四章项目建设范围内容

油房村东至丰裕村金星组界,北至油房村沙区、西至东泉子组乌兰壕组为界,南至临河区新华镇界。

二、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规模:项目区辖区面积3850亩,集中连片形成长方形分布。

2、项日工期:该项目从2006年4月开始施工,至2008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实施完成,工期为3年。

3、项目建设内容

(1)土地总体规划:

项目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850亩,其中现有耕地3234亩盐碱地616亩。完成沟渠18条。农田主路9条7km,田

间路18条。新植农防林带,植树1400株,开挖农渠4条,埋设管道,配套相应设施。开挖毛渠36条12km,埋设管道12km,打配套机电井15眼,井深80km,混凝土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

(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库双灌,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目的。主要工程包括:开挖斗渠,农渠,毛渠12km,全部实现管道节水灌溉;打配套机电井13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管、埋设低压管道12km。

(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林网3条,折计面积115亩,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设农防林大网络的林带模式,在沙区设置防沙林,在东西主道路设置主林带,以利保护农田。

(4)道路规划

为了便利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

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6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高出地面米,总长7km,田间路18条,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米,总长。

(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东西走向的条块4块,每块东西长,南北宽185m。有利于提高水利用率,实现小畦灌溉,节约农业投入成本。

4、项目实施方案

该项目区要严格××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井、渠(管)、路、林、电、田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质量等具体措施的指导下逐年逐量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必需工程。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共分三阶段组织完成项目所有工程)

第一阶段(土地总体规划的实施从2006年4月到2006年12月31日前将利

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土地总体设计、规划、工程的招标等工作。并完成该项目区内土地的整平、测量、测绘等工作。总体不影响农户的耕种。

第二阶段(具体组织实施)从2007年元月至2007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水利规划、道路规划、田块规划的建设工程(包含所有工程指标)。

第三阶段(项目全部竣工、组织验收)从2008年元月到2008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农防林、防沙林和绿化林的种植,植树14万株增加植被覆盖率%。在项目工程结束后,要严把质量和设计关,确保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估算依据

1、项目估算依据,本投资估算依据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本地实际而进行的。

2、投资估算万元

3、资金筹措: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万元。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质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二、工程建设管理

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在项目批准后,在项目开工之前,须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3、建立工程监督制度

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面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4、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第七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为万公斤,副产秸秆万公斤,年增加收益为万元,户均增加收入614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16亩,新增耕地为16%,改造中低产田3234亩,可使其变成优质的稳定、高产田使每亩耕地增加粮食50斤,以上为农户的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项目实施过程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项目完成后,能够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础增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三、生态效益

国开发项目建议书 第8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旅游景点开发,投融资体系,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旅游业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促使其迅速发展,现阶段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它能够增加就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旅游景点是旅游产业的中心环节,其次是旅行社与景区附近饭店。旅游景点一般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景点、以文化形成的景点、人造景点等。

一、现阶段旅游景点开发投融资的涵义及存在的问题

何谓项目融资,以旅游景点开发项目为例,经营旅游产业的企业如果想要更多的资金来开发旅游项目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获取资金资源,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项目融资的过程。在当下社会,市场经济占有绝对的优势,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坏境下旅游产业一般通过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两种方式获得资金来开发旅游项目。内部融资通俗来讲就是企业内部把经营所得利润的部分作为投资资金来进一步开发项目的过程,它是企业通过自身来发展自己的绝佳途径,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而外部融资则是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及特点来吸引其他企业等外来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用来开发自身企业项目的一个过程,外部融资对企业来讲有极大的灵活性、高效性及集中性,它的规模较大,因此也是企业获得资金资源的一项重要途径。企业的外部融资一般是需要借助于金融机制来获取,所以旅游产业可以效仿,旅游产业的经营者可以以出售企业证券或向中介金融机制出售证券的方式来获取外部融资,这是旅游产业通常使用的两种融资方式。我国旅游产业在发展初期,企业的经营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并不是很密切,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大背景下,企业若想要筹得资金,通常要借助银行达到融资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融资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所以其在融资渠道方面也是不断的向前发展,并且不断的制定新的项目融资政策,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存在。第一,没有设立专门的旅游产业融资机构;第二,政府没有制定良好的金融政策来对旅游产业进行援助与支持;第三,旅游产业没有建立相应的投资资金;第四,相关的金融政策执行效果非常差;第五,政府的相关政策忽略了对投资环境的改善;第六,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进行约束;第七,对于投融资管理呈现混乱局面,打击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第八,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紧密度不充分。

二、旅游景点项目融资的相关建议

笔者着重在项目融资的方式与渠道上来给出建议。旅游景点由于类型不同,所以经营的方式与目的也不甚相同,这就要求企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旅游景点的个性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融资方式与渠道,这样才能够高效率的解决投资资金问题。

(一)以人文基础形成的旅游景点的融资方式

人文旅游景点多以历史建筑遗迹等形成的人文景点,这些景点多是由国家相关机构拥有把控的,多是依靠国家资金。首先,政府本身财力雄厚,直接投资人文景点开发。由国内外的普遍经验我们知道,像那些投资大、周期长的国内公共基础建设等项目多是由政府直接投资进行开发建设的,所以我国对于人文景点类的国家传统文化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能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第二,政府利用税收政策为人文景点开发积累资金,这是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征收旅游资源税,这一项税款可以转化为人文景点的融资资源,这是保证资金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被众多国家公认的融资方法。第三,政府以入股的形式与旅游企业共同管理旅游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可以通过自己创造的利润来发展自己,这样可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好的筹集资金。在许多国家,如新加坡等国都采取了这样的形式对旅游产业进行把控,这样的形式有利于政府集中旅游收入来更好的发展旅游产业,但是政府同时也必须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度的干预企业的作用,影响企业的活力。

(二)人造旅游景点的融资方式

人造旅游景点是人为设计建造的,所以具有极高的特色性,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如主题公园与人造艺术景观等。此类景点通常以创造利润为主要目的,所以吸引外界前来融资的亮点也是利益。首先,这类的旅游景点应该与经济市场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旅游产业经营者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股权置换等方式来拓展融资渠道,这是吸引外资的有效手段。其次,企业可以利用股份合作制进行融资,这也是一个绝佳的融资手段。旅游产业的管理企业进行改制转变为股份合作制,这样可以实现资金入股的多样化,使得民间零散资金得到有效集中,能够有效的缓解企业内部资金运转的压力,同时使零散资金得到有效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陶莎.乡村旅游中的产权与投融资关系研究——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

[2]朱丽向,石梁.河水库建设水利风景区初探[J].水利经济,2010

上一篇:竟职演讲比赛规则下一篇:读弟子规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