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问题立场文件

2024-05-23

朝鲜核问题立场文件(精选7篇)

朝鲜核问题立场文件 第1篇

朝鲜核问题立场文件—英国

代表:姚博,王小蝶

学校:大连大学

国家: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委员会:大连大学英语学院外语舞台 议题:朝鲜核问题

英国立场明确,即在朝鲜核问题上极力反对朝鲜对核武的不合法研究,实验,及储备。

首先,英国作为和平世界的拥护者,理应与各位友好国家共同维护稳定的世界秩序。作为早期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我大英帝国很肯定核武器对一个国家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深知它对其地区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甚至威胁。而朝鲜国一直以来不接受和听从国际社会的呼声,执意非法研制核武器,这已经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英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要联合其他常任国一起,与众国一道对朝鲜进行一系列的经济封锁并拒绝提供任何相关内容或材料。

其次,经过我们议会反复讨论,已经得出处理朝鲜核问题的进一步措施。其中,我们着重强调这几点:第一,成立朝鲜核问题处理专项组织,专门负责对其研究历史,经过的分析与监控;第二,与安理会其他成员国再次商讨核研究及合法持有问题,第三,积极与东方世界的中国,俄罗斯等国进行对话,交换多方意见,促成六国会谈顺利展开;第四,加强三军军事及人道主义援助部署,一旦朝鲜国突发异常,英国定会担当大国责任,进行防护或救援。

目前朝鲜国政府存在一些非法极端行为,但对其子民来讲这一切可能还是一团迷。由于国际上部分国家甚至组成集团联盟,企图借机挑起事端,再次升温半岛局势,我大英政府统统看在眼里。所以在此我要提醒众国,一旦局势恶化,不仅半岛,整个东亚,甚至世界局势都可能会被危及。大英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理念,将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最后,英国方面相信各国致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能力,也期待大家在大局面前放下隔阂。在关于核武器问题的讨论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得到广泛承认切经联合国认定合法的条约,为促进核武器的安全使用,英国已于1992年带头加入,时至今日,在座部分国家也已参与进来。英国在此希望包括朝鲜在内的未在其中的国家,尽快就此条案在国内达成一致,跟上和平的脚步。大英政府非常愿意与各国一起,为建设更加安宁,稳定的世界秩序贡献国家的力量。

朝鲜核问题立场文件 第2篇

朝鲜问题堪称是当今国际政治中最复杂的热点问题之一,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迄今为止的十几年间,朝鲜问题波折迭起,危机不断,在经历了种种反复之后,东北亚的韩日中俄各国纷纷表明自己的台服和立场,病为朝鲜核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多层次的外交努力,时至今日朝鲜核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东北亚地区出现动荡乃至战争的危险还存在,解决朝鲜核问题需要耐心和智慧。

一、中国政府关于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及战略依据 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观认为,国家外交政策应当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也就是为保持、扩大和显示国家权力服务。中国政府对朝鲜核计划的立场是明确的,那就是:

1、中国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2、中国不赞成朝鲜退出;

3、维护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4、朝鲜发那个面的合理关切也应该得到解决;

5、我们希望各方保持冷静,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通过对话解决朝美双方的各自关切的问题,以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鲜核问题早日解决。

简要地说,中国对朝鲜核问题的主张核心是两点:一是朝鲜半岛必须实现无核化。二是如何在实现或达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问题上,坚持和倡导对话和谈判时解决和问题最有效途径。反对使用武力和军事手段。

总之,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是充分考虑了朝鲜南北双方的根本利益,也包括中国自己在内的东北亚地及各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根本利益。

二 中国处理朝鲜核问题的外交努力

中国和朝鲜有着传统的亲密的友谊关系,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对于中国意义重大。此起彼伏的三次朝鲜核危机,危及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局势的稳定,中国面临较大的安全压力,这是一种我们必须面对而且必须有所作为的挑战。从朝核危机出现以来,为了推动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积极地展开了外交斡旋,中国作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进行协调,沟通协商,敦促各方保持冷静,促成“三方会谈”、“四方会谈”“六方会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避免事态的严重恶化,使朝核危机朝着和平的方向发展,受到各方以及世界的好评。

第一次核危机爆发以后,整个朝鲜半岛笼罩着紧张氛围,一些悲观论者甚至担心美朝必有一战,在此关键时刻,中国就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促朝放弃诱发新一轮国际危机的核开发计划,同时也要求美日恢复与朝协商,以化解半岛紧张局势,在中俄朝的共同努力下,朝美双方举行了多轮艰苦谈判,最终于1949年10月在日内瓦达成了两国的核框架协议,即《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为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2002年开始的第二次朝核危机的爆发以后,美国政府拒绝与朝的双边会谈,执意多边会谈。美、日、俄、韩等在内,也都不约而同地把化解危机的希望与责任寄之于中国。在中国的努力下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美朝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6月18日朝鲜外务省正式宣布朝鲜已经拥有核武器,并且将加速发展进度,对此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谴责和制裁朝鲜的决议,因为中俄两国的反对而落空。

7月24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发表声明,宣称朝鲜将把美国部署在韩国的任何高科技武器都看作是战术核武器,并给予打击,美国军方则透漏美国已在编制进攻朝鲜的计划,制定完成于同对伊拉克那样在战争开始时采取”斩首行动“的对朝打击计划,朝鲜半岛的核危机进一步升级,为了解决这朝鲜半岛的核危机,中国以及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举行了由中国、朝鲜、美国、韩国参加的“四方会谈”代替中美朝“三方会谈”。2003年8月27日—29日,由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参加的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协调作用。

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同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宣布其陈宫进行了地下核试验,中国、美国、韩国、朝鲜、日本、俄罗斯随后均证实探测到发生在朝鲜东北部的地震活动。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在中国的多方沟通协调努力下,朝鲜于2008年6月提交本国核计划申报清单,美国随即启动将朝鲜从其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出名和中指对朝鲜使用的《敌国贸易法》程序。2008年6月27日,在朝鲜核工业重点宁边,20多米高的核设施冷却塔在烟尘中倒塌。

朝鲜核问题立场文件 第3篇

关键词:报道框架,朝核问题,人民网

一、引言

“全球化”的进程促使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提高,一国的动态往往牵连着多国的国家利益。作为国际政治焦点的朝鲜核问题,关系着东北亚各国甚至全球的安全、稳定与利益。2016年,伴随着朝鲜成功进行氢弹试验这一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朝核问题又成为舆论的焦点,它也为媒体的报道提供了挑战。

人民网是国家权威主流媒体在网络时代的产物,肩负着报道客观现实、引导舆论的作用。国际新闻报道对于公众对全球环境的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民网关于朝核问题报道框架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其他媒体探索国际新闻报道提供一定的启示,以进一步地提高我国媒体的报道水平,改善国内媒体对国际新闻报道不足的局面,促进公众对国际形势的了解。

对重大国际事件报道框架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脑海中国际政治图景的形成。从重大国际事件报道框架和报道文本的分析中,又可以一窥当今国际形势。作为朝鲜长期友好邻邦的中国,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朝核问题特别是此次氢弹试验的?世界上其他政治力量对此又持什么样的观点?做出什么样的行动?这都有待我们去研究发现。

二、理论基础

社会学家戈夫曼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框架”这一概念。他将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20世纪80年代,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产生了“新闻框架”的概念,认为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后来,对于框架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的生产框架研究、新闻文本的框架建构研究和新闻框架的影响和效果研究三个领域。新闻文本的建构框架研究主要分析“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框架,包括一系列的文字、视频、图片、评论等,侧重于新闻内容文本。”媒介的生产框架研究旨在分析“哪些因素(如媒体运营者、媒介从业者、媒体控制者的立场、价值观、新闻理念)对新闻的选择、重组、强调产生影响”。新闻框架的影响和效果研究侧重于研究“媒体的报道框架对受众产生了什么样的传播效果”。

本研究主要从前两个方面,即媒介的生产框架与新闻文本的建构框架两方面考察人民网在朝核问题报道中所体现出的新闻框架。并通过对所抽取时间段内人民网对朝核问题的报道量、报道内容、新闻来源、新闻标题、框架下的各方态度几个方面的研究,来呈现人民网的生产框架及其对新闻文本的建构框架。

三、研究问题、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人民网作为国家主流权威的新闻网站,其对于重大国际事件的报道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因此将其选取为所研究的媒介。本研究在人民网的国际新闻板块下,对关键词“朝核问题”进行搜索,得到相关报道总计6078篇。从中抽取2016年1月6日至5月6日(朝鲜宣布氢弹试爆成功后的3个月)的新闻总计82篇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对所抽取的新闻文本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所抽取报道的报道量及报道内容、新闻来源、新闻标题、框架下的各方态度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人民网对朝核问题的报道框架,由此分析媒介的报道特点。

四、研究分析与结果

(一)报道量及报道内容

报道量是媒体对一事件选择和强调的程度,这是框架机制中“凸显”作用的具体表现。报道内容也是在一定的框架下媒介对于客观新闻事实进行选取的结果。它们共同反映了人民网对朝核问题再现方式,属于对新闻文本的框架建构研究。下面是对这四个月内人民网对朝核事件主要的报道量和报道内容的分析。

1月6日朝鲜氢弹试验成功至5月6日的四个月中,人民网上关于朝核问题的总报道量是82条,平均日报道量是0.67条。这四个月的新闻篇数分别为40篇(1月6日至2月6日)、31篇(2月7日至3月6日)、8篇(3月7日至4月6日)、3篇(4月7日至5月6日)。其中,氢弹试验成功后的第2天和第3天(1月7日和1月8日)达到单日报道量最多,分别为9篇和8篇。

人民网在事发后紧接着的两个月时间内(1月6日至2月6日、2月7日至3月6日)的报道数量明显高于之后两个月(3月7日至4月6日、4月7日至5月6日),特别是1月7日和8日报道量最大。这是人民网在时效性、重要性等新闻价值原则要求下的报道框架的体现。

朝鲜进行氢弹试验当天(1月6日),人民网首先通过转载新华社的一篇报道《新华快评:朝鲜氢弹试验与无核化目标背道而驰》将新闻事实和主流媒体态度告知受众。随后,又一篇综合消息就国际社会各方对此事件的态度进行简要介绍(《综合消息:国际社会谴责朝鲜进行核试验》)。其中涉及了多方的态度,它们包括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欧盟。

事发第二天(1月7日),人民网以一篇题为《过去一年间,各国就朝核问题都说了啥》的报道对事件发生之前一年中朝核问题的相关方面做了回顾。同时,它转载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题为《朝鲜核试换不来自身安全》的评论表明媒介自身的立场。

随后几周之内的新闻中,人民网发布多篇新闻强调了中方对朝核问题的立场。对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欧盟等的态度,也至少各用一篇报道进行详细的阐述。

人民网在报道朝核事件中各方态度时采取了先以一篇报道简要概括各方态度,再对它们逐个展开各成一篇报道的方式。对于重大国际事件,各大媒体,特别是像人民网这样的国家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的报道至关重要。它在环境监测、告知公众信息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人民网的这种报道框架的设置一方面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信息的全面和观点的深入。

从1月8日起,随着事件利益相关方逐渐开始采取措施应对朝鲜核事件,人民网也逐渐由报道涉事各方的态度转向报道其行动方面。如奥巴马的战略忍耐政策挨批、韩国重启广播战和鸣枪逼退朝越界无人机、韩美日电话会谈、克里访华、朴槿惠访伊等。此阶段报道量有所下降,稳定在平均每天1条左右。

随着2月7日朝鲜发射远程火箭事件的发生,人民网涉及朝核问题的报道量又有所上升。2月7日有2条报道,2月10日有10条报道,随后的2月13日至2月18日,不间断每天均有报道。报道内容主要为中方、俄方等对美国打算在韩部署“萨德”系统这一计划的态度及中方对于半岛争议方进行和谈的呼吁。

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朝“最严厉”的制裁决议。对此,3月3日、3月4日分别各有4条报道。这8篇新闻都与决议密切相关,其中有7条直接涉及中方观点,包括4篇关于针对联合国决议中方的观点的通讯,1篇新华社的国际时评,2篇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实录,1篇是关于俄外交部对事件看法的消息。可以说,这样的安排在体裁上兼顾了通讯、评论、发言实录、消息等,表现形式丰富,易于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同时,在事件发生初期,以报道中方观点为主,这体现了人民网通过对报道对象的选取,来实现报道框架的强调和“凸显”作用。

从3月5日至5月6日,搜索出与朝核问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新闻只有12篇。主要内容上,有6篇主要涉及各国对未来核问题的理念及行动;1篇涉及韩美间对话,其中1篇主要涉及美俄间对话,1篇主要涉及中日韩三国间对话,还有1篇是关于韩国总统访伊;有2篇关于世界各国对未来核问题的应对。这些稿件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话解决朝核问题”。

由此可见,媒体的报道往往都是随事件的最新进展展开,事发后两三天内的报道量往往较多,甚至相当于之后几周的总报道量。人民网报道朝核问题首先还是以报道中方的态度、观点为主;随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推进,新闻主要内容沿着“中方对问题的反应—世界其他国家对问题的反应—问题的解决”的脉络变化。

(二)新闻来源

由表1可看出,在所有的82篇新闻中,人民网关于朝核问题报道的来源具有多样性。其中原创报道占最大比重,占到38.46%。来自新华社比重达到17.21%。转载来源中其他网络媒体主要包括新华网、环球网、中新网、国际在线、中国网事,分别为6篇、3篇、3篇、1篇、1篇。可以看到,它的网络新闻来源也主要是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这几个官方主流媒体主办的网站。还有6%的内容是来自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实录等。

人民网有一定比例的原创内容,且转载来源大多为国家的官方、主流媒体,这与它的媒介定位、政治功能有关。其原创性为其他新闻媒介树立了榜样,也体现了其政治地位所赋予的新闻报道使命、新闻撰写要求是很多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转载来源多为权威媒体也体现了其“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的宗旨。也体现出其对于信源可靠性、新闻真实性的重视。

(三)新闻标题

在所统计的82篇新闻中,多数新闻的标题为国际社会中某方针对事件的行动,如1月14日转载于《北京日报》的《韩称鸣枪逼退朝越界无人机》等;也有标题为某方对于事件的观点,如2月10日转载于《京华时报》的《美国防部:朝鲜卫星在轨道上跌跌撞撞或无法正常使用》;还有部分为不涉及观点的其他标题。这三部分标题共计73条,占样本标题总量的89%。研究认为,这三部分标题更多只是客观的陈述,不能清楚地呈现媒介立场和新闻选择标准。而较明确呈现媒介报道框架的主要是下表中9条,占样本标题总量的11%:

由表2可看出,这9条新闻标题中有2条涉及“无核化”、2条涉及“安全”,可以看出,中方对朝鲜核问题,特别是朝鲜氢弹试验持否定态度,中方坚持“无核化”的态度是明确的。同时,中方对朝鲜制核的归因是其为“国家安全”而担忧,也指出制核实际上并不能使朝方达到其维护国家安全的初衷。有关“萨德入韩”问题的3条标题都对美国采取警示或批评的口吻。

(四)框架下的各方态度

新闻框架的建构也包含文本中字、词、句的选择,短句、暗喻、标语或视觉影像的呈现等,它们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涉事方的观点和倾向。因此,从新闻事件中各方观点的呈现中也可以看出事件报道框架的建构。人民网对于朝核问题特别是氢弹试验的报道中呈现出的各方立场态度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事件的归因和定性不同

中方把朝核问题特别是此次氢弹试验看做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而不是将其归咎于朝鲜单方面;把它归因于美国武力威胁下朝鲜为维护自身安全而采取的不理智行为。这在1月7日转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评论《朝鲜核试换不来自身安全》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文中在归纳朝核问题原因时称“朝鲜与美韩等之间长期的战略敌视和互疑是根源”。它提到:“有专家认为,朝鲜搞核武器和导弹的重要目的,在于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而国际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美、韩两国,则更多的将朝鲜核试验看成一种“公然”的“挑衅”。

2.对事件的态度不同

报道中关键词的提示可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各方对此事件的态度不同。中方认为朝鲜核试“违背联合国有关决议,与半岛无核化目标背道而驰”。“违背”“背道而驰”等关键词更多是一种理性的批判,而非情绪的宣泄,由此可看出中方对事件的态度较为客观、中立;而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与中方有所不同,这从文本可以看出。如1月13日一篇报道中,韩国称此事件为“决不能容忍的挑衅行为”“严重威胁”,2月7日的报道《朝鲜发射“远程火箭”三大关注点》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称“朝鲜此举‘绝对不可容忍’”,美国也称其为“破坏稳定和挑衅的行为”,“公然”违反多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可见,在态度上,与事件有更直接利益关系的韩、美两方对朝鲜核试验的反应较强烈,较为情绪化。而相对来说,与事件利益关系不这么明显的中俄两方则更显理性客观。

3.对事件的处理意见不同

(1)在关于此事件的多篇报道中,中方都强调进行多方对话解决朝核问题,而不是强调单纯依靠朝鲜一方“弃核”来解决问题。

如3月7日的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执行安理会决议不是哪一家的事》中指出:“执行安理会决议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不是哪一家的事”。

(2)中方强调国际社会采用和平方式、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没有特别强调“制裁”,而国际上其他各方则更强调对朝的惩罚和“制裁”。

2月7日的报道《王毅谈当前朝鲜半岛局势阐述中方立场》中谈到:“制裁绝不是目的。我们的目标是把各方重新拉回到谈判桌前来,因为只有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3)对朝鲜无核化的意见,在1月6日一篇报道的标题是《国际社会谴责朝鲜核试验:中方敦促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在1月15日一篇题为《王毅回应朝核问题:不要刺激对抗不要搞乱半岛》的报道中提到:“朝鲜再次核试验违背联合国有关决议,与半岛无核化目标背道而驰,中方支持安理会就此作出必要的反应。”

其中,“敦促”朝方信守承诺,“必要的反应”这些用词体现了中方较为中立的态度。

在3月3日一篇《外交部:希望安理会涉朝决议得到全面认真执行》中还提到中方的观点:“要尽量避免影响朝鲜民生和人道需求,这也是决议规定的重要内容。”

世界各国在朝核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上有分歧存在,但在“半岛无核化”这一根本立场上达成了一致。

参考文献

[1]曹友元,周彤.基于金正日逝世报道的网络专题框架分析——以人民网、凤凰网为例[J].东南传播,2012,03:123-125

[2]郭慕清.《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J].神州,2012,14:226-22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08-212

[4]王东.中美网络媒体对于“朝核危机”议题报道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朝鲜核问题浅析 第4篇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朝核问题的背景、发展历程和现状深入了解,分析总结出朝核局势规律性的轨迹,从而把握朝鲜问题的大局,解决朝核困局中的具体问题。并对朝核问题的前景加以预测。

关键词:朝核问题,战略选择;六方会谈

2009年5月朝鲜半岛发生一次5.6级地震,但这不是自然的灾难,而是朝鲜当局进行核试验而引发的地震。第二天,联合国代表表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一致认为朝鲜核试验违反了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不顾联合国的决议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中国外交部随后也就此发表了措词严厉的政府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同时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妥善应对,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美国力图通过安理会加强对朝鲜经济制裁,迫使朝鲜放弃核计划。朝鲜宣布将美国的制裁行为视为“战争行为”。于是朝核问题又一次将世界的眼球吸引到朝鲜半岛。为什么朝核问题如此令全球关注且长期悬而未决呢?影响朝核问题的具体因素是些什么呢?中国在朝核问题中出演什么角色呢?朝核问题出路在那里呢?

一、朝核问题的历程和现状

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无疑要先对朝核问题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解。以下将作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朝核的历程作简要的说明

1朝核问题历程的简要说明

朝鲜问题起源可以追朔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朝鲜与苏联同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而援助朝鲜一批核设备,并帮助朝鲜培养了一批核技术人才,为今天的朝鲜核危机埋下了祸根。

1991年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和《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1993年,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3年,朝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第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

2009年,美国大选,政权实现了更迭,新总统奥巴马上台。朝鲜为了试探美国新政府对朝鲜的政策,进行核试验并试射导弹。美国随即采取强硬措施,限制朝鲜的船只进出,并加强对朝鲜的经济制裁,朝鲜问题有进一步恶化可能。

2朝核问题的现状

2009年,奥巴马上台以后,并没有对朝鲜核问题做出任何明确的表态,朝鲜为了试探美国新政府对朝鲜的政策意向,进行核试验,驱逐了联合国核查人员,重新起动宁边核设施,并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韩国发射卫星、朝鲜军队与韩国军队武装冲突的恶性事件。之后,朝鲜要求韩国当局对此事件道歉。韩国随即宣布进人全民战备状态,两国剑拨弩张,随时有再爆发新的军事冲突可能。虽然朝核问题形式紧急,各方姿态空前强硬,但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和改善关系的希望仍然存在。

二、对朝核问题具体分析

为什么朝鲜核问题受到各国广泛的关注呢?并且总是徘徊在危险的边缘而不会引发全面的军事冲突呢?为什么军事手段不是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呢?为什么朝核问题会长期僵持并波荡起伏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朝核问题的实质决定它的长期性、复杂性

朝核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一方面,美国试图借用朝鲜核问题加强美国与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继续保持在亚洲的支配权,遏制中国,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另一方而朝鲜希望借用核武来取得与西方国家的谈判的资本,以换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及朝鲜国家安全保障的承诺,为经济开放创造条件。所以,朝核问题实质是朝美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利益而引发冲突。

2各国应对朝核危机策略上的分歧

由于具体战略利益和战略地位差异,各国应对朝鲜挑衅的对应上分歧严重,不仅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不同的战略及应对方式上的冲突,就是在同个利益集团中的各个成员在实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实施细节上也有所冲突。这两类冲突,一类横向性冲突,一类是纵向性。

在横向性冲突中,主要是不同国家派别之间的冲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我们叫它“强硬派”,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对于它们,朝核问题无疑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机会,如果朝鲜不愿意弃核,美国主张对朝鲜实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在朝核问题失去控制时,主张运用军事手段。而日本向来都是紧跟美国,同时它可以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搭美国“顺风车”,而与之相反另一派,就是中国和韩国为代表的“温和派”。虽然中国与美国在朝鲜弃核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朝鲜弃核必须以保障朝鲜安全为前提,所以中国反对美国军事打击朝鲜,主张用和平方式,用相互协商的方式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解决朝核问题。韩国会从民族及现实的利益两方面去处理,对朝鲜施以温和政策以不让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从而避免对民族和国家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在纵向冲突中,关键点就是各个国家集团中各个国家在对如何应对朝鲜局势上出现分歧。虽然日本对朝鲜主张强硬的政策,但当朝鲜宣布弃核,会受日本国内民众的欢迎,但当朝鲜坚持发展核武时,并不会同意军事打击。这与美国把军事手段作为最终解决朝核问题的战略不同。因为军事打击必招致朝鲜的抱复,且日本与朝鲜只一海之隔,朝鲜的导弹射程覆盖日本全土,日本势必受到巨大的损失。中国虽然与韩国在对朝战略上保持一致,但中国与韩国的根本性战略利益上存在冲突,韩国会怀疑中国为保持在朝鲜的利益,而损害韩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在不同形势下,中国与韩国会在对朝鲜政策上发生冲突。

3美朝基本战略的冲突

对于美国而言,朝核问题主要起到以下两个主要作用。

第一,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就必须消除潜在的威胁,而唯一有潜力去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就只有中国。朝核问题无疑是美国主导亚洲事务、扼制中国很好的借口。

第二,在“9.11”事件后,反恐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中最重要任务,防导弹技术、核技术、生化武器技术的扩散成为了美国反恐的主要目标。试图发展核武器的朝鲜无疑与美国的国际战略背道而驰。成为美国打击的主要目标。

从战略上看,美朝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冲突。因为美国是以维护自己霸权作为战略出发点的。虽然对于美国而言,朝鲜发展核武器,且并不具备用于实战的能力,但是这有可能激发周边各国相继发展核武,从而造成核技术的大规模扩散,如果恐怖份子掌握剑了核技术并用来袭击美国,那将会给美国造成难估量的损失。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从而在“核军控”上为国际社会树立一个不良的典型。所以,美国不会承认朝鲜“核国家”的地位。而朝鲜战略目标中任何一条都是关系朝鲜政权的生死存亡,都是从朝鲜国家安全和国家生存利益出发的,如果有任何一条没有实现的话,那朝鲜势必会在核道路越走越远。

4影响朝核问题的经济因素

虽然朝核问题是个政治上的问题,但从来政治与经济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朝核问题除了大国关系因素之外,经济因素对朝核局势的走向也有很深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个方面是世界经济陷入危机时,而亚洲经济形势异常好的情况,世界各国都期望亚洲经济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多的贡献。

如果朝核问题进一步恶化,势必对亚洲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对世界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严厉的对朝政策无疑会激化朝鲜的局势,如果在朝鲜再爆发严重的军事冲突,亚洲的日本、韩国,更会因为地缘关系,而承受更大的损失。中国本就与朝鲜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利益关系,中国也不会期望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况且美国目前也深陷经济危机,国内失业严重,在伊战“泥潭”中不能自拔,主要将精力放在国内事务上,无法东顾。朝核问题的利益取向限制了各国任对朝鲜对策选择。

另一方面朝鲜在苏联解体以后,失去了外援,且国内近年连续的自然灾害,使得朝鲜国内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这就是为什么朝鲜在核谈判中,把经济援助作为一项弃核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由朝鲜的国内局势决定的。朝鲜“弃核”过程中,是否取得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就显得关键。如果朝鲜得不到经济援助,势必会运用已封禁了的核反应堆来发电,以补偿各国对其经济封锁造成损失。那样,加快核武的开发,确保朝鲜的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将会成为朝鲜不可动摇的国策,朝核问题的解决将会遥遥无期了。

5六方会谈机制自身的原因令朝核问题难有进展

在朝核问题解决过程中,六方会谈是重中之重。但其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不仅限了各国在处理朝核问题时的协商方式,而且使得朝核问题久持不能得以解决。协商总是需要仲裁者,而仲裁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利益中立的,二是拥有压倒性权力。利益中立可以有效保持在协商过程中的公正性,中立性,使各方信服从而达成协议。强力可以保证协议的实施。因为会谈协谈的决议要各国共同遵守,对破坏决议者加以集体惩罚才能有效的保证协议的实施。但朝核六方会谈中两个对立的集团,一个是以巾朝俄为成员的支持朝鲜的集团。另一个以美日韩组成的压制朝鲜的集团。各国均有可能为个自的集团的利益不顾会谈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行动变得不可能。虽然六方会谈不能在实质性问题上有所作为,但六方会谈仍是各国缓解局势的有效途径。

6南北关系

韩国和朝鲜的关系,也是影响朝核局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国战略目标的差异使其冲突不断。因为韩国的战略目标是为了国家的最终统一;朝鲜则是以保障自己的政权生存为第一要务。所以,如果韩国对朝鲜政策不当的话,有可能激化朝鲜半岛的局势。

三、朝核问题的出路

虽然,世界不断的变化,影响朝核问题的因素错综复杂,但我认为朝核问题有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出路:

第一种,美国放弃对朝鲜的敌视政策,与朝鲜订立国家安全协议和核安全协议,保障朝鲜的国家安全。

第二种,美国军事打击朝鲜的核设施,从而将朝鲜半岛拖入战争之中,从而使亚洲陷入一片战乱之中,给世界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三种,各国继续在六方会谈内争吵,朝核问题继续悬而未决。

朝鲜核问题立场文件 第5篇

国家: 澳大利亚

议题: 朝鲜半岛的核问题

朝核危机爆发以来,朝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外交、贸易政策的重心,而朝鲜拥有核武器对整个东北亚的安全稳定局面造成威胁。朝核问题与我国自身国家利益密切相关,我国虽未直接参与六方会谈,却一直密切关注朝核问题并积极斡旋、参与其中。

我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坚决反对朝鲜半岛拥有核武器,主张通过和平方式尽快解决朝鲜问题。早在2003年我国代表团前往平壤斡旋时就表明过立场,又于2004年我国总理再次重申。

从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至今,国际上虽就朝核问题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双边、多边谈判,但朝核问题不但没消失、反而愈发严重,美对朝的敌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主导作用。冷战后美国在加强对朝外交孤立的同时与日、韩两国达成同盟、并在东北亚保持驻军,这使得朝鲜感到其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因此成为促使朝核问题愈演愈烈的因素之一。

此外,朝鲜政府期望利用朝核问题牟取外交、经济利益的企图也在朝核问题上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回顾历史,从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的签署,到2005年第四轮六方会谈中通过《共同声明》,朝鲜正不断地打出核牌以期获得、并获得了一定的安全保证、经济援助甚至外交利益等;朝鲜愈发认识到朝核问题有利可图,并愈发地想以朝核问题为筹码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也更加坚定了实现核国家地位的想法。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法虽赋予了每个国家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但朝鲜在发展利用核能的问题上不但一再违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甚至还一再宣布拥有核武器,这与和平利用核能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基于对朝核问题的上述认识,我国提出如下几点看法及建议:1.主张通过非战争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要求朝鲜重新加入《核不扩散组织》、并就朝核问题重新接受对话形式,不让朝核问题无期限地拖延。

2.反对通过军事手段来给朝鲜施压,坚决反对有核大国对朝鲜进行核震慑等行为;并呼吁美国能在对朝政策问题上有实质性的调整,并做出不对朝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3.但国际上应对朝鲜公然违约行为有所惩治,以儆效尤,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其他东北亚各国纷纷效仿发展核武器而出现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局面。

4.应在后续的对话过程中达成一项可核实性的具体约束协议,即明确朝鲜“无核化”、“和平利用核能”的具体标准和措施; 确保朝鲜在切实履行条约义务、“弃核武”的情况下,各国绝不以“防核扩散”为借口剥夺朝鲜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5.在朝鲜明确“弃核武”的前提下,呼吁世界各国在保证朝鲜国家安全和经济能源发展等方面给予朝鲜以人道主义援助。

6.呼吁有核大国率先垂范,加大自身核裁军的力度,共同为维护全球秩序和加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采取积极行动。

在朝核问题上, 澳大利亚将响应联合国号召,在继续积极促谈劝和、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作出努力的同时,作出承诺:一旦朝鲜被证实“弃核武”,澳将愿意提供重大发展援助及能源支持, 及助朝拆除核武器的核安全技术,绝不干预朝鲜和平利用核能。

《全球核安全及核裁军》立场文件 第6篇

代表:谷安楠 学校:蚌埠二中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议题:全球核安全及核裁军问题

由于全球可利用资源数量有限,随着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都开始寻找新型能源。此时,核能——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经济的新型高效能源,逐渐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选,也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

然而,切尔诺贝利事故、福岛核泄漏事故……近代一些核泄漏事故,对世界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核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同时,将威力巨大的核能用于军事,即研发核武器,也成为了一些科技军事大国的首选。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加深,核武器在解决全球安全和拥有国自身安全方面的作用不断降低。美俄等有核大国甚至军备了上千枚战略性核武器,这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威胁。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核武器国家,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一直以来提倡以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安全利用核能源三点为支柱,加强核不扩散机制,推动世界核裁军进程。中国一直郑重声明:

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二、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于1996年7月30日宣布暂停核试验,并于同年9月24日首批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在核武器的规模和发展方面一直高度限制。并且中国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也没有在国外部署核武器。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的立场是正义、透明的,中国本着负责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

近几年,国际核裁军、防止核扩散及和平利用核能的进程不断受挫。目前,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美俄核武器大国进一步削减核武器谈判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安全和核裁军主要问题。

中国在全球核安全及核裁军问题上的观点如下:

一、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在以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框架下的国际核安全对话与合作,始终提倡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与分歧。

二、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冷静,敦促有关各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遵守有关条约,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

三、中国始终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扩散,中国在全球核安全和核裁军方面所做的努力使有目共睹的。中国已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做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的有核国家。

四、核安全关系到全球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人类的安全和未来。各方应保持清醒,正确认识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从长远角度出发,切实推动国际核谈判进程。中国愿意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美俄作为世界核武器大国,应当履行自身责任,带头进行核裁军。两国应坚定履行双方2011年签订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为世界核安全做出贡献。中国呼吁所有有核国家,不使用核武器,不进行核威慑,安全发展核能源,并在未来5年内削减一定数目的战略核武器。

六、中国反对无核国家开展核武器研究试验,这无疑是加剧了人类世界的灾难。同时,中国呼吁国际原子能机构切实履行义务,对发展和能源国家进行监督和检测。

朝鲜核问题专题 第7篇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基地,培训了大批核技术人才。当时,朝鲜从苏联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核反应堆,使朝鲜核技术研究初具规模。此后,宁边成为朝鲜核工业重地。宁边核设施位于朝鲜首都平壤以北约130公里处,是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宁边5兆瓦核反应堆属于石墨反应堆,于1980年动工,1987年建成。这种核反应堆的废燃料棒可被用来提取制造核武器的原料——钚。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90年代初,朝核问题升级。美国政府认为朝鲜在宁边的核反应堆已经能生产可制造两至三枚原子弹的钚。1992年5月至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

因担心朝鲜发展核武器,1994年10月,美国与朝鲜在日内瓦签署了一项关于朝核问题的《朝美核框架协议》,朝鲜冻结其核设施,美国牵头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负责为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重油,以弥补朝鲜停止核能计划造成的电力损失。此后,宁边5兆瓦反应堆中8000根乏燃料棒被取出封存。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后,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铀浓缩计划,并指控朝鲜正在开发核武器。朝鲜则表示,朝鲜“有权开发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同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朝美核框架协议》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随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上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

于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朝鲜表示无意开发核武器。

为使朝核问题和平解决,中国政府积极斡旋,于2003年4月促成有朝鲜、中国、美国参加的朝核问题三方会谈。同年8月,中国又促成有中国、朝鲜、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

第一轮六方会谈(2003年8月27日至29日)2003年8月,中国在北京举行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各方认真、全面地阐述了各自的原则立场和方案设想,并达成重要共识,即确认朝核问题应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原则。

第二轮六方会谈(2004年2月25日至28日)朝鲜: 只有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才会放弃核计划。提出“口头对口头”原则作为第一阶段行动措施,即朝鲜冻结核武器计划,美国相应放弃对朝敌对政策。美国: 在关切的问题解决后,愿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重申“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 的弃核目标概念。与会六方 :以《主席声明》的形式阐明了各方共识,这是六方会谈首次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会谈的成果。

第三轮六方会谈(2004年6月23日至26日)朝鲜进一步明确弃核意愿,首次表示可以透明地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相关计划。美国则提出了一项包括朝鲜弃核,同时也涵盖了朝方的安全关切、能源需求以及取消封锁要求等内容的“转变性方案”。但双方在弃核的范围和方式以及关于核冻结的范围和相应措施等方面存在分歧。最终,与会各方同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途径。

第四轮六方会谈(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第一阶段会议;9月13日至19日第二阶段会议)各方通过了六方会谈进程启动以来的首份具有实质内容的共同声明(9·19共同声明)。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美方确认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各方尊重朝方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等。

第五轮会谈从 2007 年 2 月 8 日 至 2 月 13 日,该轮会谈取得的成果是朝鲜确定以最终废弃为目标,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并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进行双方同意的一切必要监督和验证。朝方得到的是相当于 100 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和人道主义援助。

第六轮六方会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07 年 3 月 19 日 到 22 日。第二阶段

从 2007 年 9 月 27 日 到 30 日,该轮会谈进一步落实了第五轮会谈的成果,将于 2007 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对宁边5兆瓦实验性反应堆、后处理厂(放射化学实验室)及核燃料元件制造厂去功能化。

2008年以来,有关各方就此进行多次磋商,以推动全面、均衡落实这一行动方案。6月26日,六方会谈发表主席声明,表示六方会谈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取得积极进展。朝鲜26日正式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核计划申报书。美国白宫在确认朝鲜提交核清单的同时宣布,美国将部分解除对朝鲜的贸易制裁,以及着手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朝鲜于当地时间27日17时05分(北京时间16时05分)炸毁其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10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宣布,由于美朝在朝鲜核设施验证问题上达成协议,美国决定将朝鲜从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

但此后,由于朝美在朝鲜核计划申报的验证方法上存在根本性分歧,朝日在“绑架”问题上矛盾重重以及朝韩在是否将经济补偿与验证挂钩问题上争执不下,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再次陷入僵局。

2009年5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当天“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7月23日,朝鲜官方证实最近试射了导弹。

2013年1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朝鲜发射卫星问题的第2087号决议。该决议要求朝鲜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规定,不得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决议同时重申,希望寻求以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决有关问题,呼吁重启六方会谈。

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应。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称朝方此举严重违反了安理会相关决议。

多年的六方会谈,多国的努力最终在朝鲜宣布六方会议无效的时候变得白费。六方会谈是一个讲究相互配合的协商,只有朝鲜真心实意的配合才能取得进

展。但在核武器的问题上,朝鲜时进时退,时而和言悦色,时而咄咄逼人;时而通情达理,时而丧失理性。整个六国协商会议总是围绕着朝鲜的言辞和行动在打转,其余五国毫无主动权。原因何在?为什么美国在冷战后举世无双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朝鲜的核武器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其中关键原因在中韩两国的基本态度。在国际政治的角逐中,任何谈判和协商都要有一定的武力作后盾。对于朝核问题,无论六国协商会议怎么开,没有对朝鲜的军事压力,也就是说没有对北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摧毁性打击的威慑,会谈一定会失败。但是,任何对北朝鲜的武装性攻击和威慑必须要经过两个关口: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而这两个国家都态度鲜明地反对使用武力来解决北朝鲜的核问题。

对于韩国来说,在当今世界,拥有核武器是大国的标志之一。在韩国看来,由于朝鲜经济的衰败,朝鲜半岛的最终统一是不可避免的。而韩国一旦和朝鲜统一,便自动成为了核俱乐部的成员。由于这些原因,韩国在六国会议的态度非常微妙。不管韩国怎样在口头上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但只要堵住了美国武装打击朝鲜核设施的这一关口,实际上就是在给朝鲜发展核武器开绿灯,对此,韩国政府心知肚明。

对于中国来说,在朝鲜的核武器的问题上是有些左右两难。对于拥有核武器并于将来有可能统一的朝鲜半岛,中国当然是忧心忡忡。但是,中国很清楚,在和平环境下,中国很少有可能为了某种争端和朝鲜发生战争。如果一旦真的发生战争,中国无论在常规武器、核武器、国土和人口上都占绝对优势,而如果朝鲜半岛主动对中国发动核攻击也必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对中国来说,阻止朝鲜的拥有核武器并非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中国根据自己走上核国家的经历也知道,外部的力量很难有效地阻止一个下定决心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如果强力阻止失败,将是一个更大败笔。那才是真正培养了一个敌人在卧榻之旁。另一方面,中国也很清楚,要真正阻止朝鲜跨进核俱乐部,必须要有美国对其核设施进行摧毁性打击的威慑,但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更加难以接受的事实。中国当前在东亚的核心利益是台湾,潜在的威胁是日本,而美国是这二者的后台。如果容许美国在中国的近邻实施武装攻击,这将导致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力量进一步扩张,对将来解决台湾问题极为不利。况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对日本的威胁远远大于对中国的威胁。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布局中,也需要一个强大的朝鲜半岛来平衡日本。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和韩国一样的清楚,只要不允许美国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空中打击,实际上就是在默许朝鲜走进核俱乐部。六国

协商会议不过是一个各国公开表态的场所。

中韩两国的嗳昧态度决定了六国协商会议只有软手,没有硬手,最后变成是一场政治游戏。后来,朝鲜再也按耐不住,就索性推出六方会谈,强意走自己的核之道路。

上一篇: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下一篇:三年级英语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