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散文-生命的秋天

2024-07-10

初三散文-生命的秋天(精选14篇)

初三散文-生命的秋天 第1篇

散文:走进生命的秋天

暮色降临,薄凉的月光泻满角落,映射了一室清辉,柔的如水,冰凉若霜。

风起时,红帘悸动,飘满秋的惆怅,秋的碎语,秋的心碎,如一曲悲伤的竹韵,低吟浅唱秋的经久华年。

告别总在这一季,来不及准备,来不及伤悲,叶落的细碎声,就悄然而至,携伴飘零、寂寞,留恋,铺成一地的寒凉。于是,秋的心事,秋的伤,如一幅展开的画卷,旖旎成一路金黄色的殇。

要走了,在这凄凉的秋,落叶载着春的孕育,夏的渴盼,在秋的芬芳中哭泣......无人解读的依恋,谁人可视的泪眼,因了这秋的冷漠无际的涣散。

关了灯,聆听秋意的缠绵,窗前檐下,总有那么一点婉转成伤的遗憾,似留恋、似不舍,敲打着空静的夜,凄凄然独伤感。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承诺与誓言,是如秋般短暂,走到最后枯竭耗尽,终难免因了疲惫而分散,有谁会在乎曾经的朝夕相伴,有谁会怜惜黑夜里无声的残喘。

疼痛的伤没有语言,宛若落叶的飘零在无声处蔓延,静静的,悄悄的依偎在大地的沟壑中,仰望!生命的卑微在于难以把握行程的归属,只是一阵劲吹的冷风,便把曾经栖息的怀抱变成无法企及的高度,当你还在憧憬未来的光环,你已又回到了新的`起点。

岁月也难懂,秋的语言,秋的伤感,那是痛过之后切肤的孤单。

轻拾起一片落叶,收藏与岁月的夹层,将一份回忆留存今日,斩断一段悲伤封存心底。

夜渐晚,寒声萧萧。水一样的月光盈满秋的哀怨,枯枝、残叶、离散的淡淡花香,一缕缕一素素,沁着潮湿的味道,穿尘而过,落满我的窗台,萦萦绕绕,我仿若看到了无数的眼泪,将离别纺成纱线,垂挂在天边,五彩斑斓,却是无法寻到通向最初的温暖。

人生本无定数,命运也如四季的轮回充满了变故,未来不可预知。从孕育到生长,从成熟到枯竭,过程的本身其最终都在奔向告别,正如一片落叶,演绎的是一段生命的传奇,不经历离愁如何诠释真实的情感。

冷与痛似乎永远是秋的主题,离别与回首永远是秋的叹息......或许人生所有苦痛的根源,不在生活,而在于心境,一颗如秋般落寞的心境。

蝉声已远,落叶已皱成了鹅黄,秋风渐次而起吹奏悲凉的序曲。

萧萧然,好不凄凉!

要不了多久,我想我也会走进生命的秋天,渐渐老去......

初三散文-生命的秋天 第2篇

是那被秋风吹洗的枫树,

摇动自己的一根根腰肢,

跳着婀娜多姿的舞姿,

享受着生命的奔放。

清脆的鸣鸟声,

划过蔚蓝的天际,

划过那片灿烂的土地,

飞翔吧!

那群怀抱在祖国蓝天,大地的大雁,

释放出你对世界的情怀。

静静聆听,

秋天的声音,

继续聆听,

秋天的生命。

探析周涛散文中自然与生命的融合 第3篇

周涛祖籍山西,在京启蒙, 少年随父迁徙新疆,从此扎根于新疆。周涛农耕后裔的血液中融入了西域独特的豪迈坦荡、强劲生命力的精神。他的散文为我们展示出西部独有的文化习俗,关注西部人的生存方式,这些都体现出了一种自然与生命的完美融合。

一、地域色彩的丰富体现

周涛生活在西北,热爱西北。西北赋予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神奇的大西北,充满魅力的大西北已让周涛对她恋恋不舍,这一切都成为了周涛的创作之源,使他的散文充满着浓厚的地域色彩。

周涛深情地热爱这片充满神奇伟岸色彩的土地,他的散文中的地域文化色彩与西北的人文地理环境,包括西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民族信仰、情感气质密不可分。周涛笔耕不辍地描写着对西北赤诚而浓烈的敬畏与热爱,是正片土地给予了西北人民与自然万物同生同长的犷悍、奔放、刚劲的人格。

二、与自然融为一体,探寻最本真的精神品质

周涛已经将自己的身心寄托给了西北这片辽阔的土地, 他对这里广袤无垠的山川草原荒漠,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动植物以及坚忍不拔的西部人都注入了浓烈的爱和深刻的理解, 加之他自己在新疆地区独特的人生经历。这一切都使得他自身与自然紧密相连,浑然一体。达到了一种血脉相通、情景相合的高度。他试图从中探寻人类最初的美和最本真的精神品质。

在周涛笔下,人与自然的交流比人与人的沟通更加亲切真诚。作者时而跳出大自然以人的视角审视万物,时而融入自然、物我合一,赋予山河以感情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赞美生命,参悟生命的本质与真谛。周涛不仅对山峰和有灵性的动物进行大手笔的抒写外,生活在这里的西部原生态牧民同样成为了周涛笔下的描写对象。

三、畅气淋漓、昂扬充沛的生命意识

在周涛看来:“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给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以精神支柱借此以‘摆渡人生’,假如文学还能够作为一只小舢船摆渡人生它便有了永恒的意义。”[1]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周涛散文中散发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

周涛借助新疆面积广阔的、色彩鲜明的河流、草原,借助那放荡不羁的骏马,展翅高飞,翱翔于广袤天地间的雄鹰等让内心躁动的情绪,跳跃的思想化为一种强烈的内心感悟。周涛的散文中还有很多对具体人物的描写,这些人物来自维吾尔族、回族等,他们一生没有什么名利,然而周涛却记住了他们并把他们描绘得惟妙惟肖,他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思想性格值得我们钦佩和仰慕。

周涛的散文中多次赋予生命物一种人化的表述,从而对生命物进行赞美或者嘲讽。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的反差使他思想更加成熟,他要表达要倾诉,把他的痛苦、忧伤告诉更多人,在创作中寻求自我和表达自我。

四、瑰丽优美、豪放不羁的语言是诗性散文绚丽的外衣

(一)日常语言“陌生化”

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流派倡导日常语言陌生化。 作品的文学性来源于文学作品的形式,还可以说它来源于文学语言及其构造原则。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能产生文学性。 周涛散文的陌生化语言主要体现在相反词语的运用和词性的活用上。周涛的散文借助梦幻、意象、通感的表现方法, 表达出作者对生命和自然新鲜且不同寻常的感受。

(二)语言富有流动性的表现力,浸入无限的生命力

《蠕动的屋脊》提到:“不远处就是褐红色的山峦,一层套一层,像蓝天下的一副背景极深的群山油画,刺目地一下推到人眼前。”[2]一个“推”字,把整个画面变活了。在《天空》中:“现在他躺在这一望无边的大草滩子上,天地之间无遮无碍,中间只有他,他平躺在它们中间,仿佛是被夹在什么中间。他才觉得身下托着的是一只厚颠颠的巨手,眼前的天空是一个大井,只要轻轻一翻动,他就会被扔出去,扔进那个巨大的空洞里,啊……他恐怖的大叫在空洞里毫无声息,闭住眼睛,一种自由落体的跌落,跌、跌,一直往深处跌落的垂危和快感,又新鲜,又怕人。”[3]躺在初夏的草原上, 伴着如痴如醉的花香气和草鲜味,他仰望天空思考生命。天空变幻,思想也跟着变得恍惚缥缈,突然间灵魂出窍游荡于茫茫的天地间,跳跃的思维与灵动的文字亦是周涛散文独特而迷人的魅力所在。

结语:

周涛的散文豪放飘逸、潇洒不羁,他以西部宽广的情怀,将文化与思考、人生与感悟融入其细腻而又深刻的写作中。周涛这位威严浩然而又贴近生活的作家以其独特的魅力独霸一方。我们期待着周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文学创作并实现自己更大的超越。

摘要:周涛是西部文学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以大气磅礴独具特色的文学魅力堪称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热爱西北这片土地,他用散文多角度、多侧面地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生命的体验,在这些富有地域色彩的文字中,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敏锐把握和对生命的丰富感受。

真情是散文的生命 第4篇

我读到的仅仅是她的一部分书稿,多数是写亲情的,也有写民风民俗的。这些短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她养她故乡的赤子情怀。

作者的故乡在陕北之北——靖边,路途遥远,地域辽阔。我在“米中”读书时就曾听到过唱“三边”的民谣:“三边有三宝,食盐、皮毛、甜甘草。”改革开放以来,又开发了地下资源煤和油,大大加快了“三边”地方的经济发展,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眼球。加之各方面的人才辈出,扩大了该地区的知名度。

建国初期,我国著名诗人李季享誉文坛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就是他在“三边”支教后的产品。我在《延河》杂志社工作了三十多年,很少见到来自“三边”作者的文稿。沉寂多年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定边县农民作家张效友推出了长篇小说《青天泪》,现在又传来有文化的一代青年女作者的“院上花消息”,令我很有些激动。

我与滟泓尚未谋面,但从她的来信中可以感受到她对文学创作的执著和她勤奋写作的精神。她的四十多篇散文大都是近一二年完成的。她抓紧了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何况她还是一位深爱儿子的母亲,在怀孕期就开始為孩子写下上万字的日记。

滟泓对散文创作不仅拥有饱满的热情,而且还有着较高的艺术追求,她在信上说:“上大学时,因为学习的是较冷门的历史学专业,老师们经常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能坐得住冷板凳,在这浮躁繁杂的年代,是不容易真正做到的。历史学讲究字字句句有来历,因而不能允许‘空’。后来参加工作,再次耐心地坐着冷板凳——单位冷清业务少,却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我的文学梦得以延续下来。我将老师们的教诲改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枯’。在文字铺天盖地的现在,作文若能鲜活灵动充满生气,而不是干枯,也是不很容易的。我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并且做好准备打算一直努力下去。”

她是学历史的,一方面比较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写文章很注重遣词造句,此外更追求散文语言的鲜活灵动和生活气息。很有特点。

读过滟泓的几篇散文和旧体诗后,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低头看书、抒写,抬头望望日月星云。她写给孩子的一系列日记,笔调轻松幽默,通篇不见“疼爱”一类的字眼,只从细节着笔,真切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与此同时,不时显露出对生活的向往与理性思考,往往是以小见大,空谷足音,不仅给人提供了阅读愉悦,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升华”等主题的深沉思索。

作者出生在乡村,从小耳濡目染,对陕北民风民情了然于心。经过审美思维的过滤,呈现出的总是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如《新嫁娘》一文,就是以一个小姑娘的视角去看二十年前陕北民间嫁女情形,加之活泼灵动的文笔,一种陌生了却仍在继续的生活场景以及不同的文化形态跃然纸上。在陕北的农家院落,农人维系生活离不开家禽家畜,而在她的眼里,“骡弟”不仅成为家庭的重要一员,且与家人的感情时时交织,几乎形影不离,写出了“骡弟”的岁月沧桑。即便是再平常不过的“猪”,在她的笔下,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一位同乡也是散文作家曾在电话和来信中交流了他对滟泓散文的看法,他说自己在榆林待久了,与各年龄段的作者群都比较熟悉。陕北一些作者因文化底蕴欠缺,虽对文学创作十分热心,但理性思维能力弱了些,这与地理环境和先前接受文化训练不足有一定的关联。近年出现了一批青年作者,包括高滟泓在内,他们普遍知识结构新,思维活跃,心灵贴近时代,作品中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斑斓的时代色彩,为陕北的文学创作发展繁荣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的看法不无道理。看到陕北新一代有文化素养的青年作者的涌现,我心中很是高兴。

我从榆林市文联的《陕北》杂志和米脂出的《米》杂志上可以感受到较大的信息量,而且这些杂志多年来也为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年来,榆林地区各级党政领导也比较重视和支持文学创作的发展,这对本地区文学事业的发展会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滟泓既长于写散文又有写诗的才情,希望今后能注意拓宽自己的生活领域和开阔艺术视野。我看到她在作品中引用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个别生活细节的描写。我和不少陕北农村作者接触中发现路遥的经历和他的作品对青年作者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在悼念路遥的文章中曾写过一段话:我们常常说黄土地是贫瘠的,其实黄土地也是深厚的、辽阔的,作为文学园地更是肥沃的。我们尊敬的老作家柳青、杜鹏程以及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路遥都是黄土地培养出来的文学英才,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我们更有理由期望黄土地上的后来者像长江黄河的浪头,一浪接一浪!

我把这段话送给有志于文学的青年作者——高滟泓。我寄厚望于你们。■

校园的秋天初三作文 第5篇

走进校门,眼前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坛,花坛里种了许许多多的一串红。“呼——呼”秋风吹过,成片成片的一串红随风舞动。远看恍若一片红海,翻滚着阵阵波涛,近看又仿佛是一个个小铃铛,“当——当”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红海中还夹杂着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绣球,远远望去,像是点点红霞,煞是好看。

在花园中慢慢踱步,就会来到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前。教学楼旁有两个花坛,它向我们吐露出秋的信息。花坛里的秋菊怒放,有的如银蚕吐丝,有的如仙女的衣裙飘飘。静看这些银色的花丝,仿佛它们是动的,一根根银丝从花的中心不断涌出,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下来,纯净、素雅。

这时,一阵清脆地放学铃声响过,伴随着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一群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教学楼出来,穿梭在小花园里捡落叶。我俯下身,拾起一片无花果叶。哦!那叶片中间有一条裂缝,恍若一只黄蝶,我将它抛起,又任凭它静静地打着旋儿落下。如仙女下凡一般,轻盈、优雅地落下;如舞蹈家迈着优美的舞步,高雅地落下;那“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是如此美丽。

家乡的秋天初三作文 第6篇

秋天是蓝色的。不信就查。无暇的天空就像一颗巨大的宝石,有时会有几朵云彩飘来飘去,为美丽的宝石制造无限的水滴。我经常被蓝天吸引,有时它让我做白日梦。当你到达果园时,秋天的颜色更丰富,如红苹果、黄梨、紫葡萄、橘子…

秋天是五颜六色的调色板,包括蓝色、黄色、红色、绿色和紫色……但它是什么颜色呢?秋天是一首让我惊叹的诗,一杯让我深深陶醉的酒,一个让我着迷的梦。这是我家乡的秋天,我喜欢美丽的秋天。

坐在窗前,每次抬头都会看到一群大雁在空中盘旋。虽然有时只看到一个掠过房间的顶端,但可以想象,前方有大量部队在等待它。我似乎看不出他们在什么样的队列里,是“一个”还是“人”,这只能说明的秋天来了我听到《华胥引》萦绕在河图上,“雨打着绿色的伞落下”。虽然描写的不是秋天,但也有道理。树叶不是黄色的,但都没了。我家院子里的小树回答了这句话,想起《红楼梦》里说过的话,“美是短暂的”,用在这棵小树上还是挺合理的。毛毛一直在下雨,到处都是树叶的味道。

家乡的秋天初三作文 第7篇

秋风送爽,农民伯伯看了看天气,提醒大家:“下地收割喽!”一阵风吹过,农民伯伯扛起锄头,拿起镰刀,像超人一样飞出去。我们高兴坏了,也急忙跑出去,刚出去,我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金灿灿的田野,金灿灿的树,眼前的景色好像全是金色的。这时,风儿吹过,对我们说:“快来,快来,快来陪我们玩。”我们飞一般的跑出去,跑到田野里玩。农民伯伯拿着镰刀,抓一把麦子,再割一下,麦子就下来了,然后铺到地上,我们看到像地毯一样软的麦子,就飞速冲过去,躺倒在小麦上,望着蓝汪汪的天空,我们竟有些睡意,可是,风儿太调皮了,它伸起手挠我们的脖子,凉凉的,痒痒的,让我们一下子没有了睡意。我们望着农民伯伯,竟没有发觉自己的脸上有了笑意,但是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笑。

秋风吹过,瓜果飘香,嫂嫂婶婶笑着,说着,走到果园里,忙碌起来了,果香也洋溢起来了。我们推着,嚷着,闹着,走到果园里,迅速从树上摘一个苹果,洗一洗,再慢慢地咬一口,刚咬上去,汁水四溅,看看我们,脸上,衣服上都是苹果汁,脆脆的,甜甜的,酸酸的,可谓是“果中极品”呀!长辈们对我们说:”每天一个苹果,长命百岁呀!“我们信以为真,听取了长辈的建议。”呼呼呼,“大风吹过,树上的苹果随风摆动,好像在给我们跳舞,我们咧开嘴笑了。

解读毕淑敏散文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第8篇

一、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和思考

因为有过藏北高原22年从医的经历, 毕淑敏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 她无法容忍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生命的漠视。她的散文站在生命存在的角度上对生命艺术进行书写, 对生命存在予以深刻的精神关注。《信使》中描写的那个老医生, 戍边多年, 他总能非常准确为新兵预测邮车到达的时间。等到他探望家人的机会终于来临, 他为大家带走一旅行包的信件, 然而他同那些信一起再也不见踪影, “原来他下山乘坐的车翻了”。在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下, 死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生命就像放飞的风筝, 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灵魂飞翔的地方》一文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它是无限长链中闪烁的一环, 它是造化轮回中奇异的组合。”[1]“我们原本是从自然中来, 我们必有一天要回到自然中去。在这个短暂的旅途之中, 我们要千百倍地珍惜生命。”[2]生命的微妙在于每个人都拥有生命, 却没有相同的命运, 能够领悟生命真谛的人才不虚此生。

生命是宝贵的, 对于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但现实生活中不一定会引起所有人对生命重要的关注。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一文中说道:“我们的生命, 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们不重要吗?”[3]对于人们普遍缺乏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及个体尊严的漠视予以批判。在她的作品中, 有很多艰难环境中人们珍惜和热爱生命的故事。《葵花之最》一文讲述了解放军在昆仑山种植葵花籽并悉心照料, 但这些葵花的幼苗终因难以抵挡昆仑山的恶劣天气被一棵棵冻死, 只留下一棵。这棵仅存的幼苗被更加精心地呵护着, 最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开灿烂的花朵。虽然很小, 而且又薄又平坦, 但在战士们看来, 它是最耀眼、最值得自豪的花朵。正因为作者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磨砺, 所以她有着对人生和生命的达观理解和独特感悟。

二、对死亡的关注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 生命和死亡很难真正的分开, 生命的存在以死亡为参照才更加有意义。在毕淑敏的散文中死亡意识频繁出现, 正如她自己在作品《心中的死结》中说过的那样:“我当了许多年的医生, 看到了无数死亡, 已经可以做到心如古井处变不惊。但我自知关于死亡的恐惧和忧患并无缓解或消失。它们像冬眠的蛇, 潜伏在我意识最深的地窖里, 等待惊蛰。”[4]在她的散文中, 对死亡的探索和思考是作为一种考察生命的方式存在的。

她的散文中有着对于各种死亡的描写, 不仅关注着昆山上人的诞生、生存和死亡, 而且对城市里的人们也给予死亡的关注。散文《昆山之眠》中她这样写道:“昆山之眠是充满陷阱的黑洞, 许多人在梦中永不复返。”[5]在昆山严酷的生存环境考验下, 生命如同草芥般脆弱, 死亡的恐惧时刻笼罩着那里的人们。这里生活着的每一个人在面对太多的死亡之后, 对于死亡的恐惧已经渐渐消失。以至于“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看见大家都还活着, 心中充满重新诞生的快乐。”[6]常人难以想象并体会清晨醒来带给人重生的快乐, 这种逃遁了死亡之后的快乐多少带有悲哀的意味。《制花圈》一文中, 描写了在北京生长的花季少女, 不幸被命运迁移到藏北高原, 面对这里恶劣的生存环境, 死亡犹如“一把利刃悬挂在半空, 时不时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7]在高寒缺氧和冰川雪岭的环境中, 人的生命变得极其脆弱, 以至于《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希望》中十七岁的少女意识到生命的短暂, 并“第一次想到死亡”。只有亲历过死亡的挣扎, 才会对生命的短暂有着透彻的体悟, 从而理解生命的可贵。《当我们离开北京的时候》对医院里濒临死亡的人进行临终关怀, 对陪伴即将逝去的人让他们“尊而安宁的离世”的善良之人了给予深深的赞美。

毕淑敏本人曾说过:“我的作品中更多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过程, 还有人子在死亡面前的渺小与抗争。”[8]因此她的作品中, 死亡不仅仅是考察生命存在的方式, 更是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体悟。她曾在《炼蜜为丸》中说:“我已经超然, 是死亡教会了我勇敢, 教会了我快乐, 教会了我珍惜生命, 教会了我热爱老人。”[9]她想通过作品表达出生命和死亡是平等存在的, 死亡无法逃避地逼近生命, 生和死将永不停息地对抗。面对死亡思索生命的价值, 从而更好地珍惜生命, 平静地面对死亡。

三、对生命的智慧思考

毕淑敏的散文中, 常常通过日常叙事将自己对生命的智慧思考自然地流露出来, 与读者分享。对生命的存在要予以尊重, 《附耳细说》中农夫对牛的心理进行了体贴入微的了解, 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细腻关怀和心灵抚慰。《大雁落脚的地方》一文追寻生命的起源, 感恩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 体悟生命的美好和精致。她认为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 便是对父母的回报和感恩, 也就做到了对生命的尊重。对于生命存在的价值思考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 她希望人们以乐观的心态看待生命的价值, 认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超越苦难:“对苦难, 应该承认它是生命中必经的阶段”。

毕淑敏还认为, 生命存在的本质是对人之生存的终极价值的关注, 因此在作品中她注重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关注。在散文中, 她带着温情讲述生命关爱的智慧, 表现出深厚宽广的生命关爱。[10]如《精神的三间小屋》中, 她认为人们应当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我们的爱与恨,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11]各式各样的爱恨情仇挤满了生命的小屋, 人们只有销毁精神垃圾, 在为自己修建的精神小屋中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 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四、小结

毕淑敏以其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融入到创作中, 形成了作品中独有的生命意识。在她的散文中, 以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和思考、对死亡的关注和生命智慧的思考的形式表达出来, 体现了她对人生和生命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7]、[9]、[11]、毕淑敏文集[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6.

[8]、李小江.文学、艺术与性别[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163.

初中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探索 第9篇

一、散文的概念及特点

由于散文内容驳杂,形式多样,历来难有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对应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接近生活,抒写作家的真实感受和生活境遇。著名的散文家巴金曾在总结他的散文创作时说:“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都有我自己,这个‘我’是不出场的,然而他无处不在。这不是说我如何了不起。绝不!这只是说明作者在文章里面诚恳地负责地对读者讲话,讲作者自己要说的话。”山东青年散文家藏利敏说:“散文是我在现实之中心灵之旅的记录,真诚和自然是它的灵魂。散文是最伪装不得的文体,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他的思想与情感的品质,均在他的散文中一一呈现,想要欺骗和蒙蔽读者的眼睛,往往是徒然的”……由此可知,散文是最接近生命的文体,是作者心灵、情感最直接最自然的流淌。散文本身与生命的契合,为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提供了可能。

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阶段的孩子,年龄大都在12—15岁,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身心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心世界日趋丰富,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独立精神逐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逐渐形成。他们期望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和选择者,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如此看来,初中阶段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也是一个很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的时期,更是一个急需教师正确引导,塑造健全人格,打好生命健康成长基础的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生命化教育,不仅是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最大的需求。

三、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学过程的模式化。

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散文教学过程较过去来说有所变化,更加切合新课改的要求,可叹的是教师又将其变成了一个模式,第一步课件导入,激趣;第二步介绍作家、作品;第三步整体感知;第四步精读作品;第五步拓展延伸;第六步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步骤,可以说颇为合理,甚至可称为精妙,偶尔为之,又何尝不可,可是若课课如此,堂堂如此,学生怎能不觉得味同嚼蜡,无任何兴致可言。出现这一情况,从本质来说,是因为 教师对学生生命的漠视,授课时只关注自己讲授的是否完备,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提前将一切设定,上课时按部就班,其实正是一种“生命不在场”的表现。

(二)提问的繁琐化。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教散文的时候,喜欢用连珠炮似的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鼻子走。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好不容易将学生的回答诱导到教师想要的轨道上,于是乎自鸣得意,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了,而可怜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自己去思考,探究文章。这是我们老师惯用的一种方法,美其名曰“循循善诱”,其实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最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真正思考的结果,而是教师思考的结果。

(三)殊途同归的一元化解读。

新课改要求给学生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所以在散文,教学中,小组讨论便大行其道,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叹的是,在许多课堂上,讨论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点缀,教师在设计学生这一讨论活动时,并没有多少期待,教师真理在握,讨论的结果最终要和“标准”进入同一轨道。形式不同,结果却都是一样。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说都是老师的错,这和我们的考试制度有莫大的关系,“标准答案”禁锢了我们几代人的思想。其实从生命化的角度来看,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都应该给予肯定,即使不能肯定,也应该包容。

四、散文教学生命化的方法探索

(一)以“言”入“文”。

这里的“言”指的是文章的语言,“文”则指的是文章本身。叶圣陶在他的《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字是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段桥梁,读者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言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媒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行文线索、情感基调,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及主旨,为后面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二)以“情”入“情”。

第一个情指的是学生的情感,第二个情指的是文中作者的情感。教科书中所选之散文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情感的抒发真挚自然,是大家们多年人生经历的积淀,内涵丰富深厚。初中生年龄小,人生经历和情感阅历都非常有限,要理解大师们的情感恐怕只能流于表面甚至字面。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笔者认为只能以“情”入“情”,以“情”体“情”。朱光潜说:“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于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学生可能没有与大师相同的经历,却可能有相似的经历,让学生以自己曾有的情感经验去体察文中作者的情感,这样相对于字面的感受,可能会深刻很多。即使学生没有相似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走进作品,与作者的生命相遇,课堂也才能真正的实现“生命在场”。

(三)以“情”入“境”。

许多经典的散文作品都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的,含情之景就造成一个“境”,这个“境”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意境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出于笔端就化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读者若想进入,就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还原”,这一“还原”不是指和作者所想的一模一样,而是通过读者个性化的创造与自己心中所理解之情相对应。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的“哈姆莱特也始终是哈姆莱特,不会变成其他什么人”,这就是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和它内在的共性。我们这里说要以“情”入“境”,是因为“情”就是内在的共性,“情”把握的准确,“境”才是真实的,才不会脱离文本,远离作者。

(四)悟“理”入“心”。

初中语文教科书所选之散文篇目中,论理类散文是所占比重最大的,这与《语文课程的标准》的要求是相适应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 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学生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在大多数的散文篇目中,都会说明一个生活道理或人生哲理,这也是与学生初中阶段的身心特点相适应的,这时正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教育所应承担的使命,也是散文教学所应承担的使命。悟理是不难的,重要的是如何使所悟之理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实践。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将所悟之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进行具体化,使学生学有所用,知行合一。至此,散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完成点化和润泽生命的使命。

(五)出“境”审“美”。

引导学生“入境”而不“出境”,就教学而言也不是成功的。“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对文章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出境”,以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品其语言之美,结构之独具匠心,意境之美轮美奂,情操之阳春白雪,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这样散文教学的生命化才算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五、结语

行文至此,也可做一个暂时的终结。在以上的文字中,我们以生命化的视角对散文特点、初中生特点以及当前散文教学弊端进行了观照,探索出了一些散文教学生命化的途径,但总的说来还是略显粗糙与单薄,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散文教学在生命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文质.跨越边界---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27.

[2]薛艳丽.中学现当代抒情散文教学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3]青未了·写作·山东青年散文写作展[N].齐鲁晚报,2006-2-10.

[4]张晓梅,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8.

[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235.

[6]叶宏.初中散文的个性化阅读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7):28.(编辑王影)

家乡的秋天初三作文 第10篇

秋天的天空像一个孩子多变的脸。有时天空晴朗,阳光灿烂。天那么高,云那么白,让人不禁想起那首美丽的诗“天那么高,云那么轻,南雁飞去”。有时天空阴沉沉的,像一个浑浊的湖,苦着脸。不一会儿,就开始下雨了,这连绵不断的秋雨没完没了。真是“秋风秋雨愁人”。

秋天的树木五彩缤纷。大多数树的叶子开始枯萎。每当秋风吹过,黄叶就像一群蝴蝶在空中飞舞,盘旋,盘旋,最后落下;对于像枫树这样的树来说,天气越冷,树叶就越亮。集群,从远处看,像燃烧的火焰云;还有松树柏树之类的树,一年四季依然常绿。在寒冷的天气里,它们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绿,给秋天的园冶增添了活力。

秋天的花园仍然五彩缤纷。各种花草琳琅满目。一串红色,特别明亮耀眼。远远看去像一朵红云;菊花呈现出“满城金花”的风格。秋风中,遍地金黄的菊花惹人喜爱,清香爽口。走进田野,在山坡上,当你看它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一大片金色的区域,到处都是盛开的野生菊花。

秋天的果园里满是水果。看树上的苹果。它们又红又好吃。非常令人垂涎。上去摘一个苹果,咬一口。它甜到人心,嘴里满是香气。黄澄澄的梨也上市了。看着他们,仿佛他们在呼唤你,这是不可抗拒的。毛茸茸的猕猴桃更引人注目。别看它长得很丑,但是吃在嘴里很好吃。一种甜,一种酸,舒服到每一个毛孔。嗯?是什么,像红灯笼一样挂在树上,以为要掉下来了。让你不由自主的想抓住它。仔细看看,哦!是柿子!这个柿子不好看,但是吃起来很爽。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处都是丰收的果实,到处都是忙碌的农民。一年的汗水有了回报。在丰收的田野里,农夫的叔叔又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播下了来年的希望。农舍的屋檐下,到处都是笑声。

家乡的秋天!你太迷人了!我想大声为你唱首歌,给你一首最美的歌!

秋天的回忆初三语文作文 第11篇

又是一个丰收年,空气也被人们染上了几分喜悦。为了庆祝好年头,村子里请来了高甲戏团。乍一看也是平凡,不大不小的卡车上插了支小旗,“闽南高甲戏团”几个黄色的字赫然印在鲜红的旗面上,随着风儿招摇着。好无聊啊!我暗想。

“看戏啦!看戏啦!”

夜,就这样悄悄地拉开了序幕。隔壁的三叔二婶,个个尽显活跃。与我而言,虽说兴趣不大,但凑凑热闹还是满好玩的。人这么多,等一下肯定还会有卖小吃的小贩吧。揣着一颗满是吃喝玩乐的期待的心儿,我混入了这看戏的轰轰烈烈队伍里。

果不其然,一到村里戏台,戏还没开始,卖零食的小贩们却已经早早在那候着了:红得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黄的玉米,棕色的板粟……那高高的稻草棒上还插着几只风车,哗啦哗啦地转着,这一切光看着就让人欢喜了。

我拽着姑姑的衣角,紧紧缠着她,数不清转了多少个圈儿了,终于得到战利品——冰糖葫芦。我欢呼雀跃,喜滋滋地舔着,一入口,激活了每一个味蕾,“好甜呀!”一时间,觉得人生达到了高潮。

“乓!恰恰!”猝不及防地,就这么开始了。实在是太突然了,以至于我被吓一跳,手中的糖葫芦掉在了地上,裹上了一层黑不溜秋的沙土。“啊?!我的糖葫芦!”欺人太甚!我的糖葫芦像个泥鳅般卧在了地上。不满在我眼里,心里化成了一把熊熊之火。“凶手”呢?“凶手”在那?对!肯定在戏台那边!我本想上台探一究竟,奈何,厚厚的幕布拉起,主角已经出来了。现在去也未必找得到,等戏唱完吧。我自我安慰着。

“咦咦……啊”……奇怪的唱腔响彻全场,幕起幕落,眼前掠过无数叱咤光影,我全无心欣赏。这真是个漫长的煎熬,终于……戏结束了。夜挺黑的,无际的黑暗中缀着几个光点。我拉着我的死党,蹑手蹑脚的地逃离大人,溜到戏台一侧的门……嘿!没锁门!天助我也,我喜出望外,悄悄地拉开一条门缝,溜了进去。

“小朋友啊,你在做什么呢?”正当我寻视着大堂,背后突然响起阴阳怪气的声音。我的心跳漏了半拍,全身的血液仿佛凝固了。“没……没干什么啊。”……我打了个冷战,转了过去,只见一个红眼大白脸站在我面前,鬼……鬼啊!我吓得把刚开始的目的都忘了。“小朋友,你喜不喜欢看戏啊?”大白脸问道。我无语了:怎么回答?怎么回答?如果说不喜欢……那她等一下不会把我吃了吧?我脑补了千余种死法,最后,机械地点了点头。

“好极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我们这个行业的,不多了……唉!”她长叹了一口气,眼里有了一种令人说不清的忧伤与喜悦,“好啦,天色不早了,小朋友你快回家吧,什么时候有空来玩吧!”她摸了摸我的头。好像……没我刚刚看到的那么凶了。

我逃也似的窜向门口,才发现死党已不知何时失踪了。我三步作两步地跳下楼梯,一束手电光打在了我脸上:“唉呀,小C,你跑那去了?急死我们了!”姑姑把我搂进怀里,匆匆地送我回家了。

从那之后,我天天造访戏台,得知了那个戏子叫W,打小耳濡目染,喜爱高甲戏,十五岁便开始拜师学艺,苦练台上功,我不禁暗暗敬佩她。白天没有演戏时,我就常常去看看那精美的道具头饰,还好奇那袖子为什么要那么长,都拖地板了。渐渐地,我对高甲戏有了些好感。

戏一连唱了七开。第七天,秋风萧瑟了许多。一如既往,幕起……唱腔起,时间仿佛快了很多。我贪婪地盯着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戏服,美轮美奂的妆容,还有那韵味十足的腔调,常觉得看不够,听不够。时间滴滴答答地走着,戏幕准时地落下了……

倾听秋天的心跳初三作文 第12篇

当树叶渐渐飘零,大雁成群向南飞,迎面拂来的微风中带着的些许凉意,无不在提醒着人们,秋天要到了。

秋雨,是秋天的心跳。

最喜欢的不过是秋雨,在傍晚夜分,密密的秋雨斜织着洒落下来,带着树叶埋入尘土的的气息,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大地上,恰如此时天边的夕阳还没落下,天边被红晕浸透了的云和秋雨一起,似一抹娇艳明媚的红,又似少女羞红了的脸,媚眼如丝般的勾人惊心动魄。

秋风,是秋天的心跳。

你听过风声穿过树叶沙沙地响声吗?亦或是树叶飘零地低叹?那是秋风,也是秋天的声音。那是你走路时突如其来的凉意,也是看见树叶飘落心头的.一抹惆怅。秋风吹散了落叶吹零了花朵,在这个万物萧条的季节,难免会让人心生幽怨,但是,它同时也吹来了枝头硕累的果实和新生的希望。不会结束也就不会有新的开始,它纵使吹散了所有花叶,再经历一个寒冬,又会获得新生。喜欢秋风中这样的无情中又有情。与其残花败叶在枝头苟延残喘,不如来年获得新生傲然开放。

秋实,是秋天的心跳。

它不同于春天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不同于夏天的艳阳高照,热情似火,不似冬天的彻骨寒冷。然而却更喜欢秋天。它带走了果实和收获的喜悦之外好像也别无其他。但是,它在街头金黄的树叶上,在枝头的硕果中,在枯叶的条纹中洋溢的是一种朴素,一种温情。那是所有人所追求的东西。

秋思,是秋天的心跳

古人总喜欢在诗中,以秋天来抒情,不管是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恬淡悠然,还是刘长卿的“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孤独伤情,亦或是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愁思……。秋天,好像自古以来就逃不过世人寄托悲哀愁思的季节,是天边一抹夕阳的余晖,还是一片枯叶引起的惆怅。

但你乐观地秋思,去倾听秋的心跳,你便会发现一种别致的美。它是最朴素,最平淡却又充满神秘的季节。大自然往往是公平的,在秋天过后严寒漫长的冬季,又会迎来新的一年。它摧毁了希望,又带来了新的希望。让人忧更让人欢喜。

初三散文-生命的秋天 第13篇

席慕蓉的散文《写给生命》则用实践创作很好地诠释了她的这一独特风格。

一、画境、叙事、义理精巧安排,文中有画,画中有境

绘画方面,席慕蓉主要是油画,她极巧妙地融合了中国画与西洋油画的诸多创作元素,既有油画的色块与光影,又有中国画的写意与气氛,在绘画和文学的双重天地里,表达着艺术家的执着。文学方面,评论者张东先生认为,“相比较于男性作家比较热衷于战争、历史、时代、社会等重大题材的宏大背景下书写,女性作家往往偏重于人的命运、性格和情感在历史进程和嬗变中的一个侧影。” 席慕蓉的确善于在诗文中书写生命的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于生命之“真”的由衷热爱和不懈追求。

《写给生命》以“我站在月亮底下画铅笔速写”开头,点明了入画的意境,用油画的笔触,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示了一派色泽柔美而协调的文字表象,空濛的月光,疏朗的意象,鲜明的主题,作者明快又善思的胸襟与读者瞬间共鸣。同时,中国画与中国传统诗文的优秀品质还在于,静态与动态、画面与叙事的巧妙结合,从而使作品的意境更为深广,作者也借此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念和情感。第一部分既有月色的静态,也有邻家狗的“巡视”和“不停地拨弄出细细碎碎的声音”,还有“夜归的行人”经过时的咳嗽等动态描述, 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叙述或疏或密,流露了自己的内心见解和生命感悟。前三部分的描绘与叙述,已经建构起了一组丰富而丰满的意象,但建构还需解构,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顺理成章地意识到了 “那些善妒”的艺术家和“自我的发现与自我的追寻”的艺术家, 解析“把海浪掀激起来”的和“那些在安静地埋首努力着的”艺术家们的生命轨迹及生命观,画龙点睛,作者的生命思想也朗然推出: “猛然发现自己的落后是因为没有尽到全力”,于是感叹:“就这样在这熟悉的气氛与气味之间过完我的一生吧”,因为“人的自由, 在认识了生命的本质之后,原该是无可限量的啊!”

二、疏朗与精密天然融合,率性而又严谨。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程国君认为:“台湾女性散文在文学史上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是它在思想价值上呈现出新的旨致以及在散文诗学建构方面呈现出来的新的品质。”然而具体到某一篇美文,不仅要旨致新颖,形式多元,而且要语感优美,材料安排既切近事理又张弛有度,《写给生命》正是这样的文章。一方面,席慕蓉积极利用了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不加拘束地抒发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真朴感情,另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中国文学传统的艺术技巧。所以,席慕蓉散文正是实践了一种东西方散文的新的诗学建构。

梁思成说:“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以《写给生命》的第一部分为例。疏朗的意象,除月亮外,因为番薯正在“我”的脚下而写出了具体的名字, 别的意象诸如孩子们、邻居们以及夜归人就被朦胧化了,只是作为一个简略的符号出现,从而切合了夜间的时令特征;而细密的意象则经过了作者的精心构思,比如,在这部分里,光是月的形象就出现了十一次之多;而“我”所置身的环境描写也是被精染细描的, 作者不惜笔墨,用了第三节、第六节和第七节的文字来建构起一个 “既不虚幻也非梦境,只是让人无法置信”的美妙意境,表达自由自在创作劳动的生命之美。

初三散文-生命的秋天 第14篇

总理,您黑黑的眼圈告诉我们,您没有合眼安睡;

总理,您的声音已经有些嘶哑,但依然亲切,始终镇静,更加坚定!

总理,您连续3天72小时,马不停蹄,夜以继日……

面目全非的道路,

地动山摇的余震,

哗哗直滚的泥石流,

没有挡住您奔赴灾区深处的步履。

您,星夜奔走,风雨兼程。

牵挂着10万群众的生死安危,您,向共和国的军人们大声疾呼:

“……人民养育了你们……”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总理,您温暖的双手抚摩着遗孤幼童的脸蛋,轻轻安慰:“不哭,马上就有吃的……”

看着卡在水泥板中的受伤学生,您,没有顾及您大国领袖的风范,潸然洒落滚滚热泪!

滚滚热泪啊,催开一朵朵生命的花蕾。

13亿人大国的总理,

共和国的“当家人”啊,

您七尺男儿,

年近七旬的老人,

面对大地震中遇难者的遗体,俯首哽咽:“我给他们鞠个躬吧!”

在与死神抢夺时间的紧要关头,在抗震救灾的艰难时刻,您,毫不犹豫地下达打响攻坚战、吹响集结号的命令:

“抗震救灾,必须举全国之力!”

应对突如其来,胜过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特大自然灾害,总理——

您,轻轻抚去千疮百孔、痛失亲人的灾区那悲伤的眼泪!

您,让修复这一方破碎山河的决心变成千万个决心!

您,让古老的民族又一次紧紧凝聚在一起!

万岁,最可爱的人

出击,出击,出击——

长途跋涉,徒步行军,星夜兼程;

头顶上是摇摇欲坠的滚石,脚底下是裂缝悬崖;

顾不得吃饭,来不及休整;

把淅沥的雨天当房,把余震不停的山谷当床,

——亲人啊,连续作战三天三夜的此刻,你们怎能睡得安稳?

在汶川,在都江堰,在北川,在什邡,在绵竹,在青川,在理县,在平武,在茂县……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在生与死的夺路较量中,你们——

刨啊,刨啊,刨啊,

哪怕被钢筋刺破了手,

哪怕让废墟崴伤了腿,

一米,两米……

一人,两人……

生命在复活,奇迹在诞生……

一双双手,托举起一枝枝生命之绿!

余震还在继续,恶魔没有完全消退。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人吧!……”面对死神的挑战,被战友拖住的小战士双膝下跪。

——大地动容,苍天垂泪!

塌方瘫痪的生命通道上,你们排险除障,挥汗如雨;

帐篷“医院”里,你们驱赶死神,妙手回春;

汶川“孤岛”中,你们神兵天降,突破乌云。

橙黄服,迷彩装,橄榄绿,白衣天使,

陆海空,从将军到士兵,

赤胆忠诚,构筑一道道生命的坚固堡垒。

熊熊烈焰吞噬时,

滔滔洪魔泛滥时,

暴雪冻雨肆虐时,

危急、危重、危险的最前沿,

迎着死亡的血口利齿,

你们,直面而上,奋不顾身!

万岁,英雄的人民子弟兵!

万岁,灾难中最可爱的人!

废墟中,不息的生命之音

震后,狼籍。

争分夺秒的抢救,搜寻。

废墟里,顽强生长一缕缕生命的旋律。

年纪小小的孩子,被挤压在钢筋水泥板的缝隙,却把挨近身边的死神当作一页课本,簌簌轻语地翻了过去;

“……别为我担心,我会注意保存体力……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来救我的!”扑闪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的女孩,在黑暗的夹角中,为自己过了一个22岁的特别生日;

“我们唱个歌吧!”埋在倒塌的楼层中的十多名小学生,用歌声击溃了干渴、饥饿和恐惧……

地震灾难中的生命大歌,永不会消失。

捐,生命对生命的崇敬

好想好想,当一名志愿者。去汶川,去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刨一把土,挖一块砖。可是,我只能坚守岗位,做好我正在做的份内的事情。

那就捐吧,只要有爱,就以爱的方式传递——

捐,捐出微薄的薪金;

捐,捐出难得的点点利润;

捐,捐出兜底的零花钱;

捐,捐出鲜红的血液,捐出滚烫的奉献……

捐,捐出我们的感动,捐出我们的真情,捐出我们爱的接力!

哪怕十二级地震,也震不裂、摧不垮我们民族的意志和信心!

上一篇:甜樱桃建园定植技术下一篇:石药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