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2024-05-26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精选8篇)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第1篇

喜欢这样细细碎碎的声音,总是那样的轻柔的小心翼翼的在心底缓缓蔓延,四月,某个午后苏醒在稀稀疏疏的雨声中,与久别的春雨乍然相遇,心中雀跃着,欢喜着,却不愿意惊扰它们,用最安静的姿态,默默观赏。

雨声,来至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我总是这样认为的,于是,把每一个雨天,当做是上苍的恩赐,当做一次安逸的享受。

也记不清有过多少个窗下听雨的午后了,在初春,在夏末,在秋风乍起时,在还未落雪的日子里,雨儿用它们不同的情怀,洋洋洒洒,模糊了我心田与我的玻璃窗,然后留下深深的轨迹。我站在离窗最近的地方,平静着,漠然着,感受着耳畔那些无法扑捉的声响。

其实雨儿是没有声音的,只是在坠入尘世的瞬间,发出了浅浅的低咛声。于是正个小城都回荡着这样的声响。

雨儿的世界是安静的,可是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世界里,停留太久,迈着匆匆的步伐踏向归家的途。我却不然,我喜欢撑着那把淡紫色的伞行走在稀稀疏疏的雨丝中,不是为了归家,是为了走完一条街然后再走一条。明明记着回家的路,却又像一个迷失了方向的人。有的时候误以为自己在寻找一条走上云端的坦途,然后让淡紫色的小伞在云间绽放,带着薰衣草的颜色和芬芳在洁白的云间绽放淡淡的紫,该是美好的一件事吧?

在雨中,心是宁静的,没有声响,潜行着,摸索着,闻着湿湿的空气里,被润泽过的泥土的气息,被滋润过的枯枝的气息,我喜欢这样的气息,因为哪就是大自然的芬芳。有人说,雨之所以会落下来,是因为它把大地上一把把伞当做了盛开的莲。果然吗?回头看看巷子里,一把把移动着伞,带着各自的色彩,鲜活的存在雨的世界里,不论是不是盛开的莲,都可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吧。于是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不是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也不是期待遇见她的人,我却是一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寂寥的雨巷的人。我不需要有谁来唤我无人知晓的名,或拢起,耳边浅浅湿去的发。我只是期待,邂逅一场平静的苏醒和重生。

娇柔的身子,总是经不起任何起落的瞬间。在春天里挣扎着,嚎叫着,刚刚用尽全力张开层层叠叠的花儿们。便在这场稀稀疏疏的雨中瞬间飘零了,一切的挣扎乃至于最终欢快的释然,而飘零的瞬间,却没有了任何的声响,悄无声息的完成了最迷人的谢幕。花的开放是美好的,而花的飘零也不由分说的这般感动。美好消折了,就像我的童年一样,消折了。

来年春光灿烂时,便是花儿重生日,但是我的童年却再也找寻不回了。多想独坐山间,再看看我家乡的雨,再看看它们如何润泽我的山坡,如何灌溉我的麦田,如何洗礼我的花草。如何带走我的污浊。而如今深深不惜的雨声,轻轻触摸着已经久去的美好,已经模糊的岁月。

夜近阑珊,雨声渐渐远去,把它留在心上,慢慢品味――声,可以是这般动情的生。

[高中写景状物类散文]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第2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写景状物类文章的一般特点。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阅读步骤

1、每篇短文读两遍。

2、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3、读题目要求,并作批注。

4、根据要求解题。

二、例文阅读 出示例文1

美丽的珊瑚岛

我们在走廊旁边的帆布椅上坐下来,从这里望出去,一幅美丽的珊瑚岛景色展现在我面前。

小岛前面,是一个圆形的、平静的礁湖。湖水低浅清澈,湖底铺着一层白色的细沙,阳光照耀下,礁湖闪闪发光,倒映着南方天空的蔚蓝和深邃,如同一面翡翠的镜子。湖的四周,一圈环形礁环绕着它,环形礁上长着一排椰子树,蓝天白云衬托着它们那高大的剪影,显得分外美观。环形礁外面,就是浩瀚无边的大海了。一排巨浪奔腾而来,撞在珊瑚礁上,溅起细雨般的浪花。整个珊瑚岛,就像嵌在一条雪白的、由碎浪组成的带子当中。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这样的和平,这样的静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围绕()

格外()

2、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3、第二自然段是按()顺序写的。先描写了(),又描写了(),最后描写了()。

三、讲解订正,问题反馈

四、学生独立练习出示例文2

竹 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材料,又是造纸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和茹可供药用;竹笋不仅味道鲜美,还可以助消化,防便秘。‖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吮吸着雪水,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衣,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畏压力和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的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术家所雕刻,游人所向往。

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用“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作者从竹子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__来说明竹子“全身是宝”。

3、把第二段中表示竹子生长过程的动词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4、竹子的品格是。从竹子的品格而想到我们每个人需要的是 的精神。

中学写景状物散文教学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我国, 散文拥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也以散文居多, 现代作家中也有很多专注写散文的名家。古今中外的经典散文是文学家们学识和智慧的结晶, 阅读散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散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明确把散文教学确立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并且规定中学生要学习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了解散文的艺术特征,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鉴赏散文的内涵, 以此获得阅读体验。

中小学安排的散文教程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还要阅读大量优秀的散文名篇。而且散文阅读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内容, 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考试成绩的角度出发, 散文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散文教学尤其是现代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发现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很差, 尤其是对一些写景状物类的散文, 学生学习起来更是一头雾水, 难以理解散文所写的内容, 更谈不上把握散文所表达的感情。很多一线教师也清楚地知道大量地阅读是提高学生散文阅读素养的良方, 无奈在网络文化日益发达的今天, 让学生静心阅读在他们眼中看来有些枯燥的散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学生阅读名家散文, 尤其是写景状物类的散文需要兴趣, 更需要能把他们引进散文阅读之门的导师。初中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散文名篇的兴趣, 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因此, 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 让学生主动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名篇,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成绩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名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点思考。[1]

一、引导学生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情、景、理

教师要对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语言、情感以及手法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内容加以整理, 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

众所周知, 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语言优美, 但同时又比较深奥, 尤其是作者写作的过程中, 往往信手拈来, 这对阅读面较为狭窄, 理解能力较弱的初中生而言, 能从字面上读懂一篇意义深刻、情感丰富的写景状物类散文是培养他们阅读散文兴趣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文章当中的难句, 通过理解这些难的字句帮助他们扫除阅读障碍, 为阅读文章打下好的基础。

写景散文的语言很优美, 运用的手法也很多样, 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在给学生带来优美的阅读体验的同时, 也为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带来了障碍。状物类散文阅读的难点在于散文会大量运用象征的手法进行写作, 象征手法对初中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 它不像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那么形象生动, 以学生现有的的阅历和思维方式, 让他们理解象征手法还存在极大的困难。如日本当代著名的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的写景散文名篇《听泉》, 在写景时就运用了大量的手法, 而且所写的景物随着作者思想的改变一直在不停地变换, 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就是文章很散、语言很难懂。如果学生对一篇文章最起码的读懂都很难, 那么开展欣赏层面的教学就更加艰难了。因此, 在进行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好学生掌握各种常见的手法的特点, 以此帮助他们读懂写景状物散文。

阅读经验表明, 很多写景状物类的文学作品的创作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写景状物, 它们有一个更加深远的写作指向, 那就是作者往往借助这些景或者物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或者表达作者对某一哲理的思考。而学生在理解散文的感情和其中蕴含的哲理时, 由于受到阅历和时代的影响, 很多人难以准确把握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情感,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思想感情成为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矛盾的状物散文名篇《白杨礼赞》的教学, 重点就是要把握作者对白杨树包含的感情以及白杨树这个形象所象征的精神。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距离遥远, 使得许都学生理解这篇散文的感情时很艰难。再者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 散文的写作手法是最复杂的。一篇散文, 作者会同时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写作, 学生阅读的能力本来就弱, 要让他们进一步分析和鉴赏散文写作手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更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读懂、读好写景状物类的散文,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能力。

二、了解学生, 引导学生感悟经典

初中散文教材安排的篇目很少, 但阅读补充的的内容篇目众多, 指导学生阅读好优秀的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考验。虽然在教师眼中, 很多文章都是经典佳作, 但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90 后, 他们成长于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 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前卫、开放的思想, 使他们对经典缺乏敬畏的心理, 从他们对杜甫、李白等伟大诗人的恶搞中可以感受到这群学生对老师口中所说的经典那种毫不在意的心理;加之90 后学生自身的个性叛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使他们觉得老师们口中的散文名篇, 只是过于迂腐、难以理解的天书, 《徐霞客游记》里的优美的景物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过于陌生, 只有网络上的玄幻文章, 又或是书店里租来的廉价武侠小说才对他们的胃口;《文化苦旅》中对文化的追寻和忧思已经不足以打动现在的孩子, 只有韩星和国产连续剧才是她们憧憬的对象[3]。

因此, 散文名篇的世界虽然奇伟瑰丽, 但是学生们却不肯踏入文学之门, 很多教师虽然头疼却无可奈何——毕竟老师不能代替学生体验散文名篇经典的优美。由此导致的恶果就是学生对阅读散文名篇经典毫无兴趣, 部分教师裹足不前, 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使得教师和学生都丧失了应有的积极性。所以, 教师在进行散文名篇教学之前, 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散文名篇的喜好情况, 根据学生的阅读偏好, 结合中考考试要求, 指导学生阅读散文名篇。如有些学生喜欢阅读中国现代散文, 但不喜欢外国散文名篇;有些学生偏爱古代散文, 但不喜欢阅读现代散文;有些学生喜欢阅读哲理散文, 但对写景状物散文提不起兴趣……这些情况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学生的阅读偏好是活的, 考试的要求是死的, 面对这样的矛盾, 教师要慢慢引导学生放下浮躁的追求, 学会沉心静气地走进写景状物类散文名篇中去, 让学生学会敬畏经典, 并逐步爱上经典, 感受经典散文所能带给他们的精神享受。

三、明确目标,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进行写景状物散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明确写景状物散文教学的目标。写景状物散文教学的人文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让学生通过阅读散文, 在体会散文名篇语言美的同时, 接受思想情感的熏陶, 提高自身修养。而写景状物散文教学的另一个目标是应付好考试。阅读写景状物散文提高人文素养远比应付考试更加重要。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感悟经典[4]。

首先, 老师要明确一个观点, 那就是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不是应付考试, 而是将一种文化和思想传授给学生。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 虽然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是以考试为目标, 但从散文名篇本身来看, 他们的价值远远高于中考。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能让学生体会散文的语言之美;阅读史铁生的《我的地坛》能让学生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索;阅读《徐霞客游记》则能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优秀写景状物散文的魅力……老师如果只是针对中考的要求进行散文名篇教学, 那就只能是针对散文考试的要求对散文进行肢解, 把一篇优美的散文分解成为语言、手法、思想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固然对应付考试有一定的作用, 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从鉴赏的高度去掌握一篇散文的精髓。因此在进行散文名篇讲授之前, 老师应当用观看一些优美的写景状物类视频的方法进行引导, 让学生自愿走进散文名篇的世界, 之后老师再结合中考考点, 从散文赏析的角度进行解读, 让学生既能乐在其中, 又能从中得到中考所必需的知识[5]。

其次, 面对散文名篇教学, 教师不仅仅只是一个讲授者, 更是一个“选择者”。古今中外有价值的散文名篇非常多, 在繁多的散文名篇经典中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目意义重大。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符合学生阅读实际的角度考虑,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诸如《文化苦旅》《徐霞客游记》等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而又能符合初中生阅读偏好的书目。而从应付考试的角度考虑, 教师要充分了解所在地区中考写景状物散文考试的内容, 在讲解写景状物散文时, 应从中考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入手, 准确把握考点, 慢慢引导学生, 让学生自愿走进散文名篇的世界, 把散文阅读当成一种享受, 而非应付考试的手段。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

总之, 在开展写景状物散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就应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 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注意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地投入到散文名篇阅读中去, 感受散文名篇, 体悟经典。屈子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要秉承屈子的求索精神, 探索出更多符合教学实际的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的好方法, 让常规教学更有文化色彩。

参考文献

[1]张书军.纵向多重阅读——文学类课文教学的核心[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9) .

[2]肖莉.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3) .

[3]余映潮.给词写话, 趣读课文[J].语文教学通讯, 2011 (1) .

[4]龚伟.有序阅读提高素养——浅谈初中散文名篇导读的学习[J].考试 (教研版) , 2008 (4) .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 第4篇

—、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写景状物一般描写景物的精妙、突出,景物的特征,与文章的整体氛围相协调,使文章保持统一和谐的风格特点,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读写景状物散文首先要赏析景物描写,弄清描写了哪些画面和对象,并了解它们的主要特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描写了百草园的优美景色,既生动表现了百草园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字里行间又洋溢着对百草园的热爱、眷恋、深深怀念之情,更有力地突出了“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一中心。又例如:朱自清的《春》具体描绘江南美景时,分别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江南春景的由衷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理清景物描写的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因此理清作者的写景顺序,对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有很大帮助。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一般有以下几种:(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从四周到中央或从中央到四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总之,这两个“不必说”是写百草园的整体,先写静物,后写动物。又如:《春》描绘“春雨”图时,是按照从近到远、从静到动、从物到人的顺序写的。(2)观察的先后顺序:此类文章一般按照游览的行进路线进行描写,条理清晰。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按照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写的。(3)按景物的不同类别: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第三自然段就是写了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

三、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写景类文章的结构一般有三种:(1)总分结构,它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如:《春》先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然后具体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最后热情赞美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具有“新”“美”“力”的特点。(2)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观察点换了,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这类文章,文中一般都有明确的“提示语”,提示读者作者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如《黄果树瀑布》。(3)按照时间的推移安排层次,如《观潮》一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四、反复赏读,品味语言

對于写景状物类的文章,我们要反复赏读,品味语言,让自己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品味写景类文章的语言,方法很多:可以认真诵读,边读边在脑海里“放映”文字的影像,边读边品味语言本身之精彩;可以认真默读,静静地欣赏优美隽永的语言,品味语言背后的意味情味,评价课文的语言风格;可以背诵课文片段,记诵一些优美的语句,获得良好的语感;可以圈点批注“写读”的形式品赏精彩精美的散文语言。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写景,语言就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觉。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另外,要充分认识到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恰当的比喻能使景物生动形象;拟人手法的运用更是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则可以增加语势,强化表达效果。例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像铺了一地金子,金黄色的稻子垂弯了腰,一阵清风吹来,一根根稻子像一个个金色的火龙,在那里摇摇摆摆。涨红了脸的高粱和玉米像哨兵一样站着,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金黄色的梨子像一个黄灯笼,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光彩夺目。这里的柿子早已熟透了,红彤彤、亮晶晶的,就像无数个吊了蜡烛的小灯笼在闪烁。”

五、体会写景文章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第5篇

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 夏继清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卜平

【摘要】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已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从教材选文的数量来看,苏教版高中的教材选文,尤其是现代散文,几乎占据语文教材选文的半壁江山。在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上有不少教师仍然不知所以。笔者从黄厚江《葡萄月令》教学内容的确定受到启发,试着从立足文本、关注学情、文章体式、编者意图等方面来反思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第6篇

命题:张正芳 审核:郭春凤 复审:杨胜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写景状物散文的阅读方法。

2、了解中考考点及考题类型。

3.探究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回顾经典:

写景状物散文:

七上:《春》《济南的冬天》《三峡》《夏》

八上:《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蓝蓝的威尼斯》 八下:《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

九上:《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绿》(回顾课本中学过的经典写景状物散文让学生明确写景状物散文是作者通过写景或状物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或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怀、或由景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用来象征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明晰写景状物散文考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分析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赏析语言。

4、把握形象,赏析手法。

5、探究感悟,把握文章内涵。

三、授之以渔

(一)《游司马祠》(见《资源学案》82页)

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第二步:明确考点

第三步: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12根据作者的游踪,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主要景点的名称。(3分)

正门→ →

对应考点:

1、理清文章思路。

课内对接:游记类散文的“移步换景”,如《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小石潭记》《阿里山纪行》《美丽的西双版纳》

答题思路: 通读全文,注意文章各段领起句、关键句中的地点名词,边读边勾勒作者的游踪。

3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7(3分)

对应考点:考点

2、分析思考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乡》中开头的景物描写)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故乡》中开头的景物描写、《社戏》中的景物描写)

3、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精神(《白杨礼赞》)

4、推动情节的发展(《海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春》)

答题思路:筛选景物描写的语句,结合结合景物特点、作者写景的目的和情感态度等内容分析其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之一就是渲染气氛,单独描写一株千年古柏极易令人产生联想,想到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同时在描写中自然流露出作者的敬仰之情。)

1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两句诗的理解。(4分)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

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须遵循“句不离篇(段)”的原则。所谓“句不离篇(段)”,一是指不离文体,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写作目的,句子的表达作用也有所不同;二是指不离上下文特定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里,句子的表达内容、感情色彩、语意轻重也是不一样的;三是指不离文章主旨,对句子的理解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临渊垂钓

郁孤台笑了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

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11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2.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3分)

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

1、理清散文的思路。

13.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2分)

历史的霉点:

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品味词语含义)。

14.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15理解。(4分)(1)

(2)

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品味诗句作用)。.阅读文中第⑦段和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2分)郁孤台为什么“笑了”?(2分)对应考点:

3、紧扣语境,品味词句。

五、学海拾贝(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第7篇

(1)不因是泥土的守望者,才热爱每一种庄稼。面对大地上的万物,我一向以为,真正的智者应是那些具体而抽象的粮食。它们全部来自土里,它们简朴单一的形象,会让我心情突然复杂地想些什么。

(2)进入陕北后,这种感觉更是无遮无拦了。那时,我几乎是不知疲倦地把目光放出去,在这片千沟万壑罗织出的大莽原,一心一意地搜寻着:究竟在哪一种作物身上,负有这决土地的真魂呢?

(3)有一次,在一座浑圆的土峁上,看羊群在坡地里吃草。我的初衷,是想让这群似乎不计年月,只知缓缓移动的活体,来稳定一下十分浮躁的内心。等我无意识地回过头,却有一片雪白的荞麦花,在我经不住骚动的身后,很热烈地开放着。

(4)这突如其来的画面呵。我想,这是陕北对我的一种神示。我也就决意从荞麦的身上,剥认这个活得艰难而欢畅、贫穷且富有的地方。那一瞬,要不是农家子弟天生对庄稼的爱心,我的不安分的手脚,早将我拖进荞麦地里了,说不定会用不地道的腰鼓舞步,腾起一天的粉尘呢。也就在这时,我才把它当成这片天地中的一种灵物。

(5)让我一眼看中的,正是荞麦的色彩,并自认为它是陕北的圣物,应该在万民之中,万物之上。想想,它一钻出地皮,就是一坡的嫩绿。对于沉积很深的黄土来说,这点绿太单薄了,几乎敌不住黄河上几个浪花的冲刷。于是,它在寸把高的时候,就挣出一坡白色的小花,就让你明白,黄土可以淹没它的绿,但这最单一的白,却是怎么也埋不住的。陕北的亮色,或许就在荞麦开花的月份里。(6)我第一次看见荞麦花,是在一个沾带着露水的早晨。一坡连一坡的白,一沟接一沟的白,这是北方的雪也落不出的情节呀。听见花间嘤嘤的蜂声,真不知该怎么颂扬了。

(7)对于荞麦,我一直叫它黑麦。在我的诗中,能找到好些关于它的诗句。我也一直把它结出的黑色的颗粒,当作纯情的眼睛去描摹。这是荞麦捐献给黄土的第二种色彩呵。

(8)每每临近成熟的季节,都想从它的枝叶间,找到熟悉或不熟悉的眼睛。有时暗想,这一片荞麦,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睁得很生动的眼睛。老实说,不是我分不清,而是记不住他们一律土黄的肤色和衣着。想起陕北人。我的印象就是一片黄土。唯有他们的眼睛,才像这些熟透的荞麦,闪动在走不完的山坡上,并让人觉出日子在这里,还很坚硬地活着。

(9)雨中的荞麦,更是感人。因为这时在陕北,几乎所有的草木,都失去了往日的风范,面对灰黄的侵袭,它们不抗不争。唯有荞麦,又从头到脚,挣出一身的红色。其实,过不了多久,在经受一场刈割和碾打的痛苦后,也要离开土地,被堆在一个破败的角落里,成为旧年的风景。荞麦不管这些,荞麦要以一种铁红之色,为被秋雨浸淫得太冷清的大地,裹缠上一圈温暖的腰带。

(10)面对雨中的荞麦,我的眼前幻化出一坡击打腰鼓者。白色的头巾和褂子,黑色的布鞋和裤子,红色的腰鼓和腰带,这是他们一身的色彩呵,这也是荞麦的色彩,也是这块被黄土和黄风,吹刮得十分苍老之地的几种最生动的色彩。(11)荞麦呵,你是我与陕北对话的唯一的选择。面对一次次人心与地心的交合,面对一场艰难的灵肉之旅,谁能阻挡我摒弃众多的俗物,接受你花雨般的淘洗?此刻,站在被五谷覆盖着的山坡上,我渴望倒进荞麦初熟的怀里!

(12)荞麦,当我从情感的档案里,拣出这些方正的汉字时,我知道,你黑色的眼睛,就落在我捏笔的手指上。

1.第(2)段中的“这种感觉”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让人觉出日子在这里,还很坚硬地活着。

(2)我知道,你黑色的眼睛,就落在我捏笔的手指上。

3.文章第(4)段说作者因为爱惜庄稼而控制住自己没有跳进荞麦地,第(11)段却说渴望“倒进荞麦初熟的怀里”,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4.作者说“我也就决意从荞麦的身上,剥认这个活得艰难而欢畅、贫穷且富有的地方”,结合文意,概括说说作者最后从三色荞麦身上“剥认”到了些什么?(6分)

二、燃烧的月亮(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对它骂几声。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样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

④春天,一个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晚饭后,我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灯睡了。凌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啦,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⑤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往往眯上二三十分钟的样子,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暗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节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10,有改动)5.仔细阅读第①段,回答:(1)联系上下文,“看来过于光明了,也是不好”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谈谈你对“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这句话的理解。

6.请赏析“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这句话。(2分)

7.仔细阅读第⑦段,“那团月亮”为什么会“美得夺目”? 8.从全文来看,标题中的“燃烧”一词有哪些含义?

三、扁担颤悠悠

①扁担,无论来自深山野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溪涧的翠竹,就其外形特征来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简朴:直溜溜的一根,不枝不蔓,没有任何刻意的装扮与修饰,如同那个最简单的“一”字。

②然而,一根优秀的扁担却得之不易。并不是世上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制作成扁担的,坚韧、轻巧、弹力强,是它最基本的品质。扁担身上的每一条木纹,每一个劲节,不光要受冰雪磨砺风雨敲打,更离不开烈火的烘烤,热扑扑汗水的浇淬,方能屹立于天地之间,去承载千钧重压而不摧不折。也正因为如此,扁担才会成为我们这个崇尚简朴、勇于忍辱负重的民族的“国粹”,成为人生一座恒久的标高。

③在“伐木丁丁”的古老歌谣里,在唷唷嗬嗬震天撼地的号子声中,扁担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头挑着汗水淋漓的喘息和呻吟,一头挂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尽管小扁担不过三尺三,却历经了千万年的时光,一步一移地挑走了挡道的王屋山,劈开了千帆竞发的古运河,筑高了一片片巍峨瑰丽的皇宫庙宇,挑落了数不清的日月星辰,挑矮了望不断的盘山险道。

④质朴的扁担也曾经挑过陶渊明的秋菊、素月和豆苗,挑过这位归隐诗人的田园风光和陶然自乐的心境。凝结在扁担上那种清贫自守的贞操,熔融成世世代代文人的傲骨和向往、。⑤而朱德的扁担却深含着另一种意义,“铁肩担道义”。总司令的扁担挑出了伟人的精神与风范。他的扁担上闪烁的是对革命忠贞不渝的品格,以及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信念。尽管在那荒唐年代,有人曾偷梁换柱,企图刮掉那根扁担上的名字,但铸入人心铸入岁月的名字是刮不掉的,这正像铸就的历史永远无法抹掉一样。“朱德的扁担”,其独特的风姿,竖立在红色井冈山,增添了中国革命史的厚度和力度,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⑥其实,使用扁担最多的当然是农民。那些面向黄土背朝蓝天的农民,他们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身无分文,之所以能够世世代代自立于荒原,就因为手中有一根挺直刚毅的扁担。有了扁担就有了主心骨;他们就敢于上天揽月下海擒龙,身背扁担闯荡天下,让稻麦的清香和鸡犬的欢声驱散饥谨。常常,扁担还是农民自卫和反抗恶势力的武器。你看,当杨白劳高高举起愤怒的扁担,呼啸着向逼债的黄世仁头上砍去,那不可一世的恶魔不也抱头鼠窜了吗? ⑦当我挑着沉甸甸的禾苗稻谷,挑着臭气熏天的粪便土灰,跟随在母亲身后,沿弯弯山道,走向那一层层陡峭的梯田,那一闪一闪的扁担常常利刃般勒进我稚嫩的肩膀,累得我气喘如牛,腿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开步。那一刻,我是多么地恨扁担啊!一气之下,竟把它扔得远远的。母亲发觉后,总是默默把扁担拣回来,用她那被汗水打湿的衣袖小心翼翼拭去扁担上的泥土、草屑,一边抚摸着我血肉模糊的肩膀,一边含着眼泪说:孩子,别怪扁担,山里人的命就是靠它压大压硬的呀!⑧望着母亲的眼神,我羞愧了,后悔了。母亲的扁担不单挑过一家人的生活,在那兵荒马乱的年头还挑着我们兄弟姐妹,冒着纷飞的炮火死里逃生。母亲是那样珍爱自己的扁担,从不轻易丢掷,甚至不肯当歇息的坐垫,每天用完之后总是擦拭得一尘不染,高高挂在墙壁上„„

⑨如今,扁担在一天天离我们远去,许多人已渐渐从扁担的重压下解脱出来。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也似乎随之淡化、软化。在追名逐利的滚滚潮流中,投机钻营,豪取巧夺,正泛滥成一种时尚。也许,这时候更需要我们常常怀想扁担,甚至常常抚摸肩上那消退的老茧,保持人格的清醒。

9.结合①②小节,说说“正因为这样,扁担才会成为我们这个崇尚简朴、勇于忍辱负重的民族的‘国粹’,成为人生一座恒久的标高”这样说的理由。10.结合③~⑧小节,用自己的话概括扁担“成为‘国粹”“‘成为‘人生恒久的标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11.“尽管小扁担不过三尺三,却历经了千万年的时光,一步一移地挑走了挡道的王屋山,劈开了千帆竞发的古运河,筑高了一片片巍峨瑰丽的皇宫庙宇,挑落了数不清的日月星辰,挑矮了望不断的盘山险道。”这句话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内涵的?(4分)12.你是如何理解“扁担颤悠悠”中的“颤悠悠”的意思的?在谋篇布局方面,作者独具匠心,他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6分)

四、归于泥土 耿 立

①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②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麦收时看到父母,回到城里,胳膊、肩肘、脚踝都有红红的隆起的斑点,一如乡村泥土堆起的岗子。也许这就是警示,把故乡记在皮肤上,这是泥土给的。即使皮肤过敏也是乡村的徽章,让我对故乡充满眷顾。你离家久了,对故乡生分了,故乡就成了一种疼痛。正如我们的身体,某个部位不疼不痒,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哪个部位不适,哪个部位就有了问题。故乡给你皮肤的红点和瘙痒亦是如此,疼痛使你知觉故乡的存在。故乡以另一种方式呼唤你。

③农民和庄稼都是从泥土里生出来的,庄稼是泥土给农民的礼物,农民是泥土给庄稼的礼物,他们是默契的厮守者。有时一茬庄稼熟了,与泥土厮守的人也熟了;有时庄稼不熟,与泥土厮守的人也会熟。几千年几万年了,有谁知道有多少茬庄稼熟透了?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人熟透了?应该说泥土是沉默的,总不会絮絮叨叨说三道四,熟了就熟了,没有那么多文人的牵扯。

④惊蛰了,那么一个响雷陡然在泥土上喊话,泥土经不住这样大的诱惑,于是不管黑土黄土,都不再矜持,先把自己的身子软下来,让一切生灵在自己的怀里蠕动。惊蛰了,枯了一年的野草又重返人间,那天羊的嘴突然感到了草的多汁,羊的蹄子突然感到了泥土的粘脚。连囤里的粮食种子也知道了泥土的喊话,于是一垄一垄的种子开始告别储藏,到泥土里,像褪掉衣服洗澡。节气到了,该释放的就释放。

⑤我曾看到父亲用手扒开泥土,看泥土的成色,有时他竟然把泥土放在嘴里尝尝咸淡。故乡的泥土不能说每一寸都有父亲的脚印,但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注视的目光。对泥土和节气,父亲一直敬畏,即使他老年病了。有一次在田野里,我看到父亲用抓钩在地里敲砸土垃,一下一下那么专注,有时砸不开,他就蹲下,用手把那土块攥在掌心,一下一下揉搓。太阳就在头顶,泥土被晒得白花花。我不理解父亲,就埋怨说把最后的这地给人算了。但他固执地说:“没有了土地,那怎算农民。到泥土里转一转,薅一把草,捉一下棉花和芝麻上的虫子,也比闲着强。” ⑥不能亏待土地,你亏待了它,它就报应你,收成不好,炊烟不起。与土地厮守的人,高三语文质检(Ⅰ)第6页(共8页)彼此都清楚对方的脾气秉性。哪块泥土性硬,你就多掺和点肥料,多给些水;哪块泥土面软,你就让它歇一茬歇一季。泥土也是有灵魂有记忆的。你伤了它,它就给你脸子看。

⑦父亲用抓钩敲砸土块,说: “到挪不动了,再说不种庄稼的事,能种一茬是一茬。”是的,故乡是用一茬一茬的庄稼来计量生命的长度。有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茬念想;送走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次沉稳的收获。

⑧庄稼的茬子是无穷尽的,人的一生是有尽头的,而在泥地上劳作的人是无穷尽的。即使乡村都起了高楼,即使乡村的路面都铺成了柏油,农民也还是和土地亲近。那时,庄稼还是一茬一茬,还有播种还有收获。真的没有了播种没有了收获,大地上没有了农民,没有庄稼,那大地还会留存什么呢?

⑨霜降了,庄稼叶子颜色慢慢发暗,没了精神,树的枝条开始删繁就简。“删繁就简三秋树”,那删繁就简的手,是霜降,是节气。

⑩霜降过后,父亲说:“泥土也该躺倒睡一会,谁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与泥土厮守的人要讲良心,让泥土安静地睡一觉,不要打搅。”泥土睡觉的时候,连故乡的狗也会噤声。有时土地有了鼾声,那雪就会覆盖下来,鼾声就成了白色。

(选自《藏在草间》,贵州人民出版社,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2段中划线句子用身体的部位不适引发疼痛类比,说明故乡在人心灵中打下的烙印,通俗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 6段中 “报应”“它就给你脸色看”等词语,表明泥土有灵魂有记忆的,也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人不能亏待土地。

C.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土地观。

D.这篇散文以泥土为中心,托物寄情,抒写了泥土、庄稼、人三者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抒发了对泥土的热爱,表达了在经济大潮下土地逐渐萎缩的伤感,呼吁人们要呵护土地。

E.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从自身经历和审美形态等层面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对泥土进行了述写和认识,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14.简要分析作者用大量篇幅叙写父亲 “敲砸土块”一事的作用。(6分)15.联系全文,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整体赏析第4段和第10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16.《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 “归于泥土”内涵的理解。(6分)

五、雪域青稞 次旦多吉

①久在江南读书,一日独坐阳台,竟忽而想起家乡的青稞地来。那苍茫的图景,连带着一些许心绪,竟一股脑儿地填满胸壑,不能得解。

②也许你会觉得奇怪,青藏高原上的青稞地,不就和北方的麦子地是一模一样的吗?不就是如此平淡吗?看上去不如南国的稻田秀丽,不如西北的胡杨壮观,我只能这样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登上过巍峨的青藏高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看它们是如何坚强地生长。

③在我老家的东面,就有一块不大的土地,每到播种季节,母亲都会找人把青稞播种到地里。这块土地的土质很差,而且已经让先前的作物生长了一季,营养早已被上季的作物用光,再种青稞不是白白地浪费种子吗?有时,我会禁不住向母亲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母亲每次都是微微一笑。说:“青稞可不像你想的那样,只管种下去,不论怎么着,到了明年也能收,这样咱们就可以做青稞饼,也可以做青稞酒了!”原来如此!就像母亲对我说的,青稞真像她小时候一样,养孩子和养牲口一样,只要有能吃的东西,哪怕是糟糠窝窝头,只要有能穿的衣服,哪怕是几片破布头,他们一样可以长大成人。现在想起来,可不是吗,青稞不就是庄稼中的牲口吗!④于是,渐渐地喜欢上了青稞,这种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闲暇时候,我仿佛是受到了某种诅咒似的,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漫步中,走进齐腿深的青稞田之中。那些青稞刀切似的整齐,看上去异常壮观,偶尔地会有几株从整齐的队伍中冒将出来,饱满的果穗倔强地想要触摸天空。也许是因为贪婪生长,所以它们才会这么突出,而我更愿意将它们看成是田中的佼佼者。

⑤严冬过后,正是青稞返青、继续生长的时候,然而这个时候却是高原多风的季节。强劲的北风一旦吹起,就连杨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植物都要断条手臂下来,可是青稞呢,它们凭借根须,紧紧地抓住脚下的土壤,在猎猎北风中集体舞蹈!我似乎正在慢慢参透这其中的玄机,飞翔并不单单那么一种,鸟儿张开翅膀,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的,叫做飞翔;然而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只有一个完全的自由者,才会拥有这种飞翔。怪不得,会有那么多诗人热衷于描写青稞,这其貌不扬的青稞,真倒像极了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活脱脱的一个硬汉,活脱脱的一个精神象征。

⑥犹能记起初见稻子时的情景。因为读书的缘故,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西藏。火车一路驶向江南的土地,当我还沉浸在长江的壮观时,一抹重重的绿色映着敞开的车窗扑进来。我心想,这就是稻苗吧。它们整整齐齐地拥簇在一起,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如果说家乡的青稞地是一尊富有内涵的雕像,那么初见江南的稻田,真觉得它们像极了由色彩取胜的泼墨画。雕像凝重,饱含着思想的力量,而泼墨画则精致,细腻,让人想起“草长莺飞二月天”,让人想起那争抢暖树的几只早莺。

⑦如今,久在南国,我已切身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典雅和细腻,然而不论它是多么迷人,即便是每天都在看那一片片的稻田,我却总也忘却不掉西藏的青裸。虽然没有那么精致、典雅,却也别有一番率性而为的美。

⑧某一个暑假,我专程赶回老家,想去看看久违的青稞。这个时期青稞和油菜花一样长得茂盛而碧绿。回到家后,母亲先为我打点好餐饭,我心里就一直默默念叨:我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吃上青稞。我一口气吃了四个热乎乎的青稞饼。紧接着就独自一人跑向青稞田。当我爬上一座山头,一边啃着母亲做的青稞饼,一边放眼辽阔的青稞田时,我的情绪变得有些难以控制,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

⑨到这里,我觉得,我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但孝顺生我养我教诲我的母亲,而且更加孝顺生我母亲养我母亲教诲我母亲的青藏高原。

17.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青稞是“低调却又顽强的草本植物”?(4分)18.结合文本,说说“像青稞这样,乘着劲风,在地面上恣肆舞蹈的,也是一种飞翔”的含意。(4分)

19.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技巧和作用。(4分)20.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抒情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6分)

六、岳桦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只有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所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汽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色层出不穷,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地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地沿着山体将身躯匍伏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以“林”这个象形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站立,而是匍伏,象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汇不可的话,或许叫做“阵”及“阵营”更合适一些。那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它们到底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自同一课白桦树上的同一颗种籽。

白桦树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艳羡,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地难逃绝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回首一生的境遇,却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苍桑。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用预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的环境的残酷。

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过程中,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有删节)

21.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我仿佛看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些倔犟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2)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23.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6分)

2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七、故乡的槐树 孙守名 再过几个月,煦暖的春日就会蹒跚而至。站在逼仄的庭院中,留恋地打量着这棵虬劲苍然的古槐,一片茫然;我决计在冬末春初开解她。

古槐移栽至此已有百年历史,沧海桑田,犹然春萌夏华,枝叶丰茂。槐根盘根错节,破土兀立,穿屋基而出。枝干侧仰,右侧有碗大空洞;枝条旁逸斜出,贴墙而上。槐体枯干葱茏,枯干处,树洞存贮清水斗许,澄澈可鉴,至冬日而不枯;葱茏处郁郁苍苍,参天而立,槐叶随风飘逸可人,花朵串串,清香四逸,满园春色。秋风萧瑟处,遍地秋叶秋蕊,脚踏上去,松软沁骨,心神俱静,秋的韵致便清清爽爽地驶入眼底。这时,泡一壶酽茶,夜坐槐树下,听秋风穿墙而过,听槐蕊落地有声,听秋虫鸣唱心曲,仿佛进入一个通灵的天地。

庭院暗狭,前后被大伯、二伯两家院墙夹堵,拘谨而急促。父亲几欲搬迁,但又对老屋恋恋不舍,安土重迁。后来家中人口渐次增多,院落更显得捉襟见肘。最后,家人反复磋商,决定伐掉古槐,挪开一片天地,备兄弟姐妹舒腰展足。不过,父亲后来还是改变了初衷。父亲讲,就在当晚,一位布衣布袍、手拄龙头木拐的老者进入他的梦乡。老人神情黯然,面容憔悴,自言身为槐神,历陈功过是非,只说得父亲心酸凄怆,欷歔不已,难以自持。飒然惊觉,竟是南柯一梦。父亲披衣出户,但见月色如洗,清幽苍凉,古槐枯叶,飘落满地。自此,父亲打消了开解它的念头。

古槐屡遭困厄祸灾,想来令人凄悲。日军入村,各家搜寻,凡能值钱的物品尽被掠夺。祖母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挥舞着军刀向槐树猛砍,借此恐吓祖母。日军离去后,浑身颤栗的祖母用厚厚的棉布把槐树的伤口裹了又裹,心疼流泪,担心她会枯萎而逝。

国军驻扎在离村子不远的高山上,经常进村骚扰。母亲养了几只下蛋的老鸡,国军饿虎扑食,进家猛追,可鸡偏偏飞上了槐树,几个兵端起步枪一阵猛扫,那只母鸡自然难以幸免,就连槐树也枝断叶残,伤痕累累。母亲急得哭天抹泪,对槐树全然是内疚和心疼。破四旧那些年,村里揪人批斗,斗来斗去,没有什么花样,不知怎地就扯到我家的百年古槐。队长出语惊人,没有比这更旧的了,不破它破谁?天才的构想自然是悲苦的结局,一村人将我家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槐树被用粗麻绳捆绑起来,村长拿着几张破纸煞有介事地胡说了一通,三十八条罪状成立,随之,山呼海啸,三五个彪形大汉用粗壮的狼牙棒对树猛击,可怜那棵古槐转眼间皮开肉绽。我就站在惊魂中的母亲背后,满眼含泪地看着这惨烈的场面,脑中一片空白。对于这棵槐树,我觉得它对尘世已然倦怠,必不会复活。谁知,来年开春,嫩芽从枯枝下悄无声息钻出,绿油油,嫩青青,给这尘世顿时带来些许暖意。

对这棵百年古槐,我充满万千感激。艰难岁月,她向困窘中的全家无私地献出槐叶槐蕊,让我们渡过难关;在我精神极度消沉时,她以昂然的姿态和溢眼的绿意给了我精神的慰藉。

我的决计开解古槐,其实是私心在作祟。古槐百年,天灾人祸,沧桑岁月,磨折不断。千难万险中,她可曾有过伤心苦痛的泪水?可曾想寻得一丝温心的安慰?可曾有清风细雨、雨露甘霖?我将以刀砍斧削这种最残酷的方式让她得以解脱对今世的愁肠百结,或许,她将在春意盎然中像凤凰涅槃般获得永生。

站在院落里,仰望古木参天,肃然中有点愧疚和不安。再过几个月,又会春意浓浓,对这棵生死相依相伴的古槐,我会改变开解她的初衷吗?(节选自2011年5月《新华副刊》)

2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当中的作用。(4分)26.简要分析本文塑造的槐树形象,“我”全家对它的情感又是怎样的?(5分)27.这篇散文的主旨内涵丰富,请从语言应用、艺术手法、作品结构中任选一个角度入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篇散文主旨的理解。(6分)

八、走向胡杨 刘醒龙

(1)去新疆,第一个想起的便是胡杨。

(2)小时候,曾经有一本书让我着迷。那上面将塔里木河描写得神奇而美丽。当年苏联专家曾经否定这儿可以耕种。沿着天山山脉脚下的公路往喀什走,过了达坂城不久,便遇上了大片不知名的戈壁,活着的东西除了一股股旋风,剩下的就只有趴在四只轮子上的汽车了。往南走,左边总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右边永远是天山雪水冲积成的漫坡和一重重没有草木的山脉。

(3)汽车跑了两千多公里,总听见兵团人说,只要有水,这儿什么都能种出来。兵团的人还告诉我,胡杨也分雌雄,母的长籽生絮时像松花江上的雾凇。胡杨的花絮随风飘散,只要有水它就能生根发芽,哪怕那水是苦的涩的。爱垦荒的王震将他的部队撒到新疆各地,随着一百二十个农垦团的成立,荒漠上立即出现了一百二十个新地名。在墨玉县有个叫四十七团的地方,那是一个几乎完全被沙漠包围的兵团农场,农场的生存条件已到了不能再恶劣的程度。农四十七团的前身是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进疆后这一千多名官兵便留下来,为着每一株绿苗每一滴淡水,也为着每一线生存的希望而同历史抗争。从进沙漠,五十年过去了,许多人已长眠不醒,在地下用自己的身体肥沃着沙漠。活着的人里仍有几十位老八路至今也没再出过沙漠。另外有一些老战士,前两年才被专门接到乌鲁木齐住了几天。老人们看着五光十色的城市景象,激动地问这就是共产主义吗?对比四十七团农场,这些老人反而惭愧起来,责怪自己这么多年做得太少。在他们中从没有人后悔自己的部队没有留在北京,也不去比较自己与京城老八路的不同之处。他们说,有人做牡丹花,就得有人做胡杨;有人喝甘露,就得有人喝盐碱水。(4)兵团人有句名言,活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在那些除了兵团人再无他人的不毛之地,兵团人不仅是活着的界碑,更活出了国家的尊严和神圣。他们放牧着的每一群牛羊,都无异于共和国的千军万马。兵团人耕耘着的每一块沙地,都等同于共和国的千山万水。

(5)在新疆的最后一天,周涛赶来送别。我们没有谈到诗。我们谈酒。(6)被谈到的当然还有胡杨。

(7)和田是绕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折返点。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里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独自站在沙丘后面,来时的足迹,像时钟上的最后一秒,又像身临绝顶时最后的绳索。仿佛在与末日面对面,人很难再前行一步。兵团人在车上悄然睡去,他们曾经从沙漠这边进去那边出来,塔克拉玛干神话在他们的脚下改写得很彻底,成了日常的起居生活。车行十几个小时后,重又出现的戈壁上突然冒出几棵树干几乎粗过树冠的大树。兵团人说这就是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的次生胡杨林。活的、死的、倒的胡杨零星地散布在戈壁上,没有其他草木做伴,一只鹰和两只乌鸦在高处和低处盘旋。地表上没有一丝水的迹象。胡杨们互相间隔都在十几米以上。作为树,它们是孤独的;作为林,它们似乎更孤独。希望里有雨露,希望里有肥沃,处在半干枯状态下的胡杨,用粗壮的主干举着纤细的枝条和碎密的叶片,像一张张网去抓住没有云的空气中的每一缕潮湿与养分。白云晨雾这种亘古的印象,成了盐碱烙在胡杨树上的灰白色的苍茫与沧桑。(8)一种树为了天地,长在它本不该生长的地方。(9)一种人和树的沙漠戈壁有尽头。(10)一种人和树的沙漠戈壁没有尽头。

28.文章第六段“被谈到的当然还有胡杨”单独成段,其作用是什么?(4分)29.题目是“走向胡杨”,行文中直接写胡杨的笔墨并不多,忽而写戈壁滩,忽而写兵团人,忽而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是为什么?请从内容和写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30.本文语言精炼而意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兵团人不仅是活着的界碑,更活出了国家的尊严与神圣”这句话的内在含意。31.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形式,试拟写本文的第(9)段。32.面对五光十色的城市,有人怨天尤人,有人纸醉金迷,甚至有人为了“追星”而家破人亡,而我们在沙漠中生活了一辈子的兵团老八路却“激动地问这就是共产主义吗”,进而“惭愧”地“责问自己”。读后你有何触动和感想?请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谈谈你的触动和感想。(不少于50字)(4分)

九、故乡的炊烟 郭宗忠

①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我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它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

②故乡的炊烟是最早生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炊烟。

③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地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赶回家来,还耽误不了去生产队参加劳动。赶集卖掉蔬菜,是为了补给一个个长大的孩子上学的费用。

④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增加着冬天的寒冷。喝下一碗葱花和白菜炝锅的面汤,星光砭人的寒夜也会温暖一些。远处村庄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谁家的烟囱也跟着升起了一缕带着火星的炊烟。半路上生产队的牛棚里燃烧的火光,知道今夜又有小牛犊降生了,喂牛的老人又是一夜守护着小牛犊,为这幼小的生命烤火取暖。一边的炉火上烧着沸腾的茶炊,父亲推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经过牛棚前时,打盹儿的老人也惊醒过来,叫住父亲喝上几杯热茶,故乡的炊烟是温馨的。

⑤每当我们儿时撒欢儿玩,常常不知道跑到了哪儿。是去河边捉鱼,还是去树林里捉鸟,还是去场院里玩游戏?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忘情和快乐。只有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会来不及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黑瓷大碗喝着有豆粒的粥,玉米或是地瓜面的贴饼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三五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又到热闹的大街上疯跑疯玩。后来我在外地读中学,有时候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⑥黄昏后,故乡的炊烟都飘到了村外的树林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会悄悄来到有炊烟的树林里沙滩上约会自己心爱的人儿,单身汉大虎叔又在河坝上吹起了那支竹笛,幽怨的笛声迷离,能传到对岸的邻村,增加着夜晚的幽深。我们又在炊烟和月光里玩着百玩不厌的各种游戏,故乡的炊烟是浪漫的。

⑦当兵离开了故乡,最想念的是故乡的炊烟。无论走多远走到哪里,故乡的炊烟总是牵着我的思念。每一次离家前,母亲在低矮的柴火棚里给我煮鸡蛋,给我炒花生米,我都蹲在母亲的身边,故乡的炊烟飘满了四合院,炊烟的味道是呛人的。此刻,不知道我的泪水和母亲的泪水是被烟火呛出来的,还是用烟火来掩饰心里的离别忧伤„„故乡的炊烟是深情的。

⑧一次次离家归家,如今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每一次再回家时,总是怯怯的。离开故乡再回去时,奶奶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乡亲老人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永远不能再和我蹲在墙角下聊天,冬日暖暖的墙根下显得有些落寞。从前那种盼着数着日子回家的心思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了。这时我才体会到唐代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故乡的炊烟又是如此让人揪心。

⑨船营村的炊烟又袅袅地升起,是从故乡飘到了我寄居的地方?让我情思绵绵,如梦如幻。此刻,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里,沉醉在故乡的怀抱。(选自 2012年3月27日《中国文化报》)33.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4.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35.文章第②、第⑦自然段都写到母亲,请概括母亲的形象,并分析两次所写的内容情感有何不同。

36.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经验,就“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谈谈你的理解,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十、炊烟的味道 余继聪

①“很喜欢炊烟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她说出了我心底的话。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②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③每次乘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总是会经过很多村庄。我总是会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

④我羡慕这些庄户人,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炊烟,就是守着幸福。离开一座城市,我总是很激动,因为我又可以靠近一缕缕温暖的、香喷喷的炊烟。每当接近一座城市时,我总是会不断地回头,目光总是不愿离开那远去的炊烟,就好像每次离家时,总不愿放开母亲温暖的手。

⑤十三岁以前,我曾拥有过一缕炊烟。那是从滇中的一个小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守住一缕香喷喷温暖暖的炊烟,当然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⑥青涩的少年时代,贫穷与欢乐共存。每到农忙,学校都放假回家,即使上学作业也寥寥无几,没有任何负担,给了我们这些“半截缸”疯跑玩耍的机会。记得最清的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酷夏,一连几天的雨下个不停,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村里玩游戏玩腻了,不知谁出了个主意,何不趁着下雨去偷黄瓜吃,于是一呼百应。看菜园的于老头因为雨天也没有出来瞭望,坐在屋里发呆,我们几个毛孩子趁机下手,黄瓜架不高,尽管小心翼翼、蹑手蹑脚,但不知谁不小心“扑腾”一声把黄瓜掉在地上,惊动了于老头,他疯一样从屋里出来,边骂边追,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自己的猎物撒腿就跑。慌不择路,从小河里窜过去,身上、脸上布满了泥水。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哪是我们的对手,眼看追不上就停了下来。于是我们带着胜利的果实回到了家。

⑦从十六岁开始,我离家到更远的城里读书,就离我所熟悉的炊烟越来越远了。上大学的时候,尽管庞大的食堂里有几十种菜,只有角落里那位大妈常摆的一小盆腊肉最受我的青睐,它久经炊烟熏炙,自然有了炊烟的味道。吃着腊肉,我可以暂时忘记孤独,会想到炊烟,想到家乡的村庄和亲人。

⑧工作后,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这冷冷的城市,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香,炊烟也香,我知道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觉。那时家里有时烧辣椒秆、烤烟秆,烟常常熏得我眼睛生疼,鼻涕涟涟。于是,每隔一段我都得回家一趟,否则我就会无心做事。那是因为我离炊烟、离村庄、离家、离母亲太久了。我急切地赶回村庄,随着村庄和一缕缕炊烟越来越近,浑身就有一种温暖踏实的味道。我一踏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去拾柴,生火,为我做饭,尽管我一再表示自己吃碗开水泡饭就行了,但她仍旧会急急地到地里去拔蒜苗,因为她知道我爱吃腊肉炒蒜苗。

⑨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炊烟梦里萦,心乡有此影!也许,在各种清洁、高效能源走入了千家万户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对炊烟有什么感情,但我对炊烟的情感依然如故,万分牵挂。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母亲伫立街头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炊烟是流传在土地深处的民间摇篮曲的一部分。

⑩如今我的笔下,炊烟依然是天下苍生的一根命脉,血液一样写在土地上。行书叫温暖、楷书则叫骨架一样凝重的古训,明明暗暗,昭示千秋万代。没有炊烟,我魂魄里总有种漂泊无依的感觉。在故乡的袅袅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在心头!

(摘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中国三峡出版社,有删改)37.下列对“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这句话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守住炊烟,就是守住幸福。

B、炊烟里有童趣、童真的美好味道,更有对故乡朋友深沉的怀念。

C、炊烟里有饭菜的香甜的味道,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城市饮食的不习惯。D、炊烟里有故乡温暖踏实的味道。E、炊烟里有老母亲浓浓的关爱之情。

38.文章题目是“炊烟的味道”,第六节却花大量笔墨写童年趣事,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39.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答案解析 一

1.(1)“这种感觉”指作者想寻找到负载着陕北这块土地真魂的某种作物的强烈愿望。(2)①表现了作者对陕北的热爱之情②为下文表现作者从三色荞麦身上感悟出的象征意义做铺垫。

2.①在这块贫穷而艰难的黄土地上,陕北人还顽强坚韧地生存着口②陕北人淳朴、乐观、坚强的精神世界,让我禁不住要写文章歌颂他们。

3.第4段想跳进荞麦地的念头,表现作者因找到负载土地真魂的作物而无比欣喜的心情。第11段表现的则是作者被荞麦身上负载的意义“淘洗”后产生的热爱之情和归属之感。4.①白色的花、黑色的实、红色的秆,象征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精神。②三色荞麦,是顽强不屈地生活在艰难而贫穷的土地上的陕北人民的象征。二

5.(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1分)暗示月亮的有圆有亏才是恰到好处的。(2)① 该圆时就要圆,该亏时就得亏,盈亏交替才能体现生命的张力。② 圆是由亏换来的,亏损是为圆满做准备的,没有低谷何谈巅峰,没有奉献哪来生命的繁茂。(每点1 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6.示例:运用拟人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的动态之美,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1分)(答到一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得分)7.示例: ① 因为哪一刻,它居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明灯。(1分)② 我是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看到这一切的。(1 分)

8.示例: ①“ 美得夺目” 的月亮是在“故乡” 感悟到的,所以要抬爱家乡,热爱大自然。②“ 燃烧的月亮” 美得夺目,所以要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美。③盈亏交替,恰到好处,所以要理性对待生活中的起伏盈亏。④“ 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 亏” 时要充满希望,乐观向上,“ 盈” 时要关爱众生,绽放生命的精彩。⑤ 燃烧才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人生因付出而精彩,生活因造福他人而美妙。(每点1 分,答对三点就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意的回答)三

9.因为我们的民族是崇尚简朴的,而扁担的外形如同最简单的“一”字,是简朴的;我们的民族是勇于忍辱负重的,而扁担的每一条木纹,每一处劲节都要受到冰雪磨砺、风雨敲打、烈火烧烤、汗水浇淬才能屹立于天地间,承千钧重压而不折。所以作者这样说。

10.(6分,每点2分,答满3点能满分)

⑪千百年来,扁担体现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扁担精神。⑫千百年来,扁担凝结着世世代代文人清贫自守的贞操,熔铸了他们的傲骨和向往。⑬千百年来,扁担体现着革命家“铁肩担道义”的精神的风范。

⑭千百年来,扁担伴随着身无分文的农民艰难的生活,个体的精神是在扁担的重压下变得坚韧。

11.⑪运用了对比、排比的手法。(2分)⑫扁担虽然不起眼,但是它历经千年,伴随着这个古老而苦难的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2分)12.⑪“颤悠悠”形象地体现了扁担在重压下坚忍不拔的精神。“悠悠”两字还有“不间断”的意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扁担精神能被永远地继承下去的愿望。(2分)⑫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⑬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要呼吁“扁担精神”。因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优裕了,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也似乎随之淡化、软化了。在追名逐利的滚滚潮流中,投机钻营,豪取巧夺,正泛滥成一种时尚。(2分)四

13.【答案】BD

【解析】考查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要有整体意识,然后逐项根据涉及区间思考其与上下文和文章主旨的关系甄别比较。B项 “土地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说法过于夸大,加点词语意在强调人如果亏待了土地,土地也不会给人带来沉稳的收获;D项 “表达了在经济大潮下土地逐渐萎缩的伤感”文中无此意。

14.【答案】①父亲敲砸土块的言行,写出了他对泥土敬畏与依恋,形象表现在泥土中劳作已成为父亲这一类农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他们已离不开土地(2分),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变得具体可感,同时增添了泥土对乡村、对生命的美好意义(2分)。② “敲砸土块”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阐发文章主旨作铺垫(2分)。

【解析】考查重要句段的作用。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对内容主旨的表达、结构层次的推进或转折、运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等方面来思考。句段的作用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可以借鉴以下模式:(1)概括内容+对内容主旨的作用(2)结构上的作用。一方面是丰富文章内容,具体阐释了文章开头的 “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另一方面是为下文做铺垫。

15.【答案】①第四段划线部分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泥土禁不住诱惑时单纯可爱的动态美;第10段划线句子用夸张和拟人写出泥土睡觉时的成熟安详的静态美。(2分)②动静结合,节气的对比写出了泥土让人热爱与依恋,使文章节奏张弛有度。(2分)【解析】本题考查领会作品艺术魅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等能力。答题既要单独分析其表达技巧,又要结合起来整体考虑。

16.【答案】要点:①我回故乡,泥土把故乡记在皮肤上,在我的皮肤上刻上乡村的徽章,故乡的泥土、故乡的一切永远让人眷顾;②惊蜇回归,泥土释放生命,送走一茬庄稼,泥土就多了一次沉稳的收获,深情赞美泥土的无私奉献精神。③来了霜降,泥土回归宁静,人对土地应心存感激,亲近和敬重生长收获、养育生命的泥土;④生命归于泥土,人与土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农民以在泥土的收获来计量生命的长度,启示人生应辛勤耕耘,不懈努力,才能收获如泥土般沉稳、宁静与满足。(每点2分,答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体察与阐发能力,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能力。答题应当注意审题,“归于泥土”是文题,理解应从全篇入手,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同时又要联系生活体验作适当的阐发;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格式,讲究层次,观点突出。五 17.“低调”是指青稞看似“平淡”却“伟大”,看似“其貌不扬”却是个“硬汉”,看似只是“率性而为”却充满了美感;(2分)“顽强”是青稞能在“土质很差”、环境恶劣、多风季节里蓬勃生长。(2分)

18.青稞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与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姿态相似;(2分)青稞不畏劲风,坚韧顽强、自由自在的精神与鸟儿顽强自由翱翔于天空的精神相契合。(2分)

19.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表现了江南稻田的与家乡的青稞地的差别,(2分)突出青稞率性、粗犷、富有内涵的美。(2分)20.不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结尾由爱青稞拓展到对母亲、对故乡的孝敬,升华了主题,并不多余,不能删除。(3分)

或:同意。本文通过对故乡青稞地的描写,表现的是作者对故乡西藏的依恋和热爱之情,(3分)而从前面的描写中,读者已能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感情,如果以“我仿似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一段作结,这样全文戛然而止,余味无穷。(3分)六

21.(4分)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22.(6分)(1)答案:①绝地中的桦为了生存而迸发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挣扎的代价是沉重的;③生命的痛苦与希望同在。(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注意联系段落和全文中心)(3分)

(2)答案:①不幸的命运常常在毫无准备中降临;②桦的生命轨迹与生存环境因灾难而发生了根本改变;③它们将面临新的抉择。(3分)七

25.内容方面:点出本文写作对象“故乡的槐树”,交代古槐的生长环境“逼仄的庭院”;暗示“开解”古槐的原因是庭院的局促;“一片茫然”交代了“我”对古槐的矛盾心理。(2分)结构方面:“开解她”和结尾照应,为文章讲述古槐的历史做铺垫。(2分)

26.(1)古槐历经沧桑却枝繁叶茂,兀然挺立;(2)古槐屡遭困厄却勇敢面对,生命顽强;(3)古槐几乎遭弃,但仍然无私奉献,斗志昂扬。“我”全家都无比珍爱古槐,古槐是全家的精神寄托。(形象每点1分,情感2分)

27.【提示】抓住一个角度展开论述,主旨应为对古槐所代表的无私无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的歌颂。(点出角度2分,主旨2分,分析2分)八

28.(1)承上启下,从上文写兵团人、写与周涛谈酒过渡到下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看到的胡杨。(2)单独成段,起突出强调作用,突出本文的写作对象“胡杨”,点明主旨。

29.(1)从内容的角度看,写戈壁滩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交代胡杨生存环境的恶劣,突出表现胡杨和像胡杨一样的兵团人令人震撼的、顽强的生命力与意志力。而写像胡杨一样的兵团人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2)从写法的角度看,这样写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无论写戈壁滩还是大沙漠都是为写胡杨和像胡杨一样的兵团人服务的。

30.在那片荒凉、渺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兵团人顽强地生活着,创造着,是祖国大地上的奇迹;兵团人的顽强与伟大正代表中国人的意志和精神,彰显着祖国的尊严和神圣。

31.一种人为了历史,活在本不该他生活的地方。32.“触动”是兵团老八路的言行、思想和精神给自己的印象和震撼,“感想”是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经验,谈谈青年人该建立怎样的价值观。九 33.①内容上:写出了眼前炊烟引发的亲切感觉,触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思,点明了题目;②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故乡的炊烟”的回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4.这篇散文以“故乡的炊烟”为线索,开篇点题,(2分)接着围绕着炊烟的温暖温馨、甜蜜浪漫、深情揪心的特点展开叙述抒情,(2分)最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挚爱之情。(意思对即可)35.①形象:刻画了母亲勤劳爱家、吃苦耐劳、贤淑质朴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酌情给分)②不同点:第一次写母亲为父亲做面汤,由此引出冬夜里的炊烟,表现母亲为家庭的操劳,突出炊烟的温暖。第二次写母亲为“我”做吃的,由此引出离别时的炊烟,表现“我”和母亲离别时的忧伤,突出炊烟的深情。(酌情给分)

36.理解:①“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的是既急切盼望回家,又怕到家的矛盾心理,是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可能会被无情的现实粉碎而造成的精神痛苦。②文章中“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过了不惑之年,回到故乡,亲人离世,乡亲老人们也一个个离开,故乡的落寞景象使“我”精神痛苦。(每点2分,共4分)(意恩对即可)

感悟:①乡情普遍存在。②乡情最易打动人,最能引发共鸣。③乡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④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答出两点,表述合理,即可得4分)(酌情给分)十

37.B、C 38.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就是幸福温暖的味道;(1分)写童年的趣事,突出了童年的快乐(1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第8篇

笔者以为, 如果掌握了此类诗词的鉴赏要领, 那么对试题中古诗词鉴赏便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那么这类诗词在解读时重点应关注哪些方面呢?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找准鉴赏的切入点呢?下面笔者以2011年高考诗词考查情况为例, 谈谈自己的看法, 并以此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景与情的关系

“诗言志”, “志”也就是诗人心中的想法感受。诗人在特定的情景中往往易触景生情, 所以眼中之景便是染上主观色彩之景, 即是心中之景。所以“言志”便成了借景抒情。景可能是着眼于局部, 但情却可着眼于全诗。景与情二者的关系体现为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与情景交融、以景衬情 (乐景写乐情、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哀情、哀景衬乐情) 等, 这些是唐诗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如唐代诗人戴舒伦《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全诗均为写景, 而情已在景中。诗中之景是迷蒙的, 色调是灰暗的, 当然所表现的情是哀伤的, 是为寓情于景, 表现了诗人无端的惆怅和无尽的哀愁。

抒情性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景与情往往不可分离。对于此类诗词, 我们该怎样鉴赏呢?笔者认为应该分四个步骤来进行:察景、观情、探源、明旨。下面, 就以2011年全国新课标试题《春日秦国怀古》为例, 来谈谈这种方法的运用。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1)

荒郊一望欲消魂 (2) , 泾水萦纡 (3) 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1) 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 (2)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3) 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问: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解题思路与方法:

(一) 察景:

从文题看, 这是春日景象, 诗中所写的景有“荒郊、泾水、远村、原田、春草、古碑、雪、山、烟、阳、绿树、黄沙”等, 而绘景时所用的字词是“荒、尽、古、苍、晚、残、昏、数里”等, 显而易见, 是一些令人觉得哀伤的字词, 描绘的是残败荒凉景象, 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全无春日的勃勃生机。

(二) 观情:

全诗直接表明情感的字词有“消魂 (极其哀愁) 、不堪 (忍受) 回首”, 表现的是悲伤之情;再者“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伤景象引发悲伤之情, 哀伤之景蕴含着哀伤之情, 是典型的寓情于景与哀景衬哀情的写法。

(三) 探源:

根据注释 (1) 知道作者是唐代 (618年~907年) 且是晚唐时的诗人。加之诗题 (“秦国怀古”) 与诗意的内容“不堪回首思秦原”, 可想古秦国当日的盛况。

(四) 明旨:

怀古诗词一般是为了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 表盛衰之感。此诗作者怀古的目的明显为“怀古伤今”, 借古秦国今日的破败景象来感伤唐王朝国势的衰微。

参考答案:

8.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 不见春草, 只见古碑, 行客之路尽是黄沙, 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 眼前一片荒凉, 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 (1) 触景生情; (2) 寓情于景; (3) 写哀景抒哀情。

二、描写景物的角度

赏析写景诗一般都要先观景, 那观景就得注意诗人是如何绘景状物的, 即诗人描写景物的角度有哪些。我总结为以下几种:

1.空间角度

这是指诗人描写景物视角上的变化, 也就是指远近高低的问题, 一般分为由高到低或由上到下、由低到高或由下到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赏读诗歌时若能注意诗人绘景的视角变化, 便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 自然有助于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如福建卷试题:

晓至湖 (1) 上【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 (2) 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 (3) 。

【注】 (1) 湖:杭州西湖。 (2) 折:弯曲。 (3) 景:影。

从标题来看, 这是一首山水游记诗。诗人用清凉的晨雾, 清淡的远山, 清澈的湖水, 清灵的野凫, 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其中“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 采用了对偶对比的手法, 以“动有声”与“淡无影”对比, 从听觉上近写“折苇”, 视觉上远写“山影”, 以“折苇”对“遥山”, 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节奏优美, 形象丰满, 层次分明, 构建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从中可想作者对此意境的喜爱之情。

2.感官角度

这是指诗人从感官角度出发, 对景物加以描绘。通常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几大类, 也就是从景物的形、色、声、味等方面加以描绘, 从而表现景物的形象特点。如天津卷试题: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 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 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 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 雨势骤晴山又绿。

——《四库全书》

这是一首写农村夏日急雨之壮观的写景诗。作者在描绘“骤雨”来临前与来临时的特点就从感官角度出发, 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加以描绘。如“泼浓墨”, 从视觉的角度喻写云色之黑, 写暴雨将至未至的景象;“翻车轴”的“车”是水车, 水车戽水, 轴翻水涌, 发出声音, 从视觉与听觉出发, 既喻形又喻声, 用以形容风雨来临时的景象。三四句依旧从感官角度入手, 用多种比喻写风雨之势。“顷刻”言来势之猛, “十万军声”状雨声之壮, 既写形又写声。“怒涛卷”上“沙滩”, 从视觉来写, 借潮水之汹涌, 喻写雨势奔腾之情形;尤其是“卷”字, 从视觉上突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军声吼”如“鸣瀑”, 从听觉来写, 以“鸣瀑 (瀑布) ”喻“军声”, 又以“军声”喻风雨之声。其中“吼”字从听觉上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可以说这两句是以形写形, 以声写声, 突出夏日骤雨的磅礴气势。

3.动静角度

这是指在古代诗歌里, 诗人为了创设意境, 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 两者互相映衬, 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或化静为动, 或化动为静, 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其中“动”含动作、动态与声音, 如“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是为动景。如湖南卷试题: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从题目看,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 写的是晚春之景。首句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 “晴波”即阳光, “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 是静态。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 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其中“从雨里过”可见白雨跳珠的情景, 是为动态。三四两句“花落尽”、“蝶来多”, 花落无声, 蝶舞有形, 写出了尽管春尽, 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是动静结合。暗含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虚实角度

“虚写”主要是指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从字里行间能体味到的景象, 就是诗人所听到的、想象的、回忆的一类景象;“实写”主要是指诗人所见的现实景象。当然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说, 写景为实写, 抒情则为虚写。虚实的关系主要是虚实相生, 通过一虚一实, 一隐一显, 相互作用, 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 从而拓展诗歌的审美空间。如安徽卷试题:

琅琊溪 (1)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2)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1)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2) 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诗歌开头两句描绘冬去春来, 雪融水涨的画面, 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结尾两句从溪水飘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 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 源头当在山中无疑。以眼前所见 (实写) “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来想象推写 (虚写) 未见的溪水源头与溪流的曲折甚至山中的春意, 虚实结合,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当然诗人借雪融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景象 (写景) , 表现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 体现了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抒情) , 可谓是寓情于景的写法。

上一篇:母爱散发光彩初中作文800字下一篇: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