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起草问题范文

2024-05-17

公文起草问题范文(精选9篇)

公文起草问题 第1篇

公文写作快速成文五技巧

公文是实用文,是为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处理具体事务而撰写的。而问题的解决、事务的处理又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因此,公文写作有严格的时限要求,其价值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时效性上。有的公文在领导研究决定后就需要立即起草成文,交付使用;有的则要求在工作过程中制作,与工作同步进行,工作结束,公文也要完成。所以,公文写作任务常常来得急,要求处理也快,这就要求公文写作者要掌握快速成文技巧,争取一稿成功。

以往人们对公文快速写作大都局限于从结构模式方面进行研究,视角狭窄,成果较为粗浅。本文试图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进行审视、研究,力求厘清影响公文快速写作的相关因素,并在公文写作思路和结构模式的联系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留心搜集资料,善于参考借用

资料的积累、储备是快写的基础。如果平时没有各种写作资料的充足积累和储备,遇到公文应急写作就难免会有“无米下锅”的尴尬。所以,作为经常性的公文撰稿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就应有意识地注意搜集和积累相关资料,做搜集资料的有心人,有备而无患。平时要留心各种事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凡是与公文写作有关的事情和问题都要想一想。记下来。工作中经手的各种文件、会议记录、报表、总结、计划、报刊等文字资料都要注意保存,不要随意丢弃。这样日积月累,就能搜集到许多有用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适于自己使用的资料库,一旦有了写作任务,马上就能派上大用场。有些资料需要根据新的写作语境进行概括、重组,有的资料则可以直接取而用之。另外,旧资料还可以帮助、启发写作者疏通写作思路,安排结构布局和进行语言表述。

当然,公文写作只靠平时积累的资料是不够的,还应该辅之以写时搜集。但平时积累是基础、是保障,没有平时积累,公文快写是行不通的。

二明确行文目的,确立公文主旨

行文目的,即公文的制发意图。公文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而制发,是为解决现实问题,为“做事”而写的,有明确的目的性。行文目的是公文写作的动力因素,表现在文本中就形成了公文的主旨,它决定和制约着公文写作的方方面面,是公文快速生成的第一要素。因此,公文写作之初,首先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明确行文目的,确立公文主旨,弄清楚为什么要写这篇公文?写给谁?写这篇公文究竟是要做什么事?只有明确了这三个问题,才好下笔行文。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行文目的和公文主旨的具体内涵。如果主旨含糊、目的不明确就仓促行文,结果不是写不下去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欲速而不达。

公文写作大多都是领导授意,文秘人员执笔,领导意图是形成公文主旨的原创因素。因此“明确行文目的,确立公文主旨”,就要善于领会领导意图。领导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要认真聆听,最好能边听边记,有不明确的问题要当场请教,要善于领会和把握领导讲话的重点、要点,以便顺利形成主旨。此外,确立公文主旨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迅速摸清这项工作或活动的背景、内容、要求和重点,以及它与现阶段中心工作的关系等相关情况,对工作全局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吃透上下两头,在领导意图和实际工作需要的结合点上动脑筋,确立的主旨才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了解公文种类,选择适用文种

公文是一个文章大家族,种类很多。我国现行法定公文主要分“党”、“政”两大类,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有13种。不同文种功能各异,适用范围也不同,因此选用文种也是公文写作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选对了适用的文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文的效用。有人比喻:“选错了文种,等于搭错了车”,要想达到行文目的,无异于南辕北辙。因此,选用文种一定要慎重,不可马虎。

如何正确选用文种?限于篇幅,笔者不能展开细述。概括讲,就是要了解、熟悉公文种类,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文体知识,熟悉不同文种的功用特点,才能根据行文需要正确选用文种。而了解、熟悉公文种类的功用特点和适用范围,最权威的依据就是两个公文法规性文件: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另外,有一些特点、功能相近,适用范围不太好区分的容易混淆的文种,使用时要格外注意,不要用错。如公告、通告和通知,奖惩性决定与表彰批评性通报,报告与请示,请示与请批函,批复与批准函,报告与意见等。如何区分这些容易混淆的文种,另有专家学者撰文专论,此不赘述。四遵循思维规律,理清写作思路

快速写作要求作者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套路),主要写什么内容,分几个步骤、层次,如何开头和结尾??都要成竹在胸。

公文程式化特点明显,同一文种、类型公文的写作思路大体是一致的,它们都遵循共同的思维程序和规律,给公文快速写作在构思环节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人们所谓公文写作思维模式的功用。如祈使类公文的目的和作用是告知受文者:发文者欲做某事,并要求受文者有所行动(帮助、执行、遵从),所以其写作思路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如命令、决定、大部分的通告、通知以及请示、批复、函、意见等祈使类公文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构思。而告知类公文的目的和作用则只是让受文者知晓某事,并不要求有所行动,所以写作思路就是:为什么做——是什么——怎么样。如公告、一部分通告、通知以及通报、报告等告知类公文可以运用此法构思。绝大多数公文的写作思路都可以分成这样前后相互关联的三个步骤,有人称之为“三段思维法”。当然,这只是就大类而言,如果具体到某一文种或某一文种小的类型,写作思路还可以划分得更细一些。如事故报告的写作思路可以分成四步:(1)情况介绍:概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严重后果以及事后的善后处理隋况;(2)分析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3)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4)对事故主要责任者的处理。

熟悉和掌握各类公文写作的思维模式,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就能迅速理清公文写作思路,达到迅速构思、快速写作的目的。

五掌握结构模式,迅速判断套用

文章结构是作者思路的书面物化形式,公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反映在文本结构中就形成了公文的层次安排。如上述“三段思维法”表现在公文结构中就形成了公文的三个大的层次(部分),一般公文写作教科书将其概括为:缘由——事项——要求(或结语),这就是公文内容的逻辑结构模式。它是对各公文文种结构特点的概括和总结,适用于许多文种的写作,可作为公文结构的基础范本参考、借鉴、套用。这三部分的常见写法如下:

开头缘由部分主要说明发文原因、依据、目的,开宗明义,概括地交代行文的基本意向或情况,并提起下文,让读者知道为什么发文。这部分写法有一些较固定的模式,常见的有概述式、根据式、目的式、引述式等。中间事项部分围绕行文的基本意向展开内容,叙述情况、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原则、方法和措施,让读者明白怎么做。常见写法有段组式、条款式、小标题式等。结尾要求部分提出要求、请求、希望、号召等,常用一些惯用语和请求式、总结式、强调式、呼应式等模式作正文的结束。也有公文不要专门的结尾,正文写完,自然结束,全文只有两部分。

公文起草问题 第2篇

一戒照抄照转。现在有些地方贯彻上级的文件,不是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而是不管效果,照抄照转。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上级的文件是面对一定范围讲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从普遍意义角度考虑的,一些地方的特殊情况不可能都照顾到,有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也不可能讲得很具体。这就要求下级机关和单位必须根据上级文件规定的原则、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正如一位领导同志所指出的,每个层次都不单纯是个执行问题,都具有主动和被动这两重性,即对中央的指示必须坚决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又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问题的机动性,在被动中求主动。否则,对上级的文件照抄照转、“上下一般粗”,或者片面理解、各取所需,是绝对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二戒师出无名。提出一个观点或提出一项政策,应当“师出有名”,有根有据。这种根据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不言而喻,贯彻中央部署,“根据”主要出自中央文件。按照实际需要作出的部署,也要注意有理论根据、文件根据。即把提出的意见放在当时所处的政治大格局中去考虑,使所提出的意见既符合实际,又符合当时政治大格局的要求。再一点就是对同一个问题,中央过去有指示,近期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央又作出了新指示,起草文件时应把新指示作为部署工作的依据。党委是管全局的,工作涉及面大,所制发的文件涉及面也相应的大。因此,做起草公文工作的同志很需要加强对上级各类文件、领导同志讲话和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以掌握更多的根据和尺度。根据掌握得多、尺度把握得准,起草文件才能得心应手。

三戒无的放矢。公文为解决问题而制发,必须讲求针对性。否则,不会有任何实际作用。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把“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列为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并在这一部分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典故,说“‘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通呢?”公文起草也要克服这个毛病,注意其针对性。很难想象,一篇毫无针对性的公文,能够打动人、影响人,推动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公文“份量”的标志。要增强公文的份量,做到有的放矢,起草之前,就应当首先搞好调查研究。问题调查清楚了,劲才知道往哪里使,讲问题、提对策才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经过比较、论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行得通,有可操作性。

四戒朝令夕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政策也是这样,它也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政策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连续性,而且这种稳定性和连续性直接关系全局的稳定、事业的发展。正如我们平时常讲的:政策稳则人心稳,人心稳则全局稳,全局稳则事业兴。因此,起草公文时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要做到这一点,有必要做好两个方面的检查:一是检查一下文件的基本精神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以及上级机关的决议、命令、指示有无抵触。若有抵触,应坚决改过来。二是检查一下同本机关已经发布的有关规定是否矛盾。对有矛盾的地方要认真进行分析,如果是对原有政策的补充、完善,表述一定要清楚,不可让人产生“政策要变”的误解;如果认为以前的规定确有必要修改或废止的,要提请有关方面进行研究、论证。

五戒用语失准。用语必须准确,这是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衡量公文用语是否准确,主要看概念是不是明确,判断、推理对不对。因此,在抽象概括某一事物时,首先要将事实搞清楚,然后再进行判断、推理,切实做到准确反映客观实际。比如,评价的话,要恰如其分,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分析问题原因的话,要客观、实在,确实号准脉,点出问题的主要症结;讲“两者关系”的话,要分清主次,同时防止片面性。另外,工作要细致,避免因粗枝大叶出现“硬伤”。比如,对所引用的话,要注意看出处和是否权威;同一个问题总结部分和部署部分都讲的话,要注意前后一致;对有疑问的话,要主动与有关方面沟通、请教,切实将问题搞清楚;对一些重要情况和数据,要注意核实,务求准确。

六戒篇幅过长。篇幅过长是目前许多地方和部门文件的一个通病。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么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现在虽然不是战争年代,但各级的工作都很忙、压力都很大。本来各类文件、简报就很多,如果再让大家看篇幅过长的文件,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很有必要提倡写短文。要压缩篇幅,很重要的要有“精品”意识。文件拿出初稿后,要逐字逐句地进行推敲,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删去,把令人生厌的繁言简化,把毫无实际意义的大话、套话、废话抹掉,努力做到既把好政治关,又把好文字关。

七戒无物无序。与此相对的是有物有序。有物有序是古人写文章所遵循的两条基本要求。“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现在一些公文这两方面都有缺陷。比如,有些文稿只提出问题,对如何解决问题,只讲了些原则话。有些文稿则内容繁芜,在一个段落层次里讲几个意思,令人读后印象模糊,不知所云。这两方面的毛病都应当予以纠正。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我们应当学习这种精神,尽力把文件写得实一些,“干货”多一些。这样才能收到既便于抓工作、又便于抓落实的效果。同时,要讲求公文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实际工作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写得好的公文,虽然篇幅比较长,但却引人阅读,使人不厌其长;有的写得不够好的公文,虽然篇幅不长,却使人看起来感到费力。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内容是否条理,语言是否流畅。由此可知,公文内容“有序”才有可读性。

起草讲话稿应特别注意的细小问题 第3篇

第一, 在起草讲话稿中, 对引用的重要词句要讲清出处, 避免误会。有一年, 单位党委书记要到上级组织的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我执笔写了我们单位党建工作的一份经验材料, 重点介绍我们单位在党建工作中的新做法。文稿起草完毕, 科里把我写的这篇党建工作经验材料交给了远在北京开会的党委书记审阅, 党委书记看了以后就恼了, 并追问是谁起草的。后来他们就告诉领导说是我写的, 我就对着电话聆听领导的“训斥”。我跟领导解释:我说我写的这句话是有出处的。邓小平同志在一次全军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的:领导要抓大事, 不要事必躬亲, 领导要干领导的事, 不要去干基层的事情, 如果把本属于基层干的事情都做了, 那基层的同志干什么!要给基层一些空间。我这样解释领导就明白了, 说行, 保留吧。后来我们这位党委书记就拿着我写的这篇经验材料去讲, 赢得与会的全体同志一片喝彩。都说这篇经验材料写得好, 给人很好的启示。

第二, 在起草讲话中, 对容易读错的字音要标注提醒, 避免出丑。那年我写了一篇表彰通报, 文中有“呕心沥血”一词, 万没想到领导在宣读时读成了“区心历血”, 当时, 我在会场听到这个声音, 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会后, 有的同志找我说你怎么搞的, 还“区心历血”, 那不得“处处得学”啊!为这事, 我都一顿饭没有吃, 这明摆着不是我的错, 怎么成了我的错呢!后来, 我才明白是为什么。那是我年龄小, 阅历浅, 既是领导的错, 大家也不会说是领导的错, 只能从自身上找错。后来, 我一想也对, 在自身上找找原因, 汲取教训有啥不好, 闻者足戒嘛!无非是: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以后注意就是了。这样一想, 心里就踏实了。这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在文稿中标注提醒的原因。如果能够提前考虑周全一些, 恐怕就不至于让领导出洋相。这虽然是件小事, 但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 当属自己的错。

第三, 对起草后的讲话稿, 要特别认真校对准确, 防止出现问题。有一年, 我们单位的一位秘书起草了一份领导讲话稿, 文中涉及胡耀邦总书记。结果由于校对不认真, 闹出了一个很大的“政治笑话”。“胡耀邦”三个字印成了“胡跃帮”。领导看了很恼火。第二天这位秘书就在全体机关干部大会做了检讨, 当众受到批评。同志们也举一反三进行了自我批评。都纷纷表示:一定要汲取教训, 保证不出差错。从此, 上报材料的差错率明显减少。这件事情, 虽然过去了多年, 但至今难以忘怀。因此, 奉劝大家以此为鉴, 从中汲取教训。

第四, 对印刷好的讲话稿在分装中要仔细核对, 防止缺页漏装。讲话稿起草后, 需要装订分发给与会者, 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就要认真仔细, 装订时要仔细审阅, 看一看, 有没有装订倒页的情况, 有没有漏掉页面的情形, 分装时有没有遗漏的。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影响讲话的效果。那年, 我们单位召开全系统的一个表彰会议, 有100多名代表参加, 分发给每一位代表的讲话材料都没有出现问题, 唯独在台上讲话的领导手中的那份材料出了问题!会议刚结束, 这位领导就来到我们办公室, 朝着我们科长发火, 说, 你们是怎么搞的?怎么还能装倒了页, 让我怎样读?你说你们怎么这样不认真, 差点让我难堪。说完把讲稿扔在办公桌上, 责成我们认真查找原因!

怎样“尽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 第4篇

充分认识公文起草的重要性,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俗话说,怎么看决定怎么干。年轻干部只有充分认识公文起草在机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使命感和光荣感,尽心竭力地做好这项工作。能不能起草质量好的公文,直接关系机关形象和权威,关系机关决策部署和落实。有一年,我所在的单位拟请一位上级领导作报告,上级领导批示:“拟同意,请代我起草讲稿,去不去,看讲稿起草得怎样再定。”我单位连忙组织人员起草,最后上级领导审阅通过,来单位作了报告。试想,如果讲稿通不过,本单位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将会受多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年轻干部要想“尽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这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培养兴趣,热爱公文起草工作。人常说:“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公文起草工作,才能从内心产生做好这项工作的动力。起草公文是一项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发挥以文辅政作用的重要手段,要求自己必须时刻注意学习观察,善于思考研究。记得2000年初,我刚担任办公室负责起草文稿的副主任,单位主要领导问我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起草得怎么样了,我回答,有的处室还没报上来,等收全了就汇总出来。领导微笑着说,你这个办公室副主任不能这样当,要主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超前谋划,不能当事后“诸葛亮”。从此,我开始注意掌握和研究本单位的工作全局,各处室报来的材料只作参考。眼下各级机关都比较重视培养能写文稿的人,上级部门招调干部都非常注重文稿起草能力,年轻干部要练好这项基本功,这对以后成长进步是非常有益的。

厚积薄发,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老话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读和能写有直接关系。非洲有一种长得很高的草叫“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只有一寸高,之后每天长一尺多,几天就长到一两米,原来在最初的半年里它一直在长根,超过二三十米。巴西有一种“火红花”,一开始小得可怜,但八个月后迅速生长,枝叶能把一亩地盖上,原来它也是先长根系,后长枝叶。梁启超学问深厚,当年写《清代学术概论》,本是应朋友之邀为一本书写序,但动起笔来不能自已,字数超过了原书内容,只能单独成书。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夯实基础、勤奋积累的重要。现在网络十分便捷,有的年轻干部起草文稿直接从网上找来资料东拼西凑,这样起草公文的能力永远提高不了。积累材料,平时要做到案头不离“三个本”:剪报本、摘抄本、日记本,经常“六个注意”:一是实际,干什么、学什么、积累什么;二是新颖,老生常谈、人人皆知的不用;三是综合,正面的、反面的,历史的、现实的,完整的、零碎的,权威的、民间的,都留心积累;四是及时,看到了赶快记下来,以免过后找不到;五是持久,长期坚持,积少成多;六是使用,经常翻阅应用,使之成为“活”素材。

在干中学,多实践、多练习、多写作。起草公文没有许多理论可讲,也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指望读几本“写作知识大全”之类的书籍或参加几次培训,就能很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不太可能,關键是要多写作、常练笔,“只有干得多,才会经验多”。年轻干部要主动承担文稿起草任务,把这项工作当学问对待、当事业去做。除完成领导交办的文稿起草外,要特别注意业余写作,无论是理论研究、学习心得、工作体会,还是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是练笔。机关单位无论哪个处室、哪个岗位都有业务值得研究,要结合实际自己给自己出题目,篇幅不必贪大求长,关键是不偷懒。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了新感触,赶紧写下来,一时思考不成熟也没关系,先写出草稿,放一段时间,再慢慢思考成熟。

潜心钻研,多总结、多请教、多揣摩。毛泽东教育领导干部要学会“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即抓先进典型和落后典型,促进中间大多数。这个方法也适合学写公文,正如鲁迅讲,文章应该怎么写,要从已有定论的作品中去领悟;而不应该怎么写,则应从未定稿中去领悟。一要注意研究公文范例,从中发现规律。二要虚心向领导和高手请教,从中学人所长。领导改过的文稿,不要随意丢弃,要琢磨为什么那么改。这些年,领导改过的稿子我都留存着,时常翻阅,收益颇多。三要从自己过去写的稿子中吸取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一日一点儿小进步,坚持下去必有较快提高。

起草公文的基本要求 第5篇

公文起草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条例从3个方面对公文起草提出了7点要求。(第十九条)

1.关于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3)文种正确,格式规范。2.关于文风方面的要求

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炼。

3.关于公文起草方法方面的要求

(1)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听取意见。(2)公文涉及其他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起草单位必须征求相关地区或者部门意见,力求达成一致。

古人是怎样起草公文的 第6篇

中国政治制度史 2010-04-15 18:24:54 阅读5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古人对公文起草人员的一般要求

我国最早的公务文书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即传说中的黄帝时期。自国家产生以后,公文一直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起草公文历来是秘书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夏、商、西周三代,负责起草公文的是史官,由于当时有文化的人很少,史官总是由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来担任。正如夏曾佑先生《中国古代史》所说:“周制,学术、艺文、朝章、国故,凡寄于语言文字之物,无不掌之于史。故世人之咨异闻、质疑事者,莫不于史。史之学识,于通

国为独高。”

春秋战国以后,史官地位逐渐衰落,历代朝廷公文先后主要由左徒、御史、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秘书官员起

草。

起草公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历代统治者选用秘书时,对秘书人员撰写公文的能力有较高要求,擅长公文写作者是“稀缺人才”。东汉末年的陈琳,曾任袁绍的记室令史,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著名公文《为袁绍檄豫州》,此文写得辞气凛然、雄风飒爽,将曹操骂得狗血喷头,显示出公文写作的极高水平。曹操打败袁绍后,因爱慕其才,不计前嫌,让他做了

自己的秘书。宋代选拔秘书一度重经义、策论,不注意考核写作能力,致使朝廷缺乏起草公文的专门人才。为此大臣们上书皇帝:“今进士既纯用经术,如诏诰、章表、赦敕、檄书、露布、戒谕之类,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缺者,若悉不习试,何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朝廷采纳了这项建议,在科举考试中特设“宏词科”(后改称“博学鸿词科”),专门选拔文字秘书,“试者虽多,所取无过五人”。南宋时,报考此科者还须提供自己写作的“制、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等12种常用公文各

两篇,才能获准参加考试。

除了国家在选拔文字秘书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一些学者也从理论上对公文撰写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如南北朝时期的文章学大家刘勰就对作者提出四条要求:一是“积学以储宝”,即平时要多读书,丰富学识,积累资料;二是“酌理以富才”,即善于思考,辨明事理,以丰富自己的才能;三是“研阅以穷照”,即多研究思考生活阅历,以获得对社会上各种事物的深刻理解;四是“驯致以怿辞”,即多多训练、陶冶健

康的情感,以达到文辞优美。

二、古人对公文写作的一般要求

古代公文是指朝廷、官府(及其主官)在行使职权、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与现代公文一样,古代公文也有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之分,无论是君主下发的制、诰、诏、敕,还是臣子上书的章、表、奏、议,公文与其他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差别主要在于它的实用性。虽然从先秦到明清我国公文的文风发生过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是历代有作为的帝王、严肃的学者和清廉务实的官员,对公文写作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最早的公务文书汇编《尚书》就提出公文“辞尚体要,弗惟好异”。就是说,文章的语言一定要体现文章主旨和要点,而不能

一味追求标新立异。

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章分为四大类,并指出它们在写作上的要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也就是说,奏议要求语言规范,书论要求说理充分,铭诔要求内容实在,只有诗赋才追求文采的华丽。

唐代文风改革的领军人物韩愈力主“文以载道”,坚持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他不仅从理论上倡导务实的公文文风,而且用自己公文写作的实践对过分追求形式的绮靡文风发起进攻,他的《论佛骨表》等名篇完全以散体表述,行文明白如话,堪称古代公文写作的典范。

明初,朱元璋对官吏起草的公文动辄上万言非常反感。他说:“古人为文章……皆明白易知,无深怪险僻之语……近世文士,不究道德之本,不达当世之务,立辞虽艰深而意实浅近,即使过于相如、扬雄,何裨实用?自今翰林为文,但取通道理明世务者,无事浮藻。”“朕尝厌其雕琢,殊异古体,且使事实为浮文所蔽。其自今凡诰谕臣下之词,务从简古,以革弊习。”

清圣祖康熙主张公文要“简当”、“简要”,他批评明代公文“多排偶芜词,甚或一二千言,每日积满几案,人主岂能尽览,势必委之中官,中官复委之门客。此辈何知文义!讹舛必多,奸弊冗生,事权旁落,皆

文章冗秽以至此也。” 从以上材料看,古人对公文写作的主要要求是内容实在、行文规范、语言简洁,这与我们今天对公文写作的要求是一致的。细考流传至今的古代优秀公文,也无不具有这几个特点,如汉高祖刘邦灭秦后发布的《入关告谕》,立意高远,措辞恳切,言简意赅,全文不足100字;宋代名臣包拯的《乞不用赃吏疏》分析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状,陈述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并明确提出解决措施,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全

文不到200字。

三、古人起草公文的一般程序

根据潘林杉先生的研究,古代起草公文的一般程序与今天起草公

文大致相当。

首先是占有材料。材料是公文中的事实、数据、根据等,是形成公文中心思想的基础。古代各官署公文写作的材料大致有三方面:

一是事实材料,如现实情况、社会问题、管理经验;二是朝廷颁布的诏令、上级官署(或主官)下发的公文;三是历史典故及历史成案。

古时公文作者获取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作者深入实际观察,熟悉本官署和上下官署的活动情况;二是靠博览群书和熟悉成案,前者可谓直接的事实材料,后者可谓间接的文字材料。

其次是确立主旨。任何一篇公文都有目的性,即公文制作者的意图、观点、主张、态度。主旨(立意)对一篇公文说来十分重要,起到提纲挈领的统帅作用。刘勰将这一作用比作“振本而末从”,意思是树木的根干振动,树枝、树叶也就跟着动。这里是指确立好文章的主旨,章句和言词安排也会随之妥善。明末清初的学问家王夫之形象地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是文章的“统帅”,如没有“意”,全篇文词就如同无帅的“乌合”之兵。古代公文起草者非常考究立意,行文前都要明确写作意图、主要观点。公文立意的要求有二:一是符合领导(皇帝或主官)的行文意图,二是一篇公文中心思想只能有一个,不能

分散,要突出主题。

再次是谋篇布局。公文主旨确定后,就要考虑怎样围绕主旨来组织材料以形成公文框架,这就是“谋篇布局”。古人撰写公文十分讲究谋篇布局,强调在动笔之先,要通盘打算。要考虑如何入手,如何引申,如何结束,如何划分章节,如何安排主次详略,等等,然后再动笔。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篇中对谋篇布局作了如下阐述:“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也者。”意思是: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统一文章的首尾。决定材料的去留。衔接上下文义、文气,全面地组织篇章,使其丰富的内容有机地联结在一起,而不致显得杂乱无章。虽然不同的文种、不同内容的公文在谋篇布局上呈现出种种差别,但是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它有着大体一致的基本布局形式,这就是“叙由、叙案、申述、结论”四段论:“叙由”就是提出问题,“叙案”就是分析问题,“申述”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并加以论证,“结论”就是最后

概括全文主旨。

谋篇布局的结果是形成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对于起草者个人而言,接下来就是形成文字并润色修改了。但是如果起草的公文涉及重要决策或政策,还要经过审核和签发等程序,才能作为正式文件发布。

四、唐太宗时期公文签发前的执论制度

重要公文的审核和签发程序历代并不一样,其中唐太宗时期形成的公文签发前的执论制度值得专门介绍。

所谓执论,就是决策要经过充分论证,其具体表现就是朝廷发布政令的重要公文在正式生效前要有严格审核、充分论证的程序。唐代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制”,三省之间的关系是“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中书省是起草政令的机关,中书舍人拟稿后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并补充修改,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表示已过目同意,然后送达门下省审议,通过后再由皇帝签发批准,才能成为正式法令交尚书省执

行。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对门下侍郎王珪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实,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这是要求门下省对中书省起草并由皇帝画过敕的公文,要认真审议,不要碍于情面而通过那些有

错误的文件。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又对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需执论。近来唯觉阿执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勘,何须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宰相房玄龄依照唐太宗的旨意对文书签发前的“执论”程序作了具体规定:中书舍人在拟制有关军国大政的公文时,必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然后送中书侍郎和中书令加以审示,形成初稿后送皇帝过目画敕,再转送门下省,由门下省给事中和门下侍郎审查、论证,如门下省认为有问题,应在提出修改意见或反驳意见后封还中书省,由中书省修改或重写。否则,即使皇帝“画敕”的也无效。中书、门下两省分歧严重时,就要在“政事堂”举行两省联席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辩论,以达成共识。这样就使中央政令在出台前得到充分论证,避免了中央决策的失误,“由是鲜有败事”(《资治通鉴》)。

公文签发前的执论制度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在唐太宗后,这一制度没有继续执行,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对我们今天起草重要文件、出台重要政策或形成重要决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

起草公文的基本排版格式 第7篇

――副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格式为右对齐 作者单位全称、作者职务、姓名

(注明“根据录音整理”及讲话的时间)

一、标题规范

(一)标题字体。

标题字体为华文中宋,小二号字,加粗,格式为居中。副标题为宋体,三号字,加粗,格式为右对齐。

(二)作者与题注。

一般公文只有标题,没有作者和题注。

如属讲话稿之类要标明作者的,应在标题下一行加上作者单位全称、作者职务、姓名,职务与姓名之间空一格。如属汇报类公文,则标明汇报单位全称,用楷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如果属录音整理则应在讲话者的下一行注明“根据录音整理”及讲话的时间;如属汇报类公文,则要标注汇报时间。这一行全部用楷体,三号,加粗,居中;这一行往往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抬头规范

请示、报告、函等公文应有明确的抬头。有抬头的,抬头顶格。一般发往全系统的文件抬头为“各地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发往含广州、深圳在内的全系统则为“各地级以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如果仅发往部分市局则用“珠海、汕头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往省局机关内部则是“省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如果仅发部分处室则是“省局机关有关处室,直属有关单位”;收文单位少的,则直接用收文单位规范简称(见省局电话号码表)。同时发往市局与省局机关处室的,市局与省局机关处室之间用逗号,处室与直属单位之间用顿号。发往其它单位的公文一律用规范名称作抬头。原则上省局不直接往县级单位发文。

三、纲目规范

(一)一级标题。一级标题为黑体字,标号后用顿号,标题尾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应单独为一段。(例:

一、标题规范)

(二)二级标题。

二级标题用国标楷体,加粗,标题用括号;标号与标题之间没有符号,标题尾用句号。二级标题原则上应单独为一段。(例:

(二)二级标题。)

(三)三级标题。

三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标题文字用国标仿宋,加粗;标号与标题之间用小园点(要用全角),标题尾用句号。三级标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或不独立设为一段。(例:3.三级标题。)

(四)四级标题。

四级标题用小括号阿拉伯数字,字体字号与正文一致;标号与标题之间没有符号。四级标题原则上不单独设段。(例:(4)四级标题。)

(五)正文。

抬头与正文一律用国标仿宋,小三号,两端对齐,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一律用全角。文本用标准A4纸,页面设置用标准格式(即页边距设置为上、下为2.54厘米,左右为3.17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文档网络设置为“只指定行网络”,每页44行)。

标题之前空一行;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行;正文中一般不出现空行。

四、落款规范

如起草省局文件,应在文章结尾、正文右下角标注时间,但不标注起草单位(落款处发文时盖章);如果起草素质教育中心文件,则应在文章结尾标注单位和时间;如起草领导讲话及汇报等公文,因题注部分已经有作者和时间,不再另添加落款和时间。

如果属录音整理,应在文章结尾标明整理人,整理时间。其它文体可不标注单位和时间。标注时间用“插入”中的“插入时间”式)。

任何公文、记录、整理都应插入页码。

公文起草问题 第8篇

但是,当前公文处理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就单位、地区比照而言,企业事业单位甚于党政机关,级别低、规模小的单位甚于级别高、规模大的单位,边远贫困地区甚于经济发达地区。就问题程度而言,轻重不等,有的轻、少,解决较易,而有的则重、多,解决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就问题范围而言,大小不一,有的只限于局部地区、单位,有的则带有一定普遍性。具体地说,公文处理方面的问题,择其要者,可概括为“三重三轻”:

第一,重有形,轻无形

公文处理中的制发系列,有形成果主要表现为公文作品,即文稿。从领导者到工作人员,关注、看重文稿生成,并不为过,只是目光专聚此点,余者统统不顾,例如忽视文稿运行中的程序问题,便有失偏颇了。从表面看,文稿是有形的,而运行是无形的。然而,恰恰是“无形”之规矩,确保“有形”之成效。下面列举两例:其一,先签后核。此指公文拟稿部门在形成初稿之后,倒置正常运转程序,将公文初稿迳送领导者签发,再转交文秘部门核稿的过程。对此违背顺序的送审方式,人们称之为文稿“倒流”。在一些地区、单位,这一做法表现出普遍、多发、顽固等特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送负责人签发之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审核。”这就将办公厅(室)的工作责任和送审程序,规定得清清楚楚。而违此规定,文稿“倒流”,自然弊端多多:妨碍规范运作,长此以往会酿成有章不遵,我行我素的后果;加重领导负担,使负责人陷身于修改初稿之中,事倍功半;影响办文效率,拟稿部门出此下策,一为越“障碍”,二为快发文,实则欲速不达;损害公文质量,文稿“倒流”到办公部门,纵然审核,也难以达到正常程序水准,一旦“病文”发出,必然对公文的严肃性造成伤害。其二,体外循环。此指发文单位绕过文秘部门,将文件直送主管领导人批示的过程。这就让文件离开机关办公系统的运行渠道,自然也就失去了责任部门的监控和保障。《办法》规定:“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经审核,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负责人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收文办理的前两项程序为“签收、登记”。收文登记,是指文秘部门将本机关收进又需入录的公文编号入账,记载其要素、运转、办理情况的工作过程。登记,实则为收入公文“立户”。由此看来,公文体外循环的负面作用十分明显:失去登记,难保运行,凡登记的文件,进退运转,均有记录,并辅以催办,而不登记文则无此待遇;失去把关,难保质量,《办法》对收文审核有特定要求,而不合要求者可退办,无此“入门”程序,便什么样的文稿都可送交领导批示了。文秘部门对业已登记的收文,负责监控,防范处理中的公文滞留、遗失等诸多问题。而体外循环者自无保障,“自由”运行中压于某处,甚至不翼而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第二,重中间,轻前后

公文处理,是从头至尾衔接紧密的一大系统。公文写作,只是居于中间的若干环节。从领导者到写作者,重视写作,为应有之义。但是,因此而轻视甚至忽视其前其后的环节,便不足取。一是前轻头部。动笔之前有诸多环节存在关注不够、精力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非个别。例如,交拟草草。相当一些领导者只管布置写作任务,却不交代领导意图,或者讲来也只言片语,令撰稿人不得要领。又如,准备匆匆。一些写作者急于进入写作状态,恰似粮草未备,兵马便行。查阅不足,调研不够,心中无底,只好起笔之后再回过头来做基础工作。条件具备,方可构思。“七分构思三分写”,写作当为构思不可遏止的延续。反其道而行之,必吃苦头。二是后轻尾部。初稿写就,对于接续的一系列工作,缺少应有的关注,其中自然埋藏隐患。比如,修改轻描淡写。一些起草者初稿完成,明知有修改的一环,却简单一顺文字,不下推敲功,且自我欣赏,急于交卷;而部门负责人、签发人也不肯精雕细刻,以致从内容到形式,都留有缺憾,公文质量自难保证。再如,校对缺乏力度。打字、排版之后的校对,是确保公文质量的重要步骤,不容丝毫懈怠,务必心细如发,讲究方法,逐字过筛,如此才可“校雠”。有些校对者,特别是临时被抓“官差”者,不只欠知要领,还缺少认真,校对起来一目十行,类似读报,又常存分心因素,好多打字错误便从眼皮底下溜掉。可见,公文制发者既轻前又轻后,“重中间”也便成为空话了。

第三,重便宜,轻规矩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公文作为一种工具,自然要达到目的。然而,一些发文单位领导者只为“办好事情”,不遵守公文处理的规章制度。例一,公文主送,违背规范。《办法》规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除上级机关负责人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在这方面,常见问题有三种:一是多头主送。文件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办理,既影响办事效率,也易造成矛盾。如某省交通厅《关于成立××公路技工学校的请示》,主送机关即标列“省劳动厅并省人民政府”。二是越级行文。排除特殊情况,下级机关越过直属上级机关向更高一级上级机关请示,这只会加重收文机关负担,干扰工作秩序,甚至误事。如某乡人民政府《关于修通马里至牛垌公路的请示》,竟主送给“省人民政府”。三是主送个人。此法显然有违行文规则,还影响文件办理的集中统一、精确快速。如某市政府《关于撤销我市驻港机构在香港与港商合办的三家公司的请示》,便主送给“×××省长”。例二,文种运用,随意而为。文种误用,已属带有普遍性的老大难问题。《办法》规定,在收文办理中,文秘部门对下级机关来文审核的重点之一,即“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这方面问题颇多:其一,交叉缠绕。两个文种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相混乱,具有代表性的是报告、请示不分,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而请示中的情况陈述又拉得过长,类似报告。两者含混,违误公事则成必然。其二,厚薄不一。在一些人眼中,文种不同,地位不等;对报告、请示,情有独钟,认为对己尊重,事情便好办;见到来“函”,以为冒犯,心头不悦,可办之事也不办。比如,某酒店向市主管部门发《关于在××门前增设机动车辆进口的函》,收文部门完全不顾行文关系,两退其文,在来函文种上先改为请示,后改为报告,发文单位恭顺其意,两改文种,一桩小事经多磨,终于办妥。只是标题中改变文种一举,收文部门便转嗔为喜,绿灯放行。针对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1月1日制发《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申:“‘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看来,扭转一些部门歧视“函”的偏见,非朝夕之功。

公文起草问题 第9篇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我们起草文字材料也是一样,哪些问题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哪些“雷区”是需要高度警惕的,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列出“负面清单”,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样才能靶向提高文字能力。为此,专门整理出我们在行文走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突出问题,既是给大家提个醒,也是希望大家进一步定好目标、明确方向,走好每一步。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主题失位

定位不准,主题不清,是当前文件起草中最要害的问题。凡有此弊病,不管下了多大功夫,耗费多少时间,必定要返工、重来。以准备领导讲话为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大体有三:一是对客观背景没搞清楚,就是领导讲话处在怎样的大环境和条件下;二是对需求没搞清楚,就是按照讲话的场合、人员等,到底需要领导重点讲什么;三是对领导讲话所处的地位没搞清楚,比如届时讲话的还有哪些领导同志,都要统筹考虑。根据多年经验,认为,要把领导讲话的主题定好,一定要抓好三个环节:首先要准确领会意图,尽可能弄清领导想讲什么;第二要根据整体安排,慎重思考领导应该讲什么;第三要从工作出发,业务部门从工作角度想领导讲什么。只有统筹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少走弯路,避免失误。一定要注意,不能想当然,如果盲目确定主题,就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

结构失调

如果说主题不准必定导致材料返工,而结构失调必定导致内容大调。综合分析结构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总体布局不合理,材料究竟分几大部分,每一部分的重点不突出、不鲜明;二是几大部分虽然是清晰的,但几部分不在同一层次,高低不同、轻重各异;三是几大部分的确定是合理的,但部分内部,也就是分系统、子系统之间不衔接、不协调。由于结构失调,必然造成修改工作量大,而且难度不少,因为一处动可能引发其他部分也需要调整,甚至牵一发动全身。在一般情况下,凡结构大体可行的,就不要动大手术,尽可能在原框架内进行改良。具体采取何种修改方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内容失味

有些单位起草的材料和领导讲话,篇幅过长,内容繁琐,其主要毛病:一是老话多、新意少,尤其是有的把过去讲的成段成段地移植过来;二是废话多、实话少,写的都对,语言也顺,就是没有实质性作用;三是重复多、“含金”少,同一道理、同一内容翻来覆去地讲,未能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思路。修改的材料中,有的初始长度达二三十页万字,经过反复精简和领导亲自审改,定稿时不到十页,但是有份量、有价值的。因此,决不能以长短论英雄,但也不是说文章越短越好,而是该长则长、该短则短,真正要防止的是能短的却拉得很长。

文题失合这是修改文稿时经常遇到的一个毛病。有的文稿标题、观点比较明确,但里面的内容和文字不符合,文字说明不了观点,内容支撑不起标题。同时,也存在题不对文的现象,就是文字、内容比较好,在整个材料中也很需要,但标题、观点统领不起来,起不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这两种情况,毛病皆出在文题脱节。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确定标题、观点后,未能以此为中心进行文字阐述,或未能以此为中心充实具体内容,而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加什么,缺乏准确选择和精细加工。另一方面,如果确认写的文字、内容很扎实、很管用,只是标题、观点不对口,也可采取改变标题、观点的方法。但是,这种改变要注意与整个材料的主题、结构以及其他小标题相一致,不能因此而冲击全局,或与其他部分发生冲突和碰撞。

逻辑失序

目前常见的是两种情况:一是标题、观点交叉重复,二是内容、文字交叉重复。组织起草材料特别是综合性的报告、讲话,此类现象比较普遍,也难以处理好。比如,以前起草年度工作总结,对上一年度工作,会涉及几方面的内容,在总结工作经验和部署工作任务时也必然会联系上这些方面。由于重大任务不是一年能完成的,有连续性、继承性,所以在不少方面同上一年的任务紧密相连。这样,即使在具体内容上能区分开来,但在标题、文字表述上很难避免重复。从实际经验上看,要想有效防止交叉重复,最好一次讲话、一篇报告,只突出一个主题,不搞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再一点,一定要精选角度,切入点不同,文字、内容就不容易重复。

轻重失衡

这个毛病主要表现在,起草的材料几部分内容相差悬殊,畸轻畸重。曾修改过下级单位的一些文章,三个问题十几页,第一个五页多,第二个四页多,结果一看第三个不到半页,差点闪到的腰。我们问起草的同志为什么这么处理,他说三个问题都很重要,但最后想不出词了。还有一次报送的材料,第一部分五页,第二部分才两行半,真的是莫名其妙。其实,既然这样,不如不分。轻重失衡最明显的是两种现象:一是各部门不属于同等层次,好比一座大楼有的高二十层,有的只有一层;二是各部分的内容贫富悬殊,好比有的房间几十平米,有的只有几平米。这决不是说材料各部门的内容和文字都要一样,也是不说要“杀富济贫”。而是在对材料进行总体设计时,要注重统筹谋划,合理分配资源。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内容是可调整的,关键在于学会科学合理的使用材料资源。

借鉴失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文起草问题】相关文章:

如何起草公文07-23

文稿起草八个问题08-02

合同起草工作05-19

报告起草范文05-17

起草报告范文05-19

文稿起草范文05-20

规定准则起草说明05-12

浅谈文稿起草06-05

起草合同的范文06-19

实施意见起草说明06-21

上一篇:拔尖创新人才修改下一篇: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建设及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