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画范文

2024-07-05

儿童创意画范文(精选8篇)

儿童创意画 第1篇

儿 童 创 意 画

儿童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学习游戏和艺术创造的独特方式。儿童绘画活动是以自我要求为基础进行的,他们的行为不是消极的,而是全部感情的投入,以积极自发的方式对周围环境和对自己的认识作出的反应。每个儿童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创作极具个性,不管是绘画,还是捏泥巴,都是在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同时传递出来自感觉、触觉和视觉的信息,他们画的既不是视觉意象,也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而是在头脑中重新构建的一幅图画。这些图画又作为新的刺激影响着儿童,有效地诱发了他们潜在的创造精神。

但是往往有些成人,每当看到一幅儿童画,就简单地用“像”或“不像”作为标准来衡量它的好坏,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儿童绘画就应当是对客观对象的视觉描绘,将儿童局限在成人的概念之中。模仿和创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模仿单纯靠概念处理事物,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对简单物象的摹写。这种偏见和作法忽略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感情流露,并意味着让儿童放弃自我的创造意识,压抑了儿童自我表现的进取精神。

我在教学中,也曾遇到不少对我的教学方法持怀疑态度的家长。有一天在课堂上,我像往常一样,既不在黑板上示范,也不给他们看示范图例,而是孩子们互相观察,让他们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然后让他们画一个最喜欢的人。

大部分孩子拿起笔就画,但也有几个孩子不敢动笔。我知道,这些孩子中有的曾经在幼儿园或是培训班学过那种一笔一划照着临摹的概念模式的绘画。学画就是照着画,或是只要画得像就是好画的观念,已造成了儿童的心理障碍,他们自由创作的精神被成人所谓的“像”与“不像”的精神压力所破坏,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绘画能力,非得有范画或是老师的示范才敢动笔。还有的小朋友则不管是表现什么样的题材,他的画面上出现的都是原来所学的概念画图形的组合。对这样的孩子则需要用更大的耐心去鼓励和帮助他们冲破那种概念绘画模式和“像”与“不像”的精神禁锢,以恢复儿童自我表现的创造本性。自我表现的源泉是情绪和意境。感受和思考就是这种原动力。“我知道你能画。”我摸着孩子的头肯定地说,并耐心地给他讲述各种人的特征等等,鼓励他拿起笔。任何孩子只要拿起笔,按照自己的方式在纸上画出第一笔时,他的创造性思维就开始启动了。不管他画得怎么样,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15分钟后,孩子们的“一个人”画好了。有的把头画成一个大圆圈,身体却很小,有的衣服上的扣子画得比脸还大,还有的则把手和脚画成了鸡爪爪,其中也有类似概念画的因式,但更多的是儿童们的随意创造,孩子们很满意。有个小朋友骄傲地指着画面上一个头上绘有一些卷卷弧线的“人”对我说:“我的妈妈很漂亮,她有很多很多的头发,我以后也会有。”还有个小朋友则指着画面上的两根长线告诉我,这是脚。

面对这么多的“一个人”我也很满意。不管是原始意象的遗存,还是儿童表象的再创,或者是别的,只要能表达儿童的情感,就是好的儿童画。看儿童画不光是了解他们的知觉程度,更重要的是须在感情的基础上给予理解,儿童中有对内容注入了感情才能开始真正的认识和表现,尽管可能画得一点都不像。

面对这么多“一个人”,有的家长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抱怨,说没有看见孩子们画出个“人样”来,有个家长还不无羡慕地告诉我说,某某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鱼,让孩子们照着一笔一划地画,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都会画鱼了。可想而知,假如这个班有30名学生,那么就会有30条一样的鱼,看上去的确可观。只不过,我想,如果带孩子去看看鱼,给他们谈谈鱼的知识和鱼的故事,然后再让他们去画鱼岂不更好?很可能,他们画的鱼或许会木象一条鱼,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会画一条鱼,一只鸡,或者一个人,并不是衡量儿童画好坏的标准,重要的是通过儿童作画的过程,让儿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增加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儿童画中先行的并不是绘画技巧,而是把握以情感为基础的认识,在明确了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具体的需要才产生了技术的必要。

摘自《小书画家乐园》

儿童创意画 第2篇

小纽扣大世界,原来纽扣也可以玩的如此精彩,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却有着最丰富的玩法。让我们一起畅游纽扣世界吧。

【必备材料】:彩色纽扣 【年龄参考】:2岁及以上 【游戏内容】:艺术拼贴类

【游戏主角】:外国孩子(2岁)供参考

一张纽扣卡片,承载满满的爱意,想diy一张送给谁那?

特别适合男孩子的一款拼贴画,机器人,小怪物,任何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是孩子的大爱。

搭载油画板做一副充满艺术效果的画吧。

创意女孩和她的“蔬菜画”事业 第3篇

桔多淇身上有重庆妹子的果敢和热辣, 从四川美院造型系毕业后她一直从事网络游戏设计。但在工作中她做得并不是很愉快, 因为她的设计中个人跳跃式的想象色彩过浓, 竟被人说成没前途。郁闷之下, 桔多淇索性辞职, 到北京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她的内心其实不太喜欢做广告设计类的东西。她觉得摄影是自己更喜欢的一种媒介, 艺术性强, 可以充分表现个人想法。

用蔬菜创作的灵感来自于桔多淇的一次发呆。那天, 她看着自家桌上的一堆土豆和茄子等蔬菜, 思维出窍, 眼前的东西突然变动起来, 土豆有了眼睛和鼻子, 像人的脸, 茄子是手, 海带丝是美女头上飘逸的长发。就这样, 桔多淇回过神来后, 决定用蔬菜去创作一幅画。她买了十几斤豌豆, 一个人安安静静坐在那儿剥了两天的壳, 用铁丝把新鲜豌豆穿成串做了一条裙子, 一圈项链, 一个头饰, 一个魔术棒, “全副武装”后拿相机自拍了一张照片, 起名为《豌豆选美》。那时的一个无心之举, 成就了桔多淇的第一幅蔬菜作品。

作品做出来后, 桔多淇发给圈子里的几个朋友看看, 大家都觉得很有新意。觉得桔多淇的作品, 让很多被工作和生活压得焦头烂额的女人了解到, 琐碎的生活里也可以有闪光的乐趣, 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 也可以通过想象变得好玩起来。所以, 我们不能等别人来哄你高兴, 应该自己让自己高兴。其实这也是桔多淇创作蔬菜画系列的初衷。

准备工作做好后, 桔多淇开始思考创作一个系列。从自己家人以及周遭朋友的生活中, 她越来越认识到: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 对生活和对生命的基本需求都是一样的——需要关心, 需要自己的自由空间, 需要舒适感, 需要健康, 需要朋友, 也需要新鲜好玩的娱乐。

这些需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 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会有多少的区别。对桔多淇来说, 如果作品中只有自己, 那太寂寞了, 如果作品大多数人看不懂, 那也太无趣了。她希望她的作品大家都能看懂, 她希望她的作品能触动观众的心弦, 得到会心一笑。于是她去逛大书店, 看出现率最高的艺术普及读物:《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梵高自画像》《维纳斯的诞生》《马拉之死》……她发现, 用大师名画来承载蔬菜的梦想再好不过了。

那些世界名画, 内容关乎生命、爱与美、家庭、困惑、死亡、自由、个人的英雄主义、孤独、恐惧……这些最本质的感受是深刻的, 桔多淇却以幽默甚至是滑稽的方式重新描绘, 将触碰个体内心的线交到观众手中, 带着愉快的游戏精神, 幽默地放飞生活中牵动心结的情绪。

第一幅被她盯上的作品是德拉克洛瓦德《自由领导人民》, 无论是构思还是角色, 都堪称大师经典。进入构思阶段, 桔多淇当起了“宅女”。一圈子的蔬菜成了她“调侃”的对象:把半块冬瓜放在地上, 被她形容为士兵的尸体;一地烂西红柿, 是“血流一片”;成堆的烂菜叶用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片狼籍的战场……参考着原画, 桔多淇挑选出一颗小巧的土豆作为画中主角、象征自由女神的妇女的脸, 接着切下冬瓜和两颗洋葱头, 拼成妇女的身体。至于战火中飘扬的裙子, 可以用豆腐皮来达到褶皱的效果。最后用牙签把这些部位连接起来, 一个人物的造型就成功了。

说起来简单, 做起来不容易, 这幅创意画, 桔多淇整整折腾了一个月。由于蔬菜保鲜时间有限, 蔬菜画做出来后, 桔多淇立即用相机拍下现场效果, 然后录入电脑, 打印成画册。效果出来后, 桔多淇心中溢满了成就感, 原来蔬菜的质感能够完美地展现油画的色彩效果。拿起菜刀就能够创作出一幅名画来, 桔多淇找到了无限的乐趣, 并一发不可收拾, 她说:“我为爱居家的女性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而感到开心, 环保地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完美相融。在一个人的工作室, 一把菜刀、一盒牙签、几颗菜, 我就能做小雕塑, 拼接大场景, 以女性最省力省钱的方式去幻想宏大的世界。”

菜市场“淘金”, 在生活中寻找乐趣

桔多淇创造“蔬菜世界名画”往往要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脑海里有一幅世界艺术史上显赫的贵族作品, 然后从作品的造型上读出某个部位的原型可用某种蔬菜来反映。其次, 根据自己独创的蔬菜造型到农贸市场踩点, 伺机而动, 一旦发现某种蔬菜的天然造型可以复活名画的头骨、发饰等等部位, 就毫不犹疑地收入囊中。第三步, 清洗、构思。第四步, 借用数码相机为蔬菜世界名画写真。最后, 借用计算机乾坤大挪移, 让世界名画别具新意。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她没有丝毫创作艰涩的枯燥乏味, 反而在生活中寻找乐趣, 是其化腐朽为神奇的灵感源泉。

接下来的两年里, 桔多淇经常溜去菜市场, 悠闲的神态让人一点也看不出来她正在思考着很严肃的艺术主题。她常常在卖菜的摊位前徘徊, 把菜拿起来看看, 琢磨琢磨又放下去, 考虑把它们移接偷换到哪个位置上更有趣。

街上卖菜人往往给桔多淇兜售光亮的、形状很规则的菜, 她偏偏要找那些长相奇特、形状不规则的, 有时还要买一些别人不要的或是蔫了的蔬菜。品种繁多的菜形状颜色各异, 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就能得到形态各异的画面效果, 而新鲜的, 蔫了的, 烂了的, 枯干的, 腌过的, 煮过的, 炸过的, 炒过的蔬菜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蔬菜给予了桔多淇无限的灵感, 比起找人当模特, 显然蔬菜更令桔多淇有完全自主的感觉。在她眼中, 蔬菜们全是最棒的演员兼道具, 而桔多淇就是导演, 将它们搬上舞台重新演绎一出不一样的戏剧。

桔多淇的创作并不拘泥于固定的蔬菜用料, 在《蒙娜丽莎》中她使用了大白菜、海带、芹菜、豆腐、花椒、土豆;而《最后的晚餐》中则采用了姜、萝卜、西红柿、粉丝、平菇、香菇、豆腐、紫菜、小油菜和茶树菇。“心有多远, 世界就有多大”, 这句话实在是可以用来形容桔多淇无边的令人佩服的想象力。

模仿《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那幅作品, 桔多淇当时就觉得纤夫们在烈日下出了很多汗, 汗馊味就跟北京人爱吃的酱黄瓜感觉类似, 玉米碴和沙滩感觉也很像。这样主题用料就决定了下来。而菜都很脆弱, 容易蔫, 不好固定, 以半个月才完成一张的进度, 基本上这些作品都得局部拍摄, 后期合成。而这些蔬菜决不能修整, 桔多淇要的就是它原本的面貌, 这样当她把蔬菜组合成一个人或者物的时候, 才有那种距离感、冲击力。

厨房中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桔多淇创作的用料, 她曾经用过湘菜中盛饭的小木桶, 也用过剪刀、菜板, 买菜用的黑色、蓝色塑料袋。

一年时间, 桔多淇创作了19件作品, 每幅一般用半个月时间创作。她从中体味着生活的乐趣, 也通过作品, 将这种乐趣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蔬菜博物馆, 个展打响名声

2009年9月, 巴黎·北京摄影艺术展开始, 为期三个月。桔多淇的蔬菜画一亮相, 就吸引了策展人的眼光, 决定给她开辟一个“蔬菜博物馆”个展专区。最普通的蔬菜在创意的点拨下, 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艺术品, 让来参观的人啧啧称奇。桔多淇的摄影工作室由此打响名声, 一些要求创意摄影的人都特意找到她, 设计与众不同的造型照片。

大家对这组作品的热情超出桔多淇的预计。在巴黎·北京摄影艺术展的第一天, 她就卖出了两幅蔬菜画, 《伏尔加河上的酱黄瓜》卖了1500美元, 《卷心菜·梦露》卖了1000美元。这次艺术展结束后, 邀请桔多淇参加其他创意展的人也络绎不绝。桔多淇成为圈子里小有名气的艺术家。

当然也有人质疑桔多淇纯粹是恶搞名画。桔多淇并不在意, 她认为, 自己虽然是在模仿前人的作品, 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自己对艺术和世界的理解。比如古斯达夫·克林姆的《吻》, 她独树一帜地用心里美萝卜雕成骷髅头代替了。在桔多淇看来, 爱是刻骨铭心的, 骷髅头就象征爱到骨子里。另外, 桔多淇的蔬菜画都融入了自己的幽默感, 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笑意, 因此有人认同, 有人给这种画作买单。在模仿《马拉之死》的作品《青菜头之死》中, 躺在粉条浴缸中的青菜头, 一条摆在海菜上的胳膊连着扁豆手指, 握着一张纸。仔细一看, 纸上是一份菜单:尖椒土豆丝、红烧土豆丝、炸土豆块、烤红薯……原来这不仅是一份菜单, 更是一份“英雄的不同死法”的遗书。

通过蔬菜画创作, 桔多淇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过去工作上的缺点变成了长处。桔多淇说今后会延续使用蔬菜这个材料, 继续做些有波普风格的作品, 但画面给人的视觉效果应该会有些新的变化。

笔尖创意画向翔 第4篇

一、游戏目的

1.课间游戏,可用来放松心情,激发创意。

2.在游戏中分享创意作品,体验欣赏和被欣赏的快乐,增进队员间情感。

二、游戏时间

10分钟

三、游戏对象和人数

10岁以上的中小学生;2人以上

四、活动道具

1.书写笔、彩笔、A4纸

2.播放音乐的设备

五、活动准备

一首2分钟长的轻松乐曲

六、活动规则和步骤

1.队员们准备好纸和笔,笔尖轻触纸面

2.队员闭目放松,主持人播放音乐。音乐响起,队员用笔在白纸上随意移动,在整个过程中不能睁眼看。

3.音乐停止,队员睁开双眼,根据白纸上的线条,发挥自己的想象,在5分钟内创作出一幅画作。

笔尖创意画这一游戏,所需材料简单,操作过程方便,极易上手。

在闭眼听音乐时,辅导员要引导队员尽可能地放松,这样画出来的线条才会自然、完整。

游戏的前半段旨在放松,有效调节课堂上疲惫的神经,后半段则是重点:创作有意思有意义的画。

不同绘画水平的队员,面对自己的随手线条画,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创意能力。这个游戏的妙处在于,即使是绘画水平不高的队员,由于线条黑稿已经成型,他们也会兴致高昂地去尽自己的全力完成画作。最后完成的作品,甚至有可能不亚于绘画水平高的队员。

创意画完成后,辅导员可以让队员为自己的作品定主题,签上自己的名字,相互赠送或者在中队展出。这一过程,能够帮助队员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同时增进队员之间的感情。

也会有人在游戏中发现:纸上的乱线如同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也许杂乱无章,但只要赋予它意义,就能创造出拥有独特个性的不一样的人生。

创意画 第5篇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诗歌中的描述大胆想象。

2.尝试在七星瓢虫的基础特征上,通过外形、通过外部添加进行变形创作。

3.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七星瓢虫的想象,体验变形绘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特征。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1张、舒缓的音乐。

②学生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3~14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诗歌导入(见“活动资源”),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语:今天我带来了一首诗歌,请大家来听一听(播放音乐)!诗歌中七星瓢虫飞到哪里

去了?它变成了什么了?你觉得有趣吗?猜一猜它还会飞到哪里?还会变成什么?

二、探索发现

1.教师根据“情境导入”中的谈话,启发学生想象。指导语: 你们愿意把刚才想象的有趣画面画出来吗?假如七星瓢虫变成了戒指,是怎样变成的呢?七星瓢虫会成为戒指的哪个部分呢?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3页,引导学生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发现作品中七星瓢虫的变形方法。

指导语:这些七星瓢虫都变成了什么?是如何变的?你还想将它变成什么?

3.引导学生在示范画纸上尝试表现奇特的七星瓢虫。

指导要点:先画出七星瓢虫的外形;接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七星瓢虫的外形基础上进行添画,可以用黑白配或添加背景来装饰。

三、创作表现

1.请学生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4页,鼓励学生根据诗歌的奇特想象在创意墙中进行大胆创作。

指导语:你想把七星瓢虫图形变成什么?大胆画出来吧!2.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用黑白配地方法装饰画面,并保持画面的整洁。指导语: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画面变得更漂亮呢?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奇特的七星瓢虫”。

指导语:我们来看看,这些奇特的七星瓢虫都变成什么了?你们是怎样装饰的?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内容,编成诗歌念给好朋友听。

五、结束活动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图形娃娃

活动目标:

1.感知人物身体各组成部分的外形特征。

2.尝试运用各种图形的变形和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娃娃形象。3.体验自由想象和创作图形娃娃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绘画人物的经验。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各种简单的图形、布娃娃若干。②学生用材料:

《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5~16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娃娃商店”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指导语:小熊开了一家娃娃商店,店里有各种漂亮的娃娃。看看这些娃娃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自由观察,发现娃娃的不同外形特征。

二、探索发现

1.出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图形的特征。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分别像娃娃身体的哪些部分?

2.引导学生讨论用图形组成“娃娃”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指导语:怎样用这些图形组合成漂亮的娃娃?娃娃的身体有哪几个部分?分别像哪些图形?

还有哪些图形可以表现娃娃的身体,谁有不同想法?谁来试试?你有不同的办法吗?

3.引导学生思考装饰“娃娃”的方法。

指导语:想一想,怎样让“娃娃”更漂亮?还有哪些颜色、线条和图案能装饰“娃娃”?

三、创作表现

1.请学生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6页,鼓励学生在创意墙中进行大胆创作。

指导要点:鼓励学生用图案或图形组合的方式,表现娃娃的五官和四肢。

指导语:我们来当小设计师,比比谁设计的图形娃娃最漂亮、最特别,小熊最喜欢。

2.提示学生在画面中注意突出图形娃娃,并用丰富的线条和鲜艳的颜色进行装饰。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学生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评出“最有创意的娃娃”、“最漂亮的娃娃”。

2.请学生给图形娃娃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向小熊和大家介绍自己的创意。

五、结束活动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绘画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面具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与审美能力。

2、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互助精神。

3、鼓励学生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胆大心细,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对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对材料的综合理解来设计出有想法的面具。

教学难点: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教学方法:直观交流法、启发引导法、小组探究合作法。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汇报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面具的资料。(有关面具的由来,发展史,面具的样式------)

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非常好。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具最初用于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的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和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装饰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那么,怎样去自己设计制作充满现代感的面具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讨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揭开面具神秘的面纱。

二、欣赏面具表演,激发兴趣

师:要想制作出有艺术品味、独特的面具,首先让我们要了解一下在各种场面中见到的面具吧。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显示不同地域在各项活动中见到的面具,按照它们的艺术功能进行的分类。以此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分组讨论,总结规律:

师:通过刚才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能说出面具的种类吗?(跳神,节日祭祀,生命礼仪,戏剧)

师:对于面具的种类,我们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面具的都运用哪些材料呢?在观看的同时你要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材料去制作,注意观察它们都在突出的是哪个部位?(出示课件,展示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面具)

师:通过欣赏面具,我们发现只要我们用心去想,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能做成面具。那么,这些面具在设计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去分析:首先:五官夸张;性格多样;色彩丰富;装饰性强。

四、提出要求,小组讨论:

师: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由于审美方面的差异,在面具的艺术造型和色彩运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以元旦化妆舞会为题设计面具。请同学们讨论:我们这次活动所需要的面具适合什么样的性格? 什么样的色彩?来制作。

师:现在我们可以购买到精美的面具来参加化妆舞会。如果,我们自己设计制作充满自己想法的面具,更能从中体验到创作的快乐.请大家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吧。(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

五、小组汇报,具体讲解

师:把作品发放到各组中去研究在汇报。第一步,先把一张平面的纸剪成脸的形状,当然在剪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大胆创新。这个脸的形状不必拘泥一定的模式,可以剪成圆的、方的,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变形,然后把五官刻好,这里老师要讲解一下眼睛的位置,同学们都知道眼睛大致在我们头部的中间,因此我们在中间的位置要抠出眼睛,在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三停五眼来画五官的位置。第二步,就是怎样把平面的脸变成立体的脸,老师发下去立体的面具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去说出它的规律。生:就是在头顶、下巴等部分刻开,然后稍微挤压一下,再粘贴。

师:很好!那么哪一位同学再上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一生上台示范)

师:好!现在这张脸就变成了有凹凸变化的人脸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开始给这张脸添加装饰。同学们可用自带的物品,如毛绒、麻绳等可以做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贝壳、纽扣等可以作为装饰物。

师:关于面具脸上的色彩,也就是制作面具的最后一步,同学们在彩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

(师示范涂色的过程中,强调一下色彩要饱合、均匀,最好用原色,增加亮丽感)

六、确定主题,分组制作以上内容

师:面具的制作过程示范完了,我想同学们对于面具的制作方法已经获得了最直观的了解。那好,现在同学们就两人一组,先讨论选择出你们感兴趣的内容,并确定出主题,然后就用你们自带的物品,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生动手实践,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

七、展评作业

师:大部分同学的作品已经完成了,这次作业的评价方法采用你们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评出最有创意的面具,现在请小组代表把你们各自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一下你们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设计方式,介绍完以后把你们的作品放在台上,让我们从第一组开始。(生代表逐一介绍自己作品,以及它的创作灵感及设计方式)

师: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真的为你们美妙的创意、精巧的构思、细致的表现手法所叹服。在我看来,你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极致的,独一无二的,但我们今天要评选出一件最有创意的作品,我们采用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最有创意的面具,现在各小组组长搜集你组的意见并汇报。(得出最有创意奖,师根据得票情况,又多设了几个优秀奖,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口头及物质奖励)

八、师生共同参与表演,结束本课。

师:听到这样的音乐,有的同学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等到元旦我们召开化妆误会的时候戴上它尽情的跳舞吧!

《设计美丽的瓶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类型瓶子的形状及装饰花纹,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了解瓶子对称这一特点,能较顺利用对折的折剪方法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用点、线、面进行美化与装饰。

3、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并从小树立环保的理念。

教学重点:了解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感受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能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花纹漂亮的瓶子。教学难点: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其外形美观。以及如何用线条装饰出漂亮的花纹。

教学准备:多种形状的瓶子、课件、剪刀、彩纸及画笔等常规材料。

学具准备:纸、剪刀、胶棒、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每当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总能在景区看到一些和周围美景不搭调的画面:不少垃圾堆在一边。如果你好好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把某些废弃物变废为宝。老师这里就有一些变废为宝的“垃圾”,想不想看看 ?

生:想。

教师展示几个画满漂亮装饰线条的瓶子。

2、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瓶子)。这些瓶子漂亮吗?(学生回答)。

3、引出课题:美丽的瓶子

(二)、欣赏了解

1、在生活中,人们通过不同的花纹美化装饰,创造出许多美丽的瓶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瓶子吧!(课件逐一展示)。并请学生讨论每个瓶子漂亮在什么地方?知道瓶子不仅可以欣赏更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

2、仔细观察。了解瓶子有哪些部分组成?(学生讨论)。

小结:瓶子有瓶口、瓶颈、瓶肚、瓶耳及瓶底组成。

3、观察瓶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学会讨论。

小结:瓶子左右外形是对称的。

(三)、示范交流

1、你们知道怎样才能剪出对称的瓶子呢?老师就来做给你们看一看。

2、教师演示:

第一次示范 教师故意剪错 剪出两个半边的瓶子 请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要依靠中间的对折线画出半个瓶子的形状 这样打开后就是一个完整的瓶子)

第二次示范 正确的示范(加深学生印象)

①先将纸对折

②沿着对折的中线画出瓶子的半边外形(提醒学生不能开口的一边上画)

③按轮廓线剪掉多余的部分。

④打开纸张 一个瓶子的形状呈现在面前。

提示:瓶子的大小、长短,会因为瓶子各部分线条的离中间 远近来控制。

纸的摆放也是影响瓶子高矮胖瘦的因素(横放、竖放)

3、请学生总结老师的演示步骤:板书:折——画——剪。

4、师:观察老师剪出的瓶子少了些什么?(学生回答)。我们怎样才能让它们成为漂亮的瓶子?(学生讨论)。

板书:装饰。

5、欣赏学生作业及其老师的范作,知道可以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装饰。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会用些哪线条和形状来组合美化这只瓶子呢?

生:直线、折线、波浪线、弹簧线、虚线、半圆型连续线……

老师把这些线一一画在黑板上

(复习以前学过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线)

通过欣赏不同的纹样,让学生思考如何把各种不同的线条组合搭配成新的花纹(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可以创造出漂亮的花纹)

(四)、动手制作

1、作业要求:课件出示

1)剪出一个对称好看的瓶子。

2)用画点线面的方法装饰。(花纹图案可自由组合)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展示各种不同花纹的组合图片 方便学生创作组合)

(五)、欣赏评述

1、学生上台自评(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互相学习交流)

2、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更多更美的瓶子,变废为宝,为我们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十二生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认识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

2.大胆运用融合刮画、剪纸等表现方式,抓住十二生肖的特征,表现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

3.在欣赏生肖动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创新意识,采用剪纸与刮画结合的方法表现生肖动物。教学难点:生肖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十二生肖图片,剪刀、刻刀、刮画纸。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平台。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问候的游戏。

师:今天我请来了只小动物,你看到它了吗?它就在我手上,同学好!它是谁呀?

教师做手势:两手平举、掌心相对、十指张开、交叉抱拳、拇指上翘。

生:这是兔子的形象。

师:哪里看出来?

生:两只耳朵。

师:哦……体现了兔子长耳朵的特征,这就是我的属相,你属什么呀?

(学生创意表演,并说出设计的理由)

2.揭示课题。

师:兔、蛇都是十二生肖里的动物,你还知道十二生肖里的哪些动物?

生:鼠、牛、虎……

师: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间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

(二)探究建型 情趣表达

1.小组探究,观察感知动物外形特征。

师: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小组讨论,说说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就像太阳照着地面出现的影子,你们组的生肖影子哪些外形特征能让我们一眼就认出来?

(学生分5组,每组结合收集的图片讨论一种动物。)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能很好的抓住生肖动物的主要外形特征。这些外形特征就是他们的名片。

2.猜生肖的游戏。

师:下面我想请大家来玩一个猜生肖的游戏,比比看谁的反应最快,注意黑色部分的变化。(多媒体演示剪影变化的过程。)师:你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只要把动物最有特征的外形轮廓表现出来,就算只有黑色的剪影,非常概括,大家也能一眼就认出来。

3.剪影作品欣赏

出示生肖剪影。

师:我们再来看更多的剪影,别人是怎样抓外形特征的。

师示范:我也来试一试剪影,看我抓的特征准不准。我们在剪的时候要把纸撑得满满的,越大越好。首先它有尖尖的嘴,头上像朵小花,长长的翘翘的尾巴,细长的脚,它是谁?

生:鸡。

师:而且它在做什么?

生:捉虫。

小结:抓住外形特征,再加上动态之后,动物就更生动有趣了。

4.学生“剪空”。

师:请同学注视大屏幕,深呼吸,让你的心情平静下来,想一想你们组的生肖动物是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拿起“剪刀”(用手替代),剪出它最有特点的轮廓线,然后,慢慢往下剪,慢慢剪,它的轮廓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清楚……

5.学生尝试剪动物外形。

师:接下去,想请同学们直接用剪刀来试剪出你们小组生肖动物的外形。我把自己剪的小秘决告诉你们。

(1)我能做到顶天立地,构图饱满;

(2)我能抓住动物外形特征,概括夸张;

(3)我能表现出动物的动态。

(学生动手作业,教师个别指导。)

6.欣赏点评作业。

师:请同学们对照三条秘诀来说说看你们的作品。

(学生自评、互评,提出改进方案。)

生:我的作品能做到顶天立地,但在抓动物特征时,还不够夸张。

师:你觉得还可以在哪个方面进行改进,会让你的生肖作品更有意思。

(三)欣赏拓维 元素联结

师:在第一个动手的环节中,同学们表现出了了不起的创造力。但我们现在手中的作品,只是一个生肖动物的剪影,还不够生动,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再创造,让它变得更有趣。

1.剪纸纹样的融合。

师:我们可以从我们学过的民间剪纸上得到灵感。

出示剪纸作品。

(1)月牙纹。

(2)锯齿纹。

(3)漩涡纹。

2.欣赏学生作品,感受装饰内容的延伸。

(1)体现动物特征的装饰图案。

(2)寓意美好愿景的吉祥图案。

(3)赋予特殊意义的文字。

(四)个性表达 情意关联

1.听学生说一说,怎样完善自己的作品。

师:你打算怎样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作品呢?

2.师示范刮画。

师:我先来试试看,我先刮鸡的眼睛,刀大的头,一笔就能完成了。然后脖子上的纹样用锯齿纹,我刮的时候有什么变化?(换小的头)细节用小头加工,再是身体,我刮了什么纹?(漩涡纹),还有尾巴的装饰。

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个别辅导。

师:我将自己刮画的秘诀给你们,你们肯定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课件出示:(1)我能很好的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2)我能融入自己的美好愿望。

(3)我能做到与众不同。

(五)评析悟美 快乐体验

1.学生作业展示。

(将学生作业在展示平台按顺序进行展出。)

2.师生点评。

师:说说看你自己的作品有趣在哪里?

师:你在生肖动物身上赋予了怎样的愿望?

(六)欣赏拓展 延伸滋情

师:今天我们将剪纸与刮画融合在一起,创作了有趣的生肖动物。在欣赏同学们创作的生肖动物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聪明才智,只要大家经常做个有心人就能够创造出更多充满心意的作品。在生活中,十二生肖的形象运用广泛,如民间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上都可以看到。它们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我们的生活。

《水乡桥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2、通过撕撕、贴贴黑白撕贴画学习黑白撕贴画的基本制作和表现方法,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提高学生对撕贴画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从生活中发现美。真切使学生感受到美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重点:掌握撕贴画的正确程序,能撕贴出一幅水乡桥的作品。教学难点:撕贴过程中合理处理黑、白、灰的关系。课前准备:

学生:每个四人小组准备黑、白、灰色的纸和报纸若干张,固体胶水。

教师:课件、范作、垃圾袋、制作材料和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先来考考你们(出示黑色和白色卡纸)。黑色和白色混合在一起会成为什么颜色呢?(灰色,教师简要说明)

2、比眼力。我们一起来在报纸上找出黑色灰三色。(学生说,教师小结)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暂时忘却红橙黄绿青蓝紫,进入独特的黑白世界中(板书:黑白)。

二、新授

1、出示黑白灰撕贴的水乡桥作品(板书:撕贴画),找找其中的黑色白色和灰色,作品的表现内容是什么?(水乡桥)

2、尝试体验:桥是我们江南水乡的缩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名片。桥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现在让我们用报纸撕一座印象中的水乡的桥(板书:印象)。撕好举起来。

A、撕好后请2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

B、贴一贴。请2位同学贴到黑板上的背景纸上?说说为什么这样贴?

3、欣赏家乡的桥:刚才同学们撕出了印象中的桥,现在老师带大家去欣赏家乡的桥好不好?课件播放家乡的桥的照片。

A、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桥。

B、黑板上的撕贴的桥,增加些什么会使作品更完整?

4、小组合作讨论:你们的小组准备撕贴一幅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是白天还是夜晚的桥呢?你们会在桥上做什么?

三、合作表现

1、小组合作,选一张黑色或者白色的纸作为背景,另一样和报纸作为撕贴的材料,以黑白撕贴画的形式表现水乡桥之美。

2、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

各组长为代表作介绍,随机点评表扬有个性的作品,表扬动作快的小组。

美术:蚕豆创意画 第6篇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蚕豆、树枝进行拼插,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物品。

2、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

PPT课件、蚕豆、小树枝若干,盘子,篮子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过蚕豆吗?蚕豆不仅可以用来食用,还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蚕豆造型,了解其制作方法。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这么多不一样的蚕豆造型,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成的呀。(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了解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并讲解蚕豆小人的制作过程,幼儿观察。

4、操作活动:幼儿使用篮子中的自然材料,辅助材料和制作工具,充分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喜爱的物品:小狗、小猫、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车等。

创意玻璃板画 第7篇

一、教学工具:水粉颜料、水粉笔、厚纸板、透明塑料贴纸、和厚纸板一样大的白色卡纸、餐巾纸、抹布、水桶、记号笔。

二、教学课程 版画制作过程:

1.首先找到小朋友要画的图案。

2.然后在厚纸板上起稿,再用记号笔把线勾出来。3.把透明熟料贴纸贴在版画上面。

效果图:

4.然后用水粉颜料纯色上色,每次只上一种颜色

5.然后对正白色卡纸下方将画印上去,拓印时不要移动。6.然后将厚纸板上的颜料擦干净,继续印下一个颜色 7.最后印完,在用记号笔等做细节处理

效果图: 8.厚纸板可以重复使用

三、教学效果

开启创意的大门画出心中的世界 第8篇

一、多方面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 通过欣赏大班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在开学初, 我们把以前大班幼儿留下的图画作品布置成一个展览, 供小班幼儿观看欣赏。一幅幅色彩鲜艳, 画面充满童趣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通过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 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他们相信和希望自己能画出一样漂亮的画画。

2. 运用趣味形象的语言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 不会边观察边画, 往往急于求成, 画出的作品往往粗糙、散乱, 有的孩子则表现得无从下手, 有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 使其大胆地作画。比如画“小老鼠”, 老师是这样说的, “一条小路, 变座小桥, 小小眼睛, 短短胡须, 长长尾巴。”通过儿歌形象地教学, 孩子们很快地画出了多种姿态小老鼠。孩子们边念边画, 很快地在不知不觉、无拘无束的情况下绘画, 效果更好。

3. 用游戏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绘画教学中, 我们打破了只有“教师教, 幼儿才能学”的传统观念, 改变了单纯以上课为主的学习模式, 力求将绘画教学游戏化, 让幼儿在玩与学中达到统一。如在初期画线条练习中, 我们与幼儿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 一只只小手拿着自己喜爱的笔, 嘴里发出轰隆隆的火车声, 小手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滑动, 便留下了一条条运动的轨迹……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景中进行了造型艺术中的基本元素———线条练习。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得更主动更投入, 也易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感受, 易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 保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4. 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小班幼儿受年龄之限制, 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 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比如:“手掌印画”、“拓印图形”、“纸团压印”、“泡泡画”, 以及“涂色”等活动。我们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 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从而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

5. 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 提高幼儿兴趣

幼儿绘画教学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的, 决定了我们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标准, 必须建立在尊重幼儿创作意图和绘画心理的基础上, 只要是幼儿能够解释的作品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发现自己之能力和才干, 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从而促进幼儿发展, 因而教师要用肯定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绘画活动, 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成功的绘画教学活动, 应让幼儿在看看、说说、画画中得到智力、个性的发展, 获得成功的满足。

二、筛选有价值的范画, 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支持

范画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选择范画的标准应紧紧围绕着活动的目标, 以帮助幼儿主动学习, 积极探索为准绳, 给幼儿更大的想象发散的空间。

1. 选择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作品作为范画来拓展幼儿作画的视角

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 生活经验较少, 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教师在选择范画时应注意范画的趣味性, 范画既要围绕活动目标, 又要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

2. 选择儿童作品作为范画来调动幼儿的作画情绪

选用儿童的作品作为范画, 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 会比成人作品更能调动起小班幼儿的作画情绪。比如:在涂色活动《毛毛虫》中, 教师在幼儿第一次创作后选取会用色彩间隔涂的幼儿的作品作为范画, 引导幼儿学习间隔涂色, 这时出示的范画就来源于幼儿, 其他幼儿看到同伴的好的经验也会去仿效, 从而又激发了幼儿的成功感。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涂色活动中, 幼儿又会创造出三间隔、四间隔等多种涂色方法来。

3. 适时、适量呈现范画, 为幼儿的创作开拓视野

小班幼儿爱模仿。如果范画出示过早, 孩子们便会不知不觉-跟着模仿起来, 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所以, 在活动前, 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思考, 范画该在何时呈现, 呈现的范画能帮助教师解决什么问题。如小班美术活动《大泡泡, 小泡泡》, 孩子们在自己吹出的彩色的泡泡上进行想象添画, 但小班幼儿受技能限制能想却不能画, 在添画前如何解决技能问题呢?我请一位幼儿上来示范画, 然后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如何添画。在孩子们添画后再一同来欣赏范画 (教师的作品) 。这时, 范画的作用是帮助幼儿对已有经验的提升。如:一个泡泡可以添画成娃娃脸、小鱼;两个分开的泡泡可以添画成眼镜;两个合在一起的泡泡可以添画成雪人;一串泡泡则又能添画成糖萌芦。教师示范的丰富性, 可以扩展幼儿的思维, 引发再创作的积极性, 同时会把这种经验迁移到今后的添画活动中去。

孩子的学习是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因此, 范画应调动孩子动觉、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积极参与,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小班美术活动《蔬菜盖印画》, 我用小兔子要请小动物们吃饭, 来吸引幼儿参与的兴趣。在认识各种蔬菜后, 我自己没有示范操作, 而是邀请幼儿上前来尝试盖印, 幼儿一边操作, 我一边念儿歌:“小蔬菜, 手中拿, 蘸一蘸, 按一按, 印完后, 送回家。”不但帮助幼儿解决了操作重点, 同伴的示范还能引起幼儿强烈的操作愿望和兴趣, 幼儿在多通道的学习过程中, 习得了用蔬菜印章作画的步骤。

三、丰富多彩的绘画方式, 建构幼儿的绘画能力

如果总是使用蜡笔或油画棒来作画, 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失去绘画的兴趣, 因此我们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作画, 来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支点, 差异教育的手段作载体的基础, 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挖掘小班幼儿的绘画潜力可谓是水到渠成。

小班早阶段幼儿对绘画是处在无意识涂鸦期, 我们必须从对绘画的兴趣、绘画的色彩、方位、内容等牵引孩子跨人绘画的奇特世界。下面介绍几种我们使用的典型形式:

1. 游戏绘画

游戏绘画是小班绘画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的一种形式。打破绘画教学中的说说想想画画的程序, 增加了动手玩玩, 尝试变变, 寻找玩玩, 说说画画的指导过程。这个方式牵动了小年龄幼儿的主动投入。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 使活动的气氛鲜活而生动, 将活动的难点在幼儿动手玩玩的尝试过程中化解了。孩子们学得轻松, 学得快乐。其次, 指导的语言接近低幼儿童的口语化。如画“小鸡”, 骨碌碌, 一个大鸡蛋, 睁开一只小眼睛, 啄、啄、啄, 啄出一张小嘴巴, 奔奔伸出小脚丫。

2. 多姿多彩的美工作品

美工作品可指为手工 (教师剪制好需要的形状供幼儿粘贴) 和绘画相结合的作品, 利用材料多彩的特点影响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同时还训练了幼儿对图案的方位感、布局。如活动“笔宝宝跳舞”课中, 我出示纸、剪、笔杆和笔帽, 边粘贴边介绍:“笔宝宝来跳舞, 尖尖的笔尖要向下, 身体站得笔直, 再把笔帽戴正, ”这是一段典型的事物方位感的指导教学语, 特别适合小班刚接触绘画时的教学阶段, 在教学中我们把这种形式安排了近半个学期, 这为小班幼儿对绘画的方位、色彩、布局的训练,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接触写生画、线描画, 丰富孩子的视野

写生对于小班幼儿来讲, 概念上几乎是零, 然而如将实物针对小班年龄的幼儿挑选, 同时教师把其目标细化, 同样也能达到好的效果。如写生“苹果”, 首先让孩子们寻找大苹果上有什么颜色, 用手指点出来, 最后让孩子们明白, 在我们平时看到红红的苹果上还会有那么丰富的色彩, 他们找到了红色、绿色、黄色, 甚至还有说是咖啡色。他们脑子中的概念变了, 苹果不再只是红色, 画画不再只有一种色彩。

线描画的开展, 让孩子们明白了不光只有色彩可以装点我的图画, 同样线条的装饰也是一种手段, 从而改变了孩子们对黑色的观念, 黑色是孩子们最不喜欢的色彩, 通过线描, 让他们发现了黑色的作用, 从而更加递进了孩子们对色彩的感受力, 知道任何色彩都是绘画表现的大能手, 从而喜欢它们并会运用他们。

4. 玩玩面泥, 逐渐形成立体效应

面泥可用橡皮泥或面团, 我们充分利用瓷砖墙的优势, 午餐后在瓷砖墙上的平面塑造, 大家互相欣赏作品, 互相学习。这是提供了平面塑造练习的机会, 再利用面团, 提供给孩子的量略多一些, 孩子们喜欢握在手里鼓鼓的味道。那是一种与一丁点橡皮泥完全两样的滋味, 他们随意塑造, 这是一种立体塑造, 灵巧的变动就是一张动物的脑、一件小玩具, 这种练习将为中班开设陶艺奠定了基础。

5. 棉签式水粉画

小班阶段主要以掌握水粉画的点、线、涂的基本技能, 点 (棉签娃娃站站正, 跳跳点点舞) ;线 (棉签娃娃走呀走, 走到东, 走到西, 走走小路弯又弯) ;涂 (棉签娃娃躺下来, 滑一滑) ;蘸色, 直接使用水粉颜料, 在颜料中无须加水, 在每盒水粉旁多为幼儿准备一些干净的棉签, 使用后要注意棉签的互换, 以免多种颜色混杂一起而变脏色。初学时, 教师须事先准备好纸剪形状, 引导幼儿用点、线、涂的简单方法装饰它们, 逐步提升到命题画的教学。

绘画是孩子营造奇特世界, 梦幻畅游的快乐的时刻, 我们的愿望是让孩子们手中的笔装上想象的翅膀, 画出未来, 画出他们心中的世界。

上一篇: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症结何在下一篇:写樱桃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