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

2024-09-04

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精选11篇)

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 第1篇

学校、托幼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督导记录

学校名称: 负责人签字:

一、基本情况

该校位于 县(市、区)乡(镇)村,属于(寄宿、非寄宿)制学校,全校共有 年级(系),班级,共有学生 人(其中寄宿学生 人,非寄宿学生 人),教职员工 1 人。(如小学包含幼儿园,分开统计(幼儿园1所,小学1所))

二、督查内容

(一)组织管理

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领导组 □

专职 □ 兼职 □ 培训情况 □

(二)预案、制度及相关资料

3、传染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 报告制度 □ 报告流程 □ 工作计划 □

4、学生晨检制度 □ 晨检记录 □

5、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 记录 □

结核病报告、转诊记录 □ 结核病督导记录 □

6、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 相关资料 □

7、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

相关资料(每年体检情况 □ 体检报告 □ 存档管理 □ 是否将结核病筛查纳入新生入学体检项目 □)

8、学生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

9、招生简章或入学通知书中明确注明报道需携带预防接种证 □

10、通风、消毒制度 □ 通风、消毒记录 □

11、生活饮用水每学期开水之前进行检验 □

2、传染病专(兼)职疫情报告人 姓名 电话

相关资料(登记表 □ 补种登记 □ 汇总登记 □ 小结□)相关资料(检验报告单□ 评价报告单□)

(三)健康教育

12、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制度 □

13、学生每学期传染病(结核病、流感等)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相关资料(宣传栏□ 宣传资料□ 健康教育课□ 影像资料□)

14、教职员工 □ 学生家长 □ 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说明:所有检查内容以文字资料为准,有在□内划√,无划×。督导单位: 督导人员: 督导时间:

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 第2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督促学校进一步落实卫生安全责任制,切实保障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XX区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执法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决定在全区开展秋冬季学校、托幼机构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继续将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督作为学校和托幼机构卫生安全综合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对辖区学校饮用水监督检测覆盖率达到100%,按计划完成托幼机构抽检任务。

(二)督导各学校根据《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做好相关工作,严格落实《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执法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执法局局长XXX为组长,副局长XXX为副组长,各监督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监督二科,负责具体工作组织实施。

三、责任分工

以属地管辖为主,各监督科室负责辖区内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

四、检查依据和范围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幼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对全区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执法检查。

五、检查内容

(一)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重点检查:是否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制定预防水污染事件发生应急预案,落实各项措施。自备供水取得卫生许可证,水源卫生防护合格,蓄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二次供水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培训合格证上岗,蓄水池定期清洗;茶炉水、直饮水安装合格,远离厕所等污染源;根据情况及时更换滤芯,开学前均应将滤芯更换完毕,保证开学后的饮水安全;定期对供水设备内部进行清洗消毒,滤芯等涉水产品严格索证;每学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

(二)传染病防控工作

重点检查: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建立由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有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登记制度,并严格落实,有记录。定期(每学期1次)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活动,校设医疗机构或保健室设置、人员资质及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等。

六、工作安排

(一)监督检查(9月1日至10月30日)。

各监督科室根据分工,负责各自辖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监督检查。同时完成生活饮用水采样检测工作。

(二)汇总上报(11月1日至11月28日)。

检查中存在问题,各科室根据要求及时督导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最后将检查情况做出详细的书面总结。同时,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七、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要进一步树立学校、托幼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建立健全卫生安全责任制,落实学校卫生安全措施和整改措施,消除各类卫生安全隐患。

(二)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注重建立和完善学校、托幼机构卫生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学校、托幼机构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检验不合格者要进行复检,及时消除学校、托幼机构卫生安全隐患,促进学校、托幼机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三)监督检测,掌握全区学校、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高度重视对学校、托幼机构的生活饮用水执法检查。对所有学校直供水设备生产的末梢水(温水),自备水源的水源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采样检测率100%。对托幼机构采取监督抽检,检测项目按计划严格执行;发现问题时,要做到“停止供水、学生健康监护、执法检查、流行病学调查”四同时。

(四)督查落实,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要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按照此次监督检查的内容要求,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要加强技术指导,针对学校、托幼机构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卫生监督意见,并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学校、托幼机构认真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按要求整改到位。

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 第3篇

近年来, 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 给基层传染病管理工作带来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需要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 因以制宜, 创新举措, 不断提高基层传染病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在健全管理体系上求突破

组织专门力量, 采取封闭式集中办公的方式, 专门进行了项目管理方案的修订, 本着务求项目实施的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透明性和实效性的原则, 对原先制定的项目管理方案调整为健康教育、艾滋病性病综合防治、急性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寄生虫病防治、血吸虫病碘缺乏病防治、结核病防治、麻风病防治、预防接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卫生监测、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农村公共卫生监督、基本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等多个具体实施项目, 每个项目均明确工作内容要求、完成时间、经费预算、考核评估办法、责任单位、责任人等。通过培训, 使所有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级各类人员对整个项目管理的目标、任务、要求、经费、考核、奖惩等全面掌握, 明确了各自所承担的职责。从而使项目管理工作从体系上得到了健全完善, 纳入了惯性运行的轨道。

二、在完善管理机制上求突破

以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所为龙头, 以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镇卫生所) 为枢纽, 以各中心卫生院、民营医院为补充, 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

在镇级, 建立了由镇卫生所公共卫生业务骨干为主要成员的镇项目工作指导检查小组, 根据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镇卫生所)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工作的职责要求, 落实具体的实施单位及责任单位。各镇卫生所定期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指导检查, 医院每月至少一次, 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两个月不少于一次。医院项目工作检查员对重点工作每天巡查一次, 工作完成情况每旬检查一次, 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检查一次。在村级, 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负责将各具体项目工作分解落实到站内人员, 并加强本站实施项目工作的管理和检查。

为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 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 我县采取“谁指导、谁考核、谁评价”的办法, 实行统一扎口管理, 由县各项目督导组进行考核, 实行平时考核与年中、年末考核相结合, 县级考核与镇级考核相结合, 单位考核与具体工作

责任人考核相挂钩, 上级考核结果与下级考核结果进行捆绑的办法进行, 即社区卫生服务站考核结果与其举办主体、镇卫生所的考核结果相挂钩, 医院考核结果与镇卫生所考核结果相挂钩, 镇卫生所考核结果与县相关项目督查单位考核结

果相挂钩。为了促进和保证各级督导、考核落到实处,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三、在规范经费管理上求突破

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总额有限, 还不能满足当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工作需求这一现状, 我县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各级财政相关专项业务补助资金等进行整合, 统一建立专账, 实行项目管理, 捆绑式使

用。本着规范管理、透明公开、谁做谁得、劳酬相扣的原则, 严格按照完成的数量、质量以及序时进度等实绩的考核结果, 对劳务费、补助费等实行一竿子到底的办法进行分配。所有纳入项目化管理的经费.采取预拨与逐季核算、年底考核结算的办法予以下拨, 直接下拨到中心卫生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项目实施单位。为确保项目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对乡村医生的劳务补助费统一通过银行打卡的方式进行发放, 防止截留使用现象的发生, 调动了乡村医生从事项目工作的积极性, 夯实了基层项目工作的基础。

四、在提升管理效益上求突破

近年来, 我县注重在提高管理效益上下功夫, 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满意度为目标,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落脚点, 项目管理的效益日益提高。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管理制度、管理流程逐步规范, 整个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运行阶段。全县先后投入近百万元用于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两个门诊” (计划免疫门诊、儿童保健门诊) 的规范化建设,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 按照统一设置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人员管理、统一工作考核的“五统一”要求, 对全县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了升级改造的任务。在各镇按照区域范围, 经考核聘用多名从事项目实施与管理的责任区医生。农民健康档案从无到有, 全县农村居民基本建立了健康档案。卫生应急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每年组织2次应急演练, 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处置。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建双卡率、建卡合格率均大于95%, 五苗基础接种率均大于98%, 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结核病防治、妇幼保健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也于今年在全县全面启动, 全县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村居民普遍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实惠, 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关注民生, 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 社会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

学校传染病防控探讨 第4篇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8-02

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如果出现传染病,极易造成校内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学生感染疾病,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各类传染病疫情在学校里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及学校管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生理上和精神上的折磨[1],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流感、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传染的主要场所[2]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降低学校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加强学校管理,降低学生发生感染的机率。现对学校传染病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学校传染病的控制管理情况及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学校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2 方法 学校是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整天集中在一起学习,相互之间的接触较为密切,如果卫生设施或者卫生制度不够健全,或许是学生的卫生习惯较差,就导致学校当中容易发生传染病,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管理[3]。对此,应当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加强传染病管理,保证学校管理的秩序。

预防措施: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伴有传染病的学生,应当停课居家或门诊隔离治疗,以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稳定。同时要定期地向学生开展各种传染病知识教育,以使学生充分地了解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如果自己出现此种症状后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形成传播感染。对于学生宿舍,学校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指导学生经常打扫宿舍卫生,保持干净、整洁和通风,以免感染疾病。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入校体检管理,为学生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在新生入校之初,要对新生进行严格体检,以填补学生的免疫空白,通过加强管理,以减少学生之间传染病的感染及传播[4]。再次,当社会上出现某种传染病时,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免疫接种管理,并尽量取消大型的聚会活动,以避免学生出现疾病感染。

控制措施:首先要做好传染病发生后的工作,当学生出现传染病时,学校应当立即将学生隔离,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疫情,同时应当积极配合疾病控制部门,针对学生疫情,实行有效解决措施,实施经常性消毒,以抑制传染病的感染。其次,学校完善学生的缺课报告制度,对于没有上课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询问及核实,以保证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及时地发现新病人,并及早报告,对于出现疫情的学生,则要及时报告并送學生就医,同时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5]。再次,学校医务室应当配备专门的医生,当学生出现传染病后,校医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治疗,并对其他学生进行检查,同时报告上级,并发放相关传染病控制药物,以降低学生中疾病传染的几率。

2 结果

通过对学校传染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如果出现传染病,则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加强学生管理,降低传染病的发病几率。

3 讨论

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会对大批的学生产生严重的影响,不仅会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还会导致社会和家庭产生不安定因素,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措施如加强健康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学生的入学体检,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宿舍及食堂卫生管理等,传染病控制措施如完善学生的缺课报告制度,随时了解学生动向,保证学生安全,积极处理传染病发生后的工作,以免疫情继续蔓延,对学校造成更大的损害。以期通过这些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在传染病发生的第一时间,可以及时进行控制,以免疫情传播,给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总之,学校的传染病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降低传染病在学校发生的几率,从而确保学校管理的正常秩序,减少社会及家庭的不安定因素。

参考文献:

[1] 麦浩.桂林市2002年度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26(05):36-37.

[2] 费方荣,冯录召,许真,等.2008-2010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9):691-693.

[3] 李冬梅,刘海博,甘亚弟.北京市大兴区学校托幼机构5年传染病发病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0,58(24):78-79.

[4] 胡茂红,涂正波,吴景文.南昌市1998——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季节性分布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64(02):56-57.

传染病防控 第5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别学校还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肠道传染病等疫情。为切实做好学校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现通知要求如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对学校防控工作做出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防控意识,高度重视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主动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本地疫情和防控工作部署,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落实各项防控要求。

二、宣传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流感等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作为当前学校卫生防病宣传教育重点,通过健康教育课及其他多种宣传形式向师生、家长普及科学防控知识,重点教育并督促学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接触禽类(家禽、野禽)、牲畜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一旦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立刻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保持居住及学习场所的经常开窗通风;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稠密场所;如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到医院看病,留在家中休息等。

三、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学校食品安全。要坚持经常性的卫生扫除,强化卫生检查,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供应单位,要按照规定严格食品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不得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未经检疫的家禽、家畜不得自行宰杀加工,加工食品时要确保煮熟煮透。有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的学校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等管理工作,定期请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四、加强监测报告,强化早期处置。各地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切实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一旦发现师生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呕吐、腹泻等),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依照有关规定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校医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流感疫情监测、排查和报告工作,落实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等管理制度,确保做到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传染病防控制度 第6篇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疾病防控制度。

1、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有关疾病防控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课堂、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全校老师都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体检,发现有疾病和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告知其家长,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治疗。

2、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由班主任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消毒工作,学校领导要督促对学生教室及其他学生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严防“病从口入”,强化卫生管理。

5、对生病的学生,班主任教师要在第一时间送到指定医院进行救治处理,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6、制定预防疾病措施: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教师、学生之间不共用茶具、餐具;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学生若发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7、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按照规范要求处置。

春季传染病防控 第7篇

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天已经向我们走来。春天是个阳光明媚、暖风熏人的季节,但就在我们尽情享受春天美好景致的同时,也不能忘了春天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是流感、流脑、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传播迅速、流行性强,是最易在学校发生的疾病。

为了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学校提醒师生做好防控措施,尽可能的减少疾病在校内的漫延,为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

1.首先从思想上树立起预防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切断传播途径。合理营养,不挑食,不偏食,不食用不清洁的食物,坚决杜绝购买路边流动摊贩的食品,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减少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3.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同学们要上好体育课和积极参与课间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否则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4.保持室内环境的空气流畅,教室内做到下课及课间操期间,及时把门窗打开来通风。尽量少去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

5.在学校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向老师报告,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延误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如果确诊得了传染病,要注意请假隔离,以便防止再进行二次传染。

学校传染病防控初探 第8篇

1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 一个班的学生, 整天集中在同一教室里生活学习, 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 卫生制度不健全, 卫生习惯不好, 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使中小学生成为传染病高发的人群。

学校又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里来, 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 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 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 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而学龄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染群体, 免疫功能尚不完善, 学校易感者密度高, 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 传染机制容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

2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2.1 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应在校园内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合理营养、良好卫生习惯、戒烟、性知识、体育锻炼及传染病防治方面的宣传教育, 定期对学生开展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 让他们了解各种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 使学生掌握防治传染病的一些常识。如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人消瘦、乏力以及夜间盗汗等, 一般肺结核病人接受正规治疗1周后传染性会大大降低, 室内经常的通风换气可以减少传播机会, 普通人会在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因感染而发病。2.2认真做好学生入校体检, 健全新生健康档案。通过实行凭“预防接种证”入学的制度, 及时发现新入校学生免疫空白, 对未参加计划免疫者及时补种疫苗, 特别是现在流动人口较多, 入学前的索证制度更为重要。小学生的一些传染病的爆发多是由于流动儿童未接受基础免疫造成的, 如水痘、麻疹等疾病的爆发。因此, 做好入学前查漏补种工作、健全健康档案在预防新生传染病的流行中非常重要。

2.3 平时搞好教室及食堂的卫生。

校园内教室、食堂等是学生聚集的地方, 必须确保这些场所的清洁卫生。教室要做到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蚊蝇繁殖时节采取灭蚊灭蝇的措施, 积极开展除“四害” (鼠、蚊、蝇、蟑螂) 活动。

2.4 社会上有传染病流行时, 学校应做好学生的免疫接种工作。

在一些传染病的流行高峰时期, 学校校医要掌握学生的免疫状况, 如果学生免疫水平低下, 可以集体接种相应的疫苗或免疫制剂, 告诫学生避免参加大型的聚会活动。例如在甲型肝炎流行前期, 学校可以组织在校学生接种甲肝疫苗, 建议学生不要随便在饭店就餐, 平时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2.5 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 保证学生饮食安全。

为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学校食堂应落实好各种规章制度, 食堂作业必须符合要求, 做到内部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 设施完善。并注意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食堂安全意识。食堂从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定期体检。设专 (兼) 职人员对食堂采购、加工、储存及销售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认真提高厨师技术。尤其加强规范食品加工注意事项的培训, 确保加工的食品安全卫生, 同时做好餐饮具消毒工作, 认真执行食品的加工流程管理和有关食品采样的规定, 防止病从口入, 避免食源性疾病如食物中毒、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3 学校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3.1 完善学生缺课报告制度, 发现疫情首先应加强晨检报告及缺课报告登记, 及时发现新病人,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出现较多学生同时缺课时学校及老师应对缺课原因作调查, 了解掌握发生原因, 出现疫情及时报告校医。

3.2 健全学校传染病报告机制, 配齐学校医疗保健服务设施,

配备专职校医或兼职卫生教师负责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 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及时进行疫情报告, 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3.3 做好传染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学校出现传染病时, 除及时

向上级报告疫情外, 还应配合疾病控制部门做好疫情的控制工作, 如隔离病人、实施疫点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

3.4 传染病在学校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近几年学生人数的增多, 增加了传染病发生机率。

因此笔者认为: (1) 对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是防控传播的有效“药物”, 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 学校的德育处及卫生工作人员应充分借助广播、板报等, 宣传传染病防治措施、增强防范意识; (2) 做好学生的晨检工作和健全学校的传染病报告机制等, 一旦学生出现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及疑似同学, 应遵循早发现、早报告的原则; (3) 学校应与上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 形成学校自律、教育主管和卫生监管, 社会监督的长效监管机制。

总之,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不仅可以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还能减少社会和家庭的不安定因素, 因此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是保障全社会健康及控制疫情的关键。而目前学校传染病的防控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还存在着诸多漏洞与不完善之处, 所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公共卫生管理》——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控制对策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74-01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我们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学校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也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学校的传染病与社会上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同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寒、暑假有着密切的关系。寒、暑假过后的两次开学,所伴随的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不仅仅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季节吻合,更重要的是在寒、暑假中,学生的走亲访友的流动和活动,可能将接触的外地传染病带到本地,又随着开学而带进学校。通过学生间的密切接触而在学校中传播。了解学校传染病的季节特点,抓好春、秋二次开学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学校中传染病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学校保健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呢?

一、完善预防组织

有健全的传染病防治领导机构,校长为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由校医及后勤校长担任,组员由各班班主任担任。领导机构名单每班都张贴上墙,有联系电话;有独立的校医室;有专职校医主持日常工作;各班有传染病宣传员的健康教育网络。

二、健全预防工作制度

1、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要求第一发现人立即直接向行政领导报告或班主任报告。若第一发现人是班主任,直接将学生送到卫生室,并向行政领导报告,同时通知学生家长。行政领导向县主管部门汇报,在报告的同时,教职工将学生送往医院,报告程序列表为:第一发现人——卫生室行政领导——县主管部门班主任——家长

2、学校环境卫生每日清扫消毒制度:学校每天对教学场所、宿舍、食堂、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并作好记录。凡是在班内发现等传染病,及时通知卫生室,卫生室根据不同的传染病进行不同的消毒隔离措施。传染病学生在患病期间必须停课离校隔离,病愈后需经卫生院出示病后康复证明,校卫生室同意后方可复课。

3、班级卫生通风制度:学校做到教学场所经常开窗通风换风,发现传染病疫情患病学生,教职工及密切接触者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观察;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学校校医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生健康的晨、午检。学生的健康教育,校内食堂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学校做到主动与疾病控制中心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疾病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学校出现手足口病疫情后 ,学校要积极协助与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人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全校停课一周,并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两周。学生复课后,进行入校前检查校检、晨检、午检,每天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三、加强宣传,群策群力

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科学防病能力,和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的科学水平;针对主要疾病的危害及其有关行为,有的放失地宣传卫生知识;灵活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我校对卫生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的专题讲座。增强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教育,向师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使师生知道传染病的特点: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散发、暴发、流行)、有地方性、有季节性、有免疫性。

制定学校预防甲型HINI流感、手足口病和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书,校长签字,责任人签字,学校盖章。

1、责任对象:学校校长是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此项工作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具体负责教师是直接责任人。

2、责任目标:班主任、卫生室

3、责任追究:如因责任人工作失职,造成事故,按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我校充分利用板报,刊登了不让任何病毒进校门一文,让学生了解各种传染病。

四、落实责任,完善措施

传染病防控预案 第10篇

传染病防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 长:聂宗权(校长)

副组长:赵亚洲(副校长)邹剑(副校长)

组 员:陈华祥(后勤主任)冯宪平(教导主任)余海光(办公室主任)秦 艳(教导副主任)李 瑜(后勤副主任)秦亚强(办公室副主任)及各班主任

1.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学校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处理工作。3.后勤处主任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4.校卫生室负责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5.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6.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组长亲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校园保安严格执行学校出入管理制度。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根据上级指示酌情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校医室负责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④后勤处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3.特大突发事件

①班主任对缺课学生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课原因,及时上报。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后勤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上级有关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校长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校医室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有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校医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⑤司机待命应急出车。

⑥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⑦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⑩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四、传染病预防

(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1.学校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后勤处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抽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校医室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学校食堂、直饮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三证”齐全,先办证,后上岗,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使用的仪器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应持有正规的进货发票,禁止向学生提供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学校直饮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疾病传播。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8.学校依法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储、使用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公共卫生意识。

3.督促和组织师生和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传染病防控措施 第11篇

一、经常性预防措施

1.创造良好的卫生条件:消毒、通风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对着人咳嗽、打喷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擤鼻涕的纸巾,不抠鼻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3.提高幼儿的免疫水平:预防接种、体格锻炼、生活习惯。

二、幼儿园出现疫情时的预防措施

1.五“早”原则: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2.消毒:物表消毒、空气消毒。

三、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防治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病原体流感病毒

潜伏期1-7天

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班级隔离期无新病例出现起隔离一周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流行特点1.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常沿交通线传播。通常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发病率高但病死率率。2.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

临床表现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防疫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频繁有效的对流通风至关重要),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及时隔离流感样病例及与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8.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返园条件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二)流行性腮腺炎

病原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潜伏期8~30天,平均14~21天

传染源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21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

流行特点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较多,发病呈流行或散发,在集体儿童机构或易感成人聚集的地方可呈暴发流行。对易感者进行免疫预防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临床表现:发热1~2天后有单侧或双侧的腮腺肿大,胀痛,在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耳垂的前后下放有边缘不清的腮腺肿块伴有触痛,口腔内的腮腺管开口(位于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红肿。

防疫措施给予儿童麻风腮疫苗接种,发现病人及早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需检疫,但在幼托机构留检三星期。

返园条件腮腺肿退后一周(三)水痘

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21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流行特点无周期性流行,全年均有发病,但有冬春发病高峰。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腹背,四肢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成充满透液的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部位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混杂存在数日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防疫措施1~6岁儿童给予水痘疫苗接种,发现水痘病人及早回家隔离治疗。室内加强通风,换气,玩具,用具采用爆晒或用消毒药揩擦,不让易感儿与病人接触。

返园条件痂皮硬结干燥,无新疹出现。

(四)手足口病

病原体柯萨奇病毒

潜伏期3~6天一般4天

传染源病人带菌者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7天

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流行特点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4月开始上升,高峰在夏秋季。2.发病以儿童为主,其中主要侵袭幼儿。3.托幼机构是本病好发场所。

临床表现1.发热(体温38~39℃),伴有咳嗽、流涕、倦等症状。2.口腔粘模出现红色溃疡性疱疹,手、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后变为疱疹,患者咀嚼时疼痛,拒食3.及少数病例可出现肺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并发症。

防疫措施1.平时措施: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加强晨检,注意儿童身体、手、足、皮肤变化,做好幼儿日常卫生管理与玩具、用品、便器等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疫情处理措施:及时离园,隔离治疗病人,做好玩具、用品、粪便等消毒,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控制集体活动,减少传播机会。

返园条件脱痂无新皮疹、疱疹出现,或自确诊日起10天。

(五)麻疹

病原体麻疹病毒

潜伏期潜伏期约10天(6~18天)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d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班级隔离期医学观察18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流行特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由有病例发生。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原因剖析下一篇:辛苦并快乐着――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