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文化纪录片

2024-06-16

中国风水文化纪录片(精选8篇)

中国风水文化纪录片 第1篇

三正易经网|http://

中国风水文化在世界

中国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安居乐业与孝老葬死问题,历来深受重视,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一直对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产生重要影响。十七世纪以后,中国的风水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并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风水热席卷全球,对居住环境和建筑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东南亚,充满龙气的地方

由于历史的原因,龙的传人过去渡远重洋,在东南亚一带繁衍生息,使这里成了华侨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华侨在带去优秀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特有的风水文化,并在东南亚一代一代发扬光大。

在东南亚,许多中国式寺庙的建造都明显受到风水术的影响。位于新加坡特罗、布兰奇车道边的观音堂庙,乃是中国式寺庙与良好风水结合的典范。该庙建于1886年,后座高地前面临海,明堂开阔,三面环山,气势宏大。马来西亚的极乐寺建于一座小山上,左有龙山、右有白象山、很符合中国风水学说的“左青龙右白虎”的特点。

马来西亚最近新建的行政中心和首相官邸(上图)等均深合风水原则。

马来西亚新的国家行政中心在布将拉再也,是马来西亚一个新的行政直辖区,距吉隆坡市中心近一小时车程,这里原来是一大片荒地,此行政中心建设有四、五年了,各建筑群体己建成,整体风格十分雄伟壮观漂亮,现在已成为马来西亚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成为马来人的骄傲。该国家行政中心区以河东的首相府与相对的马来西亚国家国际会议中心为主轴线进行整体排设,首相府雄居在东北位的一个小山包上,坐北朝南,建筑按马来风格,十分壮观漂亮耀目,与此相应的是相距二、三公里左右远的马来西亚国家国际会议中心,它也是座落在一个小山包上,方位在西南位,建筑物造型远看象一只展翅鹏鸟,近看如一只正在起飞的巨型“怪异式”飞机,坐南朝北,远远的对着首相府。两者之间的宽阔大道铺设的是彩色天然大石板,大道中间稀稀的用金属棒球杆型的矮杆或大花钵分隔成三行,左右两边为车行道,宽宽的中间道为节日阅兵道。大道左右两旁为国家各行政机构楼房。首相府前的广场立有十三根高高石柱,十三根不锈钢金属旗杆,上面飘扬着十三个州的州旗,正中高高的旗杆上是马来西亚国旗。首相府与国际会议中心遥遥相望,两建筑扬的最高点竞是一样高,首相在东北稳固持重,又以后山上的苏丹王府为靠,右前有大清真教堂,象征国家政权稳固,而国际会议中心在西南坤位,坤位为顺,且朝北朝着国家首相府,其内中意义深藏,难为常人所识。其财政部、司法部大楼造型及前面广场的布设更是暗合风水布局。整个新中心区没有水,规划者设计了一条大人工河,形成一条缠腰玉带水,这条人工河上有七座桥,每座桥造型各异,为整个行政中心增添风采,并能起到界水引气的作用,整体布局暗合中国传统风水原理,规划可谓别具匠心。(下图)

据了解,在东南亚,许多建筑都是按照当地风水学家们的意见进行设计的。在新加坡,风水业务非常兴隆,风水专家一个建议,价格一般从500元到5000(坡币)不等,请中国大陆或香港、台湾的风水师则价格更高。新加坡闻名遐迩的海德饭店就曾雇请过著名风水家,对该饭店的门庭、喷泉和问讯台等进行改造,改造后饭店业务一直兴隆。因为风水设计的市场需求大,为了顺应客人对理想的风水的追求,很多正在从业的建筑师们都在学习中国风水。

日本,中国文化的延伸地

日本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中国的风水文化一千多年前就流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现被称为宅相学。奈良和京都之所以成为首府,就是因为它们座落的地点具有良好的风水。

日本的科学文化发达,经济发展迅猛举世公认,但对我国的传统风水学却非常重视,不但不排斥为迷信,而且许多专科大学建筑教授都在研究星相风水。日本一流建筑设计师冈本先生著的《配合阳宅学的间隔设计》一书,是宇宙气场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的应用典范。日本政商两界组织的有关学会,还曾将价值连城的国宝——凉瓷赠送给我国台湾风水专家余雪鸿先生,以表彰他在学术上的贡献。据日本艺术家年鉴记载,这种凉瓷,国外只有苏格兰国王收藏了一件,由此可见日本对风水文化的重视程度。

艮山坤水

广州市面临珠江三角洲,近靠西江、东江、北江三江水的交汇。珠江水汇聚于白鹅潭,水大而深。白云山从艮(东北)方千里而来,而白鹅潭聚水于坤(西南)方。形成的艮山坤水的格局。可惜的是前些时候没有注意环保,珠江水被污染的黑乎乎的,因为水主财的缘故,对广州的经济发展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污水、臭水在风水学上是主淫荡的,所以在滨江近珠江的地方产生了兴旺的色情行业、酒吧街、夜总会等。而白云山由于采石等的破坏,对生态对风水都构成了不良影响。可喜的是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白云山对市民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把白云山定为“市肺”,开始保护其原生态和复绿工程。

根据河洛理数的“三元九运”理论,现在所处的第八运是艮运,是东北运,正神方是东北,零神方是西南。按九宫飞星风水学的理论在本元运正神方有山、零

神方有水则旺,“山管人丁水管财”,广州市目前的山水格局正好符合此有利原则,正神方东北方有白云山,零神方西南方有白鹅潭,由此可以得知广州在下元八运(即2004—2023年)当发大富贵,此二十年广州必定大旺,是又一个大好的经济腾飞时期。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就是一个例证,了解广州的人都知道六运会和九运会对广州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看两次运动会后场馆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就能明白。所以,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亚运会后广州经济肯定又是一次飞跃。还有就是从最近广州行政区域调整的大举措也可以看出它在近20年的发展趋势会一路高歌猛进的。

从九宫飞星风水学的角度来看,八运内(2004~2023年)广州风水最旺的地方应该是白鹅潭周边区域,其次是越秀山周边,再次是北京路周边,因为广州古称“番禺”,是由于它最早的城市是建在现北京路附近的番山和禺山上,现在此二山虽以平掉,但其龙脉地气仍在,所以现在及未来几十年都仍是商业旺地。白鹅潭至二沙岛之间,因有二沙岛这个形似猪心形的小岛卧于珠江中间,将珠江水锁住,所以二沙岛以西的地方较为旺财,而比较之下以东侧不够西侧旺财,所以珠江新城一带相信会比较难旺起来,但珠江新城近海心沙岛附近仍是旺财之地。从锁住(或者叫拦住)珠江水而旺财的角度来看,建议广州要多在珠江上建桥,一来连通河南河北,方便交通,二来可以截住珠江水,汇聚财气。

广州新规划

按最新规划,21世纪广州将通过“南拓、北优、东进、西联”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到2020年,广州市人口将控制在1200万人左右,建设成为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引导旧城区的商业和人口向白云山西侧、海珠区———番禺市桥两个转移带转移。未来广州的城市结构将定位在“多核心、网络化”上,运用生态网络、道路网络和信息网络建立多核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适应番禺、花都撤市改区,考虑将广州市域划分为五个片区,即都会区、花都片区、从化片区、增城片区和南沙片区。南沙片区主要发展深水港、临港产业和高科技工业、资金密集型对外加工业,协调发展商业、旅游业和转口贸易业;增城片区主要发展外向型加工业、三高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花都片区依托新机场重点建设物流中心和与航空交通紧密联系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从化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三高农业。而包括原城市规划发展区,增城市的新塘、永

和两个镇,番禺湾水道的都会区在未来将会呈现出一江多岸、两轴三带、两个转移带、三大港、四个物流中心、网络型、生态系统复合的城市结构。

已经国家批准的广州行政区域调整主要内容是撤销东山区、芳村区,分别并入越秀区和荔湾区;设立南沙区、萝岗区。广州市“新十区”由此诞生:依托广州经济开发区、从白云区、黄埔区、天河区、增城市新塘镇各挖出若干社区和三十多个村所组成的萝岗区将是广州市东部城区未来核心;以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从番禺区划出若干镇、街组成的南沙区,定位成广州市工业区;越秀区与东山区合并,并将天河区部份街区划入,成立新越秀区,是广州市政治、文化中心;荔湾区与芳村区合并,新荔湾区是广州市最具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天河区则是广州未来城市中心;白云区依托新、旧机场发展物流业,实现北优战略;黄埔区为东部城市副中心;经过“修身”的番禺区将成为广州新中心城区、科教资讯产业中心和航运中心;海珠区,是广州市南部的经济、流通和科技中心;下辖十一个镇、新机场所在地花都区,作为广州市工业发展区和重要交通枢纽。广州市的行政板块发生历史性的改变,这种改变带来的是一种城市生产力的重新布局,对广州市的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将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

通过广州发展规划和行政区域调整方案我们可以看出,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南至南沙,由北至南串联了火车东站、体育中心区、新城市中心区、临江标志性景观区、主题文化旅游区、海珠行政中心区、果园保护区和广州新客运港区。根据广州的城市规划,新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建设一个电视观光塔,集观光、发射、展示功能于一体。此观光塔位于广州南部,而塔顶设置发射机房和发射天线,用以发射电视、广播和微波信号,这些都是属火的,而南也是火,所以在南方位建此塔是没问题的,火的其位,旺上加旺。而在观光塔的对面则会建一个高达几百米的双子星塔,也是在中轴线上,二者遥相呼应,隔河相望。相信此三塔建成后,对广州的风水是有利大于弊,起码可以起到锁住珠江水的作用,对附近地区的财运有利。

风水弊端

现代城市结构中,动线和线动,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大问题。所谓动线即城市中的交通线路网络,诸如:陆地上各种各样的道路、高架桥、地铁线路,飞机在空中的航线,以及轮船在水中的航线。动线是有形的可见的,而线动是无形的,是动线在自然界中切割出的磁场格局、气的变化,及其产生的直接影响。

广州市天罗地网般的动线,是现代交通发达的标志。但有动线就有线动作用,动线为现代交通需要而设,而动线的设置合理不但体现在交通的便利上,同时应该关注到线动的合理与否。这就向市政建设和建筑学的学者们提出了如何处理高架桥多层重叠设置,在何处设立地下隧道,何处设置人行天桥等等问题。如果在城市动线的布局上出现差错、失当,其后果就直接决定了处在动线上的人或交通工具的生死存亡。这是个非常重大的课题,城市建设者和有关学者都应该在此予以足够的重视。知道动线与线动的关系后,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合理的城市动线,它所产生的线动作用会使该动线段磁场混乱、汇集不宜人体的气场(包括磁场、震动、噪声等),造成人体脑部瞬间空白或混乱,从而引发交通意外和事故。从资料上可以证实到数条动线的立体交叉点下的隧道,必然是事故多发生地段。如果以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来分析则认为是煞气重的缘故。

广州风水上的最大弊端在于高架桥太多,煞气太重,以至人心浮躁、做事急功近利,车经常在高架桥上行使令人缺乏安全感;而对于住在高架桥临近的人来说废气噪声等日积月累的对身心负面影响也甚巨。故此,太多甚至是没有很好规划的高架桥对广州的运气及财运都有一定的坏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在规划设计高架桥时尽量多考虑其风水影响则更加能造福于广大人民。

地铁建设影响地气的平衡稳定:地铁作为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在大型城市中已经必不可少。一般来说在地铁出口附近的所谓“地铁上盖”的物业租金都非常昂贵,因为地铁能为这些地方带来大量的人气,从而形成购买力之故。但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在地铁上盖的商铺也有不旺的甚至几经易手最终还是做不旺的?这是因为地铁虽然带旺了人气,但并不是每个方位都旺的,有些却是带来煞气之故。所以,地铁的建设如果规划不合理对地铁出口附近的建筑以及地面上它穿过的建筑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有心人可以自己去观察体会。

(文/黄森权 原文地址:)

中国风水文化纪录片 第2篇

2014-7-3李雪

6月30日,为打造首部中国文化全景式纪录片《中国文化之旅((Passage to China)》,文化部外联局代表、探索频道亚太区负责人及传播领域专家在京共同出席了《中国文化之旅》文案研讨会,就该纪录片的拍摄思路、节目架构及具体内容等交换意见。

《中国文化之旅》是文化部与探索频道合作推出的首部单独介绍中国文化的大型系列纪录片,首批推出3集,预计将在今年9月正式投入拍摄,于2015年初以14种语言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播出,并将以新媒体的形式向全球观众推送。文化部外联局局长助理李立言表示,文化部一直非常重视与国际知名媒体的合作,希望借助这些优质的传媒平台,将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探索频道与国内外诸多优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进行过多次合作,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此次,文化部携手探索频道,通过多次沟通协商,双方已经就投入、团队、文案等内容初步达成一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Passage”系列节目是探索频道的重要品牌节目之一,曾获得过诸多奖项。探索频道曾与马来西亚旅游局合作,成功推出了《马来西亚之旅(Passage to Malysia)》系列纪录片,影片制作精良,讲述的故事极具吸引力。会议当天,探索频道的主创团队向到场嘉宾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之旅》的企划方案。作为“Passage”系列节目的全新一期,《中国之旅》将延续此前的风格,以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知名主持人丹尼斯·凯勒探访中国文化的形式展开,借她的视角将“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活’文化国度”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值得一提的是,丹尼斯拥有一半东方血统——她的母亲是新加坡华人,此番中国之旅也将成为她自己的寻根之旅,这种特别的关系,也将为纪录片抹上一层温情色彩。探索频道希望借助自身优势,用全球化的视角与本土化的资源从不同角度切入,通过探访具有鲜明文化色彩的地点,用新鲜的主题和故事诠释中国文化,并将着重突出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兴文化在中国的冲突与融合。

企划方案介绍完毕后,与会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中国前驻英国、澳大利亚公使衔文化参赞柯亚沙表示,探索频道应该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意方面多下功夫,从而提高纪录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相关方面可以尝试推出高清版、剪辑版等多种版本,通过在网络、实体电器商店投放的方式扩大纪录片的受众范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罗军针对企划方案的每一集内容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他认为,中国拥有很长的历史和完整的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想要更加深入地展现这个不间断的活体文明,需要不断地回溯历史去寻找答案;纪录中国文化一定要注重多元性特点,在影片所涉及的民俗和地域方面需要有足够的宽度;除了介绍中国文化的表象,更需关注文化背后蕴含的道理,在思想方面有所延伸。此外,他还建议在调研时尽量多地以中国人为对象,并使用中文资料。中国电影资料馆纪录片研究专家单万里则表示,希望探索频道借鉴此前在国际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介绍中国或中国文化的纪录片,能够广做调研,以求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避免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沦为单纯的旅行片。文化部外联局相关处室代表也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为企划方案提出了建议。

论中国当代纪录片的历史文化承载 第3篇

在中国, 一部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 真实的视听影像资料带着所记录的时代面貌成为一个国家不可或缺且公正客观又富有情感温度的历史文本。不仅如此, 影像的记录更使多元共生的文化传承历久弥新, 在传播过程中也成为国家形象的说明。杨力洲的《被遗忘的时光》带动了“我的父亲母亲”运动;《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望长城》是国家形象的传播乃至国民素质的表达;《勋业千秋》是中国历史真实公正的纪录文献。纪录片毫无置疑地承载了思想、历史文化、社会记录及大众文化传承传播的独特功能。

纪录片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历史意义

格里菲斯对纪录片的定义是:“纪录片是对现实的描述, 和有创意性的安排。”可见, 对现实的客观记录是纪录片的功能, 而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支点。但事实上, 纪录片可以记录真实, 也可记录虚假。换言之, 纪录片无法做到的是绝对真实, 只能凭借拍摄者的良心、道德获得相对真实。文革时期《亩产十三万斤》的纪录片中, 拍摄者真实地拍摄了一亩地产出十三万斤粮食的虚假故事。但摄影机不会说谎, 它把解释权交给了观众, 当我们今天再看这些影像时, 不管创作者最初的主观拍摄动机如何, 那个时代的环境气氛、拍摄人物的精神面貌、表情衣着、语言和举止, 都毫无掩盖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可见纪录片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解释权, 它是历史存在的公正证据, 具有毋庸置疑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历史意义。

比尔·尼克尔斯说, “纪录片是现实的严肃话语”。张同道导演的《电影眼看中国》选取了1920—1949年之间的中国纪录片, 记录了当下时代的社会历史变迁、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面貌:延安时期及建国初期的真实影像, 当时的环境、人们的服饰、表情与举止。当然, 我们可以从南京的中山陵、广州的孙中山纪念馆里看到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容貌, 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中读出他的理念方略, 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我们看到黎民伟先生的《勋业千秋》, 看到孙中山在镜头面前的“呆照”, 与蒋介石相对而坐的行为举止、宋庆龄在甲板上散步、略带羞涩不安的神态表情, 这些黑白模糊残缺的影像, 单调的不太标准的解说、甚至有些是拍摄者故意设计的、指挥被拍摄者行动的“主观镜头”, 带给观众的孙中山先生的形象、毫无置疑的比冰冷的雕塑或抽象的文字更加全面、立体与真实。

诚如北京电影学院司徒兆敦教授所说:“国民革命时的生活场景以及当时民族的面貌是不可复制的, 因为那是时代的面孔。只有生活在当时的人才有可能记录下自己的时代, 后人设置的任何故事片都无法复制逝去的年代。”可见, 纪录片是对历史的记录, 对文化的传播, 以及对时代的复原, 它所构建的时空中可见的物理世界和隐含的拍摄事物的内在意义起到了留住时间空间的作用, 具有无限的价值。

纪录片是国民素质及国民需求层次的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马斯诺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 Review) 中将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了七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求知的需要及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认为, 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 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不可否认, 一些剧情片中虚构的故事、人物、事件, 一些泛娱乐化的节目噱头, 常常能满足人们对生理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人们可以在人物的情节中找到自我的心理投射, 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这种以庸俗化、泛娱乐化、抓住观众猎奇心理为基本特点的大众影像满足了人们较低需求层次的需要。但纪录片更多的是填满我们的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因为人的生命是非常局限的, 任何个体活动的地域也是有限的。人类无法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时空之中。但是通过纪录片放映, 观众可以被影像带去不同的时间空间。使观众“在自己经验之外间接地经验其他的现实, 使得原本可能各自孤立存在的生命、活动与事件以一种神情连接起来。”观众不需要到达拍摄现场, 只需坐在屏幕面前, 纪录片便将真实的人物、事件、知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习俗等信息呈在观众面前, 带领观众跟随这些影像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 体验新的生活与生存方式, 扩充受众的视野与知识储备, 使人的生命局限和活动地域的局限得以突破, 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求知需要及审美需要的满足。

不可否认, 纪录片是引导民族精英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有利工具。近几年来, 中国的纪录片的内容呈现出一种高文化品味的态势, 《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0.5的收视率, 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 让世界了解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食文化。张经纬凭借《音乐人生》斩获了46届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最佳音效, 并在院线的百场放映纪录里平均上座率九成以上, 创作了票房奇迹。《音乐人生》《被遗忘的时光》《乘着光影去旅行》都刷新了纪录片的票房纪录, 带动了更多观众去电影院观看纪录片。不仅如此, 2011年起, 定位为“文化品位, 科学品质, 教育品格”“记录生活记录自然、真实的体感”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创立;纪录片频道2011年的平均收视率为0.06%, 2013年的收视份额比2011年增长了40%, 受众人群以“高学历、高阶职、高收入”的中高端观众为主, 其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居央视所有频道第1位。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也指出了纪实频道的受众群体的三大特点:66%~67%是男性观众, 38~55岁的主要收视人群和文化层次与收入层次均相对较高的观众。由此可见, 一个国家的纪录片拍摄水平, 纪录片的普及程度,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与对求知与审美的需求程度, 也代表了国民需求层次的等级及国民素质, 这是纪录片的独特价值。

纪录片的文化传播与承载性

纪录片的传播也同样也承载了对外国家形象的宣传与对内文化习俗传播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国》以“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为初衷进行拍摄的;目的是“以美食作为窗口, 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 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连续七天播出, 收视率最高达到0.55, 大大超过了同时段电视剧的收视率, 拍摄者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选定了60多个拍摄点, 记录了辽阔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食材, 展示了美食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作用以及烹饪方法的变迁, 也记录了制作技巧、吃食方法、以及一个个与食物有关的充满人情、人性的故事, 包含厚重文化情感及历史感。

《舌尖上的中国》重燃了“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对原始食材及文化习俗的巨大热情之外, 无数观众每晚按时守在电视机前锁定节目, 也带动了淘宝同样在国际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与声誉, 用这种味觉审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价值观及民风民情。旅日作家毛丹青把这个片子带到了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的课堂上, 学生们“都看傻了”。其中一名女生说, 她今天回家就想试着做黄馍馍, 还说这个节目改变了她对中国的看法, “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在第65届戛纳电影节上, 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 表达了对中国的食文化及民族习俗的极大兴趣。可见, 纪录片的传播是立体的, 富有情感和温度的, 记事影像可传播文化, 宣传说教, 更可传递时代感、价值观。这是别的片型所不具备的特殊价值。

结语

文化产业何时刮起“中国风”? 第4篇

最近20年,我们一直在讲文化创意产业,一讲起这个产业的时候,经常拿动画片来说事。因为这个行业是个典型的来料加工行业,做得好的、吹得响的都是这个行业。可有意思的是,这个被说得天花乱坠的行业,在各地都有动漫产业基地的行业,在业内人士眼中,就是一场闹剧。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就出了个《喜洋洋和灰太狼》。至今在谈到这个行业时,仍然没有人有信心说可以把它当作一个赚钱的行业来经营。

腾讯的一个主要产品微信英文版WeChat得到了全球的喜爱,在很多国家成为主流的社交工具。
这种由模仿而创新,再基于用户规模而放大效果的模式必然在未来会成为中国创意产业作品成功的要素。

电视行业这几年很兴奋,推出大量的精彩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国内的制作能量被激活。有媒体说今年30个节目当中,只有一个是原创的,这点是很让影视人失落。在国际影视节目的交易活动当中,中国人是最受欢迎的买家,却是最为可怜的卖家。当然我们也理解这需要过程,现在是学生,未来就可以成为老师。毕竟我们从事这方面的人越来越多,当中的精英也会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是人才的行业,有创意的人才决定这个行业的水平。只要我们保持一个火热的市场环境,保持梦想,这个行业一定能出现引领国际潮流的“中国风”。

其实,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已经开始获得一些不错的成就。腾讯以其能推出各类产品闻名,凭借其用户数量优势,把每一样模仿的产品做到普及,得到中国受众的喜爱,这是没有办法否定的。到了现在,腾讯的一个主要产品微信英文版 WeChat得到了全球的喜爱,在很多国家成为主流的社交工具。而在笔者交往的许多外国朋友中,WeChat也成为他们最喜爱的中国IT产品。这种由模仿而创新,再基于用户规模而放大效果的模式必然在未来会成为中国创意产业作品成功的要素。从这个层面理解,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一曲《江南STYLE》可以迅速风靡全球的时代,有几亿拥趸,我们一定能成就好莱坞这样的产业高地,强劲放送中国风。

曾经和一些英国的传媒专家一起讨论英国的电影业,大家都说英国电影业很厉害,但是在国际上为什么就敌不过好莱坞呢?为什么好莱坞的制作就是强过有政府补贴的英国电影业呢?答案是市场。好莱坞本身拥有一个超级巨大的美国本土市场,这个市场是欧洲或者英国,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全球都无法抗衡的电影市场。美国人超级爱看电影,这个市场决定了好莱坞的制作能够在本土得到回报。而所谓的英语国际市场并不能证明英国电影能够取得成功。在这方面,中国的电影市场最近非常给力。好片、烂片,都能得到较好的票房回报。这一方面是中国城镇化带来的人口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电影放映屏幕数量的快速增加带来的。我们希望爱护并发展好国产电影市场。这个市场如果能够健康地发展,就一定能保证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能力,让更多更好的国产电影能够竞逐国际市场。我们有能力购买美国的院线,应该有能力通过市场进入美国观众当中。影视行业以及相关的网络都是造梦的行业,在这样一个追求中国梦的时代,吹起中国风,刮向全球,成为这个行业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风水文化纪录片 第5篇

摘要:本文从风水的起源说起,探讨了风水学成因以及发展历程,肯定风水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存在的现实意义。风水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信仰,对传统世俗民众来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功能。风水固然有封建迷信思想,但也有其科学的成分,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风水本身不是科学,但对于风水的认识与研究,却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在新时代下,中国风水文化需要得到重新的认识。关键词:风水,文化,信仰,科学认识

1.引言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它已经根植于中国社会心理结构的深处,凝结为广大民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讲究风水宜忌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日常家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五四”运动后,风水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医、气功等一起被视作“迷信”,而饱受批判。然而,近年来“风水热”又开始席卷全国,官场、商场,乃至家居布置都与风水挂上了钩。不仅可以在书店中买到各种关于风水的书籍,而且常有关于风水文化的会议和论坛召开,甚至还有在大学设置“风水学”课程的报道。这使得风水再次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著名的清华大学西方建筑史专家陈志华教授和华东师大科技思想史专家李申教授曾发文对“风水”全盘否定。[1]中南大学科技哲学教授张功耀是国内学界全面否定中医药和风水的知名人士,于2008年初在长沙电视台播放了全盘否定风水的讲座,近来又据以出版了《张功耀教授说风水》一书,一口咬定风水所据“天人合一”境界只是动物本能,甚至说风水只是“伪科学掩盖下的迷信”[2]。关于风水学的争论一直甚嚣尘上,而我们又需要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态度来科学看待风水文化?

2.风水的起源

“风水”定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3]

“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古称堪舆,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理性选择的行为规范,体现着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追求。汉代刘熙《释名》曰:“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而“择”、“吉”的实现,则意味着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认同。作为一门古老的环境文化,它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不乏一些迷信的成分,但就整体而言,古代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美学、地理、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文化,其本质就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4]

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深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逐步认识到天时、地利等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制约关系。在“万物皆有灵”的社会意识的导引下,天地、日月、山川、河流等等都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融洽的重要性,也逐步确立了牢固的环境文化意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宅居基址的选择。《宅经》如此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龙气势最大,关系人们祸福最为紧要。”《相宅经纂》则称:“四正四隅,八方之中,各有其气,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理寓于气,气囿于形。”这实际是古代中国农耕文化长期封闭发展的结果,农耕文化滋生的小农意识与《易经》中的天道观均导致对居住环境的超值渴望,由此形成了“藏风聚气”的共同心理需求。

3.风水信仰

类似于宗教信仰,风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信仰。风水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和一种心理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世俗民众的风水信仰,可以窥探出风水对传统世俗民众来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功能。[5]

风水是以天文、地理、八卦、阴阳五行为基础,杂糅儒道佛思想,并融合部分巫术而形成的方术,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宣扬社会与人事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可预测性,并认为个人命运前程和家族盛衰沉浮由居址环境主宰。这种思想广泛散布于以往的风水理论著作之中。《黄帝宅经》开篇就写到:“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入之本,人以宅为家,居家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则家族衰微。”《三元经》亦称:“地善即苗茂,宅吉即人荣。”《阳宅十书》也指出:“宅东流水势无穷,宅西大道主亨通。”所有这些论说无不使世俗民众感到宅址与个人和家族关系非同小可,这首先给他们信奉风水的心理天平加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众所周知,传统社会胼手胝足于土中求食的世俗民众的生命力是比较脆弱的。以赣南客家为例,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赣闽粤客家地区显,这里不但“深山穷谷,时有瘴气染”,而且野兽虫蛇时常隐现。客家先民迁徙到此,既要避开瘴气疾疫的侵害,又要对付野兽虫蛇的袭击,宅址的选择极其重要,用于相宅的风水理论就不可或缺。宅址确定之后,就要开发山区建设家园,可是这里“山大谷长,荒翳险阻。”风水又成了客家民众开发山区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可窥探出这其中隐含着客家民众在深山巨谷之中开发山区的艰难与无奈,以及祈求超自然力量来协助自己摆脱生活困厄的心境,而风水就成了他们化解对自然的认知困惑和解除生存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

风水既然是一种信仰文化,其很大部分是作用于人的心理层次上。按照马斯洛的划分,人的需求心理分为五种层次,分别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交流需求、尊重需求与成功需求。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称:安全需要是人继生理需要之后的最基本心理需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基本需要之一。客家先民主要聚居于赣闽粤山区,生活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然而,相对于远古时代古猿人的生存环境,客家先民的生活环境已有很大改善,可是安全需要依然是最基本的。实质上,客家民众层层设置种类繁多的辟邪物件,正是为了建构一个心灵或精神的防范体系,一旦在他们与周围的环境不相协调时,这些辟邪的镇物就将发挥作用,使他们不安全的、骚动的心理世界重新建立起秩序来。

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高层次需要是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的必然要求。同样,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吃、穿、住等基本需要稍微得以满足之后,高层次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就会凸显。”依现代的眼光来看,世俗民众不惜物力财力去寻求“风水宝地”来达到昌文运、振科举的行为显得有点荒唐,因为个人能否顺利登科入仕是由个人才智、社会教育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客家世俗民众通过风水补救法兴科举、昌文运,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科举入仕因社会历史条件所限而陷入两难的境地。于是,他们就借助于风水的“神秘力量”使自我实现需要从主观心理上得到补偿。

任何社会行为都是行为者心理行为的外化。同样,客家民众的上述行为也是他们风水信仰心理的产物,这与马斯洛的由低层到高层的心理发展需要理论也是相吻合的。当我们再仔细深究一下,就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从风水能够满足客家民众择居、开发山区等实际生活需要这一角度来解释他们崇信风水的话,那显然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把风水解决不了的实际生活问题也用风水来加以解决。比如用威严的狮子来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安全需要,修建大量的文峰塔昌文运、振科举。这表明风水对客家民众还蕴涵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即客家世俗民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自身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就借助风水的“超自然神秘力量”从主观心理上得到某种补偿。

在此,风水以其特有的功效使客家民众找到了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家园,抚慰了他们焦虑、骚动、不安的心灵。在此意义上,文化人类学大师马凌诺斯基所言极是:“无论有多少知识和科学能帮助人满足他的需要,它们总是有限度的。人事中有一片广大的领域,非科学所能用武之地。它不能消除疾病和朽腐,它不能抵抗死亡,它不能有效的增加人和环境的和谐,它更不能确立人与人间的良好关系。这个领域永久是在科学支配之外,它是属于宗教的范围。”风水对客家世俗民众确实具有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人文主义关怀功能,它有效的化解了客家世俗民众所面临的人生困厄,满足了他们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4.风水是否科学

长期以来,批判者们认为风水是非理性、非科学的,是需要破除的迷信、陋俗,因而也是无价值的。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以“科学”作为标准来判断对象的学术价值。于是,许多急于为风水正名的学者为了替风水寻找一个“合法性”的依据,想方设法把风水纳入大科学范畴之中加以阐释,或者认为风水是强调人居和谐的生态学,或者认为风水是一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建筑科学等等。但是,证明了风水中含有科学因素并不证明风水就是科学。风水一旦被贴上了具体科学的门类标签,风水就成了这一学科门类的附属品,成了学者们抢夺话语权的文化资源,而风水本身,却被学者们的科学概念阉割得面目全非。

风水显然不是科学。

风水研究的合法性的问题在于,有必要将风水和科学挂上钩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迂回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神话是科学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神话不是科学却可以研究,而风水不是科学却不能研究?因为神话的合法性地位来自于西方话语。为什么西方把神话当成科学对象,却没有吧风水当成科学对象呢?因为西方没有风水。用陈进国的话说[6],风水习俗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文化体系和民众的生活方式”。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的文化系统和生活方式不能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呢?因为我们没有“自信”,只有“他信”。说到底,我们的学术还是在西方话语的指挥棒下。西方有的,我们又要有;西方没有的,我们也不能有。

但是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是,风水习俗在中国民间社会传播了上千年,风水观念存在着广泛的民间信任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理解风水,就无法理解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

也就是说,风水本身不是科学,但对于风水的认识与研究,却比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在新时代下,中国风水文化需要得到重新的科学认识。

5.结语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风水历经沉浮起落,对中国文明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风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汇集而成的。任何文化,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其内容也纷繁庞杂,精华和糟粕混杂其间。对于我国风水文化,不应简单判断它是否科学,或者迷信的。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探索和发展适合于现代社会的风水文化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社会科学报.2006年3月16日第5版.

[2] 张功耀.张功耀教授说风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 王玉德.神秘的风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4] 任重.古代风水辨[J].周易研究,2006,4:85-87.

[5] 罗勇,王院成.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2):65-67.

文化纪录片《文化清徐》策划方案 第6篇

——关于开展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与太原清徐县共建教育

创新实验区系列活动一

为了促进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与太原清徐县共建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顺利的开展,搭建传媒学院和清徐县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依据传媒学院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拍摄纪录片《文化清徐》,一、节目定位

《文化清徐》旨在深刻挖掘太原清徐县特有的文化、人文、地理等风貌,片子坚持追求大气磅礴和清新淡雅并重的风格,以“文化”的角度解读清徐,从而将清徐县印象给观众一个宏观上认知和理解。

二、拍摄计划

三、人员分工

监制:王云、范晓东

指导教师:罗延财、逄蕊

导演:李曜、王雪萍

组长:孙伟

其他工作人员:刘雅文、苗中慧、段雅莉、李逢霖、梁一芳、赵肖、四、经费预算

一、交通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租车、车费和自驾车。

租车:因为考虑到在清徐县城以及城郊的拍摄,需要租一辆面包车,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平均一天为300元,共60天,总计18000元人民币。

车费:摄制组总共13人,来回公共汽车费按一人300计算,总计3900元人民币。自驾车:按燃油费一次来回400、过桥200,车耗每公里1元,总共200公里,总计200元,涉及燃油、过桥和车耗三个方面的来回总共花销800元。大致估计拍摄期间去5次,总体花费4000元。

二、食宿(餐饮 住宿)、通话费

最初计划,学生的餐饮、住宿和通话费(其中餐饮每天为25元,住宿为20元、通话费3元)一天花销为48元,按60天计算,总共花销2680元人民币。三个教师:两个标间,一个标间为168元,两个总共为336元,总共5次,合计1680元人民币。

三、材料费

旗帜、旗帜、磁带、电池、防雨罩、遮光罩 摄影灯等摄影器材等。大致为2000元。

四、不可预见费(诸如农家拍摄食宿费用),大致估算为3000元。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第7篇

一、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一段时空跨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现实或历史。那么,无论是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都应立足当下,做到真实、可信,做到“真、善、美”。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纪录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纪录片纪实化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一)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运用纪实长镜头切入对文化与历史的表述,让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例如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以现实和过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饮食文化的交错叙述,让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所讲述的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现在一些文化类纪录片也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也令纪录片的讲述更加有理有据,让观众感叹,看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看一部电影,例如酒泉台摄制的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选取了玄奘取经路上最险恶的一段,讲述初唐时期玄奘为西行求法,置朝廷通缉于不顾,夜半偷渡玉门关,历经九死一生,终达伊吾的传奇故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剧情表演,再现了千年前的传奇故事。文化类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完整记录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例如,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等。

(二)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是表达的另一个主体,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声音语言的作用不可缺少。今年年初,笔者拍摄的《尕海湖边的故事》中,效果声的运用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在尕海湖边拍摄冬候鸟大天鹅时,清晨清亮的天鹅叫声,顿时让冬天的尕海湖边响起了候鸟的歌声。如何能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尕海湖边的这种场景,光靠唯美的画面是不可能做到的,《尕海湖边的故事》就将常规的效果声的音频指数略微提高一些,突出候鸟的叫声,充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各种声音元素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和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文化类节目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肃电视台10多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录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甘肃卫视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也在大大增加。

二、文学化是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

纪录片不仅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同时也需要依靠文字的逻辑来推动纪录片的叙述向前发展,而仅靠影像是不能完成推动这一逻辑叙述的发展,所以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文学化的表述。文化类纪录片不是新闻专题,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纪录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以及中央台9套节目的开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类型相伴相生,文学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体”一时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纪录片的语言表达方式,被观众们所喜爱和接受。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是对过往历史的复活。简单、沁人心脾的解说词,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节目当中去。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

三、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体现

中国风水文化纪录片 第8篇

(一) 传播过程中文化的贬值。国产纪录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发行的过程中, 有时会遇到一种怪相:纪录片在本国的收视反应较好, 在国际市场却反应平平。这是因为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 其表达的文化内容遭到了贬值。中国的观众在观看国产的纪录片的时候, 对文化的理解基本一致, 而且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比较容易。这是基于我们对我国文化背景的了解基础上。而国产记录片对外国人来说, 大部分人不了解我国的文化背景, 那如何又能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呢。传播过程中文化的贬值是中国纪录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传播过程中语境的差异。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习惯的纪录片表达语境, 基本上就分为了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惯用的两种表达语境。表达语境不同的人观赏同一部纪录片, 他所获得的文化认识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例如美国就惯用西方语境, 而中国就惯用东方语境, 两者再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所进行的思考方式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的存在使中国纪录片在走进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受到了阻碍。如何解决这一世界难题, 成为了几乎所有纪录片制作者的所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超越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的传播中遇到了很多的阻碍, 但是放眼现在的国际纪录片市场可以看到,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表现的越来越好, 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这众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纪录片工作者的努力, 他们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变革, 让中国纪录片跨越了一个个在传播中遇到的难题。

(一) 改变文化视角。中国优秀的纪录片代表作《舌尖上的中国》, 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纵观《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视角, 可以明显地看到它是在以陌生者的视角在解读中国各地的美食, 在解读的过程中力求解读方式通俗易懂。从中可以看出《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视角发生了质的改变,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同时也为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参考的典范。国产记录片在拍摄过程中应当选取通俗易懂的题材, 拍摄视角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以来它在进入国际市场后不易发生文化贬值的现象, 同时观赏者也比较容易理解中国文化。

(二) 所使用的文化语境应当符合国际惯例。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 观看人群的改变使得纪录片的文化内涵得不到深刻的体现, 因此有时就会造成国产纪录片在国际市场反响平平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在运用文化语境时就应当遵循国际惯例。例如日本所拍摄的《万里长城》, 本身日本的的制作者对中国的长城文化背景了解不深, 因此在解读中国的长城过程中, 是以陌生者的视角进行拍摄, 同时他们在拍摄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文化语境也介于中国和欧美之间, 因此当这部由日本创作的《万里长城》进入国际市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综上所述, 中国在进行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 应当汲取国际优秀纪录片的经验, 并与中国的文化进行结合, 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中国纪录片, 使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的舞台。

三、结论

随着国际纪录片市场的飞速发展, 优秀的纪录片成为了向国际世界展示本国文化水平的名片。近年来, 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发展变得越来越好, 所创作的纪录片在国际市场取得了广泛的关注。如今中国创作的纪录片在质量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而未来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需要针对世界的不同区域, 需要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这就让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张成军.多元诉求: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题材策略[J].电视研究, 2014, (07) :34-36.

[2]苗元华, 高广元.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纪录片的拓展与创新[J].中国电视, 2015, (02) :90-93.

[3]郭小平.论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绿色镜像”与风险治理[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5, (09) :112-117.

上一篇:缩写小英雄雨来的作文下一篇:物流运输公司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