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重点

2024-08-16

青少年社会工作重点(精选6篇)

青少年社会工作重点 第1篇

青少年社会工作重点

1.青少年的定义:

生理学—人体的发育

青少年期是“自春情发动期以迄生理的成熟期间”

心理学——智力发展水平或心理机制的质变

青年是“完成成熟的阶段和形成个性的阶段”

教育学——处于学习受教育的阶段

青少年期是指从接受中等教育开始,到就业、独立生活、结婚为止的这段时期

社会学——人社会化的必经阶段

青年是“从依赖成人的童年到能进行独立的、负责的成人活动的过渡”

2.青少年的历史

无青少年的神话阶段—>单边意义上的青少年阶段—>现代意义上的青少年阶段 社会生产力和后备力量;群体性社会矛盾或社会心理;亚文化;进步性和创新性;社会弱势群体;未成熟的人;能动、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

青少年的特点:

生理: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特点表现为体型迅速变化、身体内部技能迅速

健全、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性成熟

心理:青少年心理发展是在其社会生活环境和自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因此

青少年的智力、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性格、性意识、成长和发展性需求,都呈现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动荡与稳定的结合、突变与渐变的统一的诸多特点。

文化:正直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文化叛逆青少年;政治偏激青少年。

1、兼具质与量的改变

2、兼具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特质

3、同时兼具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状态

4、具有共通性与变异性的性质

5、建兼有分化与统整的功能

6、兼有正常发展与易受伤害的可能

3.青少年的权利:

生存的权利——生命存活的权利;生命存在所需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

受保护权利——对青少年特殊价值的尊重;保护青少年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或疏忽照料等

发展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有权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有权享受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条件

参与的权利——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4.青少年的需要: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期望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情绪的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他人

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5、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界定:

(1)从服务内容角度界定——主要内容为学业辅导;生活辅导;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心理咨询;婚前教育与婚姻介绍;休闲服务;矫治服务等的,以青少年为案主的社会工作。

(2)从工作过程与特征角度界定——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倾向、特长爱好、家庭背景以及智利等实际情况,予以个别或集体的辅导,使其获得正常的发展,并启发其个别的才能与志趣,使其健康发展,以贡献社会和国家。

(3)从基本要素方面界定——青少年社会工作,归根结底是以全体青少年为工作对象,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服务方法,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解决青少年问题,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工作。

狭义的界定:事后补救性工作,或称消极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以一般青少

年,特别是发展发生偏差的青少年为对象,采取多种服务手段,纠正青少年发展偏差,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广义的界定:指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

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工作对象是所有的青少年,在内容上

包括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体育、娱乐、社区、家庭服务、职业辅导介绍、婚姻服务、青少年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涵盖

了能增进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各项措施;能防范危害青少年发展

因素的预防和保护措施;能保障青少年福利的措施;能协助青

少年处理成长和适应过程中的难题的措施;能促进青少年发展

潜能的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6.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次结构

宏观青少年社会工作—制定、修改关于促进青少年整体福利和青少年个人潜

力发展的政策法规,把这些政策法规变成系统整体的针对青少年的服务设计,同时对整个青少年福利系统

运行实施管理和监督的一系列的工作过程。

中观青少年社会工作—介于青少年福利政策的制定与政策执行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联系、协调、统一宏观与微观层面,是联结

两者的桥梁。

微观青少年社会工作—建立于社会工作技术层次上的,强调社会工作的各种

手法、技巧和理念,为广大的青少年群体或者个人提

供旨在预防、发展或者矫治性质的服务。

7.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

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该工作针对青少年,涉

及青少年本身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可以使青少年更

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利用环境资源顺利发展。

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青

少年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景进行早期发

现和控制的过程。使青少年可以避免问题的发生,进行正常的生活。

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运用各类专业方法来协助青少年恢复失调的社会功

能的社会工作。

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1、发展文化、体育、娱乐场所,使青少年得到知识增长,身体锻炼和精神陶冶

2、设计并举办各种活动,使青少年学习并建立争取的人生目标,做事负责任的态度,领导及创造力

3、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服务,使青少年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并明确自己所扮

演的角色

4、提供青少年发展中的生理、心理、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法律常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辅导服务

5、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辅导服务,以拓展青少年的就业能力等

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1、改善青少年的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家庭提供服务,向青少年的父母提供亲职教育机会,以提高父母教导青少年的技巧

2、改善青少年的学校生活环境,加强学校对不适应学业的学生的学业辅导、技艺训练、发展补充性课程及相应活动

3、改善青少年社区生活环境,加强社区各组织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类社区资源,为青少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4、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5、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等

治疗性青少年社会工作

1、提供就学或生活补助,以帮助困难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长

2、为被忽略或虐待的保护服务

3、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安全保护、收容服务及安置服务

4、为在身体、情绪、精神等方面功能失调以及社会人际适应不良的青少年提供治疗性服务

5、为犯罪青少年及过失青少年提供矫正服务,尤其注重社区层面的服务提供

8.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

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能力

9.角色理论

角色冲突:一个人同时担当的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

角色中断:一个人被迫中止某种角色,而将要承担的新角色与原角色截然不同的现象

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

10.社会支持网络:

(1)定义:支持网络是指个人维系其社会认同,接受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协助,获取服务和信息以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渠道。这个网络包括: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专业人员等所提供的服务。“支持”来自个人所在的社会网络或互动的社会系统,即称“社会支持”。

(2)功能:

1、帮助个人融入社会的网络之中,因此强化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帮助个人与社会的协调

2、介入有压力的情境和反应之间,能减少及预防危机的发生

3、导入处理压力的经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对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减少压力所产生的影响

(3)社会支持的形式:

正式支持:支持来自个人社会网络,包括家人、朋友、亲戚、邻居、宗

教或社团等

非正式支持:支持来自专业社会机构或人员,如警察、法院、医疗及社会服

务机构等

工具性支持:帮助青少年运用人际关系作为手段以实现某种目标

表达性支持:对青少年的心理支持、情绪支持、自尊支持、情感支持和感情认可等

实物支持: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钱、食物、衣物、住宿、娱乐设施、教育机会以及类似的资源

信息支持: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有关健康、工作、教育、性及药物等主题的信息

情绪支持:能够仔细的倾听青少年的心声、对青少年的观点和感受加以评判、表达对青少年的关心等

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策略:

个人网络策略青少年因学业不良不愿上学

自愿联结策略孤残儿童家庭寄养

相互援助网络策略留守儿童互助小组

邻里互助网络策略青少年社区矫治

社区授权网络策略举办社区青少年论坛

依赖型人格缺陷与辅导(依赖型人格的表现)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做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终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依赖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和辅导方法

原因:家庭教育

自我防御机制—深感自己软弱无助;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无

意识的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辅导方法:习惯纠正法—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

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对自主意识差的事件,可以采取诡

控制技术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

行为训练法—消除童年不良印记;自信训练,重建勇气

偏执型人格缺陷与辅导(表现)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10.偏执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和辅导方法

原因:儿童期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的生理特殊性、青少年的经验知识不足、自我苛求、人际交往面狭窄

辅导方法:

1、认知提高法

2、自我疗法

3、交友训练法—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真诚相见,以诚交心;

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

4、敌意纠正训练法—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敌对心理”的漩涡中;遵

从“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的理念;要

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要在生活中学会忍

让和有耐心

5、兴趣引导及意志力训练法

6、消除自卑

学习抑郁症与疏导

持久的情绪低落—

1、莫名其妙心情不好

2、不因事件消除而好转

3、持续数周数月

4、不经治疗难以消除

5、一般安慰难以改善

6、不因高

兴而高兴

7、随时间日益严重

8、影响工作学习

9、其他症状

情感体验不能—

1、兴趣丧失

2、被动注意力减退

3、社交退缩

4、自尊自信下

5、自杀观念

6、人格解体

7、现实解体

情感表达不能—不能将内心的情感体验用表情、动作、举止、言行、表达出来,尤其不能用表情表达出来

精力不足或缺乏—

1、认知活动减退

2、体力、脑力活动或运动的抑制:体力下

降或力气下降、脑力活动下降、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生活慵懒

11.学习抑郁症的归因分析与疏导

少年抑郁症:自尊心受挫、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父母离异、痴迷上网

青年抑郁症:高度紧张的学习气氛、睡眠不足、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大学环境

不适应、人际关系矛盾、家庭贫困、失恋

1、心理社会疗法:支持、探索—描述—宣泄、健全人格和完善自我、间接治疗

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

2、认知行为治疗法:强化、社会技能训练、自信训练、放松训练

3、家庭治疗法

13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服务

1、进行社会技巧训练

2、加强补救性教育

3、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连接,开展家庭层面的辅导服务

4、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支持网络

网络成瘾原因: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青少年自身

网络成瘾危害:交往方式错位、人性异化、自我迷失、道德失范、技术崇拜、社

会功能退化

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服务

受案审查与审前服务; 心理评估; 法庭调查; 法庭作证; 观护处遇、保护管束监督及社区服务; 提供观护处遇或保护管束监督的人员常被要求由社会工作者或者有社会工作专业训练背景的工作人员担任; 街头的外展工作与与转介; 需求与兴趣的评估; 与成人建立支持性关系; 有效的角色规范; 同辈团体讨论; 家庭介入; 邻里计划; 教育与职业训练; 导向至其他计划的准备

1.青少年自杀问题

2.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的条件P23

4.青少年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的实施策略有哪些?P117~124125137

5.沟通危机

青少年社会工作重点 第2篇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作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工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外来经验在中国本土的现实移植,因此,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必须回溯到现代社会工作的西方本源。我国很多学者都就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功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是由政府或私人承办,以协助个人调适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增进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有对弱势群体的补充功能、对正常群体的强化功能,以及对强势群体的发展功能三方面。上海市组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主要服务对象是失学、失业、失管的“三失”青少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闲散青少年。据统计,上海市的闲散青少年目前共有六万三千多人,全国的闲散青少年数目更是惊人。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依然是目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流方法,但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变化,比如外展社会工作的运用、机构社会工作的注重等等,最新的社会工作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社会本身的发展,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加入了一些比较新潮的观念和方法,例如大众文化与社会工作、环境保护与社会工作、大众传媒与社会工作、网络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的社会变化的引入,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二)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分层定比和典型抽样方法,共选取350份样本,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48份。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闸北区青少年服务对象生活状况调查对闸北区青少年服务对象的了解是做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闸北区区情相对比较复杂,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失学、失业的青少年比例比较高,而且这个总体数字一直在变化过程之中。因此,有必要对闸北区失学、失业的青少年作一个深入的调查,以便及时全面地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对特定青少年的服务。

1、主要特征

(1)群体分化明显。当今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这种分化同样也表现在闸北区青少年服务对象身上,他们不是一个同质群体,而更主要地是一个异质群体,比如在学历结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家庭状况等许多方面,青少年服务对象之间都存在有明显的差异。(2)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调查的青少年服务对象学历结构相对尚可,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占43.2%,接受教育水平较高可以使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更有助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青少年服务对象继续学习的意愿也非常强烈,而且,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3)工作意愿比较强烈。青少年服务对象中58.3%的人曾经参加过工作,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此外,50.7%的青少年服务对象非常愿意参加工作,还有31.6%比较愿意参加工作。工作意愿的强烈意味着青少年服务对象自我发展和参与社会的意愿非常强烈。(4)家庭认可程度较高。青少年服务对象中69.1%的人认为家庭对自己影响很大或比较大。在承认家庭对自己的重要影响时,大部分青少年认为父母,尤其是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最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上。(5)社区参与意识较强。尽管青少年对社区的影响力评价不高,但还是有48.4%的青少年很愿意或比较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当然,如果社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好,青少年参与积极性会更高,其中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最为青少年服务对象所喜欢。

(6)对社会工作较为认同。40.3%的青少年服务对象对青少年社会工作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此外,还有42.6%的青少年服务对象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做一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志愿者。(7)社会评价较高。49.1%的青少年服务对象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形势很好和比较好,另外,还有58.7%的青少年服务对象非常看好和比较看好我国社会发展的前景。

2、现存问题

(1)人户分离现象严重。主要有三种:一是人在闸北,户不在闸北;二是户在闸北,人不在闸北;三是人户都在闸北,但户籍和居住地不在同一个街道。(1)非完整家庭现象突出。近28%左右的调查对象因为各种原因生活在残缺家庭之中,这个比例比较高,对于这样一些特殊家庭中的青少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

(2)生活困难家庭比较多。调查对象中79%的家庭月均收入低于3000元,62.4%的家庭月均收入低于2000元,25.9%的家庭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3)社会资源整合较差。接受调查的大部分青少年对邻居、居委会、街道和社区认知和认同程度很低,不懂得充分整合这些社会资源。而且,交往圈子比较狭小,交往对象过于单一,主要局限于同学和朋友,这些都将极大地限制青少年的社会发展。

(二)闸北区青少年社工工作现状分析

1、主要特征

(1)高度的专业认同感。闸北区青少年社工的专业认同感非常强烈,无论是社会招聘人员还是公安借调人员都是如此,71%的社工认为,社会工作非常重要,29%的人认为,社会工作比较重要,没有一个人认为社会工作不重要。(2)强烈的专业创新意识。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在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专业上的创新比比皆是,在既有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之上,结合闸北区的特殊性,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创新,鉴于“三失”青少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闸北区青少年社工站积极推行分级预警服务制度,将青少年服务对象按照危机严重程度依次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分别实行相应的管理;此外,结合本区单亲青少年的特征,社工又开展了单亲同质小组“单亲家庭自助小组”活动;另外,根据闸北区青少年服务对象的特征,青少年社工将团体康乐活动作为主打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3)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对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影响最大的三个职能部门”的调查中,青少年社工普遍认为区政府是影响最大的部门,这说明区政府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推进过程中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此外,团区委也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聘请了专业督导,并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联系,研究总结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经验。另外,团区委还与区检察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积极推进罪错青少年的帮教工作。(4)社会资源的综合协调。为了更好地推进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团区委努力整合已有的三支队伍:“社区就业援助员”、“社区青少年辅导员”、“社区青少年工作者”,并将这三支队伍与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又与“红红姐姐工作室”和“热爱家园”等社会资源建立工作联系,共同推进服务青少年工作。在专业指导上,团区委还与上海市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长沙民政学院等高校联合建立社工实习基地。这些社会资源的综合协调大大推动了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进展。

2、现存问题

(1)社工队伍的双轨制建构。目前的闸北区青少年社工队伍主要由两块人员构成:第一块是社会招聘人员,第二块是公安借调人员。公安借调人员在人员编制、工资发放等方面与社会招聘人员完全不一样。

(2)社工专业素养偏低。目前闸北区青少年社工队伍总体构成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素质不太高,其中绝大多数人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社会工作,也很少有人接受过专门的社会工作训练。

(3)评估激励措施缺乏科学性。对青少年社工的评估应该是绩效评估、专业评估,而不是岗位评估,更不是简单化的出勤评估。尽管目前出台了许多对青少年社工的评估激励措施,但是,这些措施普遍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尤其缺乏专业性。这些欠缺同样也表现在对青少年社工的其它管理措施上。

(4)社工站缺乏人财物权。目前的社工站是一个虚体,只是一个传声筒,没什么实际意义。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社工站没有相应的人财物权,这三权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社工站的边缘化。

(5)条块分割、缺乏竞争与协作。目前的青少年社工组织建构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社工与社工之间、街道社工小组与街道社工小组之间、区社工站与区社工站之间分裂割据、各自为政,僵化性与封闭性较强,服务对象很难转接、社工人员很难流动,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竞争性和必要的协作性。

(6)多头管理、干预过多。从目前的组织建构上来看,闸北区青少年社工接受的是多方面、多层级的管理和指导,区社工站、市社团、专业督导、区政府、区预防办、团区委、街道办事处都可以对青少年社工发号施令,问题是这些号令彼此之间可能会冲突,这就让社工无所适从,接受调查的社工对此反响颇大。(7)社会资源整合乏力。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协调支持,但是,目前青少年社会工作本身的运作机制尚未真正理清,而且,社会工作与政府的关系也没有完全理顺,再加上社工本身的专业水平限制以及我国社会力量发育的先天不足,这使社工很难将现有的社会资源真正整合起来。

(8)社会认同程度偏低。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和职业,许多人甚至误认为青少年社工就是青保人员、就业援助员、低保申领员、街道干部、居委会干部等等,还有人认为青少年社工其实就是交通协管员之类不尴不尬的角色。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综合支持模式是闸北区司法社会工作试点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新模式,也是上海市司法社会工作指导思想“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在闸北区的实践结果。所谓综合支持模式主要强调政府与社会力量的综合协作,强调社会力量的综合参与,强调社会工作与多方督力量的综合支持,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这个基本思路下,我们认为,应着力构建综合支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新模式。

(一)立足专业、创新品牌专业性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立足之本,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青少年社会工作进一步的推进过程中,专业化建设应该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研究、专业督导、专业培训、专业操作等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全面展开。创新意识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根本保障,中国有特殊的国情,闸北区有特殊的区情,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决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经验,而应该以闸北区为根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品牌意识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旗帜,也是专业创新的必然结果,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应该有足够的智慧、信心和勇气,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品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引领上海乃至全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

(二)塑造青少年综合服务品牌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有了许多探索和创新,比如团体康乐活动,以及单亲家庭自助互助小组,但是,这些活动还有些单一,过于注重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实际上,小组社会工作只是社会工作常用的三大方法之一,而且,目前社会工作发展的国际性趋势是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方法,比如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以及外展社会工作、个案管理等等。因此,闸北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精心打造的专业品牌不应该是单一的社会工作方法,而应该是综合性社会工作方法,也就是青少年综合服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全市其它区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上都停留在单一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上,闸北区先行一步,可以对其它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另外,综合服务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正好与综合支持的闸北区社会工作新模式相契合。

(三)强化督导、拓展研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推进过程中,专业、高效而又敬业的督导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对专业督导的进一步强化应该是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所在。建议对督导实行竞聘制与合同制,通过竞争,选拔最适合的督导;通过合同,刺激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深度研究是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源推动力,及时总结青少年社会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才能不断保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可以将青少年社会工作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向相关专家招标,以便通过最好的专家获得最好的研究成果。

(四)专家主导、一口上下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推进过程中,政府部门、社团、专家等多重声音、多头管理一直是一个难解的症结,团区委应该进一步理顺政府、社团、专家、社工的内在关系,抓大放小,盘活全局。建议团区委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为:专家理论指导、政府资源协调、社工具体实践。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推进中,要进一步强化专家的主导作用,在专业上树立专家的绝对权威,集体论证,专家决断。专业上的变通要通过专家一人之口,上传下达。

(五)科学评估、有效激励科学的评估、有效的激励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持续、高效推进的必需,也是充分调动青少年社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建议团区委尽快委托专家制定专业的评估方法,对社工实行科学管理。另外,要采用多种方式对社工进行激励,打破唯文凭论工资的错误观念,加大奖励力度,根据社工工作绩效分别实行不同方式、不同层级的奖励。团区委最好能够募集专项基金,作为对青少年社工的长期激励。

(六)权力下放、健全配备团区委应该给区青少年社工站更多的人财物的支配权力,进一步将区青少年社工站实体化,推动区社工站独立运转。同时,对街道社工点配备必需的办公活动经费,使每个社工增强自主性、激发创造性。团区委应该脱离对青少年社工具体的事务性指导,更对地给与政策和资金等宏观方面的支持和协调。

(七)动态管理、有序竞争竞争是保持青少年社会工作活力和创造的有效手段,团区委应该进一步打破青少年社会工作僵化的用人制度和封闭的工作制度,鼓励青少年社工的区际流动,推动青少年社工的招聘与解聘,施行青少年事务的竞聘招标制度,引入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参与竞争,保持青少年社会工作持续的创新能力。

(八)加大宣传、增强认同团区委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动员多种媒介、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以增强社会工作的知晓度,提升社会工作的认同感,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九)整合资源、全面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全面协调、共同推进。闸北团区委可以首先整合自己旗下的社会力量,如“青年就业援助员”、“社区青少年辅导员”、“社区青少年工作者”,以及其它社会团体和组织如“红红姐姐工作室”、“热爱家园”等;其次,整合检察院、劳动局、街道办事处、职业介绍所、社会保障中心等职能部门;再次,整合居委会、社区等社会组织;最后,整合高校专家、社会志愿者、企业等其它力量,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青少年自我评价与社会工作介入 第3篇

关键词:自我评价,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自我评价的概念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个体对自我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体验所做出的判断, 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评价。自我评价主要通过别人的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言行来获得, 同时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影响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 而且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二、青少年自我评价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青春期又可以称作是叛逆期, 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总是热切地寻求着新的自我, 总是会通过各种途径来重新认识自我, 以获取新的自我评价, 而当他们成功地获取了正确的自我评价时, 自我评价则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反之, 则极大地妨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在获取自我评价这个过程往往会陷入矛盾、不解和困惑当中, 甚至不可自拔。青少年往往不能确切全面评价自己, 只是单纯地依据一两次偶然事件的成功或失败就对自己轻易下定义。要不就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自卑, 要不就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而骄傲自满, 直接影响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自我评价过低的青少年往往自己都不喜欢自己, 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信心, 觉得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什么事情都不会做, 慢慢地他们就看不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自暴自弃, 自甘堕落, 更为严重的可能走上犯罪或自杀的道路;自我评价过高的青少年常常无限的放大自己的作用, 骄傲自满看不起他人, 为人处事自我为中心, 最终“骄傲使人落后”。因此无论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还是过高的自我评价都会阻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唯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才能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

自我评价主要通过别人的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言行来获得, 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 虽然自我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自我分析能力有所提升, 但心理和生理各项机制均未发展成熟, 因此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通过别人对其的评价来获得。学校、家庭及朋辈群体都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不可缺乏的因素, 因此这三者都对青少年的自我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由于青少年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 因此青少年个体自身因素也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评价的高低。

1、学校因素

教师的态度是影响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调查显示学校老师对青少年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在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自我评价。在现实教学中, 有些老师不能正确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程度, 误认为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个班学生的发展程度就一样, 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都一样, 从而导致一些学生轻而易举就获得老师的青睐, 体验成功的感觉, 一些学生就算如何努力也难以获得老师的“好感”, 缺乏成功的体验而致使自我评价过低。除了教师的态度外, 学业成绩的好坏与自我评价也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学业成绩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 功课好的学生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 且自我评价也更好, 反之亦然。

2、家庭因素

(1) 家庭的类型, 家庭的类型一般包括单亲家庭、寄养型家庭和三口之家家庭。在单亲和寄养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不如在三口之家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这是因为在单亲家庭或寄养型家庭长大的孩子, 父母双方常常不在身边, 以致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教育和照顾, 容易出现行为与焦虑问题从而幸福感和满足感降低, 最终降低孩子的自我评价。反之, 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 幸福感和满足感都较高, 自然能获取较高的自我评价。

(2) 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子女的方式会通过影响家庭关系的情感质量从而影响子女的自我评价, 家庭关系的情感质量与青少年的高自尊是联系在一起的, 家庭情感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子女自我评价的高低。当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 可以任由自己打骂或溺爱, 孩子的生活也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 以致对孩子粗暴或过度保护, 缺乏赞许或随意嘉奖,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 就一味批评或包庇孩子, 慢慢的致使孩子形成“自我无用感”或“过度感觉良好”, 最终影响子女自我评价。

3、朋辈群体

青少年的自我评价主要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获取, 随着年龄的增长, 青少年开始对学校和家庭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拒, 而朋辈群体的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却有所上升, 因此朋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忽视。一般来说, 与朋辈关系好, 受朋辈欢迎的青少年其获得的自我评价也更高, 而与朋辈关系差, 难以融入朋辈群体中的青少年其获得的自我评价较低。可见, 同伴关系的好坏, 也是影响青少年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

4、个人因素:

(1) 性别因素, 青少年时期从人的生理发展来看正进入了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随着性的成熟, 青少年身体各部分都出现巨大的变化。例如男孩子长胡须、有喉结, 女孩子乳房发育、出现月经等等。许多大关于性别对青少年自我评价影响的研究发现, 在青少年期, 女孩的自我评价比男孩的自我评价低一些, 并且这种差异在青少年末期更为明显。原因是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子身材更魁梧, 身体更有力量, 在运动及力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从而也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赞许、老师的青睐以及同辈群体的敬重, 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领导者, 最终形成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而同期女孩子出现月经、乳房开始发育、脸上出现了“青春痘”, 身体运动能力也受到局限, 这给女生带来许多烦恼, 从而降低女孩子的自我评价。

(2) 性格因素, 一般来说性格外向的青少年自我评价要高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性格外向的青少年一般比较容易融入朋辈群体, 同时也比较善于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赞许, 从而获得更积极的自我评价;而性格内向的青少年沉默寡言, 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都不利于其获取更积极的自我评价。因此, 要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评价, 塑造青少年良好的性格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青少年自我评价与社会工作介入分析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无比重要, 青少年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不仅影响青少年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对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将青少年自我评价作为社会工作介入依据, 并采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社会工作方法改善青少年的自我评价, 对做好青少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个案辅导

个案工作是针对服务对象个人或家庭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主要通过面对面谈话的形式与服务对象共同面对问题, 建立目标, 解决问题, 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个案服务时要遵循保密性、不批判及个别化原则。“一对一”的个案服务形式非常适合个性张扬、追求独立自主的青少年, 在遵循不批判和个别化的原则上为青少年提供个案服务, 引导服务对象正确认识自身的变化, 正确对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同时, 个案服务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跟踪服务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社工能较为及时的纠正服务对象过高或者过低的自我评价, 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最后个案的保密性原则, 极大地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 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变化, 青少年慢慢有了自己更多的秘密和烦恼, 他们需要找一个信得过的分享渠道和倾诉渠道, 具有保密性原则的个案辅导, 无疑是青少年秘密和烦恼的疏散地, 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辅导, 挖掘青少年心理的秘密和烦恼并及时给予疏导, 毫无疑问可以帮助青少年及时获取合理的自我评价。总之运用个案辅导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排除不良情绪, 纠正不良行为, 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学业上的帮助, 引导其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 正确认识自己, 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 以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为有相同需要或者背景的服务群体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 小组工作一般是通过小组的互动来提升小组成员动力, 从而达到解决小组成员共同的需要的形式。对于青少年采用小组工作介入方法, 我们可以针对影响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家庭因素和朋辈群体开展“亲子小组”和“朋辈小组”两大类型的小组。

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人的关系, 同时也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良好的家庭互动关系无疑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青少年在获得自我评价的过程中, 家庭的类型和家庭的教育模式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开展支持性的小组, 如“单亲母子小组”、“寄养孩子亲子见面会小组”, 为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以减少不良家庭类型对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开展改善亲子互动模式的小组, 如“感谢有你亲子小组”、“说出你的爱亲子小组”, 通过组织小组内各对亲子之间的互动与分享, 让亲子们学习更多亲子互动模式, 改善自身亲子互动的不足, 形成真正适合自己亲子沟通交流的模式, 增进亲子情感, 凝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帮助青少年获取较高的自我评价。

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有参与团体生活和归属同辈群体的需求, 同时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良好的朋辈关系能让青少年获得良好的自我评价, 反之, 糟糕的朋辈关系往往降低青少年的自我评价。社会工作者开展人际交往小组、找朋友小组, 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朋辈间的人际交往, 学习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帮助青少年获得良好的朋辈关系从而获得良好的自我评价。

最后社会工作者还是可以开展“性教育小组”、“学习小组”, 让青少年能正确应对自己身体变化, 提高自身学业成绩, 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评价。

3、社区工作

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方法告诉我们, 开展社区主题活动比个案工作方法和小组工作方法更容易产生社会影响, 随着社会的的变化发展, 社区也慢慢地变成了人们生活以和工作的中心, 因此, 了解社区需求、挖掘社区资源并对社区资源进行综合运用, 为社区居民设计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 是社会工作采取社区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自我评价的重点内容。笔者认为采取社区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开展凝造社区良好氛围的主题活动, 促使社区居民形成对青少年正确评价的看法;一类是开展适合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活动, 以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肯定。

当下,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社会对青少年的好坏的评价标准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偏差, 这无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对此, 可以先通过社区走访、家访的方式深入社区, 了解社区对青少年评价标准的偏差程度, 然后制定服务计划, 开展社区讲座、社区宣传活动, 如“好成绩与好孩子”知识讲座、“你眼中的好孩子”宣传活动, 并邀请社区领袖参与, 以形成友好青少年的社区氛围, 减少不正当评价标准对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影响。在改善社区氛围的同时, 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社区工作手法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肯定。社会工作者可以招募青少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 提高自我评价, 也可以开展社区青少年“技艺大比拼活动”, 为青少年的技能提供展示的平台, 获取更多的自我肯定, 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任艳.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其与心理的相关研究, 2006, 05

[3]王瑞鸿.多维视野中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本土探索.华东理工大学, 2002

青少年社会工作重点 第4篇

在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抓得较为扎实,而青少年社会教育则不到位。对于国际旅游岛海南省来说,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更显突出。实践证明,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有效地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也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从海南省的实际情况检视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发现应当在购买服务的主要领域、对象与资格、投入标准、遵循的原则、运作机制、评估制度与体系等方面加以明确。海南省的经验对于西部省份和后发省份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教育;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0506

一、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的提出

以海南为例,当前海南省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主要不在学校教育这一块,而在于社会教育不到位,突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不到位

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安定和谐的国际旅游岛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在共青团海南省委的一份调研报告[1]中发现,海南社区教育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一是海南省社区教育设施尚不齐全,从调研情况来看,海南省居民社区普遍缺乏基础教育设施,满足不了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二是青少年社区教育的专项经费无法保证,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极少有专门经费,使得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落不到实处;三是海南省社区教育相关资源未实现协调与整合,尚未建立起适应青少年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各部门统筹运作机制;四是青少年社区教育缺乏理论与实务指导,活动内容和形式满足不了青少年需求; 五是缺乏青少年社区教育专门人才,社区教育专业人才与技能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六是海南省社区教育运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执行主体不明确,职责不分明,分工不细,相关政策难以配套,无法形成统筹协调的社区教育运行管理机制。

(二)社区矫治难落实

海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和经济特区,青少年犯罪、越轨等问题较为突出,劳教制度取消后,社区矫治任务更加繁重,存在的问题也较明显,社区矫治的目标任务难以落实。

一是矫治服务的人力资源不足。海口市统计局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该市2012年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矫治对象为1 192名,[2]而每一个社区只有数名社区工作者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社区事务工作,社区矫治难以做到长期、主动跟踪服务每一个对象,矫治效果难以保证。

二是缺乏部门联动。社区矫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各相关方密切配合。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合力形成不够。

三是缺乏专业支持。目前,海南省有专业背景的社区工作者屈指可数,实际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有限的司法人员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专业性、常态化的服务队伍缺乏,保证不了矫治的效果。

(三)学校社工无配备

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的经验表明,学校社工能有效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据了解,海南省中小学及中职学校基本没有配备社工。本文将海南省需配社工的学校定义为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根据2012年底的统计数据,海南现有小学2 036所(不含教学点),在校生75.22万人;初中388所,在校生36.473万人;普通高中103所,在校生17.5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3所,在校生16.50万人;共计2 620所,涉及学生群体145.74万人,[3]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根据香港以及深圳“一校一社工”[4]的经验,海南省仅学校社工就应配备2 620名。显然,这个缺口巨大,因社工缺失而存在的传统教育失灵的问题亦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以购买社工服务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

社会工作是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社会工作机构及其所属的社会工作者,正是解决问题的执行主体,这是由社会工作的特点决定的,社会工作具备四大特点。

(一)协调和链接资源的特点

从上述共青团海南省委的调研报告中可以看出,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理论和现实的情况是,谁都可以管,但谁都无法成为执行主体,最终仍然是“各司其职”,社会效果欠佳。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属性决定了它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协调各方关系,链接社会资源,直到问题解决为止,因为解决问题正是他们在与政府签订购买服务合同时的承诺。

(二)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点

对于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而言,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最具专业化和职业化。一是青少年社会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也正是青少年社会教育所需要和所缺失的。青少年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这三大方法的运用是社工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专业基础。二是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使命。社会工作不是义工活动,而是职业性的活动,正是这种职业性决定了专业性,决定了由社会工作者来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比政府官员做得更好,同时,其非营利性的服务品质也会胜过市场的唯利是图。

(三)中介和中立的特点

社会工作者可谓是除了一颗心其它一无所有,他自己并不能直接提供支持资源去为工作对象服务,但他的资源中介职能却能使其大展身手。小到通过家庭、朋辈或社区,推动个案问题的解决,大到通过向社会进行利益倡导,推动政府宏观政策的转身,为大众群体争取福祉。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甚至企业所不同的是,社会工作者依专业要求,在工作中不带主观偏见,需保持中立态度,唯其如此,才能做好工作。而政府和企业在行政与经营过程中,不可能做到中立,一定会有某种利益倾向和政治取向,因而难以保证工作对象的利益最大化,程序的正义与结果的公平亦难以保障。endprint

(四)专业使命和价值观的特点

社会工作产生后的百年以来,服务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弥合社会裂隙,推动社会进步一直是其基本使命,“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是其专业价值观。新的时期,在我国,党和政府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对其使命和价值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2011年团中央、中组部、民政部、教育部等国家18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界定为“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司法矫治、人口计生、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5],并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5]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将社会工作的地位和定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5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群众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6]上海司法社工和深圳学校社工的实践,也是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例证。

三、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虽然在全国已有开展,但在海南是一个新生事物,海南有自身的特殊性,亦不可照搬外地的方式方法。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特从六个“明确”的视角提出实施购买社工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一)明确购买服务的主要领域

海南省目前需要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领域正是上述提及的社区教育、司法矫治和学校社工三个领域,但需要将其主要内容加以界定。这也是政府与委托代理机构签订购买服务协议时需要向代理方明确提出的问题。

1.社区教育领域

青少年社区教育的任务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并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面向城乡广大社区青少年展开的非国民教育或义务教育性质的文化知识、传统道德、核心价值、兴趣爱好、社会生活、职业技能以及问题青少年的认知治疗和行为矫正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旨在提高城乡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

2.司法矫治领域

我国2012年颁布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明确指出了社会工作在司法矫正中的作用:“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7]社区司法矫正是司法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社区司法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执行刑罚的方式,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将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方式。[8]具体任务如下:一是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行为和心理,使他们悔过自新,成为守法公民;三是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家庭、就业、生活、法律、心理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他们顺利适应社会生活。社会工作可以在司法矫治中承担主要职责。

3.学校社工领域

学校社会工作是对学校教育的促进、补充而非替代。学校社会工作致力于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通过与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协助预防、发现和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使学生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与未来生活。学校社工的具体任务是:(1)协助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2)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形成教育的合力;(3)协助学生获得实用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4)协助学生获得适应变化的能力,使他们保持终身学习;(5)协助学生人格发展和整合,完成社会化任务。[9]

(二)明确购买服务的对象与资格

1.购买青少年社工服务的对象

主要是各类服务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以及少数致力于社会服务的商业企业和社会企业。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青少年宫、教育培训机构、救助站、戒瘾机构、流浪人员服务站、离家出走及问题青少年“中途之家”等机构和组织。

2.承接青少年社工服务机构的资格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与服务青少年相关的服务或营业范围,有专门的办公及工作场地,有与项目相适应的专业社工,优先非营利机构和本地注册的机构。

(三)明确购买服务的投入标准

按什么标准配备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这直接关系到购买服务的资金投入。这个标准主要有两大类四个指标。

第一大类是配备社工的标准。有两个指标:一是“一校一社工”指标,这也是我国青少年社工配备的主要模式。这里所指的学校即上文中界定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依此概念,海南需配备社工2 620名;二是人均指标。国际上的总体标准是3‰,即每一千个居民需配备1名社工,没有单独指出青少年社工的配备数量,青少年社工可以依本地人口统计中青少年的比例得出。我国的标准目前主要以深圳为参照,深圳与青少年相关群体的社工配备标准是每70名吸毒人员、70名社会矫正人员、70名问题青少年、5千个家庭、1万名外来务工人员、200名低保对象分别配1名社工。[10]海南可依此类推。以吸毒人员为例,资料显示,海南在册吸毒人员4万人左右,“35岁以下青少年占80%以上,其中吸食合成毒品者80%以上是25岁以下青少年。”[11]由此推算,吸毒人员中,青少年群体占3万人左右,按深圳标准,仅戒毒一项,需配备社工420余名,即便缩水一半,也需配备200多名。endprint

第二大类是资金投入指标。也有两个指标:一是依所需社工人数为标准,二是以工作对象数量为标准,一般采用以所需社工人数为标准。目前,海南省已出台的购买社工服务的资金标准是参照公务员待遇,包括三险一金和管理费在内,按平均每人每年6万元拔付给社工机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工工龄的增加与职级的晋升,这个基数也应适当增加。

(四)明确购买服务的原则

1.关注重点群体

海南省社会问题呈现复杂和多元的趋势,社会工作需求巨大,不仅财政难以承受完全满足购买社工服务的需求,而且社工人才也供不应求,因此,只能首先按照关注重点群体和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步实施。上述社区教育、社区矫治、学校社工便是重点群体。而在这个重点群体当中,社区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其次则分别为社区矫治和学校社工。

2.先点后面渐进推动

社会工作在海南起步晚,经验不足,资金困难,难以一下子全部铺开。可先在重点城市如海口、三亚、琼海、儋州、文昌、五指山、乐东、东方等城市以及社区教育、戒毒、试点学校等重点领域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并以此带动全省社会工作的发展。

3.以供定需配备社工

以社工人数存量确定服务对象数量,而非以服务对象数量确定社工。海南现阶段尚不能做到有多少服务对象就购买多少社工服务,海南的社工服务对象是全省800多万人口,按国际3‰的比例,约需社工24万名,显然供不应求,因为这不仅受制于地方财政,还受环境的限制,本土规模不上来,外来社工就难以招聘。因此,现实的做法是“以供定需”,即以本省能提供的最大社工供应数量来确定服务对象或购买服务的人头指标。这个最大供应量可在本土社工存量的基础上,再增加30%左右的比例,这个增加的比例是预期从外省招聘引进的数量。假定海南现有本土社工200名,那么,可按260名的规模向财政报送购买服务的预算,确定在全省分配购买服务的指标。

4.循序渐进建设社工队伍

社会工作服务既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国际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做到一步到位。就购买服务而言,采取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预算的渐进式预算方式是较为稳妥的办法。特别是人才素质和结构、机构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学校教育的层次与内涵、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与国际交流的频次与程度等方面都需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既要具备超前思维,又不搞盲动冒进,当选择渐进式发展策略。

(五)明确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

根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运作机制可以用图1加以说明。

图1

对图1解释如下:

第一,由政府、社工机构、工作对象构成青少年社会工作三要素;

第二,机构向政府提出承接服务项目的申请,政府依申请向机构发包,发包并进入执行期后,政府向机构进行履职问责,机构回应问责;

第三,机构执行项目,为工作对象提供向政府购买服务时承诺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

第四,政府组织专家通过了解服务过程,访谈服务对象,评估监督机构和项目的运作成效。

第五,媒体和社会公众通过对政府、机构、工作对象三要素的了解,监督和问责社会工作过程和效果。

(六)明确购买服务的评估制度与体系

由政府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在项目执行的前期、中期、后期及结束后,组织相关官员、专家、社工代表、案主代表以及公众代表和媒体代表,依据项目计划确定的指标,通过前摄性、澄清性、过程、绩效和影响性等形式的评估,以确定项目存废、改善、验收通过以及建立样板等问题,并将评估报告作为项目验收的必备附件材料加以严格规定。

[1]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青少年社区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基于3 000位被访青少年的问卷调查[R].海口:共青团海南省委,2014:23-25.

[2]海口市地方史志办公室.2013海口市年鉴[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263-288.

[3]海口市统计局.2013海口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624-654.

[4]方礼纲.性侵幼女案频发 亟须引入驻校社工[N].中国青年报, 2009-05-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1-11-08].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shgz/201111/20111100197275.shtml.

[6]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5-03-16].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EB/OL].[2012-02-14].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476367/?type=like.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3年2月司法部草案送审稿)[EB/OL].(2016-03-0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710/11/1993767483981957.sthtml.

[9]史柏年,马凤芝.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53-355.

[10]樊克宁,等.深圳社工:一人管70个问题青少年[N].羊城晚报,2009-08-03.

[11]刘莎,史莎.海南预防毒品教育专题课海口启动[EB/OL].(2012-06-14).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2/06/14/014526864.shtml.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业 第5篇

姓名:学号:班级:

志愿者也称为义工,是指自愿且无偿为他人提供时间和精力的人。社工一般都有义工经历。目前,国家正积极推动社工与义工联动模式,义工已经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左膀右臂。当前,各个大学都开展了一些志愿服务,以更好地对青少年实施社会化。如今年9月25日,安庆“汇爱”在我校食堂门口招募志愿者或义工,以为脑瘫患儿提供爱心。

作业要求:

1、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强调田野调查,因此本次作业应结合自己或他人的志愿服务或义工经历来写,一定要深度挖掘自己或访谈对象的志愿服务或义工经历,田野调查材料越详细越好。

2、本次作业不得抄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观点,应在页下加引注,具体可参看本课程教材的页下引注)尤其是直接拷贝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一经发现,直接判为零分。

3、本次作业字数为不低于2000字(不包括作业题目的字数)。

4、作业完成时间为10月12日以前,作业直接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至崔倩倩或藕园处。

一、你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如果参加过,请简要列举一下参加过哪些志愿服务(包括时间、地点、项目名称),并且简要说明你参加的原因。如果没有参加过,也请你简要说明你“为什么没有参加”的原因。(字数约为300字)

二、请简要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志愿服务或义工经历(若无,请通过访谈他人的方式来获取资料)。(字数约为600字)

三、请结合自身或他人的志愿服务或义工经历,以及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谈谈大学生志愿服务对青少年发展有什么作用?(字数约为400字)

四、请结合自身或他人的志愿服务或义工经历,谈谈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哪些足与不足之处。(字数约为300字)

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第6篇

一.案例涉及的伦理问题

保密原则:

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向他人,如校德育处透露服务对象关于某年级个别学生再收保护费的事.自决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案主决定,未经允许不向校德育处和老师告发此事.保护生命原则:

若告发此事或是与收保护费的学生接触没有预期的效果,案主或是被收保护费的学生是否会受到人身威胁,涉及生命安全.个人优于团体的原则:收保护费时间若被披露调查,案主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是否会造成冲突,学校管理或是声誉会受到影响.二.可能的应对方案和利弊评估

首先,若要找出应对方案,要分析服务介入的各个过程及参与其中的各方.虽然服务对象是固定的案主,但是所牵连的利益群体众多 ,如被收保护费的学生,学校老师,校德育处,收保护的学生及其家庭成员等.其次,从各个群体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案一: 从服务对象案主方面介入

1.询问案主是否愿意将其提供的某年级学生收保护费一事透露给校方德育处,若案主同意,则可以和校德育处或是班主任老师直接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在这过程中,虽然已经求得案主同意遵守了保密自决的原则,但案主保护生命安全的原则仍须注意,并应处理好案主利益和学校利益的关系.2.案主可能希望青少年社工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将事件透露给校德育处或是班主任老师.并不希望暴露自己.面对这一情况社工可以采取写匿名信的方式向学校反映此事.若采取该种方案,不仅可以保护案主隐私,而且也可以帮助校方了解此事并寻找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分析到,此事揭发后学校采取行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学校没有用适当合理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被收保护费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威胁,其中可能包括案主,学校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青少年社工此时就会处于一种尴尬的情景。

3.案主并不希望将此事通过社工透露给校方,如果是这种情况社工就要寻找其他解决方式。

以上三种可能都是先通过案主同意,都遵守乐了案主自决的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案主隐私。

方案二:从校德育处或是校方老师方面介入

如果未经案主同意向校方透露此事件。不仅违背了保密原则,案主自决的原则。如果案主知道是社工透露的话,很有可能摧毁社工与其辛苦建立起来的信任服务关系,导致社工工作难以进行。

故此在没有严重危害到案主生命安全时可以尝试通过与校方其他老师闲聊来了解学校对这种事情的了解程度和解决程度和相应的解决方法。若学校知道这件事,社工就可以协助学校了解调查处理此事。这种情况不仅保护了案主也让学校可能会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情况。

如果学校的确不知道有这种现象,可在社工与学校有较好的契合关系,校方可以保护社工的前提下向熟悉青少年社工工作服务原则的老师通过闲聊等方

式透露有关情况。但仍需要保护案主隐私,生命安全。方便社工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方案三:从收保护费的学生介入

该方案可能需要了解收保护费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在校的表现,家庭背景等信息。较为保险的方式是能通过一些私下的方式先对这些学生信息有所掌握,通过收集分析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在采取进一步工作。

如果没有做一些相关学生的功课,直接与其接触,可能他们并不会理会社工,更不会配合社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社工不仅“出卖”了案主,被收保护费的学生也可能受到威胁,可能包括案主。这种行动方式虽然看似避开了案主保护到案主隐私。但收保护费的学生的反应会直接影响事情的发展,再加上如果社工对其没有充分的了解,各方利益都会受到牵扯,很有可能加重事态的发展。所以这种方式是较为不明智的做法。

另一方面,社工从收保费的学生入手也可能会有积极的回应。他们知道收保护费这事不仅是违反学校规定,损害他人利益,也不利于他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可能是出于一些情况不得已做出的行为决定。如果是这一种情况社工就可能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和其生活环境,帮助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这时收保护费的学生也会成为与该事件相关的另一个案主。收保护费这事也会较为顺利的解决。方案四:

社工或许可以通过对一些收保护费信息的了解制造一种情况,造成一种“无意”遇到收保护费这事。但如果社工没有充足准备也没有相关的危机或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该方案也是比较冒险的。但不得否认的是,这也是问题解决得一种思路。

以上提出的各种方案,从不同介入角度分析了采取不同措施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也进行了相应的利弊评估。不论是哪一方案,社工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伦理困境,方案的制定也会对事情的发展有一些较为理想的假设,另一方面,该事件涉及的群体较多再加上个群体的具体反映也有多种情况,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控制变量的方式提出一些行动方案,但在实践中的真实情况会或多或少的超出预期计划,这一点也要求社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事件处理能力。

面对这一事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式,整个事件的发展可能还会牵涉到更多人或是相关机构,社工也可以根据情形发展形成多种其它介入方式,多方入手,共同协作处理此事。在伦理问题方面我们不可能有绝对好的处理方式,只是追求相对合理,将风险将到最低,合理可行的方案。所以对事件的了解风险的评估在此显得至关重要。再加上问题的对象也属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虽然他们做的事是违反校规,不利于他人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保护他们,帮助他们改正促成其健康成长。

三.做出伦理选择并且确定实施方案

在较为充分的小组分析评估之后,青少年社会工作者按照基本的伦理选择原则,案主的生命权由于其他利益保障。虽然在案例中没有涉及到会有对案主直接人身安全的危险。但在行动中予以重视。其次自决原则就要求最开始是需要与案主进行协商的,不论案主是哪一种决定,社工都需要予以尊重并告诉其透露信息可能存在的风险利弊,另外案主透露给社工此事可能是希望社工能解决此事,可能是出于对自己隐私利益的保护不希望被牵扯。在案主隐私方面无论是采取哪种行动都予以最大程度的保护。

如果案主拒绝信息透露社工只能寻求其它渠道,但从案主入手可能是

较为保险的方式。

上一篇:《人生的境界》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乒乓球社团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