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2024-07-08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精选9篇)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第1篇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摘要]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小群体,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宿舍关系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运用群体理论研究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群体理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建议

案例:

小可是家里的独生女,上大学第一次住校。刚开始觉得很新鲜,和舍友相处得也很好。可是由于小可骄横自私,不讲卫生,不做值日,并且喜欢追求物质上的东西,同宿舍的人开始逐渐疏远她。大二上学期她就一个人独来独往,不跟宿舍人交流。渐渐地,原本开朗的小可变得沉默寡言,脾气暴躁。心理医生对她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她已患有轻度心理疾病,这与她紧张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很大关系。宿舍是大学生活的一个基本群体,宿舍成员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频繁接触,舍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时在所难免的,这些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舍友见的误会和不和睦,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

针对此问题,我对我们学校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见附件一。

从调查结果中得出,宿舍成员反感某个同学的原因其实往往都源于生活细节,比如:东西乱摆放,在宿舍里上网放音乐打扰到别人,脏衣服长时间不洗,个人一些生活习惯等。而成长背景不同也是宿舍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一些从农村来的学生会感到巨大的文化差异,有的甚至觉得被孤立了。男生和女生处理宿舍关系的方式还有所不同。女生有问题喜欢憋在心里,采用冷战的方式,而男生惹火了,就一顿拳脚。有些学生从小一直局限在家庭和学校这些单纯的生活环境中,埋头于学业,没有闲暇和精力顾及人际交往,还有一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会替别人着想,他们对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和矛盾的应对知之甚少,往往凭直觉、凭情绪、凭经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以至于弄巧成拙,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五个基本类型,即:和谐型、弱和谐型、友伴群型、孤立单个成员型和失控分裂型,从宏观上看,宿舍整体关系类型可分为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失控分裂型五类。从微观上看,宿舍单个成员间关系可以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单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1、个人背景因素

(1)性别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女生在学习、日常生活、个人情感、同学关系方面的沟通多于男生;男生在个人前途、新闻时事方面的沟通要多于女生。女生在遇到烦恼或心情不好时比男生更有可能向宿舍的同学倾诉。男女生在宿舍冲突的频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冲突的激烈程度上差异显著,男生宿舍的人际冲突要比女生激烈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现象具有四个新特点:一是出现比例远远大于男生宿舍;二是难以调和性;三是反复性或延续性;四是突发性。(2)年级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大学生宿舍生活心理适应有年级差异:一年级问题最多,二、三年级次之,四年级最少。研究表明,大三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如大

二、大一学生融洽,其中二年级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好。大一时宿舍人际交往频繁,大二时人际交往开始减少,大三时宿舍交往状况降到最低点,大四时宿舍人际交往又有所回升。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宿舍成员及其关系的评价也有差异。大一时对宿舍成员及其关系评价最高,大二时开始降低,大三时降到最低点,大四时又有所回升

(3)独生子女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常识”所认为的独生子女增加,会对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产生冲击和影响,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人际冲突、对宿舍成员的评价以及总体人际关系满意度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4)城乡差异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农村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照顾体贴他人方面强于城市大学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活环境变化大,需要更长的适应期来达到较大程度的自我和谐。因此,有必要强调对农村大学生的早期关注。

(5)经济状况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高的是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大学生,其次是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中上等的大学生,而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下等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低。

2、心理社会因素

宿舍人际关系既有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在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心理社会因素中,除了如时空的接近、态度的相似性、需求的互补性、外表相悦、个性吸引等一般人际吸引的因素外,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对宿舍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心理社会因素。缺乏自我表露是导致当事人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心胸狭窄、自私自利、自视清高、目中无人等不良道德行为品质是造成宿舍成员间排拒的主要心理因素,而学习较差以及性格方面的一般缺陷则是影响宿舍成员间排拒关系的次要心理因素。对影响宿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宿舍成员的相互沟通对宿舍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是降低宿舍人际交往压力的重要手段。体育系的大学生在对自我和室友感知方面存在差异,感受到室友的生活和存在给自己造成压力的比例大大超过自己给室友造成压力的比例。对宿舍成员间相互理解互动的认识也存在明显不同,总认为自己能够经常主动地理解室友,而认为室友对自己的理解总是很少。

3、管理制度因素

研究表明,有班干部的宿舍管理优于无班干部的宿舍,不同性格特征组合的宿舍气氛好于同性格特征组合的宿舍,不同专业的混合宿舍,其人际关系的融洽优于同班学生宿舍,因此建议学校实行互补式的搭配住宿方式。

学校的管理因素包括公寓社会化水平。院系辅导员的重视、班级自身的管理等并没有成为影响宿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体育系的大学生对外来因素介入宿舍生活的要求不是很强烈,个体化宿舍生活的趋向性明显。

二、建立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1.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优化个人形象,做到自尊、自重、自强。自尊是人的自尊心是表现个人尊重自己而不容他人歧视和侮辱的一种道德情感,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与别人的理解、沟通和吸引,将更深和更高的层次上与他人交流作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自重,就是独立自主,表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有独立的看法和主张,但决不强加于人,正视个体差异,有求同存异的意识。自强就是有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就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有了自我鼓舞的主动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同时竞争但不嫉妒。

2.从管理层面上,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加强合作,及时沟通,各负其责,不能越俎代庖,以管代教,尽量减少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期作的真空地带。如在寝室内部出现问题时,公寓管理人员应及时与辅导员取得联系,齐抓共管,将表层现象和深层问题共同解决。

3.大学生心理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要走出去,深入到学生中间,将来访记录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在保密的前提下及时与学生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就是说既不能片面地倾听某一单一个体的一面之词,也不能将真正存在的问题束之高阁,仅起到存档记录的作用,要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反映问题一一解决问题。同时对已经核实掌握的共性问题,要通过团体咨询或朋辈咨询等方式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咨询。

有的同学们还提出以下建议:

1、学会尊重与宽容

2、坦诚相待

3、与舍友统一作息

4、不搞小团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5、互相帮助,关心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6、多交流

7、学会分享

8、合理方式解决日常矛盾

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大学生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大学生能否顺利地适应和处理好宿舍人际不仅关系到她们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也关系到他们是否能成为一

个从容的知识分子,能否将来成功地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好既定的角色。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第2篇

刘 浩

近年来,人们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宿舍是生活和学习的必要场所,它不仅是休息、住宿的地方,也是一个小家庭、小社会。在这里,宿舍成员远离父母亲友,与性格各异的人相互接触与交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形式。良好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这几年在学生工作一线的工作经验的总结发现由于处理不好宿舍内人际关系从而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症状的同学时有出现。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主要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一、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的原因

外部因素

不同个体的差异,在宿舍中,每个人都是有着不同个性的个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习惯,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差异就很容易导致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1、家庭环境的差异:①贫富差异。②城乡、地域的差异。③独生子女家庭的差异。这些特点极易引发宿舍中的人际关系矛盾。

2、生活习惯的差异:在同一时间和空间里,在有限的宿舍范围中,具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之间必然要产生冲突。你需要休息的时候,别人却在说话,打闹,不考虑你的感受;你想放声歌唱的时候,他人却想要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你喜欢把闹表放在桌上提醒自己的时间观念,有些人却讨厌在睡觉时候听见它滴滴答答的声响,把你数落一番;你视自己的电脑、MP3为宝贝,他却随意使用又不经你同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这些琐碎的小事看似微小,往往就是引发激烈人际冲突的导火索。

3、个性的差异:大学生往往喜欢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或相近的成员交往,而有些大学生喜欢与自己性格互补的人接触,如性格外向的人,有些就喜欢同活泼外向的人共同学习生活,觉得比较有共同的语言和内容,而有些则喜欢同性格稍内敛的伙伴接触,达到互补的良好状态,这就是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这样的结果就易形成宿舍内的小团体。而当这种心理需要在同一宿舍内部不能得到满足时,成员就向宿舍外部寻求,这样的结果导致宿舍内人际关系淡漠,影响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交往。

社会影响,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使道德观念被弱化,人们的诚信度不够,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也受到了质疑。而没有诚信就很难进行良好的沟通,也就不会有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更不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当今社会追求个人利益。在宿舍中,它表现为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主,忽视宿舍其他人的需求,一旦这种需求发生矛盾,就很容易导致人际冲突。再次,社会生存原则使当代大学生面对着就业压力,在学业等各方面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对于宿舍内人员来讲,他们通常来自于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竞争性可想而知,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一些人往往不择手段,这种为了个人利益而进行的争斗,增加了人际冲突的可能性。

内部因素

1、自卑心理,进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切都需要学着去适应。学习上,有些人在从前可能是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班级里的佼佼者,很可能在大学里就排在了后面。生活上,从一切由父母照顾变成了什么都要自己去处理和适应。同时,看到周边与自己同时入校的伙伴在学业、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一些骄人成绩的时候,那种强烈的自我失落感就产生了。另

外,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自身的某些生理缺陷等原因,也可能使大学生发出“由一条‘龙’变成一条‘虫’”的感叹。感叹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自卑,并因此给正常的大学宿舍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带来不良影响。

2、自傲心理,由于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有过一段辉煌的中学时代,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老师眼中是学习的“尖子”,在周围同学心目中是被羡慕的“才子”,有的人入学后在某些方面还取得过一些成绩。在伙伴眼中,是很优秀的,他们一直生活在源源不断的鲜花、掌声和赞美中。这种结果,使大学生形成了一种优越心理。这种心理一旦移植到大学生宿舍,就很难使宿舍成员间达到和睦的平等相处。

3、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由于嫉贤妒能,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情绪体验。嫉妒者因心灵巨大的创伤或某种无法补偿的缺陷,无力或不敢与强者竞争,或因为怕吃苦而不想与别人竞争,又容不得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心理上发生矛盾,失去平衡,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贬损别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4、猜疑与闭锁心理,通常表现为生活孤僻、敏感多疑、小心谨慎、戒备心强、对人冷淡。与人交往总是胸有城府,很少向宿舍成员交流自己的情况,也很少真心实意地接受别人反映的情况,完全是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心理小圈子中。同时,具有猜疑心理的人,一旦遇到一些意外或不顺心的事,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怀疑别人在背后做了手脚。这是妨碍宿舍成员和谐人际关系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二、构建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对策分析

创建宿舍文化:在宿舍区通过采取种种措施培养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塑造好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卫生评比、构建优秀文明宿舍和以宿舍为单位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团结合作意识,在集体荣誉的感召下实现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此外,学生宿舍内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在所难免,除了辅导员积极介入外,选好宿舍的舍长至关重要。一个成熟的舍长会自然成为宿舍的核心人物,在宿舍成员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较好地处理宿舍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对协调宿舍的人际关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辅导员的引导:对待学生宿舍同学间日常所发生的种种不和谐因素,作为辅导员应有所针对的引导同学们学会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宽容理解:同一宿舍的同学聚在一起应看作是一种缘分,要把宿舍当作家,把舍友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和舍友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因误会、不理解而产生摩擦,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应有一颗宽容之心。只有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对方、宽容对方,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否则,因为一句话、一件事而斤斤计较,便永远也得不到朋友。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宽容别人的过失并不等于软弱或降低身份,反而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委婉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另外,培养幽默感也有助于把本来紧张的局面缓和得轻松自如,几句俏皮话能使一个窘迫的场面在笑话中消逝。其实,人生在世,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如果能够心胸开阔,容得别人一时糊涂所犯的小错,那么就会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氛围。总之,舍友之间应本着宽以待人、求同存异的原则相处,关系才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2、学会角色互换: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理解。因此,我们要常常设身处地去看待、理解和处理问题,就必然会少发生或不发生矛盾,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宿舍既是休息也是娱乐和学习的场所,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要为别人考虑。如一些大学生习惯在夜里看书,觉得夜晚安静可以提高看书的效率,可夜晚的灯光使他人无法入睡甚至失眠,由此产生的矛盾就引发了人际冲突。由于作息习惯的不同,有的学生喜欢晚睡,而有的则喜欢早睡。晚睡的同学如果要看书的话,最好能够改变自己的作息规律,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而影响其他人;当别人午睡时,尽量放轻动作;自己听音乐时戴上

耳塞;有同舍室友亲友来访,要热情接待等。如果生活在一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这些小的细节,能为别人考虑,体谅别人,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彼此只能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如果时时处处尊重和理解别人的选择,不过高要求别人,就可以减少误解,有豁达心胸,从而达到心理相容。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而好的宿舍环境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3、注重自我的反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大学生要经常检讨自身的不良性格,找出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我认识、增强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水平。在宿舍人际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认为合理的想法,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去代替他人的思维方式,不能容忍他人的过失和生活或学习习惯,在很多场合、环境,大学生会做出不合时宜的言语和行为。这些都要大学生们时常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在否定中不断发展。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第3篇

在社会心理学中,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对其日常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宿舍的时间是10个小时以上, 宿舍是学生的“第一个社会、第二个家、第三个课堂”。所以,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笔者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进行分析, 为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 中国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十分突出。陈青萍2002年采用自编的宿舍生活满意度量表对西安市某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对宿舍生活不满意及不适应者占20.34%。引发大学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原因, 除社会背景、环境变化和青春期生理心理特征之外, 涉及宿舍生活的原因约占35%。马丽萍2007年采用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问卷对山西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主观体验倾向于不满意的约为19.3%。孙东媛2012年对838名大学生进行的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感觉不满意的比例为20.4%。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 约20%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高校心理咨询实践也表明,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加平从接触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发现,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相当复杂微妙, 几乎每个宿舍都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人际矛盾和冲突。天津市一所高校一年来接待类似处理不好宿舍内人际关系而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症状的心理咨询者就有700余人。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 从印象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宿舍人际关系问题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印象管理理论———社会拟剧理论。社会拟剧理论认为, 社会是个大舞台, 每个人都是表演者, 其主要任务是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 来塑造他们的社会身份。如果一个演员想演好其角色, 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 就必然要对自己在表演时的种种行为进行印象管理。戈夫曼把一系列舞台表演概念借鉴到人际交往中来, 他认为舞台的“前台”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固定的、为观众特定的情景部分, 人们是在前台进行人际交往, 进行印象管理的。这一部分是可以被观众看到, 并且使观众从中能获得一定意义的部分。“后台”则是指不让观众看到的, 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舞台的部分。在后台, 表演者可以不必像在前台那样关注自身形象以及布景的限制, 表演者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与放松的。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宿舍群体具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重性。作为正式群体, 大学生宿舍是高校组织管理系统的最小单位, 每个宿舍成员都必须遵守组织纪律或约定俗成的规范。而作为非正式的群体, 大学生可以在宿舍中没有目的地共同活动, 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选择活动方式, 不受他人的干扰。大学生如何在宿舍中进行印象管理是由大学生对宿舍特性的认识决定的。大学生如果认为宿舍群体是一个高校组织管理系统的正式群体, 把宿舍当作人生舞台的“前台”, 其行为模式会遵循正式群体的要求进行印象管理;而大学生若认为宿舍群体是非正式群体, 就是把宿舍当作人生舞台的“后台”, 便不会再进行印象管理, 表演者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与放松的。王甫勤2008年研究发现, 大学生对自己寝室的价值定位影响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将寝室定位为“家一样的地方”和“情感交流、寻求支持和帮助的地方”的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将寝室定位为“睡觉的地方”的学生。因此,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严重就是因为大家把宿舍当作舞台的“后台”, 当作睡觉的地方。在舞台的“后台”, 大学生就不再考虑其他观众 (舍友) 的看法, 个性特点会得到完全展现, 尤其是一些生活细节所透露的缺点便难以掩饰, 从而导致不尊重他人、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后果, 宿舍人际关系就容易恶化。

(二) 从自我服务偏见的角度分析宿舍人际关系问题

人们一般都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 但人们对消极不满意 (如失败) 和积极满意 (如成功) 的行为结果的归因是不一样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实验已经表明, 当得知自己成功后, 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 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得知自己失败后, 却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这些外部因素。比如, 足球比赛后, 球队在获胜时总是把自己的胜利归因于自己球队的能力和团结一致, 而失败时总是会把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 诸如黑哨、客场或对手过于强大等。学生得知期末考试成绩之后, 如果一门课成绩考了高分, 他们会认为这是用功学习的结果;如果一门课挂科了, 他们会认为老师看自己很不爽, 故意为难。这种将积极的或满意的结果进行内部归因, 将消极的或不满意的结果进行外部归因的现象称为自我服务偏见。所以, 自我服务偏见是指对自己、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人的行为以一种有利于自我的方式所进行的判断或解释。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和西科利在1979年对婚姻中的自我服务偏见进行了研究, 发现已婚夫妇双方都认为自己在做家务活方面 (如做早餐、打扫房间、接孩子放学等) 承担的责任比配偶要多。

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服务偏好的结果。马丽萍2007年的调查研究就发现, 在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归因上, 大多数学生都倾向于归因“室友”, 归因于“自己和室友”或“自己”的学生很少, 只有当这些原因是中性的, 对自己没有否定意义时才把问题归为自身。所以, 大学生在与舍友发生矛盾时, 经常会把问题归因于他人 (室友) , 而不是自己。比如, 在打扫宿舍卫生时, 大学生经常都会认为自己干得多、室友干得少。当要打扫卫生时, 就会斤斤计较, 总觉得对方很懒, 在占自己便宜。这样的小事件日积月累, 就会严重危害宿舍人际关系。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 同寝室的嫌疑人林某与受害人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 (化名) 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 但林拒绝了, 他提出, 自己喝得少, 平摊的方式不合理。林某认为自己喝得少, 所以就应该少交钱, 而黄洋和葛林则认为林某过于小气, 在占大家的便宜。正是这种对自己、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人的行为以一种有利于自我的方式所进行的判断或解释, 才导致了宿舍关系的紧张, 导致了校园投毒的悲剧。

三、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一) 大学生对于宿舍要有正确的认识, 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理论认为, 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 人们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他人就像台下的观众。好的印象管理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能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不进行人际关系的印象管理, 一味我行我素的人, 往往容易不受人们的欢迎。所以, 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首先要从印象管理开始。大学生应该对宿舍有正确的认识, 认识到宿舍群体其实是一个正式群体, 是大学生活舞台的前台, 每个宿舍成员都必须遵守组织纪律或约定俗成的规范。对于大学生宿舍的定位, 不应该把它仅仅看作睡觉的地方, 而应该把它看作像家一样的地方。在宿舍的人际交往中, 大学生必须注意印象管理的技巧, 加强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讲座, 鼓励学生以阳光的心态对待身边室友, 传授人际相处的技巧, 让学生懂得如何处理集体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二) 大学生要克服自我服务偏见, 进行换位思考

在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中, 自我服务偏见使大学生总倾向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就算内心知道自己的想法不正确, 也会去尽力掩饰自己想法的错误, 甚至将错就错, 这样就会把事情的处理情绪化或者对立化, 最终导致问题的扩大化。如果舍友之间能打破自我服务偏见, 多体谅对方, 把简单的事情简单处理, 那么就会避免不愉快的产生。而打破自我服务偏见就需要大学生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和归因方式, 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模式。大学宿舍成员之间交往的心理障碍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改变错误认知和归因方式, 最好的办法是进行换位思考, 将自己置于对方角度, 处处为他人着想。因此, 大学生要学会倾听, 了解舍友的想法, 明白彼此存在的生活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的差异, 也要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懂得欣赏他人。要善于表达, 彼此之间多进行沟通, 充分了解信息, 避免偏见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郑全全, 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青萍.大学生宿舍生活心理适应障碍及其干预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2002, (5) .

[3]马丽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 2007.

[4]孙东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实证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2, (4) .

[5]曹加平.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原因与对策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 (2) .

[6]“独苗”大学生——做事太“独”易致心理障碍[Z].北方网, 2013.

[7]Campbell W K, Sedikides C.Self-Threat Magnifies the Self-Serving Bias:A Meta-Analytic Integration[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9, (1) .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黄淮学院

现今,大学宿舍成员间的投毒等恶性事件频发,令人担忧,怎样处理好宿舍间的人际关系日益重要。从近些年来看,由于宿舍关系处理的不当引发了很多恶性事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以及以后的生活。宿舍成员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在学校健康的成长,所以要大力弘扬“宿舍一家亲”的思想,从而促进黄淮学院更好地发展。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一)宿舍成员间出现所谓的“面和心不和”的现象。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发现,大学生宿舍成员间大多数都存在着“面和心不和”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宿舍成员间缺少交流、沟通和不善于“换位思考”以及大多数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使得寝室成员之间存在不良隐患,缺乏知心朋友。如:宿舍成员会因为网络和恋爱等情况而减少沟通交流,不注意生活细节,办事不顾及他人感受,擅自动用他人物品 ,休息时制造噪音等。

(二)“小团体”现象的出现。

由于大学宿舍间大都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个人爱好、性格、价值观、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寝室里的成员很自然地和与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小团体。例如:来自同一城市的成员由于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等相同经常一起出入而忽略其他宿舍成员,或者有意无意的对其他成员产生排斥,就形成了小圈子,使得寝室成员间的关系不和谐。

(三)存在不良竞争问题。

首先由于大学生宿舍成员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不同,使得寝室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存在差异,成员间有时表现不适当的攀比、炫耀、嫉妒行为。其次寝室的同班的舍友间存在利益冲突,包括学生党员竞选,干部竞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 ,由于学校没有正确的指导,从而这些竞争使得寝室出现“心不和”的现象。

二、 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家庭背景

大学宿舍的成员大都来自天南海北,有的来自大城市,有的来自小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是独生子女;有的家庭条件优越,有的贫困,等等。这些社会家庭背景因素造就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生活方式等的个体差异,小的事情都会很容易引起彼此间的摩擦。

(二)大学生个人因素

1.自身的性格缺陷。(1)绝大多数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性格造成的,较强的自我意识,不为他人着想。(2)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前没有住过学校宿舍,没有集体生活经验,只考虑到自己,而不为集体着想,不懂得换位思考等。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调查中发现有71.2%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人际交往能力,68.9%的学生找不到与舍友相处的合适的方法,在成员之间遇到矛盾冲突时不能妥善的处理。

三、 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一)学校应加强教育引导,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可以说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他们要在这里生活近四年,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他们想与宿友交流感情,但不知该怎么做;有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这些都阻碍了他们之间的交往。

学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开设人际交往技巧的相关课程,多举办社交活动和科技文化活动,让学生们走出宿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2.重视宿舍文化建设,组织一些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提高宿舍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3.设立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老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平时要及时的沟通交流,找出生活中面临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排解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生应加强交流沟通,重视培养自身修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反,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这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

就黄淮学院来说,对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做得相对比较完善。黄淮学院在学生心理方面比较注重,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师和相关网站,每个专业的每个班级还设有心理委员,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时间,黄淮学院还会组织学生集体在网上进行心理测试,安排心理老师与学生进行游戏互动等一系列活动,使我校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徐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研究.

﹝2﹞刘晓新,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

﹝3﹞王甫勤.大学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8

﹝4﹞赵连峰.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1)

作者:赵肖娜王轩武志敢

工作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

邮寄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黄淮学院中区19号楼

电话:18272986693

接收人:赵肖娜

宿舍群体现状分析与文化建设 第5篇

随着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这一群体正在不断膨胀。而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给宿舍文化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下面以东区二号楼618宿舍为例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

如图所示,618宿舍有A、B、C、D四个成员。其中D是宿舍长,B是班干部。按气质类型来分析,A是胆汁质型,B是粘液质型,C是抑郁质型,D是多血质型。

宿舍长D善交际,开朗,健谈,易共鸣,随和,无忧无虑,对其他宿舍成员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班干部B谨慎,常深思,平静,有节制,可信赖,性情平和,镇静,对其他宿舍成员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由于某种莫名的原因,与C走得较近。成员A敏感,易兴奋,常感不安,易攻击,冲动,多变,乐观,活跃,与忧郁、严肃、刻板的C水火不容,时有口角且与B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通过调查分析,618宿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宿舍卫生条件较差

由于宿舍成员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不同、集体意识的减弱,经常出现被子没人叠、地板没人拖、垃圾没人倒的现象。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宿舍的形象和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仅自己受害,还要连累其他宿舍一起饱受轮回之苦。

2.电脑、网络对宿舍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固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但是给群体文化也带来了很大的冲突。宿舍成员C购进一台电脑,本意是为学习之用,不料迷恋网络,不能自拔。每天废寝忘食,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累垮了身体,最近又闹起了抑郁。由于整天沉迷于虚幻世界,与其他宿舍成员少了交流,人际关系开始淡化,一度造成了与其他成员的关系紧张。

3.宿舍学习气氛变淡,凝聚力减弱。

由于个人性格的不同和来自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再加上卫生状况不断下降,互相扯皮现象严重,宿舍成员都把宿舍当成了旅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根本来不了学习的心,于是在宿舍就是上网、扯淡、听收音机,出去才有可能学得一些东西。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减少,宿舍被一层沉闷的气氛笼罩着。

4.与其他宿舍之间保持着一种不冷不热的关系

由于宿舍向心力不断下降,本宿舍成员开始向其他宿舍寻求感情归宿。而其他宿舍作为一个整体,本来就有排他性,再说“加价有本难念的经”。这就造成了此一宿舍的某成员与彼一宿舍的某成员关系交好,来往频繁。久而久之,不但使本宿舍关系产生紧张,而且也影响了其他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也疏远了两个宿舍之间的关系,给宿舍间文化的共同构建带来了很大难题。

二、文化构建

宿舍文化的构建归根结底就是“家”文化的构建。要使宿舍成员对自己宿舍产生归属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具体简易如下:

1.建立健全宿舍群体规范,加强对学生宿舍纪律、卫生、安全、学习的检查。

宿舍长和班干部应发挥领头人的作用,带头遵守宿舍纪律,加强宿舍安全防范意识,相互监督个人卫生和宿舍整体卫生。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2.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引导宿舍精神面貌的建设。

不仅学校、班集体要有意识地宣传宿舍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而且以宿舍为单位也要加强交流沟通,宿舍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求同存异。

3.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主要是文体方面的的活动。

组织一场诸如“宿舍文化节”之类的大型活动。开展改善宿舍状况、美化生活环境的活动,充分发挥宿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增强归属感,培养认同感起着重大的作用。开展小型的活动如“宿舍赛诗会”、“宿舍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更加深了感情,增进了友谊,逐渐引导对宿舍这个群体产生认同和归属。

4.对宿舍进行分化和重组

由于宿舍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一宿舍多数为班干部,班干部之间势必为了各自利益产生冲突,而普通同学总会受不了这些班干部整天谈论着彼此的利益纠纷,不仅影响其学习,还影响其休息生活。当这种矛盾达到最大化时,必然冲突加剧,甚至发生流血事件。此时就需要对宿舍成员进行优化重组。对宿舍进行优化重组并不是逃避现实的做法,反而是最现实的策略。正如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整天扳着脸自行其是的人一样,更何况彼此视如仇寇。当然随着时间的淡化我们会重归于好,甚至亲如兄弟,那也只是以后的事了。

5.对大学生进行阶段性心理测试

实际调查证明,大学生的抑郁率在不断上升。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与宿舍成员的关系走跌,产生信任危机,故而忧心忡忡不得排解。怎样解决这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呢?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对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心理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具体可用问卷、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在各个阶段都要对其进行心理测试。

三、结语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第6篇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曾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五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首度提出六度分隔理论(也称小世界理论),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种现象表明任何两个从未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产生必然联系,而我们如今所处的社会网络或者说社交人际网络,其理论基础正是“六度分隔”,当前所流行的各种社交媒体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网络上的增值性软件和服务。因此,本文运用人际网络相关理论,基于如今正热的社交媒体工具———微信,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关系,研究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2级抽样学生之间的人际网络关系,并对加强高校学生的群体人际交往提出合理建议。

二、人际网络概述

人际网络(Human Network/Social Network)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利用的关系网,是一个由某些个体或组织间社会关系构成的动态系统[1]。

国外对人际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人类学家布朗在研究文化是如何规定了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时,首次使用了“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概念。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将人际网络理论引入情报界,包昌火教授首次将人际网络引入到竞争情报的研究中,1998年11月,他首次提出把人际网络与组织网络、信息网络一起作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三大网络的基本构想[2]。

三、数据搜集与整理

(一)问题的提出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3],研究高校学生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促使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者在协调成员关系方面作出正确决策,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层组织,因此,班级管理效果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效果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在人际网络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系管理理论对于以班级为基本管理单位的高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数据搜集

1. 研究对象选取

本研究以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4级四个专业中抽取的30名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该统计群体(也称为假设群体)共3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26人。

2. 数据来源

第一步是确定节点范围。选取研究节点可采用两种策略:一种称为“滚雪球”;另一种是从一开始就进行全面调查。在策略确定后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节点范围进行确认,也即本文采用的方法。将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发放给30名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是在学术性和保密性的原则上开展,是与被调查者做单独沟通后进行,被调查者配合度较好,因此,本调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3. 信息筛选

初步回收的问卷中出现无效问卷,如个别问卷中全部填选第一项,或者问卷中的某些关键题目没有完成等。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在问卷结果统计过程中对关键问题进行重复核对。如同学1选择与2的关系是微信好友,但2却没有选择1,那么信息的真实性就有待检验。上述类型的问卷需要反馈作答,以保证人际网络构建符合实际情况。

(三)数据整理

1. 统计问卷数据

2. 个体编码

为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应简化统计过程,使分析结果可视化,按照学号从小到大的顺序对30名学生进行1—30号的编码。将图书馆学、电子商务、档案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别编码为T、Q、D、G。

3. 统计工具选取

采用UCINET6.1进行矩阵运算、相关数据分析及可视化。

四、人际网络关系分析

(一)建立矩阵

人际网络模型可用有向图模型来表示网络节点和关系可达程度(见图1)。有向图模型可转化为社会矩阵或关系矩阵,通过矩阵可对人际网络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整理的数据,建立以下“好友关系矩阵”,对称化后矩阵中的“1”代表二者为微信好友,“0”代表不是微信好友关系。

(二)基于人际网络相关理论的分析

通过UCINET导出微信好友社群图(见图2),图中一个方框代表一名学生节点,上方数字代表学生编号,学生彼此之间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被选者)。可以看出,该统计群体人际关系比较紧密,没有独立的节点,结构链环环相扣,没有明显的封闭小团体存在。通过对比学生的实际信息,排除单独一名学生的专业,图中的中心节点均匀分布在各专业。

由于微信朋友圈与QQ、人人网等其他社交媒体网站功能的差异,即非好友关系无法查看他人消息及互动情况,使其无法通过人际关系网中的现有共同朋友与其他节点产生联系,即存在结构空洞现象。图2中任意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就是一个结构洞,由于1和10之间存在结构空洞,若D专业20号想要将信息通知到1号和Q专业10号同学,最短路径分别需要经过17(或13)号和13号节点来中转。需要指出的是,若此时20号选择通过17号将信息传达到1号,则会造成信息传输成本的浪费,因为此时13号和17号在人际网络中的关系对于20号同学来说是冗余的,同时对于1号来说,17号和13号的关系也是冗余的。如果考虑信息传递成本控制,20号同学可将信息只传递给13号,再经由13号分别传递给1号和10号。伯特认为,结构洞能够为其占据者获取“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提供机会,从而比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成员更具有竞争优势[4]。科尔曼在社会资本理论中指出,组织绩效的不同不仅来自人力资本的不同,也来自社会资本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本决定了人力资本实现的可能性[5],此时结构洞体系中的中间人可充分利用其中介人角色实现资本累积。

(三)社群图变量分析

1. 密度分析

密度是指在图形中实际存在的线与可能数量线的比例(见图3)。当实际关系数越接近于网络中的所有可能关系总量,网络的整体密度就越大,相反就越小。当密度值介于0—1时,值越接近1代表彼此间关系越亲密。

通过UCINET计算,该假设群体的密度为0.329 9,显示出由30个成员组成的共同体连接密度不算高,网络凝聚力一般,容易分裂为多个成分。通过几个中心度较高的同学将大家组成了一个人际网络,但极易以专业为区分割裂成小团体。所以,无论在日常的学习还是生活中,学生都应该加强跨专业的沟通和联系,增加学术上的合作和生活上的互帮互助。

2. K-丛分析

K-丛与派系的概念不同,n-派系往往不稳健,我们可以利用关联性来测量稳健性。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择K为2,最小团体不少于6个节点,得到如图4所示的214组团体。

结合图5的聚类图,可作出判断,19、22、23、24、29、30号是一个小团体,1、2、3、6、8、9、号是一个小团体,13、14、17、18号是一个小团体。

如果两个好友在同一个小团体内,说明他们在该网络内部交流关联较大,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交集较多,所以内部出现较多好友关系,联系较为紧密,而与该网络其他好友联系稀疏。

五、结论

运用人际网络中结构洞、弱关系力量、社会资本等理论,对该假设群体进行人际关系及相关分析,得出关于该群体人际关系网络的三个主要特征:

(一)网络直接联系比较密集

从群体网络拓扑图可发现,由于存在能把绝大多数成员连在一起的节点和网络,使得该群体的关系网络并不稀疏。

(二)弱关系网络比强关系网络稳定

密度分析表明该群体存在小团体现象,如果将微信好友社群拓扑图中左下方的关系网视为强关系,右上方视为弱关系,通过可视化图像可以看出,左下方包含的子群数量和规模都明显小于右上方,表明该网络的结合并不紧密和牢固。

(三)男生在该群体中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微信好友社群拓扑图中3、16、20、25为男生,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与其他成员的联系比较紧密。由于3号和20号的特殊性,他们始终在弱关系网络中保持着与其他成员的紧密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群体关系网络中,节点的特殊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本身增加社会资本的累计。同时,根据社会学家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如果此节点处于弱关系群体,则可通过资源的传递成为维系强关系网络与弱关系网络的重要桥梁。因此,建议增加节点的正向特殊性,如加强其学术研究水平、增进不同性质(如专业)节点的情感交流或学术合作,从而在促进本群体内部成员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将人际关系网络扩展到群体外围,打破群体中人际交往的局限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群体内强关系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潘松华.基于定量分析的竞争情报人际网络研究模式构建[J].情报杂志,2008,(2):34—36.

[2]翟金金,刘敏榕.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人际网络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7,(4)82—84.

[3]郑德俊,张义杭.基于人际网络的企业危机信息采集可行性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56—60.

[4]方婧.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社群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6):165—166.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第7篇

【关键词】辅导员视角 大学宿舍 人际冲突 干预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05-01

在大学生活中,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氛围的优化。因此,大学辅导员应该对宿舍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干预、合理调节,为高校教育及大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宿舍人际关系冲突概述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宿舍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在这样的空间范围内,也会有舍友之间的彼此交流,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但是这样的人际关系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我们习惯上把恶性的人际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冲突。

(一)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含义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是在特定的宿舍范围内,宿舍内部成员在交流生活、学习、情感等事情上,彼此需要又意见不合,表现在言语上的冷漠,甚至攻击,无法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隐性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人际关系冲突[1]。

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冲突有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行为上的冲突,例如两个人对于出行时选择何种交通工具而发生冲突。其次是关系角色冲突,表现在两个人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是个人性格冲突,表现在宿舍个人性格和价值观取向上的冲突。

(二)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类型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由不同的层次构成,其冲突的表现也有不同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分为认识、习惯、利益冲突;可分为行为、语言、态度方面的冲突等。

每一种冲突产生的原因都不同。基于辅导员的视角,要认真分析上述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才能实施有效的干预手段。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基本原因

大学生宿舍中的不同人際冲突产生的原因复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的新鲜事物不断增加,这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2]。但具体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共住一个宿舍

大学宿舍人员构成是人际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同学之间会有不同的习惯、利益冲突,是导致宿舍人际冲突的首要原因。

(二)价值取向各异

在大学宿舍中,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对学习、生活的态度不同,价值观念认同也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会在对学习、社交关系上产生嫉妒的心理,从而发生冲突。

(三)性格千差万别

性格是大学生宿舍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3]。性格开朗的学生共处一个宿舍,人际冲突发生的几率小,而性格悲观的学生共处一个宿舍容易彼此之间发生人际冲突。

总之,在大学生宿舍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和每一个生活在宿舍内的人都有关系,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复杂,但基本上都是由上述的基本原因延伸的。

三、如何有效干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解决人际冲突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使大学教育有一个良好的氛围。避免类似于马加爵、黄洋事件的再次发生,要大学辅导员积极干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干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必须遵守的原则

大学辅导员积极干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时刻关心学生的原则

作为辅导员,要树立学生的事情永远都没有小事情的意识。近几年来,由于宿舍关系而引发的大学生关系冲突事件不断频繁发生。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关心学生的每一件事情,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

2、加强交流指导原则

大学生在宿舍的交流相对自由,没有老师的参与和介入,但是也很容易因为小事产生矛盾,没有及时交流解觉,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4]。因此,辅导员老师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原则

大学生的思想在不断更新变化,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人际关系冲突协调工作。

(二)辅导员干预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具体措施

1、深入学生宿舍进行调查,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大学生的宿舍分配都以班级或专业划分,辅导员的工作就要及时进入宿舍,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生的宿舍文化、学习习惯、思想动态是否融洽,判断学生宿舍内部的关系,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及时追踪学生的情况,掌握更多的学生情况,为解决学生宿舍人际冲突问题奠定基础。

2、培养宿舍内部管理学生,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辅导员要应积极与学生交流,在学生中培养管理的小助手,帮助辅导员管理学生宿舍,关注学生宿舍的情况,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3、找准有效干预的切入点,运用合理的干预方法

在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干预中要适时找准干预的切入点,运用合理的干预方法,进行有效的干预,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尽量弱化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不同的学生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减少冲突发生的几率。及时干预消极的人际矛盾,不让其恶化,引导消极的矛盾向积极的关系转变。

结语

总之,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冲突问题,需要辅导员密切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动态,掌握正确的干预方法,在合理的原则之下,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防止宿舍人际冲突,实现校园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漫中,路冠军.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干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90- 192.

[2]王志贤.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预防与干预方法新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01-102.

[3]付春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探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4):125-127.

基于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分析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心理特征,男女生性格差异,人际关系

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逐渐形成的重要阶段,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13.4%的受访学生对目前所在宿舍的氛围非常满意, 62.1%的受访学生基本满意, 20.3%的受访学生感觉一般, 4.2%的受访学生不满意所在宿舍氛围[1]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矛盾诱发的校园恶性暴力案件、自杀事件频繁发生, 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例如轰动全国的2001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 2011年北师大珠海分校大学生刀砍室友, 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 2013年4月南航学生刺死舍友, 2015年南京某高校因宿舍关系处理不好学生自杀的现象等等。宿舍是大学生互相促进成长、生活、交流思想、培养情感的重要场所, 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场所, 宿舍也是大学生朝夕相处, 关系敏感度最高的场所, 它是大学生另一个“小家庭”。处理好宿舍内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学习、生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大学生宿舍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一、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宿舍各成员之间可能存在家庭条件差异、南北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异、个性差异等各方面。因上课时间限制、宿舍分布等因素, 大学生日常接触的人多是同班同学, 人际交往面较窄, 交际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采取的是按分院和班级来分配宿舍。笔者调查发现, 同学们课余时间休闲的方式一般是待在宿舍上网、打游戏或者手机聊QQ或微信, 同在宿舍的舍友有的还是通过微信聊天, 特别依赖网络, 宿舍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 67.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曾经因为舍友间的矛盾而产生换宿舍的想法[1]。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从未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开始的[2]。

(一) 内在因素

1.心理分析

与上一代青年相比, 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更高, 思想更加开放, 更加强调自我[3]。联合国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5~24岁, 大学生刚好处于这个年龄时期。大学生处于社会化末, 他们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 存在想要他人承认和关注的心理, 这种表象使得自我意识更加膨胀。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能力。知识越来越丰富, 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待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辩证认知, 不轻易盲目的跟从。但是,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 阅历尚浅对待事物具有片面性。这造成大学生会具有一定的偏激, 固执, 自我意识太强而导致自负。大学生时期也是处于情感比较丰富的阶段, 但是他们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较容易冲动, 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矛盾。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95”后, 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导致目前大学生普遍比较自我, 缺乏对他人的容忍与体谅, 不懂得“换位思考”, 很难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

2.人际交往缺乏技巧、方法

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孤僻, 不擅言谈, 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会不可避免地与舍友发生冲突, 甚至由此产生隔阂、导致疏远的结果。不同地域的大学生相遇在一起, 是一个小社会群体。人际沟通在大学宿舍人际交往中不容忽视, 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 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伤害, 这容易引起一部分大学生的孤独感, 从而产生压抑、焦虑甚至出现抑郁;有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交流, 从而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大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渴望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当与舍友发生矛盾时, 很多大学生都感到能力不足, 想与舍友缓和紧张的关系, 但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发生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冲突与矛盾。

(二) 外在因素

1.大学生成长背景的差异

成长背景会影响大学生的个性, 俗话讲,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大学宿舍就像一个“微型”的小社会, 大学生同样容易选择与自己价值观、信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经济条件等方面较为匹配的舍友相处, 使得大学生在宿舍里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否则就会因为缺乏共同语言和情感而影响交往。

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乡差异、东西差异、南北差异明显, 大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较以前更为显著。大学宿舍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 家庭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不同, 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会潜意识的将自己分类, 倾向与自己志趣相投、有类似成长经历的同学一起交往, 虽说人穷但不能志短, 但明显的家庭贫困的学生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从而会影响彼此之间交往的程度。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或文化差异导致或加深来自不同地域学生间的隔阂, 有时甚至会发生宿舍成员间的矛盾。

2.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状态干涉欠缺

大学之前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不太重视, 只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 缺乏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 且中小学人际关系比较简单, 使得学生缺乏应有的人际交往经验。大学生活相对要复杂的多, 高校都设置有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 但由于咨询人员的紧张或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不正确理解也限制了出现问题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5]。宿舍成员之间涉及的事情往往没什么大事情, 而且比较琐碎, 所涉及到的人员也就在舍友之间, 宿舍成员出现矛盾时主要由学生自我协调、解决, 班主任与辅导员是与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的主体, 但宿舍人际关系矛盾不易被班主任和辅导员及时发现与介入, 实际上, 有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的话, 非常容易出现矛盾激化并引发严重后果的现象, 近年来, 现实中也已经出现了好多的例子。

3.当代大学生酷爱网络, 缺乏面对面沟通。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高度介入, 使得当今大学生较之以前的大学生社会化程度更高。但大学生过分依赖QQ、微信等通讯工具交流非常明显, 沉迷于虚拟网络中, 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疏远[4]。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很差, 过分沉溺于网络、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他们逃课、荒废了学业, 生活在同一宿舍, 也不与同学交流和沟通, 与室友之间的心理产生隔阂, 甚至自闭, 宿舍人际关系因此而淡化, 甚至更糟糕的还会影响以后的人生, 造成的错误不可挽回。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处于的年龄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外界影响对大学生观念冲击也存在挑战性。目前中国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与外界联系也非常紧密,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也冲击着大学生不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 一些学生以个人利益第一为交往依据, 在宿舍这样一个小团体里, 表现的过分自私自利, 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冲突使得宿舍氛围比较压抑。

(三) 男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差异性

与男性相比, 女性的心理特征较为敏感。女大学生们也不例外, 女生很容易因为一些微小的琐事而引起长久的摩擦。嫉妒是女人的天性, 女生可能会因为舍友比自己漂亮, 或者男朋友比较帅而产生对室友不友好的心理, 女人也被认同生性多疑, 这样宿舍的气氛必然会走向紧张, 然而宿舍是大学生们长期在一起生活的场所, 生活, 学习等方面的碰撞很多, 这样导致女生产生矛盾会比男生多一些, 并且这种矛盾会长久存在。男生虽然比女生情绪的变化频率更小些, 基于男生从小接触的教育思想“男生需要更加阳刚一点”, 平时接触的东西也会比较暴力一些, 一旦发生矛盾, 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行为会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 带来的影响往往比较恶劣。

二、改善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

融洽的宿舍人际关系能使大学生活变得非常美好、充满温馨的回忆, 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是高校学生管理质量的重要体现, 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 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改善的对策有重要意义。

(一) 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

宿舍成员要认识到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 要能理解与接受他人的生活方式、思想。如果别人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安排等影响到你的学习, 可以适当的、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同时考虑自我调整。要与舍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就必须学会求同存异、学会包容别人, 对待他人要宽容,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也不要想着改变别人、控制别人, 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去融入到宿舍这个小集体中。大学生舍友之间有意见分歧是正常的, 只要彼此坦诚的把内心的想法或苦恼说出来, 积极地进行沟通, 就会加深彼此的理解、加深感情。要学会“换位思考”, 当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你就能理解别人的想法。换位思考对建立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很重要。要善于说谢谢, 要学会感恩。因此, 大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二) 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思想交流

父母应该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同时给予适时的关注和帮助, 积极与其进行思想交流。父母要经常与子女交流思想, 根据子女的在大学的现实生活, 进行适当的教育, 促进其社会化。父母应当用心与孩子进行思想的交流, 严格约束孩子的行为, 使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为, 哪些事情不可为, 学会与人的正常交往。当与人发生矛盾时, 父母应正确的、理性的处理矛盾, 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处事方式, 日积月累, 这种行为方式就会潜移默化的被孩子吸收成为其处事的方式。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文化水平, 对社会要有责任心、对他人要宽容、对孩子要有耐心。父母在子女进入大学前, 要对他们提前教育, 为适应和面对新环境提前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学会尊重、理解别人, 学会照顾自己, 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会认同文化背景、性格不同的舍友, 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 避免太拘谨、畏缩、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等;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学会解决宿舍不适应的烦恼等。

(三) 学校应加强宿舍制度管理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宿舍也是一个小团体, 由不同的差异性部分组成。我们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维持一个公用场所的通用性, 给大家制造统一的标准来遵守, 维持宿舍的秩序。通过一些具体活动加强大家的集体意识, 让每一位成员意识到的不只是自己, 感受他人存在对自己的需要性, 通过团体活动也能让自己认识到自己在团体中自己的优、缺点和舍友的优点, 让室友的相互帮助性提高。在男女生的心理教育上应当进行互补教育, 着重加强男生的情绪自我缓解方式的引导, 有意识的让男生加强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琛莹.67.6%受访学生曾因室友间矛盾想调寝室[N].中国青年报, 2015-03-09 (07) .

[2]马利.大学生目标缺失亟待关注[N].燕赵都市报, 2011-05-2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4]高蕾.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 2012 (1) :138-139.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与分析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宿舍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的,也被称为人际关系论,193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创立。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人际关系表明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2.人际关系由三种心理成分组成: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3.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①。最近几年,因为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良而发生的悲剧事件不断增多,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提出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相应对策,对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云南农业大学2015、2014、2013、2012级农学、植物保护、外语、社会工作水利水电、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相关学生共计300人为对象。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中,男生共计16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30%,女生共计13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5.70%;农科学生共计7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70%,文科学生共计77人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5.70%,工科学生共计7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5.00%,管理类学生共计7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70%,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计6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2.67%,男生5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1.987%,女生7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8.01%。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具体方法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具体情况如下:

(一)问卷法

以云南农业大学1~4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池州师范专科学校杨荣编制的“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问卷”②为调查工具,在调查的基础上,使用SPSS19.0(中文版)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相关调查数据。

(二)访谈法

随机抽取部分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个别访谈,获取相关资料,结合调查问卷做出相关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发现:总体上,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较高。

从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的统计分析(见表2)可以看出,45.70%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持满意态度,23.0%的同学对宿舍人际关系很满意,这两者合计比例为68.70%,这说明: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较高。不满意的学生比例为1.3%,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为5.7%。

(二)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

从大学生对调查提供的56个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的反应结果看,有10个因素被大学生认为是最重要的,另外10个因素是相对不重要的。具体结果如下:

1.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10个最重要因素

从表3可以看出:不尊重他人隐私、不良生活习惯、因态度行为损伤他人自尊、对问题看法与室友不同、不尊重他人、胸襟狭窄、吸烟、偷盗行为、打呼噜说梦话、个人卫生不好等10个因素,百分比都在3.7%以上,在调查对象看来是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2.10个最重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从表4可以看出:30.3%的调查对象认为上述10个因素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影响,而且影响程度较大。

(三)大学生对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源的归因倾向

从表5可以看出:52.7%的大学生把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源归因于“室友”,24.7%的大学生不表明态度,13.7%的大学生归因于“自己和室友”,最后才是“自己”。

(四)大学生对影响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应对方式

从表6可以看出40.7%的同学应对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方式是“沟通”;24.3%的同学选择“包容”;8.0%的同学选择“忍耐”;6.0%的同学选择“反省”;5.0%的同学选择“回避”。极少同学选择“争吵”、“报复”。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大学生的主观体验看,其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较高,不满意的学生比例较低;

(二)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不尊重他人隐私、不良生活习惯、因态度行为损伤他人自尊、对问题看法与室友不同、不尊重他人、胸襟狭窄、吸烟、偷盗行为、打呼噜说梦话、个人卫生不好等;

(三)大学生把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多归因于“室友”,少部分大学生归因于“自己和室友”,最后才是“自己”;

(四)大部分大学生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方式较为理性,大多选择“沟通”、“包容”的方式。

注释:

①百度百科:[EB/OL].(2016.6.1).http://baike.baidu.com/view/26060.htm#1.

②杨荣.师专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48-54.

上一篇:公路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问题探析下一篇:房产中介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