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2024-07-06

上半年财务会计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上半年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第1篇

规范财务管理,年初重新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对县级局的预算定额执行标准,认真编制了全系统的财务总预算和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为规范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今年对全系统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大的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都是按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

一、以人为本抓管理,夯实基础促工作。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年初我们制定了科室学习计划,坚持正常的科室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财经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建设“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学习型科室。

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工作需要,提升整体工作能力,引导科室人员团结一致、谦虚谨慎、真诚待人,踏实工作、加强品性修养,做一个高尚而有品位的人,树立良好形象。

2、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

根据省局党组提出的三化管理的要求,紧紧围绕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今年财务工作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娶扎实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又好又快地完成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任务,财务科制定工作岗位责任,明确人员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和纪律要求,月月有工作计划,周周有科务会,强化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了内部核算监督,同时促进了财务人员合作与团结,从制度上奠定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基矗

二、围绕目标抓落实,扎实工作出成效。

1、上半年财务收支情况

全系统实现收入103万元,占年度预算26%,比上年增长-44%;其中:市局收入40.5万元,占年度预算21.3%,比上年增长-80.2%;

全系统实现支出593.2万元,占年度预算的60.5%,比上年同期增长38.2%;其中:市局支出220.9万元,占年度预算61.3%,比上年同期上升41.4%;县级局支出272.3万元,占年度预算43.2%,比上年同期上升29.6%;

2、规范财务管理,年初重新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对县级局的预算定额执行标准,认真编制了全系统的财务总预算和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为规范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今年对全系统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大的.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都是按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

3、加强报账员队伍建设,组织报帐员进行了微机应用技能培训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下基层指导工作,提高了报帐员办公室自动化应用能力和工作效力。

4、合理调度资金,保证全系统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年度预算和全系统事业发展需要,及时调度资金,保证了全系统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5、对全系统固定资产进行了核查登记,组织下发了国家局配备执法车辆和办公用电脑、快检装置、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并组织安装调试,使全系统的办公条件又上了新的台阶,对全系统往来款进行了清查,为迎接省局的检查做好了准备,完善了固定资产台账,为下一步全面资产清查打下了基矗

6、积极整理会计档案,规范会计档案管理。

我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组织全科室人员对xx年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会计档案归档工作。

7、完成了两个县局的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方案,现正在办理有关手续,预计今年年底能动工新建。

财务科在领导的关心指引下,兄弟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完成了新旧标准的顺利更替,我们深知以前的工作不能说明什么,还有很多的挑战与我们同行,请领导放心,财务科一定会一如既往、排除万难,与其他兄弟部门一起帮领导分忧,做好财务部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尽全力完成领导交付的各种任务,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上半年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第2篇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年初我们制定了科室学习计划,坚持正常的科室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财经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建设“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学习型科室。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时俱进,适应工作需要,提升整体工作能力。引导科室人员团结一致、谦虚谨慎、真诚待人,踏实工作、加强品性修养,做一个高尚而有品位的人,树立良好形象。

2、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

根据省局党组提出的三化管理的要求,紧紧围绕如何又好又快地完成今年财务工作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扎实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又好又快地完成工作目标责任制任务,财务科制定工作岗位责任,明确人员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分工和纪律要求,月月有工作计划,周周有科务会,强化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了内部核算监督,同时促进了财务人员合作与团结,从制度上奠定了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

范文网【】

二、围绕目标抓落实,扎实工作出成效。

1、上半年财务收支情况

2、规范财务管理,年初重新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对县级局的预算定额执行标准,认真编制了全系统的财务总预算和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为规范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今年对全系统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大的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都是按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

3、加强报账员队伍建设,组织报帐员进行了微机应用技能培训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下基层指导工作,提高了报帐员办公室自动化应用能力和工作效力。

4、合理调度资金,保证全系统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预算和全系统事业发展需要,及时调度资金,保证了全系统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5、对全系统固定资产进行了核查登记,组织下发了国家局配备执法车辆和办公用电脑、快检装置、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并组织安装调试,使全系统的办公条件又上了新的台阶,对全系统往来款进行了清查,为迎接省局的检查做好了准备。完善了固定资产台账,为下一步全面资产清查打下了基础。

6、积极整理会计档案,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我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组织全科室人员对2011年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归档,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完成了会计档案归档工作。

7、完成了两个县局的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方案,现正在办理有关手续,预计今年年底能动工新建。

上半年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第3篇

20世纪初, 已经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统一的德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其后的半个世纪里德国经历了战争———失败———再战争———再失败的曲折过程,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德国经济却两次创造奇迹:一战结束后, 面临巨大赔款压力的德国从1924年实施“道威斯计划”开始, 经过6年时间, 又一次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二战之后, 德国经济彻底崩溃, 但被分裂和分割的德国却先后在50年代和80年代再次创造“经济奇迹”, 成为“经济巨人”。整个过程中, 经济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对会计理论的迫切需求和德国政府对会计教育的重视对德国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相伴随的是, 在20世纪上半叶, 德国涌现了为数众多的会计学家, 产生了观点迥异的会计理论, 这些相互竞争和争鸣的会计理论竞相绽放, 论战激烈, 其不仅构成了当时德国会计实务的基础, 还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会计理论乃至实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提高了德国会计理论的声望。也正是这种会计理论上的争鸣与论战促成了德国会计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的领先地位。本文拟将对这一争鸣过程中的主要理论成果论进行介绍。

一、德国会计研究概况

20世纪德国会计研究主要围绕账户理论、会计理论 (Bilanztheorien, 亦称平衡表理论) 及成本会计理论等主题展开, 并产生了施马伦巴赫 (Schmalenbach) 、施密特 (Schmidt) 等伟大学者。此外,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极度通货膨胀也催生了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原创性研究。总体而言, 20世纪的前20年账户理论一度盛行且争鸣热烈;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一系列竞争性的会计理论则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且论战激烈;与此同时, 成本会计则一直是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 其理论研究成果竞相绽放, 为20世纪下半叶成本核算模式的论争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

(一) 账户理论争鸣在20世纪初, 德国会计被一系列竞争性的

账户理论所主导, 其中大多数理论源于前几世纪的簿记理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会计实务则投入了很多热情在建立统一的甚至半强制的会计科目表上, 但很多会计从业者和学者认为这样一项事业是不切实际的 (参Meyerberg 1913) 。尽管如此, 不同的账户理论及其竞争仍繁荣发展, Holzer (1936) 甚至试图将账户分类理论公理化———但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将会计理论公理化的尝试却没有结果。

一是账户分类理论。在由相互竞争的账户分类体系组成的理论迷宫中, 不同理论的一个主要判断标准就是拟人论与拟物论 (或非人格化理论) 之间的区别。前者试图以一个人对账户的责任识别每一个账户, 而唯物论则嘲笑这种意图。另一个判断标准是多少类账户被使用。其最初的数量范围从一类到五类不等。也有理论将现存的两类标准结合起来考虑, 但是也有理论不仅仅只考虑账户分类问题, 这些理论以及分类理论被不同的史学工作者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下文将对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账户理论进行介绍: (1) 人的一科目说。该理论把一切实物人格化, 对物名账户也按人的立场处理, 主张把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看作一个系统。该理论以速记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0为基础, 假定所有账户, 不论资产、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账户, 都被认为是相同的计数手段。这种理论发展、完善于19世纪, 但von Ullmann (1904) 和Kohlmann (1902~1905) 在20世纪仍在传播这种理论。 (2) 物的一科目说。19世纪末, 德国学者认为人的关系不能代表一切, 企业经营也不是物量的变动, 因而反对“拟人说”诠释, 而代之以“拟物说”。术语“物化 (拟物) ”不是指任何经验理论基础, 而是主要用来区别“拟人说”, 指独立于人的代表实际计数手段的每一个账户。且这些账户虽然分成两个部分, 但遵循同样的借贷法则 (即借记“正”的项目, 贷记“负”的项目) , 因此, 从把握财产变化出发, 仅需设一个账系而不需要再设另一账系。这种理论也形成于19世纪, 但是Novak (1902) , Berliner (1909, 1911) 和Seidler (1901) 在20世纪也以某种不同的形式继续对其进行推动。 (3) 物的二科目说。物的二科目说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分类, 且这种分类有很多变种。在一个版本中, 基本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和负债类账户形成了一个类别, 而所有者权益则形成了另一个类别。这一理论由Hügli (1900, 1923) , Ziegler (1904) , Calmes (1906, 1910) 和Sch?r (1911) 等加以改进。在另一个版本, 其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指的是资产账户形成了账户的一个类别, 而权益账户 (内部权益和外部权益) 则形成了账户的另一个类别, 其典型代表是Ciompa (1910) , Nicklisch (1912a, 1912b, 1929-32) 和Isacc (1929) 。还有一个类似并且特别流行的版本强调将资本视作一个整体 (不论是外部资本还是所有者资本) , 其等式是:资产价值=资本价值。然而, 这种解释忽略了法律要求权 (不论这种要求权来自于外部还是所有者) 是一个社会现实而不是某种抽象的事物, 且这一理论将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这种观点被Nicklisch (1912a, 1912b) 加以改进并由Osbahr (1913) 、Becher (1914-15) 、Geldmecher (1914) 和Grobmann (1921, 1922) 以及Seidel的运动理论进一步繁衍和传播。 (4) 物的三科目说。其基本公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账户、负债账户和所有者权益账户被认为是完全独立的类别。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K.Lehmann (1898-1904) 、Skokan (1918) 、Leitner (1922a) 和le Coutre (1924) 。

二是会计科目表和主要会计科目表。由于对账户理论的强烈兴趣, 其最终导致实务界强烈关注科目表和主要科目表。1921年, 德国工程师协会所属的经济生产委员会出版了关于成本核算的基本科目表。从1923年以后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 重新构建科目表的热情开始出现, 部分原因是账户理论的影响, 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对政府干预的更多认可。这种构建科目表的兴起大大刺激了Schmalenbach (1927, 1938) 有关主要会计科目表的发布。主要会计科目表的新颖性主要在于引进了一种全新类型的“中立账户”, 以及作为现金流的支出、费用 (财务会计) 和成本 (管理会计) 之间的分离, 并使主要会计科目表成为一种有影力的工具。当1933年代表民族主义的纳粹政权接管后, 会计科目表的兴起正式得到促进。二战后, 欧洲大陆继续探索对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 (及其改进) 的需求。例如, Kosiol (1944c, 1962) 和Mellerowicz (1949) 从事德国会计科目表研究, IIIetschko (1947) 从事奥地利的会计科目表的研究, Kafer (1947) , Lohmann (1948) 以及Kosiol (1948) 讨论了瑞士的会计科目表, Lohmann (1950) 探讨了法国的主要会计科目表。

三是其他簿记理论。除了账户分类理论之外, 20世纪初, 德国还广为流传一些独立于账户分类理论的其他簿记理论。这些理论包括:Buhl (1929a, 1929b和1929c) 的历史基础的账户理论;Kempin (1910a, 1910b) 的司法簿记理论;Sganzini (1906, 1908) 的现实理论说;Gomberg (1908) 的企业经济循环论;Pape (1912) 的资本循环说和Walb (1926) 的付款和绩效理论等。

(二) 会计理论论战20世纪上半叶, 没有哪个地方不同会计理

论之间的论战比德国更猛烈。在那里, 大量相互争论的会计理论产生, 且这种争论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最初相互竞争的理论主要是静态理论、动态理论和组织理论。后来的一系列理论主要在上述三大理论基础上或者继续产生新的发展, 或者产生子类 (子范畴) , 如Fischer的法理会计理论、Nicklisch的平衡理论、Walb的基于金融和经济的会计理论等。这些理论之间有很多的不同, 但是这些不同点通常是集中在估价和实现两个问题上, 二者也依赖于收入的定义和什么是会计的首要职能。自Schmalenbach时代以来, 这个问题也涉及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应优先考虑哪一个的问题。换言之, 即收入计量和资产与资本计量两种功能中应优先关注哪一个?不同会计理论之间的竞争也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并提高了德国会计理论的声望。在上述会计理论的论战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静态会计理论、动态会计理论、组织会计理论和Wilhelm Rieger对后两者的批判。

一是Simon的静态会计理论及其发展。 (1) Simon静态会计理论的主要观点。早期的静态理论由Simon (1910) 和Rehm (1914) 等学者提出, 其创始人是柏林律师Herrman Veit Simon。Simon静态会计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 以资产计价为其理论的中心。Simon认为利润解释为净资产的增长, 那么正确的利润确定自然要求正确确定资产;资产确认上的差错必然会引起利润确定的差错。因此, 资产计价从而资产负债表是静态会计的核心。同时, 静态会计具有正确确定资产和利润的双重目的。第二, 资产和权益确认原则。静态会计主张应用“收益资本化价值”概念来阐述 (解决) 资产确认问题。认为所有能预期带来收益价值 (对将来收益产生积极影响) 的项目都是资产。资产可看做所提供的正的收益资本化价值, 能在将来带来净收益。除了“自由资本”项目之外, 其余贷项反映着负的收益价值构成。“对收益产生负影响”的项目要记作负债, 即“负债是符号相反的资产”。第三, 计价原则。Simon提出了“个别价值”概念, 并主张资产应以个别价值反映。这里的“个别价值”是指对资产负债表肯定有影响的价值。个别价值是主观的, 也就是与企业有关的价值;相反, 普遍价值是客观的, 亦即与市场有关的价值。在此基础上, 静态会计主张不同资产应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 如以转让为目的的出售项目应按其出售价格计量, 而长期用于经营的经营项目则应以“取得价格”为基础计量。 (2) 静态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追随者。Pape (1920, 1925, 1933) , le Coutre (1921, 1924, 1926, 1939, 1949) , Gerstner (1921) , Kalveram (1922) , Ziegler (1930) 等人发展了更新、更系统的静态理论。其中, 最著名的代表理论是le Coutre的总资产负债表理论 (totale Bilanztheorien) , 它更集中于正确的资本计价而不是单个资产的计价, 并且强调资金的使用。在此基础上, 还进一步强调取得成本的计价, 名义资本保持以及使用具体且详细的分类体系。

二是Schmalenbach的动态会计理论及其发展。与静态会计理论强调资产计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态会计理论, 其主要目标是利润决定。动态会计理论的创始人是科隆大学的企业经济学教授Eugen Schmalenbach, 他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静态会计的观点, 并在其著作中系统阐明了他的动态会计学说。 (1) Schmalenbach动态会计理论的主要观点。Schmalenbach的动态会计理论的基本特征是特别强调利润确定, 主要是为了达到效率控制的目的。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 强调收益确定和资产负债表的动态使命, 把收益的计算转移到资产负债表而不是损益表中。按照动态会计理论的观点, 年底资产和权益仅仅只是剩余 (源自收入和费用的流动) 。这经常被有些人误解为相比资产负债表Schmalenbach更偏向于利润表。但仔细阅读Schmalenbach的巨著就会发现事实不是这样。相反, Schmalenbach的论述如下:“通过分析现金账上的不同分录并根据其生成利润和损失账户, 是给其自己制造大量不必要的工作。如果人们放弃损益账并允许资产负债表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 他就可以更快的实现其目标。”因此, Schmalenbach赋予资产负债表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使命, 他把收益的计算转移到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在损益表中, 并且否定前者在年末计量股本的任务, 认为把有股票变量的资产负债表看作某种动态事物看起来是荒谬的。但是, 很多德语地区的学者批评了这个特有的特点。第二, 主张收入计量和资产与资本计量的“一元论”。Schmalenbach认为“正确的”收入计量与“正确的”股本计价是不相容的。但这种“一元论”的观点遭到支持“二元论”的Schmidt (1921) 和其它学者的批判和反驳。第三, 计价原则。Schmalenbach主张针对不同的资产类别采用不同的计价基础。这种多重计价方法可能来源于历史成本 (最初没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 和通货膨胀时期对一般物价水平的调整。尽管如此, 但他拒绝接受Schmidt的现行价值基础, 认为它不能产生具有相关性的资产计价和正确的收益计量, 且不完整不系统, 还缺乏对一般通货膨胀的调整。Schmalenbach也排斥把现值方法应用到财务报表呈报上 (减值目的除外) , 但是在复式记账系统之外, Schmalenbach还是接受现值方法, 主要是用于企业总体估价。 (2) 动态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追随者。关于动态会计理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追随者, Sykora (1949:211) 认为有Geldmacher, Malhberg, Haar和Leitner。二战以后, Mahlberg (1923) , Geldmacher (1923, 1929) 等对动态资产负债表理论进行了一些变动和扩展。但最重要的是Walb的金融和经济平衡理论。Schmalenbach的学生Walb把Schmalenbach强调资产负债表的思想 (即资产负债表是决定收入的主要方法) 转换成一个更完善的观点, 即将损益账户作为资产负债表的一个供选择和平等的搭档。Walb不再主要关注绩效流, 而是倾向于更强调财务流 (资金流) 。Walb作品一方面倡导将资产负债表转换为资金变动情况表。Walb作品的另一个有趣方面是他考虑了不同种类的资本保全及其对收益决定的影响

三是Fritz Schmidt的组织会计理论及其发展。组织会计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兰克福大学的企业经济学教授Fritz Schmidt。他认为静态会计的法律思考方式和动态会计的微观经济思考方式所计算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错误的, 而当时德国国民经济的繁荣状况却是以这种错误的计算为基础。因此, 他主张用国民经济即宏观经济的思考方式来计量资产和确认收益, 以避免计算错误。 (1) Fritz Schmidt组织会计理论的主要观点。Schmidt从将个体企业与国家整体经济结合在一起的角度, 试图提出一个“组织的”会计和计价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 组织会计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既能够提供正确的资产负债表价值又能提供正确的收益价值的会计理论。Schmidt的论述如下:“这种正确性只能通过适当的资产计价获得。我们必须坚持最严密的区分经营利润和资本的增减。Schmalenbach在收益计量上本质上跟我们采取同样的方式;但是他因为拒绝在数量上清楚描述资产负债表价值而失去了其最大的优势 (就企业合适的经济计量而言) 。因而, 他被迫强烈推进可比性观念。即, 个别期间结果的可比性, 这里的疑问是对可比性的偏好超过了正确性。然而, 我们却能将正确的收入与正确的资本价值进行比较, 并确定当期的盈利能力。”第二, 注重实物资本保全。Schmidt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优点是他追求实物资本保全———尽管他对于已实现与未实现收益之间的区别、真实与虚列的收益之间的区别无法与Edwards和Bell (1961) 更准确的区别相比拟, 但Schmidt是第一位区别营业利润 (Umsatzgewinn) 和持有收益 (Spekulationsgewinn) 的现代学者, 虽然Schmidt的这种区别处理尚不够充分。Schmidt构想的不足导致了对持有收益的认识不足, 尽管持有收益确实发生了, 但是它们不是“真实的”收益。至于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的区别, 情况也差不多。为了回避对这个问题的仔细分析, Schmidt选择了一条捷径并建议以余额反映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进而避免这种收益或损失。如果Schmidt将市场价值的变化纳入了其理论体系, 那么他的概念体系将会极大丰富。因为Schmidt没有明确将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变化确认为收益或损失, 这些变化被作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记录在价值调整账户中。与Schmalenbach的“一元论”相比, Schmidt的二元观点坚持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同时表达“实际”价值。第三, 组织现时价值理论。Schmidt的组织现时价值理论也被认为是在售价基础上对Ciopa (1910) 的理论的拓展, 更确切的讲是对Kovero (1912) 重置成本的拓展。然而, 在Schmidt有关组织会计理论的著作中并未提及其参考了Kovero或Limperg的作品。此外, Schmidt还表示在会计上应用现时价值会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商业周期产生更广泛和更有益的影响。Clarle和Dean (1996) 甚至怀疑Schmidt受到了十九世纪早期美国经济学家Charles Carey的影响。 (2) 组织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追随者。Gromann (1921, 1922) , Isaac (1924, 1929) 等人对Schmidt的组织会计理论做了一些变动。Sommerfeld (1926) 的动态平衡理论 (eudynamische Bilanztheorien) 也注重利润的确定, 尽管其主要目标是用特殊准备的方式维持甚至增加实物生产资本。因为这一理论产生于通货膨胀期间, 因此其强调以黄金基准计价以及进行现实的或数量上的计量 (如负债等, 应以决算日为基础折现) 。该理论未将未实现收益和意外利得确认为真正的利润。Sewering的统一平衡理论 (Einheits Bilanztheorien) 建议使用市场销售价值 (Verusserung spreise) 。Sewering提出不仅要对单个项目进行价格调整, 而且要进行一般通货膨胀调整。他的最终目标是以一个统一的理论协调静态和动态方面的差异, 该理论将使计价方式适应于企业特定的货币经济环境。因此, Sewering的理论强调实物资本保全, 并试图合理处理收益账户中的不同类别的资本利得 (如真实收益与虚列收益、货币性收益与非货币性收益等) 。这种尝试甚至被认为预示了净盈余理论的某些方面, 该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会计研究中非常突出。

四是Wilhelm Rieger的名义会计概念及其批判思想。Wilhelm Rieger是20世纪的一位极具批判精神德国学者, 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名义会计概念和对其他会计理论的批判。 (1) Wilhelm Rieger名义会计概念的主要观点。Wilhelm Rieger (1928) 尽力避免在会计中出现“理论”这种表达, 而更倾向于用德文“Versuch (试图) ”来对会计定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名义会计的概念, 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 认为簿记业务是有名无实的纯货币计算。Rieger认为, 簿记业务反映了一个持续的货币转换过程, 且在这个货币转换过程中, 费用总是和收入平衡。期末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一个企业虚拟的清算数据。这种有名无实的方式将财务报表视为一种纯货币计算。第二, 怀疑目前会计所用的估值方法。Rieger对于目前会计所用的估值方法持怀疑态度, 没有一个他认为是正确的, 只有在公司的生命周期结束时清算变成现金的情况除外。他甚至声称“准确计算其实超越了人类的能力”。 (Rieger, 1928) 。关于这一点, Schmidt在1921年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以下调查证明, 解决价值问题是多么不可能!如果坚持站在单一企业立场来解释一些特有问题的话, 那么下面的调查将会证明人们不可能解决价值问题。” (Schmidt, 1921) 。第三, 偏好“今天的价值”。Rieger有一个偏好的价值观念———今天的价值, 但并不是指现时价值或重置价值, 而是一种已贴现的未来销售价值, 这个词在德国文献中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根据Schneider研究 (1981b:col.623;2001:215-16) , Rieger可能会遵循这些学者的轨迹, 如Fischer (1905-08, 1909) 、Pantaleoni (1909年) 和Pape。另一方面, 其也可能和Sewering (1925年) 的理论有关系。但由于Rieger的资产负债表具有前瞻性 (相对看起来落后的簿记来说) ,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预见了现值方法, 该方法通过美国的Canning (1929年) 引入到了会计领域, 也许Enderlen (1936年) 也有参与。 (Schweitzer, 1972:181) 第四, 认为损益表类账户是没有必要的。尽管Rieger承认损益类账户具有统计汇总的作用, 但事实上, 损益类账户可以免除 (通过将其职能转移到所有者权益账户中) , 这与美国作者, 如Littleton、Zimmerman (1962:47) 和其他认为损益类账户作为任一复式记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相矛盾。 (2) Wilhelm Rieger对动态会计理论和组织会计理论的批判。在Rieger (1930) 的著作中, 可以发现其极力反对Schmidt的组织重置成本的理论。在他以后的作品中 (Rieger, 1936) , 整本书都致力于反驳Schmalenbach的动态会计。他广泛关注了Schmalenbach理论的弱点 (即坚持认为资产负债表这种静态工具具有动态本质) , 并说道:“它仍然是一个谜, 即应该如何站在一个时点 (瞬间) 确认一项业务, 而这个业务应该在好多个这样的时点持续存在。”因此, 即使是最大的努力也是失败的。然而, Rieger却因为对Schmalenbach理论的批判而受到了指责。事实上, Rieger自己的理论不太为人所知, 比他的名义会计概念更著名的是他对Schmalenbach、Schmidt等人理论的批判。

(三) 成本会计理论成果竞相绽放

20世纪德国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深入的讨论了成本会计理论和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成本会计理论成果也因此而竞相绽放和发展。德国学者对成本会计理论的发展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成本、支出和费用等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的探讨和区分;二是对成本理论的研究;三是对成本系统和应用的探索。下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介绍德国成本会计理论的发展。

一是支出、费用与成本。在德国, 20世纪70年代以前广泛存在有关成本概念的文献。Heinen (1959:97-120;1965:19) 将这个时期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重要的阶段:将支出等同于成本;将费用等同于成本;区分费用和成本;成本处理进一步差异化。其中前三个阶段均与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有关。成本会计的发展可以在对成本概念表达的变化上窥其一斑。第一阶段产生于贸易实务中, 这个阶段把适当的成本等同于支出是合适的。第二阶段德国人已意识到在定期核算中区分现金流和费用的必要性, 正如Walb (1926) , Geldmacher (1923) 和Schmidt (1950:197) 的观点, 将成本等同于费用, 目的是在公司内部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第三阶段Schmalenbach (1919b和以后的版本) 和M.R.Lehmann (1925:35-74) 强调了成本核算的独立性以便控制内部生产流程。因此, 明确以下三个范畴 (也反应在他的主要科目表中) 的区别成为Schmalenbach成本核算方法的关键:收入和支出 (针对现金流) ;收入和费用 (针对财务会计) ;绩效和成本 (针对成本会计) 。一方面, 有成本 (如经济活动和业主的建筑物) 而没有费用;另一方面, 有费用 (如捐赠或利息支出) 但不是由生产过程引起的, 因此不被认为是成本。这产生了诸如“中性费用”、“中性成本”等术语, 即符合费用特征但不同时符合成本特征, 而符合成本特征不同时符合费用特征。和动态资产负债表 (收购成本) 不同, Schmalenbach在他的成本会计系统中使用完全不同的估价原则 (边际成本) , 这一点在他的会计科目表中已有所体现。至于第四阶段的发展, 则体现在成本系统及其应用中。

二是成本理论。在德国, 成本理论是整个20世纪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目标是确定成本动因和成本函数。从一开始, 成本核算的研究就有两种不同的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基于生产曲线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经济理论推导出成本曲线 (例如, von Stackelberg1932年的成本理论研究) 。第二个来源依据传统成本函数, 研究成本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关系。以这种观点为代表的成本会计的主要问题在于, 该观点坚持用“半机械化”来描述一项业务的总成本大小和产能利用程度之间的关系, 其中就业程度作为衡量产能利用能力的标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直接法, 这两种方法都表现出总成本函数具有S形状。但有些学者反对这种假设 (例如, Rummel 1939;Walther1947:225-55) , 而倾向于采用线性成本函数。Henzel (1939:120-4;1941:29-170) 甚至拒绝承认任何成本和产能利用率之间的直接关系, 而是强调了其他的成本基础如闲置机器的时间等 (又见Henzel1941-随后德国成本理论和生产理论的发展) 。

三是成本系统及其应用。成本系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成本处理的差异化, 其在应用上的主要进展有以下方面: (1) 成本分块理论。为了优化成本分配程序, Rummel (1934, 1939) 提出了成本分块理论, 并将线性 (比例) 成本函数用于分析不同的可变成本, 以提高产品成本分配的相关性。Seicht将这种方法总结如下:分块成本会计的原理, 将“按数量比例分配的成本”与“按时间比例分配的成本”严格分离, 因此, “按数量比例分配的成本”直接归属成本承担者 (产品) , 而“时间比例成本”仍未分配并集中在一个块中。为此, Rummel区分了五类成本, 包括:纯按时间比例分配的成本;纯按数量比例分配的成本;原本不成比例但可以通过某种手段转换为按比例分配的成本;通过计划做成按比例发生的成本;作为固定成本模块归集和分配的成本。Seicht (1977:55-72) 对Rummel方法中的一些细节做了讨论, 并认为他的工作为直接成本 (也称可变或边际成本) 指明了方向。虽然提出这种说法得到许多对此已做出个人贡献的学者支持, 但最支持该主张的证据来自于美国 (见Green 1960:218-26;Weber1966) 。由Schneider证实, 从1929年起世界经济危机后, 出于更谨慎的存货计价原则, 专有可变成本在完工和未完工产品之间按比例分配的思想第一次出现在美国会计文献中。二战后, 作为一项直接成本 (Schneider 2001:596, 译) 在美国文献中以不同的变量进行了讨论。 (2)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分离。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分离由Schar (1914:263-77) , Kosiol (1931) , Peters (1927:117-26) , Bobhart (1948:78-82) 和Müller提出。他们的基本思想可能指向直接成本, 但他们并没有采取明确措施以使其发展, 这可能由于他们使用的是非线性成本曲线。 (3) 成本核算与转移定价原理。虽然完全成本盛行于二战之前, 但一些学者已意识到产品的售价并不总是基于完全成本。Schmalenbach建议只要能力没有达到充分利用, 就使用边际成本作为定价的基础。在S形成本曲线中, 低价格将提高就业和产能利用率, 而高价格将会避免过度就业。因此, 根据成本曲线, 这样的定价政策应产生一个最佳的就业政策。此外, 从可变成本中分离出固定成本, 对转移价格的确定也是重要的。Schmalenbach在1908年到1909年关于转移定价的工作中, 将Von Wieser (1884) 的边际理论应用到成本会计中。他因而预见了线性和非线性规划的影子定价原理。一些作者视此应用 (Schmalenbach有关动态会计原理的一些功绩及他对折旧的阐释除外) 为第一次有关我们会计学科的真正理论思考 (如Schneider 2001:195-6) 。

二、德国会计研究影响与启示

(一) 德国会计研究的国际影响

纵观20世纪上半叶德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可谓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然而正是这种争鸣与绽放成就了德国会计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的领先地位, 并对世界会计发展产生了多层次的影响。首先, 德国会计对欧洲中部和北部国家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 甚至一些芬兰和斯堪的纳维亚作者对德语会计文献都有显著的贡献, 例如, Kovero (1912) 和ter Vehn (1924, 1929) 。其次, 德国会计也影响到东欧的会计实务。会计科目表传播到很多欧洲大陆国家, 主要会计科目的概念甚至出现在了俄罗斯。法国也是如此 (见Degos和Mattessich 2003) , 德国的成本会计, 尤其通货膨胀会计对其学术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 美国和日本学者也深受德国会计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学者与德国学术有着传统的联系, 特别是在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事实上, 没有比日本就前述主题翻译德国书籍更频繁的了。特别是二战后, 上半世纪有大量的德国文献被翻译成日文 (如由Schmalenbach翻译的至少有七本, 一些还有好几个版本) 。而德国会计对美国的影响则要么是间接的, 要么是通过德国通货膨胀会计文献, 或者通过Fritz Schmidt (1930a, 1930b, 1931a, 1931b) 的几本英文刊物产生一定影响, 但主要集中在下半世纪, 如作为先驱者的Edwards和Bell (1961) 。

(二) 德国会计研究的特点与启示

20世纪上半叶德国会计之所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 并对世界会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与德国会计研究的特点有重要关系。德国工业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 比英国工业革命晚一百多年, 起初人们期望有着先进的工业、商业及金融地位和杰出经济学家 (如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威廉S·杰文斯, 约翰·斯图尔德·米勒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的英国在20世纪早期引领会计发展。然而, 事实并未如人们所愿。根据Napier (1996) 的解释, 也许是因为英国在实务中 (而不是在大学) 训练律师和会计师的传统阻止了这一切;也许是因为20世纪上半叶英国会计与法律相对孤立于其他商业学科, 起初可能引起商科学术视野狭窄, 并可能暂时地阻碍创造性会计研究;此外, 很多经济学家和其他学者对商业和会计的鄙视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而在德国, 情况则完全相反, 德国会计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会计教育, 对会计人才的训练理论与实务并重。在19世纪末至20上半叶, 德国涌现了一系列更高级的商业教育机构和大学, 仅1898年到1910年, 就有不少于9所经济学校或商业高中在德语地区新成立;与这些教育机构伴随出现的是一系列杰出人物的涌现, 他们既具备明智而务实的经营意识, 又在这些商业教育机构和大学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具备将其直觉和知识以科学而有逻辑的方式应用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化和商业需求的天赋和能力, 这使得德国会计研究人才辈出, 硕果累累。德国会计研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会计研究与商业研究的融合。德国会计往往被当作商业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且通常难以将对会计的关注与对商业研究的关注分开。前面提到的20世纪著名的会计学家Schmalenbach、Schmidt等人都是企业经济学教授。而且, 在德语中“会计”这个术语被翻译为“工商管理 (Betriebswirtschaftslehre) ”。由此可见德国会计研究的整合性。也正是德国会计研究的这种整合性使德国会计研究具有更广阔、更丰富的研究视角, 产生了风格迥异的研究成果, 并通过这些成果上的争鸣与论战推动德国会计发展。

上半年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第4篇

高宝集团在德鲁巴国际印刷展览会上大获成功,订单总额高达上亿欧元。此外,第二季度(4~6月)新增订单高达3.525亿欧元。至此,高宝集团上半年新增订单6.188亿欧元,与去年的强劲数字相比又有1.9%的增幅。未交货订单达到了6.398亿欧元,增长7%,可确保 2016年及之后一定时间内的工作量。

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5.539亿欧元,比去年同期高出29.7%。利润大幅增长,息税前利润为2070万欧元(2015年同期为-830万欧元),税前利润为1780万欧元,纯利润为1720万欧元(2015年同期为-930万欧元)。

三大业务板块均有所增长

德鲁巴为高宝最大的单纸张印刷版块带来的订单金额高达上亿欧元。其中约1/3的订单已体现在集团第二季度的数字中,剩余2/3的订单将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入账。2.908亿欧元的新增订单确保了良好的利润率。不过,由于一些关键市场的经济相对低迷,单纸张印刷版块的新增订单未能达到去年同期的高值3.681亿欧元。收入增长22.1%,达到2.819亿欧元,而利润达到860万欧元(2015年同期为380万欧元)。

数字和轮转印刷版块的新增订单为6600万欧元,与同比基本持平。收入增长75%,达到6450万欧元,这主要归功于装饰和瓦楞制品市场数字印刷机的贡献。未交货订单金额达到了7180万欧元。尽管数字印刷市场的开发费用对该业务版块的收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第二季度的利润还不错,所以数字和轮转印刷版块的亏损从2015年的-890万欧元降到了-90万欧元。该版块有望在2016年内实现扭亏为盈。

证券印刷、金属印刷、柔性版印刷和直接玻璃装饰需求的增长为特种印刷版块带来了可观的新增订单,这一版块的年度增幅达到了47.7%,新增订单金额为2.94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幅也高达37.7%,总额为2.339亿欧元。上半年未交货订单为3.102亿欧元,与同比增幅为38.2%。特种印刷版块的利润在第二季度达到了2010万欧元。这一版块的息税前利润在经历半年的增长后达到了2030万欧元(2015年同期为360万欧元)。

上调2016年的收入和利润指标

高宝集团也同样面临全球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尽管如此,2016年前6个月集团的订单出货比却非常理想,收入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30%,未交货订单数量巨大,定制项目前景非常可观,服务业务持续增长,这一切促使高宝管理层下定决定上调2016年的收入和利润指标,预期集团的收入总额将在11亿到12亿欧元之间,税前利润约为4%。

财务工作上半年总结 第5篇

时光流逝,转眼2013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各股室领导的配合下,财务股认真完成了财务核算和收支工作。对各部门的财务指标进行考核、分析及监督。对各种报表的上报,账务的处理都快时过近半。现将2013年上半年财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人为本,夯实基础抓好工作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年初财务股长制订了股室学习计划。财务股股长引导股室人员认真学习财经专业知识,努力营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型股室。引导股室人员团结一致,谦虚谨慎,真诚待人,踏实工作,作一个高尚有品位的人,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2、明确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制。根据局党委提出的财务管理要求,如何确保紧紧围绕又好又快完成今年财务工作目标任务。财务股制定岗位责任,明确岗位责任权限,工作分工,纪律严明。月月有工作计划,周周有股室会。强化了人员责任感,加强了内部核算监督,同时促进财务人员团结合作。从制度上奠定了财务目标完成的基础。

二、围绕目标抓落实,扎实工作出成绩

1、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和县局制定的各股室预算执行标准。对个股室成本进行严格核算和监督,各股室报账都控制在预算执行标准内。

2、认真编制记账凭证,及时编制各种会计报表。按月装订会计凭证,和会计档案归类。

3、6月初财务股认真完成了清理资产和“小金库”自查自纠。由于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好,本单位未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4、上半年财务股对全局固定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及时清理报废固定资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5、6月中旬财务股加班加点对市局所欠职工2009年-2011年津补贴进行全面清理,并对各种往来款项进行清查,及时追回各种应收款、缴纳税金。

6、加强票据管理。各类票据均有怀化市公路管理局财务科统一到市财政局购领和销毁,按照有关票据票据登记制度设置了票据登记薄,同时设立专(兼)职人员负责票据保管、领用和核销工作。

会计工作上半年总结 第6篇

根据省公司资产核算的要求,加强资产类日常报账的审核,同时加强公司资产的新增、调拨、盘点的审核工作,全面梳理资产原值、残值、颗粒度不规范的情况,以及完成上半年资产核算及管理基础自查的工作。计划下半年对资产目录进行整合并进行全公司的资产盘点工作,抽查全公司固定资产账实情况,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求检查中出现问题的部门要做到立即整改,保证所有资产粘贴标签,标签粘贴准确,账实要相符,报废的资产不再使用。盘点中出现的盘盈盘亏要及时落实到相应责任人,并做资产调拨处理。

二、完成固定资产报废及处置工作。

上半年共计报废资产5条,原值643476元,净额19304.28元,网络部已将20xx年末报废的资产进行到了处置评估阶段,市场部完成了以前年度报废资产的处置工作。下半年计划全面梳理全公司低效无效资产,将达到资产报废年限且不能再用的资产进行报废清理,资产报废后及时督促实物管理部门提交报废资产处置单,确保报废资产处置收入的及时录入。

三、收入管理与核算工作。

上半年财务工作总结 第7篇

时光流逝,不知不觉间,2011年已经过去一半,在公司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认真完成所有财务核算及收支工作,对公司各部门财务指标进行考核,分析及监督。现将2011年上半年公司财务和人事工作做简单总结汇报。

一、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公司财务收支情况是2011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4.10万元; 2011年上半年实现支出66.07万元,经营略有结余。

二、职能工作:

1.除正规的日记帐、明细分类帐、总帐外,又建立了台帐。如:实验室工具耗料台帐等。

2.资金的结算与安排、费用的审核与报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财务报表的编制、税务的申报等各项工作都能紧张有序进行,并能按时完成。

3.及时与各协作单位核对往来账目,并开具发票。

4.财务在对原始凭证审核时,严格按规定办事,不该报销的绝对不能报销,不该进成本的也决不乱挤成本;对不符合手续的及时告

知办理相关手续以及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内部规范化工作,严格遵守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认真履行职责。对每笔经济业务在考虑核算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该项业务对公司的现在和将来在管理上和税收政策上的影响。否则,出现问题将来很难弥补。

6.对全公司固定资产进行了核查登记,完善了固定资产台账,为下一步全面资产清查打下了基础。

7.加强内部核算监督,合理使用资金,保证全公司发展的需要,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8.整理会计档案,规范会计档案管理。

9.协助做好招聘与任用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包括收集和汇总应聘资料、安排面试人员、跟踪落实面试人员的情况。

10.组织落实公司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和员工的考勤控制工作。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计算员工薪资、福利,办理好缴纳社会保险的手续,管理员工信息资料及各类人事资料,体现公司的规范性,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11、组织落实公司办公设施、用品等的调配和实物管理工作,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的登记手续。

下半年,为实现发展目标,财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好工作:

1.加强资金管理。需加大各项费用控制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将继续加强各项费用的控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行使财务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开支,认真处理审核每一笔业务,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果,做到收支平衡。强化资金使用计划性、效率性,以勤俭、节约、高效为原则,从整体上对资金有统筹安排,严格按照资金支付流程去做。做到了“先审后支,不审不支”的原则。对出差等公用费用,实行“先批后支,计划先行”的报帐程序。

2.协助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将近半年来的实施,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使公司的管理制度更趋于完善,财务将结合管理的要求,与有关部门进行修正,使公司的更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

3.推进绩效考核制度。根据《绩效考核制度草案》对公司员工进行绩效考核,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

4.组织公司内部培训。使员工工作专业化、提高员工服务水平、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为公司规范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上半年财务会计工作总结 第8篇

一、Cerboni、Rossi与Besta的晚期作品

19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会计研究由Cerboni、Rossi和Besta所主导。而且, 此三人对随后二十年的学术出版均有贡献。Cerboni主要有一本专著, 即“对记账法研究的自我反思”。Cerboni (1902) 的这篇论文一度成为他的“天鹅之歌”;这段时期记账方法研究非常流行———不光在政府会计领域, 而且在企业会计领域也很受重视 (见Cerboni1901, 1902;Rigobon 1914) 。Canziani (1994:144) 解释道“由于这段时期意大利经济发展引起企业业务的日益复杂, Cerboni复式簿记系统的内在复杂性发展迅速。”

Rossi (1901a, 1901b;1907a, 1907b) 一度也是记账方法研究的倡导者, 表现出类似的倾向。他的专著“Nuovi studi di Ragioneria e battaglie critiche (1907a) , 流露出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碰撞。现代思想是指Besta的思想, 而不是zappa的思想, 尽管Besta在那时还并非会计理论的主流。

Besta自19世纪的最后十年才崭露头角, 而且一直到1925年之前仍是学者中的佼佼者。这一时期, 他完成了三卷巨著———magnum opus (见Besta1922, 以及Besta1880) 。Besta同时代表了另外一种“天然”的风格:从人文风格向非人文风格 (物质风格) 的转变。但是Besta的思想仍然桎梏于“个体理论” (proprietary) 框架, 而未考虑到“主体理论” (entity) 。总之, 其理论体系仍然建立于资产负债表及其估价上。Besta的magnum opus (1922) 的第一卷出版于1891, 另外两卷则出版于1909年和1916年。Besta认为会计的核心是“资金”, 由主动 (正的) 和被动 (负的) 资金组成, 换言之, 资产和负债组成。设置第一类账户是为了反映不同类型的实账户 (资产与负债) , 第二类是为了反映虚账户 (即资金总量的变动) 。资产与负债的变动决定了相应资金的变动总额;因而分录必须是双重的。Besta把“实账户”称为“存量账户”, 而把“虚账户”称为“衍生账户”。

Besta把所有的交易看作业主权益的变动, 并因而只确认两类交易的影响:会引起单一账户资产的增加, 或者资产的减少。总结为:正向变动为, 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净资产增加的幅度;负向变动为, 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净资产减少的幅度。复式簿记系统要求总资产及其变动账户与总资产要素 (资产、负债) 账户应反方向, 从而, 第一类账户, 正向变动记入“credit” (贷方) , 负向变动记入“debit” (借方) ;而第二类账户正向变动记入“debit” (借方) , 负向变动记入“credit” (贷方)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Besta是将会计与经济理论建立联系的第一人。Besta将会计定义为“经济控制科学”, 适用于任何性质企业或经济体———个人业主制, 合伙制企业或公共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他所谓的经济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这意味着“控制”不仅包括计算、估计、推测以及最终资产负债表编制等日常管理工作;且涵盖敦促经理、员工履职的“管理规定”。他建立了一个组织框架, 将组织设计作为经济控制的前提。此外, Besta清晰地阐释了“业主理论”。他的magnum opus是对“产权基础会计系统”的最好论述。通过借鉴Ricardo的价值理论, 提出了重置成本, 并提出房地产和租赁计价采用现值的思路。

除了以上会计理论研究的贡献, Besta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 正是他们将Besta的思想发扬光大。其中, 他最有名望的“门徒”是Gino Zappa, Zappa在1921到1949年间是威尼斯大学的会计泰斗。

二、Zappa的学术贡献

Zappa不仅拓展了Besta的研究, 而且革新了意大利会计研究 (甚至于管理理论) , 部分是基于Mach的实证批判思想;部分则受益于哲学家Giovanni Valilati (1863~1909) 与Federigo Enriques (1871~1946) 的实用主义思想。Zappa的理论折射出经济学家与哲学家的深远影响。Zappa的巨著:La determinazione del reddito nelle imprese commerciali, I valori di conto in relazione alla formazione dei bilanci (Zappa1920~29) 等是创新性的。这些研究著作体现出Zappa的两大核心贡献———估值、收益计量的经济观念。他的这些观点受到新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与经济思想的影响。具体而言, Zappa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 Zappa (1920~29;1937) 提出, 企业会计的核心主题是收益确定。这一论断构成所有会计程序的解释基础———尤其是会计理论以及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Zappa强调收益表与会计动态方面特征的联系。犹如Schmalenbach的动态会计理论, Zappa在其体系中将资产负债表看作收益确定的一种手段。收益体现了价值的流动, 是基于两个不同的时点以及两个不同的价值存量来计量的, 分别为期初与期末资本存量 (Zappa 1920~29) 。从以上对于收益的界定, 不难看出, Zappa寻求一种通过收益能力保全, 从而实现“实物资本保全”的方法, 计量方式是期间资本经济价值的变动 (不考虑派发股息或追加投资) 。进一步地, Zappa将会计账户作了四维划分:将两种实账户加以区分, 一为资产, 一为负债与业主权益, 有意大利人翻译为“存量账户” (status accounts) ;同时将名义账户分为两类, 即收入、费用账户 (有意大利人译为“成果账户”) 。借方分录被视为期初资产, 记录资产增加, 权益与费用的减少。贷方分录记录期初权益、权益的增加、资产或收入的减少。利润与损失账户用来测度由于特定交易引起的收益要素增减变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资金存量变动对未来收益确定的影响。收益的构成要素是基于资金交换, 被视为“交换价值量”。本质上来说, 收益是价值与价值的分配, 因为收益的确定存在于交易过程, 为交易而确定。

其二, Zappa基于折现的思想, 创立了估值理论, 认为单个要素价值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资产总量, 企业的整体价值取决于其未来盈利潜力。以资本价值量形态表现的“资本”, 仅仅是未来收益的折现或“资本化” (Zappa 1937:306, 307) 。更准确而言, 任何资源的价值都可看作其未来回报的折现。资源的分配方式, 乃至于资本的整个体系配置都是为了收益的创造。资本的价值必须由预期未来净收益的价值确定;但是收益的价值不能由资本的价值来确定。收益是许多因素结合的产物, 源于可获资本的经济交易 (Zappa, 1937) 。未来收益的折现是资本价值确定的一种方式, 但并非唯一的方式。另一种方式, 是资产负债表与资本的“重新估值”, 这是预测未来净利润的一种方法。

其三, Zappa将收益计量与估值建立联系并发展出自己的资本保全思想。Zappa (1937) 认为“预期未来净利润”是“资本经济价值”估计的根本, 因为后者可以被视为预期未来“收益流”的价值之和 (按照特定“风险修正”的折现率折现) 。资本利得和资本损失并不作为财务年度收益的正项或负项。它们构成前一期间实现收益的“调整项”———这些是基于未来预期的收益计量的前提。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资本利得改变了收益自身的特征 (Zappa 1937) 。收益计量与资本价值变动的计量密不可分。根据Zappa的观点, 企业收益包括超过资本保全部分的利得。资本保全是收益形成的前提。虽然Zappa倾向于估值的多重目的与周期估值, 但他的资本保全观, 既不是真实的财务保全也不是实物保全, 而是一种基于现值与收益能力的资本保全。当现值低于或超过取得成本时, 需要采取广泛的重新估值方法。尤其对于长期使用的项目, 它们的资本利得不作为实现的收益。然而, 资本损失被视为特殊损失, 并相应地做出处理。

其四, 关于会计功能定位、会计计量与经济环境的互动关系等Zappa有深刻见解。就会计而言, Zappa (1920~29, 1927) 不仅是一个主角, 更是一个重要的开拓者。他认为自己的“估值理论”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密不可分。会计是对主体 (如企业、机构和其他主体) 的结构和经济生命的诠释, 这种诠释是基于货币量的确定, 目的是有效实现企业的“经济与管理控制目标”。因此, 组织理论、管理理论与会计理论密不可分 (Zappa 1927:20, 1956-57:第一卷, 106) 。Zappa同时指出对所谓宏观经济现象的考察离不开微观经济行为提供的信息。同时, 企业需要考察市场环境, 因为与经济体的管理和组织有联系的市场环境对经济决策有影响。对于收益、资本、生产成本等的计量应该区分市场价格的相关变动;并参考企业生产、消费、交换等环节的特点。

三、20世纪前半叶意大利会计史研究

除诞生了前述四位著名会计学家之外, 更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时期意大利会计史研究可谓精彩纷呈。曾几何时, 会计史研究受到意大利会计学者的钟爱, 学者们通过第一手资料的发掘、整理、考证, 为意大利乃至世界会计史研究留下了无数的瑰宝, 本文只能提及最有名的专家及其著述。

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作品包括:Brambilla (1901) 的“意大利会计简史”;Sanguinetti (1901, 1902) 的“Rossi作品的历史考究”;Brambilla (1905) 的“雅典政府会计研究”;Cantoni (1905) 的“会计附录史”;Palumbo (1906) 的“当铺会计史”;以及 (世界闻名经济学家、意大利此前总统) Einaudi (1907, 1908) 的“十八世纪Savoy会计与金融的研究”。Massa (1907) 的“自罗马时代, 至中世纪再到当代与现代的会计发展史”。Pellerano (1909) 的“Cerboni作品的历史考究”;Ceccherelli (1910, 1913, 1914) 的“意大利中世纪企业会计, 和地中海银行经济学与14世纪佛罗伦萨复式簿记系统”;Guidetti (1910) 的“意大利城市14世纪复式会计”;Tofani (1910) 的“佛罗伦萨会计”;Marchi (1911, 1912) 的“会计演进、会计社会功能的历史探究”;Bossi (1912, 1914, 1917) 的“教会会计与财务”;Rigobon (1912) 的“复式簿记考究”;Bellini (1914a) 的“美国复式簿记中日记账与明细账的融合”;以及Bellini (1914b, 1927) 的“Cerboni的成果与生活的历史考察”;Alferi (1915) 的“古代至20世纪会计发展史”;Besta (1922) 的“复式簿记大典:起源、演进, 实践与文献”。

一战后, 以下出版物值得一提:Corsani (1922) 的“一个中世纪意大利商人信件与手稿的会计与管理意义”;Caprara (1923) 的“复式簿记的文化分析”。此外, Sapori (1923, 1928, 1931, 1932, 1934, 1940, 1943, 1944-45, 1947, 1952) 的“中世纪意大利企业与商人国内、国际贸易中的会计账册与复式记账”。Bellini (1924a) 的“意大利会计回顾与总结”;Bellini (1924b) 的“会计人职业调查”;Ruffini (1924) 的“拿破仑时代政府会计研究”;Chianale (1926) 的“教皇会计研究”。

此外, Vianello (1932) 的“纪念Fabio Besta并向他卓著的学术贡献致敬”;Ceccherelli (1933) 的“Besta成果的赞歌”。Fanfani (1935) 的“一个14世纪商人的活动”;Masi (1935) “关于意大利商业与会计原则争议作品的编撰”;Rossi-Passavanti (1935) “政府会计的历史考察”;Zerbi (1935, 1936a, 1936b) 的“一个14世纪商店会计分类账描述”、“14世纪Milan市场经济调查”。

Belardinelli (1936) 的“Cerboni、Besta与Zappa研究成果对比”也值得一提;Ceccherelli (1938) 的“古代会计账簿描述、分析、解读”;Riera (1938) 的“论帕乔利的簿记论”;Chianale (1939) 的“古希腊会计”;Salvatore Sassi (1939) 的“复式记账法下同类账户的解读”。

1940年代卓著的会计史成果有:Adamoli (1940) 的“德国会计研究”;Castagnoli (1940) “罗马世界会计研究”;Salzano (1941a, 1941b) 的“15世纪意大利小镇上一个企业和一个银行的会计与组织”、“15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会计、财务与经济”;Botarelli (1945) 的“意大利会计史研究”;Antoni (1946) 的“一个15世纪意大利企业使用资产负债表情况研究”;Masi (1946b) 的“Fabio Besta会计史研究的历史贡献”。

1950年代, 以Meils (1950a) 的具有里程碑式的会计史研究作为开端, 其研究跨度则涵盖公元前3000年一直到20世纪初期。 (见Meils1940, 1946, 1947, 1948, 1950a) 。此外, 还有Onida (1951) 的“意大利会计与外国会计与企业理论比较研究”;最后, Zerbi (1952) 则系统研究了“复式会计的起源”。

Zerbi (1952) 关于“复式会计起源”的研究是该领域更为相关的研究。该书展示了私企和公共企业的会计研究, 尤其举例说明了从单式记账法向更复杂的记账方法演变的过程。该过程发生于14世纪前半叶到15世纪中叶。Zerbi研究的很多分类账和日记账要早于1494年Luca Pacioli出版的“簿记论”。最具原创性的是Zerbi基于分类交易 (借方和贷方) 对复制记账萌芽的研究, Zerbi称为表式分录。该书系统探讨了“表式分录”的方法特征及其历史, 以及在总账中开发“表式分录”的主要原因, 并向人们展示了“借贷记账法”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损失表”的使用。

四、20世纪前半叶意大利成本会计研究

相比于会计史研究的累累硕果, 意大利学者对成本会计研究则单薄的多。可能的原因是:这一时期意大利成本会计研究面临不少阻力, 分别来自于Zappa和会计界的其他权威。对Zappa而言, “企业内部的所有运作以及管理层的所有决策是相互关联的, 没法区分作业间的财务影响与后果。对每一个作业的边际影响与耗费进行分解是一种误导”。在这种教条下 (Zappa) , 对企业研究形成路径依赖, 对管理细节信息 (如成本) 的研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 工业的需求, 英国与德国成本研究文献的影响, 促使敏锐的学者对成本问题的关注。这其中Lorenzo De Minico及其门徒Domenico Amodeo值得一提。De Minico的主要学术观点有: (1) 关注成本所带来的潜在服务能力 (即现金流入) , 而不仅仅把成本看作收益的抵减; (2) 工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工厂经济复杂性逐渐加大成为推动人们寻求一种费用分配程序和方法的推动力; (3) 企业尤其重视对制造费用的合理分配, 而这需要娴熟的专业判断以及对具体环境的充分认识; (4) 对“成本与收益”充分的因果分析是成本分配的基础。这不仅对“成本动因”的识别是适用的;而且对于收益相关的“成本分配”也有影响; (5) 成本分配的时间观———尤其是对诸如折旧费用的分摊, 不光要考虑特定产品, 还要考虑期间问题。

De Minico还认为许多成本项目能被看作是“直接的”, 并举了很多例子阐述这种观点的合理性。作为对Zappa的回应, De Minico认为, 仅仅依靠别人提供的“假造”数据, 成本研究问题没法解决, 甚至会进入“死胡同”。此外, De Minico (1946) 对成本项目未按其特征进行“归集或分配”提出了质疑。

其他成本会计研究的重要学者有:Jannaccone (1904) , Argenziano (1910) , Battarra (1911) , Tognacci (1925) , Onida (1926) , Pacces (1934) , Giannessi (1935, 1937, 1943, 1944) , Sassi (1940) , Amodeo (1945a, 1945b) , Maecantonio (1942) , Riera (1942, 1949) , Guatri (1951) , Salzano (1951) 等。

五、结论与启示

意大利20世纪前半叶会计研究呈现四大特点:第一, 对会计史研究的极大兴趣深深扎根于意大利传统会计研究。此类研究是如此的广泛, 以至于仅能列举代表性的一二。第二, 呈现出对成本会计的研究兴趣, 但不及德国浓烈。第三, 对会计科目表及总账账户研究兴趣颇少。第四, 与德、法相比通货膨胀会计研究较少———尽管通胀更加间接地影响到了意大利会计。

20世纪前半叶意大利会计研究是一幅“传统观念沿袭与现代理论冲击耦合下的理论画卷”, 无数会计学者以其严谨务实的学术品格, 为这幅画卷泼墨加彩。这是一幅由Besta、Zappa师徒二人主宰了半个世纪的画卷;也是一幅会计史研究精彩纷呈的画卷;更是一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画卷。仔细审视、品味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会计研究历史画卷, 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有价值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现代会计研究应向“现实”回归, 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学者到政府部门、企业界观摩、调研、“蹲点”不失为一个好思路。二是会计学扎根于经济学、管理学, 会计研究应服务于经济控制、管理控制, 但对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研究的重视度可能历来不足。三是以史为鉴, 理论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更快”, 会计史研究意义重大。四是“继承与发展”、“批判与争鸣”是会计理论演进的宝贵经验。

《中国会计通史系列问题研究》 (项目编号:11&ZD145) 与2012年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会计史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许家林:《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3]郭道扬:《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 《会计论坛》2003年第1期。

[4]冯卫东、于小旺、喻灵:《瑞士、意大利的政府会计改革及其借鉴》, 《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5]Besta, F.Lezioni di ragioneia trattati speciali (lessons in accounting.Special treatises) , Padua:La Motolitotipo, 1910.

[6]Edwards E.O.and Bell P.W.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7]Bianchi, T.‘The foundings of Concern economics:The thought of Gino Zappa’Economia Aziendale, 1984.

[8]Canziani, A.‘Gino Zappa (1879-1960) :accounting revolutionary’in J.R.Edwards ed, Twentieth century accounting thinkers, London:Routledge, 1994.

上一篇:工衣工牌管理规定下一篇:《皮皮鲁总动员》读后感(12)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