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雷锋车的故事

2024-09-09

阅读雷锋车的故事(精选9篇)

阅读雷锋车的故事 第1篇

连云港市的40多名特困职工家庭的大学生,持《大中专特困学生乘车优惠证》购买车票,只需要出一半票价就可乘车来往于家庭住地与学校之间。

这是市总工会与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组向特困大学生发放的《乘车优惠证》,来自连云港市区的40多名特困职工家庭大学生,拿到了《大中专特困学生优惠乘车证》。正在南师大电子商务专业读大二的王圆同学代表所有接受帮扶的学生发言说:每当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影响生活或学习的时候、党和政府、工会组织总是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不但出资扶持学生完成学业,还为每个特困家庭送去救助金及物品,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和关心我们的人。

连续20xx年被授予“全国文明车站”的新浦汽车总站,坚持“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宗旨,在连续40多年拉好“雷锋车”,为千千万万旅客义务服务的同时,不忘为特困职工家庭奉献爱心精神。

阅读雷锋车的故事 第2篇

今天晚上我们班长给我们开了个简短的班会,是关于“学雷锋活动”的主题班会,我们都很认真的看着,对于雷锋的先进个人事迹,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视频一开始播放,我们好多人就跟着哼起了视频里的音乐,音乐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感人。人也是十分的熟悉,雷锋并未离我们远去。

雷锋一开始就自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后来他就不断的为人民做好事,比如:牺牲假日休息时间到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学建筑工地上搬运砖块;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钱给灾区;帮小学生一起植树等等。雷锋助人为乐从不留下姓名,他的光辉事迹就流传了下来,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常常把雷锋比喻为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他做到了自己的本分,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时刻在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就在一次我们的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的时候不行被晾衣服的衣杆砸到头,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送到医院已经不行,年仅22岁的雷锋就这样和我们永别了!在雷锋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依然在工作,在为大家服务,那样的无私奉献,那样的勤劳勇敢,那样的为人为民。雷锋的种种事迹让我们又敬佩又感动,我不禁想问,现如今的我们能否真正的做到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 作为一个预备党员的我,我深知自己更应该像雷锋那样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白人民的利益大于一切,要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心系他人,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像雷锋那样做好事不留名,坚守自己的岗位。而且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上做到勤俭节约,学习上勤奋努力,工作上认真负责,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时刻挺行自己代表着党,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为他人树立榜样,做大家的楷模。雷锋艰苦朴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他的日常用品和穿衣服上的朴素节俭,让现当代的我们感到惭愧,想想我们平时是多么的浪费,也许我们今天现在浪费的东西正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正匮乏的资源,我们何不想想去节约一下,把东西捐给世界上真正需要的人,我们何曾知道也许我们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求助他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阅读雷锋车的故事 第3篇

但是这种声音受到质疑。小说的焦点语句“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 没有人会为她而活着, 她会为自己而活。再不会有那强有力的意志使她屈从, 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个人意志强加于自己的伴侣” (3) 。曾经引发众多的讨论, 也确实成为界定小说是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重要依据。如申丹老师认为“关于婚姻约束, 作品对男女两性各打五十板:‘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个人意志强加于自己的伴侣’ (请比较:‘男人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 ” (4)

正如赛林娜·贾米尔指出的那样, 马夫人的死与她在与她丈夫的婚姻生活中压抑自己的感情有关 (马夫人有心脏病) 。虽然我们并不能找到指向这种压抑源泉的文本证据, 但是马夫人对她丈夫死亡的反应足够可以说服读者她一直被这样不公平地对待着 (5) 。笔者同样深深地感觉到马夫人对自由的渴望程度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程度, 她那极端的表现必定有深层次的原因。在婚姻生活中, 作为夫妻, 不可能没有矛盾对立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 本能地, 双方都会希望对方能够接受自己的观点, 这有可能是马夫人所理解的“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地坚信他们有权利将个人的意愿施加于另一个人身上”,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强加通常是以谁的屈从而结束的?我们可以试想, 如果在大多数情况下, 都是以马先生的屈从而结束, 那么, 马夫人还会不会有如此强烈的“被折弯”的感觉, 进而有着那么强烈地想要冲出牢笼, 获得自由, 置身于强加与被强加的纠结之外的渴望?本文认为, 马夫人深刻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束缚, 以她的理解, 她认为这是婚姻给她带来的, 但是她并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认识到这种婚姻束缚的背后是性别政治压迫。

一、被掩盖的事实:父权制意识形态的隐蔽性

在西方文化中, 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政治压迫的根源源远流长, 这种压迫甚至可以追溯到把人类的堕落归结于夏娃的圣经叙事, 并以此认定女性是一切诱惑和邪恶的来源。在希腊神话中, 有潘多拉打开魔盒, 因此将瘟疫和不幸带给人类的故事;早期的罗马法律将女人描述成孩子, 永远卑微于男人。当亚里士多德声称男人天生就是优越的, 女人天生就是卑微的;一个统治另一个, 另一个被统治时, 这种性别歧视在哲学层面上得到附和。之后, 像托马斯·阿奎纳和奥古斯丁这样的宗教领袖和哲学家宣称女人是“不完美的男人”。在接下来的世纪里, 其他神学家、哲学家及科学家一直延续着这种说法。如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 达尔文宣布女人还未达到文明程度。这样的生物比男性低级, 男性在体质上、智力上和艺术才华方面都优于女性, 这无疑为女性卑微于男性这一谬论找到貌似科学的依据。

千百年来, 父权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一直掩盖着其想要压迫女性的真实面目, 成功地被社会文化内化成为一种自然社会存在, 女性作为社会的他者, 游离于社会边缘, 默默接受着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直到十八世纪晚期, 出现关于女权的微弱声音。在《女权的辩护》一文中, 玛莉·吴尔史东克拉芙特认为女性必须为她们的权利而站立起来, 不能让她们由男性主导的社会定义什么是女人。女性批评在二十世纪初期才开始发展。在此期间, 女性获得选举权, 并成为当时在如医疗卫生、教育、政治及文学等领域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活动家, 但是女性依然不能与男性对等。

二、契约婚姻:马夫人婚姻生活的真相

凯特·肖邦生于1850年, 逝世于1904年。小说《一小时的故事》出版于1894年, 当时在路易斯安那州, 根据当时的法律, 已婚的女人对家庭财产没有支配权, 只有男人才能提出离婚。这个法律制度一直执行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种制度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殖民地时期, 遵从英国习惯法的保护法 (coverture) 原则, 女人嫁做人妇就附属于丈夫, 她们没有财产权也无权在法庭上独立地代表自己 (也就是没有完整的公民权) 。尽管美国独立后男白人有产者有了完整的公民权, 但女性仍然是嫁做人妇后没有投票权。在政权逐步稳定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左右, 维多利亚时代的两性观所谓的分离空间论开始流行起来 (6) 。这种观点认为妇女是属于家庭这半球的, 这种模式化要求女性给她们的丈夫提供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可口美味的饭菜, 抚养孩子。这个时期, 妇女的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 一旦结婚, 她们就会失去对工资的所有权、人身权、土地权, 甚至是现金 (7) 。当一个女人结婚后, 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法律层面上, 她的所有权利会移交给她丈夫, 因为根据当时的法律, 已婚的夫妇会成为一个统一体, 而丈夫是这个统一体的代表, 统治并支配着所有的家庭财产、收入和钱财。除了将自身钱财交于丈夫外, 妻子本身也变成丈夫的财产。婚姻, 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而言, 变成了契约 (8) 。一旦结了婚, 即使不是不可能, 也是非常难脱身的。许多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终身忍着丈夫对她们的控制和残忍对待, 包括性暴力、语言辱骂及财产丧失等 (9) , 却无法逃离婚姻。

作家凯特·肖邦生活在典型的维多利亚时期, 她的《一小时的故事》不得不说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从文本的阅读中, 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关于马夫人工作的蛛丝马迹,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或间接地影射马夫人工作的事实, 这一点是极其符合维多利亚女性的典型形象的。但同时, 文本也没有一处直接或间接影射马夫人和马先生有孩子这一事实, 相反地, 我们从“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没有人会为她而活;她会为自己而活”这句话推测, 马夫人应该是没有孩子的, 因为根据集体无意识的文化特征, 作为母亲, 在孩子父亲去世的一刹那, 出于本能的母爱, 不会不为孩子着想, 不会有为自己而活、恐怕应该是为自己和孩子而活的想法。结合凯特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她母亲的婚姻生活, 她们都是在自己的丈夫逝世后, 勇敢地承担起抚育孩子成长的重任的事实, 以及马夫人丧夫后的反应及全文无任何关于孩子的蛛丝马迹的文本事实, 我们可以大胆地断定, 马夫人和马先生是没有孩子的, 因此马夫人的形象是有悖于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形态意识中关于女性相夫教子形象塑造的。那么, 至此, 关于马夫人的婚姻家庭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大的框架:不工作, 没有孩子, 丈夫马先生。

三、阁楼上的那扇窗:一小时的自由幻想

那么马夫人具体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小说中多次提及马夫人卧室中的一扇窗在马夫人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小说中描写到当马夫人得知马先生的噩耗时, 在短暂的剧烈情绪波动后, 她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在她的房间内, 对着开着的窗子, 有一个舒适的宽大的扶手椅, 她一下子就倒在那个椅子里。通过那扇窗子, 她看到房前的树梢随着新春的气息轻轻摇曳着;闻到空气中充满着春雨即将来临的味道;她听到沿街叫卖的小贩正在叫卖着他的货品, 远远的, 有人在唱着歌, 无数的麻雀在叽叽喳喳。

窗外一片片蓝天在云卷的缝隙里露出脸来, 透过这扇窗, 她感受到一种难以表述的东西从天空中露出头来, 穿过空气中布满的声音、香味、颜色、 (穿过这扇窗) , 慢慢地接近她;当这个难以名状的东西终于揭开面纱, 控制到她整个身心的时候, 由内而发, 她想要的和终于到来的那个东西终于破茧而出, 她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它的名字———自由。之后, 如同饮着生命的美酒, 她沉浸在穿过那扇窗的生活中, 遐想无限, 她渴望的自由来自窗外。

这是马夫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小说虽然篇幅短小, 却三番五次地提到这扇窗子, 以及这扇窗子与马夫人渴望自由之间的互动。互动指的是这扇窗可能是外面的世界与马夫人的家居生活的重要窗口, 也可能是唯一的。窗外是广阔的天地, 窗内是狭隘的空间。也许马夫人的内心世界无法在窗内的空间释放, 无人在听, 无人能懂, 只能通过窗口, 与天地回应。换而言之, 小说给我们呈现的画面感让我们感到马夫人似乎生活在一个牢笼里, 唯有窗子是能感知外界的唯一通道, 但她只能通过窗子有所闻、有所见, 只能由思绪在窗外缥缈。同时通过这扇窗, 她享受那些布满在空气中的各种声音、气味与颜色带来的勃勃生机。由此马夫人的生活可以被高度抽象化, 抽象化到有一扇窗的阁楼中, 那开着的一扇窗是她与外面世界互动的全部, 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及精神的。

如此被牢牢禁锢, 又如此渴望自由的马夫人与自己基于当时社会风俗法律, 对自己财产、人身没有拥有权, 更别提对家庭财产有支配权, 根本不能代表自己的马先生的附属品形成强烈的冲突。在无数次的争执中, 尽管马夫人开口了, 为自己辩护, 也试图让马先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 结果会是怎样的?尽管马先生是爱她的 (也许是像爱他所有财产那样爱她) , 马先生的爱是有底线的, 这个底线恐怕也是整个社会的底线及马夫人必须待在她应该待的位置上, 并顺从地接受它。

但是不幸的或幸运的是, 毋庸置疑, 像之前的研究所认可的是马夫人是一个有女性思想的维多利亚时期女人 (文本中出现电报的使用。电报是在1837年发明, 而小说的发表时间是1894年, 由此可断定马夫人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 。她对自由有着强烈的渴望。因为她的潜意识中具有这种反叛意识 (其实自由并非真正来自天空, 而是她一直被压抑的潜意识被唤醒, 也许这种对自由渴望的潜意识偶尔会偷偷摸摸探出头来, 现在却因为马先生的离世, 被彻底释放了) , 因此她不会像一般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人一样做相夫教子的温顺妻子 (像文章之前讨论过的, 马夫人可能都没有生育孩子) , 温顺地接受一切, 不再与马先生有任何争执, 而是顺从他。更深层次地讲, 即使马夫人可能比其他维多利亚女性幸运很多, 因为马先生没有一次看她的时候眼里是没有爱的 (可能是因为她年轻貌美) , 她知道丈夫爱她, 但她并不满足被爱, 她渴望的是自己人格的独立, 这是当时的社会所不能满足她的, 因此她与丈夫的冲突矛盾其实是她与社会冲突的一个缩影。因此, 之前我们讨论过的对于那段话的理解 (男人和女人都盲目坚信自己有权把个人意志强加于自己的伴侣) , 以马夫人有限的理解能力理解, 可能就是夫妻间的家庭矛盾, 如果我们放大它, 其实它是被剥夺了一切权利, 却有着女性思想和反叛意识的马夫人与马先生作为象征的当时那个极端男权社会的不断斗争和冲突。口头的争执是没有用的, 它改变不了当时的法律条文, 改变不了马先生是她的法律代表人的事实, 改变不了唯有马先生提出离婚才能离婚的事实, 这也许是文本为什么要交代给读者马先生爱马夫人的原因, 因为马先生爱马夫人, 所以他不会和她离婚。马夫人想要的自由基本没有什么可能, 除非———除非马先生不在了, 她就可以获得自由的人身, 甚至是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现在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理解马夫人在得知马先生逝世后的种种貌似异端的想法了。

但是男权社会还是爱护他的男性公民的, 马先生没有死, 倒是马夫人死了, 她苦苦斗争的结果只有一个, 即死亡。这似乎给人一种影射, 即当时的女性如果要不顾一切追求自由, 要冲破束缚, 要与社会对抗, 结果只有一个, 悲哀的一个。强大的社会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网, 作为弱者的女性无法逃离社会给她规定好的命运。一小时的故事就如原标题所提示的, 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梦, 自由之梦, 被残酷摧残的自由之梦。

注释

1 Chopin, Kate.The Complete Works of Kate Chopin.Pe Seyersted (Ed.) .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 Press, 1969:25.

2 Seyersted, Per.Kate Chopin:A Critical Biography Baton Rouge, La.: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9:58.

3 Chopin, Kate.The story of an hour.Short Stories in English.Yu jianhua (E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0:127.

4 申丹.《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J].天津外国语学报, 2006, 13 (5) :3.

5 Jamil, Selina S.Emotions in‘The Story of an Hour’.Explicator, 2009, 67.3, 215-220.

6 https://www.zhihu.com/people/di-long-27/answers?order_by=vote_num&page=1 2016-11-24

7 Buckner, Phillip Alfred.Rediscoveringthe British World Calgary: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2005:137.

8 Kreps, Barbara Irene.“The Paradox of Women:The Legal Position of Early Modern Wives and Thomas Dekker’s Th Honest Whore”.ELH, 2002, 69 (1) :83-102.

雷锋的故事 第4篇

投弹训练开始了。

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投弹,成绩非常好。轮到雷锋了,他拿起教练弹,手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沉。

“嘿!”雷锋使劲一扔。

“不及格!”班长宣布说。

一连几次,雷锋都差及格线很长一段距离。

“雷锋啊,以后可要进行实弹测试啊!”

班长知道雷锋心里难过,没有多说什么。

“我一个人不及格,就会影响全班的训练成绩,就会拖全班的后腿。”雷锋心里很难受。

“我一定要加强训练,成为优秀的投弹手。”雷锋下定了决心。

晚上,别的战士休息了,雷锋还在操场练。

一次,两次,三次……

雷锋用劲把教练弹投出去,捡回来再投。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雷锋忘记了时间。

熄灯的哨声响了,雷锋没有听到,还在继续投弹。

“雷锋!”突然有人严厉地喊了一声。

雷锋一惊,转身一看,原来是班长。

“哎哟!”

班长一拍雷锋的手臂,雷锋忍不住叫了一声。

“快别练了,这样练下去,手臂都会练废的。”班长说。

“班长,让我再练一会,我不想拖全班的后腿。”

“行啦,先睡觉,明天再练。”班长不容商量地说。

雷锋跟着班长回到了宿舍,他太累了,倒头便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战士们听到起床哨声,一骨碌爬起来,发现雷锋的床上没人。

“雷锋到哪去了?”

战士们觉得奇怪。

来到操练场上,只见雷锋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直冒热气。

“雷锋,你练了一个晚上。”战士们开玩笑说。

雷锋憨厚地一笑,回答说:“才练了两个多小时,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几个星期过去了,雷锋一直在练。他一次一次给自己加码,一次一次地告诫自己要坚持。有时,手臂实在是太疼了,每投一次,就像把手臂上的肌肉撕下来一块一样。

一个战士不以为然地笑话雷锋说:“雷锋,算了吧,身体是天生的,你再练也没用。”

雷锋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一笑。其实,雷锋在心里说:“哪能没用呢?我不会停下来的,我会坚持的。”

隐隐约约,雷锋感觉手臂似乎粗了一些,有劲一些了,他知道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实弹打靶的日子到了,战士们一个个都投出了不错的成绩。

“雷锋就位!”

轮到雷锋投弹打靶了。

“别紧张,沉住气。”班长有些担心,交代说。

“哦!”雷锋应了一声,走上前去,拧开手榴弹的盖子,将小铁环套在手指上。手指一拉,手臂一扬,动作非常熟练。

手榴弹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准确地命中目标。

“优秀!”指导员报出了成绩。

“成功了,祝贺你。”战士们大声地祝贺雷锋。

雷锋的故事阅读心得体会 第5篇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虽然只是记叙了雷锋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每个故事,令人感动和震撼。

雷锋原名雷正兴,一生在不停地帮助别人,人们都很感激他。有一次,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了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存折上面有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求全部捐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意,只好收下100块钱。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时,他又捐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读完这个故事,雷锋的形象逐渐在我心中高大起来。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在向我走来。

读到这儿,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想自己平时,哎!脾气总是不好,特别是在着急时,“牛脾气”就来了。记得上星期的一天,因为一块橡皮找不到了,恰好又有一道题也写错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翻箱倒柜”了半天,还没找到。同桌周家泰向我询问题目的解答方法,我不耐烦地回绝了他。他很失望地离开了我。事后,我一想,哎,自己太不把同学的请求当回事了!

雷锋的故事中小学阅读心得 第6篇

《雷锋的故事》主要写了雷锋从出生到殉职在这短暂的22年中,雷锋就已经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不为自己为人民,在我们的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

有一次,雷锋为了不让战友饿肚子,省下了自己的午饭给战友。他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让战友挨饿。多么可贵的精神啊!想想自己,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过去的一件件事又涌现在我的脑海中。那是一个中午:那天,学校分发蛋糕。分蛋糕的同学把两包蛋糕交到我的手中,我犹豫着,心想:我到底是把少了一大块的蛋糕给同桌呢?

还是给我自己呢?这时,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两个小精灵。一个对我说:你应该把没有少的那个蛋糕留给自己,不然的话就吃不了多少了。而另一个小精灵却对我说:你应该把少了一大块的蛋糕给自己,把好的给同桌,你要学雷锋奉献精神!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同桌早已把我手中的那个少了一大块的蛋糕拿了过去,我顿时羞得无地自容。现在想起来可真是不应该啊!

雷锋车的故事 第7篇

连云港市“雷锋车”组5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学雷锋,先后有500多位“雷锋车”手倾情投入,从木扁担、木板车到电瓶车,行程17万多公里,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26万人次,义务运送行包22万余件。她们默默奉献,为旅客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她们矢志坚守,演绎雷锋精神的代代传承;她们感动社会,汇聚“大爱连云”的道德力量,成为一面飘扬49年的学雷锋旗帜。“雷锋车”组先后走出两位全国人大代表、56位全国服务标兵和省、市劳动模范,所在的新浦汽车总站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

一、最大的动力,是雷锋精神的感召

1963年3月,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激荡着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年轻姑娘们的心,一群普通车站女工满怀激情投入到学雷锋的大潮中去,做了数不清的好人好事,释放出巨大的道德能量。

第一代“雷锋车”手朱秋霞说,姐妹们爱不释手地学习《雷锋日记》,感到雷锋的精神很伟大,但做的事情很平凡,我们完全可以学。当时,新浦汽车总站相距火车站一里多路,携带行李较多的老弱病残旅客转乘困难。我们先是用3根扁担,后来购置了一辆平板车,每天到火车站义务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雷锋车”。

“雷锋车”手风雨无阻接送旅客,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排忧解难。1964年春天,一对青年夫妇带着孩子从新疆来到连云港,晚上下火车没有到赣榆班车。郭兰凤主动为他们当向导,把一家三口送到旅馆安顿好,又跑回家炒了菜、拿了饼给他们吃。一个从山东临沭来的小姑娘在车站急得痛哭:身患绝症的父亲希望吃到咸鳓鱼,专门到连云港来也没买着。“雷锋车”手们托亲戚找朋友帮忙买到了。小姑娘一家万分感激,她按照父亲遗嘱,背着妈妈炒好的一大袋花生,专程前来感谢。1972年,李保英正处于哺乳期,在候车室听到旅客的婴儿饿得哇哇哭,心里疼得慌,就情不自禁地替孩子哺乳。不幸的是,一次因喂旅客的病儿,使自己的孩子染上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李保英说,作为母亲,每当人们提起这事,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转,感到对不起儿子。

49年来,这样的动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盖莉慧、朱芬及时将候车的临产孕妇送往医院,并像家人般地准备奶粉、奶瓶、小衣服,直到婴儿呱呱落地;滕士花、史朝荣对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外地女青年员润霞格外关照,一勺勺耐心地喂她不含葱姜的馄饨、不加糖的荷包蛋。车手们以雷锋为榜样,把旅客当亲人,春节饺子、端午粽子、中秋月饼时常让滞留车站的旅客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一群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员工,49年来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一句诺言:“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锤炼出“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雷锋车”精神。

二、最动人的,是“雷锋车”手的真情付出

“雷锋车”运送的是春风、是阳光,承载的是爱心、是关怀,她们用真情付出,生动诠释了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大爱情怀,服务了群众、和谐了社会、温暖了人心。

山东莒南县王家炕村王廷记,家境贫寒、身体有病,妻子离他而去。1996年3月15日,他在苦闷中丢下两个年幼的儿女,留下遗书,准备了此一生。他失魂落魄地流浪到新浦汽车总站,蜷缩在候车厅的屋檐下。郝芳萍见状,连忙端来了热粥和馒头,王廷记忍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车手们知情后深为同情,自发捐款,一个“跨省送温暖工程”开始了。她们利用公休时间,经常赶到王廷记家中,电灯装上了、门窗修好了、孩子上学了,家中又传来了阵阵笑声。这一帮就是10多年。村里的乡亲们深受感动,放起鞭炮迎接她们,“就像当年迎接八路军一样”。王廷记与她们结下了胜似亲人的不解之缘,逢人便讲“雷锋车”的“救命之恩”。

1994年6月9日中午,沙常梅在车站发现一名老年旅客不慎摔伤,马上用“雷锋车”把她送到医院。这位老人叫颜怀英,是从连云港转车回大连的,医生诊断为膝关节粉碎性骨折,做手术要预付现金和亲属签字。老人放声痛哭:这里人生地不熟,哪来的钱,又哪来的亲人呀!朱秋霞以亲属身份在手术单上签字,刘燕妮掏出1000多元钱垫付了医疗费。手术后,沙常梅、董凤珍一直精心陪护,郝芳萍还特意请来当过医生的母亲去医院照料。颜怀英回到大连,写来两封长信,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之情。

49年来,这样的真情故事不胜枚举。浙江天台县打工者王知林途遇灾祸、身无分文,在“雷锋车”手资助下顺利与家人团圆;年少懵懂、离家出走的4名建湖县初中女生,在“雷锋车”手的悉心照顾和耐心开导下重返校园;炎炎夏日,不幸中暑的沭阳小伙子汪成林,在徐梅的帮助下送到医院就诊。小汪感慨留言:“谁说天涯无亲人,人民车站爱人民。”

三、最难得的,是始终如一的坚守

学雷锋,重在行动,难在坚持。49年来无论寒来暑往、潮起潮落,还是时代变迁、社会转型,“雷锋车”组的姐妹们不畏困难挫折、顶着冷嘲热讽,信念历久弥坚,车轮滚滚向前。

“雷锋车”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商品经济初起、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大潮涌动,“雷锋车”遭受了最大的冷遇和冲击。有的个体户认为“雷锋车”抢走了生意将车砸坏,有的旅客不相信“雷锋车”不肯上车,社会上对学雷锋也议论纷纷。

韩秀平到火车站去拉“雷锋车”时,伸不开手、张不开嘴,她怕人家笑话,用大围巾把头包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出车回来要登记填写《服务记录》,史朝荣空车返回,难过得眼泪都下来了。车手们委屈、苦恼、困惑、迷惘:雷锋还要不要学?“雷锋车”还要不要拉?大讨论不断展开,道理越辩越明,信念越讲越坚定。车手们认准了这个理:“为人民服务永远不过时,学雷锋做好事永远没有错,人间真情永远暖人心。”“只要自己做的事是群众需要的,就要继续做下去。”车站党组织表示,决不能让“雷锋车”在自己的手上慢下来、停下来,要求党员干部站出来,带头轮班拉车。时任车站党支部书记、老车手朱秋霞第一个站出来,带领姐妹们走到火车站广场,大声招呼旅客上车。一位老大妈走过来说:“我上你们的车,这是咱们的‘雷锋车’,我信得过!” 百姓信任、领导带头,让姐妹们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拉起车来更起劲了。马保玲上有老、下有小,家务繁重,但在她考勤表中,几乎没有休假的记录,当时每年有48个公休日,她一般只休5天。根据荣誉档案记载,她二十多年来,为旅客做好事近万件,收到旅客表扬800多条,并先后4次把组织上给她的奖励捐出。马保玲还主动做车站个体车主的工作:“我们是来帮助老弱病残旅客转车的,不是跟你们抢生意。”时间长了,个体车主看在眼里、服在心里,有时候还主动帮忙吆喝:“这是免费‘雷锋车’!” 陈叶俊有一次出车,路遇一辆陕西来的军车,官兵们主动停车让路,并集体下车向她们庄重地敬了军礼。

大爱赢得理解,坚守赢得尊重,行进中的“雷锋车”成为港城人民心中的骄傲。

四、最可贵的,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雷锋车”代代相传,传承精神,传递感动,每一棒的交接,都有前辈的心血浇灌,都有建站育人的组织保障,都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雷锋车”组传颂着一对母女车手的感人故事。1983年底,一张癌症诊断书如晴天霹雳打破了朱秀兰的幸福生活,她比往常投入更多的时间扑在“雷锋车”上。看着她日渐消瘦的面容,谁也不忍心让她再继续操劳,姐妹们都来劝阻。她说:“我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但我拉车十几年,这份情丢不下,就让我再拉几回吧!”那一年的春运特别忙,当班时,扫地、检票、送水,哪里人手紧,她就默默地出现在哪里;下班后,她那病弱之躯又默默地出现在“雷锋车”旁,她含着笑,姐妹们却含着泪。在她最后的20多天里,朱秀兰收到旅客表扬信200多封。弥留之际,她撑起虚弱的身体对女儿肖彦说:“妈妈不行了,有句话想对你说,长大了你能像妈妈一样拉‘雷锋车’吗?”女儿泣不成声地说:“妈妈,我能!”37岁的朱秀兰永远告别了心爱的“雷锋车”。三天后,从山东日照寄来一张汇款单和一封感谢信,钱,是朱秀兰生前为一位旅客买票垫付的。1984年,肖彦也拉起了“雷锋车”。上班第一天,领导将肖彦领到“雷锋车”旁说,“你要像妈妈一样拉好‘雷锋车’,时时刻刻把旅客当亲人。”肖彦哭了,朱秀兰的老同事们都哭了。肖彦拉起妈妈拉过的车,走上了妈妈的道路。有一天,她正在值班,一位老人上来抓住她的手:“大姐,我终于找到你了,几年前,你帮过我。”肖彦愣了一下,知道那说的是她亲爱的妈妈。

手把手地教导,心贴心地交流,师傅带徒弟,领导带新兵。徐梅1978年进站,机械重复的工作曾使她厌烦,师傅万维巧找到她一次次谈心,一次次勉励,终于,徐梅变了,通过勤学苦练,奋发进取,成长为全国优秀服务员、全国人大代表。后来,徐梅又带出滕士花、郝芳萍两任“雷锋车”组长。权太琦是位“80后”,第一次拉车不仅没人应,还有人嘲笑,初出校门的小姑娘眼里涌出了泪水。师傅马保玲鼓励她:“我们拉车不是让人夸的,是帮人解决困难的,‘雷锋车’拉了40多年,这点小麻烦算什么?”

传承不仅靠单兵教练,更要靠团队的力量,新浦汽车总站始终将“雷锋车”精神定位为建站育人的核心价值。车手帮助了群众,车站关心着车手,李保英因病致残的儿子长大后,领导特地把他安排在车场工作。每年3月5日,新老车手齐聚一堂,共度“雷锋车”的生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雷锋车”文化。

五、最可喜的,是文明传扬“大爱连云”

一辆车擎起了一面文明的旗帜,大爱连云的海滨城市处处传扬着“雷锋车”精神。490万港城人民与“雷锋车”同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唱响了一曲曲崇德向善的时代颂歌。

1999年1月5日,“雷锋车”手郝芳萍在上班途中被摩托车撞倒,脾脏破裂、左小腿骨折,生命垂危。消息惊动了全城:消防支队官兵第一时间到达医院献血,前来看望的人排成长队,病房成了“花的海洋”,人们互相打听“那个‘雷锋车’手有没有脱离危险?”康复后的郝芳萍,得知这一切非常激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不知道‘雷锋车’在港城人心中有这样重的份量。”老家赣榆县、现居苏州的单新惠,一家四代人都曾坐过“雷锋车”,深受“雷锋车”精神影响。单老退休后到农民工子弟学校教书,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资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有位叫王子明的学生身患重病,单老骑着三轮车拣破烂卖钱为孩子治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这也是‘雷锋车’。”还有,手拿亲朋好友写的小纸条来寻找“雷锋车”的外地旅客,受“雷锋车”鼓舞当起“洋车手”的外籍人士,全市52万志愿服务者等,都成为传播雷锋精神的使者。

在连云港,“雷锋车”精神正向各行各业延伸。1997年7月15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发出向“雷锋车”组学习号召,港城大地掀起了长达15年的“与雷锋车同行”热潮。党员的士、“雷锋车”公交快捷线、清洁海岸义工等爱岗敬业、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先进典型竞相涌现。2008年,由广大市民自发捐款建设的“雷锋车”城市雕塑,在市中心广场落成,“雷锋车事迹陈列馆”建成开放;2009年,率先开通连云港至南京、上海的“雷锋车”省际客运专线。

时间长河淘洗万物,雷锋精神永不褪色。雷锋同志生前战友乔安山多次前来看望“雷锋车”组,并担任新浦汽车总站荣誉站长和“雷锋车”特别车手。著名作曲家、《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歌的曲作者生茂老先生夸她们“做的跟唱的一样好,是新时期学习雷锋的好榜样。”

阅读雷锋车的故事 第8篇

一、从教材中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已选编了一定的故事, 许多课文蕴含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教学时就教材中已有的故事要就地取材、充分利用, 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中去。故事可以成为教学的线索, 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也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 就可以把课文记叙的鲁迅先生的生前四件事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当做四个故事来教学, 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鲁迅“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故事教学源于教材、但也要超越教材。有些课文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 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故事。如教学《a o e》时根据插图编故事: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 绿草如茵, 小溪清澈。有一天, 太阳公公还没爬上山坡, 一位小姑娘站在小溪边唱起了ɑ字歌。大公鸡听到了歌声也跟着唱起来。它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 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跳着, 发现了自己在溪水中的美丽倒影, 便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来。几只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听到歌声也都往这边赶过来, 它们也要来参加这场清晨音乐会呢!通过故事教学, 拼音教学不再枯燥无味, 而是兴趣盎然, 效果颇佳。

二、从生活中来

故事是生活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许多故事筛选出来, 选择情趣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例子,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为这些故事源于生活, 能够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妈妈的账单》时, 教师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将故事穿插进课堂, 通过故事中营造的情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 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 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这些故事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及妈妈的伟大。三个故事是这样的: (1) 记得小时候吧, 你在前面跑, 妈妈端着碗在后面追, 嘴里不停地说:“宝宝, 来, 吃一口。”妈妈好不容易追上了你, 你张大嘴巴, 妈妈用勺子小心翼翼地喂你吃, 你吃得津津有味, 然后嬉皮笑脸地又走了。 (2) 每天, 妈妈下班一回家, 妈妈蹲下来, 拍拍手, 张开双臂说:“来, 过来, 宝贝, 让妈妈抱抱。”你笑眯眯地摇摇摆摆走过去, 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在你脸上亲了又亲, 还给你挠痒痒, 你笑得前俯后仰。 (3) 记得刚学走路, 没学会走就想跑, 大人刚一松手, 你就箭一样地向前冲, “砰”地一声, 你趴下了, 你嗷嗷直哭, 妈妈急忙跑过去抱起你, 摸摸鼻子, 看看眼睛, 瞅瞅脑袋, 说:“哎哟, 我的宝宝, 哪儿疼?”

三、从积累中来

故事教学要求教师丰富自身的知识, 扩充知识储备量。教师们在平时应注意搜集和积累与所教学科内容有关的故事, 可以是有关作者的经典故事, 也可以是挖掘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故事, 还可以链接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故事。其途径是阅读报刊书籍, 观看影视节目, 聆听学术报告, 与人座谈交流, 浏览网页等。只有平时多积累,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信手拈来, 游刃有余。如教学《学弈》时, 讲述了孟子的故事《孟母三迁》, 使学生熟悉了作者孟子。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后, 教师拓展故事:“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 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 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还活着, 而他已经停止了呼吸。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 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故事使学生体会地震中的伟大人格与深厚情感。

雷锋的故事 第9篇

乔安山,1941年5月15日生。1959年在鞍山钢铁公司,乔安山认识了一位19岁的工友。两人在一个宿舍里同吃同住,情同手足。

这个时候的他根本想不到,在不久的将来,他的这位好朋友会影响他一生。这个人就是雷锋。

乔安山是1959年来到鞍钢化工总厂工作的。跟雷锋认识的时候,雷锋也不过19岁,两个人其实还都是孩子呢。雷锋原名叫雷振兴,当工人的时候他希望自己做工业先锋,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叫雷锋。1960年雷锋报名参军,乔安山也跟随雷锋来到了解放军某部汽车连。雷锋是乔安山的班长,乔安山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他俩同开一辆车,一起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天寒地冻的日子还一同睡在一个被窝中。

可是这一段情同手足的友谊,却在乔安山21岁出头的那一年戛然而止,这段友谊也成为了乔安山心中永远难以抚平的一道伤痕。

1962年8月15日上午,八点多钟,雷锋和乔安山哥俩开着“嘎斯”51型卡车从工地执行任务回来。当车开进连队车场后,雷锋发现车身上溅了许多泥水,便让乔安山把车开到九连炊事班室外的水龙头处去洗洗。但是,卡车要开到水龙头处,必须经过九连连部房前和空地场上晒衣绳之间的狭窄土道,还得拐个直弯。为安全起见,雷锋下车站在卡车的左前方指挥着,就在快要通过的时候,突然卡车左后轮滑进了路边的水沟,撞倒了一根日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乔安山听到咔嚓一声,雷锋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晕倒过去。

事故发生后,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雷锋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也都赶到了医院,同时他们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抚顺抢救雷锋的医院。

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22岁的小战士雷锋去世了。

在太平间里,乔安山久久不愿离去,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心中充满了自责。他摸着雷锋被鲜血染红的军装,希望雷锋能立刻站起来跟他说:“走,小乔,洗车去。”

事后,经过调查,组织上对雷锋同志的牺牲定下结论:“因公殉职,意外事故”,“乔安山没有直接责任”。虽然组织上百般劝说乔安山不要背包袱,但战友的死一直使乔安山久久不能释怀。

一些小事让部队发现了不平凡的雷锋

1962年8月15日中午12点,雷锋牺牲的消息传了出去,一时间无数人为此悲痛不已。8月17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政府为雷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近10万人为他送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纷纷发表社论,介绍和评论他的事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也都为他题词。

一个普通战士的离去,为什么会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牵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呢?

雷锋的塑像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全中国很多地方,大小街道上、工厂学校里处处都是。在宣传材料和文章里面的雷锋,也几乎集中了所有朴素的美德,助人为乐、大公无私、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等。

在乔安山的记忆中,雷锋是自己的班长也是最好的战友,小伙子性格非常可爱,活泼开朗,爱唱爱跳。而最早发现并报道雷锋乐于助人事迹的是两位记者:李健羽和佟希文。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入伍的。因为当时身高不足,才1米54,本来不够当兵的条件,但是雷锋入伍愿望特别强烈,而且在地方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表现,是靠后补名额才走进了军营。1960年7月雷锋受到一次三等功表彰,10月受到一次二等功表彰,之后雷锋得到晋升上等兵的奖励。像这样的奖状雷锋还有很多,他几乎月月受奖,获得了从连、营、团到军区的各级荣誉。

当时,李建羽、佟希文二人也了解到了上述材料,在钦佩这个小战士的同时,他们对雷锋更感兴趣了。

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不满七岁父亲、母亲、哥哥就相继去世,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路过雷锋的家乡。9岁的雷锋一心想参军,他找到了解放军连长。当时由于雷锋年纪太小,连长没同意他参加队伍。虽然雷锋没有参成军,但他却一直没有放弃要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想法。

1960年1月8日,雷锋终于被批准入伍了,当时毛主席要求,军队要加强忆苦思甜的教育,中央军委也在全军展开了“两忆三查”活动,部队正在抓忆苦典型,并且要出身苦表现好的。

最早让部队注意到雷锋的是一些很小的事。这是我们根据雷锋的遗物制作的一个小木箱。真正的小木箱是雷锋用自己找来的废旧木板钉起来的。里面有些什么呢?一些螺丝钉,几截用完的牙膏皮,几根绳子,还有很多小东西。在很多人看来,这些东西基本上是废品,没有什么用处,可在雷锋的眼里,他们都是宝贝。

有时候到外地作报告,按理说,怎么着也得带点特产吧,可雷锋带回来的全是这些他所谓的宝贝。他还给这个箱子起了个名字,叫作“节约箱”。

但是就是这个连一瓶汽水都舍不得喝、省吃俭用的雷锋,做出了超乎人们想象的事!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1960年10月上旬,沈阳军区《前进报》收到了一篇写在白纸上的小稿,小稿的内容很简单:有一个工程兵战士,每个月的津贴只有6元钱,他却拿出了200元的积蓄支援遭受水灾的驻地和新成立的人民公社,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赞扬。

《前进报》总编辑看到纸条后很受感动,敏锐地感觉到这条线索的价值。当时国家困难,提倡节约,艰苦奋斗,也提倡团结互助,一个小战士居然省吃俭用捐了那么多钱,太不容易了。于是,总编辑就打电话给李健羽和佟希文。

他给他们看了那篇小稿子后说,这是一个对内对外都很有挖头的报道线索,那个雷锋可能很不简单,二位就准备采访吧。于是二人就来到了雷锋的部队。

采访完成之后,两位记者与雷锋同乘一趟火车离开沈阳返回抚顺的连队。火车上,雷锋帮助列车员清理卫生,给旅客端茶倒水,忙了一路。

nlc202309080945

返回沈阳后,李健羽和佟希文开始进行写作,最初的题目是《党的好后生》,稿子写好后,李健羽拿给总编辑与新华社辽宁分社社长看,他们都表示满意。

稿子随后上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审定。杜平给了雷锋很高价,并将通讯的标题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开始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著名典型,他的名字一下子家喻户晓。紧接着,几家大报刊又把雷锋事迹写成报告文学,并同时配发评论和雷锋日记摘抄,文艺界的作家和诗人也都通过撰文和写诗热情地颂扬雷锋精神。总之,举国上下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让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一个自觉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各条战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随着雷锋照片、事迹及学习雷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以排山倒海之势蓬勃兴起,雷锋也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楷模。除了雷锋自身具备的条件之外,时代元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任何英雄主义的诞生都和当时国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关,雷锋也不例外。

上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与自然灾害使年轻的中国进入第一个困难时期。国际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我国实施封锁,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陷入空前未有的艰难境地。当时就流行这样的说法: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那时的中国像一艘大海中的扁舟,上下颠动,内外交困。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克服暂时的困难。在那个艰苦的时代,中国人需要战胜灾荒、战胜封锁,需要勒紧裤腰带,需要在牙缝里省下钱来支援两弹一星。

而实现这一切都需要一种顽强的精神和斗志,需要一种来自凡人的震撼力。自身条件加之时代元素,雷锋精神就此诞生了。

那时的雷锋不仅在本部队作忆苦报告,还经常受到其他兄弟单位的邀请,沈阳、大连、海城、辽阳、丹东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除了去部队外,还有国家机关、学校、工厂等等。有时候一次巡回报告就要十多天。他的报告的题目是《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父母就是党》。为了作忆苦报告,雷锋出差越来越多,他一路都在做好事。那时候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牺牲后不久,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同志的高潮。国防部在1963年1月7日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雷锋的葬礼上,抚顺有十万民众为他送行。

1963年3月5日,《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毛主席给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朱德也相继为雷锋题词,从此开始了党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在绝大多数国人心目中,学雷锋是一项提倡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不论其缘起如何,经过五十年磨砺,如今已被简化为三个字:做好事!

雷锋精神已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基因,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鋒。

上一篇:动物生物学怎么学下一篇:笔迹检验鉴定书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