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

2024-07-31

六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精选6篇)

六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 第1篇

6.1 直面挫折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遇到挫折的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

◆ 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出有效方法解决或帮助他人解决。

教学重点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难点 挫折的含义

教学方法 通过感受挫折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水手》歌曲视频,张海迪故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一封电子邮件)

大家一起来看我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在电子邮件的祝词里,写到祝愿我“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邮件已经收到一个多月了,但我并非像祝词里所描述的那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很多事情都不能心如所愿。因为人生难免有挫折。

讲授新课

一、直面挫折

1、人生难免有挫折 ①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②挫折的产生

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有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产生挫折感。

例如去年干旱,很多地方的禾苗都干了,农民颗粒无收;工人因工厂关闭而被迫下岗;一些同学因成绩不好而被困扰等。

(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本的探究圆,了解身边的常见挫折,并思考课本的思考题)

讨论: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挫折呢?并举例说明。

(提示:答案当然不是这样,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名人、伟人,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如张海迪(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桑兰(体育健将),郑智化(歌手)等。)

介绍张海迪和桑兰的人生历程及其相关图片。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现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在全国性运动会上曾获得跳马冠军。1998年在纽约市长岛举办的友好运动会上不幸因脊髓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在美国治疗期间,以“桑兰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们。2001年1月14日,桑兰接受申奥形象大使聘书,成为2008年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因此,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轻重因人而异罢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现象,几乎不可避免。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挫折呢? ③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

第一、自然因素,包括干旱、洪水、地震、海啸、台风等;同步地展示干旱、洪水和海啸的图片。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得快,可以预测和抵抗一些自然灾害,但也不是完全能够避免。第二、社会因素,包括恐怖事件、战争、社会**等;展示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图片;战争给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打击是最严重的。

第三、家庭因素,包括婚异、贫困、失去亲人等;展示离婚和贫困的照片。

第四、个人因素,包括智力、生理缺陷等;这给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讨论:学习了解挫折后,对挫折有了一定的认识,就请大家谈谈自己遇到过哪些挫折?(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④挫折对人的影响

挫折影响的两重性:第一、消极影响:给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积极影响:使人得到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

经过刚才对张海迪、桑兰两位人物的认识,我们看到她们都经得起考验,在挫折中磨练、崛起,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样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态度面对挫折。⑤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第一、消极态度(向挫折屈服):因受挫折而陷入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第二、积极态度(勇敢战胜挫折):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走出困境,并成为强者。

挫折对人造成怎样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它,用消极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消极的影响;反之,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它就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二、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关键是看你怎样应对。我们应该对可能遇到的挫折早有心理准备,随时迎接困难和失败的挑战,提高我们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自觉、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面对,到达理想的彼岸。

三、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学生讨论)

1、增强自信、蔑视挫折——知道挫折的双重性,从战略上蔑视它,从战术上重视它。

2、升华目标,淡化挫折——树立远大的志向,胸怀大志,才不会为小事而羁绊。

3、冷静对待,分析挫折——运用“成长步步高”。

4、自我疏导,请求帮助——不良情绪应及时化解,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5、„„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不管是凡人还是名人,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对人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课后作业

试着用学过的应对挫折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困难

6.2磨 砺 意 志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能力目标:掌握磨砺意志的途径与方法,并自觉磨砺。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意志的品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意志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意志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测试法,游戏法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水手》歌曲视频,张海迪故事

教学过程(一课时:意志―成功的必备 二课时:磨砺自己的意志)第一课时 意志―成功的必备

(一)兴趣导入

教师出示材料:《他们是不是有病?》,并提问:下面人物的做法似乎不可思义,他们是不是有病?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材料:《他们是不是有病?》

A:1月11日,一些日本青年在东京一处冰水池内取水浇身。在一年一度的“耐寒节”中,许多人通过这种方法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B:日本中小学生几乎每年都要定期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到田间、海岛和森林去“留学”。

C:日本学生在寒冬里仍然穿着短衣短裤出早操。

D:美国的富翁们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生活非常俭朴,对子女要求严格,并有意识地让孩子们经受一定的贫穷、饥寒、委曲、挫折和磨难。

E:三位延安市志丹县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暑假从延安骑自行车行程数千公里前往上海,目的只为了锻炼自己,传播延安精神。

F:每年新生入学,都要进行军事训练,在烈日底下一晒就是几个小时。

(学生分析回答)

师小结:他们并不是“有病”,他们只是在生活条件日渐优越的今天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没有意志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意志的人生最终一事无成。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翻开历史的清单翻开历史的清单,让我们来看看一个伟人的生平: 1、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2、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3、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来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4、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5、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失败了!6、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落选了!7、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终于当选了!8、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9、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院——落选了。10、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1、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院——再度落败。12、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伟人的名字叫做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个在葛底斯堡演说上以“ to buil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闻名于世的总统。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个时间表:

人物 主要成就 所用时间 曹雪芹 《红楼梦》 10年 司马迁 《史记》 19年 司马光 《资治通鉴》 19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30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27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27年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问:看过清单和时间表后,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

师:所有的成功都浸满了时间的积累与旷日持久的意志!如果林肯在其中的某一次失败中放弃了,那么美国的历史上也就永远少了位伟大的总统。或许这个世上有很多的“类曹雪芹”“类司马光”,他们同样聪明同样博学,他们也同样有过雄心与打算,但是真正成功的却只有曹雪芹、司马光,因为那些 “类似者们”在中途都放弃了。

活动二:意志力小测试

历史向我们证明了意志重要性。如果说胜利在彼岸,那么意志往往就是通往彼岸的小舟。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呢?翻开《阳光少年》P32,让我们做一个小测试。(学生测验)师:测试只是一个参考。如果某些同学得分比较低,也不必灰心,因为意志力是完全可以锻炼的。首先让我们了解怎样的人才是意志坚定的人。

活动三:寻找坚强的意志

阅读书本P40《言必行,行必果》,找找竺可桢的哪些行为表现出了意志坚强?(学生阅读回答)师归纳:从竺可桢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出坚强意志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教师板书)

坚持不懈、处事果断、不怕困难、善于自制

师归纳: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必定是一个果断、自制、遇到困难毫不畏惧、坚持不懈的人,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有没有意志力不够坚强的时候?现在让我们自暴家丑。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与“意志”零距离接触。没有意志,世界上会少很多优秀的人物。正如爱迪生说,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什么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巴斯德的话更是简洁有力。他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课后作业

名人的话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充满了激情与力量!请大家回去后查找资料,每人找一条关于意志方面的名言或故事。

第二课时 磨砺自己的意志

(一)兴趣导入

每位同学将自己课前收集的名言、故事大声朗读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自主探究

师:名言之所以振奋人心,是因为那是名人经历的真实写照,而名人之所以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始终以坚强的意志前进在道路上,从不放弃,从不言败。有些同学可能认为,名人太遥远了,他们做的都是大事。其实,大事都是从小事积累而成,普通的小事上面往往都折射出意志的光芒。

活动一:采访未来的名人

请学生扮演记者,采访班级里在学习或艺术方面较有特长的学生,问问他们的学艺历程以及一些自我斗争的细节。

师归纳:曾经有个老师在开学第一天让全班同学做一个甩胳膊的简单动作,并要求学生每天都做。结果一年后,能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人,那个人后来成了闻名世界的大师。其实,在起跑线上大家的资质都差不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坚持下去。有特长的同学往往都比我们多了点毅力。如果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那未来的名言就是由他们来撰写了!

活动二:非常挑战

师:上节课我们自暴了家丑,发现原来自己身上存在着那么多意志薄弱的地方。那么我们该如何磨砺坚强的意志呢?大家分享了名言、听了特长同学的介绍或许会有一些感触,现在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进行一个非常挑战!

(学生按自然组分组。经讨论后向别的组提出一个意志力薄弱、很常见又很棘手的的例子,让别组的同学给出解决的办法。如果满意则过关,如果不满意提问方应该给出更好的方法。)(学生挑战,老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归纳出培养和锻炼意志的四个途径。(教师板书)

一、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

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像是在黑暗中远征。但没有反馈的努力就像是不再加压的水泵。所以,每天写计划的完成情况与制定计划一样重要。这不仅可以督促你完成还可以让你产生愉悦感继续努力。完成《阳光少年》P34—35。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习惯难改却并非不能改。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习惯就是习惯,没有人可以把习惯扔出窗外,看可以从楼上把它一步步哄下来”。当一开始自控所做的事慢慢变成了习惯时,你会感激当时的付出。

三、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切尔在60年代进行过一个很有名的软糖实验,随机将一群四岁的儿童领到一个房间后,告诉他们如果坚持等到工作人员办完事回来就可以得到两份软糖,如果等不了那么久,就只能吃一份软糖,并且马上可以得到。结果发现那些急着吃糖的孩子长大后经不起挫折,胆怯退缩,脾气暴躁,自制能力极差,而那些能通过唱歌玩游戏转移注意力来抵制诱惑,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自信心会竞争能力,都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可见自我控制的重要性。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我们可以像那些孩子学习,巧妙地转移注意力,培养自己的自控调节能力。

四、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你收集的名言就是对你最好的激励。有什么比石头更硬?有什么比水更软?坚持不懈,滴水穿石。课堂总结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去武装自己吧,从现在开始磨砺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未来的世界需要我们用坚强的意志去开拓!

6.3 自立自强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懂得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 能力目标: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强精神。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教学重点 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难点 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方法 试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水手》歌曲视频,张海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教师借用综合课上的材料要求学生安装较为复杂的小车模型。时间限制很紧,工作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讨论、可以翻看说明,可以参照其他同学的,还可以举手询问老师。(学生操作)

教师小调查,学生在安装过程中自己翻看说明完成,参照其他同学的,举手询问老师的各占多少比例。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同学一看时间那么紧,配件又那么复杂,干脆不去做了,有的同学动了一下手,觉得说明复杂,干脆就参照别人,要么就问老师。小小的活动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依赖性来。有些同学可能会不以为然:依赖点有什么关系啊?然而,近百年来,就是依赖和懦弱让中国蒙受了莫大的耻辱。

(二)自主探究

所谓自立,是指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独立,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活动一:依赖性小测试

你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人吗?你是否总是要别人帮你拿主意?你的学习是否总要人督促?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测试。翻开《阳光少年》P37—41,测一测自己的依赖性。(学生测试)

教师现场调查,各个测试得分所占的人数比例。

师归纳:依赖性较强的同学,你们不必难受,因为自立精神和能力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的。活动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出示材料:《外国人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提问:外国人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外国的孩子是不是很苦?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你们有尝试他们那样的劳动吗?你有什么感触?

(学生回答)活动三:对面的男/女生看过来

男女学生讨论对方身上存在的比较依赖、不够自立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独立性、培养自立的方法。组长归纳上台汇报。(教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归纳起来,学会自立的途径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克服依赖心理,另一个是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男生的建议很有道理,女生不可不听;女生的话也很中肯,男生得好好改改,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活动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师: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学会自立最重要的一点。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的呢?

(学生发言交流)

师归纳: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好好继承,不该花钱的坚决不花。用钱要用在刀刃上,尽量让钱花得更有意义一些。

师:自立与自强总是结合在一块。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自古以来,自强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理想与目标执著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曾经,中国人民在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号召的鼓励下,取得了伟大胜利。在今天,我们也必须发扬自强美德,去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作出努力。翻开课本P45—46,看看如何培养自强的精神。

(学生发言)师归纳基本观点:(板书)

一、志存高远

二、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三、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课堂总结 同学们,自立自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让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自立自强的美德,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亮丽!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自立自强的故事。翻开《阳光少年》P43,我们可以通过采访、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你身边自立自强的故事。

作业(略)

六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 第2篇

1、初步了解生命孕育的常识,感受生命的神奇,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学会感恩地生活。

3、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从而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有谁问过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如果没有问,那你是从哪里知道答案的?妈妈有没有告诉你自己出生时她所受的痛苦?

二、小胚胎故事

1、小组交流资料,然后分工合作,准备介绍《小胚胎的故事》。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每个人的生命诞生的过程。

2、童话形式交流《小胚胎的故事》。

(问问妈妈,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小胚胎的故事》,描述“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有趣过程。)

四、我出生的哪一天

交流自己的故事——《我出生的那一天》,通过讲故事的环节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的所受的痛苦。

1、向父母家人了解自己出生当天的故事,记录一个最感人的细节。

2、与妈妈进行一次访谈,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所受的痛苦。

五、解读生命密码开展“解读生命密码”交流。

通过讨论、现场调查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孕育的疑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命的独特与可贵

1、为什么我是男(女)孩,他(她)是男(女)孩?

2、为什么我长得像爸爸?他(她)长得像妈妈?

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是独一无二、令人自豪”。

二、我对妈妈知多少。

1、故事《天使的名字叫妈妈》

2、妈妈怀你的时候有什么反应?生你的时候经过什么痛苦

3、你断奶的时候,妈妈想了哪些方法?

4、你小时候妈妈每天给你洗多少块尿布?

5、妈妈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妈妈最快乐的事是什么?最不快乐的事是什么?

6、妈妈每天几点起床?一天工作几小时?做家务几小时?睡眠几小时?

7、妈妈的生日是哪天?谁给她庆祝生日?

三、妈妈的帐单

1、读故事。《妈妈的帐单》《可怜鸟兽父母心》

2、讨论:妈妈的帐单为什么是“0”元?这个“0”元是什么意思?

3、试一试:我为妈妈写“爱的帐单”。

四、了解这些情况后,说说你有何感想?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续写小诗。

1、朗诵《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2、续写。写出你对父母的感受。

二、寻找生命的守护天使。

1、完成P6中的空白处,为自己的守护天使写下下赞美和感恩的话语。

2、讨论:我们的守护天使还有谁?他为我所做的事有哪些?

三、设计“爱心明信用卡”。

1、读故事。

2、理解我们的守护天使除了亲人,还有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为关爱行动设计一个“爱心明信用卡”。

四、寻找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1、人类寿命有多长?

2、人生的五个金币。

3、五花八门的名人墓碑墓志铭。

4、选择:如果在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五个人生阶段中进行选择,你最愿意停留在哪个阶段?为什么?

5、人生可以这样选择吗?读读P8,说说自己的感想。在P9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六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 第3篇

记得, 刚接触这套教材时, 大家在教研活动时, 总是讲:这么一小点内容心灵导航 (现为学海导航) 就要上一节课, 简直就是难为人!但细细体味教材才知:此书的编写体系是力求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 创设了感兴趣的情境和案例,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它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着眼于“素质教育”, 以培养现代公民的心理素质、人文与道德素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 引领同学们感悟人生的意义。

从本人受教育的过程和执教生涯来说, 粤教版教材, 一方面总结和反思了我国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学习和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 特别是华人地区初中公民教育、品德教育教材的有益成果, 因此, 无论是编写的理念, 还是教学内容的构建, 以及教材的呈现方式、编写风格、板式设计等方面均体现了创新意识,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中“阅读与感悟”对师生来说, 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阅读与感悟以生活为基础, 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尊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规律, 有明显的层次性, 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成长中的我”为中心, 分别以适应学习、增强自我认知、学会交往为内容组织教学。阅读与感悟中的文章《青春万岁》和《为青春喝彩》短小精悍, 是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 编织你们。有那小船上的歌笑, 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 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 跃动的、温暖的心……这些绝美的辞藻和描写, 让我仿佛回到自己的青春时代。霎时间觉得时间如此急速, 学生虽然不是自己的子女, 但他们是无数个家庭、父母的寄托和希望。假如他们欢度此时, 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假如他们荒废此时, 将是一生的憾事。“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是最好的启迪!“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是最好的劝勉!在“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执教过程中, 同学们通过归纳觉得:《石缝间的生命》写得最好。有春绿秋黄的野草, 深埋在石缝狭隘间隙里的山花, 令人赞叹、雄伟苍劲、巍峨挺拔的松柏都具有震慑的力量。他们的倔强的确使人感动得潸然泪下;《有价值的人生, 不能没有激情与梦想》让我们知道:梦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生动、丰富多彩, 它交织了深远的智慧和崇高的激情, 它赋予了人生前进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在导课时, 读了这些文章让我们情绪高涨, 让我们富有激情地步入课堂, 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可见, “阅读与感悟”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 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除此之外, 这一板块还提供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 融哲理性和历史、政治知识性于一体,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也是对所学课题的深化、细化、强化和拓展。如《宽容化解了仇恨》写道:故事发生在1944年, 于是, 同学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经过、结果都一一了解, 再加上历史老师的指导, 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有了兴趣, 这充分体现了文学、历史、哲学是不分家的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鼓励多元评价机制, 文学素养、阅读能力同样是检阅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让孩子们明白:读书有益, 读书有乐, 这是教育的真谛。阅读与感悟扩宽了师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要做好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面对日常教学, 教师要在心理上不断调整自己, 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技巧, 再以自己的知识、经验、特色、特长去使用教材、超越教材, 更好地挖掘自身蕴藏的潜力, 形成有个性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六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 第4篇

一、准确把握练习的学科特征

与其他所有学科一样,思想品德学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等共性特征;同时,自然也具有自身的学科特性。只有准确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才能正确分析、处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目标。

1.把握练习的导向性特征。建国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统称为政治、思想政治,主要教授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国情状况等知识。实行课改后,学科名称更改为思想品德,课程以学生成长为主线,对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学科称谓和内容的变迁中可以看出,思想品德学科无疑具有价值导向的特征。思想品德学科的这一特征,要求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能够挖掘习题所涵盖的反映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规范为思想行为标准,以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形成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把握练习的习惯养成特征。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期,不同的学生个体接触、认识、理解世界、社会、集体、家庭的角度、深度、广度都有所不同,对同一载体的练习也会有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质量的理解和解答,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能会形成表象上不同的德性特征。对此,在处理相关练习时,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练习内容,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既要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兼顾个别特殊学生,逐步培养其良好的答题习惯,实现不同程度的练习解答目标。

3.把握练习的践行性特征。思想品德学科不同于自然学科,在多数情况下,只要解答习题的思路方向正确、宏观原则运用得当、措词得当即可;并且,由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练习更强调德性的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践行德性的自觉,教师应该多从生活实践的角度考查学生整体和个体对教材练习的广义上的分析、处理,而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绝大多数学生个体表面上圆满的理论解答。

二、准确把握练习设计的目的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练习。对不同练习目的的把握对于教师正确理解课标、恰当处理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练习编写目的依层次顺序安排如下:

1.巩固知识。对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识性目标,其练习应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巩固记忆,强化理解。记忆知识点是练习设计的浅层次目的,教材中直接表现这一目的的练习数量不多。教材中需要记忆的内容多集中在“心理(国情)导航”中,并通过黑体字、小链接等形式做出提示和强化,练习设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记忆知识点。例如,九年级P24思考题1:“阅读上述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感悟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内容,说说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哪些内容。”这一练习要求学生熟记相关制度内容,却又不以机械重复的习题形式出现,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情况。

教材中的大部分练习重在强化理解。记忆只是学习的初级形式,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囫囵吞枣,知识点就会很快遗忘。为此,教材中大量编排了强化理解的练习。例如,九年级P24的思考题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这一练习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也能很好地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在社会生活现象中的理解。

2.情感引导。这是思想品德练习设计的第二个层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关现象的理解,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情感,做个心理健康、道德高尚、感情丰富的社会个体。对这部分练习的处理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回答的对错、是否符合预期学习效果、是否符合主流价值意向、是否掌握一定知识点为评价尺度;相反,教师应更关注答案背后所隐藏的心理与情感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情感,养成健康品格。例如,七年级上册P4思考题:“李辉为什么会觉得孤单、失落?与同桌交流,一起帮李辉出主意,以便他尽快走出困境。”这是初一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个练习的正确处理,教师的情感引导不仅能帮助、抚慰少数存在类似心理的学生,也能有效教育不少原来持嘲笑、看不起等态度的学生。

3.形成意识。学会思考、形成意识,这是思想品德练习设计的又一个目的。通过练习,教师应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主动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增强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自觉树立积极进取的思想与行为意识,自觉实施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有益的正当行为,做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例如:七年级上册P41“主题调查”栏目中“男女生相处之道”设计了许多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练习的解答,有效养成男女生之间正确的交往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和交往意识,为其将来走上社会的正常社会交往行为做出有益的指导。

4.指导行动。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学生践行德性,养成自觉符合社会公德、社会规范的行为习惯,在自觉的状态下对整个社会有益。“知之好不如用之好”,思想品德的最高境界和唯一宗旨是倡导行为。教材中这类练习的份量最大,德育效果也最明显。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小调查、收集资料、写调查报告、当导游、开讨论会、举行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培养其自觉践行德性的良好习惯。

三、恰当处理练习中的几对矛盾

1.注意练习处理的共性与个性矛盾。教材中练习材料的选择、设问的角度、预期目的、语言的选用等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及教师教学规律等共性特征,但无法关注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个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适当变通。例如:九年级P58思考题2:“以切身体会或结合上述有关材料,说说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这一练习适用于大多数城市教师和学生,但对极少数特殊城市和许多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却成为不可能完成的难题。教师在处理这类练习时,要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变通使用,或挖掘本土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

2.化解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思想品德学科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学习个体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的同时,兼顾学生“掌握知识”“考出好成绩”等近期需要,缩小教与学之间的缝隙,力求高度契合,共同达到思想品德的最终目标。例如,在处理七年级上册P82“套餐自选”栏目“学习方法自助餐”和“快乐自评”栏目“我的学习方法改进了吗?”等练习时,教师既可以从学习方法掌握的角度突出掌握学习方法的必要,更可以从长远的、广义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等角度作延伸指导,处理好教学与考试、教学与生活、成绩与德性等矛盾。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粤教版) 第5篇

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一、明辨是非(只要认真,一定成功!正确的打“√”,错的打“×”共12分)

1、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2、执法人员可以不用搜查证,进入私宅进行搜查。()

3、双包胎姐妹俩长的很相像,一次,姐姐身份证丢了,就拿妹妹的身份证去办()

4、隐私就是个人不能说的丑事。()

5、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教师可以进行批评教育、辱骂和适当体罚。()

6、作为家长有权在公共场合随意议论孩子的过错和辱骂孩子。()

二、精挑细选:(每题仅有一个最佳,请你选出。相信自己,你行的!40分)

1、下列基本权利中,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

A.选举的权利B.生命健康权C.人身自由权利D.被选举权()

A.肖像权B.姓名权C.名誉权D、荣誉权

婷婷是一位13岁的女学生,两次被父母抛弃。第一次因为婷婷是女婴,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医院,后在法院干预下回到了父母身边;第二次因为父母离婚,至今都拒绝抚养婷婷。据此回答3-4题:

3、婷婷父母两次抛弃她,属于()

A.合情合理的行为B.不道德行为,与法律无关

C.侵犯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权D、其他行为

4、婷婷应该采取的正确办法是()

A.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B.断绝与父母的关系

C.外出打工赚钱,学会自立D、采用暴力手段索取抚养费5、2001年7月30日,某在华韩资企业怀疑产品被窃,令管理人员对56名女工强行搜身。韩资企业管理人员的这种做法侵犯了女工的:()

A维护工厂利益的合法行为B维护工人利益的合法行为

C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D损害工人地位的非法行为

6、王某欠李某货款6000元,久拖不还。于是,李某将王某骗到偏僻处捆绑起来,并给王某的妻子打电话,要她拿钱来领人。直到第二天,王某的妻子拿来钱以后,李某才将王某放走。对此事,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王某拖欠李某货款不还,李某扣人索债无可非议

B、李某扣人质索债侵犯了王某的人身权利,应承担法律责任

C、人质索债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表现

D、王某拖欠李某货款不还,应承担法律责任

7、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

A、学校公布某单位对学校的感谢信B、老师从传达室取回学生的信件翻阅

C、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私拆孩子的信件D、孙某出于好奇,在网上窃取了同学的邮件

8、中学生陈某在网吧聊天时假冒本班同学小赵的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

A、荣誉权隐私权B、隐私权名誉权C、名誉权隐私权D、姓名权名誉权 9、2002年12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加大了对使用童工的处罚

2、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诋毁他人,都是侵犯他人的行为行为,陈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和孙某的()

力度。按规定,使用童工每人每月的罚款最高额度可达1万元。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儿童()的特殊保护()

① 生命健康权② 劳动权③ 受教育权④ 人格尊严权⑤ 财产所有权

A ① ④B① ②C ④ ⑤D① ③

10、王某到超市购买食品,该超市保安人员怀疑他偷了东西而强行对其搜身。对此行为看法正确的是()

A、保安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王某搜身是合法的B、如果王某真的偷了超市的东西,保安人员的搜身就合法了

C、保安人员侵犯了王某人身自由权利

D、保安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保安人员的搜身就合法了

11、班主任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小红在写情书,老师没收了她的情书,并当众宣读了信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的行为是错的,但老师的行为也侵犯了小红的隐私权

B、小红的行为是错的,老师应该这样做

C、这是小红的自由,老师无权干涉

D、小红的行为是正确的,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12、右图行为侵犯了人的什么权利 :()

A、侵犯了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B、侵犯了人的生命健康权

C、侵犯了人的隐私权

D、侵犯了人的受教育权

()

①没有侵犯公民的姓名权②是一种违法行为③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④没有违法而且符合公民的道德建设的要求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保护隐私,尊重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文明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3)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姓名一旦确定就不能随便更换(4)公民违反法律,需要拘禁,任何机关都可以执行

A(2)(3)B(1)(2)C(1)(3)D(2)(4)

15、教师田某以个别同学丢失物品为由,带人搜查学生宿舍,其行为是()

(A)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违法行为(B)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违法行为

(C)教师的管理权限,不违法(D)学校允许的,不违法

16、玲玲收到好朋友霏霏的电子邮件,霏霏请玲玲帮忙解决思想上的一些苦恼,但玲玲却把霏霏信件的内容告诉了其他同学,霏霏得知后很气愤。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A)朋友之间一定要严守秘密

(B)不守信誉的人绝不能交朋友

(C)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把朋友的事告诉别人

(D)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17、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人格尊严权有:()

(A)肖像权、选举权、人身自由权(B)肖像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

13、某高校大学生李某假冒本班困难学生刘某的姓名,往其家里寄钱,其行为:

(C)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D)荣誉权、教育权、选举权

18、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虎杀人被公安局逮捕并被检察院判处死刑

B、小虎偷了村民的庄稼,被村民们抓起来,关在村长家里一天一夜

C、村民们在小虎家聚众赌博,派出所没有任何证件就逮捕现场所有的人,并拘禁了三天D、小虎逼迫他妹妹嫁给小王,妹妹不愿并想逃走,小虎就把妹妹锁在家里

19、某建筑公司工人在高楼施工中,由于没有护栏,不甚坠楼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司认为工人应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要求索赔

B、该公司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该工人家属有权向该公司及经销商提出索赔

D、王某死亡,纯属意外

20、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漏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42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漏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是因为:()

A、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尊重他

B、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C、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D、未成年人h是家庭的希望

三、法律导航(共38分)

1、中学生大江关心集体,热心助人,学习成绩优良,师生公认他是正直富有爱心、能力强的好学生。但是英语考试后,小明却告诉老师和一些同学:“大江考试作弊。”有的同学因此指责大江不诚实、虚伪、大江听后非常难受。老师经过认真调查,发现小明所反映的问题完全不属实,小明最后也承认自己是因为嫉妒才这样说的。

(1)请问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行为 ?为什么 ?(5分)

(2)那么小明应该怎么做呢?(4分)

2、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披露一起《霸道的“学校”》的事件。某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一份所谓“对轻微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法制教育”的文件。据皮,县有关部门于1998年建立了一所“法制教育学校”,实行所谓的“封闭式管理”。仅今年1-4月,该校就将200多名未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强行关押在这里,其中许多是因为抵制不合理的摊派和乱收费被抓来的。这些被关押的人不仅失去人身自由,而且还要交纳200多元“学费”。

(1)该校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4分)

(2)材料中被侵犯了人身自由权利的人应当怎么办?为什么?(4分)

(3)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3、小李在影楼拍了一组艺术照,照片中的她光彩照人,小李非常满意。一个月后,小李经过该影楼,意外的发现橱窗里摆着自己的照片,而且换上了别人的名字。小李非常气愤,找到影楼经理说理,经理振振有词地说:“让更多的人欣赏你的照片,不是更好吗?何况换了姓名,熟悉你的人也不知道是你。”

(1)该影楼的行为构成侵权吗?为什么?(3分)

(2)小李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分)

(3)如果你是律师,对影楼该做出怎样的判决?(4分)

4、我国一家报社进行的关于隐私保护的调查中,55、8%的受访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难了。调查中,45、8%的人认为自己“曾被朋友出卖隐私”,43、8%的认为“曾被偷拆信件”

39、3%的人认为“日记曾被偷看”,29、3%的人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曾被随意泄露”。作为一名现代的中学生,在隐私保护方面应该怎么做呢?(8分)

四、我思我行(10分)

1、在学校里,我发现两位同学打架,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回家的路上,我发现红灯亮了,但没有汽车通过,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暑假里,我和朋友一起去游泳,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到我的一篇作文被登在杂志上,可是署名却不是我的,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我的情况,居然偷听我的电话,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发现我家附近的工厂有招童工的现象,我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第六单元参考答案

一、明辨是非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错

二、精挑细选

1、B

2、C

3、C

4、A

5、C

6、B

7、A

8、D

9、D

10、C

11、A

12、B

13、B

14、B15、B

16、D

17、C

18、A

19、C 20、B

三、法律导航

1、(1)我认为大江同学捏造事实,已经侵犯了公民人格尊严中的名誉权。因为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侵犯了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小明应该主动向大江承认错误,并向老师和全班同学说明事情的真相,还小明一个清白。

2、(1)①该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属于非法拘禁的行为。(或: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

权利的行为。)②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等。③该校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

(2)被侵犯了人身自由权利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物质和精神损失。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3)略

3、(1)影楼的行为已构成侵权。他们侵犯了小李的肖像权和姓名权。(2)小李不能因为我们年纪尚小,害怕遭到报复而放弃应有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责令影楼立即撤掉橱窗里的照片,并向小李作出赔礼道歉和一定的精神损失费。

4、略(或参考书本45页)

六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 第6篇

课 题 1.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复习课 教学目标

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典型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例l 我国正处在

A.社会主义阶段 B.共产主义阶段

C.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析 请注意:本题题干限定比较严格。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分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B项不符合人们习惯的表述方法,失之于过于宽泛,应先排除。A、C两项表述不同,却都是指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都不是“我国正处在”的阶段,同样失之于过分宽泛。只有D项是符合题意的。

例2 我国当代最基本的国情是

A.我国资源相对不足 B.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人口多,增长快 D.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析 选择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最基本的国情”,A、C、D项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但都不是最基本的国情。正确答案是B。

例3 构成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是 A.环境意识淡薄 B.资源开发过度

C.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D.来自人口的压力

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中“最大威胁”一词。命题者设计了接近性、干扰性的选项,如果不认真审读就可能造成误选。应选D。

例4 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份报告《崛起的中国》指出:当中国1978年尝试着朝改革迈出第一步时,她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约有6亿人口的生活低于国家绝对贫困标准。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了4倍。这一速度比多数国家发展的初期要快。这表明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②只有不断地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④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析 本题涉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及改革的性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的性质不是否定和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改革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使社会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成熟。②表述的观点是错误的,故应选C。

二、简答题

例5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析 回答本题,应从中国的历史国情、现实国情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性三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

(1)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因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我们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绝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辨析题

例6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析 本题待辨析观点应当判定为“片面”,说“不对”不准;解析时,不可走向另一极端,以为“人越少越好”同样是片面的。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做某一件具体事情时,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从

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超过了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适应能力,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现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已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就业压力日益沉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人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应当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协调发展。

例7 有人认为,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环境污染将来治理也不迟。

析 本题出示的待辨析观点正误并存,一定要认真审题,分清正误,发展生产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惟一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是正确的。环境污染将来再治理的危害很大,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安定。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全局战略和长远发展,治理环境刻不容缓。因此,环境污染将来治理也不迟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1)当前,我们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是正确的。

(2)但发展生产决不是孤立的,它和人口、资源、环境有机地联系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不顾环境污染而发展生产,只图急功近利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会影响生态平衡,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课题 1.2复习: 教学目的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如何? 教学过程:

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有重要作用。

2.在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有绝对比例,处于控制地位。说明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3、例题分析 选择题:

(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非公有制经

(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在分配中,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知识、技术也参与收益分配

C、要解决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

(3)、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产值增长17倍,私营企业总户数增长1915倍,注册资金增长154倍,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150万人。现在全国私营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充分说明()

A、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非公有制经济对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阅读与巩固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回事吗?(3)“一府两院”是如何产生的?之间的关系如何?(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有诸多困难;因此,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适合我国人民管理国家的一项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回事吗?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体现我国(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为确保少数民族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实行此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这一制度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课 题 1.3 复习

教学目的 1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2 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不定项选择(2006.09.20)

31、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事例是()A 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 B 模拟军事演习C 某地区农业精耕细作 D 某校学生夜读补习班

2、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了踪影。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节约资源 ②必须发展生产力 ③ 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 ①③ B ①② C②③

3、据统计,1995年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比重高达12%;目前近6000万残疾人中,相当部分属于弱智或痴、呆、傻状况。从另一角度看,到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本科生在校生数达到1100万人左右,研究生在校生数达到30.1万人,派出留学人员和来华留学人员规模都得到较大发展。可见()

A 我国经济过于落后,教育基本没有发展 B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残疾人过多 C 我国必须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D 发展科学、教育,一定要以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目的

4、我国十分重视人才资源,这是因为()

A 我国是世界上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B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C 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D 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才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5、比尔·盖茨说:“我们这种企业,如果失去了人才的支持,衰败就在一夜之间。”这一观点主要说明()

A 世界上高科技企业出现了日益衰退的趋势 B 选择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C 日趋激烈的济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D 从实际出发是选择人才的出发点

6、我国从2000年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以来,每年都召开奖励大会,奖励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这表明()

A 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党和国家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C 人才是指受到国家奖励的人 D 发展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B 提高人口素质

C 保护资源和环境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各种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酸雨已危及二十多个省、市,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表明()

A 我国科技水平较低,抗灾害能力不强 B 我国人口太多,排出的废气太多 C 我国森林覆盖面积太少 D 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9、海南省在“十五”计划纲要指出:所有城市都要确保一定比例公共绿化和生态用地,加快工业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和环境优美城镇创建活动。这表明该省坚持()

A 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 B 科教兴国战略 C 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D 精神文明建设

10、近年来,开平市委、市政府为把城市建设成清新秀丽、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岭南名城,充分开发旅游资源,吸引外资,大力实施以“显山、露水、透绿、现蓝”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A 体现了以环境保护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B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C 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D 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论述

1、材料一: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07℅,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了4个千分点。

材料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到3611人,增长了154℅;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01人,下了4﹪。粗文盲(15岁以上)率由1990年的15.88﹪下降为6.72﹪。

材料三:据统计,美国、日本的粗文率不到0.5﹪,美国25岁以上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接近5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便让时光倒流1000万年,走时上帝对动物书/:“我把美丽的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动物们跪下,说:“上帝呀,请把猴子们灭绝吧。”

(1)谈谈上帝为什么对地球的现状不满?列举有关现象说明。(2)上帝对地球不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我国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中暗示的问题? 答案:

二、1、(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能够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有利于生长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反映了与过去相比,现阶段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材料三”反映了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2)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此,我们青少年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道德素质。

2、(1)因为地球上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为此,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成堆、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酸雨频繁等。

(2)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使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开发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用课本第26—27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四个要求作答也行。)

三、材料分析

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我国2001年家庭的全部收入中,劳动收入占73.5%(这其中公有制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占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股息、红利等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年的19.4%上升为26.6%。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实行什么经济制度?

2、这一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什么方针?为什么? 答案:

1、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

2、这一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我国居民的家庭收入中,有劳动收入,股息、红利等财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这就体现了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新的尊重。

课 题 2.1复习

教学目的 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教学过程

1.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2.四个尊重的关系:尊重知识、人才、创造人才与尊重劳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尊重劳动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社会劳动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人才、创造等因素在劳动过程中地位与作用日益提升。尊重劳动要求尊重知识、人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的进步。

3.如何理解总体小康?

总体小康是指我国人民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例题分析

1、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最关键的是()A、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 B、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C、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课 题 2.2复习

教学目的

1、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

2、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一、单项选择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据此回答第1~2题。

1、之所以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因为()①社会主义民主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 ②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民主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要求 ④只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A 加强国家的专政职能 B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3、“听证会”这一名词,成为近两年来在新闻媒体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实行听证会制度表明()

A 我国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自由 B 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 C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增强

D 政府职能在逐步增强 4、2002年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广东省汕头市任何一位市民都可以参与市直属机关作风的评议活动。这说明()

A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利由人民直接行使

B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行使国家的权利 C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人民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

5、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主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段话充分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具有先进性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只要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改善党的领导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6、对依法治国的正确理解的是()A、依法治国的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B、依法治国的“治”是指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是宪法 D、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用法治代替人治 7、2005年10月1 日,40部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包括国家级法规18部,地方级法规22部。内容涉及信贷、税收、消费、住房、汽车、就业以及商检等诸多方面。这些法规和部门规章的颁布实施()

A、说明国家的治理只能依靠法律 B、体现了“有法可依”的基本要求 C、体现了“有法必依”的基本要求

D、意味着我国的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8、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之所以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因为依法治国是()

A、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B、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C、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根本目的

4、温家宝总理说“政治的一切权利都是人民赋予的”,“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才不会懈怠”。这表明()

A、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公民有向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C、关心国家,为其提出合理的建议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D、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依法行政 9、2004年12月4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法治的力量----2004年法治人物”评选颁奖晚会,揭晓了2004年法治人物。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法治人物”评选活动是()

A、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B、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C、以德治国方略的体现D、人才强国战略的体现

10、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相继制定和通过了数百部法律,仅2004年就出台了100部法律。这表明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1、在下列情况下,你可以行使监督权的是()

①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责任时 ②派出所没有出示合法证件对你进行拘留时 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 ④国家安全机关为国家安全需要查扣你的信件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 题 2.3 复习

教学目标 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教学过程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3、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建设,还要积极参加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在改革日益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更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判断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A、科学文化建设 B、培养“四有”新人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下列属于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是()

①职业道德教育 ②组织未成年人参观历史博物馆 ③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社区参加志愿活动 ④教育部重新修订《中小学生守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课题3.1复习

教学目的 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教学过程 复习:P66 •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

2、什么是和平问题?

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

4、什么是发展问题?

5、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有哪些? •

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这样的? 根据前面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进入90年代,局部战争和冲突接连不断。1991年共有各种规模的战争25起,1992年30起,1993年月34起,1994年38起,1995年45起。

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5亿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有7亿人营养不良,5亿人吃不到清洁水,另有40000万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两则材料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反映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 世界的两大主题

2、两则材料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经济交往和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发展经济又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和平力量的壮大,贫穷落后则是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因素。

复习:P67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1)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 请思考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霸权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我们该怎么做?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P68页第一段第5行(为了世界的和平„„)(2)P68页第二段第6行(我们中学生要„„)

课 题3.2复习

教学目的 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教学过程P76 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压力和挑战?P76 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P77

材料一:当前,高科技讯猛发展,各国为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都在竭尽全力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1999年,美国的科技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已占GDP的2、8%,日本更高达3、1%,欧盟也达1、8%。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倾全力发展高科技,并取得可喜成绩。

材料二:看看身边的商品,荷兰奶粉、日本玩具、法国时装、德国电器和美国电脑遍布大小城市、大商场的货架上。一般商品一读说明书便知其产地,但是面对那些贴着跨国公司商标的高科技产品,你根本不可能一眼看出它的产品设计是哪个国家完成,零部件在哪些国家分头制造,成品装配又分散在哪些国家,真可谓我们在“买世界”。

材料一反映出国际社会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材料二说明经济全球化已捎然发生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一、辨别题:

1、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2、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单项选择题:

1、当代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A、地区冲突和 民族争端 B、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责任危机和突发灾难

2、作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关系是()①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②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③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课 题3.3复习

教学目的 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教学过程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内容是什么?)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 5.时代精神的内涵:

6、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联系: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例题分析:

1、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是()①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②温柔敦厚、则善而从 ③刻苦耐劳、矢志不移 ④雄健刚烈、自强不息 ⑤团结统一、爱好和平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A.①② B.⑤⑥ C.③④ D.④⑤

2、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孝治天下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使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有()①井冈山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延安精神 ④红岩精神 ⑤上甘岭精神 ⑥雷锋精神

9-⑦大庆精神 ⑧“两弹一星”精神 ⑨抗洪精神 ⑩载人航天精神

上一篇:《林海雪原》读书笔记下一篇: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