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生活的经典散文

2024-07-21

描写生活的经典散文(精选14篇)

描写生活的经典散文 第1篇

巴金灵魂的苦难和自由

巴金灵魂的苦难和自由――纪念世纪老人巴金与世长辞

有的人走了,带着遗憾和内心的惭愧;有的人走了,带着迷惘和未知答案的问题;有的人走了,带着一半的清醒和一半的醉。巴金的一生,有人说留下了等身之著和不朽的文学丰碑,有人说留下了一个人用生命观望中国一个世纪的沧桑感悟,有人说留下的是谎言中的真实,也有人说留下了一部灵魂在苦难和自由中的挣扎史。

苦难是自由的伙伴,迷途中的人生一旦觉醒,精神上因为自责而陷入一场因为清醒而出现的苦难,最终转换成巴金重新追求精神自由的力量源泉。自由如此重要,晚年的巴金已经不屑于文字辞藻的华美精致,他只“讲真话”。时间一定会洗去《随想录》的平凡外衣,巴金的一生,在《随想录》中凝固,更在《随想录》中升华。

当巴老在50年后重返巴黎,他能够深刻的感悟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等人类思想启蒙巨匠的自由灵魂,他更重新拾取年轻时在巴黎创作《灭亡》精神状态,50年前后的精神苦难来自不同的思想动因,但是又具有完全一样的人生意义,苦难让人清醒,苦难让人们出发,去寻找灵魂的自由。写作再次成为巴金的灵魂自由的羽翼,而《随想录》的平凡叙述中,又贯串了多么深沉的激愤和痛苦!

《随想录》并不仅仅是一个真诚的老人在晚年的道德之作,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巨人最后的艺术辉煌,更不仅仅是一个人生的简单总结,《随想录》本质上成为描述苦难和灵魂自由的一个死结,成为整个世纪中国的悲剧的最低音。

巴金与郭沫若、矛盾、费孝通、梁漱溟等学者达人们一样,在拨乱反正之前的,出现一段学术深研和创作思考生命的空白,灵魂遭遇桎梏,自由意识被一个巨大的催眠机器封死在真空,人的尊严、原则、道德成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的虚假道具,越是君子越做小人,巴金也不例外的陷入梦幻模糊中的道德扭曲。每思及此,一个苏醒后重温噩梦的老人,苦难和屈辱死死缠绕他的整个晚年生活。

要自由,只有直面苦难。沈从文可以说自己一生带着清白无怨无悔的离开,巴金却说着自己过去的丑陋一面,说着回忆自己噩梦的“真话”,《随想录》回旋着“我不丑陋谁丑陋”、“我不忏悔谁才忏悔”的主旋律,巴老在解剖自我的苦行中,得到了解剖全民族灵魂的丰硕回报。博物馆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刀,部分的割去民族血液中不光彩的过去,在给我们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争取灵魂自由的一扇门。

对巴金而言,《随想录》不仅仅见证他的真诚,也不仅仅见证一个灵魂对自由的追求,更大的意义在于,《随想录》客观的见证了一段全民族灵魂失主的混沌和噩梦,他只是希望尽量的提醒大家,不要让噩梦重演。

晚年的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的愿望。一个敢于直接面对精神的苦难,敢于鲜血淋漓的解剖自我,把丑陋和赤裸身躯展示给读者的老人,他真的没有勇气面对生死、面对人生最后岁月的痛苦吗?对巴老而言,更大的生的痛苦源于精神不得自由,在《随想录》之后,更多人生意义、社会意义的难题困扰着一颗睿智通达的大脑,也许巴金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呼吸对他的唯一意义,就是获得感受苦难的权利。苦难不是巴金的敌人,但是通过感受苦难,他的灵魂如何解脱?我想,死亡是一个最冰冷的答案,一个最真切的答案。

描写生活的经典散文 第2篇

迎着朝阳的活力,踏着青春的旋律我的身影在宽宽的拍油马路上忽隐忽现。告别了昨日的忧伤,带着今天的希望,我与我最好的朋友文璇一起向着学校的大门飞奔而去。

我的生活就像宽阔的大海一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浪汹涌,没有太多的“历史性”时刻,但一点也不缺生活的幽默,在同学之间我虽然并不是最优秀、最出众的,但我依然向上;我就是最普普通通的学生,我就是最普普通通的晓紫。

我与文璇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之间面对面时没有太多的话来和对方倾诉,但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对方生活中最重要的色彩,是对方的支柱。

在充满笑声的校园里,即使曾经有过点点的忧郁,但却抵挡不住青春向往的脚步,即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符度都一样,但我却用每一滴汗和每一滴泪书写自己的每一个故事。

在匆匆而过的暑假生活里,我真的真的收获不多,在漫长的假期里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一点一点的和时间磨过来的,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是我的记忆却是淡淡的,只有轻轻的痕迹。

现在我与文璇的感受是被束缚住了,因为今天我们告别了我们敬爱的假期,重新回到好久不见的学校。

同学还是曾经的同学,班级还是原来的班级,不同同学还是那样亲切的叫我晓紫,而我又感觉有些不同,是因为我们又升了一极,还是因为……

温暖的天气让我懒洋洋的,当我听说班主任换时,我并没有吃惊,也没有惊喜,似乎感觉这个消息已不再稀奇,回想也是,我们这个“特殊”的版主班主任也早已经换过好几任,可是这次又不知学校该派谁来领导这个“特殊的班级了”。

刚刚还明媚的阳光,现在收敛了几分,现在的我又开始回想起假期自由自在美好的时光了,唉!回想只能是回想。

虽然我们已是初四的学生,但是时光流逝的风飞快却依然抵挡不住我玩的性情,或许我是因为这个缘故而感受不同,感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陡峭。

原来假期过后迎接的是新生活的起终,而我刚刚从迷雾中走出来,现在却不能停歇,继续的向前走。

新的学期中,也许我会学会忍受,也许我会学会谦让,但更多的是我应该学习努力的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今天挥洒汗水,让明天收获成功。

例谈散文的语言描写 第3篇

关键词:散文,语言,精炼,优美,朴素,纯真,韵味

散文讲求语言美。散文篇幅短小, 既没有小说中那样曲折引人的故事情节, 戏剧中那种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也没有诗歌中那种优美的韵律。作者就要借语言美来保持散文的艺术魅力。杨朔说他动笔时, 不以为自己是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 总要像写诗那样锤炼语言。秦牧说得好:“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 时常无损于大山的壮观。但如果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 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同样的道理, 短小的文章特别需要写得简洁优美。任何的败笔冗笔在篇幅短小的文章中, 时常显得格外刺眼和难于掩饰。”

散文的语言必须写得精炼优美, 朴素自然。精炼, 就是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精炼, 就是要做到言少意丰, “寥寥数语, 就能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语言精炼的典范, 比如其中的第四部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噩耗, ……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 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 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 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 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一段文字记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概略经过, 勾画出请愿者惨遭虐杀的情景, 揭露了反动政府凶残的面目和御用文人卑劣的嘴脸。不仅如此, 而且还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事件的认识、感情和态度。文字之简短、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感情之强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警句的运用是语言精炼的一个突出表现, 它易记、易诵, 精辟、深刻, 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些语句是议论, 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因而使整篇散文的抒情性更强烈。读着这些警句, 谁都为这些语句所感动, 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优美, 是指语言清新明快, 生动活泼, 富于形象、感情和音乐美, 读起来能给人以美感。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真正的语言要自然、朴素、纯真。杨雄在《法言·词神》中说:“大文弥朴, 质有余也。”说的是好文章以朴素的语言为贵。朴素、自然、纯真的语言, 是一种语言艺术, 是语言技巧娴熟的标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言极为朴素自然, 犹如忠厚的长者对孩儿叙说往事, 侃侃而谈, 娓娓动听: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样的开头, 明白如话, 富有情味, 引人入胜。接着写百草园里“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树叶里长吟的鸣蝉, 菜花上肥胖的黄蜂, 泥墙根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以及蜈蚣、斑鸠……这些语言朴实纯真, 亲切感人。

阅读散文, 要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要深入地体会散文的思想感情。欣赏, 是高层次的带有综合性的阅读, 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 边读边全面地体会文章的美。也就是说, 先求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

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第4篇

我以为,《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而非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造成误读的“结”在哪里?如此改判的理由何在?

一、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形成思路死结

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理清全文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故都的秋》并没有真正做到遵路阅读。赏析该文我们总是只围绕1-11段、13-14段这两大块,而占五分之一篇幅的第12段常被视之如鸡肋,甚至弃之如敝屣,教学中常常把它剔出文外。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当然是无法摸清全文思路的。

作者究竟在第12段中具体阐述了什么?它在全文中该有怎样的地位?显然,作者是分三层阐述的:第一层,举例归纳论证了不论国别人种阶级,秋之于人总是一样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味的普遍意义);第二层,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味的中国特色);第三层,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典型秋味的渊薮)。作这三层论述,至少彰显出两大信息:其一它显豁昭示,前者所谓景中之情“特清特静特悲凉”并非作者个人的心境,所谓清、静、悲凉的感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该文当然就不会是所谓情景交融的抒怀之作;其二论述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有力揭示了中国典型秋味文化的渊薮。反观1-11段,两相比较,第12段无疑处于居高临下之位,具有警策全文之功。由此可以认定,1-11段尽管是写“饱尝秋味”,其地位也不过是为后者的议论作层层铺垫。前者为宾,后者是主,主宾关系分明了,行文思路之结也便解开了,对该文题材及主题的认定也便有“洞穿复杂是简单”的轻松之感。

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理顺了,整体思路也清了,主旨自然就明了。归并该文段落可知:1-2段对比反衬突出故都秋味的总体特征(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非“清、静、悲凉”);3-11段作者选取寻常巷陌中的平凡小景进行描绘(赏玩秋味),旨在突显故都秋味的特点;12段层层揭示中国之秋的文化渊薮;13-14段表达赞美眷恋故都的秋之情。由此观之,主题便可初定为描写文化之秋,揭示文化渊薮,饱含眷恋之情。其中暗含着解读的指向——文化。

二、景观内蕴的错误判读,形成赏景死结

对于故都之景,我们总是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对“清静悲凉”作平面肤浅的解读,于是该文不可避免地被归于那种文人学士或悲秋或颂秋的旧式题材之列,把本是浸润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判读成情语景观。

“遵路阅读之,入境始相亲。”纵观全文,作者写故都之景,目的不在于传达拘于个人小天地之中的所谓景中情语,而是以景显秋之故都的风物人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故都文化之深厚。如写“小院秋景”,在点数了故都秋景名胜之后,随之退步假设“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向小院一坐,你(而非‘我)……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非七八分)的秋意。”这一退步假设不仅突显了故都秋意之“十分”,之“特别”,而且带有较强的招引意味,招引着一个个“你”。请注意,这一个“你”字,意味深长,它让赏景之“我”转瞬之间不觉变身为故都出色的文化导游,带着大伙体验小院秋景,体验传统文化中宁静淡泊的境界(“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段末的“我以为”几句,透出“赏玩十足”的心态。作者在此重点赏玩秋草衬花的“悲凉”艺术,这秋草衬花的悲凉意境,其实就是一种托物喻人的隐喻,他暗含的就是那种中国秋士的品格: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因此,此景之悲凉,绝非个人心境,作者借赏玩“悲凉”,艺术地传达出中国秋士文化的内核(悲凉的文化内涵)。

此后四景,虽不著一“你”字,但无一处不是领你同行感受。

“秋槐图”中,那种脚踏落蕊的触觉,那种落叶清扫的细腻,突出了细微之处见清静之意。同时,段末收尾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用“大约”推测:正是这深沉的北方之秋不知启发了多少古人智慧,催生了多少中华文化。

“秋蝉啼唱”一节,可分两个层面解读。其一,故都的秋蝉无处不在,蝉声无处不闻,较之于南方,秋蝉所营造的悲凉氛围要浓重得多,以此突显“特别之悲凉”。“秋蝉啼唱”为故都笼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其二,秋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古诗词中虽早作定论,但其意象文化之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与第12段相照应。

“闲话秋凉图”中,那些都市闲人着符号之衣,吟京腔京韵。行动是清闲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语调是平静的,感叹是悲凉的。作者抓拍这些细节,定格都市闲人的典型瞬间,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体会到那些历经风雨变幻的皇城子民,在“人生几度新凉”时淡定达观的处世态度。这个精彩的片段,从世态人情的角度着笔,丰富了故都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于此文是应急之章,“秋果奇景”较之于前四景,选材下笔都似显仓促,个中情味稍逊前者,本人不再赘述。

该文景观内蕴的判读指向,作者不光在第12段中作了暗示,典雅的四字文题——故都的秋,更强调了这种判读指向:故都,不称北平只言故都,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潜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再与“秋”结合,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而文题的这种秋之文化的浓浓气息又真真切切地弥漫在故都的每一幅秋景里。沿着这些判读指向,跟随作者来赏秋景,读文化,那种长达七十余年的“颂秋”与“悲秋”之惑的死结也便迎刃而解了。

至此可以作结:《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三、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形成“套解”死结

第三册人教社《参考》第80页编者云:“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

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更有甚者有些同仁唯恐背景之不详不周,补充其“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日本侵华等等导致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此印证“悲秋”之说。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

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之法首当其要。若要辅之以背景,其前提条件是,那个背景是否是作文之时的境况。即便是那时那刻的境况,还得看两者之间联系的多寡、深浅,尤其是境况之真伪。《故都的秋》之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在郁达夫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1934年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故都的秋》这一经典之作,还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一篇意欲解脱坐索叨扰的急就之章怎会有那些繁复的背景呢?

自鸣得意的“背景情结”套住了一篇又一篇精美诗文,严重阻碍着文本的解读,其惯性之大,流毒之广,令人摇头叹息。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甚是关键。我们要善待文本,走进文本,聆听文本,披文入情,披情入理,而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人云亦云。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狠练文本解读的基本功,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整体把握之能、细节品味之功,又何谈让自己走进新课程?又何能让学生走近真语文?这也是重读《故都的秋》带给我的真切体会。

描写雨天的经典散文 第5篇

是谁在雨丝里寂寞吟哦,是谁在黄昏日暮里独自泪落。

抬头望着天空,雨丝你是那样的透明晶莹,轻轻的飘下,落在绿溶溶的山野间,落在花草丛中,落在小溪里,落在这座小城,宛若一幅山水画,雾朦朦,水笼笼,洇着你,洇着我。

人在雨中,总是多情缠绵,幽思一地。

我的眼眸轻轻颤动着, 抬手,柔动着皓腕,裙裳翩翩,我想去触摸这凉凉的雨丝,它是那样的温柔绵绵,湿润了我的心;我想去拥抱一缕轻风,穿过我的腕间,缠绕着我的发丝,吹去我眉间的愁思;我想拾一片落叶,合在掌心,向雨丝祈祷你的平安;我想摘一朵花儿别在发上,赤着脚漫步在山野间,和蝴蝶翩翩起舞。

静悠悠的走在青石小路上,树影摇曳,人影寂寂,淡紫色的木槿花轻袅袅落了一地,雀鸟在偶偶私语,一只,两只,三三两两依偎在一起,那是山野间的精灵吗,尖尖的红嘴儿,一身嫩黄绒软的羽毛,如铃铛般清脆悦耳的声音。我轻轻放慢了脚步,彷佛时间定格在这一瞬间,只有静美如夏雀鸟如灵。

突然“咻”地一声,只见雀鸟滴溜溜转着黑色的眼睛,扑扇着翅膀相相飞去。我望着它们落在了枝桠上,一转身,躲进了绿影花红中,消失不见,只闻几声鸟鸣啾啾,我抬着手,风儿调皮的钻进我的`手心,遗留下一丝怅惘轻轻而过。

好想,我是一只蝶儿,扇着轻盈的翅膀,独自飞去,与花草为伴,山水为依;好想去一处青山古刹,独影独落,醉读诗书,闲画花鸟。

执着伞漫过半月桥,轻抚着石桥上雕刻的浮云图,一圈一圈一遍一遍的描画着,深刻而眷恋。月桥两畔的烟柳垂水而立,一汤汤洁白的芦苇花在水中央轻轻摇曳,雨丝落在水中,化作一圈圈无数个,大的,小的涟漪,消逝又浮现,消逝又变幻,影踪影迷。 何时里,风起,蒲公英轻轻的旋舞着飘啊飘,飞向了远方,再回首,天外夕阳西下,斜辉覆水。

游着小舟,折一枝柳条儿,划着湖水,轻轻荡漾。我懒懒地半倚在船头,看雨雾朦胧的天,青烟笼罩的远山,碧波光影间,模糊了谁的影子;足镯声环佩叮咚,罗裙莲步间,掉落了谁的芳心;那年那月,遗落在月桥旁的那把绢伞,不知被谁拾起被谁藏。

雨丝,簌簌的下,风儿酥迷凉凉地让人沉醉。好想,我是一只鱼儿,自由自在的游在水中,枕着月光,栖息在荷花里;好想,我是水边的蒲公英啊芦苇花,轻轻旋舞着,无声落下;好想,好想,我还是我,你还是你。

在雨中,总是会忆起一些让人追悔的事,总是不经意间念起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它是哀愁的,是幽柔的,是多情的,也是欢喜的。

听着雨声,纷纷扬扬的落在屋檐上,落在半月桥,落在石阶上,落在柳叶上,一滴一滴,淅淅沥沥地敲打在心上,密密斜斜的织成一首悲伤的雨夜曲,拉长了我的影子。 我的心,下起了一场绵绵的雨。

难忘回忆中的容颜,难忘雨丝里的缠绵,难忘我心有你,悲风又起。

在寂寂的雨夜里,我的指尖是那样的冰凉,轻轻地抚上脸庞,那里是湿漉漉的一片。 我迷离的眼睛里是那样的哀伤,忧愁缱绻了一地又一地。天上的白月光,是那样的朦胧飘渺,就像我遥望的你,是那么的遥远。

描写成长的经典散文 第6篇

而守护我成长的却是一棵树,它笔直地矗立着,像一位勇敢而严肃的卫兵,很是忠心。它直升我家阳台,墨绿色的叶子不时探进窗户,友好的向我招手。在夏日,它洒下片片阴凉,在冬天,它默默地陪伴着我,在我郁闷时,它会写一篇又一篇树叶信使我心情愉快……每当我看向窗外,总会看见那绿色的树影,它随风摇摆,茂密的树叶在风中飞舞,传达它的热情与兴奋。它经历沧桑百年,呵护我幼小的生命,陪伴我成长。每天清晨,我背着书包站在它下面,它慈爱的弯下腰目送我上学,虽一个高一个矮,但心却是一样的。

从小,父母所讲的故事中,无一例外都有树的影子,朦朦胧胧,忽隐忽现的它,却在你最需要帮助时,成了你忠实的依靠。我也从那时才领会到,树,这种植物是那么朴实。我不禁对它生出了好感。自从那以后,我看它总会感到亲切,感到温暖,好像生来我与它就是一家人似的。它如慈爱的老爷爷般任我顽皮捣蛋,它在包容我任性的同时,也将我的快乐如涟漪般一圈圈荡漾了去。它和我还是一对要好的朋友,我常常抱着它和它说悄悄话,它每次都洗耳恭听。我也常常给它打扮,比如在某个节日里画一张画,贴在它的树干上,虽画迹不好,它却欣喜若狂,送我一串好看的树叶风铃。夜晚,当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时候,微风吹过,弱弱的有些颤抖的歌声便在宁静的夜空中盘旋着,我明白,那是它的歌声。我心想:谢谢你的歌声!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描写夏天的经典散文 第7篇

地震前,浅浅,你好快乐,叽叽喳喳的,你还说要和五百只鸭子比赛谁的声音响呢,说完就“咯咯”地笑,露出好看的小酒窝。浅浅,你总是一副无忧无虑的孩子样,像一束跳动的阳光,感染着所有的人。

浅浅,你喜欢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撒娇地晃着两条小辫子,要买巧克力,要去公园,要他们陪你逛商店。那时,你的每一句话都像一个音符,谱写的是另一副模样的春天。

还记得吗,浅浅?上个星期你还坐在秋千上,荡得好高好高,仿佛要飞了一般,是那个午后最独特的风景。你还说,所有的烦恼见了你都会绕道,永远的幸福与你紧紧拥抱。

你的笑声,红了天上的云彩。

可现在呢,酒窝被埋掉了,笑声被烧毁了,连“永恒的幸福”也被地震偷走了,七岁生日时买的玩具熊不见了,八岁儿童节得到的洋娃娃找不到了……所有你在乎的都成了一阵风,匆匆地走了。像做了个梦似的,你的爸爸妈妈也都走了,去了那个你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你的眼底泛滥着绝望,吞噬着我的心房。浅浅,你的皮肤那样苍白,刺得我眼泪止不住。而你的眼泪又为什么这样多,哽咽在我的嗓子眼,竟让我说不出话。

浅浅,我多么希望你是一条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这样就永远不会有这样无奈的忧伤。浅浅,你停止了哭泣,我知道,你已哭到了没有泪水,那笑一个好不好?让我再摸摸你的酒窝。我知道,你并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么坚强,让我抱着你,给你力量。

浅浅,你说,“好想家”,我体会不到你的这种感觉。对你而言,我很幸运,我的家还在。用我手心的温度融化掉你心底的绝望,好吗?你那一双红肿的眼睛,用一条叫做感情的线,怎样灼伤着我的心。

不要怕,上海、山东……好多好多的地方,都有愿意给你温暖的“爸爸妈妈”,他们会用行动抚平你的伤口,让你忘掉伤痛

浅浅,雨停了,太阳就会出来。在暴风雨中,我们终要慢慢长大,学会坚强地傲然于世间。浅浅,抬起头,勇往直前。这片废墟上不久就会重建出美好的家园,你也会再次拥抱“永恒的幸福”,我们的爱也同样会包围着你,永远,永远。

经典人物描写 第8篇

鲁迅的《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 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寥寥几笔,就绘出了她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浩然的 《 艳阳天 》 中有这样一段:“萧长春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子……上身光着,发达的肌肉, 在肩膊和两臂棱棱地突起;肩头上被粗麻绳勒了几道红印子,更增加了他那强悍的气魄;没有留头发, 发茬又粗又黑;圆脸盘上,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一双精明深沉的眼睛;特别在他说话的时候,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很引人注目,整个看去,他是个健壮、英俊的庄稼人。”这段肖像描写一共用了一百几十个字,就勾画出了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份、经历,一个年轻、健壮而英俊的庄稼人活生生的如在眼前。

汉乐府诗《陌上桑 》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 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经典重温 散文的雅俗情趣 第9篇

坐拥散文丛林,重新品读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闲适散文,便多了一份雅俗情趣。梁实秋的散文细微处见情趣,林语堂的散文幽默机敏,胡适的散文明白清新,周作人的散文亲切而自然。旧时光虽已走远,但他们的文字仍然具有不可抹灭的文化魅力。

《雅舍小品》梁实秋著

《雅舍小品》共收集梁实秋自1937年至1987年的散文精品,计143篇。《雅舍小品》中的文章,写的不外衣食住行、营养娱乐、人伦道德、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等,大多是身边琐事,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日常生活。

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他还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但真正使他获得散文大师声誉的,是雅舍系列。1939年秋,梁实秋在重庆北碚与别人合资购置平房一栋,取名雅舍。所谓“雅舍”,一桌一椅一榻而已,然在梁实秋眼中却是诗一般的住处。人情世态,细物琐事,在雅舍中徐徐上演,交织成一片活泼如小品的文字疆域,命名为《雅舍小品》0这些文字无辞藻华美之嫌疑。却有行云流水酣畅之淋漓。人世间的万般气象,在梁实秋笔下轻描淡写间便得以极致演绎。再寻常不过的一山一木一猫一狗,在他轻松幽默的文风里都得到了别样的诠释。他后来应朋友之约以“子佳”的笔名在《星期评论》和《世纪评论》上撰写专栏小品,栏目就取名为“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题材广泛,关乎人伦、世相、心态、人物、乡土、域外、闲适。取材具体而细小,如《握手》、《讲价》、《手杖》、《牙签》、《照相》、《下棋》、《饮酒》、《吸烟》,皆是寻常人生百态和平凡的事物,但在梁实秋笔下却写出了深邃而隽永的意趣。例如,开篇《雅舍》,先写雅舍的位置之特,鼠蚊之多,继写视野之幽,陈设之简,最后以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作结。心境的达观超脱,跃然纸上。又如《中年》,先写中年“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的种种感受,篇末笔峰一转:“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能作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这样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至于《脸谱》中的“卷帘面孔”,《下棋》中的人生况味,《暴发户》中对新贵人木三分的刻画,都发人深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见多才能识广,梁实秋经历了自清末以来的多个历史时代,并有着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三度生活空间”的体验,从而使他对生活中的“世事”、“人情”感悟较深,并将这种独特的感悟化而为文。

梁实秋用手中轻快的笔展现了他的人生哲学——严谨中有谦逊;轻松后有幽默,更有丝丝的冲淡蕴含其间,汇成清新隽永的雅致人生。他的散文写前思索再三,一旦写成,决不再改。他给后辈学者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那表面的文字。他的散文幽默风趣,看似平平淡淡,实则用意深远。

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的《雅舍小品》自结集问世后,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其中在台湾地区先后印行三十多版,成为散文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之一。

《胡适散文选集》胡适著

胡适作为白话文写作的倡导人,在文学领域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在散文创作方面也自成一派。品读《胡适散文选集》,大抵可以感受胡适散文的三大特点,即明白晓畅,以学识见长,自然清新。

胡适的散文)AN堆砌华丽的辞藻,也不为什么义法格套所拘,是所谓“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说的是平平常常的话,全无斧凿的痕迹;然而大巧若拙,细心的读者方能体会胡适散文修辞锤炼的苦心。

胡适的散文常采取从事实人手,或直接用事实说话的写法。《新生活》一文如此;《贞操问题》一文也是因报纸上褒扬“唐烈妇”、“陈烈女殉夫”和“俞氏女守节”等几篇奇文而发的,抓住了现实生活中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事例,有感而发。

胡适坚持用白话文写作,并尽量采取民众口头的词汇以及俗语等,这也是他的文章明白通俗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老相识”、“巴结”、“面长面短”、“米米小的问题”、“做戏无法,出个菩萨”、“见了黑旋风不认得是李逵”、“养个孩子还免不了肚痛”、“不会写字怪笔秃”、“为我心为你心”等等一类词语,在他的散文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再加上叙述论说都非常畅达,因而读者易于理解,读起来舒坦畅快。

胡适散文的特点,还表现在其作品中具有充满时代精神的新思想、新见解和新方法。他的散文,或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或赞颂新文化的健将,或描写军阀专制与保守者的脸谱,或追求民主、自由、法治,或呼唤个性解放与人道精神,或针砭国民性弱点,或奖掖扶持文学青年。凡此种种,虽然也有较为浅薄或软弱妥协的成分,但大多数具有反对封建主义、张扬民主科学的积极意义,因而他的散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思想风貌,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林语堂著

与其说介绍一本书,还不如说介绍一位作家。林语堂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本的变迁是爱国爱民的热血青年,到从小事中发现问题的中年和思考中国国民性的思想者。

林语堂的散文有闲适的特色,有着对于幽默的美学追求,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风格。这种幽默,常常不是一句俏皮话,或笑话引你发笑,而是捕捉生活中不协调的,有幽默感的事物,经过艺术的再现,掺杂着作者的态度和情感,亦庄亦谐,使原有的幽默味更浓。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林语堂创办《论语》杂志,大力提倡幽默,被世人誉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对“幽默”有自己的认知,他认为:幽默是人类心灵舒展的花朵,它是心灵的放纵或者是放纵的心灵。可见,在林语堂眼里,幽默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形式,而是一种与特定的文化紧密相连的社会行为。而林语堂自己也正是以这样的一种幽默的心态来观看世相,来解读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如《论孔子的幽默》、《中国人的国民性》、《秋天的况昧》、《月亮的危机》等,都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妙语连珠,读后让人会心一笑。“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这是林语堂应邀参加台北一所学校的毕业典礼时说过的一句话,玩笑之余你会发现,这其中蕴含着轻松、风趣,甚至是善解人意。不过,真正对幽默作系统阐述的则是他的《论幽默》0在林语堂看来,幽默不是粗鄙显露的笑话,或是什么样的笑料段子,而是文化发展中文化内涵外显的另一种形式,其中更多睿智,更多洒脱,更多凝重。

身处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林语堂的思想是颇为复杂的。他对现实虽有着不满,但又难以寻得较为理想的出路。所以就选择了一条自由知识分子的中间道路:既可保全个性自由,又不随

波逐流,满足于自身的闲适之趣。可以说,林语堂的闲适散文就是这种特殊政治环境和文化语境的产物,这既是林语堂对自我“超政治、近人生”、注重“闲适”“幽默”“性灵”创作理论的具体实践,更是他对自我个性心理、人生态度的诗意阐释。

《周作人散文集》周作人著

大抵人们谈到周作人,总是把他归结为与林语堂类似的闲适文学的代表人物。总的来说,没什么错处,但同样是闲适文学的代表人物,周作人与林语堂又有着不同之处。周作人的闲适中往往都带有一种苦茶般的酽昧,总搀杂着几分忧郁、惆怅。林语堂的闲适才是真闲适,文章中跳动的是幽默和豁达。《周作人散文集》收录了周作人的大部分散文,从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周作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年代。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周作人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他们既迥异于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也不同于以胡适为代表的所谓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可以称之为闲适派知识分子。这一派别的散文同明清流行的“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文学一脉相承,形成了冲淡、清涩、平和为特色的闲适文学。

周作人很早就有了“苦茶庵”的斋名,这可谓是自得之谈。所以,有人认为周作人文章的所谓闲适,其实只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他的散文,闲适与驳杂集于一体,渊博与深邃凝于一身,简素与苦涩相得益彰。其中,“说道理”、“讲情趣”是周作人创作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他也以此自得。道理和情趣均来自读书和生活。情趣得之于品,道理得之于思。道理与情趣编织出了闲适、高雅、独异的文字。尽管,品思之外我们还能嗅到文字之外的幽苦气息,若斋中的苦茶,苦斋外的苦雨。1924年,不到四十岁的周作人就写过这样的话:“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此外别无想做皇帝的野心,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

描写父亲的经典散文 第10篇

6月17日,我接到了儿子在学校给他爸爸打来的电话,他说:“今天是父亲节,祝他爸爸节日快乐”!我顿然醒悟,今天我也应该回下娘家,和父亲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虽然,和父母同生活在一个小城,但因平时工作繁忙,也顾不得常回家看看,只是隔三岔五打一两个电话问候一下,没什么事也就懒得回去了,总把闲时的时间安排在自己身上。

今天听到儿子的祝福,我记忆的影子就开始慢慢的拉长、拉长……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是很严励的,虽然从没被他打骂过,但他说起话来,总是让人生畏。父亲兄弟姐妹六个,他是长子,年轻时参过军,退役后便分在县城工作。

在老家,村里乡亲对父亲总是很敬重,每次父亲回老家,乡里邻居都会来家里坐坐,唠唠家常,也唠唠山那边的事,似乎父亲总会给他们讲很多很多山那边的故事,而他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在乡里邻居的眼中,父亲象是他们的大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可在我的心里,父亲象是一座崴崴大山,高大威严,让人望而生畏,而从不敢走近他的身旁,更不敢奢望他会笑着对你说话,我在外读书的三年,我的记忆中没有收到过父亲的.只字片语,虚寒问暖只有母亲的字迹。

一晃时间过去了二十一年,我参加了工作,回家少了,再后来,我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回家就更少了。在我准备生儿子的时候,父亲病重,展转去了几个城市的医院治疗,未见好转,最后转至医科大学附院,在住院期间,我一直没能到医院看望父亲,尽尽儿女孝道。因为,儿子已经出生,那个年代,交通真的还不是很发达,没有手机,去省城只有火车。孩子还在月子里,我不知如何长途跋涉带着孩子去服侍父亲,还好有老公去了,能亲力亲为的为我照顾好父亲,让我心里少了许自责与愧疚。

父亲动了一个很大的心脏手术,病因复杂,好几种病纠缠一起,开膛破肚历尽人间生死,最后,总算逃过一劫。

当父亲痊愈出院回到家中,我带着孩子一起回家,看到了父亲的笑容,那笑容里没有了威严,有的,只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慈爱,突然间,我感觉父亲好亲切。从没敢正眼望过父亲,这一次,我认真的看着父亲,发现,父亲老了,也瘦了好多,但让我欣慰的事是我还能伴着双亲同享天伦之乐。

似水流年,孩子十七岁,我也步入中年,但今年却是第一次为父亲过这样的节日,看着父亲眼角一道道的皱纹,心里不由感慨万分,不由举起酒杯,由衷的对着父亲说:“爸爸,今天是父亲节,您的节日,我祝你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父亲开心的笑着,母亲也接着祝福,一家人都举起了酒杯,一起同祝愿。

描写爱情的经典散文 第11篇

一个人的生命里,

擦肩而过的人有千千万万,

有几个是知音,

有几个是深爱自己的人。

与其众里寻求千百回,

不如疼惜眼前真情人。

茫茫人海,

可以找到一个心爱的人,

这是多么大的福气。

或许没有你想象那么好,

应该也不会糟糕到哪里,

所以知福惜福好好珍惜。

相爱的`时候需要真诚,

争执的时候需要沟通,

生气的时候需要冷静,

愉快的时候需要分享,

指责的时候需要谅解。

多说关怀话,

少说责备话。

可以随时牵手,

但不要随便分手。

做好自己的本分,

不要为了讨好对方改变自己,

当然,

也不要为了某些因素,

固执不通。

描写时光的经典散文 第12篇

时光岁月无情,恰如白驹过隙,一晃一年过去了。今天成了昨日,明天成了今日。钟表秒针有规律的不停旋转,推动着分针、时针按既定节奏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转。弹指一挥间,我遵循着时光岁月交替循环,由小学到大学,由工作岗位到批准退休,在人生旅途上整整度过一个甲子。这六十余年感受最深的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光阴似水不等人。人的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虚度了光阴,古人比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虽无价,但比金银金贵。“失了寸金还有可,失去光阴哪里寻”。这些循循善诱的教导,不时在我耳边响起。我也曾有过少年时代,但由于命运与世事不济,虚度过大好年华的金贵光阴;中年之后,也常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悟,也曾试图奋斗过、拼搏过,触摸过已经远去的光阴,已经消失的青春。曾记否,这无影无踪稍纵即逝的时光,给奋斗者留下了辉煌的业绩;给勤劳者留下了载入史册和记忆墨香书刊和深造的机会;给一线建设者留下了城市的高楼大厦;给实业工人留下了创造飞机、卫星火箭、火车、汽车、钢铁、石油、高分子材料等辉煌业绩;给科学家留下了无限创造的欢乐;给辛勤耕耘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留下了桃李满园、人才济济;给广大农渔民留下了瓜果飘香、麦米增收、鱼满仓、金满囊;给社会各行各业留下了诸多神韵惊奇和安宁。如今新世纪、新常态、怀念时光岁月,更有一番别样韵味。

当我接送长孙女嘉怡去小学上学的时候,我有回忆起我的青少年时代,那种对光阴的感受,总以为时间过得太慢太慢。因为吃不饱肚子,心里常想着快点过年;在课堂上听课总盼着早点下课,在野外摘桃、杏、瓜果和酸枣……。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只觉得弹指一挥间,对光阴的感受如同翻了个儿。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这么一晃而过,像走马灯似的。上了岁数的人们总叹息时间过得太快,孩子们总抱怨时间过得太慢;中青年正是创业的旺盛期,总感觉时光不够用。时光的快与慢,各年龄层次的人,有各自感受和对生活艰难不易。我总认为,人的一生要对光阴有所交待,总要在时光中有所作为。前苏联大英雄保尔柯察金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他不因自己的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自己的虚度时光而感叹”。对社会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们在这伟大的时代总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因此,一样的性别,一样的年华,却对时光的认识不一样,人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不论民族、不论性别,也不论年龄文化。只有顺应这浩浩荡荡的改革大潮,适应“四个全面”的新常态。在各自的岗位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紧分分秒秒的光阴,创造性地勤奋工作艰辛耕耘,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来,对社会、对人民、对时光、对自己的人生有所交待。

描写生活的经典散文 第13篇

作为父爱的施与者, 父亲对“我”的爱在《背影》中的三个细节上表现得尤为动人。

《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以“背影”为题, 本身就有难忘父亲“背影”之意, 而父亲的“背影”从人的感官角度来看就是视觉效应, 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来说则为肖像描写。全文提到“背影”的地方共有四处, 文章开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文章第六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文章第七节“又看见那肥胖的, 青布棉袍, 黑布马褂的背影”。第一处和第四处的背影为虚写, 是作者回忆与想念中的“背影”, 有点题和升华主旨的作用。第二处和第三处的背影为实写, 是作者所写眼前之“背影”, 作者着力描写的便是此处的“背影”, 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呢?

“父亲是一个胖子”, 这是父亲的体型。强调父亲是一个胖子, 是为父亲下面做的事情准备的, 父亲要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 一个老年人 (年龄约48 岁) , 又是一个胖子, 要完成这些事情显然是不大容易的。然而正是如此, 才更显父爱的难能可贵, 明知困难重重, 却偏偏要为儿子冲锋陷阵, 这不能不说是父爱的“迂”, 迂得可爱, 迂得让人为之唏嘘不已。这同样也是父爱的霸道, 霸道得让人不容置疑, 霸道得让人突然产生错觉:父亲还是那个能为儿女遮风避雨的父亲, 还是那个伟岸的身姿。可以说, 这里面所产生的情愫是微妙的, 不易察觉的, 这也正是叙事散文中细节的妙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这是父亲的衣着。父亲的衣着我们可以比较着看:父亲戴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而“我”的是“紫毛大衣”“皮大衣”。从颜色上看, 父亲以黑色和深青色为主, “我”的则为紫色。父亲的衣着色调偏暗, 一为家中刚办完丧事, 衣着当然不能鲜亮;二为父亲年龄大了。据我所见, 大部分的中国男性老年人的衣着都不是太鲜亮的。从材质上看, 父亲衣着以布为主, “我”的衣着是皮质。我们知道, 在中国有“布衣”一说, 即为平民百姓。这种衣着可以看出父亲的落魄与寒酸, 但尽管如此, 父亲仍然“给我做的紫毛大衣”, 这是一种多么奢侈的华贵, 这又是一种多么鲜明的对比。从款式上看, 父亲是马褂和棉袍, 而我的则是大衣。看到这, 我不禁想到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至死都没有脱下他那件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长衫。父亲呢?“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身上随处可见家境的落魄与艰难, 但是再艰难, 也不能苦孩子, 这大概是所有的“中国式家长”的特殊的无言的喜好, 所以孩子的穿着总是最好的。作者在外貌描写上虽然着笔不多, 但是细细读来却无处不见作者之匠心。

古人云, 大爱希声。在《背影》一文中这种现象得到了完美体现。文中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并不多, 只有寥寥的五句话:“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是父亲在回家奔丧时和“我”说的一句话, 当时的情境是祖母死了, 父亲的工作也交卸了, “我”回到家中看见满院狼藉而簌簌流泪, 父亲为了抚慰“我”那受伤的心灵时所说的话, 殊不知, 此时的父亲也沉浸在丧母之痛和工作交卸的双重悲痛之中, 父爱在此时动人闪光。“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这是父亲在决定送“我”去车站后和“我”说的一句话, 当时的情境是父亲因为事情忙, 已经说“定”不送我了, 并且再三“嘱咐”茶房, 几经“踌躇”后做出的决定, 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 在一连串的铺垫之下, 父爱显得异常动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这是父亲在决定为“我”买橘子时和“我”说的一句话, 当时的情境是“我”在火车上的座位已经拣定, 一切事情均已安排妥当之后父亲做出的决定, 父爱的细心在此时表现得特别动人。“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这是父亲在为“我”买橘子之后和“我”说的一句话, 当时的情境是橘子买回来了, 父亲四顾之下, 再无其他事情可做, 再无留下来的借口, 父子不得不分别, 父爱的难言与不舍在此时表现得淋漓尽致。“进去吧, 里边没人。”这是父亲的临别赠言, “里边没人”不正是路上小心, 一路平安的改版吗?父爱的殷殷关切之情在此时得以全面升华。

让我们再来看看文中关于父亲动作的描写:“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句中“蹒跚”“慢慢”一些词语可以看出父亲行动不便。“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句中“攀”可以看出父亲个子不高, 两手上举的情形;一个“缩”字又可以看出月台无所依傍, 上下艰难;一个“微倾”又可以看出父亲为了爬上月台而做出了许多努力。“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句中“散放在地上”可见父亲下月台时的无奈, “慢慢爬下”则又可以看出父亲下月台的艰难。动作描写作者在文中着笔不多, 但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这也正是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

略论经典散文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 第14篇

摘 要:散文是情感的产物,是美的化身,经典散文以其真挚自然的情感和绚烂多姿的语言之美给欣赏者以咀嚼不尽的审美享受。真情和醇美构成了经典散文独特的艺术特征。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是经典散文永恒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经典散文 文情并茂 审美效应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莫不是以其动人心魄的情感力量,拨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而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精品。而散文,更是被称为“情文”。散文比之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形式,其情感性更为强烈和充沛。它更近于诗,但又因没有格律形式的限制,其情感抒发更为自然诚挚。每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都是一扇向读者打开的情感之窗,引读者步入作者的情感小屋,或慷慨激昂,或娓娓而谈,或深情倾诉……使读者与作者同乐共愁。

散文,又被称为“美文”,它的自由之美、构思之美、意蕴之美……无一不有赖于形象生动的语言建构。以自由为本体性格的散文,其语言经过作者情感清泉的浸润,洋溢着作者本我的独特个性,或典雅清新,或精粹简洁,或气势磅礴,或平易自然,或幽默风趣,或机智犀利……虽风格各异,但莫不体现出语言智慧的华彩灵光,给欣赏者以咀嚼不尽的审美感受。

感人肺腑的情怀沁润了优美动人的语言,优美动人的语言抒发了感人肺腑的情怀,真情和醇美构成了经典散文独特的艺术特征,产生了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

一、经典散文的真“情”诉说

“一切文学艺术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但是我以为其情之最真、最痴、最自然者,莫过于散文之‘情。”佘树森在《散文创作艺术》中对散文的表“情”性可谓情有独钟,甚至将之称为“‘情种的艺术”[1],在笔者看来,这并非对散文的溢美,而是对经典散文情感特征的精确概述。

经典散文的情感“最真”,它以“真”而动人,它是作者心灵清泉的真诚灌溉而结出的果实,是作者“心底里流出的蜜”。经典散文的情感“最痴”,它深沉洁净,一唱三叹,读来常令读者有荡气回肠之感。尤其是一些“思人念物,追怀往事”的作品,“痛则切肤,悲则彻骨”[2],其“痴情”撼动人心,令人回味咀嚼不尽。经典散文的情感“最自然”,它不是矫揉造作,精心雕琢的产物,它是作者对人生意义,生命意蕴的真切感受、体验、领悟、挖掘和表达。“亲子情、男女爱、夫妇恩、师生谊、朋友义、故园思、家园恋、山水花鸟的欣托、普救众生之襟怀以及人事发现的愉快……”[3]所有这一切情感,都自然地倾流在作者的笔下,其魅力非那些雕章琢句、扭捏作态的文章所能比拟,所以才能产生经典散文“所独具的‘永远会令人沉醉或深思的审美效应”[4]。

巴金谈到自己的“写作的秘诀”时说:“倘使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也只是这样一句话:把心交给读者。”[5]“把心交给读者”,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散文贵真、贵痴、贵自然的真谛。凡是能经得住历史浪沙的涤荡,经得住读者审视的经典作品无不是作者的“心”作。

比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可称之为“心”作中的精品。名曰《项脊轩志》,“项脊轩”这间百年老屋的前后变迁却只是背景而已,贯穿全文的是作者的情感脉络:“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积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书斋之清静幽雅,之生趣盎然,之“珊珊可爱”,都是作者快慰心情的表露。作者置身书斋之中或静思默想,或高声吟颂,小鸟为伴,月桂为朋,那种融融之乐和少年无忧无虑的活泼情致,透过那自然清新的语言直入读者的心底,让读者与之同享悠然自得的“可喜”。祖母的亲切关怀、谆谆教诲亦可喜之事,然言犹在耳,斯人已逝,作者禁不住伏案大哭: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十五字而已,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后文忆与妻子的生活片段情真意切,而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尤令人感怀不已: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应该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然而这美丽的景致在归有光的眼中徒增凄婉哀凉罢了!枇杷树为妻子去世之年亲手栽种,其情其景如在眼前,转瞬间树已亭亭如盖,栽树之佳人却早已香消玉殒,睹物思人,怎不令人肝肠寸断!

《项脊轩志》一文,作者或融情于景,或寄情于事,或直抒胸臆,其真挚的情感在人、事、景的描绘中流诸笔端。其悲其喜,几百年来让多少读者为之唏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司马迁《报任安书》中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的志向;诸葛亮《出师表》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贬谪在外,潭水为伴的凄凉落寞……千百年来多少读者为之撼动心襟,不能自已。

现当代的经典散文亦是以其情感的真挚、自然而动人心魄。林觉民《与妻书》中对亲人的深情与牺牲一己、换取同胞自由的大义凛然,曾让多少读者痛彻肺腑;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沉痛悲愤之情,曾经感染了多少仁人志士从而在沉默中崛起;朱自清《背影》中蘸着泪水勾画的那个艰难替儿子买桔子的父亲的“背影”,曾经多少次撩拨了为人子女的心弦……

情感无国界,外国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同样是以情动人的典范之作:罗曼·罗兰娓娓地叙事,表达的是母亲对儿子那份执著而又独特的爱(《我的母亲》);乔治·桑对乡村冬天温馨图景的描绘,凝聚的是她对宁静淡泊、自然纯朴生活的向往;海伦·凯勒三天奇特的光明之旅,传达的是她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假如给我三天视力》)……

遍观古今中外的经典散文作品,其情之真、之痴、之自然,如是也。大浪淘沙,那些空洞无情或应景造情的作品,终因其矫揉造作的虚假之情而被欣赏者摈弃,惟有情真意切的经典之作才会在文学的殿堂中散发永恒的魅力。

二、经典散文的辞采风韵

散文的魅力,来自于真情,也来自于语言,因为无论是深刻新颖的思想、感人肺腑的情怀还是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都是融于语言之中的。经典散文的语言“简洁凝炼、形象生动、清新自然、富有节奏感并饱蘸诗意”,“讲究文采”又“亲切自然”[6],既有美雅之趣,又有生气灵机,给人一种“如听天籁的愉悦”之感(杨道麟教授语)。而具体到每一篇散文,又因作者的年龄、气质、喜好和情感表达需要的不同呈现出摇曳多姿的不同风格,使散文的语言平添一种绚烂多彩的美。

散文绚烂多姿的辞采风韵,很难一言蔽之。林非说优秀散文的语言应“清澈流畅而又蕴藏着感情浓度和思想力量”;佘树森说优秀散文的语言是“华正与朴相表里”;凌焕新认为优秀散文的语言具有“表达思想感情时的适意美”、“语句结构方面呈现的错综美”、“语调声调所显示的节奏美”[7]。他们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散文语言意韵、音韵和形式上的美质。

(一)经典散文语言的意韵美

经典散文语言的意韵美,即凌焕新所说的“适意”,林非所说的“蕴藏着感情浓度和思想力量”,它体现为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自然亲切中体现出语言的智慧,飞扬的文采与内容的美相统一。

比如石评梅《心之波》中望月沉思的一段:

今夜的月儿,好像朵生命之花,而我的灵魂又不能永久深藏在月宫,躲着这沉浊的社会去,这是永久的不满意呵!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定而不变的,没有绝对真实的。我这一时的心波是最飘忽的一只雁儿,那心血汹涌的时候,已一瞥的追不回来了!追不回来了!我只好低着头再去沉思之渊觅她去……

这是作者自己心灵的絮语,那细腻柔婉的哀思愁怨在如清泉般自然、清凌而又优美的语言中涓涓流淌。“月儿”是“朵生命之花”,“心波”是“最飘忽的雁儿”,这些美妙的比喻似信手拈来,那么自然妥帖,不饰雕琢,却有一段天然的风流,让人咀嚼玩味不尽,显示出作者出色的语言功底与智慧。

经典散文语言的意蕴美在同题散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老舍的《我的母亲》语言质朴深沉,罗曼·罗兰的同题作品却带着几分谐趣,东方母亲的淳朴,西方母亲的独特,在不同的语言风格中得到完美地凸显。

(二)经典散文语言的音韵美

经典散文的音韵美,即散文语言在音节、声调、节奏上表现出来的音乐美。

比如我们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等叠词连用,“零星地”、“袅娜地”、“羞涩地”等修饰词连用,形成一种舒缓悠长的旋律之美。一连串比喻构成的排比句式,又与前面的散句形成整散、长短的变化,在重复与变化的组合中,体现出和谐的节奏之美。细细读来,其感觉正如作者文中的话:“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再看余秋雨的《逍遥游》:

栩栩然蝴蝶。遽遽然庄周。巴山雨,台北钟。巴山夜雨。试目再看时,已经有三个小女孩喊我父亲。熟悉的陌生,陌生的变成熟悉。千级的云梯下,未完的出国手续待我去完成。

这段文字在韵律上有韵无韵相互交融,句式上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声调上高低起伏变化,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作者像一个出色的音乐家自由调度着每一个文字音符,张显出经典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质。

(三)经典散文语言的形式美

经典散文语言的形式美,即散文语言外在形式上的美感。它或表现为行文的整齐有秩,或表现为语句的长短参差,或表现为色彩的明丽绚烂,给读者带来视觉上、听觉上独特美感。

从前文的许多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散文大家钟情于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法的运用,这不仅增强了语意、语音上的表现力,而且在句式上形成一种整齐而又错落变化的形态,给读者以形式上的美感的享受。

还有许多散文作家钟情于运用色彩来绘景、写人、状物,使散文的语言充满了一种绘画美。苏雪林《我们的秋天》一组散文中豆荚、黄昏甚至连小宝宝都充满了色彩!作者用她的生花妙笔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画卷,诗情与画意都在这彩色的语言中流淌。

经典散文的语言可以观、可以听、可以心会玩味,它独特的形式之美、音韵之美、意蕴之美,使散文在文学大观园里独享着“美文”的名誉,它与作家的真挚情感构成了经典散文的两翼。真挚的感情经美“文”而愈感人,美“文”融挚情而添灵性。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经典散文永恒的魅力所在。

注释:

[1]转引自方遒:《散文学综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11页。

[2]傅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8页。

[3]李泽厚:《美学三书》,转引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99页。

[4]方遒:《散文学综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10页。

[5]转引自傅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81页。

[6]曹明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68页。

[7]参考方遒:《散文学综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20页至122页。

上一篇:期末考试叙事作文下一篇:(读书笔记)追根究底,《世说新语》中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