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礼物范文

2024-09-09

第九单元礼物范文(精选7篇)

第九单元礼物 第1篇

献你一束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词,并理解有生词的意思。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有特点的句子。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从冠军到失败者的人内心的落差,体会到他们更需要鲜花、鼓励。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3.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生字,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确立目标

(一)读课题,初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题,初步感知献花的真诚。2.指名读文章,出示读书方法。

(二)汇报交流

1.初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识字学词:易错字词读音、重点词语理解、运用。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失败者、走进她的内心世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文章向我们讲述是怎样一个失败者?圈一圈、画一画、点一点、适时进行文本批注。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换自学结果。

三、理清思路,合作探究

1.品读失败者的沮丧、愧疚:(1)勾画文本内容,读出相应的句子。

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谈体会和感受,感情朗读文本。

抓住“垂”“怕”等重点词语深入体会和感受失败者痛苦、沮丧的内心世界!(2)联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理解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3)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品读失败者所承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压力: 3.出示拓展文本:

(1)体会文本中的运动员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朗读文本,体会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感受运动员的不易。(2)出示文本中的语句:

“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精神的压力。”

(3)学生结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

四、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出示6—11自然段对话部分。

1.思考:这花该不该献给这样的失败者呢?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点一点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词语,结合这些句子和词语谈谈你的体会。学生练读对话,升华体会和感受。

2.结合学生体会,适时出示录像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运动员所付出的努力、用尽的汗水和力量。

3.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对于失败与胜利的更深理解。

(二)体会“奇异的力量”。

这“奇异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奇异的力量”指的就是女服务员给予失败者的安慰、理解、肯定、宽容„„

五、升华情感、总结全课

(一)这冯骥才的疑问,你现在有答案了吗?你能将这句话换种说法吗? 出示文章首尾句:

首句:“鲜花,理应是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会献给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

尾句:“怎么?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要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和感叹句。

花,送给凯旋的英雄,要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二)课堂练笔。

1.如果我是她的追星族„„

2.如果我是一位曾经多次报道她凯旋的记者„„ 3.如果我是她的亲朋好友„„

教学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机场女服员向失败者鲜花的原因。体会鲜花理应献给失败者,鼓励和支持他们。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确立目标

上节课我们感动于失败者痛苦的内心世界,感动于他的悲情故事,更感动于女服务善良、宽容的心。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

二、品读文本、升华心灵 第二课时

(一)品读“她”曾经辉煌时机场欢迎的场面: 1.品读相关语句,体会曾经辉煌时机场欢迎的场面。

学生结合第四自然段中的“许多、塞、抱不住、空前、死死纠缠、几十束花------”等相关的词句体会场面的热烈。

2.那时的她心情又如何?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对比体会两年后的今天机场大厅场面:

学生结合第5自然段相关词句,体会机场里无人关注时,她的失落。

(三)体会插叙的作用。

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两年前的空前热烈的场面? 学生通过相关段落内容的对比,体会插叙的作用。

(四)结合文本,谈谈对胜利与失败的理解。

1.整理有关失败的古今名言名句。

2.结合收集的有关失败的名言谈谈你对胜利和失败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感悟、回归主题

1.出示本单元主题──礼物,指导学生体会礼物的深意。结合生活经验与实际,进一步体会礼物的真谛。(1)献礼物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真挚的情感。

(2)礼物可以是有形的礼物,还可以是无形的礼物。(一个拥抱、一次赞许、一句祝福的话语„„)

(3)礼物呈送的人不一样,呈送的方式也不一样。2.感悟生活中的特别的礼物 3.练笔:特别的礼物

二、拓展阅读、感悟心灵 出示:《失败的力量》

《雨后见彩虹》

《亲吻你的铜牌》

《回忆失败,不是我的风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微 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生字,了解新词“转瞬即逝、善良淳厚”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微笑的内涵和价值,树立人人献出微笑、社会更和谐。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诗歌,理解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树立给予他人微笑自己也能开心、与人为善才能和谐相处的意识。

2.以微笑引入本课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诗歌,理解“为什么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然后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微笑的作用。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确立目标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4)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 隆与窿 顿与吨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板书设计:

微 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读写结合,说一说、写一写自己遇见过的“微笑”。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确立目标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说说微笑会带给我们什么?

微笑会带给别人、带给自己快乐,微笑有着巨大的作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逝()隆()顿()

浙()窿()吨()

淳()效()然()

享()较()燃()2.缩句:

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它是朋友间交流的暗号。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先自己背诵,同桌检查,指名背诵

齐背课文

四、学唱《歌声与微笑》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2.学生学唱、齐唱

五、小练笔

1.可以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关微笑的事情 2.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再进行仿写的练习

提出要求:条理清楚,叙述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修改小练笔。

板书设计

微 笑

花费少

价值高

作用大

永远微笑吧!

时间短

人人需要 最好的身份证

回忆长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我的摘录笔记”中的词句。2.读一读,想一想,体会道理。3.积累有关礼物的名人名言。

4.拓展阅读《礼物》和《奇怪的圣诞包裹》。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礼物》,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阅读《奇怪的圣诞包裹》,体会叔公思念故土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

2.阅读《礼物》,体会父亲为女儿送礼物、女儿收到礼物的心情;阅读《奇怪的圣诞包裹》,体会叔公思念故土的情感。

教学内容

1积累“我的读书笔记”中的词句。2.读一读,想一想,体会道理。3.积累有关礼物的名人名言。

4.完成拓展阅读《礼物》和《奇怪的圣诞包裹》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经过前面的学习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可明理是不够的,还应该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二、理解词语

1.出示词语:

第 一 课 时

反思 抱歉 后悔 惭愧 内疚 自责 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 冰释前嫌 2.运用多中方法理解词语。

这是一类怎样的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接着往下写吗?

三、谈体会

1.对于这些词语,哪几个所描绘的感受你的体会最深?选择一个或几个谈一谈。(1)同桌互相谈。(2)指名谈。2.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练笔:

选择一个写下来。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完成“畅所欲言”,针对《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展开讨论,谈谈对“什么是最好的礼物”的理解。

2.完成《初显身手》,设计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在一个节日或特殊的日子里赠送给你相赠的人。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采访身边的值得尊敬的人。

二、明确采访过程

1.要求:先与同伴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进行这项活动(1)学会些采访提纲(2)抓住中心设计采访问题。(3)采访时要有采访记录。(4)采访后,要有活动小结

3.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被采访对象,编写采访提纲。

4.师巡视指导共同参与。5.学生采访过程。(双休日)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明确要求:

将自己小组的采访记录展示出来,全班交流。2.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给予适当指导。3.练些活动小结。

四、活动评价

1.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地、激励性的评价。2.评价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口头的当众表扬,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看到各自的优势与进步,意见应中肯。

第九单元礼物 第2篇

一、口算。

1.350―50= 2.60×2= 3.280÷7=

4.70×10= 5.960―0= 6.0÷38=

7.1×157= 8.142十58= 9.25×4=

10.10.5―8 11.1.4+0.4= 12.5.8―1.2=

二、检验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三、选择。

1.一箱可乐有6瓶,一瓶可乐可以倒了3杯,一箱可乐可以倒( )杯。

A.18 B.9 C.11

2.三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进行了两次测试:第―次测试得100分的同学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同学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 )人。

A.3 B.5 C.7

(4)只有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2 B.4 C.6

(5)只得过――次100分的有( )人。

A.13 B.15 C.10

3.

4只狐狸的重量相当于( )只小鸭子;一只袋鼠的重量相当于( )只小鸭子;一只小鸭子重200克,一只袋鼠重( )。

4.计算432÷(6×9)时,应先计算( )得( ),再算( 教育)。

四、应用题。

1.某工厂有180人,其中每个人或者会打乒乓球,或者会打羽毛球,或者两样都会。现知道会打乒乓球的有80人,会打羽毛球也会打乒乓球的有20人,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只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

2.药厂生产3600瓶灭蚊灵,如果每20瓶放在一个纸箱里,把这些灭蚊灵分给6个商店去经销,平均每个商店分到多少箱?

3.如果用2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用8只羊可以换2头牛,那么,用3头牛可以换多少只兔子?

4.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表演,每行站15人,正好站20行,如果要求站30行,每行需要站多少人?

5.李老师批改数学试卷,班上有48份试卷已经批改好12份,剩下要在2小时内完成,平均每小时要批改多少份?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情景题)有8个学雷锋小组为社区做好事,平均每组6个人,共做好事96件,平均每人做好事多少件?

2.(图形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探究题)算出每种水果的重量,再填空。

第九单元礼物 第3篇

第九单元教案 第4篇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月光曲》和《林中乐队》。《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详细记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的过程。《月光曲》写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鞋匠兄妹,被他们对音乐的热爱、痴迷而感动,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林中乐队》形象的描绘了大自然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对国歌太熟悉了,能熟背歌词,但要理解得很透彻那需要一点的时间。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通过理解课文,了解贝多芬所具的卓 越才华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学习他美好、善良的心情 ;并通过欣赏《 月 光 曲 》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陶冶爱美的情趣。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重点难点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

3、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4、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5、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最强音。(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11、指名回答。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师:下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师:说一说你喜欢这个小节的原因。

4、分组齐读。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四、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 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提问书写,教师指导。

4、听写词语。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月光曲》。

2《月光曲》 教学目标:

知识;自学生字新词。

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

思品: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知道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热爱劳动人民的伟大的音乐家。

学习重点:

1、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的朗读课文。学习难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投影片剪辑录像。

2、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段钢琴曲—《月光曲》。(放录音)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创作的吗?又叫什么名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齐读课题。

二、自读悟情

1、出示自学提示:(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描绘了《月光曲》的内容?想象描绘的景象。

(2)《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贝多芬又是怎样一个人?(3)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作好简单的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生读第9自然段,谈《月光曲》的内容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教师随机板书)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2)分清事物与联想:

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是联想)是谁的联想?(兄妹俩)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呢?(默读第九自然段,把描写皮鞋匠听着钢琴曲时面前出现的景象的句子划下来,通过“好像”一词让学生知道这景象并不是事实,而是皮鞋匠的联想,并引导学生从“静静地听着”了解到这个联想是由贝多芬弹的曲子而引发的。)

师: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在前面写上:柔和徐缓有力快速高昂激荡)

(3)想象这些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由读—欣赏录像剪辑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诵读—教师随机示范—评读。)师: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样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尔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有低沉波谷,是不是?这样,就使乐曲的旋律更丰富了,你听了这首曲子好像看到了什么?

(4)如此美好的乐曲,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那么,贝多芬的创作激情、创作灵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谁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观点: A、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引导感悟“要是......那么多好啊!”“......太贵了,......又太穷.”“随便说说”等)

B、是因为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引导感悟“多纯熟”,“感情多深”等.)C、是当时的环境使贝多芬触景生情。(引导感悟:“披上银纱”,“格外清幽”)(5)现在你还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是反映贝多芬那天晚上和穷兄妹俩接触的过程和他的感情变化的。)

(6)指名说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贝多芬又是怎样一个人?

三、课外延伸:

1、师: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让我们借助课外资料去感受贝多芬的音乐魅力。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仿写练习:给《荷花》这一段加上适当的联想:

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式各样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四、作业:完成仿写。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柔和徐缓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快速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高昂激荡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3《林中乐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有各种小动物的音乐。

2、师: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回答。

4、师:在森林中,各种小动物的叫声都是美妙的音乐,他们共同组成了林中乐队。

5、板书课题:林中乐队。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其余同学仔细倾听,听一听他们的朗读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读音。

2、学生读后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学生读生词。

(2)用形象法理解词语。重点:带“口”字旁的字。

3、初步感知文意。

(1)师:大家扫清了阅读的障碍,大家来找一找“林中乐队”的成员有谁呢?找到后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到底乐队奏出怎样的乐曲。

(2)四人小组交流。(3)指名回答。

三、小结

这么美妙的乐曲是谁演奏,作者为什么能描绘这么美妙的景色,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

第二课时

一、看图说话

1、师: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指明回答。

二、细读理解课文

1、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用直线画下中心句。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3、学生根据自己刚才的阅读回答。

1)师:用课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2)过渡:走,让我们走进林中,听一听这些美妙的音乐吧。

3、再指名读课文。

师:林中的音乐都有哪些?分别在哪个自然段描写了? A第一自然段:夜莺的特点。B第二自然段:各种动物的声音。

C第三、四自然段:小洞“乐器”和“演奏方法”。

4、师:你喜欢哪一种音乐?把这个自然段读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汇报。)A、有感情朗读

B、师:你想象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C、学生想象后回答。

D、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及时给予评价。

5、师:这些音乐都是由哪些动物演奏的? A、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B、齐读和指名读相结合。

6、师: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你都了解到什么?用曲线画出来。A、指名学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B、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

1、师:你认为林中还有哪些动物的演奏?

2、指名回答。

四、小结

1、以前我们曾经了解过海底世界有奇妙的声音,今天的学习,又让我们领略到了大森林中的音乐,现在就来谈谈你的感受。

2、师:那么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3、指名回答。

4、师:作者感叹道:森林里的乐队就是这样组成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一下林中乐队的奇妙吧。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语文天地——读一读。板书设计 林中乐队

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 各唱各的曲子 各用各的乐器 各有各的唱法 各有各的奏法 《语文天地》

第一课时(摘录笔记、读古诗)

一、摘录笔记

1、全班齐读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2、师:大家在读完后发现,它们都是好词、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点词句。那么,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句子吗?

3、学生合作找到重点句子。

4、全班交流。

5、师:你能说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指名回答。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写 《林中乐队》拟人手法

7、举例说明。

A、血肉:比喻为抗击入侵者而拼搏的人们。

B、长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坚实的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C、魔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古诗

1、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围绕着“音乐”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象声词来表示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齐读古诗。

3、自学并交流古诗的含义。

4、学生交流预习资料。

5、学生质疑诗意。

6、全班交流讲解。嘈嘈:声音沉重悠长。小弦:指最细的弦。切切:弦声幽细琐碎。第二课时(自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

三、体会思想

1、讨论: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

2、指名回答。

3、师: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4、师: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个人汇报。

(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拓展

1、师: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

2、指名回答。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音乐)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假如世界没有了音乐。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引导习作主题。

A、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B、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胆地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D、拓宽视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学生开始习作。

7、修改习作。

8、抄清习作。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积月累”,丰富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2、实践活动组织完成“初显身手”。

3、完成习作指导,学习《太阳城》,了解太阳的作用。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在生活、工作、城市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太阳能创建幸福家园的美好前景。

教学重点:

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从感性上理解抽象的事物。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出示书中的例子。

2、观察这两句话的特点。

3、请你积累一些这样的句子。

4、读一读。

二、初显身手

1、你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你对阳光的理解吗?

2、选择实验地点,准备实验工具。

3、仔细观察,做好相应的准备。实验步骤:

1、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感受阳光。

2、集体演示交流,分享成功。

3、谈自己的收获。

4、撰写阳光报告,(与习作相结合)第二课时

一、学习《太阳城》,感受太阳的威力。

1、了解各个自然段的段意并分段。

2、读课文针对问题进行研讨学习。

3、如果你是太阳城的小公民,你会如何学习、生活?你还会向我们介绍太阳城的哪些有趣的东西。

二、出示习作要求 任选一题,写一写:

用“你”称呼太阳,写一段文字或一首小诗。撰写一份搜集阳光的报告。

想象作文: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

三、分析作文题

四、金钥匙 板书设计: 太 阳 城

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 金钥匙

1、认真倾听,仔细观察。

第九单元小结 第5篇

一、单元检测情况分析

参加本次测评的学生共有49人。三(1)班25人,总分记2239分,平均分为89.6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0%。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1分。

三(2)班24人,总分记2261分,平均分为94.2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6.7%。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6分。

二、本单元学生存在问题

1、从多条信息中如何准确选择与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信息,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2、同一个生活情境下,考察了学生能否准确地利用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出现错误的同学可能在理解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复习中加以练习。

3、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同时对基础知识掌握理解不牢固,不充分,纯粹死读书,稍一变化就无法操作。

三、教师教学的得失反思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建立初步的排列和组织的数学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一是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二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是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四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下步教学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2、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避免学的比较死。

3、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4.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

第九单元作文教案 第6篇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课教学选择的话题“礼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使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二、设计目标

1、能回忆生活,从亲身经历中选取写作素材。

2、能以“礼物”为话题写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

三、所用时间

本课教学共计60分钟,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指导选材30分钟,学生写作20分,讲评10分钟。

四、所教年级

五年级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真让人高兴,老师想为大家唱首歌,你们想听吗?

2、师生互赠礼物。

(1)教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后,学生鼓掌。

(2)引题:谢谢大家的掌声,你们的掌声鼓励了我,使我充满了信心,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能合作得非常愉快。同学们,刚才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送给我热烈的掌声,其实我们已经交换了一份礼物。(板书:礼物)

(二)指导选材

1、理解“礼物”的内涵。

(1)同学们,你觉得“礼物”代表什么?

(指四———五名学生说说)

(2)过渡:对,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都藏着一个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聊聊礼物的故事吧!

2、说说礼物的故事

(1)同桌交流

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你曾经收到过什么礼物?或者送出过什么礼物?把你经历的事和同桌交流一下。

(2)说说收到的礼物

①我们先来聊聊收到的礼物。(板书:收到)谁来说说你的故事?

(引导学生从收礼的时间、对象、内容上多角度说,说清一件事的主要内容。)

时间:生日、节日、其他(生病、离别、做客„„)

礼物对象:同学、朋友、长辈、亲戚、父母„„

内容:吃的、穿的、用的、玩的„„

②层层拓展:

a、你收到过自己非常喜爱的礼物吗?(板书:非常喜爱)

b、你是否收到过意想不到的礼物?(板书:意想不到)

c、你收到过梦寐以求的礼物吗?(板书:梦寐以求)

d、教师补充事例:《教师节的礼物》

每年的教师节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我总会收到学生的礼物,今年也不例外。我收到了许多礼物,最多的还是贺卡。这些贺卡有的是学生精心选购的,有的是亲手制作的,每张贺卡上都写满了对我的祝福,这些贺卡我一张也舍不得丢掉,我把它们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空闲时翻一翻,看一看,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这时候,我就会想:做老师真好,做老师真幸福。

e、在你收到的礼物中,有没有什么礼物被你好好保存着?(板书:精心保存)

(以上a、b、c、e环节,教师随机追问,重点从礼物蕴含的情意及喜爱的理由、表现上进行挖掘。)

(3)说送出的礼物

①拥有是快乐的,付出也是美好的,下面我们来聊聊送出的礼物,谁来说说你的故事?(板书:送出)

(教师点评,随机引导学生说出如何精心准备礼物,怎样送出礼物,送出后对方和自己的表现、心情)

②拓展礼物的范围:你觉得礼物必须是一件东西吗?说说你的见解。

③对,礼物并不一定是一件实实在在东西。比如刚才老师送给大家的歌声,你们送给我的掌声,甚至一句祝福、一声问候、一个电话都能作为礼物。这样的礼物往往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你们送过这样的礼物吗?

④小结:听了那么多礼物的故事,让人觉得礼物真是件好东西。的确,有位诗人就曾这样说过:“礼物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田;礼物是一丝柔柔的春风,吹走了心中的烦恼;礼物是一条涓涓的溪流,唱响了深情的赞歌;礼物更是一杯芬芳的美酒,陶醉了我们的生活。”

(4)说其他的礼物

①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非常希望拥有但还没有得到的礼物?(板书:期盼)

(教师了解为什么想得到这样的礼物?打算怎样得到它?如何对待它?)

②同学们有没有打算送但还没有送出的礼物?(板书:未送)

(教师了解原因,鼓励学生大胆送出礼物,敢于表达自己的心意。)

(三)学生写作

1、提出写作要求:

礼物的故事多得说也说不完,那么就让我们拿起笔写下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关于礼物的事,请写出礼物的由来,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可以以“礼物”为题,也可以另起一个漂亮的题目,希望大家的题目和文章能像大家的故事一样丰富多彩,精彩生动,给大家20分钟时间。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评议习作

请三至四名学生读习作,其余学生担任评委,说说同学写的作文有什么成功之处,你想给他什么建议。(引导学生从选材是否新颖独特,构思是否巧妙,表达是否生动等方面进行点评。)

附:学生作文题目《特别的礼物》、《珍贵的礼物》、《惊喜》、《昂贵的礼物》、《一颗钻石》、《一副手套》、《一个甜蜜的吻》、《这样的礼物我喜欢》、《礼物,我想对你说》。

(五)欣赏教师下水文:《一份珍藏的礼物》

六、预设效果

能以“礼物”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话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捕捉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材料,使人人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七、特色提示

1、选题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收到许多礼物,或是节日礼物、生日礼物,或是某种特定情况下赠送的礼物,“礼物”这个话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关于礼物的亲身感受,都经历过礼物带来的喜悦,感受过礼物的传递的情意。因此,这样的话题使学生有亲切感,大脑中有储存,容易激发写作的兴趣和愿望。

2、教学过程安排富有层次性、逻辑性,层层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捕捉到大量富有个性,独特的材料。本课教学分四个板块:收到的礼物、送出的礼物、期盼的礼物、没有送出的礼物。这四个板决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其中“收到的礼物”中分为非常喜爱、意想不到、梦寐以求、精心保存的礼物。学生能想到的礼物往往是实实在在的“物”,因此在“送出的礼物”中又拓展了礼物的范围,礼物有虚实之分,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句祝福、一声问候、一首歌等等。这个环节更深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能力。“期盼的礼物”、“没有送出的礼物”又从新的角度使学生挖掘出更加新颖、更具个性的材料,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本课曾在萧山区级教研活动中经过实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广开思路,当堂从头脑中提取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素材。

3、选材指导,表达指导各有侧重,点到为止。本课是作文选材指导课,重点落在选材上,在学生捕捉到各种材料的同时,教师适时地追问、点评,使学生能从礼物的由来,收到或送出后自己及对方的表现、心情这几方面进行描述,其实是在写作之前安排一个思考、口述的过程,巧妙地为下面的写作作了辅垫,从而能使学生当堂构想作文内容,完成从说到写的过渡。

4、引题、导语设计富有诗意。

叙事不是这堂课的最终目的,文章要写的饱满、强烈,必须以一种感情为线索串连全文,本课教学也是如此。开篇师生互赠礼物,巧妙地引出话题。每个环节的过渡,小结语以诗一般的语言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自然融入礼物蕴含的情感之中,从而能活跃思维,说真话,抒真情,写出动情的故事来。范文:

礼物

那时,我才上一年级还不懂事,学习极差。就在那时,老师给了我一份“大礼”,令我霎时掉下地狱,但也是从那时起,这份礼物让我一步步地走向天堂……

一年级,我就出师不利,遇到了一位十分严厉甚至有些残暴的数学老师。本来就对数学不太感兴趣的我遇到了她,无异于雪上加霜。

她竣冷的外表里透出强烈的自尊心,再看看她凸出的嘴,不难想象,她有多么凶恶。果然,她对于常不交作业、对数学爱理不理的我特别“关照”。只要我一有风吹草动,她那恶狠狠的手掌便向我强攻过来,还要加上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语……让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园丁!如果说幼儿园的阿姨是在山上与我玩耍的好伙伴,那么我的这位数学老师就是把我推下山崖的人!

慢慢地,我成了班里名副其实的差生,对于她的打骂也习以为常。她也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便想出了一个高招……

父母对我非常好,所以我一般都把大大小小的数学考试瞒起来。一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说要给我一份“礼物”。她拿出一张纸条,让我带给父母看。我也没多想,便高兴地交给了父母,他们看完便一同出去了。这时,我才仔细看那张纸条,我只觉得头脑“嗡”的一声!那上面竟然写着:“我是周楠的老师,请你们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愣了,父母要是知道我的程度如此之差,可怎么了得!

不一会,他们回来了,若有所思地看着我,刚想说点什么,又吞了回去,紧接着便叹了口气,走了。第二天来到学校,她对我冷漠依然,而且好像多了一份轻蔑。放学了,我背着书包慢慢地走着,我不敢回家,就坐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我眼睛红红的、湿湿的,想哭,但我极力克制着自己,可又怎么能不哭呢?我学习差,没有人玩,老师对我不好,连对我那么好的父母也唉声叹气的,慢慢地我逐渐由伤心转为愤怒;你让我的父母对我唉声叹气,但我偏要让他们昂首挺胸!我为什么学不好,我就不信,我就要学好给你们看!我拭干眼泪,充满自信地眨了眨眼。

工夫不负有心人,数学的最终成绩出来了,97分。我第一个要给人看的就是父母。在回家的路上,我脸上全是泪,但没哭。

第九单元教学反思 第7篇

七棵树镇中心小学 梁平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说,因此在课上首先要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养成。

《法布尔观察昆虫》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记叙的人物为法布尔——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而且题目也明确了这篇文章所要记叙的事件即观察昆虫。通过题目就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抓住主要事件的描述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本节课我主要到学生以读为主,通过充分的读,实现了读中 自学,读中自悟,读后有得,读中展示。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体地位。但学生收集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很少,太肤浅,在以后的课前布置中,有强调收集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收集意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怀素写字》教学反思

七棵树镇中心小学 梁平

《怀素写字》是一篇介绍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故事的课文,对于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现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本课的教学反思。很多大教育家都倡导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我看来,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实现师生有效对话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也在教学中努力地实践这一点。首先我尽量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微笑、点头以及在学生答错时善意的夸张表情等。其次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尽量用激励性的评价语,如“真不错!”“太厉害了!”“(字)真漂亮!”“来,老师和你握个手。”等。对于学生不太好的回答,我也能给予肯定,同时加以正确的导向,如“能说得更生动些吗?”“能说得更具体些吗?”再次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一水平处,话语中常用“我们”,如“让我们一起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试

一试!”“我来当大家的开头炮!”

如果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有效对话的第一个重要,还有两个条件也不容忽视的。一是教师对教材、教学设了然于心。只有超脱了文本以及设计对你的束缚,教师才会听清学生的话,才可以与学生对话。二是教师应具备相当的教学应变机智。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缺乏关系程度上讲,有些担心学生的回答出差、出错,害怕课堂上出现我应付不了的局面。因此在教学中几次出现了“递词”现象,如理解“好学上进”一词时。想象当年自己当学生时就非常害怕教师这一招,因为它会让自己手足无措,自己想说的不敢说,而老师提醒的又不会说那种紧张和局促犹在心头。

课上我让学生说说有哪些书法家,但我发现学生根本就没有书法家这个概念,也不知道有哪些书法家。应该要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不要只限于书本上的内容。我简单介绍了王羲之等大书法家,并要求学生回家也多了解一些。《怀素写字》这篇课文教了学生怎么样把字写好的方法。在上课时,我就抓住了重点句子:“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一句来研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仔细体会,分清“看清”和“记住”与“笔画”与“笔顺”的关系。朗读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脑子里要浮现出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教材在课后用较大的篇幅安排了笔顺图和和描红练习,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好这一珍贵的资源,着力抓好描红和临写的结合点。写字时让学生再次浮现怀素认真写字的形象,并以此来指导自己写字,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我出示了图片。一是怀素小时候在木板上认真写字的摸样;二是怀素长大之后在墙上挥毫的样子。由说图入手,分别引入对课文第一段、第四段的学习,不仅感受了怀素所写的字的形神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好奇心:为什么怀素可以写这样一手好字呢?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也使倒叙式教学设计得以实施,即先知果,后探因。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了积极因素,提高教学实效。

积极情感的内需,还需要外界施加影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兴趣容易转移,更需要教师以评价为“调节器”,不断刺激学生。在指导“好学上进”这个词时,我提问:“怎样的孩子才能称的上好学上进呢?我们班上有吗?”引导学生理解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就是一名好学上进的孩子。由学生再回到文本,“我们班还有很多好学上进的孩子,怀素小时候就是和你们一样好学上进,你们说该不该表扬他呀?那我们一起来夸一夸他吧!”这时候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能够带着情感来读,也能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一年语文下册九单元《勤于观察的达尔文》教学反思

七棵树镇中心小学 梁平

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欣赏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能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进入学习状态。

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但特别爱听故事。可以说故事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无一注意,延长注意力保持时间,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从讲故事导入,让孩子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所要学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感染力。

在学这篇课文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flash课件,在上课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课件来辅助我的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

不尽人意之处。

在最后,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应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又”“从未”“不捉弄”“仔细观察”,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达尔文非常喜爱小动物,同时通过文本把这种情感渲染到孩子身上,相信这节课就无遗憾。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铁棒磨成针》教学反思

七棵树镇中心小学 梁平

《铁棒磨成针》这个故事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李白的故事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孩子们通过倾听故事,理解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意思,从而懂得做 任何事都要坚持的道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孩子们耳熟能详李白的《静夜思》古诗入手,孩子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位有名的大诗人,引出关于李白小时候的故事。通过视频知道李白小时候是个怎么样的人?后来他遇到了谁?看到什么事?在创设的情景中让幼儿尝试表演,帮助幼儿品味老奶奶的话:只要我不偷懒,天天磨,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磨成针。

接着联系生活实际,出示班上幼儿练琴时的照片,请几位幼儿来弹一些自己拿手的钢琴曲,问问他练了几年了,累不累?如果半途而废了,会有今天的成绩吗?于是孩子们纷纷从自己身上找到成功的事情,曾如意说:我以前不会跳绳,老师教我以后我就天天练习,虽然很苦,但是我不怕苦,现在我已经能跳很多个;李润城说:我小时侯不喜欢看书,看书太累又看不懂就不想看,妈妈给我讲道理,觉得很好玩,以后我就坚持自己看书,现在我能看懂很多的故事;肖伊说:我以前写字有个坏习惯,拿笔手指很难看,现在每天我都坚持练习就改了拿笔不好看的姿势;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事例。帮助理解“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怕苦,需要坚持,才能成功。再谈一谈运动员刘翔腿生病是如何刻苦坚持锻炼而取得好成绩,是否需要这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精神?

最后小朋友听了李白的故事,懂得了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精神。孩子们一个个都下决心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不怕苦,一定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累又看不懂就不想看,妈妈给我讲道理,觉得很好玩,以后我就坚持自己看书,现在我能看懂很多的故事;肖伊说:我以前写字有个坏习惯,拿笔手指很难看,现在每天我都坚持练习就改了拿笔不好看的姿势;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事例。帮助理解“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怕苦,需要坚持,才能成功。再谈一谈运动员刘翔腿生病是如何刻苦坚持锻炼而取得好成绩,是否需要这种“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精神?从而让幼儿懂得“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道理。一年语文下册九单元能说会写《留心观察》教学反思

七棵树镇中心小学 梁平

能说会写《留心观察》旨在通过交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激发他们善于观察的兴趣,为此,我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身边事物的作业,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关细心观察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搜集到的资料,通过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以达到本次交际的目的。结果却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由于设计的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偏难,限制了思维空间和个性张扬,而且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此,没能调动学生主动交际的积极性,交际气氛不够活跃。

在认识到以上设计的不足后,我深刻领会新课标的指导精神,又重新理顺了教学思路。本次设计,我注重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重新定位,始终把自己当作交际过程中的一位主持人,而主角则是全体学生。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这种言语活动就无法进行。因此,我精心创设了几个合作情境,让学生在多个回合中,有层次地进行交际以多种形式进行交际,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交际实践机会,激起学生的交际热情,既增强了学生的观察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语文七色光九教学反思

七棵树镇中心小学 梁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认识了同音字、形近字后,我都有是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学生掌握了引号的作用之后,例举了好多引号的用法。例如: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蓄水库”。我是妈妈的“心肝宝贝”。等等,通过学生举例子,让我了解到学生真正会使用引号了。这也就是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了。还有学生自创格言警句,我真的没有想到孩子的创造力是这么惊人的,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没有想到我班的孩子能创造出这么好的格言警句,真的很让我高兴。为孩子感到骄傲。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学习方法的积累与人文教育。在照样子写一写和日积月累中我都为学生总结了学习方法,这样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在小的情节中我还进行了人文教育。

上一篇:文档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下一篇:美术优质课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