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工艺美术教案

2024-08-31

陶艺工艺美术教案(精选11篇)

陶艺工艺美术教案 第1篇

陶艺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陶艺教学活动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表现力;了解古今中外陶瓷艺术;通过陶艺制作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毅力,细心地、有始有终地去实现创作构思的精神;并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陶瓷分类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传统陶瓷

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

釉下彩 -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釉上彩 -粉彩(明朝年间研发出来的明“五彩”,对陶艺色彩的表现更上一层楼。在坯体上先施用一层色釉(通常为白色)后,先釉烧一次,再以有颜色的釉药绘上各种花纹图案,以低温烧第二次,通常第一次釉烧的底色烧成温度较色釉为高,由于色彩在底釉上,所以称为釉上彩。因为需要釉烧两次 或是多次,故亦称为“二次烧”。)、康彩…等。在经验上,在进行多次烧时,应从最高温烧到最低温,以确保发色准确。现代陶艺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 - 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 - 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现代陶艺 - 表现造型结构与思想理念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型态的结合,让陶瓷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土与釉的结合,融合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有内涵。

由于现代对于化工原料知识的进步,与釉烧技术的发展,加上工业化后机器的制造与发明,陶瓷艺术已经渐渐分家,实用陶瓷与艺术陶瓷各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而釉上彩与釉下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的绝对,所以硬要用任一种分类的原则来规范陶艺的种类,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要想让同学们在一节课中对传统陶瓷、现代陶艺的概念,古今中外的陶瓷史以及几种基础的制陶方法都有所了解是比较困难的。一定要拎出重点,有主有次地向学生介绍。欣赏时挑选的作品要少而精,既要是十分具代表性的,又要是贴近孩子们审美特点,能吸引他们,引起他们兴趣的。讲解概念知识时要简明扼要,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就可,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巩固、拓展。否则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措施:为了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更快更好地使他们了解陶艺,教师要使用生动

简明的语言来讲解,用多媒体等生动直观的手段来教学,并鼓励学生动脑,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拿出陶、瓷两样制品让孩子们比较:陶---厚、烧成温度低、粗、低沉。瓷---薄、温度高、精细、清脆。

2、交流:你知道有关陶艺的事吗?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到的有关知识。老

师帮助、补充。

(1)、陶的起源---人们把编织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一层粘土,使其能够盛水、耐火。新石器时代已制作和使用陶器。

(2)、原始瓷是在制陶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发展的。起源商、周,东汉烧成,细密坚硬不渗水,易清洗。

(3)、制陶瓷的方法---就是以土石为原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器具或装饰品的胚胎,然后置于火中烧炼,使其坚固定型而成为陶器或瓷器。

3、欣赏:(1)、新石器时代---《黑陶鹰尊》用平滑浑圆的大块面塑造丰满发达的胸腹 双腿雄健有力鹰尾支地,与双足形成稳定状态,立体感强,气势非凡。

《旋纹彩陶尖底瓶》细腻光洁色彩鲜明,拉胚、分段拼接等手法,花纹表现韵律和动感。

(2)、商周时代---《鸭形印纹陶壶》有拍印痕迹,制作不刻意求精,使人体味到质朴天真的情趣。似凫有游水面的肥鸭,俏皮可爱,透出浓浓的水乡生活气息。实用观赏两相宜。

(3)、秦代---《兵马俑》与真人真马一样高大,神情各异色彩鲜艳写实有个性。(4)、汉代---《击鼓说唱俑》捕捉舞台上说唱艺人得意忘形的一瞬间的动态,各处细节的刻画深入细致,手法简练夸张,形神兼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青瓷羊》施青釉,匀净无暇,光彩晶莹,肥硕圆实的形态。

(5)、唐代---《三彩骆驼载乐俑》以黄绿白三色为主。骆驼高大强壮精神,人物生动,彩带自然绚丽。

(6)、宋代---装饰手法多眼样,题材丰富,效果绚烂都是前所未见的。《汝窑盘》造型级为简洁虽是一件使用盘器,却塑造出典雅含蓄 的形体。

(7)、元代---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以景德镇为中心。《青花鸳鸯莲纹盆》属厚重的大件器物,却不上失细腻,稳重中有 变化,秀美生动,墨韵味浓郁迷人。

(8)、明代---精益求精,创造出高能的度、高技术作品。

《成化斗彩高足杯》柔美细巧,薄如翼,精致高雅。(9)、清代---成就颇多,器型多样,与绘画结合紧密。

《粉彩人物笔筒》色彩光润柔和,渲染细腻工整,淡雅柔美的风格。(10)、现代陶艺---既有传统技艺技巧和文化观念的传承,也有时代科学进步 和审美的变化。彼德`沃克思:

4、技法:所有的作品都尽量要空心的,泥的厚薄尽量一样,衔接处要粘牢。(1)、捏塑(挖空)(2)、泥条(盘筑、编织)

(3)、泥板(圈围、拼搭、切割、任意)(4)、装饰(压印、划刻、上色、贴花、绞泥)

5、欣赏:古今中外名师名窑作品赏评。

6、重点:陶艺创作最能反映作者的性格爱好,表现个人的风格特点,流露心中的情绪,比较少地受到制约,更多的是尽情发挥,按作者的意愿完成构思,有的作者冷静理智地追求严谨规整的秩序感,有的作者热情奔放地表现自由自在的形式变化----丰富多彩,构筑了多样化的陶艺世界,反映作者的理念和追求。

陶艺工艺美术教案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进行立体造型练习。

2.欣赏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在实践中用捏塑、泥片、拉坯成型等方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3.提高对陶艺作品的审美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泛指以陶瓷为主要媒材,从事艺术创作的活动。在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类文化艺术活动中,陶瓷以其丰富的造型与多彩的釉色,留下了许许多多精美的艺术珍品.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深受学生喜爱。

陶器诞生于火与土的交响之中,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被自然而然地发现的。制陶技术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有着近万年的历史。陶器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从碗、盘、杯、壶等日用器物扩大到现在的建筑、室内装潢、卫浴设备、机械工具、医疗器具、电器材料、电子制品、航天工业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由此可见,陶瓷在当今的人类生活中,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现代陶艺作品是从日用陶瓷品中演变而来的,它更注重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摆脱了实用功能的制约。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陶艺知识及简单的技法,并大胆进行立体造型。教科书呈现了古今中外几件风格各异能陶艺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激情,使学生了解古代、现代陶艺作品的不同功用和审美情趣。教科书中的“小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白现代陶艺作品的主要特点,初步了解陶艺的相关知识。制作工序图与文字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清晰地了解陶艺制作的不同工具材料和一般制作工序,从细致处感悟到陶艺制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教科书还提供了陶艺成型的四种简单技法图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不同的制作技巧。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陶艺知识,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技法,大胆尝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从而提高学生泥塑的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这“土与火的艺术”的情感。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陶艺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技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技法制作陶艺作品。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等。

(教师)课件,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材料,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等。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东汉时期的陶艺作品《绿釉陶水亭》图片,感受该作品的艺术魅力。

2.引导学生欣赏隋代的陶艺作品《彩绘伎乐陶俑》图片,了解彩陶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做做陶艺》。

4.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的陶器,了解陶器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导学生欣赏现代名家的陶艺作品《碗》、《狗》,说说这些作品各自的特点。

6.欣赏比较:与古代的陶艺相比,现代陶艺作品有什么新颖和奇特的地方? 7.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说陶艺是“土与火的艺术”?

8.引导学生认识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材料,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9.玩一玩:感受陶艺制作的主要工具和材料,掌握陶土的特性。10.课后拓展:查阅中国古代陶艺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袖套、围裙等。(教师)陶艺制作主要工具材料,生活或艺术陶制实物等。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陶艺相关知识。

2.师生共同探究:重点了解陶艺的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片成型及拉坯成型四种成型方法,学习一种简单手工成型方法,激发学生制作兴趣。

3.结合步骤图,教师适当进行演示其中捏塑、泥条、泥片等方法。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陶艺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5.学习建议:选择合适的技法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6.展示评价,以“陶艺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7.拓展延伸: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反思:

金石泥陶艺制作的工艺探索 第3篇

中国东北三省是陶瓷原料储藏非常丰富的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省都有不同品种的黏土类型分布,尤其辽宁省的黏土类型品种更多。在辽金时期著名的官屯窑就是利用辽阳市铧子地区所产的黏土烧制出了东北著名的辽白瓷民窑器。海城市由于长石矿,石英石石矿储藏丰富,在建国后也建立了陶瓷厂。辽宁沙岩品质陶土质量优良,朝阳市的紫沙原料也很丰富,其中优质矿料可以同江苏宜兴相媲美。金石陶泥原料是辽宁大连地区特有的一种沙质陶土,它分布于国家五A级风景旅游金石滩地质公园周边,这种陶土色泽浅黄,经过漫长的风化,理化指标与紫沙陶土差不多,原料中氧化铝的含量高于宜兴的原料含量。沉积沙岩经亿年风化,腐化沉积而成一种硬质陶泥,是理想的沙陶原料,烧结温度在1100℃左右,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陶艺工作室教师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初步掌握了这种陶土的泥性和成型的基本技巧。工作室师生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制作出了具有东北及海洋文化特色的陶艺作品,为沙陶艺术的多样化增添了新内容。

1 金石泥陶艺制作的步骤

1.1 金石泥料的特性与制备

金石泥属沙陶泥,吸水率低,拉坯成型难,收缩不稳。

泥料的制备:首先选择沉积时间比较长的泥沙混合低洼坑取土,最好选择有腐蚀质的土坑,取出的土是生泥,须把原料放入陶缸中沉腐三个月,沉腐时,料缸中泥料与水的比例为1∶3,泥料要定期人工搅拌。为增加原料沉腐速度可加植物增腐剂,三个月后取出原料过60目筛,然后把细料入球磨机打磨,细度达到80目即可应用。将细料用人工踩泥的方法制成泥块;踩泥方法与景德镇传统的方法完全相同。泥料踩好后制成方型泥块放入缸料中,用塑料布封好备用。

1.2 成型方法

金石泥的造型特点:金石泥陶艺作品全部采用手工成型方法,其造形特点之一就是圆多于方,不雕不琢,取意在先,无论是器皿还是动物人物,都突出自然天成的朴拙美。其二,作品讲究小巧,体积不大,强调设计中的小品味道,点睛之饰。其三,作品提倡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形体某些部位比例失调突出主题。

捏雕:即直接用手捏制成形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实心的园雕,宜做小型的陶艺作品,在制作时先分步做出单一结构,然后组成完成的形体。宜作人体、动物等可先作头,四肢躯干,然后粘接。

印坯:印坯是一种借助于模具成型的一种方法,在制作时把泥揉成印制大小所需的泥团,然后拍成泥片,然后把泥团或泥片印制在模具里,用手指压实,在压模时注意,泥的厚度要尽量一致,如模具分块印,在每一单块结构中要作“筋”再把各个部分,组合在一完整作品。宜做鱼、鸟等。

泥条盘筑:是把陶艺泥先用手滚成泥条,再用泥条盘制成各种造型的手法,在制作泥条时,手用掌心滚动泥条,越匀越好。用泥条成型不宜太干,要及时把形做好。宜做烟缸、笔筒等。

镶坯:是先把陶艺金石泥打成泥块,然后根据设计的造型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块。再把各个泥片组合成粘贴起来完成一个造型的方法。宜做方形杯、盘等。

刻坯:刻坯是一种陶艺浮雕的装饰方法,用刀在坯上刻出不同的图案造型样式。有深、浅两种雕刻方法。浅刻的刻法也叫一刀泥,深雕的刻法就是浮雕刻法了。宜做陶板画、器物表面装饰等。

成型时注意沙陶泥和瓷泥成型不太一样,由于金石泥中含有一定的细砂,所以作品的部件连接一定要用先前准备的本泥泥浆进行粘接,不能用接头泥。坯作好后,不要放太阳下曝晒。尽量阴干,补水时水分不要太大,施釉时多用刷釉、蘸釉等方法。

2 配釉

2.1 釉料的基本特性

金石泥釉料采用传统灰釉,缺点是高温烧成时易流,容易吸烟,优点是光泽度好,透明,中温烧成,釉色古朴,颜色多变。

配釉方法:金石泥陶所用釉料,是在传统的灰釉基础上加矿石色剂再经球磨机磨制而成。釉灰的制作:金石泥所用的釉灰由两种原料组成,木灰是用辽阳灯塔市生产的柞树的树枝。石灰选用白云石烧制的生石灰。在制作时,把树枝和生石灰每隔一层交差摆放,大约放六七层以后,点燃树枝,使之燃烧。烧透以后,将二者混合放入釉缸中沉腐。一个月后取出过80目筛,待用,配釉时以二灰和长石为主料,配成透明釉。

东北灯塔市的柞灰与白云灰的特点是釉面光亮透明,缺点是容易吸烟,它用色剂原料是鞍山钢铁公司废赤铁矿泥和甘肃产的废钴矿泥。它的基本烧成宽度与日本灰釉相似。白釉的配料是用以辽阳产的纳长石为主料配成。釉色基本四种:白色釉、兰色釉、棕色釉、黑色釉。

烧成:金石泥陶的烧成采用氧化焰的气氛烧制,由于作品采用天然灰釉用氧化焰烧成比较稳定并不容易吸烟。烧成的窑炉最好是用电窑,那样效果会更好,烧成的湿度曲线采用直斜线即可,时间控制在9小时左右,400℃之前温度上升不宜过快。1000℃时保温1小时再提升到1100℃,即可关火。

3 结语

陶艺工艺美术教案 第4篇

关键词:陶泥 融入 美术 教学 必要 可行

现代陶瓷艺术,简称“陶艺”,俗称陶泥,通过手筑、拉坯、压模或注浆等不同手段,以及不同的装饰、烧制方法,制成各种器物和艺术品。陶艺让人们在与泥土的深层接触中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在轻松的创作过程中修养身心、释放压力,达到愉悦心情、陶冶情操的目的。无论是谁只要做过,就能体会这种魅力,所以深深地吸引了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

一、在高中开设陶泥课程的必要性

(一)陶泥既是艺术也是文化

泥、水和火都是人们最亲近的朋友和生命依赖的因素。传统陶瓷艺术一直被沦为手艺,多数用于制作一些日用器皿。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陶泥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实用性的束缚,脱离了审美世俗化的倾向,把陶泥艺术推向了表达人类复杂情感的艺术境地。现代陶瓷艺术已经逐渐成为与绘画、雕塑一样的美术门类,而且现代陶艺是一种介于器物和雕塑、实用性和观赏性、手工品和纯艺术等不同范畴的艺术门类,它既是秉承传统的现代艺术,又是源远流长的文化沉淀。

(二)陶泥艺术文化亟待传承

提起陶瓷,我们首先就会想起我国古代先民创造的许多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并深深为他们感到自豪。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陶瓷文化不仅创造了气势恢宏的陶塑艺术——秦始皇兵马俑,还维系了长达千年的海上陶瓷之路,成就了“陶瓷的母邦”的美名。随着十八世纪初陶瓷技艺外流欧洲,这一文化形态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并借助工业力量而突飞猛进,中国陶瓷文化的崇高地位逐渐丧失,因而,要再现“陶瓷的母邦”,亟待中华子孙后代传承光大。

(三)陶泥急需融入高中美术

陶泥艺术是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现代艺术,新思潮的出现、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都有可能促进陶泥艺术蓬勃发展。而现行的中学美术课,主要以鉴赏的形式介绍各种艺术品类及相关的经典作品,而艺术实践则几近于无。由于没能将艺术实践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艺术实践的艺术鉴赏使学生游离于艺术殿堂之外,使得学生对美术课没有兴趣,艺术品位得不到提升,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甚至畸形发展。由于陶泥的价格低廉、色彩绚丽、可塑性强,是一种健康的能让普通人接受的艺术形式。通过陶泥课,可以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现代艺术的理解,提高艺术造型能力和欣赏水平,所以要提高中学生的艺术欣赏品位必须引入陶泥艺术。

二、陶泥课程如何才能有效可行

(一)简捷便利的教学设施

开设陶泥课所需的教学资源有限,普通的高中有了教室、桌椅、陶泥、简易的制作工具和作品陈设架便可以运行,这门课无需繁琐、华丽,越自然、朴实,越能接近古人制陶的真实境界,重现先民艰苦劳作的情景,越能唤醒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自身的创作热情,从而达到减缓压力、休养生息、发现自我、融入生活、树立信心、寻求发展的目的。

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可以增设拉坯机、施釉、窑炉等设备,让学生体会到机械制作的便捷,欣赏到作品经历窑变后神奇的绚丽色彩,对没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以及职业学校则可运用各种颜料(水粉、油彩、油画棒等)和油漆、鞋油等多种材料的涂绘,完成作品的最后创作,使学生通过亲手制作真正体会经典作品创作的精妙和不易,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达到审美技艺的提高。

(二)愉悦宽松的教学理念

陶泥课一改以前教者讲、学者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倡导一种玩的最高境界:即让学生在一种玩耍的气氛中开始揉泥感知泥性,继而泥条盘筑、泥板塑型、捏塑成形,或成器、或成像、或成形,在宽松的氛围里塑造直观的、立体的多维空间形象,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创作能力、立体造型能力、多角度观察能力、全面思考分析能力,让学生的综合技能和整体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从量到质的提高。

在玩中乐、乐中学、学中进,这就是我们陶泥课所要营造的娱悦宽松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需要教师从教者变身为玩伴,在玩中不断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加强知识的储备,还得拓展见识的空间,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多种教学材料,形成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教与学相长的良性效应。

(三)多项激励的发展空间

作品陈列架是第一项激励机制,每节课下来,对新颖的造型和别致的创意要及时加以肯定,并将作品陈列上架,达到肯定成绩、培养自信、激发创作的目的;对有缺陷的作品,则指出如何修改才能达到上架的要求,给学生留下一线希望,让其在下级课更加努力地去完善。学校艺术节的展台是另一项有效的激励方法,当优秀的作品被家长、校友、教师惊叹赞美时,作者所得到的动力是无量、空前的。

对艺术造型能力突出,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要适当增加课程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鼓励并指导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将相对成熟的作品进行投稿、参赛等活动,让其得到社会的认同。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引导他们走向艺术探索之路,做到人尽其才。对热衷陶艺制作的同学,可以推进他们报考相应的艺术院校,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个求职者最幸福的事。

总之,为了艺术的传承、为了文化的发展,有必要将陶泥课程融入高中美术教育课程之中;为了完善教育机制、促进素质教育,高中教学也急需引入陶泥课程。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学校、我们教师全身心地接纳并投入到陶泥教育的实践中,一定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美术家摇篮:陶艺正规入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1(8).

中班美术陶艺《手的联想》教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1.能用陶泥创作各种手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添画。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说出喜欢他人作品的理由。

3.体验创造性陶艺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l.投影仪、屏幕,关于手影的幻灯片。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播放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

(l)教师将手影幻灯片投射到屏幕上,启发幼儿想象。

教师:大屏幕上面有些什么?你发现上面的小秘密了吗?(小兔子、小狗、孔雀等手影形象)

●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范例,使幼儿感到很新奇。幼儿发现原来那么多有趣的的形象,都是自己平时一直在玩的手影游戏的不同表现方式。这使他们很兴奋,也蠢蠢欲动,急于想用泥塑的方式进行表现。此处的幻灯片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将幼儿的注意点转移到了“手影变形”上来。使教学环节紧凑而流畅地发展。

2.师幼共同探索手的不同造型。

(1)幼儿玩手影游戏。

(2)教师:变一变,看一看,小手变成了什么?(海螺、热带鱼、老鹰、小草、鸭子等)

●第一环节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十分投入地创造手影,产生了很多从没有出现过的形象。此环节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这为后面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基础。

3.演示创作过程。

(1)教师展示手形。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还能变成什么?(刺猬、孑L雀、大树、金鱼、扇子等)

教师:手掌可以变成刺猬的身体,手指就是它的刺。

(2)教师继续展示手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什么会变成什么?(公鸡、小船、卡车等)

●该环节同样利用幻灯来展示手形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得作品的变化快速而清晰,好像变魔术一样,让幼儿感到神奇且愉悦。而幼儿层出不穷的想象,又使活动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进入高潮。

(3)教师示范用陶泥做手形。

教师:先在泥板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工具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根手指,把手、笔移开,泥板上就会出现要画的手形。添上花纹图案或使手指变化,漂亮有趣的手形作品就出来了。

●在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后,教师通过手形制作方法的演示,让幼儿学习并掌握创作的技能,就好像给了幼儿一把通往成功殿堂的钥匙,让每个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画面。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l)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创作。

(2)指导幼儿进行细节装饰。

5.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习评价同伴的作品。

教师: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的?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在主题墙上布置各种手影想象画让幼儿欣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区角活动

①美术区:手印创意画。

参观陶艺作品展大班美术教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1.通过美术馆参观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陶艺的艺术美。

2.通过参观进行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比较。

3.为幼儿进行陶艺活动做准备。

教育资源

1.孩子已对中国陶艺有一定认识。

2.广东美术馆进行中国现代陶艺状态展、录像机、车。

活动过程

1.观察陶艺作品:孩子对现代陶艺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参观陶艺作品展

活动目标

1.通过美术馆参观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陶艺的艺术美。

2.通过参观进行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比较。

3.为幼儿进行陶艺活动做准备。

教育资源

1.孩子已对中国陶艺有一定认识。

2.广东美术馆进行中国现代陶艺状态展、录像机、车。

活动过程

1.观察陶艺作品。

孩子对现代陶艺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这些东西好像不是用泥做的?”“好像是用石头做的。”“这好像是……”孩子们以往认识的陶瓷是传统实用型的.作品。“现代陶艺”是一种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体进行实验性探索的艺术形态,孩子们对这些随意性强极富想象空间的艺术品很感兴趣,但又有一些疑惑。带着问题我们邀请工作人员给孩子们进行了讲解。

2.现代陶艺对孩子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在工作人员的解释下,孩子们似乎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孩子们再次欣赏“现代陶艺”。孩子们在“现代陶艺”前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激烈的讨论。

活动延伸与反思:

陶艺工艺美术教案 第7篇

中班幼儿以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激发幼儿去想象,并以绘画的形式和运用完整的话说出图形的变化。我根据幼儿的好奇心|注意力差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运用了神奇的图形会变的口吻,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添画,而象在玩魔术,从而更好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添画成简单的物体,并变现其主要特征。

2、能够发挥想象,创造性的进行图形添画活动,发展创造力。

3、愿意参与图形添画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小筐六种不同的几何图形(每种图形若干个)、勾线笔、蜡笔等。

2、画有不同图形(大小不一)的作业纸若干张,拼图添画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巩固几何图形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提问:都有什么图形?

2、师:哟,小朋友真聪明,都认识了这些图形。你们知道吗,这些图形可神奇了,他们还会变魔术呢。

二、欣赏范例,了解添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师: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出示范画图形变出来的东西)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什么图形添上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引导幼儿用语言表示添画的图形)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观察的很仔细,知道这些都是添画了一些东西变出来的,老师也想来变魔术,你们一起来帮助我好吗?老师示范。

三:引导幼儿联想导论,鼓励幼儿新奇有趣的想法。

1、师:这些图形还能变成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2、小朋友们想的可真多,把图形变得这么神奇,桌上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图形,请小朋友把它变成你想变的东西,变好之后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把什么变成了什么。

4、幼儿添画老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图形进行添画,充分发挥想象,添画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四、作品评价

1、师:你把图形变成了什么,什么添画上什么变成了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2、表扬添画有创意的幼儿。

美丽的帆船(中班美术)

一、活动名称:美丽的帆船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初步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活动准备:

1、“大海”背景图一张、帆船模型若干

2、帆船底座人手1个、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幼儿围坐在“大海”背景旁)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地方?大海上有什么?

2、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3、师:“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那怎么办呢?”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大海”上自制的帆船,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师:“你知道这些船帆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是通过反复折叠而产生的。)

3、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

4、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方法:将纸随意折叠数次,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

显,然后打开,用水彩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船帆做好后,把它插在底座上。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请美味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幼儿折叠次数不要过多,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幼儿正反面均匀涂色。

4、帮助幼儿将船帆插在底座上。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1、请幼儿将自制的帆船送到“大海”上。

2、幼儿互相欣赏,感受帆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幼儿自由举行“帆船比赛”。

★ 中班美术教案

★ 《小老鼠》中班美术教案

★ 中班美术教案《蘑菇》

★ 中班美术教案向日葵

★ 中班美术教案海底

陶艺工艺美术教案 第8篇

1. 现代陶艺的定义及其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从人类历史来看, 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体现在造物艺术上是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而且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状态。这种关系表现在陶艺上尤为突出。陶器作为人类早期重要的生存工具之一, 一直以来是以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1.1 现代陶艺的定义。

所谓现代陶艺, 顾名思义就是现代陶瓷艺术, 它的定义非常复杂。“泛指以陶或瓷以及陶瓷的物质材料为主所创作出的纯审美性综合艺术品”。 (1) 它是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这种审美价值重视挖掘的主要不是客观世界, 而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现代陶艺重视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 将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视觉化, 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和对这个世界及社会的多种认知。

1.2 陶艺教育的开展作用。

回想孩提时代在大自然中的深刻记忆, 以及偶尔在假日投入自然所得到的愉悦总成为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悸动。玩泥是孩子特有的天性,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 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创作, 并能为他们带来持久兴趣的就是“玩泥巴”。泥巴是适合孩子释放情感的玩具材料, 他们可以就地取材, 制作成型更加随意, 如果购买陶泥材料, 那就更好了。我们让孩子感受泥性的柔软, 在手中的滑润, 随意采用切、割、捏、撮、盘、印、拍、压、撕、戳、刻、划等各种方法, 加上简易工具的运用, 手中的泥会变得千姿百态。这多变的过程也是孩子内心深处的美妙感受和思维丰富变化的过程, 这些作品将使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2. 现代陶艺教育现状

现代陶艺走进课堂应该说是近些年的事情, 虽然时间很短, 但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短短30年, 全国大中小学基本都开设陶艺课和手工课, 许多学校都有制作陶艺的设备和各种软硬件设施。

目前, 我国的现代陶艺的发展已逐渐步入正规化, 陶艺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已纷纷开设了现代陶艺专业, 一些中小学校也把陶艺教学作为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 我国美术课程内容大多局限在绘画、工艺、欣赏领域, 忽视了美术课程综合领域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探索”领域。目前我国正实施“科教兴它所具有的文化性、参与性、直观性、愉悦性、多变性等特点赋予了它独特的教育功能。在中小学开展陶艺教育, 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拓展智力和思维能力, 养成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 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3.1 陶艺教育符合少年儿童的天性。

从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而言, 少年儿童的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就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 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陶艺的特点, 正好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相吻合。陶艺所表现出的直观性, 也正是由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来, 并通过对其启示从而引发空间想象和内化, 使具体形象逐渐被赋予抽象化语言。陶艺制作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它符合少年儿童由具象转化到抽象或交替转换的心理特征。陶艺由于其制作过程本身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丰富的可能性, 制作者可从中获得预想的作品或偶然性作品, 这种玄妙的偶发性可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3.1.1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陶艺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参与性、直观性。因此, 以粘土为原料的陶艺以其朴实性和亲和力赢得了孩子们的青睐。从陶艺多种成型的手段来看, 主要分为泥板成型、印坯成型、泥条盘筑成型、拉坯成型、注浆成型和手捏成型。这其中也有把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统一划分为模具成型的分法。它的制作使孩子们获得了愉快感, 通过“捏泥巴”训练了动手能力。

3.1.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艺正是由于其制作过程的随意性和多种可能性并存的特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陶艺的制作过程中从制坯成型到高温烧成, 即从泥土变为陶瓷, 通过泥的语言变为一件活生生可触摸到的艺术品, 这种如同孕育生命般的感受无疑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在玩泥的方式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 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坚强的意志投入到学习之中, 这些看似非智力的培养, 恰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的因素所在。

3.1.3 锻炼学生的综合科学能力。

从矿石泥土变成质地坚硬而又美观的陶瓷的过程, 同时包含着物理、化学变化, 这是一门科学。要驾驭“陶艺”的全部过程, 玩泥制陶要逐步熟悉泥性、水性和火度;造型中重心、厚薄、倾斜度, 釉的成份, 流动性等, 也直接影响陶艺在烧炼后的效果。因此, 通过学陶艺, 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意识及遵循科学规律办事的意识和素质, 锻炼综合能力, 包括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科学手段调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艺术手段的表现能力等。

3.2 陶瓷艺术教育能提高审美素质, 树立个性和陶冶情操。

随着陶艺的普及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中小学开设陶艺课程将成为可能。启智、陶情、健体正是陶艺教育之目的, 也是素质教育之根本所在。 (3)

3.2.1 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陶艺教育的全过程。

陶艺教育为陶艺价值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因而, 审美教育始终贯穿于陶艺教育的全过程。陶艺作品作为陶艺的物化对象, 陶艺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人对陶艺的审美价值。创造陶艺形态的过程, 可以不断提高审美素质。尤其是启蒙教育, 孩子们天真无邪、无忧无虑, 兴致勃勃地“玩泥”, 从中树立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意识。

3.2.2 陶艺是最近人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玩陶是引人向善的一种朴实的方式。西方还开设有玩陶医疗, 并且早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受到国外的影响, 近几年来陶艺在国内也迅速发展起来, 陶艺工作室、陶艺休闲吧在大中小城市中得到普及, 给人们疲倦的身心提供了一块释怀自我的绿洲, 给生活增添了一份轻松。因此, 玩陶带来的愉悦, 陶泥的朴实、亲切感, 有益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3.2.3 寓教于乐, 陶冶情操。

陶泥可塑性强, 易于成型, 制作方便, 陶坯干后可以在其上进行各种装饰技法,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观察能力, 并通过刻、划、贴、绘、印、镂空等装饰技法修饰作品。烧成的偶然性和丰富多彩的窑变会带给他们无限的神奇和幻想,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实际锻炼, 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寓教于乐, 陶冶情操。而且通过动手动脑, 容易发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优缺点, 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调整。

4. 结语

现代陶艺在美术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现在陶育的美术教育大部分还是处于实用功能及培养后备军的需求上, 但是我国美术教育地位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当代人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 而且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等。按照我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陶育将在基础教育中发挥莫大作用。

摘要:本文认为, 在中小学开展陶艺教育, 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拓展智力和思维能力, 养成良好的个体心理品质, 可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我国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而现代陶艺教育在美术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可开拓思维, 潜移默化, 寓教于乐, 陶冶情操。

关键词:现代陶艺,美术教育,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001.

从陶艺教学探寻传统手工艺教育 第9篇

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

传统手工艺是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产品。譬如雕塑手工艺、印染手工艺、织锦及刺绣手工艺、传统榫卯家具制作等,解放后,手工艺在新中国人们各种生活中曾经占据重要地位,使得传统手工艺的兴盛一时。手工艺品指的是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可以借助机械工具但是前提是主要还是手工制作,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手工艺品绝大多数由自然材料制成,因此,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处高速的生活节奏下,各种新材料的涌现与机器批量加工使得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就拿竹编开水瓶来说吧,匠人编制一个5磅2L的开水瓶外壳大致需要耗时4至6小时左右才能完成,普通竹材编制的卖价最低一只需要35元左右,紫竹的则要120元左右一只;按照的这样一天下来,最多可制作3个左右,而机器生产的塑料开水瓶外壳一天可以生产成千上万个,生产效率对比高下不言而喻。

传统手工艺亟待与现代手工艺对接

其实,在当今高速发达的物质社会,已经有少数消费者最求“慢生活”的状态了,慢生活要求我们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原来的本质,用心体会手艺人制作的一件件有温度的作品带给我们内心最淳朴的感动,通常此类手工艺产品实用、美观、环保且具有艺术性,能传达文化内涵,富有装饰性、功能性和传统性,同时具有宗教或社会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手工艺有着漫长且璀璨的历史,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注入,传统手工艺逐渐向现代手工艺演变而且有小部分消费者甚是接受。可是现实情况是手工艺行业仍处于社会边缘地带,行业内缺乏系统的业务交流与经济运作,更缺乏手工艺自身发展所需的环境。除了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外,高校也应该身先士卒,利用高校优良的平台,为手工艺的良性发展撑起一片天。

陶艺教学与传统手工艺教育

在我们的陶艺教学过程中,除了按计划完成陶艺规定的学时数及教学大纲外,我相信每位陶艺老师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一套教学方法,或许为之前从陶艺师傅学来的,或许是自己在长期的制陶过程之中揣摩而来,这种独立的教学方法很难用书面表达,其实它的核心就是匠人精神,即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以中国餐饮业中厨师的培养为例,就是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模式,徒弟在师傅的监督与指导下,经过扎实的基本训练与实际操作,假以时日,方可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厨;而中国传统手工艺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这种模式的支撑,作为高校,我们可以将优秀的手工艺匠师请到院校来做手工艺实际指导,如果可行的话,可以长期与其签订劳务聘任合同,用以解决其对经济的后顾之忧,遂逐步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手工艺必须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

试想,我们平时吃的炒菜是机器炒出来的会是什么感觉,相信很多人一时间都很难接受,诚然,机器操作固然可行,但是肯定与大厨师亲手操作相去甚远;再譬如,现代软装及高级茶楼与会所经常用到的老船木家具,是能工巧匠用废弃的老船木料将其变废为宝所设计制成,没有固定的形制,一切尽在匠师心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均有一个特点,即手工原创,充斥着匠人的心血且不可复制,国家近几年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是绝对的利好消息;只有这样,才能令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传统手工艺重焕生机,而我们的后代也才能与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个美丽乡愁。

中班陶艺美术教案爸爸的烟灰缸 第10篇

活动目标:

1.欣赏、感知烟灰缸形态各异的造型特征。

2.学习用盘筑的方法制作烟灰缸。

3.进一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实物烟灰缸若干。

2.陶泥人手一份。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出示烟灰缸,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今天这里有许多烟灰缸:请你们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幼儿自由欣赏、观察、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烟灰缸的造型。

(3)教师小结:炯灰缸的造型各种各样,有方的、圆的、椭圆的,有带盖子的、不带盖子的,有普通的也有可爱的、卡通的。制作的材料也不一样,有铝合金的、玻璃的、竹质的,还有石头的。但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存放烟蒂和烟灰。

2.幼儿学习制作烟灰缸。

(1)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用陶泥来做烟灰缸,然后送给自己的爸爸。

(2)教师交代制作要求,并示范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烟灰缸:先盘出烟灰缸的底部,然后用泥条往上盘,注意盘的时候泥条与泥条要连接好,可以用手指在烟灰缸的内侧进行手抹连接,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外部的美观性了。

●教师边示范操作边讲解注意事项,利用实物投影仪,使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制作的全过程,学会内部手抹连接的方法。

3.幼儿制作烟灰缸,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用各种技能装饰烟灰缸的外观,最好和别人做得不一样。

4.作品评价。

(1)教师:你打算怎样为爸爸介绍你的作品呢? (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吸烟有害健康!在你送给爸爸烟灰缸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 在美术区投放一些纸笔以及泥巴、工具等,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走到区域中,随时把自己的想法用泥巴或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鼓励幼儿在烟灰缸上刻画一些警示标志(如“禁止吸烟”、“注意健康”之类的图案或标志)。

陶艺工艺美术教案 第11篇

1.通过欣赏视频,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感受蝴蝶色彩的鲜艳丰富、图案的对称美。

2.认识颜色的分类、区分颜色的冷暖,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多种颜色装饰蝴蝶。能够在生活中适当地运用冷暖色搭配。

3.充分体验颜色带来的美感,体验创作之中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认识颜色的基础上学会用颜色冷暖的搭配来丰富蝴蝶活动难点:

初步的让小朋友们感受对称的美感,能够在生活中适当地运用冷暖色搭配。

活动准备:

素描纸,马克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一)猜谜引题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么?(学生回答)那老师说一个谜语你们猜猜看好不好,头上有着两根须,身上穿着花衣服,喜欢飞在花丛中,快快乐乐在跳舞。想一想答案是什么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它是一个小动物,老师给你们点时间想一想,猜到了么?是什么呀?(学生回答)猜对了,小朋友们都这么聪明呀,都猜到老师说的谜语答案是蝴蝶,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穿着花衣服在花丛翩翩起舞的蝴蝶吧!(展示视频,学生看完视频后提出一些关于蝴蝶外形的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蝴蝶身体很小,但是有大大的翅膀和长长的触角对不对,大自然中的这些蝴蝶好看么?它们为什么这么好看你们知道吗?(引导学生回答是因为颜色)没错,蝴蝶有丰富的色彩,大自然也是一样的,正是有了颜色他们才变得这么漂亮吸引人,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只有黑色和白色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很无趣啊。(是)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主题教师提问:

你们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喜欢穿蓝色的、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

教师小结:看来小朋友们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那你们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的衣服呢?

分别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觉。

教师小结:色彩有有彩色和无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色。

(二)、感受认识冷暖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让学生去亲自感觉。

1、放映冷色调画面《雪山》,问:这幅画面里面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呢?(学生观察后回答)给人冷的感觉。

2、放映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又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给人暖的感觉。

3、屏幕同时显示这两幅画面,让学生再次去体会感觉。

引导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看哪位同学观察的仔细。(点名回答)师根据回答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颜色,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不同颜色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相同的房子里面,一个屋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就很大是不是呀。

4、联系生活,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图片,再联想一下在我们的身边,有什么给我们冷和暖的感觉?看看哪位小朋友的想象力更丰富。

分别让学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冷的感觉。

师小结鼓励学生:看来小朋友们平时是很注意观察生活中身边的事物的。只有经常去多注意观察,才可以帮助我们感受颜色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那我们接下来看看蝴蝶身上的冷暖色是怎样的,(展示蝴蝶的图片,根据图片提问小朋友们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提问看到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那我们再看看面前的油画棒,谁能说一说哪些颜色是冷色哪些颜色是暖色?(学生回答)小朋友们真棒!

上一篇:中国银行个人商业用房贷款质押合同下一篇:禁毒两打两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