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家风养国风范文

2024-07-09

正家风养国风范文(精选6篇)

正家风养国风 第1篇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正家风 养国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篇深度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展示】

正家风养国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家族的兴衰荣辱,更关系到民风、社风乃至国风的形成。包拯家训有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短短三十七个字,体现了家族品格,彰显了家国情怀,更深入诠释了“正家风,养国风”的内涵。

培育良好家风是立身处世之本。每个人接受的启蒙教育都来自于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更能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其亲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建筑学院,为我国的建筑工程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梁老在他晚年时不无感慨的说,梁家号称“一门三院士”,都与父亲梁启超的教育有直接关系,从小耳濡目染,形成了勤奋好学,为人谦和的家风。从梁家耀眼的成就中不难看出良好家风的树立可以影响子女的性格养成,进而对其立身处世形成正面的促进作用。

树立良好政风是立党为公之要。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党的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在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杨善洲、任长霞这样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正面典型。也暴露出***、令计划这样中饱私囊、贪污腐败的反面教材。历史和现实无数次的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想要长远的生存下去,风清气正的政治风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实现立党为公目标的基本前提。

形成良好国风是立国兴邦之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节节攀升。但综合国力不光包括经济、科技等硬实力,更体现在文化吸引等软实力上。而民族气质、大国风范正是这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每个中国人都应自觉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家庭美德,最终形成良好的国风,展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为立国兴邦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风是中华民族知礼仪、重家风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政风是政党永葆生机的外部环境,国风是一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家风关系政风,政风影响国风,正家风,清政风,扬国风,让神州大地天朗气清,风清气正。

正家风养国风 第2篇

历数前朝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俭者,德之共 奢者,恶之大 划粥断齑百年夸 酒池肉林万世骂 同学们 还记否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朋友们 请牢记 学问勤中得 富裕俭中来 2家风传

孝父母,知冷暖 尊长幼,善排忧 知礼仪,讲文明 敬睦邻,树新风 互团结,相友爱 齐小家,治一国 中国梦,大家梦 同携手,共辉煌!3赞校风

正家风养国风 第3篇

谈起“家风”一词, 众说纷纭, 既陌生又熟悉。一说: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 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一说: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 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 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一说: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无论哪种说法, 家风都是以单位家庭为基体, 以薪火相传为方式, 以家族成员为对象, 以集体认同为目的, 最终形成同一家人之间在道德、精神、文化、气质、品格、价值取向甚至是生活方式、习惯上等方面的趋同性, 这就是我们的“家风”, 一个连《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 但却被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名词。

当然这里我们所说的“家”可能和今天的不太相同。这个“家”应是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和传统的宗族文化的产物。因此, 孔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可见, “家风”这一现象也并不是当下社会的产物, 而是中国长久以来, 经过岁月的磨砺, 时间的沉积所孳乳而成的精神上的成果。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 其身影随处可见。如在《孟子 ?公孙丑上》说:“纣之去武丁, 未久也;其故家遗俗, 流风善政, 犹有存者……”, 在这里“家风”一词虽然还没有连在一起出现, 但已经展露出了端倪。东汉蔡邕时期, 随着“家训”一词的出现, “家风”、“门风”这几种家训的新形式也随之出现, 如《魏书 ?杨播传》中出现的“万石门风”等, 这时“家风”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到了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记载:“潘岳之文采, 始述家风; 陆机之辞赋, 先陈世德。”“家风”的内涵又得到发展。至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中:“习其家风。”已经明确“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这一概念。此后, “家风”便活跃在各种文化典籍中。直到近几十年才因历史的原因被批评, 被淡忘, 重拾家风, 意义重大。

二、家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精神源头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也就担负着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家风”是一个家庭所能给予孩子的精神源泉, 它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 它集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情趣、生活习惯等多种成分为一体。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 更离不开学校。“校风”是整个学校的灵魂, 他弥漫着整个教学环境, 每一个教育细节, 是“家风”的延伸和发展。学校有教书育人的功能, 如果说校规、校训规范的是学生的行为, 是塑造学生的品质的有形力量, “校风”则是影响孩子心灵, 陶冶他们情怀的无形力量。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东油是在物质极其匮乏、条件极其简陋、生活异常艰苦的情况下, 在松辽石油会战中建立的一所石油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优良校风, 这种校风跟石油工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品质密切相关, 这便是“家风”和“校风”的完美结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要素,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要素, 这两个要素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文明的家风是形成良好校风的精神来源和必要条件, 和谐美好的校风又是对一个孩子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所以, 传承文明“家风”、铸造优良“校风”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途径, 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不竭源泉。

三、家风是孳乳民风的微观体现

家风是风化传承的基础。在先秦时期, “家”是指卿大夫的采邑, 即“小国”也, “国”就是大写的“家”, “国”和“家”本就一脉相承。国家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小家庭所组成, 所以一个国家具有怎样的民风取决于各种家风的综合力量。

《颜氏家训》中说:“幼而学者, 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 如秉烛夜行,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强调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坚持学习。林则徐留言教育孩子:“子孙若如我, 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 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 留钱做什么, 愚而多财, 则增其过。”家风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家风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 但从总体上来说, 都是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蓝本的, 这也是中国传 ' 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不同, 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民族都不是以较系统的宗教信仰为道德规范的, 但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文明不坠, 这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非攻”“尚俭”等等。这样的精神源泉让我们的国民整体上的行为举止都是温文尔雅的、彬彬有礼的、敦厚善良的。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是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缩影, 是能传播中国特色正能量的精神源泉, 更是我们共建和谐社会的不竭动力。

摘要:在“家风是什么”活动的影响下, 大庆市办公室下发通知:“要开展文明‘三风’教育, 即以倡导文明家风、校风、民风为主要内容……, 有效形成以文明家风带校风促民风的社会正能量。”这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为社会传播了正能量, 更引起了人们对美好家风的进一步理解。文章以此为背景, 论证了“家风”的历史渊源, 阐述家风?校风?民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家风,校风,民风

参考文献

[1]鲍朋山.家风乃吾国之民风[J].光明日报.评论观点, 2014年2月24日.第003版.

孝道正家风 第4篇

“你和婆婆关系可真好。”小李的话让我一笑,却又情不自禁想起和婆婆刚刚相处的那会儿,那时候和我们也是矛盾重重。

其实刚结婚的时候,我和婆婆还能够互相包容和谦让,矛盾出现在儿子出生后,我们常常因为抚育宝宝的理念不同而争执,谁也不肯后退一步,生怕这一退,便满盘皆输。

终于在儿子再一次尿了一床之后,我再也忍不住了,家里又不是买不起尿不湿,她非要用尿布,弄得家里五颜六色的像是挂了彩旗似的,而且让屋里弥漫着的那股子难闻味儿。

我抱着儿子回了娘家,并给老公下了最后通谍,如果婆婆不回老家,我就带着儿子住在娘家也不回去了。可没想到的是,原本笑意盈盈的老妈知道我回去的原因竟黑了脸,不但我让晚上就回家,而且还要我向婆婆道歉。

“妈,我又没做错。”我没想到自己亲妈居然也这么不理解我,我委屈得不行,婆婆和妈都和我作对,用尿不湿有什么不好,又干净又方便。

见我泪水流了一脸,老妈叹了一口气坐到我身边道:“妈妈不是说用尿不湿不好,是这件事情你的态度不对,你结婚的时候妈就跟你讲过,要孝敬公婆,你忘了吗?”我听了不禁皱眉,我认为我没有不孝敬公婆,但在一起过日子,总不能盲目孝敬吧。

“孝敬孝敬,有孝还得有敬,你对你婆婆有敬吗?这件事情你有没有和她好好地沟通,就算是沟通不好,宝宝用尿布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有什么不能忍的?”老妈越说越严肃,我却满心地不乐意,说老妈这是老派的传统思想,什么都忍,忍能解决什么事啊。

老妈见怎么都说不通我,顿时有些生气,严厉地说:“孝道是我们家的家风,一个人连自己的长辈都不孝顺,还能指望别的吗?”

老妈告诉我,她生下大哥的那一天,奶奶就坐在床边上告诉她,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孝”。一个人懂得孝顺长辈,才值得人信任,哪怕是天赋不够,家里没有帮衬,也能平安一生,因为心正。

奶奶的这样一通话,让老妈奉若珍宝,所以她对奶奶才那么孝顺,即使年纪渐老后的奶奶经常无理取闹,她也从来都不辩解,反而尽量让奶奶满意舒心。

记得有一回,老妈给奶奶炖银耳汤。银耳汤在奶奶的心目中是最好的食物,以前只有地主才吃得起的,所以老妈便常常给奶奶炖银耳汤,可是那次却因为有事耽误了,所以炖得糊了一些。

那一蛊炖糊了的银耳汤,让老妈被奶奶念叨了近半个月,刚大学毕业的我忍不住想为老妈打抱不平,和奶奶理论,可老妈却拉住我说:“妈妈本来就是炖坏了,再说了,咱们和长辈计较什么?”我当时不解地问老妈怎么就不感到委屈呢,老妈笑着说:“你妈我享福的时候在后面呢。”

或许是因为老妈的言传身教,我和哥哥也很孝顺,有时间就会回家陪陪爸媽。同时,我也明白了老妈说的“后福”是什么意思,“孝”字在心也在行,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我知道你是一个讲理的孩子,可是你要明白,你婆婆也是你的长辈,所以和你婆婆在一起,要论孝,而不是讲理。”老妈说完便盯着我,见我半晌无语,轻笑了一声道:“你想清楚了,再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

我终于明白了老妈为什么要这么生气,我与婆婆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对婆婆指三道四的,我告诉婆婆宝宝餐应该怎么做,小孩的睡觉时间怎么安排,强行让半岁的儿子单独一个房间等等,这样的自己看着理直气壮,说出来的话都是有根有据的,但却是另一种挑剔,伤了婆婆的心,将一个“孝”字忘在了身后。

“妈,我晚上就回去。”我走进厨房,像小时候那样靠在了老妈的后背上,我告诉老妈有她真好,有她我就不会迷路了。老妈拍了拍我的手背,轻轻道:“你婆婆也是这样对你老公的,所以她值得你孝顺和尊敬。”老妈的话音刚落,客厅便传来了老公的声音。

事后老公告诉我,是婆婆让他来接我的,甚至不让他责问我,因为一家人哪有不磕磕绊绊的。我听了更是惭愧,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当着老公的面郑重地向婆婆道歉,并请她原谅我的不懂事。

自那以后,我和婆婆虽然偶尔也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想起老妈说的“家风”,我便学着让步,没想到婆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固执,很多时候都能非常明理地和我商量。

家里和睦了很多,有婆婆的帮助,没有后顾之忧的我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短短的时间便升职加薪,而且同事们纷纷表示祝贺,甚至说:“你对父母和婆婆都那么孝顺,工作能力又强,这么有德又有才的人,我们怎么能不拥护呢。”

申论:家风铸就国风 第5篇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其意指若在家族中传承良好道德,一个家族将长久延续,经久不衰,若将耕作和读书在家族中继承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然而若只是将富贵荣华、物质财富传承给下一代,而没有给予其道德规范和知识理性,一个家族难以长久维系。意在为世人强调家风建设与传承对于一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重要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家风,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家风家训树立社会新风尚。

良好家风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基础。当前社会,伴随网络而来的是各种网络流行热词,“官二代” “富二代”“啃老族”等词汇常常出现在手机屏幕以及很多人的口中。而这样的热词火爆的背后是当前社会中存在诸多“仗势欺人”“不求上进”的年轻人。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导致很多年轻人盲目追求快感、拜金主义甚至享乐主义盛行。长此以往,青年人会将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抛诸脑后,人生没有追求,总是妄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在家庭生活以及教育中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家风以影响广大青年大成就个人价值爱。

良好家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备要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诶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然而反观当下社会,传统伦理道德失范现象比比皆是,从孝道缺失打骂老人、不赡养老人现象到“礼义廉耻”被抛诸脑后再到单元房文化的人际关系冷漠。究其原因在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传统的乡村结构瓦解,家风的传承条件正在逐渐丧失,同时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成为常态,家长祖辈与子女长期分离,给家风的传承造成了阻碍。因此,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文明家庭、文明家风等活动,强化榜样力量,传承良好家风。

好家风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需要。习近平同志曾在给习仲勋同志的家信中提及,习仲勋同志的勤俭、赤子情怀一直是习近平同志学习与继承的高尚品质。而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无一不展现出国人对于家风家训的重视。习近平同志曾多次提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领导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社会风气之表率,传承与弘扬良好家风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重视家庭建设,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常吹“清廉风”,以优良家风正党风。

中公教育

家风正,则如清泉流淌,潜移默化,润泽后代。而家风不正,则易出败子,易出佞臣,小则毁家,大则误国。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挖掘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弘扬家风,为中国梦的腾飞奠定基石。

正家风养国风 第6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戴兆国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厦中国的国风。他在谈论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特着“退而不溃”的态势。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风。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信心。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道家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心理和坚韧的民族性格,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因为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一个孝老爱亲的人多半也是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忠诚于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人多半是大孝于家庭之人。家风的最为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时代变迁带采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自然要脱去传统社会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随着现代中国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家风就不再适应时代,而要代之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风。传统家庭依靠家长的权威加以管理,现代家庭则依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彼此平等交流,共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长辈和晚辈、平辈之间需要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家庭具体事务上要具体协商。目前中国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让老人空巢,不要让孩子留守,这是当前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也是好的家风的最为突出的标志。可能有人会说,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等都会导致一些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一个总是不完满的家庭,往往就是有缺陷的家庭,就是家风有问题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就可能给家庭成员的`发展带来自面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当家庭出现了问题,当家风不醇正,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不完美的。我们与其追求一种破碎的“成功”事业,做一个不完整的“成功”人士,还不如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当一个个家在平静中度过岁月,作为大家的国也就会稳定如初。

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取材于2月13日《中国文化报》)

6.关于中国的“国风”,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抗战时中国军民能够保持组织力,中国注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B.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国民勇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

C.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与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国风新形成的强大民族心理和坚韧民族性格密切相关。

D.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这与传统国风的感召密不可分。

7.对新时代的“家风”建设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家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加以继承,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庭道德。

B.新时代的家风要脱去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彼此平等交流来建设。

C.目前好的家风最为突出的标志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让老人空巢,不让孩子留守。

D.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不仅可能影响家庭成员的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风的形成依赖于家风的建设,国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家风,后者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B.一个人在家中尽孝,在社会上尽忠,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恰恰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C.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使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家庭有缺陷,家风有问题。

D.作者认为,如果能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就可以算得上“完整”的成功人士。

试题答案:

6. B(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

7. A(新时代家风建设继承的应是普遍的家庭道德,而不是传统的家庭道德,文中也没提“最重要”)

上一篇:旅客运输申明书下一篇:车管所民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