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2024-05-26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精选14篇)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第1篇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教学知识点: 1、  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2、  学习孟子的论辩艺术,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3、  掌握本文有关的文言实词,理解破读现象,读准字音,理解其义。 4、  筛选并提取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研读1―4段  第二课时  研读5―7段,归纳知识点 一、导入:《侍坐篇》学习了孔子的“礼教”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作为“亚圣”的他对儒家思想做了哪些发展。 二、朗读全文,理清文脉 提问:全文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梁惠王的两个疑问:救民行惠,却不能使更多的百姓归附自己。 第二部分:孟子设喻指明梁惠王有过失,只能行小恩小惠却不能行王道而养其民,故难使百姓归附。 第三部分:孟子具体说明“仁政”的具体内容,即“使民加多”的措施。 三、具体研读 ㈠分析第一段 ①“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②“尽心焉耳  ”中的“焉耳  ”是什么用法?明确:三个语气助词连,加强了语气,表达复杂的感情。 ③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用原文回答并概括)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④效果如何?怎么得出的结论? 明确: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施恩于民却并未使自己的国家更强盛。百思不得其解。 ㈡分析二三四段 ① 孟子为什么要用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答:因为梁王喜欢打仗,可以引起他的兴趣。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是用来回答梁王的哪句话的.?“五十步”是指谁?“一百步”是指谁?这个比喻有何作用?答:梁王自称“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这个问题。/前指梁王不是仁政,施小恩小惠;后指邻国之君不“尽心”,不施仁政。/指出了实质。 ③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与邻国也。”中“此”文中指什么?(揭示寓意) 答:梁王的“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数量上不同而已。要想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兴王道。 ④小结:这种不直接反对,而是诱使对方用所设论据来否定对方论点的方法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㈢分析五六段(用原文回答并概括) ① 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答:养生丧死无憾。即让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② 为做到这一点,要采取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答: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即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使百姓有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 ③ 做到百姓丰衣足食就能实现“王道”吗?答:制民之产是的根本保证,然后才是实行教化,从而完成保民大业。 ④ 使天下百姓归顺,即“为王”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⑤ 为做到这一点,要采取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略。即制民之产,教化百姓。 ⑥孟子所描绘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答:“仁政”,这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其思想的政治化,其实与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向梁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⑥ 两段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排比,增强了语气气势。 ㈤分析第七段 1、这部分文字怎样说理的? 答:分三层。1、揭露国君的荒淫、自私、伪善。2、借用国君的自我辩护口气,用一个比喻加以反驳。3提出不要怪年成不好,其实是希望他反躬自省,抛弃战争政策而实行仁政。 ① 课文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是针对谁而言的?有什么作用? 针对梁王的“尽心”讲的。社会不平等,贫富鲜明对比,说明并未“尽心”。这就从反面证明必须施仁政。 ② 接着打个比方,喻体是?本体是?意思是?答: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指出害人的是暴政而不是年成。 ③ 用自己的话回答,孟子指出的“天下之民至焉”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即“王无罪岁”的言外之意)答:广施仁政,若百姓生活不好,只能怪自己仁政不够。 2、小结: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五、归纳知识点: 1、  注音:曳( )数罟( )狗彘( )庠序( )孝悌( )饿莩( ) 2、  破音异读 五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 3、  通假字: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  实词活用:①填然鼓之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  古今异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  特殊句式: 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③是亦走也。/非我也,岁也。 7、  固定句式:①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②直不百步耳。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8、成语理解:五十步笑百步 / 弃甲曳兵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第2篇

(一)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中重点句子的意义。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体会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理解、分析、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2、领悟我国政治文明的渊源流长,

3、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二、教学重点

1、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体会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2、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寡人之于国也》备课札记 第3篇

现将备课心得札记于此, 以就教于方正之家。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段话里的“鸡豚狗彘之畜”做何解释, 课本上是有注解的:“鸡、狗、猪的畜养……畜, 畜养。之, 代词, 复指‘鸡豚狗彘’。”而且将“畜”的读音注为xù。我认为这样的翻译和“畜”的读音是值得推敲的。

众所周知, 古文句式有个最大的特点是上下句的工对, 排比句结构的工整和一致。就因为这个特点, 我们往往会根据上 (下) 句的意思来推知下 (上) 句的含义, 而且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我们也往往把它作为一种很实用的方法用之于文言文的解读, 而且把这种方法尽力教给学生, 以期学生在解答高考文言文时能助其一臂之力。这一段话有三句, 其句式和结构是非常相似的。“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其结构是完全一致的 (其他相对的句子是很容易看出的, 这里不再赘述) 。“五亩之宅”在课本上有明确注释:“五亩住宅的场地。”这里, “之”作助词“的”, “宅”显然是名词, 作“宅地”讲, 翻译为“五亩大小的宅地”。“百亩之田”的“之”也作助词“的”, “田”显然是名词, 作“田地”讲, 翻译为“一百亩的田地”。关联如此紧密的句式, 为何独独“鸡豚狗彘之畜”就翻译为“鸡、狗、猪的畜养”呢?按课本的解释, “畜”是动词“畜养”的意思, “之”是复指代词。我以为, “畜”是名词“家畜”的意思, “之”是近指代词, 当解释为“这类”。《古汉语虚词词典》 (中华书局2004年5月第1版, 白玉林、迟铎主编) 第485页:“之代词, 表示近指。指代人或事物。作定语。可译为‘这’、‘这位’、‘这些’、‘这种’、‘这类’等。”当译为“这类”意思时, 词典所列举的句子是:“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巫师、医生、乐师以及百工这类人, 君子瞧不起的, 现在君子的智能却反而赶不上 (他们) , 难道不是很奇怪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鸡豚狗彘之畜”这两个句子的结构也是毫无差别的。因此, 我认为“鸡豚狗彘之畜”应当翻译为“鸡、狗、猪这类家畜”, “畜”的读音也应为chù, 作名词。朱熹《四书集注》里对这句话里的“畜”的读音也说“畜, 敕六反”, 但在“仰足以事 (事奉) 父母, 俯足以畜 (畜养) 妻子”这句话里, “畜”的读音又说“畜, 许六反”。可见, 朱熹对这个字的音、义是分得很清的。

这样看来, “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应翻译为“鸡、狗、猪这类家畜, 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 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吃上肉了”。这是很能讲得通的。因此, 我认为教材的处理是值得商榷的。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非常可贵的可持续发展观。对待林木、食物等自然资源并不是滥采无度, 而是要讲究“时”, 这样做, 林木、食物非但没有减少, 而且“不可胜用”。为什么要“以时入山林”呢?在我国古代典籍里, 有很多类似的说法。《逸周书·文传解》说:“山林非时不登斤斧, 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纲罟, 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 以成鸟兽之长。”《荀子·王制》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 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 不绝其长也。”又说:“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故山林不童, 而百姓有余材也。”《管子·八观》:“山林虽广, 草木虽美, 禁发必有时。”《礼记·王制》:“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草木以时伐焉。”

“斧斤”是在什么时间“入山林”呢?课本上说是草木凋落, 生长季节过后。也就是说, 禁止砍伐林木的时间主要是春季和夏季“草木荣华滋硕之时”。《逸周书·大聚解》规定的禁期是“春三月”, 即整个春季。《管子·禁藏》:“当春三月……毋伐木, 毋夭英 (谓草木之初生) , 毋折竿 (谓笋之初生) , 所以息百长也。”《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禁止伐木”, 仲春之月“毋焚山林”, 孟夏之月“毋伐大树”, 季夏之月“毋有砍伐”等记载。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云梦秦简·田律》则有“春二月, 毋敢伐材木山林……唯不幸死而伐绾 (棺) 享 (椁) 者, 是不用时”的条文。这就是说, 除了因不幸死亡需要木材做棺材的以外, 一律禁止在春天砍伐山林。《管子·轻重己》云:“春尽而夏始, 天子令毋斩大木, 毋斩大山, 毋戮大渊, 灭三大而国有害, 天子之夏禁也。”一般说来, 深秋以后才允许砍伐林木。《礼记·月令》:季秋之月, “草木黄落, 乃伐薪为炭”;仲冬之月, “日至短, 则伐木, 取竹箭”。《礼记·王制》:“草木零落, 然后入山林。”《周礼·山虞》也有“仲冬斩阳木 (生山南者) , 仲夏斩阴木 (生山北者) ”之说。

保护幼小的林木, 就是保证林木的生长和再生。《国语·鲁语》把“山不槎 (砍) 蘖 (断木上长出的新生的枝条) , 泽不伐夭 (未长成之草木) ”作为“古训”加以强调。《逸周书·文传解》也说:“无杀夭胎, 无伐不成材。”《礼记·王制》规定:“木不中伐, 不鬻于市。”《周礼·山虞》:“令万民时斩材, 有期日。”郑玄注:“时斩材, 斩材之时也。有期日, 出入有日数;为久尽物。”这种限制的意义在于防止过度的砍伐。

从以上可以看出, “斧斤以时入山林”是非常有含义的。朱熹在其《四书集注》里说:“古者网罟必用四寸之目。鱼不满尺, 市不得鬻, 人不得食。山林川泽, 与民共之, 而有厉禁。草木零落, 然后斧斤入焉。此皆为政之初, 法制未备, 且因天地自然之利, 而撙节爱养之事也。”把这种做法上升到治国的高度来认识。

文章里“养生”、“丧死”两个词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说是统摄全文思想的“词言”;“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这句话是这篇节选文章的“文眼”。孟子行“仁政”的“王道”, 是由解决老百姓的“温饱” (饮食) 开始的, 也就是文章所说的“养生” (饮食) 。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能解决, 连生命都不能保证, 何谈施“仁政”行“王道”?所以, 孟子反复说:“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 则盍反其本矣。”“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我们读这篇文章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养生” (饮食) 在本文里反复强调。文章第一段说:“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移民”也罢, “移粟”也罢, 无非是凶年不要让老百姓饿死, 也就是要“养生”。文章第五自然段又说:“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也是为了“养生”。第六自然段:“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是更进一步说光“养生”还是不够的, 强调在“养生”的基础上加以教化, 才可以实施“王道”;但实施“王道”的基础还是“养生”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总之, 围绕“养生” (饮食) , 作者基本上用了近三个大自然段来阐述, 可见“养生”这个词语的基础意义。

再看“丧死”。“丧死”是指“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课文注释) 。为死人办丧事需要棺木, 就必然要“斧斤入山林”, 为保证足够的棺木, 所以需要斧斤“以时入山林”。如果“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就可以达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仁政状态。老百姓生而衣食足, 死而尸不暴于野, 有棺木加于体, 自然会归于“王”。文章谈“丧死”主要集中在两个自然短段里。一是第五自然段:“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二是最后一自然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 则曰:‘非我也, 岁也。’”老百姓“生”而不能“养”, 甚至途有饿莩而不知发赈灾之粮, 陷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诚所谓“刺人而杀之”。饿莩在途, 更谈不上“丧死”了。事实上, “丧死”是人生命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特别讲究“盖棺定论”, 灵魂要有一个栖息地, 活着的人才能心安;若魂无定所, 活着的后辈人是不能也无法慎终追远的, 这是一种很大的不孝!尸首异处都是不能允许的, 更别说尸横于野 (途) 了。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第4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2.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准确翻译字词,并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3.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重点难点】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学法指导】

4.朗读。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

5.熟读课文。借助书下注和语境,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知识链接】

6.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7.感知《孟子》:

《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7篇。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8.走进历史: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习过程】

9.看清字形,标出注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yì)帛 谷不可胜(shè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谨庠(xiáng)序之教

养生丧(sāng)死无憾鸡豚(tún)狗

彘(zhì)之畜(xù)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有饿莩(piǎo)

10.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有感情朗读本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梁惠王曰:“寡人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黄河)内凶(收成不好,闹灾荒),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样)。察邻国之政,无如(像)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为什么)也?”

(3)翻译句子。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明确:(我)考察邻国的当权者,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明确: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4)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5)现代社会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梁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

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11.学习第二——四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做上标记。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请允许我)以(介词,用)战喻。填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鼓(名词用作动词,敲鼓)之,兵刃既(已经)接,弃甲曳兵(兵器)而(连词,表修饰)走(跑,这里是指逃跑)。或(无定代词,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那么)何如(宾语前置,如何)?”

曰:“不可!直(只是)不百步耳,是(代词,这)亦走(跑,这里指逃跑)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比)邻国也。”

(3)翻译句子。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明确: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明确:凭自己只逃跑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么(您觉得这)怎样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明确:(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这还是逃跑啊!

(4)孟子哪些话是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用什么方法说的?

明确: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喻说理。

(5)分析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明确:五十步和百步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本质也是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都是让百姓去送死,他们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王道,而是霸道,是虐民暴政。老百姓看穿了梁王的小恩小惠,不会来送死呢,所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2.学习第五、六段。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2)解释加点词,注意在文中也做上标记。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尽)食也;数罟(网)不入洿池(池塘),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斧)以(按)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名词活用做动词,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名词活用做动词,穿)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耽误)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反复陈述)之以孝悌(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之义,颁(通“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名词活用做动词,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饿死的人)而不知发(开仓赈灾),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兵器)也?王无罪岁,斯(那么)天下之民至焉。”

(3)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当堂检测】

13.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数罟(gū,网) 饿殍(piǎo,饿死的人)

B.颁白(bān,通“斑”)曳兵(zhuài,摇着)

C.庠序(xiáng,学校)衣帛(yì,穿)

D.孝悌(tì,尊重父母)鸡豚狗彘(zhì,猪)

1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数罟不入洿池

15.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

16.下面的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李商隐《无题》)

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7.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D)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⑤/③④

1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D)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 第5篇

⑶ 请以战喻

⑷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⑸ 弃甲曳兵而走

⑹ 或百步而后止

⑺ 邻国之民不加少

⑻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一词多义

〖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寡人之于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数

1、数口之家

2、扶苏以数谏秦王

3、数罟不入洿池

〖王

1、然而不王者

2、王道之始也

3、梁惠王曰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之

1、寡人之于国也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驴不胜怒,蹄之

〖兵

1、非我也,兵也

2、穷兵黩武

3、是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草木皆兵

〖胜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日出江花红胜火

4、予观夫巴陵胜状

《寡人之于国也》复习教案 第6篇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准确默写文言名句 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 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重点:同上 教学难点:

对梳理的知识点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自主梳理 教师总结 讲授 高考动向:文言文阅读

一、通假字

1.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无,毋,不要)

2.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无,毋,不要)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4. 涂有锇莩而不知发(涂,途,道路)

二、词类活用

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名作动,击鼓)2.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3.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作动,归罪)4.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作动,称王)

三、重点字词解释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黄河;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3.河内凶亦然(亦然,也是这样)4.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无如,不如,比不上)5.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6. 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请:请允许我)7.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之:助词,无义;既:已经。)

8.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兵:兵器,武器;或:有的人)9.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走:逃跑)10.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1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密网)12.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时:季节)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学校;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1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负戴:背着东西,顶着东西)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人食:吃人吃的东西;检:约束)1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17.非我也,岁也(岁:年成)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异:区别)

四、古今异义

1.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古指黄河;今指一切河流)2.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古义“跑”,今:行走)五、一词多义

1.数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shuò)D、数罟不入洿池(数cù:密)

2、发A、百发百中(发射)

B、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调,派遣)C、涂有锇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开)

3、直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C、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

4、兵A、非我也,兵也(兵器)B、穷兵黩武(战争)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D、草木皆兵(士兵)

5、胜A、驴不胜怒,蹄之(能忍受)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E、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六、文言句式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宾短语后置)2.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短语后置)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宾短语后置)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5.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宾短语后置)

七、翻译句子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译: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译: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迁移他的百姓到黄河以东,迁移他的小米到黄河以北。3.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译:考察别国的政治,比不上我用心。4.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5.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止。6.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7.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8.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9.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7篇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不违农时”至最后)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目标教学断想 第8篇

这是一个设计结果的平面呈现。推敲起来, 关于《寡人之于国也》生成的目标与目标的生成需要考虑的因素还不止这些。要准确定位阅读教学目标, 我们还要弄清楚教学目标的“来”和“去”。

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 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 也称行为目标”。它来自于课程目标, 换句话来说, 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在此基础上, 我们再来解决如何精准定位阅读教学目标;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块“短板”。有了明确的目标, 其它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事实上, 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层面学习目标的精准定位需要考虑下列要素:行为主体 (谁学) 、行为表现 (学什么) 、行为条件 (怎么学) 、行为程度 (学到什么程度) 。

依照“四要素”原则, 《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目标定位首先要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来,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激发学生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 点拨学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 启悟学生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有一位教师预设时想了很多做法, 设计了问题穿插。

首先, 多媒体展示有关孟子及其经典名言的图片。其次, 画“三国形势图”, 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 指出河内、河东所在, 并简介谈话背景;知人必先论世, 了解梁惠王西畏强秦东败于齐, “国以空虚”, 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为何焦虑“民不加多”, 为何特邀孟子指点强国之道。图文结合, 更利于学生置换角色, 以天下为己任, 分别从梁惠王和孟子的角度思考治国之道, 从而与文本交流、碰撞、共鸣。再次, 学生分组接力诵读关键句段, 体味:语调、语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读?最后, 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相继追问, 进行纵深拓展, 并予以总结、评价。生成过程穿插的问题有:

(1)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初中已学过, 现在可以对此作些新的思考:孟子想借这个寓言指出梁惠王哪方面的问题?

(2) 孟子为什么反复强调“谷”、“鱼鳖”、“材木”?

(3) 如何实现“王道之成”?能用两点说明吗?

(4) 梁惠王到底是否“尽心”?能联系全文加以说明吗?

(5) 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呢?你认为孟子的王道为什么不被齐宣王采纳?

如此, 就这一课目标定位而言, 具备了“来”“去”自如的条件了, 同时还彰显了三个特征:

基于文本施教, 以“读”悟理。《寡人之于国也》篇幅不长、语言生动、流转自如, 十分宜于诵读, 通过多遍诵读, 体会语气、语调, 揣摩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的语感, 理解文本内涵。大致算一下, 用中速读一遍需2分钟, 读5至6遍 (包含) 加上诵读中的间歇, 外加分段式、多角色的文本探究, 耗时40分钟。以读悟理, “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想、熟读成诵”, 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强调学生的学, 重视教师的导。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基于必修1和必修2两册的文言积淀, 相信学生有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但淡化预设与讲授, 并不是要教师淡化出场, 让课堂放任自流。第1节小切口进入, 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设计, 一反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解, 质疑解疑活化文本、激活思维, 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兼具, 正是“授之以渔”, 实现了由教读到自读的过渡。第7段中其余6段放手交给学生分组诵读感悟, 再展示探究成果, 教师规正其探究方向, 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生成和深化, 课堂就收放有序, 活而不乱。

立足人格教育, 提升审美情趣。孟子其文的尺幅兴波, 精神的烛照千古, 利于鉴赏活动与读法指导的相得相融, 人文经典与时代脉搏的宏音共振, 再加上从导语与结语的文学性与逻辑性并重, 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美、结构美、情韵美、思想美, 熟习文言读法, 提高语文素养, 获得知识积累与精神教养, 有兴趣也有底气来面对以后的自主学习。

以上特征不离传统, 又不乏创新, 既紧扣文本, 又以人为本, 那是因为预设时“胸中有丘壑”, “三维目标”立体交叉呈现, 目标设计与目标达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让平面的目标站起来, 目标就更明确、更具体、更科学。成目标于胸中, 生成时不游离目标, 阅读教学的有效度会有所提升。

但是, 观察语文阅读教学, 发现有一种语文课型大开大阖, 融历史、哲学、美学、地理、天文于一体, 涉及面极其广阔, 教学过程如风筝断线, 野马脱缰, 像浮萍, 像云雾, “野语文”含量过高, 语文味过少。就语文阅读课而言, “漂课”表现为无固定教学目标, 形散神亦散。阅读教学频繁跑偏、散打, 从表象看, 展示了教师学识的渊博, 实际上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阅读教学丰富多彩的基点是紧扣文本, 从“目标”出发来设计课堂流程, 课前围绕“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预设过程中, 定位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常常被人忽略, 而空洞、抽象的目标常见于教学案。胸无目标,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现象依然存在。通过课程标准解读, 细化教学目标是规范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度需要突破的一个瓶颈。如果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设定“空”而“大”, 教学过程往往就“飘”而“散”。学科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该学科不但承担学科知识的传授, 而且承载人文思想的熏陶。相对而言, 学科知识的传授属显性目标, 人文思想的熏陶属隐性目标。处理好两者关系也是目标精准定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解读文本围绕“仁政思想”、“思辩色彩”、“实词和句式”就成为教学过程的基点。游离目标往往表现为:脱离文本的具体表述而空谈“仁政”, 脱离文本“问”和“答”谈思辨, 脱离文本传授文言知识。更有甚者, 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 这就谈不上目标的准确定位了。细致分析, “飘”课产生的根源有两个:微观而论, 有明确目标而游离目标, 如上所述;宏观而论, 目标意识不强, 目标确立不科学。第二个问题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教学案的设计重“过程”, 轻“目标”是常有的现象, 轻“过程”重“目标”同样不可取!

语文课需要纵横捭阖, 需要天马行空, 但必须有目标统领, 否则, 就会变味, 就会越位, 被严重异化, “跑、冒、滴、漏”层出不穷, 从而误入歧途, 效率自然大打折扣了。优质的阅读课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到具体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去, 每一堂课都精准定位, 这样的课当然是“飘”而不“飘”。优秀教师上课有时看似游离, 实则相关;有时欲擒故纵, 埋下草蛇灰线, 最终豁然开朗。

《寡人之于国也》“喻”字考辨 第9篇

人教版解释的思路是: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这样解释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因文生义。《孟子梁惠王上》共七章,其中确实有几处比喻,比如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好杀戮的君王,比作盼望的七八月间救命雨水的禾苗。孟子用“禾苗”比喻百姓,用“雨水”比喻君恩,这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这两个比喻相互照应,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到第五章“寡人之于国也”中“请以战喻”,用“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是程度较轻却讥笑别人。根据文意,把“喻”翻译为“比喻、打比方”似乎也颇合情理。其二,古文注释家释义为比喻。如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一向以注释准确著称,是当代《孟子》读本之一,在学术界中享有盛誉。在《梁惠王章句上》一文中:王好战,请以战喻。译为: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喻吧。再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孟子文选》也解释为“比喻”。其三,因人生义。孟子的门人曾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使用比喻的有93章,一共使用比喻个数159个。所以孟子散文善用多样的比喻,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与人们习见的事物作比,用直观感觉,因势利导,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顺理成章地达到传播仁政思想的目的。孟子独有的劝说特点让这个“喻”的释义成为比喻。可孟子好用比喻并不意味《孟子》中出现的每一个“喻”字都是“比喻”义。如《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中“喻”释为“知晓,明白”。

这里的“喻”究竟是不是“比喻”义?我们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释。

首先,我们要看“喻”从何处来?这需要我们探寻一下“喻”的源头。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并未见“喻”字,既然我们见到的先秦文献中存在“喻”字,该书却未能收录,原因是什么?笔者在该书中找到了形体相关的“俞”、“谕”二字。《说文》【卷八】【舟部】:“俞,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很明显《寡人之于国也》中“喻”字与水、舟无关。《说文》:“谕,告也。”有一篇关于解释“俞”字的文章,它从以“俞”为声符的诸多形声字入手,调查其共同的语源义。而“喻”字恰恰在这一组形声字中。它总结了含有“变动不居、畅达前行”意义的字,其中就有喻和谕;而“谕”字排在“喻”的前面,可见彼时“谕”使用更多且“喻”同“谕”。《集韵·遇韵》:“谕,《说文》:‘告也。一曰晓也,亦姓。或作喻。”《广韵·遇韵》:“谕,譬谕也,谏也,又姓。”“喻,同上。”《说文·言部》:“谕,告也。”《类篇·言部》:“谕,《说文》:‘告也。一曰晓也。”又口部:“喻”。这几个证据证明了“喻”是“俞”的声符字,也是“谕”的异体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晓谕人者,皆举其所易明也。”在古代汉语中,晓是明白、知道的意思,所以《说文解字》解释为“告也”。在先秦汉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晓的意思;对于“王好战,请以战喻”,汉代赵岐的《孟子注》说:“因王好战,故以战事喻解王意。”喻解,就是说解,开解之意,用战事来使您明白。喻并不是比喻、打比方的意思。所以,歧义也就产生了。那么,比喻之义从何处来?喻通谕,譬喻亦作“譬諭”,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现在一般称为比喻。如《荀子·非十二子》:“辩説譬諭,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姦説。”这也是“比喻”义最早出现的地方。它使用的范围是辩说,作用是委婉劝谏或顺礼义。《寡人之于国也》正是孟子劝谏梁惠王实施王道的辩说,请以战喻的“喻”字解释为“比喻”无可厚非。

在现在能够看到的文言材料中,“喻”字出现并不多见,它的解释现今已分为四种,一为《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皇疏(南朝皇侃所注《论语》)解释为:“喻,晓也。”即明白。二为《寡人之于国也》:“王好战,请以战喻。”解释为“比喻”。三为《淮南子·修务训》:“故作书以喻意。”解释为“表达”。四为《礼记·文王世子》:“教之以利,而喻诸德者也。”解释为“告知”,同“谕”。现代汉语用并列(联合)的构词法将比和喻组在一起。现代汉语词典中,喻的含义被分为四类。其一:说明,告知。如晓喻、喻之以理、不可理喻。其二:明白,了解。如家喻户晓、不言而喻。其三:比方。其四:姓。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可以得出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喻”字应解释为“说明”。由于古汉语本身固有的特点,中学文言文的解释常常有一些众说纷纭的问题,古文注释家常常采用“两说并存”或“亦通”的办法,这对教学是否有益仍待商榷,我们只能补充新的证据进行考察、辨析,提供不同的可能性,以益于注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后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周国瑞.中学古诗文注释汇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7]程翔,郑晓龙,严寅贤,翟小宁.特级教师高中文言文译解(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刘凌.释俞[J].兰州学刊,2013,(9).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H].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10篇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习检测:

1.正音练习。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设计 第11篇

1.结合预习疏通词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孟子思想的博大,学习其论辩艺术。

过程与方法:教师用情景设计、问题启发作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式学习与小

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文章雄辩的气势,关注现实社会,注重提升修养。

【教学重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孟子运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百姓逃难视频)张养浩曾说,这天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刚才的这个短片里,我们看到了战乱之时,百姓辗转流离、彷徨悲苦的凄惨情景。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你也身在其中,你的愿望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引导)那么,百姓究竟需要些什么呢?希望孟子的智慧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

整体把握

齐声读,整体感知

学生拿着笔,将自己的与集体读音不一致之处做标记,读完后迅速核对统一。

自由读,疏通词句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此前的预习速读全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教师出示五个句子请学生翻译,以考查对文意的掌握情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内容探究

1.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为三大块,分别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探究其心理,结合时代背景)

孟子是怎样向梁惠王说明道理的?(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特点方面思考)

本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注重理解概括)

要求:共同讨论后要形成书面文字,推举出小组长做代表发言。回答要以文本为依据,适当联系所知的课外知识。

逐个解决问题(以学生的理解回答为主,教师引导辅助)

扣住“民不加多”的疑问把握梁惠王的心理,联系第二段“王好战”

介绍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匮乏、劳力不足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形象性:外在做法不同,本质相同

谈具体措施的大量排比,可选取一段让学生齐读,感受其充沛的气势

“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殍”的强烈对比,及“刺人而杀之”的比喻,指出了统治者应有的态度

此题的关键点在于,不只是对原文的翻译解释,而要进行理解归纳。

(“王道之成”相较于“王道之始”,在物质生活层面有大幅度提升,并且涉及了文化教育层面。)

孟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其“仁政”思想主要包括:

以民为本,反对暴政;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制民之产,使民以时;

重视教化,与民同乐。

原来孟子是在告诉梁惠王,只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心满意足了。带着这种认知,让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三段朗读一遍。

探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孟子的“仁政”思想无疑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维持社会秩序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但它的人文光辉并未消减,反倒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里大放异彩。请联系现实,谈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提示:分田到户,使农民都有土地

取消农业税,给以种粮补贴

人大代表,尊重人民的意志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家电下乡、城镇医保等

拓展延伸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博大不仅体现在治政方面,也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我选取了孟子学说中的几句,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引导学生提高完善个人品格,提高自身素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若学生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以以第二句做示范引导: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的教案 第12篇

(二)研读文本

1、结合材料二,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教学后记 第13篇

“同学们,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原文, 还有什么问题吗?”老师问。

“为什么第4、5、6三段没有后引号?”学生彭丹问。

“没有吗?”老师知道不少学生是没有发现这一现象的, 所以追问一句。

“是没有。”“果真没有。”

“没有, 很简单, 拿起笔来, 给它补上不就得了。”老师说。

“不能补吧?”有人不肯定地说。

“为什么不能补?错了就应该改过来嘛。”老师肯定地说。

“书上的还会错吗?”有人来劲儿了。

“你就是无条件地相信书啰。既然没错, 那罗庆讲讲不用后引号的原因。”

“不知道。”

“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倒是可以教大家一种方法来研究。用这篇文章中的引号作例子, 比较分析, 就会很容易看出原因。”

“我认为, 一个人连着说的内容如果分成几个自然段, 那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过了一会儿, 周佳怡率先说。

“对。大家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

“还有其它问题吗?”老师问。没有人明确表态。

“大家提不出问题的话, 我提。第一个, 我认为在文章的4、5段之间可以加上一段, 那这一段是什么?加了这一段后标点会有什么变化?没有这一段有何深意?讨论3分钟。”

时间到了之后, 几个小组都回答不出来, 似乎有难度, 需要点拨。老师说:“要加上这一段, 就得联系上下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分析。看文章开头, 梁惠王急切地提出了但‘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孟子用比喻回答了原因, 并明确指出梁惠王的作法‘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到第4段, 文章似乎就写完了。然而, 我们知道, 一心想称霸的梁惠王并不是只想搞清楚‘民不加多’的原因, 其实是想向孟子讨教使‘民加多’的办法, 孟子只解释‘民不加多’的原因显然不能满足梁惠王的欲望。梁惠王紧接着要讨教的应该是如何使‘民加多’的办法;第5、6两段也确实在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由此可见, 4、5段之间可加的内容是———”老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道:“曰:‘何以使寡人之民加多也?’对不对?”

“对。”不少人随声附和。

“我觉得梁惠王的话还可以是‘何以使寡人之民多于邻国也?’这样与上文孟子的话联系得更紧凑。”杨晓与众不同地说。

“你分析得非常好。加上这一段后, 标点会发生什么变化?汪华你讲。”老师点评说。

“还没有分析出来。”汪华迟疑地说。

“第4段最后要加个后引号。”刘晓红迫不及待地说。

“为什么?”

“因为在这一段里孟子的话说完了, 下面是梁惠王的话。”学生纷纷道。

“对。但文章没有这一段, 有何深意?”老师又问道。

“孟子忘记写了。”何宇方说。

“你这种批评权威的作法很勇敢。但你没有听懂提问的用词。‘文章没有这一段有何深意?’的弦外之音是没有这一段很好。那好在哪里?一般情况下, 在面对国君的谈话时, 常常是有问才有答;再者, 要是一个颇具城府, 或故作深沉的人, 一定会等到梁惠王问起‘何以使寡人之民多于邻国也?’才会阐述自己的措施。但孟子没有等到梁惠王问就滔滔不绝地谈起, 可以看出孟子深知梁惠王问‘民不加多’的真实意图的睿智, 可以看出孟子的率真和坦诚, 更可以看出孟子抓住机会就积极宣扬自己王道的恳切态度。总之, 孟子没等梁惠王追问就连续阐述自己的王道, 表现出他的睿智、率真、坦诚和恳切。原文很妙, 妙在不言中。”老师深度分析。

学生大有所悟。停顿一会儿后, 老师又说:“第二个问题, 第6段中少了一句话, 这句话应该是什么?少了这句话有什么意思?思考2分钟, 可以抢先发言。”

“可以在‘黎民不饥不寒’后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杨小刚主动说。

“为什么?”

“因为‘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应该是对全段的总结, 应该包括‘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从全局出发, 你的分析不错。不过, 你补的也没有把‘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概括上啊?”老师说。

“我觉得‘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是‘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结果, 所以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就可以概括。”杨小刚说。

“你分析得很对。那原文少了‘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有什么意思?”老师说。

“我还没想好。”杨小刚说。

“是为了照应上文的‘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计华抢着说。

“怎样照应的呀?”老师一追问, 大家都笑了。

“由此可看出孟子文章的简洁美。”吴天说。

“这是简洁吗?‘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是孟子王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说是不应该省去的。敢于批评权威的何宇方说说。”

“不知道。”

“你应该知道。你把‘孟子忘记写了’用在这里就行了。这确实是‘孟子忘记写了’。因为‘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是孟子王道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总结句里是不该不写的。可见, 书上的并不完全是对的, 亚圣也有失误的地方。读书千万要深思慎取。”老师分析道。在意外之中, 同学们很欢悦。

“第三个问题,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 如何说?原句有何妙处?”

“上一段讲的是‘王道之始’, 这一段讲的是‘王道之成’。根据‘王道之始也’的句式,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可以是‘王道之成也’, 最后一句可以写成‘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王道之成也’, 正好和‘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的句式相对应。”还没有到时间, 杜克就站起来说。

“非常精彩!”掌声四起。

“作者用双重否定句‘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加强了语气, 强调了语义。”掌声未停, 杜克又接着说。

“大家赞不赞成?”老师说。

“赞成。”

“再次祝贺杜克!”掌声再一次响起。

“好, 问题解决了, 下面的时间消化背诵。”

这是一节很有特色的探究课。上文言文时, 大多数老师都把重点放在疏通翻译上, 而笔者在引导学生完成了疏通翻译之后, 还进行质疑探究, 熟中出巧, 施教裕如。

一.质疑问难求分寸。在实际教学中, 容易出现提问质量不高或过难、引导不得法使教学不流畅的现象。这节课对问题的处理很求分寸。对待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第4、5、6三段没有后引号?”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教给学生方法, 让学生自己研究得出答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 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然后进行深入分析。第一个问题中的最后一问是有一定难度的, 让学生思考, 但不难为学生, 在学生思考的困惑之时进行讲解,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质疑问难, 收放自如, 分寸拿捏得很准。这样的探讨研究, 课堂才会流畅自然, 学生才会有成功的喜悦、接受挑战的刺激和豁然有悟的收获。

二.质疑问难有更高的教学目标。问答不是为问而问, 也不是为答而答, 一句话, 不只是为了解决具体的一两个问题, 更不是走过场, 求热闹。问, 是为了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发现疑难的习惯;答, 是为了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研究, 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分析、逻辑层次推理、总分关系对照等, 灵活而恰当, 具体而有效, 既注重思维开发, 又注重读写结合。

三.教学生成有新意。笔者提的三个问题是课前没有设计的, 也是以前从未想到的。本节课的最初安排是解决学生的疑问之后就背诵课文。但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引号的应用, 就顺势想到了第一个问题。学生的“书上的还会错吗?”一句话使笔者想起在月考时, 面对选择题“‘我很悚然, 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是病句”一项都不敢判断它是正确的现象, 深知学生存在着因敬仰而产生的盲目认同心理, 又顺势想到了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又由第二个引出。这三个问题随机生成而不露痕迹, 紧扣课文和学生实际, 不牵强附会, 深浅有度, 看似寻常却很有新意, 充满新意却又不稀奇古怪, 是高质量、高境界的教学设疑。这些产生在无疑之处的疑问, 对启发学生思索探究有积极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处标点 第14篇

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三册(必修)收录了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标点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关于这一段文字的标点符号,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标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4页标作:“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很明显,这一段是由几个并列的句子组成的,内容都是孟子所言实行王道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这几个并列的措施分别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为了保证并列句式的一致性,这几个并列的措施所可能达到的效果之后应该要么用句号,要么用分号。但是教材里关于这一段文字有三个句子用的是句号,一个句子用的是分号,这样导致整段文字层次不清。笔者认为,为了保持排比句式的一致性,或者把分号改为句号,或者把句号改为分号。根据改少不改多的原则,把分号改为句号较为合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的教案07-11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01-28

上一篇:以师德为重用爱心育下一篇:写做最好的自己作文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