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2024-07-17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精选8篇)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第1篇

从转移到培育:解决农民问题的新思路 赵凌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党组书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外出务工以及政府转移培训成为我国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与我国发展阶段特别是二元结构转换以及加工贸易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这一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正逐渐显现。比如,对农民工的粗放式使用不利于农民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升;农民工主要向外地特别是沿海地区转移,不仅增加了转移成本,而且削弱了输出地产业发展的劳动力支撑;城市对农民工的接纳条件和环境欠缺,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重重;一些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我国农民问题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解决农民问题需要从侧重转移转到侧重培育。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需要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人口红利”基础上的,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存在对劳动力粗放式使用、忽视劳动力培育与素质提高等问题,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日益突出,技术工人严重不足。这不仅制约了我国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后劲,而且使解决农民问题面临新的瓶颈。因此,需要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农民问题和劳动力培育结合起来,既关注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也关注农民的培育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农民真正融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其次,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育。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其实质是按照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整体性改造。这种改造既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物的方面,又包括农民素质提高等人的方面。因此,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不应仅仅局限于培训转移外出务工人员,还应着力于培育新型农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把握我国农民问题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新思路。一是在农民的去向问题上,提出“转移”与“培育”相结合的思路。一方面,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另一方面,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是在解决农民问题的方式上,明确了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主动接纳相结合的思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思路。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在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强农政策,通过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强农政策的重点之一,就是强化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此可见,应根据我国农民问题的阶段性特征,相应调整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即从侧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到全面培育劳动力。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明确全部农村劳动力都需要开发和培育,既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合格劳动者,又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其次,城市应积极参与农民问题的解决,通过教育、培训等公共资源的共享,促进农民工素质的提升。第三,农村地区应在继续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第2篇

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实验小学 张娟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第27—28页例1,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依据问题寻求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数量间的关系及解决问题、回顾反思的过程,了解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根据问题寻找需要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正确解答。

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从问题出发分析思考的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促进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难点:策略的领悟与理解。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每人一份。教学过程:

一、唤醒经验,引入新课

1.回顾: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回想一下,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什么策略?

小结:从条件出发分析思考的策略,能使我们较方便地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从而正确解答问题。

2.设疑:学校美术组有男生20人,女生18人。问:你想怎么解答?那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生口答。引出:从问题出发思考

二、解决问题,生成策略 1.理解题意 出示例1情境图

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到商场购物,他们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他可能会怎么买? 明确:有四种选法。选择的价格不同,用去的钱也不相同。出示例1的问题“最多剩下多少元?” 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想法。能尝试解决吗?

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把想法跟组内同学说一说。2.展示交流,明确思路

问:你是怎样解答的?谁能把你的想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明确:要想剩下的钱最多,就要保证用去的钱最少,所以要买最便宜的。

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指出:这是这题的数量关系式。追问:为什么要先算一共用去多少元?

说明:从问题出发思考,要求剩下多少元,根据数量关系式,应该用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用去的钱不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用去多少元。

追问:这里一定要从问题分析吗?只从条件出发思考可以吗?为什么不行?(认识到从问题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完成“想一想”

出示问题: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问:你打算从哪里入手分析?从问题出发该如何分析这题的解题思路呢?想一想并和同桌说一说,在学习单上完成。

生完成后全班汇报,注意要说清你是怎么想的。4.回顾反思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解决两个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内先讨论交流一下后汇报。问:从问题出发,要先分析出什么?

明确:我们刚刚都是从问题出发,思考出数量关系式;再从数量关系式中,看用到的两个条件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确定先求什么、再算什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的分析过程也是一种策略,叫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

这个策略实际上就是根据问题找到需要的(条件),看看要先求什么。在具体分析的时候,是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式,找到需要的条件,看其中哪个条件还不知道,确定要先求什么。

三、运用策略,提升能力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自小声读题后,问:有什么想说的?怎么发现的? 缺少的条件是?你能补充上条件,独立完成吗?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2.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读题,独立列式解答。

汇报思路,说说你是怎样想到要先求花地砖的?

再次明确:从问题出发,思考数量关系,看需要的条件哪个还不知道,就要先求出来,再求问题的结果。

3.创编题。

依据问题,任意选择下面的条件,说说你选择的依据? 问题:东东比娜娜少多少张邮票?

问:你认为这题需要哪些条件?若请你添加条件,还要注意什么呢?

四、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是怎么样分析的?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第3篇

一、词序变化的形式表征

“解决问题”变成“问题解决”, 不仅仅是词序的变化。分析“解决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结构, 会发现“解决问题”是动宾结构, 意味着问题已经摆在那里, 强调的是解决已有的问题, 如同“巧妇为有米之炊”;而“问题解决”是主谓结构, 突出的是问题, 首先要有问题, 然后才能解决, 即“巧妇要为无米之炊”。任何科学的发展都不是因为有某一个现成的问题供人类去研究, 而是皆源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发现了问题, 然后提出问题, 再分析、解决问题的结果。数学的发展也一样。

二、词序变化蕴含的理念

“问题”从“解决问题”中的宾语变成“问题解决”中的主语, 其中蕴含着的理念是新课标所提出的“四能”培养目标———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新课标对“什么是问题解决”没有进行明确定义, 但对其内涵给予了具体阐述: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发展创新意识。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三、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的教学思维演变

1.“问题解决”教学要有始有终。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对“解决问题”内容的编排突出情境创设, 体现在现实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 偏重于解决给定的问题。没有对分析问题的过程、解题策略及解答是否正确进行回顾与反思等内容的呈现。教师的教学往往是创设情境→学生尝试解答→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讲解。这样的教学虽然有形式上的开放, 但忽略对学生解决问题思维完整性的培养, 特别是缺少对解决问题中一些实质性方法的分析和归纳。如,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3页的例4 (如图1) , 仅出现“全校卫生评比”的情境图、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及算式。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对“问题解决”内容的编排, 同样也提供情境, 但不拘泥于情境, 同时还完整地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培养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能力。其编排特点是,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情境。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的三大步骤, 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反思与回顾, 分别对应于: (1) 知道了什么? (2) 怎样解答? (3) 解答正确吗?这三大步骤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问题解决”内容相比较于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的“解决问题”内容及区别于本册教材中其他内容的显著标志。如,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㈡”第23页的例4 (如图2) , 不仅出现“二年级卫生评比”的情境图, 还出现三个解题步骤: (1) 知道了什么? (2) 怎样解答? (3) 解答正确吗?在“怎样解答?”环节画出了数量关系图, 叙述了算理, 列出了算式;在“解答正确吗?”环节, 呈现了检验过程及口答的内容。

这样的呈现特点, 给教师的启示是“问题解决”的教学应该有始有终, 让学生经历先从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然后通过多种途径分析问题,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将问题解决, 再对解答的结果和方法进行检验和反思, 最后作答, 这样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其教学环节包括创设情境→学生尝试解答→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讲解→引导检验、回顾与反思→作答,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思路,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2.“问题解决”教学要重视方法的多样化。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下册及二年级上册中“解决问题”的内容, 因其题型不够丰富, 局限于“根据两个已知条件解决一个问题”的形式, 导致其可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也比较贫乏, 仅限于画图、列表、计算等常态的方法, 且画图、列表往往只作为分析问题时的辅助手段, 最后都要列式计算。不管千法万法, 最后都归结为一法, 即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窄化了。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下册及二年级上册中“问题解决”的内容, 其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上述提到的画图、列表、计算等常态方法外, 还出现了判断 (估测) 、动手操作、猜一猜、数一数等众多方法, 而且这些方法往往都作为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出现。就其中出现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来看, 大体分为三种情况:

(1) 题不同, 法不同。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下册及二年级上册中“问题解决”的内容丰富, 各种不同内容的“问题解决”题目, 其所采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往往也不一样。如一年级下册中“问题解决”共出现了8个例题, 就使用了8种解题方法和策略:

(1) 动手操作法:第1单元“认识图形 (二) ”第4页的例3。

(2) 通过画图理解并列式计算: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20页的例5。

(3) 通过画图或操作 (注意一一对应) 理解并列式计算: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21页的例6。

(4) 画图和根据数的组成来解决: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46页的例7。

(5) 罗列和尝试———调整策略: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58页的例7。

(6) 通过画图理解并以连加解决和列表法: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77页的例4。

(7) 画图和用箭头符号记录倒着连减的过程: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78页的例5。

(8) 利用规律来解决:第7单元“找规律”第88页的例5。

(2) 一题多法, 不分主次。

有的“问题解决”例题, 则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解答, 且每种方法都能单独解决问题, 不分主次。如上面提到的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认识人民币”第58页的例7就用了罗列和尝试调整两种策略, 且每种策略都能单独解决问题。

(3) 一题多法, 有主有次。

有的“问题解决”例题, 同样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解答, 但并不是每种方法和策略都能单独解决问题, 而是有主有次, 有的方法和策略是用来帮助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 有的方法和策略是用来最终解决问题。如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21页的例6, 通过画图或操作 (注意一一对应) 理解, 然后列式计算。这里的画图或操作,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架起“比多少”问题通向原来认识的减法模型之间的桥梁, 从而获得解决比多 (少) 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当学生对比多 (少) 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有了透彻理解后, 就可以不用画图而直接列出算式。

因此,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 教师不能满足于将某一个具体问题解决, 而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各种解题方法和策略的精妙之处;要重视引导学生根据各种问题解决题目的特征, 学会根据不同的问题现实, 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提炼, 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解决”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反思。新课标对“问题解决”的具体阐述中指出: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目前人教版已出版的三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中“问题解决”的例题中普遍出现诸如“拼出的是钝角吗?”“猜得对不对?”“解答正确吗?”“解答合理吗?”等评价与反思性提问及内容。

如, 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㈡”第23页的例4 (如图2) 在“解答正确吗?”环节出现了如下检验内容:“15减12等于3, 二班确实比一班多得了3面, 解答正确。”这样的内容呈现, 其目的是为了提醒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评价与反思能力的培养。

因此,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 解题的过程是否简洁有条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 从而,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如,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7页的例8 (如图3) , 在“分析与解答”环节, 当学生以一定的长度作标准对旗杆的高度作出判断后, 教师一定要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解答合理吗?可以启发学生像书中给出的例子一样用“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作标准或用其他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 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只要说得有道理, 都应给予肯定。

4.“问题解决”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已出版的三册教材, 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情境。如, 在“问题解决”例题的“阅读与理解”环节就有“图里有什么?”“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有的例题还让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如, 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表内乘法 (二) ”第78页的例3就有这样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同时, 在练习中安排了专门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如, 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94页就安排了如下练习 (如图4) 。

因此, “问题解决”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第4篇

一、“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问题解决”作为数学的课程目标,意味着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是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结果。而“解决问题”,一方面是指数学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活动,这个“问题”将要被解决;另一方面,“解决问题”还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因此,“问题解决”与“解决问题”,既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又是课程目标与解决问题方法、过程的关系。

“解决问题”和“应用题”同属于课程内容。“应用题”多数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条件和问题刚好匹配的题目,学生解题时不需要自己去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部分学生只根据个别关键字词来掌握题型,根据题型套解题公式,学生善于解决与例题相同的问题,不会解决变式问题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更不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问题解决”不等同于解答应用题,比之更为宽泛,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从纷繁的生活信息中比较、分析、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统一的,有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里提及的问题并不是数学习题那类专门为复习和训练设计的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公式去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问题解决”课程目标下“解决问题”的教学达成

1.创新形式,呈现问题。课程目标的变化带来了教材内容的变化。问题融入各知识领域,独立设置“综合与应用”内容领域,北师大版教材把“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环境”“数学与体育”等引入教材;安排“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策略”专题,苏教版教材出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找规律”,增加思考性选学材料;人教版教材里有“数学广角”等。教材的变化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也要跟着改变,教师给学生呈现的问题侧重于与现实问题联系密切,非常规、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要创新问题呈现的形式,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挑战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来套用,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挑战性。(1)问题的一般解。(代数化:如“打电话”中用t表示时间,n表示人数,找出n与t的关系。)(2)探求问题的一般解的过程与小结。①你是如何寻求一般解的?②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③问题是何种数学模型,解决它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用到了怎样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3)问题拓展研究。①有没有其他解法?如果有,比较不同解法的联系与差异。②问题推广:如问题中将“每分钟通知1人”改为“每分钟通知2人”……相应的解。(4)应用:类似问题,即相同的数学模型还有哪些实际背景?列出相关问题。这里,问题能不能解决也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认识上的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收集、观察、比较、筛选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根据已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求出问题的答案。

2.扬长避短,借鉴经验。应用题教学的历史悠久,广大一线教师和许多专家学者在实践和研究中,对应用题教学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与改革,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此,教师应有清醒的认识,扬长避短,合理地坚持和继承。传统应用题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制定解题步骤等都是需要借鉴的。教材及问题解决呈现形式的变化带来了学生读审题目的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应用题学习是实现“问题解决”目标的重要载体。传统应用题中一直被社会抨击的—个练习:

有一个水池,打开进水管注满水池要4小时,打开出水管放完整池水要3小时,现在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要多少时间才能把一池水放完?

大家指出此题的种种不是:虚拟情境、资源浪费等,从而对传统数学教学提出了质疑。但是我觉得练习和情境只是一个载体,教学是要去理解练习背后的数学思维方式。类似上述的情境如: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公共场所人员的进场与出场;草场里草的生长与割去;人体的新陈代谢、社会人口的增减等,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研究?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适当地调整练习的情境,改变“一个例题一种类型”的“散点式”学习,注重从多种情境中抽象概括数量关系结构,形成数学模型。教师在进行解决问题教学时,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如“鸡兔同笼”问题,它只是一个载体,教师要研究在它们身上附着的东西,那就是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思考方法。

3.过程为体,策略为用。小学阶段重视解题策略的感悟和思想的渗透,是问题解决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超越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标志。小学数学中常见的策略有:画图、列表、列举、转化(化归)、假设等。

例如:在一边靠水渠处,用篱笆围成一个直角梯形菜地(如下图),已知三面篱笆总长14米,且每面的篱笆长都是整米数。

(1)请试着设计几种围篱笆的方案,并分别求出这块菜地的面积。(至少写出三种方案)

(2)篱笆怎样围时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最大的面积是多少?

由于问题的探索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学生需要猜想与尝试,逐步找出答案,发现规律。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有序思考,可以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通过列表尝试逐步发现高为7米,上底和下底的和为7米时,这块菜地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24.5平方米。如(7+7)×2=24.5(m)。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思考如何有序、不遗漏地计算出一共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在尝试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中,升华了对策略的感悟。

4.学会思考,鼓励质疑。

新课标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教师要通过示范、指导、评价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

(1)纵向思维,由浅入深。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以提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三角形、四边形、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呢?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吗?或许学生探究不出结论,但是在学生心中种下了问题的种子。纵向思维体现特殊到一般,由一元到多元、由低维到高维的过程。

(2)横向思维,由此及彼。横向思维体现在由一种数联想到另一种数、由一种运算联想另一种运算、由一种图形联想到另一种图形的思维过程。

例如:数线段的条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可以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角?

(3)逆向思维,因果倒置。逆向思维就是对结论进行逆向的质疑。

如:计算3个五角硬币和5个一元硬币的总币值是多少?可以提出问题:6元5角还可以由哪些硬币组成?

5.积极评价,提倡反思。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如:用长24厘米的细绳围成一个边长为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怎样才能使面积最大?

在评价时可以关注几个不同的层次:(1)能理解题目的意思。(2)能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3)能否列举出若干满足条件的长方形,并能有序排列。(4)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提出猜想。(5)能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6)进一步思考:边长如果不是整厘米数情况怎样?

“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2-,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达成目标,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广大数学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去研究探索的课题。

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 第5篇

皇姑区宁山路小学 汪珊珊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的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目标。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每册里都单独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意在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就以四年级上册列表策略的数学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发展能力、增强素质的主要阵地。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脑子里产生出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经常表现出疑惑、惊奇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维之中。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本单元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影子。如鲁班造锯,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人等经典故事中就蕴涵了极深刻的数学策略和思想,从思考生活到思考数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策略”的含义和它的实用性。在教学初始教师要从学生的已有经验、熟悉的生活情境等出发,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学生才可以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释放出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这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生积极、有意识地使用策略打下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基础。

如我可以激趣引新,揭示课题:

提问:大家知道策略吗?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以前有没有用过什么好的策略帮助你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也可以让感受列表的价值,产生掌握这一策略的需求。

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老师昨晚去 超市买东西了,这是发票。(出示购物发票)你能看了发票说说老师买了什么,花多少钱吗?

商品名称 数量 金额 蒙牛酸牛奶 4 10.00 乐事薯片 3 9.00 太太乐鸡精 1 6.00 佳洁士牙膏 1 7.00 雕牌透明皂 2 6.00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给它加一些线(课件演示变成表格)我们用口头语言描述,说了好长时间;如果用文字写下来,也要写好多字。而超市却选择把顾客购物的信息,排成了表格的形式。你们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让学生很直接的感受到我们要用很多文字表达的信息,超市只用了商品名称、数量、金额三个项目列成表格的形式就一目了然了。(非常清楚,一看就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描述。

二、合作交流,寻求策略 列表 这个策略容易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题的方法。填入表格的都是经过筛选候的重要信息和有用数据,实际问题里的许多情节性内容都被过滤掉了,因此表格整理能帮助学生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条理清楚,数学化程度比较高)

1、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信息填入表格,学习整理信息的方法,体会对解决问题的作用。

在用列表的方法解答类似归一和归总问题中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线索“填表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带领学生经历填表的过程。一方面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另一方面各个数量在表格中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显示出这些数量的相对关系,体会他们之间紧密联系的数量关系。之后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找到问题的解法。

2、教师为学生创设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

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经历列表整理哪怕是错误整理的全过程,经过修改并统一方法后,让学生一方面体验在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怎样编排表格更合适,使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最后,通过列表和书上情境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列表整理这个策略的好处。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制作的表格比较稚嫩,只有少数孩子设计出完美的表格,但这是孩子真实探究的过程。通过交流展示,使部分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激发了大多数孩子进一步制作表格的欲望。

通过学生列表整理后更为清晰、更有条理的信息的呈现,非常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初步让学生感受列表策略的价值。学生经历两次“填表整理—讨论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给学生多提供思考时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想到那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索者、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给出答案,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不必受课堂纪律的约束,激发学生的即时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在本节设计中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经历两次填表整理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过程,初步形成一定的独立使用列表策略的能力,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发现规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具体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与选择应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教学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

一、归总、求两积之和(差)等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的价值,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中纵深发展。

练习时,先组织独立审题,然后组织小组交流不同的整理方法。如学生可能把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看在眼里,想在脑里,在无形的思维活动中整理;可能在题目上勾勾画画进行整理;也可以通过摘录信息或列表进行整理。教师针对上述信息,及时小结反馈,从中最后让学生借助自己喜欢的整理方法列式进行解答。这题,是在归一问题的基础上带出的归总问题,对于类似归总类的实际问题,教材并没有安排例题,而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价值。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从中也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书上的这两题没有提供表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凸现出列表整理这一基本整理信息的方法。此题通过反馈不同的整理方法,举一反三,逐渐提升学生整理信息的水平,引领学生逐渐进入无形整理的境界。

总之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大量解决问题的活动逐渐培养的,也是在各个领域数学内容的教学中逐步发展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谈 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皇姑区宁山路小学

活用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第6篇

一、填一填,算一算。

(第4小题10分,其余每小题14分,共52分)

1.王老师一共剪了多少只蝴蝶?

2.(1)左边有()只兔子,右边有()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

=(只)

(2)白兔有()只,灰兔有()只,一共有多少只?

=(只)

3.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方法一:  =(个)

方法二:  =(个)

4.小明家养了8只,每只喂1个萝卜,还剩下4个萝卜。原来有多少个萝卜?

=(个)

二、我会解决有趣的生活问题。

(共48分)

1.一共做了多少面小旗?(10分)

=(面)

2.有多少名同学玩跳绳?(10分)

=(名)

3.一共有16名选手参加比赛,比丁丁得分高的有4名,其余选手

得分都比丁丁低,比丁丁得分低的有几名?(10分)

=(名)

4.提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18分)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8 4 8+4=12 6 6 6+6=12

2.(1)8 7 8+7=15

(2)10 5 10+5=15

3.7+7=14 8+6=14

4.8+4=12

二、1.8+5=13或7+6=13

2.9+3=12

3.16-4-1=11

4.(答案不唯一)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12+5=17(只)

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第7篇

注重细节 关注想法

张苾菁老师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以小猴帮妈妈摘桃,为契机,引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知道从条件想起,该如何解决问题,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问题的策略,一步一步朝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靠拢。张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本节课张老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整理信息,使学生能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通过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课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孩子讨论,借助有效的图形框架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主动反思和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中提升对策略的认识,体验到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本节课不仅提供了成功的课堂教学范例,也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名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带着收获,回到工作岗位,多思教学设计之新路,多行风趣幽默之课堂,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从心开始、从细入手、从实做起,努力做一名服务于学生的研究型教师。想说的很多、想做的很多,期待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前行!

从解决问题到问题解决 第8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适应,语言,过程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各个民族、国家、提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在不断地扩大。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国沃尔玛在中国遍地开花, 中国制造商品又在法国家乐福堆积如山;非洲随处可见麦当劳大叔和好莱坞电影, 欧洲大陆的中餐馆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碰撞几乎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印记。然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21世纪第一份《世界文化报告》 (2000) 的主题所阐释的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在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 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 如何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从巴赫金的对话论到哈贝马斯的交流论, 从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到洪堡特的不可翻译论等等。但是很少有学者涉及到“解决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相结合研究的问题上来。本文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是一个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循序渐进的。

历来人们都习惯把“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分开或是并列来说。二者都是人们在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后提出的要求或进一步的措施, 但并不能因此把二者等同起来。首先应该解决什么是“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的问题, 在弄清二者的概念后, 通过异同的比较才能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关系。

一、解决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出现的前提首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后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 一种是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⑴当一个群体与另一群体发生关系式, 无论是战争还是联姻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的接触, 在接触之初是沿着语言的轨迹寻找共性的过程——即我们通常称之为的翻译。语言是思维的产物, 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只有语言相互通晓明了才能发生进一步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语言是广义上的, 既包括人们说的话、写的字, 也包括各种肢体语言和体态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伴随着整个交流沟通的过程, 它不仅表现为语言, 而且还关乎人类的心理经验和思维模式。因此, 具有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群体之间在寻求共同对话的同时, 也必须面对各方的不同, 而这种不同的相互参照比较就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存在时客观必然的, 就连成为寻求共同对话途径的语言也只是暂时的停留在表层的保持一致。翻译作为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在深入到文化思想层面后就会被轻易地打破平衡。18世纪德国理论家洪堡特曾说过:“在我看来, 所有翻译都不过只是试图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都注定会被两块绊脚石中的任何一块所绊倒。他不是贴原作贴得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风格和语音, 就是贴本民族的特点贴的太紧而牺牲原作。”他所认为的“不可完成性”实际上就是针对文化差异而论的。语言并非只是符号系统这么简单, 它同时还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容, 所以不同文化语体之间是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的。

解决文化差异就是探究文化差异并解决。差异只在经过自体与他体充分认知并相互比较后才可能显现出来。政治评论家W·Lippmann在《大众舆论》 (1922) 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定型”的概念, 即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 其基本假设是:“术语一个群体 (民族、宗教、性别等) 的成员行为和态度类似。定型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 前者某群体关于自己的定型, 后者则是关于其他群体的定型。”文化定型属于文化认知当中意见比较集中稳固的部分, 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以及行为活动的方向, 甚至后续认知。这种文化定型不是一尘不变的, 它具有可变性和普遍性, 并在文化认知和交流中具有不可避免性。为了帮助人们认识不同的文化, 就要概括文化差异, 必然要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然而正像萨丕尔说的, 语词是钥匙也是枷锁。文化的定型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 也带来了障碍。比如:定型会使我们相信所有美国人都是高大魁梧的, 所有日本人都是短小猥琐的, 所有黑人都是狡诈不忠的, 所有中国人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当我们打开互联网, 看到老虎伍兹在和老布什打高尔夫, 姚明在NBA赛场上打球时, 我们会感叹思维定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的差异造就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发展的事实, 但是当这种差异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时往往就会导致误解甚至文化冲突。2001年的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 反映了华人在过外有雨文化的冲突而陷入困境, 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困境最终冲破的感人的故事。这是发生在移民者身上的典型的故事。上升到历史中, 从希腊波斯战争到十字军东征, 包括当代无休止的中东战争, 文化差异历来是冲突的重要因素。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不仅限制在领土、资源上, 还有宗教和民族方面;二战期间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迫害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冲突;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不同肤色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文化冲突不时出现在现有的文化交往过程中, 但是文化差异并非必然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是可以被弱化, 被解决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但是冲突时可以避免的。那么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就成了当今学术的一个热门话题, 从语言、宗教、艺术、饮食生活、经济等不同的方面都有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是建立在互信了解的基础上的, “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米哪的文化差异, 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 并且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成员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⑵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是一个从了解双方文化, 发现差异, 了解差异到解决差异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彼此尊重、相互了解、公平对待、深入理解、合理解决。“彼此尊重和公平对待”是一个基本态度和立场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差异的概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视角和偏见的影响, 所以首先要端正态度, 不可崇洋媚外, 也不可持偏见态度;其次要有正确的立场, 理智看待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问题, 由浅入深, 从历史、民族、心理等方面深刻理解差异文化。

二、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

文化交流不仅表现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对话, 还关乎人类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如果把“解决文化差异”看作是物理反应, 那么“文化适应”则可以看作化学反应。文化适应不光是要解决文化差异问题, 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的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一种文化认同和一种文化融入。“解决文化差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 相互交流时不可避免遇到的客观问题, “文化适应”是在这种客观问题解决之上更高层次的交流的需求。人类在文化交往中首先必须文化差异, 避免文化冲突, 以此保证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 若想使这种交流继续深入发展就要考虑文化适应的问题了!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 移民文化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民父母所面对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文化价值的巨大冲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就移民而言”施纳伯尔, “参与经济生活伴随着一种私人生活, 边缘要素懂得从文化上与全球社会的规范相融合, 同时让文化核心保持不变……文化系统的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区分不是永远不变的, 它的改变取决于民族集团意识到其自身以及因此而意识到其局限性的原生文化和历史环境。”⑶移民父母就是在秉持着一个文化核心 (母国文化价值核心) 试图接触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他们为更方便的生活, 从语言到思维方式都开始一种全新的尝试, 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对异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排斥, 所以始终处于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之中。而对于移民子女来说, 情况又有了很大的改善:“一种文化代码转向另一种文化代码既不是直接的亦不是即刻的。移民地子女要经历一个短暂的活跃阶段, 其间他们试图去解决冲突, 拒斥其父母的文化而接收社会文化, 同时无意识地将主导文化在同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移民文化在重新解释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模式融合在一起。”⑷显然移民子女已经把解决文化差异上升到了文化认同的高度, 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接受移民国的文化和价值, 更好的融合父母的文化和社会文化。对异文化的认同是迈向文化适应关键一步。

“文化认同性基本上是指民族性。”⑷对某一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持有这种文化的群体 (民族) 的认同。认同不等于同化, 不等于全盘接收, 它是一个由认识到理解再到融合的过程。“自1982年以来, 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认同性的三重维度——历史的,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 强调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和关联性, 强调文化认同性的流动性和变形。”正是因为文化认同是动态的过程, 所以文化适应也应当具有动态性:二战后, 许多中国人移民美国, 几代华裔在中美交流与文化传播方面做出过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们很好的融入到了美国的文化中去;21世纪在中国逐渐走向富强是, 一大批美国移民来到了中国, 并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又艰辛的文化适应之路。

在文化适应之中, 并不是只有单方面的输入过程, 文化的输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文化认同往往带有民族性, 但绝不是说文化认同等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性与文化认同性知识在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才可能形成一致。”⑸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中所追求的文化适应理想状态的阶梯, 远远超出民族认同的范畴。“民族认同发具有极化和扩大经济或政治秩序冲突的性质。”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压迫正是源于民族歧视和不认同, 中东穆斯林所面临的战火也无不与过分夸大民族认同有关。民族是特定一群人的范畴, 而文化则没有边界, 是可以跨条约一切障碍的。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适应, 究竟要走多远?其实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它的理想状态就如同老子的大同社会的高度。曾经就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划分为五个时期:1.前认同期 (即本文所说的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 ;2.文化人形成期;3.认同融合期;4.文化认同趋同时期;5.人类文化认同大同时期⑹。

其中第五个时期就是文化适应理想的时期。说的抽象一点这种状态即是一种超验的“道”。高一虹在《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也提到过“道”与“器”的概念。“道”与“器”在传统中国哲学范畴中是相对的概念。《说文解字》中有:“器, 皿也。象皿之口。犬所以守之。”“道, 所行道也。”《周易·系辞》中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的心学派认为, 道本于心。王守仁:“心体即所谓道, 心体明即道明, 更无二。” (《传习录上》, 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因此高一虹认为“交际者之内在的人格状态, 整体素养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待交际的基本态度, 便是‘道’。其他外在的信息, 技巧, 行为和结果, 均为载‘道’的‘器’。”⑺同时他还提出了“道上器下”“道同器异”“道不可言, 器可言”的观点, 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总结

抛开传统只重其一或分开阐述的观点, 我们大胆提出了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的新观点。这一过程是盘旋上升的, 是一次本质上的飞跃。“解决文化差异”为“文化适应”创造了可能的环境;“文化适应”又是“解决文化差异”的延伸发展。“解决文化差异”可以看作是:认识——尊重——协调——按顺序处理问题——波动和循环的过程, “文化适应”则是紧跟在后面的:调整——认同——融合——大同 (道) 。

参考文献

[1]P5.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2]P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P157-158.多米尼克·施纳伯尔.“现代性与涵化:关于移民劳工” (Modernitéet acculturaltia.A propas des travaillaersémigres) 《交流》 (Communication) 第43期“文化的繁衍 (Le Croisement des Cultures) ”

[4][5]P11、P13.“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文化认同姓的变异》商务印书馆2008

[6]P71-82.郑晓元.《文化认同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书是一把钥匙作文下一篇:公共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