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村规划方案

2024-08-28

生态文明村规划方案(精选6篇)

生态文明村规划方案 第1篇

党发【2011】36号

俄体镇文明生态村建设

规划方案

近以来,农村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面貌也有较大变化,但历年来形成的落后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广大群众对改变落后生活方式和脏、乱、差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俄体镇顺应这一要求,适时在全镇范围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

一、文明生态村的内涵

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

二、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为民服务、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整体推进。

三、创建活动的主要任务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规划内容

1、村民住宅用地规划

2、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3、工业用地

4、道路交通规划

5、绿化建设

6、防灾规划

7、环境保护规划

五、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⒈生态村建设规划作为各村实施文明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一经政府批准,应严格执行,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各项建设活动。

⒉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全方位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对于有利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行为,政府应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促其实施;对于阻碍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行为,则采取必要的限制政策及适当的经济手段。

⒊调动各方积极性,建设公共绿地和生态防护林,以加

快村庄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建设美好家园。

⒋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的宣传,增强村民的规划意识,自觉执行规划和相关法规。

中共俄体镇党委

2011年4月5日

生态文明村规划方案 第2篇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就“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这一课题作一些探讨。下面,我先谈一谈我个人对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的一些思考和认识,希望通过交流,达成共识,更好地推进我省村镇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

所谓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已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

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人类文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最早是原始文明,大概有2万至5万年历史。其次是农耕文明,一般讲有7000年至2万年历史。再次是工业文明,尽管工业文明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却根本改变了人类和世界。在此期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靠工业化和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类第一次认为大自然并不可怕,可以“人定胜天”改造大自然。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惧怕自然;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顺应自然;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挑战自然。但是这个挑战也让人类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仅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GDP增长了18倍,石油、钢铁、铜的年消费量分别增长了170倍、29倍和27倍,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1倍,造成了现在气候变化的难题。所以,有人说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对人类的最大挑战。工业文明既给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条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引发了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能不能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挑战。所以,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三)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内涵的内在要求

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2 但绝不是生态文明的后来者。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中国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正如《中庸》里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国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规律。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把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合一的境界称为“物化”,也是主客体的相融。这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中华文明精神是解决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西方思想家越来越表现出对东方智慧的认同,东方智慧已参与到西方世界的思想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多西方学者提出世界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集会巴黎,会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二、中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更高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极大成就,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渐严重。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继续沿袭

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的报告第一次以党的最高纲领性文件形式,把我国今后的文明发展阶段确定为生态文明,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永续发展。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五点新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有些人曾经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提出,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必须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的保护,无论是从资源的节约利用,还是从发展的质量、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这条路。生态文明的提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文明”的高度,正是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的升华。

(二)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为推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相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

如国家制定和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全国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并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11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基本

目标任务。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所说:“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上,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环境污染)和行动起来处理这个问题两个层面上,中国政府均值得加分。”

(三)云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

1998年以来,我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编制并实施了《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加强了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开展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云南的“三江并流”区域已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西双版纳和高黎贡山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已被批准成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目前,全省已有12个国家级、5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00个左右的自然保护区。省政府加强了对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将全省耕地面积的80%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实现了占补平衡;加大了九大高原湖泊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制约我省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

从总体上看,影响云南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表现为“四低四高”,即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消耗程度高(云南仍处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决定经济增长的格局,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全省2/3的大中型企业都依赖自然资源消耗);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为31.6%,比全国低13.3个百分点。缺少大中城市支撑,城镇网络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灾害污染损失高(土地供需紧张矛盾突出,全省坝区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高达30%以上。据11月5日发布的统计信息,今年,全省因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40人死亡43人失踪受灾人口12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08万人;倒塌房屋6187间,损坏房屋1.84万间;电力、交通、水利、通信、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河流、湖泊水质下降,最典型的是阳宗海污染事件);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发展赤字高(全省城镇职工失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尚未实现应报尽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仅为24.2%,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逐步探索完善阶段;城乡基础设

施欠账严重,特别是村镇脏乱差问题更为突出)。这些问题将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未来云南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省政府确定,“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资源管理,着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集约、清洁、安全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基本形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12%以上,万元生产总值水耗下降为300吨。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9.5%。基本遏制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环境保护投资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形成了《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2年)》和《云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2年)》。要求到2012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及清运系统,全省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化学需氧量(COD)削减量达到11.12万吨/年以上,再生水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全省城镇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上述情况有力地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

三、全国全省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正在步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农民收入过低已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加速城镇化进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安居乐业,减少农民、减轻农村土地的人口负荷,从而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早在2000年,全国就掀起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高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采取了资金扶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先后组织了每年扶持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105个中心小城镇建设和39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开展了小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使

全省小城镇在短短几年建设规模持续增长的局面。一批小城镇完善了基础设施规模,壮大发展起来。但是,2004年,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渐放慢。小城镇建设忽冷忽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个问题我后面谈),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实施的三次重点小城镇建设工程,都中途夭折了,计划实施5年,2到3年就结束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目标,对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做出了明确的安排部署,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了支农政策。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财力紧张的条件下,每年拿出5亿元资金用于农村民居抗震加固改造。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会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对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其中,要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最近,中央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出台了10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在10项措施中,涉及大量的农村建设项目,包括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游牧民安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

11月21日召开的省政府14次常务会决定,关键时刻需采取20项重大措施,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工作的重点,坚决防止政策的不连续,导致建设发展中的忽冷忽热、大起大落。在资源、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农村持续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在村镇规划建设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使我省小城镇和农村建设进入一个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发展轨道。

四、生态文明条件下的云南村镇规划与建设现状

(一)云南村镇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到2007年底,云南全省总人口为45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6.4万人,乡村人口3087万人,城镇化水平是31.6%,比上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

村镇发展现状:全省有1184个小城镇,小城镇人口为310万人。其中,有建制镇460个,乡集镇724个。全省有行政村1.3万个,自然村13万个,共有农户820万户。

村镇规划和建设情况:全省70%的乡镇有镇域规划、20%的小城镇有控制性详细规划,1‰的村庄有建设规划。近两年,小城镇每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左右,目前,50%的小城镇有安全卫生的集中供水设施、20%的小城镇生活污水实现了有序排放,10%的小城镇有垃圾处理站,60%的小城镇有综合市场,5%的小城镇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约15%的村庄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8%的村庄做到了垃圾清运或集中处理,76%的村有沼气池,农村住户炊事使用能源62%主要使用柴草,约3%使用沼气。2007年全省农村住房完成投资约100亿元,竣工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建房户达20万户。全省集体土地上既有住房总量为11亿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133平方米,99.26%的住户有自己的住房。

(二)近几年云南村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1.一批旅游小城镇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几年,小城镇建设发展实施了重点带动战略,先后抓了一批旅游小城镇建设、105个中心小城镇和39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根据“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永续利用”的方针,积极推进各具风格、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建设,探索城镇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受到了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的充分肯定。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腾冲县和顺镇被评为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剑川县沙溪镇的寺登街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丽江束河古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村发展成为全国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2006年盐津县遭受了三次破坏性地震,经过两年的恢复重建,成为我省恢复重建、旅游业二次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示范。砚山县平远镇城镇人口已达3.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1%,高峰期赶集人口达10万人,充分发挥了中心小城镇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玉溪市22个工业型小城镇大部分发展到了年工业产值数亿元的水平。新平县戛洒镇作为新平县的中心小城镇,2007年完成产值35.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经济实力强过一些县城;2007年戛洒集镇固定资产投资达7.5亿元;城镇人口规模

在3年内增加了1倍,城镇化水平达到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工作迅速展开

2002年省里给8个民族自治州安排了专项资金,启动了特色民居建设工作。2006开始,已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农村住房建筑方案设计竞赛活动。民居通用图设计与推广工作在各地迅速推开,西双版纳、大理、临沧、迪庆、玉溪、曲靖、普洱、文山、德宏等几个州市和部分县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有的出了图集,有的抓了试点。特别是西双版纳、迪庆的新民居建设试点,对我省农村住房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解决了传统民居的耗材问题(建1户版纳传统民居需要60立方米木材,相当于一亩森林;迪庆藏族传统民居需要200立方米,需择砍十几亩森林。而现在基本不用木材,大家可以算一算,推广新民居能使我们少砍伐多少棵树),更主要的是这种预制装配式结构减少了现场作业,有利于提高质量、缩短施工周期,是积极探索农村住房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发展模式的开端。还有,按照发展绿色建筑的要求,以提升传统民居品质为主,在永仁县猛虎、中和等几个乡镇进行了彝族冲土墙、土坯墙传统民居改造,通过材料、构造改良和建筑设计,提高了防水、抗震性能,改善了居住光、热环境,提升了传统民居的品质,使传统民居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明显提高。该项目的设计获得了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全省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工作,多次得到了秦省长的充分肯定。3.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绩显著

云南是集山区、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省份,农村危旧房屋数量巨大。从建筑年代看,约有60%的民居为老旧房屋;从建筑结构上看,有72%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其中有330万户需要加固改造,有275万户需要拆除重建。特别是有605万户、3000多万农民居住在地震高烈度地区,一旦遭遇地震破坏,损失不堪设想。为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试点的基础上,从2007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并作为改善农村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成效显著,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还改变了乡村面貌,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三)云南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实践仅三年,但已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盲目地进行牲畜的集中养殖,片面地进行人畜分离;盲目进行城乡无差别化的能源系统建设;盲目安排村庄整治的时

序;忽视小城镇建设。

检查分析云南的实际,我认为云南村镇建设普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村镇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小城镇投资环境差、建设发展缓慢,规模普遍偏小,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弱,农村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二是村镇规划编制滞后,管理机构不健全,规划和建设管理跟不上,建筑技术力量及服务缺乏,导致村镇盲目建设和发展,居住分散,增加了基础设施配套的成本。特别是农村新建住房,不按规划选址、不按图纸施工、不规范施工、不竣工验收。三是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最突出的是各种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存在农民建房自己找地难的现象,另一方面存在超标准占地、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而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是资金短缺、资源紧张、技术不足。

五、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

我个人理解,生态文明时代对村镇规划建设的最基本要求是要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效益。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和传统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城乡规划方面,要更加强调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科学编制城镇规划,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从源头上把好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关;在推进城镇化方面,要更加强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城镇环境放在首位,走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建设管理方面,要更加强调用全新的理念来建设和管理城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自然环境为依据,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以社会体制为经络,形成人与自然、社会三者高效和谐共生互惠的城镇发展模式;在建筑节能方面,要更加强调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推广和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促进节能减排;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要更加强调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因此,云南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和省委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工作安排部署,有序推进小村镇的健康建设,实现我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城乡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村庄规划工作,加快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完善规划体系,严格规划许可制度;加快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引导农民有计划、分步骤地新建和改造住房,加强村镇建设的技术服务,提高建设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改善农村住房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我省广大村镇又好又快的发展。

具体来讲,村镇规划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是:

(一)优先扶持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小城镇,促进全省城乡协调有序发展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对我省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8月15日,秦光荣省长全省城乡建设工作现场会上提出了加快云南城乡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即:“做强大城市、做优中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他指出:“在继续抓好旅游小镇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其他类型的特色城镇”。按照这个要求,我们正在研究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问题。我们初步提出,在全省优先扶持230个省级重点小城镇建设,每个县集中培育和壮大一个三农服务型小城镇,其他为旅游型、口岸型、工业型、商贸型、生态园林型和历史文化型等小城镇。

扶持发展一批重点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我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省要不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思想分歧。有的同志主张人口集中,优先发展大城市,有的同志主张分散,优先发展小城镇。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现代新昆明,滇中、滇东、滇西、滇南4个区域中心城市,州市政府所在地,县城,中心小城镇和一般集镇等六个层次的全省城镇体系建设发展思路。这是符合我省实际的。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和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边疆稳定、民族聚居、特殊的地理条件以及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对小城镇有较强的依附性,但是,单纯优先发展小城镇,由于人口密度和经济效益都相对较低,对全省社会经济的加快发展不利。所以,过渡的集中和分散都是不符合省情的,其他国家和省份也有不少经验教训。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就是优先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导致城乡连片发展,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而集中发展大城市的,大城市病也造成了难以缓解的交通问题、社会问题。

因此,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六个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小城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杜绝小城镇一哄而起、齐头并进的做法,应当分期分批有序推进。现阶段要通过选择有一定发展规模的小城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小城镇对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能力,更好地发挥小城镇在城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变当前小城镇经济越繁华、脏乱差越严重的现象。

(二)进一步强化村镇规划管理,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进一步提

出了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在《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中,也对全省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要求用3-5年的时间,编制完成《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心村和重点自然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提出每年编制完成30个村庄整治布点规划和1500个村庄的建设与整治规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15000个中心村和重点自然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目前,麒麟区和呈贡县已经分别完成了90%和70%的村庄规划编制,大理州计划用两年时间编制完成644个村庄规划。为此,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加快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进程。

去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建设厅制定了贯彻实施指导意见。各地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依法加强村镇规划许可管理,规划区外禁止规划许可审批,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要依法办理“一书两证”或“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村镇国有土地实行“一书两证”许可制度,集体土地办理实行“一证”许可制度。保证村镇建设按规划选址。

(三)全面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省84%在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高烈区,870万户农户,其中49%属于危旧房,约410万户。重视和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源头上控制和堵截新危房的产生,是保证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全面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科学防震、主动减灾、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重大民心工程。省政府提出,要通过努力,力争到2011年完成100万户的建设任务,到2020年,使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衡6级以上、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这项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细化建设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二是要加强对农村建设的技术服务。积极开展民居通用图设计与推广工作,农民新建住房要逐步做到按图纸施工、按规范施工,每个县要结合本地住房建设的实际,编制具有本地民族建筑文化特色、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民居通用图,免费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要积极开展建筑工匠培训,做到规范施工,保证质量。

三是要依法加强新建住房开工许可、验收管理。全省要按照《云南省村庄和集镇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建设项目特别是农村新建住房的准建和验收管理。新建项目要取得准检证后方可开工,准建证要明

确建设要求,工程竣工后按照准建要求验收。严格执行准建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这里我要多说几句:提到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总有人会发表反对意见,认为增加了农民建房的负担。我提几个问题,希望能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一是城镇周边的农民住房,因为没有履行规划和准建许可手续,自己找地建房导致选址不当,有的失地农民用征地补偿费建起了高达8层、甚至10层的房子,在城镇实施整治和改造中要求其拆除,无论政府给农户补偿多少,都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二是因为缺乏规划指导,一些农户新建住房因选址不当,从动工之日就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还有城中村改造中,一些农户为了多争取点补偿,抢建住房,改造中又要拆除的资源浪费。我想说的是: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住房质量,保证居住安全;更有利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据媒体报道,仇和书记在昆明依法创新了189项制度,其中就率先制定和出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四)加快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全省小城镇和村庄要统筹规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道路、给排水、市场、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上的差别,切实改善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国务院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初步匡算共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进度,国务院决定在今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按照省委白恩培书记关于“现在突出问题是抓项目准备,抓项目审批”的批示,我们一方面组织上报项目,积极争取今年的资金,同时正在制定《村镇建设发展纲要》,明确全省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步骤、建设任务,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明、后两年的建设项目。各地也要开展村镇各项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做好项目储备。

全省要完成上述工作任务,当务之急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项。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科学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排除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这就是农村多年就这样,不要管的太细,农民的房子自己投资自己建,安全不安全自己负责。这种观念违背中央对新时期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是轻视农村、轻视农民的表现。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民经济不宽裕,要加快发展,在资金、资源等方面都十分有限,要实现小

康社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推进农村建设的意识,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的决策,提高村镇建设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切实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实行激励措施,增强宏观引导和推动能力。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编制村庄规划和辖区内农村住房通用图的设计、试点、示范、推广工作;用于助理员和建筑工匠的培训;引导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补助农村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试点、示范与推广项目。对到农村从事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对参与节能型住房等绿色建筑建设的试点、示范项目的单位给予政策扶持。

三是健全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建议州市、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内设村镇科室,人员不少于2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都要设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直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配专职助理员,人员编制2-3名。每个行政村在村民中选配1名协管员。

四是加强建设用地管理,节约利用土地。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保护耕地资源,合理调整用地需求结构,大力节约用地,不断增强土地供给能力,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农村住房建设要严格执行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的政策,禁止超标准用地,禁止在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和占用耕地建设住宅。对一户多宅、超标准占地问题要逐步清理调整。鼓励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农民自愿腾退宅基地,凡本省农转非人口、腾退了农村宅基地、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租住廉租住房条件的,申请购买或租住均实行优先安排政策。同时,允许宅基地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内部流转,鼓励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购买村内空闲住房。

建设生态文明规划美丽城乡 第3篇

环境危机呼唤生态觉醒

北京在一月份有26天被雾霾笼罩, 占六分之五;目前虽然取暖季节已过, 还是有不少的日子雾霾污染得比较严重, 我国的水土污染也已经相当严重。北京西郊风景景区凤凰岭, 有许多人去背水, 可是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在中国科学报上说, 那个水是超标的。我们的城市目前是水泥森林, 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联合国的报告指出, 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已经是环境承载力的2倍, 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城市的雾霾、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最主要的污染源。环保部的副部长吴晓清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雾霾污染是工业化、城镇化环境问题积累的显现, 工业文明已经走到尽头, 蕴含危机, 生态文明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说, 假如用发展所获得的效益不能弥补破坏带来的污染那么发展就是无用功。

道路自信建设生态文明

我们中华民族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十八大的报告已经提出了这方面的路线,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产与消费的物态文明, 政治组织管理的体制文明, 文化建设的认知文明、社会建设的道德和精神的心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是创新思维, 深化改革开放, 践行科学发展观, 改变追求别墅轿车的幸福观, 调整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尤其是过快发展汽车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应该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我们的城镇化可能要做一些因地、因时的研究, 我们要消化产能的过剩,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部门, 尤其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自愿者组织。党章中已经明确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从理念、基本国策、方针、道路, 明确地指出了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道路, 形成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化改革规划美丽城乡

当前我们国家的城市规划过分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 建设工作区、居住区, 有的是睡城, 比如北京的西三旗、回龙观, 这样就造成了过分的交通拥堵。目前有100多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城市, 400多城市在建设新城, 这些都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央提出我们要有问题意识, 要进行底线思维, 我们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指示。目前一系列的城市病集中爆发, 人口膨胀、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生活压力过大, 城乡规划需要改革, 按照住建部仇副部长的话来说, 非常需要淡化城市的功能分区, 以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重点, 积极引导混合用地。应该重新规划城市的交通, 要发展步行、自行车、轨道交通。底线思维, 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公里, 除了沙漠、戈壁、高山、高原, 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也就400平方公里, 我们的耕地红线是18亿亩, 我们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的三分之一, 所以我们必须保住这些红线, 必须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是不是我们的开发区、城市用地, 必须考虑尽可能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否则我们就没有饭吃了。强调土地的混合利用、综合开发, 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这是我们关于规划美丽城乡的几个要点。

这次提出的关于美丽城乡的总体架构, 大概有五个层次,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 智能生态城乡。这几个方面可能生态环境要保护修复, 基础设施要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要贯穿五位一体建设, 融入他们。信息化要带动四化同步发展。我们要发展智能生态的产业, 要开展积极的公共服务, 建设智能生态的城乡, 这些活动要贯穿政府、企业、社区、村庄和家庭, 拥有四大支柱、五大活动。四大支柱是水、土、气、生。五大活动是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调节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充分利用太阳光, 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要提供良好的空气和水, 要有足够的土地、良好的土壤。我们的基础设施无论是水系、道路、管网, 都希望能够融入生态系统, 我们的经济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节能减排, 清洁生产, 具体规划, 我们的生产法规制度都要贯彻生态建设的理念。我们的居住理念, 出行方式都要改革。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深入融合, 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发展智能工业, 精准制造、精准农业, 信息化要协调城镇化, 因时因地的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信息的支撑。李克强同志最近指出, 要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西方的发展是别墅和小汽车, 我们国家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有一个思维方式上的变革, 我们的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要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我们要建设综合功能的社区, 要使工作和生活尽量的在一个不太远的范围内, 这是我们规划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我们的这个理念应该扩大到楼段, 在高楼大厦上也应该有比较全面功能的那些楼段, 减少用能。这个相似的设计, 这个设计可以达到60-80层, 能源、用电都是比较节约的, 绿化率很高, 这个设计李远辉先生开展过, 已经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 也已经有许多公司在洽谈建设方面的工作。

生态城市规划中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人类文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要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必须加强城市文明生态的创建和规划。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且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实质,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繁荣的统一,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必然要求。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损失其实是惨重的,近年来发生的气候变暖、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现象,都与生态破坏有关,大自然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的唯一的出路。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必然要求。

再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当前,很多城市存在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等污染现象,成为制约城市升级和发展的瓶颈。因此,立足当前,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着手,加快推进环境保护“民生工程”建设,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广的绿地蓝天、更多的碧水青山、更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于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引入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理念,但近年来,发展近年十分迅速,吸收和借鉴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先进发展理念,打造了适合国内发展的独立的文明城市规划和创建理念,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约有20多座城市如广州、上海、昆明、成都、贵阳、长沙、扬州、威海、深圳、厦门、铜川、十堰等都分别开展了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和创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方面的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规划和发展。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很多领域还存在着只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和生态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有些城市规划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建设滞后。因此,城市的生态化必须摆上重要日程。

三、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对策及建议

1.制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制定生态文明城市未来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既要根据环保部门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要求,又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编写,体现出本地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生态文明城市规制要与本地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城市的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集中力量解决好当前环保生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要把自然条件和城市的特色结合起来,严禁乱砍、乱伐、乱占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城区周边丘陵和山头黄土露天现象。要充分利用的河流等水利资源,建设沿河沿江景观带,保障沿江两岸有一定绿化和景观,注重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丰富文化生活内涵;进行湿地开发与保护。湿地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城市景觀,还能为市民提供近水、娱乐场所,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过程中,水面也发挥了作用,同时,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着力增加绿化总量和绿地总面积,城市的街区绿化、园林绿化、通道绿化、市域周边的环境绿化都要抓好。有条件的城市还要从单一的地面绿化向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着实抓好国道、省道、县乡公路的道路绿化,下大力气打造绿色文化长廊,提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为城市文明发展打下基础。

4.推行低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产业链条,根本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按照高投入、高科技、高回报、低污染的“三高一低”的原则,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同时,加强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宣传,把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5.完善生态文明城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一些相关规章制度。健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出台和完善一些地方性法规和保护环境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环境质量监控、污染物总量减排、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治理、清洁能源推广、再生资源利用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的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管,对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等一些违法现象严厉打击。

生态文明村规划方案 第5篇

(2012-2020年)摘登

《规划》共十章,从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等方面,明确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构建起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整体框架,展现了贵阳市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1、贵阳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13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8亿元,财政总收入40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6:42.4:53.00。

(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8%,建成区绿地率达4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3平方米,各类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重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Ⅱ类、III类;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93%,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5%;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三)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201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81元。基本建成“三环十六射”城市骨干路网,建成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筑城广场、贵阳城乡规划展览馆、孔学堂等重大功能性设施。

(四)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成功举办四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编印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推动生态文明进机关、进课堂、进工厂、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以“三创一办”为载体,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被列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进入中国十大低碳城市行列。

(五)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

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关于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执行力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重点任务与主要政策措施;制定了全国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出台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责任和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区(市、县);在全国首创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法庭,运用法律手段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007年以来,贵阳市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总抓手,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2、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以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全国创新城市发展实验区、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交流合作平台为战略定位,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贵阳市基本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达到45%;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产业快速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明显加强,节水型社会稳步推进;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市民幸福指数提高到93;生态环境质量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明显提高,生态补偿机制基本建立,低碳城市试点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贵阳市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达到50%。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文明体系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

3、优化空间开发格局

(一)城镇布局

划分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中小城镇三块。

中心城区:疏老城、建新城,以“二环四路”城市带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已建成的二环路和机场路、甲秀南路、花溪大道、贵黄路(艺校至清镇段),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1 5个功能板块,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人口集中和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空间结构。

城市新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建设好贵安新区以及百花生态新城、花溪生态新城、天河潭新城、龙洞堡新城和北部工业新城,依托贵阳一遵义、贵阳一安顺、贵阳一都匀和凯里、贵阳一毕节等经济带的建设,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中小城镇:对清镇市和息烽县、开阳县、修文县的县城,重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引人口和产业适度集聚。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镇,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二)功能分区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永葆贵阳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高效集约发展区:包括城市建设区和独立的产业集聚区,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主要功能是集聚产业和人口,高效集约开发,承担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功能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引导产业向“十大工业园区”集聚发展,积极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试点建设,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云岩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推进重点物流区和物流中心建设,合理布局、加速推进金融、科技服务、商贸等产业集聚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区:包括农业作业区和农村居民区。农业作业区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整合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设以“五区六带十板块”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农村居民区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适度集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生态农村美好家园。

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包括石漠化地区、土石山区、采掘塌陷治理区,该区域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主,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和防护林建设等措施,有效保护和修复林草植被;有序推进生态移民;加快矿山地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加强环城林带、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南岳山脉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及湿地、绿地资源的修复和保护;有效治理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黔灵湖、观山湖等湿地和河湖水系的生态环境,在城市内部构筑多条“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绿化景观走廊。

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百花湖和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和小关湖城市湿地公园,阿哈水库、南明河等河湖水系,黔灵山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等城市绿地公园实行强制性保护,依法严格禁止任何破坏性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一)生态工业

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发展,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信息技术产业

着力谋划和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数码视听及应用电子、电子元器件及信息材料三大产业集群,统筹发展服务外包、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

(三)生态旅游业 提升“爽爽的贵阳”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具有民族和地域自然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努力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旅游服务集散地和国际旅游城市。要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聚集区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保护,科学规划建设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和生态型多梯度高原运动训练示范基地。

(四)现代服务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大力发展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家庭等服务业,建设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夏季会展名城。

(五)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农林业科技示范和山区现代农林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生态品牌”战略,支持生态农林产品创建品牌、争创名优产品、驰名(著名)商标、地理标志注册。拓展农业的生态、休闲、观光等功能,满足城市消费需求。

(六)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技术装备及产品,推进城市矿产、再制造产业发展,加快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以废气和废水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环保检测仪器仪表制造为主的环保产业自主创新,积极发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新装备,努力将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5、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强化污染物源头整治,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努力构建健康安全友好的自然生态格局。

(一)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深入推进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湿地保护、防护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林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恢复。

(二)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达标建设,从严核定水域纳污总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积极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重点行业污染控制和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控制,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噪声等污染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保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体系,形成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加强资源、环境监管及应急能力建设。

(三)资源节约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大幅度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围绕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餐厨废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贵阳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以产业低碳化、服务业集约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规模化等示范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建设。

(四)节能低碳发展

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严格控制火电、冶金、建材等重点能耗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严格控制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广风光电一体节能照明系统,推进水煤浆锅炉改造工程。组建贵阳能源集团,实施产业园区和有条件的区(市、县)发展热电联产机组改造。推广农村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建设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强农村户用沼气后续服务管理。

大力推广新能源燃料应用,加快淘汰超标排放车辆,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广泛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公共建筑物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立城市节能信息监测系统。全面树立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倡导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最终消费全程低碳,推行节能标识制度,健全低碳市场服务网络体系,推动形成低碳消费模式。

6、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发展规划,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城市管理,建设人与城乡、城乡与自然相得益彰的“爽爽的贵阳”。

(一)规划管理

推行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建筑设计图样。高水平建设山体公园,把湖泊、河流等水体引入城镇。建设绿化精品。严格保护好城镇禁建区和通风廊,控制用地开发强度,保持城镇通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合理安排农田保护、村落分布、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规划环节加强生态设计,在建设环节加强生态审核,在竣工环节加强生态验收,在管理环节加强生态检查。

(二)基础设施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推进贵广铁路、长昆客运专线、成贵铁路建设及渝黔、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同步推进货运枢纽建设,建成贵阳通往全国主要城市七小时干线交通圈。加快区域高速公路网建设,推进机场扩建,构建乌江航运通道。建成“一环一射两联线”市域快速铁路网,加快重点城镇、重点工矿区、重点景区与高速公路的快速联络线和专用公路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推进城市公交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实现新、老城区各组团间半小时通达。完善步行系统、无障碍设施、构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促进市域快速公路、农村公路及城镇市政路网的相互衔接,形成主要中心城镇1小时交通圈。

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强化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完善城乡供水系统。积极推进500千伏主网架建设,实现220千伏电网全覆盖;着力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加快建设天然气供应设施。完善以南明河流域为重点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加强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推进污水再生利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重点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置场、收运系统和餐厨废物处理利用工程。推广城乡绿色照明。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方面,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在绿地及公共空间方面,实施通道绿化、立体绿化、推进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推进绿道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居住区绿化,提高城市绿化品位,规划布局一批体育、文化、休闲广场,积极开发地下公共空间,完善城市功能。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物流、智能交通、数字城管、智能环保、区域电子商务、“城市一卡通”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与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贵阳”。

7、建设生态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丰富和深化生态文化内涵,大力营造生态文明的浓厚文化氛围。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大力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提升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生态文化发展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构建市、区(市、县)、乡镇(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完整的生态文化服务体系。

(三)生态文化推广体系

把生态文明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生态文明知识作为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弘扬生态文化为主题,普及公众生态文明知识;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传统道德教育基地、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科普教育基地等公共设施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开展多形式生态文化活动。

8、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以建设生态城镇、生态乡村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开展各类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市民安全感和幸福感,努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一)生态文明城镇

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开展社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社区和文明家庭创建;引导企业使用绿色原料,减少能耗与污染,到2020年,全市9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生态文明示范企业标准;深入开展服务型、法制型、责任型机关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信力。

(二)生态文明乡村

优化村庄布局,加强规划引导,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村寨、中心集镇。建设美丽乡村,以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房屋立面改造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树立文明村风,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村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依法保障农民自治权利。

(三)促进社会和谐

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大专院校全部达到生态文明学校标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扶持小微型企业;扩大三大传统绿色产业的就业规模和层次,挖掘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的绿色就业潜力;加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以公租房、廉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

(六)城乡一体化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把事关群众生活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公共交通、燃气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农村“畅通工程”,提升通行能力,2020年前基本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强扶持与引导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及建筑节能技术在城镇推广应用,实施城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创建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绿色重点小城镇。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带动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9、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建立健全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运用政策法规、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一)法制建设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最严格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等相关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修订完善《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清理、修订和废止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重大事项行政决策生态环保风险评估制度,完善政府听证会制度和重大决策专家论证、群众评议制度,确保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严格执法

进一步发挥环保法庭和审判庭作用,严格追究生态环境侵权者的法律责任,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加强生态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加强统计分析,定期检测、评价和公布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发挥生态文明政策在项目审批、信贷支持、土地利用、财政税收、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导向作用,鼓励资源节约,生态环保。

(三)机制创新

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代际补偿试点,逐步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流域、湿地、森林和矿产资源开发等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开展节能交易试点,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开展以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为主的排污权交易试点,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水权交易试点,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价累进加价制度,合理制定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加快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申报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探索建立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碳减排项目实施。

(四)社会管理创新

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提升基层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绿丝带”支援服务活动品牌,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加大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加强生态安全工作,提高应对生态环保等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制定生态环保等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防灾减灾及环境安全综合应急体系建设。

(五)城市管理

通过建章立制等措施实现城市管理的无缝隙、无死角和全覆盖,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完善城市建设、城市交通、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旅游服务等领域管理制度,健全各项管理细则,形成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保障体系。完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积极发挥贵阳市12319公共服务指挥中心作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精细化个案例。建立完善以建筑物和地下管网为重点的数字化城建档案。

10、政策支持

(一)实施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不断深化改革,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坚持自身努力和国家支持相结合,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财政政策上,对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给予补贴,支持贵阳市实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对优势产业企业,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完善风电、水电产业税收政策,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投资政策上,对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以下资金配套;支持加快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绿色环保产业发展;加大国家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贵阳市开展石漠化治理和巩固及扩大退耕还林成果。

金融政策上,积极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贵阳市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对金融机构扩大生态产业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合理安排再贷款、再贴现,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投资相关体制机制,优先规划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在审批核准、资源配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全省率先开展电价改革和企业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切实降低生产用电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大中央财政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支持力度;建立绿色工艺基金和绿色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创业项目;建立生态创业基地和生态科技创业园,鼓励生态环保类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其开展“三品一标”认证。

(二)智力保障

支持贵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国家“千人计划”、“百人计划”、“西部之光”、“博士服务团”、“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引智项目等适当向贵阳倾斜,建设贵阳“人才特区”;加快建成花溪大学城和清镇职教城,积极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各类专业人才。

(三)组织实施

成立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实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绩效一票否决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年度考核、中期评估和终期考评机制。

(四)开放合作

生态文明村规划方案 第6篇

楼琦峰、徐珏燕、陈中岳

摘要:生态文明思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的内容,其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是中华大地生态与文化生命系统的基本细胞.其在维护乡村地区生态环境及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用它来指导当前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浙江省诸暨市青山村正是一个典型案例。本文在分析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性的基础上.从提高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出发.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思路。

一、生态文明思想与城乡统筹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将会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重要事件。”而城市没有农业农村的供给,也就无法生存和保持可持续发展,这种生存不仅是供给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态型的保障。因此,健康有序的城市化道路的实现必须基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必须基于生态文明思想。

(一)生态文明思想解读

在“十七大”报告中,已经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样,生态文明也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内容。它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物质文明是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树立自觉、自律的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74小城镇走设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荒漠化和”城市病”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妊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而生态文明正是指导这两个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理念。

(二)生态文明与城乡关系——体化,而非一致化

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城乡一体并不等于城乡一致,恰晗相反,城与乡如同磁铁,是相互吸引但又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必须坚持差异化协调发展的道路。首先,城市有大量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预期收入,优越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等,这些都吸引着农民进入城市;反过来,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清洁的水资源和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至真至朴的乡村人文气息和文化习俗等,都是城里人所向往的。这些城市与乡村各自应有的特点和优势必须不断巩固和发扬,而不能互相抄袭。但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活动。由于往往缺乏清晰规划建设的正面指导,把新农村简单地理解为城市社区,也因此将新农村规划工作落实为简单城市小区规划,即所谓的“排排房子,整整院子”,结果不符合农村既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也远不及彻底的城市化建设,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出现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的“怪胎”,反而阻碍城乡统筹发展。

(三)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村自身发展——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发展乡镇企业,曾一度被誉为“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外部环境不断恶化,乡镇企业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逐步显现出来,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产业聚集,带动关联产业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链和块状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向园区和小城镇集中,推进标准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乡镇企业布局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至此,乡镇企业依靠低廉的土地成本和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将逐渐瓦解。这虽然在短期内会使一些乡镇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益的。近几年,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等新的发展理念也开始出现。浙江省旱在2003年就推出了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通过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以上这些都表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大环境圈1破败的乡镇企业旧厂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用生态文明观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二、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乡村规划(一)务实规划,解决实际问题

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

明的内容。而物质文明始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因 此,村庄规划要体现生态文明也必须首先落实到农民的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来,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难点热点 问题。

1.经济发展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正确理 解和分析这20字方针不难看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 生活水平始终是村庄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诸暨市青山 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9033元;,低于其所在草塔镇农民 年人均收入15343元的水平。始建于该村的诸暨市动力 弹簧厂年产值上千万元,1997年曾被评为浙江省百强科 技型民营企业,然而随着近几年乡镇企业面临的激烈市 场竞争和不利的外部环境,该厂已于几年前搬迁至市城 西工业区续谋发展,只留下破败的厂房(见图1)。厂 址搬迁虽然对该村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但这对该村的生 态环境的改善是有利的,从此,村庄不再有轰鸣的机器 噪音和工业废水对村庄自然水体的污染。因此,农业及 与之相关的产业将重新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而青山村 本身环境资源优势也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村域北面的 青山水库、东北山间的青山寺历史文化遗迹等,还有 “农家乐”、“生态果园”、“农耕体验”等都将吸引 来自城市的人们来此休闲游憩,这正是“城市援助农 村、农民惠及市民”有效途径。2.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给排水、医疗、防灾减灾等等都是关系到农

民切身利益的生命线[程,也是“城市支援农村”的重要 抓手。要建立乡村基础没施、公益事业改造维护的长效机 制。通过农民自立、村庄自治、村民自筹、上级补助、乡 规民约管理、农民投票来确定村庄整治决策,公开帐目,让农民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村庄整治完全是 为了农民自身利益,为了农村、农民、农业的复兴,为了 生态文明的建立。这不仅涉及到农村的风貌,而且涉及到 每个农户居住环境的改善。青山村村庄建设比较落后,缺乏公建和市政设施等公共物品:(1)给排水系统不完 善,明状以山泉和水井为主要水源,消毒设施不足,水质 监管机制不键全,村民健康存在隐患;(2)20%的建筑 年久失修、残破,新建住宅零散无序、间距不足、通风不 良、消防通道不畅通,村民安全存在隐患。因此,住房问 题是村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3.农村生态景观的缔造

青山绿水、农田菜地、果园苗圃、古树名木、水

塘水井、清新的空气、错落有致的村舍,这些都是农村 特有的生态景观要素,也是吸引城市人来到乡村居住生 活的直接动力。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必须对这 些要素加以保护和利用,而对普遍存在的“脏、破、旧”的景观风貌也要进行有序的整治和改造,但切忌大 拆大建,要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见图

3、图4)。乡 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 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多样性及人与自 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的关系。当前某 些新农村规划建设大肆开展“集中居住”式的村庄整治 以及“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作物种植计划都会破坏村 庄、田野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多元有机共生关系。4.生态技术的积极推广

目前,生态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 产生活废弃物的治理和生态能源两个方面。在村庄规划 建设中应结合乡村生活与生产混合等特点,推广小规 模、微动力、与乡村生态循环链相符合的“实用性”环 境保护技术和能源供应方式。众所周知,生活污水的处 理问题在城市相对好办,那里普遍已有或正在兴建较大 型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为此铺设的输送污水的管网系 统也较为集中。困难在于星罗棋布的小村落,那里污水 分散,集中管网难以通达,即使能够随主要道路延伸,接管费用和长途污水泵站花费都非常高,单位污水处理成本高。目前全国农村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

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影响村民居住环境,严重威胁农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农村治污要摆脱工业 化的思维定势,不能简单克隆、直接套用城市污水处理 模式,应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适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据介绍,来 自美围的阿科蔓高效水生态技术为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提 供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该项生态技术可以因地制 宜、就地处理,利用土塘、荒地、河涌、景观池等作为 处理场所,减少占地、节省土建投资费用,此外还可以 灵活规划,通过分散处理节省管网建设投资,是农民自 己可以实施的、管理简单、处理效果明显的污水处理技 术。在能源利用方面,首先应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热水 器;其次是生物质能源,如压缩秸秆等;第三是沼气、小型风能、小水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在这些方面,无论 是技术上还是资金上,建立适当的资金转移支付途径是 必不可少的。

(二)注重人文生态,塑造乡土特色

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如何实现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内在要 求,也是提升乡村人文生态品质的有效途径。1.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欧洲大陆上许多国家里,教堂仍然是一个农村

社区的标志性建筑,它高于所有居住区的其他建筑(见 图5)。古老的住宅、教堂、水井,不管是否已失去效 用,都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在意大利法布日奇的—个农 村广场,30年前被修建为停车场,对村庄历史文化氛围 的和谐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地政府有”亡羊补牢” 的气魄和远见,对广场进行了恢复性整治,使文艺复兴 时期所留下的文化痕迹依稀可见,古朴风雅的民俗风情 得到了保留。在我国,宗祠、庙宇历史上都是村落的社 图5《音乐之声》的故乡,奥地利村庄

会活动中心,也是农村社区的精神中心,虽然大量的历 史古迹在近几十年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那些“幸 免”的历史遗产必须加以严格保护。在中国农村这样一 个传统文化氛罔浓厚的社会里,许多人的言行都或多或 少地带有传统文化的痕迹,逃脱不了所属的文化背景。对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中的农民来说,优秀的文化传统 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文化根基,也是农民 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使村民相互联系成为一 个整体,从而产生共识。对于这些优秀文化传统资源,不仅不应抛弃,还应进一步发扬光大。《历史文化名城

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圭t2008年7月1日施行以来,已公布 了三批共计72个历史文化名村,当下全国各地的申报工 作正在积极地展开。无论是否能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每—个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都具有唯一性,每—幢古建 筑、每一座古桥、每一棵古树都是各村的无价之宝,都 起到了延续村庄发展历史文脉的作用。青山村历史文化 资源比较丰富,不但有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青山寺、清代 的石渎庙等物质遗产,还有红色革命时期留下的非物质 遗产(见图6)。在规划中,尤其要注重对这些历史文 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保护政策,新建建筑必须与之相 协调。

2.乡土邻里关系的延续

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居民,人际关系较为亲切和

善,村民之间更容易从邻里关系中寻找乐趣,品味幸 福。对于城镇居民,特别是大城市的居民,虽然他们的 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高,但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 很大,他们的幸福感常常被消融在职场打拼中,他们的 满足感往往淹没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拥挤环境中和“老死 不相往来”的冷漠人际关系中。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创造出友谊与信任,而且能够使农民对乡村生 活产生体面和有价值的心理体验,在融洽与友善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分享农村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并能在与城市 的人际关系对比中【九1显乡村价值优势。正如费孝通先生 在《乡土中国》中所剖析的,中国农村是乡土社会。长 期以来,依托于乡村生活的农民,以乡土为根基,以乡 情为纽带,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恋乡睛结,农民与土地的 特殊联系使农村社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乡情 氛同。依靠亲情和乡情的支撑,人与人之间彼此亲近、沟通和认同,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应对生产生活中暂时的 困难,还可以帮助农民建立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找到 除金钱以外的人生幸福感,体会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晒谷场、池塘水井、古树、篮球场这些特殊的场所都是 维系村民邻里关系的纽带,村民在此处忙农活、洗衣洗 菜、唠唠家长里短、从事体育活动,每个特殊的地点都 传递出各自特有的场所精神(见图7)。在旧村整治过 程中,首先要挖掘乡村的乡情价值,延续原有的和谐邻 里关系,形成乡村特有的“亲情生态”,避免大规模整 齐划一的桩重建模式。3.建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的最后一

条,也是新农村规划得以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村庄的 整治是培养农民管理民主意识的重要活动,通过农民自 主、村民自治、自我决策的村庄整治过程可以培养村民 的民主管理风尚。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 中全会决议中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 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 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 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乡规划法》中明确规定村庄 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同意,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 家和公众的意见,规划草案要予以公示,公告时间不得 少于30天。这些都标志着执政党已经意识到农村社区建 设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社 会中的作用。兰、结语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村庄规划建设是在新形势

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 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 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态 文明思想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毕竟还是一种新观念,在一 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进 一步探索和检验,但给今后的村庄规划建设指明了方 向,为我们如何建设好农村,处理好“三农问题”提供 了很好的思路,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启发下所做的初步 探讨。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脑动脉瘤病人的护理下一篇:“全市疾病防控工作计划”卫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