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安全工作规定

2024-07-01

保密安全工作规定(精选14篇)

保密安全工作规定 第1篇

保密安全工作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涉及国家秘密的人员不得泄露自己知悉的国家秘密,并遵守下列规定:

1.在私自或者在无保密保障的情况下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存放、销毁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2.不使用无保密技术措施的有线、无线通信设施和电子计算机设备等传输国家秘密;

3.不在私人通信和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中涉及国家秘密;

4.不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参加社交活动或者出入公共场所;

5.不邮寄或者非法携运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

6.不在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对外交往中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7.不隐瞒自己或他人的泄密行为;

8.拾得他人遗失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及时送交有关单位或者当地保密工作部门;

9.发现他人出售或者收购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泄露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并就近报告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公安、国家安全机关;

10.发现他人盗窃、抢劫、骗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和保密工作部门处理;

11.违反本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对泄密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保密安全工作规定 第2篇

工作的规定

各部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XX保密委《关于传发<全市XX组织开展互联网涉密及敏感信息检查清除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公司各部门网络及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保密管理,防止网上泄密事件发生,确保公司网络及计算机工作安全可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有关事宜规定如下:

一、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从事违法活动。

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开展自查。

1.明确内网使用人责任,签订《职工信息安全保密责任书》,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密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类安全保密学习和活动,知道“一机两用”违规行为的类型,不违反相关的制度规定。

2.严禁在互联网上发布公司涉密文件、资料、信息、数据。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向外提供公司信息和资料,坚持做到“谁上网、谁负责”,“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

三、严禁公司内网计算机终端上操作事项。

/ 3

1.内网计算机终端上违规处理、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 2.内网移动存储介质中违规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 3.内网服务器上违规处理、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 4.内网网站上违规发布的国家秘密信息。

四、严禁公司互联网网计算机终端上操作事项。1.互联网计算机终端上违规处理、存储的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信息;

2.互联网移动存储介质中违规存储的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信息;

3.互联网服务器上违规处理、存储的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信息;

4.互联网上开设的网站中违规发布的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信息;

5.互联网社会网站上开通的微博、电子邮箱等信息发布和传输平台中违规发布、存储的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信息。

五、专用于存储公司财务、工程设计方案、安保方案应急预案等资料和内部文件的计算机要由专人使用,并设置密码,禁止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访问,禁止访问互联网及其它外部网络系统。

六、做好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治工作。每台计算机要由专人负责,定期升级计算机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在使用

/ 3 软盘、U盘和移动硬盘等存储、拷贝文件之前,要先查杀病毒。严禁在计算机有毒未杀的情况下发电子邮件和拷贝文件到公司的其它计算机上。

七、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使用计算机,认真做好计算机防盗工作。公司员工要爱护计算机。下班及节假日,务必将电源开关关闭,彻底切断计算机电源,关好门窗,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八、严格工作纪律。禁止浏览和下载不健康的网上信息,禁止从网上下载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测绘电子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 第3篇

随着测绘电子档案的数量越来越多, 如何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 使之安全可靠并长期提供, 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明确档案人员的工作职责。

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参与人员分别负责自己职责范围的档案文件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人员之间不应跨职责范围工作, 各个环节和环节内部工作人员之间责任明晰, 落实到每一个人。建立完备的访问控制、密级控制和加密处理机制。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工作空间, 对相关的业务科室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分组, 不同工作组拥有不同的数据操作空间, 做到专业数据由专业人员管, 即便是管理员也无权跨组或跨工作空间来操作数据。

2. 档案库房的安全管理。

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 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库房门窗等应专门加固, 以防盗窃。做到库房与办公室分开, 库房与阅览室分开。实践证明, 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 是做好档案保密、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3. 测绘电子档案的更新、维护工作。

测绘电子档案日常的维护由专职人员负责, 其他人不得修改数据。更新工作由院统一安排, 更新数据汇总至数据管理中心, 经专职人员审核后方可入库。数据库维护人员按生产设备管理科下达《1∶500、1∶1000数字化地形图补测任务单》中确定范围内修测成果进行数据更新;数据修改后, 经检查员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数据更新情况必须作出记录, 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

4. 测绘电子档案的备份。

为了保证数据安全, 备份载体选择了多样化, 采用在线、离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套备份。由于电子文件具有无限复制性, 在一定时间内, 我们应适时对原有电子文件进行备份, 从而在逻辑上延长电子文件载体的寿命。电子文件的备份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即硬件级备份、软件级备份和人工级备份。网络环境中的备份不仅仅备份体系, 注意将软件与数据一起备份, 并对设备环境参数详细登录。在选择备份介质时, 应考虑介质的耐久性、适用性和新旧载体的转换, 以确保电子文件信息长久可读。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数据、管网图数据每半年备份;影像图数据以及制作完成的各种专题图、规划图集的数据待项目完成后进行备份。从安全和长久保管的角度考虑, 建立电子文件备份系统是保障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最根本的技术措施之一。异地备份是为了防止各种地理信息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异地储存的数据档案的管理权属于数据档案单位、不经授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擅自复制和提供利用;异地储存所在地单位负责异地数据档案的安全、保密、环境和卫生等工作。

5. 电子文件的保密工作。

在归档电子文件的利用过程中, 对于电子文件的实体利用, 首先要必须经过本单位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保密审查批准, 严格审查利用者的身份是否合乎利用规定。要严格检查利用者的身份, 并要求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和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在利用过程中, 只允许利用者进行查阅利用, 绝对禁止复制。加强对电子文件利用活动的管理, 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由于电子档案载体储存量大, 易于复制、篡改、损坏, 因此, 应严格禁止使用封存盘来提供档案利用, 电子档案入库载体不得外借, 只能以拷贝的形式提供利用, 防止利用过程中的泄密和损伤信息。

6. 电子文件保管环节的信息安全保护防拷贝技术。

对所保管的电子文件载体进行某些技术处理, 使其中的信息即使被窃取, 也无法被正确识读。如利用激光在数据盘上打上特定标识并配以相应检测程序, 每次运行前, 需先检测该标识。而一般的拷贝盘上不存在所需标识及程序, 故其中的信息也就不可能被正确识读出来。信息加密技术。使用密码形式储存电子文件的相关信息, 避免数字化测绘档案数据被窃取。

7. 电子文件利用环节的信息安全保护。

授权控制。针对用户的可利用档案范围, 赋予相应的查询利用权限, 而不允许复制。注意采用适当的利用方式, 不能随意拷贝内容不是完全开放的电子文件。无论采取何种利用方式, 档案工作者对利用全程进行有效跟踪监控, 做好相关记录, 以此作为对利用工作查证的依据。利用系统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避免等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归档电子文件的利用过程中, 严格审查利用者的身份是否合乎利用规定, 要求利用者出具《档案资料借阅单》, 并有主管部门领导签字, 方可利用。在利用中, 只允许利用者进行查阅利用, 绝对禁止复制。而对于提供内部网上利用, 现有的一些档案部门规定, 涉密的数字档案一律不上

8. 数据的分发管理。

数据管理中心指定专人负责图纸打印和对外提供数据具体工作。图纸打印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设备管理科开具的《1:500、1:1000数字化地形图补测任务单》说明的比例尺、图幅范围、张数等要求进行图纸打印。属于收费的, 在核对《测绘收费通知单》后再打印;属于不收费的, 必须经院领导或生

属于院内生产、科研用图, 凭任务

单打印。对外提供数据, 必须生产设备管理科下达的注明比例尺、范围、数据格式并经主管院长批准的《数据传送审批单》, 并由数据分发人员在分发后作出记录。对外提供范围大于1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或数据信息必须经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9. 网络系统的保护。

浅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 保密管理 保密措施 保密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25-01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深入和加快,信息对任何一个国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运作及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保密关系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根本利益。但信息泄密案件却逐年上升,信息安全保密形势非常严峻,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积极查找泄密隐患,制定可行的对策,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法律法规上严防泄密事件的发生。

1 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保密意识的淡薄

很多人都认为保密工作是保密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甚至认为,不产生秘密就无秘密可保,也不需要保密。但是实际上,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有缺乏安全保密意识的现象存在。例如,银行卡、电子邮箱、网络账户设密简单;不定期更换密码;将保密文件没有加密保管或传输;不知道“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的保密要求;将涉密与非涉密U盘混用;没有及时按照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程序;没有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涉密计算机违规使用U盘等移动介质,接受资料没有先进行杀毒处理等等。

1.2 管理环节很薄弱

在很多单位虽然都对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保管进行了规定,明确了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得存储、处理、传递涉密信息等,处理涉密信息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旧有随意安装软件、有重硬件建设,轻视软件管理的现象。很多信息安全人员都以技术为主,不注重安全制度的落实,单位领导对保密工作重视度不够,管理不力,对违背安全保密管理条例的人员处罚措施不及时、不严格。

1.3 制度制定不完善

在很多部门都没有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或者制定的制度不完善;没有及时根据信息安全威胁的变化而进行补充;对保密定级的准确度不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随意定密级。

1.4 技术防御能力参差不齐

很多单位不注重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往往用淘汰的计算机代替涉密计算机,人为的制造了泄密漏洞;有的部门涉密计算机所设置的口令长度过短,使用周期过长,忽视了网络防盗;对计算机网络监控不投资,致使保密工作人员没有专业检测工具对计算机存储信息进行檢测,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检测处于空白,当发现威胁时也处于不能进行“亡羊补牢”的状态。

1.5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使用不规范

涉密计算机没有专用的放置场所,没有专人管理和负债,有的还存在不设置密码的状态;有的涉密计算机还违规上互联网,或者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安装无线网卡等设备;对非涉密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传输涉密信息等现象比较突出。

2 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有效措施

(1)强化宣传教育。开展全民性的信息安全教育,增强国民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国民信息安全的自觉性。利用舆论媒体宣传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组织学习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普及信息防护的常识,介绍信息防护的技术。

(2)加强日常管理,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自觉地执行各项制度和规定,提高警惕,做好保守秘密的模范,通过定期的保密教育培训、签订责任书、形成保密工作记录等形式,切实落实好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

(3)做好涉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涉密工作人员担负着秘密信息的收发和保密责任,抓好这支涉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工作,就是做好了信息安全工作的关键。涉密信息技术人员在精通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同时,要提高思想认识、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法纪法规,才能把技术与管理紧密结合;涉密信息管理人员也要对他们进行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安全保密的专业训练,进一步掌握现现代技术管理信息的知识和排除各种隐患的本领,以及一切高水平的反窃密技术,对可能造成泄密的现象有较高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这样的措施才能做好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监督、检查工作。

(4)政策支持及法律法规的完善。政策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体现,信息安全需要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不断提高防范和保障信息安全能力。信息安全保密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5)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除人是第一因素外,其次设备是关键。要明确专项费用,购置相关保密技术设备和信息检查、清除工具等。加强技术培训,尤其是新知识、新技术的跟踪培训。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密码加密、病毒防治、防火墙等技术上下功夫,下投入力度,确保基本技术防护不出问题。

(6)加强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凡是涉密计算机要确定专人进行操作,确定专人进行管理,禁止任何非涉密移动介质插入USB接口。严禁涉及计算机上互联网,严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涉密存储介质,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处理、保存各类涉密文件盒其他涉密信息。对涉密文件的起草、制作、分发、传递、复制、保存和销毁过程,实施全程监管。

(7)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牢固树立“执行第一、落实为重”的理念,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工作,采取全民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项结合的方式,对相关部门(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长效管理,督促、指导保密工作人员遵守有关制度。

(8)加强系统软硬件管理。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和访问规定,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库和安全补丁的升级,严格控制外来软、硬件的安装,加强口令管理、做好系统安全审计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

[3]敖卓缅.信息安全保密探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5).

电脑资料安全保密规定 第5篇

为了保证工厂的技术、商业秘密不致泄露,特制订如下电脑资料保密规定:

1、联网电脑所有硬盘分区必须共享并设密码。

2、所有电脑必须设CMOS密码。

3、所有电脑操作系统必须用win98第二版。

4、各电脑必须在下班前30分钟内将当日工作的资料转移至服务器中各自的文件夹中,在本机上不得有资料过夜。

5、电脑CMOS密码、共享分区密码,在服务器上个人文件夹密码,必须抄送至叶厂长处存档,如不小心泄露密码应及时更改,并将新密码抄送至叶厂长处。

6、未经叶厂长同意,严禁将自己的电脑交于他人使用。

7、为保证电脑网络系统的安全,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网络设置,所有光驱、软驱及移动存储器严禁使用。

8、所有电脑的机箱由厂部统一加贴封条,不得私自打开,如电脑出现故障,确需打开,必须经叶厂长同意,并在专人陪同下方可开启。

9、所有电脑资料的输出必须经由服务器。

10、服务器操作人员必须保守各类密码及资料,未经叶厂长许可,不得将任何资料拷贝、删改及非正常打印。

保密安全工作规定 第6篇

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令,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各项有关规章制度。

二、服从实习负责人和实习单位的管理,遵守工作与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若有特殊情况,请假三天以内由实习负责人批准(医学学生由教学基地负责人批准),三天以上按学校规定程序审批。

三、团结友爱,文明礼貌,谦逊好学,严禁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及其他不文明行为,自觉维护中南大学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严格遵守保密法、《中南大学学生实习保密条例》和实习单位的保密制度。

五、爱护公共财物,不得损坏或擅自动用实习单位的仪器设备和工具、材料及其它物品,尤其是生化、放射、有毒物品。

六、严格遵守《中南大学学生实习安全条例》和实习单位的安全制度、操作规程。

七、加强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卫生,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习惯,不浪费水电,不准违规使用电、气等。

八、按照实习教学大纲和学校及指导人员的要求,做好实习日记,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和个人实习总结。

中南大学学生实习安全规定

为了保证实习教学顺利进行,确保实习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实习队负责人为实习队安全第一责任人,各实习队要指定安全员协助安全工作。学院主管安全保卫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实习队的安全情况。实习结束后,各实习队要向本单位汇报安全工作。

二、实习前,请实习单位技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全体实习人员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安全制度。

三、实习中,带队老师和实习学生必须按实习单位规定统一穿戴,以确保师生安全。实习学生未经实习队或实习单位的允许不得擅自调换工作,不得私自动用实习单位的仪器设备。

四、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得无证驾车,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五、实习人员离队活动时必须向实习队负责人(教师)请假,实习期间,学生不允许离队外宿。

六、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注意防火、防盗。

七、实习期间,实习人员不得到江、河、湖、海中游泳。

八、实习中如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组织力量处理,并立即向实习单位和所在学院报告。

九、凡违反国家、学校、实习单位的各项规定,造成个人人身安全和经济损失,由学生个人负责;造成国家、单位财产损失或生产事故的,视情节轻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习单位的有关规定追究当事学生的相关责任。

中南大学学生实习保密规定

为了做好实习的保密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泄露有关机密,特作如下规定:

一、实习前,有关学院必须对全体实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学习保密法与有关保密规定。实习中全体实习人员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一切保密制度。

二、实习期间借阅、摘录、复印有关资料或拍摄实习现场实物、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其他有关内容,应事先征得实习单位的同意。三、一切保密资料均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未经实习单位同意,实习单位的保密资料不得带出指定地点或转借他人。

四、实习内容必须记在学校统一印制的《学生实习日志》上,不得将其撕毁或拆散使用。到保密单位实习时,实习结束后《学生实习日志》需交实习单位有关负责部门审查,然后由实习队带回交学院保存。

五、学生实习期间取得的图片、原材料、产品样品、软件程序等,回校后应统一交实习负责人处理或上交所在学院,不得私自处理。

六、《学生实习日志》只能记录实习业务内容,不得另作他用。

七、不同专业、不同实习单位或不同实习任务的师生,都不得互相交流实习单位的机密资料,不得互通保密情况,不得口头、书信、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对外泄露机密,不得在不利于保密的场合谈论机密内容。

八、凡发生失密事故,实习队负责人必须立即组织力量调查清楚,并将情况迅速报告给实习单位和学校。

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规定 第7篇

为维护公司内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保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安全主要针对防止外部对网络的攻击和入侵,保密主要针对防止网络内部信息的泄露。

一、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1)所有直接或间接接入公司网络的信息终端,包括电脑、手机、PDA及实验设备等,一律纳入公司管理的范畴。

(2)所有纳入公司管理范畴的信息终端统一由信息科管理。

(3)由信息科负责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并负责实施。

(4)任何员工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5)所有需要接入公司网络的电脑必须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公司所有的电脑由信息科指定杀毒软件并强制安装,统一升级。信息科有权针对特定病毒采取的必要措施,以达到有效预防、消除病毒影响的目的。

(6)公司所有的电脑上不得擅自安装或运行修改操作系统运行参数的软件。不得从事扰乱公司网络正常运行的活动。

(7)所有员工必须保管好自己的帐号信息,电脑只准本人使用,不得借与他人使用,不得以任何理由将自己的帐号泄露给公司外部的人员。

(8)至少每月修改一次密码。密码被他人获悉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

(9)各部门存取必须建立访问控制与审核机制,严格控制重要资料的存取。

(10)信息科负责对所有电脑的操作系统做升级、补漏洞的工作,降低系统的运行风险。

(11)信息科负责设置安全可靠的防火墙,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与系统漏洞测试,适时对软硬件进行升级,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

(l2)由信息科严格控制所有信息终端访问Internet网的行为,并建立审核机制。

(13)所有信息终端所在场所必须有必要的防盗、消防设施,并严格控制相关人员进出。

二、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1)涉密信息定义范围包括《保密管理规定》所定义的范围但不仅限于该范围,还包括公司信息网络的架构、设备资料等相关信息。

(2)涉密信息的密级参照《保密管理规定》。严格执行访问控制与审核机制。涉及公司商业机密和技术机密的资料必须实行“涉密资料原则上不上网”的要求。对各级涉密信息具体要求如下:

①绝密级资料必须使用文件系统权限控制,并作审核。不允许使用网络共享等易泄漏的方式传递。传递时必须使用强密码加密;

②机密级资料必须使用文件系统权限控制,并作审核。传递时必须使用强密码加密;

③秘密级资料传递时必须使用强密码加密;

(3)所有有机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本涉密信息的人员(包括员工、外聘的管理顾问等)均为涉密人员。涉密人员必须签《商业秘密保证及竞业限制协议》。

(4)涉密场所必须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

(5)所有涉密介质(软盘、光盘、硬盘等)必须实行使用登记。使用完后必须作脱密处理。

(6)对外公布有关公司的信息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执行力度保障

(1)实行“领导责任制”。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安全工作。

做好央行3G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第8篇

随着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以下简称“3G”)正式商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与第一代(1G)、第二代(2G)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相比,3G在网络应用、多媒体、数据传输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真正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正迅速地渗透到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的方方面面。

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指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俗称“口袋中的互联网”,3G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高速上网。3G无线传输峰值速度可达3 Mbit/s,相当于每秒钟传输20万个汉字。二是电子商务。3G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撰写、收发、保存电子邮件;可以使用MSN、QQ等即时通信工具,实时进行视频通话;可以顺畅地访问网站或论坛,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开展手机支付或手机银行等金融业务,使金融支付与通讯服务两种业务加速融合。三是海量存储。3G手机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并且具备扩展功能,通过安装存储卡可以方便地提升3G手机的存储容量。四是智能平台。3G手机的数据处理能力甚至超过老式台式计算机,在开放式操作系统上,用户可以自行下载、安装、升级更多的应用程序。

二、隐患

与此同时,3G的广泛应用,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失泄密隐患,给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一是高速数据传输使得3G手机失泄密危害大大增加。2G时代手机的数据传输延时长,数据包丢失率高,基本不能满足文件高速、高效传输的要,3G的数据传输高达每秒钟20万个汉字,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涉密照片、视频的传输。二是智能平台使得3G手机面临的攻击、窃密威胁大大增加。智能手机在给用户提供极大的功能扩展空间的同时,也给手机病毒、木马提供了破坏的目标。三是互联网业务的普及导致潜在失泄密渠道增加。3G运营商大力开发与互联网有关的业务,使得网络失泄密渠道由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延伸拓展到个人智能手机终端这一更为隐蔽、更为普及的上网工具。四是3G手机的海量存储使得敏感信息管控难度增大。由于手机存储卡体积小巧、价格便宜、容易丢失,容易导致敏感信息的失控失查,增大对敏感信息的管控难度。

三、建议

一要在基层央行大力宣传普及手机安全保密知识。要积极通过报纸、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把3G手机安全使用知识讲透,切实使人民银行广大干部职工搞清楚3G手机可能的失泄密隐患,掌握主动关闭危险性较大的功能和服务的操作技巧,及时察觉病毒、木马的侵袭。

二要建立完善保密管理制度和机制。要及时制定下发3G手机保密管理规定,对3G手机的申请、购买、使用、维修等环节作出具体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3G手机保密责任制,并将手机型号、运营商、开通服务等向通信保密主管部门如实报告,进行备案。

三是可适时筹建专用虚拟3G网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电信、移动、联通三个3G运营商中择优选择一家或几家与其签订协议,合作建设专用虚拟3G网络,通过行政和市场手段使人民银行3G用户相对集中,通过运营商对上网、视频、传输等功能作一定的限制,既便于保密监督检查,又利于加强防护,一举两得。

公开原则和保密规定 第9篇

今年五一节期间听到了一个让我备感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国务院公布了行政公开的规定,这个规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实际上,在3月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对如何加快政务公开立法、依法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等,就表示出格外的关注。福建代表团的30多位代表,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议案,建议尽快制定行政公开法。

代表们在议案中指出,行政公开制度是现代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它会促使政府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形象,而普通公民也有知情权和参政权。然而,我国目前的行政公开实践缺乏的东西太多。首先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就是说我们建国将近60年却没有一部行政公开法。其次是行政公开的主体与对象范围狭窄,而且行政公开的程序也不健全。在这一点上,我们来看看美国人是如何做的。

行政公开的原则

美国在行政公开这件事上至少公布了四个法令。最早的是1946年颁布的《联邦行政程序法》,以后依次是:《信息自由法》(1966年),《联邦咨询委员会法》(1972年),《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1976年)。就是说,在我们类似法律一无建树的60年间,美国人已经完成了行政公开的理论建立和实践操作。

1946年颁布《联邦行政程序法》的意义深远,它规定的行政制度影响了以后的美国国内法律制定,甚至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法律。其中的公告制度规定,美国政府的规定、意见、命令和官方纪录都应该向公众公布,让人民了解以便提供意见和建议,这为以后的行政公开制度埋下了伏笔。而它规定的另一个听证制度,则为其他国家包括目前的中国所仿效,许多国家都已经把听证视为执政的正当程序,把民众对政府行为的参与作为民主国家的象征。

20年后,美国人的法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就是1966年的《信息自由法》、1972年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法》和1976年的《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的制定和颁布。《信息自由法》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了公民具有使用联邦政府信息的合法权利的重要法律,颁布后几次修改。1986年美国国会又一次对其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在新的版本中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应该公开的数据和信息。

所有这些针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的中心思想是,除了一些特别规定保密的文件外,原则上所有政府信息都要公开。因为政府信息属于公共所有,所有人都有获得公共产品的权利,这种做法被称为行政公开。以上三个法律改变了以往政府对文件保密的态度,它起到的作用是划时代的。

政府保密的规定

出于更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考虑,美国国会甚至成立了一个“减少并保护政府秘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认为,只有减少(而非增加)政府秘密的数量才能有效保护真正的政府秘密,才能置行政机关于公众监督之下。为此,不能任由政府秘密信息随意增长,从而增加保密的成本和难度。它规定,只有九类信息是可以保密不予公开的,其中包括:国防和外交领域的信息、政府内部行政人事信息、贸易及金融信息、执法中的部分信息以及油井地质等方面的信息。

为了保证信息公开,美国还实行了定密官制度和定密制度。根据这个制度确定出美国政府的秘密文件中,除去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文件这两大块无论在哪个国家都被视为情报机密而不能泄露外,其他政府部门所占的保密文件加在一起不到5%。其中美国政府最重要的机构——国务院的机密文件只占约2%,司法部只占1%。因此可以说,几乎所有政府文件都是公开的,这是美国行政公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其透明度不仅比亚洲国家,甚至比那些法律健全、历史悠久得多的欧洲国家都高很多。

美国国会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还不只这些。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了一个《版权法》,以期保护信息拥有人的利益,但在这个法律中却明确禁止联邦政府机构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拥有版权。就是说,个人的发明创造应予以奖励和保护,因为那是私有财产;而政府的发明创造无需奖励也无需保护,因为那是公有的,是属于整个社会的。

信息公开和信用制度

行政公开化原则对于我国目前亟待建立的信用制度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无论个人信用报告还是企业评级,都要从政府和社会机构获取信息,否则就会成为无米之炊。大量公开的政务信息,为信用服务公司收集与信用有关的政务信息提供了重要来源。

规范信用管理的法律、规范个人隐私的法律、规范政府信息的法律等这三类法律的公布,划清了信息公开原则和保护国家机密、企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的界限。信用报告公司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合法地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并把它变成商品出售。政府部门则有义务向这些公司提供信息,包括工商注册、税收和统计资料以及法院的判决等。

其实,在美国人之前,奥地利于1925年、西班牙甚至在1889年就有《行政程序法》,但其影响力就是没有美国人的大。

所以说,美国人不仅在信用制度的实践、而且在信用制度的理论上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因此美国才有世界级的征信公司,世界级的评级公司,世界级的法典。时至今日,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在美国成了比中国人的人事档案还重要、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解密的理念

美国法律还规定,即使国家机密文件,50年以后也要解密,向公众开放。这是因为,秘密文件是有时效的,一个时期的秘密到了另一个时期就失去了其神秘的色彩,也失去了保密的意义。

假如说行政公开的理念是政府秘密的东西越少越好的话,那么解密的规定就是让这种秘密随着时间流逝最好趋于零!因为只有这样,人类的共同资源才会有效利用,社会交易成本才会最小。想想看,如果政府文件都保密的话,那么历史学家就只能杜撰,疑团的解开只能依靠猜测,人类就会频繁重复以往的错误。

那么,解密会让政府受到伤害或威胁吗?至少美国人不在乎这一点。

几年前我在美国工作期间,当地报纸披露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中国西藏问题的绝密文件。我这才了解到,当年美国人如何在西部秘密营地训练“藏独”分子、又把他们空投至西藏结果被解放军抓获的故事。前些日子披露的解密文件则指出了一些细节——美国国防部鹰派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使用核武器轰炸中国福建省的建议,但被当时的总统艾森豪威尔拒绝。

如果说文件泄露会影响国家安全的话,那么美国中央情报局则无法阻止这些文件在规定的时期后公布于众。这些公布的文件证实了很多我国当时的判断,比如“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句很多人少儿时就耳熟能详的话。

与中国的人事档案暗无出头之日相比,解密的时效规定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法律。

让秘密越少越好

相比之下,我们的机密文件实在太多,以至于一些研究人员从公开材料中引用的资料上报后居然成了机密文件!

尤其是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许多研究材料都可以在网上搜到,一些政府网站门户开放,让所有人都可以阅览里边的内容。这是行政公开的一种延伸,如果没有资源共享的理念,也不会有互联网这种平台。不要忘记,互联网创建者和在全球的推广者也是美国人,而且还是从美国军方开始的。这种人类资源共享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这种理念不够深入人心,不能使全世界各类政府、公共机构、私人公司以至于个人公开信息的话,那互联网本身也会成为无米之炊,人们也就没有今天这样每天上网的冲动了。所以,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东西最后竟成了机密文件,至少让人觉得荒唐。

比如我们的人事档案,如果根据行政公开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将人事档案的部分内容让本人知道、并披露给银行信用部门分享的话,那我们个人信用体制就会充实很多内容。美国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它的个人信用档案有点像中国的人事档案,每个消费者都有一个。不同的是,它的信用档案可以给个人看(当然要付费购买),同时还可以应本人要求,信用报告公司对个人信用档案的负面内容有责任进行修改,纠正错误的信息,并在七年后、最多十年的期限内彻底地消除个人的负面记录,给人以重新做人的机会。个人信用档案同时成了一个流行产品,每个银行和信贷机构都可以购买。于是,消费者欠款不还的记录就无处藏身,糟蹋公共储蓄的现象就能得到遏制,社会道德意识就能得以提升。

政府信息具有公共属性,因为它是为社会服务的。所以,行政公开法的制定原则不应该仅仅是规定公众有多大程度的知情权,而是在确定哪些东西确实应该保密后,将其余的所有信息都公布于众。就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还需要一个由公众参与的定密制度。我们应该确定机密的级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人的级别看不同文件。如果机密材料与其无关,官再大也不应该看!

个人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如果它涉及公共利益的话,事实上,在许多方面它的公共属性往往大于其个人属性。信用档案是如此,人事档案也是如此。我们不能、也无权封存自己的历史!

敬请关注下期系列之二十三:

计算机上网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第10篇

为切实做好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加强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增强防范意识,确保在公共信息网上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的事件,为此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定:

一.涉密计算机、内网计算机一律不许上互联网。

二.坚持按照“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统计负责人为本 科室、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设备使用者为直接责任人。

三.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 传输任何涉密信息。

四.加强对上网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上网人员保密 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保密规定。

五.涉密人员在其它场所上国际互联网时,要提高保密意 识,不得在聊天室、电子公告系统、网络新闻上发布、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使用电子函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

六.对涉密计算机设置了开机密码,并落实专人负责涉密计 算机的运用。对涉密计算机一律摘除网线,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

七.是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计算机使用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确保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安全使用。

计算机安全使用保密管理规定 第11篇

一、全体干部职工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登记备案。各涉密单位应建立设备台帐档案,记录设备的原始资料、维修、升级和变更等情况,设备的随机资料(含磁介质、光盘等)及保修(单)卡由各涉密单位自行保管。

三、计算机密级类别的设定:由保密领导小组设定计算机密级,由党群工作部等主管部门负责按保密规定粘贴密级标识。

四、配备有计算机设备的单位都要指定一名领导负责计算机保密工作,并设专人对软硬件设施进行管理。计算机资源原则上只能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工作,禁止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五、承担涉密事项处理的计算机应专机专用,专人管理。

六、禁止使用服务器及安装有管理系统的涉密计算机连接国际互联网;禁止在非涉密计算机系统上处理涉密信息。

七、有涉密内容的各种应用软件,不得外借和拷贝。不得将涉密存储介质带出办公场所,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带出的,需履行相应的审批和登记手续。

八、未经许可,任何私人的光盘、软盘、U盘等存储介质不得在涉密计算机设备上使用。

九、涉密计算机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升级工作应尽可能在其他安全计算机上下载相关软件及数据后再拷贝安装在涉密计算机上,不提倡涉密计算机直接上网升级软件。

十、涉密信息除执行备份制度外,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盗、防火措施,保证备份的安全保密,并做好异地保存。

计算机上网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一、服务器及安装有管理系统的涉密计算机,未经批准一律不许连接互联网,条件许可时应配置专用计算机。如有特殊需求,必须提出申请,报保密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机关部门、成员企业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凡网页的更新、统计数据及新闻等信息的上网发布,必须经过单位主管领导或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审查并登记存档。

三、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输任何涉密信息。

四、应加强对上网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上网人员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保密规定。

五、涉密人员在其它场所连接国际互联网时,要提高保密意识,不得在聊天室、电子公告系统(BBS,又叫论坛)、个人网站、博客等发布、谈论和传播秘密信息,不得利用腾讯QQ、网易POPO、新浪UC等实时通信软件及电子邮件系统传递秘密信息。

保密安全工作规定 第12篇

一、用户密码管理的范围是指办公室内所有涉密计算机所使用的密码。

二、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密码管理由涉密部门负责人负责,秘密级涉密计算机的密码管理由使用人负责。

三、用户密码使用规定

(1)密码必须由数字、字符和特殊字符组成;

(2)秘密级计算机设置的密码长度不能少于8个字符,密码更换周期不得多于30天;

(3)机密级计算机设置的密码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密码更换周期不得超过7天;

(4)涉密计算机需要分别设置BIOS、操作系统开机登录和屏幕保护三个密码。

四、密码的保存

(1)秘密级计算机设置的用户密码由使用人自行保存,严禁将自用密码转告他人;若工作需要必须转告,应请示主管领导认可。

浅谈局域网安全保密工作 第13篇

关键词:局域网,安全,保密

近两年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增强, 局域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且促进了各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 所产生的局域网安全保密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这造成了单位信息安全工作的一个重大隐患, 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1 局域网中存在的安全保密威胁

1.1 病毒

局域网网络中, 病毒是影响整个网络速度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让网络管理员较为头痛的问题, 并且很难彻底的解决掉。一点发现病毒, 彻底的清楚病毒和防范病毒的产生, 是目前较为主要的任务, 在病毒防范方面可以选用多个客服端所支持的正版网络杀毒软件, 例如熊猫杀毒软件、金山杀毒软件、卡巴杀毒软件等, 都是支持100多个甚至更多的客户端来说的, 只需要更新服务器端, 就可以使整个局域网的病毒库得到有效的更新。

1.2 移动设备

移动设备包括MP3、U盘和移动硬盘等, 这些读是局域网内部网络安全的首要隐患, 虽然从网络连接上来看, 运用移动设备是安全的, 但是许多的病毒都是通过U盘和移动硬盘这些存储设备传输病毒在电脑上, 因而传播到整个局域网中去。

1.3 局域网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 许多单位的网络用户、管理层对网络的知识了解甚少, 只是普遍的认为网络管理员只要加强技术, 一切网络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技术上的建设只是网络安全中一个方面, 管理体系的建设才是主要的方向。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这同样适用于局域网的网络安全, 一些单位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和应用软件, 虽然技术上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 但是却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操作, 导致整个管理出现失控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随意更换IP地址, 导致冲突无法上网, 使得许多该下载的补丁无法下载, 使漏洞长期存在, 必须进行升级的病毒库不进行升级, 导致杀毒软件形同虚设。因此, 在网络安全管理中, 应该加强流程要求, 不断的规范和健全体系, 使整个程序更加具备可操作性, 从而有利于实际的工作。

2 局域网保密和安全防范的措施

2.1 加强对上机人员的保密教育

在局域网安全保密工作中, 要不断的加强上机人员的保密教育, 定期对上机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业务的培训工作, 全面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机人员的业务水平。

2.2 建立行之有效的机房管理制度

全面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 并且严格的执行, 对于设置有网络工作站的单位, 必须安排专人对该地区的工作站进行监护, 包括总线网络软件和网板等, 确保其完好性, 负责该终端和其他用户的数据通信。

2.3 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主要负责的就是计算机的联网, 辅助企业管理进行总体的规划, 审核各个单位的计算机情况。定期对计算机的用户名、节点号、访问权限和识别号进行更改和维护, 在执行阶段严格遵循企业的管理规划, 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 有效的避免出现重复劳动的情况, 节约大量的时间, 使各个应用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 具备合理的规范性。

2.4 对网络服务器的使用进行监视和维护

对服务器硬盘、卷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维护, 可以有效的防止数据的丢失, 并彻底的删除标记的文件, 管理人员可以运用后备命令, 对硬盘进行有效的备份, 从而防止硬盘由于受到物理的故障或者是应用程序出现错误所引起的磁盘丢失。在处理硬盘丢失的时候, 可以运用文件修复工具, 并定期对打上标记的文件进行删除, 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使用单驱动器的磁盘驱动子系统, 可采用速度高的处理器和增加磁盘容量提高性能, 也可以用专用的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来提高网络性能。在网络的输入输出中, 其主要是通过网卡, 因此, 选用性能高而利用率低的网络接口卡也能提高服务器的性能。

2.5 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

在局域网中, 必须在局域网和外部网络接口处, 连接和配置网络安全控制和监督设备, 有效的杜绝外部的攻击。在配置安全性能的时候, 不但要考虑到功能, 也要考虑到设备的基本性能, 必须保证配置安全设备以后, 对整个性能的影响较小, 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局域网网络的安全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 在处理局域网的安全保密问题的时候, 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策略, 不断加强公开服务器网络、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管理模式, 从根本上做好局域网安全保密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剑宙, 李真娥.浅谈计算机局域网的安全与保密[J].石河子科技, 2002 (2) .

[2]胡红坚, 程宝安.局域网安全保密工作初探[J].华南金融电脑, 2004 (6) .

[3]季暑月, 李建春.局域网安全防范探讨[J].江苏水利, 2002 (1) .

[4]聂秀春, 王丽, 石艳菊, 张小青.局域网安全浅议[J].山东水利, 2001 (11) .

保密安全工作规定 第14篇

关键词:档案监督;存在不足;农科档案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62

1做好农科档案保密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的保管过程中档案保密是一项最基础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档案保密是为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更好地利用档案。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日益发展,如何做好档案保管利用中的保密工作,是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当前档案利用过程中,很多人对农科档案的保密工作存在认识错误,认为不会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问题,抱有忽视态度。其实任何档案都有保密要求,农科档案也应如此,涉及企事业单位隐私和商业秘密等问题,因此在农科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必不可少。

2当前档案监督工作存在的不足

2.1制度不完善

从事档案监督和保护的工作人员,对于制度要有严格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一是要时刻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对于档案要有着无比的热情;二是业务方面,知识必须专业而且能够从容面对各式各样的业务问题,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着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三是关于文化和个人素养,对工作人员的学识应该有一定的要求,要有善于总结和观察的能力,因为工作方面有一定的规律性,与此同时,还要有敏感的观察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2措施不完善

一些重要的档案管理机构要采取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比如要安装监控等设备,防止有图谋不轨的人对档案进行盗取或者篡改。平时会有看书翻书页占口水的习惯必须要严加管制,因为档案大多数都为纸质容易破损。保证监督明确,监督到位,不能让档案受到任何的损失。工作人员要勤快,关于档案的保护与监督需要一定的宣传力度,关于相关的法律规则要勤与人们交流传播,并且时时刻刻关注着每一份档案的被使用情况与变动;要勤于动脑,及时征求使用者对档案收储工作的态度与建议,及时检查被查档案的变化,及时登记与记录实施情况。在使用者离开之前保证档案的万无一失,如果出现了故意损坏档案以及盗取行为或者无意损坏档案的人为行为,及时记录并向上级部门反应,采取一定的补偿惩罚,以挽救档案的完整。

2.3管理不完善

一是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够专业,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有部分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中,没有足够的时间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二是一些归档的材料还不够真实和准确;三是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虽建立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谨。例如: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文件资料堆积如山,档案整理不及时,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丢失严重;借出的档案不履行借阅手续等,有借无还时而有之,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还有少部分人员借工作的机会私自涂改文字或数据,严重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

3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1做好档案的审理与审查

审查工作是档案进行开放为使用者服务之前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要准确地确定档案的使用范围以及内容的审阅,确保档案的万无一失。这项工作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初审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凭借一定的标准,对于一定期限开放中的档案进行对比与审核,要做一个初步判断需要开放的时间以及开放的应用范围,中审最为严格,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做出决断要不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维护档案,终审是审查的最后一个步骤,这项步骤需要领导加以定夺,通过前两个步骤的总结与归纳,并要通过分析与判断,决定是否对一定量的档案进行开放。

3.2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单调而枯燥,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保证工作按时完成。与此同时,奖罚要明确,坚决制止徇私舞弊,为员工各尽其职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物质激励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方式有多种,要根据每个岗位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在设计物质激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公平”原则,以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为导向,以每位员工创造的绩效大小为依据,制定基于绩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充分体现“多创造价值多得回报”的理念。

3.3档案开放之前要做好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

上一篇:菊园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下一篇:爱党的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