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2024-06-07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精选6篇)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第1篇

医学装备科工作制度

一、医疗设备订购论证管理规定

1、订购大中型医疗设备,应由科室提出申请,医学装备科汇总,经院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论证,院党委会审批。

2、编制定购医疗设备计划,必须遵循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有计划地逐步更新原则,克服盲目性,减少重复,避免浪费,力争发挥最佳效益。

3、申请大中型医疗设备应具备以下条件:安装设备机房;使用操作和维修技术人员;环境条件和辅助设备;水源、电源、温湿度、防尘净化、防干扰、防污染等。

4、临床及医技科室和医学装备科必须对拟购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维修保障配件来源,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认真论证,深入研究,为院首长及党委决策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5、医学装备科要深入学习,信息灵通,提高计划拟制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谈判、签约、安装、调试、验收等各项能力,充分发挥医疗设备应有的效能。

6、本规定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二.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1、购进的各类医疗设备,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和标书要求进行清点、验收、安装。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出库手续,交付临床使用。

2、医疗设备验收,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人员(包括物资管理采购办公室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室设备使用人员和厂商代表)(需商检的设备一定要请商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场)一起开箱清点、验货、安装调试。设备技术资料原件由医学装备科保管,可提供复印件给使用科室。验收各方签字确认并填写医疗设备验收报告与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待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中各项工作完成后才能向厂商付款。

3、开箱验收,应根据合同条款与装箱清单逐项清点,凡与合同附件清单不相符的,或设备外观有破损、撞击痕迹的,或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与厂家交涉增补、换货索赔或退货赔偿处理,并出具备忘录,由厂家和商检代表签字认可,否则不予验收。

4、凡科室通过院内外各种资金或基金(包括自行争取的资金)购置,或是通过上级下发、馈赠、设备附送等方式接受的设备,均属医院财产,同样应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5、属于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医疗设备须按照医院计量和质控文件规定进行初次使用前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发放科室使用,否则做换货或退货处理。检测合格设备须粘贴合格标识。

6、医疗设备验收报告与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见附件。

7、医疗设备档案中须包括上级部门的批复、大型设备配置与应用许可证书、进口许可及海关验放手续、技术论证报告、采购合同、发票复印件、验收报告、实物资产增减单、医疗设备验收工作流程单、设备技术资料、设备履历本、厂商资质、其他材料等主要内容。

8、验收合格的医疗设备信息必须录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软件,并建立科室医疗设备台账。属于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医疗设备须按照医院计量和质控文件规定建立计量与质量控制医疗设备台账。

9、验收合格的医疗设备须粘贴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卡。

10、本规定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三、医疗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制度

1、安装调试是合同执行中是重要的步骤之一,凡合同上规定属于厂家或公司安装调试的设备、器械或仪器,均要求厂家或公司在产品到货时及时安装调试。

2、保修期是指按合同到位安装调试验收后从启用开始日期计算到合同规定的时间。或按照合同条款规定执行。

3、安装调试应由供应商选派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由医学装备科牵头组织,使用科室领导、操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参加安装调试的全过程。

4、安装调试,必须按合同规定要求,保证质量,逐项检查性能和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写出使用操作规程及使用注意事项。

5、安装调试检查合格后,科室操作人员和科主任在验收项目上签字,参与安装调试的工程人员(包括厂家或公司技术人员)签字,书写验收报告并存档。

6、安装调试后使用说明书、维修图等资料收回医学装备科,并按要求存档管理。

7、大型医疗设备验收时,除医学装备科、使用科室、机关相关人员外,必要时院领导也要参加,监督把关。

8、特大型医疗设备安装调试验收,除第3条和第7条参加人员外,可请技术专家参与,严格把好技术指标关。

9、对国家指定的安装调试设备器材项目应按其规定执行。

10、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四、医疗设备操作使用管理制度

1、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其中包括房屋、水、电、温度、湿度等,须满足设备原厂所提出的要求。若条件不能满足或超过规定极限时,严禁开机或必须关机。

2、大型设备须具备卫生部规定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和《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并在设备应用地点显著位置悬挂,方能投入使用。设备使用科室有责任保管好上述许可证,如有遗失损毁,按照《医疗设备损坏事故处理制度》处理。

3、设备使用者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性能、特点和操作规程,了解设备常见故障及现象。大型设备使用者还须持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方能进行操作。

4、按照A、B、C类管理的医疗设备须有《医疗设备管理登记本》,其内容包含设备自然状况(如:设备购进日期、设备编号、设备启用日期、附件记录、使用环境要求等);设备使用责任人、保管人;重大事件;使用记录等,并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登记。

5、医疗设备使用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科室医疗设备台账和医疗设备计量与质控台账,每台设备的附件管理,设备的日常维护检查等。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6、医疗设备使用科室要有设备故障处理预案。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允许离岗,如设备发生故障,无法自行处理,应停止使用,记录好故障现象和提示,立即通知医学装备科。若设备故障伴有异味、声响、烟雾等必须关机和切断电源。对大型和急救设备应及时向全院通报。设备检修由医学装备科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检修。设备维修期,操作人员同样不能离岗,应提供故障前、后的详情,积极配合工程技术人员的维修工作。

7、使用科室和操作人员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完毕后,应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不能遗失,无论何时下班,都应严格按操作流程关机,同时确保设备的使用环境可靠。

8、使用人员在下班前按规定顺序关机的同时,应切断电源、水源、气源等。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好交接班工作。

9、未经培圳和认可,不得擅自使用或违章使用设备,若造成设备人为损坏,须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和医学装备科及时处理,按规定对责任人作相应的处理。

10、属于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医疗设备须按照医院计量和质控文件规定进行周期性检测。严禁使用未经计量与质控或计量质控不合格的设备继续为患者诊治。

11、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标准》,对违反考评标准规定的人员和科室将做扣分处理。具体标准参见医疗质量考评标准。

12、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五、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使用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常规保养,医学装备科负责需专业技术和特殊仪器的常规保养、维护。

2、医疗设备维护后,各科室必须在专用登记本上详细记录维护内容。

3、维修技师有责任督导临床科室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年限。维修技师定期或应上级要求到所负责的临床科室巡查医疗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了解和征求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的意见和要求。医学装备科将各科室设备使用情况汇总定期向上级汇报。

4、医疗设备的故障维修、升级改造、修理、拆卸等工作属于医学装备科工作范畴。未经许可,其他人不得从事该项工作。

5、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降低设备器材故障发生的概率。

6、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督促设备厂商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

7、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六、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1、医工科坚持“自修为主、外修为辅、保修为重要补充”的维修原则。

2、医工科对设备使用科室的报修申请,必须及时安排维修工程师到现场排查、维修并通报结果;因软、硬件不具备(如无配件、资料等问题),一时无法维修的设备,要及时向使用科室说明原因并积极联系设备生产厂家,落实维修事宜,并告知科室设备修好所需大概时间。

3、对于急救设备,维修工程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的需要。

4、医疗设备维修后,必须在工作量登记本上进行详细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故障时间、现象、故障原因、解决方法和结果等。

5、维修中需要购置零配件时,将购置事宜上报科主任审批,超过千元以上的,上报医务部、院领导审批。对于紧急事件,可以先办理,事后补报告。

6、对于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保修厂商联系,对维修结果做好相应的维修纪录,并检查保修合同的执行情况。

7、严格落实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预防性维修,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8、维修工程师有责任督导临床科室正确使用和维护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年限,工程师必须定期到科室了解和征求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维修保障工作。

9、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七、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制度

1、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制度参见《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2、大型医疗设备管理品种:X射线-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含PET)、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MM50)、质子治疗系统、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医用直线加速器(L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装置(DR)、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3、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科室配合,填写《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申请表》,申领《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

4、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科室配合,联系药品仪器检验所,进行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以获取《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

5、医务部指导、由医学装备科组织、相关科室配合,安排相关科室设备使用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未获得相应上岗资格的人员不得操作、使用相关大型设备。

6、各相关科室须将上级下发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悬挂在设备所处地点的显著位置。

7、医学装备科负责保管大型设备的质量检测报告,并对《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许可证》的有效期进行追踪。及时安排质量检测与换领证书事宜。

8、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八.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1、凡符合医疗设备报废条件的设备,不能再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使用,应予以报废。

2、申请报废的医疗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填写《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由医学装备科进行技术鉴定,并提出调剂或报废意见。3万元以上进口医疗设备的报废,按固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申报。

3、凡减免税进口的科教、技改、战备的医疗设备,除按以上规定外,应按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和按程序处理。

4、待报废医疗设备在未批复前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处理,更不得私自或以局部部门的名义转让、转借和拆卸。

5、已报废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尽可能地将其可利用的部分拆下再利用,折价入账、入库保管,做到合理、充分利用其可用价值。

6、经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使用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处理,一律交回医学装备科统一处理。如有违反者应予追查,严重的要进行通报。

7、已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在处理完结后,应及时办理销账手续,其残值收益应列入医院财务收入。

8、报废器材实行以旧换新,防止科室管理混乱,账目不清。

9、根据节约原则,对报废器材一般应拆卸零配件用于维修。

10、如果使用科室既要报废某设备而又要求添置该设备,必须先由使用科室提出意见,并提出报废和添置理由,经工程技术人员检测后,纳入采购计划,如果设备的价值较高须报院领导批示后办理。

11、处理后的设备、器材凭院财务收费凭证和医学装备科出具的报废清单取得医院门卫放行。

12、本制度从文件下发日起开始执行。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第2篇

1 CAUTI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合并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HP,女性≥10个/HP。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2)无症状性菌尿症[5]:患者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2 CAUTI的感染途径

2.1 腔内途径

腔内途径感染主要是由于密闭引流系统遭到破坏以及引流袋被污染引起。有研究发现,34%的CAUTI是由腔内因素引起的,细菌在导尿管腔内上行移动速度比腔外快,这提示医护人员要注意避免腔内感染[6]。事实上,腔内感染主要是通过导尿管与接尿袋连接处细菌上行以及集尿袋放尿口污染等途径引起的。另外,临床上,尤其是老年病人手术以后常见的膀胱冲洗亦能引起外源性感染。因此,在尿管留置期间应尽量避免分离尿管与集尿袋接头,保护引流袋不受到污染,尽可能减少和避免腔内途径感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AUTI的发生率。

2.2 腔外途径

腔外途径多为置管时细菌由尿道口上行至导尿管前段表面,此类细菌大多是会阴及生殖道部位的正常菌群,置管时尿道口消毒不佳,细菌会沿导尿管与尿道间隙上行至膀胱,导致CAUTI的发生。

3 CAUTI的易感因素

3.1 年龄、性别因素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大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加之住院时间较长,导尿时间长,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加。王玲等[7]研究发现,年龄≥60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其CAUTI发生率为32.87%,显著高于年龄<60岁患者(10.40%)。另外,由于男女尿道解剖特点有很大区别,CAUTI的易感因素也不相同。女性患者因其尿道的生理学特点,更易发生感染,但在罹患CAUTI的调查中,性别因素并非主要因素。有研究发现,女性的CAUTI感染率反而低于男性[8]。

3.2 导尿管的选择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导尿管主要分为4类:(1)PVC橡胶导尿管:这类导尿管价格比较便宜,但橡胶对黏膜刺激性大,容易引起尿道炎症,目前临床很少使用。(2)硅化乳胶导尿管:即在天然乳胶导尿管表面包被一层硅橡胶,由于涂层硅橡胶容易脱落,此类导尿管对尿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另外,如果导尿管留置时间稍长,天然乳胶中添加的助剂从内部向表面转移,刺激尿道黏膜,从而会引起种种不适感与并发症,并会刺激尿道产生白色分泌物沉积,由此而引起炎症反应。(3)硅橡胶导尿管:这一类导尿管生物相容性好,导管表面光滑,对尿道黏膜损伤及刺激反应小,无黏性,壁薄,内径相对粗,尿流快,不易沉积。(4)超滑乳胶导尿管:在乳胶导尿管表面覆盖一层改性的亲水性材料,导尿管在插入尿道时,在水存在的前提下不需要用石蜡油润滑,具有超滑性,对尿道黏膜损伤小。其中,后2种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导尿管,他们不仅组织相容性好,对黏膜刺激小,且不易形成生物膜,可减少感染发生。张杨等[9]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硅胶导尿管和乳胶导尿管,并在拔管时对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及导尿管尖端做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使用硅胶导尿管患者这3个部位的感染率均低于使用乳胶导尿管者。同时,近年来,随着各种抗菌导尿管应用于临床,如银合金导尿管、抗生素浸渍、涂层导尿管等,在短期(<1周)留置导尿管患者中使用,CAUTI的发生率均比使用普通导尿管者明显下降[10,11]。另外,新型的纳米银涂层导尿管能较好地抑制及杀伤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同时还可以减轻男性病人疼痛,降低尿道感染率[12]。因此,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3.3 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与CAUTI的发生率呈正比,留置时间越长,CAUTI发生率越高。Meddings等[13]的研究显示,导尿管留置的3、5、14 d,CAUTI的发生率分别为33.30%、74.00%、100.00%。长期留置导尿管几乎都会发生CAUTI。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及早拔除导尿管是预防CAUTI的重要措施。

3.4 导尿管置入方法

留置导尿管是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同时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因此严格的无菌导尿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导尿时消毒不严格或无菌操作不规范均可导致CAUTI发生。同时,插管时若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强行插管,可造成组织损伤,继而成为细菌入侵的首选部位。

3.5 导尿管更换周期

关于导尿管的更换周期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橡胶导尿管一般每周更换1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延长更换周期,冯立琴等[14]的研究认为双腔气囊硅胶透明导尿管的更换时间为2周。3.6膀胱冲洗有研究表明,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的导尿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膀胱冲洗则会破坏此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冲洗时引流管与导尿管接头端被污染可导致病菌进入膀胱,进而增加CAUTI发生概率[15]。另外,研究显示膀胱冲洗液的种类对CAUTI发生并无影响,应用0.9%氯化钠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0.03%庆大霉素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洗液、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因此,对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不鼓励常规行膀胱冲洗,但对频繁堵塞尿管的患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必须进行膀胱冲洗,可用三通接头或肝素帽接导尿管的末端,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减少逆行感染机会[17]。同时不建议局部应用抗生素进行膀胱冲洗。

3.7 集尿引流装置

目前国内各级医院普遍采用的是分体式集尿袋。而国外通常使用一体式密闭集尿装置,它能有效避免更换集尿袋时因人为因素引起的感染。近年来抗返流尿袋的广泛应用,避免了频繁更换引流袋及开放放尿口的次数,有效保持了引流系统的密闭性,进而降低了细菌进入尿管系统的机会,降低了CAUTI发生率[18]。

3.8 集尿袋更换时间

留置导尿管的腔内逆行感染病原菌多来自集尿系统、集尿袋。为保持该系统的密闭性,应尽量避免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头分离。集尿袋的更换频率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单向活瓣集尿袋具有防止尿液返流至膀胱的作用,可有效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19]。研究提示,单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为宜,普通无菌集尿袋每周更换2次较适宜。

3.9 尿道外口护理

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规进行≥2次/d的尿道外口护理,对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护理应用的消毒剂选择方案较多。徐艳等[20]应用0.3%碘伏棉球每天擦洗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口及会阴部1次,显著降低了CAUTI的发生率。李友芳等[21]的研究显示:应用碘伏进行尿道口护理时CAUTI发生率(25.90%)较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尿道口护理时(32.86%)显著降低。同时建议用0.5%碘伏棉球进行尿道口消毒,并用清洁水清洗尿道口周围2次/d。王立波等[22]应用利宁凝胶护理尿道外口能够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蓝儒竹等[23]将“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导尿管及集尿袋接口周围,使局部形成隔离网膜,起到屏障作用,减少了逆行感染的机会。

4 CAUTI病原菌谱的变化

大多数CAUTI是无症状菌尿。留置导尿管持续时间长短是CAUTI的主要影响因素。短期留置导尿管发生的菌尿通常由一种病原体引起,多数为内源性肠道菌,最常见是大肠埃希菌,其他依次为肠球菌、假单胞菌属等,真菌感染少见。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危重病人及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肾移植术后多种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危险因素,使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感染病原菌谱逐步发生了变化。徐敏等[24]研究显示大型综合性医院尿培养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真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其中真菌和细菌合并感染占53.57%。韩志伟等[25]对近年CAUTI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占35.8%,真菌占10.9%,粪肠球菌占9.3%,其他革兰阳性菌占总病原菌的25.3%。刘萍等[26]对498例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占56.43%;革兰阳性菌占25.93%;真菌占17.64%;具体病原菌次序为:大肠埃希菌(37.69%)、白色念珠菌(11.33%)、粪肠球菌(10.46%)、表皮葡萄球菌(6.32%)、热带念珠菌(5.66%)、肺炎克雷白菌(5.01%)、铜绿假单胞菌(3.92%)、金黄色葡萄球菌(3.27%)等。由此可见,近年来,真菌感染在CAUTI的病原菌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其中以念珠菌多见,革兰阳性菌感染诸如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比例亦逐渐升高。了解这一病原菌谱的变化,对临床选择抗感染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5 CAUTI的预防措施

5.1 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导尿技术

留置导尿管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严防细菌进入尿管腔发生逆行感染。规范导尿技术,严格按照规范导尿术插入尿管,插管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快或过猛损伤尿道黏膜而增加感染概率。

5.2 提高洗手依从性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尿液引流系统前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原则进行手部清洁或消毒,推荐常规“六步洗手法”。部分医疗护理人员只注意操作后洗手,而忽视操作前洗手。另外,洗手设施不完善、工作繁忙、皮肤损伤、对手卫生认识不足均可导致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降低。医疗机构应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营造良好的洗手环境,减少与避免因医护人员手卫生导致的医源性感染。

5.3 严控留置导尿管的指征

应避免不必要的导尿管留置,仅在必要时进行,可降低CAUTI发生率。通常留置导尿管指征包括:尿潴留、尿失禁、精确检测尿量、某些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危重病人抢救以及长期卧床或被迫体位患者。另外需每日评估继续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拔除导尿管,缩短置管时间,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指征及适应证,是避免CAUTI最根本的措施。

5.4 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研究显示:早期细菌生物膜形成是可逆的,尽早地移除导尿管可以避免不可逆生物膜的形成,进而有效地预防CAUTI[27]。根据2014年泌尿外科诊治指南推荐意见: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该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特别是那些容易引起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例如女性、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推荐等级ⅠB)。同时应根据CAUTI的危险因素制定监测方案和预防措施,临床科室应安排专人实施监测方案,做好监测和上报工作,完善CAUTI相关评估和操作流程。

5.5 保持导尿装置的密闭性

保持导尿装置的密闭性,降低导尿管与尿袋接头分离的频率,是预防腔内途径逆行感染的关键。因膀胱冲洗会破坏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增加对集尿系统污染的机会,因此不推荐常规进行膀胱冲洗。如若患者病情允许,应优先选择生理性膀胱冲洗。可嘱患者每日饮水量维持在3000~3500 ml左右,每天尿量维持在2500 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另外,推荐使用抗反流活瓣引流尿袋,当膀胱内存有尿液时瓣膜向下开放引流尿液,当膀胱空虚或引流袋位置高于膀胱时瓣膜关闭,从而为导尿装置提供全封闭的环境,有效减低CAUTI的发生率。

6 小结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特点与评析 第3篇

关键词:美国;继续医学教育;特点;评析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位于北美洲是联邦制国家,共有50个州和首都所在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各州政府有相对独立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体系,在卫生和教育方面有权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州政府承担本州卫生和教育筹资的主要责任,联邦政府只提供政策指导并对部分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因此,各州之间在卫生和教育通常有较大的差异。

与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前两个阶段——本科医学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UME)和毕业后医学教育(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GME)相比较,继续医学教育是贯穿整个医生职业生涯,致力于改变知识、行为、思考,以及促使全体医生终身学习。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职医务人员要跟上医学科学的进步,就得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因此,继续医学教育也应运而生。哈伦报告指出促进继续医学教育有组织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职卫生人员必须把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作为履行职业活动的一项义务;二是卫生主管部门或医学团体从制度上对卫生人员做出了必须定期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定。

一、美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的特点

近几十年,美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迅猛。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的学习内容和程度越来越多的被各种专业和立法机构以及行政机构所规定。因此,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已经从终身教育的职业责任到维持医师执照、专业资格和医院的声誉的一种手段。规定还限制了谁能提供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怎样使用、以及一个医生参加的继续医学教育课程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分为自愿的和强制的,分别由专业组织、认证机构、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制定的。

(一)通过认证保证继续医学教育质量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ME)对继续医学教育主办单位进行认证。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及其认可的州医学会和相应学会分别认证面向全国和州内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主办单位。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通过制定认证标准和指南,来引导和控制主办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过程,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对具体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评估和管理融合在对主办单位的认证过程中,主要通过审核其主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从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计划的提出到实施的全过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学员学习效果等都是用来认证主办单位的条件。通过提供自评报告、办公室面谈或远程面谈、现场调查等方式来核查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一旦不符合标准,则不予认证。

这是保证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认证过程必须提供大量的准备材料,用以证明符合ACCME定义的规定要素。政府的规章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容易导致重视那些不能提高课程价值的枝端末节。然而,ACCME引导认证的继续医学教育主办单位在计划、执行和评估项目时采取合理的教学原理,从而保证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二)专业学会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许多阶段,都体现了专业学会的行业重要作用。1931年美国泌尿学会提出成员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要求。美国医学会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采取了不少措施用以改进和促进继续医学教育。为了再注册目的,许多州的医学会、全国性医学专科学会以及全国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对会员做出了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并以此作为保持会员资格的规定。美国医学会采取了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认可制度,以及相应的学分授予规定,要求医师每3年应取得的150学分。专科医师资格再认证业需要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三)医师执照再注册规定体现继续医学教育的强制性

1971年,美国新墨西哥州第一个把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医生再注册的条件。这使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成为医生必须履行的义务。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有22个州对医疗执业许可证开始设定有效期限,对于许可证的更新,规定执业者有接受职业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的义务。此外,美国的医师执照不是终身有效的,要想继续获得行医执照,必须通过每隔10年的医师资格考试。到80年代末,陆续有22个州和波多黎各的卫生主管当局对医生为再注册目的制定了要求医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法律,有21个州的医学会、13个全国性医学专科学会,以及22个全国性医学专科委员会对会员做出了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保持会员资格的规定。截至2009年,62个委员会再注册时要求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44个州委员会接受美国医学会医师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认可制度作为符合再注册的条件,但对学分数要求不同,而且对特定领域,如病人安全、文化能力等方面的学分要求也不尽相同。

(四)明确继续医学教育中商业赞助的规定

ACCME在1992年发布商业赞助标准,2004年进行了修订,20世纪80年代,制药公司开始资助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商业赞助和基金的金额快速增长,在2008年达到峰值14.85亿美元。

继续医学教育很容易受到商业赞助的影响,因此美国医学会伦理与司法事务委员会也不断促进州参议会,如果不能杜绝继续医学教育的商业支持,就该对它进行限制。美国医学会伦理与司法事务委员会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提交更新的立场,但每次都被退回要求进一步细化。没有商业赞助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主流。

2010年,绝大多数继续医学教育活动80%没有商业赞助,培训了大约80%的医生和非医生的卫生技术人员。有商业赞助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占20%,参加者占到二成。

(五)继续医学教育主办单位呈现多元化

根据ACCM2010年度报告的统计,2010年ACCME认证的继续医学教育主办单位有694家,包括学术团体、出版社、医学院、医院、政府、军队、保险公司和培训学校等。这些主办单位共举办了81543项活动,教学总学时为660690小时,参加培训的医师有11433737人,非医生有 7855897人。其中,讲授式课程共举办了36374项,占项目总数的44.6%,所占比重最大。

纵观1998-2010年的数据,1998年,ACCM认证的继续医学教育主办单位为632家,共举办了48092项。到2007年,认证的主办单位达到最高峰736家,举办113003项活动,之后逐年有所回落,2008年728家,2009年701家,直到2010年694家,项目数量也随之小幅回落,与这个趋势不同的是,医生和非医生参加人数却一直呈增长态势,医生参加人数从1998年的3662701人,2010年则达到11433737人,非医生参加人数也从1998年的1544664人飙升到2010年的7855897人,创历史新高。

美国医学院一直是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主要提供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医学院校提供的课程数曾占总数的55%,目前,虽然比重下降,但是医学院仍然积极参与CME,为CME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据ACCME统计,被ACCME认证的医学院,1987年为121所,1998年为115所,2010年为123所。20多年来,虽然认证总数已经增长了近三分一,但认证的医学院数量一直比较稳定。据美国医学院学会的2010年不完全统计,继续医学教育医学院或教学性医院平均每年大约提供130个课程,有7500名医生和2000名非医生参加。平均每年提供定期会议和系列活动58项,吸引了13000人参加。

(六)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和活动

美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主要指临床医生,其他的对象如护士、药师等参照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主要针对医生开办,但也不排斥不是医生的对象。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主办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同时大力开展研究,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使其更符合医生的实际需要。针对医生职业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有课程、定期系列活动、网络直播活动、使用持久性资料的网络学习、其他持久性资料、期刊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编写、参加审议会、技能培训、网络检索和学习、杂志审稿等等。医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由于学习呈现碎片化,由于手机、IPad等互联终端的普及,医生不再等有大段的空闲时间才开始学习,在病房、在门诊,遇见问题时,利用忙碌后片刻空闲,拿出手机或IPad查找资料,或者使用持久性资料的网络学习、其他持久性资料、期刊继续医学教育等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完全可以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尽管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正式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对医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大部分工作繁忙的医师来说,通过自我学习与研究、医疗报告会、科研讨论、同行交流以及越来越频繁的与制药公司及其员工接触来获得必要的信息已成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便捷途径。

二、美国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评析

(一)政府介入少

在美国,从卫生制度和医学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看,都呈现政府介入少的相似的特点,这是美国政权的特点。为防止政府权力滥用,美国宪法明文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宪法未规定的内容联邦政府不能做,所以说美国政府是个权力有限的政府。在医学教育领域,医学院高度自治,政府只是通过拨款或制定政策来调控医学院,各校发展的自由度大,以致他们充满活力,完全按照学校的意愿发展,教育界精英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个性的智慧的想法得到完全体现,一旦取得积极效果,就会被其他医学院积极采纳,而这些过程都不需要行政干预和审批,是完全自主自由的,这也是美国医学教育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世界顶尖水平的原因之一。在继续医学教育领域,政府虽然是有限的介入,但正是由于政府的介入,继续医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制度化。

(二)没有全国统一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相对美国联邦政府来说,州政府的权力更大,手中握有管理本州的实权,州议会可以制定本州的法律,前提不违反美国宪法,导致美国州与州之间的卫生制度、医学教育制度差距很大,很少有全国步调一致的情况。因此,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在各州规定也是不一致的,继续医学教育与医生执照挂钩就是由各州分别规定的,而不是全国性的规定。

(三)医生与医院的关系松散

美国的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由私人医生和医院服务两部分组成。美国绝大多数医生是私人开业。独立于医院之外,向患者提供初级保健或专科服务,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初级保健医生,三分之二为专科医生。病人需要大型设备诊断或住院治疗时,由开业医生将病人推荐给医院,并分别收取费用。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医生与医院的关系并不紧密。在美国,发生医疗纠纷,患者直接去法院起诉主治医生,而不是医院。因此,美国医生可以接受自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四)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是一个混合系统

美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由专业组织、认证机构、州和地方政府分别发布的自愿和非自愿的政策规定组成。美国的继续教育制度从医生的自发学习,医学组织制定标准,多家学会联合起来开展认证,到相关制度被州和地方委员会认可,一条自愿到非自愿的完整发展线路,政府的作用通过在州执照委员会介入继续医学教育,医生执照的再注册时要求医生定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并且认可了美国医学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认可系统。非官方的专业组织通过制定标准确保了教学质量,通过创建指标来确定医生接受职业发展的数量和类型,监管部门通过监督医疗服务的质量、有效性、安全以及可支付能力来维护公众的利益。医生的主观努力,专业组织的强制标准和政府的要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不断发展,在医生职业能力和责任,病人的最大利益以及公众需要这三方面需求上尽可能的保持均衡。

三、结语

虽然美国政府处于非主导地位,但是政府的介入,使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从此有了法律保障。虽然政府管理力度不够,但政府总在需要时出现,美国人的实用主义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中充分体现,虽然许多继续医学教育制度都是非官方的专业组织和认证组织制定的,政府通过认可专业组织的相关规定,使其具有法律效力。专业组织间也交叉认可,美国医学会规定,经过认证的继续医学教育主办单位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作为I类学分。许多学会也直接采用了美国医学会的学分认可系统,这就如同将几根细线拧成粗绳一样,将原本的分散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适用范围成倍的扩大,实用经济,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新华网:美国概况,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 ziliao/2002-01/28/content_257426.htm 2014.12.

[2]孙晓明.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体制与保险制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版),2012.

[3]Dennis K.Wentz.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Looking Back,Planning Ahead. London:UPNE,2011.

[4]梅人朗.美国的继续医学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1991,(2).

[5]ACCME 2010 Annual Report Data Addendum,available at:http://www. accme.org/news-publications/publications/annual-report-data.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大四学生320名, 其中男生153名, 女生167名。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 大五人格问卷是由Costa和Mc Crae编制[5], 由开放性、严谨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5个分量表构成。5级评分, 共60个条目, 分数越高表示该特质越明显。 (2) 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 (TAS-20) 由蚁金瑶等[1]修订。5级评分, 共20个条目, 3个因子, 分别为: (F1) 情感辨别不能、 (F2) 情感描述不能和 (F3) 外向性思维。

1.2.2 测量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进行统一指导后进行测试, 由受试者笔答所有项目。对不能理解的条目或句子, 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具体指导, 但不能做任何启示性的暗示。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医学生大五人格及述情障碍的比较

结果显示, 在述情障碍各因子上男生组与女生组无明显差异, 而在大五人格各因子上只有外向性女生组显著高于男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大五人格与述情障碍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神经质与述情障碍的 (F1) 情感辨别不能和 (F2) 情感描述不能呈显著正相关, 而开放性与述情障碍的 (F2) 情感描述不能和 (F3) 外向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见表2。

2.3 神经质与述情障碍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F1) 情感辨别不能和 (F2) 情感描述不能相继进入对神经质的逐步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分别为:0.405、0.320, 决定系数分别为0.398、0.098。见表3。

3 讨论

Taylor, Bagby等[6]认为述情障碍是情感认知、加工和调节过程的一种损害。述情障碍者, 常自己难以区分躯体和情绪感受, 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可能引发不恰当的行为, 甚至引起某些心身疾病。以往有关述情障碍的研究主要针对于临床患者, 已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约有10%的人存在述情障碍[3]。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 而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 其情感的辨别和有效表达及人格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其临床工作。

本研究发现在述情障碍各因子上男生组与女生组无明显差异, 而在大五人格各因子上只有外向性女生组显著高于男生组, 其余无明显差异。外向性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这个方面可由两个品质加以衡量:人际的卷入水平和活力水平。前者评估个体喜欢他人陪伴的程度, 而后者反映了个体的节奏和活力水平。说明医学生中女生的人际互动和愉悦能力较强, 喜欢与人接触, 充满活力, 经常感受到积极的情绪, 同时也提示男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问题可能比女生更多, 这可能与男生生性内敛, 不喜欢与他人倾诉心声有关。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所界定的神经质最为全面和系统[7], 其将神经质看作是“人格量表中最具渗透性的维度”, 神经质的本质特征即体验消极情感的一般倾向。高分者不仅容易体验心理上的困扰, 而且有更多非理性观念, 难以控制冲动, 应对应激的能力差。本研究显示:神经质与述情障碍的 (F1) 情感辨别不能和 (F2) 情感描述不能呈显著正相关, 提示神经质类型的个体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描述自身的情感。高述情障碍者在行为特征上倾向于自我防卫, 情绪易波动, 应对压力能力较差, 而低述情障碍特征者更倾向于表现为情绪理性化, 冷静, 能较好的应对应激。大五人格中开放性因子反映个体对经验本身的积极寻求和欣赏以及对不熟悉情境的容忍和探索。本研究表明, 开放性与述情障碍的 (F2) 情感描述不能和 (F3) 外向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即高述情障碍特征者更倾向于表现为自我封闭, 很少表露内心的情绪;而低述情障碍特征者更倾向于表现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并加以赞赏。国内外相关研究也表明神经质人格与述情障碍存在紧密联系, 述情障碍和大神经质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与外倾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8~10]。本研究的结果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这些结论。

以神经质为因变量, 以述情障碍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F1) 情感辨别不能和 (F2) 情感描述不能相继进入对神经质的逐步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分别为:0.405、0.320, 决定系数分别为0.398、0.098。说明情感辨别不能和情感描述不能可以很好地预测神经质的程度, 换言之神经质可能与述情障碍的发生关系较密切。

有研究显示[11、12]述情障碍和人格障碍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阳性检出率很高, 并且都与个体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13], 医师的人格特质尤其是神经质会影响患者的焦虑情绪, 高神经质的医师往往表现为多疑、对别人缺乏信任, 情绪易激动, 通常不能克制自己又很少考虑到别人的需求, 在工作中与患者沟通存在不足, 难以获得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师队伍的生力军, 应重视大五人格中神经质维度的培养, 针对不同人格特征、个体述情特征进行分类教育, 培养学生应用成熟的应对方式, 缓冲生活事件、人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使其能以更好的心理素质服务于临床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医学生述情障碍与大五人格的特点及其相关关系, 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评定量表 (TAS-20) 和大五人格问卷对32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在述情障碍各因子上男生组与女生组无明显差异, 而在大五人格各因子上只有外向性女生组显著高于男生组, 其余无明显差异;神经质与述情障碍的 (F1) 情感辨别不能和 (F2) 情感描述不能呈显著正相关, 而开放性与述情障碍的 (F2) 情感描述不能和 (F3) 外向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 (F1) 情感辨别不能和 (F2) 情感描述不能对神经质的作用较强。结论 医学生述情障碍特征不明显, 神经质与述情障碍的发生关系较大。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第5篇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脑梗塞,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2 型糖尿病是多种因素而导致的血糖上升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的疾病, 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病变所导致的, 现在这几年来, 2 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 已经变成了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 我们不得不对其引起重视[1,2]。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类别, 含有脑血栓发生、腔隙性梗死以及脑栓塞, 占脑卒中的70%左右, 该病属于脑血液供应不足出现问题所引发的脑部疾病改变。 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部分供血动脉血液的突发性的减少, 出现了血管提供血液部位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的坏死等症状, 例如说:偏瘫等神经系统的能力丧失的症状。 因此运用2015 年2月—2016 年2 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20 例2 型糖尿病病人, 按照病情分为3 组, 比较3 组的合并脑梗的病变特点以及有关因素, 研究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2015 年2 月—2016 年2 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20 例2 型糖尿病病人, 按照病情分为3 组, 即一组为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的病人有40 例、二组为单纯脑梗病人有40 例, 三组为单纯老年2 型糖尿病病人有40 例。 其中1 组当中男病人26 例, 女病人14 例, 年龄在62~80 岁范围之间, 平均为 (66.7±2.6) 岁, 病程为1~10 月, 平均病程为 (3.4±1.8) 月;二组当中男病人24例, 女病人16 例, 年龄在61~79 岁范围之间, 平均为 (65.6±1.9) 岁, 病程为1~9 月, 平均病程为 (2.9±1.3) 月;3 组当中男病人23 例, 女病人17 列, 年龄在6~80 岁范围之间, 平均为 (65.7±1.9) 岁, 病程为2~10 月, 平均病程为 (4.1±1.6) 月。 3 组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期限和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即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上述病人的进入医院后, 均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诊治, 即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培训、 饮食控制、运动以及注射胰岛素等手段, 并且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次进行口服治疗, 可以按照病人具体的病情来对其服用的药物进行调整, 但最多每天服用不能>2000 mg, 对于含有脑梗塞的病人, 按照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20%的甘露醇125~250 m L, 快速静注, 每6~8 h 1 次, 需要15~30 min当中将其250 m L 20%的该药物注射完毕, 因为速度过小没有降颅压的作用, 其甘露醇使用剂量不能过大, 对于老年病人需要将其剂量控制在750 m L/d当中, 并将其4~6 次进行给药。并且对病人进行多指标的检测工作, 对比3 组病人血压情况并且对3 组病人进行颅脑CT/MR检测。

1.3 检查标准

观察一组以及二组病人脑梗塞的类别, 包含腔隙性、多脏性、再发性、大片、出血性以及混合型。 观察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单纯脑梗组以及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组之间FBC、Hb A1C、CH、FINS、TG指标, 对上述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单纯脑梗组病人脑梗死类型比较

通过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后了解到, 在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的40 例病人中, 腔隙性18 例, 占总比例的45.0%, 多灶性13 例, 占总比例的32.5%, 再发性5例, 占总比例的12.5%, 大片2 例, 占总比例的5.0%, 出血性1 例, 占总比例的2.5%, 混合性1 例, 占总比例的2.5%;在单纯脑梗组的40 例病人中, 腔隙性17 例, 占总比例的42.5%, 多灶性10 例, 占总比例的25.0%, 再发性8 例, 占总比例的20.0%, 大片3 例, 占总比例的7.5%, 出血性1 例, 占总比例的2.5%, 混合性1 例, 占总比例的2.5%; 将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与单纯脑梗组病人的脑梗死类型进行比较, 其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2.2 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单纯脑梗组以及单纯老年2 型糖尿病组之间的生化指标比较情况

通过对所选病人进行研究观察后了解到,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的40 例病人中, Hb A1c为 (9.66±1.41) % , FBG为 (9.14 ±1.04) mmol/L, PGB为 (13.58 ±2.67) mmol/L, CH为 (5.64±0.74) mmol/L, TG为 (2.74±0.47) mmol/L, FINS为 (10.57±4.33) mu/L; 在单纯脑梗组的40 位病人中, Hb A1c为 (5.27±0.51) %, FBG为 (5.26±1.02) mmol/L, PGB为 (7.33 ±1.27) mmol/L, CH为 (5.14 ±1.11) mmol/L, TG为 (2.02±1.26) mmol/L, FINS为 (7.41±3.06) mu/L; 在单纯老年2 型糖尿病组的40 例病人中, Hb A1c为 (9.17±1.35) % , FBG为 (8.33 ±1.14) mmol/L, PGB为 (10.39 ±1.76) mmol/L, CH为 (5.04±0.44) mmol/L, TG为 (5.77±0.41) mmol/L, FINS为 (9.37±4.18) mu/L。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组与单纯脑梗组病人发病率存在差异, 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 单纯脑梗组以及单纯老年2 型糖尿病组之间FBG、Hb A1C、CH、FINS、TG指标均有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3 讨论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 脑梗塞疾病早已变成了对高龄群体身体造成危害的一种常见疾病, 并且此种疾病具有多发性, 特别是部分患有糖尿病的病人, 由于现阶段在治疗过程中糖尿病病人疾病如果常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则会促使病人产生肺心病、冠心病以及脑梗塞等一系列并发症, 并对病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其今后的生活质量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3]。 据相关的文献结果表明,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在产生脑梗塞疾病的概率较之于糖尿病产生脑梗塞的概率显著更高。 2 型糖尿病多种因素而导致的血糖上升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的疾病, 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病变所导致的。 2型糖尿病已经变成了世界三大危害人体健康疾病之一, 并且其患病率仅在肿瘤与心脑血管病之后, 怎样正确防范并诊治糖尿病已经变成现阶段医学领域所研探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在该研究结果中我们可观察到, 在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的40 例病人中, 腔隙性18 例, 多灶性13例, 再发性5 例, 大片2 例, 出血性1 例, 混合性1 例, 在单纯脑梗组的40 例病人中, 腔隙性17 例, 多灶性10例, 再发性8 例, 大片3 例, 出血性1 例, 混合性1 例, 将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与单纯脑梗组病人的脑梗死类型进行比较, 其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结果还显示,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组与单纯脑梗组病人发病率存在差异, 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组、 单纯脑梗组以及单纯老年2 型糖尿病组之间FBG、Hb A1C、CH、FINS、TG指标均有差异,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 由此一来我们能够了解到,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人通常情况下腔隙性、多灶性及多发性十分多见比较常见, 而且所存在的危险因素比较多, 并且会使病人血压升高, 导致其机体代谢紊乱。 所以, 我们应当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 提高对其的护理干预, 这对其疾病的康复与预后的效果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与机体性能。

综上所述, 该文主要研究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有腔隙性、多脏性以及再发性, 其该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甘油三酯、高血脂指数等, 需要进行控制。 因此, 在临床中对其治疗时, 医护人员必须提高对病人各项疾病的重视程度, 随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针对出现不良症状的病人应对其采用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进而降低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的出现率,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其今后的健康生活起到良好帮助, 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文龙, 赵晓东, 王淑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8) :809-811.

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相关制度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患者均符合2010年编制的脑卒中相关性肺炎[3]的诊断标准。其中出现相关性肺炎40例为实验组,并排除心力衰竭、肺部肿瘤、慢性支气管炎、短暂脑缺血、呼吸道感染、肝肾功能不足等疾病。剩余80例未出现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66.9±9.0)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69.6±8.6)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可比性。120例患者均享有知情权,同意参与此次探究。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使用潘生丁(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0mg每天3次口服,氯吡格雷(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75mg每天1次口服,安步乐克(日本Mitsubishi Tanabe Pharma Corporation),100mg每天3次口服。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灯盏花素[4]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改善微循环。利用胞二磷胆碱(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或脑复康(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静脉滴注,以对患者脑细胞进行保护,给予甘露醇(福建强生制药有限公司)脱水治疗[5],连续用药2周。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5.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使用(±s)形式表示,检验使用t,计数资料检验使用χ2,相关性通过单因素与Logistic进行分析,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对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中40例出现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33.3%,与患者的糖尿病、年龄、吞咽困难、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或插管等因素密切相关,详细情况见表1。

2.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利用Logistic对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与糖尿病、吞咽困难、呼吸机使用等因素相关,详细情况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属于脑卒中患者多发的合并症,可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死亡,且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是脑卒中无肺部感染的3倍[6],分为院前感染与院内感染两种,以院内感染为主。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6月治疗的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其中出现相关性肺炎40例患者,发生率是33.3%,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下:(1)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影响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我国有文献[7]报道,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其年龄每上升1岁,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就增加2%,而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患者,其发生率明显增加。笔者认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上升,其机体功能与脏器功能越来越差,其免疫力下降,特别是肺功能的降低更为明显,呼吸道分泌物自行清理能力下降,大大提高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8]。(2)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受到房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影响,存在脂肪与糖代谢紊乱,造成患者存在微血管方面的病变,肺部微血管也存在病变,同时抑制白细胞、高血糖的吞噬作用,造成免疫功能的下降,降低细菌清除能力。(3)而吞咽困难与意识障碍患者普遍存在误吸现象,脑组织受到损伤或是颅内压上升,影响患者的自主能力,提高误吸[9]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相关性肺炎,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治疗中需给予足够的重视,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并做好病房的定期通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纪风兵.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

[2]许英.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44(22):619-620.

[3]肖静.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2):78-80.

[4]付伟,陈俊红.102例青年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0,18(36):12-13,95.

[5]谷素洁,曾明,石晓磊等.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7(23):4944-4946.

[6]纪风兵,卓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2,28(07):1029-1031.

[7]苏俊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2,40(20):63-64.

[8]李智慧,于海宁.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J].中国医学创新,2011,15(30):88-91.

上一篇:一堂社会实践课给我们的启示优秀作文下一篇:对自我评价不足学生的引导